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范文

2023-09-20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范文第1篇

一、以理解训练作为课堂教学的主旋律

(一) 培养学生“质疑”理解力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 教学的实质是以发展学生心智能力为主, 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要重点创设问题情境, 通过小组讨论、生生互动、教师设问引导学生思考、使其加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透过现象认识本质, 逐步形成较全面完整的历史时空观念, 提升学生对历史的理解能力。例如:在讲授“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时, 要求学生阅读教材完成:1.《权利法案》限制了国王哪些权利?保证了议会哪些权利?2.《权利法案》颁布后国王是否还有权利?3.英国的政体和统治方式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有何影响?在接下来学习“责任内阁制的形成”时, 学生质疑:1.为什么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对议会负责?2.当议会与内阁发生矛盾时, 怎么解决?教师通过引导学生结合预习案和教材交流讨论, 教师也参与其中, 学生学习热情高涨, 兴趣浓厚, 对知识的理解深刻透彻, 教学目的达到了, 同时充分培养和锻炼了学生对历史的理解能力。

(二) 培养学生“发散”理解力

从思维层面讲, 历史理解是将发散思维与集中思维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它能够使某种新设想脱颖而出。因此我在课堂教学中注重训练学生发散理解能力。如在学习清末“新政”时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清末新政”有何影响?为激发学生兴趣指出不囿于教材。学生们思维活跃纷纷说出:“新政”加重了人民负担;“新政”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新政”为民主思想的传播创造了条件;“新政”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学生由一点发散开来, 拓展性地理解历史, 逐步养成纵观全局的历史理解能力。

二、构建现代教学模式—全面助推学生的历史理解

(一) 互动式—助力学生的历史理解

互动式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 是学生在老师引导、组织下去理解掌握历史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建构完整的知识体系, 组织学生自主互动、合作探究。针对教学中学生的质疑, 我是抓住一切机会给学生留有思考历史、分析历史和加深历史理解的空间, 不断地锻炼学生历史理解的能力。如:在学习二战爆发的原因时学生们分歧很大:有的认为要是没有希特勒就不会有二战的爆发;有的认为:就算没有希特勒二战照样会爆发。经过激烈讨论最后达成共识:二战的爆发, 不应只看一个人的作用, 而要从当时的历史背景去考察:从世界大环境看——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的打击和英法纵容侵略的绥靖政策, 战胜国通过凡尔赛条约对德国的过度宰割;从德国内部说还有军国主义传统、德国人民对凡尔赛条约的复仇心理等原因, 所以说不管有没有希特勒, 二战都是一定会爆发的。经过互动式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提升了学生的历史理解能力, 使学生们渐渐养成在认识评价历史事件时要做到全面客观, 实事求是的评价。如此收到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摸索掌握学习方法的双重效果, 进而发展了学生核心素养——历史理解能力。

(二) 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学生的历史理解

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能够创设一种生动直观的情境, 能较好的实现不同历史时空的嫁接和转换, 使学生的感观和心理受到强烈的刺激, 从而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把空间、时间、事件和历史人物整合成立体画面, 使历史鲜活、新颖, 充分吸引了学生的学习注意力, 让学生走进历史, 增强和培养了学生的历史理解能力。如:在讲授《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一课中“易服”时, 我利用课件给学生展示文字、相关图片和视频、音像等资料, 其中包括清末民初“民间服饰的变化”、“清朝军队服装的变化”、“官场服饰的变化”等, 并要求学生据此回答问题:概括服饰演变的本质特点、分析其变化的原因?引导学生进行理性思考分析理解得出结论。学生小组讨论的学习过程通过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合作学习共同探究中培养了学生的历史理解和思维能力, 辅助了学生的历史理解能力。

三、历史理解, 理论联系实际, 与时俱进

(一) 培养学生以史为鉴, 提高历史理解基础上的总结归纳能力

在课堂上就某一类具有共性的历史史实提出与现实社会生活中具有进步意义的观点和方法进行历史教研命题, 引导学生把相关历史事实一线串珠培养历史时空观念和历史理解能力。如:鸦片战争的教训是落后就要挨打。对此我在学案中设计:为什么得出这样的结论?我们今天从中能得到什么启示?学生合作探究后总结: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寻找市场原料的需求, 积极向外扩张;中国封建社会走向衰落, 小农经济占主导和清王朝政治腐败落后以及中英实力对比等。结论是中国的农耕文明已远远地落后于西方工业文明, 因此挨打成为必然。以史为鉴, 使学生提升认识:要通过历史理解能力的提高让自己能够站的更高, 看的更远, 要站在“历史巨人”肩膀上, 为民族复兴实现中国梦不断丰富和壮大自己!

(二) 史论结合, 训练学生撰写“小论文”——让历史理解落地生花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范文第2篇

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无法离开教师的培养而独立完成, 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改变原有教育理念、提升自身教学能力。这种改变和提升需要从对教师的教育开始。教师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工作母机, 起着引领作用。而基础教育课改的实施也必然反作用于教师教育系统, 对其提出新的、更多的需求。在这方面高师院校英语专业应该对教育新形式做出较快反应, 即立足于构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体系, 提升本专业学生学科教学能力。

一、基础教育英语学科教师应该具备的教学能力

(一) 语言能力与语言教学能力

英语教师应该具备语言运用能力、语言意识能力, 尤其是语言教学能力。能够设计基于语篇主题情境和围绕主题意义探究的多层次、有针对性和连贯性的英语活动;能够综合运用多种教法方法;能够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采取适当的、动态的方法评价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二) 社会文化能力

英语教师要熟悉英语国家及我国自身的文化知识, 价值观念等, 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能将先进的理念引进来, 更能将我国的文化传播出去。更要有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的大局意识。

(三) 思维能力

英语教师应该具有逻辑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创新性思维能力。只有这样, 在教学中教师才能有自己的教学风格, 能够不断探索适应学生特点的教学模式。

(四) 信息处理能力

英语教师能够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传播工具获取教学材料, 甄别、筛选可用信息, 能够运用软件工具进行编辑, 在教学中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实施高水平教学。

(五) 自主发展能力

英语教师要有终身学习能力, 持续获取最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教学素材。要有合作能力, 与学生合作、与本专业教师探讨、与其他学科教师共同工作。要有科研能力, 能用教学规律指导教学, 也能够从教学中总结规律。

二、普通高师院校英语专业学生学科教学能力培养策略

作为教师教育的职前阶段, 高师院校的教育不仅仅是传授学生专业知识, 更要使学生具有继续学习的能力、先进的教学理念、践行理论的实践力。

(一) 学校层面

进行通识课程教育改革。大学教育不应该只走专业化路线, 应该致力于全人教育。尤其是语言与思维、文化、社会等方面密切相关。因此, 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应加大通识课程比重。但传统通识课程往往与专业关系不大, 或关系过于密切, 只与语言知识相关。改革后的通识课程应该更体现文化性, 尤其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还可以开设前沿的、实用的信息技术课程。这些课程的开设不是孤立的, 而是要鼓励院系间的合作, 根据英语专业的特点“定制”课程, 在教学中充分培养学生的社会文化能力、思维能力、信息处理能力。

创造更多的教师、学生出国学习交流机会。语言的学习是在交际中进行, 交际也是语言教学应达到的目的之一。在尽可能的情况下, 开展各种短期、长期的交流项目、进修项目、访学项目、合作办学项目等。

(二) 院系层面

面对新时代的新要求, 英语专业要做出迅速、正确的反应, 及时调整专业建设方向。首先要更新理念。要建设高质量的专业教师队伍, 要使教师适应教育的新形势, 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因此, 院系应该给教师提供学习进修的机会, 掌握学科专业理论和知识、学习课程与教学相关理论和知识等;鼓励教师从事教学研究和改革, 加强科研团队建设, 从而实现以科研带动教学。

与基础教育接轨, 开展课程体系改革。课程体系要充分考虑到学生以后要从事英语教学这个事实, 体现师范性。调整通识课、学科专业课和教育专业课三类课程的比例, 尤其要加大教育类专业课程比重, 并与基础教育接轨。在学科专业内部, 不只重视语言技能课程, 还要重视专业方向课程, 在语言课、文学课等容易被学生认为实用性不强而忽视的学科中更加能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整合学科专业课, 明确各科课程要培养学生的哪些能力以及如何培养, 可以把培养能力相近的专业课程进行联合。

与中小学校、社会教育机构等密切合作。在合作中, 本专业负责引进理念, 提供技术指导、培训教师等。而广大中小学校、社会教育机构为本专业提供教育实习平台、理论践行场域。这样的合作使高师院校的教师与学生能了解基础教育改革的现状, 理论与实践对接, 有针对性地提升各方面能力。

(三) 学科层面

教法课应该把基础课程改革纲要、英语学科课程标准解读等内容纳入课程, 弄清基础教育英语学科各阶段要求。教法课的理论部分的内容要及时更新, 反映课程改革倡导的教学理论和方法。

其他课程在授课中要注意不仅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更要强调知识的运用、方法意识的培养、教学能力的提高, 要与学生未来的教育实践相关联。首先, 专业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把教学理念明确表达、逐步渗透, 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例如在设定教学目标、制定教学计划时要让学生明确制定的标准、意图、步骤, 鼓励学生参与设计, 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反应灵活调整教学方案。在教学评价时要采取多种方法, 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结合。其次, 各学科的教学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补充最新的一手资料,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分析比较、形成观点。采用任务教学法,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及能力。最后, 各学科教学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升教学质量, 同时使学生知道如何合理应用信息技术。对翻转课堂、在线课堂等教学形式, 教师不仅要会使用、巧使用, 还要鼓励学生加入课程的制作。通过以上几点, 学生不仅能提高自身的素养, 更能了解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方法, 在将来的教育工作中合理迁移。

(四) 实践层面

教育实践是培养学生英语学科教学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 也是师范教育与基础教育结合的一个关键点。

增加教育见习形式的多样性、延长教育见习的时间。从入学起就组织各种形式的教育见习活动, 如组织学生观看中小学优秀课堂教学视频, 做教师教学比赛观众, 在国培活动中听一线教师的经验交流等。指导教师在活动之前要帮助学生做好准备, 带着问题去学习。活动之后及时组织学生讨论, 进行教学反思。

加强教育实习管理, 做到全过程、各环节理论与实践挂钩、注重能力培养。学生在实习之前一定要对所在年级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有大致的了解。在实习过程中, 关注到整个教育的过程, 而不只是教学本身;注意教学实践与指导理论如何联系;在实际操练时遇到什么问题。在实习结束后, 要有反思过程, 同时根据实习经验完成一定量的教学设计并进行实际演练。

摘要:基础教育改革要求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着力发展核心素养, 教师教育应与基础教育接轨, 培养适应未来的教师的学科教学能力。本文列举了基础教育英语学科教师应该具有的教学能力, 并从学校、院系、学科、实践四个层面探讨了普通高师院校英语专业学生学科教学能力培养的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师院校,英语,教学能力,策略

参考文献

[1] 曹佳璠.核心素养背景下基础教育英语学科教师的教学能力要求[J].现代交际, 2019 (2) .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范文第3篇

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提出观点, 素养不只是知识与技能, 它还是在事先划定的情景当中, 通过合理化利用各种优质的心理社会资源, 最大程度满足各种现实需要。林崇德教授的研究团队研究认为:所谓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 从根本上来讲, 就是指学生需要掌握与具备的, 可以较好的适应当前学习需要, 能够切实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能力与优良品格。

为了与具体学科产生关联, 我国学者又提出了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 丰富了核心素养的观念体系。在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 学科核心素养成为主导概念。经过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标准研制组专家研究和思考, 提出了美术学科应具备的核心素养, 即创意实践、美术表现、图像识读及审美判断。

在核心素养时代, 教育目标发生改变, 教学关注点也发生转移。美术学科的核心素养中, 审美判断, 创意实践, 和文化理解, 这三个素养, 美术学科不能完全包含, 也涉及到其他学科, 音乐、语文等学科, 会涉及审美方面的素养。几乎所有学科都要培养学生的创意或者创造力, 文化理解也被一些学科列为核心素养。这些学科素养之间的关系并非分裂的, 是综合在具体教学活动中, 五个学科素养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

二、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美术教育观念的转变

核心素养的美术教学是重要的教学观念的变革, 美术核心素养不仅仅重视知识与技能为主的培养, 而且还特别注重对学生价值观及情感方面的培养, 注重知识掌握以及学习方法的应用。针对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小学美术教育, 其教学宗旨及目标就是借助各种美术教学资源, 美术教师与学生之间能够亲密互动, 对学生的上述能力与素养进行培养。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 学生是美术核心素养培养的对象, 而教师为其积极参与者。教师有意识地通过学习、研究等途径, 提升对美术核心素养的认识, 意识到美术核心素养在美术学习中的作用。研究美术核心素养与学生学习需求间的关联性, 开展美术课程教学设计与指导, 为基础美术教育服务。

三、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美术教师素养结构分析

所谓小学美术教师素养, 从根本上来讲, 就是在教师引导、鼓励下, 以核心素养本位为核心内容的美术教育能力。对于教师而言, 其需要有较强的专业知识, 拥有良好学科核心素养, 除此之外, 也要具有教育教学素养等。这些素养内化为具体美术教师能力, 进而形成了美术教师素养结构。

美术教师应当具备专业的美术学科核心素养, 成长为学生美术学习的引路人。所谓图像识读, 从基础层面来分析, 即为对各种特征实施整体性、全局性观照, 比如肌理、色彩及造型等。对图像的内在和外在特征都要进行研究, 积极的引导学生, 使其以一种主动姿态去探索图像当中所隐藏的历史、文化等。针对美术表现来讲, 其实就是运用传统材料、技术和绘画语言创作形象符号。

所谓审美判断, 从基础层面来分析, 即为美术教师对美进行感知的能力, 也包含对美的分析以及评价方面的能力;针对美术教师来讲, 需以一种积极姿态引导中学生, 形成一种良好的、充满内在价值的审美判断能力, 且可以通过各种类型的语言、文字, 或者是图像、声音等, 对自身的审美感受进行诠释与表达, 借助于美术的方式与方法, 美化自身所处环境与生活。教师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运用形象思维, 尝试各种美术作品的创作, 并且在实际创作过程中, 与现实生活保持紧密联系, 针对物品与环境开展与实用功能相符的创意、创作, 并通过草图、模型给予实现。文化理解是美术教师带领学生立足于文化角度, 对美术作品及与之相对应的美术现象进行细致观察与理解。

基于教育教学能力层面来分析, 针对美术教师而言, 其不仅要拥有高效应用知识技能方面的能力, 而且还需具备融入社会方面的能力。教师应具备正确的社会价值观, 尊重学生, 使学生在获得美术核心素养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并达到美育效果。美术教师应具有终身学习能力, 理解美术学科知识, 引导学生进行美术学习和创作。教师发挥教学活动组织者作用, 开展合作学习, 引导学生共同协作, 创造快乐的学习环境, 有利于学生发展。

四、小学美术教师核心素养的提升

在现阶段, 基础美术教师培养的目标不清晰, 美术教师普遍对美术核心素养的理解不够深入, 所以在美术教学活动中要实现核心素养的全方位转向。

1、美术学科素养的提升

针对美术教师来讲, 其需要根据实际需要, 持续向学生传授满足其身心特点的美术知识与技能, 帮助学生掌握与美术学科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与技能, 具备扎实的美术表现能力, 以及丰富的美术鉴赏知识, 掌握科学、规范的教育知识与教学方法, 深入、全面了解国内、外在美术教育方面的最新发展动向, 拥有从事美术教育、教学工作方面的能力。

2、教育教学素养发展

美术教师的教育教学素养是从事学校美术教育活动的工作能力, 在教研过程中, 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美术教师的教学能力包括:具有多方面的组织能力, 以保证美术教育和教学工作有效进行。掌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实践能力, 善于了解个性和美术学习心理的观察能力。

3、美术教师教育教学培训

在积极推进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同时, 针对大部分美术教师对美术核心素养理解不够深入等问题, 强化了美术教学专业的培训。开展教材与方法的研讨、个人艺术实践与总结等专题培训。进行美术课堂教学研讨, 提升了美术教师对现代美术教育理念的认识和理解, 加速教师的成长。

4、美术教师职业发展的保障

美术教师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一项复杂系统, 首先要建立可行的教师教育发展机制。国家、地方和学校需要设立教师教育的管理和服务机构, 协调政府与学校教育之间的关系、学校与教师发展之间的关系等。支持教师创新教学, 组织教学培训、教学交流活动, 进一步拓宽美术教师视野, 形成教师教学交流的平台。加强美术师范类教育, 强化美术教师培训, 系统培养美术教师的核心素养能力。

摘要:美术学科素养是小学美术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基石, 小学美术教师在教学中转变观念, 具备相应的美术学科素养、教学素养这些素养相互影响和有效形成小学美术教师核心能力。

关键词: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小学美术教师,素养结构

参考文献

[1] 林崇德.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6.

[2] 尹少淳.从核心素养到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中国基础教育美术课程的大变轨[J].美术观察, 2017 (4) .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范文第4篇

至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一方面,教师要坚持探究性的教与学,让学生学会认知。知识是必需的,但不是灌输给学生的,而是学生通过探究获取的,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另一方面,坚持问题解决式教学,让学生学会做事。“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应该想方设法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调动已有的知识与技能或者学习新的知识与技能,参与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来,并在这一过程中通过观察、思考、想象、研究、操作、合作等方式,逐渐地形成核心素养。围绕这一思想,项目驱动法、任务驱动法、合作学习法以及像艺术家那样工作都是不错的选项。但无论哪一种方法,情境、问题、探究、合作都是其中的关键词。再有,引导学生开展合作性、自主性的学习,让学生学会与他人相处、学会自我教育、反思与管理。

为了在教育教学中能顺利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教师要格外重视教学设计能力、教学组织管理能力以及教学交往能力的发展。

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根据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形成基本理解,转化为驱动性问题,设计学生活动。要形成多角度、多层次、开放地进行设计的技能,既考虑对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又考虑对学生思想道德的培养:既考虑课内内容,又考虑课外内容,要熟练地运用生活经验和社会资源,包括21世纪社会、生活的实况,给学生以实际问题的解决。通过教书实现育人,达成立德树人的目的。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范文第5篇

摘 要: 随着中学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科素养教学模式逐步被引进高中课程教学。近年来,高中历史课程教学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重视,历史课程是一门知识点复杂、内容繁琐的社会性学科,通过在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历史课程。本文主要围绕高中历史课程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以培养学生学科素养的教学方式实现高中历史教学方法的变革,在不断培养学生历史文化意识的前提下,全面提高高中历史课程教学质量。

关键词: 高中历史 课程教学 学科素养 教学方法

高中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课程教学方法的应用应以学生的实际需求和身心特点为主。学科课程的本质性成分是学科素养,学科素养在高中历史课程教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有助于学生更加全面地学习历史课程。历史学科素养借助日常教化和自我积累,使学生获得意识、知识和能力等;其所体现出来的是一种个性化心理品质,对历史问题进行观察、分析和思考。历史素养的基本要素有知识、能力、意识和价值观。“课标”明确规定:“普通高中的历史课程学习要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掌握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逐渐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发展。”高中历史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高中历史课程的教学方法探讨

20世纪末以来,人文素养的缺失和人类社会的精神危机不断引发人们的担忧,希望人文精神复归的呼声日益高涨[1]。教学功能全面发挥,为提升人们的人文素养,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考纲”明确规定:“历史课程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考察学生的学科潜力和学科素养,坚持历史观,通过学科分析和思维手段,解决出现的问题。”命题的设置要新颖,不应拘泥具体的表述模式,要使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将古今中外有关知识联系起来,掌控历史发展动态。

学生要具有对历史问题思维的习惯。教师要传授学生正确思考问题的方式,让学生通过这种方法,更好地思考历史问题。“背景分析法”和“过程分析法”是历史思考的基本方法,此外,“历史结果分析法”和分析历史的“三分法”也是历史思考的方法。“背景分析法”:此种方法是一种基本的方法,有助于学生对历史背景进行分析。历史背景的基本要素有文化、思想和政治等,在历史背景的前提下,让学生做出总结。当教学出现历史背景时,教师让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到讲台上分析历史背景。“过程分析法”有助于学生掌握历史过程,是一种基本的方法,学生总结自己掌握的历史情况,分析和总结历史阶段。“影响分析法”能够帮助学生获得历史结果,有助于教师对学生提出思考问题:历史事件的性质如何;历史事件产生了什么影响;历史事件的结果是什么;胜利原因和失败原因。分析历史的“三分法”: 历史事物的“背景”、“过程”、“结果”是该分类方法的构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确保学生学会和掌握“三分法”,这种分析方法将有助于学生对历史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是分析的基本前提,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充分利用历史方法对历史问题和现实问题进行有效思考,并在坚持历史唯物史观的前提下,形成自己独特的价值理念。

二、学科素养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一)借助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历史文化意识。

历史意识超越时空限制,也是对历史方式的思维,基于丰富的历史知识,能够分析和综合复杂的历史材料,是事物在历史长河中的一部分,借助历史规律和历史启示更好地理解历史、观察现实和展望未来,形成有关文化、自身、民族和国家等的认同感、自豪感和责任感。历史素养下要求的历史意识有思考问题的角度和习惯、学习历史的价值有明确的意识等。“课标”明确规定:“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下,普通高中历史课程阐述了人类历史进程,培养了学生的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有助于学生较好地发展,让学生清楚学习历史不是片面为了升学,是有着重大的意义。”[2]历史知识的学习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其他学科知识,有助于开发学生智力,提升学生能力。学科素养是学科课程的立足之本,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在高考历史试卷中频频出现。学生应当具备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和文学修养,只有具备了一定的历史文化知识后,学生才能够好地把握国家的政策动向,也就是说阅读历史能够让人变得更加明智,此外,历史的资政功能得以体现。高中阶段的学生学习历史的真正原因不在于其了解历史事件,也不是对历史教材内容的直观阐述,而是让学生参与到历史教学的活动中,感受不同的历史情况,营造厚重的历史氛围,感受历史人物的想法和心态,在缓慢学习中形成对历史的认识,让学生阐述历史事件,了解和掌握社会方法,树立正确的社会意识,在后续的学习中形成对社会历史的观察、分析和思考等的经验,指引学生思考历史问题,思考和研究党建重大的历史现象和事件,比如区域研究、全球经济化等。

(二)打破原有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

历史学科是培养学生学科素养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学科能力决定学习素养。“课标”明确规定:“学生在掌握历史知识的前提下,要通过阅读或者多种渠道,掌握历史信息;分析、综合和比较相关历史信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考纲”将其定义为四种功能,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对试题提供的问题要能进行完整、准确的解读;调动和运用知识,要能够有效地辨别历史事件,能给出自己的历史解释,通过分析,得出历史结论,针对历史现象,要能够提出自己的历史观点;然后是描述和阐述事物,对历史事件的特诊进行描述和阐释,挖掘事物的本质,掌握事物的规律,给出正确阐述;最后一点是论证和讨论问题,通过归纳、比较和判断的方式,针对历史问题,提出不同观点,采用引用、借鉴和批评的方式评论历史观点;能够对历史问题和观点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在这四项能力当中,第一项是实质性前提条件,能够认识、分析历史现象和问题;第二项能够解决现实问题,借助历史概念和历史实践等特征和主要分布等解决存在的问题;第三项能够准确地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主要通过描述或者是解释历史事件实现;第四点是对历史的观点和看法,借助归纳、比较和判断等方式,把握历史规律和现象。高中历史课程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发展,并且能够提高学生的学科能力和促进智力发展。

三、结语

历史素养不是先天遗传的,而是后天努力的结果。课堂教学和探究的实践应用为学科素养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在高中历史课程教学中应以日常生活为前提条件,运用正确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掌握历史知识,丰富历史常识层面,以此提高学生对历史课程的学习兴趣。通过改变落后的历史教学方式,借助材料教学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不断促进学生形成深厚的历史文化意识,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使学生形成较高的历史素养。当前高中学生学科素养的探索还处在尝试阶段,有待完善,研究学科素养在高中阶段历史课程教学中的培养为实际教学提供理论借鉴,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参考文献:

[1]张济锋.高中学生历史学科素养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3(21):149.

[2]周国华.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2013(7):21-22.

[3]雷平.高中历史教学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研究[J].新课程·中学,2014(12):184-185.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范文第6篇

近年来,“核心素养”成为了新一轮课程改革中的方向标,引领着中小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我们首先要明确核心素养的核心是什么,深刻认识核心素养的内涵才能在教学实践中明确方向,勇于改革,大胆创新,培养出具有核心素养的学生。

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下面就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谈谈以下做法和想法。

1.先备学生再备课

教育以人为本,教师的职责是教学生先做人,后求知。所以教师要用心备学生。想培养出具有核心素养的学生,必须先了解你的学生离具备核心素养还差多少。目前很多教师的体验,都是用心备课,做好教学设计是教学的重心,轮带几届学生,基本都是同样的授课模式。教师备好课不容易,教好课更不容易。我们也许应该改变思路,在以人为本的课堂,备好学生才是事半功倍的方法。如果接手一个新班级,了解学生的性格、家庭及学习情况至关重要。在数学学习方面,可以从学习习惯、思维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创新意识等几个方面对学生做初步评价,对某方面表现突出或者欠缺的学生做到心中有数,有利于在教学中因材施教,取长补短,培养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在了解学生的途径中,可以以谈话的方式开展调查,学生对学科的兴趣或者偏见需要正确的引导,尽可能让更多的学生不排斥这门学科,慢慢地产生兴趣。在数学学习中,

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很重要,也是核心素养中的实践创新和科学精神的载体。每个老师应以人文关怀为起点,让学生健康生活为基础,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2.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应包括自主学习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探究和质疑的能力等。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预习的习惯,课前准备的习惯,主动发言的习惯,集中精力听课的习惯,认真阅读课本的习惯,认真审题和验算的习惯,课后复习的习惯,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质疑问难的习惯,合理安排时间的习惯,勤于动手、团结协作的习惯,归纳总结反思的习惯等。在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上,学生本人是主体,家庭环境和学校氛围是影响因素,所以做好家校合作是关键,学生、家长、学校三方共同协作,保持交流探讨,才能助力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

3.加强数学课堂的实践活动

数学学科的实践性很强,计算也具有很强的周密性,解决数学问题也需要严格的程序性。所以在数学学习中,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和布置课外练习时,应多提供让学生自己动手的实践活动,在这个活动过程中,可以发现学生的思维过程中的漏洞,进而给予准确的指导。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多安排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团结协作、相互配合、合作完成学习任务。要善于帮助别人,也要善于向别人学习,通过协作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思考问题、验证事实、解决矛盾等方面不断完善,实现数学知识体系的科学建构。下面列举几个教学实例: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20以内的退位减法》练习题,22页第4题。题目如下:我们班一共有20人,有14人在玩捉迷藏。外面有6人,藏起来几人?

此类型题是有多余条件的减法问

题,让一年级学生去甄别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学生认真分析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关系,排除多余条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个习题讲解时,教师可以先做一个情景安排,如安排20个学生为一组,本组学生再安排14人到教室外活动玩捉迷藏游戏,在室外活动的学生有6人在外面,其他学生藏起来。通过游戏体验,每个学生有固定的角色,游戏结束再回到课堂来解答这个问题,就相对容易很多了。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可以很清晰地找出多余条件,是“我们班一共有20人”。这是数学逻辑思维的初步培养,更重要的是,在实践体验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全面思考能力。对低段学生来说,通过游戏方式引导学生对学科的兴趣也是效果显著的。

4.帮助学生制作“错题集”

归纳总结的能力在数学学科中非常重要,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中的学会学习能力的必备素质。教师首先应该组织学生学会整理错题,同时高度重视

学生错题集的使用,每学期安排几次全体学生的错题集展览。在数学学习中,通过错题集来提醒自己注意一些小毛病,或者积累一些解题方法,可以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错题集的具体选题范围如下:尚未理解、掌握的习题;特别易错的习题;难记题;教师指定的典型例题,由于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应在其过程中给予适当的补充对于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培养思维能力、创新意识、正确的心理素质很有作用的习题。总之,选题量不一定要多,选题要尽量具有代表性。在整理的过程中,让学生先抄题目,留下足够的空间解题和注释。注释上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解题关键、原则、方法等。学生在整理错题集这一过程中,可能出现很多纰漏和困难,教师应有足够的耐心,同时给学生以必要的指导和鼓励。学生经历这个过程后,逐渐形成独立思考、思维缜密、不畏困难、积极寻求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的科学精神,在文化基

础的积累下,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会学习的自主发展能力。在此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引导学生自主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克服一些不良习惯,树立一种正确的心理状态,使学生意识到:做好、用好错题集是自主学习的迫切需要。

上一篇:舞弊审计和财务审计的区别范文下一篇:工程施工进度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