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阅读论文范文

2023-09-16

文本阅读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语文阅读在语文教学中占据着半壁江山。因此,对语文阅读的教学来说,一直以来,阅读都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同时,语文教材中包含着多种题材的阅读材料,有古诗文、文言文、近现代诗歌、小说、散文等,教师都要格外注重语文阅读教学,尤其是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因为,这直接关系到学生的高考成绩,决定着学生的未来。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发现,文本细读的语文阅读教学方法对于高中学生的语文阅读水平有很大的帮助。

关键词:阅读教学;高中语文;文本细读;教学举措

文本细读,不仅要求学生对阅读材料的内容一字一句的斟酌,同时,更加需要学生掌握文本实质内涵,让学生设身处地地投入到阅读文本中去,用眼看作者所看到的事物,用耳听作者所听到的声音,用心感受作者所感受的内容。通过文本细读的阅读教学方法,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学会从阅读材料中的语言出发,让学生从语言中解放出来,然后再回到语言当中去。所谓的“解放”,就是根据作者的语言表达,学生尽情地感受更多的文章意境,但同时,也不能脱离作者想要表达的真切情感,所以,还要回到语言当中去。

一、高中语文阅读的现状。

在现今这个网络的时代中,高中生深受其影响。他们花更多的精力在个人的电子设备上,这就导致学生的阅读量大大减少。而且,高中的课程作业也十分繁重,学生根本没有心思去管阅读的事儿。即使学生参与阅读,大部分选择的也都是一些十分直白易懂的网络小说,从中难以吸收很好的知识养分。久而久之,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大大下降,对于语文阅读甚至会产生消极情绪。

二、文本细读的教学举措。

1、透过文本语言,看清本质;

在新的语文课程的改革制度下,新的教学方法、新的教学理念以及新的教学技术都随之而来。而我认为,语文阅读教学应该逐渐地进入到文本当中去。对于新时代发展的新的教学理念或方法我们不可否认,这些技巧性的东西会给学生的语文阅读理解带来一定的帮助。但是,真正的教学改革,我认为应该抓住实质来解决问题。语文阅读的核心是文本语言,作者所表达的一切观点和情感都是借助语言而生发出来的。我们以《荷塘月色》这篇课文为例,朱自清先生在文章的开头,就道出了自己最近几天心里不宁静的心理状态。那究竟是所谓何事让朱自清先生心里不宁静呢?再到之后描述自己在小煤屑路上一个人背着手踱步,又点明了作者爱热闹又爱清净的矛盾心理,为什么会这么矛盾呢?通过文本细读,结合文本语言分析,学生利用文本信息去摸索作者作文时的心境,自然会初步体会到作者想要超凡脱俗但又无法实现的矛盾心理。

2、进入文本境界,理解内涵;

我们经常说要带着学生体验文章的真实情景,那么如何体验呢?单单靠着个人的想象吗?其实不是的。要想让学生理解文本内涵,进入作者当时的心境,就要学会认真理解作者的文本语言,这就是大多数高中语文教师所犯的通病,仅仅帮助学生体验情景,但是,无法保证学生真正理解情景所要表达的真实情感。文本细读正是加强了学生对阅读文本的理解,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把学生的个人情感和作者的意境结合在一起,真正进入文本境界。比如《纪念刘和珍君》一文中,作者在第二部分反复提到,“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但是“又无话可说”。这种鲜明强烈的对比,学生虽然可以明显的感觉到,但并不一定可以理解。因此 ,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真正要说的,这就需要与实际的阅读文本结合起来,真正进入文本境界。

3、分析文本内容,掌握结构;

我们对学生的阅读教学,不能单单仅停留在个别字词句的强化理解,而是应该带领学生学会通观全文,把握文章的总体框架结构。要想弄清楚文章的总体结构,学生就必须对文章的细节有所把握,这就需要充分发挥文本细读的教学优势。比如在教学《荷塘月色》的时候,文章一开始,我们知道了作者的心情很不平静,并且一个人走夜路在徘徊思考,那么 ,在文章最后作者的心情又是如何的呢?在这过程中作者的心情有没有起伏跌宕呢?这些都有助于文章总体结构的搭建,而这些又需要学生仔细深究文本细节,通过作者所刻画的景物、人物以及天气等多种环境的变化,揣摩出作者的心境。

4、通过多种文体,体悟细读。

高中语文阅读的题材数不胜数,不同的文本都需要学生仔细阅读。比如高考中的语文考试热点,关于诗歌的赏析,大部分都是关于从古诗中某个字或词所表达出的具体内涵出发,因此,这就需要学生對古诗中的亮点字词有所把握。比如《念奴娇 .赤壁怀古》中的“拍”“卷”等字词,就生动的展示出江水的汹涌,同时,也表现出诗人心中的豪迈;散文和小说的阅读,对学生来讲,都是很难掌握和理解的。在其中的阅读过程中,更要注重学生对文章中人物的心理活动或者表现有更加细致的把握,更需要学生细读精读。

文本细读,不仅仅是一种新的语文阅读教学模式,而且会历久弥新。通过文本细读的教学模式,教师可以很好的引导学生对文章主旨脉络以及部分关键字词有较为宏观的把握和了解。同时,也引导学生学会从实际语言文本出发,深入挖掘语文阅读文本表达的内涵,从而克服对语言阅读的恐惧心理,引导学生真真正正的爱上语文阅读,让学生不断地在语文阅读中吸取营养知识。

参考文献:

[1]文本细读视角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问题探析李甜湖南师范大学 2017

[2]文本细读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根基张成忠语文天地 2018

文本阅读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实用类文本作為“三大文本”之一,实用类文本阅读作为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课改、新高考下的必然要求。但在调查中发现,当前高中语文实用类文本阅读教学开展过程中,阅读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等方面均存在较大的问题,制约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面对这一现状,关注实用类文本阅读教学,并对其进行优化和改进,已经成为一线高中语文教师关注的重点。

【关键词】实用类文本;高中语文;新高考;阅读教学

在最新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实用性阅读与交流”的独立学习任务群,将实用类文本阅读置于了突出的地位;同时,在新高考的背景下,针对实用类文本的考查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考查要求越来越高、考查实用类文本的种类越来越多。在这一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师必须要对实用类文本阅读给予足够的重视,并立足于当前实用类文本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优化和改进教学方案,彻底摆脱当前实用类文本阅读中“教师不爱讲、学生不爱学”的现状,不断提升高中实用类文本阅读的有效性。

一、 新高考与实用类文本内涵解析

(一)新高考背景下对实用类文本的要求

在最新的高考大纲中,针对实用类文本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即:对中外实用类的文本展开阅读和评价,且针对实用类文本的考查难度确定在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和探究中。可以说,在新高考中,考查的实用类文本主要涉及四种类型,分别为新闻、报告、科普文章、传记等,要求学生不仅仅要能够理解实用文,还应关注其分析、鉴赏和探究。

同时,在最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提出了“任务群”的教学要求。在诸多的任务群中,“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就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旨在引领学生对实用类文本阅读的过程中,丰富自身的生活经历、情感体验。同时,促使学生在实用性文本阅读中,循序渐进提升自身的阅读能力、表达交流能力,最终促使其逐渐形成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

(二)实用类文本内涵

实用类文本与文学类文本、论述类文本共同组成了现代文本类型。在现实生活中,实用文本使用最多,包括:社会生活中的各种文本、面对大众的演讲词、日常传播的各项新闻、网络上各种新文体等,都属于实用类文本的范畴。虽然实用类文本已经出现了很长一段时间,但是一直到2003年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才将“实用类文本”这一概念确定下来。具体来说,实用类文本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呈现出极强的使用性,主要包括了新闻类、应用类文本等,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学习中、工作中最为常见、常用的文本形式。

与其他的文本类型相比,实用类文本存在三个显著的共性,即:(1)真实性。真实性是实用类文本的首要特点,实用类文本最为看重的就是文字是否能够将社会现实真实地反映出来,一丝一毫都不允许出现错误,必须要将真实、正确的科学知识传递给读者;(2)实用性。实用性是实用类文本最为重要的特点,尤其是与文学类文本相比,这一特点更为明显。实用类文本更加看重文章的实用性,作者在对其进行创作的过程中,拥有明确、现实的写作目的,更加关注其是否具备教育价值和功能,是否能够对现实生活起到实质性的作用;(3)通俗性。语言通俗性是实用类文本最为明显的特点,实用类文本中主要采用了“言—义”两层结构,作者写作中所采用的语言主要是借助社会化、规范化的语言。在这种情况下,实用类文本在文字表达上就具备了极强的通俗性,其语言清晰明了,作者直接将自己所要表达的观点一一列举出来。

二、新高考背景下实用类文本阅读教学现状分析

(一)教学目标浅显化、功利化

在具体的阅读教学中,教学目标始终悬置在教学的前方,规定着教学的方向。尤其是在新课程、新高考的背景下,教师在设计实用性文本阅读教学目标时,应紧紧围绕“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精心设计教学目标,并在教学目标的指引下,保证实用性文本阅读教学的有效开展。但是在调查中发现,当前教师在开展实用类文本阅读教学时,设计的阅读教学目标存在浅显化、功利化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语文教师在开展实用类文本阅读教学时,常常存在“求多不求深、求会不求懂”的现状,以知识技能目标作为实用类文本阅读的唯一目标,旨在引领学生在实用类文本阅读中,进行信息筛选、素材整合,并未对实用类文本的价值进行深入挖掘,严重制约了实用类文本阅读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内容模糊化、知识化

教学内容是开展实用类文本阅读教学的关键,阅读教学内容选择科学与否、质量如何,直接决定了实用类文本阅读教学的效果。但是在调查中发现,当前高中教师在选择实用类阅读文本的过程中,存在明显的内容模糊化、知识化现象。一方面,从教学内容模糊化的层面上来说,教师对实用类文本阅读内容认识不够全面、清晰,常常将其与其他文本的内容混同。在这种情况下,致使实用类文本阅读教学内容出现了模糊不清的现象;另一方面,从教学内容知识化的层面上来说,主要是教师在确定实用类文本阅读内容的过程中,常常集中在考试上,唯马首是瞻,结合高考的需求选择阅读文本。在这种情况下,致使高中实用类文本阅读内容呈现出极强的知识化特点,呈现出“考试考什么,课堂上就讲什么”的现状。

(三)教学手段单一化、模糊化

正所谓“教无定法”,教师在优化课堂教学时,必须要紧紧围绕学生这一主体的实际情况,对教学方式和手段进行调整和优化,使其更加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但是在实际的高中实用类文本阅读教学中,还存在着明显的教学手段单一化、模式化现象,致使实用类文本阅读教学效果不佳,与新课程和新高考下的实用类文本阅读教学要求相去甚远。这种现象集中体现在:教师在开展实用类文本阅读教学时,常常忽视文本的种类,基本上都采用同一种教学方式,致使实用类文本阅读教学方式千篇一律;同时,教师在开展实用类文本阅读教学时,常常忽视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致使学生在阅读学习中,常常面临难以理解的现象。

三、新高考背景下实用类文本阅读策略分析

(一)做好课前准备,开展实用类文本阅读

高中语文教师在优化实用类文本阅读教学中,为了避免实用类文本阅读教学过程中,与其他类型的文本阅读出现混乱的现象,教师在开展实用类文本阅读之前,必须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具体来说,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首先,明确实用类文本的特征。高中语文教师作为实用类文本阅读教学的主要实施者,唯有具备清晰的文体意识,对实用类文本内涵进行全面的把握,才能更好地开展教学。而要实现这一点,教师只有明确各种类型的实用类文本特征,才能结合具体文本的内容,实施针对性的讲解。

其次,认真钻研阅读文本内容。阅读文本是教师开展阅读的重要载体,教师在优化实用类文本阅读教学之前,必须要对阅读的文本内容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明确教学内容,了解实用类文本中存在的重难点,才能精心设计教学方案,促使学生在有效的阅读中,获得三观的发展,实现知识的收获、能力的发展等。

最后,明确实用类文本阅读的教学目标。明确的阅读教学目标是开展实用类文本阅读的关键,也是增强学生阅读文本效果的关键。基于此,面对新高考和新课程改革下的应用类文本阅读教学要求,教师必须要紧紧围绕“语文学科素养”的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实用类文本阅读内容,努力挖掘实用类文本与学科素养之间的内在联系,并随之设定出针对性的教学目标,为学生高效地进行实用类文本阅读学习指明方向。

(二)丰富实用文选文类型

在具体的高中语文实用类文本阅读教学中,为了增强教学效果,必须要着眼于实用文的选文内容。具体来说,实用类文本的种类非常多,在美国的相关研究中,实用类文本主要涵盖了报刊文章、专著、游戏规则、保险单等;而针对我国高中语文教学来说,实用类文本则与美国选择有所不同,更加偏重科普类的文章、新闻类、人物传记类、演讲稿等。尤其是在新高考和新课程改革中,对高中实用类文本考查范围越来越广泛。面对这一要求,高中语文教师在优化实用类文本教学时,还应对实用类文本的种类进行拓展和延伸,以更好地适应新高考需求。而要实现这一点,教师必须要对实用文的类型进行拓展,教师应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学习需求、学习能力等,对实用类文本的阅读范围进行拓展和延伸,包括书评、网络新文体、5G技术、国家相关政策等。如此,不仅丰富了实用类文本的阅读范围,也促使学生在广阔的阅读中,拓展了自身的视野,循序渐进提升了高中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三)围绕高考能力强化实用类文本阅读教学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虽然高考不再是课堂教学的唯一目标、最终目标,但却是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基于新高考下的实用类文本阅读教学要求,教师在优化阅读文本教学时,应紧紧围绕高考能力开展阅读教学。

第一,依据高考试题寻觅实用类文本阅读教学方向。“教”与“考”是相对统一的,考试一方面要从课堂教学中要能力,反过来又会给课堂教学指明方向。因此,教师在开展实用类文本阅读教学之前,必须要对新高考进行全面的分析,明确“实用类文本考查的内容和方向”,只有明确这一点,才能开展针对性的实用类文本阅读教学。

第二,结合新高考要求,理清逻辑层次。结合新高考的要求,对实用类文本阅读的速度和阅读量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面对这一要求,高中语文教师在开展实用类文本阅读教学时,还应结合实用类文本的特点,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阅读文本、了解文章内容,理清文本中的逻辑层次。

第三,通过即时练习把握学生的真实学情。学情是开展课堂教学的起点,只有了解学生的语文知识掌握情况,才能明确实用类文本阅读教学的起点。而要实现这一点,教师不仅仅要在应用性文本阅读教学之前,分析和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还要结合即时练习,对学生的基本能力进行判断。在此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案,使其更加契合学生学习需求。

第四,借助梯度教学,循序渐进提升学生实用文本阅读能力。结合新高考下面的实用类文本阅读教学要求,教师必须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立足于学生本身在实用类文本阅读的现状,针对其“先天不足”的现状,精心设计出层次化的问题,引领学生在具有梯度性的阅读问题中,循序渐进提升自身的实用类文本阅读能力。

(四)结合实用类文本特点,实施针对性教学

面对新高考、新课程改革下的实用类文本阅读教学要求,为了增强阅读文本的有效性,教师在优化阅读教学时,必須要结合实用类文本的特点,选择与其相契合的教学手段,不断提升实用类文本教学的有效性。首先,开展理解性阅读。高中语文教师在引领学生对实用类文本进行阅读的过程中,应以文本中的关键句作为切入点,针对其进行理解。如此,可显著提升实用类文本阅读的有效性。其次,引导学生结合应用类文本的内容,开展实践操作。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可针对实用类文本中描写的操作方法进行形象的感知,并在实践过程中对操作方法进行全面、深刻的了解,最终对文本内容进行深刻的理解。最后,灵活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强化应用类文本阅读教学效果。这就要求高中语文教师在优化阅读文本教学时,可结合应用类文本内容,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这一方式,引领学生在图片、视频的动态展示中,针对其中的内容进行全面、深刻的理解。例如,在“景泰蓝的制作”阅读教学中,为了强化应用类文本阅读教学效果,教师就借助了信息技术手段,将整个制作过程进行了直观的展示,使得学生在形象感知中,对其制作过程进行了全面、深刻的了解。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高考背景下,针对实用类文本阅读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在具体的实用类文本阅读教学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致使实用类文本阅读教学的目标、内容和手段上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制约了实用类文本阅读教学效果。面对这一现状,高中语文教师必须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丰富实用文选文类型、实施针对性教学、围绕高考能力强化实用类文本阅读教学,不断提升实用类文本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焦文林.聚焦信息性阅读,考查关键能力——2020年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考查总评[J].教学考试,2021(1).

[2]曾令华.高考实用类文本有效阅读策略刍探[J].成才之路,2020(35).

[3]孟晓东.2021年新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备考指导[J].作文与考试,2020(36).

[4]姜有荣.精准施策练实功——2021年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备考指导[J].教学考试,2020(46).

[5]任想军.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语文实用类文本阅读策略[J].课外语文,2020(21).

[6]李培育.高中生语文实用类文本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J].高考,2020(27).

作者简介:王雪娟,女,1982年生,江苏江都人,本科,中学一级,主要从事高中语文教学。

文本阅读论文范文第3篇

2、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具体策略

3、开展语文主题阅读,提升阅读教学实效

4、《浅谈思维导图在小学四年级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5、浅论阅读教学中批注指导的策略与研究

6、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

7、提高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实用策略探析

8、如何有效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水平

9、个性化阅读,差异性发展

10、小学语文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革新途径分析

11、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策略

12、深度学习视域下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路径

13、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理性突围

14、新媒体下的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探究

15、核心素养视野下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研究

16、提升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精读课文的有效方法

17、群文阅读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

18、核心素养视野下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19、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的思考

20、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21、探析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自主阅读教学策略

22、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策略

23、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思考

24、生态学视角下小学英语阅读文本的重构与设计原则

25、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26、小学语文深度阅读教学探析

27、浅论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开展的意义与困境

28、群文阅读让语文阅读教学绽放光彩

29、群文阅读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30、试析小学语文文本拓展阅读教学的思考

31、如何提高农村小学语文学困生阅读能力

32、核心素养下小学中年级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究

33、群文阅读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策略探析

34、提升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之我见

35、谈阅读策略单元的读写融合之法

36、浅谈阅读教学中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

37、小学生“线上”协同批注式阅读教学实践初探

38、统编版教材体系下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策略

39、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40、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举措

41、谈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策略

42、小学语文多文本阅读教学与经典诵读整合的教学策略

43、小学语文多文本阅读的教学研究

44、小学语文群文阅读与诵读经典的整合

45、浅议小学生语文阅读与写作能力的培养方法

46、论“群文阅读”教学模式优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47、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分析

48、放飞想象的翅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个性化阅读

49、信息技术与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整合策略探究

文本阅读论文范文第4篇

1 精品细品, 读中感悟

初读文本, 跟着感觉走, 文中的精彩、精妙的语句往往让人眼前一亮。

写景状物形象生动的语言。作家都善锤炼语言, 古人有所谓“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说法, 今人有“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 毫不可惜”的论述。所以我们要学会品读文章的语言, 体会作者锤炼语言的妙处, 尤其是散文和诗歌中的描写抒情句。如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中, “看”作为领字, 一字领起下面的七句诗。诗人远眺万山、层林;近观漫江、百舸;仰视鹰击长空;俯瞰鱼翔浅底。远近相间、俯仰变化、动静交错, 真可谓:“远近高低各不同”。多种手法的综合运用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一幅美丽壮观的湘江秋景图。

迸发思想火花的的哲理隽言。如欧阳修的《伶官传序》中的名言警句:“忧劳可以兴国, 逸豫可以亡身”;“祸患常积于忽微, 智勇多困于所溺”。《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叙写的“完璧归赵”“负荆请罪”等故事, 已概括为今天广泛使用的成语, 还有给后世以启迪的“吾所以为此者, 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等名句。

2 知人论世, 比较阅读

知人:作家的身世经历不同, 人生理想、价值追求及其审美习惯不同, 都决定了作品的风格和情感主旨各有特点。如学习徐志摩的《再别康桥》, 我们要先了解其人:徐志摩是新月派的代表人物, 深受浪漫主义诗人的影响, 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绅士诗人, 他一生顽强不悔地追求“爱, 自由和美”。了解其人有助于我们理解其作品。

论世:阅读作品不仅要联系作者的经历, 还应注意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所以有云“盛世诗人多豪迈, 末世诗人发悲音”。如学习杜甫、李白、白居易、鲁迅等等的作品都要联系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

比较阅读:将两种或多种材料对照阅读, 分析其相同点和不同点, 是一种常用的精读方法。如比较韩愈的《祭十二郎文》与袁枚的《祭妹文》相同点有:都以时间为顺序, 以情感为线索, 做到“形散而神不散”;情感丰富, 以情动人;抒情方式除了直接抒情外, 均叙写了很多家庭琐事, 融情于事。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课文文章和课外的比较, 从课内走向课外, 进行知识的迁移, 从而拓展我们的阅读面。

3 寻幽览胜, 合作探究

疑问处探究:于无疑处发现问题。对有些表面上平淡无奇的内容, 教师要善于激疑, 引导学生探讨课文的微言大义, 体会作者的独具匠心。

《荷塘月色》中有这样一处描写:“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 没精打采的, 是瞌睡人的眼。”其实这大有学问, 老师可以这样问学生:“联系你的物理知识, 深夜的路灯是没精打采的吗?”学生讨论后回答说, 电能是储存不住的, 深夜用电高峰过后, 路灯的输出功率远远大于它的额定功率, 所以深夜的路灯特别明亮, 简直是“兴高采烈”。老师又接着问:“从‘没精打采’和‘渴睡人的眼’看来, 作者要渲染一种什么样的气氛?”这样将学生的思路就引到“抒发个人内心的苦闷”这个主题上来了。

专题探讨:在研究、梳理和积累知识的基础上, 要善于发现、总结和提炼, 开展师生和生生开放性、创造性的互动教学, 使课堂成为生活的自然状态。具体操作上可以这样安排:布置任务, 确立研讨课题, 将全班同学分组, 对不同的课题进行探究式学习。可查阅资料, 可上网浏览查找, 可同学之间研讨, 可提出不理解的地方, 然后根据研究内容和拟定成果, 每组设立组长一名和发言者若干以供课堂上展开研究鉴赏。

如共同探究鉴赏《边城》的语言特色, 我们可以分成四个小专题进行探讨: (1) 鉴赏小说语言的情感基调。 (2) 探究鉴赏小说中富有个性化的人物语言。 (3) 探究鉴赏小说中的修辞手法。 (4) 探究鉴赏揣摩小说中关键词语、特殊词语的运用。通过大家的热烈讨论,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名作新探:经典名作总是常读常新的, 随着知识面的拓展、思想的发展, 换个角度, 名作新读总归“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如《泪珠与珍珠》这篇文章, 有资料认为, 课文的主题是“思乡怀人”。而通过引导学生实际感受和体验知识产生的过程, 对文章行文思路进行细致的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主题:表达了随着生命在奋斗历程中所经历的“艰苦”的不断增多, 人生体验在不断深化, 人生境界不断提升, 以至于到达“最最纯洁真挚的人生境界”。对名作解读, 向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引导学生名著新探体验到的合作探究成功要比拘泥于课文多得多。

4 巧妙引导, 想象再造

语文“课标”指出“要鼓励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 不是培养鹦鹉学舌的模仿者, 而是培养能够自己独立思考的创新者。

情境想象: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要通过各种途径启发学生就文章要点关键词句或画面拓展思维, 进行再造想象, 使平实的文字显现丰富的内蕴, 简单的场景变为鲜活的画面。如教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时, 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对“赤壁江山图”的生动描写展开拓展式再造想象:“大江两岸怪石峥嵘, 犬牙交错, 陡峭的山峰昂然挺立, 直插云霄。江水滔滔, 汹涌澎湃, 巨浪拍岸, 飞花碎玉。江面卷起的重重浪花, 像朵朵怒放的白莲, 又若堆堆无瑕的白雪。”因想象的补充再造, 惊心动魄的画面在这样的描述中更显栩栩如生。

假设再造:对于经典的文本教学, 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走出作品, 在想象中看会有什么样的“故事情节”。如教《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我们可以这样假设:如果草厅没有被大雪压倒, 林冲的结局会怎么样?进而要求学生将自己的想象和原文比较, 以期提高学生合理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总而言之, 只有引导学生用整个心灵贴近文本, 用真挚情感体验文本, 才能真正激活文本, 唤醒文本中潜在的鲜活生命, 达到“人本对话”的佳境。

摘要:阅读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 读者只有激活文本的生命, 才能真正实现“人本对话”, 为此, 本文从精品细品, 读中感悟;知人论世, 比较阅读;寻幽览胜, 合作探究;巧妙引导, 想象再造等方面探讨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阅读, 达到“人本对话”的佳境。

文本阅读论文范文第5篇

㈠知识和能力目标:

1、明确高考考试说明要求、命题特点,探究总结论述类文本解题技巧。

2、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提高阅读现代论述文的能力和搜集、筛选信息的能力。

㈡过程和方法目标:

能快速阅读文本,概括内容大意,在探究中获得搜集资料和研究问题的方法。

㈢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有效地提高现代文的阅读质量。 【教学难点】揣摩命题者的意图,把握规律,学会现代文理解、筛选、推断的策略,从而有效地提高正答率。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 评讲结合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论述类文本的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在高考中被列为考试内容还是从近几年才开始的,所选的文章大多属于社会科学的范畴,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丰富的人文性,它涵盖了哲学、经济学、历史学、文化学、文艺学、美学、伦理学、教育学等领域。我们在平时的训练中已经接触过,但很多同学还是对这类文章望而生畏,觉得它太过于博大精深,难以驾驭。其实问题还是在于同学们没有掌握这类文章的解读方法。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探讨论述文的阅读方法—整体把握论述文的思想内容。

二、考试说明再现

必考内容及相应的能力层级如下:

1、理解 B

⑴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⑵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分析综合 C

⑴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⑵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⑶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⑷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高考论述类文章并不注重考查考生对科技知识的了解或掌握情况,而是从语文阅读理解的角度,考查考生对“高浓度信息”的快速阅读理解与把握的能力。

三、考试题型

1、对概念的理解

2、对句意的把握

3、对内容要点的提炼

4、根据内容合理推断

四、选文特点

1、选文时代感强。

⑴常关注最新的考古发现,最新出现的社会现象,文化现象,世界政治形势等。

⑵内容基本是人类关于生物、电子通讯、天文学等方面研究的新发现和发明创造,是人类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成果。

2、文章内容单一,结构相似。

论述类文本,一般是围绕一个概念展开,对这个概念从几个方面加以阐释。弄清:

①文章的概念

②分析概念(导因、困难、用途、功能)

3、文章思路明晰(说明“概念)

科技文:通过对一个新概念、新发现、新发明在纵向上的分析,进行几个方面的说明,如发现过程、目的、所遇困难、其它相关原因等,重在因果推理、现象介绍、功能说明等。

⑴分清文章出现的概念(主概念与次概念及其关系)。 ⑵注意文中的关联词,注意表程度表范围的副词。

五、常见的设题陷阱。 (1)偷换概念。选项中漏掉了关键的修饰或限制词语或更换了修饰、限制词语。

(2)无中生有。选项中的内容在文本中没有依据。

(3)以偏概全。把原文中对事物的判断推广到全体,标志性词语是凡、全、都、所有、一切等。

(4)张冠李戴。把发生在甲身上的事加在乙身上。 (5)或然与必然。必然出现和或然出现的混淆。 (6)未然与已然。尚未发现和已经发现。 (7)强加因果关系或因果颠倒。

(8)答非所问。可以在原文中找到,但不符合问题要求。 (9)主次颠倒。主要和次要原因颠倒。

(10)选择与兼备混淆。期中一个或具备多个(或,和)。 (11)说法过于绝对。

(12)充要与必要混淆。(只要„„„就 只有„„„才 )

六、命题方式。

不符合 符合 正确 不正确 恰当 不恰当

七、解题方法探究 索检 对比 判断

论述类文本阅读的解题方法很多,一般来说我们常用读、审、找、比、四步法来进行解题。

1、读——读原文。

快速阅读文章,同时将阅读过程中发现的一些带有修饰限制性的词语用铅笔圈出来。

(1)年代时间(多次出现时间) 、数据(多个数据)及其概语(如多数、少量、部分、凡、凡是、所有、都、全、几乎、仅仅、之一等表范围的词语)

(2)重要的修饰限制词语(基本、根本、重要、最、十分、非常、总共等表程度的词语) (3)已然未然(迄今为止、到目前为止、现在所见的等表时间的词语)或然必然(如果、可能、也许、一定、必然等表判断的词语) (4)有助于理清文章思路,避免逻辑错误的词语(因为、因此、„„的原因是、因而、由于、从而、但是、反而、其实、实际上、也、又、不再是„„而是、不仅„„还等) (5) 举例子(例如、如、人名) 2.审——审题干。

审清题干要求,明确题目要求是什么:正确还是不正确的项、属于还是不属于、能还是不能,找正确项,须用排除法;找错误项,运用重点突破法。如果要选的是原因或者依据也要搞清。

3.找——找原文。

把选择项在原文中所对应的内容找出来。

4.比——比文题。

把文章和题目进行比照,确认对还是错。 (1)形同意同 (信息吻合 直接判断) (2)形异意同 (有所转换 实质一致) (3)形似意异 (迷惑性大 格外留意) 专题演练

文本阅读论文范文第6篇

二、传记的定义和分类

传记是遵循真实性原则,用形象化的方法记述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风貌以及其历史背景的一种叙事性文体。

从叙述人称看,传记可分自传和他传。前者是作者自己撰写的,如:鲁迅写的《鲁迅自传》,沈从文的《沈从文自传》。后者是他人撰写的,如:《华罗庚》、《“布衣总统”孙中山》、《我的父亲邓小平》等。

从表达方式看,有的传记,一面记述人物的经历,一面加以评论,这种传记则被称为“评传”。如:卞毓方的《留取丹心照汗青》,朱志敏的《铁肩担道义》。 从篇幅的长短来说,它可以分为大传和小传。

三、传记的文体特点

传记的文体特点是真实性和文学性。其中,真实性是传记的第一特征,因为传记叙写的是历史或现实中存在的活生生的人,有真名实姓、居住地点、活动范围等,写作时不允许任意虚构。但传记不同于一般的枯燥的历史记录,它具有文学性。它是写人的,有人的生命、情感在内;它通过作者的选择、剪辑、组接,倾注了爱憎的情感;它需要用艺术的手法加以表现,以达到传神的目的。

四、传记的阅读要求

根据传记的文体特点和新课标,传记的阅读要求是:

1. 理清作品陈述的基本事实,把握传主的人生经历;

2. 分析传主的性格、情感,把握传主的性格、情感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

3. 理解作者的评论、思想,分析作者的评论、思想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

4. 通过分析作品的选材、表现手法、修辞技巧、语言特色等艺术形式,了解作者这样处理的意图;

5. 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能对作者所持的观点和艺术处理提出自己的看法。(探究,答题方法:观点+文本的材料+总结)

因此,在阅读传记时,除了完成一般文章阅读的把握文章结构和概括中心意思的要求之外,还要注意以上五点。

五、传记类文本阅读练习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蔡元培

傅斯年

凡认识蔡先生的,总知道蔡先生宽以容众;受教久的,更知道蔡先生的脾气,不严责人,并且不滥奖人,不像有一种人的脾气,称扬则上天,贬责则入地。但少人知道,蔡先 - 1 -

生有时也很严词责人。我以受师训备僚属有25年之长久,颇见到蔡先生生气责人的事。他人的事我不敢说,说和我有关的。

蔡先生到北大的第一年中,有一个同学,长成一副小官僚的面孔,又做些不满人意的事,于是同学某某在西斋(寄宿舍之一)壁上贴了一张“讨伐”的告示;两天之内,满墙上出了无穷的匿名文件,把这个同学骂了个“不亦乐乎”。其中也有我的一件,因为我也极讨厌此人,而我的匿名揭帖之中,表面上都是替此君抱不平,深的语意,却是挖苦他。为同学们赏识,在其上浓圈密点,批评狼藉。这是一时学校中的大笑话。过了几天,蔡先生在一大会中演说,最后说到此事,大意是说:

诸位在墙壁上攻击某某君的事,是不合做人的道理的。诸君对某君有不满,可以规劝,这是同学的友谊。若以为不可规劝,尽可对学校当局说。这才是正当的办法。至于匿名揭帖,受之者纵有过,也决不易改悔,而施之者则为丧失品性之开端。凡作此事者,以后都要痛改前非,否则这种行动,必是品性沉沦之端。

这一篇话,在我心中生了一个大摆动。我小时,有一位先生教我“正心”“诚意”“不欺暗室”,虽然《大学》念得滚熟,却与和尚念经一样,毫无知觉;受了此番教训,方才大彻大悟,从此做事,决不匿名,决不推自己责任。大家听蔡先生这一段话之后印象如何我不得知,北大的匿名“壁报文学”从此减少,几至绝了迹。

蔡先生第二次游德国时,大约是在民国十三年吧,那时候我也是在柏林。蔡先生到后,我们几个同学自告奋勇照料先生,凡在我的一份中,无事不办了一个稀糟。我自己自然觉得非常惭愧,但蔡先生从无一毫责备。有一次,一个同学给蔡先生一个电报,说是要从莱比锡来看蔡先生。这个同学出名的性情荒谬,一面痛骂,一面要钱,我以为他此行必是来要钱,而蔡先生正是穷得不得了,所以与三四同学主张去电谢绝他,以此意陈告先生。先生沉吟一下说:“《论语》上有几句话,‘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意思是,赞成他的进步,不赞成他的退步,何必做得太过分呢?人家洁身而来,就应该赞成他的自洁,不要老追究他过去的事,你说他无聊,但这样拒人于千里之外,他能改了他的无聊吗?”

于是我又知道读《论语》是要这样读的。 北伐胜利之后,我们的兴致很高。有一天在先生家中吃饭,有几个同学都喝醉了酒,蔡先生喝得更多,不记得如何说起,说到后来我便肆口乱说了。我说:“我们国家整好了,不特要灭了日本小鬼,就是西洋鬼子,也要把他赶出苏彝士运河以西,自北冰洋至南冰洋,除印度、波斯、土耳其以外,都要‘郡县之’。”蔡先生听到这里,不耐烦了,说:“这除非你做大将。”

此外如此类者尚多,或牵连他人,或言之太长,姑不提。即此三事,已足证先生责人之态度是如何诚恳而严肃的,如何词近而旨远的。——1929年

(选自《傅斯年全集》。有删改。蔡元培,字鹤卿,号孑民。浙江绍兴人。教育家,191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提倡求学自由,主张对新旧思想“兼容并包”,使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发祥地。)

1.概括文章第一段的主要内容并说明其作用。(4分)

2.文中“受了此番教训,方才大彻大悟”,“彻悟”表现在哪些方面?(5分)

3.结合文章所记述的三件事,探究一下蔡先生责人是如何做到“词近而旨远”的?(6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丁磊(有修改)

2003年丁磊成为中国首富,而且此后每年都在中国十大富豪之列,被人称为“中国最抢眼的钻石王老五”。

不少人认为,丁磊的成功还是包含着幸运的成分。成都电子科技大学的老师当然不会想到,当年微波通信专业里那个毫不起眼的丁磊,有一天会成为成都电子科技大的骄傲。

其实,仔细审视丁磊的成长历程,不难发现丁磊的成功有着必然性。丁磊从小就喜欢呆在家里摆弄他的小玩意:一些电子管件、半导体之类的东西。少时的丁磊曾组装过一台六管收音机,能接受中波、短波和调频广播,在那时,这已经是一种相当复杂的收音机了。而他也认为自己将来最骄傲的职业就是成为一个电子或者电气工程师。向往于成都电子科技大学30万册的电子专业藏书,丁磊从江南宁波来到了天府之国的成都。在学习微波通信专业的同时,他又选修了计算机专业。大学毕业之后,丁磊被分配到宁波电信局。不安于国企一成不变的他,坚决辞职,南下广州。丁磊身上的果敢与对自己命运的主动把握,让他具备了创业者的基本潜质。

在网易成立之初的1997年前后,中文网站还很少,服务费用也很昂贵,对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上网都是件可望不可及的事。而丁磊之所以取名网易,“网”是指互联网公司;“易”在《易经》中的解释是生生不息、博大精深,穷尽一切变化,另一个寓意则是期盼未来人们上网会变得非常容易轻松。

个人创业之路,是一条充满着艰辛、挑战的道路。而丁磊在刚刚创业的时候,虽然坐在老板的位置上,却一无存款,二无汽车,与职工合租房子。他经常是客户一个电话,不管自己在天涯海角哪个地方,都会买最早的飞机票飞过去,与客户谈生意。当有人愿出9位数的价钱购买他所拥有的公司并给他保留一定股份时,却被他断然拒绝。他相信网易一定会“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事实证明确实如此。9年来,他领导的网易创造了互联网的数个第一:第一家中文全文检索、第一个大容量免费个人主页基地、第一个免费邮箱、第一个免费电子贺卡站、第一个网上虚拟社区、第一个网上拍卖平台„„。

网易走过的历程和中国所有的互联网公司一样,随着网络经济的潮起潮落起伏。可不同的是,丁磊凭着敏感的网络经济意识,稳健、务实的作风,一次次把网易力挽狂澜于既倒。网易已先后推出了免费主页、免费域名、免费邮箱、虚拟社区等服务,丁磊通过实实在在的努力让中国的互联网变得容易起来。在开发基于web的电子邮箱系统时,丁磊一边考虑技术上的问题,一边想着域名。因为他认定,免费电子邮箱要成功,一定要有一个朗

朗上口并且容易记忆的域名才行。一天凌晨两点,丁磊从梦中醒来,突然想到“为什么不用数字表示域名”?于是,、、等一批短数字域名诞生了。多年来,163免费邮箱一直坚持超大、速度、安全三大特点,现在已经拥有了9000万用户,成为中国使用量最大的免费邮箱。

2000年,网易继新浪之后登陆纳斯达克,18个月时间融得1.15亿美元巨资。丁磊直言自己当时“作为公司的领导很困惑,不知道那么多钱怎么用。”可是,2000年末,网络经济泡沫迅速破灭,中国所有的互联网公司都不可避免地遭遇了这场寒流。网易也不例外。丁磊经历了无数个不眠之夜,当时网易员工也没有信心,不知道公司该往哪里走。父亲的一句话让丁磊如梦初醒:人生哪能不遇到挫折,挺一挺也就过去了,大不了从头再来,你还年轻,有点失败的经验未必是坏事。

2001年,丁磊率先发现短信的商机,带领网易走上盈利增长之路,彻底改变了整个中国互联网的发展轨迹。丁磊发现,一毛钱一条短信成本只要5分5厘。他开始非常积极地与移动合作。2002年是中国短信“爆炸”的一年,而在遍布中国的网吧里,年轻人正尖叫着大把花钱。2002年8月之后,网易变成了暴利企业,网易股价连续暴涨。同年12月,网易推出第一款网络游戏,随后将其成功运作为网易的战略重心,成为网易最主要的利润来源。

虽然身价过亿,这位阳光富豪却有着阳光般的生活情趣。丁磊擅长弹奏古筝,喜欢钓鱼,闲下来的时候也做几道拿手的上海菜犒劳自己。他爱看电影《阿甘正传》。丁磊认为,成长的过程肯定不会一帆风顺,一定会有跌倒,但是跌倒后千万不要放弃,只要自己认定这条路是对的,就要坚持走下去。这一点与电影中的阿甘不谋而合。他对年轻人的忠告是:虽然每个人的天赋有差别,但作为一个年轻人首先要有理想和目标。无论工作单位怎么变动,重要的是要怀抱理想,而且决不放弃努力。

4、文中的第三段写到:“其实,仔细审视丁磊的成长历程,不难发现丁磊的成功有着必然性。” 丁磊的成功有什么必然性?(4分)

5、丁磊为什么把他的互联网公司取名为“网易”?一个企业的名称往往体现其企业文化、企业精神,结合网易的发展历程说说它有没有体现“网易”精神?(5分)

6、文中说“成都电子科技大学的老师当然不会想到,当年微波通信专业里那个毫不起眼的丁磊,有一天会成为成都电子科技大的骄傲”;现在也有学者提出一种奇怪的现象:很多赫赫的成功者当初都是毫不起眼的中等生。请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看法。(6分)

传记类文本阅读练习参考答案

(一)1.本文第一段总体介绍蔡先生的为人是宽以容众,不严责人,也不滥奖人,有时也很严词责人。(2分)其作用是领起全文。(2分)

2.一是要“正心”“诚意”“不欺暗室”来处理问题,选择正当渠道待人待事。(2分)二是做事决不推卸责任,决不匿名,要正大光明。(2分)

3.第一件事,蔡先生批评匿名揭帖者时说:“必是品性沉沦之端”,意在表现此事不合做人道理,要有责任意识(2分)第二件事,蔡先生批评拒绝同学来访时引用《论语》中的名言,其深意是告诫弟子们要以圣言引领行动,心口一致,宽以待人。(2分)第三件事,蔡先生批评“我”说大话时用了“这除非你做大将”一句,其深意是要面对现实,不要言过其实,想入非非。(2分)总之,蔡先生责人确实是“词近而旨远”。

(二)

4、(1)有创造精神。(2)有理想有追求。(3)能积极拓展知识领域。(4)果敢,对自己命运的主动把握。(每点1分,共4分)

5、(1)“网”是指互联网公司;“易”在《易经》中的解释是生生不息、博大精深,穷尽一切变化,另一个寓意则是期盼未来人们上网会变得非常容易轻松。 (2分)

(2)有。9年来,他领导的网易创造了互联网的数个第一,一次次把网易力挽狂澜于既倒,体现生生不息,不断发展变化。(2分)

网易已先后推出了免费主页、免费域名、免费邮箱、虚拟社区等服务,丁磊通过实实在在的努力让中国的互联网变得容易起来。(1分)

6、提示:答案不唯一。可以说后来的成功与当初的毫不起眼有必然的联系,也可以说两者没有必然的联系。

上一篇:社会学博士论文范文下一篇:心理学结课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