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故事范文

2023-09-18

成长故事范文第1篇

特别在这次培训中,结合2011版新课程标准的修订内容,加深了对新课标修订的理解,要适应新课程教学,就必须通过继续教育对新课程充分理解,诚心接受新课程的理念,自觉在自己的日常教学中,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下面来谈谈自己在这次培训中的体会。

一、教学理论的再学习,教育观念的再更新 这次培训的一个重要感受,还是教师的理念改变问题 ,因为只有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达到一定的水平,才能指导我们进行科学的教学实践,才能更好地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平。语文课程标准所提出的基本理念还是主要体现在语文教育中要关注学生的发展这样一个总目标上,全面体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功能。语文课程标准对教学要求、教学建议、教学评价都作出了相应的规定和要求。我们必须反复研读课程标准,对以往的教学进行反思,深刻领会课程标准,用以指导教学实践。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很好地驾驭和使用新教材。

二、积极改变教育方式,调整自己的角色数学课程改革以来,给我们的感觉是:学生的负担不是轻了,有的时候却是加重了他们的负担。为什么呢?比方说,课程标准中规定:改变过去的“繁”、“难”、“偏”、“旧”的内容,但是这个度很难把握。教材的内容是减轻了,但是一个内容在授课时,很自然地就将内容进行扩展延伸,深怕学生由于教师的原因,而考不好。而事实中的考试呢?特别是我们要应付一些月考,你考不好你就不行,而这些考试内容是拿不准的。因此我们必须要增加一些标准以外的一些内容。例如我们在教学“探究电路”这部分内容时,有很多的电学计算题我们就得去解决,不得不多做一些习题。看到有些同学对这些习题很为难的样子,我们也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做下去。这一点女同学表现得尤为突出。另外,在语文教学中有时我们提出问题后,下面什么反映都没有,一想干脆还是自己来吧。这样我们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怎能提高?问题的意识都没有,哪有问题可以提出!我想该怎样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 通过这次学习,特别是观看专家视频讲座,对上述的问题有了较准确的答案,在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要做好一名教师,它要求教师要根据教育事业的需要,不断的调整自己的角色,总结教学经验,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从过去仅作为知识传授者这一核心角色中解放出来,做学生学习知识的指导者,指导学生懂得如何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掌握获取知识的工具以及学会如何根据认识的需要去处理各种信息的方法。让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学”上,从而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目的。

三、新时代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体现教师个人魅力 在教学中,我深深地体会到新时期的教师教学必须创新教育方法, 用新的方法去让学生学而不厌。“亲其师,信其道” 学生乐于接受某一位老师的教育,自然也就会更喜欢这一科的老师,也就是“信其道,亲其师”。在教师的教育工作中,教师只有用对学生真挚、深沉、无私的爱,善于运用自己的智慧、崇高的品质、渊博的学识、高超的育人艺术,才能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真正的威信,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教师要想赢得学生发自内心的尊重、信任和喜欢,必须要有人格魅力。 看完武琼老师谈青年教师成长视频,对这一观点更是认同,从武老师的青年教师成长讲课来看,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教师 ,教育改革的成败关键也在于教师 ,教育的改革首先应是教师的改

革。我们如何让孩子在愉悦的氛围中热爱上学习,喜欢上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武老师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操作范例

成长故事范文第2篇

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中在教育站线上已到了15个年头,从喜欢数学到从事数学教学过程中,有过教训,有过挫折有过喜悦。

还记得刚踏入工作时,分到农村中学,对周围的工作有一种新鲜感,对新的挑战有一种兴奋感,可当我在工作中实践时,却不是我想象的那样,学生基础差,琐事不断,真所谓“学校无小事,处处都是大事”而且每件事都要我们老师亲力亲为,又由于我刚参加工作,所以刚开始我并不太适应这个工作。就在这时我却迎来了进校的第一次重大“考验”——见面课,对于一个“新手来说难免会感到紧张,所以紧张之余不免让我感到措手不及,从选课到上完课,我都一直处于精神绷紧的状态,不过在这段时间也让我看到了许多老老师对待工作的热情、勤奋、努力。使我感触颇多,我从这次公开课中学到了课本上没有的知识,这次的公开课使我原本盲目的道路找到了方向,在领导和同事们的帮助下,我重拾信心,一堂堂的听课,一次次的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再一次次的实践。我终于从农村中学脱颖而出,考入城镇学校,从初中升入到中专、高中从事数学教学,到职业中专现在养殖专业对口升学工作到今。

很多老师说:”教师的职业是一种心态。”我感触颇多,我开始改变自己对待这份工作的态度,我每天平静地去面对工作中的点点滴滴,遇到繁琐的事情我不再皱眉头,我尽量微笑地去对待每一个学生,每一件事。

我首先端正了自己的态度,以积极的情绪投入到工作中去,这样既拉进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也让孩子受到感染以良好的状态去面对学习。其次设计好教学,运用多种教学形式。上课铃前让孩子背诵九九乘法口诀表,一方面训练了学生的背诵能力,另一方面稳定了他们的情绪、为上课做好准备。课堂上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尽量去调动全班同学的注意力,让教师的教和学生的自主探究相结合,并以做习题的方式检验孩子掌握的情况。课下给一些后进生进行专门辅导,以提高班级的整体水平。再次是认真对待学生的作业。课堂作业必须在要求的时间内做完,出现错误我会单独找学生改正,使学生更清楚的认识到自己的不足点在哪。布置下去的作业更要认真批改,有些孩子会找各种理由不做作业或者作业中漏掉几道题不做,只要对他们严格要求,时间长了,学生就能自觉完成作业。最后,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是和家长进行好沟通。经常和家长交流,说说孩子在学校的表现情况、老师的教学策略以及对待学生的态度等等,要让家长知道你为了他们的孩子有多努力,孩子在学校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学生。只有这样他才能积极配合你的工作,与你一起把孩子的成绩提上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踏上三尺讲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旅”教师就像那默默奉献的绿叶,时时刻刻衬托着鲜花的娇艳。作为一名教师,我们都应有默默无为的奉献精神,甘为人梯,像“春蚕”吐尽青丝,像“蜡烛”化成灰烬。当我们挑灯苦读,精心备课,辛辛苦苦传授学生知识,有时发现他们的热情并不高,眼神不够渴望,当我们认真投入对他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却发现这些调皮的孩子依然我行我素的,对此,我经常会有说不出的恼火和伤心。

但几乎与此同行,这些孩子又能让我感到欣慰和感动,记得上次代表学校参加章贡区举办的教师运动会,可能由于太久没运动的原因,在跑步的过程中,一不小心把退拉伤了,当时痛的哭了,第二天根本下不了床,没有办法,请了一天的假,过几天就要期中考试了,心里很着急,身心疲惫,压力很大,终于病倒了,发高烧,为了不耽误教学进度,我白天上课,晚上打吊瓶,可就这样,我的嗓子又不幸的哑了,几乎说不出话,身在异乡的我感觉很无助,可就在这时孩子们的行动让我感到很欣慰和感动,我所教的一个班的学生个个都写了一封祝福信给我,要另外一位老师转交给我,我被他们深深地触动了,边留着眼泪边拆着看,让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想到学生们也是如此关心着我,我又何必如此大骂他们呢,又何必去伤了他们那颗爱你的童心呢。所以从今以后我会更加爱我的这些孩子们,也会耐心地去接纳他们的缺点。

成长故事范文第3篇

一、爱读书,钻研拓展视野

每本书都可能是一道窗户,改变我们对世界观望的方向;或是一道门户,改变我们人生真正走得出的方向。读书是改进生活、丰富人生的手段,该读些什么书要依生活来决定选择。

我看专业书籍,因为孩子什么问题都会提出来,而且往往“打破沙锅问到底”。没有广博的知识,就不能很好地解孩子之“惑”,传为人之“道”。

一次我班开展了“宁夏五宝”的主题活动,说实在的,事先我知道的内容并不比孩子们多,每当孩子们向我发问,我只能以查找资料为由避开孩子的问题。看到孩子们的探究欲望越来越浓,我赶紧和孩子们一起创设环境、收集相关资料、提供可供学习的空间,让孩子们在特定的环境里自主地捕捉相关信息,有争议性地进行学习。我呢,也每天查看很多关于五宝的故事的书籍,在其中吸取一定的养份,以满足孩子们那突如其来的发问。我和孩子一起上网,一起看VCD,一起看图片,一起发现讨论所碰到的问题。就这样,我与孩子共同学习成长。

我更博览群书。尽可能把更多的时间用在阅读名著上。因为那可以让我们吸取思想和经验的精华。读书可以使一个人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变得心胸开阔、气量豁达、不惧压力。我想理想的幼儿教育必然是幼儿精神成长与意义世界的。作为教师的我不仅要寻求知性的目标,更要追求充满意义的精神生活。

二、勇求教,谦虚收获帮助

真理需要体会,光读圣贤书没有用,还要自己发现问题寻求答案。涧谷把自己放低,才能得到一脉流水。初出茅庐的我,以谦虚、真诚和好学收获了同伴的友好互助,在专业上跨进了一大步。

刚踏上这个岗位的我更是要勇于去向老教师去求教,和他们更多的去探讨关于在教学着块儿的很多问题。在于他们交流的过程中,我便从他们的经验中去总结,在用于我的实际当中,这让我受益良多。让我感到的真正意义在于,你不是得到就是学到。而我幸运的在于,我不仅得到了成功的快乐,更学到了专业的技能、无私的扶持和高尚的互助。

三、勤实践,勤奋促使进步

思想的种子如果不扎根于实干的土壤,那么永远长不出成功的果实。我对自己说:一天做一件实事——认认真真带好一天班;一月做一件新事——精益求精写好一份案例;一年做一件大事——树立目标提高一向专业技能;一生做一件有意义的事——踏踏实实做个对社会有贡献的幼儿教师。

多想,多看,多实践让我组织日常活动更加的得心应手。还记得开学的时候,每次午餐我都发现许多孩子不吃饭总是说话,争吵,矛盾不断,总有人会来告状。问题出现在哪呢?于是连续几天午餐时,我我一直观察他们,终于找到了“症结”所在——原来是孩子在讨论外面其他年级孩子在玩的情况,于是我每天为他们讲讲常规,什么时候做什么事,结果几天实行下来,果然孩子们变得有序、安静了许多。教育从来不是高、大、空的口号,而是在点点滴滴中的润物细无声,“处处留心皆学问”。

四、善反思,专业成就成长

真正的反思应该具有“心灵转向”的作用,能引发教师的 思考并最终促进教育理念的提升,其实,所有教师都是“有故事”的人。

像一次我组织律动游戏“可爱的小动物”,在最初的设计中安排了形式多样的活动,又唱,又画,又说,又看,但孩子学得很累,像是被老师催促着跑到东,跑到西,而每个环节的初衷又无法很好地实现。事后,我反思发现,班级当中的有些孩子年龄小,生活经验有限,同时他们的理解能力、表现能力都相对较弱,试图在一次活动的短短十五分钟内,帮助孩子了解多领域的内容是不太适合的。我就将原本一次活动中的各个环节变为一段时间内相互交织的活动内容。幼儿对于常见动物的明显特征有了清晰的了解,自然产生了表现动物形象的愿望。此时再进行律动创编的活动便有了“水到渠成”的感觉。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反思的习惯让我跳出自我看自己,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回顾自己的教学经历,准确地发现问题,客观评价问题,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成长故事范文第4篇

杨利伟的家乡是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这是山海关外一个依山傍海的美丽县城,今年38岁的杨利伟曾经在绥中生活了长达18年的时间,可以说,杨利伟的童年、少年以及一部分青年时代就是在这样一个宁静而平和的小镇度过的。

1965年6月21日,杨利伟出生在辽宁省绥中县绥中镇。爸爸杨德元、妈妈魏桂兰同在镇里一家中学当教师(爸爸后调到县土产公司)。小利伟自幼比较文弱、性格内向、缺少胆量。8岁那年的一天,母亲让他到房后头拿木棚上的地瓜,他试了再试,半天的时间过去了,额头和小鼻尖上都浸出了汗水,却始终不敢登上离地面不到15米高的木梯。面对小利伟的胆怯,在镇学校做教师的父母担心地说:“这孩子的性格不改变,怕是长大后不能成事。”为了改变小利伟的性格,每年寒署假日,爸爸有意识地带他去爬山、到县东六股河去游泳。秋天,带他去大山里爬树采摘果实。9岁这年秋天,在绥中镇北巍巍的燕山山脚下,经父亲鼓励,小利伟平生第一次爬上了一棵30多米高的古老的塔松上,当从大树上下到地面的时候,浑身被汗水浸透的小利伟张开双臂紧紧地抱住爸爸的脖子高声喊道:“爸爸,我成功了!”孩子少有这激动的高喊声,似乎击落并摔碎了他性格上的怯懦,高喊声,震憾并回荡在幽暗的山谷。看见孩子第一次勇敢地战胜自己,父子俩人竟喜极而泣。从此,小利伟竟对探险及运动有了兴趣。常常同伙伴跋山涉水野游,登狐仙洞山探访狐洞、寻访古寺遗址,寻觅传说中的“链锁地井”。看完《闪闪的红星》、《小兵张嗄》、《鸡毛信》等战争故事片后,他央求爸爸帮助同班的小伙伴赶制了红缨枪,毛遂自荐当上了儿童团长,带领“红军”攻克“白军”山头阵地,活捉了“胡汉山”、日本皇军头子“龟田”。他还常率领伙伴在学校的操场上“飞碍阻”、练习投掷铁饼、跑百米。在亲人的眼里,小利伟真像变成了另外一个人。

辽西的许多乡镇素有故事之乡之称。绥中县绥中镇更有“讲古王”、“故事王”摇篮的美誉。绥中清朝时就是辽西及关外各路商贾贩客通往辽南、辽北、辽东的交通要道。称它是东北黑土地上的“丝稠之路”集散地一点也不过份。各大酒家、车店云集镇中。夜晚食宿的客人为了打发寂寞,就集在一起讲出各自从不同地区带来的传说和故事。渐渐地,说书讲古的人在这里便成为了“职业”。讲的、听的、传的多了,这里不仅是商贸的集散地,更是民间传说故事的集散地。这里的家家户户旮旮旯旯都盛满着古老的传说故事。杨利伟的外公、外婆便是当地有名的民间故事家。小利伟从小就常住在听各种民间故事长大的且为讲古说书高手的外公、外婆家中,使他自幼便薰染在外公、外婆及妈妈讲的传说故事里。在大人们讲的各种传说故事中,最令小利伟着迷的是七月七《牛郎会织女》的传说和《嫦娥奔月》、《七仙女下凡》这类飞天神话故事。听多了,具有思索与探密精神的他,便常常在夜晚站在院子里望着浩渺夜空,想像着宇宙里的神奇。他常常对妈妈说:“等我长大后,我一定飞上天空去见牛郎、织女和嫦娥、玉兔。”读小学三年级时的一次春游,学校组织小同学到一家飞机场去参观,摸抚一架架银鹰并观看飞行员驾机为同学们做飞行表演,小利伟激动不已。回校后,他在机场观后感的命题作文中写道:“我长大一定要当一位飞行员,飞上天空对宇宙进行探密。”

部队的培养

在度过了小学、初中时代之后,绥中二高中成了杨利伟走上航天之路的第一个台阶——1983年6月,在他高中三年级的时候,空军招飞人员来到这里,要在应届毕业生中选拔飞行员,而从小就有从军梦的杨利伟第一个到选飞报名处报上了自己的名字,经过严格的选拔、考察、体检、面测等程序,18岁的杨利伟正式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第八飞行学院的一名空军学员。在4年的学院生活中,他的学习训练成绩一直很优秀。

1987年,杨利伟从飞行学院毕业,成为空军某师一名强击机飞行员。天生聪慧加上勤奋努力,他不久便成了师里的飞行尖子,后来他又成为一名优秀的歼击机飞行员。10年间,他从华北飞到西北,从西北飞到西南,祖国的万里蓝天留下了他矫健的身影。

1992年夏,杨利伟所在部队来到新疆某机场执行训练任务。那天,他驾驶着战鹰在吐鲁番艾丁湖上空作超低空飞行。突然,飞机发出一声巨响,霎时间仪表显示汽缸温度骤然升高,发动机转速急剧下降!杨利伟明白,自己碰上了严重的“空中停车”故障,飞机的一个发动机不工作了!紧急关头,杨利伟异常冷静:一定要把飞机开回去!

他稳稳地握住操纵杆,慢慢地收油门,驾驶着只剩一个发动机的战机一点点往上爬升、爬升。500米、1000米、1500米,飞机越过天山山脉,向着机场飞去。快接近跑道时,剩下的一个发动机也不工作了。他果断采取应急放起落架的措施,顺利地将完全失去动力的战机紧急降落在跑道上。

当他从机舱出来时,飞行服已经全部被汗水湿透。战友们纷纷围上来同他拥抱。团长激动地当场宣布,给杨利伟记三等功一次。

对这次“空中特情”的正确处置,显示了杨利伟优秀的心理素质。

历史的选择

1996年初夏,身高1.68米、体重65公斤的杨利伟接到通知,赴青岛疗养院参加航天员初选体检。初检合格,他又接通知到北京空军总医院参加临床体检。杨利伟心里高兴,提前3天就来了。护士和他开玩笑:“你也太积极了吧?”

再接下来,他来到北京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参加“特检”,也就是航天生理功能检查。

人类第一个飞上太空的前苏联航天员加加林,曾这样描述他当时参加航天员选拔体检时的情景:除检查健康状况外,医生们在每一个人身上寻找是否有潜伏的缺陷。他们借助于一切可能的生化的、生理的、脑电的和心理的方法和特别的功能试验进行检查。在各种非常稀薄的空气压力舱内检查我们,在离心机上旋转我们。所有这一切用了几周时间,淘汰了不少同伴。

中国航天员的选拔也要“过五关斩六将”。医学临床检查,要对人体的几十个大大小小的器官逐一检查。随后的航天生理功能检查更是苛刻,要在离心机上飞速旋转,测试受试者胸背向、头盆向的各种超重耐力;要在低压试验舱使受试者上升到5000米、10000米高空测试耐低氧能力;要在旋转座椅和秋千上检查受试者前庭功能。几个月下来,800多名初选入围者已所剩无几。

杨利伟顺利地过了一关又一关。他做的最后一项检查是“万米缺氧低压检查”。这要先在舱外吸氧排氮,然后坐进模仿万米低压的舱里。当从模拟的万米高度下降时,他心想:“总算都通过了”,心里不由一阵轻松,下意识地摸了摸头。结果把医生给弄紧张了,下来后忙问他:“你是不是在上面很难受啊?”

成长故事范文第5篇

我是什么时候和怎么来到这个这个世界上的,这两件事,我没有丝毫的印象。一次听爸爸妈妈聊什么剖腹产,我问他们:“是不是如果不开刀,孩子就要像拉屎一样被妈妈拉出来呢?”爸爸妈妈张大了嘴巴半天没说话,我最终也没能知道这是为什么。

我对糖情有独钟

关于儿时的记忆,有太多的甜蜜,那是因为我喜欢吃的各种糖一直伴随在我的左右。关于我喜欢吃糖的那些事,亲戚们好像都知道了,所以他们总是给我带来各种各样的糖,不管是奶糖、老糖、姜糖、软糖还是传统的糖块,我通通喜欢。当糖块含在嘴中的那一刻,心情是愉悦的,世界是美好的,我总是很珍惜这种感觉,通常不敢放肆的咀嚼,只让糖在嘴里用最慢的速度溶化,让甜蜜慢慢沁入心脾……

后来,我把这种喜欢延伸到和糖有关的一切事物:含糖的冰淇淋、饮料、巧克力,甚至连冰糖葫芦我都没放过。当然,糖吃的太多,我的牙齿开始被腐蚀,因为吃糖而对其他食物兴趣索然,自然也发育不良。这个时候爸爸开始严格限制我吃糖,记得有一次爸爸对带着糖回家的妈妈大发雷霆,还把新买的一包糖给扔掉了,我那个心疼啊!

我从动画片中学会了识字

三岁的时候,我迷上了看动画片,《猫和老鼠》、《海绵宝宝》等经典动画片中的场景我都如数家珍,汤姆和杰瑞经常和派大星一起进入我的睡梦里……看着电视中动画片下面出现的字幕,我竟然慢慢迷上了认字和看书。那一段时间,我对认字这个事是痴迷的,只要有我不认识的字,不管是在书上还是在街头的广告牌上,我都要记住他。因为喜欢认字,我还和爷爷经常相互出字谜猜字谜,爷爷说我出的比较经典的字谜有“山上有山(出)”和“一家十一口(吉)”等。据爸爸讲,在三岁那一年,我大概认识了一千多个汉字,看书已经基本没有障碍。在欢快的动画片氛围中,在认字的无穷乐趣中我度过了幼儿园的年代。因为认识的字太多,后来我竟然吃了亏。小学一年级学拼音的时候,因为所有的字都认识,拼音能力没得到很好的锻炼,到现在一直都是我的弱项。正所谓有得必有失啊!

我对家庭成员的排名

我们家人口比较多,日子是热闹的。我经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是“妈妈都是对的”,由此可见,妈妈在我的排名中始终位居第一,没有动摇过(关于这一点,在前文买糖这件事情已经可见一斑);小姑博学多才,也很疼爱我,她通常位居第二名;爷爷识文断字,当过村书记,据说管理了几百号人呢,让我很是佩服,排名第三;奶奶是我们家的厨师,很辛苦,因为有点唠叨,就排名第四吧;这个第五名,一直被爸爸牢牢占据着,虽然他身体强壮,让我很有安全感;虽然他有各种工具,玩具坏了我就找他,没有修不好的;虽然他懂的知识也很多,有疑难的问题我也总是请教他,别看“虽然”有很多,其实我们都知道,“但是”后面的内容才是最主要的----他总是想管住我:控制我吃糖吃冰淇淋喝饮料,控制我看电视玩手机。他还总是放着电梯不乘坐,要我和他一起“跑”楼梯,早、晚都要和他一起去跑步。这样的人,不排最后一名才怪呢!

当然,爸爸妈妈好像都挺满足于这个排名:排第一名的妈妈那种满足的笑容我很能理解,爸爸对排名倒数第一一直在奋力抗争我也能理解,但是好像有时候他也挺享受这倒数第一的排名,我一直没搞懂这是为什么。

我成为足球小王子

成长故事范文第6篇

一、爱读书,钻研拓展视野

每本书都可能是一道窗户,改变我们对世界观望的方向;或是一道门户,改变我们人生真正走得出的方向。读书是改进生活、丰富人生的手段,该读些什么书要依生活来决定选择。

我看专业书籍,因为孩子什么问题都会提出来,而且往往“打破沙锅问到底”。没有广博的知识,就不能很好地解孩子之“惑”,传为人之“道”。

一次我班开展了“宁夏五宝”的主题活动,说实在的,事先我知道的内容并不比孩子们多,每当孩子们向我发问,我只能以查找资料为由避开孩子的问题。看到孩子们的探究欲望越来越浓,我赶紧和孩子们一起创设环境、收集相关资料、提供可供学习的空间,让孩子们在特定的环境里自主地捕捉相关信息,有争议性地进行学习。我呢,也每天查看很多关于五宝的故事的书籍,在其中吸取一定的养份,以满足孩子们那突如其来的发问。我和孩子一起上网,一起看VCD,一起看图片,一起发现讨论所碰到的问题。就这样,我与孩子共同学习成长。

我更博览群书。尽可能把更多的时间用在阅读名著上。因为那可以让我们吸取思想和经验的精华。读书可以使一个人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变得心胸开阔、气量豁达、不惧压力。我想理想的幼儿教育必然是幼儿精神成长与意义世界的。作为教师的我不仅要寻求知性的目标,更要追求充满意义的精神生活。

二、勇求教,谦虚收获帮助

真理需要体会,光读圣贤书没有用,还要自己发现问题寻求答案。涧谷把自己放低,才能得到一脉流水。初出茅庐的我,以谦虚、真诚和好学收获了同伴的友好互助,在专业上跨进了一大步。

刚踏上这个岗位的我更是要勇于去向老教师去求教,和他们更多的去探讨关于在教学着块儿的很多问题。在于他们交流的过程中,我便从他们的经验中去总结,在用于我的实际当中,这让我受益良多。让我感到的真正意义在于,你不是得到就是学到。而我幸运的在于,我不仅得到了成功的快乐,更学到了专业的技能、无私的扶持和高尚的互助。

三、勤实践,勤奋促使进步

思想的种子如果不扎根于实干的土壤,那么永远长不出成功的果实。我对自己说:一天做一件实事——认认真真带好一天班;一月做一件新事——精益求精写好一份案例;一年做一件大事——树立目标提高一向专业技能;一生做一件有意义的事——踏踏实实做个对社会有贡献的幼儿教师。

多想,多看,多实践让我组织日常活动更加的得心应手。还记得开学的时候,每次午餐我都发现许多孩子不吃饭总是说话,争吵,矛盾不断,总有人会来告状。问题出现在哪呢?于是连续几天午餐时,我我一直观察他们,终于找到了“症结”所在——原来是孩子在讨论外面其他年级孩子在玩的情况,于是我每天为他们讲讲常规,什么时候做什么事,结果几天实行下来,果然孩子们变得有序、安静了许多。教育从来不是高、大、空的口号,而是在点点滴滴中的润物细无声,“处处留心皆学问”。

四、善反思,专业成就成长

真正的反思应该具有“心灵转向”的作用,能引发教师的 思考并最终促进教育理念的提升,其实,所有教师都是“有故事”的人。

像一次我组织律动游戏“可爱的小动物”,在最初的设计中安排了形式多样的活动,又唱,又画,又说,又看,但孩子学得很累,像是被老师催促着跑到东,跑到西,而每个环节的初衷又无法很好地实现。事后,我反思发现,班级当中的有些孩子年龄小,生活经验有限,同时他们的理解能力、表现能力都相对较弱,试图在一次活动的短短十五分钟内,帮助孩子了解多领域的内容是不太适合的。我就将原本一次活动中的各个环节变为一段时间内相互交织的活动内容。幼儿对于常见动物的明显特征有了清晰的了解,自然产生了表现动物形象的愿望。此时再进行律动创编的活动便有了“水到渠成”的感觉。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反思的习惯让我跳出自我看自己,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回顾自己的教学经历,准确地发现问题,客观评价问题,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上一篇:行政单位财务总结范文下一篇:农村污水治理工程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