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技术的创新范文

2023-09-21

通信技术的创新范文第1篇

摘 要:从日本教育技术的研究历程来看,教育技术的发展与信息技术的发展是分不开的。近些年来,由于云计算与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对于社会的各个领域的发展都有重大的影响。教育技术的领域也不例外,对数据的搜集、储存与分析和处理技术也相应地发生了重大变革。在本文中,首先从多方面对日本的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作了梳理,进而阐述了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两者之间的关系,再根据时间段来划分教育技术的发展阶段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关键词:日本;教育;日本教育

一、日本教育技术研究背景:ICT的大发展

日本教育技术的发展与信息技术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并且是日本教育技术发展的强大动力。日本将信息技术缩写为ICT,所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有互联网、信息服务、通信、广播、影视等等领域。归纳起来,在日本的ICT发展的历程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邮政电话和广播时代(1945—1993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日本的信息通信主要是以电视、广播、电影等为主,但是广播和邮政都属于国家所有的,发展的速度比较慢。在一九八四年电信通信与电信电话等方面的法案相继出台以后,日本的电信与电话公司就解除了国有垄断的经营机制,开始由民间经营,提供一些价格比较低的信息通信方面的服务,并大力提倡通信技术的运用与研发,对于民间信息通信产业的发展是一个很大的激励,随即出现了一大批移动、电信、卫星通信与计算机网络等有关的运营商与延伸产业。由此可见ICT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为日本教育技术学的出现与迅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日本教育技术领域之中最大的一个学术性的社团,在一九八四年产生,就是日本的教育工学,和当时的一些通信信息的学会共同开展学术性的研讨与实践活动。在同一年JIJNET开始提供为东京工业大学、东京大学等学校提供服务,以此为标志互联网的服务在日本开始出现了。

(二)互联网和手机时代(1993—2000年)

日本的互联网服务是在1993年开始商业化动作,以此为标志日本进入了手机与互联网时代。在1994年,日本开始大力打造高度信息通信社会,并以些为目标成了推进的总部,由首相出任总部长,并把信息通信产业最新定位为国家优先发展的战略性的产业部门。在同一年,日本为了赶超美国,美国制定了2015年之前要完成高速网络建设的规划,日本的一个邮政省提出了有關于网络规划的计划,并且计划在2010年之前将光纤高速网络普及建设好,在具体的建设过程中,政府为了减轻企业的经济负担,向各大企业提供建设的特别融资,日本的网络建设开始飞速发展。伴随着数字化信息服务的不断发展,在1995年,日本的数字移动电话签约的数量已经大大超过了模拟通信的方式。在1999年,NTT Docomo公司开始了手机上网的业务服务,紧随它其后是其他的手机运营商也开始了提供手机上网的服务,由于手机上网业务的推出,互联网的用户剧增。

(三)宽带和智能手机时代(2000年至今)

两千年是日本的宽带元年,在这年中,日本在全国开始大范围地铺设光纤网络,在2003年,日本的互联网服务的覆盖率已经超过了百分之十,发展速度惊人。在2013年,日本的网速在全世界排第二名,有将近一半的用户由电话拨号上网的窄带形式已经转向了宽带网络的连接,基本上所有的移动手机用户都可以运用宽带来上网。从1G的网速到3G的网速建设日本花了不到10年的时间,且在硬件制造、通信制式与系统建设等各方面制定了一整套的日本专用与国际上通用的标准,由此产生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应,国家的资本、政策法规都开始朝着信息产业的方向发展。在2014年,日本的总务省宣布了超高速网络普及率已经达到了百分之九九点九,日本已经进入了超高速的网络时代。在此之后,日本出现了大量的教育机构,主要推出的是互联网的课程,信息教育也由最初的中高等教育向初等教育发展,并且日本政府拟定在义务教育环节加入信息技术的科目内容,民众开始意识到信息时代到来要有与之相适应的生存能力与伦理道德。教育技术专业成为了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融合了信息学、教育学与计算机科学等诸多学科的特点。并且由原来的纯技术的辅助教学发展到教学设备、方法、系统、教师培训等多方面的研究领域。因此这个时代是日本教育技术变革的非常重要的时代,有很多的教育方面的理论框架、研究方法与教材的内容等都在这个时代打下基础。

二、日本教育技术的研究历程

日本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推动之下,为了与当地教育技术的需求相适应,出现了各种不同的发展势头。按时间作为划分的标准,日本教育技术的研究历程可以划分为初创发展阶段、创新转变阶段和智能多元化阶段,如图1所示。

(一)初创发展阶段

这个阶段开始在20世纪50年代,主要是对教学设备的研究发明与运用。为了与大范围的培训相适应,日本在这个阶段主要是奉行行动主义与经验主义作为理论的指导,并且开设了各种类型的培训中心,利用通信的培训与远程教育展开各种类型的研究与实践活动。

1.相关学术团体纷纷成立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日本计划开展大规模的职业教育,主要是应用在产业化的运动中,为了与之相适应,日本的教育部门开始使用了广播与影像进行教学,产生了各种的学术团体,如图1年示。1955年,日本成立了放送教育学会,这是第一个教育技术类的学术团体,它的主要任务是开展以初等和中等教育为主的通信教育方面的研究。1967年,成立了电子通信学会,且设立了教育技术研究会。之后日本教育工学会与协会相继成立。1973年,东京工业大学成立了教育工学的开发中心,以此为学科研究与建设的点,由第一代的教育技术学者担任负责人。1978年,日本成立了放送教育开发中心,接下来成立了日本放送大学。发展到这个阶段,日本的教育技术研究的格局已经初步显现出来了。随着这个时期研究著作的出版,以及各种类型的研究与实践的展开,具有日本特色的教育技术的理论体系与研究方法慢慢建立了。

2.研究热点

在这个阶段,日本对于教育技术的研究着重采用的是教育辅助的方法,注重的是技术的本身。日本的第一代教育技术的研究人员大多娄是学理工类,在研究的过程中,运用的程序模式比如CAI,CMI等,都是通过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与控制,从而完成教育信息的加工、整理、与运用与管理等相關内容。后来,研究人员发现,应该从学习人员的角度出发,来进行相关的思维与设计,从而开始建立教学方法与学习反馈的教学辅助性的系统。另外,研究人员还从语言组织结构的视角建立了理解与分析学习人员思维方式的自然语言的对话系统与解决型专家辅助性系统。

(二)创新转变阶段

20世纪80年代的后期,日本把建设信息社的需要和教育技术结合起来,学习的理论开始转变为社会构建主义,着重社会数字化生存技能的发展,展开教育技术的重新构建,并对此进行反思,使教育信息化延伸到初等、中等教育中来。

1.研究方向和研究对象的转变

在信息教育元年之后,日本的教育技术研究方向发生了变化。在1989年,日本的文部省对学习的指导纲要进行了修改,在初等、中等的教育中加入了信息技术的教育内容。1991年,文部省继续发布了信息教育手册,开始运用国家政策来对教育进行引导。在此影响之下,日本的教育技术研究也向教育方法研究、信息技术的学习模式研究、学习的成果评价等方面转变,关注认知科学与知识的创新、构成与学习共同体的研究。与此同时,与信息技术相关的应用能力是社会必要的生存能力之一。在中小学的信息教育中对于信息传达、评价分析与设计制作等能力的培养十分关注,打破了各个学科之间的限制,广泛开展跨学科知识理解与社会交流的研究与实践活动。

日本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包括CSCL、计算机辅助协同工作、多媒体、超媒体、导航系统、编辑系统、数据挖掘等各种类型的技术与应用形态。各种类型基于在网络与多媒体的教学辅助系统、学习系统、教务系统、电子教材等新型技术和相关研究成果大量涌现了,让自主、主动、导向学习等成为可能,海量的共享与发布信息,促使广告推送、搜索、个人主页等业务开始广泛应用起来。在此基础之上,日本教育技术领域开始运用数据挖掘、信息过滤、学习内容推送等一些全新的方式来展开各种教学实践活动,协同学习、移动学习等词语也相继出现。

2.学术团体和学科建设的转变

在这个时期,各个学术团体相互之间开始融合起来。在1994年,日本的视听觉教育学会与日本的放送教育学会合并起来,成立了日本视听觉放送教育学会;在1995年,CAI学会更名为日本教育系统信息学会。日本教育工学会后来居上,发展的速度非常快,在大范围地吸收了各个域的研究人员以后,成为了日本规模最大的一个学术团体。这个时候,日本的专业与学科的建设也发生了一些改变,第二代教育技术的研究人员开始兴起了,有很多心理学、外语教育、教育学、传播学等不同的研究领域的学者加入到其中。一些著名的大学,比如早稻田大学与大阪大学等也设立了教育技术的科目,并且向着传播学、信息技术学等学科开始扩展。

(三)智能多元化阶段

进入两千年后,日本多学科的融合加速,技术发展和教育应用实践逐渐趋于同步,开始重视智能应用、信息的管理和共享,涌现出了大量与新信息技术相关的实践研究。

1.研究内容的多元化

在两千年以后,由于宽带的广泛运用,日本进入了数字化的社会,研究人员开始关注到社会性研究手法的重要性,研究的内容从数据的挖掘到个人学习等多元化学习模式,开发了具备学习管理与知识管理等功能的学习管理系统、采用模块化技术构建可扩展性的内容管理系统、基于社交网络服务或流媒体视频的教学辅助平台等。新出现的智能手机、可穿戴技术、虚拟现实、机器人技术、传感器技术等相关研究加入到教育技术领域,因此出现了大量新的课题,比如知识管理、国际化规则、开放教育资源等等。

2.学科建设的多元化

在这个时期,教育技术已成为融入了心理学、信息学、计算机科学、传播学等学科的交叉领域。比如,东京工业大学于2015年撤销教育工学开发中心,与社会理工学研究科等合作建立了教育革新中心。东京大学于两千年新设信息学环·学际信息学府,并开设教育技术的相关课程和研究方向;2015年,日本教育工学会特别设置SIG,即按照研究兴趣开设不同的研究分会。设立之初,SIG仅有六个,2016年已扩张为十一个,包括教师教育、系统开发、游戏和开放教育等,吸引了更多学科的研究者加入到教育技术研究领域。

(四)研究对象的多元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日本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向着多元的方向发展: ①教育资源的多元化;②技术应用的多元化;③学习方式的多元化。

三、日本教育技术研究的发展趋势

从上以日本的研究历程来看,日本教育技术所依托的学习理论的发展是,从经验主义到建构主义再到知识构建与智慧创新的智能多元化的历程。研究的焦点则是伴随着信息技术与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与国家的信息产业与教育政策的变化相适应,从单一性向综合性研究发展。根据近年来日本教育系统信息学会与日本教育工学会的研究动态为参考,对于日本教育技术发展的重点将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基于大数据的学习支援与评价、教育信息化模型的构筑与实践、新技术的教育应用与研发。

四、教育改革和信息伦理的实践与反思

从中日交流的历史来看,日本教育技术的发展对中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具体而言,日本教育技术研究可为中国带来如下启示。

1.注重研究方法的应用与创新,科学论证研究成果

日本教育技术研究和欧美发达国家的很相似,关注数据分析和研究方法,分析模型与研究方法发展得比较成熟。查询国家项目立项数据库与日本学术期刊文献,从中可以看出日本的教育技术研究所用的方法主要是定性研究法、教学法、设计研究法等等,对于这些研究方法的学习,对于中国今后开展更加系统、更加专业的教育技术研究提供便利。

2.加强技术与实践的融合,推动社会整体发展

日本教育技术研究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特别注重国家政策和科研项目为引导,加强各类信息化设备的教育投资和应用。因此,中国要加强政产学的联合研究,把技术的研发与实践应用结合起来;同时,从教育信息化和信息技术产业的视角出发,促进教育、技术、及社会的综合性研究,从而促进信息化社会建设。

3.促进交叉学科的发展,精准定位专业化研究

日本从第一代理工类为主的教育技术研究人员,发展到现在众多领域的综合性研究人员的加入,由此可见日本正在加强交叉学科的建设,且已经把教育学、脑科学、心理学、等很多领域的研究成果融入进来了。而且日本的研究者也很注重本专业的学术实践研究,并不跟随潮流的改变而改变研究的方向,积极采纳其他专业的研究成果,多方助力于本专业研究。借鉴日本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的有效做法,中国的教育技术研究一是要加强建设交叉学科,建立各种跨学科研究中心,培养综合性的学术人才;二是研究人员首先要拓宽自己的学术视野,借鉴其他研究成果,从而促进自己在教育技术领域的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李哲,孙帙,SpenceZaorski,森秀树.日本高校教育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7,27(06):5-11.

[2]孙立会.日本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构建理路及启示[J].中国电化教育,2017,(03):63-69+75.

[3]孙帙,李哲,前迫孝宪,张海.日本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的发展历程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7,27(02):5-11.

[4]王琳琳.日本教育技术学学科发展及现状浅析[J].才智,2015,(26):197-198.

[5]李芒,成国志,于丽娜.日本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特点评介[J].比较教育研究,2000,(01):50-53.

通信技术的创新范文第2篇

摘要:本文简单回顾国内外技术创新效率的研究现状,建立东部沿海十省市的技术创新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数据包络分析的CCR和BCC模型测算了2006—2010年东部沿海十省市的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和规模收益趋势。结果表明:(1)东部沿海十省市的技术创新效率总体较高,但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北上广地区,技术创新效率并不是最高。(2)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和规模收益趋势存在差异,且技术创新效率并没有表现出随时间变化的趋势。(3)在非DEA有效的省市中,产出不足远远大于投入冗余。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提高东部沿海十省市技术创新效率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DEA;技术创新效率;东部十省市

一、 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发展,知识经济时代已然来临。在知识经济时代,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越来越强,技术创新驱动的产业规模扩大、产业结构调整对于区域经济增长及增长方式的转变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1]。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所以在发挥创新技术作用的同时,更应该注重技术创新的效率。

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唐、辽中南等城市群区,是我国经济最发达、最具经济活力、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改革开放以来,这些群区经济呈现出持续高速发展态势[2]。特别是东部沿海十省市的经济发展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领跑中国经济,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标杆”省市。2011年,东部沿海十省市GDP占全国的62.77%,研发经费占全国的71.05%。全国研发强度1.84%,东部沿海十省市超过全国水平的有北京、上海、天津、江苏、浙江、山东和广东7个省市。尽管东部沿海十省市具有技术创新的优势,但目前针对东部沿海十省市的技术创新效率的研究却很少。本文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东部沿海十省市的技术创新效率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提高东部沿海十省市技术创新效率的对策建议。

二、 文献综述

技术创新效率是指技术创新活动中的要素投入相对于产出的转化效率,反映技术创新投入对产出的贡献比重,即研究如何在技术创新中合理地配置相关资源。目前学术界关于技术创新效率的测量与评价方法最常用的有两种:一是单一指标的投入产出评价,一般用比较简单的算术比例法;二是对多投入和多产出指标采用的评价方法,包括参数方法和非参数方法。参数方法以随机前沿分析(SFA)为代表,非参数方法以数据包络分析(DEA)为代表。DEA是评价具有多投入和多产出决策单元的一种较好的方法。

国外对于技术创新效率的研究起步较早。1957年,英国经济学家M.J .Farrell提出了技术效率的概念,并给出了测算标准和测算模型。Aigner, Lovell和Schmidt(1977)率先提出了效率测度的随机前沿方法,随后被应用到对技术创新效率的评价,改变了传统的纯理论研究方法,转向了应用研究。A.Charnes和W.W.Cooper等人(1978)提出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计算技术效率,以相对有效率概念为基础,根据一组关于输入、输出观察值来估计有效前沿面,并根据各决策单元与有效生产前沿面的距离状况,确定各DMU是否有效。美国学者罗杰斯和拉森川(1985)研究了区域创新效率评价。Helmut Forstner和Anders Isaksson(2002)以1980—1990年的截面数据,用DEA方法测算了57个国家的技术效率,得出工业国增长更多是依靠技术进步,而发展中国家的增长则更多依赖于技术效率的进步的结论[3]。Nasicrowski和Arcclus(2003)测度并分析了45个国家的创新效率,发现技术创新规模、资源配置对生产率的变化有重要影响。Nasierowski和Arcelus(2003)研究了信托公司的技术创新效率。3M公司CEO Buckley(2007)结合六西格玛管理探讨了创新与效率的问题。MCRimmon(2007)从成功的管理标准、创新和执行的均衡、组织文化方面论述创新的效率,并提出了管理建议。Akihiro和Shoko(2008)对日本医药产业研发创新效率变化情况进行了测度。Jarvis(2009)从2008年金融危机谈起,进行案例分析,指出了重点关注创新效率的问题[4]。

1997年,我国学者柳卸林首次提出技术创新效率的评价问题,并从企业角度对技术创新效率进行了测算。池仁勇(2003)测算了浙江省大、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并对影响该效率的各个因素进行了回归检验。[5]池仁勇、虞晓芬、李正卫(2004)对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技术创新效率进行了测定,结果呈现东高西低的特征。刘爱芹、张伟(2008)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山东省17地市的区域技术创新效率进行了测度,结果表明一个区域技术创新的综合能力应该包括投入能力、产出能力和两者相互作用的效率。[3]官建成、陈凯华(2009)运用DEA的松弛测度模型和临界效率测度模型,对中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活动的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规模状态进行了测度。冯缨、滕家佳(2010)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对江苏省高技术产业整体技术创新效率进行了域际评价,并分析了江苏省五大高技术行业的技术创新效率。[6]谢子远、鞠方辉(2011)以国家高新区为样本,实证研究了产业集群对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7]郭磊、刘志迎、周志翔(2011)运用DEA交叉效率模型,实证研究并给出了31个省、市、自治区技术创新排名。[1]苏海涛等(2012)建立了基于投入和产出指标的江西技术创新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测算了2001—2009年江西技术创新的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值。[4]叶锐、杨建飞、常云昆(2012)利用1999—2010年我国29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测算高技术产业系统效率和子系统的纯技术效率。[8]张江雪、朱磊(2012)运用四阶段DEA模型,对我国2009年各省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

综上所述,在对技术创新效率的研究中,所采用的方法有参数的SFA方法,也有非参数的DEA方法。研究领域有的是地区或者行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差异性,有的是某个地区或行业技术创新效率的特点,但针对相似经济水平的区域技术创新效率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以中国最发达的东部沿海十省市为例,对其技术创新效率进行了研究。

三、 评价方法与指标选取

1.评价方法

数据包络分析是线性规划模型的应用之一,常被用来衡量拥有相同目标的运营单位的相对效率,本文采用CCR模型和BCC模型来评价技术创新效率[9]。1978年由著名的运筹学家查恩斯 (A.Charnes)、库伯 (W.W.Cooper)和罗兹 (E.Rhodes)首先提出了一个被称为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简称DEA模型)的方法,用于评价相同部门间的相对有效性(因此被称为DEA有效)。他们的第一个模型被命名为CCR模型。 这一模型是用来研究具有多个输入,特别是具有多个输出的“生产部门”同时为“规模有效”与“技术有效”的十分理想且卓有成效的方法。1984年查恩斯(A.Charnes)、库伯(W.W.Cooper)、格拉尼(B.Golany)、赛福德(L.Seiford)和斯图茨(J.Stutz)给出另一个模型BCC模型(也称为C2GS2模型),这一模型用来研究生产部门间的技术有效性。

设有n个DMUj(1≤j≤n),每个DMU都有m种输入和s种输出,xij(i=1,2,...,m,j=1,2,..., n)表示第j个决策单元对第i种输入的投入量,并且满足xij>0; yrj(r=1,2,...,s, j=1,2,..., n)表示第j个决策单元对第r种输出的产出量,并且满足yrj>0; vi(i=1,2,...,m)表示第i种输入的一种度量(或称为权); ur(r=1,2,..., s)表示第r种输出的的一种度量(或称为权)。评价DMU-j0的DEA模型(C2R)为分式规划:max hj0=∑p1r=1uryrj01∑m1i=1vixij0

s.t.∑p1r=1uryrj1∑m1i=1vixij1, j=1,2,…, n

vi, ur0, i=1,2,…,m; r=1,2,…,p(1) 用1962年Charnes和Cooper对于分式规划进行Charnes-Cooper变换(称为 C2-变换):maxhj0=∑p1r=1μryrj0

s.t.∑p1r=1μryrj-∑m1i=1wixij0, j=1,2,…,n

∑m1i=1wixij0=1

μr,wi0, i=1,2,…,m; r=1,2,…,p(2)上式写成向量形式:maxhj0=μTY0

s.t.μTYj-ωTXj0

ωTX0=1j=1,2,…,n

ω0, μ0(3)对上式做对偶规划: Min θ

∑n1j=1XjλjθX0,

∑n1j=1YjλjY0,

λj0, j=1,2,…,n, θ∈E1(4)DEA有效性的判断:

1. 若线性规划最优目标值hj0=1, 则DMU0为CCR模型下弱DEA有效。

2. 若线性规划的向量形式存在最优解w0,u0, 满足ω0 >0,μ0 >0, h0 = μ0y0 =1,则DMU0为CCR模型下DEA有效。

3. 若对偶规划的任意最优 解θ0 ,λ0j, j = 1,2,…, n, 都满足θ0=1, ∑n1j=1xjλ0j=θ0x0, ∑n1j=1yjλ0j=y0, 则DMU0为CCR模型下DEA有效。

针对DMU0的BCC模型如下:minθ

s.t.∑n1j=1XjλjθX0,

∑n1j=1YjλjY0,

∑n1j=1λj=1

λj0, j=1,…,n(5)解得最优解为θ0,λ0,若θ0=1, 则DMU0为CCR模型下弱DEA有效。若线性规划的向量形式存在最优解w0,u0, 满足ω0 >0,μ0 >0, h0 = μ0y0 = 1,则DMU0为CCR模型下DEA有效。

2.指标选取

根据Roll(1989)的研究结果,决策单元个数为投入指标和产出指标之和的2倍较优。本文综合考虑数据包络分析对数据的要求以及数据的可获得性,选取了2006—2010年东部沿海十省市技术创新效率的评价指标。投入指标包括研发经费、研发人员全时当量,产出指标包括新产品产值、新产品销售收入和申请专利数。

四、实证研究

根据上述模型和选取的指标,我们选取东部沿海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十省市作为评价单元(DMUj(1≤j≤10))。各个指标数据以十省市大中型企业为基准,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科技统计年鉴》。利用LINDO软件求解,解得结果如表2所示:

1.综合效率分析

从上述计算中可知,投入多的省市,其相对效率不一定高,产出少的省市,其相对效率不一定低,因为这涉及到投入产出的比例。由图1可以看出,2006—2010年,效率值等于1的省市有天津和上海;效率值介于0.8与1之间的省份有浙

2.纯技术效率分析

在生产函数理论中,企业能够在其最大可能生产曲线上进行生产。但实际经济环境中,由于管理的漏洞、技术人员的缺乏或者其他原因,使得现有的技术不能得到充分的利用。技术有效性表示在一定的技术条件和管理模式下,产出相对投入而言已达到最优,即决策单元的投入产出活动已经充分发挥了现有技术条件的潜能,使资源达到了最优配置。

由图2可知,2006—2010年纯技术效率值为1的省市有天津、上海、浙江和广东;纯技术效率值介于0.8到1之间的省市有北京、福建和山东;纯技术效率值介于0.4到1之间的省市有江苏、辽宁,纯技术效率值介于0.4和0.8之间的是河北。天津、上海、浙江和广东纯技术效率保持不变,福建和辽宁有增长趋势,其他省市趋势不明显。与图1相比,纯技术效率和综合效率的变化趋势不尽相同,如2009年,北京和山东的综合效率值分别为0.996476和0.976062,可纯技术效率值都为1。原因是影响综合效率的因素除了有纯技术效率外,还有规模效率。

3.规模效率和规模收益分析

综合效率是由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两部分组成的,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其中规模效率是由于企业规模等因素影响的生产效率。规模效益指的是,企业将生产要素等比例增加时,产出增加价值大于投入增加价值的情况。只有当经营规模扩大,其产量增加的比例大于全部要素投入量增加比例时,这种经营规模才具有规模效益。

由图3可知,2006—2010年,规模效率值为1的是天津和上海;介于0.8和1之间的是浙江和广东;介于0.6和1之间的是北京、福建、山东、江苏和辽宁;小于0.6的是河北。天津和上海规模效率趋势保持不变,广东规模效率呈下降趋势,其他省市趋势不明显。

2006—2010年规模收益趋势保持不变的是天津和上海,说明这两个省市已达到最佳规模状态。规模收益递减的是山东、江苏和辽宁。规模收益递增的是福建,北京和河北在个别年份也出现了规模收益递增,这会导致规模无效,这些省市应加大投入,扩大规模,但需注意投入的适量性,防止出现“投入冗余”,导致投入产出比例下降。

接下来综合比较2006—2010年十省市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情况,我们选取五年均值,作图如下:

由图4可知,2006—2010年技术创新综合效率均值排名第一的是天津和上海,接下来由高到低依次是浙江、广东、北京、福建、山东、江苏、辽宁和河北。纯技术效率均值排名第一的是天津、上海、浙江和广东,接下来由高到低的顺序跟技术效率一样。规模效率均值排名第一的是天津和上海,接下来由高到低的顺序跟综合效率一样。从图中可以看出三种效率均值变化趋势不尽相同,说明在不同省市的无效率状况的原因不尽相同。浙江和广东的综合效率均值为0.9993和0.9682,它们的无效不是因为技术原因,而是规模原因。北京和福建的综合效率为0.9189和0.7456,它们的无效是由技术和规模的综合原因导致的。

除了探究非DEA有效的原因以外,我们也可以改变投入或者产出,通过投影分析将非有效的DMU转变成有效的DMU。从上面的分析可知,个别年份个别省市的非DEA有效或是存在着投入冗余,或是存在着产出不足,或是两者兼有之。我们可以利用其在有效前沿面上的投影进行调整,在现有投入的基础上扩大产出,也可以在现有的产出上减少投入,以使投入产出比例达到最优。

五、 结论与政策建议

改革开放以来,东部沿海十省市集聚了大量的技术和人才,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也居我国前列。通过对十省市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和规模收益趋势的测算,发现它们的技术创新效率总体较高,但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北上广地区,技术创新效率并不是最高。其中天津、上海、浙江、北京和广东无论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都较高;福建和山东的纯技术效率较高,但规模效率偏低;江苏、辽宁和河北的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都不高;天津和上海达到最佳规模状态,福建五年来一直处于规模无效状态,北京和河北个别年份规模无效。广东的综合效率和规模效率呈下降趋势,江苏的综合效率呈上升趋势,福建和辽宁的纯技术效率呈上升趋势,总体来说,各省市的技术创新效率随时间变化的趋势不明显。在对非有效DEA的省市的研究中,由产出不足导致的无效远远大于投入冗余导致的无效。

上述结论在政策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打破行政垄断,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在东部沿海十省市中,研发经费和研发人员投入在全国都处于领先地位,但技术投入产出比例相对于发达国家偏低,究其原因是在很多行业都存在研发经费使用效率低和智力资源浪费的现象。要想发挥技术人员的积极主动性,应大力发挥市场的作用,打破行政垄断,加强人员流动,加快产业升级,加速经济的自由发展。

2. 充分发挥技术的作用,处理好规模与效率的关系。宏观层面上,国家应鼓励先进技术的开发,重视科技人才的作用,鼓励产品或技术的创新。微观层面上,企业在技术和管理方面,应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对东部沿海十省市来说,不同地区应针对自身情况处理好规模与效率的关系,对福建和山东地区应该提高其规模效率,江苏、辽宁和河北地区既要提高其纯技术效率,也要提高其规模效率。对规模无效的福建等地区,应扩大生产规模,但要注意防止出现投入冗余。

3. 从投入产出角度来看,在防止投入冗余的同时,更应该增加产出。首先,各地区应利用先进技术加快产业升级,提高新产品销售收入和新产品产值。其次,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的相关法律,鼓励申请专利,形成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氛围。最后,各省市应建立良好的企业发展绩效考核机制,在考核企业盈利情况时,应结合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产能过剩、科技创新等指标。

参考文献

[1]郭磊,刘志迎,周志翔.基于DEA交叉效率模型的区域技术创新效率评价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32):138-143.

[2]朱英明.中国城市群区集聚式城市化发展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6(25):2-4

[3]刘爱芹,张伟.区域技术创新效率的测度与评价——基于山东省的实证研究[J].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08(6):51-55.

[4]苏海涛,丁虎,马晓伟.基于DEA的技术创新效率评价研究——以江西为例[J].科技与经济,2012(25):40-44.

[5]池仁勇.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6):105-108.

[6]冯缨,滕家佳.江苏省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评价[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8):107-112.

[7]谢子远,鞠方辉.产业集群对我国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来自国家高新区的证据[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32):69-73.

[8]叶锐,杨建飞,常云昆.中国省际高技术产业效率测度与分解——基于共享投入关联DEA模型[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2(7):3-17.

[9]魏权龄.数据包络分析[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75-83.(责任编辑、校对:臧莉娟)

通信技术的创新范文第3篇

一是通过一次招标确定了供应商,企业需要某种货物时就可以直接与供应商签订若干合同,简化了复杂而又费时的招投标程序,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大量的采购资金,又方便了管理;

二是对供应商而言,企业是大客户,他们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通过增加投资,上设备或扩大经营规模,转变经营理念,提高报务质量和管理水平。

三是对商家方面,虽然在招标时压低了价格,商品价格利润降低,但是集中采购增加了销售量,其经济效益只会提高,同时,通过竞争被确定为定点单位,也提高了自身的信誉和社会影响力。

四是对采购单位来说,集中采购单位地点固定,商品价格低,质量可靠,服务优良,不仅采购方便,用起来放心,还节约了大量的采购成本。

定点采购的劣势

通信技术的创新范文第4篇

班级:2012界工程硕士项目管理

【摘要】探讨、明确思维创新与企业发展进步两者之间的规律及其操作方式,促使思维创新同企业发展进步的要求相适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企业、发展、创新、意义、科学技术。

(一)企业确立强烈的思维创新意识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人类社会文明进步、民族的昌盛、国家的强大、世代的更替,都离不开思维创新。历史是公正无私的,它以胜于雄辩的事实一再证明创新思维及其密切相关的创新成果,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魂魄。在现代社会条件下,企业的发展进步更离不开创新。

1.思维创新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在原始社会,原始人“无羽毛鳞介以居寒热,无爪牙以争食也”,他们虽然“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人所)用”,原始人之所以能够制服凶猛的虎豹犀象,驾驭牛和马,在水旱风雹的险恶环境下得生存、繁衍、壮大,究其根本原因他们是人,有着其他动物不可比拟的、不断进行创新思维的大脑。

不断创新曾使中华民族是一个久负盛名的文明古国。对此,英国科学技术史学家李约瑟说。中国“在许多重要方面有一些科学技术发明走在那些创造出著名的‘希腊奇迹’的传奇式人物的前面,和拥有古代西方世界全部文化财富的阿拉伯人并驾齐驱,并在公元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保持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中国的这些发明和发现往往超过同时代的欧洲,特别是在15世纪之前更是如此。在汉代末期,生铁冶炼、铸造、采矿等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景德镇瓷器、“丝绸之路”和郑和7次下西洋的壮举,标志着我国陶器、纺织’、造船和航海技术达到了很高的发展水平,不仅对当时中国的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而且对世界各国经济技术发展也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四大发明“预告资产阶级到来”,成为人类社会进步的“最大的杠杆”。但是,到了近代,由于晚清统治者的政治腐败,同时又由于闭关锁国,因循守旧.压抑和扼杀了国民的

创新热情。导致国力一天天衰竭,最后沦人长达百年的半殖民的境地。

创新使素有千岛之国之称的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日本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但是在二战之后用很短的时间,使经济得以恢复快速发展。正如日本大平正芳于70年代末说:”战后日本经济复兴是依靠人的头脑、进取心、纪律性和不屈不挠的精神,从这些无形的资源发展起来的。’日本人对“我们最终拥有的是思维”,引以自豪。因为。一个由“高级人脑”组成的科技队伍,使日本在较短的时间内由战败国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可见,创新思维及同它紧密相联的创新行为,是一个民族强盛、国家繁荣和综合国力快速增强的中流砒柱。

2.企业思维创新的必要性

创新思维是实施创新行为的基础或前提,然而思维主体进行思维创新是有条件的。一是思维主体要敢于异想天开;二是社会环境要宽松,允许乃至于激励思维主体敢想敢干,也就是敢于进行创新思维,敢于实施创新行动。从历史和现实来看,后者相对前者显得特别重要。人们都熟知的“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是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核心,尽管理论创始人讲的“客观实在”包括人的大脑,人脑也是物质。但是,人脑及思维成果往往涉嫌“二元论”及唯心论,又作为无产阶级世界观和资产阶级世界观的分水岭,从而严重地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因此,我国研究思维科学起步很晚,并仅限于权威人士的小圈子内,而创新思维作为思维科学研究的热门课题则是近

五、六年的事情。正是由于这样,我国近50年的社会主义建设存在许多不尽人意之处,同发达国家相比在诸多方面仍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当前,为了推进我国社会全面进步,激发包括国有企业在内一切经济组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生存发展的活力,必须加强思维科学的研究,必须加强创新思维的研究和基本知识的普及,必须重视“科学的发展和前人对思维的认识结果,使得我们已经进人了一个注重自知的阶段,强调自我认识的阶段”。也就是说要进一步明确人的大脑的物质性,还给创新思维宽松的社会环境;要进一步明确创新思维的性质和作用,在全社会营造浓厚的创新思维的氛围,组建一支宏大的由“高级人脑”组成的创新思维的队伍,以提高人们实践活动的质量。因为创新思维是“理论思维”的核心,是制约社会能否高速发展和进步的极为重要的因素。充分认识创新思维在推动社会进步中的作用,增强创新的紧迫性和自觉性,则是人们对创新思维理性认识的标志。

(二)企业选准科学技术成为现实第一生产力突破口的需要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是邓小平同志纵观国内外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科学技术具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的基础上,作出的科学论断,它已经成为国人的共识,表明了我们抓住了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

1.存在问题的原因及要求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转变现实第一生产力,存在着认识上的片面性和实际操作上的局限性。其主要原因:一是割裂科学和技术的内在联系;二是科技研究、开发方式落后;三是实行市场经济对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的一点论等,其消极影响或危害不可低估,要引起高度重视并予以矫正。

准确理解科学技术的含义,从实际出发,确立系统论的观念。一是科学与技术,是联系紧密含义有别的二个概念。科学一词源于拉丁文,奉意为“学问”、“知识”。一般地讲,科学可分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类,近代又出现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交叉的边缘科学。但它们的共性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运动形式和发展规律的知识体系,是适应人们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是实践经验的升华和结晶,并在新的实践中得到检验和发展的理论。而技术则是人类为了同自然之间进行物质转换和能量、信息传递,根据生产实践和自然科学原理创造而成的各种活动手段、方法、技巧和配方。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两者呈现一体化的趋势。二是促使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存发展,采用科学技术要从实际出发。也就是要从企业生产经营的行业特点出发,从企业满足市场供求状况及其发展趋势出发,从企业自身人力、物力、财力的现有条件及企业实现长足发展的客观要求出发,从企业增强自身竞争能力、经受住国内外竞争对手严峻挑战的实际需要出发。这是由于不同部门、不同企业生产经营的特点决定的。先进的科学技术只有同企业生产经营特点、以及企业人、财、物的实际状况相结合,做到数量上合乎比例,质量上相互适应,才能实现预期目的。

2.基本对策及根据

企业在创新的作用下实现长足发展,要树立系统论的观念,将应用性很强的思维科学及其诸创新方法同企业内外部状况所体现的条件、特点等有机结合起来,这是科学与技术是由第一生产力转变为现实第一生产力的首要条件。

信息加“高级人脑”合作的科学技术由是第一生产转变为现实第一生产力的

基本方式。之所以将科学技术界定为第一生产力,要大力倡导和弘扬创新思维,是基于现代社会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之势以及企业进步、发展同破产、倒闭是同时并存的严峻现实。所以现代人类社会,随着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态势,催逼着企业不断进行创新,否则难以生存,而适时进行创新、及时捕捉发展进步的机遇,企业必须重视信息和“高级人脑”的合作。

信息是企业创新的基础。企业创新是多方面的,但具体创新内容或目标的确定,创新所需人力、物力、财力及智力投人的核定,以及预期产出或市场回抱的测定,还有创新过程中所需各种物质和时间的协调等,都离不开信息。

诚然,在漫长的人莱社会的历史长河中,有大量的创新成果是由个人完成的,即使近代和现代,也不乏个人创新之例。但是,置身于现代社会生活中的企业,其创新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因此,企业的创新更多的要以“高级人脑”合作的方式来完成。

突飞猛进的科学技术,导致社会生活日新月异。在这样的外部环境下,企业从自身优势出发,选准并尽快拿出创新成果,需要“高级人脑”的合作。

当代社会,生产、流通已跨越国界,企业置身于竞争十分激烈的旋涡之中,谁能在优胜劣汰中得以生存和发展,其关键性因素谁创新得当,谁拥有先进的科学技术。一方面,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把希望和精力聚焦在创新上,在客观上加剧了创新的艰难程度;另一方面,企业对已经获取的创新成果进行封锁,并为了自身利益,以最大的热情搞第二代、第三代换型产品或工艺的技术储备,因此,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企业创新要有“高级人脑”共同合作。

企业创新,有时需要多门学科、多种技术手段、多人或多家协作单位共同完成,同时,创新要有快捷、准确高质量的信息,而这样的信息又是由专门从事信息业的“高级少、脑”筛选、整理出来的。对此,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美国著名科学家尤里说:“现代科学研究往往需要集体的合作。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研究原子的分裂,就发动过50多位专家共同攻关。”还有一位研究脑神经学 并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的西班牙的卡哈说:“科学的发现总是集体脑力劳动的产物。”所以,企业创新以“高级人脑”合作来完成,是适应现代社会要求的高效创新形式。

创造有利于思维创新的社会条件。企业的发展进步离不开社会,而企业创新

也同样需要诸多的社会条件。它包括社会政治制度、经济体制、经济发展水平和企业对科学技术的需求状况等,但从我国目前企业创新状况看,巫须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

培养或确立敢想、敢试、敢冒风险和敢为人先的气质,要成就一项事业,完成一个创新成果,就要有一股奋发向上,敢于向一切陈旧的东西进行挑战的神气。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以“怀疑一切”的胆识,不仅用事实推翻了洋专家讲的中国是个“贫油国”的结论,而且证明中国蕴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25年前的春天,安徽的几个农民,敢于大逆不道搞承包,不仅解决乡亲们吃饱饭的问题,而且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东风,成为掀起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光彩夺月和催人泪下的一页。如果没有敢于创新的气质,难以成就创新乏举,即使接近成功,也会因为“底气’,不足而告吹。普朗克是德国的物理学家,他虽然首先提出了“能量子假说”,但由于胆怯,对自己的发现表示怀疑,不相信世纪性的突破就在眼前,未能进一步证明量子理论,结果成为千古憾事。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从而为每个职工、每个企业发挥聪明才智和大展宏图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但是,由于传统思维定式的束缚,为数众多的人们不思进取;一些企业或安于现状,或等待观望,或搞“翻牌公司”、“真戏假做”,这种状况,于己、于民、于国家都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三)小结

以创新思维及创新成果巨大推动作用的理性认识为前提,明确创新是科学技术成为现实第一生产力的突破口,有助于企业在发展进步过程中做到知与行的统一,有助于企业成为科技成果研制与应用的主体,有助于增强企业活力和整个国民经济的综合实力,加快我国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

【参考文献】

通信技术的创新范文第5篇

摘要:面对新形势下的企业竞争,企业集团的战略财务信息化建设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立足于对国内集团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问题和原因分析,试图提出解决建设集团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财务信息化;企业集团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发展,我国的企业正面临着来自国内外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企业集团化和规模化就成为了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但是在发展的同时,也不能忽略日益增加的管理问题,比如集团公司规模过大,资金分散,使用效率低,实时监控难,数据提供难等问题。从长远发展来看,企业集团应该利用网络和信息技术,推动企业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企业集团的信息化建设就是以技术为手段来改进集团财务管理水平、理顺其业务流程、加强对价值流的监控。因此,积极研究企业集团战略型财务信息化的相关理论及实践问题,无论是对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还是提高企业的竞争力,都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财务信息化的概念界定

财务信息化是指财务人员通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企业流程重组,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财务组织模式,调动财务人力资源的信息潜能,开发企业财务信息资源,提高财务活动效率,来更好地组织企业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从而实现企业利益相关者权益最大化的财务目标。

二、我国企业集团财务信息化建设的现存问题分析

1.预算管理控制不灵

目前,相当多的集团公司尚未建立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有的集团虽然有了预算体系,但预算没有成为集团公司组织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法定依据,使预算成为一种摆设。有的集团公司的资金收支缺乏统一的筹划和控制,使用混乱,导致集团内部现金流量不平衡,影响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有的集团公司预算目标的制定不切实际,预算指标的编制不科学,缺乏严密的计量标准和考核依据,对成本费用的约束性差,受人为因素干扰严重;有的集团公司盈亏不实,年末账面利润看似不少,但应收账款高居不下,不良资产有增无减,长期挂账,资金运作极度困难,时常难以支付到期的债务。即使有的集团公司意识到了这一点,但是在手工方式下有很多问题是无法解决的。

2.财务信息质量较低

财务信息的质量将直接决定信息化建设,但是当前我国集团企业的财务信息质量还比较差,主要体现在,首先,信息相对滞后。传统财务工作以月度为单位,当月财务数据只有月底、甚至下月才能明确,对于集团企业来说由于需要将各分子公司的数据进行汇总和合并,时间可能更长,所以财务数据难以满足企业绩效考核、成本控制、决策支持等方面的要求。其次是信息失真。集团是多种企业的联合体,各企业由于沟通不足、认识不一致等原因,导致各企业的财务数据口径不一、内容不同,更有甚者,某些集团企业或部门出于自身利益考虑故意造假的现象也常有发生,因此集团财务工作核算不准、报表不真实的情况十分严重,失真的财务信息掩盖了实际经营状况,影响集团决策和内部管理。最后是信息含量低。以报表为中心的财务工作,只在财务科目体系内收集那些影响报表数据的信息,且都以价值形式反映,即使根据工作需要也会对某些科目进行明细核算,但核算的范围也十分有限,集团企业管理、决策涉及到集团经营管理工作的各个方面,对于数据来源和类型的需求广泛,既有核算信息也有非核算信息,因此传统财务工作无法提供足够的可用信息。

3.集团制定的规范和标准贯彻执行不力

集团的下属企业虽然是作为独立法人而存在,但他们隶属于一个集团,在财务管理和核算上就要遵循集团公司制定的各项规范和标准,但因各企业分散分布,集团不能实时监督,约束力度不强,影响了集团财务管理的统一性,也容易导致各种违规问题的出现。

4.内部交易处理繁琐、效率低下

很多集团企业的下属企业之间往来业务频繁、内部交易量大,不能及时完成内部交易抵消,内部交易处理周期长,准确性差,极大地影响了报表合并和信息披露。

三、集团财务信息化建设的具体解决建议

1.领导应该重视项目建设

财务信息系统建设是一把手工程,需要各级领导特别是集团领导的强有力支持,并需将这种支持落实到实际行动上。企业集团领导对于信息化建设在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集团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有着深刻的认识,并且非常重视信息技术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和推广工作。项目开始以后,集团不但应该加大投入,而且要对项目的推进工作非常关注,不仅为项目组排除了实施过程的各种阻力和障碍,在资源配置上也提供了充分的便利,这是项目成功的重要前提。

2.集团上下沟通要充分

内部沟通要充分,包括项目组成员间、项目组和被实施单位及最终用户间、上下级单位间、财务与业务部门间、领导与领导之间的沟通与协调,在充分沟通的基础上达成一致意见后再开展设计和实施工作将避免走很多弯路。同时,保持与咨询顾问方的密切合作,不能把项目理解成是对方负责的项目,项目的成功需要双方的密切配合,双方保持良好的沟通有利于知识转移的效果和项目的顺利推进。

3.运用科学的项目实施方法论

在实践中,要充分吸收国际上行之有效的实施方法论,将项目分为项目准备、蓝图设计、系统实现、系统上线、上线后支持几个阶段,在做好组织和人力保证外,严格执行分阶段的项目推进程序,项目任务充分细化并实现个人负责制,严格项目质量考核和跟踪制度,保证各个阶段性目标的顺利实现。

4.加强数据利用,发挥数据更大功能

面对集团、各上线单位经营管理和发展需要,从持续提升集团管控水平的角度看,随着管理的发展,财务数据中必然也必须包含有更多的业务信息。在这种情况下,财务信息系统就要做到和业务数据能够匹配对接,支持财务业务一体化分析。首先要继续抓数据质量,其次是精心设计数据构成,再次要重视数据的充分挖掘和利用,朝着决策支持的方向继续努力。重视数据的分析和利用。这就要求系统不仅仅提供数据,重点在于数据的分析和使用。通过对优质的数据进行充分分析、挖掘,形成企业经营、管理、决策需要的信息,财务信息化的作用才能充分体现出来。

5.加强资源配置和完善相关管理体制

信息化资源,尤其是“人力资源”和“知识资源”的建设、管理和发展,是当前重要而又急迫的任务。信息系统的高质量的运行,信息化应用的深入、水平的提高,持续的改进和优化,必须首先解决信息化资源的建设和管理问题。同时我们看到,面向企业集团财务信息化应用的规模和发展需要,集团的资源是“稀缺的”,体现在系统的运维和优化力量的不足,体现在系统实施力量的不足等多个各方面,包括高质量运维的问题、培训的问题、应用水平(能力)提升的问题、系统优化的问题、部分上线单位对财务信息系统的认识和态度问题,这些往往都和企业集团当前资源上的不足有这样那样的联系。

财务信息系统实施队伍的管理和体制也是当前要重点考虑的问题之一。队伍管理上要能保住人才不流失,机制体制上要适应。不仅在集团层面上有这个问题,在各上线单位也有这个问题。企业集团战略财务信息系统己经越来越重要,越来越完善复杂,各上线单位对企业管理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高质量运维和持续优化的问题已经上升为很重要和急迫的问题。要对这个问题进行深入的专项研究论证。对此,集团应该建立“咨询委员会”制度,这是对“知识管理”的一个重要尝试,要把“咨询委员会”的职能职责、权利义务通过更加正式的途径明确细化,将其发展成中远集团财务信息化建设的“内部知识库”。

参考文献:

[1]刘志远等:信息技术条件下的企业内部控制[J].会计研究,2005.4.

[2]周 清 龙永保:处于初创期的我国企业集团财务战略的定位与实施[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6(4): 57-58.

通信技术的创新范文第6篇

1.11 GIS技术

在石油勘探中GIS技术关键运用在2个方面:一个是空间数据的运用;另一个是石油勘探成果的可视化。在石油勘探的经过中, 可以积累很多的图形数据和基础数据, 因此运用GIS技术实施对数据的管理和存储, 能够为工作人员供应灵活、完整的资料管理的环境。在现实工作中, 关键运用Oracle数据库来对石油勘探实施管理和组织。应用服务器 (B/S) /浏览器的操作模式, 便可以允许用户能够组合直观的HTML界面, 而且允许用户开发数据库, 对石油勘探所获得的数据实施访问。GIS具备相对强大的空间数据的分析能力, 这关键是针对数据的处理来说, 因此GIS数据库可以把石油勘探经过中所获得的不一样资料实施对比, 进而获得具备意义的数据。对于石油勘探成果的可视化, 关键是把基于GIS可视化体系用计算机数据与图形实施结合, 并经过网络技术把现实的状况图文并茂的输出, 更方便决策。

1.2 测井技术

在以前很长的岁月里, 因为科技力量的不足, 在实施测井时施工人员所应用的数控测井仪器精度不足, 对数据的运用也具备局限性, 这给测井工作带来难度的同时也影响了测井施工的质量。随着提高的科技水平, 现阶段施工中所用设备质量也获得了有效提升, 各种测井仪器能够经过图像的方式直观的把地质信表现出来, 对数据的正确性和传输能力也有了非常大提升。当井下状况复杂时, 更能够经过不一样性能的设备互相配合的形式得到具体正确的井下信息, 为施工人员认识井下地质条件供应了优良条件, 也使井眼的搜索更为正确。除此以外, 因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测井设备更因此得到了更好的功能, 比如核磁共振测井技术、套管井测井技术、随钻测井技术等, 也因为这样节省了测量时间, 为测井工作的展开供应更有利条件。

1.3 虚拟现实技术在石油勘探中的应用

在石油地质勘探中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可以提高人们对勘探目标的辨别能力。这功能可以提高勘探的效率与精度, 并使在勘探时发生错误的几率有效地降低。在陈旧的勘探中, 通常需要充足的实践对数据实施整理与分析, 但是, 在虚拟现实技术体系中, 只需要几天就能够做好数据的分析工作, 可以直观地显现, 让数据更容易被人们理解。这种技术还可以对储集层的三层模型实施分析, 还有对其实施解决, 让工作人员能够更便捷地应用这些数据, 工作人员的工作时间可以有效地减少, 从而让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有效地提高, 促进石油勘探的进步。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分析数据可以更加容易交易, 并可以让工作人员发生错误的次数减少, 确保石油勘探工作能够正常地运行。

2 石油地质勘探的创新路径

2.1 多维发展, 以提升石油的综合勘探水平。

石油勘探在以后面临愈来愈复杂的世界性难题, 例如:山形复杂、薄层、超低孔低渗、黄土塬等作业。从油田发展的整个生命周期中, 物探技术一直面临着千变万化的挑战。所以, 我国石油以二维、三维描述、可视化三维、四维检验为技术路线, 拟定了物探研究技术的发展战略。为保证国家能源的安全, 在开发二次阶段, 地震、测井等工作渐渐完成项目技术一体化, 为勘探完成全面服务供应解决方案。

2.2 充分运用计算机仿真技术, 提升石油勘探质量。

随着突飞猛进的计算机技术发展, 三维地震模拟办法与技术获得了迅速的发展, 在盆地模拟、含油气体系模拟、油藏模拟和地下成像方面都获得了明显的进步。同时, 由GPS全球卫星定位体系、GIS地理信息体系和地质信息体系构成的3G技术将在数据组织、力学研究、项目设计、生产管理上产生一次新的飞跃。含油气体系是把油气产生、运移、聚集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系统实施运用, 从而改变了之前孤立地研究各单一成藏条件的清况, 在预测含油气区带与油气藏分布等方面显示出优良的效果, 已变成不可或缺的找油理论与方法。综合运用计算机、GPS、GIS、3G等技术, 能够完成石油地质勘探的仿真, 提升勘探的效率。

2.3 经过可膨胀套管技术, 以降低勘探成本

对于不能正常钻进的环境像水层、破碎带等, 能够应用膨胀管技术, 这技术准许钻井管道能够深入到之前不能到达的目的层, 把钻井对环境的破坏降低, 还可以在管内配置有关仪器对钻井与测井实施数据采集与状态监控。而连续管能够被运用在小井眼钻井与别的恶劣环境中, 有效地出来复杂井段的井壁稳定问题, 使上部井眼的尺寸与套管层数减少, 修复老井被损坏的套管, 使钻井成本大大降低了。

3 结语

为满足中国社会发展对于能源的需求, 还有处理能源紧缺的情况, 需要石油地质勘探技术的进一步创新与发展。石油地质勘探技术的发展对于投入成本减少, 发现更多石油资源和提升开采效率都具备关键意义。所以国家要加大投入资金, 使技术创新加快, 为石油勘探水平与油气产量的提升供应支持与保证, 从而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 维护国家安全与稳定。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 石油产业也获得了更高程度的关注, 石油地质勘探技术的创新不但可以有效的提升石油开采效率并且也可以非常大程度上把开采成本降低, 因此, 本文经过对中国现在石油地质勘探的现状实施研究与分析, 并结合中国的现实状况实施发展与创新, 使中国的石油地质勘探技术进一步提升。

关键词:石油,勘探技术,创新

参考文献

[1] 王健.石油地质勘探策略浅谈[J].化工管理, 2014, (35) .

[2] 乔英伟.探讨石油地质资源勘探技术的创新与发展[J].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3, (12) .

上一篇:运动员年终总结范文下一篇:财务出纳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