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社会艺术教育论文范文

2024-03-12

人才培养社会艺术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现代社会要求职高院校培养实用性技能人才。文章主要论述装饰绘画对高职学生实用性技能培养的意义。装饰绘画艺术是绘画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装饰绘画具有装饰性、艺术性、实用性、创造性等特征。装饰画艺术包含多种绘画技巧,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思维创造能力和实用性设计能力,学习装饰画艺术不光能够培养学生对美术产生学习兴趣,对高职学生的实用性技能开发也有着积极作用。

关键词:实用性技能;装饰画;高职美术

装饰性绘画最早出现在人类文明初期,经过漫长岁月的变迁,人们对装饰画的喜爱始终不变。通俗角度讲,人们把具有装饰趣味性的绘画统称为装饰画。装饰画也因为具有实用性特征,能反映各个历史时期的人们对于艺术和美的追求。装饰画表现形式丰富,绘画技法多种多样,使用色彩材料也没有局限,所以学习装饰绘画可以提高高职学生的创作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全局眼光,这对高职学生的实用性技能开发非常重要。特别是在当前这个新时代,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培养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美术人才更是成为高校最主要的教学目标。所以,本文展开装饰画艺术与高职美术教学探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学习装饰画的意义

装饰画具有装饰性、艺术性、实用性、创造性等特征。学习装饰画可以锻炼高职学生的创作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全局眼光。现代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在高职院校,我们对人才的定义主要侧重于两个方面,一是实用性,二是技能人才。技能人才不必多说,高职院校的专业课就是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专业技能提升的关键主要在于学生自身的努力,想要熟练掌握专业技能,成为有一技之长的专业人才,唯有勤学苦练。而人才实用性的开发则是依靠一些可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课程来实现的,在美术教学中,装饰绘画在人才实用性开发中的意义则十分重要。

首先,装饰画具有综合性特点,可以锻炼学生的创作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全局眼光,还能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和审美观念;其次,装饰画还具有工艺性特点,实现了绘画和工艺的融合,能让学生学会追求工艺美感,养成追求完美的职业作风;再次,装饰画还具有创造性的特点,装饰画其实就是对美的再创造,对装饰画的学习能全面考察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实用性设计能力;最后,装饰绘画还具有实用性,创作装饰画需要从实用角度出发,达到装饰效果,表达大众审美,传递人文精神,学习装饰绘画有助于学生提高对实用性理念的理解,有利于对高职学生实用性技能的开发。

二、高职美术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受功利化理念影响严重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我国人民的收入以及生活水平得到了有效提升,审美标准也得到了极大程度的增强,为美术行业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使其真正成为一门热门行业。但是这种情况同样也使美术人才的标准发生了极大的改变,缺乏足够优秀的专业美术人才已经成为现在美术行业面临的极为严重的问题。受逐利理念的影响,各个高职院校也开始增加美术方面的收费,甚至为了获得更多利益,很多高职院校选择降低美术生招生标准,导致生源质量快速下滑,在对美术人才培养质量造成极大消极影响的同时,也使人们丧失对其的信任,最终对整个美术行业的顺利发展造成极大的消极影响。

(二)高职美术教师的教学理念相对滞后

因为受传统教育教学理念的影响,我国绝大多数高职美术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依旧将教学重点放在理论知识教学以及绘画能力培养上面,缺乏对学生创作以及审美能力的重视,所采用的方式也基本上都是填鸭满贯式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只会进行简单的模仿,缺乏主动进行美术知识学习的兴趣,所创造出的作品根本没有任何灵性,创作以及想象能力根本没有得到有效锻炼,对他们的综合素质以及未来发展都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三)高职美术的教学目标模糊

随着新课改进程的不断推进,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培养出优秀的专业美术人才已经成为高职美术教学的重要目标。然而现在很多高职美术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都忽略了这一目标,最终对美术教学效率以及教学质量都造成了比较大的消极影响。首先,很多高职院校为了跟上新课改发展的脚步,在进行美术教学改革的时候大搞形式主义,在进行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模式更新改革的时候没有以学生为主体,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大都是脑子一热决定的,给美术人才培养造成了极大的打击。另外,很多高职院校在进行知识教学的过程中,过于重视市场需要,将自身的全部精力都放在了提升学生绘画能力上面,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没有足够的重视。

三、將装饰画艺术融入高职美术教学的策略

(一)转变自身的教育教学观念

要想更加高效地完成美术教学,为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持和保障,高职美术教师必须跟上新课改的发展脚步,转变自身的教育教学观念,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装饰画技术有效融入教学工作,这样才可以将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热情充分调动起来,让他们更为积极主动地投入美术学习,从而使他们的创造力和艺术素养得到有效提升,创作出更具生命力的作品。在使学生综合素养得到有效增强的同时,为我国美术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持和保障,培养出更加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复合型美术人才。

(二)通过综合性以及实用性特点的有效利用进行高职美术教学

装饰画的绘画手法没有局限,可以把各种美术技法和色彩都融入其中。通常情况下,装饰画的装饰效果主要是指装饰美感,装饰美感可以是平面化形式感,也可以是缤纷的色彩,还可以是传统的意境美,甚至是自然美。所以装饰画的美感是不拘泥于形式的,而装饰画的表现手法也是如此。可以发现装饰画的最大特征是具有综合性,学生要对自己所学的美术知识进行总结,做到灵活运用,以此达到创作出一副具有装饰效果的画作的目的。装饰画的创作不受绘画手法、材料、色彩、工艺等条件的限制,所以想要画好装饰画,学生就应该具有全局眼光和创新能力。

装饰画不单能用绘画手法进行创作,在很多大型室外装饰中,钣金工艺也是经常使用的。学生通过对钣金工艺的学习,可以感受到工艺追求的精美和细腻。将工艺手法和绘画技法相结合,学生不光需要熟练使用各种画笔,还要对一些工艺上的工具有所了解。例如:剪子、喷枪、锤子、刻刀等。例如,大部分装饰画需要用到各种绘画颜料、碎布片、彩纸、工业原料色、油漆等,使用各种石料、胶水、各色玻璃和各色塑料等进行组合拼粘,还可能用到编织、焊接、喷涂、粘合等各種方法。教会学生根据特定的情景,选择合适的工具,从而达到装饰效果。这不光可以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用性设计能力,还能养成追求精美细致的习惯,帮助学生早日成为实用性技能人才。

装饰画和普通画作最大的不同在于实用性。一般的绘画追求表达画家们的审美和情感,而装饰画则可以体现一个时代的审美要求。普通绘画谴责抄袭和模仿,而装饰画则鼓励在前人的基础上加以创作。纯绘画喜欢对现实进行隐喻,惯用象征手法,但装饰画却反其道而行之,崇尚现实主义,勇于对现实进行批判和讽刺。装饰画之所以受到人们的喜爱,根本原因是装饰画广泛应用于生活的各个场景。小到餐具上的装饰图案,大到城市街头的各种美化景观,都离不开装饰画艺术。装饰画在表达作者情感的同时更要求结合时代潮流,表达大众审美,传递大众共识,这对培养学生专业实用能力至关重要。

(三)结合装饰画的创造性特点进行高职美术教学

装饰画和普通绘画最本质的区别就是题材内容,而不是工具、方法。导致这种情况发生的最主要原因是形式感有极大的差距。其本质是一种处于理想化形势的艺术特征,其主要目标并不是写实,而是通过形式美的法则与规律的有效利用,合理使用变形夸张等艺术手段,对相应的事物进行重新创造,实现作品从自然形态到艺术形态的升华,使其艺术效果得到进一步提升。装饰画的绘画目标可以说包含了人眼可见可感的所有事物,不单单可以进行情感的抒发,同时还能够实现故事的详细描写,其受到空间以及时间等元素的限制,人们可以自由放飞自身的想法进行创造。在这种背景下,高职美术教师要想更高效地完成美术教学,一定要转变教学观念,充分意识到装饰画对美术学生成长的重要作用,同时合理利用装饰画的创造性特点,这样才可以在有效完成知识教学的同时,使学生的创造意识以及创造能力都得到有效提升,也只有这样才可以培养出更多综合素质优秀的美术人才,为我国美术行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四、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新课改进程的不断推进,社会对美术人才的标准与要求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程度的转变。传统教学方式培养出的人才已经越来越难以满足社会的实际发展需要,而装饰画艺术在高职学生的技能实用性方面有着难以忽略的重要地位。装饰画实用性教学能够提高高职学生的创作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全局眼光,这对学生专业性思维的培养和专业精神的确立都很有帮助,学好装饰画艺术对高职学生的实用性技能开发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需要高职美术教师加以重视,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合理应用装饰画艺术展开教育教学工作,这样才可以更加高效地完成美术教学,在提升自身教学效果的同时,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姚静萍.浅谈装饰绘画的基本要素:构图、造型、色彩[J].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5).

[2]陈敬良,戴建华.现代装饰画艺术[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7.

[3]林虹.装饰绘画教学中对本体语言认识观和教学观的探析[D].江西师范大学,2015.

[4]林博.高职美术鉴赏教学对学生艺术修养的培养实践分析[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9(1).

[5]颜克峰.高职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与改革建议:以川南幼儿师范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8(52).

作者简介:

张晓安,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人才培养社会艺术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 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新时期,艺术教育的学科资源与文化产业及社会需要的广泛联系,正在使社会艺术教育凸显文化产业属性,并将进一步发展成为一种新兴的文化业态。与此同时,社会艺术教育的健康发展也需要相应的政策和法规加以引导和规范:明确管理主体,形成分类管理、依法经营的业态秩序;建立社会艺术教育师资的执业许可制度;实行社会艺术教育的价格许可和行业督查。

关键词: 社会艺术教育 文化业态 政策引导 法规规范

随着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和文化需求的日益高涨和多样化,传统的单一由学校提供的艺术教育,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已无法满足人民群众的教育和文化需求。艺术教育的提供方式开始走向社会化,由单一的学校艺术教育走向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多种教育主体并存。进一步分析,社会艺术教育主体可以进一步拓展为政府兴建和管理的公益性校外教育机构、非营利性的民办教育机构、经营性的校外培训机构、社区艺术教育等;在职能上,社会艺术教育又包括辅导培训、器具供应、水平考级、从业人员专业技术水平认证等;在对象上,包括从幼儿到中小学生,并逐步扩展到成人甚至老年人。社会艺术教育的提供方式多样化在丰富和扩大艺术教育资源,满足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和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也凸显了文化产业将发展成为一种新兴的文化业态。

一、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社会艺术教育成为新兴文化业态创造外部条件。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培育新的文化业态,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大力发展新的文化业态,推动文化大发展繁荣大繁荣,是培育文化产业新的增长点的重要途径。为适应日益激烈的文化市场竞争,新兴文化业态利用集群化所具有的专业化分工和协同能力,建立研发中心、生产中心、传播中心、教育培训中心,加快各类生产要素的聚集。在这个基础上结成文化产业的协作、流通和服务网络,不仅扩大了文化企业的自身实力,而且使整个文化产业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应。[1]在日益深入推进的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进程中,社会艺术教育以其广泛的社会文化需求和艺术教育的巨大文化价值,必将成为一种富有市场潜力的新兴文化业态。如一些专业艺术团体充分整合并依托自身的文化资源和社会资源,沿着“一业为主”“多业态经营”的道路,积极发展各项业务,在演出剧目的同时,利用品牌优势和资源整合能力开设儿童戏剧表演等多种形式内容的艺术培训,使其发展成为新的文化产业增长点。一些艺术院校积极面向社会需求,开办各种非学历类的艺术培训,具有权威性、专业性、影响力较高的市场优势;一些文化(艺术)馆、文化站、青少年宫、工人文化宫等,也利用自身的人才和阵地和与基层联系紧密的优势,盘活原有闲置或使用率较低的资源,开展各种艺术培训,为国办群文事业培育了一块新的经济增长点。一些地方有组织、有规模、有目的的艺术培训,还有力推动了传统地域特色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为当地特色文化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促进了特色艺术在本地区的普及与提高,推出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民间艺术家。社会艺术教育的积极开展,可以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引导人的文化需要,增强人的艺术鉴赏力,培训群众性文化活动的艺术骨干,建立业余艺术团队,在社区文化、农村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二、艺术教育的学科资源与文化产业的广泛联系,为社会艺术教育成为新兴文化业态提供内部條件。

一直以来,艺术教育所依托的学科——艺术学一直作为文学门类下的一个一级学科,下设音乐学、美术学、设计艺术学、戏剧戏曲学、舞蹈学等二级学科。无论是学科发展、人才培养还是社会服务,其空间和舞台是相当狭窄的。相应的,无论学校、家庭还是社会开展的艺术教育,无非是音乐、美术,加上少量一点舞蹈、戏曲等。这种艺术教育要么作为一种审美素质教育,要么是为学生参加艺术高考进而进入艺术专业学校和专业做准备。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以高科技为引擎、以产业化为路径的文化生产,催生了一批新兴文化业态,大大拓宽和改变着传统的艺术学科的内涵和外延,艺术学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广泛和重要。艺术学的学科发展、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涉及国家创新体系的方方面面,为国家文化软实力、国际传播力的提升以及文化传承与创新提供重要的学科支撑和人才支持。在这种情况下,2011年4月新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将艺术学从文学门类下的一级学科独立出来,成为与文学经济学等相并列的学科门类,设立艺术学理论、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和设计学5个一级学科。这是1997年艺术学成为一级学科后的再次升级,是我国艺术教育学科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在此背景之下,这五个一级学科无论是人才培养、艺术创作还是社会服务,都与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有着广泛的联系。各种文化产品的研制开发、文化人才的培养、文化市场的开发与繁荣,都需要艺术学理论、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和设计学的学科支撑和教育支持。

在此背景之下,在拓展现有学校艺术教育内涵和外延的同时,应充分调动社会力量特别是发挥众多文化产业、部门的知识和人才集聚优势,开展社会艺术教育,将其发展成为一种新兴的文化业态,作为文化产业链的重要一环。这不仅有利于产学研一体化,调动社会各个领域、行业和个体的有生资源的合理流动和充分利用,也为艺术新秀的发现和培育创造了良好的生长环境,为艺术人才的选拔建立了一个庞大的人才库,促进艺术学科和艺术教育的发展与繁荣。

三、艺术教育的深入发展对社会艺术教育发展成为新兴文化业态,也提出了迫切要求。

一直以来,除了高等艺术院校的艺术专业教育,艺术教育并不是一个独立的教育形态,而是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渗透在各级各类教育之中。特别是从国家政策层面,艺术教育主要是由学校提供的,亦即学校艺术教育。2002年教育部令第13号发布的《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1989年颁布的《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1989—2000年)》和2004年颁布的《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2010年)。这些文件规定的都是学校开展艺术教育的目标、内容、途径和方式,包括艺术类课程教学、课外和校外艺术教育活动、校园文化艺术环境建设,以及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对学校艺术教育的组织领导和工作保障。最近教育部发出通知指出[2],在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即通过学校组织的课内外体育、艺术教育的教学和活动,让每个学生至少学习掌握两项体育运动技能和一项艺术特长。要求各地各校要开齐开足音乐、体育、美术课程,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把“体育、艺术2+1项目”的相关内容纳入教学计划,创新教学内容,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水平。

然而,单单依靠学校艺术教育不仅难以为广大中小学生提供资源保障,而且会加大艺术教育的城乡、区域、群体之间的差距,造成新的更深层次的教育不公平。如何在加强学校艺术教育的同时,大力发展社会艺术教育,通过公益的、市场的多种方式向中小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艺术教育服务,既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弥补学校艺术教育的不足,又有助于艺术教育自身的发展与繁荣。《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完善优惠政策,鼓励公平竞争,引导社会资金以多种方式进入教育领域。”“在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就近进入公办学校的前提下,发展民办教育,提供选择机会。”“促进各级各类教育纵向衔接、横向沟通,提供多次选择机会,满足个人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要。”这些政策都为社会艺术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依据和发展空间。

四、社会艺术教育成为新兴文化业态,需要相应的政策和法规加以引导和规范。

毋庸置疑,社会艺术教育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其发展势头日益强劲,正在深入到社会各个层面。社会艺术教育与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关系日益密切,成为我国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就现实来看,社会艺术教育发展迅速,但一直处在一种自在的状态,存在缺乏资质、教学无序、师资缺乏、恶性竞争、收费价格混乱等诸多问题。正像有人描述的:“社会艺术教育如今已经成为人人都想分一块的诱人‘唐僧肉’。因此,在完全社会化的艺术教育中,家长的权益、孩子的健康成长总让人感觉无处可依。”[3]一个重要原因是国家和有关部门尚未将其作为一个新的业态来建设和规范。目前该领域仅仅只有2007年文化部、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加强全国社会艺术水平考级管理工作的原则意见》。社会艺术教育领域存在的诸多问题,需要国家及有关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加以引导和规范,使之沿着健康、有序的轨道发展。

1.明确管理主体,形成分类管理、依法经营的业态秩序。

明确而言,社会艺术教育存在着多头管理和管理缺位的双重困惑。一方面,是多头管理,如国家财政保障的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由教育、文化、共青团、妇联和科协等部门管理;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面向社会举办的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民办教育促进法》规定,向教育部门或劳动部门申请办学许可证,并向民政部门办理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文化部门或文化企业举办的社会艺术教育,则归口由宣传、文化部门管理;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经营性的民办培训机构的,则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管理。另一方面,大力开展艺术培训和辅导的单位和从业者,则是在没有任何审批和准入情况下进行的。多头管理和管理缺位并存,造成社会艺术教育领域乱象丛生。为此,国家及有关部门应在调查研究基础上,建立社会艺术教育的资质认证和审批制度,根据《民办教育促进法》及文化产业的相关政策法规,加强对社会艺术教育的审批力度,对其办学资质、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管理水平等要严格把关,实行行业准入制度,并对社会艺术教育的从业主体进行合理分类,在坚持基本的资质要求和行业准入同时,根据类别进行归口,做到分类管理、依法经营。

2.建立社会艺术教育师资的执业许可制度。

目前,社会艺术教育的从业者多数是一种兼职,或第二职业,包括艺术院校的在校学生、艺术团体的在职职工、学校的艺术教师、公益性校外教育机构的在职人员。师资缺乏专业化或职业化,分身无术反过来也影响到社会艺术教育的健康发展。上海市2006制定了《社会艺术教育(音乐)专业技术水平认证暂行办法》,由上海市职业能力考试院文化人才认证中心采取笔试、专业能力测试等方式对社会艺术教育(音乐)专业技术水平进行考试认证。考试合格的人员颁发由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统一印制,上海市职业能力考试院、上海市职业能力考试院文化人才认证中心和上海音乐学院共同用印的《上海市专业技术水平认证证书》,获得从事社会艺术教育(音乐)工作的专业人员的从业资格。这是国内外首个针对社会艺术教育师资的专业水平进行认证的项目,值得推广。

3.建立符合艺术教学规律的行业管理规章和准则。

社会艺术教育作为一个新兴的文化业态,既遵循市场规则,具有产业属性,又是教育事业,应当遵循教育规律,具有教育品性。目前,社會艺术教育作为一个新市场,各种利益主体纷至沓来,甚至将其作为获取高额利润的产业在经营,而忽视或削弱了它的社会公益职能和教育品性。没有固定的教学场所、稳定的师资队伍,教学标准、课程设置和教学环节混乱。为此,主管部门应引导其建立一套符合艺术教学规律的管理规程,建立和形成一套合乎教育规律和职业伦理的行业规范,建立健全行政管理、教学管理、学生管理、财务管理等规章制度,使社会艺术教育的公益性得到保障。

当前的社会艺术教育普遍采取自主定价,很难看到统一的价格标准,缺乏价格平抑和控制机制,存在很多教育和文化管理不到、税务部门征收不到的“死角”。为此,应将各种形式的社会艺术教育包括私人办班和家庭辅导纳入管理范畴,坚决取缔非法办学,加强税收的增收和管理。针对培训项目内容的不同,采取有偿、低偿或无偿的多种收费方式,对老年人、残疾人及其他社会弱势群体参加艺术培训可实行费用减免。同时,发挥公益性文化场馆的办学优越性,促进各种类型社会艺术教育的良性竞争。

与其同时,主管部门应定期对社会艺术教育办学单位进行行业督查和考核评估,促使各类艺术教育机构做到传艺与育人并重、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重。对办学信誉好、管理规范、坚持社会责任、教学成果显著的单位给予表彰;对那些存在教学设备设施投入不足、搞不正当竞争和缺乏社会责任的单位,要依法依规进行整改直至取缔。主管部门要联合相关部门定期对社会艺术教育市场进行督查,通过各种媒体进行宣传,接受社会监督,增强群众对社会艺术教育市场的鉴别和选择能力。

参考文献:

[1]肖荣莲.培育和发展新兴文化业态[N].学习时报,2010-5-5.

[2]熊旭.教育部在义教阶段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EB/OL].http://edu.people.com.cn/GB/14687875.html.

[3]高庆峰.社会艺术教育遭遇师资之困[N].中国教育报,2007-11-23.

人才培养社会艺术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随着计算机技术在我国的快速发展,很多传统行业都发生了一定的变革,艺术设计体系也不例外。在当前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中,电脑艺术专业都得到了重视,并实现了全面建设,给我国艺术设计行业市场培养了较多的人才。本文先阐述了新形势下我国高职院校电脑艺术专业人才培养的变化,接着从结合市场需求来进行人才培养规划、结合电脑艺术设计特点选定教学内容、灵活使用各类新型教学方式与方法、切实提高高职院校的师资力量四个方面,全面探讨了高职院校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关键词:高职院校;电脑艺术;人才培养;培养模式

电脑艺术专业是电脑技术与传统艺术设计相融合的一种新专业,同时这个专业涉及的内容也非常广泛。电脑艺术专业的产生一方面是计算机技术广泛发展与普遍使用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当前我国社会民众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对于艺术品的要求也出现了显著提升。在这种大背景下,我国很多高职院校都开设了电脑艺术专业,同时在过去一段时间里也培养出了一批高素质人才。但就当前高职院校电脑艺术专业具体教育现状来看,其人才培养模式还存在非常显著的不足,有必要在后续发展中进行综合的剖析。

一、新形势下我国高职院校电脑艺术专业人才培养的变化

在当前新形势背景下,我国高职院校电脑艺术专业人才培养也出现了较为显著的变化。这主要是因为电脑艺术专业本身就是近几年来电脑技术快速发展以后所形成的一种新技术,因此在人才培养方面应该直接突破传统艺术教学模式。在具体变化方面,电脑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其一就是人才培养更重视跟行业市场需求的联动。特别是目前我国教育行业正在强调高职院校的技能型和应用型人才培养,因此電脑艺术专业教学体系必须要跟市场需求紧密相连,并能够及时更新教育教学的内容。其二就是在引入电脑技术以后,整体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也应该灵活使用各类信息化教学技术。在这些新型教学方式充分融入以后,整体教学效果也可以得到显著提高,真正培养出熟练使用电脑艺术设计技能的创新型人才。

二、新形势下我国高职院校电脑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一)结合市场需求来进行人才培养规划

在当前我国新形势背景下,电脑艺术设计专业建设本身就应该先进行行业市场调研,明确当前市场需求现状。这主要是因为当前很多高职院校都开设了电脑艺术专业,而为了突出自身专业的特色,就应该深度剖析区域行业市场的需求现状,并依托于此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整体目标。不仅如此,当前我国高职院校的生源质量本身就参差不齐,因此进行市场需求调研与自身学生素质匹配等工作也是非常必要的,最终能够结合学校学生的特点和行业岗位技能与素质需求,合理布设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

(二)结合电脑艺术设计特点选定教学内容

电脑艺术专业的课程内容也应该立足于传统艺术设计体系,进行相应的调整与变更。整体专业课程主要可以分为三大部分,这里也进行综合的阐述。第一,艺术设计基础课程。这部分内容主要是精简了传统艺术设计的理论技术与精华内容,让各个学生对艺术设计有综合的认识,并打好艺术设计的基础。第二,电脑艺术设计技能课程。这部分内容主要以实操技能训练为主,让各个学生快速掌握电脑艺术设计的方法,并能够熟练使用各类常用的电脑艺术设计技能,同时还能够独立完成部分艺术设计作品。第三,电脑艺术设计实践课程。这部分课程并不局限于课本,需要通过校企合作等方式让学生前往真实环境中进行实践学习,具体开展的方式有很多,比如顶岗实习、校企合作实训基地等。

(三)灵活使用各类新型教学方式与方法

在电脑艺术专业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应该能够灵活使用各类新型教学方式与方法。高职院校相较于高中来说,教学时间本身也比较松散。因此学校可以考虑引入慕课等模式进行辅助教学。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可以考虑通过微信群等方式共享教学视频、拓展资料等各类内容,使得各个学生在平时的时候也能够随时随地使用教学资源,并进行自主学习。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各个教师也应该灵活使用小组讨论、分组合作、启发教学等各类方式,提高各个学生在课堂环境中的参与度,激发他们面对电脑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内容的主动性。这样以后,各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不会受到太多的束缚,更容易激发他们的创新创意理念,培养创新型人才。

(四)切实提高高职院校的师资力量

各个高职院校电脑艺术专业人才培养也应该充分重视师资力量,同时还要在后续发展中不断提高各个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为了达到这种效果,高职院校可以考虑进行教师队伍的自主培训,提高他们对于电脑艺术设计技能的掌握程度。不仅如此,学校还可以跟合作企业进行沟通,派遣教师前往企业中进行全面学习,同时也可以组织一些教研活动,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

三、结语

综合来看,当前新形势背景下我国高职院校电脑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应该明确自身专业建设的目标,同时还要在平时的时候积极进行行业市场调研,明确行业市场的实际需求,最终也就能够结合行业市场变化来选定最合适的教学内容。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各个教师也应该切实提高自身的信息化素养,同时还要灵活使用各类信息化教学技术,降低教学过程中的枯燥性,激发各个学生学习电脑艺术设计技能的积极性。这样以后,高职院校电脑艺术专业人才培养的最终效果就能够得到显著的提升,促进整个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于藕.高职电脑艺术设计专业现状分析及对策[J].农家参谋,2017(24):186.

[2]周源.创意产业环境下高职电脑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路径[J].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16,25(03):93-96.

[3]周源,余静.高职电脑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与实践[J].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16,24(02):23-25+68.

作者简介:王晓璐(1986-),女,汉族,河北张家口人,文学学士,讲师,研究方向:动画;游月秋(1983-),女,汉族,四川成都人,艺术学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动画、电脑艺术设计。

人才培养社会艺术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 通过检索统计分析,当前有关体育艺术人才培养的相关研究显示:学术期刊成功收录的体育艺术人才培养的文献不多;参与研究的作者多数为单次研究,在本领域内做纵深研究的不足;研究方法多集中于归纳和演绎,提出假设进行论证的研究不足;立足市场的研究不足。

关键词 体育艺术 人才 培养现状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和文化产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体育的要求更趋多元化。体育表演逐渐走向了职业化的道路,并涌现出越来越多的专业体育表演组织和体育表演人才,体育表演已成为体育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体育艺术类专业设立晚,经验不足等因素,培养出来的人才不能完全适应社会和市场的需求,致使学校与市场脱节,供需不对接,人力资源浪费。为增强体育艺术人才对社会的适应能力,进一步完善体育艺术人才培养模式,提高院校办学水平,进一步调查研究我国当前对体育艺术人才培养的研究现状,显得很必要。

一、研究结果分析

以“体育艺术系”、“体育艺术人才培养”、“体育艺术表演专业”为检索词,统计分析自2001年体育艺术系首次在天津体育学院成立以来,被收录的体育艺术人才培养方面的相关文献情况如下:

(一)研究成果统计

体育艺术人才培养的相关文献最早发表于2006年,数量为1篇;时隔2年以后,从2009年到2012年间,共发表5篇文章,外加2篇硕士论文,共7篇,总量较少。之所以呈现如此的状态,分析如下:在2001-2005体育艺术系成立的前5年,作为新兴事物,体育艺术人才的培养处于实验初期,各大院校还处在相互模仿和学习的阶段,没有形成自身的特点。经过5年的实践,2006年具有敏锐视觉的研究人员首次提出并发表相关文献,但并未引起人们过多的关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举办的前、中期,是我国体育艺术人才市场发展的鼎盛时期,市场对体育艺术人才的需求空前高涨。现行的相关政策和理论能够满足市场的需求。再加之自2001年至今,体育艺术系已成立13年,经过13年的实践,各大院校开始呈现自身的特点,学术上出现不同的观点,针对各地区经济发展的情况和人才市场的需求,一些学者开始关注这一问题,因此从2009年-2012年,陆续有7篇研究成果得以发表,出现较好态势。但作为新兴专业,体育艺术人才的培养还需要大量的理论成果作为支撑。因此,开展以就业为导向的体育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二)研究范围和研究方法

随着各大院校专业建设的不断发展,除体育院校先后设立了体育艺术类专业以外,许多综合类院校也相继开设了体育艺术类专业。但目前多数体育艺术人才培养的理论研究主要针对体育院校,作者也大多来自体育院校。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发表的相关文献中将研究范围圈定在体育院校与非体育院校的比例大约为4:1。

统计现有的研究成果,将文章中没有明确提出研究方法的视为无研究方法。结果发现除2篇硕士论文较重视研究方法的选择和使用外,其他几篇文章中,50%的文章没有明确的研究方法,作者主要通过自己的理解和经验对现象和规律给予叙述并解释出来;另外50%的文章,大多选择的是调查法和文献法,作者主要通过收集体育院校体育艺术人才培养的现状材料,运用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等方法,对收集的各种材料进行思维加工。

(三)研究思路

在查阅的相关文献中,研究思路大致分为以下3种情况:1.立足于本学校的模式基础之上,讨论关于体育艺术人才的培养方案。例如:董炎等人研究的《体育艺术复合型教育人才培养探索》就是以天津体育学院开设体育艺术教育专业为切入点展开研究[1];2.通过列举几所学校的体育艺术人才培养模式,比较分析当前各大学校的现状和特点,归纳演绎新的模型。例如:山东师范大学的崔云霞教授通过列举、比较山东师范大学艺术体育系、山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舞蹈系、山东体育学院、天津体育学院三所大学的四个院系关于艺术人才的培养现状,提出新的建议;3.针对体育艺术的个别专业、个别方向进行研究。

二、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随着经济和体育的发展,市场对专业的体育艺术人才的需求呈逐年上升趋势。但作为新兴专业,其人才的培养处于探索阶段,发表的学术成果不多。统计调查当前被收录的文献资料显示,国家相关部门比较重视对体育艺术人才的培养;现有的文献多数被体育类核心期刊收录;参与研究的人员中,女性多于男性;高级职称的教师多于中初级教师;但研究人员中做纵深研究的不多,多数为单次研究。研究范围多集中于对体育院校中体育艺术人才的培养研究,对综合类院校的研究不足;研究方法多以归纳演绎为主,提出假设并进行论证的研究不多;研究思路主要立足于本校或几所学校或个别专业个别方向,以就业为导向并立足于市场的研究不多。

(二)建议

1.从事体育艺术人才培养与管理的中初级教师提高对人才培养的学术研究,积极探索体育艺术人才培养的规律,总结归纳教学过程的各种经验,并撰写成文。

2.加强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对体育艺术人才培养的纵深研究。

3.拓宽思维,立足市场,加大以就业为导向的体育艺术人才的培养。在传统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增加实证性研究。

参考文献:

[1] 董炎,李琳等.体育艺术复合型教育人才培养探索[J].体育文化导刊.2012.10:97-100.

[2] 刘颖.体育高等院校应用型体育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2011(33)5:96-98.

人才培养社会艺术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模仿自然,表现心灵,主客共生,或各有偏重,或独具中和,然均未出人类与世界对生之右。人类与世界对生的生态艺术观,也就有了普泛性,既能够解释古代艺术,也可以解释近代艺术,还可以解释现代艺术,更可以解释当代艺术。生态艺术是生态美学和当代基础美学的核心范畴,对它的内涵做如上发掘,彰显出艺术世界的通约性和人类艺术价值的适应性。[1]

生态艺术是人类与世界的对生物

跟所有的艺术一样,生态艺术不是世界纯粹的自在之物和自成之物,也不是人类纯粹的自造之物和自生之物,而是双方的对生物。苏轼的《题沈君琴》:“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作为一位造诣很深的艺术家,苏轼讲的道理来自艺术的实践与经验:离开了艺术家,琴仅凭自身,发不出美音;没有琴,艺术家空有一双妙手,也出不来志在高山流水之声;只有人与琴对生,才会有手挥五弦的弹琴艺术,以及乐音袅袅的琴声艺术。《楞严经》卷四也说:“譬如琴瑟琵琶,虽有妙音,若无妙指,终不能发。”这些看法,均涉及到人与琴的匹配与对应,和我们提炼的生态艺术是人类与世界的对生物,有着道理上的相通性。《礼记·乐记》既主张“乐由中出,礼自外作”,又要求“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2]同样表达了艺术在天人对生中形成的思想。刘勰则说得更直接:“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婉转;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3]其天人对生与交融的思想,更是昭然若揭。可以断言:生态艺术的本原,是耦合的艺术家与世界;生态艺术的本体,是艺术家与世界的对生物。

人与世界的对生物,成为生态艺术的简约界定,是它与所有文化与文明形态的共同本质。可以说,生态艺术是人类文化或文明的特殊形态。其原因,是它充分地占有了人类文化与文明的普遍本质,进而从中发展出了自身的独特本质。

显示生态艺术本质的关键词是对生。事物间的对生,当以相互对应为前提,否则难以实现。拿一个收音机,你看不到图像,是因为它的接收功能与电视信号不对应。人的潜能与世界的潜质形成适应性、匹配性,共通性,共趋性,也就有了对应性,形成对生,自然顺理成章了。“情往似赠,兴来如答”,[4]就是一种凭情性的匹配与对应,形成的对生。这样的对应与对生,既是文化与文明形态的,也是审美形态的,可形成生态艺术。

人与世界的对应性,是自然生成的。自然在从无序走向有序的过程中,强化了整生性。科学家研究海岸线,发现某一国家局部的海岸线与其整体的海岸线形状相似,由此悟出了局部是整体的分形的理论,并通过广泛性的验证,上升为普遍性规律。“无论在天空还是地面,分形无处不存在。如果说英国的海岸线是一条分形曲线的话,那么地图上几乎所有的区域都是分形的”。像“美国亚马孙河的流域图,仔细观察将会发现它的每一处都和整体有某种相似的地方,即使我们一时还难以说出其中的原因,但作为分形的典型是十分壮观的。”[5]我觉得:分形,基于世界整生的原理,是整生性的表征,是整生性的确证。世界的整体,是在以一生万中逐步形成的;世界的共同性和共通性,是在以万生一中,序态生长的;事物间、局部与整体间的同构性,是在以一生万和以万生一的对生中搭建的。也就是说,自然中的部分与整体,部分与部分,凭借上述三种整生,产生了自相似性,发生了分形。如此从哲学的角度解释分形的原因,尚未征求科学家的看法,仅属一己之见。基于整生原理和分形理论,人与世界的整体、人与世界的各个部分有了自相似性,生发了同一性。这就有了普遍性的相互对应的前提,有了对生的广大基础,有了生态艺术生发的可能。

人与世界的自相似性,是大致的,概略的,基础性的,要发展出专门性的对应,尚需双方的交往。人与世界同处生态系统中,相互之间,时时发生着物质的、能量的、信息的交往。凭借这种普遍性交往,双方展现了共属性对应,增强了同构性对应,发展了互补性对应,拓展了共趋性对应,生长了共成性对应。有了这些系统性对应,双方的对生,也就呼之欲出了。更为重要的是,有了这些系统性对应,也就可以通过进一步的专门性交往,形成更为具体的对应,形成更为具体的对生,构成更为具体的对生物。生态艺术,就是人与世界的一种具体的对生物,它以天人之间的系统性对应和专属性对应的统一发展为前提。

人与世界系统的具体的对应,是动态的,复杂的,变化的。生态变化,往往造成人与世界从对应走向不对应,这就需要在交往中调适,以及时地克服不对应,尽快地调整、发展、提升双方的对应,形成可持续的非线性对应。这种调适有三种。人改变自己,适应变化了的世界,形成匹配,发展对应,是其一;人改变环境,使其适应自己,增加同构性,提高对应性,是其二;人改变世界,世界改变人,在通约性的互动中,增强与发展共通性和共趋性,增长匹配性,是其三。凭借分形、交往与调适,人的潜能和世界的潜质走向系统性与专门性统一的同构,增长了对应性,发展了对生性,生态艺术自当水到渠成。

有了持续发展的系统性与专门性统一的对应,所形成的复合性与集约性对生,也就合乎生态艺术的生发要求了。这种对生,首先是双向生成,其次是在双向生成中共成。凭借对生,形成的或依生、或竞生、或共生或整生的生态关系,成为人与世界的基础性关系,成为双方其他关系的母体与载体。具体说来,在这一生态关系中,持续生发了人与世界的认知、实践、审美等等关系,形成和提升了双方的整生关系,生发了生态艺术。在人与世界的一般性对生中,形成了生态文化和生态文明。在人与世界的系列性对生中,专门发展的认知关系,可形成生态科学;专门发展的实践关系,可形成生态伦理;专门发展的审美关系,可形成生态美学。进而言之,在对生中,基础性的生态关系分别与真、善、益、宜、美的价值关系统一,相应地形成了生态真、生态善、生态益、生态宜、生态美,构成了生态文化和生态文明的方方面面。这就既为生态文化和生态文明整体质的升华奠定了基础,也为生态艺术的出现准备了条件。

生态艺术作为人与世界在双向生发中的共成物,整合了生态文化和生态文明的各种元素。人类与世界首先在对生中相互生成与生长。这种对生,集结与关联了人类与世界的生态关系、认知关系、实践关系、审美关系,是一种既系统化又专门化即集约化的相互生成。正是在这种相互生成中,人逐步地生发了生态审美意识,逐步地提升了生态审美力和生态造美力,逐步地变成了生态艺术家;与此相应,世界凸显了生态审美特征,增强了生态审美向性,提高了生态艺术潜能。也就是说,在相互生成中,人与世界同步生长了生态艺术创造的潜能与潜质,对应地创造了生态艺术的形成条件。当这种双向生成达到一定程度,人与世界的生态艺术创造潜能与潜质,走向稳定的集约的对生性实现,也就共成了生态艺术。

生态艺术成了生态文化和生态文明的审美化整合物,跟一般的生态文化、生态文明有了紧密的联系与鲜明的区别,跟生态文化和生态文明的其他形态,诸如生态哲学、生态科学、生态技术学、生态政治学、生态伦理学等等,产生了共生和整生关系,形成了生态艺术向后者覆盖的内在依据。

生态艺术,大致有两种。一种是人与世界的对生情状,叫做行为生态艺术。它属于生活场景化的生态艺术,实践情景化的生态艺术,现实活动化的生态艺术。它存于人与世界对生的时空,随对生的始终而始终,随时空的转换而延展。另一种是人与世界的对生物,它一旦形成,可以脱离对生,成为独立存在的文本,成为永恒传承的文本。一般来说,后一种生态艺术更为精纯,可以成为前一种生态艺术的样态,引领前一种生态艺术,走向生态文化,走向生态文明,走向整个生态系统,走向整个地球和宇宙,递进地生长生态审美性,达成生态艺术最大疆域的整生化。

生态艺术是人与世界整生的绿色审美意象

在形成生态艺术时,人与世界的对生,有着复合性和整一性。生态艺术的本质,也就可以进一步地表述为:人与世界的整生物。正是这一界定,导致生态艺术与同为人与世界对生物的其他文化与文明,显示了分野,凸现了更为明确与具体的本质规定。这就使得生态艺术成为生态文化和生态文明的集中形态和典范形态,并与生态文化和生态文明的其他形态,形成了两个方面的差别。一个方面是价值的整生性差别,另一个方面是对生物的整生性差别。就第一个差别来看,其他生态文明和生态文化的价值凸显了分门别类性,生态科技偏于生态真的价值,生态伦理偏于生态善的价值,生态工程偏于生态益的价值,生态休闲偏于生态宜的价值,生态艺术则凸显了真善益宜美的整生性,赋予了上述诸种价值的生态审美性,形成了通约性价值,形成了整生美的价值结构。这就与其他的生态文化和生态文明形态有了鲜明的分野。再从对生物来看,生态科学、生态伦理学、生态技术学、生态政治学、生态经济学、生态休闲学等等,主要是一种或真、或善、或益、或宜的理论形态,即各种各样的意义形态,形成的是抽象的范畴结构和概念系统。生态艺术的诸种意义、诸种情感、诸种趣味、诸种韵致,都生于、存于、活于景中和像中,实现了各种审美元素的整生化。这种整生的结果,是形成了生态审美意象。欧阳修《赠无为军弹琴李道士》说:“弹虽在指声在意,听不以耳而以心。心意既得形骸忘,不觉天地愁云阴。”从他所讲的体验,可以看出,在心与物的对生交融整合中,可以自然而然地整生出艺术审美意象。至此,我们可以对生态艺术做出一个更为具体的界定:人与世界整生的绿色审美意象。

整生,主要表现为多维的中和。人的绿色审美潜能与世界的绿色审美潜质在对生中形成中和,整生出绿色审美意象,生发了生态艺术。生态艺术家的绿色审美趣味和相应的艺术才智,在中和化当中整生为绿色审美潜能。就绿色审美趣味来说,它是由艺术家的绿色审美欲求、嗜好、态度、标准、理想依次生发,进而环回旋进而整生的。这多维中和的绿色审美趣味,有着艺术家本身不可重复、不可替代的个体性,也有着他所属阶层的特殊性,所属民族与时代的类型性,所属性别、种族的普遍性,所属人类的整体性。这诸种层次的趣味,同样在双向生发中,形成了超循环发展的整生。跟这种趣味相对应的艺术才智,也是中和化整生的。在独具胆、识、才的基础上,艺术家中和生发的绿色艺术创造力,由相应的艺术概括力、艺术灵感力、艺术虚构力、艺术幻想力、艺术造型力、艺术表现力等等构成,并凭借与所属生境、环境、背景的关联,其个别性与特殊性、类型性、普遍性、整体性有了双向生发,进而在超循环中,形成了动态中和的整生结构。由上可见,人的绿色艺术潜能,是在以万生一中形成的,因而是整生的;是以一含万的,也是整生的;是万万一生和一一旋生的,更是整生的。[6]生态艺术家的这三种整生,在本原上使生态艺术的整生性,既包含了艺术的典型性,又超越了典型性,显示了生态艺术规律的深化与升华。

生态艺术本原耦合结构的的另外一个方面——世界,也是一个实在的整生结构,显示出相应的绿色审美潜质。世界的个体,特色独具,众彩纷呈,有着不可替代与不可重复的个别性,而这种独特性,又处在以万生一和以一生万的网络化对生中,形成了兼容性、相生性、共通性、共趋性、同进性,构成了非线性有序,生发了动态性平衡,实现了万万一生的中和化整生,形成了绿色审美潜质的整生性。世界的整体,从生态无序中走向自发的生态有序,自然而然地形成了审美潜质,在经历了历史的反复与反思后,可望在人类文化特别是审美文化的绿色自觉中,走向社会、人类、文化、自然的中和,达成四者耦合序进的超循环,形成最大空间尺度和最大时间跨度的整生性,当可形成品高量丰的整生态绿色审美潜质,以实现对原生态审美潜质的超越。

基于人的绿色审美潜能的中和化整生性和世界绿色审美潜质的中和化整生性,双方的对生,自然是中和化整生的,他们整生的结果——绿色审美意象,也自会是中和化整生的。绿色审美意象的整生性,首先在于它是生态全美的绿色审美理想的实施与实现。在行为生态艺术中,绿色审美意象是生态全美理想的实施,是一种实际性实现;在物化和物态化的生态艺术中,绿色审美意象是生态全美理想的想象性实现。这样,绿色审美意象,也就成了生态全美的意象,其审美整生性,也就向最广疆域拓展了。绿色审美意象与生态全美意象同一,凭借的是绿色中和的整生化机制。艺术审美生态化,即艺术疆域向生态疆域逐级推进,实现生态系统审美化,是绿色审美意象走向生态全美意象的途径;生态审美艺术化,即生态系统实现审美化之后,进而逐步进入生态艺术化的境界,这当是生态全美意象提升审美质的方式;艺术审美生态化和生态审美艺术化的耦合并进,达成生态审美的量域和艺术审美质域的同步生发,形成了绿色中和的审美整生化机制,促进了绿色审美意象与生态全美意象质升量长的动态同一。[7]

绿色中和的审美整生化机制,还促使与生态全美意象动态同一的绿色审美意象结构,走向了更高境界的整生。绿色审美意象由景与像的绿色形貌,和情、意、趣、韵的绿色蕴含构成,是一个多元整生的结构。这一结构,经过绿色中和的整生化运动,走向了复杂性有序的整生。首先,是绿色的景、像、情、意、趣、韵之间的对生,使得绿色审美意象的各种元素,既保持与发展了自身的独特质,又兼有了他者质、众者质、整体质,这就实现了绿色审美意象各局部的整生化,提升了整体的中和化整生。再有,绿色审美意象的各部分,即景、像、情、意、趣、韵等等,均是取一于万和收万为一的,形成了和包蕴了整生。正是这层层递进的整生化,使绿色审美意象进一步实现了山蕴海涵。

绿色中和的审美整生化机制,还使山蕴海涵的绿色审美意象,走向了更高境界的价值整生。首先,其绿色的真善美益宜的价值元素,在对生中走向了审美中和化的整生。其生态真,成为绿色之真美,其生态善,成为绿色之善美,其生态益,成为绿色之益美,其生态宜,成为绿色之宜美,这就形成了绿色审美价值蕴含的集约与整生。其次,绿色审美意象在与生态全美意象的动态重合中,形成了持续增长的绿色价值整生和绿色审美价值整生。具体言之,其生态真,成为生态之大真和生态之至真,其绿色之真美,相应地成为生态大真之美,生态至真之美;其生态善,成为生态之大善和生态之至善,其绿色之善美,相应地成为生态大善之美,生态至善之美;其生态益,成为生态之大益和生态之至益,其绿色之益美,相应地成为生态大益之美,生态至益之美;其生态宜,成为生态之大宜和生态之至宜,其绿色之宜美,相应地成为生态大宜之美,生态至宜之美;这就形成了真善美益宜至大至全至绿的价值整生,进而形成了真善美益宜至大至全至绿的审美价值整生。绿色审美意象凭此而整生无限、蕴含无穷、价值无边。

在与生态全美意象的动态重合中,绿色审美意象走向了系列化、群落化的中和,整生化空间得以无穷无尽地展开。中国传统的诗学主张:言有尽而意无穷,追求象外之象,味外之旨,景外之景,弦外之音。海明威的小说理论,也有著名的冰山原则,露出海面的视而可见的只是冰山之尖,仅为十分之一,藏在海中的想而可见的,多达十分之九。这种审美意象的整生化,在生态艺术的绿色审美意象中,更得到了大时空的拓展。海德格尔对壶的分析,就有着由壶及它的序列化整生性。他指出:“壶之壶性在倾注之赠品中成其本质”,“在赠品之水中有泉。在泉中有岩石,在岩石中有大地的浑然蛰伏。这大地又承受着天空的雨露。在泉水中,天空与大地联姻。在酒中也有这种联姻。酒由葡萄的果实酿成,果实由大地的滋养与天空的阳光所生成。在水之赠品中,在酒之赠品中总是栖留着天空与大地。但是,倾注之赠品乃是壶之壶性。故在壶之本质中,总是栖留着天空与大地。”[8]在海德格尔眼里,壶的审美意象,通过生态关系,关联天地神人,形成了整生无限的审美空间。海德格尔还从凡·高的一幅描绘农妇之鞋的画里,看出了审美意象的整生性:“从鞋之磨损了的、敞开着的黑洞中,可以看出劳动者艰辛的步履,在鞋之粗壮的坚实性中,透射出她在料峭的风中通过广阔单调的田野时步履的凝重与坚韧。鞋上有泥土的湿润与丰厚。当暮色降临时,田间小道的孤寂在鞋底悄悄滑过。在这双鞋里,回响着大地无声的召唤,呈现出大地之成熟谷物宁静的馈赠,以及大地在冬日田野之农闲时神秘的冬眠。这器具浸透着对面包之必需的无怨无艾的忧虑,浸透着克服贫困之后无言的喜悦,临产前痛苦的颤抖以及死亡临头时的恐惧。这器具归属于大地,它在农妇的世界得到保护。正是在这被保护的归属中,这器具本身才得以属于自身。”[9]在海德格尔的阐释中,鞋与壶一样,作为生态艺术的审美意象,有着连锁反应般拓展的无限整生的审美时空,可次第显现无边无际的审美世界。海德格尔对具体艺术文本审美意象的整生化阐释,当基于生态艺术一般的绿色审美意象与生态全美意象的动态耦合与重合的大中和、大整生。

生态艺术是人与世界天生的绿色审美意象

艺术审美生态化和生态审美艺术化的耦合并进,在持续展开中,可走向质与量的最高境界,即艺术审美天生化。与此相应,人的绿色审美潜能和世界的绿色审美潜质,走向了天态对生。这就形成了生态艺术的更高本质:人与世界天态对生的绿色审美意象,简言之,即人与世界天生的绿色审美意象。与此相应,生态艺术有了自己的最高样式——天生艺术。

决定生态艺术品质的主要元素有四个方面:整生化、自然化、绿色化和审美化。这四个方面质与量的最高境界均是天生态,这四者最佳的统合形态或曰四位一体的高端耦合形态也呈天生态。这种天态统合,或曰天态整生,既发生在人的绿色审美潜能中,也发生在世界的绿色审美潜质中,还发生在双方的对生中,更发生在他们的对生物——绿色审美意象中。也就是说,天生,成了生态艺术普遍性的最高品质和核心品质,成了生态艺术最高的生发机制,成了生态艺术理想的生发样式。

绿色审美潜能的天态整生。艺术家整生的绿色审美潜能,走向天态发展的境界,有一个辩证的过程。艺术家的创作个性,是其艺术生命的本然流露,是其艺术天资的本然显现,是其艺术秉赋的本然生发,有着原生的自然性。这种原生的创作个性,走向自足的生发,即艺术天命、天资、天赋的全面生发,是谓整生。进而,它走向自律自觉的生发,即既合乎生态规律与目的又合乎审美规律与目的的生发,也就是合整生规律与目的的自由生发。再而,它走向如康德所说的无规律的合规律、无目的的合目的生发,实现了绿色艺术个性“随心所欲不逾矩”的天然挥洒,走向了合乎生态辩证法的天态整生境界。艺术家的创造个性,经由自然——自由——天然的发展规程,所达成的天态整生,既超越了原生态的自然,又超越了整生化的规范所指向的自由,是一种螺旋发展的人的自然化后的天然。这样的天然,才可能达到艺术个性的天放境界。庄子讲的“逍遥游”境界,与此相似,也是辩证生发的。人秉道性,天资自然,尔后剔除玄揽,以天真之道心观道,在把握各种各样的“以鸟养养鸟”后,通识整生之道,即“蹈乎大方”,走向与道同一的超然与逍遥。这当也是绿色艺术个性无法而至法的天然与天放。

绿色审美潜质的天态整生。世界的绿色审美潜质的走向天态,也有一个螺旋发展的过程。世界万物依乎本性的生发,合乎自身的规律与目的,合乎物种的规律与目的,合乎生态系统的规律与目的,合乎自然规律与目的,这就在自发的自律中,特别是自发之自律的递进中,形成了天态整生的审美潜质。加拿大环境美学专家卡尔松提出“自然全美”的观点,其依据也不外乎自然的自律所生发的有序性。人类社会系统从自然界生发出来以后,世界万物的生发,受到了人类文化和人类文明的影响,成为自律与他律的统一,成为自发与自觉的结合,形成了天态与人态整生的审美潜质。世界天态与人态交互发展的整生,有一种天化的终极向性。起初,形成的是人态同于天态的整生;进而,形成人态同化天态的整生;再而,形成天态与人态耦合并进的整生;最后,形成人的自然化与天的自然化同构的整生,或曰人的天化和自然的天化同构的整生,这就构成了世界绿色审美潜质的天态整生。

上述天生化的二者,形成了非线性的过程性对应,形成了辨证性的序列化对生,最终达成超越原生态自然对生的天态对生,或曰天生。换句话说,就是人与世界以天对天的相生与共成。以天对天的相生,指的是绿色审美潜能与绿色审美潜质的相互生发。在相互生发中,双方均提升了天态整生质,拓展了天态整生域。

双方天态整生质的相互提升,主要体现在潜能整生和潜质整生的自然化方面。人的绿色审美潜能的天态整生,是一个自然化的过程,即从审美潜能的自发整生,走向审美潜能的自觉整生,旋回审美潜能的自然整生。与此相应,世界绿色审美潜质的天态整生,也是一个自然化的过程,即从原生态的自然审美潜质的整生,走向人化自然的审美潜质的整生,旋回人的自然化和于天的自然化的审美潜质的天态整生。在天态对生中,这两个自然化的过程,是交织在一起的,显示了双方逐位相互促成、耦合并进的天态整生规程。正是这种序列化的耦合对生,人与世界在自然至绿和自然至美的平台上实现了共成,创造了天生艺术,即生态艺术的最高形态。

上述序列化的耦合对生,还使人与世界在自然至大至奥的平台上实现了共成,天生艺术也就同时成了最大形态的最远纵深的最广疆域的生态艺术。人的审美潜能的自足生发以及合整生规律与目的的自觉生发,使其生态足迹走向自然,走向天域,这就极大地拓展了他与世界绿色审美潜质对生的空间,创造了逐步在自然时空中生发生态艺术的人类条件。世界从自然化走向人化再到自然化,绿色审美潜质遍及自然,形成了不断在自然时空生发生态艺术的世界条件。当人与世界量的自然化的对应与对生,持续推进,可望在整个地球乃至宇宙,生发天生艺术。人与世界自然化的持续对应与对生,是量与质耦合的,真正的天生艺术,在生态性与审美性的结合上,实现了天质天量的一致。

人与世界的自然化对生,共成了天质天量的审美意象,生态艺术也就登上了天生艺术的最高平台,形成了最高的本质规定性。审美意象的天质性,主要从三个方面体现出来。从整体看,天质审美意象,是人与世界以天合天的结果,它虽然是人与世界共成的,然人已自然化,看不见人工的痕迹。它虽不是原生的天然,但确胜过纯粹的天然,是一种理想的天然,是一种至美至绿的自然。从各部分看,组成审美意象的景、像、情、意、趣、韵等,均凝聚着人与物的本性,是人与物生命本然的化合,是宛如天成的,又胜过天成。天成之物,本属独特,像树木的叶子,人的指纹,都因出自本然,而独一无二。基于自然又胜于自然的审美意象各元素,更是不可重复的,可达成独创与原创统一的天生性。审美意象及其各部分,其独一性所包含的特殊性、类型性、普遍性、整体性,也是人与世界逐层拓展的以天合天的结果,是不同平台与等级的天然性与不可重复性的统一。这就达成了审美意象天质性的系统生发,并显示了审美意象天质性与天量性的关联性生长。或者说,它的天质性,也有着天量性的生长。天质审美意象的天量性增长,还指它的联类无穷。在天质审美意象的前后左右上下,潜连暗接着相关相似的天质审美意象群、群落、群团、群系,达成了天量的增殖,实现了“以少总多,情貌无遗”。[10]审美意象天质天量的耦合生发,还显示了生态艺术在走向天生艺术的高级阶段后,向整个自然界覆盖的趋向。当这一天到来后,自然也就实现了至绿与全绿、至美与全美的统一,形成了天态美生场,生态艺术本质的系统生长也就走向了极致。

人才培养社会艺术教育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是行业特色型高校创新办学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针对当前行业特色型高校的产学研人才培养遇到的来自政府、企业、自身等多方面挑战,进行现状梳理,探索出符合现阶段行业特色型大学产学研合作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以促进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推动行业技术进步、提高经济发展速度。

关键词:行业特色;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

产学研合作的人才培养方式作为我国实践育人的重要途径,培养了一大批受企业欢迎的优秀专门人才,推动了企业、行业的发展,充分体现了产学研合作是行业特色型高校人才培养的必然选择;同时,行业特色型高校以依托行业而产生,服务行业而发展的办学特色,为学校产学研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充分展示了行业特色型高校是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的合适载体。但随着新一轮高校调整,特色型大学与行业的联系变得松散,行业特色不突出,办学定位不明确,呈现了“多科化”、“综合化”、“去行业化”的趋势,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推进,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行业特色型高校如何在新形势下更好的传承办学特色,发挥学科优势,紧密契合行业需求,积极参与国家创新体系,努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多层次、创新型的拔尖人才,是一个决定学校未来的重要课题。

一、行业特色型高校产学研人才培养在现阶段面对的紧要问题

从百废待兴的新中国成立初期到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我国行业特色型高校仍未跳出重学术轻实践、重基础轻应用的办学惯例,高校的科技研发、人才培养与企业技术创新、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缺乏有效结合,学校参与产学研合作的能力薄弱,学校资政育人、服务社会的综合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在现阶段,行业特色型高校的产学研人才培养主要呈现以下几大问题。

(一)行业特色型高校的“特色”受到削弱,与行业结合的力度不足

一方面,原有学科特色不再具有优势,随着高校的学科设置及科研内容的同质化,压缩了行业特色型高校原有优势学科的发展空间,特别是国家对于“211”、“985”等综合性重点高校的建设计划支持下,加剧了行业特色型高校原有学科优势、科研实力的弱化。另一方面,产学研合作中,因学科的同质化设置而使企业、毕业生的双向选择余地加大,行业特色型高校在相应行业中的就业人数不断减少,即使行业中的已有校友也因学历深造的多元化,淡化了校友的归属感,因校友交流而搭建的产学研合作关系逐渐松散。

(二)新兴学科专业发展劣势明显,健全的学科体系尚未形成

行业特色型高校经过转型,在多科性、综合性大学发展目标的指引下,新增并培育了新的学科,形成了新的学科布局。但由于曾经的办学目标和办学历史所限,早已形成的窄口径、低覆盖的学科结构特色与新增学科往往难以交融互通形成体系;而新增的学科专业科研设施落后、优秀师资缺乏、综合实力薄弱,实力也难以在短期得到提升,与优势学科差距显著;文化、艺术等通识基础课程虽然纳入培养计划,在缺乏学科支撑的情况下,课程内容的广度、深度均不能满足现代创新型人才的要求。

(三)人才培养模式单一,缺乏个性化的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方案

目前,我国行业特色型大学普遍存在人才培养方案单一,未曾建立与专业匹配的灵活弹性的人才培养计划。教育内容上,理论知识和传统知识多,新知识、新技术少,缺乏教育内容的新颖性;课程设置上,必修课、专业课多,选修课、通识课少,缺乏选课机制的灵活性;教学活动上,知识的讲授多,研讨式、课外研究性教学少,缺乏学生思考、学习、实践、创新等能力的培养;课程体系分布上,理工基础类课程多,人文社科类课程少,缺乏人文精神的培养;此外,学生在企业的生产实习孤立于高校的理论课程体系,企业没有与高校建立协同、系统的人才培养体系。

(四)师资队伍建设薄弱,双师型教育人才匮乏

目前,高校的教师结构处于不断年轻化和学历层次持续提高的过程,从本科、硕士到博士一贯通的青年教师越来越多,为教师队伍带来活力,提升学校科学研究能力的同时,也带来了教师行业经历普遍缺乏,教师培养体系及相关配套措施不够完善等影响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现实问题,从而无法有效指导与培养具备实践创新能力的人才,更难以培养出复合型、拔尖性人才。原有的老教师,教育观念上普遍存在传统保守,强调“知识本位”,忽视学生成人、成才的育人理念;教学方法上较为呆板,缺乏实践教育手段,影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此外,从行业、企业里聘请具有工程、生产经验的兼职教授制度,在很多高校盛行,但基本流于形式,未在人才培养中系统使用,发挥应有的作用,双师型人才甚为匮乏。

(五)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的制度不健全,缺乏统筹协调机制

对于产学研合作各方而言,产学研合作是形式多于实质,各方之间缺乏完善的互通合作机制,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针对政府而言,为了建立创新型国家,各级政府对产学研合作关注度增高,政策力度加大的同时,各地、各部门各自为政、力量分散、条块分割同样严重,协同创新机制缺乏,难以形成对产学研合作支持的合力,造成资源浪费。针对企业而言,行业企业在经营中缺乏人才培养与使用的长远眼光,只使用现成的、成熟的技能人才;在企业创新时,购买已研发成功的专利、技术方案等成熟生产技术。针对高校而言,高校政策历来都鼓励教师从事科学研究,申请纵向课题,而忽视甚至轻视以技术开发为主的产学研合作项目研究,主要表现于纵向项目在职称评定、计算工作量等方面的正面作用远大于横向项目,甚至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很多教师对于产学研合作的兴趣不高,动力不足,更忽视对人才有目的地培养。针对学生而言,以生产实习、课程设计为主要形式的企业生产活动的参与时间短,程度浅,学生自身也不重视,没有强烈的实践意识,实习效果差。

(六)人文精神教育缺失,教育目的单一

高校的人才培养,不仅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应重视培育人文精神,促进青年学生理想人格养成和全面发展。人文精神教育有助于扩展科技工作者的知识面,启发形象思维,同时提高人的文化素养,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在独立、个性人格的塑造中,促进其全面健康发展。爱因斯坦说,“科学虽然伟大,但它只能回答世界是什么”[1],而人文教育则解决怎么去做,为科技把握方向。无论在行业特色型高校发展的哪个阶段,倡导经世致用的专业性教育均忽视了人文精神教育。当下存在结构化缺陷的产学研人才培养,无法培养具有健康人格、独立个性、高尚的道德情操、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优秀人才,“灵魂落后与发展脚步”的现状,形成用人单位和求职大学生之间的脱节和矛盾。

二、探索行业特色型高校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举措

从行业特色型大学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的历史发展轨迹看,既不能照搬以培养基础理论研究型人才为主要目的综合性大学人才培养模式,也不能沿用以获得职业技能,培养操作型人才为主要目的的职业技术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新形势下的行业特色型高校,应当建立以高校人才培养为主导,以市场需要为导向,以企业为技术应用和科技创新载体,通过教学、科研和生产的有机结合,形成精英化教育和专门化教育协同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培育具备基础知识宽厚、知识结构合理、实践能力强的创新型优秀人才。

(一)加强学科建设,提高合作专业的广度与深度

一方面,完善学科建设,促进各级、各类学科及专业的均衡发展。以强势学科带动弱势学科,形成符合区域及行业需要的优势学科群;以理科、工科带动文科,形成通识与专业交互、文理交融的行业特色群;以经济建设与行业发展的需求带动专业设置、学科建设,主动调整和开设一批特色学科专业,形成产学研结合的学科体系。

另一方面,提高合作专业的广度与深度,促进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的有效性。以企业各层面的需求为抓手,基于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的相关要素,从信息、技术、科研、管理、人力等方面,展开多形式、多层次、制度化、常态化的合作教育。同时,相关合作模式相互促进,相互影响,提高产学研的合作深度。例如在校企科研平台建设的同时,拓展利用行业教育资源,加强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和课堂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的有效性。

(二)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构建具有特色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根据行业特色型高校的人才培养实际,应当构建以公共通识课程、学科专业课程为基础,以专业限选课和任意选修课为重要组成,以实践性教学贯穿其中的特色课程体系。实践性、应用性应当作为课程体系设置的主导思想,以企业、行业需求为导向,开放育人平台,构建产学研合作的协同育人机制,从有条件的专业中选择性的开设相关实践性课程,依托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进行课程实习、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将实践教育由课堂内扩展到课堂外,由学校内扩展到学校外,由行业内扩展到行业外,实现“教、学、做”的有机融合,建立灵活、可操作的寓专业教育于通史教育,寓分层、分类培养于模块化课程,寓实践性教学于课堂教学的特色教学模式,最终培养出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专业人才。

(三)优化师资队伍,培养“双师型”教育人才

产学研合作教师专业化程度是制约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因素,根据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尽快建立具备科研能力、技术能力、实践技能的“双师型”师资队伍。首先,强化教师的产学研工作经验,根据学科、专业特点,有计划有步骤的安排教师到对口企业挂职,深入一线实践锻炼,获得企业在人才需求、技术需求的第一手资料,增强个人技术研发的有效性及课堂教学指导能力,拓展教师自我提高的渠道,从而将本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技术引入教学中,将学生带入学科前沿。其次,鼓励有经验的教师与企业进行产学研合作,并借助企业之力建立科研、技术产品的实验场所、中试基地等,积极为企业科研创新和地方经济转型升级出谋划策,促进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与此同时,高校将横向项目的经费总额、学生培养人数、专利申请数量等,作为专业职务晋升的重要依据。最后,以聘任兼职教授或柔性引进的方式,将行业、企业中的技术、科研领军人物请进学校、课堂,担任兼职教授或研究生导师,参与高校科研团队建设,参与学生的课程指导,提高学生参与实践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技术应用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

(四)深化产学研合作方式,建立以校企为主导的人才培养长效互动机制

产学研各方可以拓展与深化合作方式,共同提高双方的研究开发能力和水平。首先,各级政府在进一步鼓励产学研合作,提高覆盖面的背景下,保持扶持政策的体系化,通过制定相关的奖罚措施,对于产学研合作行为进行引导和监督,注重政策扶持的有效性,为深化产学研合作做好政策保障。其次,高校除了向企业输送人才以外,还可以配套提供研发条件,如科研团队,研发设备,研发场所等,提高企业优秀技术人才的科研创新能力。再次,校企在共建研发基地、研发中心,联合开展共性、关键性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有所突破的同时,不断探索开放办学的新模式,通过共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研究生工作站、实习实训基地、协同创新中心等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载体,在订单式人才培养计划、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等具体培养计划方面有所突破。最后,校企双方可以建立校企互通领导机构和校企合作管理实施机构,形成产学合作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保证高校与行业企业沟通的有效性。法国、德国等国家的行业特色大学十分重视长效机制的建立,特别在“共同管理、专业教学、科学研究、师资建设、平台搭建等层面的长效合作机制”的建立,“有效保障了大学与行业企业开展深层次的交流和实现实质性的融合”[2]。

(五)重视人文精神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

行业特色型高校应当培养双统一的优秀人才,即行为、修养、信念、人格的道德性的统一,对知识、科学、真理的重视与求索的统一。“科学技术进步了,推动科学技术进步的一种文化背景与人文精神却往往被人忽略了,‘科学至上’,‘技术至上’的观念悄然滋长。与科学技术的发展相应,科学教育一跃而升到了最高的位置,而人文教育则从原有的鼎盛时代一步一步地滑落到了最低点”[3]作为21世纪新形势下的行业特色型高校,特别是工科背景的高校,应当在已有学科和专业特色的基础上,寻找与人文精神之间的结合点,实现人才培养的交叉与融合。通过对大学生文化素质的教育改革,改进课堂教育,建立科学的学分体系与课程体系,加强专业、学科间的融合,渗透人文精神,培养学生对待知识、创新和科学的态度,全面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知识、技术创新基地和实践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摇篮的行业特色型高校,应当抢抓机遇,发挥自身特色和优势,通过产学研合作,将自主创新能力的增强转化为推动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将人才数量和质量的提高作为国家发展的动力源泉。

参考文献:

[1]邹德秀.500年科技文明与人文思潮[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135.

[2]钟秉林,王晓辉,孙进,周海涛.行业特色大学发展的国际比较及启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4):4-9.

[3]文辅相.21世纪的大学教育目标:高科技水平与高文化素养[J].高等教育研究,1995(6):6-15.

收稿日期:2014-10-15

作者简介:朱箭容(1982-),男,江苏南通人,讲师,硕士,从事高教管理、教育法、行政法研究。

上一篇:基础灌浆技术水利工程论文范文下一篇:土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