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我就不要离开我范文

2023-09-21

爱我就不要离开我范文第1篇

小杨,桂花桥镇五年级二班的一名学生,而且是刚从资阳转入我校的。这期我继续担任该班的体育教学工作。上第一节体育课,我就发现这个孩子与众不同:集体活动时跟不上节奏,动作不协调,心不在焉,学习积极性不高;自由活动时,没有安全意识,总做些危险的游戏,同学常告他的状。我把这些情况告知班主任,并从班主任黄老师那里得知该生是一名留守儿童,住在金桂苑,爷爷奶奶是他的监护人。对于该生的异常表现,黄老师也向监护人反映过,该生的爷爷奶奶也是很着急,但是他们想到的是喊黄老师给孩子补课,想只要孩子的成绩好了就行。(这就是祖辈的教育不追根源,只要孩子的成绩,好像成绩好,就一好百好。)黄老师当然不会给孩子补课(答应在校期间多关注)。她开玩笑似的对我说:“你是体育老师,要不你给他补?”虽是一句玩笑话,但让我想起妻周末带上折楼小学的留守(特殊)孩子到我家活动的事,我何不叫他也来参加呢?而且妻的课题是从心理入手,从源头入手,从异常行为的成因入手,应该比简单的补课有效多了。于是,在一个周末,我带他来到了我家。妻首先对他做了”关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问卷调查“(为了不让现成的答案约束到他,妻采用问答式,就是妻问,他答,有回答不上的妻根据答案提示)。在关于喜欢上学吗?他的答案很独特:半喜欢,不不喜欢;喜欢语文,不喜欢数学;学习时本想好好听,但脑袋似乎不听使唤,总是梦游。最后一题:目前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他的答案完全不是预定的”考试考好;长大事业有成”,而是”爸爸不要离开我!“当我和妻听到这个心声后,对视良久,那心里的滋味啊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稍稍平复后,我们都很庆幸,幸亏采用了这种方式,读懂了孩子的心。

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办呢?妻开始做饭,留他吃顿晚饭。(已经电话告知了他的爷爷奶奶。)妻像对亲儿子似的,做了粉蒸肉、肉末蒸蛋、蘑菇汤。(这都是他告诉我们,他爱吃的菜。)吃饭过程中,我要求他把我想成自己的父亲,把妻想成自己的母亲,我们一家三口共进晚餐。(我们从湖南台的《变形记》学到的)他先感到难为情,后见我们真心相邀,并很快投入,并露出了最纯真的一面。他一边吃一边说:’奶奶可不会做这样的菜,还是妈妈会做饭,有妈的孩子真是一块宝。这蘑菇汤是我的最爱,我要把他喝完!“(还把蘑菇汤放到自己面前)。看他幸福地享受着这一切,我们也很幸福(我们的儿子在外求学,我们好久没一家三口共进晚餐了)。晚饭后,我们想看看他有什么作业,义务为他辅导。可他就是不愿意,说:”还早呢!星期天再做!“我们也只好送他回家。(强迫,会带来更大的伤害。或许会让他产生抵触情绪,以后不参加我们的活动了。) 第二个周末到了,他开心地来到我们家。这次我们先聊天。他告诉我们,他的亲妈妈生他的时候就去世了,后来他的爸爸又结婚了。但是那女的对他不好,但他说自己毕竟有妈妈了,他还是亲热地叫她妈妈。(直到现在,如果见到了也是这样叫的)再后来,那女的对爸爸也不好了,爸爸离婚了,他和爸爸只有来峨眉投奔爷爷奶奶了。但是爸爸在成都工作,平时也很少回峨眉。所以,实际只是他投奔了爷爷奶奶。

得知他的身世以后,我很同情他,在以后的体育课中,我总努力多关注他。一些动作要领他无法掌握,我就手把手教他。同学告他的状时,我总是努力寻找他这样做的理由,为他做合理的解释,再单独告诉他,他的行为让同学不高兴的原因,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并不简单粗暴地呵斥他。渐渐地,他对我十分信任,各个方面也有所进步。其他老师也发现了他的细微变化,不过状态不太稳定,时好时坏。

有一天,体育课自由活动时,他兴致勃勃地告诉我,他又有新妈妈了,并说这周他不去我家了,原因是爸爸要带新妈妈来奶奶家。我们击掌,祝福他们一家周末快乐幸福,永远快乐幸福。新的一周来临,我早早地来到学校,了解他的情况。他见了我就滔滔不绝地讲了起来,这个妈妈可好了,啊,不,应该说这个阿姨可好了,知道我爱看书,就给我带来了一套《水浒传》做礼物;还帮奶奶做饭,她做的饭可好吃了;还有她也有个儿子,比我大一岁,上六年级了,在成都上,成绩好得很。“哦,那你可得小心哦?“我提醒他。(他在兴头上,这时提醒才有效)“为什么这样说呢?”“你想啊,他是你哥哥了哈,他那么棒,你却只有语文好。”我故意停顿下来。他嘟着嘴说:“我知道你的意思,你要我全面发展,和哥哥比一比。”

“对,响鼓不用重锤!”我竖起大拇指说。接下来他的表现有所进步,仅限于在校。他的家庭作业经常不完成,尤其是数学,完成了也很糟。我只有借我曾经上过高段数学的优势,要求他遇到不会做的,自己打电话问我(当然也可问他的数学老师),不过他主动问的时候不多,我常碰到他的爷爷奶奶,他们说孩子爱问他的哥哥,兄弟俩经常通话。我兴奋极了,这真是一个好的教育契机。我来到了他们家,详细了解情况,不过大失所望。哥哥用的教材和我们这儿不一样,有些题哥哥不会做,有些会做,也不知怎么讲。他的爷爷奶奶要求我每天给他看看,看到慈祥的两位老人,我不忍推脱,每天坚持来给他检查数学作业。作业问题解决了,但他的灵魂好像还是没有栖居地。星期天,我常发现他独自骑车在桂花桥镇转悠,且做些“杂技表演”,我很担心他出安全事故,就问他为什么不在家陪爷爷奶奶呢?他说爷爷身体不好每周要到峨眉去拿药,奶奶要陪伴他,他一个人在家。哎,中年人个人问题不幸,真的苦了老年人和孩子啊。我要求他把车骑回家,陪我去钓鱼。他爽快地答应了,原来他在资阳的时候,爸爸也常带他去钓鱼。以后的星期天,我不是约他去钓鱼,就是约他去打球,这样一来他的好多行为得到了矫正(和同学相处融洽了,在生日的时候,带来蛋糕和其他孩子分享;学习积极性提高了,不再心不在焉,无所谓的态度;爱看书了;常见笑容;热爱运动。)体育课也成了他期盼的课堂。“我感觉他把我当爸爸了!”一天,我和妻聊起他时,我这样说。“当爸爸,是好,但你毕竟不是他的爸爸,我们这样做只能治表不治本,想要真正解决问题,只有让他回到他的爸爸身边。不再是留守儿童,很多问题都可解决。你看,他的爸爸又再婚了,而且女方自己有儿子,和小杨的关系又好,过去好相处(独生子女很孤独,他们很多渴望有兄弟姐妹陪伴,而这两兄弟可以说是同龄人,也许还有相似的经历,在一起多好啊),听说这个女的是真的好,这样小杨缺失的母爱也找回了。”“你的意思是劝他到成都读书?”“对头!现在快放假了,那么长的暑假,我们肯定会外出,你的代理爸爸会当不好的。再说了,孔子讲因材施教,对于小杨这样的特例,我看这个最适合。“

我们立刻来到他爷爷奶奶的家,把我们的想法告诉了老人家。老人家含泪说:“我们也想啊,你看这期,把你们两个连累了,你们硬是又什么都不收。只是,我的儿啊,婚姻路程太坎坷,我不敢提出,怕提出了人家嫌弃我们,又和我儿子离婚了,这样一来,我儿离了三次婚了。以后谁还敢要啊?”“三次?”老人家看我们很惊异,讲述了小杨爸爸的婚姻历程:“我们告诉孩子说他的妈妈死了,其实不是的,他的妈妈生了他不久就跟了别的男人,音讯全无,完全没当自己还有个儿子。我们都当她死了,就这样给孩子讲,孩子小,对她一点记忆都没得,也就相信了。我们娶她没少花钱呢!孩子一直我们带着,后来他们由于几年不在一起,自动解除了婚约。我儿子也有了第二段婚姻,这女的没结过婚,好像一开始不适应当妈,我们也理解,但孩子希望有妈妈啊,对她叫得之甜;重要的是这女的没工作,把钱看得比命都重,我儿把钱交给她,她只进不出,想买双拖鞋都要和她磨半天嘴皮子。我们开始也给儿子孙子买些,贴补他们,毕竟我们两老有退休金。但邻居劝我们别插手他们的夫妻生活,说这样的女人会过日子。我们觉得有理,就买了这里的房子住了过来。后来,儿子实在没法过下去,要求离婚,她没收入,我们得补偿她,加上我们一走,她带我孙子也好几年,我们一次性给了她6万块钱,才离了婚.现在,儿子刚有了第三段婚姻,我们真的怕啊!”“我来和他们讲,行不?我作为老师,我要为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考虑!”老人家答应了。暑假的一天,他们儿子一家一起回来了。老人家打来电话,我去了他们家,把想法及这样做的目的告诉来了他们,小杨的爸爸很感动,觉得我们是真心为孩子好,看得出他现在的媳妇是个易于相处之人,因为她和妻一样是温柔之人,应该会对孩子好的。他们答应回成都就联系学校。我们都期盼着。

上一篇:小区消防演练总结范文下一篇:畜牧经济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