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传播论文范文

2023-09-16

大众传播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文化产业作为创新密集的高附加值产业,正在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传统文化与新兴文化创新融合发展的过程中会面临许多的机会和挑战,其中人才具有重要作用,而人才的培养离不开社会文化背景和经济发展阶段。因此,从现状分析、机会与挑战等方面对产业转型升级下文化产业创新融合发展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启示,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OBE理念的文化管理人才培养建议,以期促进文化产业的大力发展和目标人才的需求培养,为产业发展与教育结构提供对接。

关键词:产业转型升级;文化产业;创新发展;人才培养;OBE理念

目前,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全球产业发展和竞争格局正在不断演化,无论是发达经济体、新兴经济体还是后发经济体,都迫切需要产业转型升级来应对全球经济治理和国际安全形势的极大挑战。中国在努力扭转传统产业在国际竞争格局演变颓势的同时,也在不断加强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力度,其中,文化产业作为知识、绿色、创新密集的高附加值产业,正在分工体系形成过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因此,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改革的日益深化和需求的不断增加,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产业的大力发展,成为目前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加快文化发展的步伐和力度,以此来实现文化强国[1]。

文化是民族之魂,尤其传统文化为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管理学习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在构建特色文化体系时会把传统文化作为加工材料,间接让传统文化得以延续和推广,不断被接受、学习和认同,在发展过程中建构的一系列内容会成为研究的对象和议题。文化产业发展内涵丰富,可以对其赋予时代价值,化身优质文化产品,从而提升其文化经济价值,满足受众的精神需要和文化消费,强大的文化产业也是一个国家的重要竞争力。在新媒体时代,青年作为主力军和先锋,如何能够让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青年群体的文化之中,如何有效学习和推动文化的传播与管理,对培养青年群体的正确价值观、以更加包容与自信的姿态应对外来文化的冲击、助力文化强国战略的实现和我国精神文明的不断发展至关重要[2]。

目前,有关文化产业发展与人才培养方面的研究较多,但与新兴文化创新融合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研究却在近年来才开始逐渐发展起来。有的学者从特定主题进行理论分析和现状发展梳理,有的学者从社会学、主流意识形态、新媒介技术、商业与消费等特定视角和逻辑作出各自的解讀[3]。大多数学者对文化产业及其创新融合在我国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和反思,并讨论了文化产品如何以新方式进行主动生产和创造新的意义。在相应人才培养方面,讨论如何在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培养学生更契合社会需要的能力,或者单独从某些文化现象或者热点中进行考察也在目前研究中较为常见。

在研究方法上,很多学者聚焦在研究内容、实践规律等的理论定性探讨上[4-5],大多数问卷调查和访谈以现状描绘为主,并且建立了一定的研究基础。随着定量方法以及计算机科学技术等的不断发展和优化,越来越多元化的研究手段应用在数据收集、挖掘与分析过程中[6-7]。本文立足宏微观双重视角,在宏观探讨产业转型升级下文化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的同时,对青年在文化产业创新融合发展过程中基于OBE理念的人才教育教学培养等方面进行微观剖析,以加快促进国内产业转型升级以及相应管理人才的培养。

一、产业转型升级下文化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一)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文化体制改革以及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业态不断创新融合,传统文化的创新和新兴文化的传播相互融合,既促进了文化产业结构发展,又弘扬了优秀传统文化,也有利于引领青年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文化产业发展离不开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随着人们对文化需求的日益增长,各类多元文化价值越来越被提及并受到重视,以新业态充斥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也引起研究者的关注[8]。

纵观当前的社会与媒介环境,各类新技术、各种新文化形式的渗入必然会给文化产业发展带来巨大的影响变化。虽然很多文化日渐被大众所接受和喜欢,但是其产业化的创新发展困境仍然没有消除,而互联网时代虽然拓宽了其传播发展的路径和渠道,但文化冲击、意识薄弱、受众共鸣、与时俱进等问题都进一步阻碍了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让其在融入主流产业发展中面临被边缘化的风险。因此,促进传统文化与新兴文化产业融合、创新发展模式并分析其传播发展过程的主体和受众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通过文化借力为推动文化产业自身的发展创新寻得对策。其中,由于青年群体的个性特征、社会地位等使其有较多的激进观点和价值取向,或者是消极的自我调侃和麻痹,大多数不可避免地蕴含着抵抗的属性,因此其群体文化领域得到更多人关注与重视。

互联网时代的受众可以根据其需要,自主而有意识地对各种内容进行选择吸收,因此,文化产业的受众往往是本身就对文化有兴趣,或者是对文化有硬性需求的一批人,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批受众也是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贡献者和建构者,他们通过不断汲取文化相关内容,反过来哺育了文化产业的发展,自发地为文化产业开辟发展空间。文化的特点决定了文化产业发展需要充分地考虑需求和目标,并且需要对文化产品内容不断更新以适应瞬息万变的网络环境,也就是说文化产业相比于其他产业需要更多的竞争性,从而让受众群体的注意力放置其上。

传播价值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家园,传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提升人们的文化自信,对于整个社会文化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其中蕴含着值得学习和倡导的文化精神和思想观念。但目前文化产业还有许多尚待挖掘的领域,通过新媒介会创造更多价值,新兴机会和创新空间也会助力这些领域的开发与应用,并不断被赋予新的价值,得到与时俱进的更新。文化作为一种资源成为资本链条中的一环,经过创意环节的转换和商业运作,转化为具有特色内涵的文化产品,形成经济价值[9],许多文化元素和信息产品被纳入互联网产业和文化产品开发之中,在市场的推动下实现了实质性、创造性的转化,衍生出各类新式文化产品,带来了更多的文化消费,促进了文化产业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

(二)机会与挑战

文化产业的不断发展建立在有关文化政策扶持的基础上,既有新兴文化的创新尝试,也有传统文化助力的宝贵实践。弘扬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直是我国政府的目标之一,建设文化强国也是我国的长远战略。近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后,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再次强调了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而在国家政策中,既有总体性的发展措施,也有针对具体的保护策略,既包括文化产业,也囊括文化事业,并注重教育培养文化管理人才,这些对于推动文化产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得到更好的创新与融合以及新时代相应人才的教育培养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同时,网络技术的更新与媒介技术的结合,使得文化产业发展得到更多的关注,尤其是5G、虚拟现实技术等的开发与应用在一定程度上给予赋能,并且在数据化趋势下,进一步激发了文化的活力与价值,让其能够更好地被用于文化生产与再创作。

在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文化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也有很多挑战。首先,网络技术和新媒介的发展造成视觉化的转向,让各种文化形态汇聚其中,文化的意象特征和扁平化风格带来了大众传播的“快餐式”消费,造成文化尤其是传统文化的历史底蕴和厚重感有被消融的风险,因此,需要重新思考文化产业如何促进文化在网络这个视觉媒介里创新表达的方式。其次,信息不断碎片化,虽然其能够实现更快速地流动与分享,但浅表化的信息接收方式让受众对于很多内容实质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无法进行深層意义的理解和心理上的认同,导致文化的流俗,更难以传达传统文化等的底蕴和内涵。同时,信息的撕裂状态极易导致信息失真和混淆,使受众的理解可能与原意不符,给文化传播和产业发展带来挑战。

(三)创新融合发展启示

文化产业的发展为传统文化与新兴文化的创新和融合提供了载体,而在多元文化之下,文化产业要有自身的新发展和新实践、开拓自己产业空间并让更多人投身其中,就需要采取各方面措施,与各主体通力合作,解决其在文化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化被动的融入为主动的转化,从而实现文化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有效性。

首先,完善文化产业发展的制度与规范。良好的产业生态环境是文化产业和谐健康发展的基础,而产业生态的良性循环、文化发展秩序的有条不紊,离不开积极而有效的政策监管。政府作为监管主体和把关人,在增强自身监管力度的同时,也应联动各方,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和管理体系,制定完善的奖惩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我国文化产业规范的不足,有利于文化相关的内容生产者、运营者自觉担起责任,推动多元文化的发展与互动,在文化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中提供制度保障。

其次,营造良好的文化产业发展氛围。关于文化内容的监管由于其背后的文化意指以及价值取向难以判断,使得技术限制无法通过机器等审核,必须通过人为进行监管,但是仅靠政策的监督和法律的制约仍有不足,还需要借助行业、产业及其成员的自律,这就需要设置合理的产业规范、培育积极的文化产业发展环境,同时完善而积极的产业规范也是文化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表现之一。通过推动建设、管理和维护形成一种自治公约的默认行为准则,从内容生产者源头减少违法或者不良现象的产生,这也能够极大降低内容审核的成本,使得文化作品有序产生,并让优质的内容得以更多的展现,促进形成良好的文化产业氛围,共享积极健康的价值观。

再次,塑造优质文化内容。要想实现文化产业的创新融合,则必须把握好作品的定位,根据不同的产业情境进行改造创新,同时也要做好受众定位,精准施策,充分考虑到文化的认知和理解能力的差异性,既把握群体普遍的兴趣爱好,也要了解群体间各异的需求,基于市场实际需要进行文化创新和产业發展。在传播方式和发展载体上注重内容形式的选择,特定文化产品内容紧附网络变化而不断更新,让其成为生活情境的一部分,这样会有着较强的吸引力,更易形成规模化发展。

最后,打造优质文化品牌。在产业转型升级下,文化产业创新融合发展需要融入符合时代审美的元素并建构出自身产业意义,每个产业领域都有其典型的代表和符号象征,文化产业也需要衍生出文创产品及服务,打造自身的优质文化品牌,通过统一的视觉符号和形象语言,增强受众的认知,形成持续的关注和传播。不过,在文化品牌的培育过程中,必须警惕商业的过度收编,防止让文化品牌成为文化消费的符码,忽视了背后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观的传承。商业元素的融入不能强行挑战文化尤其是传统文化的严肃性,需要以更加温和的方式,利用合适的风格、元素、符号等进行文化的表达实践。

二、基于OBE理念的高校人才培养

目前,文化管理能力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经济社会的发展指标和价值维度,在文化加剧融合的今天,文化管理更应被社会各界所关注和重视。其为中国经济、外交以及安全等影响力的扩展提供了更加有效和有利的软环境,同时作为知识、绿色、创新密集的高附加值产业,正在结构优化调整和分工体系形成过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有针对性地优化调整培养新时代文化管理人才,为促进以文化产业为主要内容的产业转型升级提供知识基础和人才支持。

管理学经历了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科学以及现代管理理论三个发展阶段,有学者主张管理是一种文化,并认为进入了第四个发展阶段即文化管理理论阶段[10],在此背景下,对文化管理相关的教学和研究成为热点,新的文化管理思想、教学理论和方法不断涌现。国外对文化管理相关的教育教学研究经历了不同发展阶段,国内对文化管理相关的教学和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经历了与国外研究大体一致的演进阶段,但中国作为新兴经济体,文化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文化产业日益繁荣,并且中国具有丰富、优秀的文化传统和文化资源等,因此,结合国内的文化制度、政策以及战略导向,使其对文化管理相关的教育教学改革研究更具有自身特色。

对文化管理相关的教育教学研究其本质是为了向更有利于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方向演进和优化,真正培养学生符合社会需要的能力,其离不开国家经济发展阶段的大背景,随着国家产业转型升级与结构调整,文化新兴产业开始不断涌现,并且创新创业教育、新工科建设等也不断加入其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管理相关教育教学研究体系。学习文化管理相关知识理论,结合国内国际新形势以及我国当前文化体制创新和文化事业发展等现实需要,进行相应课程改革与优化,对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树立新时代文化自信以及核心价值观、真正践行文化强国、促进文化产业繁荣发展、优化文化产业结构、有针对性地培养新时代文化管理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近年来,文化产业市场改变传统的灌输式说教形式,文化产品基于不同形态融入不同的多元文化,以巧妙的方式糅合进内容之中,引起广泛关注。因此,在高校人才培养方面,也要根据实际形势转变文化管理方面的教育教学方式和人才培养模式,基于明确目标和预期表现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根据社会发展需要有针对性地培养和输送人才,同时为避免文化产业的过度娱乐化和形式化,提高文化素养、引导正确价值观形成也是重中之重。其中基于学习产出的教育模式(Outcomes-based Education,OBE)是成果导向和目标导向的一种先进的教育理念,其由Spady等人于1981年提出,最早用于美国和澳大利亚的基础教育改革中,目前已成为许多国家教育改革的主流思想,强调以学习的产出驱动整个课程活动和教学评价[11]。文化管理相关教育教学也开始应用OBE理念来引导专业建设、促进教学改革和提高教育质量,形成基于OBE理念的文化管理教育教学改革模式体系[12-13],在基于OBE理念的文化管理人才培养体系的基本构建理念和实践等方面进行探索。

首先,基于OBE理念探索一种围绕文化产业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新范式。目前为了积极应对新一轮产业变革和科技革命,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发展目标,主要通过新工科建设支撑服务创新驱动发展的国家战略。而文化作为最基本、深沉和持久的力量,在国家文化强国战略指导和新兴文化产业加入下,应基于OBE理念,探索形成一种在优秀文化传承和文化产业繁荣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渐改、内生外化的工文结合的人才培养新范式,并且根据新兴文化产业对接和新经济行业需要,培养出具有文化格局、创新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其次,在文化素养和价值观的引导下构建不同目标标准的人才培养体系。文化素养和价值观对正确选择、准确理解、合理评价多元信息并能成为创新型传播者具有重要作用,学校通过培养青年的文化素养并引导正确价值观的形成,使其保持着理性的认知,掌握批判性的思维,有效识别优秀文化,共同助力于营造良好的文化产业生态。在此基础上基于OBE理念,高校应充分开展各类文化教育活动,针对不同的知识背景和成长阶段进行特色文化教育教学,并根据学生不同能力和需求构建不同评价标准和成才目标,为实现双向需求奠定良好基础。

再次,在增强互动性和参与感的基础上构建以应用为核心的实践教学培养体系。网络技术的发展改变着以往传统文化内容单向传播的方式,越来越多网络内容是基于受众需要而进行创作的。因此,在相关文化教学上也应注重互动,培养青年涉猎新兴文化知识的主动性,在学习交流中实现共鸣。基于OBE理念和文化产业发展氛围,在加深自身兴趣认同的同时,以应用为核心构建实践教学培养体系,促进青年从文化消费者身份向创作生产者身份转换,用所学知识对文化内容进行个性化改造,实现文化产业的创新融合发展。

三、结束语

不难发现传统文化因为市场化、现代化和全球化的问题,一直有着传承困难、传播渠道不畅的困境。随着我国互联网的加速发展,我国已经进入了全民参与的网络时代,互联网的大规模普及不僅促进经济政治的深刻改变,同时也影响着大众的生活和习惯,让人与人置身于无形之网。在互联网这个载体上,诞生了很多新兴文化产业,既有以主流文化为主体的源流,同时也伴生许多独特而多元的新兴文化群,彼此在新媒介环境中逐步变得相互依存与相互影响,并通过娱乐化、碎片化等方式进行再度产业创作,为其赋予了文化产业新的时代内涵,随着政治考量、市场融入、商业资本和网络媒介等的加持,文化产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实现一次又一次的创新融合。但这个过程会面临许多的困难和挑战,需要各方的努力,其中高校在人才培养与供给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其对文化方面的教育教学研究也离不开社会文化背景和经济发展阶段,通过基于OBE理念对文化管理相关教育教学研究进行实践性思考,为教育结构与产业发展提供一个对接窗口,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可祎.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是建设文化强国的战略支点[J].学术交流,2012(5):127-129.

[2]Agnieszka B G. The role of youth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reative industry [J]. Management, 2017,22(1):226-237.

[3]范玉刚.“健全文化产业体系研究”的问题导向,多维价值与时代关切[J].学习与探索,2020(10):120-130.

[4]张曾芳,张龙平.论文化产业及其运作规律[J].中国社会科学,2002(2):98-106+207.

[5]梁竞阁,肖丽.文化产业安全理论分析与保障措施[J].中国行政管理,2020(4):130-133.

[6]吕乃基.Big Data and Epistemology[J].中国软科学,2014(9):34-45.

[7]刘静,惠宁,南士敬.数据赋能驱动文化产业创新效率的非线性研究——基于STR模型的实证检验[J].经济与管理研究,2020(7):31-46.

[8]Zhu Z. Research on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regional economic growth and culture industry of our natio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 2013(4):104-106.

[9]傅才武,岳楠.论中国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的实现路径——以当代文化资本理论为视角[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9(1):28-38.

[10]罗争玉.文化管理是企业管理思想发展的新阶段[J].湖南社会科学,2003(1):90-92.

[11]施晓秋.遵循专业认证OBE理念的课程教学设计与实施[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8(5):154-160.

[12]周桐.基于OBE理念下高校专业建设的实施路径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8(8):81-84.

[13]苏芃,李曼丽.基于OBE理念,构建通识教育课程教学与评估体系——以清华大学为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8(2):129-135.

基金项目: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项目“区域创新政策驱动广东产业转型升级的网络演进研究”(GD18YGL09);广东工业大学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文化自信下面向产业转型升级的《文化管理学》项目式教学改革与优化”(广工大教字〔2019〕70号);广东工业大学校内博士启动基金项目“政策导向下创新项目合作行为及其合作网络的演化研究”(18ZS0201)

作者简介:赵雷(1987-),女,汉族,吉林长春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为公共决策、合作创新。

*通信作者:陈俊喜(1987-),男,汉族,内蒙古莫旗人,硕士,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管理。

大众传播论文范文第2篇

新媒体时代,传播技术的变革推动新媒体展现出强大的社会影响力和生命力,并延伸应用到各领域,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同样如此。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创新创业已成为高校教育改革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之一,成为经济新常态发展的新引擎。新媒体技术的变革与应用,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契合度较为紧密,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开辟了新路径,为其创新范式发挥着纽带作用,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带来新的契机,但挑战也相伴而至。在新媒体环境下,研究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创新,构建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新媒体支持模式,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效果及质量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提高创新创业教育质量和创新引导方式,借助新媒體平台探寻的教育路径,已成为亟须探讨的重要问题。

基于国家鼓励双创教育的时代背景,学者周苏、褚赟主编的《创新创业:思维、方法与能力》(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年5月出版)对创新创业教育展开了全面论述。该书以高等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为研究对象,从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创新能力等层面进行阐述,深入分析了大数据思维、创新驱动发展、“互联网+”思维等,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传统创新思维技法、创新方法、TRIZ技术等创新方法和创新驱动创业、创业能力技术等内容,是不可多得的双创教育普适读本。此书内容丰富,通俗流畅,深入浅出,结构合理,理论与实际结合紧密,深受读者好评。

一、新媒体契合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范式要求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是主客体间互通互动的过程,而新媒体则为此互通互动提供了更为便捷的途径,为创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范式提供了新思维和新模式,高度契合了其创新要求。恰如《创新创业:思维、方法与能力》一书所述,创新创业是基于知识的创新、思维的创新、技术的创新和管理的创新,而新媒体为创新创业思维的拓展、管理及传播方式的创新等提供了新渠道。可以说,新媒体契合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范式的要求,为创新创业教育开辟了极为便捷有效的传播平台。

然而,当前多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仍然是“人-人”式传播,传统教育模式或许对创业个案比较有效,但其教育传播的受众范围非常有限。从高校现有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看,其师资队伍几乎没有创业经历,无法有效地指导和培训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这一点,学者周苏、褚赟在其论著中已有详细论述,明确指出,师资队伍力量的薄弱、教材资源不足、课程设置缺乏本土特色等问题是制约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问题,无法满足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诉求。网络时代,新媒体传播凸显出较强的个性化趋势,新媒体传播媒介具有明显的个人易建性、易用性等特征,而传统的传播模式是难以适应此传播环境的。

众所周知,新媒体改变了大众的生活方式,培养了大批的互联网消费者。智能手机的普及,淘宝、大众点评、美团等电商应用发展迅速。智能手机成为媒介传播的重要载体,手机媒体已成为内容繁杂的信息源。各种App、彩信、短信息等都已实现了互联互通,手机媒体交互功能的持续增强,实现了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的融合。利用新媒体传播优势创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范式,能够获得良好的效果。然而,许多高校仍然采用传统的课堂教授传播模式,不但受教学资源、学时等限制,也制约了师生间的互动交流,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不高、效果不佳。应用新媒体技术创新高校双创教育范式,能够集中精力开发高校双创教育平台,如“慕课”教育平台,通过云计算、物联网技术、现代加密法、PASS等技术与平台,有效地整合教育资源、教学科研等活动,为高校、教师提供现代信息技术服务,通过互联协同有效整合先进的创新创业事迹、创新创业政策、创新创业理论等,为学生烹制丰富的创新创业教育盛宴。

《创新创业:思维、方法与能力》一书通过三章内容阐述了互联网时代的传播特征、思维特征、行为特征,以及大数据技术的特征及应用,详细阐述了各种现代信息技术给高校双创教育带来的思维、思想和行为的变革,明确指出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必须以“互联网+”思维适应新媒体时代,以创新双创教育思维,指导双创教育工作。当前,“慕课”教育平台已经成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平台,利用此平台,学生能够随时随地通过手机、iPad、PC等设备互联互通,实时在线地获取各类教育资源,享受更加丰富的教育服务。利用互联网平台学习,并将问题、思考与观点等与教师在线沟通,教师也能从中及时进行教学反馈,进而提高创新创业教育质量。

二、创新思维拓展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范式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打破了传统媒体传播秩序,同时也为高校双创教育知识的传播提供了新机遇和新平台,其在创新高校双创教育范式中的作用日益凸显。高校双创教育工作者应创新思维,从思维、方法等方面去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进一步推动创新创业教育范式的改革。学者周苏、褚赟认为,高校双创教育的有效推进,必须创新思维与方法,推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而思维与方法的创新则需要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融入“互联网+”的发展环境,运用新媒体这一新媒介推动双创教育工作,若仅单纯依靠外部机制保障,是无法有效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教育工作者应注意这一点,青年学生也应充分认识到这一点,要认识到网络平台的负面影响。因为,新媒体平台上充斥着巨量的碎片化信息,内容良莠不齐,若青年学生的媒介素养低,甄别信息真伪能力不强,极易受到负面信息的影响,甚至影响青年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当前,部分高校学生缺乏创新创业积极性,这与其创业技能匮乏、缺乏吃苦精神有关,也与网络平台上散布的“负能量”有直接关系。享乐主义、“躺平”现象、娱乐主义等,都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若要改变此现状,高校要转变教育思维,帮助学生消除创新创业畏惧感,合理利用新媒体等平台引导学生思想,纠正其错误认知,使其认识到创新创业是人人可为、人人可想的事情。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借助新媒体向学生传播创新创业的成功案例,以图片、文字和短视频的方式向学生呈现相关案例,使学生认识到创新创业并非想象中那么困难,以此引导学生转变思维,强化其对创新创业的向往。周苏、褚赟指出,创新创业是思维活动与实践活动的结合体,其对知识、技术、思维、方法及能力等都有一定的要求,尤其是思维,直接关系到学生是否有勇气参与到创新创业活动中,关系到学生的创新行为和创新效果。这就需要学生转变思维,以创新思维去指导创新创业行动,同时,需要学生具备吃苦耐劳的精神。

学者周苏、褚赟认为,思维具有一定的定势,从其定势内容上可以将其分为从众型、书本型、经验型和反思型等。以《致富经》栏目为例,栏目中讲述的创业故事都经历过失败和挫折,但都在坚持、不懈努力、吃苦耐劳中获得了成功。该栏目中的创业故事是一本生动鲜活的“创业案例集”,这些故事能够充分展现出各种思维定势,教师也可以对其进行个案分析,从思维层面去教育和引导学生积极投身于创新创业活动中,鼓励其利用自己的知识、能力和智慧,以及吃苦耐劳的精神去创造价值。

三、构建创新创业教育新媒介传播体系

如学者周苏、褚赟所言,创新创业教育并非是单纯依靠高校一己之力就能完成的,需凝聚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需构建完善的双创教育支持平台体系,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良好的政策土壤。对于教育主管部门来说,应强化新媒体应用,以此加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宣传,且从资金、政策层面给予扶持。有关调查结果显示,高校大学生对创业扶持政策的了解率不足10%,享受创新成果转化、文创等创新创业政策支持时受到生源地的限制,这些都会影响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和参与度。高校在制定创新创业支持政策时,应打破生源地限制,借助新媒体平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通过企业运行模拟、企业策划模拟、商业运营模拟等方式开展创客培训及教育,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创业思维,推动新媒体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

新媒介传播体系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拓展了服务与培育平台。高校教师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活动中,应强化新媒体使用及认知水平,既要充分发挥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传播媒介的作用,又要充分利用移动客户端、微信、微博、短视频等新传播媒介,及时普及、宣传创新创业教育理论与实践知识,构建创新创业教育的综合服务平台,利用新媒体传播媒介的信息容量大、互动沟通自由、传播便捷迅速、传播内容生动形象等优势,将创新创业教育理论知识以贴近大学生生活的方式呈现出来。以新媒体技术整合创新创业知识、新媒体资源及信息,及时发布和宣传创业就业资料、政策、招聘信息、学习方法等,激发学生的创业激情,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提高其创业意识,锻炼其创业能力,从思维、方法和能力上进行引导和教育。

总之,《创新创业:思维、方法与能力》一书详细地阐述了创新创业教育问题,从互联网、大数据、思维定势和创新驱动等方面详细地论述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在新媒体时代,高校应从培养创新创业教育思维入手,借助新传播媒介宣传创新创业教育,拓展其服务平台,切实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及能力。该书通俗易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学习和研究创新创业教育的极佳读物。

[本文为江苏科技大学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以学科竞赛为抓手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思路与运行机制研究(XJG2021059);江苏科技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疫情防控常态化时期我校依托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員继续教育基地提升专业负责人能力的探索与实践(GJKTYBJX202005)]

大众传播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张悟本的大起大落,媒体几乎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这种现象的发生,涉及了大众传媒的功能、媒体制度以及媒体文化的巨大影响力等多种因素。这种现象可以从媒体的责任、公众的媒介素养以及媒体监管等方面透析。

关键词:张悟本;大众传媒;媒体文化;媒介素养;媒体监管

张悟本以2009年10月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的著作《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迅速走红,随之在全国收视率领先的湖南卫视《百科全说》做主讲嘉宾后,知名度再次大幅提高,在社会上引起广泛的关注,其著作《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在上市4个月就销售突破了100万册。张悟本也被人称之为“中医食疗第一人”、“养生食疗专家”、教授、神医、京城最贵中医。他所宣扬的“绿豆治百病”引发了绿豆涨价。他行医坐堂的“悟本堂”300元的号排到2012年,1800元的号也排到了2011年。

然而在2010年5月有媒体报道张悟本有学历造假的嫌疑之后,卫生部也否认了张悟本为“卫生部首批高级营养专家”,随后,“悟本堂”停业并遭到有关部门的强行拆除。在一片质疑声中,张悟本的著作在各大书店纷纷下架,有人要求退书,也有人要求退还挂号费,张悟本瞬间的威信扫地,其起落与沉浮,称之为“张悟本现象”。

可以说,张悟本现象成也媒体,败也媒体,传媒机构创造了这个传媒神话,也毁灭了这个传媒神话。这可以从多个方面来进行解释。

一、大众传媒具有信息告知和社会地位赋予的功能

大众传媒连续不断地向大众传播各种各样的信息,对公众周围的环境进行监测,满足社会各群体及个人的种种需求。张悟本通过传媒机构称自己的食疗方法治愈了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甚至红斑狼疮等疑难杂症。这自然会引起相关群体的极大关注。

同时,大众传媒具有社会地位的赋予功能,大众传媒的巨大影响力使得其广泛报道的人物及某些问题获得知名度和社会地位。张悟本首先是通过权威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的《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引起社会的关注,然后通过在全国收视率领先的湖南卫视《百科全说》栏目以及中央电视台的《大国医道》迅速走红。借助这些国内极度权威的传媒机构,他具有较大的影响力,也理所当然的被众人称之为“养生食疗专家”、“教授”、“专家”。

大众传媒使张悟本具有的这些称号是赢得公众信任的基础。对于公众来说,张悟本也因此具有权威性和影响力。他将食疗神化,认为多喝绿豆汤、吃生茄子和生萝卜,不仅可以防病更能治病。在这个看病贵,看病难的社会当中,人们为了避免生病、避免生大病,非常乐意在健康上投资,这使得众多采取他的建议的人,纷纷抢购绿豆,导致绿豆价格大幅上涨,也使得有些人喝大量的绿豆汤,吃大量生蔬菜,直至出现严重贫血和腹泻不止。

二、媒体制度以及媒体文化的巨大影响力

从媒体制度方面来讲,我国的媒介大多为国有,虽然存在小范围的竞争,但在更大层面上来说,多数媒介在提供信息时方向一致,矛盾比较小,所以没有媒介之间相互监督的体制,这导致张悟本的牛皮越吹越大。

同时,在中国,传媒机构多为事业单位,企业式管理,因此,传媒机构也就不可避免的具有了追求经济利益的商业属性。伪专家张悟本的走红,恰恰体现了媒体的利益追求。在张悟本的背后,有着文化公司的协助。文化公司通过电视栏目、出书等活动使得张悟本这样的嘉宾走红,从而获得高额的策划费用。很多电视节目,除了有制作团队之外,还有招商团队负责商业运作,因此,文化公司通过电视栏目使得张悟本获得影响力,电视栏目通过文化公司获得经济利益。就这样,电视台、嘉宾、文化公司三方获利,而消费者却成为唯一的买单者。

媒体文化是诸多系统的组合,包括印刷媒体也包括电视,是一种以庞大受众为目标的商业文化。“在某种意义上说,媒体文化又是当今的主导文化;它替代了精英文化的诸多形式而成为文化注意力的中心,并对很多人产生影响。……媒体文化已经成为社会化的主导力量”。 [1]媒体文化对商品的购买和消费具有引导作用。“个体的消费和对具体商品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大众媒体”。[2]当大众传媒以“中医食疗第一人”为名捧出张悟本时,张悟本的著作及其所倡导的也就成了大众所热衷消费的,因此,《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在媒体的宣传之下创造了销售奇迹,张悟本所倡导的绿豆汤也导致了绿豆的供不应求和市场价格的直线上涨。

在张悟本的这件事上,明显地暴露了媒体道德的缺失,一些媒体不顾社会公德,一味追求收视率,忽视对节目嘉宾的筛选,轻易给伪科学敞开大门,在神化嘉宾的同时愚化受众。

三、媒体的责任以及类似问题的解决办法

张悟本这个传媒神话是某些媒体在经济利益的诱惑之下,被某些群体和个人滥用而出现的。“大众传媒是现代社会必不可少的信息生产者和提供者,在满足社会的普遍信息需求方面起着一种公共服务的作用;……大众传媒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对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道德具有广泛而强大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涉及普遍的社会秩序和社会公共生活;……大众传媒曾经是某种‘稀缺’资源(例如广播频率)的受托使用者,因此必须对社会和公众承担相应的义务和责任。” [3]张悟本的走红是某些媒体追求商业利益、追求收视率,忽视了在制作节目时媒体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其衰落也体现了另一些媒体对公众负责的态度。

怎样才能有效地防止类似张悟本现象的事件再次发生呢?

首先,媒体在传播和报道信息时,要承担社会责任,做到全面公正,不可以偏盖全,同时也要做到真实可信,去伪存真。同时,媒体应该承担对大众的教育功能,为大众普及必备的医疗保健等基本的生活常识,这样,受众才不会在张悟本等人的理论攻击下成为“魔弹论”中的靶子。消费者具备了一定的医学知识,就可以轻而易举地识别张悟本漏洞百出的“保健知识”。比如说,张悟本倡导的“绿豆汤可以治疗肺癌、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肺炎等数十种常见疑难病症;超过40度,维生素就要分解,所以蔬菜要生吃;不要喝酸奶,里面的增稠剂会让血管堵塞”等都是违背科学的。

其次,“要确保发挥出媒介的功能(而不是让媒介功能不良),最好的方法就是提高人们使用媒介的能力,也就是媒介素养。” [4]我们日常生活的大部分信息来自媒介,媒介也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我们对客观事实的判断,同时大众传媒在传播信息时也受到商业动机的驱使。提高媒介素养的目的就是对媒介讯息的解读具有更多的控制权,能够了解大众传播的过程,对媒介提供的内容具有深层次的理解和接受,提高利用媒介信息为个人所用的能力。大众不能对传媒所提供的信息盲从,而应该仔细分析,以辨真伪,不再盲目追捧张悟本这样的伪专家。

最后,对于监管制度的建设也是不容忽视的,防止此类现象的发生,不仅需要媒体的自律,同时也需要他律。张悟本现象告诉我们,对于媒体的监管和责任追究制度是急需完善的。

参考文献:

[1] (美)道格拉斯•凯尔纳著.丁宁译.媒体文化——介于现代与后现代之间的文化研究、认同性与政治[M].商务印书馆2004.

[2] 许怡勤.透视媒体文化与消费时代—浅析传媒与消费关系的新发展[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5).

[3] 许静编.传播学概论[M].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4] (美)斯坦利.巴兰,丹尼斯.戴维斯著.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与未来[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大众传播论文范文第4篇

由于大众传媒在传播方式上迥异于传统传播,受此影响的儿童文学无论是创作还是出版,其行为主体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20世纪90年代以来,报纸、广播、电视、网络作为人们接受和传播信息的主要渠道,对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产生主导性的影响。大众传媒在改写国人生活方式的同时,也改变着这个时代的文化形态。在大众传媒时代,儿童文学作为文学乃至文化的一部分,其创作和出版折射出了大众传媒传播方式无所不在的影响力。由于大众传媒在传播方式上迥异于传统传播,受此影响的儿童文学无论是创作还是出版,其行为主体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在前大众传媒时代,儿童文学作家主要依凭个人对社会、生活和儿童心理的把握进行创作,儿童文学出版主要借助儿童文学作家在读者口耳相传中建立起来的口碑或者有潜力的作者的自投稿发现和选择作者,并依照作者的创作能力和条件安排出版工作。前大众传媒时代的儿童文学作品,在挖掘现实生活、深入儿童心理、打动读者心灵方面都不乏能够传世的经典作品。但是,在大众传媒时代,由于大众传媒建立起了权威性的影响力,其传播方式已经成为当代儿童文学创作和出版竞相仿效甚至超越的对象。在我国,很长时间里,图书是一种小众产品,甚至是精英消费的产品,然而,随着大众传媒时代的到来,文学图书,特别是儿童文学图书也逐渐大众传媒化了。当代儿童文学创作和出版在大众传媒时代里逐渐集体陷入一种无所适从的境地,因而陷入了一种焦虑的状态。这种情况,借用美国学者布鲁姆的话说,可以称之为“影响的焦虑”。

从传播方式上来说,大众传媒对儿童文学的创作和出版的影响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当代大众传媒通过知名度高的信源所发出的信息来影响舆论并进而影响他们的选择行为。越是知名度高的信源,如影视明星、专家学者等公众人物,他们发出的信息就越容易受到受众的关注,其中传达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也越容易受到大众的模仿。所以,在各种大众传媒上,关于影视明星的报道占据了大量的篇幅,普通大众的生产、生活和工作情况很难受到媒体的深入关注。当代儿童作家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大众传媒的这些影响,如着力将其主人公打造得具有娱乐特质和明星特质。比如,近年来各大少儿社竞相出版青春文学作品。而这些几乎以流水线速度制造出来的青春文学图书,其主人公的塑造上(如人物的性格、穿着等)或多或少都模仿港台地区和日韩影视明星的言行举止。儿童文学的创作和出版这种强调作品内容关注度的做法对于扩大作品影响力、提高作者创作积极性和出版企业盈利水平都大有裨益,但是有不少儿童文学创作和出版在借鉴大众传播传播方式长处的同时,却忽视了同步保持作品艺术方面的高水准,即忽视对生活材料的提炼和精神意蕴的开掘,由此带来负面影响是,作品的深度和感染力没有相应提高,甚至明显降低。

第二,大众传媒致力于营造现场性和互动性,强调调动受众的情绪以提高其对传播内容的关注度。在这种传播模式的主导下,其传播内容和传播风格相较于传统媒体来说具有了更多的亲民性,受众面有了根本性的提高。但同时,由于我国的大众传媒整体上正在转向企业形态或是处于事业单位的企业管理模式之下,其逐利冲动极为强烈,因此大众传媒机构往往致力于最大限度地扩大受众面、最大程度地获取利润,其迎合受众的意愿也日趋强烈,所以往往不免会出现不顾道德底线一味迎合受众的倾向和做法。大众传媒这种传播方式的成功,也使包括儿童文学的创作和出版在内的文化产品或主动或被动地受到影响。体现在创作上,许多儿童文学作品注重创作动感极强的故事,如有的整篇作品基本由儿童的玩笑逗乐的情节和动作组成,比如包括目前最当红的杨红樱和伍美珍等人的校园小说在内的许多校园小说,即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通过这种表达手段的设计,儿童文学图书的现场感增强了,相应地对读者的影响力也增强了。但是,由于作者力图通过可图像化的文字来唤起读者对作品主人公动作和表情的认知,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也相应地忽视了对人物典型性格的刻画和不同情境下微妙心理的区别,所以作品不可避免地呈现出格调不高、内容肤浅等弱点,读者阅读时可能会很开心,但看后即忘,没有再次甚至多次阅读的愿望。

第三,大众传媒要想使受众接受其传播的内容并采取行动,一个常用的手段就是不断重复某一特定的信息。以增强其对受众的刺激。通过重复,使受众形成固定的认知结构,最后不由自主地采取行动。这是因为,大众传媒无一例外都带有功利性的目的,不断重复为的就是实现这种功力性的目的。大众传媒的这种传播方式对当代儿童文学创作和出版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作者为了使其作品最大程度地被读者认知,扩大知名度,最常用的的做法就是不断向读者传达其作品主人公的信息,比如创作以同一个人物形象为主人公的系列作品,作品中的几乎所有事件都围绕同一个人物进行。出版社更是有意无意推动作者按照这种快餐模式进行创作,以求在最短时间里创作出尽可能多的作品。但是,对于文学创作来说,在某种意义上,重复却是对作品生命力的最大伤害,其结果不仅将影响作品的生存周期,也将断送作者的创作前途。同理,出版社在这方面推波助澜,也只能取得短期利益,致力于推动重复性儿童文学作品的出版,其结果就是迫使出版社不断制造新的概念,从而无力合理整合儿童文学图书产品体系,儿童文学出版事业难以获得长远发展。

大众传媒时代下的儿童文学创作和出版,显然不可能离开大众传媒而独善其身,这一点人们可能很容易达成共识。但同样需要达成共识的是,无论是创作还是出版,儿童文学对大众传媒长处的借鉴,一定要在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前提下进行。其中原因固然很多,但最重要的一点是,无论大众传媒传播什么,如何传播,其传播内容都是现实的材料,都面相大众进行,其需要达到的也是现实的目的;儿童文学作为文学,其传播的内容、传播手段乃至要达到的目的都是面向未来的,因为儿童文学主要是靠想象力创作的,其内容是想象出来的,其传播方式要有想象力,而其目的是要在未来某个时间里将儿童的精神境界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准。因此,笔者认为,当代儿童文学创作和出版要想获得可持续性发展。必须坚持三个原则:

首先,在儿童文学创作、出版和大众传媒的关系上,要坚持手段和目的分离的原则。对于儿童文学来说,大众传媒只是使优秀的作品走近优秀的读者的一种手段。借助大众传媒,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家可以更好的被读者认知,出版社可以更迅速地挖掘到更多更优秀的作者,但儿童文学的根本使命在于将儿童世界和生活的深层意蕴展现给读者,让其认识生活中的美,强化对生活的热爱,而应当避免成为大众传媒的附庸。

其次,儿童文学要处理好精英和大众、长期效益和短期效益的关系。这需要对大众传媒成熟传播方式的合理借鉴。当代儿童生活在大众传媒影响之下,文学作品要表现这种现实,如果儿童文学作家和出版人一味沉浸在一己趣味和想象之中,对生活现实不闻不问,其作品显然不可能对读者有足够的影响力。在这方面,儿童文学图书应该吸取大众传媒重视现场和现实的做法,注重贴近生活。

再次,儿童文学创作和出版要坚持创新。大众传媒为了最有效地影响受众,极力重复少数几种报道模式来影响受众。而儿童文学作品则要表现无限丰富的现实生活,只有立足于创新,儿童文学图书才会有不同于大众传媒产品的特点,也才能有自己的读者,从而获得生命力。

大众传媒时代的儿童文学创作和出版面临很多诱惑,也面临着艰难的抉择。在这种状况之下,儿童文学创作和出版在大众传媒的强势影响之下,只有有所为有所不为,才可能开辟出自己的新“蓝海”。

大众传播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案例分析、逻辑分析等方法,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大众传媒对少林文化传播影响的分析,找出其中的利弊因素,进而为现代传媒技术条件下进一步弘扬和加快少林文化传播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大众传媒;少林文化;传播

1引言

位于郑州西南登封市少室山南麓的少林寺,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又名僧人寺,有“禅宗祖廷,天下第一名刹”之誉,是中国汉传佛教禅宗祖庭。少林文化是以少林寺为依托产生一种文化现象,少林文化也随着少林寺经历多次中兴和衰败,特别是民国时期,即1928年军阀混战时,从民国时期石友三火烧少林寺至《少林寺》这部电影的播映前,少林寺一直在沉默与困苦中度过,然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借助现代传媒技术,少林寺及其所承载的少林文化如今蒸蒸日上,如日中天。

2推动少林寺中兴和少林文化复兴的几个重要影响因素

2.1从电影《少林寺》看影视传媒对少林文化传播的作用

一九八二年,通过《少林寺》这部电影的上映,促进了少林寺旅游事业的发展,由原来参观人数的几万人增加至几百万人,我想这就是少林文化的魅力所在。从1982年至今,少林武僧团经常同国家领导人出过访问,宣传少林文化,这更让我深刻体会到,少林功夫不仅是少林寺的象征,也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更是世界的文化财富。少林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少林寺的资源更是相当丰富,我们应当大胆利用少林文化,智慧开发少林资源,让它作为桥梁连接中国与世界。廖承志老先生曾说,在改革开放初期,电影《少林寺》的热播,加上国家科学的宣传战略,使没落中的少林寺迅速名扬中外,少林文化,中国传统文化都得到了很好地宣传。它所带来的作用和社会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同时也是少林寺和少林文化宣传事业的一个里程碑。

为了更好的宣传少林品牌,推动少林文化的传播,河南省委省政府、郑州市委市政府于2008年积极筹划并推动了120集电视连续剧《少林寺传奇》的创作和摄制,仅从第一部及第二部的收视率及演出效果来看,此电视连续剧不仅极大的宣传了少林寺,而且极大的宣传的登封、郑州及河南,更极大的宣传了少林文化。

2.2从“禅宗少林·音乐大典”看大型文艺演出对少林文化传播的影响

以少林功夫为主体,融合舞蹈和音乐等元素的大型实景演出,禅宗少林音乐大典,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借鉴模式,。有这样一个数据,二零零九年的演出场次达到二百四十场,游客接待总量为二十三万人次,其中有来自各国的国家领导人及社会知名人士,还有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韩国,日本,新西兰等十几个国家的外国游客,总收入达到贰仟五百万,比二零零八年增长百分之十〔1〕。对于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化的发展具有重要启示,即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应以自身项目特征为前提,深入挖掘项目自身的文化内涵,并以市场需求为发展导向,找好传统体育文化与市场的契合点,以市场化、产业化为运作模式,才能够做大、做强传统体育文化产业,促进传统体育文化的健康发展。现阶段,面对新的环境以及新时代的需求,学术界越来越关心如何加强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文化转型、文化取舍、和文化选择的自主能力。自觉的丰富自己的文化内涵,以开放的事业来对待中国传统运动的发展,以带动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下健康发展之路迈进,也是学术界共同关注和研究的一个重要的课题。享誉国内外的禅宗少林音乐大典,以武术、舞蹈、音乐等为主要演出形式,以禅文化和大自然的结合为其内涵,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经济高效的商业运作模式,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借鉴意义的。在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把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项目特征作为前提,进一步挖掘其自身的文化内涵,不断完善和丰富传统体育文化的外显形式,并发挥市场需求的导向作用,把传统体育文化产业做大、做强,进而推动传统体育文化项目的健康发展,使得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当代复兴得以实现。

2010年广州亚运会少林寺塔沟武校的学员们进行的维亚人表演,由少林塔沟武校1600名学生演绎的《白云之帆》,堪称广州亚运会开幕式演出的巅峰之作,高达78米的帆屏拔地而起,180名空中演员在帆屏上摆出精致造型,而支撑他们的,则是千余名地面演员的人力操控。千余人拉拽180人,于78米高空呈现10多种惊艳造型广州亚运今天开幕“《白云之帆》是广州亚运会开幕式的高潮一幕。高空威亚这个环节成功了,开幕式也就成功了;开幕式成功了,广州亚运会也就成功了。”这是广州亚运会开闭幕式总导演陈维亚的点评。当然塔沟武校的表演经历并不只是广州亚运会,二零零四年雅典奥运会的踩高跷,二零零七年上海特奥会的开幕式演出,二零零九年全国十一运会闭幕式演出,国庆60周年庆典晚会的太极拳,上海世博会的惊艳表演等都是塔沟的经典之作。他们全程参加了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的开、闭幕式4个仪式演出,分别表演《自然》、《地球飞人》、《弹跃龙》、《节日》、《寄往未来》5个节目。用更少的人表现更震撼的场面,高空威亚无疑是有效手段。这些以少林文化为符号的大型演出极大的推动了少林品牌走向世界的步伐,更极大的推动了少林文化的发展和交流。

2.3从少林国际武术节看大型武术赛事现代传媒传播对少林文化传播的作用

1991年,在郑州举办了第一届中国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至今已成功举办了九届。它始终遵循“以武会友,共同进步”的宗旨,是一项集武术、旅游、文化交流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节会。2004年升格为世界传统武术大会,2009年,郑州市委、市政府决定2010年继续举办第8届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只是从这届开始,主办由原来由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和郑州市变为国家体育总局和河南省政府。随着郑州少林国际武术节举办规格的提高,其影响力也在不断扩大。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的举办,成为推动少林功夫走向世界的又一强大助推力,而且这种交流是面对面的交流,比其它形式的交流更具有直观性,少林功夫的普及传播就是对少林文化的普及和传播,少林文化也成为河南对外的一个窗口和名片,很多国际人士认识河南就是从认识少林功夫开始的。

2.4文学出版对少林文化传播的作用

与少林武术相关的故事有很多,在许多文学作品中也都有相应记述,还有一些在民间广为流传。现在市面上有很多记录少林故事的书籍,其中《新编少林寺志》、《中华禅诗》、《少林武术系列丛书》、《少林武功秘岌》、《少林寺资料集》、《禅露集》、《禅林意趣诗》是由少林寺自己编辑的,像这样少林寺自己编辑的书刊有四十多种。还有一种《禅礴》杂志少林是在与海外交流访问时,互换书刊所用。《高丽大藏经》雕版重印本是韩国僧团来访时赠予少林寺的。这本《大藏经》的底本是中国宋、金时期的《大藏经》,用汉文写成。在这个信息交流飞速发展的时代,与少林文化有关的电影和电视剧层出不穷,其传播和影响都深入人心。这样的方式不仅是少林武术的传播,更是一种文化的交流。书刊间的互赠,也推动了对出版印刷历史的研究。而这样的书刊极具传统宗教和武术特色,受到社会和教徒的一致好评。文学出版必定在无形中以强有力的方式促进少林文化的发展与传播。

3传媒视角下少林寺商业行为对少林文化传播影响分析

借助现代传媒,少林寺开始走出院门,少林寺走出寺院的一系列举动,遭到了来自各方的批评。有人说少林寺方丈释永信过于超前而称其为“少林操盘手”、“少林CEO”;有人认为,和尚应该念经修身,不应该涉及那么多的尘世,更不应该把少林寺发展成为一个旅游胜地。然而,在我们看来,信佛与念经的本质在于修心,事事皆是佛法,并不在于你具体做了什么。如果心不静,再好的经也将被念歪,修上千百世也难成正果。少林寺僧走出寺院举办的一系列社会活动,正是“普度众生”这种大乘佛教精神的具体表现。如果不是少林寺对于少林文化这一无形资产的自觉保护与主动开发,或许我们现在仍然陶醉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虚幻的美梦之中〔2〕。

近年来,质疑少林文化商业开发过度的批评不断上升,从某种程度上讲,当今少林寺面对最多的指责就是商业化是否过度的问题。一方面,公众希望少林寺是一个研习佛法,弘扬武功,专心慈善的团体,而不是一个商业组织。少林寺过多的参与商业行为不利于其佛法本性的传播,少林寺的商业收入及用途缺乏一定的透明度,不免引来人们的猜测;另一方面,在当今波涛汹涌的市场经济浪潮下,少林寺也要为自身发展谋取一定的经济利益,因为解决了生存问题才能谋求发展。所以如何在固本的同时谋求一定的经济利益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找到一个平衡点,并把商业收入主题用于慈善事业,财务收支要透明化,接收来自审计和各界的监督,方能在商业道路上走得更远。

4充分利用现代传媒,拓宽和加速少林文化传播对策

4.1要充分利用现代传媒的技术优势,借助影视传媒、新闻传媒等大众喜闻乐见的重要信息渠道,拓宽和加速少林文化传播的途径,加大少林文化的传播力度。

4.2要获取政府舆论导向、政策、财力的多重支持和社会力量的关注,为少林文化的品牌保护提供舆论上、政策上的倾斜和物质上的支援。少林寺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少林文化的复兴和传播,仅仅凭少林寺的一己之力难以完成,必须结合少林等、政府、社会多方力量方能实现。

4.3在现代传媒加强品牌保护,实现持续发展要从自身品牌建设着手,少林独具特色的品牌文化已经形成,但少林的决策者们必须顺应时代潮流对品牌进行科学定位,长远规划,实现与时俱进的品牌建设,逐步完善品牌文化内涵和传播策略。

4.4重视新兴媒体,加强交流融合当代网络媒体与手机媒体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主流,重视并利用好这两项传播手段必将对少林文化的品牌化传播起到“推波助澜”的促进作用。同时,防止和减少网络环境的弊端侵蚀少林文化的内涵。

4.5把握好少林文化“固本”与“开发”的尺度,从有利于传播和保有少林文化纯净、脱俗的本质来看,应以文化推广为“固本”为首,世俗倾向次之;以公益传播为首,商业行为次之;以发扬禅宗为首,兴盛武学次之。

5结束语

现代传媒技术条件下的少林文化的传播是一个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系统工程,要充分利用现代传媒的技术优势,借助影视传媒、新闻传媒等大众喜闻乐见的重要信息渠道,拓宽和加速少林文化传播的途径,加大少林文化的传播力度。不可过于盲从或是随大流,形式手段的变革仅仅是用来创新传播的载体、提升传播的效率,但却不能在当前世俗物质的洪流中损害的文化纯真与洁质。要赢得当地政府在政策与资金上的支持,要克服“重武轻禅”的不平衡倾向,要将文化之无形化为有形,借助艺术创作、视觉符号表达、听觉诠释、影视展现等方法,传达少林文化的形象与声音,展示少林文化的价值观与品质特性。要想将少林文化产业做大、做强,需要相应的政策导向,需要一定的时间保证,需要专业人才的支撑,需要按照经济规律运行,需要受到法律的保护.打造“少林—少林寺—少林功夫”的世界品牌,要走中国民族特色〔3〕。

参考文献

〔1〕登封网.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停演〔EB/OL〕.http://www.dengfengnews.com,2009-11-19.

〔2〕乔凤杰,李春龙.问题视阈中的少林文化〔J〕.河南社会科学,2007,15(3):13-16.

〔3〕万瑜,蔡宝忠.少林功夫的品牌战略研究〔J〕.体育与科学,2008,29(5):44-47.

(责任编辑:阎 彬)

【摘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案例分析、逻辑分析等方法,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大众传媒对少林文化传播影响的分析,找出其中的利弊因素,进而为现代传媒技术条件下进一步弘扬和加快少林文化传播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大众传媒;少林文化;传播

1引言

位于郑州西南登封市少室山南麓的少林寺,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又名僧人寺,有“禅宗祖廷,天下第一名刹”之誉,是中国汉传佛教禅宗祖庭。少林文化是以少林寺为依托产生一种文化现象,少林文化也随着少林寺经历多次中兴和衰败,特别是民国时期,即1928年军阀混战时,从民国时期石友三火烧少林寺至《少林寺》这部电影的播映前,少林寺一直在沉默与困苦中度过,然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借助现代传媒技术,少林寺及其所承载的少林文化如今蒸蒸日上,如日中天。

2推动少林寺中兴和少林文化复兴的几个重要影响因素

2.1从电影《少林寺》看影视传媒对少林文化传播的作用

一九八二年,通过《少林寺》这部电影的上映,促进了少林寺旅游事业的发展,由原来参观人数的几万人增加至几百万人,我想这就是少林文化的魅力所在。从1982年至今,少林武僧团经常同国家领导人出过访问,宣传少林文化,这更让我深刻体会到,少林功夫不仅是少林寺的象征,也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更是世界的文化财富。少林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少林寺的资源更是相当丰富,我们应当大胆利用少林文化,智慧开发少林资源,让它作为桥梁连接中国与世界。廖承志老先生曾说,在改革开放初期,电影《少林寺》的热播,加上国家科学的宣传战略,使没落中的少林寺迅速名扬中外,少林文化,中国传统文化都得到了很好地宣传。它所带来的作用和社会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同时也是少林寺和少林文化宣传事业的一个里程碑。

为了更好的宣传少林品牌,推动少林文化的传播,河南省委省政府、郑州市委市政府于2008年积极筹划并推动了120集电视连续剧《少林寺传奇》的创作和摄制,仅从第一部及第二部的收视率及演出效果来看,此电视连续剧不仅极大的宣传了少林寺,而且极大的宣传的登封、郑州及河南,更极大的宣传了少林文化。

2.2从“禅宗少林·音乐大典”看大型文艺演出对少林文化传播的影响

以少林功夫为主体,融合舞蹈和音乐等元素的大型实景演出,禅宗少林音乐大典,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借鉴模式,。有这样一个数据,二零零九年的演出场次达到二百四十场,游客接待总量为二十三万人次,其中有来自各国的国家领导人及社会知名人士,还有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韩国,日本,新西兰等十几个国家的外国游客,总收入达到贰仟五百万,比二零零八年增长百分之十〔1〕。对于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化的发展具有重要启示,即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应以自身项目特征为前提,深入挖掘项目自身的文化内涵,并以市场需求为发展导向,找好传统体育文化与市场的契合点,以市场化、产业化为运作模式,才能够做大、做强传统体育文化产业,促进传统体育文化的健康发展。现阶段,面对新的环境以及新时代的需求,学术界越来越关心如何加强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文化转型、文化取舍、和文化选择的自主能力。自觉的丰富自己的文化内涵,以开放的事业来对待中国传统运动的发展,以带动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下健康发展之路迈进,也是学术界共同关注和研究的一个重要的课题。享誉国内外的禅宗少林音乐大典,以武术、舞蹈、音乐等为主要演出形式,以禅文化和大自然的结合为其内涵,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经济高效的商业运作模式,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借鉴意义的。在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把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项目特征作为前提,进一步挖掘其自身的文化内涵,不断完善和丰富传统体育文化的外显形式,并发挥市场需求的导向作用,把传统体育文化产业做大、做强,进而推动传统体育文化项目的健康发展,使得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当代复兴得以实现。

2010年广州亚运会少林寺塔沟武校的学员们进行的维亚人表演,由少林塔沟武校1600名学生演绎的《白云之帆》,堪称广州亚运会开幕式演出的巅峰之作,高达78米的帆屏拔地而起,180名空中演员在帆屏上摆出精致造型,而支撑他们的,则是千余名地面演员的人力操控。千余人拉拽180人,于78米高空呈现10多种惊艳造型广州亚运今天开幕“《白云之帆》是广州亚运会开幕式的高潮一幕。高空威亚这个环节成功了,开幕式也就成功了;开幕式成功了,广州亚运会也就成功了。”这是广州亚运会开闭幕式总导演陈维亚的点评。当然塔沟武校的表演经历并不只是广州亚运会,二零零四年雅典奥运会的踩高跷,二零零七年上海特奥会的开幕式演出,二零零九年全国十一运会闭幕式演出,国庆60周年庆典晚会的太极拳,上海世博会的惊艳表演等都是塔沟的经典之作。他们全程参加了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的开、闭幕式4个仪式演出,分别表演《自然》、《地球飞人》、《弹跃龙》、《节日》、《寄往未来》5个节目。用更少的人表现更震撼的场面,高空威亚无疑是有效手段。这些以少林文化为符号的大型演出极大的推动了少林品牌走向世界的步伐,更极大的推动了少林文化的发展和交流。

2.3从少林国际武术节看大型武术赛事现代传媒传播对少林文化传播的作用

1991年,在郑州举办了第一届中国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至今已成功举办了九届。它始终遵循“以武会友,共同进步”的宗旨,是一项集武术、旅游、文化交流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节会。2004年升格为世界传统武术大会,2009年,郑州市委、市政府决定2010年继续举办第8届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只是从这届开始,主办由原来由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和郑州市变为国家体育总局和河南省政府。随着郑州少林国际武术节举办规格的提高,其影响力也在不断扩大。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的举办,成为推动少林功夫走向世界的又一强大助推力,而且这种交流是面对面的交流,比其它形式的交流更具有直观性,少林功夫的普及传播就是对少林文化的普及和传播,少林文化也成为河南对外的一个窗口和名片,很多国际人士认识河南就是从认识少林功夫开始的。

2.4文学出版对少林文化传播的作用

与少林武术相关的故事有很多,在许多文学作品中也都有相应记述,还有一些在民间广为流传。现在市面上有很多记录少林故事的书籍,其中《新编少林寺志》、《中华禅诗》、《少林武术系列丛书》、《少林武功秘岌》、《少林寺资料集》、《禅露集》、《禅林意趣诗》是由少林寺自己编辑的,像这样少林寺自己编辑的书刊有四十多种。还有一种《禅礴》杂志少林是在与海外交流访问时,互换书刊所用。《高丽大藏经》雕版重印本是韩国僧团来访时赠予少林寺的。这本《大藏经》的底本是中国宋、金时期的《大藏经》,用汉文写成。在这个信息交流飞速发展的时代,与少林文化有关的电影和电视剧层出不穷,其传播和影响都深入人心。这样的方式不仅是少林武术的传播,更是一种文化的交流。书刊间的互赠,也推动了对出版印刷历史的研究。而这样的书刊极具传统宗教和武术特色,受到社会和教徒的一致好评。文学出版必定在无形中以强有力的方式促进少林文化的发展与传播。

3传媒视角下少林寺商业行为对少林文化传播影响分析

借助现代传媒,少林寺开始走出院门,少林寺走出寺院的一系列举动,遭到了来自各方的批评。有人说少林寺方丈释永信过于超前而称其为“少林操盘手”、“少林CEO”;有人认为,和尚应该念经修身,不应该涉及那么多的尘世,更不应该把少林寺发展成为一个旅游胜地。然而,在我们看来,信佛与念经的本质在于修心,事事皆是佛法,并不在于你具体做了什么。如果心不静,再好的经也将被念歪,修上千百世也难成正果。少林寺僧走出寺院举办的一系列社会活动,正是“普度众生”这种大乘佛教精神的具体表现。如果不是少林寺对于少林文化这一无形资产的自觉保护与主动开发,或许我们现在仍然陶醉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虚幻的美梦之中〔2〕。

近年来,质疑少林文化商业开发过度的批评不断上升,从某种程度上讲,当今少林寺面对最多的指责就是商业化是否过度的问题。一方面,公众希望少林寺是一个研习佛法,弘扬武功,专心慈善的团体,而不是一个商业组织。少林寺过多的参与商业行为不利于其佛法本性的传播,少林寺的商业收入及用途缺乏一定的透明度,不免引来人们的猜测;另一方面,在当今波涛汹涌的市场经济浪潮下,少林寺也要为自身发展谋取一定的经济利益,因为解决了生存问题才能谋求发展。所以如何在固本的同时谋求一定的经济利益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找到一个平衡点,并把商业收入主题用于慈善事业,财务收支要透明化,接收来自审计和各界的监督,方能在商业道路上走得更远。

4充分利用现代传媒,拓宽和加速少林文化传播对策

4.1要充分利用现代传媒的技术优势,借助影视传媒、新闻传媒等大众喜闻乐见的重要信息渠道,拓宽和加速少林文化传播的途径,加大少林文化的传播力度。

4.2要获取政府舆论导向、政策、财力的多重支持和社会力量的关注,为少林文化的品牌保护提供舆论上、政策上的倾斜和物质上的支援。少林寺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少林文化的复兴和传播,仅仅凭少林寺的一己之力难以完成,必须结合少林等、政府、社会多方力量方能实现。

4.3在现代传媒加强品牌保护,实现持续发展要从自身品牌建设着手,少林独具特色的品牌文化已经形成,但少林的决策者们必须顺应时代潮流对品牌进行科学定位,长远规划,实现与时俱进的品牌建设,逐步完善品牌文化内涵和传播策略。

4.4重视新兴媒体,加强交流融合当代网络媒体与手机媒体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主流,重视并利用好这两项传播手段必将对少林文化的品牌化传播起到“推波助澜”的促进作用。同时,防止和减少网络环境的弊端侵蚀少林文化的内涵。

4.5把握好少林文化“固本”与“开发”的尺度,从有利于传播和保有少林文化纯净、脱俗的本质来看,应以文化推广为“固本”为首,世俗倾向次之;以公益传播为首,商业行为次之;以发扬禅宗为首,兴盛武学次之。

5结束语

现代传媒技术条件下的少林文化的传播是一个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系统工程,要充分利用现代传媒的技术优势,借助影视传媒、新闻传媒等大众喜闻乐见的重要信息渠道,拓宽和加速少林文化传播的途径,加大少林文化的传播力度。不可过于盲从或是随大流,形式手段的变革仅仅是用来创新传播的载体、提升传播的效率,但却不能在当前世俗物质的洪流中损害的文化纯真与洁质。要赢得当地政府在政策与资金上的支持,要克服“重武轻禅”的不平衡倾向,要将文化之无形化为有形,借助艺术创作、视觉符号表达、听觉诠释、影视展现等方法,传达少林文化的形象与声音,展示少林文化的价值观与品质特性。要想将少林文化产业做大、做强,需要相应的政策导向,需要一定的时间保证,需要专业人才的支撑,需要按照经济规律运行,需要受到法律的保护.打造“少林—少林寺—少林功夫”的世界品牌,要走中国民族特色〔3〕。

参考文献

〔1〕登封网.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停演〔EB/OL〕.http://www.dengfengnews.com,2009-11-19.

〔2〕乔凤杰,李春龙.问题视阈中的少林文化〔J〕.河南社会科学,2007,15(3):13-16.

〔3〕万瑜,蔡宝忠.少林功夫的品牌战略研究〔J〕.体育与科学,2008,29(5):44-47.

(责任编辑:阎 彬)

大众传播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进城农民工是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涌现出的一个特殊群体。文章从社会化理论的视角分析了该群体发展诉求的本质以及教育与培训促进其社会化的必要性,并对该群体再社会化的具体实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再社会化;进城农民工;教育与培训

文献标识码:A

文献标识码:1001-7518(2011)07-0030-04

一、进城农民工的发展诉求——再社会化

自工业革命以来,全球城市数量增长和城市化发展就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中国作为全球一个重要的发展中国家,也随之进入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调查数据显示,1978年我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7.9%,到2009年已经发展到的46.6%,年平均上升0.9个百分点,大量农村人口在城市化浪潮的席卷下转移进入了城市,他们不仅面临就业与生活的困境,同时也面临完善与发展的难题。大量农民工已经进入城市。他们具有强烈的发展愿望,他们向城市转移不仅仅是为了解决个体的生存问题,而是更加期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个体在城市的发展,以及像现代市民一样生活。

进城农民工的发展诉求从表面上看是个体身份的转变与确立,从本质上看则是他们改变、学习、提升、再适应的过程,即社会化的过程。“社会化”(socialization)一词于1895年由德国社会学家齐美尔(G·Simmel)在“社会学问题”中开始使用,通常指个体在社会影响下,通过社会知识的学习和社会经验的获得,形成一定社会所认可的心理——行为模式,成为合格社会成员的过程。《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中对社会化的解释为:“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从一定的意义上讲,刚出生的婴儿是同其他动物无多大差别的生物人或自然人,社会通过各种教育形式,使自然人逐渐学习社会知识、技能与规范,从而形成自觉遵守与维护社会秩序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取得社会人的资格。”社会化对于个体而言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根据人的发展周期和各个发展阶段的特点,社会化可以分为早期社会化(儿童及青少年时期)、继续社会化(成人期)和再社会化三个时期。

对于我国广大进城农民工而言,他们除了要和社会其他成员一样完成自身的继续社会化,同时还要面临来自农村乡土社会和城市现代工业社会的巨大差异,必须在早期社会化和继续社会化的基础上实现个体的再社会化,即当个体的社会环境和社会角色发生巨变时,为了适应新的环境和角色而全面放弃原已习得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重新确立新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进行新的学习的过程。城市与农村环境上的差异不仅使进城农民工因人力资本所造成的谋职和生活的不适性表现出来,而且使他们在城市生活与工作方式和观念上的不适性更加突出,这些不适性促使进城农民工群体在主观上要求逐步提升自我知识、能力和观念。产生强烈的再社会化的主观愿望。

二、教育与培训促进进城农民工再社会化

进城农民工再社会化的实现,需要教育与培训增强其在城市发展多个层面的适应性,而该群体的城市适应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经济层面适应、社会层面适应、文化和心理层面适应。经济层面适应是个体城市适应的基础,对于进城农民工而言,其进入城市谋生首先是着手解决个体在经济层面的城市适应性问题,即必须通过个人努力获得一份能够满足个体生存需要的职业,以及与其相关的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但进城农民工的诉求并非仅局限于此,他们希望实现个体职业身份与社会身份的统一。实现个体在社会层面、文化和心理层面的全面适应,从而满足他们从农村人向城市人、从农民向市民转变的发展诉求。

(一)通过教育与培训提高知识和技能水平,实现经济层面的城市适应

进城农民工为了在城市谋得一份满足生存与发展的职业,实现个体的再社会化,需要教育与培训更新和丰富他们在就业、创业和生活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使其适应全新且快速发展的城市环境。对于大量进城农民工而言,他们不但在文化程度上普遍低于城市市民,而且在职业技能培训和专业技能的掌握上也有所欠缺。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农村劳动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为7.33年,而城市是10.20年;城乡具有大专以上受教育水平的人口比例是20:1,受高中教育人口比为4:1,受初中教育的人口比为0.91:1,受小学教育的人口比为0.37:1。进城农民工中接受过短期职业培训的占20%,接受过初级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占3.4%,接受过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占0.13%,而没有接受过技术培训的高达76.4%。文化知识、专业技能的缺乏导致我国进城农民工在进入城市这一新的生存空间,面临全新的工业化、现代化生产方式与机器设备时通常底气不足,他们大多要从简单的、职业地位偏低的工作做起,面临艰难、繁重的工作环境。再加上进城农民工对法律、权益保护等方面的知识内容知之甚少,缺乏自我维权和自我保护的能力,因此,他们通常在工作和生活中处于弱势,难以满足我国城市化、现代化发展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只有通过教育与培训实现他们在早期社会化和继续社会化基础上的再社会化,才能快速缩小进城农民工与城市市民在人力资本水平上的差距,使进城农民工能够尽快适应城市这一新环境。

(二)通过教育与培训增强观念意识和行为能力,实现社会、文化和心理层面的城市适应

进城农民工再社会化的实现,还需要教育与培训增强其在社会层面、文化和心理层面的城市适应性,使他们具备适应城市这一新环境的观念意识和行为能力。进城农民工在经济层面的适应是个体城市适应的基础,是其进入城市谋生必须着手解决的问题,但进城农民工的诉求并非仅局限于此,他们希望实现个体职业身份与社会身份的统一,实现个体在社会层面、文化和心理层面的全面适应,从而满足他们从农村人向城市人、从农民向市民转变的发展诉求。进城农民工社会层面的城市适应,主要是指转移人口实现生活方式上的城市性。城市化发展对于每一个转移劳动者而言,不仅是生存空间和发展地域的变化,更是一种生存方式的变化。生活方式是指在一定社会客观条件制约下,社会中的个人、群体或全体成员为一定的价值观念所引导的、满足自身生存发展需要的全部生活活动的稳定形式和行为特征,早在1938年。学者路易斯,沃尔斯(Louis Wirth)就曾在其文章《作为生活方式的城市主义》中明确提出“城市化作为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这一观点。进城农民工除了要形成城市化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以外,还需要在文化和心理层面形成其对城市生活的适应性,即形成对城市社会的归属感和适应城市文化的价值观念。从进城农民工对城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来看,他们更加倾向于认为自己是城市的一员,应该得到城市市民的同等的社会地位。据调查显示:新生代进城农民工认为“农民工还是农民”的仅为18.94%,认为“农民工不以务农为主,应该得到市

民同等社会待遇”的占56.82%。进城农民工再社会化发展诉求的实现,需要通过教育与培训树立其与城市文明和现代化发展相适应的公民意识、主体意识、法制意识,能够形成与市民沟通与合作共事的能力,能够在与市民交流与共同工作的过程中,融入市民群体中,形成对城市社会的归属感,从而全面适应城市社会。

三、进城农民工再社会化教育与培训的实施

(一)拓宽教育培训内容

教育与培训是实现进城农民工再社会化的重要手段,只关注该群体生存而忽视其再社会化发展的教育与培训内容仅仅局限于工作知识和技能这一维度。对于他们的再社会化发展而最终成为未来城市新市民所应该具备的观念意识和综合知识素养并未提及或者尚不全面,而这些内容恰好是转移劳动力从“农民工”向“现代市民”转化时所面临的素质瓶颈。因此,必须拓宽进城农民工的教育与培训内容,多方面提升进城农民工的综合素质,以使他们能够实现对城市这一新环境的全面适应。

拓宽进城农民工的教育与培训内容,必须将过去单一化城市生存、就业知识和技能拓宽为集知识、能力、观念意识三个维度为一体的现代市民综合素质。其一,观念意识维度。教育与培训要着重转变进城农民工对于事物的认识态度和情感,将主体意识、公民意识、法制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塑造纳入到教育与培训的内容之中,使转移人口消除对城市的隔离感,形成城市主人的自觉意识,将自身发展与城市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发挥个体主动性,承担公民义务,增强城市归属感,实现人与社会、人自身的和谐而持久的发展。其二,知识素养维度。教育与培训要帮助进城农民工不断丰富自身知识,掌握工作岗位变化和社会快速发展对劳动者所需的文化知识、专业技术知识、安全知识、维权知识、求职知识。具备与现代城市生活相适应的城市生活知识,成为能够适应城市第二、三产业发展需要和社会知识化、信息化发展所需的知识型劳动者及学习型公民。其三。行为能力培养。进城农民工教育与培训不仅要使受教育者获得在城市工作必需的实际操作能力,而且要使他们具备学习的能力,对已有的知识进行巩固。对新知识进行消化,将学习成为其内在需求和发展的支撑手段;使他们掌握业缘式人际交往的能力,转变其原有的同质性与血缘、地缘本位的交往方式,促进他们形成市民社会的复杂而间接、交往面广的异质性与业缘本位人际交往:使他们形成应变能力,应对和实现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各种被动变化和主观改变,适应实践活动中人员、岗位、内容、方式的各种变化,不至于在多变的社会发展中陷入被动局面,实现他们的可持续发展。

(二)强化多元主体职责

为了实现进城农民工的再社会化发展,必须充分发挥职业技术学校、成人教育与培训学校、企业和社区多元主体的有效功能,通过进一步强化多元主体的职责,增强他们的工作实效性,完善进城农民工的素质结构,从而促进他们在城市的后续发展。

其一,强化企业培训功能。企业作为进城农民工的重要聚集地和实现个体继续发展的重要媒介组织,必须严格执行国家规定:“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1.5%足额提取教育培训费,从业人员技术素质要求高、培训任务重、经济效益好的企业可按2.5%提取,列入成本开支”,对聘用的进城农民工进行岗前准备性培训和在岗提高性培训。企业可以建立自己独立的专门培训机构或组织,也可以和职业学校、成人学校等部门合作,对进城农民工进行专业技能、知识等方面的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工作能力、主体意识等综合素养。其二,强化成人教育与培训机构功能。作为在职人员进行继续学习的通道,成人教育具有与全日制学校学历相同的权威性,必须成为进城农民工继续提升自身学历水平、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成人教育一方面要发挥其学历提升的重要作用。使进城农民工能够通过业余时间的学习获得系统性的专业教育,实现学历补偿和提高,使他们的文化程度能够达到高中及以上水平,另一方面,成人教育要增强其岗位培训的作用,充分利用其资源对进城农民工进行各类岗位培训,使已经具有一定职业工作能力的转移人口能够通过继续教育实现个体实践能力与人文素质的整体提升,使他们能够通过这种非学历教育的形式为个体的后续发展积聚实力。其三,发挥职业学校的教育与培训功能。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最初阶段,职业学校要充分发挥其对即将进入城市和已经进入城市人群的准备型和补偿型的教育与培训功能,使大量拟转移劳动力能够在农村当地获得各类准备性培训,使那些缺乏培训但已进入城市的转移劳动力能够获得短期补偿性培训。完成上述工作后,职业学校还要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发挥对在职人员进行岗位培训、转岗和素质晋升的功能,通过周期性的岗位培训更新他们的知识内容,提高他们的学习、实践与创新能力,增强他们的主体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使转移劳动力能够在“合格农民工素质”的基础上具备“现代市民素质”,使那些具有强烈发展诉求的进城农民工能够具备社会流动的技术资本和综合素养。其四,发挥社区的教育与培训功能。社区在教育与培训上具有对象大众化和内容多样性的天然优势,实现进城农民工再社会化的发展目标,必须强化社区的教育与培训功能的发挥,在学习时间和教学模式等多方面充分考虑灵活选择性和实效性,利用办新市民学校、农民工培训班等方式,在进城农民工的闲暇时间,对其开设文化知识、职业技术、公民素质、家庭教育等课程,通过丰富多样的社区活动,提高进城农民工对城市的认同感、归属感,构建学习型和谐社区,促进进城农民工不断学习和提升,推进其再社会化进程。

(三)完善外部保障措施

教育是现代社会大系统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各项调整、变革都逃脱不掉教育系统之外的社会大系统的影响,尤其是对于进城农民工的再社会化问题,不但需要通过教育与培训系统的努力,增强其在城市社会的综合适应性,而且需要来自教育系统之外的相关部门及有关措施给予有力保障,通过多方协调共同促进进城农民工的再社会化。

其一,政府支持。为了实现进城农民工的再社会化发展,政府必须在政策和资金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在政策支持上,政府应该充分认识到实现进城农民工再社会化的紧迫性,制定专门政策,明确各职能部门的相关职责,建立统筹协调的领导体制和分工负责、相互协作的推进机制,以督促教育、劳动保障、农业、建设、财政等多个部门的积极协作,明确责任分工,并纳入工作考核内容职责:明确劳动力输出地和输入地政府的教育与培训职责,制定鼓励政策。在资金支持上,要建立和划拨专项资金用于进城农民工的素质提升,减少或减免教育与培训过程中各种不必要的服务费用,同时监督企业、相关教育与培训部门的工作实效。其二,户籍改革。为了促进进城农民工再社会化目标的达成,我国必须对城乡二元户籍制度进行进一步改革,确立以职业为身份确认标准的户籍制度,彻底取消过去农业和非农业户口的二元划分,统称为居民户口,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此外,对城市落户政策进行相应调整,鼓励农村劳动力到城镇落户,以具有合法固定住所、稳定职业或生活来源为基本落户条件。改变户籍这一先赋性因素的决定作用,加大后致性因素对个体城市落户的影响性,使进城农民工能够凭借自身在城市的努力工作、稳定就业、人力资本获得市民这一社会身份,最终实现个体职业身份与社会身份的统一,成为城市新市民。其三,传媒引导。大众传播媒介必须发挥正确的舆论导向功能,杜绝对进城农民工的歪曲报道,为进城农民工的发展创造平等的社会氛围。大众传媒不仅能够消除进城农民工在城市继续发展的不良影响,而且对于实现进城农民工的社会化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大众传媒为进城农民工提供了接触现代社会思想与行为的途径,能够使他们通过耳濡目染,逐渐转变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形成与城市和现代社会相一致的素质结构。为了实现进城农民工的再社会化发展,大众传媒必须发挥应有的导向与促进作用。

上一篇:网络信息论文范文下一篇:著作权法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