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资源范文

2023-09-21

媒体资源范文第1篇

【关键词】多媒体小学生学习兴趣个性特长小学数学教学 【正文】

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多媒体信息技术已经进入了课堂教学领域。因此,为了迎接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单靠传统的教学手段已经不能适应当前教育改革的需要,教师教学手段的改革也是势在必行。如今,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引进了多媒体辅助教学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因为它具有图文并茂、有声有色,动静结合的优点,使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趣味横生,使复杂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易懂,学生在上课时更能集中精力听课,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效率。使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发挥,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那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体现多媒体教学辅助作用呢?

一、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直接推动学习的内在动力,是获取智能的开端,追求的先导,理想的桥梁。不少人都认为数学学习是枯燥无味的,在这种情况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为重要。针对小学生自控能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这一特点,我们把计算机、录音、投影等多媒体充分运用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充分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始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整个课堂充满浓厚的学习兴趣。兴趣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必须动脑设计出比较新颖的教学方式,教学如果能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获取新知。

比如我在教学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的基本性质”在导入新课时,我曾使用录音和幻灯播放一个动画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唐僧师徒几人在去西天取经的路上,他们走的又累又渴,孙悟空不知从哪儿弄来一个大西瓜,他把这个西瓜平均分成了4份,给了猪八戒其中一份。这时猪八戒觉得太少了,就叫孙悟空再给他一块。于是孙悟空又把这每一块瓜再平均分成2份(也就把这个西瓜平均分成了8份)后给了猪八戒其中的2块,但是猪八戒都觉

得还是分少了,嘟着嘴还要多分一些。孙悟空又把这每一块再平均分成2份(也就是把这个西瓜平均分成了16份)后给了猪八戒其中4块西瓜,这时猪八戒高兴地笑了。同学们,猪八戒每次得到的西瓜一样多吗?聪明的孙悟空用什么方法既满足了贪吃的猪八戒的要求又将西瓜分得公平合理呢?同时在讲故事的同时幻灯演示这三种不同的分法。

在这个新课的导入中,巧妙地利用多媒体将分数的基本性质这一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形象的直观的内容,很适合小学生从直观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度的思维特点,还积极调动了学生的眼、耳、脑等多种器官投入学习。巴甫洛夫曾说过:“在学习过程中,如果有多种器官参与学习,可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性。”利用故事设疑引起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故事中留下的这个问题,同学们通过观察幻灯片知道了猪八戒每次分得的西瓜一样多,并且根据以往的知识经验,学生很容易写出1/4=2/8=4/16这些等量关系,而这些等量关系又很典型地体现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在学习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后,有利用录音给孩子们提供一个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机会:“同学们,如果猪八戒还想多分一点又该怎么分呢?”同学们分别想到了用折纸或者是画图的方法解决孙悟空提出的问题。

教师的最好做法就是利用形象直观的多媒体,帮助学生分析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从中发现解答一般应用题的规律,进而掌握解答应用题的方法。

运用多媒体进行应用题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把抽象的数学问题变得形象直观;把复杂的数学逻辑关系简捷、形象地描述出来,帮助学生分析数量关系,通过分析和综合把问题的各种成分联系起来,揭示隐含条件建立已知量与未知量的联系,从而顺利解答问题。这对于学生学习掌握应用数学知识,训练培养数学思维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二、利用多媒体提供直观材料,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

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般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对生动形象的学习材料感兴趣。媒体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向学生提供丰富的直观材料,不仅能使学生的思维变得活跃,思路变得开阔,而且有助于学生凭借获得的感性认识由形象思维迅速过渡到抽象思维,从而实现认识上的飞跃。如我在教学“分数的意义”时,通过直观演示,学生对单位“1”、平均分、几分之

一、几分之几等分数概念诸多要素有了充分全面的感知,进而抽象概括:一个东西(一个苹果、蛋糕)、一个计量单位、一个整体(一堆杏子,一些小石子、一群鸭子、一队小朋友、一片果园„„)都可看作单位“1”(同时屏幕不断显示这些画面,加深对单位“1”的理解),平均分成二份、三份„„抽象为平均分成若干份„„然后将抽象出来的各个本质属性综合起来就很自然地概括出分数的意义。

三、运用多媒体,让几何图形动态化。

几何图形比较抽象,学生往往对此类问题难以理解。新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而对于几何图形知识的学习就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空间能力。运用多媒体让静止的图形动起来,这些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比如在教学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特征”时,我采用幻灯片演示长方体相对棱的长度和相对面的面积的关系。现在投影仪上演示相对棱的长度,使每组相对棱移动后完全重合,让学生清楚地看到长方体每组平行的四条棱长度相等。然后将前后两个面,上下两个面,左右两个面分别移动后完全重合。学生直观地感受到长方体相对两个面的相等关系。幻灯演示可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帮助学生把抽象的几何形体概念具体化,并在此基础上概括出长方体的本质特征,从而形成正确的长方体概念。

四、借助多媒体,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多媒体教学能更好地发展学生的个性。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往往对问题解决的结果统一化,达到“殊途同归”之效,使教学出现一种“表面达成”现象,严重束缚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因此,教学中对于不同的学生应该创设不同的“发展区”,不能千篇一律。计算机中的网络教学则使这种个性化学习成为可能,它可以借助互联网平台中教材、进度开放性的特点使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自由选择合适的学习资源,按照适合于自己的学习方式学习,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例如:《年、月、日》一课中,大月、小月是教学的重点,我设计了智慧箱板块,为学生提供了左拳记忆法、歌诀、儿歌等内容,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忆,然后再生生互动交流,学生兴趣很浓,效率很高,学得既轻松又有趣。在“数学超市”里,又为学生准备了难易程度不同的三套适合自己的题目进入。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知识水平自由选择难易程度的题目,不懂的地方可以点击“温馨提示”板块,重温年月日的相关知识,即使答错了,也不会伤及他们的自信心,可以在网络的提示下获得解题帮助,进而掌握所学内容。如果掌握得较好,答题正确后还会得到电脑给予的一份礼物——卡通人物的表演。这样的互动设计,使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获取心理的满足,有效地改变了“教师演示多,学生自主少,不管会不会,大家齐步走”的现象,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媒体资源范文第2篇

1 巧设情境, 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感兴趣, 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自发的调动全部感官, 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与学的全过程。在教《草原》一课时, 由于学生没有见过草原, 只凭文中的语言文字进行想象, 很难真正感受到草原的辽阔美丽, 蒙族人民的热情好客。学生在读懂语言文字的基础上, 观看与课文内容相对应的影视资料, 让学生亲眼看见草原蓝的天, 绿的地, 和在草原上那一群群肥壮的牛羊, 伴随着一幅幅生动的画面, 学生陶醉在草原的美景中, 享受着大自然的清新与隽美。从蒙族人民盛情款待汉族兄弟的一幕幕中, 又使学生更深地感到草原不仅景美, 人更美。学生带着对课文的无限向往迫不及待地投入到学习之中, 多媒体极具丰富表现力的播放功能, 把形、色、光、声、动、情、意融为一体, 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轻松地将学生带入课文创设的情境之中, 而且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提高了审美情趣。

2 巧选时机, 突破难点

课堂教学是40分钟的艺术, 教师要掌握好课堂教学的节奏, 把握运用多媒体的最佳时机。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把握火候, 捕捉教学良机, 适时地运用多媒体手段, 真正起到启发、诱导、点拨、开窍之效。要在急需的时候刺激学生的感官, 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多媒体手段的功能。在教《詹天佑》时, 书中对“两端同时凿进法”“中部凿井法”以及“人”字形铁路的叙述过于抽象, 老师适时出示课件把抽象的文字变为活动的画面, 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也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居庸关和八达岭地形特点各异, 因此詹天佑采取了不同的方法开凿隧道。教学时, 我引导学生画出示意图, 再出示课件, 给学生以直观形象, 体会到这两种不同的施工方法的好处。詹天佑为什么要设计“人”字形铁路?这样的设计又有什么好处?课件帮助学生解决了这一困惑。通过课件对地理环境有了更清楚地了解, 进而使学生体会到:詹天佑顺着山势, 创造性地设计了一条“人”字形线路, 采用两个火车头一推一拉的办法, 解决了火车爬坡的重大难题, 这是他卓越的创造才能的体现, 也是他对铁路建设做出的杰出贡献。再如在理解《荷花》第二段中“挨挨挤挤”这一词时, 我适时地播放了多媒体课件, 先再现了稀疏的荷叶, 然后以动画形式再依次再现许多的荷叶紧挨在一起, 学生看着画面, 什么叫“挨挨挤挤”就准确地理解了。在理解“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时, 这一“冒”字写出了荷花生长速度快, 生命力强的特点, 学生较难理解。这时, 我又适时运用多媒体课件, 向学生展示了一个栩栩如生的动画情景——挨挨挤挤的荷叶中冒出了许多荷花, 从而使学生准确地体会了“冒”字的意思, 解决了教学的难点, 化难为易, 实现了教师手写口授难以企及的教学效果。

3 巧改形式, 事半功倍

在作文教学中, 改变传统的作文批改与讲评的形式。过去, 学生作文是老师批改, 学生被动接受, 以致效率低下, 学生提高不快。鉴于此, 我将作文评改方式由纸上转到电教媒体中, 评改方式由针对个人转向面对集体, 师生共改, 集思广益。具体做法是:学生初成作文后, 教师浏览, 并按训练重点和作文要求, 选择反映共性问题的好、中、差作文数篇, 用实物投影仪投影在银幕上。集中全班学生的注意力, 找出有问题的地方, 或教师示范改, 或师生评议作者改, 或学生多人“接力”改, 等等, 方式灵活。虽均为口头评改, 但却能培养学生积极的思维能力和流畅的口语表达能力。无论是肯定作文的成功之处, 还是纠正有代表性的错误, 均能做到视听结合, 集体受益。同时, 教师又能节省大量批改时间, 可谓事半功倍。通过这种形式, 学生充分发挥了主体作用, 在活泼自由的气氛中提高了写作能力和对文章的鉴赏能力。

4 巧补内容, 整合资源

《基础课程纲要》中指出,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在阅读教学中, 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引导学生根据需要去学会查找资料、收集资料、采集所需的信息。这种通过客观反映、经过人的亲身感受反映到人的头脑中来, 并经过加工形成认识的体验学习, 才能有效地促进知识的感知和内化, 加深理解。如在学完《詹天佑》一文后, 学生通常会渴望对詹天佑生平、对当时的时代背景有更深更广泛的了解。此时, 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丰富、资源多样、传播快捷等优点让学生上网查阅相关资料, 对阅读内容作适当补充。这样既满足了学生“自主探究”的需求, 同时又提高了语文学习的深度和广度, 提高了学生自学能力, 培养了学生信息素养。

运用多媒体教学, 生动逼真, 图文结合, 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能帮助学生释疑解难, 突破难点;激活学生的思维, 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因此, 我们每位教师都应充分利用现有的电教条件, 运用多媒体时要重视一个“巧”字, 将多媒体技术与语文文本教学有机整合,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让语文课堂教学更加精彩生动。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已成为众多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我们在运用多媒体的同时, 应清醒地认识到它的两面性, 如果只为教学手段的新颖, 毫无原则地滥用多媒体, 这不仅不能辅助教学, 反而会影响教果。因此, 运用多媒体时要重视一个“巧”字。只有巧设情境, 巧选时机, 巧改形式, 巧补内容, 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 才能更有效地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 让语文课堂教学更加精彩生动。

媒体资源范文第3篇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 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和移动终端技术等数字信息传播技术开始不断的完善, 移动互联网时代作为新媒体主体的时代离我们越来越近。新媒体时代的特点是数字通信、网络通信和全球通信。该网络的发展和普遍使用使人们习惯于随时随地获取信息和自由控制信息, 报纸和电视信号等传统媒体对公司的影响逐渐减小。同时, 由于利用裂缝的最显著上升, 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具有即时、广泛、互动功能的新媒体技术来获取信息。新媒体技术开始渐渐渗透到国家的各种层面, 成为了世界上新一个最具影响力的媒体。这一难得机遇的概念和文化发展的理念, 使技术的发展成为红色文化的传播和流行的一个新的高度。红色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沉重的历史文化意义, 是中国文化建设的重要文化形式, 具有很强的意识特征, 是中国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当今多样的社会观念中, 从大众媒体到个人媒体的发展, 也深刻地影响着传播国的红色文化和价值特征。所以, 这也就要求我们重新探索红色文化的价值, 并且是通过新媒体的角度。

二、目的

(一) 红色文化传播方式拥有多样性

唯一相对的传播状态是传统媒体被红色文化传播所阻碍的原因之一。致力于传播红色文化的文化工作者应该清楚地认识技术变革的历史必然性。在广播、电视等媒体上代表报纸作为信息传播的中心流, 红色文化的传播进入了一个名望时期。随着媒体电视广播的流行趋势, 红色文化的宣传形式也得到了提升, 越来越多的公共服务广告、文化节目等进入了人们的视野。随之而来的是红色文化潮流的浪潮, 以及许多优秀人物和作品的出现。但随着时间的推移, 这种传统媒体不再是新的, 人们对它的兴趣正在消失, 对红色文化传播的抵制也在逐渐增加。而现在到了改变传统文化交流形式的关键时刻, 人们的视野已经向互联网传播转变, 而新的传播肯定已经利用了信息传播的制高点, 承载着有效的信息。新媒体不仅提供传统媒体所能提供的一切形式, 还提供传统媒体无法提供的互动应用、点播资源等形式的互动, 极大地提高了群众的参与和积极性, 形成了传统的传播方式”更加多样化, 也让人们激发了自己的兴趣。目前, 红色文化网页建设的几个支柱, 红色手机软件, 红色游戏的发展, 以及一些文化艺术作品的红色网络的创作和各种红色活动, 促进红色文化提供广泛的平台开发和广告, 进一步扩展。

(二) 教育功能

红色文化资源是学校进行思政教育的一项重要资源, 学校进行红色文化教育可以为学生接受中国的和新社会主义价值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一种思想氛围, 可以让学生有效的辨别网络中的是非对错。红色文化是当下各个学校思政教育的重要方面之一, 也是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中的中的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社会主义核心体系作为学生思想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 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发挥着主导作用。如今, 新媒体普及, 每所学校的新媒体发展很快, 网络教育已成为每所学校教育的中心流, 网络已成为每所学校思想文化教育的主要阵地, 红色文化新网络地位的发展, 红色文化的网络媒体更好地开发新媒体平台, 为建设红色文化提供了新的渠道和途径。红色文化的出现不仅为学生带来的正能量, 也为净化网络上的空间, 提供了良好的网络环境。

三、意义

(一) 新媒体改变传统传播形态, 加强了红色文化的传播

在新的媒体时代, 传播的多样性和传播行为的个性化, 使声音逐渐向衰退过渡。随着人民民主社会意识的提高, 也使官方公共话语注重避免过去出现的一种明确和孤立的形式, 努力营造一种平等、公平、开放、共享的交流环境。在构建这种内隐力量的过程中, 强调了对话与交流的互动, 强调了红色文化内涵的渗透和广泛传播。这助长了红色文化在民众中的传播。它增加了人民的自主意识。

在红色文化传播过程中, 网络的稳健、普遍和互动特征等等这些优点被无限放大。在不断构建网络平台的今天, 许多红色文化遗址的传承在渠道拓展、互动交流、建设场所等方面的信用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同样, 红色文化的发展也应该利用互联网, 寻找网络的新突破口。

从革命时期到现如今的新文化传播时代, 红色文化的传播性和在当今社会所产生的影响变得越来越强烈, 而今天, 当网络话语凸显出来时, 主流话语就重新构建了话语和模式的形式。

(二) 新媒体将红色文化资源的时代感和当代要求很好的结合, 更加利于研究红色文化

红色文化现代化以内容的传承和形式多样性为主导。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融合是红色文化的深层理论渊源。红色文化在进化过程中的不断变化, 是继承其精神内核, 作为其发展的基础。我们可以看到, 是早期的革命精神、集体主义精神、艰苦奋斗之风, 还是新时期以来的”经典红热”, 其核心是红色风气,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红色文化趋于新的形式, 这样对红区红色旅游资源的深入挖掘、革命文化遗址的修复和保护、红色网站的建设等, 以及源于时代发展的各种物质形式和精神形式。

红色文化已经从传统向时尚转变, 已成为研究的热点, 它不仅融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意义, 也是新媒体时代激活价值的必由之路。

(三) 新媒体使得碎片化的红色文化得以重组

在新媒体时代, 红色内存显示清晰的拆分属性。发展现代媒体, 对网络上的信息渠道进行着色, 使信息被分散。红色的记忆隐藏在每一个革命遗物、每一个历史遗迹、每一首红色的歌曲、每一个红色的工作中, 它们都显示了文化的力量。这些分割产物的复原所产生的影响, 更符合当代社会发展的主流价值。

四、在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

红色文化具有资源丰富, 开发利用范围广的特点。然而, 由于有关部门缺乏利用红色文化资源的意识, 没有创造出合适的产业战略, 使其整体开发利用仍然不足。

(一) 开发主体的单一和开发能力的影响造成红色文化再远利用度不高

红色文化是具有中国共产主义特色的文化, 也是中国共产党发展和新中国发展的见证。所以, 我们一直非常重视红色文化资源。目前, 各级政府成为红色文化资源开发的主体。然而, 开发主体的单一, 缺乏对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监督, 造成了地方政府的一家独大, 缺乏联合开发意识, 造成了许多资源的浪费。同时, 政策的不稳定, 也束缚了红色文化资源的深入和广泛挖掘。除此之外, 资金方面的问题制约了开发目标的实现。

(二) 对红色文化产品在市场中的定位不清晰, 同时品牌意识淡薄

在开发过程中, 产生许多具有潜在价值的产品。然而, 这些产品由于市场定位模糊、扩散减弱, 在市场竞争疲软的情况下, 所占市场是不够的。许多红色文化产品仍处于粗糙阶段, 其产品附加值不高、实用性等方面仍然缺乏, 限制了产品进入当地的市场。此外, 红色文化产业的品牌意识也相对薄弱, 缺乏红色文化产业的营销人才发展, 缺乏统一的组织和规划, 削弱了红色文化产品的竞争力。

(三) 现如今对红色文化产业的创新应用很差

如今, 红色文化资源还没有被用作系统来学习和利用, 大多数地方政府只有旅游资源或历史文化资源等红色文化资源进行开发, 他没有将红色文化中给所有地方政府的文化结合, 但他们没有发挥红色文化资源的一般好处。如今, 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很简单, 静态旅游的内容主要是, 大部分使用博物馆的观景、显示窗口等, 内容是空的, 通过显示是单一的, 表达的手段是向后的, 简单地对文本图像主要是对平面的介绍, 沉闷, 不符合现代美学的概念和现代美学的概念和游客消费与大市场需求之间的差距。

五、开发红色文化资源的长远效益

无论是红色文化因素还是红色文化产业, 都对促进和继承红色文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从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来看, 两者还没有和谐发展, 需要不断发挥文化产业的效益, 在保护红色文化资源的同时, 实现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 扩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帮助推动红色文化资源的崛起。

(一) 多元化的开发红色文化

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需要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进行, 非政府组织和地方政府尽可能共同参与开发和利用。红色文化发展不应该只通过经济效益来衡量, 还应该从红色文化产业政策和文化事业对社会的发展影响来考察。由于红色文化资源的遗迹和遗迹属护国家文物, 粗糙的经济发展可能会对文物造成破坏。所以, 在发展红色文化的过程中, 必须有政府的监管, 同时引导科研机构加强对红色文化资源的研究和保护。参与政府文化资源的开发, 为组织提供一定的主动性。

(二) 实施红色文化品牌战略

红色文化作为现如今文化产业的竞争中至关重要的部分, 吸引了许多消费者。我们要进一步加强红色文化产业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调整旅游设施, 提高对餐饮、住房、交通等方面的投入, 以优质的服务提升地区的品牌价值。二是尝试去发展红色文化品牌。革命时期的一些重要遗迹, 但由于它们距离遥远, 与废墟隔离, 并不是在较低的层面上发展或发展起来的。随着经济和交通的发展, 在创造新的文化品牌的过程中, 必须呈现红色文化。以增加红色品牌的宣传文化为基础, 以自然景观为基调, 以红色文化品牌感染人。红色文化品牌被设计为一系列文化符号, 加深人们的意识。

(三) 发展红色文化产业链拓展其纵向和横向内涵

整合红色文化资源, 延伸文化产业链, 深化产业间横向渗透, 争取进一步偏向和支持国家政策同时, 区域内红色文化资源的整合, 改变了旅游点的分布, 扩大了红色文化产业与建设产业集群的联系。结合红古资源、绿色产业和横向渗透, 进一步加强了红色文化产业的垂直扩张, 形成了红色文化的摄入链。

【相关链接】

新媒体 (New Media) 是指当下万物皆媒的环境, 简单说:新媒体是一种环境。

新媒体涵盖了所有数字化的媒体形式。包括所有数字化的传统媒体、网络媒体、移动端媒体、数字电视、数字报刊杂志等。

一个相对的概念, 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 包括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数字电视等。

新媒体亦是一个宽泛的概念, 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 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 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 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严格地说, 新媒体应该称为数字化新媒体。

新传媒产业联盟秘书长王斌:"新媒体是以数字信息技术为基础, 以互动传播为特点、具有创新形态的媒体。"

新媒体就是能对大众同时提供个性化的内容的媒体, 是传播者和接受者融会成对等的交流者、而无数的交流者相互间可以同时进行个性化交流的媒体。

对于新媒体的界定, 学者们可谓众说纷纭, 至今没有定论。一些传播学期刊上设有"新媒体"专栏, 但所刊载文章的研究对象也不尽相同, 有数字电视、移动电视、手机媒体、IPTV等, 还有一些刊物把博客、播客等也列入新媒体专栏。那么, 到底什么是新媒体?美国《连线》杂志对新媒体的定义:"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

摘要:在新媒体时代不断发展的前提下, 中国越来越重视红色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国的老革命根据地红色资源对当地的思想文化建设和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但是, 目前我国许多红色根据地的发展和利用存在一些问题。基于此, 文章从新媒体时代下红色文化发展状况入手, 阐述了发展红色文化的意义, 并对红色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新媒体,红色文化,资源开发

参考文献

[1] 李久君.红色旅游与民俗体育文化资源整合开发的研究[J].延安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1, 30 (02) :110-112.

[2] 姚洁.红色旅游与体育旅游融合性开发的战略思考[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06 (02) :18-20.

[3] 张群, 刘建平.红色旅游的特色分析及其发展研究[J].长沙大学学报, 2006 (06) :49-51.

[4] 蔡晓军.充分发挥红色文化资源的育人价值[N].江苏教育报, 2017-05-05 (003) .

媒体资源范文第4篇

摘 要: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是目前各级各类学校教学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基础,是实现数字化教学的关键。在这方面,基础教育起步较早,整个体系较为成熟。本科院校也陆续启动了各种数字化资源建设工程,取得了初步成果。但在高职院校,作为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与利用还刚刚起步。本文从高职院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的现状、现实意义、建设的内容、方法策略以及资源的管理与利用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高职院校;数字化教学资源;体系建设;应用研究

一、高职数字化教学资源体系建设及其意义

广义的教学资源是指一切可以帮助学生达成学习目标的物化了的、显性的或隐性的、可以为学生学习服务的教学组成要素。包括一切可以利用于教育、教学的物质条件、自然条件、社会条件以及媒体条件,是教学材料与教育信息的来源。概括地说,教学资源主要包括教学材料、教学环境及教学支持系统。

而数字化教学资源,就是将传统的教学资源数字化。在现实理解中,数字化教学资源是专指用数字技术处理的、可以在多媒体计算机与网络环境下运行的软件教学资源。它的基本特征是处理数字化、传输网络化、检索快速化、呈现多媒体化、组织超链接化。

数字化教学资源是随着数字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发展而提出的新概念。其体系建设是数字时代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在这方面,基础教育起步较早,已建有区域或全国的共享型数字化教学资源,内容十分丰富,整个体系较为成熟。本科院校也陆续启动了各种数字化资源建设工程,取得了初步成果。但高职院校由于建校时间不长,一段时间以来重点都在进行外延建设,作为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与利用在高职院校还刚刚起步。而在数字化时代,高职院校构建丰富的、实用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借助于先进的网络教学环境和资源管理平台,实现数字化的教学模式,对于新时期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一方面,资源中心收集的大多是本专业前沿的、权威的、名家的教学资源,学生始终可以学习到先进的、有用的知识和技能。学生在课堂上一时没有弄明白的东西,通过视频点播系统和资源下载系统,完全可以在课后调出课堂内外的内容进行反复练习,直到彻底搞懂为止;第二方面,教学实践表明,有效地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对于学生学习能力以及问题意识的培养乃至怀疑精神的塑造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数字化教学资源的真正利用,可以激发学生学习与发现的兴趣,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极佳的路径;第三方面,学生通过接触和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不仅可以获得建构知识的能力,而且还能得到信息素养的培养。研究表明,在数字化时代和信息社会,学生是否能够自主学习的重要前提取决于具有怎样的信息素养。让学生直接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无疑是锻炼和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大好机会,也是检验其学习能力、学习收获的最佳方式和途径之一。

另外,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特征是高技能性,学生可以在虚拟实训室里反复揣摩和训练,从而提高其专业技能水平,同时大大缓解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的实训设备、实训场地和实训师资不足的压力。

随着无线网络的普遍覆盖,3G手机的不断普及,数字化教学资源可以随时随地供教师、学生、管理人员和社会人士共享、交流和利用。它将极大地改变传统教学资源的利用形式,改变传统固定的、线性的、“填鸭式”的课堂教学模式,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提高人才培养水平。

二、高职数字化教学资源体系建设的基本内容

高职数字化教学资源体系的建设包括:资源平台建设、资源库的建设、资源标准建设等方面内容。

1.资源平台建设

包括资源制作平台、资源管理平台和资源应用平台三大子系统,遵循国家教学资源建设技术标准,并通过多系统耦合平台实现各平台之间的互联互通,为全体教师和学生通过网络进行学习和教学活动提供强有力的服务保障。

2.资源库的建设

是高职数字化教学资源体系建设的核心内容。由于高职教育类型有别于普通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其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也与它们有区别。高职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包括媒体素材库、精品课程库、专业资源库、虚拟实训室、专题学习网站、教师教学网站、数字图书资源等。

(1)媒体素材库:媒体素材是传播教学信息的基本材料单元,一般可分为五类,即文本类素材、图形(图像)类素材、音频类素材、视频类素材、动画类素材。

(2)精品课程库:精品课程是在网络课程基础上开发建设的优质课程,内容主要包括:课程大纲、课程内容、教案、课程题库、网络课件、案例、文献资料、常见问题解答等。

(3)专业资源库:《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中提出:“创建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对需求量大、覆盖面广的专业,中央财政安排经费支持研制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主要内容包括专业教学目标与标准、精品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实验实训、教学指导、学习评价等要素,以规范专业教学基本要求,共享优质教学资源;针对职业岗位要求,强化就业能力培养,为实施‘双证书’制度构建专业认证体系;开放教学资源环境,满足学生自主学习需要,为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和构建终身学习体系搭建公共平台。”由此看出,专业资源库包含了本专业建设的许多内容。

(4)虚拟实训室:模拟或仿真实训室以及各种教学软件库、实训视频库等等,是高职院校数字教学资源的特色。

(5)专题学习网站:是指在网络环境下,围绕与课程密切相关的某一项或多项学习专题进行广泛深入研究的资源学习型网站。

(6)教师教学网站:以教师所任课的课程内容为主,是基于教学应用的网站。

(7)数字图书资源:包括电子图书、电子杂志以及图书馆收藏的其他电子类文献和资料,通过校园网、互联网和电子阅览室等多种途径向师生及社会提供电子图书资源信息服务。

3.资源标准建设

在教育资源建设中,标准的统一是非常重要的。其目的是为资源的开发者提供统一的开发标准,达到资源基本结构属性的一致性,以实现资源在区域内的广泛共享,并为学习者或教育者对教育资源的查找、评估、获取和使用获得最大效率而提供支持。同时也为不同资源库系统之间实现数据的共享和互操作提供支持。资源标准建设包括内容要求、管理规范、建设的技术标准和评价标准等。特别是技术制作标准要求统一,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资源将无法共享,各教学系统之间也难以实现互操作。教育部已颁布了《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和《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教育资源开发标准(征求意见稿)》。高职院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可以参照这两个文件,结合自身实际制定相应建设标准,从而保证资源建设的顺利进行。

三、高职数字化教学资源体系建设的策略

高职数字化教学资源体系建设的总体策略是,先搭建数字化资源平台,然后制定数字化资源建设标准,再制定数字化资源建设的实施办法和有效应用方案,通过行政手段和分配手段调动全体师生建设和利用资源的积极性。

1.资源平台建设的策略

资源管理平台系统是一个重要的基础系统,它承载全校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具有应用和管理资源的作用,科学规范地对学校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和集成。资源平台建设要求建成统一的信息管理、统一的资源管理、统一的用户管理和统一的权限控制。

资源平台的建设通常有三种模式:一是购置市场产品。目前,市场上有一些资源平台,有公司开发的,有高校开发的。但购置市场产品,价格相对偏高,与校情符合度小,维护不便。二是自主研发。价格、适合度、维护等都较好,但要求较强的技术力量,而高职院校往往经验不足。三是联合研发。联合开发是指本校与企业(科研院所)或者与其他高校合作开发的一种模式。这种模式弥补了前面两种模式的不足,是高职院校可以采用的较好模式。

高职院校数字化教学资源管理平台的建设要坚持以职业技术教育为特色。体现高职特色、体现共享特点、体现运用方便的原则,因此,要符合以下要求:

第一,要符合教育部高职院校专业分类标准,按照专业课程资源的内在逻辑结构进行设计。以专业和专业群为核心,按照理论课、实验课、实训项目、专业素材及认证学习为实体对象,进行教学资源的组织。

第二,采用开放式的系统体系架构,支持校内和校校之间的优质资源共享交换。平台采用开放式软件架构体系,能够解决同一门课程在多个专业(或专业群)开设的问题,支持校内和校校之间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交换和资源更新服务,可以按照专业、课程、素材的不同提供资源服务。

第三,资源多线索多角度呈现,提供快捷、方便、高效的资源查询和索引功能。资源库可以按照共建学校呈现(呈现某学校参加共建的专业建设标准、专业群——专业的所有资源);按专业群——专业——库的线索呈现;按专业群——专业——课程的线索呈现。平台具有以专业群、专业、课程、库为单元的资源查找和搜索功能,支持资源预览和引用功能。

第四,支持各学校内部共享性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能够作为各校进行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的软件平台;并与精品课程和网络课程制作平台紧密衔接;可以进行个性化的学校首页设置;权限控制功能完整,资源角色灵活设置。各校教师可以依据权限上传资源、审核资源、发布资源,建设学校自己的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

2.资源库的建设策略

资源库建设是整个资源体系建设的核心,总体策略是教育技术中心(信息技术中心)主导、教务处组织、各系部积极参与。根据经验和高职教育的特点,可按照以下具体策略进行。

(1)提出建设要求

教育技术中心和教务处首先要对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提出要求。资源建设要满足职业教育和教学的要求;资源库的知识体系要针对特定的岗位要求和职业所需技能来构建;资源管理中心的建设还要侧重于对高职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2)统一建设标准

要建成全校统一的资源库,需要对分类标准进行统一,对技术标准进行统一,对评价标准进行统一。对建设内容和应用管理也要提出具体要求和规范。

(3)实施建设策略

由于高职院校普遍存在建校时间短、资金薄弱、经验不足等因素,因此,采用“边建边用、分期分批、逐步完善”的建设策略比较切合实际。另外,要按照“引进优质资源,开发特色资源,引进和开发并举”的原则进行。引进优质资源就是通过购买、交换等方式引进符合本校需要的由公司和高校开发的优质数字教学资源。自主开发建设就是充分发挥学校全体师生和各部门的积极性,建设特色资源。

(4)进行资源筛选

不管是购买市场的,还是自行建设的,都可能存在不适合、不适用的资源。这就需要对这些资源进行筛选。采用立项的方式进行建设,组织专家和一线老师根据统一标准进行评审是有效筛选教学资源的较好方法。

四、高职数字化教学资源的管理与利用

1.高职数字化教学资源的管理

其目的是更好地为使用者服务,包括技术管理、更新维护以及为资源建设和使用者提供必要的技术工具。日常管理由教育技术中心负责。

技术管理通过教学资源管理系统进行。教学资源管理系统是对存储于资源库介质中的教育资源进行管理、维护和更新的功能性设施,主要包括三个子系统:资源库管理、系统管理、资源使用和交流。这三个子系统为三类用户(管理员、审核员、一般用户)提供资源检索、资源发布、资源审核、权限管理、计费、用户信息交流等多个方面的服务。

资源的更新和维护是一个经常性工作,必须纳入教学的日常工作之中进行管理,要有专人负责,使建设的资源总是保持与教学相适应。

2.高职数字化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

资源建设的根本目的在于将其应用到日常教学之中。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学校要提供交互性强、能够共享、方便师生使用的资源,只有师生觉得方便,才会愿意使用。为此,要将现有资源进行整合,形成共享,使师生能够方便、快捷地进行搜索、上传、下载和引用;其次,学校要制定相关政策,激励教师使用,教师激励学生使用,让使用者有益,这样才能推广应用;第三,要优化校园网络,使师生在使用数字教学资源时做到随时随地、无障碍。只有这样,学院建设的数字化教学资源才能被有效利用;第四,要十分重视师生培训,包括制作和使用培训;第五,为师生提供必要的基础制作工具和条件,例如,提供课件制作平台、视频录播、点播系统、网络课程制作平台、在线教学应用平台、制作场所、师资培训等。

高职教学资源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主要领导牵头,举全校师生之力才能建设好、使用好。

参考文献:

[1]滕霞,段崇江,张建伟,王学优.网络课程评价标准的研制[J].现代教育技术.2003(1):5-11

[2]彭新一,陆芳,郑道林.高校多媒体网络教学资源系统的建设及应用研究[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6):22-24.

[3]宣洵,程建刚,王学优.标准化基础教育资源库的研究与设计[J].电化教育研究.2003(4):55-58.

[4]余胜泉,朱凌云.《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体系结构与应用模式[J].中国电化教育.2003(3):51-54.

[5]余胜泉,朱凌云,曹晓明.教育资源管理的新发展[J].中国电化教育,2003(9):96-99.

[6]柯和平.高校数字化教学资源系统的构建和应用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5(16):61-64.

(编辑:隗爽)

媒体资源范文第5篇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古今中外的科学家对自己热爱的事业有着强烈兴趣, “兴趣”对学生的学习亦至关重要。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 一支粉笔, 一块黑板, 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 学生听起来单调、枯燥, 毫无兴趣。不利于知识的接受和能力的培养。多媒体远教资源集“图、文、音、像、动、色”于一体, 创造了一个可视、可听、可感的动感世界, 能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起学习兴趣。如教师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 可浏览一下远教资源库, 课前先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学生喜爱的《西游记》故事:有一天, 唐僧师徒西天取经路过一个桃园, 桃园主人送他们13个桃子, 猪八戒突然变得很勤快, 主动分桃子, 分给师傅3个, 猴哥3个、沙和尚3个, 余下的桃子分给了自己。猴哥火冒三丈, 要打猪八戒。教师引导提问:孙悟空为什么要打猪八戒?学生很快讨论出猪八戒自私, 得了4个桃子。教师抓住时机引导:“13个桃子唐僧师徒4人分, 该怎样分?”学生得出每人应分3个, 还剩1个。教师再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分配的结果, 这样在愉快的气氛中导出了新课。在教学过程中, 生硬的教据、程式化的公式难免会令许多同学望而却步, 产生陌生感。如果能将抽象的数字转化为与实际生活关联的内容, 学生就更容易接受。

2 突出重点、整合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学生认识事物具有一定规律, 一般是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现象到本质, 直观感知到抽象概念。数学概念对小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的。多媒体教学, 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色兼备, 并且具有一定的可控性和交互性, 把学生难以直接感知的事物和现象, 在短时间内直接有声有色地展现出来, 有效地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 完成从形象、直观的感性认识到抽象的理性认识过渡。课堂教学中, 一些重点难点问题中, 它们有的是“只可意会, 不可言传”, 有的是纯理论的, 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这样的理想条件, 用语言文字也很难描述清楚。对于这些抽象概念, 应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达不到教学效果, 而多媒体恰恰能弥补这一缺陷。例如在讲解比较数的大小这个小学阶段重要知识点时, 借助多媒体的直观形象, 制成课件设置小猫钓鱼的动画。用两只小猫比赛钓鱼, 最后看谁多谁少来比较数的大小。学生通过观察探讨就能自主的解决问题。这样就可以让学生生动具体的感知实物, 通过对同学们熟悉、感兴趣的事物的认识, 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能够集中注意力充分发挥时间的有效性, 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而且在实物的感知过程中, 促使其大脑皮层的记忆加深。在以后的大小比较过程中, 同学们能随时利用身边的实物巩固学习过程, 使这一重要知识点在生活中轻松掌握达到“乐学”的效果。又如:小学数学中射线和直线是比较抽象的两个概念, 教学中如能利用远教资源或制成多媒体课件, 大屏幕上先出现一个小亮点再向一端不断延伸形成一条亮线, 教学直线时显示一条亮线向两端无限延伸并不断闪耀, 通过动态演示, 使教学活动由静止单调的语言讲述, 变为生动形象动态表演, 活跃了课堂。教学过程中突破了难点达到了满意的教学效果。

3 优化情境, 陶冶情操

巧用多媒体, 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 使学生爱学、乐学, 同时也陶冶了情操。运用多媒体教学, 其优美的动画, 吸引了学生的眼球, 刺激了视觉细胞;可感的音乐, 刺激了听觉神经, 让身体的每个细胞都动起来。使学生的感官系统得到了开发, 培养了审美能力。是一种心灵的陶醉, 美的享受。如在教学《应用题》时, 展示多媒体课件, 小青拿100元钱到琳琅满目的书店买了一套65元的学习资料, 一支20元钱的钢笔, 售货员阿姨找回25元钱, 对吗?先让同学们计算后得出找回25元钱不对, 应找回15元。教师引导:“如果你是小青, 应该怎么办?”待学生交流后, 教师继续展示, 小青是怎么做的。通过展现小青的行动和售货员阿姨之间的对话情景, 很自然地融入情操、礼仪教育。教会学生从小做一个诚实、懂礼貌的好孩子。

4 应用远教资源、多媒体强化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 学生知识的掌握、智力的开发、能力的培养, 必须通过一定量的练习才能实现。在教师的引导下, 应用丰富的远教资源多媒体能有效提供更多的练习素材。当堂练习、当堂批改、形式多样、互通信息、师生互动, 非常灵活、方便。既增大了课堂教学容量, 同时也为教师及时、准确提供了学生获得知识、掌握知识的反馈信息, 学生在欢快、愉悦的气氛中, 人机互动、动手动脑、善于思考、乐于小结, 很快巩固、掌握了所学新知识, 能力得到了培养。

5 应用远教资源、多媒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新的教学观认为:教学是一个信息和情感交流、沟通、师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不再只是一个知识的被动传递者, 而是一个主动地调试者、研究者和创造者。教学以学习者为中心,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丰富的远教资源库、多媒体教学, 能有效地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情感主动参与, 自主学习, 师生积极互动, 课堂上有声有色, 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更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多媒体教学、远教资源的运用, 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在整合教学过程, 提高教学效率, 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摘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的实施, 改变了农村学校教育信息技术设备环境和资源环境, 极大地丰富了学校教学资源。多媒体远教资源的应用, 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 创造出了一个声情并茂, 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 在整合教学过程, 提高教学效率, 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关键词:多媒体,远教资源,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 重庆市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应用手册.2007.

[2]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观、学生观、教学观.2010.

媒体资源范文第6篇

1 在视听说教学中的运用

多媒体教学手段将直观生动的形象与声音结合起来, 动静图像融合文字交互出现, 提高学生注意力并激发其学习兴趣。

听、说能力的培养一直是大部分学生的无法逾越的障碍, 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缺乏正确的发音训练方法以及有效的听力训练方法, 在大量的练习无果的情况下, 学生们或大大降低了对英语听、说的兴趣, 或干脆就放弃。在网络和多媒体辅助的教学模式下,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结合教学内容向学生演示并教授正确有效的发音和听力方法, 从而从根本上帮助学生找出问题的症结, 重塑对其对英语听、说学习的信心。

其次, 丰富的网络资源便于教师搜索和精选符合教材内容的形象、真实、生动的多媒体资源, 将生活中现实的一幕幕搬上了讲台, 这种情景再现的教学模式不仅能调动课堂气氛, 更能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学习内容。

多媒体教材使“人—计算机”对话得以实现, 在学生解决英语学习问题的过程中, 计算机能对学生的理解和掌握情况给予及时的反馈。如《新视野大学英语》和《新标准大学英语》视听说的教学环节中, 每道听力问题, 在输入答案后都有语音提示答案是否正确。这类及时的反馈消息能激发学生的挑战心并引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思考。而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只需要进行电脑操作和思维引导, 使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参与者和发言者。

2 在综合教程教学中的运用

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拉的实验证实: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 11%来自听觉。也就是说, 即使是在综合教程课程, 适当结合视觉和听觉的教学手段能更有效地传授知识。通过对视觉和听觉的感官刺激让学生获取比单一地听教师讲解更大的信息量。课本上枯燥乏味的文字, 在多媒体课件和视频的帮助下, 变成一个个生动直观的影像及画面, 从而加深了学生对课本内容的认识和理解, 在此基础上, 教师在备课时可以选择相关的拓展内容进行延伸, 从而开阔学生的视野, 并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性思考。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得到了比较明显的提升, 由被动教授的状态转变为积极参与思考的状态, 在实现教学目的的前提下提高了教学成果。

大学英语授课以英语授课为主, 对学生的英语水平有一定的基础要求。对于英语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说, 如果课堂上没有明确的指示或引导, 他们很可能不知所云容易开小差。多媒体课件能够帮助教师演示课堂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安排, 明确每个教学环节的内容和具体操作方式帮助有疑问或不明白的学生了解并跟随教师的授课, 从而克服学生感觉听课难这一问题。

3 在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自主积极性方面的运用

在21世纪这样一个信息时代, 能熟练的掌握和运用网络和多媒体不再只是对广大高校教师的要求, 同样也是对现代学生的一种新型自主学习模式的要求。教师应该在课堂上推荐并指导学生学会使用并掌握网络和多媒体资源, 并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进行运用和实践。比如:在每个单元的学习前一周, 教师应鼓励所有学生借助网络查阅大量与单元内容相关或衍生的知识, 对搜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和收集, 剪辑视频文件, 制作相应的多媒体课件。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展示学习成果的机会, 让学生上台分享和交流他们的学习体会和心得。这样不仅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 在真正的意义上实现“以学生为中心”, 还能逐步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 特别是对信息的理解分析、发音及语言的表达能力, 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俗话说:“兴趣是最大的老师”。英语学习也同样如此, 在相对繁琐和枯燥的大学英语课堂学习之余, 应鼓励学生利用网络和多媒体资源进行兴趣的培养及文化知识拓展的学习。如英文歌曲、电影、电视剧、英文小说报刊等, 都是非常轻松和实用的自学材料。但是, 由于资源太过于庞大, 如果选择的资源对英语水平的要求较高, 对学生不仅不能起到培养兴趣的作用, 反而会打击学生自学的积极性。因此,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平均水平, 向学生推荐一些与其能力相当或稍高的资源, 引导其进行自主学习。

4 在促进教师团队建设方面的运用

全新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要求教师不断的学习和跟新对现有教学资源的了解和运用, 鼓励和提倡教师通过参加培训或学术交流不断提高和完善教学手段及教学模式, 并通过教学的实践和科研, 不断探索和发现其优势和劣势, 使其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鉴于网络和多媒体教学资源的丰富性, 为了提高了教师的工作效率避免了重复建设, 大量优秀的多媒体课件可以通过网络资源共享。但是不同教师对相同的授课内容有相似或不同的理解和拓展, 因此教师可根据实际教学情况改动和完善下载的多媒体课件。

5 结语

网络和多媒体教学模式为传统的英语授课模式注入了新的活力, 不仅丰富了课堂内容, 增加了课堂趣味性, 还为学生自主英语学习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并为教师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的提高指明了新的方向。不过值得强调的是, 网络和多媒体教学模式仍然不能完全替代传统的教师授课模式, 因为选材, 制定授课目的、授课内容和授课安排才是决定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

摘要:本文阐述了网络资源及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 (CAI) 在英语教学中占据的重要地位, 及其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提升教师自身业务水平起到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网络,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高校英语教学

参考文献

[1] 王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在英语课堂上的实践与思考[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2, 2.

[2] 徐明城.多媒体技术对教学的作用和影响[J].现代情报, 2006, 10.

[3] 杨洪敏.利用多媒体的特点, 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思考[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05, 6.

上一篇:土木工程的方向范文下一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