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势群体法律援助论文范文

2023-11-15

弱势群体法律援助论文范文第1篇

“群体性事件”是一个极具中国特色的概念。我国首次使用“群体性事件”, 是在2000 年公安部颁发的《公安机关处置群体性治安事件规定》 ( 以下简称《规定》) 中使用了这一概念。《规定》将“群体性治安事件”界定为: 聚众共同实施的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规章, 扰乱社会秩序, 危害公共安全, 侵犯公民人身安全和公私财产安全的行为。有学者认为, 界定群体性事件要遵循五条原则, 即群体性事件的社会属性、存在形式、构成要件、行动主体和行为目标。笔者认为, 界定群体性事件的概念, 可分析其主要特征, 即:

第一, 群体性。

群体性事件, “群体”是其首要特征。在特定情形下, 人数众多的群众, 基于多种目的或是利益诉求, 集结成短暂性的共同体。不可否认, 群体性事件, 是一种集群行为。该共同体, 或直接争取维护自身利益, 制造影响, 又或者并无直接利益诉求, 仅为发泄对社会的不满。

第二, 暴力性。

自20 世纪90 年代末至今, 我国群体性事件呈现出一种态势, 即有一部分参与主体的行为方式越来越趋向于采取暴力性及恐怖性的手段与方法, 有学者认为, 如按性质划分群体性事件, 则可分为政治性群体事件和激情性群体事件。这两种类型的群体性事件, 大多涉及政治阴谋, 因此, 参与者行为大多过激, 围攻政府办公场所、实施“打、砸、抢、烧”, 这种极端的方式对广大群众的日常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同时, 少数暴力集团分子利用互联网制造谣言、挑拨事端, 激起围观群众的不满情绪, 进而将事态扩大。

第三, 传导性强。

目前, 中国已进入互联网时代, 互联网在社会生活中广泛运用。群体性事件对社会的影响也呈现出快速传播和影响广泛的特点。群体性事件一旦发生, 各种舆论、媒体都借助网络进行传播, 在此过程中, 事件的真相往往被夸大、掩盖和扭曲。舆论对事件的评论会产生放大效应, 媒体对事件的看法也会缺乏客观及理性。基于以上的特征, 笔者认为, 群体性事件应区别于治安事件, 它是由社会冲突所引发的部分民众参与的, 以合法的或非法的规模性聚集的形式, 对社会秩序和社会基本价值造成严重影响的事件。

二、群体性事件冲突解决之借鉴

( 一) 英国模式

1. 善用媒体

对于英国政府来说, 应对群体性事件, 社会舆论的调控是政府应对群体性事件的有效手段, 一旦发生群体性事件, 政府将快速掌控舆论的“风向”, 各类媒体对群体性事件的定性与政府高度一致, 正确引导民众对群体性事件的评论及看法, 将其引入合理的轨道, 促进群体性事件的妥善解决。

2. 完善法制

英国议会2004 年通过了《英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该法律的出台减少了政府因突发事件对相关利益主体的负面影响, 赋予了政府处置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合法性。

3. 完备的预警机制

英国在群体性事件的处置上, 有着比较成熟的预警机制, 这是英国政府处置群体性事件的成功经验。在保障国家利益的情况下, 英国政府利用舆论导向, 制定相关的法律制度以及成立相关机构, 及时、准确地发布预警信息, 建立了较为成熟的预警机制, 及时疏导、缓解以及防范了群体性事件爆发的危机因素。

( 二) 美国模式

美国自于“9·11 事件”事件后, 一直加强政府处置群体性事件的核心能力。建立了三级反应机制, 即: 地方、州和联邦政府的三级反应机制, 大大提升群体性事件的防范和处置能力。此外, 美国另一成功经验是对网络舆情进行有效的监管。首先, 加强网络立法。美国制定了较为完善的互联网管理法律体系。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 美国互联网职能管理部门。其主要职责为: 监督通讯管理机构, 规范、引导互联网传播工作。其次, 制定网络分级管理标准。对互联网传播的内容进行分析管理、分级屏蔽、分级筛除, 实现了网络舆情的治理。再次, 大力宣传网络道德规范。对于普通民众, 美国政府借助社会团体的力量宣传网络道德规范, 即利用保健基金会的网站规定的八条准则及美国电脑伦理协会制定的“十诫”, 引导大众在网络中的道德自律, 也实现了国家在网络舆情中的管理。

( 三) 法国模式

法国处置群体性事件的经验在于重视对社会运行状态进行预测。法国宪法给予政府行政紧急权力。宪法明确规定, 以保障政府在紧急状态下充分、有效行使行政紧急权力, 同时又保障公民基本权利。此外, 在现场处置方面, 法国多由各部门联合执法, 值得借鉴的是, 参与的部门中, 除消防、医疗等部门外, 还包括了司法部门的法官和检察官。这种做法充分保障了群体性事件处置时的合法、公平。

在舆情的调控方面, 法国的“政府、行业和用户三方共同调控”模式值得借鉴。法国崇尚“民主、自由”的思想, 媒体重视言论自由、出版自由等权利, 媒体则被视为市民与政府交流事件观点及国家管理的媒介。因此, 法国政府在处置群体性事件时, 更是注重调控大众媒体。

三、群体性事件的法律对策

( 一) 尽快完善政府信息公开, 加强政府公信力建设

不可否认, 政府公信力, 是群体性事件的“防火墙”。政府的公信力建设要求政府应遵守“透明、尽责、诚信”的原则。“透明”, 要求政府信息公开、政务公开, 满足公众的知情权, 接受群众监督、媒体监督。“尽责”, 要求, 要求政府依法行政, 尽职尽责。“诚信”, 要求政府求真务实、讲求信用。

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 以下简称《条例》) 自2008年开始施行。《条例》于国家层面保障了普通公民的“知情权”, 也标志着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取得一定的进展。当前,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 网络、通讯, 是广大民众的主要生活方式。民众大量信息的来源自网络, 网络舆情如何调控, 是政府面临的巨大挑战。群体性事件的网络舆情形成机制, 在于网络信息在传播中缺失了事实的本来面目。因此, 及时公开信息, 是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调控的有效手段。政府要想在网络舆情治理中获得优势, 最重要的就是要尽快完善信息公开制度, 确保政府对于与公众生活息息相关的信息的公开。

( 二) 建立完备的预警机制

建立完备的预警机制, 是危机预警工作的制度保障和规范, 笔者认为, 完备的预警机制需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 公安机关需要及时、准确掌握社会不安定因素的动态。我国处置群体性事件积累了不少经验教训, 其中, 工作缺乏“预见性”是较为典型的教训之一。对事件的前期预警不足, 主动防范不够, 是政府部门在处置群体性事件丧失主动权的原因。

第二, 完善预警法律法规。如前所述, 可借鉴西方国家的成功经验和相对成熟的法律体系, 结合我国的国情, 尽快出台符合我国当前形势的预警管理法律法规。明确人民政府各职能部门在群体性事件中的权利与职责, 保障政府群体性事件预警工作的合法性。

此外, 公安机关加强情报信息反馈制度, 为决策的做出和调整提供依据。在群体性事件发生时, 公安机关要建立情报信息系统, 重视事态发展的动向和发展, 做出科学、正确的决策。

( 三) 拓宽信访渠道

信访制度, 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公民参与政治和权利救济的一项重要制度, 在过去几十年里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此, 建立畅通有效的利益表达机制是架起政府和社会及人民群体的沟通桥梁。信访制度, 在目前的政治体制中, 仍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一方面, 它是行政相对人维权的途径之一, 为利益受侵犯的行政相对人表达、发泄情感的渠道。另一方面, 它收集了公众的不满诉求, 从不满中发现了社会利益冲突以及矛盾纠纷。政府应完善相应的制度和措施, 建立制度化的维权机制, 拓宽信访渠道, 降低公民信访的随意性, 积极主动地收集民意、了解民情, 让群众将个人的意见和利益诉求以制度化、理性、和平的方式反映到决策部门, 使公民的维权行为得以制度化的表达和整合。

摘要:当前, 群体性事件已成为我国日益突出的一大社会问题。在新时代背景下, 讨论群体性事件的概念, 从其群体性、暴力性等特点中, 试分析英美等西方国家处置群体性事件的成功经验, 以此探讨我国群体性事件的法律对策。

关键词:群体性事件,法律对策,治理

参考文献

[1] 刘超.群体性事件研究[J].中国政法大学, 2009.

[2] 宋宝安.我国群体性事件的根源与影响[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0.

弱势群体法律援助论文范文第2篇

基于CGSS2008数据,将自评健康转化为基数性质的健康不良指数,进而应用Wagstaff等发展起来的集中指数和不平等分解方法,区分城乡考察中国居民与收入相关的健康不平等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中国城镇和农村均存在显著的偏富人的健康不平等。收入对健康不平等起到了最为重要的作用,贡献率在城乡分别为60%和37%。对城镇健康不平等产生正向贡献的其他主要因素还包括就业状况、年龄和教育等。对农村而言,则主要是相隔集镇中心距离、地区变量、年龄因素中的60岁以上人口。为降低健康不平等,政府应在改善收入分配、推进教育公平和延伸社会弱势群体医疗保障覆盖和服务可及等方面加大政策实施力度。

关键词:

弱势群体法律援助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弱势群体不仅自身获取社会资源和改变现状的能力较低,而且其组织能力弱,难以自发结成组织来维护自身权利。应建立弱势群体的社区支持网络,发展第三部门力量,完善和落实社会服务政策,最终实现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目标。

关 键 词:弱势群体;社会保障;社会网络

由于弱势群体自身获取社会资源的能力较低,对这一群体的社会保障是社会保障事业的重点和难点。本文根据社会网络理论来探索如何为弱势群体提供更为有效的社会保障。

一、社会网络理论

社会网络学是社会学一个重要的分支, 发端于20世纪30年代。社会网络学者认为,人们往往是通过一种网络式的方式进行沟通、交流以及形成人际关系。一个小的网络通过与另一个网络或者单独的网络结点相联系,从而形成更大的网络。整个社会就是由一个个相互交错或平行的网络所构成的大系统,每个人都置身于这个大系统之中。因此,有学者把社会网络理解为:在一定范围的个体之间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社会关系;而个人的社会网络则是指个人能借以获得各种社会资本或社会支持的社会关系体系。

社会网络分析是从“关系”的角度来研究社会现象和社会结构。格兰诺维特将“关系”定义为“人与人、组织与组织之间由于交流和接触而实际存在的一种纽带”, 并在这个基础上提出了关系力量概念。在他看来,关系可分为强关系和弱关系两种。如果耗费在关系上的时间越多、情感越紧密、相互间的信任和服务越多,这种关系就越强,反之则越弱。

美籍华裔社会学家林南在格兰诺维特的“弱关系强度假设”的基础上进行了推广,提出了社会资源理论。此理论认为,资源不仅可通过占有获得,还可通过网络关系来间接获取, 即社会资源存在于社会网络之中,个人可以通过社会网络获取。在此基础上, 他提出了著名的社会网络理论三大假设:(1)地位强度假设:个体的社会地位越高,摄取社会资源的机会越多;(2)弱关系强度假设:个体的社会网络的异质性越高, 通过弱关系摄取社会资源的几率越高;(3)社会资源效应假设:个体的社会资源越丰富,工具性行动的结果越理想。

法国社会学家布尔迪厄认为, 社会网络的实质是一种社会资本。他认为,所谓社会资本是“实际的或潜在的资源的集合体, 那些资源是同对某种持久的网络的占有密不可分的, 这一网络是大家共同熟悉的,得到公认的,而且是一种体制化的关系网络”。社会本以关系网络的形式存在,是一种通过“制度化的关系网络”的占有而获取资源的集合体,这种制度化的网络是在特定的工作关系、 群体关系和组织关系中存在的,它要通过某种制度性的关系来加强。这种“制度化的关系网络”是与某个团体的会员制相联系的, 获得这种会员身份就有权利调动和利用这种资源。

社会网络是一定范围的个体之间相对稳定的社会关系。 个体的社会支持网就是个体能藉以获得各种资源支持的社会网络。 通过社会支持网络的帮助,人们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和危机,并维持日常生活的正常运行。 良好的社会支持网络被认为有益于缓解生活压力,有益于身心健康和个人幸福。社会支持网络的匮乏,则会导致个人的身心疾病,使个人日常生活的维持出现困难。

近几十年来, 管理学界逐渐认识到社会网络的重要性,社会网络也迅速被应用到管理学的各个领域中,20世纪90年代开始被广泛应用于企业研究领域,相关的研究分布在企业经营、劳动就业、流动人口的生活适应和灾后恢复等诸多领域。 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虽未被正式引入到社会保障领域,但已经有一些学者进行了相关的研究。

与此同时,国内学者逐渐关注社会网络对于弱势群体的社会支持意义。 中国素有强调人际关系和网络的文化传统,因此人们高度依赖于从社会网络等非正式制度得到的社会支持。社会网络是社会保障体系之外的社会援助体系,对受助群体的权益保障起着保护作用。

二、弱势群体的社会网络分析

社会弱势群体, 是指那些由于某些障碍及缺乏经济、 政治和社会机会而在社会上处在不利地位的人群。学界一般把社会弱势群体分为两类:生理性弱势群体和社会性弱势群体。前者沦为弱势群体,有着明显的生理原因,如儿童、老年人、残疾人;后者则是社会原因造成,如下岗、失业等人群。弱势群体在各个国家、各种社会、各个时期都普遍存在着,是社会保障和社会工作的主要对象。

弱势群体的“弱势”之处不仅体现在经济方面,精神慰藉、合法权益、服务缺失都是较为普遍的问题。另一方面,受到政治、经济地位的限制,弱势群体在社会交往方面有很多障碍的。其社会交往圈小,出现最多的是亲戚或邻居,这显然是受到中国传统观念的浓重影响,是家庭关系扩大的表现。但是在友情方面,很少有弱势群体可以得到来自朋友的支持,不仅是世道人情所致,弱势群体本身的心理障碍也是原因之一。

总结近年来对于弱势群体的社会网络的研究, 笔者认为,弱势群体的社会网络具有以下特征:

1. 弱势群体的社会网络规模较小。 社会网络规模是指构成社会网络的成员数量,它是衡量个体拥有社会资源及社会支持程度的重要指标。韦尔曼认为:网络规模越大,能够提供情感、物质、信息及社交陪伴等社会支持的网络成员数量就越多, 个人所获得的社会资源就越丰富。 刘传江和周玲对农民工、下岗职工和城市居民的网络规模进行比较发现:湖北省4县市农民工社会网络规模平均值为21,大大低于4个城市社会网络规模平均值35 [1] 。

2. 弱势群体的社会网络密度较大。 社会网络的密度也可称为关系强度, 是衡量社会网络结构松紧程度或成员之间相互联系的程度。 刘传江和周玲的研究结果是: 湖北省4个县市农民工网络密度为75.19, 武汉市下岗职工网络规模密度为50.15,都大大高于4城市网络密度平均值28.36 [1] 。社会网络密度大, 表明个体属于相同社会圈子的可能性较大。弱势群体的社会网络密度较大, 在一定程度上也显示了弱势群体本身社会群体交往能力的不足。

3. 弱势群体社会网络的关系构成种类较少, 异质性低。 社会网络关系指的是社会网络成员间的具体关系。关系越强,越可能共享和交换资源;关系越弱,自我在工具性行动中越可能获取好的社会成本。异质性反映网络成员在社会特征或人口特征方面的相似性或差异性。 张文宏通过对2000年北京城市居民社会网络调查资料的定量分析, 发现同行政管理阶层和白领阶层相比, 工人阶层网络中的关系种类更单一 [2] 。

弱势群体不仅自身获取社会资源和改变现状的能力较低,而且其组织能力弱,难以自发结成组织维护自身权利, 其所长期生活和接触到的社会群体也多为社会底层, 经济实力和自身素质的限制都令他们难以为弱势群体提供更多的支持。

因此,应该提高对社会弱势群体需求的关注,合理定位社会保障水平和方向。 如何解决好弱势群体的社会公平问题,使他们在生活、教育、就业和福利等方面得到有效的保障, 是当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中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三、社会网络对于社会保障的意义

社会保障是一个有着社会互助功能的制度,实质上体现了互惠互助以及在互惠互助中的他助与自助。“他助” 的主体来自于社会网络中的其他个体,个体之间通过连结形成社会网络,各种信息、名誉、声望等社会资源嵌于社会关系网络中。 社会网络向存在于其中的个体提供更宽和更及时的信息获取渠道、 更多的物质资源获取渠道以及更多的关注等。

社会网络对于社会保障同样有着重要意义。

第一, 社会网络有利于保障弱势群体的心理健康。大量研究发现,个体的社会关系无论对于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都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美籍华裔社会学家林南在研究社会网络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时认为,强关系多、密度高、同质性高和分散性低的网络将更有利于人们保持精神健康。群体通过广泛地参与社会组织、自愿性社团等民间团体,并融入到各种活动中,与其他社会个体进行情感和信息上的交流,原本狭窄的视野得到了拓宽,提高了弱势群体社会网络的关系结点和密度,在不断选择群体的过程中也促使了高同质性和低分散性社会网络的形成。

第二,社会网络有利于保障弱势群体的职业发展。格兰诺维特在研究就业的过程中发现,提供工作信息的人往往是弱关系。赵延东通过对武汉市下岗职工再就业过程的调查表明,70%的下岗职工在再就业过程中使用了社会网络途径 [3] 。社会网络不但有助于个人在社会交往过程中与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以保持个体的身心健康,还能在求职、就业、职业升迁以及个人成就方面提供指导与支持。而这方面的保障功能对于低收入者,或是贫困家庭而言尤为重要。

第三,社会网络有利于改善弱势群体的经济状况和物质生活。中国是社会关系网络发达的社会,亲属关系、朋友关系等强关系在社会资源的获得方面具有绝对优势。费孝通在探讨中国社会关系的特点时曾经用“差序格局”这一概念来解释这种以个人为中心的社会关系网络 [4] 。唐钧和朱耀垠的研究表明,由亲属、邻里等社会关系形成的社会网络对弱势群体普遍具有一定的支持作用。

第四,社会网络有利于稳定社会,为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从社会层面上看,社会网络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有益补充,有助于减轻人们对社会的不满,缓冲个人与社会的冲突,从而有利于社会的稳定。我国社会保障事业起步较晚,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在实施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阻力, 来自公民的理解则是促进社会保障制度推行的强大力量。 社会网络将一个个孤立的个体连结在一起,个体通过社会网络传播社会保障信息,增强了彼此对于社会保障的信心。整个社会形成一个和谐的整体,促进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

四、对策建议

从以上对弱势群体社会网络的分析可以看出,弱势群体由于其先天不足, 难以形成有利于其自身发展的社会网络。 社会网络却对弱势群体的心理健康、职业发展和经济收入有重要影响。社会保障具有互济功能,帮助弱势群体建立更加有利的社会网络, 是社会保障的内涵所要求的。 以社会网络的视角来看待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 是对我国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新思考, 试图在为受助群体提供经济援助之外以精神和服务的角度来关怀他们。 这是一个社会学问题, 同时也涉及到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问题。在这里提出以下建议:

1. 建立和完善社区支持网络。 弱势群体普遍组织能力弱,处于被组织状态,更多地要依靠政府和社会团体等外在力量帮助其整合。 通过建立社区支持网络, 弱势群体不仅能够从各种社会组织中获得所需资源,还能够通过内部整合,拓宽维权渠道,保护自身权益,增强彼此的感情交流,维护身心健康。

2. 发展第三部门的社会支持力量。 第三部门主要指从事志愿活动的非营利组织。 第三部门可以填补政府办养老机构的某些服务空白, 更有效解决弱势群体的社会服务和社会保障问题, 促进社会整合和公民参与。 我国在建立弱势群体的社会支持网络中, 要大力发展第三部门的力量, 鼓励创建各种民间服务团体,发展慈善机构,设立基金会等。

3. 健全社会保障服务制度,拓宽服务渠道。政府应通过托老所、老年人活动中心等社区养老形式,向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服务和精神服务等。 作为引导者的政府应建立相关服务机构, 引导老年人参与社区服务的社会网络, 为其提供参与社会网络的平台。完善公共就业服务内容,应出台相关的财税优惠政策, 激励社会组织参与公共就业服务平台的建设和发展。社会组织介入公共就业服务,既能够提升公共就业服务的效率, 又能够促使各种类型的社会网络的形成,增加整个社会网络的规模。

参考文献:

[1]刘传江,周玲. 社会资本与农民工的城市融合[J]. 人口研究,2004(5):12-18.

[2]张文宏,李沛良,阮丹青. 城市居民社会网络的阶层构成[J]. 社会学研究,2004(6):1-9.

[3]赵延东. 再就业中的社会资本:效用与局限[J]. 社会学研究,2002(4):31-37.

[4]费孝通. 乡土中国生育制度[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责任编辑:龙会芳;校对:刘文敏)

弱势群体法律援助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目前,高等教育已经从原来的精英教育转化为大众教育。大学生所具备的就业优势已经消失,大学生就业成为了社会一大难题。而且有部分大学生因为主观或者客观的原因在就业时遭遇到种种困境,属于就业的弱势群体。关注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就业应该要谨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开展创业教育,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难的问题。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弱势群体;创业教育

一、 就业弱势群体的含义

弱势群体,也可称为社会脆弱群体、社会弱者群体(social vulnerable groups)。弱势群体是根据人的生存状况、社会地位而非体能和生理特征来界定,它在形式上是一个虚拟群体,是社会里一些生活困难、能力不足或被边缘化、受到社会排斥的散落的人的概称。大学生弱势群体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在社会地位、经济状况、教育资源的使用、权益实现、自身素质和竞争能力等方面处于相对不利情况,在社会竞争和教育资源的分配过程中相较于其他群体处于弱势的大学生群体。大学生就业弱势群体则是指,在大学生就业的竞争中,由于种种原因,处在了竞争不利地位,在毕业时不能实现即时就业的大学生群体。

二、 创业教育的含义

创业教育(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它是在上世纪80年代,由西方国家提出的一种教育理念。其内涵是培养人的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创业技能等各种创业综合素质,并最终使被教育者具有一定的创业能力的教育。

三、 进行创业教育的意义

(一) 进行大学生创业教育是国家的发展需求

在党的十七大中有明确报告指出: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加强就业观念理念,是更多的劳动者成为创造者。要实现这一要求,作为最大就业者培养部门的大学高校,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 进行创业教育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有效手段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大学毕业证已经不再是学生就业的金字招牌。从目前我国的实际就业需求分析,大型企业因都在进行结构的调整,不可能再提供就业机会;小型企业现在基本上都处于裁员状态,更不可能在大学生的就业中起到多大的积极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鼓励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对缓解就业压力就变的尤其有效。

(三) 进行创业教育,鼓励自主创业是大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

严峻的就业形势及沉重的生活压力,让很多大学生在就业时不再考虑职业的社会价值和个人的兴趣爱好而一味的追求经济利益。在大学生中开展创业教育,既能够激发他们的创业欲望,又能够提高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为自己的事业打拼,工作者必然会倾其全力,最大程度上实现自己的价值。

四、 现阶段创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 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认知不准确

当下,很多学校和学生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偏颇。还有很多高校将创业教育定位成了“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教育”或者是“企业家速成教育”。很多学校认为只要鼓励毕业生创办大大小小的公司,解决了个人的工作就是完成了创业教育的目的,要是能顺带创造几个就业职位那就是超额完成。大学生对创业教育人事的不准确主要表现在:大学生认为创业是自己的事情,为的是解决个人的问题和实现个人的价值,忽略了自己所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

(二) 大学生创业教育缺乏系统的学科体系、师资不完善

我国现阶段的创业教育还没有形成有效的课程体系,没有真正的融入到大学生的教学中,各个学校开展的主要是教育讲座,创业竞赛等都只是课外的“业余教育”。另外,师资力量的不足也是制约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一大因素。目前,在我国大学中进行的创业教育中,配备了专职人员的学校不足一半,超过一半的学校是由学生会或者招办、甚至是随便某个办公室的人员担任。

(三) 缺乏良好的社会环境

创业并非是一种单纯的个人行为;更需要政府社会和学校的通力合作。目前,我国的工商、税务等部门对于大学生自主创办的公司虽然有移动的优惠政策,但是在至关重要的执业制度、投资制度、人事制度等方面并没有多大的帮助。国家未形成一套支持大学生创业的政策法规,社会竞争不会因大学生经验和资历的落后而有区别对待。大学生创业困难重重。

五、 对发展大学生职业教育提出的几点建议

(一) 政府和社会为大学生创业创造良好的体质和社会环境

我国政府应该加强对高校进行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重视,改进现有的优惠政策,加强优惠政策的可操作性。比如,对户口档案和资金等实际性的问题给予更多的关注;对大学生创建的公司在其规章制度和人事制度上提供些优惠;加大对资本市场的监管,建立信用机制,解决大学生创业的第一难题——资金问题等等,鼓励更多的学生通过自主创业走向成功。

(二) 丰富创业教育内容、发展创业教学学科体系

创业教育要与时俱进,注重学生全面素质的教育。创业教育的内容应该包括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及创业能力等多个方面。创业意识是进行自我创业实践活动的心理倾向,是创业结构中的基础,是构建创业教育机制的前提;创业精神是创业理念的灵魂;创业能力是创业成功的必要条件,是创业的核心能力。

(三) 搭建大学生创业平台

大学生的创业素质并不能通过课程的传授培养起来,学生们需要进行创业实践活动的平台。在平台中开展各种创业教育活动,邀请成功者分享经验;开展课外创业实践活动,如进行报刊构思、公共活动设计等;组织创业者交流会,分型思路、举行竞赛等等,让大学生多了解自己创业思想的不足,为将来少走弯路提供帮助。

结论:在教育公平的条件下,就业弱势群体要想在社会竞争中立足,就要具备更多的优秀素质。开展大学生就业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是社会发展和学生个人发展的需求。高校必须把教育出创业型人才作为重要的工作进行开展,为缓解社会就业压力,实现学生就业创造更有利的条件。(作者单位:乐山师范学院旅游与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夏永全,蒋茂贵 . 论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湖南社会科学,2009(1)

[2]张俊,颜吾芟. 论大学生创业教育 [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3]陈春琳 . 教育公平视阈下大学生就业弱势群体的创业教育[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12)

弱势群体法律援助论文范文第5篇

大学生弱势群体是相对于大学生普通群体而言的概念。大大学生弱势群体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1)经济困难群体,是指指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对于学费、生活费及学杂费没有能力支付或或支付困难的学生群体。 (2)生理弱势群体,主要指生理不健全的的学生群体,他们往往由于先天不足,体质差或者意外变故而造成成的生理缺陷。 (3)心理弱势群体,指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心理障障碍或心理疾病的学生群体。 (4)能力弱势群体。指学习能力或与与人沟通交际能力较差,学习时,态度不端正或者非常努力成绩仍仍然很差不能从学习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来的学生群体, 在人际交交往中,不敢、不能、不会有效与人沟通的学生群体。他们的共同同表现主要是生存状态与与社会发展主流相脱节。他们有着自卑卑感强,成就动机较强,性格孤僻,敏感等人格特点。

2大学生弱势群体在就业中存在的问题

2.1 自身学习能力差,专业不精

能力弱势大学生群体缺乏自主学习能力, 由于原来的基础础薄弱,学习态度不端正,没有明确择业目标,得过且过只为“混”混”一纸文凭,面对繁重的大学课程,他们会形成很大的学习压力,力,加之不能顺利的将压力转变为动力, 造成考试不及格的情况时时有发生。这就造成了他们严重的自卑焦虑心理, 而在能力不足足和自卑心理的双重影响下, 这种消极情绪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滚滚越大以至于他们无法自拔。在毕业面对双向选择时, 由于专业业不精而缺乏竞争力。

2.2 就业能力欠缺,心理素质较差,缺乏自信

就业能力包含着个人的基本素养、专业技能、发展能力等。等。弱势群体大学生大多有着较强的自卑心理,由于长期生活困窘,窘,他们人格发展变化受社会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 逐渐形成了与与其相适应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价值观念,导致了一些负面的的影响因素。[1]比如会产生缺乏自信、攀比、嫉妒等心理,也容易产产生不合理的就业观和消极的就业态度。在就业中无法展示出优优秀的个人品质和良好的精神面貌。

2.3 不能很好地适应新环境,与人沟通协作能力差

弱势群体大学生由于存在着巨大的经济和心理压力, 他们们的课余时间大多被如何解决困难度过难关和各种校内外兼职所所占据, 没有精力更没有经济能力去更多地进行人际交往。他们们大多综合素质和能力较差,视野不开阔,没有突出特长,内心孤孤独封闭、敏感,社会化程度低,对社会现状缺乏清晰认识,行为与与社会要求相脱节。面对就业时,就业心理准备不足,面试表现胆胆怯退缩,显得无所适从。

2.4 社会资本匮乏,没有良好资源和人脉

社会资本在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中是不可或缺的, 甚至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般状况下, 家庭成员所处的社会地位,社会资源的可摄取程度, 很大程度上限定了大学生就业的可选择面[2]。经济弱势群体大学生由于缺乏人际关系网,家庭在其就业中难以发挥诸如托关系、找熟人、第一时间获取信息等作用,加之经济困难,学生难以应付择业时例如交通费、自我包装费、制作简历等费用, 经济困难大学生群体在社会资本匮乏的情况下,缺乏家庭和社会的必要支持,而在就业竞争中处于弱势。

3解决大学生弱势群体就业的对策

3.1 加强弱势群体教育 ,帮助他们树立正确三观 ,形成积极的就业心态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是高校辅导员的责任和义务。对于大学生弱势群体,辅导员要特别重视对他们开展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及时发现并解决大学生弱势群体的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正确的世界观教育,能够使学生提高认知水平,避免认识偏差和误区,从而正确的处理在生活、学习和就业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和矛盾。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能够使学生正确认识人生目的和价值,养成积极的人生态度,提高他们对挫折的耐受力。辅导员在工作中,要能够对学生以诚相待,尊重、关爱学生,在情感上与他们产生共鸣,从内心深处去理解他们的困境,同时,对于他们所取得的进步和成绩及时给与肯定和褒奖。辅导员要多跟弱势群体学生谈心, 了解他们每个人的内心世界, 关注他们的所思所想所需所盼,有针对性的给与指导和帮助。同时,辅导员还应鼓励他们消除顾虑,主动与别人轻松交流,多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用积极心态去面对未知的一切。激发学生的冒险精神和进取精神,鼓励他们勇于挑战自我展示自我。面对困难,既要有战胜的勇气和决心,也要能体验到所处情境的困难和压力。不卑不亢,自信从容去接受社会的考验。只有使他们由消极等靠转变为积极应对,才能使他们从游离于校园主流群体的淡漠状态中走出来, 使他们积极的去把握身边的每一个机会,成功就业。

3.2 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助困与育人相结合,以此建立信心

高校应从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入手,助困与扶志相结合。充分利用“奖、助、贷、补、减”等资助措施解决困难生的实际困难,减轻他们的生活压力。同时,高校还应多为学生提供勤工助学岗位,为他们提供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收入的机会,比如在学校餐厅、宿舍等学生就近方便的地方为他们提供兼职机会;高校还应多联系企事业单位,为学生提供与专业相关的兼职或实习机会,使他们既能锻炼自己丰富阅历、积累社会经验,为他们毕业后顺利就业做好铺垫,又缓解了生活压力,从工作中体验到自我实现的价值, 同时维护他们的尊严。但是资助扶贫只能解决暂时问题,不是长久之计。我们必须将扶贫解困与扶志明德两者结合起来。[3]扶志,就是是要引导学生正视困难,培养他们开拓进取奋发图强的精神;明德,是要使学生明白做人做事的道理,诚信守法,树立乐观向上、心怀感恩、回报社会的思想,以此避免经济上的弱势群体演变为心理上的弱势群体,使他们摆脱依赖心理,达到助困的最初目的。将扶贫转变为扶志是我们的最终目的。培养他们自立自强意识,相信自己有能力创造财富,用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毅力和积极的行动去改变自己的命运。以积极成熟的心态走向社会,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高标准要求。

3.3 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指导课

大学生弱势群体在面对就业问题时,由于在知识、能力与资源方面处于弱势,大多表现为消极自卑、缺乏自信、缺乏尝试和挑战的勇气;同时,对工作和未来存在不切实际的幻想和过高期望值。高校应有针对性的开设就业指导课,帮助他们客观科学的分析自己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使每个学生发现自身的优势和闪光点,教会他们掌握面试技巧,提高与人有效沟通的能力,使他们充满信心,能够乐观自信的推销自己,以积极心态应对社会的挑战。同时,加大就业辅导,可以帮助学生正视社会问题,增强心理承受力, 帮助学生宏观把握就业形势, 做好人生的职业规划,通过就业指导,提高学生自主择业能力,学会主动把握市场需求动向,发挥自身特长,选择有益于自身发展的职业。除此之外,应引导弱势群体大学生清晰分析就业形势,可以避开劳动力相对饱和的地区,而选择需要大量人才的西部地区,鼓励他们消除地域顾虑,发挥自身优势,根据市场需求,找好职业定位。

3.4 帮助他们树立良好的择业观

知识经济时代对于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对于大学生弱势群体成功就业至关重要。因为受到地域经济、家庭观念、社会环境等因素影响,大学生就业观念还相对保守传统,就业期望值偏高。大学生弱势群体的择业观表现为以下两种情况:一部分学生错误的认为大学教育还停留在“精英教育”阶段,对自己的知识、能力、素质评价过高,就业期望值与社会需求严重不符;另一部分学生由于缺乏自信,对择业恐惧,选择观望逃避。他们社会化程度低,不了解社会现状,也不能客观评价自我,自身工作能力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很大差距。高校应教育大学生摒弃错误的就业观念,提高对社会认知度,加强自我认知,对自己的能力有正确的分析和评估,理性解读就业形势,冷静地做出判断和选择;应鼓励学生形成良好的就业心态,排除负面情绪对择业的干扰,打破“铁饭碗”的陈旧就业观,不一味迷恋大城市,根据个人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地区的工作岗位,寻求未来人生事业的坚实起点。鼓励学生到基层中去,把个人职业同国家、社会需求结合起来, 在踏踏实实的奋斗中锻炼和提升自己,实现自身价值。面对就业严峻的就业形势,不消极,不逃避,不自怨自艾,发现自己的闪光点,增强自信心,鼓励同学树立“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就业观,使他们形成先就业后择业,端住饭碗寻求发展的思路, 踏实努力的去创造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

3.5 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架起与企业间的桥梁

高校应积极采取措施,广开门路,多方面联系并吸引用人单位走进校园进行招聘,开展形式多样、实效性强的招聘会。政府及高校应高度重视,形成合力,帮助毕业生形成宽松就业环境,营造良性竞争环境。由于大学生弱势群体大多自闭敏感,他们更愿意通过网络与人交流, 高校辅导员应充分利用网络信息传递快速、信息量大的特点,通过QQ、飞信群、论坛等方式和学生交流互动,及时准确把握他们对于就业的思想动态。同时,我们应加大毕业生就业网站建设的力度,由就业指导中心专人负责,不断更新完善就业信息数据库,为学生构建就业信息平台,提供大量可够选择的真实可靠的岗位信息, 引导他们扩大就业视野,调整就业心态。促进大学生弱势群体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专门化,不断完善毕业生就业市场体系。

摘要: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弱势群体作为大学生群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人数曾上升趋势,他们大多无法适应大学生活,游离于班集体的边缘。由于弱势群体大学生面临就业时普遍存在消极自卑,缺乏自信等情况,大学生弱势群体就业难显得尤为突出。本文分析了大学生弱势群体在就业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解决对策。

弱势群体法律援助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群体极化;现象

网络政治参与是一种新型的政治参与形式,是公民以网络为载体和途径参与社会政治生活,表达政治主张意愿和利益诉求,从而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政府决定和与政府活动相关的公共政治生活的行为。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是以大学生为主体的网络政治参与,是大学生政治参与的重要形式。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各种文化冲突依旧存在,面对这样的信息化社会大环境,当代大学生的政治观念和参与行为也出现了一定的偏差。同时,由于网络本身所固有的广泛、互动等特性,使网民的政治参与以群体主体的形式出现,并且在网络政治参与中表现出“群体极化”现象。换言之,原来群体支持的意见,经讨论后会变得更为支持;而原来群体反对的意见,讨论后反对的程度也会变得更强,最终使群体的意见出现极端化。大学生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的特殊群体,是一个集独立性和依赖性为一体的矛盾体,其新鲜感和接受能力强,思维敏捷,想象力丰富,易受网上舆论引导和影响,从而引发大学生网络舆情。因此有必要对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中的“群体极化”现象进行研究,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发挥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社会正能量。

一.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群体极化现象

1.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诸多病症

当代大学生的政治参与意识逐渐增强,网络政治参与成为大学生政治参与的重要手段。当前,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热情较大,他们思想活跃,个性独立,但性格冲动、缺乏社会经验,面对网络上良莠不齐的信息易受他人观点的影响而做出错误判断,对社会问题认识大多停留在表层,不经过理性思考分析就盲目跟从。在调研中发现,许多大学生对于社会问题,多是从现实生活中去认识,从自己实际感受到的利益中去评判和思考,而不能从更深层次去理解。同时,网络媒体相对于传统媒体,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驾驭显得更加自由,这更使大学生在未了解全部事实的前提下就“口无遮拦”地发表一些的言论。

2.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意见趋同

大学时期是一个兼具理想和激情的时期,大学生群体是一个充满热情和好奇心的群体,他们即将走入社会,他们关注社会生活,关注社会焦点,特别是与自身发展息息相关的问题,如就业、房价、腐败、教育等;他们接受能力很强,尤其是对于新事物,如互联网的应用;他们的政治参与热情高涨,极易受到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的吸引。

随着大学生群体政治参与意识的逐渐增强,网络平台已日渐成为大学生关注时事、表达自身观点和利益诉求的重要途径。然而处在复杂的网络语言环境中,对于鱼龙混杂的网络信息,大学生群体难以作出明确的判断而常常出现大面积言论跟风的情况。比如在针对网络上的时政热点问题方面,大学生一般会跟随网络上大家普遍赞同的意见、观点和行为;在浏览时政热点或社会事件,遇到所持观点与网上意见不同时,会选择与大多数人一致的想法。在面对未经证实的言论、事件时,大学生群体容易被表面现象所蒙蔽,甚至被“牵着鼻子走”。在有某种偏见后,通过网络上的相互影响,使得这种偏移进一步深化,尤其当相同年龄阶段的人聚集在一起,更容易对偏向产生相似性的“共鸣”,即便是偏激的,也往往通过大学生的“口诛笔伐”,使观点呈现片状类同,从而引起轩然大波。

3.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出现责任分散现象

“责任分散效应”是社会心理学家拉塔涅经过研究发现的由于多人在场导致责任由众人承担而个体承担的责任微乎其微,进而出现推诿心理和集体冷漠局面的现象。大学生作为社会群体中知识层次较高的群体,理应具有更高的责任意识,但是由于受大学成长环境、西方思潮和价值观的负面影响,加之该群体具有集独立性和依赖性为一体的特性,使得责任意识缺失现象在大学生群体中不断扩散。比如有许多大学生认为在网络上有言论自由权,对于网络上的谣言可以进行转发、扩散,而不用承担责任。这体现了“责任分散效应”与个体的心理因素紧密相关。

1975年,Mathes和Kahn通过实验发现被试者在个人条件下行为和观点的极化量小于在群体条件下行为和观点的极化量。网络的非实名制使大学生在政治参与活动中认为自身隶属于某一群体,从而对自己的行为有更小责任感,往往会产生观望心理。该实验更是证明了责任分散同时是去个性化和群体极化的影响因素。网络的互动性、便捷性使社会经验缺乏的大学生个体在网络政治参与中更易受群体心理的影响,群体的非理性化思维会在很大程度上对个体思维产生辐射作用,导致个体盲目跟从大流,对于是否会被追究责任存在侥幸心理,因而不加以辨别便进行转发、扩散,进而形成极化现象。这样的极化由于非理性化、责任弱化或者带有目的性,会对社会产生负效应。

4.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产生的“破窗现象”

“如果有人打坏了一栋建筑上的一块玻璃,又没有及时修复,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碎更多的玻璃”,这是美国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林经过观察提出的“破窗理论”。“公民新闻”、“大学生参政”的时代已经降临,大众成为新闻发布者、新闻解读的主体部分,而大学生是其中的主力军,舆论再次回到“街谈巷议”的自我生成、自我组织的流变状态,而这种“街谈巷议”又因传播速度飞速增进而使传播机制发生了质变。学者胡珏认为,一个热点新闻事件加上一种情绪化的意见,就能够点燃一篇舆论的导火索。新媒体广泛采用头条新闻推送、综合用户地理位置推送当地新闻等及时推送技术,可实现“一报多端”,做到“贴身发行、随手可取”。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大学生普遍有刷微博、微信,上贴吧等网络行为习惯,不少人还会对重大政治事件会跟帖评论,往往楼主的话会对整个帖子起着导向性作用。大学生在浏览这些信息时,思维会在潜移默化中被引导,情不自禁跟随主流,甚至会主动对消极的舆情进行社交分享,扩大到更大的影响层面。

面对网络上各种各样的信息,大学生出于新鲜和好奇会更乐意点击类似“绝密”、“揭开黑幕”等字样的文章,那些负面的内容也更易引起广泛的转载和评论。调查发现,大学生在面对朋友圈中的文章,相比于知识性学习的文章,更乐意去点击国家危机事件,因为“坏消息”对他们来说是情绪出口的一个工具,他们认为当大家都在转发的时候,自己也可以转发。这从一定程度表明他们的理性被搁置了,通过这些负面消息和负面评论,他们发泄自己的压力和释放不良情绪,易产生“破窗现象”。

二.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出现“群体极化”倾向的原因

1.大学生政治心理尚未成熟

大学生政治心理是指大学生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政治群体,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对社会政治关系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政治行为、政治体系和政治现象等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的一种直观、具体、不定型、不系统的心理反映,表现为大学生对社会政治生活某一特定方面的认知、情感、态度、情绪、兴趣、愿望和信念等等。

调查发现,政治心理尚未成熟是大学生在网络政治参与过程中呈现出诸多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首先,大学生政治认知上存在局限性,由于大学生年龄较小,几乎不具备社会经验,对于一些政治现象很难做出积极、科学的价值判断,易受到教唆,进而引起大面积的网络群体性事件;其次,大学生政治情感缺乏稳定性。大学生作为发展中的人,正处于人生的求知与探索阶段,各种情感思维正处于不成熟的萌芽时期,对于政治问题与有效地进行网络政治参与缺少足够的理性思考,仅停留在一种暂时的主观情绪体验阶段,易受一些感性认识影响而表现出个人情绪的冲动;再则,大学生政治价值选择上呈现多元化的趋向。随着我国政治经济的改革与发展,大学生在政治价值的选择上也变得多元化,在网络化这一大背景下,西方世界不断通过网络、电影等多种渠道向我国输送它们的价值观。这种多元化的价值观在当代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中也充分表现,部分大学生不断追求着所谓自我价值的实现,逐渐偏离了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初衷。

2.从众性和依赖性易产生“社会流瀑效应”

美国当代法学家凯斯?桑斯坦认为:“当流瀑效应发生时,信念和观点从一些人那里传播到另一些人,不是依靠传播者的实际所知而是依靠他人所持有的想法而决定自己的观点。而这种信念很可能是错误的,因为人们都不是依靠自己私人的信息而是依靠自己所信任的别人做出的判断。”也就是说,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作为信息的获取者,不是依靠自己而是依赖他人的思想从而获得相应的判断,这种现象在大学生群体中尤为常见,如2014年香港的“占中”事件,可以认为其与该群体本身所存在的从众性和依赖性是分不开的。

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从众性容易加剧群体极化现象发生。当今时代下的大学生虽身处校园,但是其思想活跃而不守旧,对社会的重大事件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同时,畅通的网络环境也使得他们能够了解校园之外的重大事件,但是在使用网络媒介进行网络政治参与事件时,由于并未亲身体验,在对该事件进行认知和判断时,往往是在一种无意识的情况下进行,且参与没有明确的目的,当一种可能性的出现被认同,往往其周边的人也被带动,从而最终导致人云亦云。

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依赖性推动极化现象出现。大学生是一个将个体生活与群体生活相融合的统一体,其有着自身独立的人格,但是处在复杂的网络环境中的他们,由于缺乏时空的限制、明确的规则,在进行政治参与,对信息进行解读和筛选时,其思维和价值观极易出现混乱状态。在对某件事情没有明确的立场时,会更加倾向于相信他人的言论与说法。相对于一个人决策,更容易做出极端的决定。显然,这是一种未经事实论证的、依附他人的浅层次的表达,容易使人产生思维惰性和观点依赖,造成思维僵化。

3.匿名性易引发“责任分散效应”

网络的匿名性使大学生个体成员释放了“本我”个性,在虚拟网这层保护膜下,个体心理活动的潜在形式明显得到强化,其中利己心理、侥幸心理、法不责众心理表现得尤其明显,进而引发“责任分散效应”。

调查发现,在网络政治参与过程中大学生群体较多地体现出以自我为中心的利益诉求。在这个优胜劣汰的时代,大学生个体与个体之间存在着激烈的竞争,他们不得不将自身的发展作为网络政治参与的首要因素,而复杂多样的网络政治参与环境正好为他们的需求提供契机,进而导致网络政治参与的非理念性,一旦他们在网络政治参与中偏向“利己”动机时,责任分散效应便会应运而生。由于网络的非实名制,大部分自控力不强的大学生在网络政治参与中往往会由于心存侥幸地认为自身承担责任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而引发冲动的本能意识,加之其政治心理的不成熟,较容易出现政治思想的偏差以及盲目性,进而在网络政治参与中放纵自己的非理性言论和行为。

可见,互联网的隐匿性容易造成大学生政治行为的失范。政治心理尚未成熟的大学生群体在网络政治参与中普遍抱有这样一种心理,即大部分人都做了这件事,我跟着做,即使这种行为含有某种不合法或不合理因素,法律对我也难予惩戒。这种心理状态不仅仅是法律意识淡薄的体现,更是一种责任意识的缺失,正是这种心理使“责任分散效应”愈演愈烈,进而影响网络群体极化。

4.不健全的预警机制易导致“破窗效应”

在网络舆论危机的形成过程中,破窗效应表现为某种观点或情绪在网络舆情形成与扩散过程中具有高度传染性。大学生不仅是易冲动、易焦躁的群体,也是易受暗示,易轻信的群体,一旦某种观点变为主导时,身处其中的大学生个体能抵制的寥寥无几。此时个体的意志和辨别力迅速下降,大学生在冲动情况下往往不是理智的逻辑思维,而不健全的预警机制通常情况下会导致“破窗效应”的产生。有人说,危机发生后的第一时间进行新闻发布或声明往往有很大难度和很大风险,因为情况还不是很明朗,不能够提供全面的信息,此时也很容易说错话或者提供不准确的信息,但是可以因为这些理由而等到事情非常清楚了之后再进行新闻发布或对外表态吗?这显然是不恰当的。

网络媒体是一把双刃剑,具有公众性强、鼓动性强和影响大等特点,通过媒体的积极报道可以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同样,偏差的报道也可能引发社会情绪的不安和社会秩序的混乱,如果政府、高校的预警机制不够健全,则不能在第一时间对网络舆情进行引导,那么大学生在政治参与过程中就极易产生偏差。比如关于香蕉致癌的传闻,先是在部分小群体中产生,经广东某报纸报道后,迅速在广大消费者中产生,大学生对于网上的消息了解比较及时、性格比较冲动,迅速展开抗香蕉行动,政府部门出面企图澄清谣言,但是又有人说香蕉致癌是一种慢性过程,故等到政府最后能拿出证据的时候,损失已经无法挽回。

三.小结

大学生是网络参与的主力军,高校是繁荣和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力量,对于大学生无序的网络政治参与,高校的宣传教育工作至关重要。对于学校的宣传教育工作、意识形态的引导,很多大学生持反感态度,认为学习理论知识是强制性灌注。因此,有必要在教学模式上进行适当的改革,用学生感兴趣的、乐于接受的方式来进行教育,相信效果会得到事半功倍。当然,高校在宣传教育过程中还应有新的表述,用形象的比喻来吸引人,用最新的材料来激起学生兴趣,用对比的方式来引起学生反思,用身边的例子来引起学生的共鸣。

当然,对于大学生自身而言,作为网络舆情的主体力量,在政治参与过程中应当在心中有一个理性判断,面对突发事件首要要冷静思考,有自己的主见,有选择、有判断地吸取他人建议,而不是一味地尊崇;应增强自身的责任意识,主动作为,承担应当承担的责任,面对消极的网络舆论在不参与的同时,还要站出来勇于用不同的声音说话。

〔参 考 文 献〕

〔1〕李忠军,张森林.大学生政治心理与政治价值观教育〔J〕.思想教育研究,2008,(03).

〔2〕章志光,金盛光.社会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3〕王科.政治心理学〔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

〔4〕赵宝新,赵丽新.大学生政治心理的培养与优化〔J〕.中国青年研究,2005,(07).

〔5〕高红玲.网络舆情与社会稳定〔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1.

〔6〕邹建华.突发事件舆情引导策略:政府媒体危机公关案例回放与点评〔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9(3).

〔7〕曹珩.破窗理论视野下的微博传播研究——以新浪微博为例〔J〕.苏州大学,2014,(05).

〔责任编辑:侯庆海〕

上一篇:科技进步企业管理论文范文下一篇:发展山东水利经济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