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特点范文

2023-09-21

个性特点范文第1篇

春意盎然 阳春三月 春回大地 春山如笑 春色满园 满园春色 春光明媚 春光融融 春光如海 春深似海 春色迷人 春色撩人 春寒料峭 春暖花开 春暖花香 春意盎然 万紫千红 春花怒放 花红柳绿 柳绿花红 柳媚花明 柳暗花明 花明柳暗 桃红柳绿 桃李争妍 杏雨梨花 百花吐艳 百花争妍 百花齐放 草长莺飞 柳亸莺娇 莺歌燕舞 鸟语花香 百鸟鸣春 红杏闹春 红杏出墙 绿肥红瘦 春风骀荡 春风送暖 万象更新 大地回春 春回大地 万象回春 春回地暖 大地苏醒 万物复苏 春意阑珊 桃花流水 夏:

骄阳似火 烈日当空 烈日炎炎 绿树成荫 挥汗如雨 烈日当空 铄石流金 电闪雷鸣 暑气逼人 酷暑难耐 暑气逼人 酷暑难耐 汗流浃背

秋:

秋风送爽 秋色宜人 秋高气爽 雁过留声 秋高气爽 天高云淡 秋风送爽 秋色迷人 秋色宜人 金桂飘香冬:

个性特点范文第2篇

六(2)班 陈阳晶

彝族的火把节是彝族地区的传统节日,流传与云南,贵州,四川等彝族地区。白,纳西,基诺等族也过这一节日。火把节多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或二十五日举行,节期三天。本词条将从彝族火把节起源、传说、主要活动和意义几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农历六月二十四日的火把节是彝族最隆重、最盛大、场面最壮观、参与人数最多、最富有浓郁民族特征的节日,更是全族人民的盛典。火把节多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或二十五日举行,节期三天。

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北斗星斗柄上指,彝语支的民族都要过火把节,有的学者认为此节原系彝族十月历法的一个年节,火把节又叫星回节,俗有“星回于天而除夕”之说,相当于彝历的新年。

火把节由来传说不一。一说天神与地神斗争,人们用火把助地神灭虫战胜天神。一说出自《南诏野史》及师范《滇系》。这两书载:南诏首领皮罗阁企图并吞另五诏,将会五诏首领集会于松明楼而焚杀,邓赕诏妻慈善谏夫勿往,夫不从而被杀,慈善以精明的智慧和对丈夫执着的爱恋,找到丈夫的尸体并顺利安葬,滇人以是日燃炬吊之。石林彝族撒尼人视火把节为纪念民众与恶魔斗争胜利的节日;武定彝族认为过火把节是要长出的谷穗像火把一样粗壮。后人以此祭火驱家中田中鬼邪,以保人畜平安。

火把节的由来虽有多种说法,但其本源当与火的自然崇拜有最直接的关系,它的目的是期望用火驱虫除害,保护庄稼生长。火把节在凉山彝语中称为“都则”即“祭火”的意思;在仪式歌《祭火神》、《祭锅庄石》中都有火神阿依迭古的神绩叙述。火把节的原生形态,简而言之就是古老的火崇拜。火是彝族追求光明的象征。在彝族地区,对火的崇拜和祭祀非常普遍,云南泸西县彝族在正月初一和六月二十四,由家庭主妇选一块最肥的肉扔进燃烧的火塘祈祷火神护佑平安。永仁县彝族在同样正月初二或初三奉行祭火,称作开“火神会”,凉山彝族把火塘看作是火神居住的神圣之地,严禁触踏和跨越。

到了节日,各族男女青年点燃松木制成的火把,到村寨田间活动,边走边把松香撒向火把,或进行集会,唱歌跳舞,或赛马、斗牛、摔跤。近代,人们利用集会欢聚之机,进行社交或情人相会,并在节日开展商贸活动万岁。

个性特点范文第3篇

风采怡人

浏阳市新文学校

刘异平

[内容摘要] 失落了个性的作文,是没有灵魂的作文。如何引导初中生作文回归抒发个性、自由表达呢?鼓励反映个性化的生活经历,创设自由写作的空间和氛围,引导抒发个性化的审美情感,爱护体现个性化的话语倾向,提倡使用个性化的表现手法。这样为之,定能使学生个性得到张扬。

[关键词] 个性 风采

失落了学生个性的作文,是没有灵魂的作文。何谓个性?个性一般是指在先天素质基础上,受社会生活条件制约而形成的独特而稳定的具有一定倾向性和动力性的各种心理品质的总和,也就是人的内心世界。不能反映内心世界的作文,也就失去了作文的本质意义,而现实的作文教学中,学生作文或为应试要求的得分点而作,或为印证某种高尚的思想而编,或为迎合教师的某种所好而撰……在忙于代他人立言的过程中,却失落了对作文而言最本质的东西,即真活、真情、真体验、真感受。这是有悖于《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的“鼓励自由表达,在写作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这一原则的。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做到“个性各异

风采怡人”呢?

一、鼓励反映个性化的生活经历。

教育本来就是培养生命的事业,而生命是由分分秒秒、朝朝夕夕组成的。不同的生命的活动,构成了完全不同的生活经历。可以说,生活经历的最基本特点,就是因为主体的不同而异。如果学生能在不受压抑的情况下去写个人生活中的一些事,作文内容是不可能雷同的。现在的问题是学生往往在大人的规范和劝诫下,要挑大人们希望做的事儿来写。这样在本来就经历不多的初中生身上,就只有几种近似公式的“范型”可写。如果没有就只好依赖于编造。如果拾金不昧是好的,但路上不是那么容易拣到好东西,那就假想一件吧。难怪在某年中考作文《我的双休日》中,发现竟有四分之一的同学写拾金不昧。

有个七年级的学生写了一则《神经病》的日记:寒假的一天上午,我跟妈妈去街上买年货,看见一个十

一、二岁的男孩,在街上来回转,刚开始我没注意,过了一会儿,我发现那个小男孩正在偷一位阿姨的钱,我急

1 忙喊了一声:“阿姨!”阿姨回头看看我,我又不好意思地说:“没事,没事。”阿姨不高兴地丢下一句“神经病”。

这是一则很有个性化的生活经历。按通常的认识说,作者没有跟坏人坏事作斗争的勇气,在关键时刻当了“缩头乌龟”。但是每个人的生活经历就是不一样,我们确实也会有这种情况,也许是同情那个小男孩,也许是临场紧张一时犹豫,也许是怕小偷报复……也许就是根本说不清为什么。怎么办?该写还是不该写,答案只有一个: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大胆写,实话实说,因为写出来就有了可以反思和重新认识的机会。即使一时不能认识也不要紧,生活经历本身就是一种磨炼,在积累的过程中逐步提高认识才是真正的认识。

因此,教师平时要引导学生关心生活、关心世界,使他们感受生活的充实,以便对校园里的桩桩小事,家庭中的件件细举,乃至邻里之间的争执以及街头巷尾的见闻,皆能敏感地从事态表象察见实质,寻找到折射世界的缕缕阳光,领悟人生,反映生活本色。

二、创设自由写作的空间和氛围

《语文课程标准》特别重视鼓励自由表达,在写作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但作文批改由教师的“一言堂”,容易造成学生思维的局限。有时候学生会顾忌到这是老师要看的,哪些思想不能写进去怕老师 批评,这无疑就造成了一种思想障碍,于是我们明明听到学生在课余交流时的神采飞扬,语言个性十足,生动鲜活,可一到作文中去,立即变了个人,更多的是成人化的语言,四平八稳的思想。所以,在一定意义上讲,没有学生的主体性就没有作文,对学生主体性的忽视,实质上是对学生的忽视,必然导致学生天性的禁锢。而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则有利于创设宽松、和谐的习作氛围。一次,我布臵写一篇题为《小草》的作文,结果大多数学生是赞美小草的生命力和默默奉献的精神。而有一位学生却批判小草没有骨气,风吹两边倒。对此,我也予以肯定。这样,教师创设了一种自由写作的空间和氛围,消除了学生的惧怕心理,让学生自由表达思想和个性,真正鼓励学生“我手写我心,我笔表我口”,学生就能大胆的写出“诚实的、自己的语言”。

三、引导抒发个性化的审美情感。

2 心灵的自我感受是以情感体验为核心的审美活动,作文应当是学生心灵自我感受的自由表达,愈是濡染了主体的“感情色素”的东西,就愈是鲜活的、个性的、深刻的。我们要让学生敞开心扉,书写性灵。而不是矫情伪思,因为写作情感方式说到底是人生方式,是自己人格的体现。学生作文中的媚世之思,佞巧之言和“泛政治化”的口号,其实是一种心灵的遮蔽,一种自我审美情感的压抑,我们千万不能有意无意的加以鼓励,对学生的习作不能过分强调“文以载道”,因为他们并不承担社会教化的责任,因此,以意识形态作为判断作文的绝对标准是不够妥当的。学生被预臵在既定的审美标准之中,积以时日就会成了丧失自我的非真实的存在。这显然是学生作文个性化失落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在作文中大胆抒写个性化的审美情感。只有这样,像 “落红不是无情物,它们如同一只只枯叶蝶,载着希望远航,开始新的一生,又从零开始。树叶在其生命终止的最后时刻深情地亲吻那曾经哺育过它的大地”。“吊兰的茎叶不停地向下伸延,那是它对大地的长长的永恒不变的思念”等富有审美情感和创造力的句子才会从学生的笔端流出来。

四、爱护体现个性化的话语倾向。

学生应当有用自己的话语表达自己认识、感受和情感的权利。可是学生的作文中往往多见他们用冠冕堂皇的公众话语,按照大人的喜好和要求在说话,这些作文常常使人觉得孩子们似乎没有长大就已经老了。如何纠正这种成人化的话语倾向呢?一是要在阅读上下功夫,带领学生品位鉴赏时文、美文、名文,真正含英咀华,求取其中真经,我经常将《读者》上面的文章读给学生听;二是要呵护学生作文中的“嫩蕊”,诸如“阳光真是爸爸的大手,宽厚而又温暖地搭在我的背上”、“月亮轻如小猫之爪,不知什么时候搭上了我的肩……”、“我想听到花开的声音。”等等,这些“语丝”不是奇特优美而又极富个性吗?细心呵护它,就是呵护了孩子的“童心”、“童真”,作家王旭烽说:“少年儿童写的东西,可以说是天使说话。”

五、提倡使用个性化的表现手法。

我们的学生习作中,写记叙文都有按“三阶段”(发生、发展、结果)“四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这种僵化的程式来写。随手翻开

3 一本初中作文选刊,真作文不仅有“个性写真”,“自由表达”的特色,与之相应的在表现手法上也是百花齐放,美不胜收。比如“幕剧”的形式,网络主页设计的形式,实验报告的形式,日记的形式,科学幻想的形式,书信的形式……《我的一周生活》的那篇习作,便以星期

一、

二、

三、

四、

五、

六、七为序作小标题写成。写《班主任和我》采用了“A面”“B面”的碟片形式制作,无意中体现了时代特点,如此形形色色的表现方法,说明自由表达必然能放飞心灵,有了各种各样的想法,也就自然地带来了各种各样的写法,突破了文体僵化的藩篱,体现了生命个性各异的风采。

总之,只有我们在作文教学中让学生的个性张扬,作文教学才有可能带来“风采怡人”的境界。

参考文献:

1、《新语文课程标准》

2、《作文成功之路》

个性特点范文第4篇

【摘要】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是依据现代教育理论,体现“面向全体学生”的思想,关注人的发展,以学生为本,尤其是终身发展所具备的基本科学素养,通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突出学生经历动手动脑的自主学习过程,不但要学习基本知识,还要领悟科学思想及方法,并学会学习,使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培养热爱自然的丰富情感。

【关键词】 高中物理 新教材特点

0

新教材对物理学知识本身的关注下降,侧重探究过程,它的特点有:

1.教材设置思路

高中物理新课程设置体现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采用“模快”式结构,分成一个基础平台和三个选修方向。基本平台由必修一和必修二,这是高中生都要学的。三个选修方向是平行的,各个选修方向在课程内容和要求方向都不一样,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进行选修。

新教材注重“情景创设”,每节课都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自然现象、实验现象或多媒体展示开始,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讨论交流”,对问题的解决提出“猜想”和“假设”,注重学生去经历问题的解决过程,改变旧教材只强调科学知识的传授,为了促进学生经历探索活动过程,培养观察思考,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新教材专门设置了若干体现活动过程的栏目,“讨论交流”、“观察思考”、“活动”、“实验探究”、“练习与评价”、“发展空间”还有“物理学史的启示”,“课外阅览”、”“物理在线网址”、“小资料”等。

2.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规律

《课标》对课程的基本范畴有所限制,但是比较宽泛,对不同的内容的处理方法呈多样化。注重选取对学生终身发展有重要作用的基础知识,重视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教学。例如明确区分“位置和位移”、加强“矢量”的教学、突出“变化率”的概念、强调应用数学方法及“图象法”解决物理问题的要求、渗透“微元和极限”的思想等。

3.重视实验及实践活动的设计

实验是物理学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课标》教材根据不同实验的特点,增加了“演示”实验和“探究”实验内容,安排上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强调以实验为基础进行探究式学习,例如“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一节放在匀变速运动规律学习之前,使学生能够更好的体会物理规律获得的过程。增加探究性实验和扩展性的实验“做一做”、“说一说”等实验栏目。为不同潜能的学生的发展提供可能的空间相同的模块里对一些内容做了“弹性”处理,以便为不同智力潜能的学生的发展提供空间。同时教材专门设计了许多开放性的栏目,如“发展空间”、“科学漫步”、“STS”等。对于这些栏目学生可以根据自已的能力和兴趣, 有选择地学习。如物理必修 1 第二章第 1 节“做一做”中的“用计算机绘制 v-t 图象”,是为那些有条件使用计算机、对利用计算机进行物理研究有兴趣的学生安排的;物理必修 2 第五章第 3 节“说一说”中关于“瞬时功率”的讨论,是为那些学有余力、乐于和善于进行理论思考的学生所安排设计的。

4.注重联系实际

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引入物理问题尽可能以学生已有的社会生活经验为基础来引入相关的物理问题,以唤起学生将已有知识和将要学习的知识之间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对科学的亲切感。例如在物理必修一中讲到“时间”和“时刻”与“路程”和“位移”的区别时,教材从上课、下课以及乘坐不同交通工具到同一地点这些生活化的例子出发,逐渐展开对这些问题的讨论;物理必修一“速度”是以百米运动员的赛跑为例来得出的;分析了飞机起跑的过程得出“加速度”;第一章第1节介绍了“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物理必修二中在讲过功率 P=Fv 后,分析了汽车变速箱“换挡”的问题;分析了静电在实际中的一些具体应用,如“静电除尘”、“静电喷漆”、“静电复印”等。所选材料尽可能地与实际相关,避免过多地使用“小球”、“木塊”等抽象名词。

[ 参 考 文 献 ]

[1]马碧志.高中物理新教材特点及教法探索研究[J].内江科技.2009.6

个性特点范文第5篇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跨文化交际成为每个民族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企业在从事国际营销,开拓国际市场的过程中,除了要考虑他国市场的政治经济因素,文化因素也是决定着企业能否开拓并立足国际市场的一个关键因素。能否尊重当地文化,适应当地文化,融入当地文化是文化因素中的重中之重,也是企业国际营销中的关键。

关键词:国际营销;文化差异;国际市场

经济全球化为企业的国际营销提供了客观条件, 但也增强了竞争, 企业被迫走向世界寻找市场。据调查, 在诸多影响国际营销的因素中, 文化差异高居榜首。许多知名的跨国公司在国际市场营销中败北, 不是因为资金和技术实力的欠缺, 而是忽略了文化在國际市场营销中的作用。国际市场营销是跨越国界的经济活动, 企业必须去面对不同的文化环境。但双方在语言、宗教、价值观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差异, 因此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购买习惯、品牌认可度等方面都有着不同理解。所以就会出现困境———原本有效的营销方法无法在新环境中发挥作用, 甚至带来负作用, 如谷歌退出中国。所以, 国际营销在某些条件下就是文化营销。

一、国际营销概述

国际营销是企业根据国外顾客的需求, 将生产的产品或服务提供给国外的顾客, 最终获得利润的贸易活动。这种国际商业行为, 既受到世界经济技术发展的影响, 又受到目标市场的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社会、文化、法律等营销环境的影响。在国际营销推广活动中, 由于各个国家的文化和风俗之间存在差异, 若是营销策划方案中有失误与疏漏, 则会导致营销活动的失败, 给企业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文化差异在国际营销中可以形成正面影响, 但也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因为文化差异的原因, 企业在进行国际营销时的调研工作难度较大, 稍有不当还会让合作双方之间存在隔阂。因此, 对国际营销中的文化差异进行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为了进一步拓展市场份额, 跨国企业越来越普遍。如何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做好企业营销的工作是每个跨国企业应该思考的。了解当地文化, 尊重当地文化是企业开展海外业务的必要条件。在尊重了解的基础上, 做到适应融入当地文化是企业国际营销成功的重要因素。在法国迪士尼项目中, 正因为美国与法国之间饮食文化差异, 季节性游客差异以及逗留时间上的差异, 再加上管理者的过度自信, 不能融入当地文化, 导致法国迪士尼在初期时经历了较大的挫折。在国际营销中, 有太多失败案例来提醒我们文化因素的重要性了。所以能否了解重视各国之间的文化差异对跨国企业国际营销的成功与否产生巨大影响。

二、国际营销中的文化差异

文化观念与价值观的差异会让市场需求出现一定的差异, 市场营销满足企业客户不同需求时, 其实很大程度上是将文化作为了基础。因此, 企业在进行项目合作时, 必须要了解合作国家市场中遵循的文化规范,? 掌握对象国家的语言、风俗和习惯等, 这样才能够成功完成国际营销。对近几年重点合作市场的跟踪过程中, 也深刻感受到在独联体中将近的十个国家中, 存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语言、法律、审美等方方面面文化方面的问题, 也就造就了不同的文化差异, 其差异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语言差异

不同国家会使用不一样的语言, 在国际营销中, 掌握合作对象国家的语言十分重要。成功的国际营销者不仅仅要懂得交流与沟通, 并且还要掌握相关的语言。在语言沟通上来看, 企业的跨国经营遇到的很大一部分阻碍是沟通困难。尤其在国际商务活动中, 交流与沟通至关重要。在全球化时代中, 全部信息交流、谈判以及决策活动都是在两种文化成功交流基础上进行的。不同文化的沟通比同文化的沟通要困难得多。所以在和其他国家进行交流时, 可能会因为语言表达上的习惯不同, 而导致跨文化合作中出现问题。就以独联体中的俄罗斯的语言习惯为例, 在中国, 国人的交往中通常不会直呼其名, 年龄小的要称呼长辈为叔叔阿姨之类的;而在社会交往中是将一个人的职业作为称呼, 比如陆医生或是张老师等。而在俄罗斯的文化中, 更加注重的是人和人之间的平等, 所以在俄罗斯的语言中不同年龄与备份之间称呼可以直接用名字, 且职务和职业不会出现在俄语的成为中, 只有博士、校长等少数头衔会直接使用, 且同事之间可以直接称呼姓。

(二)价值观差异

价值观影响着个人或是组织的信念、行为规范和目标, 不同价值观会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上的差异。例如, 俄罗斯国内就会比较注重宗教, 受到历史的影响, 俄罗斯的价值观比较多元化。因为价值观上的差异, 所以在形成了消费者行为方面也会产生差异。企业在和合作对象国家进行合作交流时, 若是没有深入了解对方的价值观与主要趋势, 则很有可能导致国际营销失败。

三、文化差异对国际营销的影响

(一)文化差异影响企业管理

根据霍夫斯泰德的四个文化维度, 在企业高层管理中, 文化差异会影响着企业内部的管理质量。一方面, 企业决策模式会受文化差异影响。在日本中国等权利距离指数比较大的国家,企业决策有高级别的领导决定, 而普通员工则很少拥有决策权, 从而限制了员工个人能力的发挥, 但也减少了出错的风险, 更加标准化。另一方面, 文化差异也影响企业对员工的管理模式。在男性化指数较高的国家,为了更好地激励员工, 企业管理可以通过金钱等物质财富方面来达到目的。在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国家,则要采取不同方式来保证企业的利益不受个人利益的侵害。

(二)文化差异影响企业战略

由于文化差异, 企业在不同国家也要制定不同的战略。根据各个国家相应的文化, 企业调整产品的包装、名字等产品设计方面使之更能被当地国家人民所接受。比如在进入中国市场之后, 可口可乐公司一直强调本土化理念, 从产品设计、定位到产品促销、广告, 都尽力去迎合中国消费者的品味。在中国推出茶类饮料, 在春节中国传统节日里做广告等一系列行为来增强产品的本土化。国际营销中, 在产品的战略方面要尽可能减小语言、价值观念、宗教信仰等文化差异带来的影响, 避免触犯到东道国的禁忌。迪士尼乐园初期在法国的失败则是由于文化差异导致的典型案例。由于美国迪士尼没有考虑到欧洲游客的季节性, 法国当地的卡通形象等文化因素, 导致了初期的失败。

四、国际营销中的文化差异问题解决措施

(一)了解目标国家文化

在国际营销中, 不管是哪一个国家, 消费者都是其中最主要的消费力, 其有着基数大和分布广的特点。铁道装备制造企业在国际营销中, 要想促成海外项目的成功, 需要对合作对象国家的市场进行调研、了解, 对当地的消费着消费习惯进行分类调查。经过分类与详细的调查, 对各个国家不同文化、风俗、习惯进行深入了解, 选用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方向与国际营销策略案例。在对合作对象国家文化进行了解时, 特别要关注顾客消费习惯的喜好和需求。在一般情况下, 外来文化的侵入极易让当地的消费者形成一种排异的情绪, 情感需求有着国界性的特点。针对这一点, 国际市场营销人员可以此为切入点, 有效实施国际营销策划案。除了了解和掌握对象国的文化之外, 还需要同化合作对象国市场, 要在深入了解合作对象国同类产品营销策略基础上进行。在国际市场竞争中不断的优化自己, 掌握合作对象国家的同类产品, 可以为跨国企业国际营销策略提供一定的参考。

(二)优化宣传方案, 制定宣传策略

产品是有实体的物质, 同时也是企业生产与发展的根本。在国际营销过程中, 对产品的宣传是十分有必要的, 其中最主要的是宣传内容。产品宣传方案制定不但要依据产品独有属性来编写方案, 同时还需要依据合作对象国家的市场特点与性质加以调整。这主要是因为企业在制定产品宣传策略时, 会把产品本身的属性重点突出, 但是在一个产品投入到对象国家的市场中时, 原始产品的宣传方案可能会因为文化差異的出现而失效,从而导致国际营销宣传未能成功。因此, 在国际营销中不仅要重视宣传方案, 同时还需要依据实际情况对宣传方案进行优化与调整。在国际营销过程中, 可以通过调研及与顾客的沟通等方式, 深入发现与挖掘品牌的优势, 以此实施品牌扩展战略。中国铁道装备制造企业在树立国际品牌时还要注重对现有品牌价值的管理。在实际工作中要充分使用品牌扩展功能, 合理输出自己国家比较强势的品牌, 其中包含新产品品牌标准等。同时还可以充分运用品牌的延伸性, 把制造业品牌延伸到更大的经营领域中, 开展多元化经营, 比如矿山运输设备或是清洁能源及自身擅长的领域等相关方面, 以此实现品牌价值的提升。通过这种打造和树立品牌的方式, 加强企业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从而促使国际营销的成功。

(三)引进当地人才, 扩大企业品牌效应

在国际营销中, 项目人员在进入合作对象国家时, 要进行有效的合作对象国家文化、风俗培训, 这样做是为了缩短企业营销人员和合作对象国家之间的距离, 为有效的沟通打下坚实基础。在这一过程中可以通过引进当地国家的人才, 缩短企业在对象国家中的立足时间, 同时, 也可以让合作对象国家尽快习惯该企业在自己国家的存在, 从而让两个国家的文化进行更好地融合, 缩短距离。企业还可以经过营销策划与广告等方式,在合作对象国家宣传自己的品牌, 让品牌具备合作对象国家市场的特点, 尽量迎合合作对象国的文化背景。通过这种方式让消费者接纳企业的产品, 在无形中缩小国际营销中的文化差异。

(四)充分利用优势, 避免威胁

在国际营销中可以实施差异化经营战略, 对企业自身的产品进行重新定位, 构成产品错位竞争的局面, 加强差异化服务, 满足不同客户的不同需求。在这其中还可以建设战略联盟, 其一是和国内同行之间建设联盟, 比如新产品和关键零部件的研发、使用新能源、共同使用国外销售网点等;其二是增强与合作对象国经销商的合作, 以此进行代理与赊销等相关业务;其三是和国内外施工企业之间建立项目联盟, 让对外承包工程来带动铁道装备产品的出口。通过这种方式, 在利益合作的基础上削弱彼此之间的文化差异, 促成国际营销的成功。

综上所述, 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 文化差异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如何减小文化差异带来的影响并且融入当地文化是国际营销的关键。进行国际营销中, 了解尊重目标国的文化是开展国际营销的前提, 同时目标国文化中的禁忌也是要牢记于心。做好充分的市场调研, 并结合自身文化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以便更好地融入当地市场, 被目标消费者更好地接受。

参考文献

【1】成达建.面子:管理中难以回避的文化差异问题.企业活力.2004

【2】袁月.国际营销中的文化适应问题研究。科技经济导刊.2020

【3】周楠.跨国企业国际市场营销中的跨文化研究.现代营销.2019

【4】茹智媛.国际营销中的文化差异问题研究.现代商业.2019

【5】王茜.国际营销中的文化差异及其影响[J].中国集体经济,2019

【6】尹辰皓.论国际营销中文化的重要性[J].商讯,2019

【7】于洪深.浅议文化差异与企业国际营销[J].现代企业文化,2008

【8】高菲.文化差异对国际市场营销的影响[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

【9】刘津元.试论影响企业国际市场营销的文化因素[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16

【10】邓璐.浅析文化因素对国际市场营销的影响及对策[J].经营管理者, 2013

作者简介:靳凯凯(2001-4),性别:男,籍贯:河南沁阳,民族:汉族,学历:本科在读,单位:郑州大学,单位所在省市邮编:河南郑州450001。

郑州大学 河南郑州 450001

个性特点范文第6篇

【关键词】艺术歌曲;演唱特点;演唱方式

艺术歌曲的命名来源于奥地利浪漫主义音乐大师舒伯特的作品。艺术歌曲作为一种独立类型的歌曲种类,其结合了优美的旋律与人声两个最具有感染力的音乐音色,使艺术歌曲具有较强的表现力和欣赏性。中国艺术歌曲的发展是受德奥歌曲的影响。六十年代“文化大革命时期”,我国许多优秀的艺术歌曲作品被加上种种罪名禁演、禁唱,同时还要被批判,此后藝术歌曲一直备受冷遇,处于被人们遗忘的角落。直到五四运动前后,一批从国外留学归来的音乐志士,参照西洋和声的作曲方式与德奥艺术歌曲的特点,开始创造中国的艺术歌曲,之后我国的艺术歌曲通过转型、改变逐步成为拥有自己特色的中国艺术歌曲。本文将随着我国艺术歌曲的发展,细致研究分析中国艺术歌曲的演唱特点。

一、初期中国艺术歌曲的演唱方式

中国艺术歌曲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时期:新中国成立前与新中国成立后。艺术歌曲最初来源于欧洲,大约在“五四运动”前后,才渐渐传入我国,并深受文化界人士的喜爱。最初,我国的音乐教学方式采用的是填词式的学堂歌曲或单单只有旋律,后来一批从国外留学归来的音乐志士,开始参照德奥艺术歌曲的特点,与西洋和声中的技法相融合,对我国的艺术歌曲进行了改革。

国外艺术歌曲的歌词多是采用文学家所著的诗词或诗作,使歌曲演唱起来更有文学性,再通过西洋和声以极其独特的作曲方法,使歌词、旋律以及和声互相融合,使歌曲富有感染力。因此,我国在创作艺术歌曲时,在音乐上采用西方音乐的方式,在歌词上采用我国自己的古诗词,以此创做出我国自己独特的艺术歌曲,例如:《红豆词》《花非花》《大江东去》,在当时,这些歌曲成了我国艺术歌曲创作的主流。

优秀的歌曲只有通过演唱才能将歌曲想要表达的内容传递给听众,而演唱艺术歌曲,必须要有一定的技巧,所以,从二十年代开始,我国开始在学校对学生进行声乐方面的训练。到了三十年代,我国已经培养出一批专业的声乐人才。例如:男中音演唱家应尚能、女高音演唱家黄友葵、女高音歌唱家宜萱,这三位演唱家不仅都在国外进行过深造,同时都在我国举办过音乐会。

早期我国的声乐演唱家在本国学习声乐技巧后,多数去往国外深造,当这些演唱家归国后,将从国外学习到的演唱技巧融入我国的艺术歌曲演唱中,使更多人能够了解我国别的艺术歌曲。所以,我国早期的艺术歌曲演唱特点与西欧国家的歌曲演唱特点大致相同,几乎采用的都是“西洋唱法”。

二、中期艺术歌曲的演唱特点

20世纪50年代,由于受极“左”思潮的影响,一些极端人士认为艺术歌曲所表现的都是封建、小资产阶级情调的个人情感,就是在无病呻吟,与无产阶级革命是格格不入的。当进入“文化大革命时期”,艺术歌曲更是备受冷落,已经被人们所遗忘,身处这样的时代下,当时的歌曲歌词几乎都是对主席的赞扬与歌颂[1]。例如:《毛主席永远和我们在一起》;上海合唱团演唱的《爹亲娘亲不如毛主席亲》《毛主席走遍祖国大地》;《世世代代铭记毛主席的恩情》等歌曲。其中不乏有一些特别优秀的作品,例如根据毛主席所作词的《沁园春·雪》至今仍被人们所传唱。

在当时封建的环境下,人们对于艺术歌曲的演唱已不敢继续使用西洋唱法。因此出现了新的演唱方式:样板戏。样板戏在“文革”时期成了文艺标准,所以当时的艺术歌曲演唱自然要与“样板戏”的方式靠近,在声音与表演方式上尽量与样板戏相同,所以这也成了当时艺术歌曲演唱的特点。

三、后期艺术歌曲的演唱特点

随着时代的改变,我国恢复了高考制度,艺术学校开始招收新生,在这个时期,学校的教课内容面临着重要的难题:应该教学生什么内容以及在歌曲演唱上运用何种方式。当时在这些问题上都没有明确的统一说明,学生一直没有办法学习到专业的声乐知识。终于在恢复招生的第6年时,教育部颁发了第一部关于声乐知识的教材。

改革开放后,我国开始将国门打开,与国外的各个领域开始接触,我国的声乐专业人士开始了解国外这些年艺术歌曲的发展形势,细致研究国外的演唱方式与我国演唱方式存在哪些不同。终于在1986年,我国声乐学家首次提出了三种演唱方式,分别为:美声唱法、民族唱法、通俗唱法[2]。至此我国的艺术歌曲演唱形式开始丰富起来。

从改革开放开始,声乐学者们一直不断研究国外的演唱方法,终于对其有了深刻全面的了解,尤其是对声乐的技能,进行了细致的研究,通过不断地实践,终于开阔了我国在声乐演唱方面的视野,使我国在声乐教学上有了更多的课程选择[3]。

我国艺术歌曲的创作逐步提升,从歌曲到作曲再到演唱,都在不断创新与改变。例如:80年代的代表作《我爱你,中国》;90年代的《牧笛》,由于艺术歌曲的不断创新,对演唱的技巧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主要表现为声音的运用及表达,需要演唱者根据对各曲的理解进行演唱,在表达方式上可自由选择,可以用“美声”也可用“通俗”。所以21世纪,我国艺术歌曲的演唱特点为,演唱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不同风格的艺术歌曲进行演唱。

四、结语

国外的艺术歌曲曲调轻柔,歌词采用著名的文学家或是诗人所写的诗句。我国的艺术歌曲经由国外传入,因此,我国的艺术歌曲演唱多是受国外艺术歌曲的影响,遵从最基础的艺术歌曲形式与本土的音乐文化相结合,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艺术歌曲的演唱,从借鉴国外的声乐技巧到如今具有本土特色的演唱,相信随着我国艺术歌曲模式的不断创新,必定会衍生出更多的演唱方式。

参考文献

[1]赵茜.歌剧咏叹调与艺术歌曲的演唱特点和比较[J].大众文艺,2012(18).

[2]曹媛.浅论中国艺术歌曲的演唱处理[J].名作欣赏,2011(27).

[3]尚明利.改革开放后中国艺术歌曲的创作和演唱特征分析[J].大舞台,2014(06).

作者简介:乔文韬(1986—),男,山东青岛人,硕士,助教,主要研究方向:声乐演唱。

上一篇:税务审计范文下一篇:烈士陵园扫墓作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