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教育范文

2023-10-04

个性化教育范文第1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 思考 个性 解读

语文学科是人文性很强的学科,无论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有一个与众不同的鲜活的个性。两者之间,教师的教学个性又显得更为重要,因为只有充满智慧的个性化教师,才能真正使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才能使语文教学更好地表现出创意和魅力,才能营造个性课堂。

从事语文教学的一线教师都有这样的切身体会:有时去听公开课,听后只觉得大同小异;有些课名为同课异构,细细品味却发觉几乎为同课同构,不是哪些环节的设置是相同的,就是有些语言也会在不同的课中不期而遇了。其实,反思自身,大多数的教学也常常是在“踩着别人的影子”。原因何在?笔者认为,是语文教学缺乏思考所致,是广大语文教师缺乏个性所致。

一、为什么彰显教师智慧

一是因为教师在课堂中的作用是引导,是教给学生解读文本的方法,而不是把各种资料、各种论述转述给学生。如今学生手头的各种参考资料层出不穷,花样繁多,教师对文本如果没有自己独到的理解,没有自己独立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无从谈起,也就谈不到学生能力的提高了。因此,一个优秀的、能得到学生广泛认可的语文老师,应该是一个能自觉跳出“同构”的樊篱,自己独立思考解读文本的教师,是在教学中闪烁着自身智慧、营造个性课堂的教师。

二是培养学生个性化阅读的需要。以语文阅读教学为例,《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阅读教学的阶段性目标规定:“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欣赏文字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对作品的感悟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景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这儿连用了五个“自己的”,都重在强调阅读是自我的、个性化的。试想,如果教师教学毫无个性,学生又有何个性而言?

二、如何彰显教师智慧,营造个性课堂

1.博览群书,个性课堂需要“有思想”的教师

你的思想是你的个性的最好彰显。有思想的教师应该是具备现代教学理念,具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和教学策略,具有善于学习、积累、研究、反思和创新精神的教师。语文是最接近学生心灵的学科,语文教师是与学生的思想有着最直接交流的教师。因此,语文教师自身的思想素养,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着学生精神世界的构建。“有思想”,应该是以广泛的终身的阅读为基础的,这是对语文教师不同于其他学科教师的最重要的要求。没有博览群书,见识势必浅陋,思想势必贫乏,语言势必枯燥,教学中就不能旁征博引,信手拈来,只能就课文讲课文,就字词讲字词,就试题讲试题,课堂会因此而单调乏味、死气沉沉。

一堂好的语文课,是用语文教师一辈子的阅读来积淀的。就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谈到的:“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来说,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的。不过,对这个课题的直接准备,或者说现场准备,只用了大约15分钟。”其实,语文课就应该如此的。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也没有相同的两位教师,但肯定会有这样两类教师:一类是充满思想的,一类是思想的奴隶。

初讲《威尼斯商人(节选)》,有一位教师怀着对莎士比亚这位大文豪无比的崇敬之情,亦步亦趋地按照紧张激烈的戏剧冲突、波澜起伏的戏剧情节,讨论夏洛克、安东尼奥等鲜明的人物形象,感受个性化的语言这三方面来讲。再教《威尼斯商人》,他开始了思考:仅仅这样就够了吗?这是一部著名喜剧,堪称艺术典范,我们怎么才能更好地领略莎士比亚这位戏剧大师高度的戏剧才能?百思之后,他在《威尼斯商人》原文中找到了答案。

从两次《威尼斯商人》的教学中,让他尝到了阅读所带来的全新的视野。一次有个性的语文教学是离不开阅读的,而且阅读不应该局限在教学参考用书,应向作者作品更深更广的层面,只有这样,才能高屋建瓴,找到不同于他人的教学切入口。

2.假借教辅书,个性课堂需要有特色的解读

很多教师把教参、教案等各类教辅书当作教学的拐杖,殊不知,用这根拐杖是能走路,但只有丢掉这根拐杖才能真正跑起来。

《语文教师教学用书》对每篇课文都有解读,但是它就是语文教师解读文本的范本吗?回答是否定的。《语文教师教学用书》固然可以起到参考作用,但更重要的是教师自己独到的思考后的解读,才能展现出教学的智慧。例如,解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你能告诉学生说这是表示作者对腐朽的封建思想的批判吗?解读《我的叔叔于勒》,主题思想还是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吗?解读《范进中举》,范进仅仅是一个热衷功名、喜极而疯的疯癫者吗?这样单一的解读方式,是无法营造个性课堂的。个性课堂应该突出地表现为在教学中有自己的创见。在教学中,面对一个文本,应用心去钻研,建设性地提出自己的见解,有自己个性化的理解与感悟,甚至能引导学生生成更有价值的新问题、新思路。目前我们所拥有的教学参考用书比较丰富,对于一个问题有相同的见解也有不同的见解。其实,语文教师如果凭着一股怀疑和钻研的态度,把教学参考书中的观点知其然并能知其所以然,同时加入自己的观点,这样的利用就不再是照搬照抄、依葫芦画瓢了。

3.立足学生,个性课堂需要多角度的思考

语文教师应本着培养有胆识、有灵魂、有头脑、有思想的人的宗旨,所以要把课堂构建成生命课堂、真善美的课堂。那么老师在课前更应该认真地钻研原汁原味的教材,倾听文本,多角度解读,个性化解读,只有这样才能尊重学生。

《我的叔叔于勒》被选在小说单元的教学中。小说的教学就等于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吗?就等于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描写吗?就等于告诉学生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思路吗?否!对于九年级的学生来说,仅仅划分情节、说说描写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真正通过文本的描写进入到人物的内心,了解菲利普所生活的社会的世态人情,了解到作品的思想意义,了解作家内心的痛苦。因此,笔者把这课的教学定位在“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在学生熟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本、梳理情节之后,提出问题:“这篇小说所塑造的人物中,谁最可怜?谁最值得同情?”抛出主问题后,要求学生深入研读课文中对人物的细致刻画,回答问题并讲清原因,要言之有理、言之有物。

参考文献:

[1]钱理群,黄子平,陈平原.二十世纪文学三人谈.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2]何雪玲.重视个性化阅读 培养个性化阅读能力[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2,(02):44-45.

个性化教育范文第2篇

1 黄岛油库简介

第 1 页 共 1 页

从地图上石一山东半.留,胶州湾被约300个斜躺着的C字形的陆地圈环绕,C字的开口向东南,使得胶州湾和黄海相连。C字起笔端和收笔处分别就是青.留、黄.留。清黄不接”而隔海4.5千米相望的两嗡 ,,其实都不是.留(黄.留原来是.留,但早已经填海而与陆地连成一片),而是分别由东北、西南相向伸出,插入黄海和胶州湾之间的两个半岛。黄岛在行政区域上为青岛市所管辖。区域地势由平坦逐渐走高,到海环三而的这个小小半.留的顶端处已是山丘相连山脊起伏。中国石化管道储运分公司的黄岛油库就坐落在这儿,由38个倚山而建的储油大罐整齐紧凑地排布在山麓和山根。

黄岛油库区始建于1973年,胜利油田开采出的原油由东(营)黄(岛)输油线输送到黄岛油库,再由青岛港务局油码头装船运往各地。黄岛油库原油储存能力760000立方米,成品油储存能力约60000立方米,是我国三大海港输油专用码头之一。

2 事故发生

1989年8月12日9时许,黄岛油罐区发生爆炸。石油主要成分是各种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的混合物。石油主要被用来作为燃油和汽油,也是许多化学工业产品如溶液、化肥、杀虫剂和塑料等的原料,属于易燃易爆物质,一旦泄漏,如遇明火就会引起火灾或爆炸,其产生的爆炸冲击波及爆炸火球热辐射破坏强度和范围极大,极易导致次生灾害。

3 事故调查前期准备

3.1 成立事故调查小组

国家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493号令第三条明文指出对事故的分级:

1)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2)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

个 性 发 展 教 育

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第 2 页 共 2 页

3)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4)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对于本次事故,初步预测为重大事故,国家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493号令中第十九条规定:重大事故、较大事故、一般事故分别由事故发生地省级人民政府、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负责调查。省级人民政府、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可以直接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也可以授权或者委托有关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所以根据493号令的有关规定,我们成立了由山东省人民政府牵头,山东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监察机关、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派人机关协办的事故调查小组。

3.2 基本信息收集

黄岛,位于青岛市区以西约4.6公里,与市区隔海相望,原是一片未开垦的处女地。它背靠广袤的胶东半岛,面向宽阔的胶州湾。1974年,石油部在这里建起了储油区,作为胜利油田的配套工程;青岛港务局也在这里建起了储油区和外运码头。黄岛成了我国出口石油的重要码头,每年经这里外运的石油在1000万吨以上。

为了建设设这里的储油区和外运码头,国家投入了几十亿元巨资。一期工程建成了5个万吨以上的大油罐,总容积22.6万立方米;在一期工程北面103米处,国家又投资4亿元,建起了6个5万立方米的储罐;在二期工程边缘还有一个15万立方米的地下油罐,储罐区总储量达50万立方米。在二期工程北面仅一路之用,是青岛港务局的成品油罐群,有15个油罐,其中最大的一只容积为1万立方米;紧靠这些油罐的是2个5万吨级的泊位,不远处有耗资3亿多元正在建设中的2个20万吨的泊位;还有正在建设中的前湾大港。这些工程完工后,黄岛将成为我国仅次于上海的第二大港。

个 性 发 展 教 育

第 3 页 共 3 页

黄岛油库位于青岛市黄岛区,隶属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管道局胜利输油公司,是山东东营至黄岛长输管线的末站。胜利油田的原油输送到黄岛油库后,经青岛港油码头装船南运或出口。油库老罐区有5座储油罐,设计储油f为7.6万m3。其中,1号、2号、3号罐为1万m3的梁柱式金属罐,4号、5号罐为2.3万m“的半地下非金属石壁油罐。

大火共燃烧104 h,烧掉原油36 x 10"t;毙毁油罐5座。整个老罐区已无修复价值。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540万元,其中油库损失94。万元。若加上海洋污染损失与消涂费、海产品养殖损失,海路和公路阻断停产停工,以及其它间接经济损失,全部损失金额不少于8500万元;在救火过程中有19人牺牲、78人受伤。这样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建国以来在石油系统尚属首次,而事故对人们心理上的打击,其影响更是难以估量。

3.3 事故过程描述

1989年8月12日9时55分,2.3万立方米原油储量的5号混凝土油罐突然爆炸起火。到下午2时35分,青岛地区西北风,风力增至4级以上,几百米高的火焰向东南方向倾斜。燃烧了4个多小时,5号罐里的原油随着轻油馏分的蒸发燃烧,形成速度大约每小时1.5米、温度为150—300℃的热波向油层下部传递。当热波传至油罐底部的水层时,罐底部的积水、原油中的乳化水以及灭火时泡沫中的水汽化,使原油猛烈沸溢,喷向空中,撒落四周地面。下午3时左右,喷溅的油火点燃了位于东南方向相距5号油罐37米处的另一座相同结构的4号油罐顶部的泄漏油气层,引起爆炸。炸飞的4号罐顶混凝土碎块将相邻30米处的1号、2号和3号金属油罐顶部震裂,造成油气外漏。约1分钟后,5号罐喷溅的油火又先后点燃了3号、2号和1号油罐的外漏油气,引起爆燃,整个老罐区陷入一片火海。失控的外溢原油像火山喷发出的岩浆,在地面上四处流淌。大火分成三股,一部分油火翻过5号罐北侧1米高的矮墙,进入储油规模为300000立方米全套引进日本工艺装备的新罐区的1号、2号、6号浮顶式金属罐的四周,烈焰和浓烟烧黑3号罐壁,其中2号罐壁隔热钢板很快被烧红,另一部分油火沿着地下管沟流淌,汇同输油管网外溢原油形成地下火网;还有一部分油火向北,

个 性 发 展 教 育

装船泵房、计量站、加热炉。

第 4 页 共 4 页

从生产区的消防泵房一直烧到车库、化验室和锅炉房,向东从变电站一直引烧到10时15分,青岛市公安消防支队接到了报警,立即调派距火场较近的黄岛开发区、胶州市和胶南县3个消防中队各2辆消防车前往火场;同时,调集市区8个消防中队的10辆消防车赶往轮渡码头。10时40分,市区的7辆消防车、2辆指挥车登船渡海。此时,只见黄岛上空黑烟翻滚,指挥员预感到形势严峻,便又下令,继续调集10辆消防车,作为第二批增援力量。同时,在船上对战斗作了初步部署。考虑到油罐区火情复杂,不可盲目行动,指挥员要求到场后车辆先停在油库外待命,待对火场进行侦察后,再统一部署战斗。

第一批消防力量到场后,立即成立了火场指挥部。当时作出的决定有: 1)紧急疏散油库区附近的人员。在很短的时间内就疏散了1800多户、l万余人。

2)深入库区,查明火情,并立即组织力量,加强对3号、4号罐和下风罐的冷却,阻止火势蔓延,防止新的爆炸。

3)估算灭火所需的消防力量,提出灭火方案。

5号罐液面面积近3500平方米,泡沫供给强度约为0.8升/米·秒,因此需有约3000升/秒的泡沫供给量,这需要10辆黄河泡沫车、5吨泡沫液。可是,当时到场的消防车辆和泡沫液达不到这样的要求,而扑救原油罐火灾,如果喷射泡沫不能一举将火扑灭反而有加速沸溢、喷溅的危险。因此,指挥部决定,暂缓进攻灭火,先行冷却,等待援军。当时,在5号罐周围布置了十几支水枪,形成隔热水帘。同时,油库组织人员用装填水泥和沙土的办法,将连通

4、5号罐的管道井封闭,防止火势从底部蔓延;另外还对15万吨的地下油罐受威胁程度进行调查。

11时49分,第二批10辆消防车赶到现场,此时到场消防车有38辆,5号罐仍处于稳定燃烧状态。指挥部分析认为,当时基本上。具备了灭火进攻的条件,而且时机有利,风向对东南方阵地威胁较小。如果拖延下去,火势会进一步蔓延,引发新的爆炸,使情况更加复杂;而且时间延长,还会有沸溢、喷溅的危险。因此指挥部决定,准备进攻灭火,消防车在各自阵地上定位。

个 性 发 展 教 育

第 5 页 共 5 页

12时19分,正当准备进攻灭火时,火势突然增强,停在前方的消防车油漆都被烤得起皮,消防车被迫后撤,停止进攻。指挥员命令部分消防车撤至150米以外,车头背向火场,驾驶员留在车上,做好随时后撤的准备;并加强对火势的观察,注视可能发生沸溢、喷溅的迹象。

12时30分左右,风向突变,由东南风转为北风偏西,风力增至5级。这样,1号、2号、3号、4号都处于5号的的下风位置。在风力的作用下,烟火下压,火头与地面的夹角很小,对下风使特别是3号、4号罐构成了严重的威胁,新的爆炸随时可能发生。当时,消防队员一方面加强对下风罐的冷却,另一方面,减少前方人员,除每支水枪保留1-2人外,其余人员都撤到150米以外,以防不测。这时在前方出水的有31支水枪,留在第一线的有86人,其中在最危险地段的有60人。面对险情,消防队员们坚守阵地,表现出了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14时35分,5号罐的火势突然增大,喷出的浓烟为火焰所代替,火焰的颜色也由橙红色变成红白色,明亮耀眼。指挥员见此情况,预感到可能出现沸溢、喷油,立即大声命令撤退。消防队员们相互关照,开始后撤。但在发出命令后10分钟左右,4号罐发生了爆炸,顶部的2层水泥板飞上了天空,火焰冲起几百米高。正在撤退的消防队员有的被冲击波冲倒,有的被铺天盖地落下的石块、水泥块砸倒。也就在这个时候,5号罐发生了喷溅,l号、2号、3号罐先后爆炸、燃烧,冒着熊熊火焰的原油四处奔流。对生死的考验,消防队员们发扬了先人后己、不怕牺牲的精神,相互搀扶,相互救助。有的已经逃出了险区,但见到还有战友身陷火海便又回去相救,结果自己却在烈火中倒下了。

在喷溅、爆炸的瞬间,有14人献出了宝贵的生命,65人受伤,来不及撤退的8辆消防车、l辆指挥车全都葬身火海。爆炸的冲击波使百米之外的友谊宾馆楼顶裂开大缝,周围3公里范围内的几千户居民住宅的玻璃窗破碎,青岛市区也感受到强烈的震动。喷溅和爆炸发生后,原油大量外溢,冲过公路,冲进了住宅区,流向胶州湾。燃烧的范围迅速扩大,25万平方米之内一片火海。

火海席卷着整个生产区,东路、北路的两路油火汇合成一路,烧过油库1号大门,沿着新港公路向位于低处的黄岛油港烧去。大火殃及青岛化工进出口黄岛分公司、航务二公司四处、黄岛商检局、管道局仓库和建港指挥部仓库等单位。18时左右,部分外溢原油沿着地面管沟、低洼路面流入胶州湾。大约600吨油

个 性 发 展 教 育

最严重的海洋污染。

第 6 页 共 6 页

水在胶州湾海面形成几条十几海里长,几百米宽的污染带,造成胶州湾有史以来4 事故原因分析

事故发生后,经现场勘察、访问、座谈、化验分析、计算、查阅原始资料及技术文献等,判定这次特大火灾爆炸事故是一起雷击感应静电荷引燃致爆事故。

4.1 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

4.2.1 直接原因

导致黄岛油库火灾事故的直接原因是:非金属油罐本身存在缺陷,并遭受对地雷击,从而产生的感应火花引爆油气 4.2.2 间接原因

除上述直接原因之外,我们要从更深层次分析事故原因,吸取事故教训,防患于未然: 1)黄岛油库区储油规模过大,生产布局不合理黄岛面积仅S 33平方公里,却有黄岛油库和青岛港务局油港两家油库区分布在不到1 5平方公里的坡地上早在1975年就形成了34 1万立方米的储油规模但1983年以来,国家有关部门先后下达指标和投资,使黄岛储油规模达到出事前的76万立方米,从而形成油库区相,罐群密集的布恳黄岛油库老罐区5座油罐建在半山坡上,输油生产区建在近邻的山脚毛这种设计只考虑利用自然高度差输油节省电力,而忽视了消防安全要求,影响对油罐的观察巡视而且一旦发生爆炸火灾,首先殃及生产区,必遭灭顶之灾这不仅给黄岛油库区的自身安全留下长期重大隐患,还对胶州湾的安全构成了永久性的威胁

2)混凝土油罐先天不足,固有缺陷不易整改黄岛油库4号、5号混凝土油罐始建于 1973年当时我国缺乏钢材,是在战备思想指导下,边设计、边施工、边投产的产椒这种混凝土油罐内部钢筋错综复杂,透光孔、油气呼吸孔消防管线等金属部件布满罐Tao在使用一定年限以后,混凝土保护层脱落,钢筋外露,在钢筋的捆绑处、间断处易受雷电感应,极易产生放电火花;如遇周围油气在爆炸

个 性 发 展 教 育

第 7 页 共 7 页

极限内,则会引起爆k}}混凝土油罐体极不严密,随着使用年限的延长,罐顶预制拱板产生裂缝,形成纵横交错的油气外泄孔隐混凝土油罐多为常压油罐,罐顶因受承压能力的限制,需设通气孔泄压,通气孔直通大气,在罐顶周围经常散发油气,形成油气层,是一种潜在的危险因素

3)混凝土油罐只重储油功能,大多数因陋就简,忽视消防安全和防雷避雷设计,安全系数低,极易遭雷击1985年7月15日,黄岛油库4号混凝土油罐遭雷击起火后,为了吸取教训,分别在4号、5号混凝土油罐四周各架了4座30立方米高的避雷针,罐顶部装设了防感应雷屏蔽网,因油罐正处在使用状态,网格连接处无法进行焊接,均用铁卡压接火灾事故后勘查发现,大多数压固点锈蚀严重经测量一个大火烧过的压固点,电阻值高达1 56欧姆,远远大于003欧姆的规定值

4)消防设计错误,设施落后,力量不足,管理工作跟不上黄岛油库是消防重点保卫单位,实施了以油罐上装设固定消防设施为主,两辆泡沫消防车、一辆水罐车为辅的消防备战体系。5号混凝土油罐的消防系统,为一台每小时流量900A屯压力784千帕的泡沫泵和装在罐顶上的4排共计20个泡沫自动发生器这次事故发生时,油库消防队冲到罐边,用了不到10分钟,刚刚爆燃的原油火势不大,淡蓝色的火焰在油面上跳跃,这是及时组织灭火施救的好时机然而装设在罐顶上的消防设施因平时检查维护困难,不能定期做性能喷射试验,事到临头时不能使用。油库自身的泡沫消防车救急不救火,开上去的一辆泡沫消防车面对不太大的火势,也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库区油罐间的消防通道是路面狭窄、凹凸不平的山坡道,且为无环形道路,消防车没有掉头回旋余地,阻碍了集中优势使用消防车抢险灭火的可能性油库原有35名消防队员,其中24人为农民临时合同工,由于缺乏必要的培训,技术素质差,在8月12日有12人自行离库返乡,致使油库消防人员严重缺编。

5)油库安全生产管理存在不少漏洞。自1975年以来,该库已发生雷击跑油、着火事故多起,幸亏发现及时,才未酿成严重后果原石油部1988年3月5日发布了《石油与天然气钻井、开发、储运防火防爆安全管理规定))而黄岛油库上级主管单位胜利输油公司安全科没有将该规定下发给黄岛油库这次事故发生前的几小时雷雨期间,油库一直在输油,外泄的油气加剧了雷击起火的危险性油库

1个 性 发 展 教 育

第 8 页 共 8 页

号、2号、3号金属油罐设计时,是5000立方米,而在施工阶段,仅凭胜利油田一位领导的个人意志,就在原设计罐址上改建成10000立方米的罐这样,实际罐间距只有11 3米,远远小于安全防火规定间距33米青岛市公安局十几年来曾4次下达火险隐患通知书,要求限期整改,停用中间的2号罐但直到这次事故发生时,始终没有停用2号罐此外,对职工要求不严格,工人劳动纪律松弛,违纪现象时有发生8月12日上午雷雨时,值班消防人员无人在岗位上巡查,而是在室内打扑克、看电视事故发生时,自救能力差,配合协助公安消防灭火不得力。

4.2 各罐体爆炸原因

4.2.1 5号罐起火爆炸原因

调查发现,5号罐的罐体结构、罐顶设施均存在着一些自然隐患。这种混凝土油罐随着使用年限的延长,产生罐顶预制拱板裂缝和保护层脱落,使钢筋外露;罐顶部防感应雷屏蔽网仅用铁卡进行压接而未采用焊接;.排气管采用钢管制成,但没有安装阻火器等。事故发生前,5号罐一直处于作业状态,相应从罐内排出的气体约150000m3。这些气体通过排气管、采样孔等在油罐顶部的外围弥漫游移。在此种状态下,罐体顶部大部分空间均处于爆炸下限以外,但由于油气混合物浓度场分布并不均匀,通常在排气管处浓度较大,仍处于爆炸范围之内。当巨大的雷电流通过罐体上的金属部件时,将会发生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静电感应是由于雷云接近地面,在罐体凸出物上(如排气管)感应出大量异性电荷而引起的。在雷云与其它部位放电后,凸出物上的电荷失去束缚,来不及流散,同时产生很高的静电电压并以雷击波形式沿凸出物极快地传播,甚易产生火花放电、并可点燃罐顶油气混合物。

电磁感应是由于雷击后,巨大的雷电流在周围空间产生迅速变化的强磁场引起的。这种磁场能在罐体附近导体上感应出很高的电压,在极短的时间内散发出大量的热量。如遇排气管附近的可燃物亦可引燃致爆。经现场勘察分析,已确认起火点正是在排气管附近。 4.2.2 4号罐起火爆炸原因

个 性 发 展 教 育

第 9 页 共 9 页

5号罐爆炸前,4号罐已.发油7200 t,吸入空气约9000m3,此时4号罐内油气处于爆炸范围之内。在5号罐爆炸燃烧过程中,虽然对4号罐进行了冷却,但因受到来自5号罐的辐射热,罐内气体空间温度还是在逐渐上升。随着时间的延长,‘温度上升越来越高。由于混疑土油罐先天性缺焰(气密性很差)和使用对间较长,以及遭到5号罐爆炸震动等影响,罐顶的接缝等处形成较大的孔隙或孔洞。这些孔隙和孔洞在油罐内压不断增大的清况下,不断吹打罐顶上部土壤,形成排气遭道,把油气排出罐外。

在5号罐燃烧过程中形成的热波,以Lm/ h的传播速度向罐底扩散,加热罐底冷宙。当燃烧至一定时间内,罐底的水或乳化夜被加热至沸点以上,并很快转化为蒸汽,友量蒸汽气泡通过粘性一油层被泡沫夹带出,n至被强大的蒸汽膨胀力甩出罐外,继而点然了4号罐外的油气层。由于罐顶排气管上受有安装阻火器,致使罐顶火焰窜入罐内,浪成爆炸事故。 4.2.3 1号罐,2号罐,3号罐起火爆炸原因

5号罐爆炸前,1号罐已发油约41000t,2号罐及3号罐分别存油75 t及7391.9t,处于满罐状态。从油气状况分析,1号罐处于爆炸范围内,2号罐、3号罐均处于富气状态。 5号罐爆炸起火时,虽然对1号罐、2号罐、3号罐进行了冷却,但由于受到强烈辐射热的影响罐内温度仍呈上升趋势,压力也在上升。1号、2号、3号均是梁柱式罐顶,其承压能力极低,壁厚一般仅为30mm左右。在内压过高的情况下,罐顶会出现局部撕裂,出现裂缝,使油气外泄,在罐外形成点火源。

从油罐顶有散落顶盖碎片来看,也有可能在4号罐爆炸时,顶盖爆飞、落向1号罐、2号罐、3号罐,把油罐顶砸破,造成泄漏,而形成罐外点火源。

在上述条件下,当5号罐沸溢喷溅时,喷溅的火星先后点燃1号罐、2号罐、3号罐外的油气混合物。因1号罐油气处于爆炸范围内,因而引起爆炸,将罐顶炸飞,而2号罐、3号罐因油气处于富气状态,故只在破裂之处燃烧。

4.3 事故树法

事故树分析程序按其目的和要求的精度不同而不同,一般采用以下分析程序:

个 性 发 展 教 育

第 10 页 共 10 页

1)确定分析系统,即确定系统所包括的内容及其边界范围;

2)熟悉分析系统,熟悉系统的整个情况,包括系统性能、运行情况、操作步 骤及各种重要参数;

3)调查系统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在收集过去事故实例和事故统计的基础上,估计系统可能发生的事故;

4)估计事故的危险等级,确定事故树的顶上事件;

5)调查与顶上事件有关的所有事件,这些原因事件包括:设备的元件故障,原材料、半成品、工具等的缺陷;生产管理,指挥、操作上的失误和错误;以及影响顶上事件发生的环境因素;

6)绘制事故树图,按照演绎分析的原则,从顶上事件起,逐级分析各自的直接原因事件,根据彼此间的逻辑关系,用逻辑门的连接方法,上一层事件是下一层事件的必然结果,下一层事件是上一层事件的充分条件;

7)事故树的定性分析,主要内容有:计算事故树的最小割集或最小径集;计算基本事件的结构重要度;分析各事故类型的危险性,确定防范措施;

8)事故树的定量分析,主要内容有:确定引起事故发生的各基本事件的发生概率;计算事故树顶上事件的概率;计算基本事件的概率重要度和l临界重要度;

9)安全评价,根据顶上事件可能发生的事故概率及系统严重度确定系统损失率,评价系统的危险性,找出降低顶上事件事故概率的最佳方式。事故树评价最突出的优点是可以评价出事故发生的概率和找出事故的直接原因事件,并可以分析出事故的潜在原因事件。由于事故的直接原因事件概率不易统计,所以目前一般不作事故概率计算,但可以进行定性分析,找出事故原因事件,这是十分重要的。

油罐区有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的风险,人为采取各种管理和技术设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事故发生的几率。储油罐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原因有多种,常见的危险源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油品发生泄漏或暴露于空气中,油品蒸汽与空气形成可燃性或爆炸性混合气体;二是存在点火源。以下采用事故树-分析法,选取油罐区生产时危害最大的点火源及油品泄漏引发的火灾爆炸事故作为分析要素,画出事故树一,并计算最小割集,确定结构重要度系数。

安全评价方法有很多,由于事故树法可以较为直观的帮助我们找出整个生产

个 性 发 展 教 育

第 11 页 共 11 页

管理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在此我们用事故树法来评价黄岛油库的安全油库的不安全事件当然是油库爆炸燃烧,黄岛油库特大火灾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由于非金属油罐本身存在的缺陷,遭受对地雷击,产生的感应火花引爆油气,也就是感应静电所造成的爆炸,故将“油库静电爆炸”作为该事故树的顶事件,并作出简要事故树。

如图1:

图1 油库静电爆炸简要事故树

个 性 发 展 教 育

事故树规范化,如图2:

第 12 页 共 12 页

图2 油库爆炸事故树

T事件的名称是:油库静电爆炸 a1事件的名称是:达到爆炸极限 G1事件的名称是:静电火花 G2事件的名称是:油气达到可燃浓度 G3事件的名称是:油库静电放电

个 性 发 展 教 育

G4事件的名称是:人体静电放电 G5事件的名称是:静电积累 G6事件的名称是:接地不良 X1事件的名称是:油气存在 X2事件的名称是:库区通风不良 X3事件的名称是:穿化纤衣服 X4事件的名称是:与导体接近 X5事件的名称是:油液流速高 X6事件的名称是:管道内壁粗糙 X7事件的名称是:油液冲击器壁 X8事件的名称是:飞溅油与空气摩擦 X9事件的名称是:未设防静电装置 X10事件的名称是:接地线损坏 X11事件的名称是:接地电阻不合要求

用布尔代数法求取最小割集,其步骤为: 1)写出事故树的布尔表达式: T=G1·G2

=(G3+G4)·(X1·X2) =[(G5·G6)+(X3·X4)]·(X1·X2)

={[(X5+X6+X7+X8)·(X9+X10+X11)+(X3·X4)]}·(X1·X2) 2)化布尔表达式为标准式:

第 13 页 共 13 页

T=X1X5X9+X1X5X10+X1X5X11+X2X5X9+X2X5X10+X2X5X11+X1X6X9+X1X6X10+X1X6X11+X2X6X9+X2X6X10+X2X6X11+X1X7X9+X1X7X10+X1X7X11+X2X7X9+X2X7X10+X2X7X11+X1X8X9+X1X8X10+X1X8X11+X2X8X9+X2X8X10+X2X8X11+X1X3X4+X2X3X4 3)用素数法或分离重复法求最简析取标准式:

T=X1X5+X2X5+X1X6+X2X6+X1X7+X2X7+X1X8+X2X8+X1X3X4+X2X3X4

即该事故树有9个最小割集:{X1,X5},{X2,X5},{X1,X6},{X2,X6},{X1,X7},{X2,X7},{X1,X8},{X2,X8},{X1,X3,X4},{X2,X3,X4}。 X1,X5事件名称是:油气存在,油液流速高

个 性 发 展 教 育

X2,X5事件名称是:库区通风不良,油液流速高 X1,X6事件名称是:油气存在,管道内壁粗糙 X2,X6事件名称是:库区通风不良,管道内壁粗糙 X1,X7事件名称是:油气存在,油液冲击器壁 X2,X7事件名称是:库区通风不良,油液冲击器壁 X1,X8事件名称是:油气存在,飞溅油与空气摩擦 X2,X8事件名称是:库区通风不良,飞溅油与空气摩擦 X1,X3,X4 事件的名称是:油气存在,穿化纤衣服,与导体接近

第 14 页 共 14 页

X2,X3,X4 事件的名称是:库区通风不良,穿化纤衣服,与导体接近

5 防治措施

油库静电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必须同时具备多个因素,只有必须同时具备以下的五个条件才会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1)要有产生静电荷的条件; 2)具备产生火花放电的电压; 3)有能引起火花放电的合适间隙; 4)电火花要有足够的能量; 5)在放电间隙及周围环境中有易燃易爆混合物。

只要消除上述五个条件中的一个,就可达到防静电引发燃烧或爆炸危害的口的。由此可以确定消除静电危害的基本途径。

5.1静电的中和及屏蔽

静电的中和是用极性相反的离子或电荷中和危险的静电,从而减少带电体上的静电量。属于静电中和法的有静电消除器消电、物质匹配消电等几种类型。

静电屏蔽是把静电对外的影响局限在屏蔽层内,从而消除静电对外的危害,同时屏蔽层内的物质也不会受到外电场的影响。这种静电封闭方法可保证系统静电的安全。

5.2静电的泄放消散

静电的泄放消散是在生产过程中,采用空气增湿、加抗静电添加剂、静电接地和保证静时间的方法,将带电体上的电荷向大地泄放消散,以期达到静电安全

个 性 发 展 教 育

的口的。

第 15 页 共 15 页

空气增湿可以降低静电非导体的绝缘性,湿空气可在物体表而覆盖一层导电的液膜,提高静电荷经物体表而泄放的能力,即降低物体的泄漏电阻,把所产生的静电导入大地。静电接地的具体方法是把设备容器及管线通过金属导线和接地体与大地连通形成等电位,并有最小电阻值。油罐和油品作业区的管与管、管与罐、罐上的部件及其附近有可能感应带电的金属物体都应接地。

5.3改进工艺控制静电产生

改进工艺是指从工艺过程、材料选择、设备结构、操作管理等诸方而采取措施,控制静电的产生,使其不致达到危险程度。

在有爆炸、火灾危险的场所,传动部分为金属材料时,尽量不采用皮带传动;设备、管道应光滑平整、无棱角,管径不宜有突变部分;物料输送时,应放缓速度,并且应控制物料中杂质、水分的含量,以免静电的产生。

5.4易燃易爆物的控管

静电相对于易燃易爆物而言,是非常危险的。为防比静电造成起火、爆炸等事故,不仅要从静电产生的原因、渠道、消除方法等方而采取措施,还要从易燃易爆物自身的管理上严格规定。

6 结论 6.1 调查结果

经过省政府级各部门协助,最后得出调查结果,山东省黄岛油库石油储罐火灾爆炸事故,大火共燃烧104 h,烧掉原油360000t;烧毁油罐5座。整个老罐区已无修复价值。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540万元,其中油库损失940万元。若加上海洋污染损失与消除费、海产品养殖损失,海路和公路阻断停产停工,以及其它间接经济损失,全部损失金额不少于8500万元;在救火过程中有19人牺牲、78人受伤。这样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建国以来在石油系统尚属首次,而事故对人们心理上的打击,其影响更是难以估量。最终得出黄岛油库区油罐爆炸事故属于重大事故。

6.2 黄岛油库火灾爆炸现场平面图

黄岛油库火灾爆炸现场平面图,如图3

个 性 发 展 教 育

第 16 页 共 16 页

图3 黄岛油库火灾爆炸现场平面图

个 性 发 展 教 育

总 结

第 17 页 共 17 页

黄岛油库这次特大火灾事故留给人民的教训是惨痛的,事故给遇难者家庭,社会都带来了灾难。为了发至此类事件发生,各级领导在思想上、工作安排上和资金使用上要把防火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对油品储、运建设工程项目进行决策时,要严格遵守"三同时";下决心逐步淘汰非金属油罐,对现有的非金属油罐,加强防雷等项安全措施,强化职工安全教育及培训等项措施,建立科学而严密的安全管理体系为预防事故的发生提供最根本保障。

个 性 发 展 教 育

第 18 页 共 18 页

致 谢

本次个性发展教育所选题目为重大事故案例模拟调查分析,在无从下手的情况下指导老师***老师给了我们提示,耐心指导。在写作过程中遇到了无数的困难和障碍,*老师也多次对我的论文进行审阅并提出改进建议和指导,这次论文能够顺利完成,多亏有苏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在此,我对***老师致以深深的谢意。

个 性 发 展 教 育

参 考 文 献

1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493号令

2 张景林,崔国璋.安全系统工程,煤炭工业出版社,2002 3 田水承,景国勋.安全管理学.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个性化教育范文第3篇

摘 要: 文章以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分析了高职院校语文类课程教学现状和困境,提出应明确树立“大学语文课程群”的观念,形成课程的体系;构建新型师生关系和教学团队,注重个性化教学等应对措施。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语文类课程教学 教学困境 大学语文课程群 个性化教学

一、教学困境

(一)教学现状。

目前,全国高职高专教育“功利”色彩较为浓厚,对大学语文课程的设置没有形成统一的要求。面对市场环境、就业状况对学生的培养、发展带来的巨大压力,加上大部分高职高专院校一般要保证留出一学期或者一年的实习实训时间,学校不得不压缩课时,对一些公共课程则能减就减,能从速就从速。为了得到文凭和资格证书,学生们几乎将全部精力用于专业课及各种考证的考试上。就算开设了大学语文,学生们花在外语上的精力和热情远远超过了母语。许多同学都抱着“中国人当然懂母语”的心理,而忽视对大学语文的学习。其次,大部分高职高专院校的大学语文教学局限在传授语文知识的表面上,忽视了学生对文化教育和审美教育的需求。事实上,高职高专学生的文化素质偏低,大多数学生没有很好地掌握中学语文基础知识,不具备语文自学能力,而且,重专业轻基础学科的学习态度,使得大学语文教学的处境非常困窘。老师们不得不把主要精力投放到语文基础知识的讲解上,偏重在对教材所圈定的范文的解读上。在高职高专的语文教学中有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学生对介绍作家身世家史、创作背景、趣闻逸事稍有兴趣,可一旦接触到教材课本,就索然无味,疲于应付听取老师的串讲。两学期下来,学生们走马观花,收益甚微。

(二)对困境的思考。

大学语文是一门集工具性、基础性、审美性、人文性于一体的课程,它以汉语言教学为载体、以优秀的民族文化为精髓,通过对基本文学常识的了解和学习、对经典文学名著的阅读和赏析,培养学生汉语言文学方面的阅读、欣赏、理解和表达等方面的能力,是培养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基础学科。无论在什么类型的大学里,英语课毫无疑问是任何专业的必修课,大学语文应和高校公共课《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等同等重要,大学语文课没有理由不成为必修课。高职高专院校普遍开设了政治课,很显然,这是运用统一的教育管理手段的结果,教育部对高校的精神文明建设检查、对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有明确规定,开展职业素质教育必须注重“两课”建设。但是在“评估”标准中同样有一条“职业道德教育成效显著,能开设一定数量的人文素质教育必修课、选修课或讲座”,其中,人文素养教育和大学语文休戚相关,因此,能否用教育管理的手段为大学语文课程的开设及其质量的提高提供保障,这是需要重视的一个问题。

大学语文作为一门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基础课,旨在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写作能力。高职高专院校应该提高重视程度,而不是对目前“大学语文学科边缘化”采取放任自流、听之任之的态度。学校可以用强制的手段要求学生接受大学语文教育,而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要深刻认识到学好语文与本专业及人文素质培养的密切关系,从思想上认识,行动上投入。作为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核心课程,与历史、哲学、政治、思想品德等人文课程相比,大学语文在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方式和效果上独具优势,所以高职高专院校应加大课程建设力度,打破学科体系界限,按照以应用能力、职业素质培养为主线和实用、实效的原则设置课程和精选内容,力争把大学语文打造成精品课程,增强人文素质教育效果。

二 、应对策略

(一)明确树立“大学语文课程群”观念。

如报告上文所述,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建立了以就业为导向、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的教学体系,把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摆到了重要位置。但在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模块中,对以人文素质教育为主的语文课往往重视不够。高职院校要想培养全面发展的专业人才,就必须把人文素质教育放在首要位置。但由于过去高职院校原有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内容单一,很难在顾及工具性、知识性的同时,兼顾审美性、人文性。高职院校的语文类课程教学,规模、质量、效果都还没有完全达到高职培养目标和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要求。因此,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我们立足人才培养的市场需求,坚持“就业导向”,服务于学院发展大局,突出其针对性和适用性等特点,以“必须”和“够用”为度,为专业建设与发展服务,为创建学院良好的校园环境,打造人文校园服务,尽量体现高职院校的教学特色,将大学语文课按照一个课程群的模式进行建设。大学语文课不再是一门单一的课程,而是一个课程群概念。结合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的实际来讲,本课题所指大学语文是指文学欣赏、应用写作、医用语文、社交与口才等学习与使用母语的课程的集合。

确立“大学语文课程群”的教学观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突出高职各类课程的交融特色,使之真正发挥“人文教育主渠道”的作用。“大学语文课程群”的改革要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大学语文课程群”的标准要以职业能力标准为依据,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其体系要以学生未来工作体系为基础,整合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显性知识和默会知识;“大学语文课程群”的实施要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过程,创建真实工作环境,融“教、学、做”为一体;其评价要以多样化为特征,兼顾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兼顾自我评价、学生评价、同行评价和社会评价。

(二)明确“大学语文课程群”不同课程之间的关系,形成课程的体系。

我院高职语文教学改革应按照教育部关于加强人文素养教育的方针政策和以语文作为基础课的教学规律,以人为本,每个专业均应开设《文学经典阅读》、《应用文写作》等必修、选修课程,适应人文教育的发展。针对我院学生的具体情况,可以尝试把部分必修课改为选修课、限选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学有所得。

经过分析、研究,本项目提出,我院的高职语文课程由通识课、与专业结合课、应用实践课三个模块构成,教学改革的最终目的是使得我院高职语文课程针对不同专业体现出不同的层次性。

1.通识课:由必修和选修课构成。必修课采用高职高专文化基础课系列教材,大胆取舍整合,精选学习内容;选修课由人文科学和人文素养内容构成,根据学校提供的选修课程由学生自主选择。

2.与专业结合课:与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方向课构成部分结合,鼓励组织教师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学生的现实需要,一方面选择适用内容,一方面编写校本教材,有选择、创设性地设计和实施课程,初步构建新的高职语文课程结构体系——有巩固基础的必学部分、提供差别选择的选学部分和服务专业建设的补充部分。联系专业开设相关课程,以培养各专业/行业应用文体的写作、口才能力为主线,为学生以后就业服务,如《应用文写作》课程;护理、口腔、康复、营养等专业开设医用语文课程;酒店管理、卫生财会等专业开设人际沟通、财经应用文课程等。

3.应用实践课:以构建知识补充整合为先导,通过从事各种职业的必备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使学生能力特别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职业活动的能力有显著提高。

当前,各高职院校都在进行学科建设和教学改革,探索适应新时期社会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法。而语文由于学科的特殊性,教学改革难度相对大。本项目总体教学改革思路:既强化语文素质教育,又突出应用能力的培养,针对高职人才的职业岗位要求,确立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目标,加强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改进教学方法,创新教学形式,加强语文实训,使学生在学语文、用语文的实践活动中提高综合素质。

目前已采用的主要做法是:改变过去单一的平面教学方法,把由教师为主体转向以学生为主体,变单一的知识传授为突出能力的培养,建立开放性教学模式。设置各种活动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在相应的知识主题下,完成专题带来的任务,在此过程中探究、学习和掌握语文知识。教学的重点不仅仅是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对学生学习方法、学习能力的培养。灵活运用任务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分组讨论法、情景模拟法、启发引导法等教学方法,通过音像观摩、多媒体课件、练习实训、比较教学、专题研讨与辩论等多种形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增强教学效果。

在教学安排上,为保证语文课程的落实,建议每个学生都必选两门(或一定学分,比如4—6分)跨专业选修课,其中必须包括人文社科类选修课一门(或2—3学分),语文类课程应在其中占较大比重。建议语文通识课安排在第一学期,与专业结合课、应用实践课采用公选课和跨专业选修的形式安排在第二到第四学期,这样的安排可以为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创造一个全新的母语沟通和学习交流平台,使学生在校期间内都有语文类课程,从而达到较全面地掌握阅读、写作、表达能力的目的,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三)以人文素养的培育为核心。

在建立了“大学语文课程群”观念的基础上,语文课程的教育教学应以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为核心。著名语文教学专家张志公先生对语文学科曾做出过精辟的阐述,他说:“教一篇文章,必须让学生透彻理解全篇思想内容,并且从中得到思想上的教益,知识上的启迪,感情上的陶冶,让文章的本身去教育学生。”①语文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它是“反物质”的,它帮助学生陶冶情操,引导学生进入一种心境。强化“语文是各科之母”的成训,把大学语文强化为学生进入大学后的第一门强化母语的人文素质教育课。要让刚刚进入大学的学生一进校就懂得,一个大学生比中学生不止是进一个门出一个门的简单问题,而是在本质上的跨越。这种跨越,首先是人文修养上的跨越,从此以后要使自己成为一个对祖国灿烂文化自觉学习、自觉鉴赏、自觉体验、自觉奉行的有修养的中国人。通过大学语文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实现夯实学生语文基础,加强学生语言表达、阅读理解逻辑思维、审美鉴赏、写作等能力训练,开发学生智力,提高文学修养,培养学生感知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教学目标。在不同阶段,语文教学的侧重点不同。到了大学阶段,语文教学的侧重点应转移到文学及人文的层面,并把这两个层面紧密联系起来,以文学性为基础,以人文性为重点;以系统勾勒文学史发展脉络为知识基础,以深入揭示文学史发展脉络中展现的人文精神为精髓,真正感染学生,提升人文素质。从普通教育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应试性向大学语文教育的人文精神、民族文化传承和熏陶、审美能力形成的培养目标转变;从单一的学科知识结构向多学科知识结构融合特别是向文理知识的融合转变;从习惯性的逻辑思维到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交叉“接通”,从而利于学生创新、创造能力的提高;从单纯获得学分的眼前结果向有利于学生终身教育、终身发展、人格修养不断提高转变。

(四)构建新型师生关系和教学团队,注重个性化教学。

现代教师必须成为学生的“活水源”。教师只有不懈地追求真理,立足较高的知识平台,扩展视野,使知识体系从封闭走向开放,才能通过“授之以渔”,而达到“认同其理”,使之“身正为范”。“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传统教师习惯被看成是掌握知识、占有知识、传递知识的人,是知识的垄断者和传播者,是“讲坛上的圣人”。而现代教师要摆脱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积极树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观念,确立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学习者自主学习的指导思想,调整教师与学习者的关系,努力成为学习者学习知识的参与者、启发人、引路人,完成从知识的传授者向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和管理者的转变,适应现代学习化社会的需要。“现代教师的职责发生了变化,教师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从传统的‘独奏者’角色过渡到‘伴奏者’角色,实现师生之间平等交互的关系转变。”②随着高等教育越来越走向网络化、虚拟化、数字化、国际化、个性化的趋势,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改革必须主动顺应发展的新形势,努力构建多学科交叉的教学团队。打破以教师个体劳动和“机械化灌输+标准化考试”③为基础的传统模式,加强集体备课,实现资源共享。课程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进度、电子教案、PPT课件、阅读书目、课外作业、模拟试题等都要通过集体合作达成共识,作为统一范式在所有开课班级通行,课程考核也采取全校统考方式;教研室定期开展活动,研讨教学问题,交流教学经验,共同提高实际教学水平。

大学语文课程要凸显学科特色和教师个性特征。传统的教学以传授知识为主,教师唱“独角戏”,学生作为“在场的缺席者”,没有发话的权力。事实上,作为以提高综合人文素质为宗旨的大学语文教学,是要通过教师的知识魅力、思想魅力、人格魅力、个性魅力来感染、熏陶学生。现代教育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习者的主动性、积极性,既可以进行个别化教学,又可以进行协作型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大学语文教学要构建教师个性化的教学平台,逐渐呈现审美化、艺术化、个性化和心灵化。越来越多的一线教师倡导语文教师要实现个性教学,“需要教师敢于表现自我,这是衡量教师蕴藏的知识底气、心理素质、教学水平、创新能力的标尺,也是不断完善自我,追求个性发展的动力”。④教师要敢于表现自我,善于流露个人的主观感情色彩,用个性之美感染学生、影响学生,通过学习方式的个性化、教学策略的个性化和教学评价的个性化让教学充满个性。

附表1: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语文类课程建议开设情况一览表

附录2:调研访谈提纲

1. 您所在的高职院校是否成立了语文教研室?语文教研室挂靠哪个系部?

2. 您所在的高职院校开设了哪些语文类课程?学校对语文类课程是如何分类的?具体教学计划是如何安排的?

3.您所在的高职院校在哪些系部、哪些专业分别开设了哪些语文类课程?请完成下列表格。

注释:

①张志公.说工具.张志公语文教育论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②何东青.网络时代教师的角色定位.江西科技学院学报,2009(6).

③桑新民.探索信息时代高校课程与教学的新模式.中国大学教学,2005(6).

④郭福成.个性化教学初探.辽宁教育,2009(3).

本文为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校级教改项目“《语文》课程体系‘三体合一’研究”阶段性成果。

个性化教育范文第4篇

[摘 要] 研究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个性化教学的特点,对指导和帮助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教学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教”与“学”两个方面,分析阐述了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个性化教学的特点,旨在更好地为开展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个性化“教”与“学”提供借鉴。

[关键词] 现代远程开放教育; 个性化教学; 特点

[

[作者简介] 郭延兵(1966—),女,甘肃临夏人。副教授,主要从事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教学研究。E-mail:guoyb@gsrtvu.cn。

开放教育是以学生和学习为中心, 以全民教育、终身教育为宗旨, 利用最优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破除传统学习的限制和障碍, 为全民提供一种自由教育的教育思想、教育方式、教育方法、教育手段的总和。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是远程教育与开放教育相结合的一种教育形式,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教育形式,是适应经济知识化、社会学习化、教育终身化潮流而产生的一种全新的教育”。[1]

个性化教学顺应了价值判断多元化的当今社会,它倡导民主、平等,尊重个性,尊重差异。笔者认为,个性化教学包括教师的个性化的“教”与学生的个性化的“学”两个方面。它是以学生的个性特征和个性差异为立足点,以教师个性化的“教”,来引导学生个性化的“学”,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全面发展的教育活动。研究和把握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个性化“教”与“学”的特点,对提高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教学质量至关重要,故此,本文拟对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模式下个性化“教”与“学”的特点作一探讨。

一、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个性化“教”的特点

1.教学内容设计的层次性

教学内容是“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即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发生交互作用、服务于教学目的生成的素材及信息。教学内容是教学中关于“教什么”的问题。

陈建翔、王松涛在《新教育:为学习服务》一书中谈道:“新教育对教育内容的拓展,有几个层次:原来只教书本上的知识技能,现在要教书本外的知识技能;原来只教知识技能,现在教如何生存、如何关心、如何负责、如何选择、如何自我发展;原来只教既定的知识技能,现在要教获得与拓展这些知识技能的方法;原来只教学习者自己以外的知识技能,现在要教学习者认识和掌握自己,要把学习者自己作为知识对象。”[2]教育内容拓展的层次性,说明教育不能仅限于知识,也不仅限于一种共性的设计,需要教育者根据教育对象设计促使其个性全面发展的教学内容。

有研究认为,“实施‘动态分层’教学模式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动态分层教学’是一种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别差异,培养‘个性化’人才的新型教育模式。”[3]这种模式面对差异的学生群体,贴近学生个体“最近发展区”。教学内容的层次性设计,使入学时学习能力、学习水平等层次不齐的开放教育学生,能对学习的内容进行自我选择,能真正参与学习过程,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内部动力,进而发展个性,促进不同个体的思维发展,最终获得好的学习效果。教学内容设计的层次性使教师真正感到“教有所用”、“教有所属”,学生也真正能体会到“学有所长”、“学有所用”的成功和快乐。

2.教学目标的伸缩性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且对教学活动起着明确的导向和激励作用,并为教学评价提供依据。在传统的班级授课制的教学中,教学目标的设定是根据学生的平均水平或者说是根据中等学生的水平来设定的,并不能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

面对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学生的不同学习基础、学习差异,实施个性化教学所设定的教学目标就具有弹性(伸缩性)的特点。它应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面向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不同阶段设定有弹性的教学目标。制定出的最低教学目标,能让学生“跳一跳,或再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而不是无法企及的;制定出的较高教学目标能满足学习水平、学习能力较高层次的学生,也能让学生通过低阶段的教学要求来实现最终可以达到的目标。这符合分层教学的教育新理念,给每个学生提供处于“最近发展区”且具有挑战性的目标要求,引导学生构建优势学科的知识体系、学习策略,并将其迁移到弱势学科学习中来。

教学目标弹性化、伸缩性,是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而提出的,它并不是人为地降低或提高对学生的培养目标,而是通过不同阶段的不同目标的要求,使学生最终达到或超过国家规定的不同层次毕业生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并在此基础上有所突破。

3.教学策略的多样性

教学策略是教师为了提高教学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制定的有关教学活动过程的教学方案。它注重于对教学目标实现的筹划和对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决策,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为对教学合理性和有效性的追求。它不是一成不变的,必须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和因材施教。

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是一种面向社会大众的教育形式,学生主要以成人为主。成人的学习动机是多样的,其兴趣也是多样的。在学习上也存在有共同特点:学历和知识水平普遍较低;多数面临着工作和家庭的双重压力;学习上具有较强的依赖性,自主学习意识淡薄;学习动力不足,学习目标不够明确等。同时由于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生活背景、家庭环境,这种特定的生活和文化氛围,导致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由于他们在年龄、职业、地区、受教育程度等方面均有很大的差异,这就致使学生学习起点各异,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等千差万别。“仅用‘一刀切’的一种教学策略是不符合学生学习的个性差异的。所以,全面了解学生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根据他们的共同点和差异性,运用多样性的教学策略才能满足学生个体个性化学习的需求。”[4]“‘差异’不等于‘优劣’,传授相同的知识,不必采用相同的方式。如果教师能够以多种方式呈现信息,为学生取得成功提供多种选择,就会大大减少他们的挫折和学业的失败。”[5]

因此,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个性化教学策略必须具有多样性的特点。这种多样性的教学策略,使学生能够用他们自己所理解的方式去获取知识,以满足他们不同学习风格的需要,保障每位学生享受教育资源和发展的权利。教师通过多样性的教学策略,给学生提供研究性学习的机会,促进他们整体素质的提高。

4.教学评价的多元化

教学评价是对教学进行的价值判断,主要包括课程教学评价和学生学习评价。评价作为一种教育手段,起着引导教学双方朝着教育目标前进的重要作用。我们过去对教育的评价,主要依据考试成绩……现在,教育的基本职能变成为学习服务,帮助学习者进行快速改变,它的评价标准就必然发生变化,出现以学习者需求和满意度为核心的价值评定。[6]

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由于“教”与“学”的准分离,在教学过程中,有效的教学评价就显得格外重要,它是现代远程开放教育质量保证及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中的自主学习,不等于让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放任自流,“开放”不等于“放而不管”,而应有严格的教学质量标准和教学质量的控制体系。“远程开放教育作为教育的一种现存形态,既有符合教育评价的总体规律,又形成了自身发展的特点,最为典型的是远程开放教育的学习者来自不同的知识背景,有着不同的学习动机和不同的学习目标,因此传统意义上同一量度标准的定量评价显然不适用于远程开放教育。”[7]传统的评价观建立在一元价值的基础上,以目标评价为基本形式,只注重学习结果,强调统一性,忽视个别差异。这种评价观显然不能适应个性化教育的要求。“个性化教学的内涵与特征决定了其评价标准的多元动态性。”[8]由于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个性化教学注重学生的差异性、学生学习的多元化需求,为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就要变一元评价观为多元评价观,强调评价的多元化,使教学评价呈现多元化的特点。

5.教学互动的多向性

所谓“互动”,“是指学习者的一个行为引发了来自另一个人的反应,此人可以是教师、指导教师或另一位学习者,这种反应是专门针对这位学习者的行为的”。[9]在教学过程中,“互动”是教学的基本要求。

在传统课堂面授方式中,师生互动是常见的授课形式,常以提问、讨论、评论和练习方式进行互动,从而使教师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把握教学进度,活跃课堂气氛,交流思想感情。在这种交互中,教学内容、策略、方法、步骤等都是教师事先安排好的,师生间较多发生的是一种从教师向学生的意向传播式作用,学生间就学习问题进行交流也是极少的。

在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中,学生与教师的交往,除了组织有限的面授辅导外,大多数时间处于准分离状态。由于师生相对分离,教学相对不同步,很容易产生教学过程中教与学在心理上和行为上的“隔阂”,为了消除这种“隔阂”,信息互动在教学中显得格外重要,教学过程便成了一个信息互动、相互作用的过程。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教学平台利用信息技术、网络发展为广大师生提供不受时空限制的交流手段和个性化教学中的互动,除利用面授课堂,教师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互动外,还可通过BBS、E-mail、电子聊天室、电话、飞信、计算机网络以及视频会议系统等进行互动,这些互动是学生个体与课程责任教师(或课程辅导教师)、同学、信息、网络学习界面等的多向互动。这些互动可以是实时同地或实时异地,也可以是非实时异地,互动包含有知识的、信息的、经验的、情感的等多种内容。这种互动具有多向性、主动性、选择性,符合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学生个性化自主学习的特点。“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个性化教学中的师生与信息之间的互动,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通过交互式地传播大量的信息,提高教学的效率和教学质量”,[10]促使学生个体获取知识、发展个性。

二、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个性化“学”的特点

1.学习方式的灵活性

学习方式是学生学习过程中采用的方法和形式。传统学习中,学习者主要通过教师的讲授和自己的阅读进行学习,学习方式比较单一,基本上是一种被动的、接受的、封闭的学习方式。

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是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网络通信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的支撑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逐步成熟的基础之上,建构的教学系统。学生在这种教学系统中既可以进行个别化学习,也可以进行协作学习、小组学习和群体学习,学习方式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由于个性化学习是一种适合于个体学习的个别化学习、协作学习、小组学习、群体学习的综合体现,所以在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个性化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的智力差异、认知差异、性格差异和性别差异等,为学生提供的是一种适合于进行多样化学习方式来学习的机会,体现了学生学习方式的灵活性。

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个性化学习方式的灵活性主要是指学习时间、地点、内容、方法等都不固定,学生面对的不仅是具体的教室、同学、老师等因素,还有网络资源,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兴趣爱好、学科内容来选择学习方法和学习形式。课程不同,选择的学习方式不一;时间不同,可选择的学习方式不一;场景不同,可选择的学习方式不一;心情不同,也可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在不同的学习方式中,还可以根据个体需求,选择更能体现个性的学习方式,比如合作学习,可选择固定的学习伙伴,也可选择非固定的学习伙伴,也可与老师进行合作交流;与老师、同学交流,可以选择到校参加面授学习交流,也可以选择网上学习,与老师、同学交流;个别化学习,可以选择VBI数据广播、电视直播教学、文字教材进行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可以选择自己学习目标和满足自己兴趣爱好的学习内容等。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个性化学习的灵活学习方式,受到越来越多学习者的青睐。它弥补了传统校园学习对时空依赖性的不足,充分发挥了学习者的自主能力。

2.学习进度的可控性

学习进度是学习过程中的学习速度。在传统的学习中,学生的学习进度由教师的教学计划、教学进度决定,学生不能掌控自己的学习进度,而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远距离”教育提供了在时间和空间上非同步的异位的教育形式。它拉开了教与学的距离,让学生从教师一丝不苟的严格固定的统一管束中解放出来,学生学习的进度完全掌握在学生自己的手中。目前,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在注重个体学习的个性化教学中,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更强。学习进度的可控性,一方面,表现在学生完成专业学习进度的可控上,即学生完成一个专业的学习可控制在3年之内,也可根据个体情况控制在8年内;另一方面,表现在课程学习中学习进度的可控上,即学生可根据自己工作、生活、学习的实际情况,对课程学习的进程自己控制。

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个性化教学模式是学生、教师、媒体资源和支持服务四者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所形成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这种互动教学突破了时空的限制,无限地扩大教育环境,实现资源真正共享。在这种个性化、交互式的学习系统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进度来安排自己的学习,大大提高了学生智力活动的范围和效率,从而为学生个体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施展自己的个性提供了条件和机会,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提高。

3.学习资源的选择性

学习资源是供学生学习的教育资源。“教育资源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教育资源仅指学习内容和学习材料;广义的教育资源是一系列提供学习、支持学习和改善学习的事物的总称,它不仅包括学习内容和学习资料,还包括人、媒体、策略、方法以及环境条件等要素。它有利于挖掘教育对象的创造潜质。” [11]

与传统教学的学习资源相比较,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最大优势是资源共享,而共享的教学资源比较丰富全面、方便灵活、易于使用、便于自学。个性化教学在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下,最大限度地发挥着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学生可以完全按照个人的需要,针对自己的专业、课程学习实际、个人发展、学习条件等因素选择学习资源,不论是学习的信息、人员、资料,还是设备和技术,都具有个人倾向性。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专业,选择专业课程教师,选择课程学习的不同媒体资源,通过自己选择资源,进行探索式、发现式的自主学习,真正达到主动建构知识、实现自己获取知识自我更新甚至创造新知识的理想目标。所以说,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个性化学习资源具有选择性的特点。

4.学习反馈的多样性

反馈长期以来被认为是最重要的学习指导方式,各种教育学习理论也都倡导将反馈作为必要的学习条件。对学习结果的强化与反馈是教育心理学家一直关心的问题,它有助于学习者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度和学习效果,从而对自己的学习方法作出调整或强化。

传统面授教学中的学习反馈,主要来自于面授课程。由于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学习形式的多样灵活,学生学习时间、地点、学习条件的不一致,其学习反馈不仅仅是来自固定课堂,而且是多种渠道的反馈,包括师生面对面学习反馈,也包括通过网络教学平台进行的实时与非实时的学习反馈,包括借助通信技术的电话、飞信、短信等的实时与非实时的学习反馈等等。学习反馈贯穿于整个个性化学习的过程,通过多样化的学习反馈,来调整学习活动,全面提高学习效果。这就要求为学生提供的学习支持和学习帮助不仅是周到全面的,而且学习反馈是及时、有效、畅通的。

有研究者认为,“为了减轻远程学习者的孤独感,有效地帮助远程学习者开展并维持学习,远程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加强反馈服务”。[12]教师在面授辅导时需要注意收集学生的反馈信息,不断修正自己的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和方法,以期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通过网络平台进行的教学,建立网上学习支持服务,迅速传递教学及管理信息,以便于学习者接受、检索和使用,及时解决学生网上在线反馈信息、BBS论坛反馈信息等。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个性化教学中的个别辅导和答疑是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进行的,随着教学改革的推进,适时推出动态网上资源,如在线讨论、电子公告板、视频会议系统、聊天室等,为学生个体学习反馈提供更多的渠道。

5.学习环境的人性化

关于学习环境,乔治亚大学教授Michael F.Hannafin被访谈时谈道:“‘环境’意味着一个生态—资源、工具等的集合,它们之间相互依赖而不是相互排斥。一个学习环境包含的东西不只是教学材料、评价、技术等等,学习者之间、学习者和教师、材料等都会进行互动。因而,当我们描述和设计一个学习环境的时候,我们关心的是让个体能够通过贡献于这个环境的学习生态而深化自己的理解,也深化他人的理解。” [13]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虚拟现实技术的完善和更新,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学习环境正处于由实到虚的逐步演变过程中。“如果说传统的学校给人们提供的是一种实在的学习场所,计算机网络学习环境和虚拟现实则是一种非物理存在、但被人所感知和控制的电子现实空间。”[14]学习者不仅可以共享到丰富的信息资源,而且能够利用网络进行信息交流,突破了地域和时间上的限制。网络学习环境把学习从以教师为中心转移到以学生为中心,学生的角色发生了变化,学生从单纯地接受知识转变为学习的主动者,师生之间是民主平等的和谐关系。

在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中,“学习支持服务是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努力为学生自主学习和个别化学习提供完善的资源支持和辅导、答疑、咨询、管理等各项帮助和服务,营造一种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15]在这个环境中,除了学科学习支持服务外,“学习支助服务系统还要具有人文关怀,能够提供人文氛围,创设人文环境。除给学生提供学习的疑难问题解答外,学习支助服务还应提供心理方面的咨询,以弥补因缺乏师生面对面交流、缺乏校园环境熏陶而带来的不足”。[16]

“个性化教学在本质上是为受教育者提供适合其特点的教育,让其充分、和谐、自由地发展。”[17]这种个性化学习环境给学生提供了学习过程中所需要的多样学习资源、学习工具,而且充满着人文关怀,关注人的发展。不仅使每个人能够充分、自由、多方面地发展,而且设计营造了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的和谐、融洽、愉悦、轻松、合作的学习环境。

总之,教育理论的创新,势必落脚于具体的教育实践过程之中。探析与梳理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个性化“教”与“学”的特点,对于个性化教学方式的革新和进一步深化教学模式,无疑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刘建平.云南省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德宏教育学院学报,2001,(1):38.

[2] [6] 陈建翔,王松涛.新教育:为学习服务[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17,18.

[3] 郭宗振.动态分层、因材施教、积极探索层级递进的个性化教学模式[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04,(1):6.

[4] 郭延兵.现代汉语个性化教学策略探析[J].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4):88.

[5] 荣宪举,李辉.个别差异与个性化教学[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3):49.

[7] 伍秀娟,等.基于多元评价的远程开放教育学生实践能力评价的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09,(8):52.

[8] 刘玉静.实施个性化教学的若干策略[J].当代教育科学,2003,(5):28.

[9] [英]约翰·丹尼东.技术运用与远程教育:信息与通讯技术在教、学及管理中有效运用的原理之探讨[A].张伟远.国际论坛:现代远程教育的理念与实践[C].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3.

[10] 钱明红,周晓音,杨悦.“基于网络—导学结合—多向互动”教学模式初探[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5,(6):25.

[11] [15] [16] 张景中.远程教育原理与技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214,120,161.

[12] 黎静.对远程学习者加强反馈服务的思考[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10):78.

[13] 郑太年,马小强.学习环境的设计:对话Michael F.Hannafin教授[J].中国电化教育,2010,(2):2.

[14] 谢新观.远程教育原理[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4.312.

[17] 李如密,刘玉静.个性化教学的内涵及其特征[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9):39.

个性化教育范文第5篇

摘要:大数据时代学生们可以通过大数据技术的应用获取外界信息,但是学生缺少分辨信息真伪的能力,因此需要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配合强化管理,针对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体现出高校学生的个性化教育管理特征,保障高校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主要分析了大数据时代给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带来的影响,并研究了如何基于大数据时代发展背景,开展个性化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 高校学生 教育管理个性化

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改变了社会各行各业的发展趋势,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也不例外,在高校教育体系当中普及应用大数据技术,能够提升高校教育工作质量和效率,拓展教育体系内容,满足高校学生的全面发展需求。但是海量信息中存在许多负面甚至违法的信息,很容易对学生产生影响,导致其产生错误的思想认知,甚至做出违法乱纪行为。高校教育需要基于大数据时代发展现状,应用大数据技术优势,解决大数据环境复杂性问题,掌握和了解学生的成长状态,提升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效果。

一、大数据对教育管理的影响

大数据技术推动了社会各行各业的创新发展,但是也带来了一定的消极作用,需要站在全局观点上看待问题。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应用此项技术,可以建立起网络平台,让学生通过平台交流和分享,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动态了解其心理状态。学生们发布的信息便于教师针对性开展个性化的教育管理工作,提升学生管理效果。但是站在全局角度思考问题,大数据时代的发展也对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开展带来了消极影响,需要正确分析和面对。

1.积极影响分析

在大数据时代发展背景下,学生们可以获得更加全面和多样化的信息数据,能够分析学生的行为意识和思想情感,帮助学生更好的认清自己,为学生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环境和条件[ 1 ]。结合大数据信息的分析和利用,还能够了解高校学生思想和行为的内在动因,反映出了学生在进行各项举动决策的影响因素,帮助学生作出更加正确的决定。在高校教育管理中应用大数据技术,能够有效提升工作效率。在传统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不管是教育效率还是工作难度都无法有效解决,而且所涉及的信息量巨大,通过人工完成这些数据信息的管理,会提升管理人员的工作压力,减缓工作效率,影响工作效果。大数据技术可以很好地改善传统教学现状,利用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分类整理和分析学生们借阅书籍产生的数据信息,分析高校学生的阅读喜好和阅读效率,能够准确地预测出学生未来的思想情感发展变化。高校的教育管理人员可以搜集整理有用信息,了解学生的偏好,以便于开展个性化教育工作。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还能够为教育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多样化的工作模式,例如当代高校学生對于社交平台具有较高依赖性,会经常应用微博、微信、抖音等平台并且会将自己的喜好在社交平台中体现出来。对此,高校可充分结合学生的这一特点也充分利用这些社交平台,通过官方账号的形式来与学生交流,分析学生的网络咨询内容,随之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思想情感变化,便于针对学生提供个性化管理。

2.消极影响

在大数据时代发展背景下,数据呈现出类型繁多、生产快速、海量密集等特点,需要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者能够保障计算机基础设施的性能良好,工作人员的操作能力过硬,才能够更好地处理这些海量数据,充分发挥其价值[ 2 ]。一些教育人员自身能力还有待提高,其对于大数据的应用不到位,无法以此来处理学生产生的数据信息,是影响高校教育管理工作效果的重要因素。

二、个性化教育管理措施

在当前背景下,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需要实现现代化、数据化管理,整合和处理活动数据信息,并结合教育要素,不断优化教育工作。通过应用信息技术,能够为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个性化开展提供了有利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模式,也提升了工作开展效率和开展质量。在大数据时代发展背景下,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个性化开展要找准角度。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要重点以学生的个性特点为基础,并开展与之相关的实践活动,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发展需求,从而确保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和多元化需求。在大数据时代把此项技术作为基础,针对不同情况的学生,采取针对性的教育内容与方法,从而创新工作模式。

1.构建出教育预警系统

在大数据时代发展背景下,很有必要形成教育预警系统,教育预警系统能够起到未雨绸缪的教育引导作用,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效果,针对隐藏的思想行为隐患有效地起到预防和控制作用[ 3 ]。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发展的重要阶段,大量的西方文化涌入,对学生的价值观产生影响。构建预警系统,则能够对学生起到预防作用。大数据最核心的作用便是进行预测,判断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情况,预警系统的构建,能够应用大数据技术和高校的大数据系统进行有效的学生信息处理,准确的预测出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走向。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人员结合大数据系统的应用,了解和分析学生在社交软件中发布的咨询,对学生的思想波动情况进行有效预测。如果学生的价值观出现偏差,可以根据数据信息判断原因及学生的未来思想观念,然后为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科学依据。

2.创新教育管理方法

在大数据时代的带来之后,有效创新了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也为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创新技术支持[ 4 ]。在教育活动中会产生海量与学生相关的信息,由此也就对教育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想要提升工作效率,需要应用大数据技术优势,创新教育管理模式。在思想政治工作当中,管理工作者要转变教育观念,结合大数据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应用,转变思维模式。大数据技术有助于教育管理工作者收集相关数据信息,例如某高校在学生座位上安装传感器,可以采集学生上课期间的信息,包括听讲情况、玩手机情况等,在采集完学生的数据信息之后上传到大数据系统当中,系统能够自动分析学生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呈现出动态化的学习情况,而且还能够实现数据化对比,从而为教育人员后期管理工作开展提供依据,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水平。

3.强化数据管理工作

教育管理的个性化是要制定出符合学生特点的教育方案,对此,就必须充分发挥大数据的优势[ 5 ]。目前,关于学生的数据信息量非常大,并且类型比较复杂,提升了数据信息的管理难度。如果数据信息管理不妥当,很容易导致数据被盗取或者篡改,影响学生信息的安全性。高校相比社會来说规模较小,但是其中的各项功能比较完善,每天会产生海量的数据信息,例如学生个人咨询、学生的成绩、兴趣爱好和在校表现等。这些信息的泄露会对学生个人信息的安全性造成威胁。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开展教育管理工作,需要保护好学生个人数据信息。应用科学评测方式能够预防学生的信息出现被泄露的危险。高校需要及时采取实际措施来保护学生的个人信息安全性,否则学生信息被泄露很有可能对于教育管理效果也产生负面影响。例如某高校借助于360安全卫士和腾讯安全管家等软件构建出了数据监管中心和数据库,有效地保障了数据信息的安全性。该高校在教育管理工作中明确了数据使用流程,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相关操作流程,才能够有效避免信息泄露的情况。

4.强化培训力度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教育管理工作人员要提升个人工作能力,把大数据技术优势充分发挥出来[ 6 ]。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开展要强化高水平师资团队的建设,强化对工作者的培训教育,重点培训教育管理工作者的数据信息应用技术,能够在工作中挖掘有价值的数据信息。高校要针对信息化建设加强投入力度,完善信息化建设,为大数据的深入应用奠定基础。高校应当充分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能够积极跟社会厂商进行对接,完善硬件基础设施的同时针对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开展开发出软件系统,确保系统的运行和高校实际教育管理需求相符合。

5.确定出发展原则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需要确定好发展原则,准确把握发展方向,提升教育管理工作效率,重点突出个性化工作特色。工作人员要“以人为本”切实为学生提供管理服务,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开展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需求调整工作开展模式。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开展要呈现出多元化特点,针对不同地区和不同的管理对象,采用多元化的教育管理模式,提升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质量。

三、结语

综上所述,大数据对于高校的教育管理产生了巨大影响,这也是新时代背景下所必须掌握并广泛应用的一项技术。对此,高校应当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明确大数据时代带来的积极影响和负面影响,主动把握发展机遇,迎接发展挑战,突出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个性化特点,采取有效措施提升教育管理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这样既能够为教育管理工作开展提供更多有效措施,还能够为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 考 文 献】

[1]唐亭婷.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个性化研究[J].高教学刊,2021(07):152-155.

[2]刘谨.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个性化研究[J].现代交际,2020(06):43+42.

[3]卢景值.大数据下的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9(23):80-81.

[4]刘利君.探析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J].戏剧之家,2019(21):172.

[5]石径溪,史京娇.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分析[J].国际公关,2019(04):120-121.

[6]杨阳,石城,苏力.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摭探[J].成才之路,2019(06):8.

(责任编辑:刘占行)

上一篇:现代主义文学下一篇:果树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