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事件培训总结范文

2023-09-22

突发事件培训总结范文第1篇

2015年下半年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培训试题

科室 姓名 工号 分数

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

1、我国甲类传染病多少种?乙类多少种?丙类多少种?( )A A、2/26/11 B、2/25/10 C、2/10/25 D、2/10/26

2、甲类传染病指的是:( )B A. 鼠疫和登革热

B. 鼠疫和霍乱

C. 霍乱和艾滋病

D.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和脊髓灰质炎

3、诊断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最重要的指标是 ( ) B A. 谷丙转氨酶升高

B. 抗—HBcIGM阳性1:1000以上

C. HBsAg 阳性

D. HBV-DNA阳性

4、以下哪项化验结果对诊断乙型肝炎病人意义不大( )C A、HBeAg 阳性 B、HBV-DNA阳性 C、HBcAb 阳性 D、HBsAg 阳性

5、丙肝实验室确诊病例的诊断依据(

)A A、丙型肝炎RNA测定

B、丙型肝炎抗体测定 C、肝功能检查

D、临床症状

6、人感染H7N9禽流感主要传播途径。( ) A A、经呼吸道传播。 B、经肠道传播 C、经自然疫源及虫传播 D、经血源及性传播

7、人感染H7N9禽流感是由H7N9禽流感病毒引起的( )疾病。D A、急性传染性; B、 呼吸道传染病; C、慢性呼吸道感染性; D、急性呼吸道感染性

8、艾滋病潜伏期(无症状期)持续时间:( )D A 2-3年 B 4-6年 C 1-2年 D 7-10年

9、哪一项不是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D A、性接触 B、血液接触; C、母婴接触; D、直接接触传播。

10、哪个属于乙类传染病例,需要24小时内上报:( )C A、尖锐湿疣 B、手足口病 C、人感染H7N9禽流感 D、结核性胸膜炎

11、根据新的传染病分类方法,甲型H1N1流感不再单列于乙类传染病,而归属于流行性感冒,属于(

)传染病管理 C

A.甲类

B.乙类

C.丙类

D、重点监测传染病

12、根据新的传染病分类方法,解除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按甲类管理措施,属于( )类传染病。B

A.甲类

B.乙类

C.丙类

D、重点监测传染病

13、手足口病好发于哪些人群:( )A A、5岁以下儿童

B、成人

C、学龄儿童

D、人群普遍易感

14、疟疾对孕妇的危害( ) C A.引发难产

B.高血压

C.流产、早产和死胎 D、水

15、下列属于经血液传播的传染病是:( )B A、肺结核、尖锐湿疣、乙肝 B、艾滋病、乙肝、丙肝 C、流行性腮腺炎、手足口病、乙肝 D、艾滋病、丙肝、淋病;

16、预防血源性传染病最主要的措施是( )D A、加强血液制品的管理; B、使用真空采血管;

C、医护人员做好手的消毒; D、各种医疗器械与用具实行一人一用一消毒。

17、按照非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工作职责,我院对肺结核的管理原则.( ) A A、报告和转诊

B、规范治疗

C、开展防治应用性研究

D、病例追踪

18、肺结核主要通过( )传播。 A A、咳嗽飞沫

B、血液

C、食物

D、体液

19、对违反《传染病防治法》规定,造成严重后果的处理办法是:( )C A、个人检讨 B、批评教育

C、依照刑法处理 D、向受害人道歉 20、预防疟疾最有效的措施是什么?( )C A.口服抗疟药 B.打疫苗 C.避免蚊虫叮咬 D.掌握预防知识

21、下列不属于感染性腹泻临床症状的是( ) D A、每日大便次数≥3次,粪便性状异常,可为稀便、水样便,黏液便、脓血便或血便

B、可伴有恶心、呕吐、腹痛、发热、食欲不振及全身不适

C、病情严重者,常并发脱水、酸中毒、电解质紊乱、休克等,甚至危及生命

D、有接触过敏原史,既往有类似发作

22、 诊断梅毒1期的临床依据是(

A. A.硬下疳

B.梅毒多形性皮损

C.无症状及体征

D.内脏神经等心血管损害

23、梅毒的实验室报告依据是:(

D A.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TP)阳性 B 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RPR)阳性

C. TP阳性RPR阴性或RPR阳性TP阴性

D. TP、RPR均阳性

24、关于食源性疾病正确的是:(

B A.我院不是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哨点医院

B.食源性疾病病例是指由食品或怀疑由食品引起的感染性或中毒性的就诊病例。

C.临床医生不需要填写《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信息表》。 D.食源性疾病不需要报告

25、手足口病的防控不正确的是:( )D A.抓好预检分诊,防止院内感染 B.落实首诊负责,严格疫情报告和转诊 C.定点收治,确保痊愈 D. 轻症患者也得转诊

二、多选题:(共10题每题3分,共30分)

1、按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为: ( )CD A.艾滋病 B. 疟疾 C.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D.肺炭疽

2、不明原因肺炎的诊断标准包括以下哪些内容( )A B C D A.发热(腋下体温≥38℃) B.具有肺炎的影像学特征

C.发病早期白细胞总数降低或正常,或淋巴细胞分类计数减少 D.经规范抗菌药物治疗3-5天,病情无明显改善或呈进行性加重。

3、下列属于乙类传染病的是:( )ACD A.肺结核 B.流感 C.麻疹 D.淋病

4、下列哪些传染病是肠道传染病:( )ABD A、甲肝 B、手足口病 C、流行性腮腺炎 D、伤寒及副伤寒

5、感染性腹泻的主要传播途径有( )ABCD A.经水传播 B 、经食物传播 C 、接触传播 D 、蝇媒传播

6、艾滋病的流行病学史( )答案:ABC A、有性乱史

B、静脉注射毒品

C、既往有使用血制品史

D、有针灸疾病史

7、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包括( )ABCD A 、重大传染病疫情 B 、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

C、 重大食物中毒及职业中毒 D、其他危害公共健康的突发公共事件

8、丙肝的流行病学史包括:( ) ABCD A、曾接受过血液制品或器官移植等 B、有血液透析史或不洁注射史。

C、职业供血者,特别是接受过成分血单采回输者 D、与HCV感染者有性接触史或HCV感染者所生婴儿

9、伤寒实验室确诊标准:( )ABCD A.血液中分离培养出伤寒杆菌

B.骨髓中分离培养出伤寒杆菌 C.粪便中分离培养出伤寒杆菌

D. 胆汁中分离培养出伤寒杆菌

10、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是( )ABC A.胃肠道(粪-口、水、食物污染)传播。B.呼吸道(飞沫、咳嗽或打喷嚏)传播。C.接触病人皮肤水泡的液体而受到感染。D.经血液传播

三、判断(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 1.传染病报告卡的诊断日期不需要填写小时。( )×

2. 我院规定,每一例死亡病例,临床医生都要填写居民死亡原因报告卡,并由疾病预防控制科进行网络直报。( )√

3. 传染病报卡中幼托、学生、干部、工人、民工、教师、医务人员的工作单位是必填项目。 ( )√

4. 首诊医师发现符合不明原因肺炎病例,要立即报告医务部,由医务部组织院内专家组在12小时内(聚集性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立即)进行会诊和排查。( )

5.对于初步诊断为发热待查的病例,有必要进行疟原虫的检测。( )√ 6. 填写肺结核报告卡时,要同时填写转诊单( )√

7、我院发现艾滋病初筛阳性的患者,首诊医师不需要填写艾滋病初筛阳性结果告知书。( )×

8、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是指由食品或怀疑由食品引起,根据临床 表现、实验室和辅助检查等无法做出明确诊断的就诊病例或事件(如三聚氰胺奶粉事件中的婴幼儿肾结石病例)。( )√

9、填写死亡报告卡时,死因链要完整并符合逻辑。( )√

突发事件培训总结范文第2篇

根据《月湖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2010突发事件应对工作总结评估报告的通知》要求,月湖区供销社将涉及本单位事项的有关情况进行了全面分析,对2010突发事件应对工作总结评估如下:

一、基本情况

2010年,我社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始终把安全稳定工作放在首要地位,狠抓落实,成立应急管理工作机构,形成了初步的应急预案体系和预警体系。预案体系和预警体系基本覆盖了供销系统突发公共事件的主要方面,保障安全和防范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明显提高。2010年未发生涉及我社工作业务的突发公共事件,各项工作正常开展。

二、总体应对工作及分析评估

(一)加强领导,分级负责,建立应急管理组织体系 我社今年进一步加强了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建设,组织领导体系不断健全,工作机制日益完善,为突发公共事件防范应对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

(二)做好应急工作各项保障措施

一是应急预案体系初步形成。并在年内举行了地震应急、火灾逃生等安全事故处置等方面的演练活动。二是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对应急人员进行了业务培训、普法教育,并成立了应急指挥办公室。三是加大资金物资投入力度。总体来看,应急预案、队伍、资金、物资等准备工作的进一步加强,为防范处置突发公共事件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加强完善预防预警各项工作

一是健全监测网络体系。及时排查可能影响供销工作的事件信息,特别是苗头性信息,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解决,将问题解决在基层,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形成反应快速、应对正确、处置果断的良好机制。二是加强预警信息发布。对我社工作职责内可能发生的社会安全事件及时向全社干部职工通报,做好防范和处置准备。三是认真落实防范措施。通过预防预警工作,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总体来看,突发公共事件监测网络体系的不断完善和预测预警能力的有效提高,为及时制订实施相关防范措施提供了准确依据。

(四)扎实抓好宣教培训工作,提高应急反映处置能力 一是广泛开展普法宣教活动。及时组织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相关文件,平常加强对干部职工的消防安全、交通安全、食品安全等方面的应急管理知识宣传教育活动。有效提高干部职工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同时加大政策法规宣传力度,增强基单位和劳动者的法律意识,使劳动关系更加和谐,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五)时刻提高警惕,加强值班制度、排查制度,报送制度,做好突发事件应对工作

建立和完善各项安全应急制度并加大落实力度。为保证突发事件能够及时处理,我社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特别是在重要会议召开、重大节日前后,实行分组值班制,并做到值班人员按时到岗,不迟到、早退,不空岗。同时要求各科室负责人手机24小时开通,有效地保证了信息网络畅通。值班人员树立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加强监控,遇到有劳动保障突发公共事件时,各有关人员按照分工各尽其责,坚决果断进行处置,从未延误。同时,我社还强化了报送制度,各级值班人员还要做好情况收集、登记和汇报工作。经过各级工作人员的努力,2010年,我单位没出现过任何劳动保障突发公共事件。

三、存在主要问题

1、全社干部职工安全应急思想意识有待提高。

2、突发公共事件相关应急措施还要进一步完善。

四、相关工作建议

1、加强全体干部职工供销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对培训,加强思想意识,培养应对能力。

突发事件培训总结范文第3篇

我是xx社区网格管理员,随着工作经历的积累,我逐渐发现,自己的身心已经深系在公益岗位上。每天忙忙碌碌,却十分有意义,职位虽小,但是能够代表政府为许多基层群众办实事,做贡献,便有些自豪感油然而生。工作中,我获益良多,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政治思想方面

我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等重要思想为指导,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素质,加强素质教育理论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在工作中以“服从领导、团结同志、认真学习、扎实工作”为准则,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认真完成了领导安排的各项工作任务。

二认真学习,管理制度。

结合镇级网格管理中心“网格进社区”发展战略所制定的整体工作计划,认真学习网格员管理实施细则。

我们的职责:

1、负责网格管理员的日常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工作考勤、服务承诺、工作例会、巡查排查等各项工作制度,并认真组织实施。

2、在区镇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和区直相关职能部门指导下,组织网格管理员综合履行信息采集、分类走访、双代服务等各项职能。

3、负责建立村(居、场)“一警四队八员”队伍和网格志愿者队伍,在网格服务管理工作站和网格管理员统一指导下,参与村(居、场)综合服务管理。

4、指导村(居、场)单元网格管理员建立各类工作台账,建立网格管理员工作实绩档案。

5、在区镇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指导下,组织网格内党员和村民(居民)代表和驻村(居、场)单位代表,开展对网格管理员业绩考评工作。

6、完成其他网格综合服务管理工作。

三、业务知识和工作能力方面

我以正确、认真的态度对待各项工作任务,刚进单位时面对居民提出的问题经常手足无措,经过不断学习,逐渐积累了工作经验,能够比较从容地处理日常工作中出现的各类问题,积极提高自身各项业务素质,争取工作的主动性,也利用休息时间不断的学习,提升了自身素质。

四、工作内容

1、 信息采集

我所在的网格xx社区辖区内有xx路、xx街、xx路、xx地等,共采集人口信息772户,共计1898人。

2、 综合治理

我们在网格区内巡查,将发现的各种问题和居民反映的矛盾进行化解并上报,并在社区领导及同事的指导下进行矛盾的化解工作。

3、 民政服务

协助民政专员开展辖区内残疾人、低保户、上访户等人员的登记工作,通过走访和调查登记网格内社区矫正、邪教组织等人员登记上报。

4、 计划生育

协助台账员对网格内的流动人口进行登记,对于18-49岁我居育龄妇女,进行询问和登记。

5、 城市管理

协助社区工作人员进行环境卫生治理和检查,消防安全排查和整治,门牌二维码登记等工作。

通过工作,我对网格员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网格内的小事在我们看来就只是一件小事,但对居民来说也许就是迫切要处理的、棘手的难事,为居民处理好每一件琐碎的小事、急事、难事,是我们作为网格员的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的认识在改变,我的感受在加深,我的工作能力也在增强,我越来越清楚的看到网格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做好网格工作的不易。通过工作,社区领导及其他同事都给了我很多帮助和关怀,使我学到了不少知识。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通过不懈的努力更加充实自己完善自己,通过不断的学习和积累,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我相信,在未来的岁月中,我会伴随着社区共同成长!

上一篇:施工年中工作总结范文下一篇:值周班级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