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范文

2023-04-28

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范文第1篇

中共浮江乡委员会浮江乡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现场处置群体性上访事件应急预案》的通知 各村委会、乡直各单位:

浮江乡群体性上访事件应急预案已经乡党政领导班子会议研究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浮江乡人民政府

二O一一年三月六日

浮江乡现场处置群体性上访应急预案

为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我乡突发性、群体性上访事件,规范处置行为,提高处置能力,维护社会稳定,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预案。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

预防和处置各种矛盾纠纷及不稳定因素引发的群体性上访事件,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遵循 “以人为本”的原则,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坚持“依法办事、按政策办”的原则,坚持“教育疏导、防止矛盾激化和扩大”的原则,要及时、果断采取措施,尽快平息事态。力争做到发现得早、化解得了、控制得住、处置得好,切实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解决在村、组、院,消除不良影响,努力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二、范围和级别

本预案适用于我乡存在的各种矛盾纠纷引发的,通过集体上访、非法聚集、围堵领导、冲击国家机关等方式,向有关机关或单位表达意愿、提出要求的群体性上访事件及其酝酿、形成过程中的串联、聚集等活动的预防和处置工作。

本预案中的群体性上访事件是指由各种矛盾纠纷引发的、众多群众参与的、影响浮江乡形象的到有关机关或单位上访的事件。此类事件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

1、规模人员违规集体上访;

2、人数较多的非法聚会,聚众围堵、冲击党政机关等重要单位;围攻、挟持国家公务人员;

3、聚众堵塞公共交通,非法占据公共场所等;

4、跨地区、跨行业联动上访请愿;

根据参与人数的多少,群体性上访事件分为以下四个级别:

1、参与人数在5人以上、30人以下,为一般性群体性上访事件;

2、参与人数在30人以上(含30人)、300人以下,为较大群体性上访事件;

3、参与人数在300人以上(含300人)、1000人以下,为重大群体性上访事件;

4、参与人数在1000人以上(含1000人),为特别重大群体性事件。

在实际工作中,评估事件的级别,还应统筹考虑事件的发展演变趋势、性质、影响范围等因素。

三、职责分工

乡政府履行下列职责:统一领导、部署排查调处全乡处理信访突出问题及群体性上访工作;建立和完善全乡处理信访突出问题及群体性上访事件工作机制;督促检查各村、社区处理信访突出问题及群体性上访事件各项措施的落实;会同各村、社区及驻乡单位组织指挥重大和特别重大群体性事件的现场处置工作等。

各村、社区、驻乡单位在自身的职责范围内负责组织排查、调解本辖区、单位内可能引发群体性上访的矛盾纠纷;搜集、上报情报信

息;组织调动应急资源做好群体性上访事件的先期处置工作;宣传普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引导群众以理性方式表达诉求,通过合法途径反映和解决问题。

四、现场处置

一旦发生群体性上访事件,乡政府分管领导和有关单位负责人应在接报后,在乡内应30分钟内赶到现场,大余县内应1小时内赶到现场,赣州市内应3小时内赶到现场,必要时成立现场指挥部,做好控制现场和疏散等基础处置工作;收集现场动态信息,分别向乡应急指挥中心及乡主要领导报告。

在处置事件现场,乡领导及有关负责同志要面对面地做群众的工作,认真听取群众的意见,准确判断群体性上访事件的性质和发展趋势,掌控局面,把握尺度,讲究策略和方法,采取措施,尽快平息事态。对群众提出的要求,符合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要当场表明解决问题的态度;无法当场明确表态解决的,要责成相关部门或单位限期研究解决;对确因决策失误或工作不力而侵害群众利益的,要如实向群众讲明情况,公开承认失误,尽快予以纠正;对群众提出的不合理要求,要讲清道理,耐心细致地做好说服教育工作。

现场事态平息后,有关单位对现场处置时向群众承诺解决的问题,必须尽快解决到位,不得扩虚假承诺或者久拖不决。要坚决避免违背承诺、失信于民,重新引发群体性上访事件的现象发生。

对于群体性上访事件中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人员,由公安机关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罚;情节

轻微不需要追究法律责任的,可令其具结悔过或予以批评教育;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对本乡内党员和干部违规参与群体上访事件需追究党纪和政纪责任的,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五、保障措施

乡政府设立浮江乡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上访事件领导小组。 组长:刘传福

副组长:廖冰、胡宏伟

成员:罗小俊、肖小慧、罗开忠、谢光志、各村书记、主任及各乡直单位主要负责人。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乡信访接待室,办公室主任由罗小俊兼任。负责群体性事件预防和处置的协调工作。

本预案具体条款内容由浮江乡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上访事件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解释。

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范文第2篇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市教委关于加强学校安全工作的指导精神,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加强学生饮水卫生,为增强学校疾病预防与控制意识,预防饮用水突发事故的发生,保障师生身体健康,结合我校的实际,特制定饮用水突发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一、组织机构

长:

副组长:

员:

二、事故防范制度

1、成立预防及应急处理小组,明确分工,实行组长负责制。副组长每学期应至少召开一次组员会议,安排落实各项工作。在学期中要定期检查监督各部门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校长室)

2、重视宣传教育

(1)应普及卫生知识,利用黑板报、广播、墙报等各种形式做好饮水卫生的宣传,正确认识,做好防范。(宣传组)

(2)组织机构内的各组员应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根据学校饮用水的卫生要求,依法对饮用水进行卫生监督。(校长室)

3、卫生室落实监控制度

(1)督促有关人员持证上岗,同时要加强饮水从业人员的管理,做到每年一次体检。(责任水管员:)

(2)严格消毒制度,定期对饮用水的水源、水罐、水管、藏水间、饮水机等严格消毒。(总务处)

(3)班主任每天要认真做好学生的晨会时晨检,发现学生身体不适或异常及时报告学校饮用水领导小组,并与家长取得联系。如发现发热病人及时隔离,并与班主任、家长联系送医院就诊。(专业部)

三、事故应急处理方案

一旦发生生活饮用水污染造成师生中毒故立即启动学校饮用水突事件应急机制,学校和相关部门应做好以下应急处臵工作:

1.即刻向当地政府报告,通知当地和邻近的医疗单位,在政府的领导下,开展必要的救护工作。同时立即向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县卫生执法监督所和教育局相关股室报告饮用水染被污染情况、学生中毒情况、中毒发生时间、中毒主要症状、中毒的学生人数等。

2.通知有关供水企业或自备管理相关人员,迅速采取控制措施和临时供水措施,并通过多种媒体向居民通告,在污染事故未消除前,不得擅自饮用被污染的水。

3.当水质污染严重,学校调整水处理工艺后仍不能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要求时,如系化学性污染,供水区范围内没有发现《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人群身体不适等异常现象,应及时向学生通告,不能饮用已被污染的水,只可用于冲洗卫生间、浇花等;如系致病性微生物污染,应立即暂停供水,同时,采取应急供水措施,运送安全卫生的生活饮用水。

4.当生活饮用水受到强毒物质(如氰化物)污染时,应立即停止供水,不得饮用。另找水源,保证师生饮水需求。同时,采取措施,尽快使水源水质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的要求。

5.积极协助卫生部门做好调查工作及各项后勤保障工作。

四、其他

1、发生事故后,当事人或责任水管员应及时向学校领导小组汇报,不得迟报、瞒报。

2、对未能尽责而发生饮用水事故的有关人员,学校将视其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处罚和责任追究。

学校停水、停电事件应急预案

为切实保障全校师生的安全,有效应急处理全校可能发生的突然停电现象,防止因停水、停电造成的事故发生,根据上级主管部门有关文件精神,经学校研究决定,特制定停水、停电应急预案。

安全领导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一、主要职责:

及时了解有关停水、停电的信息,掌握学校预防突然停水、停电的设备配置情况,并根据学校实际提出预防对策和措施,加强对学校师生安全教育,提高师生防护意识和能力。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总务处,联系电话:

二、工作措施:

1、加强学校安全教育宣传工作,充分利用宣传栏、黑板报、校园广播等宣传阵地,通过主题班会、广播站等形式对全校师生进行停水、停电事故发生的预防知识宣传教育和训练,一旦发生停水、停电的现象学生不至于慌乱。

2、加强对预防停水、停电的设施检修和安装,学校根据实际情况投入经费,安装一些相关的预防突然停水、停电设备,如:在宿舍楼、教学楼楼梯应有应急灯、安全出口标志,保证楼梯畅通及护栏牢固,停水、停电发生时年级主任、班主任、课任老师组织学生安全疏散。

3、学校食堂备用水箱10吨,浴室蓄水箱30吨,开水水箱10吨两只,平时全部正常投运,停水时作为备用水源,集中由领导小组办公室调拨安排,根据实际需要,联系桶装水,及时补足所需水源。

4、自发电根据实际需要,实行局部供电。

三、报告与响应:

1、事先通知的停水、停电,在与各处室取得联系说明情况前提下,通知全体师生做好停水、停电前的准备。

2、事先未接到通知的临时停水、停电: (1)行政值班人员应马上把情况报告给停水、停电安全领导小组,由领导小组分头布置有关工作。

(2)领导小组成员应马上电话通知各重要职能部门,如:通知食堂安排好膳食和临时照明用具,通知教育处安排好班主任和任课老师在各楼过道、楼梯维持秩序。

(3)总务处负责组织水、电维修人员查明停水、停电原因并及时与当地自来水、电力部门联系协调,尽快排除故障。

3、晚自习期间停水、停电:

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范文第3篇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市教委关于加强学校安全工作的指导精神,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加强学生饮水卫生,为增强学校疾病预防与控制意识,预防饮用水突发事故的发生,保障师生身体健康,结合我校的实际,特制定饮用水突发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一、组织机构

长:

副组长:

员:

二、事故防范制度

1、成立预防及应急处理小组,明确分工,实行组长负责制。副组长每学期应至少召开一次组员会议,安排落实各项工作。在学期中要定期检查监督各部门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校长室)

2、重视宣传教育

(1)应普及卫生知识,利用黑板报、广播、墙报等各种形式做好饮水卫生的宣传,正确认识,做好防范。(宣传组)

(2)组织机构内的各组员应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根据学校饮用水的卫生要求,依法对饮用水进行卫生监督。(校长室)

3、卫生室落实监控制度

(1)督促有关人员持证上岗,同时要加强饮水从业人员的管理,做到每年一次体检。(责任水管员:)

(2)严格消毒制度,定期对饮用水的水源、水罐、水管、藏水间、饮水机等严格消毒。(总务处)

(3)班主任每天要认真做好学生的晨会时晨检,发现学生身体不适或异常及时报告学校饮用水领导小组,并与家长取得联系。如发现发热病人及时隔离,并与班主任、家长联系送医院就诊。(专业部)

三、事故应急处理方案

一旦发生生活饮用水污染造成师生中毒故立即启动学校饮用水突事件应急机制,学校和相关部门应做好以下应急处臵工作:

1.即刻向当地政府报告,通知当地和邻近的医疗单位,在政府的领导下,开展必要的救护工作。同时立即向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县卫生执法监督所和教育局相关股室报告饮用水染被污染情况、学生中毒情况、中毒发生时间、中毒主要症状、中毒的学生人数等。

2.通知有关供水企业或自备管理相关人员,迅速采取控制措施和临时供水措施,并通过多种媒体向居民通告,在污染事故未消除前,不得擅自饮用被污染的水。

3.当水质污染严重,学校调整水处理工艺后仍不能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要求时,如系化学性污染,供水区范围内没有发现《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人群身体不适等异常现象,应及时向学生通告,不能饮用已被污染的水,只可用于冲洗卫生间、浇花等;如系致病性微生物污染,应立即暂停供水,同时,采取应急供水措施,运送安全卫生的生活饮用水。

4.当生活饮用水受到强毒物质(如氰化物)污染时,应立即停止供水,不得饮用。另找水源,保证师生饮水需求。同时,采取措施,尽快使水源水质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的要求。

5.积极协助卫生部门做好调查工作及各项后勤保障工作。

四、其他

1、发生事故后,当事人或责任水管员应及时向学校领导小组汇报,不得迟报、瞒报。

2、对未能尽责而发生饮用水事故的有关人员,学校将视其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处罚和责任追究。

学校停水、停电事件应急预案

为切实保障全校师生的安全,有效应急处理全校可能发生的突然停电现象,防止因停水、停电造成的事故发生,根据上级主管部门有关文件精神,经学校研究决定,特制定停水、停电应急预案。

安全领导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一、主要职责:

及时了解有关停水、停电的信息,掌握学校预防突然停水、停电的设备配置情况,并根据学校实际提出预防对策和措施,加强对学校师生安全教育,提高师生防护意识和能力。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总务处,联系电话:

二、工作措施:

1、加强学校安全教育宣传工作,充分利用宣传栏、黑板报、校园广播等宣传阵地,通过主题班会、广播站等形式对全校师生进行停水、停电事故发生的预防知识宣传教育和训练,一旦发生停水、停电的现象学生不至于慌乱。

2、加强对预防停水、停电的设施检修和安装,学校根据实际情况投入经费,安装一些相关的预防突然停水、停电设备,如:在宿舍楼、教学楼楼梯应有应急灯、安全出口标志,保证楼梯畅通及护栏牢固,停水、停电发生时年级主任、班主任、课任老师组织学生安全疏散。

3、学校食堂备用水箱10吨,浴室蓄水箱30吨,开水水箱10吨两只,平时全部正常投运,停水时作为备用水源,集中由领导小组办公室调拨安排,根据实际需要,联系桶装水,及时补足所需水源。

4、自发电根据实际需要,实行局部供电。

三、报告与响应:

1、事先通知的停水、停电,在与各处室取得联系说明情况前提下,通知全体师生做好停水、停电前的准备。

2、事先未接到通知的临时停水、停电: (1)行政值班人员应马上把情况报告给停水、停电安全领导小组,由领导小组分头布置有关工作。

(2)领导小组成员应马上电话通知各重要职能部门,如:通知食堂安排好膳食和临时照明用具,通知教育处安排好班主任和任课老师在各楼过道、楼梯维持秩序。

(3)总务处负责组织水、电维修人员查明停水、停电原因并及时与当地自来水、电力部门联系协调,尽快排除故障。

3、晚自习期间停水、停电:

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范文第4篇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市教委关于加强学校安全工作的指导精神,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加强学生饮水卫生,为增强学校疾病预防与控制意识,预防饮用水突发事故的发生,保障师生身体健康,结合我校的实际,特制定饮用水突发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一、组织机构

长:

副组长:

员:

二、事故防范制度

1、成立预防及应急处理小组,明确分工,实行组长负责制。副组长每学期应至少召开一次组员会议,安排落实各项工作。在学期中要定期检查监督各部门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校长室)

2、重视宣传教育

(1)应普及卫生知识,利用黑板报、广播、墙报等各种形式做好饮水卫生的宣传,正确认识,做好防范。(宣传组)

(2)组织机构内的各组员应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根据学校饮用水的卫生要求,依法对饮用水进行卫生监督。(校长室)

3、卫生室落实监控制度

(1)督促有关人员持证上岗,同时要加强饮水从业人员的管理,做到每年一次体检。(责任水管员:)

(2)严格消毒制度,定期对饮用水的水源、水罐、水管、藏水间、饮水机等严格消毒。(总务处)

(3)班主任每天要认真做好学生的晨会时晨检,发现学生身体不适或异常及时报告学校饮用水领导小组,并与家长取得联系。如发现发热病人及时隔离,并与班主任、家长联系送医院就诊。(专业部)

三、事故应急处理方案

一旦发生生活饮用水污染造成师生中毒故立即启动学校饮用水突事件应急机制,学校和相关部门应做好以下应急处臵工作:

1.即刻向当地政府报告,通知当地和邻近的医疗单位,在政府的领导下,开展必要的救护工作。同时立即向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县卫生执法监督所和教育局相关股室报告饮用水染被污染情况、学生中毒情况、中毒发生时间、中毒主要症状、中毒的学生人数等。

2.通知有关供水企业或自备管理相关人员,迅速采取控制措施和临时供水措施,并通过多种媒体向居民通告,在污染事故未消除前,不得擅自饮用被污染的水。

3.当水质污染严重,学校调整水处理工艺后仍不能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要求时,如系化学性污染,供水区范围内没有发现《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人群身体不适等异常现象,应及时向学生通告,不能饮用已被污染的水,只可用于冲洗卫生间、浇花等;如系致病性微生物污染,应立即暂停供水,同时,采取应急供水措施,运送安全卫生的生活饮用水。

4.当生活饮用水受到强毒物质(如氰化物)污染时,应立即停止供水,不得饮用。另找水源,保证师生饮水需求。同时,采取措施,尽快使水源水质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的要求。

5.积极协助卫生部门做好调查工作及各项后勤保障工作。

四、其他

1、发生事故后,当事人或责任水管员应及时向学校领导小组汇报,不得迟报、瞒报。

2、对未能尽责而发生饮用水事故的有关人员,学校将视其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处罚和责任追究。

学校停水、停电事件应急预案

为切实保障全校师生的安全,有效应急处理全校可能发生的突然停电现象,防止因停水、停电造成的事故发生,根据上级主管部门有关文件精神,经学校研究决定,特制定停水、停电应急预案。

安全领导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一、主要职责:

及时了解有关停水、停电的信息,掌握学校预防突然停水、停电的设备配置情况,并根据学校实际提出预防对策和措施,加强对学校师生安全教育,提高师生防护意识和能力。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总务处,联系电话:

二、工作措施:

1、加强学校安全教育宣传工作,充分利用宣传栏、黑板报、校园广播等宣传阵地,通过主题班会、广播站等形式对全校师生进行停水、停电事故发生的预防知识宣传教育和训练,一旦发生停水、停电的现象学生不至于慌乱。

2、加强对预防停水、停电的设施检修和安装,学校根据实际情况投入经费,安装一些相关的预防突然停水、停电设备,如:在宿舍楼、教学楼楼梯应有应急灯、安全出口标志,保证楼梯畅通及护栏牢固,停水、停电发生时年级主任、班主任、课任老师组织学生安全疏散。

3、学校食堂备用水箱10吨,浴室蓄水箱30吨,开水水箱10吨两只,平时全部正常投运,停水时作为备用水源,集中由领导小组办公室调拨安排,根据实际需要,联系桶装水,及时补足所需水源。

4、自发电根据实际需要,实行局部供电。

三、报告与响应:

1、事先通知的停水、停电,在与各处室取得联系说明情况前提下,通知全体师生做好停水、停电前的准备。

2、事先未接到通知的临时停水、停电: (1)行政值班人员应马上把情况报告给停水、停电安全领导小组,由领导小组分头布置有关工作。

(2)领导小组成员应马上电话通知各重要职能部门,如:通知食堂安排好膳食和临时照明用具,通知教育处安排好班主任和任课老师在各楼过道、楼梯维持秩序。

(3)总务处负责组织水、电维修人员查明停水、停电原因并及时与当地自来水、电力部门联系协调,尽快排除故障。

3、晚自习期间停水、停电:

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范文第5篇

(一)成立由园长、后勤分管副园长、保健人员、各班班长、保安人员组成的领导小组;

(二)按照各自的分工进行工作。

二、 日常工作要求

(一)领导小组要定期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处理;

(二)幼儿入园、离园时,保安人员要在大门口巡视,幼儿入园、离园后及时关闭大门,防止无关人员进入幼儿园;

(三)幼儿园大门保持上锁关闭状态,有外人进入时,必须查明身份,做好记录后方可入内。

三、事件应急处理

(一)突发事件当事人立刻通过电话报告园长;

(二)园长、保健大夫等相关人员迅速赶到现场,按照职责进行工作;外来因素造成的突发事件要报告主办单位领导;

(三)如是意外事故,保健大夫简单处理后速送医院;如是外来人员造成的事故,迅速拨打110报警;

(四)紧急疏散幼儿和工作人员到安全地带,确保幼儿和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

上一篇: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下一篇:突发性事件应急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