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学教学论文范文

2023-09-16

测量学教学论文范文第1篇

2、关于高职摄影测量课程教学的相关探讨

3、基于自主导航车位软件缓解城市停车困难等问题的探索

4、高职院校测量平差教学改革若干问题探讨

5、航测立体建模在防汛应急监测中的应用

6、“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科研与教学并重型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途径及策略研究

7、面向工程教育认证的校园测绘实训基地运行机制研究

8、面向工程认证的测绘工程人才培养方案建设

9、一种面向造像类文物的真三维模型精细重建方法

10、利用相关系数改进的光束法平差相机检校

11、SoftPOSIT方法在PNP问题中的应用

12、?摄影测量学实习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13、地理信息系统网络化模式初探

14、摄影测量在古建筑的应用

15、基于航空摄影的城市实景模型制作研究

16、研究航测内业自动空中三角测量应用技术

17、摄像机标定方法研究

18、测绘学名词和医学影像技术学名词正式公布

19、基于相对定向和小区域融合的视频图像拼接

20、“互联网+”和工程认证背景下测绘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21、低空无人机摄影测量像控点布点方案的探讨与研究

22、浅谈倾斜摄影测量技术的应用及展望

23、光学遥感立体测绘技术分析

24、军校世界史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研究综述

25、测绘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讨

26、城市倾斜摄影模型的建立与质量控制研究

27、农村地籍测绘中倾斜摄影测量影响因素初探

28、LiDAR技术在不动产测绘中的应用研究

29、测绘工程专业工程实践项目的设计、过程管理与评价

30、数字摄影测量教学中的点线特征提取

31、倾斜摄影测量在测绘中的应用与展望

32、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测绘学概论教学改革探讨

33、浅谈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的生产流程及技术要求

34、无人机+实景三维建模技术与摄影测量学相融合的教学模式探讨

35、光学测量方法在手机跌落测试中的应用

36、读图时代下高校摄影教学模式的改革探析

37、测绘工程专业实践课程群构建

38、浅谈低空无人机影像像控点布设方案

39、虚拟现实技术在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实验教学中的应用①

40、基于单位四元数的无初始值依赖的相对定向研究

41、微型无人机在现代摄影测量实习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应用方法初探

42、摄影测量相机检校系统的发展综述与展望

43、GIS专业宽口径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44、重叠度对无人机图像拼接效率的影响

45、低空倾斜摄影测量作业流程及技术要求

46、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教学方法探讨

47、关于航测大比例尺地形图外业调绘的探讨

48、无人机航摄大比例尺地形图测图技术探讨

49、矿山综合治理中采用无人机技术的实践研究

测量学教学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从满足社会需要出发,根据摄影测量学课程的特点,提出了摄影测量实践教学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基础实践、开发实践和综合实践三个部分。其中基础实践与理论学习相结合,学习VirtuoZo软件的数据处理流程;开发实践则是要求学生编程实现部分数据处理功能加深学生对基本原理的理解;综合实践则是让学生自主设计和实现从外业到内业的完整作业流程。最后采用“知识+技能+态度”的考核方式,改变了以往重理论轻实践的考核模式,突出了对摄影测量技能掌握的重要性,能够充分调动学生进行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关键词:摄影测量学;实践教学;教学改革;应用型本科

摄影测量学以非接触传感器获得的影像等数据为处理对象获得研究目标的几何和属性信息的一门学科。摄影测量学是测绘工程专业本科教学中的专业必修课程,通过该课程学习,使学生系统地学习摄影测量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备影像信息获取及几何信息处理、表达和应用的能力。[1]然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普遍反映课程学习困难,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等太过抽象无法深入学习和理解。 [2-4]另外,随着无人机技术、现代电子技术、通信技术等飞速发展,摄影测量学的研究对象和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在数字地球、应急救灾、古文物保护等众多行业中都得到广泛应用,因此,社会对相关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长。[5-6]浙江水利水电学院作为新升格的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教学要紧跟社会需要,以“应用”为主旨构建课程教学体系。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通过实践教学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

根据课程内容,摄影测量学包含了许多实践环节,如航空摄影、内定向、立体像对的相对定向和绝对定向、影像匹配、DEM生产、DOM生产和数字线划图的绘制,等等。这些实践环节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的理解和学习摄影测量学,是课堂理论学习一个很好的补充。然而,一些院校受实习条件所限,实践教学的内容多集中于数字摄影测量系统的操作上。为了让学生能够系统的学习摄影测量的处理流程,我们依托中央财政建设资金的支持,在校内建设了航空摄影模拟场、数码相机检校场以及航测内业数据处理实验室等。本文基于现有实践条件,结合目前摄影测量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现状,总结以往摄影测量学实践教学的改革经验,并提出今后发展的目标。

1 实践教学内容

摄影测量学课程理论极为抽象、基本概念多、知识面广、前后衔接紧密。课程的核心内容可以分为两个部分:摄影测量的外业工作与摄影测量的内业工作。其中外业工作主要包括:航空摄影、像片控制点的布设,野外控制点的联测、像片调绘等;而内业工作主要包括:像片内定向、立体像对的相对定向和绝对定向、解析空中三角测量、4D产品的生产等内容。通过外业工作内容,学生可以了解影像获取、影像解算预备工作的一系列流程;通过内业工作内容,学生可以掌握从影像到4D产品的处理流程。

随着摄影测量技术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城市建设,生产单位对摄影测量技术能力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主要包括两个层次:(1) 工程实践能力,包括像片调绘、利用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生产4D产品的能力等;(2)软件开发能力,包括模型定向、影像匹配等功能的研发能力。[7]为了满足社会需求,根据实践条件,确定了摄影测量学课程实践教学的目的是:在巩固加深学生对摄影测量学的基本理论、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理解的基础上,熟练掌握摄影测量4D产品的作业流程、基本技能和数据处理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分析問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能力。

围绕摄影测量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实践教学目标,实践教学内容分为三个部分:(1)基础实践。系统的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对基本理论的理解能力。主要包括利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进行影像内定向、相对定向、绝对定向、影像匹配、生成核线影像以及4D产品的制作。(2)开发实践。从摄影测量数据处理的内容中,抽离出一部分功能,如航空影像的内定向、单像空间后方交会、特征点的自动提取、影像匹配等功能,由学生通过编程实现。通过开发实践教学可以加深学生对摄影测量原理和方法的理解,还可以提高学生编程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3)综合实践。以4D产品的生产为主线,让学生了解摄影测量的整个作业过程和内容,提高学生综合实践技能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 实践教学的实施

实践教学不仅是理论学习的一个很好的补充,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8]。根据摄影测量实践教学的内容体系与特点,实践教学的实施分为三个层次。基础实践教学主要配合课堂教学,加强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感性认识和熟悉数字摄影测量系统的基本功能;开发实践教学则是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程序开发能力;综合实践教学则是在前两个实践的基础上,由学生自主设计和完成摄影测量的整个作业过程及内容。

2.1 基础实践教学

以熟悉和掌握VirtuoZo数字摄影测量系统的基本功能为主,主要内容包括实现影像的内定向、相对定向、绝对定向、影像匹配以及4D产品的生产等。该实践环节穿插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用以加强学生对摄影测量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理解。每次实习编写完整的实习指导书,布置预做作业,让学生对本次实习内容的相关理论知识进行复习;实习过程中采用集中教学和个别指导的方式,首先明确本次实习目的,讲解操作过程,在学生完成后提交处理成果,最后对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集中讨论和分析。

2.2 开发实践教学

主要包括影像内定向、空间后方交会、空间前方交会、影像匹配等程序开发实践。首先带领学生分解问题,简要提出编程实现的流程框图,然后要求学生独立画出详细的流程图,编写相应的程序代码,利用所给实习数据调制程序,得到计算结果。鉴于实践教学的时间有限,而学生的编程能力较差,程序代码和运行结果按照实习指导书要求完成以后,在课后以作业的形式让学生提交。

2.3 综合实践教学

在摄影测量学的课程教学结束以后,安排两周的集中实践。在基础实践教学和开发实践教学的基础上,学生对关键功能的程序实现和VirtuoZo摄影测量系统的操作有了一定的能力,因此在综合实践环节中主要以学生做为主,老师指导为辅,目的在于训练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能力。在综合实践之前编写实习指导书,明确主要实习内容和实习要求。结合我校现有实验室,以4D产品的作业流程为主线,设置实习内容,包括五个环节:(1)在相机检校场对航摄所用的数码相机进行检校,完成相机内方位元素和各种畸变参数的标定;(2)在摄影测量模拟实验室进行航空摄影,设计控制点布点方案,并布设控制点;(3)利用航空摄影得到的影像分别进行关键步骤的编程实现;(4)利用VirtuoZo数字摄影测量系统进行4D产品的生产;(5)外业调绘。实习期间,学生根据实习指导书,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方案的设计和讨论,最后各自完成综合实践任务、提交成果。通过这一环节可以使学生了解摄影测量的整个作业过程及内容,对摄影测量数据处理过程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另外,浙江水利水电学院与浙江省第一测绘院、第二测绘院等测绘单位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在综合实践过程中,我们充分利用企业资源,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学习。摄影测量技术是目前各省测绘单位更新地形图、地理国情普查的主要方法,让学生到这些单位参观学习,可以使学生亲身感受摄影测量技术的具体应用和生产作业过程。

3 课程的考核

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不仅要重视学生的理论学习,还要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以此为导向,课程考核评价不仅应具有检测、鉴定功能还应具有导向性和反馈性,因此,对该课程的考核不能仅仅以试卷考试的形式来完成。为了突出实践教学内容的重要性,摄影测量课程的考核采用“知识+技能+态度”的三位一体考核模式。其中“知识”考核学生对知识点的内容和原理的全面认识程度,主要采用试卷考试的方式,但是在试卷的题目上则不仅体现基本的理论知识,还同时增加了在实践过程中所要注意的关键问题。考试成绩占学期评定成绩的50%;“技能”指在掌握原理的基础上,考核学生的操作能力,主要根据学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的实习成果,包括程序成果、影像数据处理成果、实习报告等,该部分成绩占学期评定成绩的30%;“态度”则指学生在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的过程中所展现的学习态度,主要体现在出勤率、上课表现和作业情况,占学期评定成绩的20%。通过这三个方面的考核,改变了以往重理论轻实践的考核模式,突出了对摄影测量技能的掌握的重要性,能够充分调动学生进行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 结语

摄影测量学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本文從满足社会需要和摄影测量学的主要内容出发,提出了基础实践、开发实践和综合实践三个方面的实践教学内容,并介绍了相应实践环节的实施方法和过程,建立了完整的考核评价体系,采用“知识+技能+态度”的考核方式,突出实践教学在课程学习中的重要性。本文提出的实践教学改革方案和措施,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让学生真实地感受了摄影测量技术的整个生产过程,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参考文献:

[1] 叶勤,林怡. 通识教育背景下“摄影测量学基础”教学的思考[J]. 测绘通报, 2015(2):121-124.

[2] 白洪伟. 应用型本科院校摄影测量学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5,32(2):94-97.

[3] 王志勇.“摄影测量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 测绘工程,2012,21(4):93-96.

[4] 叶勤,关泽群,邵永社,等. 测绘工程专业摄影测量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J].测绘通报,2010(6):74-77.

[5] 李德仁,周月琴,金为铣. 摄影测量与遥感概论[M].北京:测绘出版社,2001.

[6] 王淑晴,彭军还,李淑慧. 现代摄影测量新技术对摄影测量学课程的影响及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2(10):67-69.

[7] 吴玮,林君建,苍桂华,等. 《摄影测量学》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 现代测绘,2015,38(4):62-64.

[8] 吴军. “摄影测量”教学中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J].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7,27(5):435-437.

责任编辑 祁秀春

测量学教学论文范文第3篇

随着全站仪、G P S等现代测设技术在道路工程中的广泛应用, 社会和用人单位对道路工程技术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 因而测量实习和勘测实习作为道路勘测设计课程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 对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职业技能以提高其自身的职业竞争力显得尤为重要。但是, 由于学校教学计划的整体安排, 道路勘测设计在测量学之后进行讲授。而在测量实习的教学实践中又出现了道路勘测设计的教学内容, 由于老师只是短时间的讲授使学生总是感到难以深入, 限制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学生毕业后在短时间内难以使理论结合实际, 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 因而不得不慨叹学校扩招后教学质量下降太快。

当然, 高校的培养模式、方式和手段总是与社会的要求存在差距, 这种差距由于各种原因在短时间内还难以消除。为了缩短这种差距, 尽可能地提高学校土木专业毕业生的测量和道路勘测设计相结合的工程实践能力, 科学合理地安排道路测量实习和勘测实习教学进程密切关联、保证实习教学效果是关键。结合在测量实习中工程实践和实习教学经验的问题, 谈谈对测量学和道路勘测设计的教学安排, 目的是提高测量实习和勘测实习教学质量, 保证实习教学效果。

1 教学模块安排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教学包括3个模块:课堂理论教学、课程设计、勘测实习。测量学课程也包括三个模块:课堂理论教学、课堂实训、测量实习。这两门学科六个大模块是一个有机整体。道路勘测设计和测量学课堂理论教学是基础, 而测量实习和勘测实习有机结合在一起成为实习, 实习与课程设计都是实践环节, 是培养学生工程实践应用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关键。

在教学过程中, 对这两门学科三个模块是这样安排的。

统一开设道路勘察设计和测量学。

教学模块安排。

(1) 道路勘测设计课堂理论教学的核心是道路路线的平、纵、横几何设计, 培养学生掌握路线设计基本理论与方法, 平、纵、横几何设计与计算能力。在讲述平、纵、横几何设计过程中, 分别讲述外业勘测程序和内业工作内容, 为勘测实习、课程设计做好准备。

测量学课堂理论教学的核心是水准测量、角度测量、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线路曲线测设和公路线路测量, 培养学生掌握路线测量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曲线的测设与计算。在讲述水准测量、角度测量和线路曲线测设的过程中, 分别进行课内实训, 为测量实习做好准备。

(2) 在完成平、纵、横设计和曲线测设、公路线路测量的核心内容的课堂教学任务后, 进行勘测和测量实习。

(3) 将勘测设计和测量实习的成果, 作为基础资料进行课程设计。这样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后期学习道路勘测设计的单一性单调性, 同时也可以使测量实习和勘测实习相结合减少野外实习的时间和资金问题。

2 实习过程安排

(1) 准备工作。

实习准备工作主要有以下几项:

(1) 分组及测量仪器、测量用具的准备。

由于专业的热门, 一般来说, 道桥工程专业学生人数较多, 需首先分成几个测量组, 每组按照工作安排准备测量仪器, 测量用具如木桩、手薄等。

(2) 选择实习场地, 确定路线测设等级。

实习场地可选择在一些机耕道或园区道路上, 按三级或四级公路测设即可。

(3) 确定测量里程。

测量里程可确定在1400m左右 (即2张纵断面图的长度) 。指导学生选择不少于3个JD点, 最好是2个同向JD点, 一个反向JD点。这样选择J D点, 有利于学生掌握简单曲线、基本型和凸型曲线的测设以及同向、反向曲线组合的测设。

(2) 平面、水准、横断面勘测实习内容。

(1) 平面勘测实习主要掌握3个方面:转角测量;单个曲线以及曲线组合的计算;中桩敷设。

(2) 水准测量实习主要掌握2个方面:基平和中平的测量程序和方法;精度要求。

(3) 横断面勘测实习包括3个方面:横断面方向的测定;横断面测量;数据的记录方式。

(3) 实习成果整理。

实习成果按手工计算、绘图方式以及路线专用格式整理。

3 实习教学细节处理

(1) 实习任务、内容和要求的讲解。

目的是使学生明确勘测实习的任务、实习内容和要求;了解实习要使用的规范和规程等。

(2) 现场仪器操作使用演示。

目的是规范学生的仪器操作规程, 培养其良好的仪器使用习惯。

(3) 现场实践操作指导。

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现场实践操作指导包括3个方面:

一是水准仪、经纬仪和全站仪的工程应用使用指导;二是按照上述实习内容进行现场指导;三是随时解答学生的提问。

(4) 实习总结指导。

指导教师在指导中, 应严格给定学生的操作规程和内容, 在学生亲身体验道路勘测实习和测量实习之后, 可指导学生作知识小结, 归纳起来以利其掌握及以后的应用。

(5) 实习效果的评价。

道路勘测实习效果的评价, 包括2个方面:

(1) 指导教师对学生实习过程及成绩的评定;

(2) 教学管理部门对指导教师的指导工作的评定。道路勘测实习效果的评价。

4 结语

实习过程应本着提倡团队精诚合作, 强调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 个性发展的精神, 既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 更强调实践综合能力的培养。勘测实习和测量实习应有完整、系统、科学合理的安排, 以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应用能力。希望通过教学尝试, 在测量学和道路勘测设计上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在测量实习和勘测实习上取得较好实习效果

摘要:人才需求呈多样化趋势。应用技术科技含量随科技发展而增加, 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更加务实, 更有针对性, 也更加迫切, 既需要研究型人才, 更需要应用型人才, 人才的需求呈明显的多样化趋势。作为职业技术学校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刻不容缓。对道路勘测设计和测量学的教学模块、实习过程、实习细节处理做出科学合理的安排, 是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工程能力的关键。

关键词:道路勘测设计,测量学,教学安排,工程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 赵永平.道路勘测设计[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2] 杨松林.测量学[M].中国铁路出版社, 2002.

测量学教学论文范文第4篇

1 测量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我校是一综合性的农业院校, 开设测量学课程的非测绘专业有土地资源管理、土规、园艺工程、林学、园林、土木工程、城市规划、水利水电等多个专业, 由此可见、该课程的教学改革的涉及面是十分广泛。虽然以上各专业对测量知识和技能的要求不尽相同, 教学时数也不一样, 但测量学作为各非测绘类专业的基础课的职能是相同的。因此在新形势下, 如何通过教学改革更好地为本专业服务, 各专业测量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应如何把握, 做到因人施教, 必然成为非测绘类专业测量课教学改革的首要问题。

近年来一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深化。教育领域也处于不断的变革之中。在厚基础、宽专业, 增加选修课的大趋势下, 非测绘院校各专业测量学课程的教学时数都在不断减少, 在此情况下, 如何保证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是摆在每位测绘教育工作者面前的现实课题[2]。

2 教学大纲的制订要“与时俱进”

近年来, 由于测量仪器与测量技术的不断推陈出新, 给测量教学带来了许多新的内容, 而测量学教学时数又被不断地压缩。在此情形下, 我们应根据各专业的特点, 围绕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及时修订了教学大纲以适应新的生产和社会的需求。如电子水准仪、数字水准仪、全站仪、数字化测图、数字化制图等新的内容都应添加到新的大纲中, 让学生在学校中早日接触到社会生产中普遍使用的仪器。测量学作为非测绘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要求学生重点掌握测量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3], 为了实现这个教学目标。我们在修订教学大纲的同时, 还制定了各专业测量课的“三基”方案’在方案中确定了每门课程的“三基“范围, 明确了各章的内容, 提出了一整套的措施。几年来, 我们严格按照新大纲确定教学内容组织教学, 教学效果有了明显的提高。

3 教学内容的改革

随着测绘科学技术进入信息化发展阶段, 测量学的内涵和外延已远远超过了原来意义上的测量和绘图, 测量学课程的地位、作用和内容体系的重点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4]。测量仪器已从传统仪器 (光学经纬仪、水准仪、平板仪和钢尺等) 发展到了现代测绘仪器 (自动安平水准仪、电子数字水准仪、测距仪、全站仪、GPS-RTK、CORS系统等) 。这些现代电子测绘仪器集高程、距离、角度三项基本测绘工作于一体, 自动读数、跟踪记录、自动存储数据, 借助计算机技术和配套的测绘软件实现野外测绘一体化, 为实现信息化发展的需要, 并完整地反映测绘科技的最新成果和发展方向, 这就要求我们队测量学教材的内容体系做相应的更新改革。

传统的测量学教学通常包括以下几个基础内容:角度、距离和高程测量, 控制测量, 地形图的测绘, 地形图的投影和工程测量[5]。随着测量理论与技术的日新月异的发展以及相关非测量专业对测量技术的要求不断变化, 目前测量学教学内容已经呈现了许多的不适应, 比如很多原有测量仪器 (如平板仪、机械求积仪、小平板等) 和教学内容已经或濒于淘汰, 同时也增加了很多新的测量技术与方法, 这就需要在进行测量学教学的过程中, 应根据实际情况, 对原有的内容进行取舍和补充, 对于即将淘汰的测量仪器和计算方法应该精简, 简单内容和公式推导让学生自学, 讲课时针对重要内容重点讲述。同时为了使学生及时了解最新的测量技术, 适当增加测绘新技术、新仪器的教学内容, 使教学内容更加新颖更加适用和社会生产相适应。例如数字水准仪、全站仪、G P S、C O R S系统等新型仪器, 还要增加新仪器的基本原理、用途和使用方法的内容;又如3S (GIS、GPS、RS) 技术与其他学科相互渗透, 相互交叉, 在农业生态、土壤规划、森林经理方面的应用技术等, 尤其是现在很多专业都拥有手持式GPS接收机, 让非测绘专业的学生了解这些新技术是非常重要的。这不仅有助于他们对测绘科学的现代化有一个清晰正确的认识, 激发他们对测量学的学习兴趣, 扩大他们的知识面和提高测量学的教学水平而且也有助于他们将来利用这些新技术去解决他们本专业的问题。通过这些内容的增减和完善, 学生们普遍感到测量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 提高了对课程的认识和兴趣除了内容的及时更新, 由于接触的非测绘类专业的特点各有不同, 对测绘知识的需求也各有侧重, 这就要求从事测量学教学的教师不仅要精通测绘理论基础知识和具有很强的实际操作动手能力, 以及处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还必须熟悉所教专业的一般专业知识并不断地了解最前沿的测绘新技术。

4 努力改进教学方法, 提高各教学环节的教学效果

4.1 改进教学方法

(1) 精心筛选教学内容, 详细编制授课计划。开课前应详细了解教学全部内容、区分出重点与非重点内容, 以及课堂讲授内容与自学内容。在授课计划中, 对重点内容中的难点, 必须保证足够的教学时数, 对重点内容中的易记部分和非重点内容可少占学时。其中的操作性内容可在实习课中解决。针对实践教学内容的部分我们把它分成课间实验部分和综合实习部分。在满足不同专业对测量知识点与技能需要的前提下, 测量实践教学内容应统筹考虑, 合理安排不同的教学内容。

课间实验部分, 以仪器使用及测量的基本工作方法为中心, 将有些综合实验中可包括进去的内容, 尽可能在课间实验中予以精简, 以强化学生基本测量知识与能力, 可安排如下内容:水准仪的认识与水准测量, 经纬仪的认识与水平角观测, 竖直角观测与普通视距测量, 全站仪的认识与使用, 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 建筑物施工放样, 圆曲线与坡度线测设。

综合实验部分, 可紧紧围绕地形图测绘, 以丰富测量理论知识, 提高测量实践技能, 加强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测量知识解决一般工程实践中测量问题的能力, 同时避免与课间实验部分教学内容的重复。具体应包括如下几方面的内容:四等水准测量、全站仪导线控制测量与高程控制测量、全站仪数字化成图、全站仪和GPS-RTK的施工放样等一些综合性实验。

(2) 精心组织课堂教学, 提高讲授效果。课堂讲授是主要的教学方式、只有提高每一堂课的教学效果, 总体教学质量才能提高。因此每次课前均应周密设计讲授计划, 精心撰写讲义, 在课堂上、不仅要求有系统、准确、精练的语句和条理的板书, 而且力求使每堂课做到既重点突出又一气呵成。

(3) 选取多媒体教学手段, 以求事半功倍。多媒体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综合处理文字、声音、图像、动画和视频等多媒体信息的技术[6], 其形象性、趣味性、多渠道、到色彩的特点, 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教学内容更加直观、具体, 有效弥补学生自身学习能力方面的缺陷, 并且, 海量的数据信息通过多媒体技术的运用, 还可以节省教师板书与绘图的时间, 扩大课堂信息量, 有效节省教学时数。将测量实践教学中的仪器工具的使用、测量的基本工作方法、施工放样的工作方法等方面的内容, 制成CAI课件, 并提供给学生反复练习使用, 可以加强学生对测量工作过程的认识, 可以有效弥补实践教学时间短、内容多对教学效果的影响;以前在讲授一起的结构和使用时, 教师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教学生掌握仪器的结构和操作方法, 效率非常低[7], 而采用多媒体、网络、虚拟技术等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 则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它具有清楚直观、信息量大的优点, 在教学效果上也优于传统的教学手段, 克服了传统教学中, 教师讲所有学生看的现象, 还能带给学生较强的视觉感受, 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8],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2 努力搞好实验室建设, 提高实践泛教学环节的教学质量

(1) 实验室建设。我校测量实验室承担着我校土地资源管理、土地规划、园艺工程、林学、园林、工民建、城市规划、水利水电等多个专业。学校投入测量实验室的经费相对较少, 但我们在学校进行水平评估的过程中为测量学实验室购置大量的仪器设备, 使我们测量学实验室的仪器设备有一个大的提升, 拥有相当数量的全站仪、绘图仪、数字化成图软件、GPS等并建立了测绘数字实验室。实验室的建设为保证测量课实践性的教学质量创造了条件。

(2) 室外实验场地的建立。测量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测量实验、测量实习是测量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掌握测量基本技能的必要手段, 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为了保证实验课和教学实习的质量[3,9]。实验场地的建立直接为学生模拟生产实践建立的实践场地, 我校校园面积较大, 各类特性的地形比较多, 给实验场地的建设提供了便利。根据教学内容和不同专业的着重点不同, 我们在校内建立了几个测量实验场地。包括角度观测场地、闭合水准测量场地、导线控制测量场地、道路施工放样场地、地形图测绘实习场地, 在这些实验场地和实习场地上我们都精心选定了固定控制点和水准点, 并埋设了水泥桩或钢钉, 教师事先测定出这些点的坐标和高程以及点间的角度和距离, 以便对学生实验和实习结果进行考核和评定学生的实验和实习成绩, 而保证了实验课和实习课的顺利进行。

(3) 提高实践实践性教学环境的措施。 (1) 创造必要的教学条件, 包括必要数量的仪器工具, 适宜的固定实习场地和实习指导书实习报告, 常规测量仪器的实习、如光学经纬仪和水准仪实习。我们安排每小组2台仪器即每2人1台, 足够数量的仪器可保证学生有较多动手操作的机会。 (2) 保证必要的实习时数, 在学时数一再减少的情况下, 通过周密安排教学计划, 并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我们还是安排了1/3的学时用来做平时课间实习。 (3) 想方设法引导学生对实践性教学环节的重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主动抓紧实习时间提高操作技能, 以实习课前提问、并收交针对本次实习中的操作要领和记录计算方法命题的作业, 促使学生在实习课前作好充分的准备。事先法清除可能在实习步骤、操作要领和记录计算方法等方面出现的障碍。在实习中按本人的观测计算、绘图成果和实习技术总结评定实习成绩, 均能调动学生主动从事实际操作的积极性从而切实提高了实习课的教学质量。 (4) 通过广泛联系争取更多的生产实习的机会和场所生产实习校教学实习有明显的效果, 这是显而易见的。近几年来、我们通过努力让学生多参与一些社会生产实践, 这样既锻炼了学生, 又省了开支。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5 结语

通过近年来对测量学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探讨, 我校在对教学改革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以课程建设为出发点, 逐渐形成一套合理有效的教学体系, 使我校非测绘类专业测量学教学较好的适应了当今测绘新技术的发展, 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测绘新领域的知识不断地推陈出新, 要想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内容紧跟时代新技术, 非测绘类专业的教学改革还需要不断实践和探索。

摘要:测绘学科是受新技术影响最大的传统学科之一, 随着测量新技术和新仪器的发展, 对测量的方法和效率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非测绘专业的学生面临知识面窄, 技术陈旧, 操作能力较差的问题。为适应新形势人才培养的需要, 对非测绘专业测量学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本文就我校在非测绘专业测量学教学改革中的修订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改革、改进教学方法和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等方面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总结一些适合非测绘专业测量学课程教学改革的经验和方法。

关键词:教学改革,教学大纲,教学方法,实践教学

参考文献

[1] 程新文, 陈义.测量学教学思考[J].测绘通报, 1999, 45 (1) :36~38.

[2] 高井祥, 杜培军, 张书毕.测量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配套课程建设[J].煤炭高等教育, 2000 (06) :61~62.

[3] 覃辉, 马德富, 熊友谊.测量学[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7.

[4] 伊廷华, 袁永博.测量实习及实习指导教程[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9.

[5] 梁新美, 胡友建, 陈刚.非测绘类专业测量学教学改革探讨[J].地理空间信息, 2008, 6 (4) :141~143.

[6] 况代智.非测绘专业测量学课程探讨[J].水利科技与经济, 2006, 12 (9) :646~647.

[7] 李璐.《测量学》实践环节的教学体会与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 2004 (3) :48~51.

[8] 张秀鸯.实践教学的改革初探[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 2005 (2) :67~69.

测量学教学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教学改革 教学内容 实训教学

随着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现代工程建设中使用的测量仪器设备、观测技术手段和数据处理方法亦有了很大发展。全站仪、GPS等高新技术在工程建设的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种背景之下,企业单位对人才培养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培养的人才不仅要掌握传统的测量方法与技术,更重要的是能熟悉现代新的测量技术,并在工程建设中 能熟练应用新技术。因此,高职院校土木工程测量课程应以培养学生应用能力为主线,以发展学生的职业能力为目标,以提高学生技能水平为核心,以实习实训为立足点,全方位地培养学生操作技能和实践应用能力。为了能够满足和适应行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在土木工程测量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考核方式等多方面不断地进行调整和改革,现已初见成效。下面就我院非测量专业土木工程测量课程教学改革的现状做简单阐述,以供交流。

1.购置新仪器设备,使教学条件明显改善

土木工程测量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需要学生灵活地应用书本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实训教学是学生掌握测量技能的最佳途径,而测量仪器设备是实训教学的先决条件,一个学院测量仪器设备是否跟上仪器发展的步伐决定了学院实训条件是否适应教学改革的要求,从而影响着学生的测量技能是否满足行业企业的需求。

前些年受学院办学经费等各种因素的限制,我院的测量仪器设备一直以传统的光学仪器为主,电子水准仪、电子经纬仪和全站仪的数量则相对较少,仅能满足工程测量技术专业的学生使用,而GPS测量设备则处于空缺状态,因此对于全站仪和GPS这些新技术的教学只能点到为止,学生无法通过操作这些高端仪器来强化所学理论知识,其教学效果不容乐观。近几年,随着我院“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推进,大力发展实训室建设,分年度投入大量资金购置大批全站仪、GPS接收机、电子水准仪等新设备,逐步改善了测量实训条件,使我院非测量专业的学生也能够进行这些高端仪器的操作和使用,为土木工程测量课程教学提供了保障,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的测量技能,也提高了学生适应社会需求的能力。

2.优化教学内容,加大实训教学环节

受学院学分制教学改革的影响,在教学课时数有限减少而教学新内容不断增多的情况下,如何精选和优化教学内容,合理安排课堂理论教学与课堂实训教学的比例与衔接显得尤为重要。优化指的是根据专业要求和企业需求,结合现代测绘技术的特点,合理安排测量教学内容,摒弃实际工程中少用或落后的,增加实际工程中常用和先进的教学内容,以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为目的,并统筹规划理论教学和实习实训的平衡。

我院在教学内容安排上本着“适度、够用”的原则,在讲明测量基本理论知识(如水准测量原理、角度测量原理等)以及简单介绍传统仪器的基础上,重点向新设备新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转移,向房屋建筑、道路桥梁等工程的施工测量倾斜。在教学过程中多介绍全站仪、GPS等新技术新设备的使用,删除一些落伍的不适用的内容,比如用自动安平水准仪和电子水准仪代替了微倾式水准仪,用电子经纬仪和全站仪代替了光学经纬仪,删除了传统的平板仪和经纬仪测图而重点讲述数字化测图技术等。对于测量仪器的基本构造、操作方法和技巧,在课堂教学中一带而过或者不讲,而留到了相应的实训教学中去教,这样一来可以节省教学时间,二来可以将理论与实践结合,避免了课堂教学的枯燥乏味,增强了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实训教学是测量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具有直观性、趣味性、形象性,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通过实训来加深和强化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和更好地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程的能力。目前,随着我院测量仪器设备的增多,大大提高了实训项目的开出比例,使得实训教学占整个测量教学的一半以上,并且开设的实训项目紧紧与企业需求相适应,提高了学生的测量专业技能,能够为以后的相应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调整教学方法与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方法关乎知识传授的效果。任课教师要因材施教,讲究方法,不仅要看到授课学生专业区别,还要注重教学内容本身的特点。任务驱动法是我院土木工程测量课程常用的教学方法。所谓的任务驱动教学法,就是把整个教学内容以及学习过程设计成一个个的具体任务,把所学内容紧密融入到任务中,使学生带着任务在探索中学习和练习所学知识,通过任务的完成,来系统掌握所学的基本知识,不仅能传授给学生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任务驱动教学法充分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发挥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教学效果很好。

由于学生缺乏工程经验,对具体工程缺乏感性认识,无法体会到所学的工程测量知识具体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因此在授课过程中,多媒体教学已被我院广泛应用,通过动画、声音、图像及视频尤其是一些项目实例的影像资料(如工程放样,施工测量等教学录像片),再结合着老师自身的工程经验进行案例讲授,这样将许多抽象问题形象化,既扩大了信息容量,丰富了教学内容,又增强了学生的理解力和记忆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传统板书的教学手段所无法比拟的。

目前我院的测量教学以多媒体教学为主、传统板书为辅的方式进行。但需要强调的是,多媒体教学也存在着不足,如信息量过大、滞留时间短,不易于学生的理解,多媒体演示的实训不能代替实际的课堂实训,它会削弱教师的示范作用,在学生实训期间老师亲自进行示范、讲解再加以指导,这样效果会更好。另外,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本身就是一门较抽象、难以形成普适指南的学问,需要教师在实践中不断的摸索、琢磨和提高,寻求易于学生接受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4.四课时连排,使理论与实训教学良好衔接

传统的土木工程测量课程的教学安排和其他课程一样,一般都是每班每次课安排2个学时。这样的课时安排,很不利于测量实习实训的开展,更不利于理论知识和实训教学的衔接。在一次课上当讲完理论内容就没有了实训时间或者实训时间很短,不得不放在下次课再实训,使得很多学生在本次实训的时候早已忘记了上次课所学的理论知识,使理论知识和实训教学完全脱节,不能很好的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老师不得不在安排实训教学的时候再讲述一番。为了避免出现上述状况,我院土木工程测量课程在教学安排上率先打破常规,每次课安排半天(即4个课时)连上,使得教师能够合理的安排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基本上一次课能完成一个具体的教学任务,当讲完理论知识立刻就能实训教学,二者很好地结合起来,再加之学生在实训中通过老师的指导、任务完成后老师的总结反馈,每次课的学生学习效果特别好。

5.改革考核方式,成绩评定更加合理

传统的测量教学考核手段主要包括作业、实验和笔试成绩,不幸的是在这种考核方式下,学生在学习上变得“急功近利”,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绝大多数只是为了考试及格而学习,临时抱佛脚,完全忽视了学习的本质,演化为“考试机器”。为了充分体现这门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我院采用过程考核和理论考试相结合的考核方式,这样能更好的考核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所谓的过程考核就是主要考核学生对仪器操作掌握的熟练程度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主要根据工程任务要求(如水准测量、水平角观测、建筑物放样等),可以参考教材、笔记或资料设计测量工作方案及技术要求等内容,并进行实际的操作,通过学生测量某个量的完成时间、精度以及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来评定成绩。理论考试主要考核学生应该了解和掌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教师设计一些能够体现学生综合素质的考题,而不是以死记硬背取胜的试题,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后将过程考核成绩和理论考试成绩作为学生最终的综合成绩。

6.教师深入企业,提升其教学水平

我院十分注重专业教学团队的建设,在改善师资队伍结构、培养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结合实践教学的需求,每年都安排青年教师到建筑企业顶岗实践,积累实际工作经验,还鼓励教师在完成本职工作之余,到相关企业单位兼职。我院工程测量教研室的每一位老师都深入企业第一线,从事着建筑施工测量以及其它相应的测绘工作。通过参与工程实践和社会服务工作,不仅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水平,积累了宝贵经验,也使土木工程测量的教学能力不断提升。

土木工程测量是很多非测量专业必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随着电子技术和测绘技术的发展,该课程的教学需要不断与时俱进。虽然我院对该课程的教学改革已初见成效,但面对新形势新要求,短期的教学还难以达到了解和掌握测量工作全过程的目的,因此对测量教学的继续改革不仅重要而且意义深远。老师只有通过不断更新观念,勤于思考,开拓创新,根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优化教学内容,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和方案,继续加强实习实训教学,才能保证建筑工程测量的教学质量,培养出合格的适应现代工程技术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张伟,李会青.一种适于高等职业教育的测量学教学方法[J].测绘通报,2006(7):72-75

[2]张坤.非测绘专业测量学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中国教育技术设备,2010(6):85-88

作者简介:

齐秀峰,性别:男,出生年月:1979年11月,学历:硕士研究生,职称:讲师。

测量学教学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基于煤矿企业发展现状来说,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容易受到多项因素的负面影响,如外界环境、地质条件等,都可能引发重大安全生产事故。针对这种情况,煤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必须加强各项因素的把控。而煤矿地质测量工作的落实,可以为煤矿安全生产规划提供全面且准确的数据信息支持,从而能够帮助煤矿工作人员提前预防相关问题,进而保证煤矿生产工作安全进行。鉴于此,本文通过分析地质测量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作用,进一步探讨提升煤矿地质测量工作效率和质量的有效方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关键词:煤矿地质测量;煤矿安全;质量生产过程;应用

1煤矿地质测量在煤矿安全生产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分析

1.1提升煤矿安全生产技术水平

对于煤矿企业而言,煤矿生产工作牵涉的内容十分广泛,且尤为复杂,这就使得煤矿生产工作过程本身具有多变性、复杂性等特点,若在实践中在某个环节存在疏忽,则极有可能引发重大安全生产事故,不仅给煤矿企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还有可能威胁煤矿企业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因此,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全体工作人员要不断增强安全生产意识,了解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并在实践中始终坚持“安全至上”的生产理念,确保煤矿生产的各个环节能够得到有效的把控,进而保证煤矿企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同时,煤矿企业必须结合煤矿实际来选择合适的安全生产技术。煤矿地质测量工作的落实,就可以对煤层厚度、不同地区含煤量等数据进行科学分析,进而明确地质条件对煤矿安全生产造成的影响,最终可以合理选择煤矿开采技术,这样一来,即可在满足煤矿安全生产要求的同时,有能力应对外界环境的变化,确保煤矿生产安全进行。

1.2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准确数据支持

通常来说,煤矿安全生产对数据资料有着极高的要求,不得出现数据有误的问题。即使部分细节数据存在细微误差,也有可能给煤矿安全生产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由此可见,在煤矿生产过程中,要想保证生产工作安全进行,相关管理人员必须保证各数据资料的精确性,防止任何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这就要求在煤矿地质测量工作中,予以合理方式对地质测量进行全面优化,才能保证煤矿生产各项数据资料的精确性。在此基础上,煤矿企业可以根据测量数据选择科学合理的生产方式,在此基础上展开后续各项工作,能够确保煤矿生产工作安全进行。

1.3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

在煤矿内部,由于地质条件的不同,使得煤层、开采规模、开采方式等都是不尽相同的。因此,煤矿企业必须在煤矿生产之前,做好地质测量工作,明确煤矿内部的具体情况,为合理确定煤矿开采方式、开采规模等提供数据支持,进而确保煤矿生产工作安全顺利进行。对于煤矿地质测量工作而言,主要作用是为煤矿回采、设计工作等提供相关的数据资料,相关人员据此进行报告编制,不断提高煤矿生产中各个环节工作的精确性。结合煤矿生产实际,及时发现报告中的缺陷,并及时向上级反馈,便于及时完善报告编制,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保障。同时,煤矿企业相关部门也要同步做好问题编制工作,合理地进行收录与综合分析,确保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施工方案的编制。另外,煤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要结合煤矿内部实际,对地质测量工作获取的所有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据此对煤矿所处区域的地质未来的变化进行科学预测。不仅如此,在煤矿生产过程中,要求每个季度对数据资料进行一次汇总和综合分析,为后续煤矿安全生产工作提供数据和经验。

1.4降低出现安全事故的概率

在煤矿生产过程中,通过有效的地质测量,能够对煤矿生产中获取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并提前了解煤矿所处区域的地质构造,从而能够为煤矿生产设计工作提供数据支持,能够全面优化煤矿生产设计,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保障。同时,煤矿工作人员在生产過程中,可以通过地质测量数据了解采煤面的实际情况,据此分析采煤面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类风险,后根据分析结果,对采煤面进行深入判断,能够大幅度提高煤矿生产的安全性。另外,煤矿地质测量工作涉及多个方面,具体包括水文、地质等,每个方面的测量工作都必须精确落实到位,才能更好地预防煤矿安全生产事故,确保煤矿安全生产。

2加强煤矿地质测量工作的有效方法分析

2.1加强地质测量信息化建设

基于煤矿企业发展现状角度来说,大部分煤矿企业意识到了地质测量工作的重要性。但是在实践中,若沿用人工检索、日常分次处理等落后方式,虽能完成地质测量工作,但是此项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是无法保障的。针对这种情况,在煤矿地质测量工作中,煤矿企业应加强信息化建设,不断提高地质测量工作的信息化水平,借助信息化操作不断提升地质测量工作质量和效率。在实践中,煤矿企业应在信息化设备方面加大资金投入,借助先进的网络技术和设备,确保地质测量工作具有更高的精确性。同时,加强反馈系统建设,以便对煤矿进行动态的检测,实时掌握煤矿的实际情况。这样一来,煤矿地质测量工作科技含量会极大地增加,各项工作能够依靠信息技术进行高质高效地处理,从而能够为煤矿生产活动及时地提供准确性高的数据支持,进而有利于提高煤矿生产活动的安全水平。

2.2提高地质测量工作的专业性

对于煤矿地质测量工作而言,测量人员是具体测量工作的执行者,其专业性对地质测量工作效果具有决定性影响。因此,在煤矿地质测量工作中,要想整体提高地质测量数据资料的精准性,提高地质测量工作的专业性尤为关键。这就要求煤矿企业加强测量工作人员的培训。通常而言,培训工作内容主要以测量技术优化为主,并辅以有效的职业道德教育,促使测量工作人员的综合水平得以全面提高。在煤矿地质测量工作实践中,工作人员应认真负责地进行数据测量,后结合煤矿实际进行台账创建,并做好数据资料的保存工作。

2.3加强地质测量管理

基于煤矿企业发展现状来说,大部分煤矿企业在管理方面都存在一定的缺陷,致使管理工作水平普遍不高,在开展工作时,由于缺乏有效地监督管理,使得相关工作人员的各项操作未能严格按照规定进行规范作业,往往是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进行随意性操作,不仅给各项操作留下了大量的安全隐患,还容易影响后续操作的正常进行。针对这种情况,煤矿企业必须对地质测量工作引起重视,不断完善地质测量管理制度,全面约束煤矿企业全体职工的个人行为,明确在地质测量工作中的各项问题,并及时予以措施来解决问题,保证煤矿地质测量各项制度及规定能够落实到位,从而推动煤矿地质测量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发展,进而便于大幅度提高煤矿地质测量工作的质量和效率。除此之外,在煤矿地质测量工作过程中,测量人员还要关注地质变化动态,并对其变化情况进行综合性分析。

3结语

总之,在煤矿安全生产工作中,煤矿地质测量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其工作质量对煤矿安全生产具有较大的影响。因此,煤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必须对煤矿地质测量工作引起重视,基于当下煤矿地质测量实际,充分把握在实践工作中的具体问题,予以加强地质测量信息化建设、提高地质测量工作的专业性、加强地质测量管理等手段,才能全面优化煤矿地质测量工作,从而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精准度高的完整数据,有效降低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为煤矿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李玉超.煤矿地质测量在煤矿安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9,(18):159+161.

[2]乔斐斐.地质测量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作用分析[J].化工管理,2019,(03):62-63.

[3]赵存莉.煤矿地质测量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作用[J].冶金管理,2019,(01):77.

[4]张雯.地质测量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作用分析[J].能源与节能,2017,(12):185-186.

上一篇:大学生数学论文范文下一篇:中医药管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