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优化建议方案范文

2023-09-23

成本优化建议方案范文第1篇

作为承接“放管服”改革和具体落实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工作的责任主体,全市X县X区政府及高新、瀛湖管委会自X月全市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工作会议后,立即组建机构,强化配套措施,创新推进工作,实现了良好开局。

X.建立完善工作机制。各县区均成立了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工作机构,专题召开了营商环境工作会议,制定了行动方案,细化了工作任务,明确了职责分工,有力推进了工作落实。X县形成了“十大行动”+三个配套(政务提升、新闻宣传、专项督查)+两项机制(第三方评估、监察协作)的“X+X+X”模式。X县制定了“X+X”行动方案,新增《X县开展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创新行动方案》和《X县开展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提升行动方案》。X县采取了营商环境部门公开承诺的形式。高新区向社会公布了营商环境投诉举报方式。

X.助力企业“减负降压”。市县联动,围绕企业“减负降压”,积极推行了一系列新举措。市规划部门制定了施工许可证办理流程图,取消了各类保证金等“搭车”和“捆绑”事项。全市X个政务大厅已有X个实现不动产登记“一厅办理”,审核环节由“四审制”变为“两审制”,推出合并办理。X县深入开展商事制度改革,率先在全省启动“五证合一、一照一码”改革,先后获得国家工商总局批准设立商标注册申请受理窗口,获得国际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外商投资企业登记授权。

X县率先出台了《企业还贷周转金管理暂行办法》,多渠道解决企业还贷周转资金难题。X区对融资担保机构年化担保费控制在X.X%以下。X县出台《减税降费实施细则》,在X个方面实行减税降费政策。上半年,全市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企业X户次,总计减免企业所得税X.X万元,受惠面达X%。

X.大力压缩审批时限。各县区在事项审批环节上积极创新,在办理时间上大力压缩。我市一站式办结占本级政府部门全部审批服务事项比例为X.X%,全省最高。高新区、X县、X县、X县、X县设立行政审批局,积极探索“一枚印章管审批”经验。市工商局在全省率先出台《优化市场主体准入环境实施规范》并全省推广;全市企业登记申请材料受理到发放营业执照平均X.X个工作日,在全省用时最少。高新区、瀛湖区自我提标“加码”,确定X个工作日、X个工作日分别完成政府投资审批类和社会投资核准类建设项目所有行政审批环节。X区清理公示行政许可事项X项,公布首批X项“最多跑一次”和X项“零跑路”事项清单。X县建立预审服务制度和“多图联审、多评合一”审查制度,将施工许可证办理所需要件由X项精简至X项。平利县上半年累计办理政府投资审批类建设项目施工许可证X个,平均办结时间为X个工作日,减少了X个工作日。镇坪县通过审批流程再造和规范中介行为,X个工作日内完成所有中介服务和招投标环节。

X.强力保障施工环境。我市创新把优化建设环境作为提升营商环境工作特色指标,公安部门制定《优化营商环境X类X条措施》,深入开展“五霸三抢一哄”专项行动治理及非法阻工严打行动,对各类犯罪分子形成了强烈震慑。上半年,X县查办“五霸”和暴力阻工案件X起,X县查办“五霸”等影响投资环境案件X起,平利县查办阻工案件X起,X县化解涉企矛盾纠纷X起,X县调解各类企地纠纷X余起,镇坪县共处置涉及重点项目建设的警情X余起。

X.不断优化服务事项。我市在全省率先开通了X热线,全方位、X小时受理企业和个人关于营商环境的诉求。在与群众生产生活紧密相关的水电气暖报装方面,大力精简办事环节,用水由X项减少至X项,用气由X项减少至X项,用电高压客户和低压客户报装分别缩减为X个和X个环节。税务部门全面推行“电子税务局”办税,取消纳税人报送资料X项,将不需要实地核查的X项统一前移办税服务厅当场办结,高新区率先设立X小时智能自助办税服务区。X县X个部门进驻政务大厅,在全省县(区、市)级政务大厅进驻部门最多。X县、X县等开通办事绿色通道,实行“一事一议”;X县、X县等推出干部“带办”“代办”“包联”等便民利民举措。全市公章刻制受理到办结平均用时X个工作日、平均费用X元,两项均属全省最少。X县全面推行企业开办“全程电子化”网上办理。X区针对边远镇村集中安置点不动产登记办理采取服务窗口下延的方式。X县开设新办企业辅导课程,为纳税人讲解涉税政策、办税流程、网上办税等。

二、存在问题。

X.观念认识需深化。营商环境是事关全局、影响长远的重要工作,但是个别县区和部门对优化提升营商环境的认识还不深刻,思想上重视的程度还不够,甚至还存在着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是“虚工作”“软任务”的认识,履行职能职责还未由“重管理”转向“重服务”上来。

X.数据壁垒需打破。政务服务网络缺乏统一标准,各级政务服务网络建设不统一,贯通各级政府和各部门之间的纵向和横向数据壁垒未能打破,各系统数据无法高效衔接和共享。如:不动产登记平台与房产交易信息未互通、政务服务中心系统与相关在线审批平台数据未共享、企业开办全流程涉及的相关部门信息未共享、省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系统和市政务服务系统审批事项所需资料清单不统一。

X.简政放权需协同。简政放权协同不够,中省行政审批和监管责任下放到市县后,与之相应的人财物保障措施配套不到位。全面推行行政审批事项进驻政务大厅集中办理,按现行法律法规“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审批和监管分离模式导致审批易、监管难。用时最长、流程复杂的施工许可证办理涉及X个部门X个环节,但是目前上级尚未出台优化办理实施细则,具体操作缺乏精准“标尺”。

X.两大成本需降低。尽管中省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政策,但金融机构在执行层面由于“门槛”高、政策“死”等原因难以有效落地,融资难和融资贵的问题依然突出。目前全市还有X、镇坪、X个县无人行机构,企业因银行开户手续需到市人行审核而耗时增加。同时,由于各县区公路等级低、内部循环不通畅致使企业物流成本依然较高。

X.政务服务需配套。按照所有审批事项集中审批的要求,X区、X县、X县部分行政审批事项尚未进驻政务大厅,平利县施工许可证办理窗口、镇坪县不动产登记窗口尚未进驻政务大厅。政务大厅窗口服务流程、办事指南尚未全部公示公开,“最多跑一次”事项公示后,部分县区由于配套服务不到位,一些事项无法真正实现。各县开户银行和公章刻制企业进驻政务大厅情况不一,X县、镇坪县等无公章刻制窗口。

X.企业主体需培训。由于初创企业财务不健全,财务人员水平参差不齐,影响优惠政策落实的效率。同时,由于纳税人信息化应用水平滞后,导致服务质量被动低效。

三、对策建议。

X.深化认识转变观念。进一步深化对优化提升营商环境重要性的认识,积极转变工作观念。要从“抓项目”转向“抓环境”,将政府抓经济工作的重心由项目建设转向优化环境上来,用营商环境的新面貌来激发经济发展的新活力。要从“重管理”转向“重服务”。政府要按照“法无授权不可为”的原则精简管理,支持企业遵循“法无禁止皆可为”的原则创新发展。要树高标杆,找准差距,对标国际一流抓营商环境优化。要积极外出“取经”,借鉴发达地区先进经验优化我市营商环境。

X.加快推进信息共享进程。信息共享系统是实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主要载体。加快推进省市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建设,整合省市县分散、独立的政务信息系统,建立全省统一的网上审批服务平台,实现上下级、各部门审批服务系统互联互通并统一接入平台,切实解决信息壁垒问题。当前,需协调相关部门和政务中心对接一个平台,确保省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和市政务服务平台“同口径”办理。

X.不断深化行政审批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关键和难点是行政许可权制度改革。要围绕简政放权,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重点推进施工许可证办理等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多证合一、一照一码”等商事制度改革,为全面释放和激发市场经济活力强化制度保障。要通过审批改革,统筹实施审批事项流程再造,精简环节、精简材料、精简时间,从而确保“十大行动”提出的办理事项最优时限、便捷高效的目标顺利实现。建议上级出台简化施工许可证办理有关具体操作办法,确保统一行动、按章运行、有序操作。

X.完善金融配套政策体系。建议上级有关部门加大与金融部门沟通协调力度,确保更多金融优惠政策在市县执行层面真正落地生效;进一步研究搭建融资平台,拓宽融资渠道,创新融资方式,支持企业发展。持续加大全市融资担保体系建设,支持全市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增资扩股,提高担保能力,切实缓解融资难。积极协调人行机构,加快解决X个县企业银行开户手续问题。

X.持续优化政务服务环境。要围绕便捷、高效的政务服务,继续完善证照联办、并联审批、全程代办等配套措施,加快建立流畅有序的“一厅通办、一网通办”工作机制,持续提升服务质效。要按照“应进全进”要求,推进所有行政许可事项全部入驻政务服务中心集中审批,并探索完善审批和监管配套有序、跟进有力的机制。

成本优化建议方案范文第2篇

摘 要:物流成本是一个企业能够盈利的关键,降低成本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综合实力。文章主要是运用层次分析法分析物流成本的主要影响因素、成本控制的管理现状;介绍了层次分析法的概念、基本原理,并在物流成本控制和管理的方面应用了层次分析法做了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分析,由此而得出影响物流成本的主要因素,从而提出有利于降低企业物流成本控制的建议。物流的质量和成本是保持物流企业竞争力所在,降低物流成本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综合實力。

关键词:成次分析法;物流成本;控制

物流成本是一个企业能够盈利的关键,降低成本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综合实力。本文用层次分析法研究了物流成本控制,设立了企业物流质量成本控制体系。从物流分工的角度划分企业的物流成本,根据广为接受的物流成本分解对象,建立物流质量成本指标体系,并通过对主要物流质量成本指标的控制,降低物流成本。物流成本是一个物流企业盈利的关键,分析物流成本的控制对企业有着重要意义,可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最终兑现了企业质量效益的均衡发展。

一、国内外文献回顾

在国外,Mentzen(1992)率先深化对物流资金分布特征的分析,指出物流成本的控制与分析不应是单一的分析,而是可以放在企业系统分析的整体水平上。Gooley Toby(1995)指出物流成本不仅占用企业的流动资金成本,而且占用企业的时间成本,这应该是企业实施物流控制的关键所在。Cebeci(2003)从专业角度选择运输方式,层次分析法可以量化模糊模型,使得企业可以从专业评价的角度来选择运输方案。Amy和Christian(2003)将物流成本分为:运输成本、库存成本、包装成本、风险和货损、海关费用以及管理成本。P.L.Abada&Vijav Aggarwal(2005)讨论了综合运输成本与需求递减趋势的价格策略,建立了确定最优运输量和最优价格的决策模型。

国内学者也紧跟国外的物流成本研究,普遍认为物流成本是决定中国的物流业发展水平的关键因素。学者主要在物流成本分类、特征和中外物流成本比较研究。在物流成本控制研究上,范荣华(2005)指出,中国的物流成本控制相对简单,主要从提高企业物流信息管理水平和对内部物流成本的控制力度入手。王姝,蔡璐,王红双(2011)提出了将物流成本纳入整个供应链环境的研究,并指出必须降低运输成本,实现各环节之间的密切合作,减少浪费,降低其他可控成本。曾学文(2015)指出,调整运输路线成本是影响物流成本的关键因素。郝红强(2014)指出,应建立和完善物流管理体系,完善整个供应链模式和管理循环过程,实现仓储运输成本、服务质量和顾客满意度,以及有效性,同时控制物流成本。鞠彪,翟沛(2015)指出,物流成本应从投资、产品设计、供应、生产和运输等方面加以控制。

从上述文献回顾可以看出,物流成本的控制可以从多方面考虑,国外学者认为物流成本应该在企业层面进行系统分析。物流成本控制的两个最重要的研究方向是库存成本控制和运输成本控制。这两个环节的控制和优化可以有效地降低整个供应链的物流成本。

二、层次分析法

1.层次分析法定义

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是一种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决策方法,它总是与决策目标、准则和方案有关,该方法由美国匹兹堡大学教授萨迪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提出。

2.层次分析法的步骤

使用层次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大致分为五个步骤:(1)构建递阶层次模型;(2)构造成对比较阵;(3)计算权向量并做一致性检验;(4)计算组合权向量并做组合一致性检验;(5)如果得出的指标权重不能通过合理性检验,则需要重新向专家询问对指标的重要性,重新填写问卷,重新判断或构建新的层次结构图,并且重新计算。

3.层次分析法的应用

成本控制意味着通过开发成本级别指标,成本控制是预防措施过程中的一系列成本和各种因素和条件的一种方式。它基于预先确定的目标成本管理并在实体范围内进行,控制措施确保执行。成本指绝对控制低成本的成本,也称为绝对成本控制;它还包括降低数量和成本之间的安排总成本,收入增长,以及相对节约成本,因此也称为相对成本控制。层次分析法在资本控制中的应用即是重视物流活动中的各个环节成本支付的影响因素。从导致成本发生的因素来看,这些影响因素发生在作业流程的每一个节点上,从最初的原材料生产到产品交付给最终客户的手中,影响因素不同。

三、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东莞DHL物流成本控制分析

1.DHL的简介

德国邮政DHL总部位于德国的波恩,是全球最大的邮政、运输和物流公司,在全球超过220个国家有逾488000名员工,是世界排名第一的合同物流服务提供商,服务覆盖全球60多个国家,占全球市场8.2%。DHL supply chain 1985年进入中国市场,凭借一流的供应链专家队伍覆盖全国的运输网络和先进先出的物流设施持续为跨国及当地企业提供涉及能源、汽车快速消费品,科技医疗等多个行业服务。服务客户超过10万人,网络遍布全国400多个城市,在全国大城市设有200多个办事处和营业场所。DHL供应链在中国拥有仓储服务、运输服务、管理服务和增值服务。

2.东莞DHL物流成本控制分析

(1)指标的选取

根据东莞DHL仓库的实地调研,结合对专家的访问,在东莞DHL物流成本控制中一般考虑以下因素:①运输成本。可以细分为运输工具、货物运输量、运输距离、运输方式等;②仓储成本。影响仓储成本的因素有库存量、库存周转时间、存储时间、产品特性等;③管理费用。管理费用细分为人力资源成本、管理信息系统、订单与客户管理这主要三大类。

(2)指标权重的确定

①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层次分析法首先要求决策者将决策问题根据其性质和隶属关系分化分解成目标层、准则层和方案层,设立递阶层次架构。下面是东莞DHL的物流成本控制模型(如下图)。

②构造对比较矩阵

根据递阶层次结构模型图,把因素B1、B2、B3、逐个进行比较,得到判断矩阵A;目标层与指标层之间的判断矩阵A、B1、B2、B3。

③层次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应用求和法求出每个矩阵对应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并对其进行归一化,得到对应元素的向量矩阵E=(e1,e2,...,en)T。然后对所求得的向量矩阵执行一致性检查,以获得指标下的权向量。

以判断矩阵A为例求各指标的权重:

也就是说,通过一致性测试,得到的结果是有效的,并且根据上述方法获得结果,如表2所示。

④层次总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

将上面所得数据进行计算,可以算出影响因素对于指标的综合重要程度,如表3所示。

从以上排序结果可以看出,产品特性、运输距离、人力资源成本是控制物流成本的三大主要因素。

3.评估

通过层次分析法对影响东莞DHL物流成本的因素进行主要分析后可以得出结论,产品特性、运输距离、人力资源成本是控制物流成本的三大主要成分,由于产品特性并不是人为可控的,因此,物流成本的控制主要要从运输距离、人力资源成本、管理信息系统这三个方面考虑。控制东莞DHL的人力资源成本和改善运输路径可以很好地控制物流成本,从根本上改善人员的配置和更新信息管理系统是关键。

四、东莞DHL物流成本控制建议

1.改善运输路线,提升运输效率

运输距离是影响成本的重要因素,距离不可以改变,但可以改变运输路线,重新规划运输途径,改善运输路线,能很好控制物流成本,提升运输效率,为DHL节省资源。在运输过程中,运输时间与运输成本之间存在必然的牵连,与其他技术经济指标和运输区间有必定的联系,这是最基本、最合理的运输因素。一切交通工具都有其自身的优势,优化了运输工具的选择,最大限度地利用了所有交通工具。优化选择工具和最大限度地发挥车辆的功能和作用是交通合理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流程时间内,大部分时间是在于运输,特别是远离运输花的时间较多。所以,减少运输时间可以缩短整个运输流程,从而达到降低DHL的物流成本的作用。

2.改善人员配置,提高工作效率

改善人员的配置可以很好地降低人力资源成本。DHL的人力资源成本是物流成本中的一个重要的成分,由于大部分人采取的是计时制度,工作效率不高,工作懒散、故意拖延时间的现象普遍存在。要改善职员配置,首先领导态度起着十分重要的影响。DHL的一线管理层主要是组长和主管,需要组长和主管在平时工作期间多激励员工应该恩威并重,公平公正地对待下属,激励员工对工作的改善起着不容轻视的作用。第二,成就动机。成就动机是使员工积极工作的基本要素之一,这样每个员工都可以获得各种成功的经验,发展和提高成就动机的念头,作为自我愿望,有助于提高职工的积极性。此外,同事对员工积极性的影响,使职工重视工作中的人际关系,希望被接受并融入团队。不仅是同一部门的同事需要相处融洽,当其他部门人手不足时,需要积极支援,也需要跨部门相互合作,只有每一个环节衔接紧密,才能共同提高效率。

3.升级管理信息系统,提升管理效率

目前DHL使用的系统主要是ERP和WMS,库存查询都需要用到ERP和WMS,这两个系统目前还不够完善。WMS报表下载行数受限且速度很慢,影响日常的操作和数据监控和运作管理效率。首先就应该对企业对原有的信息系统优化,对现有的物流业务流程进行优化重组,要找出现有各项业务流程中的隐患和解决改进方法。其次,做好详细的调研工作后,在系统软件优化的过程中,要严格把关进程和品质。为使新体系展现先进的管理理念,展示优化后消除隐患的过程。

4.提高周转速度,降低仓储成本

在东莞DHL的嘉达仓库中,货物的进出周转周期太长,有的货物储存有一两年之久,不仅需要存储的成本,还需要人工管理成本,这需要务流程优化重组,要对DHL内部物流的管理流程进行改善。库存管理,库存数量、物品保管,提高周转速度需要从货物的入库日期和生产日期上更改,入库时会将DC(生產日期)录入系统,将所有的物料按照DC和箱号管控,发货是根据系统上的入库日期和生产日期发货,保证录入信息的准确性,以及合理的物品摆放规则等都可以降低仓库的管理成本。提高物料的周转速度能够有效地降低仓储成本,从而降低物流成本。

五、结论

本文运用了层次分析法对东莞DHL的物流成本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希望通过对本文的分析,能够为DHL带来参考价值,并通过改善现有问题,降低物流成本。改善管理信息系统预计可以降低3h/天的工作量;改善运输路线,提升运输效率,预计可以1万-2万每月的运输费;提高人员配置和提高工作效率可以减少5人-7人的工作时间,从而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为DHL节约物流成本,给公司带来更大的收益。

参考文献:

[1]Mentzen,John T.An efficiency approach to logistics performance measurement[J].Journal of business logistics, 1992,12(1):33-52.

[2]Gooley Toby P.Pindinn the hidden cost of logistics[J].Trefficmanagement, 1995,3(3):14-19.

[3]Cebeci U.Multi2 criteria supplier selection using fuzzy AHP[J].Logistics Information Management,2003.

[4]Amy Zeng, Christian Rossetti. Developing a Framework for Evaluating the logistics Global Sourcing Processes.[J].International Jouranl of Physical Distribution & logistics Management,2003.33.

[5]P.L.Abada&Vijav Aggarwal.Incorporating transport cost in the lot size and pricing decisions with down ward sloping demand [J].International Production Economics ,2005:297-305.

[6]蔡明明.我国物流成本控制的影响因素与路径分析[J].物流技术,2013,32(3):158-160.

[7]陈正林.企业物流成本生成机理及其控制途径——神龙公司物流成本控制案例研究[J].会计研究,2011(2):66-72.

[8]邹宪民.企业物流成本的管理与控制[J].工业工程,2005(2):15-17.

[9]张永智.“家电下乡”中物流成本的构成与节约——以重庆为例[J].管理纵横,2009,19(2):106-108.

[10]李亚坤.供应链环境下物流成本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3):130-131.

[11]王增慧.美国物流成本的计算对我国物流成本优化的启示[J].物流技术,2014(7):65-66.

[12]范荣华.我国物流成本控制现状与优化路径研究[J].价格月刊,2005(6):57-60.

[13]王姝,蔡璐,王紅双.供应链管理下的物流成本研究[J].中国商贸,2011(24):129-130.

[14]曾学文.层次分析法在物流成本控制中的应用[J].财会通讯,2015(35):73-75.

[15]郝红强.企业降低物流成本的途经研究[J].知识经济,2014(4):122-123.

[16]鞠彪,翟沛.企业物流成本控制的措施与研究[J].中国市场,2015(2):26-27.

[17]毕亚港.辅助决策技术在作战实验中的应用研究[J].军事运筹与系统工程,2010(2):56-60.

成本优化建议方案范文第3篇

一是抓住作风建设这个重点,营造为民务实的环境。不断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营造为民务实的环境,是优化政治生态的基础和重点。通过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当前我市干部作风有了明显好转。但作风建设贵在“常”“长”二字,必须坚持不懈的反对“四风”,不断清除影响政治生态的污染源,以作风建设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要巩固扩大教育实践活动的各项成果,持之以恒的抓好作风建设。通过建立务实管用的制度,切实防止“四风”问题反弹,形成作风建设长效机制;要不断强化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提升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的执行力和战斗力,切实解决好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要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的示范带头作用,强化自律意识和纪律观念,既以身作则、严格自律,又敢抓敢管、认真负责,加强对分管领域干部作风的教育监督;要大力宣传勤政廉政典型、社会道德模范、平凡感人事迹,引领人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利益观,培育良好的社会风气。 二是用好惩治腐败这把利器,营造风清气正的环境。坚定不移惩治腐败、科学有效预防腐败,既是营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的重要内容,也是有力保障。要坚决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各级党委(党组)书记要知责、明责、守责、担责,真正把主体责任落到实处,抓好班子、带好队伍、管好干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争做清廉为官、事业有为“双为”干部。各级纪检部门要切实履行监督责任,用工作实绩来树立监督权威;要用好惩治腐败这把利器,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坚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对腐败分子发现一个就坚决查处一个,绝不姑息迁就;要坚持严惩与预防两手抓,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不断增强党员干部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坚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治病救人,对反映有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党员干部,及时了解核实、诫勉谈话,防止小错酿成大祸。要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认真落实各项监督制度,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不断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和条件;要引导党员干部自觉加强党性修养,认真践行好干部的“五条标准”和“三严三实”要求,自觉抵制私心贪欲,让清风正气充盈心间。

三是把握选人用人这个关键,营造干事创业的环境。总书记指出:“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选人用人历来是反映政治生态的风向标和关键所在。要坚持树立注重品行的导向、科学发展的导向、崇尚实干的导向、重视基层的导向、鼓励创新的导向、群众公认的导向,真正把那些政治靠得住、工作有本领、作风过得硬、群众信得过的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要严格把好干部选用标准关,严格遵守新修订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选拔使用“善谋事、会创新、能落实、敢担当、重品行”的好干部,杜绝出现“带病上岗”、“带病提拔”等现象;要严格把好干部选用审批关,对拟提拔人选充分酝酿,广泛听取意见,特别是对破格或越级提拔干部的必须从严掌握,真正拧紧干部选拔任用的“水龙头”,堵住“跑冒滴漏”;要严格把好干部选用纪律关,对拉票贿选、买官卖官、跑官要官等违纪行为决不能放过,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选人用人不正之风;要不断完善干部绩效考核评价机制,增强考核的科学性、规范性、操作性和实效性,为选人用人提供依据。

成本优化建议方案范文第4篇

唐山港兴实业总公司人力资源部

企业和投资者评判一个地方发展环境的优劣,最直接的感受是政府部门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我们应该把政务环境建设作为优化发展环境的突破口,全面优化提升我区发展环境水平。如何打造优质高效政务环境呢?我们提出以下建议,请领导借鉴:

一是严格落实各项制度规定。管委会各部门应该本着优质高效、便民利民、易于操作的原则,完善和落实首问首办负责、限时办结、岗位目标责任,促进行政效率提高和服务质量提升。

二是进一步精简审批事项、优化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现有审批事项,凡是国家和省已经取消的,我们应该要做到一项也不保留。

三是发挥科技手段平台的作用。充分依托和利用电子政务这一载体,以更高效率的行政流程向社会提供公开便捷的信息和服务。变“窗口受理”为“窗口办理”,加快推进政务公开网络管理标准化建设。

四是不断完善和严格实施问责机制。切实加强对损害发展环境行为的查处、问责力度,特别是对不作为、乱作为、

变相吃拿卡要等行为和问题,不论涉及到哪个部门、哪名干部,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五是进一步创新服务方式,拓宽服务渠道,主动加强与其他驻区单位的沟通协调,尽心竭力多办实事、多办好事,通过热情周到的服务,争得理解,赢得支持,为促进我区又好又快发展聚集资源和力量。

六是发动人民群众广泛参与。把政务环境建设的评判权、参与权交给群众、交给基层、交给企业;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和网络的作用,公布公开相关政策、制度的形成过程和具体内容,扩大群众的知情权。建立损害发展环境问题有奖举报制度,调动人民群众参与监督的积极性。

成本优化建议方案范文第5篇

1 工程成本的组成

工程成本由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组成的。

(1) 直接费用:它与生产过程中各工序的延续时间有关, 包括直接生产工人的工资及附加费、材料费、工具费等。缩短生产周期, 需要采取一定的技术组织措施, 相应地要增加一部分直接费用。

(2) 间接费用:它与生产过程无直接关系, 包括管理人员工资、办公费等, 它按工序的作业时间长短分摊到每个工序。在一定的生产规模内, 工序的作业时间越短, 分摊的间接费用越少。

A:桥梁基础B:路基填筑C:涵洞工程D:架梁E:基床加固F:道砟铺设G:边坡修砌H:铺轨

2 工期成本优化基本思路

直接费用会随着工期的缩短而增加, 间接费用则会随着工期的缩短而减少。所以, 如果赶工一天需增加的直接费用小于节约一天工期所节约的间接费用, 就能通过赶工来缩短工程周期, 节约总费用, 实现时间-费用的优化。

3 工期成本优化的网络分析步骤

通过网络分析对工期-成本进行优化就是根据工序作业持续时间与直接费之间的关系, 不断压缩能使工期缩短而直接费增加最少的那些工序的作业持续时间, 得出一条工期与其相应直接费之间的关系曲线, 再同工期与间接费的关系曲线叠加, 并考虑由于工期提前的奖金、工期施后的罚款和其它收益、损失等因素来确定最佳工期和最低成本。具体步骤如下。

(1) 按正常工期编制网络计划, 并计算计划的工期和完成计划的直接费。

(2) 列出构成整个计划的各项工作在正常工期和最短工期时的直接费, 以及缩短单位时间所增加的费用, 即单位时间费用变化率。

(3) 根据费用最小原则, 找出关键工作中单位时间费用变化率最小的工序首先予以压缩。这样使直接费增加的最少。

(4) 计算加快某关键工作后, 计划的总工期和直接费, 并重新确定关键线路。

(5) 重复 (3) 、 (4) 的内容, 直到网络计划中关键线路上的工序都达到最短持续时间不能再压缩为止。

(6) 根据以上计算结果可以得到一条直接费曲线, 如果间接费曲线已知, 叠加直接费与间接费曲线得到总费用曲线。

(7) 总费用曲线上的最低点所对应的工期, 就是整个项目的最优工期。

4 工期成本优化示例

某标段工程由八项工序组成, 详见图1。

各工序作业持续时间和相应的直接费以及由此计算出的各工序费用变化率如表1所示。

为便于分析, 以下各网络图中的数字均表示一下含义:

(1) 初始情况 (参见图2) 。

各工序按正常工作持续时间安排, 关键线路为 (1) → (2) → (3) → (5) → (6) , 工期220天 (规定工期) , 直接费3050万元。

(2) 第一次调整。

要缩短工期, 必须压缩关键工序的作业持续时间。从增加直接费最少的目的考虑, 首先应该压缩费用变化率最小的工序。由图2可知关键线路只有 (1) → (2) → (3) → (5) → (6) 一条, 由前表中查得关键线路上费用变化率最小的工序为 (2) → (3) , 为5万元/天, 所以首先应该考虑压缩工序 (2) → (3) 。 (2) → (3) 的正常作业持续时间为60天, 最短作业持续时间为40天, 最多可压缩20天。经计算, 工序 (2) → (3) 压缩20天后仍为关键工序, 所以可直接压缩20天。第一次调整后的施工作业网络图如图3所示, 工期缩短为200天, 直接费增加至3150万元。

(3) 第二次调整。

工序 (2) → (3) 在第一次调整中缩短了20天, 使得关键线路增加到了三条 (见图3) , 即 (1) → (2) → (3) → (5) → (6) , (1) → (2) → (5) → (6) , (1) → (3) → (5) → (6) 。此时若要继续缩短工期, 必须同时压缩这三条关键线路上的工序, 因此压缩方案有三个。第一, 同时压缩工序 (1) → (2) 、 (1) → (3) 各10天 (工序 (1) → (2) 为两条关键线路上的共有工序) , 直接费增加70+80=150万元;第二, 同时压缩工序 (2) → (5) , (3) → (5) 各10天 (工序 (3) → (5) 为两条关键线路上的共有工序) , 直接费增加40+90=130万元;第三, 压缩工序 (5) → (6) 10天 (工序 (5) → (6) 为三条关键线路上的共有工序) , 直接费增加140万元。此外, 似乎还考虑同时压缩工序 (1) → (3) , (2) → (3) , (2) → (5) , 但工序 (2) → (3) 已压缩到了最短时间, 不能再压缩了 (在图中以*表示) 。若只压缩工序 (1) → (3) , (2) → (5) 而不压缩工序 (2) → (3) , 并不能缩短工期, 这样做是没有意义的。在上述三个方案中, 应选择增加直接费用之和最小者, 即选择第二方案, 压缩工序 (2) → (5) 、 (3) → (5) 各10天 (也只能压缩10天) , 直接费增加130万元。第二次调整后的施工作业网络图如图4所示, 工期为190天, 直接费3280万元。

(4) 第三次调整。

第二次调整后关键线路没有增加, 不过关键工序 (3) → (5) 已是最短时间, 不能再压缩。若想进一步缩短工期, 只能压缩工序 (5) → (6) 或同时压缩工序 (1) → (2) 、 (1) → (3) 。显然压缩工序 (5) → (6) 10天 (只能压缩10天) 较为经济, 其直接费增加140万元。第三次调整后的施工作业网络图如图5所示, 工期为180天, 直接费为3420万元。

(5) 第四次调整。

同理, 若要继续缩短工期, 应压缩工序 (1) → (2) 、 (1) → (3) 各10天, 工期缩短为170天直接费增加到3570万元 (见图6) 。

到此, 得到 (1) → (2) → (3) → (5) → (6) 这样一条均由不含自由工期的线路组成, 故调整结束。虽然工序 (1) → (3) , (2) → (5) 还可压缩10天, 工序 (3) → (4) 还可压缩30天, 但工期并不能缩短 (仍为170天) , 而直接费却要增加720万元 (80+40+30×20) 。也就是说, 再压缩这些工序的作业持续时间属盲目赶工, 在施工组织与管理中应尽量避免。

假设工程间接费用随工期增加的变化率为6万元/天, 当工期170天时, 间接费为500万元;工期180天时, 间接费为560万元;工期190天时, 间接费为620万元;工期200天时, 间接费为680万元;工期220天时, 间接费为800万元。通过将各工期直接费与间接费合计可知本例最佳工期为200天, 相应的成本为3830万元。若规定工期为170天, 则相应的最低成本为4070万元。如果盲目地全面加快所有工序, 其工期仍为170天, 成本却要增加到4790万元 (4290+500) , 比该规定工期下的最低成本4070万元要高出720万元。

此外, 确定最佳工期还应考虑奖金和罚款与工期的关系, 还要考虑其他收益或损失, 特别要考虑工期缩短所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

5 结语

工期成本管理的目标是正确处理工期与成本的关系, 使工期成本的总和达到最低值。通过对工期与成本关系的分析与优化, 避免盲目赶工而提高成本, 或追求低成本而忽视了工期。通过科学分析优化的手段, 使工期与成本处于合理的水平, 不仅降低了工程成本, 同时还提高了项目的管理水平。

摘要:本文就项目工期与成本的关系进行了阐述, 并通过实例说明如何通过网络分析对工期与成本进行优化。

成本优化建议方案范文第6篇

【摘要】本文从沉淀成本的概念入手,分析了沉淀成本与机会成本的区别及沉淀成本与机会成本在决策认识中的盲点和军事效益;探讨了沉淀成本在军费投入中的应用原因和主要内容,以提高军队资金投入的经济效益和军事效益。

一、问题的提出

沉淀成本是企业在以前经营活动中已经支付现金,而在现在或将来经营期间摊入成本费用的支出。认识沉淀成本,对军费投入成本效益影响研究有很强的借鉴意义。这一研究,对于做好新时期军队财务工作,指导军队会计业务实践,丰富军队财务保障理论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现代社会,科技进步,生产发展,沉淀成本在各行各业中产生的作用日益显现。沉淀成本管理的好坏,越来越成为管理者的共识。降低沉淀成本,提高军费使用效益,优化军费投入结构,首先必须认识清楚沉淀成本的概念。

二、沉淀成本的概念

沉淀成本也叫沉没成本,是已发生或承诺无法回收的成本支出,如因失误造成的不可收回的投资。沉淀成本是一种历史成本,对现有决策而言是不可控成本,不会影响当前行为或未来决策。从这个意义上说,在投资决策时应排除沉淀成本的干扰。从数量角度看,沉淀成本可以是整体成本,也可以是部分成本。例如中途弃用的机器设备,如果能变卖出售获得部分价值,那么其账面价值不会全部沉没,只有变现价值低于账面价值的部分才是沉没成本。

一般说来,资产的流动性、通用性、兼容性越强,其沉没的部分就越少。“现金为王”的观念也可以从这个角度去理解。固定资产、研究开发、专用性资产等都是容易沉没的,分工和专业化也往往与一定的沉没成本相对应。此外,资产的沉没性也具有时间性,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转化。以具有一定通用性的固定资产为例,在尚未使用或折旧期限之后弃用,可能只有很少一部分会成为沉没成本,而中途弃用,沉没的程度则会较高。

举一个沉淀成本的典型案例作为说明: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在2000年8月决定今后民用飞机不再发展干线飞机,而转向发展支线飞机。这一决策立时引起广泛争议和反对。因为该公司与美国麦道公司于1992年签订合同合作生产MD90干线飞机,1997年项目全面展开,1999年双方合作制造的首架飞机成功试飞,2000年第二架飞机再次成功试飞,并且两架飞机很快取得美国联邦航空局颁发的单机适航证。这显示中国在干线飞机制造和总装技术方面已达到90年代的国际水平,并具备了小批量生产能力。就在此时,MD90项目下马了。在各种支持或反对的声浪中,讨论的角度不外乎两大方面:一是基于中国航空工业的战略发展,二是基于项目的经济因素考虑。就前一角度而言,航空专家最有发言权。但单从经济角度看,干线项目上马、下马之争可以说为“沉淀成本”提供了最好的案例。许多人反对干线飞机项目下马的一个重要理由就是,该项目已经投入数十亿元巨资,上万人倾力奉献,耗时六载,在终尝胜果之际下马造成的损失实在太大了。这种痛苦的心情可以理解,但丝毫不构成该项目应该上马的理由,因为不管该项目已经投入了多少人力、物力、财力,对于上下马的决策而言,其实都是无法挽回的沉淀成本。

三、沉淀成本与机会成本的区别

沉没成本是指项目中不可能回收的成本,如软件研发经费就属于沉没成本,企业不可能项目失败时让研发人员把工资退回;即使这个项目盈利了,继续升级研发,前面已投入的研发成本仍为沉没成本,除非你能将研发产品高于投入转让给别的企业,但这种机会甚少。

机会成本是指决策者作投资决策时必定会面临多项选择,可投资A、B、C或D项目……当决策投资某个项目时,就失去投资其它项目获得收益的机会、其它选择可以带来的最高收益,这就是决策者做这项决策的机会成本。据这一解释,决策者决策时必须保证所投资的项目收益应超过机会成本,否则这项项目决策就是失败的。很多人投资某项目或作某项决策时,刚收回成本,差点亏本,就感觉非常庆幸。从经济学角度看,这项决策仍有极大的损失,原因就是存在机会成本。

沉没成本不应作为决策的依据,而很多决策者却考虑得很多;机会成本应作为决策的重要依据,很多决策者却没有考虑。

第一种情况。如自己开发了一个根本没有竞争力的产品,已在市场上损失了很多钱,却很舍不得放弃,就象自己的亲生孩子;又如一个合作决策、商务决策、市场决策因前期已投入相当高的成本,不撞到南墙时再也下不了停止的决心,唯一原因是前面投了很多钱。

第二种情况。如对市场竞争环境极不敏感,对眼前利益没有勇气舍弃,不能主动应变,主动转型,从而给决策带来极高的机会成本。

四、沉淀成本与机会成本在决策认识中的盲点

从决策的相关性看,沉没成本是决策非相关成本,若决策时计入沉没成本,将使项目成本高估,从而得到错误的结论。考虑已投入资源的机会成本,沉没成本是决策非相关成本,但与其相伴随的机会成本却是决策相关成本,需要在决策时予以考虑。

机会成本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成本,它不是一种支出或费用,而是选定某方案可能损失的收入或收益。以中国干线飞机项目为例,终止该项目的机会成本是什么呢?显然应当是继续进行该项目未来可能获得的净收益(扣除新增投资后)。如果不能产生正的净收益,下马就是最好的出路。即使有了正的净收益,也还必须看其投资回报率(净收益/新增投资)是否高于企业的平均回报。倘若低于平均回报,也应当忍痛下马。

事实上,干线项目下马完全是“前景堪忧”使然。从销路看,原打算生产150架飞机,到1992年首次签约时定为40架,后又于1994年降至20架,并约定由中方认购。但民航只同意购买5架,其余15架没有着落。可想而知,在没有市场的情况下,继续进行该项目会有怎样的未来收益?当然,决策中某一既定行动的机会成本有时是很难衡量的,成本估计可能是高度主观和随意的。此外,有关评价应当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以贴现指标为依据。这些都应引起决策者的注意。

(一)正确区分决策成本与会计成本

一般说来,沉没成本是就决策或经济评估而言的。从会计成本核算角度看,其实并不存在什么沉淀成本。例如一个已发生了咨询费和开办费的投资项目,当环境发生某种变化需要重新决策时,这些费用作为沉淀成本不应当纳入决策成本范围考虑。但在具体会计核算时,则应视决策结果的不同而进行相应的处理:如果最后决定放弃该项目,这些费用应当计入当期投资损益;如果项目继续,则根据会计准则在该项目的受益期内进行成本分摊。可见,为财务报告而获得的某项经济活动的成本对于决策目的来说,并不总是恰当的。

沉没成本也可以为企业在某些方面带来优势。对一个行业或产业来说,其沉没成本的状况往往构成了进出壁垒的关键,并最终决定市场结构。贝恩咨询公司(Bain)早在1956年就指出,若一个产业的固定成本或沉没成本很高,就会形成进入门槛。那些具有明显规模经济和庞大硬件投入的资本密集型产业,如能源、通讯、交通、房地产、集成电路、医药等产业,其超额回报可谓诱人,但其惊人的初始投入和高退出成本则往往使许多市场“准进入者”却步,因为这首先是一场“谁输得起”的比拼。很多软件产品(如算量)的研发也是如此。

由于这些高沉没成本的产业往往同时具备低边际成本的特性,“输得起”的一方最终会成为市场的赢家。许多资本实力雄厚的企业正是利用沉没成本来建立自己的竞争优势。小企业通常只能选择沉没成本较低的竞争性行业求得发展。比如,鲁班软件的竞争战略之一是将研发沉没成本推高,2007年研发预算将达到千万以上,将竞争门槛设高,以避免行业内个人作坊式企业参与竞争。

(二)如何减少沉没成本

1.这要求企业有一套科学的投资决策体系,要求决策者从技术、财务、市场前景和产业发展方向等方面对项目做出准确判断。当然,市场及技术发展瞬息万变,投资决策失误难免。在投资失误已经出现的情况下,如何避免将错就错对企业来说才是真正的考验。英特尔公司(Intel)2000年12月决定取消整个Timna芯片生产线就是这样一个例子。Timna是英特尔公司专为低端PC设计的整合型芯片,当初在上这个项目的时候,公司认为今后计算机的成本减少将通过高度集成(整合型)的设计来实现。可后来,PC市场发生了很大变化,PC制造商通过其他系统的成本降低方法,已经达到了目标。英特尔公司看清了这点后,果断决定让项目下马,从而避免更大的支出。

2.通过合资或双边契约减少沉没成本。很多时候,沉没成本并不是由企业自身造成的,而是由合作方或供应链的上、下游方中断合作引起的。由于一项用于某一特定交易的耐用性投资往往具有专用性的特征,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交易突然终止,则所投入的资产将完全或很大部分会报弃,从而产生相当一部分“沉没成本”。因此,通过合资或双边契约确保交易的连续性便显得格外重要,因为契约性或组织性的保障可以大大降低交易费用。

3.从减少沉没成本的角度来看,采用非市场的规制结构对企业是比较有利的,因为这一结构能为交易提供更有效的保障,可最大限度地减少投资风险。现代企业经营中,技术合作、策略或战略联盟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趋势,其内在原因其实就包含了分散技术开发和市场拓展风险、减少沉没成本等方面。

五、沉淀成本在军费投入中应用研究的原因分析和主要内容

(一)应用研究的原因分析

国内学者认为,要研究沉淀成本与资金投入使用效益的关系,必须以经济学原理为基础。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以萨谬尔森为代表的新古典综合派经济理论体系具有开拓性的意义,原因是他将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和传统的微观经济学结合在一起。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到注意到,正是他将经济学分成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两个不同的部分。在过去的数十年当中,经济学者已经对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分割产生了疑问,当前整个经济学界已经相信,宏观经济学的变化必须以微观经济学的原理为基础;经济学的理论只有一套,而不是两套。正是基于这一考虑,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在其《经济学》当中将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有机结合,强调用微观行为去解释宏观现象,以寻求宏观经济学的微观经济学基础,而这也代表了当今世界上先进经济学的发展潮流。

依据斯蒂格利茨的经济学理论,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同样适用于财政领域。军费作为国家财政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也应该适应世界上先进经济学的发展潮流,寻求宏观经济现象的微观经济学基础。考虑到我军军事理论界对军费效益的研究大体上都处在一个宏观的研究层次,因此我们也应该立足于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层次,从“军费效益——军费成本效益——沉淀成本管理控制”的关系着手,研究军队资金沉淀成本向军费效益转化的中间环节,寻找合理的管理控制途径,促进军队资金在宏观意义上“投入”向“产出”转化的高成效,达到提高军队资金投入的经济效益和军事效益双重目的。

(二)应用研究的主要内容

1.军费沉淀成本的性质与目标。包括沉淀成本的含义、军费管理的性质、军费投入的目标。

2.军费投入沉淀成本产生的原因分析。(1)微观原因分析。军事资产要素的专用性、依赖性资产和唯一性资产也会产生不同的沉淀成本、军费特有的国防属性。(2)宏观原因分析。军费投入决策失误形成的沉淀成本、军队结构调整形成的沉淀成本、重点战略目标和重点战略方向调整形成的沉淀成本。

3.军费投入沉淀成本对军费使用效益的影响。沉淀成本降低了军费投入的宏观效益、沉淀成本形成军队的无效资产、沉淀成本增加了部队的管理成本、沉淀成本成为军队调整的约束条件。

4.降低和消化沉淀成本提高军费投入效益的对策。(1)盘活存量资产消化现有沉淀成本。核实现有军队存量资产的数量,在存量资产中界定不可回收成本的范围,积极开展活动,盘活现有存量资产。(2)提高军费投入决策的科学性。军费投入决策要具有宏观性,军费投入决策要具有效益性,军费投入决策要具有合理性。(3)适应军费投入惯性要求,稳定投向、投量。在投入方向上要紧跟军队发展方向;在投入规模上要符合国防建设需要;在投入效益上要满足国家安全利益。(4)引入投入项目不可行性论证机制。投入项目不可行性论证机制的原理分析;在军费投入中引入项目不可行性论证机制的重点。(5)对军队结构调整实行前瞻性预测。预测军队结构调整的政策方向;预测军队结构调整的规模数量;预测军队结构调整的影响结果。(6)对军费预算体制的改革和创新的动因研究,提高军事资源配置效率。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环境的变化,使原有的制度安排,沉淀成本对军费投入成本产生影响;二是成本的变化,使原有制度安排还存在潜在收益,沉淀成本对军费投入成本产生影响;三是技术的变化,提高原有体制运行效率,沉淀成本对军费投入成本产生影响。

上一篇:退休党员自我总结范文下一篇:庙会文化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