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讨论教学法范文

2023-09-22

课堂讨论教学法范文第1篇

研究生的学习有别于本科生的学习。研究生都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知识, 为后面的科研活动打下基础。研究生的课堂教学也应该结合其特点进行。本文结合《微机电技术与应用》 (后面简称《微》) 课程的教学, 提出了具有普遍性的几个问题, 并进行了讨论。

1 如何提高学生对本课程的兴趣

无论是研究生还是本科生教学, 提高兴趣是任何课程的基础条件。但研究生有自己研究方向, 有沉重的科研任务, 如果不感兴趣, 多数研究生仅能简单听听课, 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不能满足研究生的教学要求。所以, 作者在讲授《微》课程时, 第一次课用两节课的时间来介绍本课程的教授内容和研究意义, 以及相关研究前沿的内容。例如, 微电子技术在国防中的重要地位, 微电子技术的领先就是国防领先, 美国等国家对微机电子技术的重视以及国内知名高校相关的研究机构等, 都做了相关介绍。使用电子PPT课件展示了许多MEMS产品图片, 使学生为MEMS技术而惊叹。使学生不仅了解课程的意义, 而且为将来以该方向读博同学选择高校提供一定指导,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 怎样进行教学互动

本科生以前的教学工作教师都以传授知识、答疑解惑为主, 教学目标主要是授人以鱼。[2]研究生的教学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学习动力。[3]但是否就是完全安排学生自学最后交大作业结束?这样教师的知识没能高效的传输给学生, 也不可取。作者个人认为既然是教学, 即应该以老师讲授为主。但可补充课堂研讨以及主体写作等其他教学方法支持学生主动学习。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应当明确学习的内容, 介绍资料搜索的方法, 推荐一定的参考书, 尤其是条件允许介绍几本国外参考书, 让学生认识国外现状, 并提高外语能力。在《微机电技术与应用》课程的教学中, 作者给学生提供了微机械制造技术、微传感器、微执行器、生物芯片以及Ansys软件在微机电的应用等几个研讨主题, 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后在课堂讲授。同时推荐了英文版《Microsensors, MEMS, and Smart Devices》作为参考文献。不仅能使学生复习了所学知识、提高主动学习相关专业知识的能力, 还可以提高学生讲授和语言表达能力, 可以起到较好的育人效果。

3 内容讲授要“点”还是要“面”

给研究生的课堂讲授是否也有别与本科生的?一般研究生都具备了较为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 具备了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自学能力。针对研究生课程中的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程仍然需要系统、全面、深入的讲解, 对于专业课来讲, 作者认为应该分情况区别对待。对于其中的理论部分 (例如《微机电技术与应用》课程中尺寸效应、微机械驱动原理等) 仍应该仔细推导, 详细介绍, 因为该部分内容是后面学习的基础。但对于微传感器、微执行器等部分内容因为已经有了本科阶段《传感器技术》的基础, 所以主要讲解到了微米级的尺寸后在产品结构、工作原理、加工、装配等方面的不同, 根据不同相应采取了那些方法。这时主要讲授“面”上的方法, 而不是“点” (器件) 上的具体内容, 留给学生自学和思考, 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4 采取什么样的考核方式

兴趣能吸引研究生学习感兴趣的内容, 而考核的方式决定了研究生对该门课程的重视程度。研究生课程考核的方式应结合课程的特点和目的。《微机电技术与应用》课程是研究生的一门选修专业课, 针对相关研究方向的研究生进行专业知识 (如传感器和执行器等内容) 的扩充, 使其了解机电领域当今科技前沿的一些尖端技术。故最后以研究生进行课堂讲授并讨论的形式进行考核。对课堂讲授和研讨提出了明确要求。

(1) 介绍内容越新越好, 最好是相关的前沿内容。

(2) 最好有概况介绍、理论计算和推导、结构原理介绍以及应用领域, 使介绍内容具备一定的完整性。

(3) 讲授中要求语言流利, 内容熟悉。准备回答介绍内容的相关提问。

出了课堂讲授外还将所讲授内容整理成课程论文上交作为教学档案。课程论文要求按照本校校报格式, 有中英文题目、摘要、参考文献等部分内容, 排版也要同校报相同。使研究生练习论文写作的基本技能。

作者根据《微机电技术与应用》课程的教学情况, 提出了以课程所研究内容的前沿性和巨大的应用前景以及丰富的图片和资料吸引研究生对该门课程的兴趣作为授课的开始, 以课堂研究和出题目让学生课堂讲授作为教学的良好互动, 以面为主以点为副的作为授课内容的选择原则, 以教促学的课堂讲授方式完成学生考核的几点经验。讨论了研究生教学中的提高研究生学习兴趣、涉及研究生教学质量提高的内容很多[4], 作者仅对上述方面进行了分析讨论, 研究生教学质量提高永无之境, 希望与其他教育工作者在以后继续探讨交流。

摘要:本文结合《微机电技术与应用》课程的教学实践, 对如何提高学习兴趣, 如何进行教学互动, 内容讲授要“点”还是要“面”以及采取什么样的考核方式进行了讨论, 介绍了自己在研究生教学中的一点经验。

关键词:研究生教学,教学质量,微机电

参考文献

[1] 洪冠新.法国大学的研究生教育模式[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20 (增刊) :76~80.

[2] 李彦鹏, 王宏强.博士研究生研讨课教学探索与实践[J].当代教育论坛, 2007 (12) :76~77.

[3] 景静姝, 王玉琨, 刘鉴汶.高等院校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问题探讨[J].科技与教育, 2007 (5) :97~99.

课堂讨论教学法范文第2篇

1.1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传统教学论虽认为教学是一种师生之间的双边活动,但它却否定了学生同伴之间的相互影响, 将教学活动过于简单化了。 这使得学生的主体地位难以体现,使得学生过于拘谨,思维定势、从众心理、信息饱和等表现较为严重。

1.2激发学生的主动性

课堂诗文式教学,同以往老师讲学生听,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相比较,讨论式教学更能激发、调动学生和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特别是有助于养成学生动脑、动手的好习惯。 既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发表自己的观点能力,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促进了师生共同创新,共同发展。

1.3形成知识的互补性

讨论式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能紧紧把教师和学生连在一起,学生和老师都能各自发表自己的观点,提出自己的疑问, 但同时又都在倾听别人对某一问题的阐述。 这样一来老师在倾听学生发言的同时,不断调整自己的思维方法,并用自己的言行把讨论引向高潮,同时也是在对课堂讨论进行协调。 老师和学生互相补充, 互相促进形成了师生之间朋友式的平等关系, 形成知识的互补。

2政治课课堂讨论式教学法的开展方法

2.1合理安排活动场所,营造民主的讨论氛围

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 从本质上讲,创造性活动必定是异样的,从而必定是异常的行为。 对一个人的表扬赞许乃是促进心理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 当一个人在心理上感到安全时,他就不会害怕表现和发展他的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他可以在进行发散思维时无须处于防御状态,从而保持心理的自由。 ”

因此,在讨论式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给学生营造一种民主的讨论氛围。 在尝试课堂讨论式教学之初,笔者曾发现这样的问题,每次学生的讨论都不是很积极,气氛也不够热烈, 有些只是在应付形式。 起初以为是学生不行,基础不好,不会配合。 然而,看到别的老师上课时,讨论却是很积极的。 于是,笔者就开始反思,是不是教学方法出了问题? 同时,课后笔者也找来学生了解情况,有的说“我跟我们小组的同学不太熟,讨论不起来”,有的说“我们前面的同学,讨论时要转到后面 ,挺不方便 的”, 还有的女同学说 “和不熟悉的男同学在一起讨论挺别扭的”……

综合学生反映的这些情况,笔者采取了一个对策:在课堂中,对班级学生座位进行重新编排,让他们3—5人自愿组合, 再进行一些微调,把座位按方形排好,并且每节课都按这个顺序坐。 没想到这一小小的调整,却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从此, 在课堂上学生讨论的积极性大增, 因为小组内的每个成员都是自己喜欢的、熟悉的,所以讨论起来比较融洽,学生的心情也为之改变,充满了激情,解决疑难问题快了,发现问题多了,学习的积极性也提高了。

2.2精心设计讨论问题,激发学生讨论兴趣

讨论的题目不同于一般的问答题, 它需要我们在研究学生道德认识水平、生活水平,研究教学的需要和教材的基础上精心设计。 讨论题目不仅要使大多数学生都能够理解和接受,而且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要使孩子有话可说。 讨论题难易要适度,具有针对性、导向性和新颖性。

如:在教学《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时,由于学生都属于未成年人,这一课的内容与他们的生活实际有密切的联系, 所以, 在课堂上笔者首先就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结合你们的生活实际,你们觉得,我们未成年人都应享有哪些合法权益? ”这个问题来源于学生的学生的生活实际, 他们都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意见。

有的说“父母应该要把我们养大成人”,有的说“我们应该有自己的隐私,父母、老师不应该私自扣留和拆看我们的信件”,有的说“我每年的压岁钱都被父母没收,我觉得这是不对的,这些钱是亲朋给我的,就应该属于我自己”学生们兴趣盎然,有的还有点愤愤不平,虽然他们的语言不够精练,表达不够准确,但是他们却能结合自己的生活,说出自己对“自己应享有的权益”的最深刻理解,这样,既拓宽了思路,又深化了他们的认识。 这要比老师笼统地讲,学生机械地听的课堂教学效果好得多。

3政治课课堂开展讨论式教学法应注意的因素

通过对讨论式教学法的实践,笔者总结了上述经验,但同时也发现了,在实施过程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讨论式教学法, 应该像市场管理那样,“放而不乱, 管而不死”。 所谓“放”,就是老师要放下架子,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 讲究课堂民主,不搞一言堂。 让学生在平和的氛围中学有所得。

教师作为讨论课题的组织者,要采用“抛砖引玉”等方法,尽快使学生进入讨论课题的角色。

在讨论教学活动中, 学生是主体, 并不是说教师就不起作用,听之任之。 相反,教师在整个讨论的过程中要起到一个“暗线引领”的作用,合理调控讨论过程,一堂讨论课的成功,教师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

总之,在政治课堂教学中运用讨论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具体体现,也是教师教学观念的一次新的转变,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实施途径,掌握好这种教学方法,能够使我们的教学更能适应现代化的要求,更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摘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中学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帮助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培养是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使思政课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终生受益和永生难忘的课程,是摆在每一位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

课堂讨论教学法范文第3篇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 在教师的精心组织指导下, 师生通过共同参与教学活动, 更多的学生感悟到并认同对自己发展具有指导意义的知识、能力和情感。有效性教学的核心是教师的教学思想, 教学设计, 教学实施等各个环节能否真正体现以学生为本, 能否得到学生的认同并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在这里, 笔者只对物理课堂教学中的课堂讨论与小组合作的实效性谈一下自己浅显的看法。

1 课堂讨论在教学中的实效性

课堂讨论, 顾名思义就是指在课堂教学中, 由教师组织学生, 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案例或是学习上的疑惑, 经过充分的酝酿并在小组内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从而相互交流、相互启发, 取长补短, 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从学生的角度来看, 这也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课堂讨论的运用可以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求知的热情;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激发创新思维;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以及口头表达能力;有利于“师生”、“生生”间平等交流, 提高协作意识。

1.1 课堂讨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课堂讨论在实际的操作运用的过程中, 取得了巨大的成效, 但是也存在着这样的现象: (1) 学生讨论看似激烈, 但是讨论深度与广度不够, 仅仅在问题的表面思考, 不能够深入到问题的本质, 举一反三; (2) 频繁讨论, 学生产生厌烦的心理, 故意逃避问题, 只是听个别积极的学生的发言, 却不愿与人交流; (3) 一部分学生由于性格差异、人际交往等原因被其他学生排斥, 不能融入到讨论的话题中; (4) 讨论结束后, 教师仅对问题的本身进行总结和完善, 忽视对学生评价, 学生的积极性不高。这些现象的存在对于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完成课堂教学目标带来挑战。从实践的过程中来看, 这些想象的产生主要是由于以下几个原因: (1) 教师对课堂讨论的作用认识不够, 没有精心的构思论题, 造成学生对于讨论的话题普遍缺乏兴趣; (2) 教师不能营造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 适时的发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3) 课堂评价不及时, 不准确, 缺乏激励和批评机制; (4) 教师不能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 精力过多的关注于优秀学生, 忽视后进生等等。

1.2 提高课堂讨论实效性的几点建议

1.2.1 精心准备问题, 力求问题的开放性

讨论能否开展, 开展的效果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问题的质量, 因而问题是否合理是成功运用课堂讨论的前提。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 应该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的内容, 结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的特点、学生关注的热点、焦点以及学生生活实际情况, 有选择的进行设计。问题应该力求开放性、趣味性、实践性。也就是说问题的答案要多样、能发散、有辐射, 让学生有话可说;问题能够激发学生思考, 引起学生的兴趣;问题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1.2.2 坚持教师主导性作用

教师在讨论的过程中要起主导作用。教师对课堂讨论进行有效的组织:调控整个讨论的过程, 把握讨论的方向, 概括学生的观点, 并对学生进行鼓励性的评价。教师在讨论的过程中首先是一名倾听者, 倾听学生的想法、了解学生的动态, 掌握第一手资料。然后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点拨、引导、完善。点拨就是对提出的问题解释清楚, 使学生明确讨论的中心。引导就是对讨论的问题不断的深入, 指引学生辨证的分析问题, 防止走极端。完善就是对学生提出的观点进行筛选、提炼, 得出科学的结果。

1.2.3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 课堂讨论要真正发挥学生这一主体性作用。在课堂讨论时, 要让学生能够畅所欲言, 把他们的各种想法、要求都提出来, 对于学生提出的一些错误的观点也不必立即制止, 在大家共同分析、总结的过程中教师加以引导、纠正, 培养学生发表观点的习惯性和积极性, 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会冒出许多新的想法和问题, 教师应给予时间, 大家在交流探讨中及时解决学生头脑中存在的疑惑。

1.2.4 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课堂讨论的效果与课堂气氛有重要的关系。平等、民主、活泼、愉悦的课堂环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考探究、引导学生联想和想象。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条件, 比如电脑、实验器材等硬件设施, 进行物理情景讲述、实物展示、影像资料等形式创设有趣的物理教学情景, 激发学生思考, 引起学生兴趣。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 学生敢说, 想说、要说, 实现人人参与, 共同协作的局面, 有效的提高讨论的实效性。

2 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合作学习是指学习者为了完成某些共同任务, 在明确责任的基础上, 以小组形式开展互助性和促进性学习。它的外显形式经常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

这样的教学形式在新课标推广之前, 已经比较多地运用在我们的实践中了, 我们意识到, 在物理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有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 学生能力的培养。新课标对于这一做法的充分肯定更加坚定了我们信心。深入地研究小组合作学习的规律, 探索如何通过科学的设计, 利用学生喜欢交流和互动的天性, 喜欢探索和发现的年龄特征, 借助于小组合作的形式, 提高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使物理教学“动”起来, “活”起来。

2.1 物理小组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新课标提出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在这一思想指导下, 教师在组织教学时经常会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这一组织形式。但在具体应用时往往偏重于形式, 而没有准确深入理解教学目标的内涵;没有追问小组合作学习是否有效, 是否真正促进了学生能力的发展等活动实施的本质问题。

在物理教学中, 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往往不是贯穿于整节课的始末, 它常常和其他的教学组织形式:诸如教师的演示、讲授以及学生的独立学习相结合。只有根据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时机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2.2 提高物理小组合作学习时效性的几点建议

2.2.1 适时分组, 有效学习

(1) 在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中, 加强学生对知识的“迁移”和“内化”, 拓展知识面和加强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课前, 教师让学生带着设计好的问题去搜集尽可能多的信息、资料。由于要通过多种渠道获取信息, 任务多, 时间紧, 学生通常不具备独立完成的条件和能力, 这时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就很快捷。

让小组每个成员承担与其兴趣、能力相当的一部分任务, 这样可以使个人的优势最大化, 以获得最佳的小组总体效果。对小组而言, 尽可能“事事有人干, 人人有事干”, 这里的“事”就是学习任务。在小组长的组织下, 小组成员及时通报进展情况, 介绍各自的收获, 每个小组长把自己小组收集到的有价值的资料、信息甚至成功的实验表演, 推荐给全班同学, 实现最大程度的资源共享。这一过程丰富了学生的资料, 扩大学生的视野, 增长学生的才干, 同时活跃了课堂气氛。

(2) 物理学是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一个好的物理老师往往把一些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 把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这将为学生学好物理创设良好的实验情景, 提供充足的感性体验。

但是, 如果安排每个学生独立完成大量的实验, 获取每一个数据, 课堂教学的时间明显不足, 这时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通过小组合作, 既保证了教学任务的完成, 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又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合作的意义。

(3) 有些物理知识较为抽象、深刻, 有些开放性的甚至具有挑战性的问题由于学生个人认识能力的局限性, 单靠某个学生独立思考会出现困难或回答不全面。这时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在小组活动中提出各人的困惑, 让小组成员充分发表意见, 在切磋争辩中过滤问题, 去伪存真, 通过有意义的协商和共享, 从别人的意见中受到启发, 教师在适当的时候给予点拨, 从而使学生对物理问题的认识更加深入和全面, 培养学生全面考虑问题能力, 扩展思维空间, 从而完善各成员的知识结构。

2.2.2 科学分组, 全员学习

(1) 科学地安排合作学习小组是成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学习小组的科学组合非常重要。每小组成员的组成一般遵循“组内异质, 组组同质”的原则, 即全班学生按照成绩、能力倾向、个性特征等分为若干个小组, 这样既可以增加小组合作成员的多样性, 同时又可以增加合作学习小组间的竞争性。每组四、五人, 每人都有分工。如由谁组织、谁作记录、谁承担小组发言的任务、小组成员发言时其他同学干什么等等。总之, 小组成员必须明白自己应承担的角色, 明白各自该为小组做什么, 但角色可以适当轮换, 这样让小组成员有机会担任不同的角色, 为学生创造多种尝试的机会, 以此来增强合作者的合作意识和责任感。同时, 小组各成员应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 形成一个有战斗力的群体, 确保每一次研究的质量。

(2) 教师应在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合理引导, 积极调控, 承担好学习促进者和合作者这一角色。实现合作性学习对教师提出了与以往不同的要求。合作学习要求教师充当“指导者”、“合作者”和“促进者”等多种角色, 旨在促进整个教学过程的发展, 使学生和新知识间的矛盾得到解决。

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 教师首先要设计好总体方案, 让学生有目标地进行合作学习。比如, 在排除电路故障教学中, 和学生一起参加小组的讨论, 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只要学生能完成的任务, 教师决不代劳。

无论教师的角色如何变化, 始终是“平等中的首席”, 都要始终坚持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 提供学生更多的建构属于自己的思维方式和问题解决策略的机会, 以及解释评价自己思维结论的权利。

(3) 合理评价, 巩固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的成功是基于小组合作成员的共同努力, 必须发挥每个小组成员的最大潜能, 讲求整体目标达成的同时实现个人目标。

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评价时要把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 对合作小组集体评价与对小组成员个人的评价相结合。评价小组合作学习过程时, 主要应从小组成员分工是否合理、小组合作方式是否恰当、小组成员的参与度, 对小组合作学习结果的整理报告是否科学等方面来评价;对小组成员的评价主要从小组合作任务的执行完成情况、与别人合作学习的好与坏、思维的创新性等方面来评价。

当然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模式, 既非固定模式, 也非一成不变, 它具有相对稳定性, 但它也存在动态的教学过程中, 不是僵化的, 教学模式的发展客观上遵循有模化向无模化转化。教无定法, 贵在得法, 在遵循课堂教学客观规律的前提下, 以提高教学郊率为主线, 依据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及教学环境不同, 优化并形成不同情境下的变式模式, 能有效指导于我们当前初中物理教学实践, 以利于大面积提高初中物理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王洁.综合课程开发与案例[J].文汇出版社, 2002.9.

[2] 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J].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4.

[3] 丁伯荣.走进新课程[J].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3.1.

[4] 项红专.初中科学探究活动设计[J].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3.5.

课堂讨论教学法范文第4篇

可以这样说,“知识”是基础,“方法”是手段,“思想”是深化,提高数学素质的核心就是提高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认识和运用,数学素质的综合体现就是“能力”。

常用的数学思想主要有数形结合思想、 分类讨论思想、函数与方程思想、等价转化思想等。 下面就以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为例进行教学中的解读。

1数形结合思想

中学数学的基本知识分三类:一类是纯粹数的知识,如实数、代数式、方程(组)、不等式(组)、函数等;一类是关于纯粹形的知识,如平面几何、立体几何等;一类是关于数形结合 的知识,主要体现是解析几何。

数形结合思想包含“以形助数”和“以数辅形”两个方面,其应用大致可以分为两种情形:一是借助形的生动和直观性来阐明数之间的联系,比如,应用函数的图像来直观地说明函数的性质;二是借助于数的精确性和规范严密性来阐明形的某些属性,如用曲线的方程来精确地阐明曲线的几何性质。

恩格斯曾说过:“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量的关系与空间形式的科学”。 数形结合就是根据数学问题的条件和结论之间的内在联系,既分析其代数意义,又揭示其几何直观,使数量关的精确刻划与空间形式的直观形象巧妙、 和谐地结合在一起, 充分利用这种结合,寻找解题思路,使问题化难为易 、化繁为简,从而得到解决。

数形结合思想的实质是将抽象的数学语言与直观的图像结合起来,关键是代数问题与图形之间的相互转化,它可以使代数问题几何化,也可以使几何问题代数化。 在运用数形结合思想分析和解决问题时,要注意三点:第一,要彻底明白有关概念和运算的几何意义以及曲线的代数特征,要分析题目中条件和结论的几何意义和代数意义;第二,恰当设出参数并合理利用,由数思形,以形想数,做好数形转化;第三是正确确定参数的取值范围。

由此可见,数形结合是最基本的教学思想,也是我们学习数学过程中,解决数学问题常用的数学思维之一,所以我们教学中,要把数形结合的方法沉淀在学生的基础思维中,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解决学生在面对数学问题时束手无策的尴尬境地。 进而帮助学生在基本的图像或图形中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培养学生逻辑思维与空间思维能力。

2分类讨论思想

在解答某些数学问题时,有时会遇到多种情况,需要对各种情况加以分类,并逐类求解,然后综合得解,这就是分类讨论法。 分类讨论是一种逻辑方法,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解题策略,它体现了化整为零、积零为整的思想与归类整理的方法。 有关分类讨论思想的数学问题具有明显的逻辑性、 综合性、探索性,能训练思维的条理性和概括性。

2.1分类讨论的类型

(1)概念型 :问题所涉及到的数学概念是分类进行定义的 。

(2)性质型 :问题中涉及到的数学定理 、公式和运算性质 、法则有范围或者条件限制,或者是分类给出的,如等比数列的n前项和的公式,分q=1和q≠1两种情况。

(3)含参型 :解含有参数的题目时 ,必须根据参数的不同取值范围进行讨论,如解关于x不等式 ɑx>b,就要对 ɑ、b分情形讨论。

(4)不确定型 :某些不确定的数量 、不确定的图形的形状或位置、不确定的结论等,都主要通过分类讨论,保证其完整性,使之具有确定性。

2.2分类讨论应该遵循的原则

分类的对象是确定的,标准是统一的,不遗漏、不重复,科学地划分,分清主次,不越级讨论,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不漏不重”。

2.3解答分类讨论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首先要确定讨论对象以及所讨论对象的全体的范围; 其次确定分类标准,正确进行合理分类,即标准统一、不漏不重、分类互斥(没有重复);再对所分类逐步进行讨论,分级进行,获取阶段性结果;最后进行归纳小结,综合得出结论。 这样做的目的可以体现这样几个好处。 第一,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与逻辑思维规律,让学生明白一个“事物是什么”,对一个事物做出明确的理解与把握,这样才能对一个事物进行接下来的认识活动,符合人类认知的规律。 第二,在众多不同的知识类别中学会甄别与把握, 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 有利于学生缜密的习惯培养与严谨的科学素养培养。

摘要:减负不减效,提高课堂效率显得尤为重要。要想学好数学,必须要做到六个字:总结、反思、归类。教学反思是以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对一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提高教学效率的一种有效途径;教学反思,有利于记忆的有效储存和快速提取,有助于学生触类旁通、融会贯通,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课堂讨论教学法范文第5篇

1 民族大学生英语课堂学习中学习策略渗透的必要性

1.1 民族大学生英语学习效能受制的因素

1.1.1 民族地区的英语教育体制

民族地区的英语教育因受本地区教育资源和英语学科特征的共同影响, 表现出很大的特殊性。英语师资严重不足, 质量偏低, 地理位置及社会经济发展滞后, 严重制约了这些地区英语教育发展;办学条件差, 不能为学生提供良好英语学习环境;教师素质偏低, 对英语语言习得的规律认知不足, 教学方法传统、单一, 应试教育思想根深蒂固, 因此, 学生获取语言知识的途径比较有限。这些因素对学生大学英语学习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表现为:大部分民族学生普遍对英语学习认识偏颇, 把英语作为一门理论知识来学, 一门学科来攻, 认为专心听讲、苦背单词、认真做题, 勤记语法规则, 就是英语学习的全部;他们英语学习动机水平低, 没有形成良好英语学习习惯;部分学生只将英语看作工具性学科, 英语学习的主动性较差;自主学习效能底。

1.1.2 民族大学生英语学习机制

目的语 (英语) 和第二语言 (汉语) 的介入和迁移, 使民族学生的英语学习机制也表现出特有的复杂性。有别于汉族学生的汉语——英语思维, 民族学生要在三语中进行概念选择和认知加工, 因而在理解与接受上会表现得相对迟缓, 民族学生在英语学习的困难更大。因此, 大部分学生把英语学习看成是一种负担, 甚至是一种痛苦。

1.1.3 民族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

许多学生性格都偏内向, 个性极强, 不愿与他人合作, 惟恐出错而伤及自尊。他们普遍存在自我封闭和自卑心理, 因此, 学习负面焦虑感较重。多数民族学生在参加小组讨论、口语考试等活动时感到紧张。这种妨碍性的焦虑会影响学习者的学习成绩, 水平考试成绩, 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 语言学习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1.2 影响民族大学生英语学习效能因素的分析

从民族学生在英语学习中表现出来的这些现象和特点可以看出:第一, 大部分学生没有策略意识, 不用或少用学习策略。第二, 通过初、高中的英语学习, 他们已自发形成了一些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策略, 但由于对英语学习的错误认识, 所采用的这种方法和策略是低效的, 甚至是错误的。可见, 对于民族大学生这个特殊的群体来说, 唤起其策略意识, 训练其策略选择, 加强其策略迁移, 对转变他们的学习观念, 改变其英语学习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增强其自主学习的意识, 让他们体验到英语学习的快乐, 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2 创设“渗透学习策略”的大学英语教学课堂的可行性

2.1“渗透学习策略”的大学英语教学目标与大学英语教学的根本目标相一致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特别是听说能力, 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 同时, 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 提高综合文化素养, 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交流的需要。可见, 让学生成为独立、自主、有效的学习者也是大学英语教学所追求的目标。大学英语最重要的任务不仅传授英语语言知识, 同时也要教授学习的技巧, 培养在英语学习中自我管理、自我评估、自我监控的能力, 从而, 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效能。然而, 传统教学法的根深蒂固, 使教学出现了为了强化教学重点, 课堂上讲解语言知识过多, 而无法顾及学生学习策略培养的现象。同样, 以“单词——句型——课文”演绎法教学模式, 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课堂学习热情, 这种只注重传授语言知识, 而忽视语言学习技能的培养, 最终只会使教学陷入“事半功倍”的境地, 而难于实现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因为忽视对语言习得过程和规律的研究。要改变这一现象, 就要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导入语言学习策略的培养。“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学会求知的方法胜于求得知识本身。方法得当, 学习也就“事倍功半”。

2.2“渗透学习策略”的大学英语教学理念遵循学习者语言习得规律

Krashen认为, 人们掌握一种语言的方式有两种:习得和学习。“习得”是指学习者在自然语言环境中, 通过交际, 无意识地吸收到该种语言, 而“学习”, 是指在正规的环境 (如课堂教学) 中, 有意识地学习该语言的语法和使用规则的过程。他还认为, 掌握语言大多是在交际活动中使用语言的结果, 而不是单纯训练语言技能和学习语言知识的结果。通过“习得”而掌握英语的人, 能轻松流利地使用该语言进行交际, 而通过“学习”掌握英语的人, 只能运用该语言的规则进行语言的监控 (黄颖, 2006) 。“渗透学习策略”的大学英语教学就是要结合课堂学习任务和学习内容, 通过教师诱导, 指导和帮助学生运用正确有效的学习策略, 科学地“习得”英语。

2.3“渗透学习策略”的大学英语教学可贯穿于英语课堂教学全过程

有效的教学应该与学习者的自然习得过程相一致, 而不是相反, 是足进和加速学习, 而不是阻碍学习。学习者语言习得是一个“输入——吸收——输出”的过程, 由此, 英语教学的过程就应是“提供可理解性输入——通过各种练习操练和巩固所学语料——创设意境提高输出能力”的过程。从中可以看出, 这是一个以学生学习为中心, 以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为教学主题的过程。英语课堂教学的这一特点, 决定了“把学习策略融入整个课堂教学过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另外,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就是通过听、说、读、写、译等几方面的训练, 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把学习策略的训练渗透到相关的学习任务和学习内容中, 学习者就能较容易地接受, 较深切地体验。同时, 在有效学习策略的指导下进行各项技能的训练, 也才能提高学习的效度。

3“渗透学习策略”的大学英语教学课堂有效性的主要决定因素

3.1 教师的策略意识和策略培训

教师的策略培养意识对学生策略意识、策略选择和策略实践有着直接的影响。因为教师的教学经验、教学方法和教学步骤会以显性的方式给学生产生一种直接和直观的影响。因此, 教师应首先明确民族学生策略培养和训练的必要性, 同时, 还要研究并决定那些策略为民族学生所需要, 怎样实施这些策略的培训。

可见, 教师是贯彻“渗透学习策略”的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决定因素。所以, 对教师的培训要先行。

3.2 策略培训与语言技能培养

策略培训的主要目的是要让学生有效运用学习策略促进英语学习, 语言技能培养的目的是通过听、说、读、写、译等学习活动, 提高学生语言应用能力。两个因素看似对立, 实际上是一个统一体。因为策略培训有助于语言技能的发展, 而语言技能训练中只有融入策略培训, 才具有活力和实际意义。因此, 教学中, 应注意两个元素并重, 两种方法并举的原则, 避免顾此失彼。

3.3 教学模式和教学能力

教学模式是教学思想与教学规律的反映, 它规定了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的活动, 实施教学的程序, 成为师生双方教与学活动的指南。教学能力是指教师对教学目标、教学任务、学习者特点、教学方法与策略分析判断的能力;教师选择和运用教学媒体、呈现教材、课堂组织与管理等方面的能力。因此, 要确保证教学模式有效实施, 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较强教学能力和课堂驾驭能力。而具有一定教学能力的教师, 才能恰当、准确地判断学生学习中所缺失的学习策略, 并制定出符合民族学生特点的教学模式。

4 结语

构建渗透学习策略的民族大学生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就是要创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独立、自主、有效的学习, 使其不但提高在校期间的学习效果, 而且使其获得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 为终身学习创造条件, 以此实现英语教育的根本目标。由此, 对这一教学模式的探究对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英语学习效能具有更深远的意义。

摘要:本文讨论了把学习策略渗透民族大学生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必要性, 可行性和有效性, 并分析了“渗透学习策略”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主要决定因素。

关键词:英语学习策略,英语课堂教学,教学过程

参考文献

[1] Chamot, A.U.Students Responses to Learning Strategy Instruction in the Foreign Language Classroom[J].For-eign Language Annals, 1993, 26 (3) :308~321.

[2] Cohen, A.D.1998.Strategies in Learning and Using a Second Language[M].New York:Longman, 1998.

[3] 董娟, 程月芳.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策略教学[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2002 (2) :52~55.

课堂讨论教学法范文第6篇

摘 要: “有效”之于“讨论”,其价值在于促进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学生更健康的成长。文章分析了问题提出的背景,然后以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为例,从问题设计具备探究性、学生参与具备主动性、课堂调控具备适度性、教师评价具备精准性等四个方面探索数学课堂有效讨论的策略。

关键词: 讨论;有效;策略;数学;探索

一、 问题提出的背景

最近参与了几次教研活动,听了一节《用一元一次不等式》,一节《反比例函数》,一节《特殊角的三角函数》,执教者有教坛新秀也有地区名师,既然是教研课,自然课堂气氛活跃、环节紧凑,执教者游刃有余,学习者紧张有序,听课者钦佩有加。笔者为了获取真经,每次都坐在班级中间,好与学生零距离接触,从这几节课中找到了一个共同的现象,就是合作讨论运用的最为频繁,每一问题提出,学生便自觉头碰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讨论开来,但笔者细致观察和聆听,学得了不少的经验但也看出了不少的问题,今不揣浅陋想做一探索。

二、 有效讨论的策略

1. 问题设计具备探究性

要想达成有效讨论,首先在于数学老师,讨论是针对对象的,这对象就是教师提出的问题。面对课堂中目不暇接的问题,哪些问题需要讨论,哪些问题不需要讨论,需要讨论的问题如何设计提问的方式,是直接给予还是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运用的语言如何表述才能让学生兴趣盎然而且目标明确,这些都会造成讨论的有效与否。

比如学习《不等式的性质》,如果这一节中的两个不等式的性质由老师直接讲述,则不利于学生探究能力的提高,更不利于学生主动探索意识的养成。这个时候如果给出不等式8>4,让学生分别在不等号的两边同时加上3、减去2,让学生讨论自己的发现。同样让学生在不等式8>4两边同时乘以2和-2、除以2和-2,讨论有什么样的发现。这种问题的设计就缺乏空间感,变成了给一个题目让学生完成任务的机械操作,讨论的有效性也难以体现出来。教师给学生的问题要让学生有发现的空间,比如《不等式的性质》这一节,我直接把两个不等式性质放到一个问题中让学生讨论,如果一个不等式中a>b,两边运用加减乘除同一个数字,不等号有什么变化呢?很快心急的同学说“都不变”,我提醒他们说,别急,再多找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数字看看,考虑周全一些。这样,很快学生投入到了热烈的讨论中,不但发现了不等式两条性质,甚至连两边同时乘以0后不等号变为等号都想到了。

2. 学生参与具备主动性

要想让讨论有效,教师设计问题的合理性只是前提,关键因素还是讨论的主体——学生,毕竟参与讨论是学生的事,学生是被动还是主动,会对讨论的有效性影响很大。教育实践和理论都证明,学生对所要做的事情兴致越高,参与的积极性就越高,参与的程度就越深,就越能高效地完成讨论任务。反之,学生毫无兴趣,被强制性的要求讨论自己并不关心的话题,势必会应付,何谈有效?

比如学习“三视图”的内容,学生在了解了简单的、规则的物体的主视图、左视图和俯视图后,比较容易选择出对应的图形。为了激发学生进一步掌握“三视图”,笔者课前准备了天安门的图片、学校体育馆的图片以及学生课桌的图片让学生讨论,并且能够画出这些实物的“三视图”。实物是立体的,“三视图”是平面的,学生对于教师选择的图片很有兴趣,纷纷主动作图再在小组里展示、修改,等到我让学生到讲台给其他同学展示的时候,几乎已经无法控制学生想表现的热情了,这种讨论的效果显然是完美的。

3. 课堂调控具备适度性

有效讨论,完全是学生的事情?非也,教师主导者和参与者的角色也不容忽视,如果任由学生讨论,教师只是袖手旁观,学生讨论的有效性也要打折扣。那么,教师如何主导或者参与讨论,才能让学生讨论更为有效呢?笔者认为,一是教师要能够及时发现问题,随时参与小组讨论;二是老师要在小组间巡视,观察学生表现,聆听学生发言,促进学生交流;三是防止学生进入误区,及时纠正提醒,如果问题很难解决,教师要及时介入,点拨学生思维,防止浪费时间。

比如学习《角》,其中一个难点是已知一个任意角,不知道其度数是多少,要求运用一把直尺和一个圆规两件文具,再画出一个角与这个角度数相等,怎么做呢?因为学生没有学到圆心角和全等三角形的内容,所以对于所给的圆规有什么作用,如何去用百思不得其解,导致很多小组讨论一直没有找到突破口,这个时候教师就不能看学生着急而无动于衷了,就要适时介入,学生讨论很久没有找出办法,所以听课的积极性和认真程度就明显高于平常了。

4. 教师评价具备精准性

教师的评价可以有效促进、激励学生进一步參与讨论,但是教师的评价要求具备精准性。所谓“精准性”就是教师评价不能模糊不清,也不能只是整体评价而不进行个体评价。首先,评价语言要精准。数学学科的答案不像文科答案,有很多时候具有唯一性,非错即对,所以老师对学生的回答要明确告诉学生,你的回答很好或者你的回答不对,你的思路正确或者你的思路不对,而不能用“也行、大概、差不多”这样的词语,让学生明白科学的严肃和严谨性。其次,评价的对象要精准。虽然对小组的整体评价不可或缺,但是教师要着重评价个体的表现,而且要点名评价,不可以笼统,这会让学生切实认识到老师对自己的关注,从而让学生的讨论更加积极认真。

比如学习《多边形的内角和和外角和》时,主要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这个条件,让学生探求多边形的边的个数与其内角和之间的关系,有的学生很快就找到了规律,帮助小组其他同学也明白了关系是n边形内角和就是(n-2)·180°的公式。此时教师就要着重表扬发现规律的那位同学,不但要表扬他善于发现和总结,而且还要表扬他乐于分享的品质,这就会鼓励其他同学效仿,促进小组讨论的效果。

“讨论”是一种学习方式,它促进了学生之间智慧碰撞交流,让学生形成合作意识,“有效讨论”强调“讨论”的价值意义,是对课堂“讨论”学习的一种严格的要求和规范,促进了学生的主动性和自信心,长远的意义在于培养学生的一种良好习惯和探索精神,以更好地真正促进学生成长。

作者简介:

赵建芬,江苏省海门市开发区中学。

上一篇:爱我中华手抄报内容范文下一篇:调查总结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