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的三级预防措施范文

2024-02-25

疾病的三级预防措施范文第1篇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08年10月至2009年10月, 已被中关村街道审批的特殊老年人共180例, 其中男82例、女98例, 年龄70~90岁, 平均年龄82岁, 由受过专门培训的医生和护士对其进行生活自理能力评估。

1.2 方法

评估标准分为身体自理能力占44分, 包括进食、个人卫生、洗澡、穿脱衣裤、如厕及大小便、移动等6项内容;日常生活能力占22分, 包括使用电话、外出购物、烹饪、料理家务、洗衣、外出、服用药物、处理财务等8项内容, 评估结果分为3个等级, 不能自理 (高度依赖) , 得分41分以上;半自理 (中度依赖) , 得分11~40分;自理 (轻度依赖和正常) , 得分1~10分。

2 结果

180名老年人中不同程度患有慢性疾病, 可以导致自理能力下降, 构成比率为 (自理状况/180) ×100%, 统计见表1。

3 讨论

3.1 评估结果显示

中关村街道所提供的特殊老年人, 生活自理占1% (2例) 、半自理占83% (152例) 、完全不能自理占15% (占28例) , 其中患有慢性疾病成为影响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的重要因素。

患有慢性病后导致生活自理能力下降, 需要别人照顾, 影响社区活动的参与。社区卫生服务应以病人为中心, 以家庭为单位, 以社区为范围, 采取以预防和治疗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工作。通过健康教育、慢病管理等工作不断提高老年人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 减少因慢性疾病所引起的生存质量降低。

3.2 评估结果提示

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以脑卒中后遗症为多数, 生活半自理以骨关节病、骨质疏松为多数, 其次是冠心病、糖尿病、肿瘤、高血压等疾病。脑卒中和骨关节病、骨质疏松是影响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的主要疾病, 做好这些疾病的三级预防可以极大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伴随人口老化的加剧, 骨质疏松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态势, 其严重后果是导致骨折, 骨质疏松骨折发病人数目前已超过心梗、脑卒中的总和。骨折后长期卧床可以发生以下并发症:肺炎、压疮、深静脉及肺栓塞、泌尿系感染、肾衰及老年性痴呆, 给患者身心带来巨大痛苦, 给家庭和社会到来沉重的经济负担。目前, 我国骨质疏松的人数高达6000万, 居世界首位, 骨质疏松症患者并发骨折者高达10%以上, 骨折已成为老年人生活质量下降甚至死亡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因此, 对骨质疏松骨折采取预防措施刻不容缓, 对骨质疏松的预防应强调“三级预防”。

一级预防:通过建立良好的饮食方式和生活习惯来预防骨质疏松, 通过补充钙片和维生素D, 适当运动, 保持体重, 戒烟限酒, 多吃虾皮、牛奶、水果、蔬菜及谷物。

二级预防:对有危险因素的患者定期检查, 对骨质疏松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众多, 其诊断依靠骨密度测定, 对高危患者定期检查, 钙和维生素D可长期服用, 绝经后长期服用二磷酸盐, 绝经5年中可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 对于75岁以上患者, 可间断使用降钙素和甲状腺激素。

三级预防:是指康复治疗。目的是治疗骨质疏松骨折, 减少骨质疏松骨折引起的并发症, 同时预防骨质疏松骨折的再次发生。

3.3 脑卒中的三级预防

目前脑卒中的病死率在中国已列入首位。评估表明, 生活不能自理者大部分为脑卒中患者, 因此, 对于脑卒中的三级预防, 对卒中患者的长期管理是社区医生的重要职责。

一级预防:通过周期性健康查体, 生活方式的调查, 获及相关的信息, 可将社区人群分为一般人群, 具有脑卒中危险因素的人群和脑卒中患者3种人群。对于一般人群可采用发放宣传材料, 健康讲座等形式, 将健康行为深入人心。

二级预防:对于60岁以上人群, 具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房颤、脑动脉硬化、颈动脉狭窄等人群分别按照相关疾病进行非药物干预和药物干预。

三级预防:对于突然出现脑卒中情况及时双向转诊, 最大限度地提高治愈率, 减少致残和死亡。

摘要:目的 通过对中关村地区特殊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的评估筛查出引起老年人自理能力下降的主要疾病, 加强三级预防。方法 对中关村地区180例特殊老年人进行身体自理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综合评估。结果 影响老年人自理能力下降主要疾病为脑卒中及骨质疏松、骨关节疾病。结论 加强对慢性病的三级预防从而提高老年人生存质量。

疾病的三级预防措施范文第2篇

关于印发县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工作实施方案

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各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

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我县被省卫生厅列为全州首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工作创建县。为做好此项工作,为全州扩展示范提供经验,我县制定了《xx县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工作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落实,按期达到省级示范县标准。

二O一一年

主题词:慢性病

综合防控

方案

通知

Xx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1年

日印发

校对:

(共印

份)

Xx县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工作实施方案

心脑血管疾病、癌症、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下统称慢性病)是影响我国居民健康和生命质量的主要疾病,同时也是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的疾病。为保障广大群众身体健康,根据医改工作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精神,立足实际,因地制宜,通过政府主导、全社会参与、多部门行动综合控制慢性病社会和个体风险,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早诊早治、疾病规范化管理减少慢性病负担,全面推动慢性病预防控制工作。

二、组织领导

为切实加强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工作的领导。决定成立富宁县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下: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县卫生局,由局长同志担任办公室主任,,工作人员由慢性病防控科人员组成,办公室下设技术指导组、宣传教育组、综合协调组。

领导小组工作职责:负责组织领导、推动全县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工作,审议我县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工作实施方案,定期组织召开领导小组会议,督促落实相关部门 2

的职责,协调解决实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工作中的困难和重大问题。

办公室工作职责:负责工作规划与计划制定,协调管理、督察落实领导小组会议议定事项,承办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事项,研究提出实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工作的措施建议,做好考核评估。

三、工作目标

到2013年底,达到全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县标准。主要指标如下:

1.知识知晓率:人群慢性病知识知晓率达到70%以上;自我血压水平知晓率达到70%,自我血糖水平知晓率达到30%。

2.健康行为形成率:成年男性吸烟率控制在60%以下;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低于8克;平均每天运动量6000步以上的成年人的比例达到35%以上。

3.慢性病早期发现率:高血压、糖尿病登记率不低于当地调查患病率或全国平均患病率的60%;干预人群重点癌症早诊率不低于50%。

4.慢性病管理率:人群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规范化管理率分别不低于35%和30%。

5.慢性病控制率:人群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血压、血糖控制率分别不低于30%和25%。

四、工作内容

(一)收集基础资料,开展慢性病相关社区诊断。收集、整合并分析示范区基础信息和资料,建立示范区基础信息数据

库。分析当地主要慢性病及危险因素流行情况,确定重点目标人群和优先领域,明确主要策略和行动措施。

(二)建立和完善慢性病监测系统。逐步建立和完善覆盖示范区全人群的慢性病监测系统,至少包括慢性病死因监测、肿瘤登记、心脑血管事件报告、慢性病危险因素监测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信息等基本内容,不断提高监测质量。建立慢性病信息管理平台,定期发布示范区慢性病预防控制相关信息。

(三)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充分发挥大众传媒在慢性病预防控制工作中的作用,突出地方特色,围绕控制烟草消费、推动合理平衡饮食、促进健身活动等重点内容,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建立长效运行机制。基本要求如下:

1.当地主要媒体要设置固定宣传专栏,广泛开展慢性病预防宣传教育。

2.区县慢性病防控专业机构每年为基层卫生服务机构提供健康教育资料模板和核心信息,并且能够达到相关数量要求。

3.社区居委会(村委会)为居民开展健康讲座和咨询,设立慢性病综合防控知识宣传栏,发放慢性病防治相关宣传材料,普及慢性病防控知识和理念。

4.学校为学生开设慢性病相关健康教育课。利用幼儿园家长会等形式,举办合理膳食、口腔保健等知识讲座。

5.政府组织社会各界,积极支持并参与全国高血压日、联合国糖尿病日、肿瘤防治宣传周、世界无烟日、全民健身日、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日、全国爱牙日等宣传日活动。

(四)深入开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面向全人群,深入开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推广简便技术和适宜工具,提高居民自我管理健康的技能。基本要求如下:

1.政府组织,多部门参与,广泛开展群众性健身活动, 鼓励群众广泛参与健身运动。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建设有利于身体活动的支持性环境,组织职工开展群体性健身活动,落实工作场所工间操健身制度,实施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

2.推广食品营养成分标签,鼓励并引导食品生产企业开发和生产低糖、低脂和低盐等有利于健康的食品,通过健康教育宣传合理膳食的知识,科学指导人群合理营养、平衡膳食。

3.政府部门带头,全社会开展控制吸烟行动,创建无烟场所、单位。

4.创建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示范社区、示范单位、示 范食堂或示范餐厅。

(五)重视慢性病高危人群,采取预防性干预措施。 1.各类单位定期为职工提供体检,及早发现慢性病高危人群和患者。在有条件的场所建立健康指标自助检测点,提供体格测量简易设备。

2.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落实35岁以上人群首诊测血压制度,提供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血糖等服务。

3.对超重肥胖、血压正常高值、糖调节受损、血脂异常和现在每日吸烟者等慢性病高危人群实施管理和健康指导。

4.在有条件地区开展以儿童为重点的口腔龋齿检查,对检查中发现患有龋齿的儿童及早进行充填,开展适龄儿童窝沟封闭。

(六)加强基层慢性病防治,规范慢性病患者管理。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加强慢性病患者规范化管理,提高社区高血压和糖尿病管理率。建立慢性病管理信息系统,开展慢性病管理效果评估。强化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作用,推广“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小组”等模式。针对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康复期等慢性病人,以社区居委会(村委会)、工作场所为单元,组织患者学习慢性病知识,交流防治经验,逐步提高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能

五、各部门工作职责

乡镇政府:将慢性病预防控制工作列入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和重要议事日程,制定出台慢性病预防控制方案和慢性病防控及病人治疗相关公共措施,并组织实施。

县财政局:将慢性病综合防控经费纳入当地政府预算,按地方和中央配套比例为1:1配套,慢性病防控工作经费按不低于县疾控中心业务总经费的10%配套,并根据经济发展和财政增长情况逐年增加。

县卫生局:成立技术专家组负责技术指导和决策咨询,在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设立慢性病防控专业科室,进一步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加强慢性病患者规范化管理,建立

慢性病信息管理平台,开展慢性病管理效果评估。对超重肥胖、血压正常高值、糖调节受损、血脂异常和现在每日吸烟者等慢性病高危人群实施管理和健康指导。开展以儿童为重点的口腔龋齿检查,对患有龋齿的儿童及早进行充填,开展适龄儿童窝沟封闭,引导食品生产企业开发和生产低糖、低脂和低盐等有利于健康的食品,推广食品营养成分标签,提供慢性病管理的其他技术指导,加强慢性病防控队伍建设,督促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安排专人负责慢性病防控工作,完成培训任务、开展社区诊断、监测等工作任务指标。

县教育局:实施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各类中小学校要开设慢性病相关健康教育课,利用幼儿园家长会等形式,举办合理膳食、口腔保健等知识讲座。具体指标:中小学校开设学生健康教育课达100%,慢性病防控知识授课时间每学期以班级为单位不少于2学时;幼儿园100%开设健康讲座,每年至少举办2次合理膳食、口腔保健知识讲座。

县人力和社会保障局:核定县慢性病防控专业科室人员编制3人,并于2012年招录工作人员充实到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县委宣传部、县文化广播电视体育旅游局、团县委、县总工会、县妇联、县残联:由县委宣传部、县文化广播电视体育旅游局牵头,团县委、县总工会、县妇联、县残联配合开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广泛宣传和活动。具体要求:制定媒体健康生活方式行动传播计划,在主流大众媒体上设置有慢性病宣传专栏,每半年在电视台宣传至少1次,每年在公共场所设置不

少于2块户外广告牌,每年为基层卫生服务机构提供数量能够满足要求的健康教育资料、模板和核心信息,每年提供印刷资料和宣传栏模板分别不少于8种,每年提供不少于6次公众健康咨 每年提供不少于3种音像资料模板,每年提供不少于8次健康知识讲座的核心信息及参考教案,鼓励群众广泛开展健身活动,每年组织不少于1次多部门群众参与的集体性健身活动,每天运动量达到6000步以上成年人达到35%,各社区有3个以上群众性健身活动团体,每月至少组织开展1次活动。

各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社区居委会(村委会)工作职责:设立慢性病综合防控知识宣传栏或者采用其他宣传方式开展慢性病预防宣传教育。组织职工开展群体性健身活动,配有简便活动器材。定期组织职工体检,建立健康指标自助检测点,提供体格测量简易设备(如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血糖等设备)。开展控制吸烟行动,创建无烟场所和无烟单位。创建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示范单位、示范食堂或示范餐厅。参与全国高血压日、联合国糖尿病日、肿瘤防治宣传周、世界无烟日、全民健身日、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日、全国爱牙日等宣传日活动。新华镇各社区还要以社区居委会、社会团体工作场所为单元,组织患者学习慢性病知识,交流防治经验,逐步提高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六、实施时间和工作步骤

(一)组织宣传发动阶段,20011年7-8月。制定下发方案,建立组织机构,开展声势浩大的宣传发动工作,营造良好的实施环境。

(二)实施阶段, 2011年9月至2013年1月,各乡镇政府、各机关、企事业单位根据工作职责和管理范围开展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

(三)攻坚阶段,2013年2月底前,各乡镇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再次对照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内容作查缺补漏。

(四)自查评估阶段,2013年3-4月。领导小组办公室参照卫生部制定的《国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考核框架》对全县的慢性病防控工作进行自查评估。

(五)巩固和申报阶段,2013年5月以后。县政府按程序向相关部门申报省级示范区等级。各级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继续巩固工作成效,做好迎接省州的考评。

七、保障措施

(一)政策保障。各乡镇和部门、机关、企事业单位要把慢性病综防控工作纳入议事日程,列入常规工作的任务,要出台相关的政策,制定活动方案,配备联络员,每月将工作开展情况活动(含图片)上报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经费保障。县财政要把慢性病防控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安排专项经费。

疾病的三级预防措施范文第3篇

现在秋天的天气早晚温差较大,导致人的抵抗力下降,各种致病菌生长、繁殖加快,一些传染病也就悄悄地开始传播。而我们儿童是多种传染病的易感人群,学校是人群聚集场所,因此,应该时刻敲响警钟。

传染病虽然可怕,但也可以预防,可以治疗。为保障同学们有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远离传染病,请同学们注意以下几点:

(一)讲究个人卫生,勤洗手洗脸,换洗衣服。 (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饮食均衡,作息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大家应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多到室外呼吸新鲜空气,每天我们都应坚持做好课间操,积极上好体育课。 (三)注意饮食,多喝水,多吃瓜果蔬菜,维持身体营养平衡,不吃生冷、变质的食物。

(四)尽量不去空气流通不畅、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 (五)注意环境卫生,创造整洁的校园环境。不要随意乱扔废纸、乱丢食品包装袋、不随地吐痰等,我们希望所有的同学用我们的举手之劳,维护我们整洁的环境。

(六)教室内要每天通风换气,避免细菌滋生。教室的门窗要常开。

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讲究卫生,预防疾病。让我们大家健康、快乐地学习、生活!

预防疾病发言稿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天气渐渐冷了。随着气温的降低,细菌、病毒等更容易存活,我们要特别注意呼吸道疾病等传染病的预防。要想不被这些传染病侵袭,我们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注意气候的变化,及时增减衣物。

2、保持室内空气清新。虽然天气比较冷,但在每天上课前、课间,应该要打开门窗通风,保持空气流畅。

3、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充足的睡眠、营养均衡的饮食都有助于调节我们身体的各种机能,增强我们的抗病能力。

4、进行合理的体育锻炼。适当的户外运动,提高抵抗力。

5、加强个人卫生和个人防护。勤洗手,打喷嚏或咳嗽时用纸巾掩住口鼻,与呼吸道传染病患者接触时佩戴口罩,这些都是保护自己不受疾病侵害的有效手段。

6、尽量少去人员密集、通风不良的场所。

7、早发现、早治疗。一旦出现咳嗽、咽痛、流涕等呼吸道症状应及时就诊,明确诊断,科学用药。

最后祝老师们、同学们健健康康度过每一天!

预防食物中毒演讲稿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注意食品卫生,预防病从口入》。 保尔.柯察金曾经说过:“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而我们少年儿童的生命更像一朵含苞欲放的花儿,娇嫩纤弱,应该珍爱。然而,在我们身边,随时都可能因为某些举动而发生危及我们生命的事,所以,我们从小就应该提高安全意识。

食物是我们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但食物的质量问题和人在饮食时的不注意也会导致一些疾病甚至食物中毒,而我们小学生由于幼稚无知可能是最大的受害者。

在学校,有些同学经常会从路边的小摊随意买一些零食。一放学,校门口的小吃摊前人来人往,那些烧烤摊更是被同学们围得水泄不通。同学们啊,当你们大快朵颐时,却不知这些食品有些是“三无”产品:过期食品、含有色素和防腐剂的食品,甚至是地下工厂生产的食品。一些同学因买了这一类食品,吃过后轻则腹痛,重则呕吐、腹泻、以至食物中毒。另外,有的同学刚玩过,手弄得脏兮兮的,便吃东西;有的同学吃东西的时候不注意节制,暴饮暴食。这样都可能会危害我们的健康。

目前,我国许多地方都发生了手足口病,给儿童的学习、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有的甚至危及生命。

疾病的三级预防措施范文第4篇

春联的手抄报

1春联的手抄报

2春联的手抄报

3春联典故

据说五代时的后蜀国国君孟昶是个喜欢标新立异的国君,在公元964年岁尾的除夕,他突发奇想,让他手下的一个叫辛寅逊的学士,在桃木板上写了两句话,作为桃符挂在他的住室的门框上。这两句话是“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第一句的大意是:新年享受着先代的遗泽。第二句的大意是:佳节预示着春意常在。由此开始,桃符的形式与内容都发生了变化,这不仅表现在开始用骈体联语来替代“神荼”、“郁垒”,而且还扩展了桃符的内涵,不只是避邪驱灾,还增加了祈福、祝愿的内容。这就成了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到了宋代,在桃木板上写对联,已经相当普遍了。王安石的《元日》诗中写的“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就反映了每到除夕之日,家家户户挂桃符的盛况。同时,随着门神的出现与用象征喜气吉祥的红纸来书写桃符,以往的桃符所肩负的驱邪避灾的使命逐渐转移给门神,而桃符的内容则演化成用来表达人们祈求来年福运降临与五谷丰登的美好心愿。

“春联”一词的出现,则是在明代初年。当年明太祖朱元璋当上皇帝之后,喜欢排场热闹,也喜欢大户人家每到除夕贴的桃符,就想推广一下。在一年的除夕前他颁布御旨,要求金陵的家家户户都要用红纸写成的春联贴在门框上,来迎接新春。大年初一的早晨,朱元璋微服巡视,挨家挨户察看春联。每当见到写得好的春联,他就非常高兴,赞不绝口。在巡视时见到一家没有贴春联,朱元璋很是生气,就询问什么原因,侍从回答说:这是一家从事杀猪与劁猪营生的师傅,过年特别忙,还没有来得及请人书写。朱元璋就命人拿来笔墨纸砚,为这家书写了一副春联:“双手劈开生死路 ,一刀割断是非根。”写完后就继续巡视。过了一段时间,朱元璋巡视完毕返回宫廷时,又路过这里,见到这个屠户家还没有贴上他写的春联,就问是怎么回事?这家主人很恭敬地回答道:“这副春联是皇上亲自书写的,我们高悬在中堂,要每天焚香供奉。”朱元璋听了非常高兴,就命令侍从赏给这家三十两银子。由此可见,“春联”的得名与推广,是朱元璋采取行政命令的办法,颁布御旨才得以在家家户户推广开来的。

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与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一一论述。春联在当时已成为一种文学艺术形式。

春节贴春联和门神

据说贴春联的习俗,大约始于一千多年前的后蜀时期,这是有史为证的。此外根据《玉烛宝典》,《燕京岁时记》等著作记载,春联的原始形式就是人们所说的“桃符”。在中国古代神话中,相传有一个鬼域的世界,当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盖三千里的大桃树,树梢上有一只金鸡。每当清晨金鸡长鸣的时候,夜晚出去游荡的鬼魂必赶回鬼域。鬼域的大门坐落在桃树的东北,门边站着两个神人,名叫神荼、郁垒。如果鬼魂在夜间干了伤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垒就会立即发现并将它捉住,用芒苇做的绳子把它捆起来,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惧神荼、郁垒。于是民间就用桃木刻成他们的模样,放在自家门口,以避邪防害。后来,人们干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垒的名字,认为这样做同样可以镇邪去恶。这种桃木板后来就被叫做“桃符”。

到了宋代,人们便开始在桃木板上写对联,一则不失桃木镇邪的意义,二则表达自己美好心愿,三则装饰门户,以求美观。又在象征喜气吉祥的红纸上写对联,新春之际贴在门窗两边,用以表达人们祈求来年福运的美好心愿。

为了祈求一家的福寿康宁,一些地方的人们还保留着贴门神的习惯。据说,大门上贴上两位门神,一切妖魔鬼怪都会望而生畏。在民间,门神是正气与武力的象征,古人认为,相貌出奇的人往往具有神奇的禀性与不凡的本领。他们心地正直善良,捉鬼擒魔是他们的天性与责任,人们所仰慕的捉鬼天师钟馗,即是此种奇形怪相。所以民间的门神永远都怒目圆睁,相貌狰狞,手里拿着各种传统的武器,随时准备同敢于上门来的鬼魅战斗。由于我国民居的大门,通常都是两扇对开,所以门神总是成双成对。

疾病的三级预防措施范文第5篇

1 背景分析

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快速发展, 促进了各行各业的较好发展, 在这个大背景下, 养猪业也取得了不俗的成就。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 对于肉禽类的需求量逐渐增加, 但市场上如病猪、死猪等问题猪肉现象时有发生, 而环境的进一步恶化也导致对于健康猪肉的需求量有增无减, 然而受到各方面客观因素的制约, 猪的疾病预防于治疗难以在很大的范围内取得见效。

鉴于此, 如何有效提高养殖户对猪的健康免疫认知水平, 为市场提供更多优质健康的猪肉已经成为时代课题, 需要更多的专业人士给予关注。

2 常见疾病概述

关于养猪中常见的疾病, 笔者通过收集资料, 整理如下。一是猪蹄病, 实质是指猪的肢体病, 发病的症状表现为关节肿大, 严重时还会导致猪脚破裂, 一般说来, 患有肢蹄病的猪通常都无法正常的站立。二是猪的消化系统疾病, 是对病毒性腹泻疾病、细菌性腹泻疾病及出血肠炎疾病的总称, 养殖户可以通过对猪的形态和粪便进行判定。三是呼吸道疾病, 主要症状表现为咳喘、呼吸急促;同时, 食欲消减, 情况严重时还伴有发烧、肺炎的症状。四是猪瘟, 主要是由猪瘟病毒所引起, 具有高度传染性, 死亡率高, 且临床表现复杂, 开始表现为体温升高, 食欲减退, 喜欢钻草窝, 随后开始拉稀, 约1周的时间便可以致其死亡[2]。

3 预防与治疗的重要性

养殖猪的常见疾病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包括季节温度的变化, 环境影响, 且如果不及时加以处理, 部分高发病还较为可能传染给其他健康的猪, 从而影响整个养殖环境, 而预防的主要目的是保障养殖工作的顺利进行, 即使猪能健康成长, 最终向市场输入品质优良的肉。此外, 正如上文所述, 养殖是农村创造财富的有效手段, 所以关于猪的疾病预防与治疗, 既是保障人们的饮食安全, 也是保障农村经济的稳步发展, 是社会主义建设成果共享。

4 疾病预防误区分析

4.1 条件落后难以保障

时代的发展, 关于养殖领域的建设成果丰硕, 现代化养殖技术的观念逐渐得到普及, 例如, 部分先进地区, 率先对猪圈的环境进行现代化技术保障, 准确、及时地对养殖情况进行动态监督;在温度方面, 恒温器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旦出现问题能很快做出应对。但在落后地区难以享受到先进化设备的保障, 这是现有的物资基础条件对现代化养殖技术中, 猪的疾病预防与治疗起到的阻碍作用。

4.2 缺乏指导缺乏科学

结合地区的实际情况来看, 由于经济条件有限, 技术方面也较为贫乏, 笔者结合实践调研经验发现, 本地区当前养殖还处于较为传统的阶段, 即大都是经验养殖, 由于理论储备的缺失, 导致养殖的过程中, 对猪发病的规律把握不够准确。例如, 呼吸道疾病和猪瘟病发症都伴随食欲消退, 缺乏理论支撑的养殖户则很有可能将之进行混淆的错误处理, 由此造成的结果可想而知[3]。

4.3 体系构建有待完善

笔者认为, 安全、高效的养殖系统构建, 对于养殖效率的提高, 养殖户经济增收, 市场绿色猪肉具有重要的意义。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 构建体系的发展之路还较为长远, 首先, 缺乏相关部门的有效管理, 导致养殖户之间各自为战, 进而因市场影响陷入恶性循环, 更有甚者在养殖中添加禁用激素;其次, 养殖户的自身认知也有待提高, 基础设施需要有所保障;另外, 关于沼气池的建设体系也不失为保障养殖的重要手段。

5 预防与治疗的建议分析

5.1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养殖作为农村收入的重要手段, 政策方面应该享受相应的扶持, 而通过近些年关于该方面的财政支出的数据分析来看, 还需要在某些环节加以监管, 保障政策扶持的有效性;此外作为特色社会主义国家, 承认“先富带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政策;同时, 笔者坚持认为, 在先进地区在养殖项目应该对落后地区予以帮助, 而政府通过该方面项目的招商引资, 吸引技术手段先进的企业来整个落后地区的养殖业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政策扶持。

5.2 技术培训提高质量

可以说, 养殖技术培训是促进现代化养殖的关键部分, 而基于我国的实际情况而言, 笔者认为, 可通过村委会的形式来对技术培训进行落实, 即通过广播、宣讲等形式对养殖技术进行普及, 高一层的领导机构;或者可组织专家技术人员深入基层, 了解情况, 如定期聘请专家到养殖现场进行疾病预防的知识演讲, 并对养殖条件进行分析和建议。此外, 电视媒体等机构也可以积极发挥自身的职能, 如通过活动的形式组织养殖户进行经验的交流, 还可以多引进其他地区先进的养殖经验。总而言之, 就是要想方设法对养殖的经验和技术进行交流与学习, 促进养殖技术的进一步发展[4]。

5.3 构建完善养殖体系

正如上文所述, 笔者认为, 提高地区养殖技术的发展, 可通过养殖体系的构建来加以实现, 这样可以很好地发挥集群效应, 提高关于养殖过程中猪的疾病预防和治疗水准。首先, 要对相对分散的养殖户进行统一的管理和引导工作, 如可以成立绿色食品公司, 既可以提高猪的养殖水平, 又能提高猪肉的附加价值, 促进增收;其次, 通过养殖经验交流的活动, 提高对疾病的预防和治疗能力;最后, 基础设施也应该跟上市场的发展。

6 结语

关于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疾病预防与治疗意义重大, 如何能有效提高疾病预防和治疗的水平成为当前需要重视的课题, 笔者认为, 构建安全、高效的养殖体系不失为一条可选之路。本文就养殖过程中的相关问题进行概述, 并提出自己的建议与思考。

摘要:随着居民物质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 对肉类的需求量也保持高速增长, 需求的增长促使猪肉供给前景可观, 所以近年来该行业的发展取得了较为不俗的成绩。我国是养殖大国, 可以说, 养猪业是当前农村创造经济的有效手段之一。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更高追求;同时, 目前市场上的死猪肉、病猪肉现象又比较泛滥, 所以急需加强养殖户对于免疫的认知水平, 但客观而言猪的疾病种类繁多, 预防能力又受到较多因素的制约, 所以预防难度高、治疗难度大。

关键词:猪疾病,预防,治疗

参考文献

[1] 张园园, 孙世民, 王仁强.生猪养殖规模化主体行为意愿的影响因素——基于Probit-ISM分析方法的实证研究[J].技术经济, 2015 (1) :95-100.

[2] 张铁锋.浅谈猪的疾病预防与治疗[J].农业与技术, 2014 (11) :202.

[3] 黄培飞, 张晓晓, 陈雪丽.浅谈猪的疾病预防与治疗[J].农民致富之友, 2015 (8) :256.

疾病的三级预防措施范文第6篇

------预防校园欺凌及安全工作征文

校园,是培养人的地方,是文明的殿堂;校园,本该是一方净土!然而近年来,却常常看到各地学校暴力事件的发生。有些同学喜欢用暴力解决问题,欺负弱小。这些现象给宁静的校园蒙上了一层阴影。

校园欺凌最直接的危害是令受害者在心灵及肉体上感到痛苦,我们的学生都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应该享有一个健康良好的学习环境,应该受到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保护。校园欺凌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一、语言暴力。有的同学喜欢耍派头,总是盛气凌人、目空一切,把脏话都变成了口头禅,一说话就扯开嗓子喊,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的存在。殊不知这些表现都显得很没有素质、很没有教养。

二、以大欺小,以众欺寡。有的同学喜欢欺负弱小的同学,将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有些时候为了一点小事,大打出手。常常因为“鸡毛蒜皮”的小纠纷,由口语辱骂升级到拳脚相加。

三、讲所谓的“义气”,用暴力手段争论长短。这类事件,往往由上述两种形式引发的,由个人与个人之间,升级

- 1不良的引诱,做一名有文化、有修养、有礼貌、有智慧的学生。

同时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在受人欺侮,遇到危险或可能发生危险时,要主动、及时地和老师、家长、警察取得联系,积极争取学校、社会和家庭的保护和帮助。

而作为一名教师一定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要更加积极主动,去普及校园暴力带来的恶劣影响,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广大学生,杜绝校园暴力,创建和谐校园。我们利用自习课的时间带领学生观看相关的法制节目,一方面普及法律知识、防范校园欺凌,另一方面缓解学习压力、增加学习乐趣;利用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黑板报和班级文化等平台引导学生、学生家长,充分认识校园欺凌所带来的伤害。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能做什么?教师,教书育人,在我们教好书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怎样育人。所以我们应该想想如何在自己的课堂中让我们的学生学会做人。理论说教固然有效,以身作则则是一种更有效的教育。

再次,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良好的家庭教育,和谐的家庭氛围有助于孩子养成积极乐观的心态,在这种家庭中成长的孩子很少与其他人发生正面冲突。很多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背后都有一个令人唏嘘的家庭存在。所以我们了解孩子的家庭状况,通过开家长会、家访、至家长一封信等方式,

上一篇:搅拌站站长工作总结范文下一篇:合作意识与团队精神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