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理工大学图书馆

2023-02-07

第一篇:哈尔滨理工大学图书馆

华南理工大学图书馆

华南理工大学图书馆创建于1952年,是全国重点理工科高校大型图书馆之一,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13个“外国教材中心”之一。新老图书馆连成一体,楼高四层,总建筑面积达2.1万平方米;另有分馆,位于学校北区1号楼内,建筑面积600平方米。全馆设有各类型阅览室12间,阅览座位1900个。

概况

华南理工大学图书馆创办于1952年,原名华南工学院图书馆,由涵盖中山大学、岭南大学、湖南大学、广西大学等几所当代名校在内的中南5省12院校的图书馆整合而成。其后,馆名及馆藏结构随着学校的发展曾有多次变化,直至1988年1月,随着学校升格为华南理工大学, 图书馆相应更名为华南理工大学图书馆。本馆是全国重点理工科高校大型图书馆;设有教育部直属的“外国教材中心”;拥有教育部授权具有查新资质的部级理工类科技查新工作站。

目前,华南理工大学图书馆由总馆、南校区图书馆和化机分馆组成,3座馆舍总面积共有67168平方米。总馆位于华南理工大学北校区正门东面,建筑面积达2.4万平方米,设有馆长室、流通部、情报参考咨询部、办公室、期刊部、电子文献信息部、采访部、阅览部、外国教材中心、编目部、系统部、华图信息中心等12个行政业务部门;南校区图书馆位于广州市番禺区广州大学城内,2006年9月建成使用,建筑面积达4.23万平方米,设有办公室、文献资源建设部、文献资源服务部、参考咨询服务部、信息技术服务部等5个行政业务部门;化机分馆位于北校区工控学院教学楼内,建筑面积600平方米,设有流通和阅览2个业务部门。

馆藏

[1]华南理工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结合,管、经、政、法、文、艺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图书馆作为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根据学校的性质和专业设置进行文献资源建设。我馆通过多种途径有计划、有重点地采集国内外书刊资料,重点入藏计算机、自动化、电力、交通、汽车、建筑、机械、化工、轻工、材料、电子与信息、食品与生物、造纸与环境、工业装备与控制、工商管理、电子商务等学科文献,并兼顾数、理、化基础学科、外语;重视人文与社会科学文献资料的收藏,如经贸、法学、新闻传播、艺术、旅游酒店与管理等学科文献;其文献类型包括图书、期刊、学位论文、会议录、标准、专利、产品目录及各种工具书。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经过几代人的辛勤努力,华南理工大学图书馆形成了卷帙浩瀚、学科齐全、珍品荟萃的馆藏体系。到2009年底为止,图书馆馆藏总量549万册,其中,纸质文献313万册,电子文献236万册。

近年来图书馆重视发展电子文献资源,根据学校“211工程”、“高水平大学”建设的需要以及师生对多元化信息的需求,有计划的重点引进国内外各种题录、文摘、全文型网络、光盘数据库。我馆现已拥有国内外重要网络、光盘数据库173个,包括世界著名科技文献检索工具以及在全球享有盛誉、学术价值很高的电子期刊全文库、博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电子图书等;目前,我校广大师生通过校园网可以检索、利用的中、外电子图书、电子期刊、电子版博硕士学位论文约174.75万册(种、篇)。另外还有Dialog国际联机检索系统,可提供600多个大型专业数据库的使用。以上数据库的内容覆盖我校各学科、专业领域,能为广大师生提供全球最新的高质量的科研信息,使他们能及时把握世界科技发展的前沿动态和研究热点,从而促进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

现代化建设

在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图书馆抓住机遇,务实开拓,借“211工程”和高水平大学建设契机,努力建设图书馆文献信息网络系统。该系统由引进的国外技术先进、配套成熟的Horizon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网上信息发布和服务以及光盘网络系统组成,已通过光纤与校园网、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国际互联网(INTERNET)联

网。 Horizon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基本覆盖图书馆日常业务管理,包括公共查询、采访、编目、流通、期刊、网上查询等模块。其网上查询模块(iPAC)可使读者从网上迅速、准确地检索馆藏书目信息及读者借阅信息。

1998年建成“树华电子智源中心”——电子阅览室,是由香港知名人士方润华先生捐资建设的;该室设有97个电脑机位,其先进的光盘网络系统可支持校园网上多用户同时访问;能为读者提供国内外重要光盘、网络数据库的检索以及Dialog国际联机检索;读者可浏览获取校园网、CERNET、INTERNET上大量丰富的信息资源,利用各种VCD、多媒体教学课件等。

图书馆重视开发、利用馆藏资源,已建有“馆藏中外文书刊书目数据库”、“本校博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重点学科网络资源导航库”、“建筑艺术与技术资料库”等;并与广州石牌地区高校联合建设了“六校馆藏中外文期刊联合目录”、“六校馆藏光盘、网络数据库联合目录”、“六校图书馆免费电子全文数据库”、“六校图书馆报纸馆藏库”等。这些数据库均可通过图书馆主页进行访问和查询。

读者服务

图书馆为读者提供各种形式的文献信息服务:馆内文献借阅,广州石牌地区高校图书馆馆际互借,并与CALIS(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工程中心、文理中心、CASHL(高等学校人文社科文献中心)、国家科技文献信息中心、清华大学、厦门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奥凯化工信息中心、广东重点高校等许多单位建立了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互助关系,使中外文原文的获取率得到很大提高。

图书馆电子阅览室为读者提供网络、光盘数据库检索,网上信息查询,为读者提供各种外语学习磁带的听音、专业会议缩微平片的阅读以及欣赏名著佳片。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图书馆积极利用图书馆主页为广大师生开展网络信息服务,实现了网上图书预约、续借及催还服务;通过图书馆主页可方便查询、利用我馆引进购买的国内外重要光盘、网络数据库、本馆自建的特色数据库以及网际导航系统等;通过“书目信息”,读者可及时获得馆藏书目以及最新书刊资讯;通过“个性化服务”可以方便的从网上查阅本人借阅信息和向图书馆推荐在教学、科研中所需要的书刊资料;“电子资源”、“期刊园地”等栏目,内容新颖实用,信息量丰富,已成为最受广大师生欢迎的栏目。本馆技术服务部门可为读者提供静电复印、胶印、光盘刻录、磁带复录、资料装订等服务项目。

华南理工大学科技查新工作站是国家教育部授权具有查新资质的部级理工类科技查新工作站,我馆科技查新队伍实力雄厚,能为校内外科研人员提供高质量、高标准的科技查新及项目咨询服务;广大校内外查新用户点击图书馆主页上的“科技查新”,即可浏览查新服务的介绍,并可直接下载“科技查新委托合同”,通过E-mail发送至情报咨询部。此外,我馆还积极开展参考咨询、专题定题情报服务、用户培训以及文献检索课教学实习等各项服务;华南理工大学外我馆负责管理国家教育部设在我校的外国教材中心,重点引进化工、工程图学的外国优秀教材及教学参考书,建设有外教中心网站,不定期发布外国教材新书信息和外国教材研究评介文章。

广州华图信息中心(读者服务部)是图书馆以经营信息技术咨询、电子技术服务、摄影、打字、复印服务以及兼营文献出版物等的经济实体。

数据库建设

图书馆努力开发、利用馆藏资源,已建有“馆藏中西文书目数据库”、“馆藏中外文现刊数据库”、“博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读者信息数据库”以及广州地区高校联合建设的“中外文期刊数据库”、“馆藏光盘、网络数据库联合目录”。

队伍建设

图书馆拥有一大批各种专业的博硕士研究生、双学位、本专科毕业的业务、技术人员,

很好地担负着我馆文献资源建设、文献加工整序、读者服务、情报咨询、系统维护、技术开发等各项工作。全馆南北校区共有工作人员130人(不含临工),大专学历以上人员占83%,具有中、高级职称人员占47%。图书馆现代化建设极大地促进了馆员学习各种新知识、新技术的积极性,广大图书馆员努力工作,勤奋学习,与时俱进,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以适应现代化信息时代的需要,更好的为学校的教学、科研服务。

树华电子智源中心

图书馆“树华电子智源中心”──电子阅览室是由香港著名人士方润华先生捐资建设的。该室面积300平方米,设有97个厢座屏风式电脑机位,设备先进,环境优雅,为读者提供光盘、网络数据库检索、国际联机检索;浏览获取校园网、CERNET、INTERNET大量丰富的信息资源;以及学习利用各种VCD、多媒体教学课件等。

外国教材中心

华南理工大学图书馆是国家教育部下属的全国十四个外国教材中心之一,重点引进化工、工程图学的外国优秀教材及教学参考书,每年出版《外国教材新书目录》和《外国教材研究评介》 。

华南理工大学教材供应中心

图书馆负责管理的教材供应中心担负着全校本、专科生、研究生教材的计划、订购及销售任务。“中心”以“服务教学”为宗旨,开设了教材样本陈列室,供师生浏览选购。广州华图信息中心

华图信息中心是图书馆以经营技术咨询、电子技术服务、摄影、打字、复印服务以及兼营文献出版物等的经济实体。

华南理工大学图书馆情报咨询部是为用户提供信息服务的业务部门,主要为用户提供 代检代查、读者咨询、论文收录引用检索、原文传递、馆际互借、科技查新、文献开发、用户培训等优质服务。情报咨询部具备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素质高水平队伍,工作人员全部具备学士学位及硕士学位。咨询人员将为校内外师生及科研人员提供高质量、高标准的科技查新及各项信息服务。

自建资源 华南理工大学博硕士学位论文库hot华南理工图书馆视频服务系统hot天河九校免费电子全文数据库hot

轻工技术现代图书(CADAL子项目)hot建筑艺术与土木工程资料库hot管理案例全文数据库hot天河九校创新参考数据库hot

数据库浏览 常用数据库 中文数据库 外文数据库 试用数据库 视频数据库 光盘数据库 自建数据库 全文数据库 文摘数据库 数据库点击排行

学科主题浏览 综合 哲学/宗教 经济/金融/管理 政治/军事 法律 社会科学 历史/地理 新闻传播 图书/情报/档案 教育学/心理学 语言/文学 文化/艺术/体育 数学 物理学 化学/化工 生物 天文/地学/海洋学 农林科学 医药卫生 工程技术 材料科学 机械科学 能源电力 建筑/土木 计算机/电子/通信 交通运输 环境科学 轻工/食品 航空航天 安全科学

电子资源版权公告 版权公告 违规案例

自建电子资源 轻工与食品学科资源 化学与化工学科资源 机械与汽车学科资源 土木工程与管理专题库 建筑艺术与土木工程资料库 华南理工大学博硕士论文库 CALIS重点学科导航库 CADAL轻工图书与学位论文库

第二篇:西安理工大学图书馆简介

图书馆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49年的国立北平高级工业职业学校图书馆,其前身是北京机械学院与陕西工业大学图书馆于1972年合并组建的陕西机械学院图书馆,1994年更名为西安理工大学图书馆。现图书馆由1999年建成的金花校区主馆、2005年建成的曲江校区分馆和2004年合校的莲湖校区分馆组成,建筑面积共计3.1万平方米。设有26个阅览室,阅览座位约5000个。

截止2013年3月,图书馆馆藏纸质文献188万余册,电子文献约329万余册,纸质中外文现刊2300多种,全文电子期刊1万余种,业已形成集机械、电气与电子、自动控制、仪器仪表、材料、水利水电、印刷包装以及管理学、法学、外语、艺术等社会科学诸专业学科门类较为齐全的多种载体的文献保障体系,其中水利水电、印刷包装类文献独具特色。

图书馆坚持贯彻“以读者为中心、以服务为宗旨、以创新为先导、以满意为目的”的管理理念。遵循“全天候开放、全开架管理、全方位服务”的原则,馆藏文献均实行藏、借、阅、咨为一体的服务方式,开展文献流通阅览、电子阅览、馆际互借、参考咨询、、读者教育、定题服务、文献传递、科技查新代检等多类型、多层次的服务。图书馆门户具有信息检索、业务办理、资源导航、服务指南及在线咨询等功能,搭建具有先进水平的“资源统一检索平台”,进一步提高了图书馆信息服务保障能力。

图书馆现拥有服务器、各种计算机终端和外部设备900 余台(套),建成了高带宽的馆内局域网和电子信息服务系统,可通过国家教育科研网(CERNET )和互联网(INTERNET )向网上用户提供文献服务。馆内设有信息点703个,无线网络覆盖全馆。基于RFID技术的智能化信息系统的建设和使用,实现了图书自助借还及排架的智能化管理,提高了图书的利用率,简化了图书管理的程序。图书馆采用汇文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TPI学位论文管理系统、博文随书光盘系统、金盘阅览室管理系统,实现了图书馆主要业务管理和读者服务的自动化、系统化、网络化。

紧随着西安理工大学建设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步伐,图书馆正积极地采用现代技术,实行科学管理,不断提高业务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营造温馨和谐的文化氛围,向着建设开放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图书馆的目标不断前进。

第三篇:华南理工大学图书馆考核办法

图书馆工作人员考核办法

(2009年1月)

一、指导思想

通过考核,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提高图书资料人员的素质,加速队伍的建设;作为今后聘任上岗的依据。

二、考核内容和方法

按照《华南理工大学图书馆部门岗位设置及岗位职责》规定的各岗位职责要求,对受聘工作人员进行全面考核,具体要求是:

(一)个人考核内容包括思想政治素质、考勤情况、履行岗位职责、协作精神、遵守规章制度五个方面采用打分评价,各项所占比重,思想政治素质(15分)、考勤情况(15分)、履行岗位职责(45分)、协作精神(15分)、遵守规章制度(10分)。

(二)考核时,个人须填写《华南理工大学图书馆工作人员考核表》,并在部门全体职工大会进行个人工作总结述职;参加会议人员利用“考核评议表”对被考核人进行打分评议;大会结束后,部门不要查看所投的“考核评议表”,应及时集中送馆办公室统计汇总。

(三)个人考核成绩由本部门群众评议(占40%)和领导评议(占60%)两部分组成。部门正副主任的领导分由馆领导评议,其他工作人员的领导分由本部门正副主任评议。

(四)考核结果分别评定为合格、不合格两个等级。个人考核成绩60分以上为合格。

三、附则

(一)群众评议由办公室主任组织统计,在收集意见及统计结果时被考评对象需回避。

(二)部门主任、副主任的考核,在本部门群众评议的基础上,由馆长主持下确定考核评定等级。

第四篇:[重庆理工大学图书馆]信息服务规则

信息服务规则

一、服务热情周到、工作认真细致,不得以任何借口推诿、搪塞读者。

二、咨询服务

1、原则上由部门全体工作人员共同承担,每位成员都有责任在收到当日回复读者提交的咨询。

2、接待咨询时,需填写相应表单,对咨询内容进行登记。对已经处理完毕的咨询业务需存档备查;

3、实行首问负责制,最先接受读者咨询的工作人员要负责对所接咨询做出及时、准确的响应;对不属本部门处理范围的问题要及时反馈给馆里或其它相关部门,直至读者的咨询得到最终解决;

4、由于客观原因不能解答或当时解答不了的,要向读者说明原因,并得到读者的谅解。

三、课题文献检索

1、采取专人专项负责制。

2、通过电话、E-mail或当面交谈的方式接受读者的文献检索申请,填写《重庆理工大学图书馆课题检索委托单》,对申请内容进行详细登记。对已经处理完毕的课题文献检索业务需存档备查;

3、课题文献检索需根据申请内容和检索需求转由相近专业的工作人员负责处理,检索结果在3-5个工作日内反馈给读者;

4、在本馆馆藏资源无法满足检索需求的情况下,应及时与读者进行沟通,确定是否提供有偿的文献传递服务。

5、在向合作单位提交文献传递申请后,需跟踪传递进程,确保在7-10个工作日内将请求传递的文献提交给读者。

6、如因特殊原因无法在规定工作日内提交检索结果的,需向申请人及时做出解释,并得到读者的谅解。

7、利用馆内资源进行的检索全部免费;有偿的文献传递服务依照合作单位的收费标准收取费用。

四、代查代检

1、一般的代查代检服务由部门工作人员共同承担。要求较高、专业性较强的代查代检申请原则上由具有特定专业背景的工作人员负责;

2、接受代查代检申请时,需填写《重庆理工大学图书馆信息检索单》,对申请内容进行详细登记。对已经处理完毕的代查代检业务需存档备查;

3、工作人员应及时处理代查代检申请,优先在馆内资源及免费资源中进行检索。根据代查代检文献数量的多少,于1-3个工作日内将检索结果反馈给读者;

4、如馆内资源的检索结果不理想,需及时与读者取得联系以确定是否进行有偿的原文传递服务;

5、在向合作单位提交原文传递申请后,需跟踪传递进程,确保在3-5个工作日内将请求传递的文献提交给读者。

6、如因特殊原因无法在规定工作日内提交检索结果的,需向申请人及时做出解释,并得到读者的谅解。

7、利用馆内资源进行的代查代检全部免费;有偿的原文传递服务依照合作单位的收费标准收取费用。

五、文献引用和收录情况查询

主要指世界三大检索系统即SCI、EI和ISTP的收录检索和文献被引用情况的查询。

1、采取专人专项负责制,必要时他人协助;

2、接受三大检索申请时,需填写《重庆理工大学图书馆论文收录检索单》,对申请内容进行详细登记。对已经处理完毕的文献引用和收录情况查询业务需存档备查;

3、对于单一查询的申请,工作人员通过CDISS系统进行检索并于1个工作内将查询结果反馈给读者;

4、对于需要开具证明的申请,工作人员应及时提交给武汉大学图书馆进行处理,并负责跟踪申请处理的进程,确保三大检索的证明在7-10个工作日返回;

5、三大检索证明到馆后需在第一时间通知读者,对于确因特殊原因无法前往图书馆领取证明的,工作人员应主动将证明送到他们手中;

6、利用CDISS系统进行的单一查询全部免费;通过武汉大学图书馆开具收录证明的依照对方收费标准收取费用。

六、课题查新服务

通过与武汉大学图书馆、清华大学图书馆、重庆大学图书馆的合作,信息部可代理本校读者的课题查新服务。

1、接受查新委托时,需填写《重庆理工大学科技查新委托书》,并要求委托人提供相关技术资料(主要用于查新参考,信息部负责保密);

2、工作人员与建立有查新合作协议的单位进行联系,提交查新所需的相关信息,并密切跟踪查新进程;

3、及时将返回的查新报告提交给委托人,并归还相关技术资料;

4、查新费用依照我馆委托查新单位的收费标准收取,本部门不另收任何中间费用。

5、已经完成的课题查新服务需进行详细登记和统一归档。

第五篇:现代大学图书馆建筑文化与大学精神

引言: 建筑既是建立于物质功能、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等物质范畴的基础之上,又是建立于哲学观念、审美心理、文化传承等精神范畴的基础之上。好的建筑是一件艺术品,被誉为“立体的画、凝固的乐、无字的诗”。图书馆作为一种特殊的建筑形态,更是一个人的心灵与情感, 在此最大限度敞开的地方。因此,无论过去和未来,图书馆在本质上都是人们获取知识, 感受文明, 塑造自我的场域,在这里进行着的是体味、倾听、交流和感应——一种人的心灵与情感参与的内在活动。

大学图书馆建筑,是具有文化属性的建筑,是人类文化、艺术与科学三者共同孕育的结晶。在数字化生存时代,更呼唤现代大学图书馆将技术的物质力量和人性化的精神需求加以良好地平衡,以体现“性灵之融合, 神意之感触。”

现代大学图书馆是具有教学、科研、育人职能的综合性教育学术机构,是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融合统一的场域,因此,图书馆是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大学文化的内核是大学精神,它从哲学、历史、文化、教育、社会的视角,折射出大学及大学人的理想、信念、价值目标以及由它们所构成的特定的精神和品质,集中的展现出各自的、独特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传统。大学校园建设的职责,说到底就是维护与弘扬大学精神,并使其成为标志,被认可、被传承、被创新。校园布局、建筑设计、各个空间均应展现其文化底蕴,以着力营造以大学精神为核心的物质文化,这正是图书馆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

一、现代大学图书馆建筑的文化取向

(一)“以人为本”的教育哲学观是现代大学图书馆建筑的价值取向

文化即人化,就公共空间设计而言,既要见物,更要见人。不论何种流派、思潮的建筑设计,都应注重“人”在空间环境中的参与作用,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现代大学图书馆越来越呈现出以下特征:由“单一性功能”向“多元化集成功能”转变 、从“以书为本”向“以人为本” 转变、从“坐拥书城”到“坐观世界”的转变 、从“知识超市”向“文化体验综合体”转变。世界文豪、原阿根廷国家图书馆馆长博尔赫斯说“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我国近代著名的建筑学家林徽因提出了一个与诗意和画意相提并论的概念—“建筑意”。我国古代藏书楼中“天人合一”的思想追求 ,使我们古代图书馆达到一种臻美的意境,而现代图书馆则已从”天人合一”发展到“天人共生”的境界。这一切转变的核心,就在于“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也是现代大学图书馆建筑的设计理念和宗旨。

(二)“大学精神”是现代大学图书馆建筑文化的精神取向

大学图书馆是传承文化和创新文化的重要场域。师生在教学过程、科学研究、生活娱乐等活动中,共同批判、继承前人的文化,又共同探索、创造新的文化。因此,图书馆建设不是一个简单的建设进程,它对大学文化的方方面面都发挥着强烈的影响,体现并表达出一所学校的历史、传统、文化和精神气质。或者说,图书馆建筑集中到一点,它要体现出一所大学的文化底蕴,一所学校的意义和个性,即一所大学的大学精神。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大学校园建设的需求,大学图书馆通常应作为学校“外有气势,内有气质”的标志性建筑来进行建造。因而,图书馆建筑通过建筑语言承载很强的文化内涵和阐释力。在使用具象和抽象的建筑符号时,强调内在抽象,达到神似与形似的协调统一,表现出独特的个性,努力寻求本民族、本地区、本学校风格样式的代表元素与现代简约设计理念的共同点,实现现代感和文化性的和谐统一,潮流与持久性的和谐统一,功能使用与建筑艺术的和谐统一,实现大学精神与建筑形态的和谐统一。

(三)“学术性“是现代大学图书馆建筑的科学取向

大学图书馆是一个学术性的服务机构,作为文化、教育、信息中心,以其庞大的知识信息系统、现代化的设施、优良舒适的研究环境和学术氛围,为师生提供全面、系统的教学与科研所需的信息资料。大学图书馆的学术性贯穿于整个信息服务过程,渗透图书馆工作的每一环节。 每所大学均有其不同的专业方向和学科特色,大学图书馆应在满足基本需要的前提下,充分体现其学科特色,使其专业特色鲜明突出,从而使图书馆馆藏结构、服务功能有其明显的特点。因此,我们在现代大学图书馆的规模、设施、布局、功能的规划、设计上也应充分考虑其学术性。

(四)“开放性“是现代大学图书馆建筑的时代取向

从图书馆的发展轨迹来看,它就是一个从封闭走向开放的发展历程。不论是使用功能还是空间形态,开放性已成为现代大学图书馆的重要特征。大学图书馆建筑,是大学公共生活中的重要文化场所,开放性是其内在需要,其功能早已从藏、借、阅、管这种封闭的固定形式,转向读者和社会推广知识和信息的桥梁,成为提供文献和智力资源的枢纽。大学图书馆与读者、社会的共同愿景,就是建设高水平的、集文献、信息、收藏、研究、咨询、服务为一体的文献信息保障中心,成为区域共建共知共享平台,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因此,现代大学图书馆建筑,在使用上应突出强调空间与使用方式相适应,强调人的主体地位,彻底打破读者和图书分割的传统桎梏,使图书馆建筑环境形态呈现出开放的态势,以达到现代大学图书馆建筑形态与大学、社会形态的相互交融。

二、现代大学图书馆是彰显大学精神的建筑语汇

(一)现代大学图书馆建筑语汇应充分体现大学的办学品位

大学是最活跃、最富有创造力的思想圣地,是新思想、新知识、新文化的精神殿堂。大学应该具有超凡脱俗的品质,应该具有崇高的理想和追求。大学图书馆建筑,不仅仅是师生、读者的集散地,更是大学、大学人的理想、价值、精神、追求和博大胸怀的载体。文品如人品,馆品即校品,图书馆建筑在某种程度上标志着一个学校的文化修养和一所学校的办学品位。如果说,大学图书馆建筑实体不仅要为人们提供最基本的实用空间,满足于物质需求。那么,还应与外部环境一道形成一个完善的、富有人文精神和文化内核的符号。因而,大学图书馆建筑从选址造型、结构设计、平面布局、内外环境和功能设置等方面,都应努力营造一种具有浓郁文化气息、民族风格、学科特色和大学精神的建筑语汇,处处都应体现出功能、审美与教化的交融。

(二)现代大学图书馆建筑语汇应充分展示大学之气度

大学是知识的共同体、学术的共同体,更是文化的共同体。大学图书馆建筑,则应成为建筑、学术、知识、信息、文化的集成体。因此,现代大学图书馆的建筑形态应充分体现保存文化、传播知识、信息交流、学术研究和教育公众等功能,其物质形态应充分彰显大学之气度,兼容并包、自由独立、勇于创新、敢于批判的精神形态。其设计与建设,不仅要展现精美绝伦的艺术造型和人性化的空间艺术,以及配置紧跟时代发展的现代化设备,还必须展示和演绎强烈浓郁的文化氛围,以实现“大师、大楼、大气”之和谐统一的大学之气度。

(三)现代大学图书馆建筑语汇应充分表达大学人的认同感、归属感

人们对于认同感归属感的需要,不仅是民族—国家发展的需要,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图书馆建筑是校园环境艺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校园空间室内化的延伸和过渡。它不仅仅要有理性的直言陈述,还要有非理性的喃喃细语;它不仅要表达时代精神,还要渗透历史的流露;它不仅是科学技术的运用,还要有人文的、社会的有机结合。图书馆建筑空间正朝着文脉化、多元化、大众化、个性化方向逐渐迈进,这是设计的“变数”的具体显现。人同时也成为公共空间室内环境的构成因素,把“人”纳入过去只重“物”的整体性、统一性的设计范畴中,使人成为空间环境的主角,这才是图书馆建筑设计的“常数”。这样的建筑,既有现代化设施满足功能要求,又不失人们的感情与自然的趣味;既体现了时代特征,又融入了鲜明的地域文化;既是奇特的空间,又不失人的应有地位;既能安居一隅,又能广泛交往。在这里,人与具有社会特征的环境所形成的关系转化成一种良性的动态循环,室内环境气氛充满健康的勃勃生命力。从而,图书馆也才可能被赋予“尊重、宽松、和谐”的品格,被赋予“研讨、共享、创新”的氛围,被赋予“民主、开放、融合”的精神,从而使人在其中能够定位、辨向,找到某种归属感、认同感,使图书馆和师生产生共鸣、

使图书馆成为师生心灵的港湾、精神的家园。

(四)现代大学图书馆建筑语汇应主动践行人文主义与公共关怀

大学的精神灵魂和文化底蕴即它对人文精神和公共关怀的坚守,并为其经典传统和永恒题旨,也是现代大学的灵魂所系。世界著名建筑大师贝聿铭也曾说:“建筑是有生命的,它虽然是凝固的,可在它上面蕴含着人文思想”。人文精神的本质,就是一种自由、自觉、批判的精神,它以包容性、开放性、批判性、创新独立为基本特征。因此,大学图书馆建筑,应以崇尚人格独立、精神自由、社会责任、守护人类文化传统与精神资源等思想为设计理念和建设宗旨。

三、成都信息工程学院现代图书馆建设与实践

(一) 设计理念——渗透“成于大气、信达天下”之大学精神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伴着新中国气象事业而生,随着祖国信息科学发展而长,经过半个多世纪的艰苦创业,在近60年的办学实践中凝练升华了“成于大气、信达天下”的大学精神,“爱心、责任、行动”的优良校风浸润、渗透、激励着一代又一代诚信学子志存高远、为国读书、服务社会。图书馆的建设者们,对图书馆的设计和建设倾注了大量智慧和心血。图书馆外圆内方,文化寓意深刻。从外观上远眺,形似一本翻开的书;从空中鸟瞰,又形似一颗遨游太空的通讯“卫星”。卫星既是高科技的象征,也是高科技发展的结晶,它是成都信息工程学院特色专业大气探测技术使用的、最先进的信息采集和传输技术的手段之一。因此,可以说图书馆建筑的外观设计既体现了其学术、信息、服务机构的文化内涵,又体现了学校的学科特色以及历史、传统和文化的蕴积,彰显了“成于大气、信达天下”之大学精神。

(二) 外部环境——展现“天人合

一、自然交融”之建筑意境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图书馆,是学校的标志性建筑,馆址安排在校区中轴线上,位于校区纵横主干道交汇处-学校教学区的中心位置,与东西两侧的教学楼及实验楼行成“品”字形,外墙颜色采用与整个学校建筑外观相一致的橘红色作为外墙砖颜色,给人以温暖、奋进、醒目的感觉,图书馆与教学楼以及校园景观形成统

一、和谐的整体。图书馆所面向的学校文化主题广场——IT广场,占地约60亩,采用传统和现代思想相结合的异型对称设计,以几何构想的草坪和花坛布置,两侧配以宽阔笔直的林荫大道。这样超大尺度的雄伟设计,透析出学校“大气、诚信”的大学精神意蕴,更传达出对民族、对国家、对人民宽广的胸怀和崇高的敬意,反映的是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的教育观念。广场喷泉中央,拟用米色石材设计的大型浮雕“探索”,记录信息技术发展的历史,表达莘莘学子对未来科学技术的孜孜追求。它与图书馆的外景、外形辉映一体,成为学校最亮丽的风景线。既反映出学校以信息技术学科为主的办学特色,又充分体现学校发展建设的方向和灵

魂。

图书馆镶嵌在周边约150多亩的生态林中,两侧紧邻河畔书吧和名人廊等景观小品,使之成为整个校园景观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表达的是与名人对话,与自然交流,与知识同行的意境,体现了“天人合一,自然交融”的建筑设计愿景。

(三)空间艺术——呈现知识殿堂“恢弘大气”之建筑格局

图书馆是知识的殿堂,其功能位置和地理位置都决定其在整个学校建筑中的主体地位。作为主体建筑它具有沉稳、厚重的艺术效果,而且气势恢宏。图书馆总高40米,设计为七层,建筑面积25000多平米,拥有约4500个阅览座,有效利用率70%以上,总造价5500万元。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韩国美食小吃介绍大全下一篇:核辐射对人生活的影响

热门文章

哈尔滨的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