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国医堂出诊名单

2023-02-07

第一篇:哈尔滨国医堂出诊名单

哈尔滨市内儿科医生名单

中医

1. 王有鹏。中医药大学附属二院(在阿什河街,快到三中的下坡处)副院长,周

一、

二、五下午四点开始出诊,但得三点半去排队。他看得真的很好。尤其是不爱吃饭的孩子。他也善于治疗支原体咳。

2. 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和平路)的冯永喜大夫,是个白发老大夫,看得也好,每周二,周五全天和周日下午出诊。

3. 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和平路)的姜毅大夫。他一般好像都在住院处,偶尔出门诊!!是医德很好的大夫。

4. 诊所名称:在太平桥(现在属于道外了)有位迟老中医

出诊时间:无休息日(节假日不太清楚),每天8:30-15:00出诊,每天都有好多人排队等

症状:治疗小儿发烧和拉肚特别好使,治咳嗽感觉一般

地址:在三棵饭店对面有条小道往里走到头,一个红砖楼转到院里就是了,太平二商店塑料5厂附近。

5. 中医药大学, 温广学,年龄很大和蔼可亲

出诊时间:每周7天在不同地方出诊

电话:86769263 地址:中医药大学

6. 道外南九道街的济民中医,齐大夫,他家的小药很好,主要是小孩的病。腹泻、咳嗽什么的!还有钙,要是第一次去的话要带孩子的!

7. 中医治拉肚子效果很好,可以先打个电话咨询.张学武电话:8272731地址:革新街5号

8. 井街5号有个老中医看病不错的.吃了两付汤药,好了.四天.他那还能看脾胃弱什么的,也能看妇科

9. 还有听说道外靖宇九道街120号有一个中医诊所,儿科看的也好!

10.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有个王院长,他出诊都是人满为患,看的快而且好

11. 市中医院(建国街那个)儿科的吴玥主任看病好,对于宝宝开的都是小中药,并不主张宝宝打针,宝宝五个月病毒细菌混合感染,病的很重,在那里开了4付小中药就好了,不过去之前最好先打个电话看一下吴主任是否出诊,吴主任一般只上午出诊,下午不出。

12.据那位听众说锅炉厂医院只有那一位老中医,她说是姓魏.那只有一个老中医.你一打听就知道。治风湿的有偏方。

13.牡丹江有个中医骨外医院,它那里的石仙芝老大夫,专治小儿腹泻,消化不良,感冒咳嗽,效果很好!我的(紫嫣妈妈)宝宝4个月时消化不良,腹泻,用针灸和中药还有外敷的中药,就好使了!石大夫是个老大夫了,我小时候就在那里看的病.像33岁以下的人小时侯都差不多在她那里看过病的.牡丹江中医骨外医院地址是平安街东一条路与东二条路之间.出诊时间是周一至周日上午.

14.友谊路的迟大夫不错,我姑娘满月之后在他那里看过肚子疼(一种叫做黄昏性腹绞痛的小孩毛病),吃了6天汤药就好了。(李小妹网友留)

西医

1. 电力医院的崔文俊大夫看得不错,他原来是医大二院的儿科主任,但是看病的得凌晨去排队挂号,他一天只看20个,多一个都不看,不挂号孩子抱去也不行。出诊时间:周一至周五的上午开诊。我(论坛的一位妈妈)觉得他看得挺好,宝宝消化不良和湿疹都是在那看好的。他开药会尽量开外面药店里有的药,让你去外面买,不会强求你在医院买药。地址:哈尔滨市香坊区建北街59号 电话:0451-55314006 (应该是总机,可以转儿科咨询)---补充,有妈妈说这位医生已经不在这里干了,别白跑一趟

2. 儿童医院的马祝黎大夫,是个老太太,是儿童医院退休返聘的专家,她给孩子看病很有耐心,而且不像其他西医特别主张给孩子打针,能吃药的病都先让吃药观察。

很负责任的一个老大夫,出诊时间不太确定,在门诊时间很少。有需要的妈妈可以打电话问问儿童医院。

3. 李树林 医大一院特诊

症状:腹泻痢疾, 出诊时间:周四出诊

医大一院的相关电话:

总机:0451-53643849 53623220 53623229 53643929

(分机)儿科:3368急诊室:3246 急 诊 挂号:3911 门诊部办公室:3347 医大一院的网址:http:///htm/home.htm

4. 医大二院儿科的邵大夫也很好,首先人品就很好,很认真负责,我宝出生时就在他那住院,他是那种很替患者考虑的人,同样的药他一定给你开便宜的,决不会为了提成让你在医院里买贵的药,他应该是哪里数一数二的医生了。

医大二院的相关电话:

门诊咨询电话:0451-86664429

急诊科:0451-86605515儿内科:0451-86605665儿外科:0451-86605247

二 院 查号台:0451-86605222

医大二院的网址:http:///2h_fw/

5. 前几天宝宝咳嗽、嗓子老是呼噜,去地段街上兆麟小学对面的温世昌那看的,效果不错

6. 陈大锐儿科诊所,地址在建国街66-2号,建国派出所对面院内,电话是82981213。我(王艳)认为私人诊所人相对医院的病人较少,所以不会造成孩子交叉感染,关键是大夫也比较负责任。以前是儿童医院的医生,现在退休在家自己开的诊所,他儿子现在也是儿童医院的医生。

其他

1. 道里的迟大夫在友谊路上。应该是在21工程街终点,沿友谊路向报业大厦方向走。

注意看一下。就应该能看到。那个小诊所。人比较多,得早上早点去晚了就排不上号了。

2. 我补充一个骨科的:铁路街的夏元君夏氏骨科.很多年了.小房不大,成天的都是人.琳霖去那几次,省了不少心.要是去了儿童医院还得拍片!注意是铁路街上的,不是别的什么街上的夏氏.

3. 我的宝宝是肺炎急性期后的恢复期,没办法!遗传!我在顾乡第十医院后身天合小区康安大药房胡同里面第二个门,没牌子,门市房,一打听都知道,一个没挂牌的儿科诊所,是一个92岁的老人看的!效果很好!但是就是急病不要去那里,因为挂号要月初去要号,很费劲!他只是每周除周三外的上午看病!但是慢性病看的很好!

退烧药

1. 百服宁,美林,成功再欣,普菲特,泰诺林(要买婴儿滴剂),你打同泰的送货电话,这几种药都应该有.超过38.5就给吃.这几种药口感很好,宝宝应该不会拒绝.多给宝宝喝水,吃一点清淡的,好消化的食物.

2. 打疫苗发烧如果不超过38.5不要用药,用退热贴,渔人,骄子牌的。

3. 清开灵,中药,退热慢,但效果好,一般四天见效。医生说:宝宝的退热也要一个过程,不能退得太快。 所以中药最好啦

4. 抗病毒的中药.比如新博林或者双黄莲或者复感林

5. 羚羊角水(可以经常喝是去火的),千今贴

另外!中医大夫郑重说过,宝贝发烧不能用酒措手心和脚心,以免引起宝贝抽搐!妈妈们切记!

第二篇:辽宁省国医堂建设标准(试行)

一、设置标准

(一)设有中医诊室(2个以上)、中医特色康复治疗室、中药房和中药煎药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国医堂面积不少于80m,乡镇卫生院国医堂面积不少于60m。

(二)内外部装饰要体现中医元素;诊区内的诊桌、诊凳、器械柜和屏风等应体现中式风格;充分利用现有空间及彩色电视宣传中医养生保健知识,营造中医药氛围。

(三)诊室统一悬挂科室标识牌(字体为金色正楷简体,深色底)及出诊医师公示牌(白底红字),内容包括科室名称、医师姓名、照片、职称、特长、出诊时间等。

(四)配备诊断床、听诊器、血压计、温度计、治疗推车、电冰箱、计算机等基本设备和针灸器具、火罐、电针仪、艾灸仪、智能通络治疗仪、颈腰椎牵引设备、中药熏蒸设备、TDP神灯、中药雾化吸入等与开展中医药服务相适应的中医诊疗设备不少于5种。

(五)配备中药饮片柜(药斗)、药架(药品柜)、调剂台、药戥、电子秤、冷藏柜等,其中中药饮片柜(药斗)结构要规范合理、外观古朴典雅并具有防虫蛀、防腐蚀、防潮湿等功能。

第三篇:万众国医:国医,从来不负万众

佛说:“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万众国医里几乎所有看似有寓意的摆设绝不辜负你的猜想,它们在自己的位置适得其所地展现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闪烁着中医文化的光辉。医馆风貌·一物一乾坤首先是看似寻常的医馆大门,其实暗藏玄机。八扇古朴红木门依次排列,寓意“迎八方客”,不管病人来自何方,万众国医都打开胸怀接纳。门柱上有六条锦鲤,来自古代的私家建筑,“六”寓意前、后、左、右、上、下六度空间,锦鲤饱含先人对于后代中第的期盼。这六条锦鲤之所以镶嵌在医馆门前,是万众国医将传承中医文化视为己任的责任感体现。牌匾上的“万众国医”四个字,很少有人会看出其有何深意。但是仔细观察会发现,这四个字尽管大小一样,看着很和谐,但其实它们是来自古代四个不同名书法家的字体,寓意“和而不同”。中医人当有如此胸怀,不论是在学术上还是临床上都要博采众长,广纳箴言。这也是万众国医立馆的一大宗旨。两扇门的门把手合起来是外圆内方的一个整体,上有篆刻体的“万众国医”四个字,这个设计依然秉承了万众国医“和而不同”的深意。门的下半部分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元素——莲花,取“吉祥”“圣洁”之意。但门内和门外的莲花有区别:门外的莲花是凸出来的,门内的莲花是凹进去的,这两朵荷花刚好可以合起来,这暗合中医的阴阳。一扇门,两朵莲花,昭示了中医的最高哲学。进入医馆内部,屏风挡住了里面的光景,但它本身就是一道风景。五扇古旧的屏风对应中医理论中的“金木水火土”五行,上面的文字揭示了中医传承千年的精髓:望闻问切、针砭石药。而中间是则是在实践中将这两者结合的“万众国医”。案台上摆放的三尊佛像寓意“福禄寿”,这是万众国医对所有来此就诊的病人的祝福。案台上下的古琴,对应“五律”,五律怡情。屏风将进入馆内的路分成左右两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个约定俗成的规定:左尊右卑,左右是相对于前面方位而言(即进门的右侧),万众国医将左侧的尊贵位置留给了前来看诊的病人。位于万众国医左侧的前台,依然是被中国元素包围,地上摆放的盆栽为医馆增添活力。前台背后的墙壁上镶嵌了一扇闺窗,这个闺窗雕刻得很精美,是古代木匠精心雕筑的珍贵之作。闺窗是古代未出阁少女的窗户,少女出阁之前看到的外面世界都要透过这扇窗户。在古时候,主人家招待客人时,让客人住在女眷居住的西厢房,是表示对客人的尊敬和信任。医馆将闺窗设在前台,正是取此寓意。而在右侧,则是医馆的药房——种德堂,这里集中体现了万众国医的创馆愿景及准则。药房取名“种德堂”,其寓意不言自明:制药当以德为本。药房作为一个医馆的中心,对药品质量的把控,彰显一家医馆的良心。万众国医坚持以“德”为本,立志承担起光复古老的炮制技术的后代责任,因此它一直在寻找真正懂得古法炮制的老药师。(四大炮制技术帮派:樟帮、建昌帮、京帮、川帮)在药斗的上方,有七个四方形的古代容器,据馆长说是米斗,是用来盛米的器具。将它们放在药房,且置于药的上方,取“民以食为天”之意。而有一点值得注意,种德堂的“德”字上的一竖正中整个药柜中部,而且是在两个米斗中间,古人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只有温食不愁,才能谈追求道德的提升。为什么是七个米斗?在《佛说入胎经》里记载,人在母体里成长的时候是以七为一个周期,而人在死后要做七,做满七七四十九天之后,即使昔人再对尘世有牵挂,也必须离开。因此“七”贯穿人的生死,自七来,归七去。药柜分为上下两层,上面九层,下面五层,取意于《易经》里的“九五之尊”,是万众国医对先人的敬仰。而“九”接近“十”而不满十,因古人有言“月满则溢”,不满足于现状,才能在不断地追求中前进。大厅一览,古色古香的装修及摆设让人恍若置身古代医馆,里面的一桌一椅,一字一画皆有来历。这道屏风就是进门时看到的屏风背面,这一面风景依然很好。案台上从左至右依次摆放了老酒瓶、达摩坐像和经历近百年的老钟,达摩取祝福之意,老钟和酒瓶是医馆对患者“终生平安”的祝福。达摩的左侧摆放着老子的《道德经》,右侧摆放着后人整理的万友生先生(万老)的“寒温统一流派”的书籍及生前医案整理。案台上端悬挂了两幅中医名家亲笔题词,右边是国医大师邓铁涛先生(邓老)为万众国医的题词,左边的是医药大师范崔生先生(范老)为万众国医的题词。这两位老人都是已故的万众国医始祖,寒温统一流派创始人万友生先生的生前好友。他们对于万众国医致力于将万老开创的中医流派进行传承的事业给予了大力支持。这只是他们赠给万众国医的其中两幅致辞,还有很多悬挂在医馆别处。放在大厅让患者休息的古代桌椅,医馆里几乎所有桌椅都沉淀了历史的痕迹。这古老的椅子并不只是外形上比现代精美,更重要的是,它们是古人将养生融入生活细节的智慧体现。它们比现在的椅子要浅,坐在上面的人会不自觉地挺直腰杆,这样可以防止脊椎变形、受损。走访了很多家医馆,万众国医是唯一设了中堂的医馆,中堂之上供奉着历代中医鼻祖画像和万友生先生的灵牌,医馆东家的意思是:今天的中医学问都是源自古代医学家的专研,今人的安泰源自中医的庇护。医馆每天开馆的第一件事就是为先人点三炷香,“饮水思源”在这里展现得淋漓尽致。不仅如此,中堂的摆设还浓缩着中国传统文化。中堂上方的牌匾的“天地君亲师”五字是人们长久以来祭拜的对象,是世人对天地的感恩、对君师的尊重、对长辈的怀念之情。中堂两侧各放置了一对仙鹤和白象,取“吉祥长寿”之意,注意细节会发现:中堂左侧的摆件,不管是白象、仙鹤还是盆栽,都比右侧高,这依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左尊右卑”的展现。医馆东家是个有文化底蕴的中医世家的传承人,于这些细微之处可见其真章。作为一个胸怀理想和责任的中医馆,万众国医独创了属于自己的文化墙,它是万众国医对于大夫和工作人员的行为公约,共九条。在这些公约里,涉及了医德、仁术、馆训和员工相处之道等各个方面。一个有文化、有准则的医馆更有川流不息、不断迸发的动力。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在万众国医文化墙的正中下方,摆放了一张古代的洗漱台(原本是有镜子的,为防止对冲已卸下),台上放了一个斑驳的古铜盆,这些都是经历过岁月洗礼的文物。如今摆放在医馆的文化墙下面,是为了提醒来来往往的人,要时刻审视自己的行为,有不当之处还需摒弃和改正。万众国医的各个地方都在彰显他们对于“德”的坚守,从药房、中堂、文化墙到这里,无一不是强调德行、感先贤之恩。中间的窗柩在医馆有很多相同的,它们就镶在各个诊室的墙壁上。窗的正中间是“万众国医”的篆印,外围有一个红色心形花环,取“万众一心”之意。“万众一心”也是万众国医的一大宗旨,正是呼应大门的“和而不同”。万兰清教授的诊室内部,万教授信仰佛教,在行医中始终怀有一颗慈悲之心。德不近佛者不可为医,医道应当如此。你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没错,就是如厕的地方。这两扇门道尽中医高义:阴阳平衡。阴阳在人,男为阳,女为阴,阴阳结合才有生生不息的人类。但置身于万众国医,对于中医的思考却不止于此,进去如厕会发现,里面别有洞天~雕琢细节·匠心独运从我推开万众国医的大门,走进内里扫视一周之后,即使不明所以仍被里面的设计触动。不单是其精心收集的古代门窗、桌椅、字画、摆件,还有种无法名状的舒适气氛。医馆东家出自中医世家,中医和传统文化本就是一家,因此他对传统文化理解得很透彻,他将医馆精心打造成了传统中医文化展示馆,一物一件都不含糊。古代白鹅造型的浣洗盆,为什么是白鹅形?在古代,白鹅是看家护院的家禽,它们攻击力并不亚于家犬,而妇女是容易受害的群体,为防止她们在湖边浣洗时遭受袭击,就将浣洗盆做成昂头的白鹅形。这种盆远看很像真的,可用于威慑某些居心不良者。珍藏多年的金毛狗脊,外形很像家犬,大小也接近成年家犬。主要用于补肝肾、除风湿和利关节。万众国医创始人万兰清教授的诊室,万兰清教授是万老的女儿,自幼学习中医,深得老万老真传,临床经验十分丰富,现70多岁,依然在此出诊。将万兰清教授的诊室命名为“灵地”(或“地灵”,对应另一个诊室“人杰”),因男为天,女为地。这个牌匾也是出自古代匠人之手,雕刻很精细。悬壶济世自不用多说。古代大夫出诊时随身携带的医药箱,里面可收纳针、刀、罐和简单的药。现在这种古老的医药箱已经很少见了。黄铜莲花香炉,医馆里面淡淡的沁人檀香味就来自于此了,很有年代感。在它后面的是一对水牛角,古人用水牛牛角作为辟邪镇宅的宝物。万众国医设计的病历本,仿古代装订及书写,果然是不忽视任何细节啊。医馆对细节都如此用心,可想象其对于医馆的灵魂——大夫和中药必然会投注大量心血。(旁边的这簇莲蓬是真的哦,摸起来很坚韧)精制药材·医馆良心万众国医的药房——种德堂,广纳传统文化元素,但它的重点依然在其中药本身。万众国医相信:传统药帮的制药工艺,老药工手工炮制的技艺是现代制药企业难以超越和取代的。因此种德堂始终致力于寻找懂得古法炮制的老药师,坚持古法炮制中药,志在恢复即将失传的制药工艺,希望古法炮制中药的技艺能通过后生一直传承下去。如果每个制药商都有万众国医的用心,国人何需如此担忧?万众国医是一个纯正的医馆,走进这个大门,就没有西医,也没有西药。看诊就凭望闻问切,诊治采用针砭石药。一切没有实效的中医大夫,在此都将原形毕现。我第一次见如此壮硕的艾条,应该说是艾柱,拿在手上沉甸甸的,上面有万众国医的印章。据医馆东家说,这样一根艾条,耗费了4个药工1小时,36张药纸,20个鸡蛋清才做成。这种艾条里面有50多种中药材,重达3斤,对治疗风湿骨病有奇效,一根可以用上很久。不仅如此,这艾条还有段故事。这艾条来自一个家传了7代的祖传秘方,医馆东家为了得到这个秘方极尽媒人之能事,最终感动继承秘方的后人,得到此方。存放20年的甘草,一般认为甘草存放时间越久,药效越好。我们每个人都亲自品尝了它的味道,确实比一般的甘草甘甜。用樟帮制药技艺制作的阿胶珠,大概是龙眼大小,质地干脆,里面空心,有点像油炸的小麻圆。它不像我们常见的阿胶那么坚硬,相反还很易咀嚼,而且味道甜甜的,吸收也很好。刘军辉大夫亲自调制的纯中药植物面霜,用于调理肤色,可代替其他护肤品,对皮肤没有刺激。万众国医自己酿造的宝精延龄酒,此酒来自祖师万友生家传,经传承人万兰清教授整理发掘而成,馆藏三年而岀。具有益气养神、补精填髓、养生延年的功效。被誉为“血液清道夫”的万众养生粉,是医馆自己研磨而成的。养生粉的配方由医药大师范崔生(范老)提供,因此也叫“万老养生粉”,这是他家祖传的、三代必用的养生粉,主要有益元气、补血、活血和化瘀等功效。医馆员工亲手制作的艾条:将艾绒均匀地压实→用力地缓慢滚动艾条机→最外缘刷上浆糊→取出艾条,完成制作每根艾条采用50克的三年陈艾,真正的陈艾有艾草清香,用手指揉搓,质地很轻柔。名医荟萃·术业有专攻中医馆的核心在于大夫,患者不明医理,从他们将自己身体交给大夫的那一刻起,大夫便身担恢复患者身心的重任。医道不深者是为过,万众国医秉承万老真传,旗下征集了众多明医。万众国医的“神医侠侣”——万兰清教授及其丈夫黄海龙教授。万兰清教授,疑难杂症特色专家,从事中医内、妇、儿科临床近50年,尤其在治疗疑难杂症方面造诣颇深。黄海龙教授,不孕不育特色专家,行医近50年,采用纯中医方法即可治疗各种继发性不孕症,编写了《黄海龙治不孕》等中医书籍。左一为血液病专家许生年,左二为中医妇科专家华青博士,右一为中医儿科专家陈李华左一为中医骨科康复专家康国华主任,左二为中医足诊特色专家王云瑞,右一为中医脉诊特色专家叶秀丽师出有门·承命而生万众国医由万友生先生的后人创立,它不只是个普济病患的中医馆,更是“寒温统一学术流派”的传承基地。之所以将医馆取名“万众国医”,因为它始终坚持:国医为万众,万众兴国医。万众的健康离不开国医的庇护,国医的发展离不开万众的力量。作为一个中医馆,它不止步于一个医馆的责任,而是肩负起中医行业的担当:致力于中医文化的传承,立心弘扬传统中医、中药,做道地中医馆。万众国医旗下的很多大夫都是“寒温统一学术流派”的继承人。2013年万兰清教授及黄海龙教授给邓铁涛先生(邓老)拜年,万教授每年都会拜访邓老,这不仅是出于对于老先生的敬重,也是一场关于中医学术的探讨。邓老为万友生先生和万众国医的题词,邓老和已故的万友生先生是挚友,他了解万友生先生的“寒温统一学术流派”在中医领域的成就,也知道万友生先生的后人在创办万众国医之初就开始承担的使命和责任。左为医药大师范崔生的题词,右为陕西中医药大学教授张学文题词。正所谓得道者多助,师出有门、承命而生的万众国医得到众多国医大师的鼎力支持。万众国医恪守“和万家薪火,兴中医仁学”的使命,不仅是“寒温统一学术流派”的传承基地,同时也是“小儿王中医学术流派”——慈幼堂在深圳的传承基地。慈幼堂经由先师王焜山先生,成都王小儿祖师王朴诚先生,北京小儿王师爷王伯岳先生到深圳小儿王师父朱锦善教授。历经一百多年,宗脉恒流远,慈缘深厚。无论是祖师还是师爷、师父,均德医双磬,名重四方,在近代中医儿科界具有重大影响和不可替代的地位,是中医儿科界近百年来的一脉望族。2016年7月初一,慈幼堂在万众国医举行第一次民间传统拜师会。深圳小儿王朱锦善教授接受寒温统一学术流派传承人万兰清教授推荐的蔡泽界徒弟拜师。小儿王中医学术流派将在万众国医继续奔腾。 摄影:忍冬&沉香 编辑:沉香 排版:沉香&红曲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zytongcheng

第四篇:出诊医生代码

医生姓名 郭翔 曹卡加 麦海强 赵充 莫浩元 郭灵 向燕群 陈明远 李宁炜 陈秋燕 邱枋 孙蕊 黄培钰 罗东华 华贻军 马骏 刘孟忠 管迅行 朱兰才 胡伟汉 卢泰祥 卢丽霞 吴少雄 谢方云 夏云飞 曹新平 胡永红 罗伟 陈勇 李群 林焕新 古模发 刘慧(小) 张玉晶 高远红 陈明 韩非 孙颖 苏勇 高剑铭 陈凯 医生代码 科室名称

0802 鼻咽科 0744 鼻咽科 1069 鼻咽科 0775 鼻咽科 0785 鼻咽科 1423 鼻咽科 1354 鼻咽科 1209 鼻咽科 1148 鼻咽科 1163 鼻咽科 0794 鼻咽科 1217 鼻咽科 1285 鼻咽科 1322 鼻咽科 1414 鼻咽科 0767 放疗科 0065 放疗科 0060 放疗科 0063 放疗科 0064 放疗科 0736 放疗科 0749 放疗科 0753 放疗科 0758 放疗科 0760 放疗科 0768 放疗科 0773 放疗科 0781 放疗科 0790 放疗科 0799 放疗科 0800 放疗科 0801 放疗科 1212 放疗科 1273 放疗科 1304 放疗科 1189 放疗科 1132 放疗科 1275 放疗科 0803 放疗科 1034 放疗科 1387

放疗科 黄晓波 曾智帆 王汉渝 何振宇 刘慧(大) 叶伟军 李凤岩 陈媛媛 蔡玲 邓美玲 黄莹 包勇 徐瑞华 张力 林桐榆 黄慧强 姜文奇 吴海鹰 管忠震 刘冬耕 滕小玉 陈丽昆 周宁宁 李宇红 袁中玉 王树森 王风华 张东生 李志铭 林旭滨 史艳侠 蔡清清 刘俊玲 田维华 王志强 黄岩 彭柔君 赵洪云 梁颖 夏奕 黄河 郭朱明 杨安奎 张诠 1373 放疗科 0748 放疗科 1207 放疗科 1229 放疗科 0745 放疗科 1131 放疗科 0082 放疗科 1305 放疗科 1404 放疗科 1159 放疗科 1114 放疗科 1157 放疗科 0965 内科 0073 内科 0787 内科 0766 内科 0072 内科 0070 内科 0551 内科 0369 内科 0779 内科 1108 内科 0967 内科 1033 内科 1319 内科 1343 内科 1346 内科 1320 内科 1362 内科 1216 内科 1345 内科 1342 内科 1283 内科 1130 内科 1221 内科 1408 内科 1154 内科 1253 内科 1284 内科 1153 内科 1072 内科 0740 头颈科 0789 头颈科 0786 头颈科 陈文宽 刘学奎 宋明 李浩 刘巍巍 陈艳峰 陈伟超 李秋梨 欧阳电 傅剑华 张兰军 林鹏 龙浩 戎铁华 王欣 王思愚 苏晓东 温浙盛 马国伟 李小东 王军业 杨浩贤 余辉 张旭 区伟 林勇斌 胡祎 李升平 陈敏山 元云飞 郭荣平 林小军 石明 徐立 劳向明 韦玮 崔伯康 张耀军 李锦清 张亚奇 李斌奎 周志伟 李威 陈映波 0969 头颈科 1382 头颈科 1017 头颈科 1071 头颈科 1276 头颈科 1375 头颈科 1165 头颈科 1282 头颈科 1353 头颈科 0778 胸科 1349 胸科 0784 胸科 0750 胸科 0555 胸科 0776 胸科 0798 胸科 0774 胸科 1315 胸科 0974 胸科 1099 胸科 1316 胸科 1448 胸科 1006 胸科 1040 胸科 1005 胸科 1286 胸科 1347 胸科 1077 肝胆科 0782 肝胆科 0746 肝胆科 0795 肝胆科 0797 肝胆科 0970 肝胆科 1134 肝胆科 1213 肝胆科 1164 肝胆科 1350 肝胆科 1406 肝胆科 0042 肝胆科 0056 肝胆科 1327 肝胆科 0757 胃胰科 0374 胃胰科 0726 胃胰科 徐大志 关远祥 李元方 孙晓卫 潘志忠 李力人 万德森 陈功 丁培荣 伍小军 卢震海 郑美春 刘继红 李俊东 李艳芳 黄欣 张彦娜 郑敏 熊樱 梁立治 黄永文 冯艳玲 黄鹤 蓝春燕 李玉洁 周芳坚 秦自科 尧凯 韩辉 刘卓炜 李永红 董培 陈忠平 张湘衡 牟永告 赛克 杨群英 柯超 谢小明 韦尉东 谢泽明 唐军 刘鹏 肖祥胜 1351 胃胰科 1116 胃胰科 1161 胃胰科 1281 胃胰科 0777 结直肠科 1145 结直肠科 0017 结直肠科 1076 结直肠科 1291 结直肠科 1317 结直肠科 1208 结直肠科 0129 结直肠科 0756 妇科 0074 妇科 0805 妇科 0751 妇科 0770 妇科 1060 妇科 1016 妇科 0061 妇科 1214 妇科 1352 妇科 1166 妇科 1445 妇科 1321 妇科 1103 泌尿科 1057 泌尿科 1441 泌尿科 1136 泌尿科 1149 泌尿科 1415 泌尿科 1443 泌尿科

1196 颅脑肿瘤外科 1140 颅脑肿瘤外科 1151 颅脑肿瘤外科 1359 颅脑肿瘤外科 1405 颅脑肿瘤外科 1422 颅脑肿瘤外科 1403 乳腺科 1008 乳腺科 1219 乳腺科 1348 乳腺科 1390 乳腺科 1395 乳腺科 吴沛宏 黄金华 张福君 范卫君 赵明 黄子林 李传行 吕衍春 顾仰葵 张亮 高飞 李旺 张晓实 张星 彭瑞清 丁娅 张蓓 夏良平 胡丕丽 徐伯平 陈徐贤 黄国贤 丘惠娟 钱穗毅 戎煜明 郭桂芳 吕跃 夏忠军 陈晓勤 耿其荣 孙晓非 甄子俊 曾维安 李伟 许梅曦 王旭东 林文前 何伟雄 马刚 赵擎宇 娄宁 樊卫 梁培炎 王国慧 0069 影像介入科 0725 影像介入科 1039 影像介入科 1093 影像介入科 1133 影像介入科 0078 影像介入科 1218 影像介入科 1096 影像介入科 1288 影像介入科 1330 影像介入科 1338 影像介入科 1440 影像介入科 1191 生物治疗中心 1035 生物治疗中心 1220 生物治疗中心 1326 生物治疗中心 0762 综合科,中医科 1274 综合科

0747 综合科,中医科 0371 综合科,中医科 0796 综合科,中医科 0806 综合科,中医科 1030 综合科,中医科 1073 综合科,中医科 1105 综合科,中医科 1355 综合科 1195 血液肿瘤科 1257 血液肿瘤科 1111 血液肿瘤科 1417 血液肿瘤科 0738 儿童肿瘤科 1329 儿童肿瘤科 1102 麻醉科 0723 麻醉科 0376 麻醉科 0732 麻醉科 1065 麻醉科 0077 麻醉科 0731 ICU 1250 ICU 1376 ICU 0759 核医学科 0780 核医学科 1211 核医学科 云径平 邵建永 张惠忠 吴秋良 何洁华 林素暇 徐国良 单宏波 黎建军 李安华 廖振尔 林仕荣 叶文锋

1308 病理科

0083 病理科

0804 病理科

0368 病理科

0741 病理科

0081 病理科

1106 内镜激光科

1139 内镜激光科

1141 内镜激光科

1314 B超室

1393 体检门诊

0743 口腔室

0079 营养室

老专家门诊 邓满泉 范顺发 黄腾波 马益如 张锋 张锦明 詹友庆 陈昆田 崔念基 刘国贞 毛志达 涂明耻 冼超贵 曾祥发 罗国仪 刘茂珍 罗汉钰 李国辉 刘富元 谭道彩 黄植蕃 曾宗渊 陈福进 陈直华 魏茂文 徐光川 何友兼 周中梅 杨名添 黄火文 0565 鼻咽肿瘤治疗

0031 鼻咽肿瘤治疗

0021 鼻咽肿瘤治疗

0446 鼻咽肿瘤治疗

0020 鼻咽肿瘤治疗

0027 鼻咽肿瘤治疗

0040 胃胰肿瘤外科

0009 肿瘤放疗治疗

0057 肿瘤放疗治疗

0062 肿瘤放疗治疗

0012 肿瘤放疗治疗

0039 肿瘤放疗治疗

0365 肿瘤放疗治疗

0067 肿瘤放疗治疗

0055 肿瘤内镜激光

0558 肿瘤化疗

0053 肿瘤化疗

0015 肝胆肿瘤治疗

0553 妇科肿瘤治疗

0004 妇科肿瘤治疗

0024 肺、食管、纵隔肿瘤诊治

1080 头颈肿瘤外科 0554 头颈肿瘤外科 0035 头颈肿瘤外科 0561 头颈肿瘤外科 0559 肿瘤化疗 0025 肿瘤化疗 0041 肿瘤化疗 0560 乳腺肿瘤治疗 0023

肿瘤中医治疗

第五篇:出诊箱急救药品

2号出诊箱物资清单

一、

出诊箱急救药品、剂量、数量

第一层 箱盖面从下到上

第一排

肾上腺素1ml*3支

去甲肾上腺素2mg*3支

异丙肾上腺素1mg*3支

洛贝林3mg*3支

利多卡因0.1mg*3支

西地兰0.4mg*3支

地西泮10mg*3支

多巴胺20mg*3支

间羟胺10mg*3支

硝酸甘油5mg*3支

第二排 阿托品0.5mg*3支

胺碘酮150mg*1支

碘解磷定0.5mg*1支

纳洛酮0.4mg*3支

可拉明0.375mg*3支

氨甲环酸1.0g*2支

血凝酶1u*1支

垂体后叶素6u*3支

苯巴比妥0.1mg*3支

呋塞米20mg*2支

心律平35mg*1支

第三排 654-21mg*3支

胃复安10mg*3支

缩宫素10u*3支

盐酸异丙嗪50mg*3支

氨茶碱0.25g*3支

地塞米松10mg*3支

氢化可的松50mg*1支

10%氯化钾10ml*3支

第四排 50%葡萄糖20ml*4支

10%葡萄糖酸钙10ml*3支

25%硫酸镁10ml*3支

奥美拉唑40mg*3支

碳酸氢钠10ml*3支

第五排 曲马多100mg*2支

消心痛1瓶

硝酸甘油片1瓶

第二层 从左到右 舌钳 镊子 组织剪刀 开口器 压舌板 体温表 沙轮 各一样

棉签2包 胶布2卷

敷贴2张

留置针(大 小)各1颗

头皮针各2颗

氧管2根

输液器(直输、袋输)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恒丰中学三年发展规划下一篇: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

热门文章

哈尔滨的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