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自由与自律的辩证

2022-10-02

第一篇:论自由与自律的辩证

自觉、自律、自立、自由——论大学生“自我实现”的途径

自觉自律自立自由

—— 论大学生“自我实现”的途径

摘要:“自我实现”是个体追求的目标。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级的需要层次,为满足这种需要,人会不断超越自己,实现自我价值。江泽民也曾强调过“坚持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的重要性。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逐渐增强,他们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考虑到当前大学生的现状,本文认为大学生要达到“自我实现”,自觉是基础,自律是保障,自立是关键,自由是目标。只有这样,大学生才能在社会中真正实现自我价值。

关键词: 大学生自觉自律自立自由自我实现

随着社会的进步,大学生的自我意识逐渐增长。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说”认为人有七个层次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层次的。因此,大学教育的目的是引导、帮助学生达到“自我实现”,使每一个学生都品尝成功的愉悦,实现自我价值。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真正达到“自我实现”呢?

“自觉”是首要条件。自觉是指大学生要客观、辩证地认识自己、认识他人和社会,同时要认识自我和他人、社会之间的关系。

据说在古希腊德尔斐的阿波罗神庙的墙上刻着五个字“认识你自己”,中国的古人也曾说过“人贵有自知之明”。可见,一个人要认识自己是非常重要的。大学生处在人生的青年时期,心理、思想相对成熟,但是由于他们对理想的憧憬较多,而对现实的了解又较少,因此,大多数大学生心目中的“我”是“理想的我”,而非“现实的我”。在这种情况下,部分大学生以“理想的我”为奋斗目标,看到“现实的我”和“理想的我”之间的差距,脚踏实地地不懈追求。但也有部分大学生盲目地过高地评价自己,以为“理想的我”就是“现实的我”,一旦在现实中遭遇挫折和失败,就失去心理平衡,悲观地认为自己无用、无能,一无是处。其实大学生正处在心理成熟过渡时期,对于“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有哪些缺点?”“我有什么价值和潜力?”等问题的思考正在完善的过程中,尤其是大学生已不再过多地依赖父母师长的评价而转向独立评价,因此他们对自己的认识是需要一个过程的。“自省”是大学生认识自己的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孔子在《论语》中说过“吾日三省乎己”。自省是对自己的反思、省察,体现了人的思考。做人最不应该的便是浑浑噩噩、做一天和尚敲一天钟。人在自省时,对过去做个小结,并对未来有所计划,总结经验教训,以供参考,这样,人在思考之中就对自己有了了解、认识。一个人只有对自己有了正确、客观的认识,才能根据自身的特长制定适合自己发展的计划。

-1-

大学生在认识自己的同时也要努力认识他人和社会。人是处在群体中的社会人。大学生要正确地认识他人和社会,首先要尊重他人,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里倍受宠爱,俨然是“小皇帝”或“小公主”,从小处于“中心”位置,潜意识里有一种“唯我独尊”的想法,凡事先想到自己,很少考虑他人的感受。同时大学生以为自己考上了大学,便是“人中龙风”了,就容易滋生骄傲自大的情绪。在他们眼中,他人都不如自己,而那些学历不如自己的人更是不在话下了。他们嫌弃老师们上的课枯燥乏味,讨厌班主任的唠叨繁琐,对那些生辅老师、图书馆管理人员更是不屑一顾。对他人的不尊重正是大学生心理不成熟的表现。要知道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尊重别人,别人才会尊重你。

尊重他人,需要充分认识他人的价值。每个人都有存在的价值,每个人的行为都是有意义的,每个人的劳动都为社会创造了财富,这就值得我们尊重。尊重他人,要有宽广的胸襟。一个人心中不能只有自己,心中还要装得下别人。“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如果你拥有大海般宽广的胸襟,你就能尊重他人,并从他人那里学到许多。人不能固步自封,必须博览众长,才能逐渐完善自身。尊重他人,当然也不能盲目崇拜他们。大学生要有自己的精神偶像,这是大学生人生道路上的引路人、导航人,能引导大学生迈向成功。可是大学生也会因为从众心理和缺乏辨别能力等因素对歌星、影星疯狂崇拜。因此,大学生要有成熟的心理,真正认识他人的价值。此外,大学生不像中学生只一味地埋头于书山题海之中,他们也不只是置身于“象牙塔”中,他们也会和社会亲密接触,也会“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但是一旦他们在社会中碰壁、受挫或者看到社会上的不良现象,就容易退怯、悲观,在未踏入社会之时就对社会产生畏惧、沮丧之感。其实,如果大学生若能客观地来认识社会,他们应该明白社会的复杂性、多样化,社会不是一潭清水,俗话说“水至清则无鱼”,但社会也决不是一缸墨汁。社会是调色板,赤橙黄绿青蓝紫,社会是七彩缤纷的、当然也存在丑陋的一面。因此,大学生必须清晰、客观地认识他人、认识社会。

“自觉”也指大学生要认识自我和他人、社会之间的关系,这是和谐处理个人和集体的关系的前提。只顾自己不顾他人和社会是极端的自私,不顾自己只顾他人和社会的是伟大的圣人。我们倡导的是在尊重他人和社会的前提下实现个人价值。江泽民在《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大学生要“坚持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

一。”可见,在集体中实现个人自我价值是最理想的。社会的规范不要压制了丰富的个性,而个性也不能任意张扬。只顾自己的人,集体会抛弃他,他是孤立无援的。只为集体的人,没有鲜活的个性,缺少独特的发展个性。当代大学生应该设计自己的前途,开发自己的个人空间,同时也充分考虑集体的需要、集体的利益,以达到“双赢”的目的。

在“自觉”的基础上,“自律”是大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的保障。在《教师,希望工程的艺术》一书中,作者提出11项学习元素“自律”便是其中之一。自律是大学生自觉地将合理的社会规范和学校条文等内化到自己的心中,并且体现在日常行为当中。社会规范和学校条文是外在的,如果学生没有理解、内化,一味强制他们遵守只会引发他们的逆反

心理或表面服从敷衍了事。自律是对自己行为的负责,需要大学生有很强的自控能力。在论及“自律”这一问题时,诸多有识之士对其予以赞许。英国思想家罗斯金说“适当的克制,他们毕竟不是束人手足的锁链而是护身的铠甲„„克制使得人类引以为荣。”德国哲学家叔本华说“高度的才智根植于高度的受容性、真挚的情感和强大的意志力。”先哲们用克制、意志力这样的词语肯定了自律的可贵之处。加强大学生的自控能力,要求他们能自觉抵御外界的诱惑。纷扰繁复的社会五光十色、光怪陆离,金钱、名利、地位等强烈地吸引着涉世未深的大学生,如果失去自律,他们会在考场上舞弊以获取好成绩,会充当枪手以赚取外快,会成为黑客以炫耀自己的本领,甚至出卖自己成为大款的情人。因此,拒绝各种诱惑才能使大学生健康成长、更加成熟。此外,强化大学生的自律意识,有助于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进入现代社会,手机已成为大学生联络沟通的通信工具,于是课堂上出现了不和谐的铃声,更有为数不少的学生上课时发短信、玩游戏,甚至在图书馆、阅览室也充斥着手机发出的并不美妙的音乐声。所以,只有人人自律,才能创建一个文明舒适的环境。强调大学生的自律,并不否定他律的必要性。过度呵护的幼稚教育不利于大学生的成长,但也不能一味放手让大学生自己管理。每个人都有弱点,他律是必要的,关键是父母师长要把握好“度”。适当地给些建议,及时地加以督促,在大学生没有很好地自律时加强管理,这样有助于大学生逐渐加强自律能力。真正的自律不是自我束缚,而是在一定的规则范畴内的纵横驰骋,“自律”必将带给人更多的“自由”。

在西风东渐、市场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现代大学生从小就从各种途径接受了西方人的生活方式,青年人成人后离开家庭独立生活。而他们接受的素质教育,也使他们具有较强的自立能力。于是,自立成为大学生的呼声。自立首先指大学生应该摆脱对父母的依赖,做到生活费用自理。中国的父母无私地为孩子打造一个避风港,而孩子们也就心安理得地享受着。但是大学生应该学会走出父母的庇护所,学会自立。大学生应该通过勤工俭学,在劳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自立能力。其次,大学生不能只关心文化学习,以为学生只要“学习好”就可以了。当然父母也要改变观念,不能只要求孩子读书好。大学生除了学习外,要学会与人交往、要学会处理事情、要关心他人和社会,也要学会学以致用赢取一定的经济收入。家教是较多的大学生选择的方式,这不仅使大学生所学的知识有了用武之地,而且也能增强他们的责任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成功的喜悦更能给他们以成就感,让身为独生子女的大学生学会关心他人,替他人着想。目前有的高校支持大学生创业,让他们有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有的人可能会认为这是不务正业的做法,但是让已经具备一定基础的大学生投身于社会竞争,能使他们学有所用,真正发挥课堂所学内容的作用,品尝自立的甜蜜。而且由于在实践中会碰到问题,他们会更加重视学习的必要性,同时由于时间的短缺,他们会更加珍惜学习的机会,充分利用空余时间进行学习。此外,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劳动观。长期以来,封建的劳动观念严重影响大学生自立能力的发展,也使得部分大学生轻视体力劳动。中国的家长总是教育孩子“要好好读书,可以坐办公室、当领导,

否则你就只能去扫大街、卖茶叶蛋。”于是中国的孩子大都志存高远,对体力劳动不屑一顾。确实,大学生具备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应该寻找适合自身发展的空间。但是也不能一心想着坐办公室,体力劳动也是自我价值的体现,而且可以防止大学生好高骛远心理的产生。同时,自立也能使得部分贫困大学生改变一味等待补助的心理。当前,较高的学费使得家境不好的大学生陷入困境,国家出台了各种政策帮助贫困大学生就学,于是个别大学生就只是伸手请求援助。为了控制这种现象的蔓延,国家、学校要大力创造一个自立的环境,组织学生勤工俭学,鼓励学生自力更生。使学生意识到一个身强力壮、有文化有精力的年轻人不能一味向父母要钱,应该自立。北京市学联推崇贫困大学生自立,提出自立是可敬的,贫困并不可敬。自立,能使学生变得成熟和务实,当遇到挫折时,不是简单地抱怨和消极地等待,而是积极寻求解决的办法。自立使学生积极地面对现实、思考现实并努力去改变现实。

“自由”是一个人追求的终极目标,做一个“自由的人”是大学生“自我实现”的体现。大学生对自由的追求是个性的复苏,他们不满足按照他人设计的程序来生活,他们要掌握自己的命运,这是对自己负责的体现。大学的精神魅力,最主要来源于自由。大学提供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鼓励学生自由探索、激励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大学生的自由,首先体现在学习上。大学安排了一定数量的选修课,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选择,使自己在某一方面得到充分的发展。大学里也有一定数量的自修课,学生应该自己做好安排。大学里有许多社团,学生可以自由选择,甚至可以跨系听课。大学的老师不会处处管着学生,不会告诉学生该怎么做或者不该怎么做。因此,大学生要学会享受自由。美国的威廉·弗兰克在《伦理学》一书中说:“享有自由对于愚蠢的人来说是非常棘手的,对于高尚的人来说才是安全的。”如果一个大学生不会享受自由,那么自由带给他的只能是毁灭。他尽可以自由自在地玩乐、虚度光阴。大学生的自由,更关键的是体现为思想的自由。社会是复杂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因此大学生要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和思辨意识。带着批判的精神学习、工作、生活。课堂上老师不是给你一个标准答案,而是引导你去探究问题,形成你自己的见解。书本的观点、老师的理解都只是参考,重要的是你要有自己的观点。当然,自由也不可能是绝对的。自由并不是无拘无束、随心所欲,正如法国《人权宣言》所说“自由是在不伤害别人时做任何事情的权利。”因此,大学生在享受自由时不能伤害他人的利益,同时也应对自己负责。

大学是以培养“人”为天职的,关心人的解放、人的完善、人的发展是大学的本质,所以,大学生应该努力培养自觉、自律的意识,提高自立能力,使自己达到自由的境界,这样就能够做到“自我实现”,真正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

1. 孙庆忠:《也谈大学之精神》,《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年11月14日第11版

2. 杨万柱:《“以德育人”为核心实施“以德治教”》,《中国高等教育》2001-24

3. 龙应台:《校长,还是保姆?》,《英语世界》2002年第3期

4. 李玉棠:《自律是一种境界》,《中国青年报》2002年8月25日

5. 陈炎:《说自由》,《山东大学报》总第1483期

6. 《大学教育与"精神成人"》,《南方周末》 2002年9月28日

7.舒扬:《大学人文精神构建论析》,《光明日报》2002年8月2日

第二篇:论战争与经济的辩证关系

论经济与战争的辩证关系

纵观人类的发展历史,从原始社会至奴隶制社会,再到封建社会,直至如今的社会主义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每一次的社会变革或历史进步都要伴随着战争的爆发,同时经济在人们生产生活中的作用日益明显,这二者有着怎样的联系呢?

一. 战争的起因与经济

战争是政治的继续,而政治又是经济的集中体现,是阶级的、国家的和民族的经济利益的集中表现。它反映了不同阶级、不同民族和不同国家之间的相互关系。由于不同阶级之间、民族之间和国家之间有着不同的经济利益,因此,这些不同的阶级、民族和国家的政治,必然要自觉地、充分地反映和维护不同阶级、不同民族和不同国家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就是说,战争根源于阶级之间、民族之间和国家之间的经济利益的矛盾。对于战争的经济根源问题,古代兵家大都有所察觉、有所论述,有些论述还相当深刻。孙武在《孙子兵法*九变篇》中指出:"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在《作战篇》中又指出:"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在现代战争中,战争的起因更是与经济利益密切联系,战争或是为了摆脱经济危机,振兴本国经济;或是为了掠夺他国财富,为己所用。

以二战为例,1929——1933全世界范围内发生经济危机,资本主义国家有两种对付手段。一种是美国 英国式,他们有大量殖民地,结成排他型经济组织,实行国家干预,就像罗斯福新政。而德日意三国,德国是一战的战败国,殖民地被协约国瓜分,并且在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中受到协约国的压榨,国内复仇主义盛行。意大利在一战时为协约国战斗,但协约国并未在战后遵守诺言,意大利只在非洲得到了一点殖民地,而且多是不毛之地。日本资本主义发展晚,在亚太地区的利益受英国 美国威胁,加之国内军国主义盛行。这三个国家无力用自身的力量改变经济危机的现状,只得对外扩张。对于这些国家来说,发动战争不仅能够通过军工企业的发展增加本国人口就业,恢复国民生产,还能通过侵略获得大量资源,打破英美在世界经济上的垄断。

我们再来看看“世界警察”美国在近期的所作所为。自2001年以来,受911事件的影响,美国对外发动了两起战争:阿富汉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为什么要对这两个国家发动战争,主要是为了石油这一工业血液和霸权的需要。 美国利用国际社会对9.11的同情,发动了阿富汗战争,成功地插足到上合组织的核心地盘,同时建立了里海根据地,为日后控制里海石油打下了基础。2003年,通过20多天的战争,就把伊拉克占领了。梦想就是为了中东的石油。石油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命脉。现在又想发动伊朗的战争,为什么一个烂伊拉克困住美国仅二十万的作战精英部队呢?目的就是盯住伊朗的石油。大家都知道现在美国是自以为是的人权主义国家,却不断地向外发动战争,想打败伊朗,而控制全世界的石油。

通过以上两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在现代社会,特别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危机的爆发以及巨大经济利益的诱惑已成为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

二. 战争的发展与经济

“让战争进行下去的根本,第一是钱,第二是钱,第三还是钱!”这是拿破仑的话,一语道出了经济在战争中的作用。经济是战争的物质基础,战争是以巨大的物质消耗为代价的,经济实力的强弱直接或是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战争的胜败。与此相对,战争的进程对经济也有很大的影响,或是促进一国经济繁荣发展,或是对经济带来毁灭性打击。

抗日战争对中国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中日经济力量的悬殊,是日本敢于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基本条件。日本侵华战争的残酷破坏,野蛮掠夺,给中国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000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达5000亿美元,大大地延缓了中国现代化和工业化进程。抗战期间,中国人民开展了对敌经济斗争。国民政府通过建立大后方基地、采取有利农业发展的措施、实行经济统制政策等,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通过开展对日物资禁运、破坏敌伪掠夺计划、发展生产、货币斗争、贸易斗争等措施,打破了敌人“以战养战”政策,增强了抗战的经济力量,为最终取得胜利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对抗日战争的分析可以看出,日本的自信来自于经济的自信,中国的胜利来自于国民经济的支持。 战争对美国经济的影响十分明显:首先,直接用于越战的开支从1965财年的1亿美元,急剧扩大到1968财年的270亿美元。从1964到1969财年,美国军费几乎翻了一番,致使财政状况日趋恶化,从1965财年起连续4年出现赤字,总额超过以往19年的赤字总和。与此同时,由于产业发展严重向军事倾斜,“国防建设”给“国民经济建设”带来了严重负面影响,导致民生产业竞争力下降,出口能力减弱,致使自1893年以来保持了近80年顺差的美国对外贸易在1971年开始出现逆差,国际收支逆差增大又导致美元危机,以致尼克松政府不得不在1971年8月暂停美元与黄金的自由兑换。战争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利益,但是如果一味的追求战争财富,希望通过“以战养战”的方式拉动经济,必将事与愿违,遭受严重损失。

战争对经济的破坏是多方面的,除了人员的死伤外,战争几乎总是与通货膨胀相伴而生。战争意味着军工企业增长,民用企业下降,货物匮乏,物价上涨,民不聊生。战争的规模越大,现代化程度越高,杀伤力越大,死亡人数越多,对经济的破坏也就越严重。现代战争不仅对交战双方会造成重大损失,在经济全球化、各国之间的相互依存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对世界各国也会带来程度不同的损失。

综上所述,现代战争早已与经济密不可分,经济利益在很大程度上是导致战争的决定因素,而战争本身就是一种在特定条件的经济活动,驱动着经济活动的走向。

通过和艾老师学习的半个学期,我对军事思想、中国国防以及艾老师您本人有了一个更进一步的了解,我感觉您的讲课特点是比较鲜明的,威武豪气,干脆利索,观点明确,无论是在敏感还是非敏感问题上都能大胆而又理性的提出自己的看法,比如您对中日关系的看法、你对侵略战争的评价、对毛泽东军事理论的理解、对中国现状的评析等等,对培养学生独立创新具有一种非常良好的典范作用,而且您所讲授的军事思想与好多学科领域都有联系,尤其是包含了众多的哲学思想,对于人生的学习之路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您身上硬朗的男子汉气概和强烈的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也是众多男同学应该学习的。

第三篇:道德领域中的自律与自由

道德自律的一个基本前提是:道德主体的意志是自由的,他具有自由选择的能力和 权利。 马克思认为 “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 而宗教的基础则是人类精神的他律” 。 但马克思对自由自律的完整理解并不限于形式,还涉及其丰富的、现实的内容。在马克 思看来,自由作为“人的类的特性” ,是人类与动物界揖别和分野的根本所在;但一个 人的意志自由能否得到发展和发挥,在多大的程度和什么方向上得到发展和发挥,总是 要受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的制约。 个人只有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才有可能发展和 发挥自己的意志自由, 实现自己的目的。 因为人 “是只能在社会中才能独立的动物” , “只 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其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集体中,才可 能有个人自由。 ”因而,自由总是具体的历史的。

当代中国,正在走向市场经济,建立市场制度。伴随着市场经济关系的形成,人们 的道德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个体意识、 独立意识、 法制意识正在增强, 民主、 自由、 平等观念已有不同程度的加深,道德主体的平等地位和自由权利正逐步得到确立。一句 话,我们正在初睹改革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给我们带来的道德曙光。然而,在我国市场 化的进程迅速推进、市场制度逐步形成的过程中,也存在着道德秩序混乱的严重局面。 一方面个体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另一方面又存在大量以权谋私、损公肥私、损人利 己的行为,对非法谋利行为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企业和个人普遍 地“陷入”不道德的经济行为之网,对应当遵从的道德规则失去信任,以不道德手段谋 取利益作为普遍的行为准则,信用问题几乎发生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中国社会正在走向市场经济,传统道德和计划经济道德的基础正在改变,与市场经 济相适应的道德基础尚未完全形成和真正确立。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道德自律对于维 护市场秩序其作用显得尤为明显。如何培育理性自律的经济主体、促使市场经济道德秩 序的尽快形成,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课题。我觉得,在当前加强道德建设中,既要 加强人们的道德自律意识,更要致力于培育理性的社会运行机制。

一、必须切实保障人的自由权利。市场制度是建立在个人的自由独立和平等权利得 以明确确立和切实保障的基础之上的。 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 只有在个人权利的基础上, 才能建立起对权利的约束和矫正机制。只有当个人权利有了合法保障,并且有了一个合 理的制度环境,道德理想才真正有了发展和升华的可能。为此必须健全法制,明确一个 人的基本自由空间,这个空间以不得损害他人或社会的利益为边界,其衡量的标准就是 一个人的自由能够与其他人的相同自由共存。 自由是人作为社会主体在社会中从事各种 活动以及发展自己的基础,法律对它的确认,对于保证人们的主体性,对于促进社会的 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必须从民主的性质出发,对国家的权力作出合理的安排。在社会管理中,国家 权力是最强大和最具普遍性的,它一旦得到正确运用,就将有效地和普遍地造福于社会 成员。而一旦不能得以正确运用,则将大力度和大面积地损害社会成员利益。在这一方 面,任何社会个体的善举或恶行都不能与之相比。正因为国家权力在运用上有这一特殊 性,所以,法律对于国家以保护个人自由为由而干预个人自由的授权应附有严格的限制 性条件或原则。对国家干预和限制个人自由的授权,以及国家对于这种干预权的运用, 应当有严格的程序要求及伴有有效的监督。由此才能保证授权的正当性和权力不被滥 用。

三、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大力推进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市场化的推进有 利于提高效率,也有利于创设自由。这是我国的改革实践已经证明了的真理。在现实生 活中之所以存在着影响人的自由和权利的种种因素,根本原因在于改革还没有完全到 位,传统计划体制与市场体制还处于退出和进入的交叉状态。要解决这些问题,最基本 和基础性的工作就是深化改革,推进市场化进程,在市场化过程中逐渐收缩行政主导的 领域,同时扩大社会主导(如社会保障体系的领域。惟有如此,社会体制运作制度才 能走向规范化、理性化,才能使人们相互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获得充分的体制性保障, 并促使社会道德伦理关系格局趋向有序化, 进而建立一个主体之间相互平等、 自由竞争、 公平竞争的经济和社会伦理秩序。

四、必须把道德自律与建立法治秩序有机地结合起来。在现代社会里,道德自律不 再像传统社会那样依赖个人的修养, 而是人们在现实的社会关系和相互制衡的

制度环境 中通过博弈而养成的。 从一定意义上讲, 市场经济的道德秩序并不是政府设计和创造的, 而是人们在追求自己利益的互动和博弈中形成的。 只有努力创造适当的社会氛围和制度 条件,大力建立和健全法制,并有效地运用法律武器,对个人正当的自利行为加以支持 和保护,对不正当的逐利行为给以彻底否定和严厉打击,道德宣传和道德教化才能真正 收到成效,才能在全社会形成合作博弈比不合作博弈更有利的普遍预期,人们才会对那 些不道德和不正当的盈利行为形成自律和自我约束,诚实、信任、善良的社会道德和道 德社会才能最后形成。

总之,个人拥有平等的自由权利既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前提,也是现代社会道德 秩序的根本依据和核心内容。离开了这一基点,我们既不可能建立现代市场制度,也不 可能形成现代社会的道德秩序。 因此, 我们在强调道德自律的同时, 必须高扬人的自由, 致力于培育理性的社会运行机制。只有这样,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道德自律。

第四篇:论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辩证关系

旅游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文化现象,文化是旅游业的灵魂。因此体验异域他乡的文化风情,丰富人生阅历,满足精神享受成为了人们旅游的主要目的。

“现代旅游就其性质而言是一种以职员活动为特征,涉及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诸多因素的综合性大众社会活动。”现代旅游活动的日渐普遍,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了旅游地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与繁荣,但是,“一枚硬币有两面”,旅游尽非天生的绿色产业,假如开发与治理不当,旅游业在产生有利效应之时,也会带来不利影响。同时,旅游资源是“在自然和人类社会中能够激发旅游者旅游动机并进行旅游活动,为旅游业所利用并能产生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客体”,具有脆弱性、易损性特点,假如开发利用不当,极易遭到破坏,且旅游资源不可再生,一旦破坏,覆水难收。因此,现代旅游活动的风起云涌、旅游需求的飞速扩张与旅游资源的脆弱性、环境承载能力的有限性形成了强烈反差,滚滚旅游潮流所产生的旅游垃圾、空气污染、水体污染、噪声污染、植被破坏、传统文化加速变异等一系列题目越来越突出。

可持续发展为:满足现代需求而不妨碍后代满足他们自己需求的发展。当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性和世纪性的论题。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经济现象,旅游与环境关系密切。良好的资源环境、生态环境、社会环境是旅游业得以发展的重要前提,而旅游资源与环境的关系也是旅游业能否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据。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是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在旅游业的集中体现,也是旅游与环境关系的必要前提。开发和保护关系贯穿在旅游业的整个发展过程中,并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而日益显出其重要性。

从某种意义上讲,开发既是一种保护又是一种破坏。旅游资源开发将改善、美化资源环境;旅游收益也为资源保护创造了经济条件。但另一方面伴随旅游开发而带来的环境污染、游人的不文明活动及行为、外来文化的冲击等都会对旅游资源造成破坏。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矛盾,两者是辩证的矛盾统一体,并在辩证联系中共同改善旅游资源与环境的关系,推动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的辩证关系如下:

一、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 保护是开发和发展的前提,保护是为了更好地开发。旅游资源是旅游者进行旅游活动的基础和前提条件,一旦破坏殆尽,旅游业将失去依存的条件,也就无开发可言了。因此,保护是开发的前提,是当前的迫切任务。中国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其中不少是国家级乃至世界级的。这些资源,就目前的技术条件,要很好地全部进行开发可能还存在一定难度。因此,先进行保护是上策。而有些资源,还存在如何开发的争议,并涉及到开发后的环境、社会、经济及可持续发展问题,可以先予以保护而后开发。此外,资源的保护还贯穿在开发的整个过程中这是由开发带来的负面效应所决定的。

开发是保护的必要体现,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资源保护归根到底是为了更好的发展。因此,旅游资源必须经过开发利用,才能招徕游客,发挥其功能和效益,也才具有现实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资源保护的必要性只有通过开发才能得以体现。开发是旅游业发展的先导,是旅游资源价值的充分体现。例如,泉州清净寺是国内现存历史最悠久、具有阿拉伯建筑风格的伊斯兰大寺,而灵山圣墓是穆罕默德高徒三贤、四贤的埋骨处,是中国与阿拉伯世界友好交往的珍贵史迹和历史见证。只有通过合理开发,使清净寺和圣墓走向阿拉伯世界,并成为具有世界影响的伊斯兰教朝圣地,才能充分体现其保护的价值。

社会发展使旅游需求多样化和复杂化,开发能反映民族特征的旅游资源和以环保、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旅游产品(如生态旅游)已成为旅游发展的新方向。 开发本身意味着保护。一般地,合理的科学的旅游资源开发,或对资源加以整修而非令其“自生自灭”,以延长其生命周期,对资源环境进行改善、美化增加其可进入性,或对历史遗迹进行发掘修复、保护,或对人文旅游资源如民俗进行资料搜集和整理,重现其光芒。同时,资源开发促进旅游发展带来的旅游收益的一部分可以通过各种形式返回资源地,用于资源环境的改造、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在这个意义上,开发意味着保护。我国现已确定大批文物保护单位,修葺历史遗迹,建立博物馆体系,挖掘整理文化遗产,基本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旅游文化圈。这些措施,就是对人文旅游资源的第一道保护网。

二、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是相互矛盾的; 从某种程度上看,开发也是一种破坏。

虽然旅游资源的破坏并不仅仅是开发所造成的,还有其他社会的、文化的等方面的深层原因,但开发所造成的破坏是显而易见的,这与资源保护背道而驰。

首先,旅游资源的开发不可避免地会造成某种破坏。旅游资源开发需要对资源地进行的适度建设是以局部范围的破坏为前提的。可以说,没有破坏也就没有开发,破坏和开发在一定程度上是共生的。由于旅游业是一个新兴的产业,目前普遍存在粗放型开发模式,使得积极的开发也会带来破坏。西安秦始皇兵马俑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因技术条件限制,兵马俑一号坑的彩陶已逐渐褪色,失去了往日的光泽。当然,盲目的、掠夺式的开发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失衡更是对资源的严重破坏。

其次,从人为角度看,旅游资源的开发也会产生极大的破坏作用。因管理不善,资源地游客涌入量往往超过其承载力,从而给资源本身造成致命的损坏:如北京故宫很多地砖已被踏破磨平,地面下陷,增加了保护、修复工作的难度。目前国内旅游景点并不对游客量进行限制,而是来者不拒。可见旅游承载力(旅游环境容量)理论应用的迫切性。另一方面,旅游开发带来众多游客,也造成对资源的破坏。游客的大量涌入,产生巨大的污染源,破坏了资源环境,如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滇池和太湖,已成为全国污染最严重的大淡水湖泊,“桂林山水甲天下”的漓江也是遍布垃圾(当然,这也有其他因素影响,但旅游造成的污染首当其冲):大量游客形成的喧哗,破坏了寺院庄严肃穆的氛围;游客的不文明行为,诸如“×××到此一游”的乱刻乱画更是对摩崖石刻之类旅游资源的极大破坏。

再次,由于旅游资源(尤其是人文旅游资源)所具有的文化性,开发从而带来外来文化的冲击也可能是对旅游资源的毁灭性打击。尽管旅游者与资源所在地的交流和影响以及两种文化之间的作用是相互的、双向的,但事实上,外来文化、外来旅游者对资源所在地(旅游地)的冲击和影响远大于他们所接受到的资源地的影响。旅游资源开发带来了诸多消极的影响,如卖淫、犯罪、赌博现象的产生发展以及资源所在地居民观念意识的变化,旅游地经济状况、经济意识、审美倾向、社会关系等的改变,民俗风情的同化、庸俗化等,给旅游资源及其环境造成了直接或间接的破坏。

过量的保护,妨碍了开发。因开发造成破坏,为“防患于未然”,易导致片面强调保护,从而忽视了对资源的开发。过量的保护而没有对资源的开发,就不能体现出资源本身所具有的价值,旅游业也就得不到发展。曾经有阿拉伯商人要投资兴建清净寺,但因部分学者强调应保持清净寺的“原汁原味”而“泡汤”。这里姑且不论其对与错,但过分强调保护也就失去了开发的机会,防碍了发展。依笔者之见,在旅游资源保护过程中,不能一味地固步自封,应“该出手时就出手”,适时、适地、适量地进行资源开发。

那么,怎样处理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 首先,在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中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应该对旅游环境承载力、旅游开发的影响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为和谐平衡的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模式提供理论依据。这里,所谓旅游环境承载力是指一定时期、一定条件下某地区的环境所能承受的人类活动作用的阈值。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可以避免对资源的过度利用,避免开发后“人满为患”对资源造成破坏;而旅游开发影响的研究则使我们对开发产生的影响有充分的认识,防患于未然,使旅游开发沿着健康轨道进行。因此,这应该是处理好旅游资源开发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第一步。努力开发和推广绿色旅游产品。狭义的绿色旅游产品指生态旅游产品,如森林旅游、海洋旅游等;广义的绿色旅游产品则指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旅游产品。绿色旅游产品的开发本身就是以资源保护为前提和核心的。取之于资源用之于资源。开发旅游资源后的一部分旅游收益应该用于保护旅游资源,改善、美化资源环境。这既是保护资源的需要,又能进一步提高开发的效果,促进更大的发展,符合可持续旅游发展的原则。

其次,实行资源开发和保护中的“科技兴旅”战略,包括实施科技手段,变盲目的、掠夺式的粗放型开发为集约化的开发,最大限度地减少开发过程中对资源造成的破坏。资源的开发应该在调查基础上应用现代技术进行可行性论证,制订开发总体规则,以保证开发后对资源的合理利用;运用现代高新技术手段对珍贵的自然、人类遗产进行保护,减少旅游资源的自然损耗,延长其生命周期,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在这点上,知识经济内涵与可持续旅游资源发展是统一的;由于旅游是个新兴的边缘学科,“科技兴旅”战略还包括综合旅游学、社会学、环境学、民俗学、经济学等各学科优势深入研究,实现开发和保护的真正合理化、科学化。保持并增加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一般来说旅游资源都凝结着人类劳动和智慧的结晶,是人类历史文化的集中体现。由于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往往是相互伴生的(如黄山),因此可以说文化内涵是旅游资源的生命线。很大程度上,资源开发和保护是以资源的文化内涵为中心的。可见,文化内涵是科学处理资源开发和保护之辩证关系的一个重要依据。保持并尽可能地增加资源的文化含量也将成为资源开发和保护的新的价值取向,是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方面。培养熟悉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的高素质旅游专门人才。资源开发和保护是从人的角度来界定的。什么样的开发者和保护者将决定开发和保护的深度和广度。旅游从业人员在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中首当其冲。高素质的旅游专门人才是正确处理开发与保护矛盾关系的人才基础。

再次,在旅游发展的起步阶段,应以开发为主,开发要一步到位。传统的“以旅游养旅游”观念有值得商榷的地方。旅游地(旅游产品)有其起步、发展、成熟、衰落的发展过程。这样,按传统“以旅游养旅游”观点,前一期开发回收投资再进行新一轮开发投资后,已开发的旅游产品(旅游地)已经呈现出“老态”,资源也已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新的投资开发也还只停留在局部,未能形成“大气候”。深圳特区的锦绣中华、民俗文化村、世界之窗为我们提供了“一步到位”的成功典范。保护是为了更好地开发和发展,不可再生性决定了当开发条件不具备或不充分时,应主要突出旅游资源的保护。保护好旅游资源是可持续旅游发展的重要保证。在技术、资金条件不成熟或尚未规划之前,切忌对旅游资源的盲目、无序、掠夺式开发。旅游资源发展过程中,开发与保护应并重。既然保护不是暂时的,而是贯穿于整个旅游资源发展过程中,那么,从可持续发展角度看,旅游发展中应贯彻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原则,以促进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从旅游角度而言,导致旅游资源受损的旅游因素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旅游者的认识和行为。旅游者是旅游活动的主体,旅游者长期不断的大量涌入,其表现出来的行为、意识及观念,天长日久之后,必然影响到旅游地文化生态。而旅游者在旅行游览过程中的不良行为或游人过量造成的旅游环境超负荷运做,将直接导致对旅游资源的破坏,特别是影视摄制组等团体旅游者的商业行为 ,其破坏性更为可怕,电影《无极》剧组对香格里拉碧沽天池的破坏,电视剧《神雕侠侣》摄制组对九寨沟景观的污染,乃典型案例。第二,旅游业及旅游经营者的认识和行为。旅游业的经济性必然使追求经济效益成为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经营管理的一大基本目标。所以,短期旅游经济行为与旅游资源的保护之间有一定冲突,但从长远看,旅游业的经济性与旅游资源的保护性是一致的。但是,在实践运作中,由于旅游经营者的素质不高、环境意识淡薄、法制意识淡漠、缺乏可持续发展远见等原因,旅游企业及旅游经营者一方面无法正确、深入地评估、诠释和表现旅游资源的价值与特色,导致粗制滥造的旅游产品及商业化旅游景观泛滥,另一方面,旅游景区点管理混乱,还有,因受丰厚经济利益的驱动,旅游企业不断过度利用旅游资源,甚至出现“杀鸡取卵”式违背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掠夺性开发。第三,旅游地政府及旅游决策部门的认识和行为。我国旅游业是政府主导型产业,政府的认识和行为对旅游发展具有关键性影响。在我国,特别是在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的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由于缺乏科学的规划、正确的理论指导和先进有效的旅游管理及监控,旅游教育、旅游认识与旅游发展速度脱节,故在旅游发展过程中难免一些问题与事故的发生,造成对旅游资源的破坏。此外,某些政府官员认识错误,未经科学论证与规划,就任意进行旅游开发,致使旅游资源惨遭建设性破坏或破坏性建设。如云南的某一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当地政府以所谓振兴旅游业、扩大旅游收入的名誉,拆除了该城最具特色的历史文化街区,耗巨资建造所谓“清式风貌”民俗文化一条街,使珍贵的人文旅游资源惨遭毁灭性破坏。第四,旅游地社会公众的认识和行为。社会公众是旅游目的地旅游资源的主人与最终保护力量,其关于旅游业及旅游资源的认识和态度对资源与环境具有决定性影响。如以民族文化而言,其产生、传承、发展或衰退、变迁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地居民对其之认识、态度及实际行动。

因此,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可归结为旅游者、旅游业、旅游地政府和旅游地社会公众四要素的组合。首先,对于旅游者来说,应注意环境意识的培养和自身素质的提高,尊重和珍视自然赋予的物质财富及人类创造的精神价值,让保护成为自觉行为,做到文明旅游。其次,对于旅游业及旅游经营者来说,应充分认识旅游资源的特点及经济价值,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谋求持续的投资效益;在旅游经营中,务必严格遵守相关法规与章程,不能只讲经济效益,而不管环境效应、社会效应和文化效应。再次,对于旅游地政府而言,应在遵循自然生态规律和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上,谋求可持续的三大效益协调发展;政府不能只注重旅游业的经济效益及脱贫效果,必须正确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通过规章制度、法律法规等手段为保护提供有力保障,重视并协调好政府、企业、旅游者、社会公众的利益关系,同时大力开展宣传教育工作,逐步提高全社会的旅游产业认识和环境保护意识。最后,对于旅游地社会公众来说,保护性体现在对家乡的热爱,加强环境保护意识,正确看待旅游业发展的影响,正确认识资源及环境的价值与重要性,明确自己所负有的责任与合理利用的权利;并善待与尊重旅游者,营造良好的旅游社会环境氛围。

第五篇:简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辩证统一关系

摘要:保证人类社会的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就必须使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协调发展,促进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在具体人的精神世界的统一。实现两者的统一,有利于创新教育观念,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使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又好又快地发展。

关键词:人文精神 科学精神 统一

一般地说,科学精神是关于“事实的知识”,是对“事实”的“真”的追求,要求知识符合事实,解决“是与非”、回答“是不是真”的问题。我们常说实事求是,追求真理,坚持真理,重视实践,敢于怀疑,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等。这是科学精神的范畴。

什么是人文精神?它的内涵是什么?

人文精神是关于“价值的知识”,是对“价值”和“善”的追求,要求行为要符合道德,解决“善与恶、美与丑”、回答“应当怎样”的问题。我们常说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我们的行为、做任何一件事,要有明确的意义、正确的目标、符合社会理想和信念,要有高尚、善良、纯洁和健康的情操与精神,真善美的生活态度等。这便是人文精神的范畴。人文精神的内涵:一是人文精神是“对人的价值追求”,提倡人文精神与科学性的相容性。二是人文指“区别于自然现象及其规律的人与社会的事物”,其核心是贯穿于人们思维与言行中的信仰、理想、价值取向、人文模式、审美情趣,亦即人文精神。三是人文精神是把人的文化生命和人的文化世界的肯定贯注于人的价值取向和理想追求之中,强调人的文化生命的弘扬和人的文化世界的开拓,促进人的进步、发展和完善,四是人文精神是人类不断完善自己、拓展自己、提升自己,自己从“自在的”状态过度到“自为”的状态的一种本事。五是人文精神是“一种关注人生真谛的和人类命运的理性态度,它包括对人的个性和主体精神的高扬,对自由、平等和做人尊严的渴望,对理想、信仰和自我实现的执著,对生命、死亡和生存意义的探索等。

什么是科学精神?它的内涵是什么?

科学精神就是对真理不懈的追求精神,它的核心是 “求真”。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它的核心是求善、求美。科学、知识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源自于人类生存、生产和生活实践。科学和人文并不是必然分离的,必然对立的,在早期,他们是和谐统一的.。科学精神具有三个层次: 认识论层次,主要表现为科学认识的逻辑一致性和实践的可检验性等规范,它们直接体现了科学的本质特征,构成了全部科学精神的基础; 社会关系层次,美国著名科学社会学家默顿揭示的四条规范——普遍性、公有性、无私利性和有条理的怀疑论,就是这一层次上科学精神的基本内容;价值观层次,科学通过求真,可以达到求美、求善,科学把追求真善美的统一作为自己的最高价值准则,这是科学精神的最高层次。科学精神是富有时代特色的精神, 它包含了科学所具有的优秀传统,即探索求真的理性精神、实验取证的求实精神、开拓创新的进取精神、勇于批判的怀疑精神以及严谨求实的坚持精神。总之它在科学的整体架构中占据统帅地位,是科学的灵魂。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什么关系?

二者是融通互动、互动共生的。科学和人文的关系实质是真与善的关。真与善的关系正是当代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关心的核心问题。 首先,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都是人类精神不可或缺的内在组成部分,是人类实践必不可少的精神动力,也是具有刨荔能力、适应未来时代要求的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精神品格。其次,我们倡导的学习和普及科学文化,既是科学化的人文,又是人文化的科学。再次,从某种意义上看,科学精神本身就是一种人文精神,这是因为,科学作为一种认识活动,为追求知识和真理而奋斗,为人类的福祉和自由面努力,所体现的正是最根本的文化精神。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怎么交融的?

1、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历史沿革科学精神与人为精神统一交融并不容易,科学与人文从分隔、分裂要走向互补、交融,将是一个漫长的、艰难的、在不断争论中前进的过程。科学和人文的分离、分隔是一种历史现象、国际现象,其产生有必然性。从古希腊到文艺复兴时期,西方哲学经历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分化与发展。柏拉图的“理念”论和亚里士多德的“目的”和“形式”说的出现,使人文学异化为神学,造成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双重压抑乃至泯灭。文艺复兴时期,启蒙思想家大力倡导古希腊哲学的理性传统和人文精神,全面清理了宗

教神学对人本主义的反动,重新唤起了对人类自身的关怀,把个人从封建宗法关系中解脱出来,使人类自身获得了解放,从而使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在启蒙精神中获得了统一。同样在近代西方哲学发展史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也经历了分裂与弥合的过程,从新康德主义者文德尔班和李凯尔特时期的科学与入文的分裂以及理性的单向度发挥,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现而使科学与人文精神得以真正的辩证整合,这是一个艰辛的历程。

2、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交融

科学精神是在实践中服从真理、坚持真理、追求真理的求真、求实的自觉意识。人文精神是以尊重人、爱护人、关注和促进人民、人类利益和社会进步为核心的求善、求美的自觉意识。如果说科学给人以力量,人文就给人以方向。本来在我们人类精神世界当中,科学、艺术、人文,它是一个整体。那么随着人类的发展,科学专业化了,艺术专业化了,人文专业化了,有时候往往反而把它割裂开来了。所以现在,我们就要提倡科学和人文的结合,科学艺术和人文的结合。这样才能使我们的精神世界更加完整,既有理性,又有感性。科学可以理解为外,而人文可以理解为内。所谓“内外兼修、文理兼容”,就是这个道理。中宣部原副部长龚育之说:“我们提倡的人文精神应当是具有现代科学意识的人文精神,我们提倡的科学精神应当是充满高度人文关怀的科学精神。这就是现代的科学精神同人文精神的相互渗透、交融和统一。”

三、科学精神与人为精神统一的重要性

弘扬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统一是当前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第一,是维护执政资源、提高执政能力的需要。第二,是发展先进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需要。第三,是适应时代发展要求、顺应世界潮流的需要。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许多新问题的解决都不可能只靠自然科学或只靠社会科学。总之,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人类文化的灵魂,是科学文化的生命,是推动科学文化生生不息向前发展的取之不尽的精神动力。二者有机统一的结合将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不竭源泉!

现代科学的突飞猛进,现代技术和工业的迅猛发展,大大地提高了科学的地位。科学精神的影响迅速扩大,如日中天。科学文化受到崇尚,科学教育受到青睐。人文主义相形见绌,地位降低,影响弱化。科学和人文精神正是从这时分道扬镳的,科学主义正是由此而背离人文主义,开始凌驾于人文知识之上,俨然

成了真理的唯一化身。在科学主义看来,科学是唯一正当的知识,是真理性的知识,而艺术、人文甚至某些社会科学知识都是不科学的,最多是前科学的,甚至是应该驱逐的。两者各执一端,人文主义强调人的非理性因素,科学主义强调人的理性。然而,根据马克思的”真理和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性”要求,我们必须坚持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这就要求我们要辩证统一的认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之间的关系.我们不能把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割裂开来理解,首先,科学精神反应的是追求真理,实事求是.而人文精神追求的是人们要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追求真善美,摒弃一切虚伪的价值取向.于是我们就可以根据马克思真理的价值的辩证统一性来理解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辩证统一.真理和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性表现在:一.成功的实践必然是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二.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三.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互相制约,互相引导.互相促进的.因此.我们可以看到科学和人文的辩证性和统一性.其次.要是我们把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割裂开来的话,那么结果将是造成了只懂技术而灵魂苍白的“空心人”,或不懂技术却奢谈人文的“边缘人”.这两种结果都将是造成人的不完整的发展,都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走极端.而这又必将造成社会畸形发展.最后.科学知识其实也是一种人类文化,科学精神也是一种人类精神. 如果没有人文情怀关照,科学主义只能是盲目的和莽撞的;如果没有科学精神融入,人文主义只能是蹩脚的和虚妄的。作为求真、求实的探究,科学本身无法解决自身存在的意义问题,只有在人文精神的引导下,科学才能被赋予善的目的。如果科学失去人文精神的引导和制约,并将道德理想、终极关怀、文化价值、情感体验和人生意义问题排除在外,只能陷于工具理性和技术功利主义的泥潭。人文主义也是这样,如果失去科学精神的光芒和照耀,只能是暧昧不明的喃喃呓语。无论何时何地,人文精神都不能背离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所蕴涵的客观性、逻辑一致性和试错的检验方法是推动人类知识进步和文明演进的重要力量。

总之,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从根本上说是互补的。只有二者并重,才能保证实践的正确取向和成功。重视一方、贬低一方或强调一方、忽视一方都会造成人类社会发展的失衡。要想真正的认识世界,必须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结合起来,使用综合交汇的方法和视线,才能达到追求真理、追求价值的完整性。所以,我们要在现实生活中坚持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辩证统一关系,不仅是正确的,而且是必须的。

到这里我差不多就论述完了,由于相关知识的缺乏,总觉得上面有一些东西我没有论述清楚,希望老师见谅。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对我们大学生有重要的意义,我们正处在世界观和人格的形成和发展的时期,应当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全面提高自身的素质.。

参考文献:

《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渊源探究——马列教研室》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百度百科——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相关词条释义》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免费幼儿园一日活动下一篇:蒙迪欧致胜使用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