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理质控表格

2022-10-21

第一篇:手术室护理质控表格

手术室护理质控标准

一、 急救物品管理:

1. 药柜放置定位,清洁、整齐、无灰尘。

2. 柜内药品有基数单,帐物相符,各种标签清楚,无过期、变质。

3. 吸引器、除颤仪性能良好,电源插座性能良好。

4. 值班人员每日检查、签名,责任人每周检查两次、签名。

5. 熟练使用抢救设备,掌握复苏抢救技能,熟悉抢救药品的性能,剂量和使用注意事项。

二、 器械室管理:(专人管理)

1. 器械柜摆放整齐,柜内清洁,无灰尘。

2. 器械分类登记管理,正确放置,有手术器械准备指南和标识。

3. 器械光洁无锈,关节灵活,性能良好,锐利器械有防护,定期清洁、检查、保养。

4. 精密手术器材专人保管、定期检查及保养。

5掌握各类器械用途,灭菌方法,保养等,账目清楚,交接有登记。

三、 无菌物品储存(每天副班人员管理)

1. 无菌物品摆放整齐,符合要求。专柜储存,有取放标志,保持清洁。

2. 无菌物品包装清晰、项目齐全,定位放置,定期检查无过期。

3. 无菌物品有灭菌方法相符的合格的灭菌指示胶带、灭菌时间、过期时间,包装着签名。

4. 打开无菌物品时注明开启时间。

5. 无菌物品包布无潮湿、破损,清洁、干燥。

6. 一次性物品拆外包装与其他无菌物品分柜放置,包装合格,标识清楚,无过期。

7. 各种物品数量充足。。

四、 污物间

1. 医疗废物分别放置,标志明确,传染性污染敷料双层包装,标注送洗。

2. 污物间整洁,污物及时处理,不堆放。

3. 各区拖把标识清楚,分池洗涤,悬挂晾干。。

4. 安全存放病理标本,标识清楚,当日标本当日送,有交接手续,不丢失。

五、 感染管理

1. 感染检测登记齐全、合格。

2. 工作人员手、物表、空气、灭菌物品每月生物监测一次,符合要求。

3.使用中的化学消毒剂、灭菌剂每月细菌监测一次,符合标准。含氯消毒剂每日浓度监测一次。

4.一次性用物不得重复使用。

5.无菌干燥持物钳及容器使用有效时间4小时,标记清楚,有灭菌、使用日期,不得连台使用。

6.按照特殊感染手术处理标准进行消毒隔离,医疗垃圾处理按照特殊感染手术标准处理。

7.隔离手术手术通知单有标注,安排在隔离手术间,术后终末消毒,不得参观,工作人员防护用品齐全。

8.采用对接车,被服每日更换并消毒,感染病人专用,用后并消毒。

9.洗手毛巾刷手刷一人一用一灭菌。

10.止血带一人一用一消毒(含氯消毒浸泡半小时,待干备用)。

11.术后器械密闭运送消毒供应中心统一处理,特殊感染手术手术按照特殊感染手术处理标准进行消毒隔离。

12.手术后的废弃物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处理。

13.湿化瓶、吸引瓶一用一消毒,干燥保存,瓶子光亮清洁,管壁无污物。

六、卫生保洁

1.每日手术后对手术间壁柜、无影灯、仪器、器械车、手术床、操作台面、地面进行擦拭。

2.每周对天花板、、墙壁、空调机网进行彻底清洁。

3.内外走廊、辅助间地面每天拖抹两次。

4.不同区域的清洁工具不能混用,有明显标记。

5.手术床单清洁、整齐,一人一单。

6.用物清洁整齐,表面无灰尘,地面无碎屑,无污迹。术中被病人血液或体液污染的地面,及时用含氯消毒液进行擦拭,消毒液浓度根据感染类型进行选择。

7.连台手术,手术结束后迅速清理用物,空气消毒>30min,未经消毒、清洁的手术间不得连续使用。

第二篇:手术室护理质控标准

一、急救物品管理:

1、药柜放置定位,清洁、整齐、无灰尘。

2、柜内药品有基数单,帐物相符,各种标签清楚,无过期、变质。

3、吸引器性能良好,电源插座性能良好。

4、值班人员每日检查、签名。

5、熟练使用抢救设备,掌握复苏抢救技能,熟悉抢救药品的性能,剂量和使用注意事项。

二、器械室管理:(专人管理)

1、器械柜摆放整齐,柜内清洁,无灰尘。

2、器械分类放置。

3、器械光洁无锈,关节灵活,性能良好,锐利器械有防护,定期清洁、检查、保养。

4、精密手术器材专人保管、定期检查及保养。

5 、掌握各类器械用途,灭菌方法,保养等。

三、无菌物品储存(每天值班人员管理)

1、 无菌物品摆放整齐,符合要求。专柜储存,有取放标志,保持清洁。

2、无菌物品包装清晰、项目齐全,定位放置,定期检查无过期。

3、无菌物品有灭菌方法相符的合格的灭菌指示胶带、灭菌时间、过期时间,包装着签名。

4、打开无菌物品时注明开启时间。

5、无菌物品包布无潮湿、破损,清洁、干燥。

6、一次性物品拆外包装与其他无菌物品分柜放置,包装合格,标识 清楚,无过期。

7、各种物品数量充足。

四、污物间

1、医疗废物分别放置,标志明确,传染性污染敷料双层包装,标注送洗。

2.、污物间整洁,污物及时处理,不堆放。 3.、各区拖把标识清楚,分池洗涤,悬挂晾干。

4、安全存放病理标本,标识清楚,当日标本当日送,有交接手续,不丢失。

五、感染管理

1、一次性用物不得重复使用。

2、无菌干燥持物钳及容器使用有效时间4小时,标记清楚,有灭菌、使用日期,不得连台使用。

3、按照特殊感染手术处理标准进行消毒隔离,医疗垃圾处理按照特殊感染手术标准处理。

4、隔离手术手术通知单有标注,安排在隔离手术间,术后终末消毒,不得参观,工作人员防护用品齐全。

5、采用对接车,被服每日更换并消毒,感染病人专用,用后并消毒。

6、洗手毛巾刷手刷一人一用一灭菌。

7、止血带一人一用一消毒

8、术后器械密闭运送消毒供应中心统一处理,特殊感染手术手术按照特殊感染手术处理标准进行消毒隔离。

9、手术后的废弃物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处理。

10、湿化瓶、吸引瓶一用一消毒,干燥保存,瓶子光亮清洁,管壁无污物。

六、卫生保洁

1、每日手术后对手术间壁柜、无影灯、仪器、器械车、手术床、操作台面、地面进行擦拭。

2、每周对天花板、、墙壁、空调机网进行彻底清洁。

3、内外走廊、辅助间地面每天拖抹两次。

4、不同区域的清洁工具不能混用,有明显标记。

5、手术床单清洁、整齐,一人一单。

6、用物清洁整齐,表面无灰尘,地面无碎屑,无污迹。术中被病人血液或体液污染的地面,及时用含氯消毒液进行擦拭,消毒液浓度根据感染类型进行选择。

7、连台手术,手术结束后迅速清理用物,空气消毒>30min未经消毒、清洁的手术间不得连续使用。

第三篇:质控小组在手术室护理质量控制中的作用

手术室是医院的核心科室,其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病员的生命安全,它既是衡量外科医疗质量的重要内容,也是评价医院整体医疗实力的一个重要标志。所以手术室里应该有严密的护理管理知识,健全的制度和严格的无菌技术管理,才能高标准地完成日益复杂的手术任务。如何提高手术护理质量,成为护理管理中的核心问题。

我院是一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手术种类多且繁杂,护理人员又短缺,因此护士长工作繁忙,既要参加手术又要管理全科工作,难免有忽视的方面。现今对手术室质量管理模式进行了改革,有原先的护士长一人统一抓管理转变为现在的质控小组管理,提高了管理效率,降低了管理成本,对各级护理人员实现了全面考核,现将具体做法介绍如下:

1 做法

1.1 成立质控小组

组建五个质控小组,即:消毒隔离组、急救药品急救器材组、术中护理记录单书写组、护理安全组、护理质量管理组。由主管护师和高年资护师4~6 名组成,护士长对整个手术室的质控管理总负责,质控小组对本组的质量控制管理负责,形成一个质控管理网络,实现由护士长、质控小组的二级管理。

1.2 明确各小组管理检查内容

1.2.1 消毒隔离组

考核各消毒包内外有无化学指示带或卡,标记是否醒目,有无过期,包布应清洁无污渍、包扎符合要求。消毒包存放柜应干净、干燥,消毒包和未消毒包分室放置。无菌包开启后是否注明开启时间。消毒罐是否每周消毒两次、各类物品是否按其性质消毒灭菌。各类消毒液浓度是否符合要求,定期检测,定期更换。内镜清洗、消毒、灭菌符合要求。特殊感染手术后消毒处理符合要求。手术床上的床单应一用一更换,床单元整齐。术后手术间及时打扫整理,无污渍。地面用消毒液每天拖一次,拖把分开使用,标记醒目,定点放置。常规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100%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无菌切口感染率<0.5﹪有消毒隔离制度并严格执行,空气、物品、手、内镜培养1 次/月。严格执行一人一管一用一灭菌制度。一次性物品使用后毁形、处理符合要求。垃圾分类放置。

1.2.2 急救药品急救器材组

抢救药品、器材是否做到六定。各种急救器材保养妥善,配备齐全,性能良好。根据规范化科室建设要求备有急救包,符合要求。手术室护理人员都应熟悉各种抢救器材的性能及操作方法。药品无过期、沉淀、变质,不同剂量、剂型混放时应有醒目标记。备用吸引器干燥存放,性能良好,非一次性使用管道定期周消。使用中的吸引器储液瓶及时倾倒消毒。湿化瓶周期消毒到位,使用中的湿化瓶每日消毒、更换湿化液。中心吸引器性能完好,每次手术前巡回护士能认真检查。

1.2.3 术中护理记录单书写组

楣栏齐全,字迹清晰、整齐,记录及时、准确、完整、各项记录无遗漏。术中增添纱布、缝针、刀片、器械及时记录。使用植入性材料要在备注栏内详细注明名称、厂家、规格、数目,并贴好条形码。签名规范、修改规范。

1.2.4 护理安全组

有护理安全管理制度,护士知晓率100﹪术前、术后护送交接到位,腕带信息核对到位。对儿童、老年、昏迷、躁动、心理障碍患者保护措施到位,不发生坠床、烫伤、烧伤、压伤。三查七对执行到位,每月召开缺陷分析会,定期进行安全教育,不发生护理差错事故。各种器材账物相符,定期清点。有常规器械包数目本,包内物品种类、数目与账本相符。护士熟悉常规器械包种类和数目。专科器材分别放置,专人管理,定期清点,定期保养。急救器材齐全,性能良好。植入性材料使用填写登记表,贴好条形码。有气体安全管理制度、标本送检管理制度,并执行到位。各项设施定期检查,确保完好。

1.2.5 护理质量管理组

在安全管理、消毒隔离、业务培训、服务规范、器械管理这五个方面去考核。安全管理考核内容:①规章制度齐全,核心作用制度护士知晓率100﹪。②术前、术后护送交接到位。③术中三查七对执行到位。④标本送检管理按制度执行。⑤术中无难免并发症。⑥气体源管理按制度执行。

⑦手术记录单书写符合要求。⑧每月有缺陷分析记录,定期有安全教育。消毒隔离考核内容:①无菌包管理符合要求。②执行无菌操作规范。③空气、物品、手、内镜培养1 次/月。④内镜清洗、消毒、灭菌按规范执行。⑤特殊感染手术后预消毒到位。⑥垃圾分类明确规范。业务培训考核内容:①有各级人员培训计划,并落实到位。②有三基三严培训考核计划,并落实到位。③有继续教育培训计划,并落实到位。④有实习同学带教计划,并落实到位。⑤专科操作合格率100﹪(合格分≥90)。服务规范考核内容:①在岗在位,不闲聊。②急诊手术接通知单后15 分钟准备就绪。③择期手术访视率≥95%。④术中沟通到位率≥98%。⑤术后病人满意率≥90%。器械管理考核内容:①有常规器械包数目本,包内物品品种、数目与账本相符。②护士熟悉常规器械包种类与数目。③器械敷料专人管理,定期保养、无积灰。④器械应急完好,责任到人。⑤植入性材料严格把关,有章可循。⑥仪器设备专人保管,使用后登记。 1.3 实施

首先护士长在全科中选拔优秀的手术室护理人员,她们即要有扎实的专科理论知识和过硬的技术操作技能,而且要有一定的责任心及洞察分析能力,能敢于指正,不徇私舞弊。然后护士长对选拔出来的全体质控小组成员进行质量管理及质控理念的培训,明确标准,掌握方法,质控小组每月按质控标准对自己负责的质控小组的护理质量全面考核,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措施。每月底再由护士长汇总组织召开全科的护理质量分析会,各小组汇报考核结果,指出问题存在的原因和整改措施,护士长对各小组工作进行评价,让全体护理人员都知道本月发生的事件,从而吸取教训,提醒今后的工作。质控小组在下月进行质控时不仅要对本月进行质控,而且要对上月发生的问题进行追踪质控,并在月底分析会上总结指出且应在指控本上有所体现。对管理好和工作好的小组和同志给予表扬鼓励,但对连续发生的差错要追踪责任人,并与奖金和年初的聘任挂钩。对差错易发生环节应集全体人员智慧,积极讨论和分析,举一反三,指出有效的防范和整改措施,及时修正考核标准,确保质量控制管理的持续改进。

2 结果

实施了这一质控模式,大大提高了手术室护理质量,特别是服务态度,规章制度的执行力,护理带教,沟通技巧,工作主动性和责任心,自身修养等方面有明显改善,如手术室无菌包合格率达100%,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率小于0.05%,空气、医务人员手、手术器械的消毒灭菌质量在各种检查中全部合格,巩固了护士的基础理论和专科理论知识,提高了技术操作水平,特别是专科配合的熟练程度大为提高,得到了手术医生的一致好评,手术间布置规范统一,杜绝了过去物品用后随意放置使用时找不到却无法确定责任人的现象,降低了质控管理难度,提高了管理效率,使质量控制的各个环节得到了管理,更有效地防范了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加强了护理安全。

3 体会

3.1 实施质量控制,提高了护理质量

科室每位护士都参与到护理质量管理中,提高了护士的质量管理意识,问题意识,改进意识及全员参与质量管理的意识,充分调动她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通过质控小组每月的检查,将存在的问题作详细记录,使其他护士及时了解自己在护理质量方面存在的缺点与不足,然后在以后的护理工作中会采取更有效的改进措施。这样就会使护理工作时刻处于一个受控的状态。不断完善各项质控管理措施,使每位护士在工作中有章可循,各项规范要求养成了护士良好的工作习惯,会使护士严格按照护理质量控制的标准完成护理工作,不断提高自己的护理质量,最后使得手术室的护理质量管理不断的完善加强,是护理工作逐渐走上科学化、规范化的道路。

3.2 强化了护理人员的质量意识和参与意识

护士在参与管理后,发挥了她们在质控中的骨干作用,也促进了她们加强自身业务学习。同时请她们负责培养帮助年轻护士提高业务水平,进行传帮带,能互相促进,互相监督,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指正,加强护士的主观能动性及协作精神,促进了护护关系。同时也减轻了护士长部分繁重事务。通过实施用护士参与管理质量控制的方法,激发了护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加了护士的成就感,有利于护士的成长与提高,改变了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关系,增加了管理透明度,将质量的重点放在查找护理缺陷,分析原因和质量持续改进上,从而使护理质量得到提高。

3.3 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

科室质控组在实施质量控制过程中,注重质量的自我控制,保证了各项制度及护理措施的有效落实。在工作中将病人的满意度来衡量护士工作的标准,能使护士加强责任心,时刻将病人是否得到最佳护理作为工作指标,工作中主动与病人沟通,提供人性化的服务,从而使病人的满意度提高。

第四篇:手术室质控小组工作职责

1、在护理部领导、护士长的指导下,根据医院护理工作质量标准、质控工作计划、结合本科情况,制订、实施本科护理质控工作计划。全面负责手术室感染监控工作及医院感染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

2、制定科室护理质量管理目标、工作制度、护理人员岗位职责、工作流程及考核标准,使质量责任落实到个人。

3、督促本科护理人员认真执行岗位职责、各项规章制度及护理操作流程和常规,严防差错、事故的发生。

4、监督、检查手术室消毒隔离措施及手术人员的无菌技术操作,对违反操作规程或可以污染环节及时纠正,并采取有效防范措施。

5、每月按照护理部制定的“科级护理质控流程”落实每周自查科室护理管理质量工作。如:规章制度、术前访视、术前准备、一次性物品的管理、手术间常态管理、抢救药品的管理、麻醉剂及其用品的管理、标本的管理、术后随访、专科培训、以及护理教学质量等。发现问题,及时分析、找到原因并解决问题,并作相应记录。

6、每月将检查问题向护士长反映,有针对性的对个人进行指导、定时组织科室护士讨论护理质量,反馈科室自查、互查或院级检查问题,提出整改的措施,不断修改补充工作制度及工作流程,确保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第五篇:手术室质控小组工作职责

1、在护理部领导、护士长的指导下,根据医院护理工作质量标准、质控工作计划、结合本科情况,制订、实施本科年度护理质控工作计划。全面负责手术室感染监控工作及医院感染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

2、制定科室护理质量管理目标、工作制度、护理人员岗位职责、工作流程及考核标准,使质量责任落实到个人。

3、督促本科护理人员认真执行岗位职责、各项规章制度及护理操作流程和常规,严防差错、事故的发生。

4、监督、检查手术室消毒隔离措施及手术人员的无菌技术操作,对违反操作规程或可以污染环节及时纠正,并采取有效防范措施。

5、每月按照护理部制定的“科级护理质控流程”落实每周自查科室护理管理质量工作。如:规章制度、术前访视、术前准备、一次性物品的管理、手术间常态管理、抢救药品的管理、麻醉剂及其用品的管理、标本的管理、术后随访、专科培训、以及护理教学质量等。发现问题,及时分析、找到原因并解决问题,并作相应记录。

6、每月将检查问题向护士长反映,有针对性的对个人进行指导、定时组织科室护士讨论护理质量,反馈科室自查、互查或院级检查问题,提出整改的措施,不断修改补充工作制度及工作流程,确保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诉讼一般授权委托书下一篇:烧伤科护士自我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