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球发展范文

2022-05-19

第一篇:排球发展范文

世界排球运动发展史

广告0902 蔡婉婉

(一)世界排球运动发展的三个阶段

纵观百年来世界台球运动发展的历程大致可分为:娱乐排球、竞技排球和现代排球三个阶段。

1.娱乐排球

排球运动诞生之初,是作为一种娱乐性较强的游戏被人们所接受的。人们隔网拍打,追击嬉戏,以不使球落地为乐趣。

开始时排球技术简单而粗糙,仅仅是以手拍击球而已。打法也只是争取一次击球过网,如果一次击不过去,才有同伴的再击球。人们在实践中逐渐体会到,一次击球过网不一定是最佳方式,有时从前网近网处甚至跳起击球过网,反而能够创造更好的获胜机会。于是出现了多次击球的打法,以寻找最佳时机和为技术更好的同伴创造得分机会,集体配合战术萌发。但是一方无休止的击球打法遭到公众的反对,因此出现了必须三次击球过网的规定。这一规定促进了传球和扣球技术的分化。富于攻击性的扣球技术的出现,使排球运动产生了质的飞跃,更吸引人的青年人的参加。拦网技术也相应而生。此时的发球也从仅仅是比赛开始的一种形式,发展成为力求攻击性的技术手段。侧面上手发球的出现,大大的提高了发球的力量。排球的竞技性、对抗性逐渐显现出来。在1921——1938年间,为了适应技术的飞快发展,对规则进行了一系列的修改和完善。技术动作被明确的规定为发球、传球、扣球和拦网。在运用各项技术的同时,出现了有意识、有目的、有组织的战术配合。于是场上队员出现了位置分工。到了30年代末和40年代,排球技术得到进一步发展。集体拦网的出现给扣球造成了很大的障碍,大力扣球和吊球相结合的打法相继产生,与之相适应的拦网保护战术体系形成。

这一阶段排球运动的特点是从开始的娱乐游戏性质,逐渐地向竞技对抗方向发展。国际间的比赛还没有统一的组织、统一的竞赛制度、统一的竞赛规则。

随着排球运动的发展和竞技化的趋势,以及一些国家排球协会的相继成立,开展国际间排球比赛和交流的愿望与日俱增。经过酝酿,在1936年的第6届柏林奥林匹克运动会期间,成立了第一个国际排球组织——排球技术委员会。波兰体联主席拉维奇马斯洛夫斯基任主席。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委员会尚未开展工作就解体了。

2.竞技排球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146年8月26日,法兰西、捷克斯洛伐克、波兰3国排球的代表在布拉格召开会议,倡议成立国际排球联合会。1947年4月间,国际排联在巴黎正式召开成立大会。会议制定了国际排联宪章;选举了法国的保尔黎伯为第一任主席;指定巴黎为总部所在地,英语和法语为联合会工作语言;成立了技术委员会、竞赛委员会和裁判委员会,并正式出版通用国际排球竞赛规则。同时会议决定于1948年在罗马举行欧洲男子排球锦标赛,1949年在布拉格举行世界男排锦标赛。

国际排联的成立标志了排球运动从娱乐游戏时代进入了竞技时代。其后,国际排联出色地领导和组织了一系列的世界大赛。

这些比赛已经形成传统每2年或4年举行1次延续至今。此外国际排联下属的各洲联合会也定期组办洲锦标赛、洲运动会排球赛、洲青年锦标赛等。 廿十世纪60年代初期,大松博文教练率日本女排,创造了“前臂垫球”“滚翻防守”和“勾手飘球”技术。以出色的防守、飘忽不定的发球和亚洲的快攻,打破了苏联称霸女子排坛的局面,一举夺魁。他们突破了划一的技术战术模式,为排球技战术的发展注入了新的血液。

廿十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末,世界排坛出现了百花竞开、群雄纷争的局面。这一时期女子排球有日本的“防守加配合”的打法与苏联“进攻加力量”打法相对峙,8届大赛各分四金。而男子排球的9次大赛中,荣登榜首的有捷克斯洛伐克、苏联、日本、波兰、民族德国5支球队。他们代表了当时战术发展中的不同流派。捷克斯洛伐克仍以“技巧”见长;苏联队在“力量”的基础上加了“两次球”及其转移战术和“边跟进”防守;民族德国队则以突出高大进攻队员的“超级扣球”和“高成功率”闻名于世,被称为“高度派”。日本队在学习了中国“近体快”和“平拉开”等系列快攻基础上,创造了“短平快”、“时间差”等战术打法,以“速度派”在世界暂露头角。日本队不仅有快速配合的特色,而且吸取了日本女排防守成功的经验,攻防兼备。无独有偶,波兰队也是因为攻防全面,且注意战术变化而出人头地的。至此不同风格、不同流派轮执牛耳,各领风骚,排球技战术发展出现欣欣向荣的局面。由单一模式到不同流派的产生;由重攻轻守到攻防兼备;由追求高度和力量到讲究技术和战术;;由注重个人技巧到讲究集体配合:竞技排球战术产生了质的飞跃。

3.现代排球

排球运动自廿十世纪80年代进入了现代排球阶段。现代排球的概念是广义的,它包括全攻全守排球`社会化,商业化、职业化排球和“大排球”三个内涵。 (1).全攻全守排球

随着各种流派的相互借鉴与交流,排球技战术不断创新又飞速普及,各队取长补短球技猛进,以一技之长便可一统天下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廿十世纪80年代中国女排的五连冠和美国男排的四连霸是历史的必然,他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中国女排在组织队之初就确立了“建立一支具有高度,攻防兼备的全面型队伍”的训练思想。在其后长达9年的竞赛训练中,创造性地实践了“在技术全面的基础上,向全攻全守型发展,坚持快速,发展高度,力争网上优势------”的中国排球运动技战术指导思想。形成了攻防全面,战术多变,以高制亚洲,以快制欧洲的全方位技战术打法。美国男排大胆运用跳发球技术,后攻技术;从沙滩排球中移植了两人接发球战术;创造了扩大防守,设计了立体进攻战术;提出了高度、速度和全面的等边三角形均衡发展学说。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全攻全守的整体排球思想。这一思想指导他们获得辉煌,其后被世界排坛所接受,并在90年代得到蓬勃发展。

全攻全守的整体排球是技战术打法,更是指导思想。现代排球的技战术要求运动队和运动员必须全面发展,他不只是攻防技术的全面,战术打法的全面,还包括运动员体能、心智等各种素质的全面。在高强度、高技术水平的激烈对抗中,任何一个缺陷、一个薄弱环节,都可能是致命的隙裂。

全攻是以攻为主导,以攻贯穿全部比赛过程的总体进攻观念。发球是进攻的开始,拦网是进攻的超前,防守是进攻战术的首要环节。从时间上来看,进攻不再是第3次击球的专利,它是排球比赛的整个始末。从空间上来看,进攻也不仅仅局限在网上和网前,他已经纵深发展并充满了立体的三维空间。从内涵上来讲,进攻已经不是拔地而起的一锤定音了,他是两大集团全方位的较量,使整体实力的碰撞。

在技战术打法上形成了高快结合、前后结合的全面进攻的局面。主要特点是:第一,主、副攻分工界限业已打破,主攻常打快球,副攻参与强攻和后攻。他们相互掩护,变化无穷。第二,前排快攻体系与后排进攻体系融为一体,形成前后排交叉掩护复式组合的立体进攻格局。第三,组织进攻战术的二传核心,向网上和场地纵深扩展,提高了技战术的进攻性和组成率。第四,接应二传作用大大提高,成了前后排跑动进攻的主要得分手段。第五,替补队员与主力队员的差距明显缩小,不同组合的不同特点增强了全队整体进攻实力。

没有防守就没有进攻,他们是不可分割的整体。现代排球技战术的飞跃正是得利于全面提高的防守水平。从意大利男排首倡“排球场上没有防不起的球”这种指导思想,使现代排球比赛有了质的飞跃,变得更精彩,更好看,让总体进攻的思想得以发挥和施展。全攻全守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到2005年意大利男排已连 续夺得六届欧锦赛冠军就是最好的佐证。

全面防守 的技战术特点主要表现为:第一,全方位的防守技术动作:用手、脚、身体的各种动作参与防守,提高了防守的质量。第二,提倡有预判的“出击防守”,替代规定位置的“等待防守”。第三,加强前排拦网与后排防守的战术配合,发挥整体效率。第四,针对对方进攻特点,采用不同防守阵型。第五,防守阵形及队员位置安排兼顾防守效果和防守后的反击进攻。 (2).排球的社会化、商业化和职业化

在1984年国际排联代表大会的换届选举中,墨西哥人阿克斯塔担任了国际排联主席。他决心把排球运动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运动项目之一。在他的领导之下国际排练有识之士对国际排联本身机构和排球运动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调整。

要想使排球运动成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运动项目,首先要把它推向社会,为社会所接受。在以市场经济为主要形式的世界经济体系中,没有市场就没有经济体育的社会生存环境。只有进入市场并占有市场,竞技体育才能发展。

现代化的传播媒介,给娱乐发展、推广体育运动和促进提高竞赛水平以绝好的机会。没有传媒介入,特别是没有电视选播的体育运动就不是世界性的体育运动,更不可能成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体育运动。另外传媒的商业性,必然要影响到体育的商业化。

顺应潮流的国际排联以明智的改革,将排球运动推向了市场。世界男排联赛、女排联赛大奖赛就是改革赛制、修订规则,成功走向市场的范例。它将排球比赛在世界舞台上导演的轰轰烈烈、有声有色,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走在排球职业化道路前列的是意大利。意大利排协在廿十世纪80年代末大刀阔斧地推行排球职业化的俱乐部制度。职业俱乐部的实施使意大利排球水平突飞猛进,尤其男排更为突出。

现代排球运动及战术的高水平发展使排球运动走向社会化、商业化、职业化奠定了基础。国际排联的系列体制改革也为此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而排球运动的社会化、商业化、和职业化必将而且已经大大地促进了排球运动的发展。 (3).“大排球”观念的形成

推向市场的排球运动确实在国际体坛上引起了轰动效应。国际排联的队伍空前壮大,至1998年会员国已发展到210多个,是世界上最大的单项运动协会。排球比赛的影响在世人中也是闻名遐迩,一场排球比赛的直接观众和电视观众则以亿万计。

高水平的排球比赛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喜爱,也越来越广泛地进入千家万户。但一项只有少数精英们表演的“观赏运动”毕竟不能成为人们最喜爱的体育运动项目。因此如何普及推广排球运动是国际排联改革的另一课题。与足球、篮球不同,排球运动的不持球和球不落地是初学者技能上的难点;而这又恰恰是排球运动内在美的重要组成部分。排球运动为适应不同群体和环境条件的需要,繁衍成为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国际排联不仅有计划、有目的地普及和推广室内六人排球,同时还大力提倡开展各种形式的排球运动,开发排球人口。

廿十世纪20年代初显、40年代流行起来,且在70年代就走向职业化的沙滩排球,有很好的群众基础和商业市场,是人们喜爱的运动项目。90年代国际排联成立了沙滩排球委员会,开始将其列入了整体发展规划。先后规范了世界沙滩排球锦标赛和世界沙滩巡回赛,并于1993年出版了第一部正式的沙滩排球规则,还成功地将沙滩排球列入1996年亚特拉大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不仅如此,国际排联还计划将沙滩排球从海滨的沙滩推向内陆的沙地,吸引更广泛的群众参与。沙滩排球的发展势头如火如荼,其在社会上的反响不亚于室内六人排球。

为在青少年中开展排球运动,国际排联成立了“学校排球部”,大力推广和开展“学校排球”和“迷你排球”(“小排球”)活动,每两年都要举行一次世界少年排球锦标赛。学校排球中近年来兴起的软式排球运动也是不可忽视的一支力量。在残疾人的体育运动中,排球项目也是很活跃。其他形式如气排球、墙排球、雪地排球、水中排球也应运而生,总之排球运动一切形式的发展都将受到重视。“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并举;竞技排球与娱乐排球共存。“大排球”的观念已经形成。

(二)、排球技战术发展的主要规律和特点

排球比赛是一方千方百计地使球在对方落地或造成失误;而另一方则极力防起各种来球,再转守为攻去争取主动和胜利。这种隔网相对一攻一防的矛盾对抗,构成了排球比赛的基本内容和形式。进攻与防守技战术相互对抗、相互制约、又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是排球运动技战术发展的主要动力。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扣球的产生,导致了拦网的出现;而拦网技术的成熟,又促使扣球技巧的提高。变线扣球、打手出界、打吊结合的进攻技术,又诱发了拦网保护的防守战术。60年代勾手飘球的出现,刺激了前臂垫球技术的发展,大幅度地提高了接发球的到位率,为快速多变的接发球进攻战术提供了条件;而网前跑动换位、交叉掩护等快攻战术,又造就了重叠、换位、二次跳等拦网战术;而拦网能力的加强,又推动了后排进攻战术。这种进攻技战术带动防守及战术,而防守及战术又反过来刺激进攻技战术发展的往复过程,形成了排球技战术发展螺旋式递进的特征。一般地说,攻防处于相对平衡使比赛往往相持持久,争夺激烈,精彩好看。如果防守居优,进攻无术,比赛往往表现为久攻不下,疲软粘滞。此时必然要激发进攻技战术的革命。而进攻如果大大超前于防守,则比赛会表现为无惊无险,单调乏味。此时会刺激防守技战术革命。所以综观100多年来排球技战术发展的历程,其发展演变的特点如下: 1.新技术出现的三个途径是改进、移植和创新

(1).改进原有技术:如前臂垫球技术是对翘腕垫球技术的改进和发展。 (2).移植其他技术:如前伸式拦网移植于篮球的“盖帽技术”。 (3).创造新技术:如发飘球技术等。

2.创新技术是偶然出现——普遍运用——规范动作——自由运用的过程。

如:“快板球”是20世纪30年代我国流行9人排球时,前排队员应急跳起“压球”而偶然使用的。因其突然进攻的威力,逐渐提炼成为规范的“快板球”。后来又被世界所拥有,并不断发展创造出“短平快球”“平拉开快球”“高快球”“错位快球”“远网快球”等形形色色的系列快球。 3.新技术的出现带动新战术的出现 两次球进攻技术带动了两次球及其转移进攻战术。“快板球”引出了一系列的快球及其掩护下的快攻战术。而因为跳发球和远网扣球技术的提高,才出现了后排进攻和立体战术。鱼跃和前扑技术使扩大防守战术成为可能。上手挡球的普遍运用,造就了压缩防守阵形的形成。

4.进攻技战术的发展领先于防守技战术的发展,防守技战术的发展又促进进攻技战术的再发展。 如:扣球技术领先于拦网技术;飘球技术带动前臂垫球技术;而前伸式拦网则促进了远网扣球技术。进攻的个人战术变化和集体战术配合带动了集体拦网战术的不断丰富。而拦网战术的丰富与完善促进了立体进攻战术的出现等。

5.男子技战术发展领先于女子,女子技战术效仿男子

20世纪8-0年代后,由于世界排球运动的蓬勃发展,欧美女子排球水平迅速提高,女运动员的身体素质也有明显的增强,因此效仿男子技战术成为时尚,如中国女排的快速多变战术,巴西的女排的立体进攻等。许多过去只有男子能做到,现在女子也能运用,如跳发球、后排进攻,三人接发球阵型等。女队技战术打法乃至训练模式上都在套用或效仿男队。 6.战术的发展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复合

如进攻战术从过去的“点”“线”“面”发展成为现在的走向纵深的立体进攻。再如过去的速度型、力量型、高度型、技巧性型等独特风格,发展到全攻全守的复合型。过去的心跟进、边跟进、扩大型、压缩型等防守阵型,发展到针对型、变换型乃至动态型、无型的复合运用的防守阵型。 7.技战术的高水平发展要求运动员具备高水平的综合素质

现代排球比赛的激烈对抗和技战术发展的高难度、高技巧性,要求运动员身体、心理、技能、智能、知识和修养等综合素质都具备较高的水平。

(三)、排球竞赛对规则对技战术发展的影响 1.竞赛规则与技战术发展的辩证关系

竞赛规则是比赛中必须遵循的规定和法则。排球运动的竞技发展产生了规则,并决定了规则的内容。规则的存在限定了比赛的性质和形式,保证比赛在公正、平等和相对稳定的条件下顺利进行。而规则又必须不断地修改,以适应排球运动发展的需要。同时掌握好规则对排球运动发展的反作用,能动地把握规则的修改,可以影响排球运动发展的反作用,能动地把握规则的修改,可以影响排球运动向着更理想、更美满的目标发展。

2.规则的修改对技战术发展的影响

早期对规则的修补和增定,仅限于适应技战术的发展和维护排球的特色上。廿十世纪初规则中取消了允许球在网前落地1次的规定,以维护"空中击球""球不落地"的特点。随着技术分化的出现,规则写进了发、传、扣球的技术概念。1921年设置中线是为了适应扣球与拦网技术的发展。由于进攻技术的相对超前,人们想利用规则来加以控制。于是有了鼓励防守的变化,如1938年的允许双人拦网,1941年规定了胸部以上身体各部位都可以击球等。可是六七十年代进攻战术发展迅猛,如民主德国的超手扣球,亚洲快攻技术,平拉快球等,使拦网、防守以招架。于是又有了限制进攻的变化,如1965年允许过网拦网,1968年设有标志杆,1976年标志杆内移和允许拦网后再击球3次等。 及至80年代,人们对规则的修改原则进行了反省和重新认识。对排球运动的特点是什么,如何保持其特点,如向促进排球技战术的发展,以及如何改进比赛形式和控制比赛时间等多方面进行了讨论,并采取了积极审慎的态度对待规则的修改。例如在攻防平衡的控制方面,主张积极鼓励防守技术的发展,而不是消极地限制进攻技术。1984年放宽了对第1次击球时连击的判罚,1992年允许膝关节以上任何部位触球,1994年身体任何部位包括脚都可以触球,1994年还减小了球内气压以适当降低球速利于防守。1999年开始在六人制排球比赛中采用每球得分制和实行自由防守人以利比赛更为精彩。排球运动要走向社会、走向市场就不能离开媒体的传播,尤其是电视的传播。竞赛规则在1992年规定了每局两次的1分钟技术暂停,就是适应转播赞助商对播放广告的需要。在一些商业性的大赛中,还有特殊规则,如比赛成死球后,若电视台导演认为刚才的一球精彩刺激,值得回味,就指示裁判员推迟发球,借此时间重播这一镜头。这样,一场比赛就已经不仅仅是达到公平竞技、你输我赢的目的了,同时又是一场被编排得有声有色,成为观赏性极强的高质量的演出,以取悦电视观众。 3.规则修改的原则和趋势

近些年来规则修改比较频篆,规则修改的原训是要保持排球运动的特色,适应和推动排球运动的发展..当前排球规则修改的趋势是: (1).保持规则的简洁,规则要简单,清晰,手势要少而明,让人容易理解. (2) .保持攻防矛盾的相对平衡,攻防平衡是比赛精彩的重要因素.目前攻防矛盾中进攻依然超前,特别是后攻运用非常之多,因此国际排联拟要增加限制线司线员. (3).维护比赛的连续性,比赛精彩与否同比赛进行时间与中断时间之比有关.据统计排球比赛进行时间与中断时间之比为1:2,中断时间过长.因比改进比赛形式,减少中断时问,仍是研究的方向. (4).有利于电视转播.规则的修改要有利于电视转播.这是为了通过电视传播媒介促进排球运动的发展。

第二篇:对促进高校排球运动发展的研究建议

【摘 要】排球是传统三大球之一,是一项非常好的休闲体育运动,但是在一些校园里却很少有学生打排球,很多学生对打排球不感兴趣,排球场地几乎闲置不用。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笔者在本文对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做了简要分析,并对如何促进高校排球运动更好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高校排球;发展建议

一、当前高园排球运动开展不好的原因分析

(一)学生在中学阶段的运动基础没有打好

中学阶段是学生身体生长发育、运动兴趣培养、运动技能掌握的重要阶段,同时也是学生学习文化知识,决定学生能否上重点高中、考上好大学的重要阶段。很多父母望子成龙心切,非常重视自己孩子的学习成绩,却忽视了对孩子身体素质的锻炼、运动技能的培养教育,这也是现在学生身体素质每况愈下的重要原因。素质教育已经开展好多年了,但是好多学校是口号喊得响亮,实际上却效果甚微,传统教育体制的思想根深蒂固,很多学校的领导还是存在不重视学生体育锻炼的旧思想,很多体育教师的教学方法还是老一套,体育教师不创新教学方法、不考虑学生个体的差异性、不研究如何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也是影响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重要原因。

(二)竞技性排球规则阻碍了普通学生走近排球运动的脚步

很多学校排球场的规划设计、体育教师排球教学都是完全照搬竞技性排球规则进行的,随着现代排球的发展以及比赛规则的修改,排球比赛的竞技性越来越强、观赏性也越来越高。但是普通学生的身体素质、运动技术水平与运动员相比有很大的差异性,所以竞技性排球的比赛规则不适用于普通学生,竞技性排球场地的规划设计也不适用于普通学生。当前学校排球的教学照搬竞技排球规则阻碍了普通学生参与排球运动的兴趣和热情,排球应有一套难度低、参与性高、适合大多数普通学生的规则,这会促进排球运动更好的发展。

二、对促进高校排球运动发展的建议

(一)简化比赛规则、优化场地设计

1.缩减排球场地的设计面积

现行排球比赛规则规定排球运动员比赛场地尺寸为长 18 米宽 9 米,很多学校在建场地时也是这么设计的,由于普通学生的身体素质不如运动员,技术动作也没法跟运动员比,导致一些学生在打排球时一直出现捡球、发球、捡球、发球的现象,这严重的打击了普通学生打排球的兴趣。建议将场地尺寸缩小为长宽12*6或长14*7,笔者在实际教学中试验过让学生在长12*6的场地上打球,面积缩小后学生在打球时更容易将球救起,学生在打排球时的连续性增加了,学生打球的参与性、兴趣也提高了。

2.减少每队的上场人数

现在排球比赛的场上人数是6人,普通学生受规则限制及自身技术水平影响,在打球时每人接触排球的机会较少,很多人半天触不到球一次,甚至出现分工混乱、争抢避让的失误等问题,这降低了比赛的连续性,也影响了学生的参与性。根据调整之后的场地面积,建议相应的将每队上场比赛的人数调整为4人,人数减少了每人触球的机会就增多了,触球次数增加学生的参与性就提高了,不再触不到求不再当看客,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就被带动起来了。

3.增加球过网后每队的可击球次数

现行排球规则规定每队最多连续击球3次,要在3次以内把球重新打过球网至对方场内,而且同一名队员不得连续击球。这种3次以内必须要将球击过球网的规定增加了比赛的竞技性,也提高了比赛的观赏性,但是对于校园里以健身娱乐为主要目的普通学生来说,极大的降低了学生触球的机会,也限制了学生的参与性。

4.降低排球场地的球网高度

现行的排球规则规定了男子比赛网高为2.43m,女子比赛网高为2.24m,很多院校在建设场地时也是按照这个标准建设的,但是这样的高度对于大部分普通学生来说都是“高不可及”的,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将网高试着降低到男生 2.10m,女生1.90m,结果很多学生可以轻松的做出扣球、拦网等动作,而且成功率明显的提高了,同学们对打排球的兴趣明显提高了。降低球网高度,学生能够更多的发挥一些动作技术,提高了学生心理上的“运动满足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练习兴趣,学生不再是消极的等待传球和垫球,而是积极参与扣球进攻和拦网防守,充分调动了练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学习排球运动的兴趣。

(二)教师在教学时要多采用成功教学法

成功学教学法是根据成功学的基本理念,通过语言、行为和一些具有激励性的事例对学生的心理进行刺激,从而对学生意志品质、学习态度、方法等方面产生积极影响的教学方法。成功能够激励兴趣,经常性的失败会使人感到“劳而无功”,因而兴趣大减,成功会使人感到振奋,增强信心。很多学生对打排球不感兴趣就是因为在开始学习排球的时候遇到了一些困难挫折,这种挫折挫败了他对打排球的自信心,久而久之就失去了对打排球的兴趣。教师必须要在教学时多注意观察学生的练习,学生遇到困难要及时的帮他解决,并用鼓励性的语言多给学生自信心,学生进步了一定要给予表扬,动作错了要耐心帮助改正,这样会增强学生在练习过程中的自信心,自信心强了那么对打排球的兴趣就逐渐培养起来了。

(三)学校要营造积极的运动氛围

学校有积极的良好的运动氛围,是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催化剂。课堂内,教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和不同需求,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课堂外,鼓励学生参加体育社团,帮助他们开展各种体育活动。学校领导、老师发挥带头作用,走出办公室、走进运动场,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这样既能增强体质,又能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增进感情。

三、结束语

威廉摩根先生是为了创造一项老少皆宜的体育运动才发明排球的,排球运动简单易学、健身作用强,对当前的校园排球运动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对排球运动更好的开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子宁.大学生排球选项课学习兴趣培养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

[2]杨芳良.浅谈提高学生学习排球的兴趣[J].益阳师专学报.2000,06:0101- 03

第三篇:十三敖包寄宿制学校排球特色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在“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下,经过深思熟虑,我们准备以排球为主体,积极开展群体性的排球比赛活动,创设良好社会和学校氛围,培养学生自我发展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主动参的欲望,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逐步构建一个以排球为特色的校园“排球文化”,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坚持“以特色求发展,以质量求生存”的宗旨,本着“以球促德、以球增智、以球健体、以球审美”的十六字方针,从自身特点出发,大胆探索和实践,将排球特色作为学校一张靓丽的名片,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

二、阶段实施规划 2018年:

(1)有针对性地培训部分教师,然后有目的、有计划的组织排球知识教学;

(2)学校师生共同参与,人人会打排球,人人爱打排球,举行第一届校园“排球校园联赛”活动。

(3)创编排球操,并全校推广,融入大课间操。

(4)组建学校排球队进行系统训练并参加各级别排球比赛。 2019年:

(1)举行第二届校园“排球校园联赛”活动. (2)排球操二次创编,增加观赏性、动作难度。

(3)形成浓郁的排球特色校园文化,人人会打排球,每班都有8名以上排球能手。

(4)组建学校排球队梯队。 2020年:

(1)举行第三届校园“排球校园联赛”活动。 (2)进一步完善排球操。

(3)梯队选拔进入一线校队进行系统训练并参加比赛。 (4)校园排球文化建设进入全新阶段,成为校园主打文化。

三、工作措施

(一)、建立健全学校的管理网络

“体育使教育有一种向上的精神”,学校历来重视学校排球传统项目。校长始终将排球运动作为提升办学内涵、打造学校品牌、振奋学校精神的系统工程去抓。为加强对排球运动的领导,在原有体卫领导小组的基础上又成立了排球项目组,项目组在学校负责组织排球队各梯队教练员的安排、训练、组织全校各年级群众性排球比赛。从选材到训练、比赛,领导均亲自参与,具体负责。使校排球活动形成网络化、梯队化、系统化,有利于排球运动的开展。 (二)、规划切实可行的工作方针

为使学校排球特色再绽新蕾,再创佳绩,学校领导对排球特色工作又提出了“五到位”的要求。即:领导重视、认识到位;教师敬业、训练到位;借助外力,专业到位;舍得投入,经费到位;成人成才、服务到位。在明确的工作方针指导下,科学实施规划,确保各项工作有力落实。 (三)、建设培养专业的师资队伍

学校选派2名事业心强、专项水平较高的体育教师担任排球的训练工作。排球教练员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排球队每周训练4次,每次四十分钟以上。并组织校队,参加校级联赛。 (四)、宣传普及排球运动知识

排球运动是学校的特色之一,体现在学校的体育教学又一特色。学校制定了排球的发展纲要,要求全体学生必须掌握良好的排球基本技术,每年还召开一次班际排球的专项运动会(排球校园联赛),组织各种自垫球、对垫球、排球比赛及排球表演赛,营造浓郁的校园排球氛围,让排球深深根植于每个学生心中!

第四篇:参与排球 热爱排球 享受排球

贯彻健康第一的思想 创办排球特色学校

在“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下,我们确立了排球的主导地位,积极开展群体性的排球比赛活动,创设了良好的氛围,培养了学生自我发展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主动参的欲望,发展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逐步构建了一个以排球为特色的校园“排球文化”,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多年来,学校始终坚持“以特色求发展,以质量求生存”的宗旨,本着“以球促德、以球增智、以球健体、以球审美”的十六字方针,从自身特点出发,大胆探索和实践,将排球特色作为学校一张靓丽的名片,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

一、确立排球特色 推进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必由之路,而特色教育是推动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根据上级精神,我校从2003年开始筹备学校特色工作。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贯彻健康第一的思想,我校经过深思熟虑,确立了以排球为载体的学校办学特色,出发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从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来看,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在排球活动中,能够培养学生的拼搏精神和顽强毅力,增强合作和竞争的意识。

二是以未来社会的需求来看,人才不仅要有优良的品质,掌握现代化知识和技术,而且还要有强健的身体。俗话说:“体乃载知识之舟”,没有健康的身体,势必影响人一生的学习和工作。以排球为载体可以调动学生锻炼身体的兴趣,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是从学校内部的资源来看,我校是常州市级排球传统校,拥有经验丰富的排球教练员及教科研能力较强的体育教师队伍。我校男、女排球队历年参加区、市级比赛成绩均名列前茅。在本地区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和较高的知名度,排球运动在我校开展已有几十年的历史,而且长盛不衰,这应归结于排球在本地区形成了浓厚的社区底蕴(社会上懂排球、会打排球的人很多)。上述优势为创办排球特色学校提供了资源、人力保障,同时营造了课程开发得天独厚的社区氛围。

二、培养兴趣入手 多层立体推进

兴趣是任何事情得以成功的基础和保障。我们从培养兴趣入手,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同时借助家庭、社区的合力,使我校的排球特色得以普及和光大。

(一)排球教学——抓好普及。

我校在排球教学中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以增强体质、掌握排球技术技能为目标;贯彻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教学过程注重知识性、娱乐性和创造性;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良好意志品质的形成;注重培养学生科学合理的行为能力、运动能力,以及较强的体育意识和习惯。各班每周安排一节排球课,排入课表,

一、

三、五年级在上半周;

二、

四、六年级在下半周。

1、确立教学内容,建立评价体系。

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确定各学段的教学内容和考核标准。考核标准的确定:随机抽样各年级一个班40名学生,进行两次测验(相隔一个月),假设服从正态分布原理,确定使20%的学生达优秀,50%的学生达良好,20%的学生达及格,10%的学生不及格,制订了各项内容的《考核标准》。(表-1)

表-1 排球技术考核标准

学段教学内容测验方法考核标准备注

一、二

年 级双手轮换拍球技评优秀:能准确、熟练地完成动作。 良好:较准确、熟练地完成动作。 及格:能完成动作。

准备姿势、移动技评

正面双手垫球技评

三、四

年 级准备姿势、移动技评

正面下手发球考核优秀(5),良好(4),及格(3)发10球

正、侧面双手垫球考核(对墙)优秀(20)良好(15)及格(8)垫球一次

五、六

年 级上手传球考核优秀(12),良好(9),及格(5)传球一次 上手发球考核优秀(6),良好(4),及格(3)

比赛规则考试

2、网页教学

2004年6月学校自主开发了“鸣小排球专题学习网页”, 资源:Http///jiaoyu/201108/37340_2.shtml

第五篇:浅析软式排球运动对中学生排球教学的影响

内容提要 : 由于“硬排”比赛的激烈,速度快,已不适应中学生排球队伍的训练。所以,软式排球诞生了方面的因素,以“硬排”做比较,研究软式排球运动的优势,以及对中学生排球教学的种种影响。 关键词: 软式排球 , 心理 , 体质

1 前言 这种运动适合于大众及中学生业余排球队伍,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本课题根据中学生的体质,心理等 排球运动作为世界三大球类运动,深受世人瞩目,也向着自己独特的方向发展。目前排球运动已发展成拥有排球、沙滩排球、软式排球等项目的一个大的家族。随着竞赛规则的不断修改,传统的室内六人制排球赛的激烈程度明显增大了,速度也明显加快了,其观赏性也增强了,作为竞技体育项目越来越赢得了人们的爱。但是由于其对高度、速度、技术难度等的要求越来越高,作为大众和普通中学生选择用于强身健体的运项目已明显不太适应。在这种形势下,一种新的排球项目,具有较强的强身健体和娱乐性特点的排球应运而了,这就是现在在基层体育锻炼中广为流传的“软式排球”运动项目。“软式排球”虽然诞生较晚,但由于它于掌握,具有明显的强身健体和娱乐性特点,老少皆宜,极适合在普通群体中开展,所以自它一诞生起,生力就极强。1995年传入我国后,迅速在全国流行起来。国家教育部体育司也于2001年将“软式排球”项目式列入全国中学生体育教学大纲的必修内容,同时取消排球项目(硬排)作为必修内容。改革后的软式排球课比原先更具有吸引力,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对中学生排球教学有着重大的影响。本文试图从“软式排球对中学生排球教学的影响。

2 软式排球的起源及特点 2.1软式排球的起源 的起源,特点、“软式排球”相对于“硬排”的技术特点以及教学角度等方面进行分析,谈谈“软式排球”教

软式排球作为一种新型的大众体育项目,它的起源较晚。1988年,一种以柔软的橡胶制成的排球在日本家庭成员的体育活动中出现。1989年,软式排球竞赛规则正式在日本出版。我国于1995年引人日本软式排球,同年4月在北京体育大学举办了我国历史上首次软式排球比赛。1996年1月,中国排球协会宣布,中国排协拟大力开展沙滩排球和软式排球活动,以吸引广大青少年投身其中。之后慢慢开始流行。 2.2软式排球的特点

软式排球由柔软的橡胶制成, 与普通排球相比,软式排球由高分子材料做成,柔软好控制,打在身上不疼初学者容易上手,对它也不会产生畏惧感,而且打软式排球达到一定水平后,渐渐会对普通排球发生兴趣,逐步从打软式排球过渡到打普通排球。其特点是: (1).软式排球由于球体大,重量轻,所以在空中球的运速度慢,飞行时间长,提高了来回球的次数,防守起球的成功率明显提高。因而增强了比赛的趣味性;(2)体柔软消除了初学者对“硬排”容易戳伤手指的恐惧感,大大提高了人们参加此项运动的吸引力,尤其深受质的限制,是一项老少皆宜的体育项目,十分有利于群众性排球运动的开展和排球后备人才的培养。 年人和少年儿童的欢迎;(3)软式排球不仅可进行比赛,而且能进行形式多样的游戏,它不受年龄,性别和2.3软式排球的发展前景

目前,软式排球以推广到新加坡,韩国,美国等一些国家,我国自己研制生产的软式排球及竞赛规则也已问世,不少学校和单位已经开始尝试开展比赛活动。可以预见,软式排球以其独特的优势会成为人们终身事的健身和娱乐的活动项目之一,在我国将会有较好的发展前景。软式排球运动是学生们已经接受并且喜欢一项体育活动,尤其去年教育部将软式排球列入9年义务教育的体育与健身大纲后,软式排球正式走进中小的体育课堂,普及率大增。目前,国内绝大多数省市的中小学都已开展起软式排球活动,50%以上的省市都的将来打软式排球也会成为一种时尚。

3 软式排球相对于“硬排”的技术特点 办过各类中学生软式排球比赛。在中国排协的积极推广下,软式排球走入校园,走进寻常百姓中间,相信不3.1发球

在先前的软式排球比赛中,发球不允许击球点高于肩,(现在的软排规则可以上手发球)发球基本是下手发球。所以,发球速度慢,可以给人更多的时间来判断来球;来球的力量轻,不宜使肩部及腕部受伤去了。 在大众软式排球比赛项目中,发球作为比赛的开始,只要全身用力协调,击球部位正确,球就轻而易举的发3.2传球 传球技术是比较难掌握的一项技术,软式排球对初学者来讲,较为容易,只要将手型摆好,手掌大,传球发力,还是自下而上,传球不需要手指,手腕的缓冲,即可将球较柔和的传出去。然而“硬排”运中,来球的力度大,手型没有摆正的时候,很容易挫伤手指。这样一来,使中学在校的业余运动员来讲,可球的手型以及力度。 一步掌握正确的传球手型和传球力度,不容易受伤手指及关节,使准备成为“二传手”的运动员更好的控制3.3垫球 垫球,是娱乐性排球运动的重要和基本组成部分,也是教学的基础。软式排球比“硬排”飞行速“硬排”,更适合初学者和大众群众性娱乐和健身。 慢,并切在长距离飞行时,有突然下沉的现象,所以在接球时特别要注意。软式排球且重量小,来球力度轻3.4扣球 在排球运动项目中,扣球是一项较难技术,它需要弹跳,协调性和腰腹力量等多种身体素质结合来成,所以中学生很难掌握,尤其是女生。软式排球扣球后,球体迅速凹陷,由于球体气压小,不能迅速反弹教学。

4 软式排球教学对中学生排球教学的影响 所以撞击球体的速度和力量被化解,速度也相对减慢了,正是由于这一特点软式排球适宜全民健身及中学体 作为中学体育教学的项目之一,软式排球可以从多方面提高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素质,可以说这个运动项目从以下几个方面可看出软式排球从正面影响着中学体育排球教学: 4.1教育方面的影响

中学生,正是我国后十年的栋梁之才,他们健康成长,拥有良好的素质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应全面发他,增强学生的体质是学校体育的任务。球类运动是青少年普遍喜爱的运动,是综合运用各项基本技能的运用具调查,最喜爱带球类的学生占51.21%,软式排球运动从身体素质上,可促进身体的协调发展,提高各项身素质和基本活动都有良好的效果。从意志品质上来讲,对于培养集体主义,自觉纪律。机智果断的品质有很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基本活动技能,增加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的效果。同时它又可以作为一项游戏活动,且具有竞赛的因素,思想性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简单易行 作为一项体育活动,不受时间和空间的影响,中学生不仅在课上进行系统的训练,在课间,课外也可以软式排球的时候,应注意教学的任务和原则: 4.1.1软式排球的教学任务

(1) 在娱乐的比赛的气氛中学习和掌握软式排球的基本技战术。 习。而且不需要球网也可以进行竞赛。不仅如此,软式排球项目以被国家教委列入课程纲目,我们在推广教(2) 在愉悦的身心统一中,激发参与意识,养成经常乃至终身参与锻炼的习惯。 4.1.2教学原则

(1)充分发挥参与者的主动性,创造性。

(2)以多人练习,隔网对练和比赛为主,以单人和双人练习为辅。 (3)以形成球场意识和起球效果为主,以 实现技术动作的规范性为辅。 4.2软式排球运动对中学生身心的影响

青年初期学生和运动员的智力,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都会发展到接近成人的水平。时在生,心理上处于在日趋成熟的时期,各方面的发展都接近或达到成人水平。球类运动是一项锻炼人各项志品质的运动,不仅培养青少年的团队意识,还可以培养观察力和记忆力等。由于软式排球的色彩鲜艳和比的愉悦性,更加吸引他们,而且经常参加此项运动更能锻炼他们的耐力和意志,具调查有53.14%的学生认为动比原先排球运动更具吸引力,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团队精神。 4.3软式排球运动对中学生身体素质方面的影响 球运动能培养人的意志,有56.36%的学生还认为软式排球更能培养人的意志。由此可见,改革后的软式排球 排球运动员是需要各素质的综合,良好的身体条件才行,所以对运动员的选材十分重要,但是在中学排课上,作为教学课就不能这么严格,更不可以选择性的教授学生,因此在“硬排”课上,学生主动性降低,会有受伤的机率,以及感到身体不适的同学出现。排球运动虽然是隔网对抗的项目,但受伤的机率还是很大在调查的48名在校排球队员中,有13.18%的学生因练球而受过伤,可见还是有危险性的。新出炉的软式排更适合于普通中学生的练习和竞赛,更因为它的球体柔软,色彩鲜艳,球速慢等独有的特点,深受学生的欢迎5 结论

5.1 软式排球运动作为中学体育教学课程,更加受到中学生的青睐,因此比“硬排”运动具有娱乐性,可以快乐的气氛中掌握排球运动的基本技战术,培养他们的坚韧的意志,能更好的完成中学体育教学任务。 要练习的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要求也降低,所以这又是改革排球教学课的原因之一。 能了解和掌握软式排球运动,成为一项健身娱乐的好运动项目。

参考文献:

[1]《排球》 人民体育出版社,1989 [2] 《运动心理学》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3] 吴志超等著.《现代教学论与体育教学》, 人民体育出版社,1992 [4] [5] 《 中国体育科技 》 1991.5 [6] 中国体育报 《中国排协力推软式排球》2002年第12期 5.2软式排球运动独特的技术特点,以及球体本身的特点,与“硬排”作比较,受伤的机率大大的降低,对5.3改革后的软式排球课,在中学校园里还不是普及,教师掌握的情况也不理想, 所以希望今后更多的学生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评语期末范文下一篇:清单调查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