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大数据的思考

2022-09-10

第一篇:关于对大数据的思考

关于对大学生“村官”期满流动问题的思考

选聘优秀高校毕业生到村(社区)任职,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改善基层干部队伍结构,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及体现大学生自身价值,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但是,“大学生村官”三年聘用期满后何去何从,已经成为当前必须直面的大问题。周营镇创新工作思路积极研究探索,力求建立多元化的“大学生村官”出口机制,着力妥善解决“大学生村官”三年期满后的出路问题。

一、强化措施,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为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村官”教育、管理和服务,重点做好当前服务期满大学生“村官”思想政治工作,消除各类不稳定因素,周营镇着眼于社会和谐稳定大局,采取五项措施,努力做好服务期满大学生“村官”各项工作。

一是深入调查摸底,提前掌握大学生“村官”去留意愿。按照镇党委的要求,镇组织办组织人员深入各村对2009年即将期满的大学生“村官”三年来的思想工作情况进行了调查摸底。通过征求镇、村负责同志意见、建议,了解镇村负责同志对大学生“村官”工作情况,特别是工作表现、遵纪守规、廉洁自律等情况;通过征求本人意见、建议,了解大学生“村官”任期内理论学习、思想认识、实践锻炼等方面的情况,并对他们服务期满后拟续聘或解除协议的情况进行了摸底调查,提前对他们离岗或续聘意愿进行了调查摸底。

二是认真组织考核,综合评价大学生“村官”工作实绩。为全面掌握和了解大学生“村官”思想动态,综合评价工作实绩,镇组织办成立考核组对统一选派的大学生“村官”进行了集中考核。工作中,坚持客观公正、注重实际的原则,对每一名大学生“村官”从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等次确定为优秀、称职和不称职。各个大学生“村官”分别向考核组书面述职,接受镇、村干部和群众的评议,提出考核等次,认真填写《考核登记表》。目前,服务期满的大学生“村官”已全部考核完毕,考核结果均在称职以上等次。

三是搭建就业平台,积极引导大学生“村官”实现就业。针对大学生“村官”期满离岗后面临失业的情况,积极开展就业服务,积极引导离岗大学生“村官”自主创业和择业。及时为大学生“村官”提供就业援助,搭建就业平台。动员他们结合自身实际,积极参加培训,鼓励他们通过参加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就业能力。自2007年实施“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计划以来,共有6名大学生充实到周营镇来。其中,6名大学生“村官”中,有2人考取公务员,有3人考取薛城区区直事业单位,有1名继续服务。

二、搭建就业平台,积极拓宽流通渠道

一是优秀村官留任一批。积极有效地运用年度绩效考核结果,按照一定的比例把专心基层工作、群众认可度高、成绩比较明显的“大学生村官”继续留任下来,作为基层干部培养对象进行递进式培养。先让留任的“大学生村官”通过民主选举担任村(社区)团支部书记或妇女主任,实行压担培养。条件成熟的可以在村级组织

换届时,有序地充实进村“两委”班子。对政治素质好、发展潜力大、工作能力强、实绩较突出、群众公认度高,且任期内连续考核等次均为优秀的“大学生村官”,可以考虑列为乡镇后备干部培养对象实行重点培养。这种流通渠道约占13%。

二是预留岗位招考一批。省、市有关职能部门应当制定具体的、具有可操作性的优惠政策,支持和鼓励“大学生村官”参加各类考试。报考各级党政机关公务员,参加市、区、乡镇各类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的,享受放宽报名条件、笔试加分等优惠政策,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聘用)。乡镇机关公务员每年专门拿出一定名额面向“大学生村官”定向考录。被党政机关或企事业单位正式录用(聘用)的,在村(社区)任职工作时间可计算工龄、社会保险缴费年限。报考硕士研究生,应享受加分优惠政策,同等条件下优先招录。这种流通渠道约占42%。

三是扶持创业转型一批。引导“大学生村官”克服等、靠、要思想,注重培养自己的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利用掌握的知识、技能和信息等,结合当地资源和产业优势,尝试选择和发展创业项目,实现自主创业。探索出台《“大学生村官”带头带领创业风险扶持资金管理办法》,设立创业风险扶持资金,通过直接补贴、贷款贴息补助、借款、融资担保、保险等方式,支持“大学生村官”创业。加强技术支持,组织有关方面专家为“大学生村官”提供项目论证、技术指导和市场信息提供等服务,提高项目科技含量,降低创业风险。同时,组织有关专家、创业能人、科技人员帮带有项目的“大学生村官”,通过协会帮带、互助组织、抱团发展等形式,推动“大

学生村官”实现自主创业目标。这种流通渠道约占13%。

四是机关部门充实一批。对在村(社区)表现比较优秀、区级机关部门又确实需要的、且本人愿意到机关岗位进行工作的“大学生村官”,由组织人事部门协调有关职能部门,调剂出一定数量的岗位,采取双方自愿、签约聘用的形式,使“大学生村官”成为用人单位的聘用制合同工。根据乡镇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以及工作需求情况,拿出一定的工作岗位,让“大学生村官”转岗,成为乡镇机关的聘用制合同工。这种流通渠道约占14%。

五是返城择业推荐一批。全面深入地掌握“大学生村官”的真实想法,对部分“大学生村官”聘用期满后在农村找不到理想的工作、想返回城里重新择业的,积极创造机会给予热心帮助和支持。组织召开“大学生村官”返城择业专场招聘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指导和推荐“大学生村官”进入人才市场,选择更合适的工作。依托薛城区人事人才网和各级人才交流市场等平台,开辟“大学生村官”推介专栏,积极向企事业单位推荐“大学生村官”,帮助他们尽快实现二次就业。这种流通渠道约占9%。

六是动态考核淘汰一批。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考核评价体系,坚持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全面考核与专项考核相结合,自我评价、群众评判和组织认定相结合,全面客观评价“大学生村官”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及时开展考核结果反馈,定期由乡镇主要领导采取谈心谈话方式,对“大学生村官”进行一对

一、面对面反馈,提高其改进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对年度考核优秀的“大学生村官”,给予奖励激励;对连续两年考核不称职的或者有严重违法违

纪行为的,按规定予以解聘;对表现不佳,不适合在村(社区)任职的“大学生村官”,任职期满不再续聘。这种流通渠道约占9%。

三、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大学生“村官”流得动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就是目前还缺乏一套成熟的大学生“村官”流动机制,需要健全完善流动管理机制。

(二)对策建议:一是加强对村官的管理。在大学生村官上岗前,应加强对他们的前期培训,培训内容应更侧重于如何开展村官工作,如何与当地农民打交道。上岗后也应适时举办对大学生村官的培训,可以通过开展以区为单位的工作经验交流会等多种方式来加强对村官的培训,以此增强大学生“村官”的实际能力,更好的服务于新农村建设。同时也为下一步服务期满之后奠定流动基础。二是建立健全大学生“村官”服务期满流动管理制度,以此推动大学生村官的交流管理,更好地促进大学生“村官”工作的顺利实施。

2010年1月12日

第二篇:对大数据的感想的论文

大数据对我生活的影响

打开百度搜索引擎,输入“大数据”,在下拉选项中选择,百度百科给出了这样的解释:“大数据(big data),指无法在可承受的时间范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进行捕捉、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来适应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很明显,定义有些让人捉摸不清,但很多东西就是这样,已经融入我们的生活的东西,需要一些高度概括,这也是大数据的一个方面,在经过了长时间的发展和变化后,“大数据”这个概念也被人们所认识和传递。大数据就是这样,无声的正在融入我们的生活。

在形式与政策课中,老师为我们上了一堂生趣的课,打开了我们对于大数据认知的大门。记得在课堂上,老师举了一个例子:假定在大数据下,一个人在订外卖,仅凭该人的会员卡号,电话那头的员工(人工智能)就给出了一系列最好的建议,使资源得以高效利用。然后,在介绍物理存储的单位中,从k到z,在一系列的数据中,我感受到了大数据使用的未来广泛性。细思来,原来大数据已经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发展,打开手机,我们的手机就是一个数据的产生点,千万个人的活动,就成了一个数据产生体。打开电脑,我们的浏览器,由于我们对同一个网站的反复点开,信息就录入了电脑;手机中的各种APP,比如美团,录入信息,就会给我一些建议。而这些信息汇集起来,整理,就会形成一个巨大的高效工厂,从而给我们如同前面那个故事中的体验,这就是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 当然,发展的过程中,也会有许多的弊端。信息会流入到可供使用的地方,同样也会落入到用心不良的人的手中。信息的保护同样也是一个问题。在使用过程中,我们也要学会保护自己的信息,起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每个时期发展虽有各自的特色,但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一些永久不变的规律不会改变。所以在面对大数据的浪潮中,我们只能接受并随之进步,这样才能不会在浪潮中被淹没。大数据其实也是科技的进步,自从电脑和手机的不断进步,针对这些的东西在不断深化发展,由此推动了一次又一次的革命,这次的革命也是信息革命,虽然在普及过程中,有一些反对的声音,比如人们开始对网络过度依赖,但这是科技的发展,这些弊端是可以不断被削弱的,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大多数人已离不开它们了,我们在使用中有度,同时,在有限的地方留下数据,这便是一种推动,同时带着一些乐观与健康的态度对待这种发展,不必过于推崇,也不要刻意抵制,我想,这样就是对新世纪的一种推动。大数据将对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变化,让我们一起迎接一场的新革命吧。

第三篇:关于加强税收数据分析应用工作的思考

摘要:开展税收数据分析应用工作,可以为领导决策和强化征管提供科学依据。在新形势下有效地税收数据分析应用是实现税收征管“科学化、精细化”的关键所在,如何结合税收征管实际来加强税收数据分析应用工作,从而更好地为组织税收收入、加强税收征管、提高纳税服务水平服务,这是我们值得深刻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税收信息化 数据分析应用

近年来,随着应用系统整合力度的加大,数据省级集中步伐的加快,为税收数据分析应用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和载体。各地都在探索开展税收数据分析应用工作,为领导决策和强化征管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不过我们应清醒地看到,当前税收数据分析应用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不同程度地制约了税收数据分析应用的深入开展。在新形势下有效地税收数据分析应用是实现税收征管“科学化、精细化”的关键所在,如何结合税收征管实际来加强税收数据分析应用工作,从而更好地为组织税收收入、加强税收征管、提高纳税服务水平服务,这是我们值得深刻思考的问题。

一、目前税收数据分析应用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综合征管软件的推行、主体软件的整合和辅助软件的上线,各地都从基础性工作入手,把数据分析应用与税收管理结合起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征管质量和效率。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数据分析应用工作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有:

(一)数据不够全面准确,征管基础不实和税源管理薄弱的问题在一些地方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征管基础和税源管理是整个税收征管的基础和核心,是反映税收征管水平的重要方面,也是实现“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对于税务部门来说,纳入系统管理的纳税户数与实际管户相符,税务登记数据全面完整,申报征收数据真实准确,是确保信息数据全面准确最基本的要求,但在实践工作中要完全达到这一要求是十分困难的。同时,企业的财务数据、相关部门与税收管理密切相关的数据、宏观经济数据等也需要采集和处理,这就对数据采集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

(二)税收数据分析选题实用性不强。目前一些基层单位的税收数据分析多限于常规分析,专题分析较少,而对本区域经济税收有针对性和指导性的分析更是少之又少,不能根据一段时间内的工作重点、政策变动、税制改革等影响进行有针对性的税收数据处理分析。还没有完全建立起税收分析、纳税评估、税源监控、税务稽查“四位一体”的良性互动机制,数据信息的深度利用在指导税源管理、税务稽查和领导决策等方面的作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数据集中度有待进一步提高。由于税收信息化进程在开始阶段没有按照“一体化”要求进行建设,各类税收应用软件各自为政,没有统一的标准和接口,后来虽进行了多次整合和集中,但长期形成的分散、独立的信息资源依然存在。这些信息数据分散在各级税务机关、各个应用软件中,数据共享度较低,开展数据分析应用工作难度较大。一些基层单位从纳税人或其他部门采集的一些数据也没有统一的存储标准,造成数据资源的浪费。

(四)从事数据分析应用工作的人员整体素质偏低。目前税务干部的信息技术水平还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既懂业务又懂技术的干部较少,既懂业务又懂技术还具备深度利用数据信息的干部更是寥寥无几,不少干部还没有切实把提高自身的信息技术运用水平作为强化素质、加强征管的基本要求,这些都制约着税收数据分析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加强税收数据分析应用工作的措施

按照我省国税部门“依法治税、管理强税、人才兴税”的三大战略和“科学化、精细化”的税收征管要求,针对以上问题,结合实际,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数据分析应用工作,充分发挥数据分析在税收管理、税收执法和纳税服务等方面的反馈、指导和服务作用,提高整体税收征管效能。

(一)加强思想教育,全面提高对数据分析应用工作的认识。要认识到在当今世界信息化浪潮激流澎湃形势下,税务部门作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部门,要实现税收事业科学发展,必须密切关注税收发展的最新动状态,把实施科技兴税放在重要位置,进一步加强税务信息化建设。要认识到信息化条件下税收征管是占有信息、分析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过程,认识到信息化条件下税收征管工作的全部内容决不是数据,但绝对需要加强对数据的分析与应用。要认识到要适应税收信息化时代的要求,就不仅要能熟练掌握税收政策,而且要利用相关税收软件对所获取的税收管理数据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和监控,不断提高信息化应用管理能力。要认识到税收数据分析不单单是就数据而分析数据,要充分发挥其宏观作用,找出以前征管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存在的问题,整合管理资源、形成整体合力、强化税源管理,推进税收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指导征管实践。要认识到税收数据分析的结果不只是通报,要在落实上下功夫,要以数据质量指标评价税收工作水平的高低,实现税收业务和信息技术的有机结合。

(二)建立数据仓库,努力实现数据的高度集中。数据仓库是决策支持系统和联机分析应用数据源的结构化数据环境,主要研究和解决从数据库中获取信息的问题。在实现数据省级集中的基础上,加快其他各类数据的省级集中,开发统一的数据接口,将不同的税收应用软件进行整合和集中。整合所有税收业务,集中存储所有业务数据,将分散于不同系统和不同地域的数据进行统一整理,建立起完备的数据仓库。通过各级技术部门,把简单的数据变为可分析应用的信息,并及时提交给相应的管理部门,供管理部门做出提高征管效能的决策。

(三)拓展采集渠道,提高数据采集的完整性。扩大税收征管数据采集面是解决税务机关与纳税人之间、上级税务机关与下级税务机关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重要举措,也是提高数据分析针对性和有效性的必要条件。现在税务机关采集的信息仅是企业纳税申报表所提供的信息,企业微观经济运行的数据几乎无法获取,而这些数据正是税务机关强化征管的重要依据。因此,要努力做好以下几点:一是通过纳税人财务数据管理系统和多元化申报方式的应用,完整准确地采集纳税人的税务登记数据、纳税申报数据,并及时采集纳税人的生产经营信息,采集其申报附表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等数据,与各信息系统数据一起纳入“一户式”储存;二是要加强数据资源整合和相关应用系统,减少数据多头采集,达到数据一次采集多面应用,降低数据采集成本和基层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在全面掌控纳税人的基础信息、涉税信息及生产经营各方面的情况下切实为纳税人和基层人员进行减负;三是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横向联系,从工商部门、地税、海关、金融机构、统计部门以及行业主管部门以及与之相关的第三方等取得企业进、出口货物种类及数量、企业开停业情况、现金流量和资金使用信息、税金入库信息、企业生产经营、物耗、能耗、成本、利润等相关数据,与企业基本资料、申报、纳税数据进行比对,研究企业真实的税源状况。

(四)加强监控考核,严把税收数据质量关。税收数据质量是种类税收应用软件的生命线,也是税收数据分析应用的基础。一是要建立健全数据录、审、调、存、传等方面的管理制度,严把数据质量关,把数据质量管理与推行税收执法责任制结合起来,实行过错责任追究。要严把入口、操作和维护“三关”,使所有数据在进入系统时,必须先对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各数据间的逻辑关系进行全面审核。二是要加强对各应用系统的数据质量进行监控。通过执法软件和省局开发的数据质量监控系统定期对进入系统的数据进行分析监控,及时发现错误的、不合逻辑的、可疑的数据,并将分析监控结果及时向各级相关人员进行通报。三是对通报的内容的修改情况实行过程监管。充分利用数据集中优势,对通报的处理情况进行随时监测,规范操作行为。在进行数据整改过程中要统一数据口径和处理流程,确保数据在各环节的一致性,避免造成数据的二次错误和相互冲突。

(五)多方论证评审,提高分析选题的针对性和科学性。在进行数据分析选题时,要结合本单位管理的实际情况,考虑诸多因素确定税收分析选题范围。在充分参考基层征管实践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总结的经验的情况下,组织专人对选题的科学性和针对性进行充分论证。在认证过程中,引入专家评审制度,由有丰富经验的一线工作人员、管理人员和邀请社会上知名的专家学者共同组成专学组对主题进行评审。为适应经济和税收发展变化需要,分析选题要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入手,结合具体工作实际,将税收工作的难点、热点问题优先列入选题范围。通过数据分析,不仅要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高税收科学化和精细化管理水平。同时要指导税源管理工作,提高纳税评估和税务稽查的选案准确率,更好的处理所选主题在税收征管实践中的指导意义。

(六)加大培训力度,提升税务干部的数据分析应用水平。实现信息化条件下的税收数据分析,人才是关键。充分利用培训教育、继续教育、普通教育、社会教育等多种途径和手段,采取有效制度和措施,建设高素质的税收数据分析人才队伍。要遵循信息化人才的成长规律,打破传统的管人、用人机制,制定信息技术人才的使用和培养政策,建立信息化考核指标体系的绩效考核和能级管理制度。注重引进、培养中、高级层次的人才,加强在职人员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应用的普及教育和继续教育,注重培养既掌握信息技术又熟悉税收业务的人才,重点提高相关人员的税收数据分析的管理和应用水平,造就一批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同时导入专家机制,积极借助外部技术力量来推动和促进税收数据分析机制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税收信息化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谭荣华 (2)《创新管理 重点突破 进一步推进我省国税事业的科学发展》 作者:许月刚

(3)《数据仓库技术在税务行业的应用》 王涛 《武汉理工大学》 2006年

太原理工大学 朔州市国家税务局

李鑫

第四篇:产品经理对大数据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分析

传统教育模式,教师对学生的评价,绝大部分来自考试成绩及较为主观的判断。而互联网模式下的教育模式,核心是为学生自我发展、教师教学反思、学校的质量提升提供基于数据分析的支撑,从而减轻教育评价体系的负担,同时采用统一的标准进行评价,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评价的准确性。

其中,“数据分析”+“可视化”:让学生、老师、家长三方都更全面的了解学习情况,更重要的是老师会根据大数据的分析,对教学内容做针对性的调整,管理人员同时也可以根据科学的数据支撑进行学校资源管理。

四大评价体系:数据代替传统 客观评价体系

(1)定位

从主观判断到客观评价 (2)案例 · 学习诊断分析系统 · 课堂互动反馈系统

伴随式评价体系

(1)定位

从总结性评价到过程性评价 (2)案例

区域性数字化教育评价体系:用数据代替传统的查资料,调研访谈来描述区域发展问题。

智能化评价体系

(1)定位

从人工性评价到智能评价 (2)案例

· 万份英语同题作文智能评价:智能评价技术代替传统改卷模式 · 课堂评价系统:即时练习考试与成绩分析

综合性评价体系

(1)定位

从单一评价到综合评价 (2)案例

学生综合素质在线评价:多维学习评价代替只看成绩的方式。

大数据的最终目的,即为最大化实现自适应学习,自适应学习是把学习和评价联动起来的一种科学的学习模式。因为,要自适应学习,必须有一个系统随时看到学生学到什么程度,这个完全是评价。但是,评价完了之后有一个新的呈现。目前国内很多教育机构在研究自适应的学习模式,但都处于起步阶段,若要把自适应做好做透,一定是真正通过大数据、根据算法模型来分析学生的学习数据,匹配下一步应该学什么。

大数据的核心在“大”,大数据需要一个量的累计,积累始终是需要时间去培养的,大数据给教育带来的好处,会随着时间的迁移越来越明确。

两类学校试点:个性代替全面

就目前而言,教育领域大数据的作用还在基础教育这一块,优化学生成长路径,转变新理念,把教育忘服务方向转换,为学生提供更全面的发展机会。,大数据会帮助家长从孩子学习数据到心理测评数据中了解孩子,更合理的规划兴趣拓展,更客观的选择文理分科,更科学的进行志愿填报。 大数据帮助家长通过数据为孩子更好的判断未来。

幼儿园

定位 案例 目的

K12

(1)定位

利用大数据革新课堂交互模式 (2)方法

· 确定学生的有关数据;

· 了解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什么是真正重要的; · 有针对性地为学生提供合适的教学. (3)案例 · ClassDojo · 智能设备 · 智慧校园 (4)目的

挖掘个性发展方向,实现健康快乐成长。

小Q来总结

在线教育未来的发展方向「标准化」+「产业链」,「提升效果」+「精准匹配」。 对于教育领域大数据的采集与设计,现实存在的问题有:纸质作业仍未全面电子化,大多数家长并不允许孩子们长时间地使用移动设备。数据采集过于碎片化,并不构成线性结构。若要获得突破,先想办法拿到数据才有可能产生效果,这是大数据在教育领域应用分析中最核心的难点。

第五篇:对大学生村官的认识与思考

学年论文

题目: 对大学生村官的认识和思考

学生姓名:

徐淑娴

号: 1015402027

别:

公共管理系

业:

公共事业管理

指导教师: 封少杭

2013 年 2 月 25 日

目 录

摘 要 ................................................................................................................................................ 1 关键词 .............................................................................................................................................. 1

一、引言........................................................................................................................................... 2

二、大学生村官的发展历程 ........................................................................................................... 2 (1)、自发探索阶段 ............................................................................................................... 2 (2)、全面试验阶段 ............................................................................................................... 3

三、大学生村官的“小事业,大理想” ....................................................................................... 3 (1)、畲族山乡里的“80后”女大学生村官 ...................................................................... 3 (2)、大学生村官张亚欧 ....................................................................................................... 4 四 、大学生村官是农村社会工作的增长点 ................................................................................. 6 (1)、开拓了公共管理新思路 ............................................................................................... 6 (2)带动了农村科学技术的发展 ......................................................................................... 6 (3)提高了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 ..................................................................................... 6 (4)减轻了就业压力 ............................................................................................................. 7

五、 对大学生村官的理性思考 ................................................................................................... 7 (1)心理上的不适应 ............................................................................................................. 8 (2)环境上的不适应 ............................................................................................................. 9 (3)缺乏经验 ......................................................................................................................... 9

六、对公共政策的建议 ................................................................................................................... 9 (1)加强宣传、转变观念 ..................................................................................................... 9 (2)建立大学生村官的管理机制 ....................................................................................... 10 (3)建立对大学生村官定期考核、考评制度 ................................................................... 10 (4)锻炼培养后备人才 ....................................................................................................... 10

七、结束语..................................................................................................................................... 10

八、参考文献 ................................................................................................................................. 12

对大学生村官的认识与思考

摘 要

当前,“大学生村官”已成为一个热门的话题。本文从大学生的发展历程开始,对大学生村官有了一定认识。包括自发探索期和全面发展期。通过两个例子讲述了大学生村官的优秀事例。讲述了大学生村官对农村建设的作用,一是提高农村干部的整体素质;二是开拓了公共管理新思路;三是带动了农村科学技术的发展;四是减轻了就业压力。同时也对大学生有一定的理性思考,大学生作为村官也有一定的不足。在心理方面有一定的压力,环境的适应能力也不够强,处事能力也不足。并提出了几点建议;一是加大宣传,转变观念;二是建立对读学生的管理机制;三是建立对大学生村官的定期考核、考评制度。

关键词

大学生村官;认识;思考;

1

一、引言

从1995年开始,大学生“村官”的实践在全国已经走过了15年历程。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2005年中央下发了《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实施意见》;2008年中央又决定“用5年时间选聘10万名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从2006年起,全国各地掀起了一股大学生到农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助理和村主任助理的热潮,无数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怀揣着对农村的无比热情、对新农村建设的无限热忱,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投身到广阔的农村,施展自己的抱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二、大学生村官的发展历程 (1)、自发探索阶段

1995年,为解决“三农”问题,江苏省率先开始招聘大学生担任农村基层干部。1999年,海南省推出大学生“村官”计划,定安、临高、东方等市县先后组织招聘大学生“村官”。同年,浙江省宁波市采用公开招考方式,成为全国第一个推行“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地区。这一时期,大学生“村官”人数较少,但形式多样,逐步打开了改革开放以来知识分子回流到农村的正式渠道,为后来发展积累了重要的实践基础。

2000年3月,广州市天河区公开招聘52名大学生“村官”,全国各地3000多名大学生前往求职。2002年河南省鹤壁市招聘205名大学生“村官”,拉开了河南省大学生“村官”工程序幕。2004年,河北省邢台市在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决定每年选派1000名大学生到农

2

村工作,5年内实现全市5200个行政村都有大学生“村官”的目标。到2004年底,全国启动大学生“村官”计划的省市区发展到10个,主要分布在东、中部地区。大学生“村官”工作逐步进入到多省联动、以地区为单位的整体推进与探索阶段。 (2)、全面试验阶段

2005年7月,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2006年2月,中央组织部、人事部、教育部等八部委下发通知,联合组织开展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此后,大学生“村官”工作进入大范围试验阶段。

从2005年起,北京、四川、江西、福建、青海、辽宁、贵州、陕西、山西、安徽、上海、吉林、湖南、甘肃、宁夏、内蒙古、云南等省市区先后启动大学生 “村官”计划。截至2008年2月底,全国共有28个省市区启动大学生“村官”计划,其中17个省市区启动了村村有大学生“村官”计划。2008年3月,中央组织部会同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召开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座谈会,部署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大学生“村官”工作进入一个全面的发展时期。

三、大学生村官的“小事业,大理想” (1)、畲族山乡里的“80后”女大学生村官

我愿意为村民说话、为村官发言”,4日,全国人大代表、“80后”女大学生村官桂千金对中新社记者如是表示。来自江西省贵溪市樟坪

3

畲族乡黄思村的党支部书记桂千金,是江西代表团里最年轻的全国人大代表。

2010年7月,从南昌大学毕业的城里姑娘桂千金,考取了樟坪畲族乡大学生村官,来到偏远的山区担任村主任助理,2012年2月担任樟坪畲族乡黄思村党支部书记。

樟坪畲族乡是江西为数不多的几个少数民族乡,畲民们自称“山哈”,意为居住在山里的客人。从最初的水土不服,到学会骑摩托车走村串户;从周围村民对城里孩子的不屑,到如今已被当地畲民们接纳为“山哈女”。

在代表驻地,初见桂千金时,中等个头、一身职业装打扮的她,透出一份自信与干练。这位1987年出生的姑娘,首次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来到北京,也带来了很多当地畲族村民的愿望。

“希望政府能够加强农村道路建设,让当地畲族村民进城更方便、更快捷。”桂千金说,虽然村里到县城的公路修通了,但村民到县城依然不是很方便,因为县城到她所在乡的班车每天只有一班。 此外,农村留守儿童和医疗卫生问题也是桂千金特别关注的问题。桂千金说,此前,她在全乡进行了一次走家入户大调研,认真了解留守儿童情况和医疗卫生现状,她希望此次能把最基层的真实声音传递上去。

(2)、大学生村官张亚欧

在襄垣县,很多环卫工人、煤矿工人的服装,都由本地一家制衣公司提供。这家制衣公司的创办人是一名大学生 “村官”,他叫张

4

亚欧。因为创办企业带动大批农村妇女就业,张亚欧在当地小有名气。

初识张亚欧,是在襄垣县委组织部,脸上满是朝气,满是激情。他说:“我是一名农村娃,2007年大学毕业后成为一名大学生“村官”,所在的南田漳村以煤为主、靠煤生活,男人都在围着煤炭转,妇女大多闲坐在家。”办一个企业,让村里人都动起来,致富的路子更宽些,体现大学生“村官”的价值,这就是他当初办公司的初衷。因为农村富余劳动力妇女多,所以选择了制衣行业。他展示着刚刚办理的营业执照,信心满满。

再识张亚欧,是在他的制衣公司。公司就在村委会对面,占地600平方米。尽管不算大,但产品却不少,西服、工作服、运动服、内衣,都能做。公司每个月能制作500余套服装,去年一年卖出6000多套。2012年山西省老年运动会上的舞蹈服就由他的公司制作。因为张亚欧的勤快和诚恳,周边很多工矿企业都成了他的客户,工作服已经成了一项稳定收入。公司里,几十名农村妇女正在埋头裁剪衣服,曾经闲坐在家,现在月月都领上了工资。又识张亚欧,是在他家。妻子秦丽也是一名大学生“村官”,共同的理想把他们牵到了一起。创办制衣公司启动资金需要30万元,这对于一户普通的农村家庭来说不是一个小数目。当初,秦丽把陪嫁的钱全部拿了出来。因为张亚欧的点子好,县委组织部、所在乡村和工商部门都给了不小的帮助。说到这里,张亚欧有些激动,其中有大学生“村官”创业的艰难,也有对多方面支持的感激。他说:“说难也不难,最关键还是得有切合实际的好法子。”如今,他的制衣公司已有了起色,按他的话说就是有了自己的“小事

5

业”。张亚欧觉得,如果能建立一个让全村人都致富的路子才是大理想,所以他还会继续往前干。

四 、大学生村官是农村社会工作的增长点 (1)、开拓了公共管理新思路

由于受长期以来农村基层工作思维方式的影响及农村传统思想观念的制约,村干部的社会管理与服务方面的职能主要体现在抓计划生育和社会治安上。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却未能得到充分重视,义务教育,社会保障,供水、供电、生态环境等公共产品的提供一致未能提上日程。而农村干部在观念上和思路上的缺陷则是大学神村官的优势,大学生村官像一条“沙丁鱼”。给老的村干部注入了新的思维方式,新的管理思想。

(2)带动了农村科学技术的发展

大学生村官都是年轻一辈,都追求科技改变生活。会更多的把专业知识用到发展经济上,会更多的帮助农村人民用科技致富,改变以往的耕种技术,生活方式。他们帮助协会将建章立制,民主管理业务活动、管理党组织建设等环节逐步纳入规范化轨道;通过举办各种类型的培顺班,提高农村非政府组织会员的行业素质,帮助他们尽快掌握科学经营方法和技术手段。 (3)提高了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当前中国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实现的战略目标,村官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在新农村建设中要有开拓性和创新性思维,而当前农村的实际情况则是村干部年龄偏大,知

6

识结构偏低。而作为新鲜血液输入的大学生村官,他们不但年纪轻、素质高、精力充沛、劲头足,而且有老村官没有的新知识,新技能、新思维。从而可以在很多方面和老村官形成优势互补 (4)减轻了就业压力

据资料显示,我国城镇近几年每年需要就业的人数仍将保持在2400 万人以上,而新增岗位和补充自然减员大约只有1200 万人左右,供大于求的缺口约在1200 万人左右,高校毕业生逐年增加,2008 年达559 万人,2009 年达610万人,2010 年达630 余万人,就业矛盾十分突出。

从大学生自身来看,高校的扩招,使得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涌入市场,这就必然导致职业岗位的供不应求,当前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2008年底,教育部在连续多年作出“就业形势严峻”的判断后,再次发出了“2009年更严峻”的重要提示。中国社会科学院在2009年《经济蓝皮书》中称,2009年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11万人,比2008年增加52万人。大学生就业被普遍认为进入30年来最艰难的时期。而在4年前,这一数据只有338万。而高校大学生是我国宝贵的人才资源。面对大批的失业高校大学生,势必是一种浪费,到农村中去担任村官,既是一种选择,也是一种才能发挥的途径。大学生选择去当村官,可以减轻一部分就业压力,缓解了社会矛盾。

五、 对大学生村官的理性思考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是继选派优秀大学毕业生到乡镇担任乡镇长助理后,中央及省委采取的又一项重大决策,这项工作既是

7

中央和省市着眼于农村的改革深化,为农村输送培养新农村建设带头人而实施的“强基工程”,也是为党政干部队伍储备后续力量,培养造就有基层工作经验、对人民群众有深厚感情的高素质领导干部人才的“育苗工程”,更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就业压力,引导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面向基层就业创业而开辟的一个重要渠道。

但是,毋庸讳言,由于工作性质及培养目标的不同,大学生村官显然有别于一般的大中专学生,更不能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村干部,因而,在以后的工作中,所受到的管理要比一般干部严得多,肩上的担子比别人也要重得多。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受年龄、阅历及心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一些大学生村官尤其是未接触过农村工作的年轻同志就感到有些不适应,一时难以渡过角色转换的磨合期。

(1)心理上的不适应

由于离开校园时间较短,部分同志工作中一时半会还脱不了学生气,想问题、办事情比较单纯、片面,存在着浮而不深,依赖心理强,承受心理弱的问题,加之以前没有接触过农村工作,面对复杂的环境和棘手的事情,稍微遇到一点挫折就会打退堂鼓,感到心灰意冷、提不起精神。有些同志则认为自己是一名大学生,具有知识厚实、专业技术能力强的优势,是各级组织部门百里挑一选拔出来,帮助村上谋发展、攻难关的,思想上有“高人一等”的优越感,难以放下架子和基层干部、群众打成一片。还有个别同志,或许是出于择业的无奈,从内心深处对选择当村官还是感到不理想、不满意,心里多少有些心灰意冷的感觉,放松了自我约束,工作中随意性强,自制力差,只要

8

组织照顾,不要组织纪律,履行职责情况比较差,甚至存在着遇事不请假,随意离岗现象。

(2)环境上的不适应

由于多年在外求学尤其是大学校园生活的经历,部分人已经习惯了都市的生活,因而在选择当村官后,虽有一定的心理准备,但面对基层艰苦的工作环境和较差的生活条件,还是感到与自己的想像落差太大,一时难以适应,心理准备不足,不能尽快地进入角色。

(3)缺乏经验

大学生刚走出校园,对于社会上的人和事了解还不够,处理事情的经验也不够。对于所到的地方的民情风俗也不够了解,使得一些同志适应乡镇环境较慢,加之缺乏必要的实践,工作中被动应付、得过且过,不能将所学的知识与实际有效结合起来,使个人的特长得不到充分发挥,尤其是面对复杂问题和突发事件,虽有热情却方法欠妥,应对能力和策略不足,独立工作能力不强。

六、对公共政策的建议 (1)加强宣传、转变观念

一方面,要继续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广泛宣传,让广大毕业生了解当前毕业生的优势,了解高校毕业生到村工作的目的、意义和有关政策,是他们正确客观地认识到村工作的价值和希望所在,从而吸引更多的毕业生到村工作,同时使已经到村工作的大学生有一个正确的定位,真正做到安心工作。另一方面,要进一步统一镇、村干部思想,使他们从战略高度来认识做好大学生村官培养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

9

性。

(2)建立大学生村官的管理机制

建立健全对大学生村官的以培养、评价、使用、激励为主要内容的政策措施和制度保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积极培养、压担子。

二是要落实责任人,进行“传帮带”。

三是切实落实待遇,完善大学生村官扎根于进一步发展的政策。 (3)建立对大学生村官定期考核、考评制度

大学生刚出学校就当了村官,难免还有些地方不足的。通过定期的考核和考评制度,可以让大学生村官们知道自己的不足。有了量化的考核指标和浮动的薪酬考评,可以使他们对照指标,不断改进自己的不足,提高自己的实际工作的办事能力,更重要的是,考核制度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从而提高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4)锻炼培养后备人才

选拔毕业生到农村工作,不仅优化了村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村干部老化,跟不上朝代的局面,有利于加快干部队伍的知识化和职业化,也有利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毕业生到村工作,通过直接体验农村生活 ,参与农村基层的社会活动,使他们全方位得到了锻炼,既锻炼了他们的思维,又增强了他们的素质能力,加快了他们的成长。

七、结束语

通过本文对大学生村官有一定的认识,知道了大学生村官是一个不

10

错的平台。就大学生自身而言,要担任好村官这一职务,首先,必须提高自身的服务农村的能力,这不只是专业方面的能力,还需要在到农村工作后,树立一种村民意识,与广大人民群众打成一片,把自己作为农村的一员,融入农村生活;其次,在其位,就要谋其政,安心工作,不断提高自己,服务“三农”,不让农村失望;再次,还需摆正一种心态,转变择业观念,敢于挑战世俗的眼光,认识到工作是没有高低之分的,关键是要适合自己。作为当代的大学生,特别是从农村走出来的大学生,深知民间现状,更应当响应“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号召,回到农村,运用自己的所学,投身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潮中去。

11

八、参考文献

[1] 大学生村官网 http;/// [2] 村官信息网 http://cunguan.youth.cn/ [3]大学生村官资讯网 http:///gwy/cunguan/ [4]《新校园》理论版2011年6月

[5]宋相义.《农村村级组织建设的创新之举—对“大学生村官”计划的调查与思考》,《前沿》,2007年第2期.

12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工业发展与县域经济下一篇:关于动物感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