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环境范文

2023-10-11

自然环境范文第1篇

摘要:十九大报告中,党中央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明确建设生态宜居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一环。近年来,佛山市罗南村大力推动乡村振兴项目,从自然环境建设、人居生态环境建设以及人文环境建设三方面积极推进生态宜居乡村建设,成果斐然。罗南村的成功经验在于罗南村基层党组织的正确领导,注重长期乡村规划建设,同时建立河长制等长效管护机制,以及制定较为完善的环境、治安制度。文章针对罗南村缺少环境监察专门机构的问题,展望罗南村能及时设立环境监察专门机构,能够从制度上保障人居生态环境的维护和完善。

关键词:生态宜居乡村;罗南村;建设

建设生态宜居乡村,为十九大“乡村振兴”战略部署的重要一环。2019年,广东省省委、省政府印发的《广东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对本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阶段性谋划,提出了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目标。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中,广东建设生态宜居乡村的实践有着不同凡响的表现,其“罗南村经验”就非常典型。罗南村现为佛山市西部、面积4.75平方公里、下辖9个村民小组、户籍人口3500多人、经济总收入约3.6亿元、人均分红4.5万元的国家级生态示范乡村。改革开放之前,罗南村只是一个“地上无特产,地下无矿产”的贫困小村。20世纪80年代,罗南村趁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开创了一批效益可观的建陶企业,但同时也带来空气污染的严重后果。2008年罗南村实施产业转型升级,大力着手生态乡村建设,次年成为佛山市首个国家级生态示范村。目前,罗南已成为一个“远望像林园,近望像花园,细看人民生活在幸福乐园”的美丽乡村。

一、罗南村生态宜居乡村建设及其成效

(一)河网整治与空气净化

1. 河涌水网污染与整治。流经罗南村的主要涌道有3条,总长度约5.4公里,另有5条附属支涌。20世纪90年代以来,河涌因疏于管理而导致污染十分严重,长期处于劣V类水质。鉴于此,罗南村两委干部意识到经济与环境必须两手抓,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因此推出河涌整治的大量举措,以实现“碧水蓝天”之图景:2014年4月起,罗南村对罗南涌两侧的养猪场进行清拆,完成辖内禽畜养殖场的清理,有效清除水污染源头。整治后,罗南涌水达V类水质标准。2015年,罗南村积极配合南庄镇水利所对辖区内的罗南涌实施综合治理,改善该河涌的水体环境及沿岸景观。2018年,罗南村全面铺设污水管网,实现“雨污分流”。罗南涌作为重点整治河涌,水质达到了三类水标准。

2. 空气环境污染与清洁。20世纪90年代以来,罗南村陶瓷厂遍地开花,在创造财富的同时,也造成空气极度污染。“以前几乎都看不到蓝天,一天到晚天空都是灰蒙蒙的。那时候村北面还有很多陶瓷厂,一到刮北风的时候,将陶瓷厂的废气刮过来,那味道十分难闻。对健康也有很大损害……记得当时道路两旁的果树,年年都不结果。”曾经恶劣的空气景象深刻在村民记忆中。2008年,罗南村借着“腾笼换鸟”政策推进产业转型升级,12家陶瓷厂全部关停搬迁,最大空气污染源悄然离去,大气中二氧化硫日平均浓度降幅为66%。2009年罗南村荣获佛山市首个“国家级生态示范村”称号。

(二)基础设施夯实和管理

1. 厕所和垃圾治理。自2014年起,罗南村推进“厕所革命”,斥资210万元建成15座标准化公厕。全村公厕以及各户无害化卫生厕所覆盖率达100%。制定《罗南村公厕卫生保洁制度》,规定每日冲洗清洁公厕2次,定期对公厕进行日常護理,建立了长效管护机制。

罗南村现有公共垃圾桶约70个,每家每户配置统一规格的有盖垃圾桶,规范生活垃圾倾倒。2007年起,各村小组环卫保洁、垃圾清运由罗南村环境卫生队负责,而各村小组配备环境卫生监督员。2015年制定《罗南村垃圾收运管理制度》,规范垃圾收运工作的管理。

2. 道路和停车位建设。20世纪90年代,罗南村便实现村内主要干道和村巷道的硬底化。近些年又完成村内主干道沥青路面铺设并道路划线,是佛山市较早完成村内道路沥青铺设的乡村之一。罗南村现已有环村公路网30多公里,主干道路面积为98386平方米。2017年,制定《罗南村农村公路管养制度》、《罗南村沿线公路及店铺卫生管理制度》,加强了对道路的维护。另一方面,近年来为解决村内停车难、停车乱的问题,罗南村将部分道路拓宽,新设多个停车场,并对道路停车位进行划线。罗南村现有划线约1420个停车位供村民自用,另有多个停车场可提供数百个车位,在不阻碍交通的前提下,路边还可停放车辆。这些举措大大解决了停车难、停车乱的问题。

3. 污水管网及自来水网建设。2017年9月,罗南村投入3500万元推进污水收集管网建设项目。该项目把污水管网接入到村中1100多户家中,对村内各主要排污口位置进行截流,把截流后的污水通过村中污水管网排进污水主干管,并最终运输到南庄污水厂进行处理。污水管网建设完成后,罗南村实现“雨污分流”,从根源上解决河涌治水效果反复的问题。

近年来,由于供水管网老化,各村小组供水管网出现水质变差、水压不足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村民的生活品质。为提高村民的生活品质,保障村民用水质量,减少自来水的流失损耗。2017年,罗南村借着污水管网改造之机,投入500余万元对未进行供水管网改造的村小组统一更换PVC供水管材,改造涉及主管、巷管。改造完成后,村民喝上了“放心水”。

4. 休闲、文化设施建设。早在20世纪90年代,罗南村就在各村小组启动“三个一”工程,每个村小组建一座文化楼、一个灯光篮球场、至少一个休闲村心公园。罗南村现有一个标准足球场、十一个灯光篮球场,九座文化楼以及十一个休闲公园。2014年以来,随着美丽乡村建设与“五好”新村居建设,罗南村对村内公园进行了改造升级,重新改造了各村小组的休闲村心公园,目前罗南村绿化覆盖率为33.8%。此外,2004年斥资1500万元兴建罗南文化中心,内设可容纳3000人的大礼堂,配置自助图书馆、展览馆、舞台、网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室和老人活动中心,并建有一个大型的文化广场,供罗南村民进行休闲活动。

5. 城中村改造。罗南村位于南庄镇中心地区,其下沙村民小组四周被南庄镇城区所包围,属于典型的城中村。2016年,罗南村斥资1589万元进行罗南下沙村城中村改造项目。下沙城中村改造主要是通过改造现有的灯光篮球场,改造荷花池风景长廊,结合罗南古村落特色改造旧建筑,升级村内下沙公园,规范村内电线网线拉接等举措,升级了下沙村的休闲娱乐设施,改善了下沙村的休闲环境,体现罗南的古村落特色,切实地提高了下沙村民的生活质量。2018年下沙城中村改造升级项目竣工,是年荣获2018佛山市城市治理“十大明星项目”。

(三)弘扬传统,德润罗南

1. 发扬传统风俗。生态宜居不仅体现在环境上的宜居,也表现在文化上的宜居。罗南村在发展中,时刻注重传统文化的保存、继承和发扬。祠堂是传统社会宗族的象征,旧时为处理宗族事务的场所,现在更是村民婚礼的场所,因此罗南村非常重视对祠堂的建设和维护,九个村小组均建有一个祠堂。此外,罗南村的龙舟赛事历史十分悠久,赛龙舟不仅体现出罗南悠久的传统文化,而且也展示了罗南自强不息、力争上游、昂扬进取的时代精神。

2. 兴办文化活动。悠久的粤剧传统文化根植在罗南村的文化底蕴中,爱好者对粤剧文化的热情高涨,弘扬和维系已成为情结,最接地气的传统文化成为凝聚力的纽带,目前曲艺“私伙局”爱好者多达100多人。近年来,罗南曲艺社积极参加村举办的各项文娱演出、新年团拜、重阳慰问等活动。出色的演出深受广大村民的好评。此外,每年暑假举办的村居篮球赛、足球赛、征文比赛等,吸引了无数村民积极参加及观看,为罗南村每年的一大盛事。而五人龙舟赛、罗南村徒步活动、女子学堂等文体活动的举办,更是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二、生态宜居乡村建设实践之罗南村经验

(一)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农村变不变,基础在党建;群众富不富,关键看支部。21世纪初罗南村就已是远近闻名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二十一世纪第一个十年末又建设成为“国家级生态示范村”。罗南村生态宜居乡村建设之所以能取得这些成就,与强有力的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与引领分不开。

2006年罗南村就成立了佛山市第一个农村一级党委。罗南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抓住了党组织领导班子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两个重点。通过强化党组织领导班子建设,增强党组织的引领作用。通过党员“巡村访户活动”,倾听村民意见,使之能够直接反映到村党支部,加强了村民与基层党组织的联系。通过一系列具有创新性的举措,从村党支部到村党总支再到村党委,罗南村党组织不断发展壮大,成为有计划且具有强大战斗力的农村基层党组织。

2007年,罗南村成立资产管理委员会和监督委员会,确立“政经分离”的分权制度。资产管理委员会负责管理罗南村的“三资”,包括负责招标、投标、验收等容易出现权钱交易的环节,而村两委则不能经手其中任何一个环节。村里每一笔支出公开透明。通过制度确立和信息公开,有力地规范村两委资金支出,让权力暴露在阳光下,减少腐败出现的可能。

在坚强的领导核心——罗南村党委的领导下,罗南村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到生态宜居乡村建设,在产业转型、生态事业、文教事业、社会基建等各个方面,都取得斐然成就。

(二)注重统一乡村建设规划

生态宜居是乡村生态与乡村宜居的有机统一,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孔祥智先生认为,当今建设生态宜居乡村的过程中,各地普遍存在乡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不足、缺少后期管护措施以及农民环保意识不强等困境。罗南村生态建设则有着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后期管护措施。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些生态建设成就的取得,离不开统一的专业规划指导。

规划是村镇建设的灵魂和龙头,决定着一个地区的发展水平与质量。罗南村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先后制定过两次“30年规划”,可以称得上是一张蓝图绘到底,这在全国范围内的农村也较少见到。早在1987年,在南庄镇规划部门的指导下,罗南村就对新村的建设进行详细规划。1995年,罗南集团明确规划各村小组的土地使用,规定村里土地不能全都用来发展工业,要留一大部分土地作为绿地和湿地使用,保护好罗南村的良好环境。1998年,在南海市规划局的帮助下编制了《罗南村总体规划》,描绘出罗南村今后的发展蓝图。2003年,禅城区政府编制了《罗南村控制性详细规划》,明确将罗南村的发展定位为建设成具有岭南水乡特色和良好自然生态的居住区、田园观光旅游区、岭南传统文化展示区。按照规划,罗南村居住区和工业区严格区分开来。工业区均设立在南庄大道一边,极大地避免了工业区生产对村民居住生活的影响。严格规定村民自建房的面积大小、楼层高度、房屋间距,使得村民房屋整齐划一,街道美观大方,并在整个村庄布局中统一施划村内停车位。

(三)建立长效的乡村管护机制

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河长制体系的构建,一个是环卫负责制的确立。

目前,佛山已经构建起从市、区、镇到村的四级河长制体系,实现了自上而下对区域内河流的“无缝覆盖”。罗南村则在实施河长制的具体过程中,积极调动基层社会力量,发动河涌沿岸村民与河长一起参与到治水过程中,形成人人共治机制,有力地推动了河涌的治理:

1. 建立村級河长制工作组。组长为村级河长,各村小组组长为成员。下设日常巡查组,各村小组委派一名协管员,与村环卫队河涌保洁员组成日常巡查专管队伍,加强日常监督。

2. 形成两轨河涌巡查机制。 其中一轨为河长周巡、月巡。村级河长每周一有空闲就会对辖区内的河涌进行全面巡查一遍,主要是针对河面河岸保洁、河道淤积、水体气味颜色、违法排放、捕鱼及养殖畜禽等情形进行纠察。另一轨为专管队日巡。各村协管员与河涌保洁员组成日常巡查小组负责每日巡查工作。各村协管员负责巡查其所属村小组的河道并将巡查情况如实上报,而河涌保洁员则全面负责河面河岸清洁卫生,对发现到的河面垃圾要立即处理。

3. 建立上下相结合的监督机制。其一为结合直联机制,接受上级监督。罗南村充分利用每周二的直联机会,把驻点直联、走访和河涌巡查有机结合,联合驻村领导不定期落村走访巡查,定期对罗南村内河涌进行检查,接受上级对河长制工作情况的监督。其二为建立群众举报监督机制,提高村民河涌保护意识。各村宣传栏均向村民公布河长制举报热线。村民如发现有河涌旁企业偷排废水、有人向河涌乱扔垃圾、破坏河涌环境等现象,可以拨打河长制热线,将问题反馈到河长制工作组,推动工作组加快处理问题。这既加强了对河涌环境的监督力度,提高了河涌治理的效率,也调动了村民积极性,提高村民参与河涌环保事业的热情。

罗南环卫绿化消杀队成立于2018年1月1日,负责维护罗南村的自然环境及人居环境。主要工作职责为花卉修剪、垃圾转运、河道清理、绿化洒水以及除四害。罗南环卫队由直属于村委会的大队和各村小组管理的小队组成。村委会环卫大队共12人,各村小组环卫小队约4人,共约48人。大队主要负责村委会、工业区及河涌生态维护,小队负责处理本村小组环境卫生事务。通过成立直属村委会管理的环卫队伍,有力地解决了之前清洁外包难管理、成效少的问题,并为本村村民创造了就业岗位,打造了环境卫生维护的长效管理机制。

(四)制定较为完善的具体制度

为了更好地加强对罗南村的村民治安和环境卫生的管理,羅南村制定了一系列具体制度,如为了加强沿线公路和店铺卫生清洁而制定的《罗南村沿线公路及店铺卫生管理制度》,为了提高罗南村环卫绿化队伍建设水平而制定的《罗南村环卫绿化队管理制度》等等。此外,还通过制定《罗南村除四害工作管理制度》、《罗南村工业区卫生公约》、《罗南村垃圾收运管理制度》、《罗南村环境保护制度》、《罗南村委会环境卫生公约》、《罗南村出租屋、外来人员管理制度》等制度,从制度上规范村民行为,建立长效管护机制,巩固和维护国家级生态示范村的成果。营造村内良好的卫生环境,提高村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以制度保障罗南村在治安和环境卫生方面的管理。正因为罗南村重视制度建设,以制度保障队伍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具体制度运作,罗南村才能团结一心,维护好来之不易的丰硕成果。

未来展望:希望罗南村尽快设立环境监察专门机构,从制度上保障人居环境的建设和维护。2020年初,同属佛山市南庄镇的紫南村设立环境监察专门机构,设立环境监察办公室对紫南村进行环境整治巡查。建议罗南村及时成立类似环境监察机构,定期公开各村小组环境卫生情况评分,将村小组环境评分作为村小组长年终考核的依据之一。从制度上协调村委会与各村小组之间的关系,调动村小组积极性,更好地维护和建设罗南村的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杨苹苹.乡村振兴视域下生态宜居乡村的实现路径[J].贵阳市委党校学报,2017(06):59-62.

[2]孔祥智,卢洋啸.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的五大模式及对策建议——来自5省20村调研的启示[J].经济纵横,2019(01):19-28.

*基金项目:2019年度广东省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项目。

(作者单位: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政法系)

自然环境范文第2篇

【关键词】自然元素;幼儿园;环境创设

一、问题提出

人是自然之子,是在自然中逐渐进化的。但是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意味着人类不再生存于原始的“自然环境”,人类正处于一个新的、人造的环境中,在这个由沥青、钢筋、水泥、玻璃、塑料等构成的环境中,人们的生活缺乏自然要素的滋养。当下,儿童的生活中多是制作精美的玩具和电子设备,“三屏时间”挤掉了儿童与自然接触的机会,这种现代生活方式让儿童与自然的关系疏离了,这种疏离给儿童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让其产生“自然缺失症”,专注力和注意力下降。[1]在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实践中,幼儿教师因其环境设计理念较为缺乏,认为幼儿园的环境创设总体上应该由建筑设计师来负责,忽略自身参与宏观层面的设计。尽管也会有学前教育的专家参与指导设计,但是可能因为建筑设计师缺乏学前教育领域的专业知识,而忽视对环境中原有自然条件的保留和优先设计。而自然环境恰恰对儿童发展有重要的价值。[2]

基于自然缺失带给幼儿的负面影响,以及幼儿园在自然环境创设总体设计上的缺失,笔者查阅建筑设计和环境心理学的相关内容,并结合幼儿园自然环境创设的实际案例,为幼儿园自然环境创设探索出具有可行性的实施路径,助力建设因自然元素的加入而增色的幼儿园自然环境,促进儿童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二、幼兒园自然环境创设的价值

陈鹤琴先生说,爱自然是儿童的天性,通过儿童的双手和感官,使儿童对自然界的事物有正确的认识,使儿童懂得自然界与自然现象之间的关系。苏霍姆林斯基说,大自然是一本书,对儿童智力的培养需要让儿童对事物有直观的印象,所以大自然是儿童智慧的源泉。夸美纽斯说,我们的儿童应在有关自然和其他事物的知识之中接受教育。具身认知学说认为我们所有的认知结果都是在体验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过程中形成的,所以自然环境对幼儿的成长来说不可或缺。

复愈性环境是指对人类不断消耗的身心资源和能力有恢复与更新效果的环境设置。自然环境作为复愈性环境的典型,能够恢复人类逐渐被消耗的能力。环境心理学家Ulrichi提出的减压理论认为,复愈性环境应满足三个条件才能具备良好的治愈能力,条件之一就是环境中需要包含足够的植物、水体等自然元素。注意恢复理论认为,定向注意的持续使用会导致此资源的消耗,引起个体出现失误、冲动、易怒等行为,而满足复愈性环境四要素的自然环境能够帮助个体恢复逐渐衰退的能力,如定向注意力。[3]

综上所述,无论是成人还是儿童,作为自然之子,自然环境对人类的重要价值不言而喻,自然环境创设的价值也尤为凸显。

三、幼儿园自然环境创设的总体原则

(一)整体性与在地性

幼儿园的自然环境创设不是一个单独的维度,而是和幼儿园整体的办园理念、设计理念、教师素养等一起作为一个整体而存在。在对幼儿园的自然环境进行创设或改造时,需要关注幼儿园的整体环境和造型设计,需考虑与幼儿园整体环境的呼应以使其增色,考虑环境与幼儿园的建筑设计相互依存的关系,从而使得空间设计和色彩搭配具有美感、令人舒适,并呈现出整体是由部分组成、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特点。

基于整体性的原则,幼儿园进行环境创设时需要关注在地性,保留自身的自然特色。如:尽可能保留原有地势,因势改造,形成不同地形下的不同场地;尽可能保留原有植物种类,增加其丰富性和多样性等。就像世界上没有两片一模一样的树叶,每个幼儿园也应该有属于自己的自然环境特色。

(二)系统性与和谐性

生态系统的系统性与和谐性使得幼儿园在考虑自然环境创设时应考虑其系统性与和谐性的特点。国外有学者认为自然环境的复愈价值体现需要四个维度,其中的丰富性维度包括关联性或一致性,也体现出系统性与和谐性的原则。

系统性主要指的是创设的环境中各个元素之间是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不同元素之间的功能是互补的,某个元素和周围元素相结合形成一种组合式的环境元素,能够让个体感受到环境的联动性,意识到环境是一个更大的整体,具有整体性和系统性。在这个环境范围内的元素越丰富,关联性越高,不仅能够让个体感受到环境本身,而且还能赋予环境以想象空间,使得整个环境更加丰富,更加具有吸引力。和谐性还特指在幼儿园具体的设计理念中,可以体现其整体理念与自然相呼应,如“以自然为师”的建筑设计理念、“以自然为友”的设计风格,使得整体设计呈现出绿色生态、整体环境融合兼容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特点。

(三)互动性与安全性

互动即彼此联系、相互作用的过程,儿童可以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运动觉等实现与自然环境的互动。为了保证儿童与自然环境的接触必须是自然而然的、随时随地的,自然环境的创设需要考虑儿童的身体、心理等特点,如:自然元素的放置位置需与儿童的视线平齐;具有层次性的植物组合景观,应该根据可进入原则创设条件,促进儿童与不同植物的互动,让儿童能够走近自然、接触自然,产生不同类型的游戏和自然体验。

在促进儿童与自然互动的同时,不可忘记安全是第一准绳。在自然环境中所创设的挑战,会给儿童呈现困难或危险情境,通过“受伤”教育鼓励儿童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和安全意识,但挑战是需要在保证儿童安全的前提下进行的。在日常生活中,时刻渗透安全常识教育和加强保护措施,以及保证儿童时刻在教师的视线之内。

四、以自然元素创设幼儿园自然环境的实现路径

在儿童视角的研究下,有学者发现儿童表征出喜欢大自然中的幼儿园,喜欢在蓝天白云下和玩伴进行户外游戏,从儿童的自由表征中可以看出儿童对于大自然的向往。[4]在考虑现实因素以及儿童需求的情况下,幼儿园应创设儿童喜欢的环境,将“大自然带进幼儿园中”。

(一)生态野趣的地形和多样可变的地面

户外是幼儿进行游戏的重要空间场地,什么样的地形和地面特征建设更能够促进儿童生理和心理的健康成长呢?Woolley & Lowe测评工具中提到儿童的游戏空间中采用的自然元素包含地形,而且认为地形这一自然元素与儿童游戏之间有直接的关系,如地形需对体力游戏有益,应该具有可供儿童进行攀登、滚动、跳跃和滑动等不同活动的地形变化等。[5]

不同的地形带给儿童的视觉效果和情感体验是不同的,从平坦地形带来的通透视点和平静的情感特点到多峰地形带来的多向视点和愉悦神秘感,多样的自然体验带给儿童更多的吸引力和环境认知。不同的地形坡度给儿童提供了可供选择的游戏空间,如平均坡度,为10.3时适合儿童开展建构游戏,为11.6时适合儿童进行跑动,为22.3时适合滑行,为22.6时适合进行攀岩游戏。不同的地形坡度结合不同粗糙程度的地表特征,能给儿童带来充满自然挑战的自然体验,不仅充满趣味性,而且能够提升儿童保护自我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适合儿童跑动的地形上,需要适当增加一些低矮灌木和植物,方便儿童藏匿,虽然这会让其易摔倒,但也能帮助儿童学习克服困难、适应自然环境。[6]给儿童提供滑行的地形中,出于对儿童安全的考虑需要借助一些地面材料,如滑梯和草坪等来帮助儿童滑行,地形的谷底也可设置沙子、塑胶、木屑等作为儿童的缓冲地带,以减少碰撞伤害。

坡地和沟壑都是不同层次的地形下对儿童自然环境空间的拓展,不同地形之间可以采用透水砖、泥石地等进行连接,构成一个相互关联的游戏空间。如日本千叶县AMANENOMORI幼儿园[7]的地形高低错落,充满挑战;日本藤幼儿园[8]的真实草地,关注幼儿的“受伤”教育;安吉幼儿园[9]的草地斜坡和自然土地,都在地形和地面特征的多样变化上为儿童创设充满自然挑战的环境。

(二)可供欣赏和随时互动的植物设计

植物是自然中的重要元素,要注重将植物的元素带进建筑设计中。植物在幼儿园的应用形式可以根据幼儿园自身的空间设计进行多样化的调整。室内植物的品种选择一般为观叶类如绿箩,观花类如菊花、月季,观果类如金橘,也有小型多肉植物小盆景;室内植物的摆放主要呈现出点和线的特点,将个别盆栽植物放在某个角落,能够使得整个室内空间在视觉上得到优化,将植物排列成线状置于室内,可起到分割功能区或重新建构空间环境的作用。室内植物的培植多为低矮盆栽或小型悬挂盆栽,方便移动和调整。

室外植物的品种选择和应用方式则更加多样,常见的植物类型有大型观花类、观叶类、观果类,以及一些大型灌木类植物等,常见的植物设计方式有陈列式、攀附式、悬挂式、组合栽植式等。近年来兴起的种植园地、自然角等,多以“面的形式”出现在幼儿园的角落里,依附墙面设计,增加了儿童亲近植物的机会。地面空间资源有限的幼儿园可以充分利用楼顶进行植物区角的设计,不仅能充分利用楼顶空间,而且还有利于植物的自然生长,帮助儿童观察自然状态下的植物生长情况。幼儿园室外的植物品种选择和造型设计是相互影响的,大型灌木类植物,如常绿树和落叶树是幼儿园常见的树种,多呈现出点状散落种植,或者线状成排种植,这样不仅能够体现季节的变迁,也能保证幼儿园一年四季生机盎然。花草树木的选择种类尽可能丰富多样,可以选择在不同季节开花的不同品种,以作为幼儿园课程资源的补充部分。花草树木的排列方式以促进儿童与自然环境的互动为主,在促进互动的前提下考虑种植的层次性,如整个花坛的造型设计上,从中心到外围的植物的高度可以依次降低,尤其是最外围植物的高度要等于或者低于儿童的平视高度。依据可进入原则,在花坛中间,视情况从中心点向外延伸几条青石板小路,方便儿童进入花坛内部进行观赏;而且在整个花坛造型设计中,要注意植物颜色的搭配,在色彩上给儿童美的感受,同时注意造型形状的独特,在设计上能吸引儿童。若幼儿园中的绿化面积有限,可以充分利用走廊、过道、围墙等垂直空间,种植攀爬植物达到垂直绿化的目的。在攀爬植物的选择上可以考虑爬山虎、吊兰等自由攀爬的品种。[10]

(三)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的自然水体

水体是自然环境设计的重要元素,如森林幼儿园的户外活动场地多种多样,但是共性元素就是水。[11]水元素可以是静态水,也可以是动态水,静态水带给人平静和开阔的感觉,动态水往往能够让整体环境获得灵动的生命力。沙水区是幼儿园的活动区之一,幼儿园需要合理利用空间资源给幼兒创设此区域。沙水区多为户外活动区域,其中包括游泳池、沙地、戏水区等,各幼儿园可以根据自身地形条件和空间资源进行自然环境的创设。

静态水多以水池的形式出现,在幼儿园中的表现形式为游泳池居多,其中水池的造型、池壁和池底的设计都可以借助水的透明性进行造景,帮助儿童感知自然光线的折射和反射原理,感受水中的物体形态的变化多样。

动态水主要有落水、流水、喷水等,在幼儿园的沙水区常见的动态水形式为流水。流水的多样性特征主要表现在水流的大小、坡度的缓急以及沟槽的大小和形状等。“上善若水”,正因为水的可塑性强才使得水的形态呈现出丰富多样的特点,在水中也可以因地制宜地投放不同的水生植物和鱼类,浅水区可添置小桥、鹅卵石或沙石等,从而构成一个有趣的完整的小景观。如成都蒲江县南街幼儿园的循环水工程(图1),由压水井—水渠—叠石水磨—小溪—吊桥—小瀑布组成,[12]使用压力装置将水源引出,整个水资源的利用过程皆可引发儿童对自然环境的强烈兴趣。又如安吉幼儿园在环境创设时,将沙和水进行联动,使儿童可以自行选择和改变取水方式。

(四)接受温暖日光的照耀

自然光是大自然给予我们的宝贵资源,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可以消灭生活环境中的大量有害细菌。儿童在日光下生活,拥有相对健康的环境,而且有利于其骨骼的发育。有研究发现,自然光照射时间不充足的儿童存在患有季节性情感障碍的风险,可能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定以及抵抗力下降等症状。[13]自然采光的策略就是将通过测光系统和天光系统的室外自然光线引入室内,增加室内的自然光照,帮助儿童更好地感受自然光的冷暖、明暗。在现代的建筑设计中,多使用玻璃门窗、大型落地窗、全景窗户、折叠门、可移动屏风等建筑材料,采用直射或者漫射的方式为室内引入更多自然光(图2、3)。室内则使用百叶窗、遮阳幕布等,能够根据需要和安全性随时调节自然光,为室内增加更多自然乐趣。如上海国际汽车城东方瑞仕幼儿园[14](图4)被称为“天空之城”,其最大特点就是每个单元体都由配有居中内凹双侧天窗的连续坡折屋面对自然光线不规则引入,使得室内光线得到调控,不仅为儿童打造不同明暗的室内空间环境,也使得整个建筑空间变得格外透亮和梦幻。再如LHM幼儿园[15],普遍采用大型落地窗的设计,让儿童有更多时间置身于自然光之中,不仅减少人工光能的浪费,而且增加了风的流动,帮助儿童多感官感受自然变化。

还有其他的自然元素如声音、山石等,可依据幼儿园自身条件适当引入,帮助儿童感受自然的风声、雨声,聆听大自然独特的虫鸣鸟叫,让儿童在泥泞的小路上自由地蹦跳,感受大自然的气息。

参考文献:

[1]王传霞.基于自然缺失症分析的幼儿园室外环境设计探析[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8(10):105-106.

[2]徐洁薇.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启示下的幼儿园环境创设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7.

[3]赵欢,吴建平.复愈性环境的理论与评估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18(01):117-121.

[4]袁永雄.我喜欢的幼儿园[D].南京师范大学,2013.

[5]王霞,海伦·伍莉,张菁,刘孝仪,王倩娜.户外儿童游戏空间设计的科学性探索研究——Woolley &Lowe评测工具及其应用[J].中国园林,2020,36(03):86-91.

[6]张海洋.基于自然教育的幼儿园景观设计研究[D].东南大学,2019.

[7] Kensuke Aisaka,夕溪.方圆之间,日本千叶县AMANENOMORI幼儿园[J].室内设计与装修,262(6):96-101.

[8]韩凌菊,张蔚.日本藤幼儿园环境设施细节设计的启示[J].设计,2018(11):154-155.

[9]盛奕.“安吉游戏”户外环境的创设[J].幼儿教育,2021(07):14-17.

[10]雷琼,赵彦杰等.园林植物种植设计[M].北京化學工业出版社,2017.

[11]阳思思.亲自然教育实践的分析研究[D].宁波大学,2018.

[12]胡彬,许芊芊.利用幼儿园自然环境养成幼儿的环保行为[J].学前教育研究,2006(12):29-30.

[13]徐奕洋.基于室内自然光分析的广州地区幼儿园活动室高侧窗采光设计[D].华南理工大学,2017.

[14]周蔚,张斌.上海国际汽车城东方瑞仕幼儿园[J].世界建筑,2014(05):104-109.

[15] MoriyukiOchiai, Atsushi ishida. 日本年轻设计师的自然小清新——LHM kindergarten、MOMOM store、Dream Dairy Farm Restaurant[J]. 设计家, 000(1):62-67.

自然环境范文第3篇

摘要:地理环境在人类的设计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探讨中国史前地理环境对设计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自然界提供的材料是史前人类设计的前提;二、史前人类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影响着他们的设计观念;三、地理环境特点影响着史前人类设计的交流与传播。我国史前地理环境促进了人类设计的发展,可以说,我国史前人类设计水平的提高得益于地理环境提供的先觉条件。

关键词:史前;地理环境;设计;影响

地理环境,是指“环绕社会、比较直接影响到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如地形和土壤、河流和海洋、动物和植物、空气和矿藏。”地理环境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因为人类的产生本身就是环境变化的结果,可以说,人类的存在与发展永远也离不开地理环境。地理环境可以提供社会生产和生活资料的来源,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生产的发展,从而影响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当人类还处于相对落后的史前阶段,这一点表现的更为明显,那时人类的生存极大地依赖自然界并受其影响。

纵观人类发展的历程,地理环境为设计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条件。当然,人类最初的设计活动,也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环境,为了生存的需要。那么,中国史前时期的地理环境是如何作用于设计的呢?当然,当时的设计并非现代意义上的艺术设计,而只是一种有目的的造物活动。首先,自然界提供给人类丰富的原材料;其次,史前人类的设计观念中也反映出他们对自然界的认识;第三,史前人类的交流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地理环境,从而设计的交流也不可避免地受到环境的影响。对于这个问题,本文拟在今天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以上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自然界提供的材料是史前人类设计的前提

(一)史前人类就地取材,进行设计

人类与其他动物的最大区别是人类能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劳动,同时制造和使用工具。可见,为了生存,人类最初的设计作品就是生产工具。那么,在人类进行设计之初,使用的原材料是什么?从当时的地理环境和人类进化的状态来看,人类就地取材较为方便。根据我国目前发现的考古资料,史前人类以石头、骨、角、蚌器等天然材料为主进行设计,其中石器居多。后来人们学会使用火,从而以粘土为原料发明了陶器。对于这一点,古人早就根据自己的认识,作出了一些推测。我国东汉时代的学者袁康在《越绝书》中曾写道:“轩辕神农赫胥之时,以石为兵,断树木为宫室。”自然界提供给史前人类丰富的原材料,人们充分地利用大自然的馈赠,设计出丰富的作品,按材质划分,有石器,骨、角、蚌器,陶器等。这些在我国各地都有大量实物出土。

(二)我国史前设计从原料上看呈现区域性特征

由于我国地域广阔,史前的地理环境也复杂多样:地形西高东底,呈阶梯状分布,最高的青藏高原海拔平均在4000米以上,而最低的沿海一带则海拔在500米以下;山脉纵横,山区面积广大;地貌类型众多;多样的地形使气候也多样化,温度的高低、空气的干湿各地也有明显不同。在这样不同的环境下,自然界提供给人类设计创作的条件当然也有所不同。人们在这些不同的条件下,根据各自的原材料创造出不同的史前文化。根据考古资料来看,我国史前不同地区文化发展呈现出不同特点,很多考古学家从文化发展的角度将我国史前文化分为不同区系,如苏秉琦先生就曾把我国史前文化划分为六大区系。

然而,如果分析一下所用材料就会发现,不同文化区系采用的材料有所侧重。大的河流冲击平原附近,人们可以利用泥土和水制作陶器,如黄河流域的马家窑文化、仰韶文化、庙底沟文化、大汶口文化等,还有长江流域的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青龙泉文化,制陶业均较为发达,陶器高度发展;但由于土质和气候等条件的不同,各文化的陶器也有不同特色,如有的文化彩陶较多,有的红陶发达,有的黑陶颇具特色。在海边或江河湖滨地区,人们用吃剩的螺蚌壳、鱼骨等进行设计,加工成各种用品,如广西南宁地区发现许多贝丘遗址,其中发现许多螺壳、蚌等制成的工具、饰品等。当玉石被人类发现以后,很多地区开始大量使用玉器,如北方的红山文化,东南的良渚文化,都以玉器为特色。

这一点在建筑方面表现的更为明显,如北方寒冷地区房屋多为平地起建或半地穴式,高原山区依山而建洞穴式房屋,而南方潮湿地区则用木材制成干栏式建筑。如河姆渡文化的干栏式房屋,由于河姆渡邻近湖沼,十分潮湿,山上的野兽虫蛇对人畜也有危害,所以他们在建房时,把大批木桩打人土中,底下架空,抬高了居住面(从残存的木桩高度推测,当时架空约1米高),然后把地梁分别架在前后承重柱上,在地梁上再铺设地板,形成腾空的居住基座,然后再在基座上立柱架梁,构成了一组简单的术构架。在平行的两组木构架之间,用矩形的枋木连接柱子的上端,再在柱头上安置檩条,接着便在檩条上敷上椽子,用席箔、茅茨或者树叶盖顶,用树枝、树皮或木板扎结成墙。考古学家和古建筑学家通过对遗址出土遗迹现象的分析,推断出当时的人们用石斧砍伐大量木材,用榫卯结构建筑房屋。

可见,我国史前各地区的人们适应当地的地理环境,充分利用各自的原材料,设计出各具风格的作品。

二、史前人类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影响着他们的设计观念

自然环境在史前人类的眼中是美好而又神秘的。我们的祖先对自己生活的环境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看到的自然现象,陌生的是看不到的自然规律。他们通过生产劳动和生活实践,逐渐掌握了一些自然规律,如太阳的升起和落下、月亮的圆缺、四季的变化,还有动、植物的生长规律,等等。人们根据这些规律,进行农耕、畜牧,在设计、制作劳动工具和生活用器时,相应地把自己对自然界的理解也赋予其中。如陶器中的纹饰,就表达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在人们的设计中所反映的,既有对现实生活的描述,也有对自然天象的理解。

(一)对自然环境的描述

史前人类对“生于斯,长于斯”的自然环境是有着深厚感情的。他们把劳动、生活中看到的现象加上自己的感受,表现在设计中,体现了对自然的感性认识和抽象概括。如河姆渡文化早期器物上有刻划涡纹,应是描摹自然的结果,在自然界中,人们可以见到的涡纹有太阳和月亮的光环,树木的年轮,水涡纹,人和动物眼球内的圆纹等,这些自然物中的一种或几种,就成为河姆渡遗址早期器物上涡纹的摹写原型。又比如在仰韶文化中,半坡居民流行用几何图案和以鱼纹为主的象形纹饰进行装饰。象形纹饰有鱼、人面、鹿、蛙、鸟纹等,其中鱼纹常绘于盆类陶器上,被视为半坡的标志。这些纹饰都是当时生活中常见的形象,人们把它们描绘在器物上,也反映出当时周围的自然环境情况。

(二)对天象的认识

史前的人类以渔猎、农耕及畜牧等为生存手段,气候环境对于生产和生活都极为重要,所以古人很早就对宇宙间的各种自然规律有着自己的理解。如狩猎、采集,日出而作、日落

而息,使人们掌握了昼夜更替的规律,形成“日”的概念浓耕、畜牧产生以后,逐渐认识了月亮圆缺的规律,形成“月”的概念;牲畜的饲养、配种、繁殖,农业生产上的播种、耕耘、收割,需掌握不同季节的气象变化,因而形成了“季”和“年”的概念。可见,天象对于当时的人们非常重要,于是人们就将其对天象的认识表现于设计之中。

1988年,河南省濮阳县西水坡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用蚌壳堆塑的图形,共三组:第一组蚌图与墓葬结合,编第45号墓;由此南去20米为第二组蚌图;再南去25米为第三组蚌图。三组蚌图排列在一条子午线上,都是为陪葬墓主人而建。据专家推断,三组蚌图包含四时天象的内容。伊世同认为:“发掘出由蚌壳摆砌成的龙、虎、北斗图象,其方位关系与6000年前天上的龙、虎、北斗等星象相符,上下呼应,是目前华夏大地上所发现的最古天文图。……后经国内外碳14同位素测定和树轮改正,年代距今为6460±135年,是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古星象体系图。”冯时经过研究认为,蚌图以及墓室结构可以完整地说明古代盖天说宇宙论的内容,二分二至的四时观念也已经确立。下面以第一组蚌图(图1)为例,分析一下天象观念是如何在古人的设计中展现的。

濮阳西水坡第一组蚌图与墓葬相结合,编为第45号墓。墓室平面为不规则多边形,南半部模拟天穹作三曲弓形穹隆状,中间的圆弧表示北辰所在的苍穹,东西两侧的弧形表示东方天与西方天。墓室的北部作方形,表示方形的大地。冯时研究确认,整个墓室平面是模拟“天圆地方”的“盖天说”宇宙论布置的。墓内埋葬四人,墓主人头南脚北,仰身直肢,安卧在墓室居中偏南表示北辰所在的弧形苍穹内,男性,身高1.84米。墓主人的东侧有蚌壳堆塑的龙,蚌龙东侧的弧形龛内陪葬一孩童。墓主人西侧有蚌壳堆塑的虎,蚌虎西侧的神龛内也陪葬一孩童,女性。墓室北方的神龛内还陪葬一孩童。相当墓室中央部位,用蚌壳堆塑北斗图案,斗柄用两根人胫骨组成,表示围绕着北天极旋转的北斗七星。从墓室摆放看,东龙、西虎与北斗七星都围绕着墓主人旋转。有专家由此推断基主人具有北极帝星的神格,应是位巫师。

由于天象在人们的生活中十分重要,所以不仅仅在墓葬中体现出这种设计观念,就是很多生活用器上面,也常常反映出天象符号。比如山东大汶口文化墓葬中出土的陶器上,有著名的太阳纹符号图画字,又有用朱砂画成大圆点(圆面、球面)表示太阳。又如,郑州大河村遗址仰韶文化彩陶片上的天象图案更加丰富(图2),绘画有太阳纹、日珥纹、月亮纹、星座纹,还有包括气象的旋风纹等。

所以,人类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已经不由自主地反映在设计中了。

三、地理环境特点影响着史前人类设计的交流与传播

由于我国史前地理环境的特殊性,山脉、河流等天然屏障阻隔了各地区的交流,加之史前人类生产力水平的低下,很难逾越一些自然形成的天险和障碍,从而使他们设计的交流随自然环境中地势的走向而发展,呈现出一些区域性特征。

比如我国的西藏地区,从地理位置上看,西藏高原地处亚洲腹地,其四周自古都是亚洲文明高度发达的地区。东边有源远流长的黄河、长江文明;西面是历史悠久的西亚河谷农业文明;北方是强横的中亚游牧文化;南面是根植于热带沃土的印度文明,因此“从文化上来说,西藏可以说是亚洲古文明的荟萃之所”。但由于其地理环境的特殊性与相对封闭性——西、南部是喜马拉雅山脉,北部是昆仑山和唐古拉山,阻隔了与周边地区的交流,使得其早期文明独立发生。考古学家已在西藏地区发现多处旧石器时代人类文化遗址,如藏南定日县的苏热、藏北申扎县珠洛勒、阿里地区日图县扎布、藏北多格则以及藏北各地点。而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西藏地区的先民又得以与周边原始文化发生关系、产生一些影响,但这些影响都是按照其独特的地势走向发展的。

如藏东的卡若文化,主要分布于藏东海拔较低的深峡河谷地带,藏东地区的地貌形态十分特殊,主要表现在三条大江——金沙江、澜沧江、怒江及其分水岭的伯舒拉岭、他念他翁山、达马拉山——芒康山等山脉都呈南北向展布,构成了高海拔山岭与深切割河谷相间的南北向“平行岭谷地貌区”。这种地理格局使藏东地区与其东邻平原丘陵地区的大规模文化交流较为困难,但却与其南、北相邻地区原始文化之间的交往相对畅通。如卡若文化的很多石器类型在其北邻的黄河上游甘青地区的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中见到;卡若原始艺术中以穿孔海贝作为人体装饰品的习俗也与黄河上、中游地区新石器文化人体装饰品中多见穿孔海贝的特征相一致。因此有学者认为“卡若文化是一种吸收了西北氐羌系统文化而发展起来的土著文化”。而在卡若文化分布区以南的川西南、滇北地区,也发现有多处文化因素与卡若类型相类同的史前遗址,如云南云县芒怀、元谋大墩子、宾川白羊村、四川西昌礼州、汉源狮子山、丹巴罕格依等,其中的很多石器、陶器、骨器及以石为主的建筑遗迹等均与藏东地区卡若文化十分接近,并且其时代也晚于后者,推测应当是受到卡若文化类型的影响。总的来看,藏东地区在新石器晚期由于其特殊的地形条件,其原始文化主要是与其南、北相邻地区原始文化的交流较为频繁,其渊源可能受到西北黄河上游地区新石器文化的影响,而其发展则可能影响到金沙江、澜沧江中游及其支流地区的原始文化。

这一点在我国其它地区也有同样的表现,如辽宁省南部海区的广鹿岛中部的小珠山遗址,其文化明显受到大汶口文化的影响,因为史前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的居民很早就可以通过海上进行联系。还比如,江苏省徐州市属的新沂市花厅遗址,位于苏北地区,与山东省的南部地区同属淮河流域,同时,地理位置与江淮地区毗邻,处于南北两个地区的交汇地带,其文化上表现出山东大汶口文化和浙江良渚文化两种文化因素,有学者将这种情况称之为“文化两合现象”,这种现象说明地理位置处于两种文化交汇的地区,其文化同时受到双方的影响而显示出“两合”的特点。

可见,设计与其它文化现象一样,受地理环境的影响且相应地随之发展、变化。

四、结论:史前地理环境促进了人类设计的发展

综上所述,我国史前的地理环境提供给人类适宜的生活条件和丰富的设计原材料,人们充分利用大自然的馈赠,设计出便于生存的物品,这些物品中融入人类对大自然的认识,同时地理环境的特点也影响着不同区域设计的交流。所以,史前地理环境促进了人类设计的发展,或者说,我国史前人类设计水平的提高得益于地理环境提供的条件。当然,人类开始设计第一件作品的时候,也许是为了抗拒恶劣的环境,但后来,他们开始用智慧主动地改善生存环境,充分利用自然的材料进行设计,并将自己的观念注入其中,然后顺应地理环境特点进行交流与发展。可以说,是我们先民的智慧,加上地理环境的促进,使得他们的设计水平有很大提高,从而使我们的史前文化如此丰富多彩。

责任编辑:楚小庆

自然环境范文第4篇

生态环境部、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等六部门日前发布《“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提升公民生态文明意识行动计划(2021—2025年)》,旨在引导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价值理念,推动构建生态环境治理全民行动体系。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把生态文明教育融入育人全过程,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学科建设,加大生态环境保护高层次人才培养力度,积极推进生态文明教育法律规范建设,是教育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使命。

摘 要

生态文明教育是在新环境下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时代诉求的积极回应。作为一种新型教育,目前生态文明教育面临生态文明意识薄弱、教育体系乏力、专业化程度不高、生態文明教育评价缺位等诸多问题,亟待通过转变生态文明观念、建立生态文明教育体系、创新生态文明教育评价等途径建立生态文明教育终身学习、教育整体生态、教育激励等长效机制,推动生态文明教育健康发展。

关键词

生态文明教育;困境;路径;长效机制

作者简介

宁云中,湖南文理学院外国语学院,教授

一、生态文明与生态文明教育

文明的本质要求是不断从低阶段向高阶段发展的一种形态。那么,从发展的角度来审视人类文明的话,生态文明毫无疑问是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更高阶段的新型文明形态。顾名思义,生态文明与生态有着天然的联系,事实确实如此,生态文明正是在生态环境日益破坏、生态危机不断加剧的基础上提出并不断发展的。工业文明在推进社会高速发展的同时又造成环境的巨大破坏,它一方面造成人的危机,人与人之间冷漠、异化孤独;另一方面造成自然的危机,人与自然处于一种对立的状态,资源过度消耗、自然灾害、气候变暖、病毒施虐、物种濒危等诸多生态问题已经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这就是生态危机。生态危机的日益加重引发了人类对工业文明的深刻反思和对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型文明的探索。实践证明,工业文明已难以承担起人类文明继续向前发展的使命,这个使命很自然落到生态文明身上。

“生态文明”由德国费切尔教授在1978年最早提出,此后我国生态学专家叶谦吉教授对生态文明进行了正名并作了深层阐释:生态文明就是人类既获利于自然,又返利于自然,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又保护自然,人与自然之间保持和谐统一、和谐共处的关系。可见,生态文明重在改善人与自然的对立关系,使人与自然走向一种相应相合、和谐共生的状态。从本质而言,这种关系不仅包含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总和,还体现了深刻的生态伦理思想。有学者指出,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1]可见,人类的自然生态活动既包含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也蕴藏了人与人的关系,这两种关系不是彼此分开,而是相互统一的。正是如此,生态文明将自然看成有生命的对象而不是征服的“他者”,因此,只有人类对自然给予了道德关怀,生态文明才能真正实现。

文明与教育是紧密联系的整体,生态文明教育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是落实我国全面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布局的必经之路。生态文明是一种新型文明,那么生态文明教育毫无疑问是一种新型教育,与传统教育相比,生态文明教育更注重跨学科融合教育的内涵特征,表现不同的教育内容、教育形式、教育方法等。那么,在新时代和新环境下,生态文明教育要求以生态整体观的宏阔视野,统筹考虑生态科学、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等知识与生态文明教育的关联和影响。生态文明建设事关人类发展的全局性重大问题,为此,我们需要不断探索,发现和解决当前的主要问题,设置相关的专业学科,构建科学合理的生态文明教育体系和长效机制。

二、生态文明教育的现实困境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五位一体”的战略布局,提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2]的指导思想。此后,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推进和深化。文明建设,教育先行,生态文明教育正是对生态文明建设时代诉求的回应。第一,生态文明教育是全面落实国家“五位一体”战略全局的需要;第二,生态文明教育是应对环境问题和生态危机的迫切需求;第三,生态文明教育是新时代教育生态发展的社会诉求。目前,生态文明教育建设要突破以下三个困境。

(一)战略时代性与生态意识滞后性的困境

生态文明教育是根据生态文明建设提出的一种新型教育形态,旨在通过教育改变人们的生态观念,养成生态文明意识。然而,意识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潜移默化的影响。要推行生态文明教育,首要的是提升生态文明意识。因此,意识形成的长期性正是生态文明教育面临的首要现实难题。环保部公布的首份《全国生态文明意识调查研究报告》证明了这一点,报告显示,我国公众生态文明意识呈现认同度高、知晓度低、践行度不够的状态,公众对生态文明建设认同度、知晓度、践行度分别为74.8%、48.2%和60.1%。[3]可见,生态文明认同感还远没有形成生态文明意识。生态环境部等六部门发布的《“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提升公民生态文明意识行动计划(2021—2025年)》在很大程度上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该文件以实际行动推进生态文明学校教育,加强社会教育,号召全民教育行动,构建全民行动系统,从组织领导、资金投入、人才培养、督导评估等各个方面调动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教育,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提升公民生态文明意识。这也是生态文明教育的首要任务。

(二)生态文明教育与教育生态的冲突困境

生态文明教育既是关于生态学的教育,也是教育生态学的体现,如果教育本身违背教育发展的生态规律,生态文明教育自然无从谈起。就目前而言,我国的教育生态系统还没有完成建立,还存在诸多突出问题,比如教育各学段没有很好地衔接破坏了教育的整体性;教育同质化严重破坏了教育的多样性;学校、专业、学科各自为政破坏了教育的交互性;政府、社会、学校“断裂”破坏了教育的实效性等。生态文明教育要求贯彻在教育的全过程,需要学科融合加以实现,如果没有生成良好的教育生态体系,生态文明教育必将与教育本身形成不可避免的冲突,从而导致生态文明教育难以贯彻执行。因此,生态文明教育建设关键在于解决生态文明教育与教育生态的矛盾困境,健全的教育生态环境有利于生态文明教育的推行,生态文明教育建设也有利于构建良好的教育生态体系。

(三)生态文明教育建设与教育评价缺位的困境

教育发展与教育评价是教评相长,科学的教育评价能有效促进教育的健康发展。作为一种新型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在教育内容、教育形式等诸多方面与传统教育在内涵上有所不同,这就要求有相应的评价体系加以导向与激励。就目前评价体系而言,生态文明教育评价还基本处于缺位状态。以高等教育来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包括学校定位、师资队伍、教学条件和利用、专业教学与教学改革、教学管理、学风、教学效果七大指标体系,每一条评价指标体系都还没有明显的关于生态文明教育的评价指标。那么,评价指标的缺失反过来又影响生态文明教育供给的不足,比如生态文明教育专业课程明显缺失,公共课开设有限,生态文明观念难以形成影响力;教育内容浅尝辄止,停留在基本环境知识、生态危机等常识问题上;教育方法陈旧,缺乏深层次的生态伦理和价值观的哲理分析等。因此,生态文明教育建设与生态文明教育评价的矛盾很难将生态文明教育与人才培养有效结合起来,反过来又阻碍了生态文明教育的顺利进行。

三、生态文明教育路径探索与长效机制

(一)转变生态观念,建立终身学习机制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和动力,生态文明建设首先要有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因此,生态文明教育首先要推动人们生态思想的转变,形成正确的生态观。生态观不仅在于生态学、经济学等方面生态意识的建立,更在于人类社会的发展观、生存观、伦理观、审美观的转变。这种生态观要一以贯之教育的全过程,在不同学段从生态美学、生态伦理、生态哲学等逐级提升,辅以相应的课程,比如,初级教育阶段应注重生态道德教育,形成敬畏生命、敬畏自然的道德启蒙,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从社会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形成正确的生态观;中等教育阶段应注重生态美学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形成人与自然、人与环境及人与自身之间正确的生态审美关系,并将生态文明教育内容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考核之中,将生态文明教育真正落到实处;高等教育阶段应设置相关专业,并将生态学内容融入其他专业学科之中,培养学生生态哲学的思考,用生态系统的观点和方法探索研究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普遍规律。生态文明观的教育过程既是生态文明实施的有效路径,也是教育生态的有效构建。这种生态观须一直延续至职后教育,并建立相关考核机制,形成生态观的终身学习长效机制。

(二)构建生态文明教育体系,促进教育生态建设

生态文明教育体系的构建是一个系统工程。第一,形成教育政策生态。建立和健全生态文明教育的法规政策,将生态经济发展、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等与教育政策紧密联系,通过教育开展环保知识的普及和应用。第二,形成学科课程生态。一方面,将生态环境保护知识、生态文明观念、生态环境危机、生态法制教育等与生态文明相关的知识设为科普课、公共必修课和专业课,以此形成生态文明教育学科融合的课程生态体系;另一方面,在课程内容上更要注重生态意识和生态价值观的融入,将生态文明教育与人才培养统一起来。第三,构建生态文明校园。学校本身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生态文明校园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和生态道德观。生态文明校园要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语言景观相结合,定期开展“生态文明校园”主题文化活动。同时,生态文明校园的建立还需要形成学校与学校、学校与社会、学校与家庭的联动融合,形成学校、社会、家庭教育的对接统一。第四,形成课堂生态。生态文明教育最终要落到课堂上来,课堂也是一个微观生态系统,教师、学生和课堂环境共同构成了生态交互关系,首先要提高教师队伍素质,让教师认识到生态文明教育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其次将课堂教育与实践教育、专业教育与公共教育、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紧密结合,提高课堂的丰富性、及时性和长效性。这不仅有利于教育生态系统的建立和完善,也保障了生态文明教育的长期性和有效性。

(三)创新教育评价体系,完善生态文明教育激励机制

生态文明教育科学的评价体系是生态文明教育实施的有效保障,教育评价在很大程度上事关教育的发展方向,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揮棒,就有什么样的教育办学导向。要确保生态文明教育的时效性和实效性,就要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教育办学的评价体系之中,对人才培养的生态文明教育综合素质、生态文明校园、生态文明课堂、师生生态文明知识等进行综合考评。作为一种新型教育形态,生态文明教育建设和评价都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因此,我们要着力推进生态文明教育的管理和评价体系创新,制定切实可行的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生态文明教育评价办法,为生态文明教育发展提供科学的制度保障。评价是促进建设的动力,是一种制度层面的反馈和激励机制。通过定期评价,我们可以总结和学习生态文明教育的成功经验,及时发现生态文明教育比较突出的问题,从而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形成生态文明教育管理、评价、反馈和评价的长效机制,保证生态文明教育发展方向的正确性,确保生态文明建设的时效性和科学性。

“生态文明教育吸收了环境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成果,把教育提升到改变整个文明方式的高度,提升到改变人们基本生活方式的高度。”[4]可见,生态文明教育旨在通过教育改变人们生活方式,进而改变整个文明方式。从这点上说,生态文明教育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一项战略任务,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生态文明教育是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一项国之大计,我们需在不断探索生态文明教育内涵发展的基础上,找出现实困境,探求切实有效的生态文明教育发展路径,完善生态文明教育可持续性发展长效机制,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潘岳.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N].中国经济时报,2006-09-28(5).

[2]十八大报告文件起草组.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9.

[3]新华网.中国首份《全国生态文明意识调查研究报告》发布[EB/OL].(2014-02-20)[2021-05-04].http://www.chinanews.com/gn/2014/02-20/5864063.shtml.

[4]廖金香.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时代诉求与路径选择[J].高教探索,2013(4):137-141.

责任编辑︱孙格格

自然环境范文第5篇

第六章 亚洲

第二节 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

教学设计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对亚洲的学习,运用地图及有关资料归纳出大洲的地形、气候、河流特点,并分析其相互关系 过程与方法

1、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描述区域某一地势变化及地形分布特点.

2、理解河流分布与地形之间的关系. 情感态度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学习重点】

亚洲地形与河流分布的关系 【学习难点】

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描述区域某一地势变化及地形分布特点. 【教学方法】

讲授法、读图指导法、练习法等. 【教具准备】 自制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播放 《亚洲雄风》歌曲,

[教师讲述]:

同学们,听完歌曲《亚洲雄风》,请大家描述歌曲的旋律和歌词带来了哪些感受?(学生讨论回答)这首歌形象地描述了亚洲的地形、河流的状况,现在,我们一起来探讨亚洲的地形.

二、 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

探究一:亚洲的地形 多媒体展示亚洲地形图 [教师讲述]:

地形图依据什么来分层设色的?每种颜色各代表什么高度?(读海深陆高表)基本地形有哪五种?

(一)、展示图片(1)“亚洲地形图”认识一些主要的地形区,描述一下他们的位置和大致海拔 1组:青藏高原、喜玛拉雅山及主峰 2组:帕米尔高原、蒙古高原

3组:西西伯利亚平原、华北平原、印度河平原和德干高原、伊朗高原 4组:阿拉伯半岛、马来半岛

学生查图讨论回答出各地的地理位置,海拔高度 不同组的学生展开竞赛,抢答,活跃气氛

(二)、根据以上的读图分析,从位置和海拔两方面考虑亚洲的地势特点. 总结:亚洲地形特点:起伏很大,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展示图片“亚洲大地形与河流分布图 ”

(三)、写出图中代号所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 海洋① 阿拉伯海②亚丁湾,③ 太平洋. 河流:a 乌拉尔河,b 叶尼塞河,c 印度河 . 湖泊:d:___里海___ . 山脉:A 乌拉尔山脉,B 大高加索山脉 ,C 喜马拉雅山脉 ,D 小兴安岭 . 半岛:甲 阿拉伯 ,乙 印度 ,丙 中南

(四)、 引导学生读图回答读书“亚洲大陆沿30度北纬的地形剖面图和北美洲沿40度北纬的地形剖面图,观察区别两图,从两幅图中比较亚洲和北美洲地形的不同

亚洲在东西方向上地势表现出起伏大,中部高,两侧低的特点. 北美洲在东西方向上地势西高东低 学生分组讨论 各小组互相抢答 评选优胜小组 给予表扬 学生读图分组讨论 各小组互相互相交流归纳

过渡:河流是构成自然环境的另一重要因素,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亚洲地形与河流分布的关系 探究二:亚洲的河流

展示图“亚洲地形图”在图上找出几条大河,展示图 观察河流的位置、流向及注入的海洋. 引导学生读课本图

(一)找出长江、印度河、叶尼塞河、勒拿河 太平洋—长江、黄河、湄公河 印度洋—印度河、恒河、伊洛瓦底江 北冰洋—鄂毕河、叶尼塞河

(二)找出里海、贝加尔湖、死海

世界最大的湖泊是里海,最深的湖是贝加尔湖,世界陆地最低点是死海

(三)亚洲许多大河均发源于中部的山地、高原,并呈放射状流向海洋 各组互相交流

归纳亚洲的大河在分布上的特点.

(四)、回答北美洲地形的特点 分组讨论抢答

三、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亚洲地形和河流特点,重点掌握河流分布与地形之间的关系. 巩固练习

课件展示练习题,学生口头完成练习. 板书设计

第二节 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

地形和河流

地形:亚洲地面起伏很大,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河流:向四周呈放射状分布

教学反思

上一篇:社会环境分析下一篇:工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