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实践调查报告范文

2023-06-15

马克思实践调查报告范文第1篇

1、合肥学院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了解和认识情况的调查

2、联系我国改革开放的实际说明为什么在苏东剧变社会主义处于低潮时期马克思多次被西方评为最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

3、合肥学院大学生宗教信仰状况的调查

4、互联网对合肥学院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影响调查

5、运用实践和认识相互关系原理,调研互联网的发展对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哪些影响

6、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原理联系我国实际、合肥实际、我院实际、自己的实际谈谈合肥梦,学院梦、我的梦和中国梦。

7、运用唯物辩证法原理调研影响合肥学院和谐校园建设的因素

8、联系当前反腐败斗争巨大成果,结合唯物史观的有关原理说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重要性和迫切性。

9、选择当地城乡一个或几个社区、乡镇,对有关封建迷信活动的情况和一些信教徒的思想、生活等情况作一具体调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对其进行分析,找出其存在的原因及其对策

10、选择一个地方某个类型(国有、民营、合资、个体等)企业,调查该企业的劳资关系,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11、选择当地某个国有、民营、合资等企业,调查该企业在环境和能耗方面存在的问题,运用科学技术作用两重性原理分析生态建设和美丽中国、美丽安徽建设的重要性。

12、读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等的传记,讲生平、事迹故事,表达一个明确的主题

13、读其他历史伟人传记或名人传记,讲可以体现其世界观、方法论方面的故事

14、收集感动中国人物、全国道德楷模以及身边普通人不普通的故事,表达一个明确的主题,如道德的力量、普通人的作用、人的价值问题等

15、联系当前实际,运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说明中央整治网络谣言和净化网络环境的重要性。

16、收集某个私营企业的资料,分析其发展过程与国家宏观政策的关系

17、寻找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主观能动性发挥较弱的方面,设计一个加强和改进的方案,并实际地实施,记录实施过程情况,写出总结报告。如增强自己的意志力、训练自己的创造力等

18、中央提出反对“四风”和八项规定,请运用唯物史观相关原理分析“四风”产生的社会根源及其影响。

19、中国正加速进入黄金发展期,又是矛盾凸显期,请运用唯物辩证法相关原理,谈谈如何应对这一难题。结合实际谈谈你的体会。

20、调查合肥学院大学生学习、生活中矛盾、问题,并就其中一个或几个问题进行详细分析、提出解决策略。

二〇一三年九月

马克思实践调查报告范文第2篇

[摘要]马克思实践哲学不同于“解释世界”的西方传统形而上学与经院哲学,它是以“改变世界”为己任的“实践形态”的哲学体系。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创建路径是:由经济学转升到哲学。即:由经济学范畴“劳动”上升为哲学概念“对象性”和“实践”。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一哲学手稿》《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全面界定了他的实践哲学各范畴,尤其是“主体”、“客体”概念的本质含义,并对其相互关系进行了深刻的阐述,从而形成了实践唯物论、实践认识论、实践价值论、实践主客体辩证法、实践唯物史观合一的实践哲学体系,标志着马克思实践哲学创建的完成。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创建在哲学史上有着重大的意义。把握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创建路径及其整个体系架构,对于我们今天,返本开新、构建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等,都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实践哲学;创建路径;体系架构;现实意义

[作者简介]李世忠,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博士研究生,北京,100872

马克思实践哲学以“改造世界”为己任,立足于现实生活,致力于世俗世界的改造,这决定了它不同于旨在“解释世界”的西方传统哲学。

马克思开创的是实践哲学,不再单纯解释自然、人或社会各自是什么,而是以主体人与客体的自然、社会的交互作用的“活动”为其哲学的考察点和奠基点。马克思实践哲学定位于主体客体化、客体主体化,因而它是否定性、批判性、革命性的,是行动中的哲学。

马克思实践哲学是以什么路径创建的呢?

在1859年《(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马克思回忆说:“1842年——1843年间,我作为《莱茵报》的编辑,第一次遇到要对所谓物质利益发表意见的难事,莱茵省总督冯·沙培尔先生就摩塞尔农民状况同《莱茵报》展开的官方论战,最后关于自由贸易和保护官税的辩论,是促使我去研究经济问题的最终动因。”按照黑格尔国家、法等都是普遍理性的体现,可现实物质生活却并非如此。“为了解决使我苦恼的疑问,我写的第一部著作是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性的分析。”马克思正是从物质利益这种经济关系人手进入了对黑格尔法哲学的分析性批判,这种批判使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的创建成为可能;但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并没有使马克思转入真正意义上的实践哲学,使马克思真正转入实践哲学的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正如《手稿》的题目:经济学——哲学,即由经济学转到哲学,正是这种转向使马克思开辟了实践哲学的路径,《手稿》成为马克思实践哲学的诞生地。

哲学史上,黑格尔哲学致力于解决实体与主体、存在与精神抽象对立的二元论,绝对精神的对象化、外化或异化产生出实体存在,以求存在与精神、主体与客体的统一,这是黑格尔的功绩。马克思在《手稿》中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主客体统一的思想,借用并区别了黑格尔的对象化、外化、异化、对象性等重要概念,阐述了他的实践哲学。《手稿》既吸取了黑格尔把劳动看作人的本质的合理思想,又扬弃了他对“劳动”的唯心主义认识;既吸取了费尔巴哈把人看作异化主体的合理思想,又扬弃了他对人的直观理解;既吸取了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价值论中劳动创造价值的合理思想,又扬弃了其对劳动和劳动者割裂的错误,进而把劳动和异化结合起来,形成了异化劳动这一概念。异化是哲学概念,劳动是政治经济学范畴。在对异化劳动的考察中,马克思在区分对象化、外化、异化的同时,把人的本质归结为劳动,而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外化就是生产劳动,即实践的最基本形式。

《手稿》首先分析了资本主义的工资、资本的利润、地租,而这些分析始终贯穿着“劳动”这一核心概念。国民经济学指出劳动创造价值,但实际生活中却是越劳动,越将自己作为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反而自己越贫困,“劳动者生产的财富越多,他的生产的能力和规模越大,他就越贫穷”。马克思从这个“现有的经济事实出发”,阐明了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不是对象化的确证,对象化变为异化,这就从经济学的批判分析转入了哲学领域的探讨。

通过对异化劳动的深刻分析,马克思把对象化、异化的主体、客体进行了全新的理解和规定,通过这种规定,马克思把对象化活动改造为自己的“实践”概念,奠定了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基础。

凡对象化、异化都一定有其主体和客体。对象化、异化都有主体的活动指向外在的客体使客体发生改变的含义。然而,不同的哲学家对主体、客体却有不同的理解。黑格尔的主体是唯一具有能动性和创造性的绝对精神,客体是消极的被动的物质存在;费尔巴哈的主体是作为自然存在物的人,客体是宗教(上帝)。费尔巴哈的进步在于把主体还原为自然的人,这是唯物主义的一个胜利。马克思扬弃了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主、客体思想,对对象化活动的主体在《手稿》中理解为具有自由的自觉的活动(劳动)本质的人,在《提纲》中进一步深化了对作为对象化主体的人的界定,这一界定是对主体的本质规定。《提纲》第6、7、10小节批判了费尔巴哈对人的理解的主观性、抽象性,费尔巴哈“撇开历史的进程,把宗教感情固定为独立的东西,并假定有一种抽象的——孤立的——人的个体”。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在这里,马克思阐明了对象化活动的主体的真正本质,即实践主体的本质内涵。

在《手稿》和《提纲》中,马克思也揭示了对象化活动的客体的本质含义。黑格尔认为:自然(客体)是由绝对精神创造的,是绝对精神的外在化。因此,它带有它的创造主的神秘印迹。费尔巴哈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在自然观上坚持了唯物主义,但他作为一个人本主义者,只把自然当作人类感觉、直观的对象,而不是当作人类物质生产活动的对象。“他没有看到他周围的感性世界决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已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在《手稿》中马克思指出,处在原始状态下的自然界是不符合人的目的,只是在把自然界加以改造过之后,它才变为人的存在物。所以,自然界对人说来并不像动物那样直接存在着,而是按照它被人们改造过的那种状态存在着。他说:“被抽象地、孤立地理解的、被固定为与人分离的自然界,对人说来也是无。”马克思还通过考察工业发展的历史,提出了“人化自然”的概念。经过劳动和工业改造过的自然界,并不是单纯的自然存在物,而是人类活动的结果。“在人类历史中,即在人类社会的产生过程中形成的自然界是人的现实的自然界,是真正的、人类学的自然界。”只有这种人化自然界才是人类实践活动的现实客体。对客体的深刻的、关键性的阐明是在《提纲》中:“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

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费尔巴哈想要研究跟思想客体确实不同的感性客体;但是,他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对象性的活动。”这里有两层含义:其一是说,人的活动是感性的人的活动、是“对象性的活动”,并要把客体“从实践的主体方面来理解”。所谓客体,是实践主体进行对象性活动的客体。其二是说,客体不是脱离主体而存在,客体是由主体的对象化活动而赋予的,客体从属于主体,没有主体便没有客体。《提纲》第三节说“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人的对象性活动(即“理解为革命的实践”)的客体是“环境”和“自我”。主体的对象性活动所指向、所改变的是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人自身。主体既改造了大自然,又同时改造了社会和人自身。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

1.对象化活动是马克思实践哲学得以创立的第一个逻辑起点,也是打开和理解马克思实践哲学的一把钥匙,而这一逻辑起点,首先是在《手稿》中剖析并展开的。《手稿》是马克思“实践”范畴的萌生地,由它直接通向了《提纲》,从《手稿》到《提纲》一直贯穿着对象化活动这个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入门概念。对象化一对象性活动转升为实践的逻辑思路,诞生了马克思实践哲学。“对象化”是马克思实践哲学生成的关键词,也是理解和解读马克思实践哲学内在结构的钥匙。《提纲》把《手稿》中的对象化活动、异化劳动“理解为革命的实践”,并对实践的主、客体作了不同于一切旧唯物主义的全新的理解和规定,从而宣告了马克思实践哲学,包括:实践唯物史观、实践认识论、实践辩证法、实践唯物论、实践价值论的诞生,标志着马克思实践哲学体系架构创建的完成。

2.《提纲》对马克思实践哲学的主体、客体以及两者关系作了全面的、纲领性的、本质上的规定,是整个马克思实践哲学体系的核心内容。《提纲》是整个马克思实践哲学体系的写作大纲。

3.实践的主体是社会性的人,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物质生产的人,这就宣告了英雄史观、精英史观、宗教创世观等形形色色的唯心史观的破产。马克思《手稿》认为:整个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在1845年的《神圣家族》中,马克思讥讽坚持英雄史观的青年黑格尔派鲍威尔等人是“神圣家族”,指出:历史“并没有在任何战斗中作战!创造这一切、拥有这一切并为这一切而斗争的,不是历史,而正是人,现实的、活生生的人”。恩格斯也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讲到:“对抽象的人的崇拜,即费尔巴哈的新宗教的核心,必须由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来代替。这个超出费尔巴哈而进一步发展费尔巴哈观点的工作,是由马克思于1845年在《神圣家族》中开始的。”紧随《神圣家族》之后的《提纲》指出:“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会的人类。”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就是建立在社会性的人的物质生产的实践基础上,是实践的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从属于马克思的“实践的唯物主义”。

4.马克思对实践主、客体的本质规定,同时宣告了马克思实践认识论的诞生。马克思把认识论纳入“实践”视野,实践主体就是认识主体、实践客体是感性客体、是属于主体的客体。这种主、客体规定,彻底终结了近代哲学由于认识不到主、客体相互关系(即对象性关系)而导致的唯理论和经验论的相互驳难,也彻底驳倒了不可知论和怀疑论。社会性的个人获得的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可在社会实践中得到检验和修正。只有作为实践的社会性的人才能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马克思在《手稿》中认为“我的普遍意识也不过是以现实共同体、社会存在物为生动形式的那个东西的理论形式”。认识的客体就是实践客体,客体是人化自然,具有属人性,是“从主体方面来理解”的客体,这就说明客体能够被主体所反映,马克思实践哲学是能动的反映论、是可知论。

5.马克思实践哲学对主客体关系的阐明,就是马克思的实践主客体辩证法。“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实践主体的对象化活动能动地作用于客体,客体又反作用于主体,是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是主、客体的相互作用。它们相互依存、相反相成,既对立又统一,一则形成了矛盾关系,二则形成了主、客体的矛盾运动。矛盾关系是马克思实践辩证法的核心,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是实践主客体辩证法;主客体的对立统一,不仅形成了主、客体自身的变化发展,而且也形成了主、客体双方统一的基础——实践的运动发展:首先是人类的基本实践——物质生产实践的发展;其次是变革社会关系的实践的运动发展。正是这种运动发展说明了马克思实践辩证法既是主客体矛盾辩证法,又是“过程辩证法”,而非理论形态的以“三大规律”为内容的自然辩证法或客观辩证法。

6.马克思实践哲学既非直观的唯物主义,更非唯心主义,即:“非心非物”,不是唯一的“心”,亦非唯一的“物”;马克思实践哲学又是“亦心亦物”,不是只见“人”,也不是只见“物”,而是“心”与“物”的辩证统一,是“心”与“物”的“平起平坐”,是以人为本的劳动人道主义,是“实践的唯物主义”,或日:实践唯物论。

7.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价值论,本质上是实践价值论。主体的对象化活动指向什么客体,是有价值选择取向的,是“按照任何物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随时随地都能用内在固有的尺度来衡量对象”。马克思对实践主体的本质规定,说明人不仅有自然生命本质,更重要的是人还有“类本质”,即人是社会性的人。人的自然生命本质,决定了人对自然的价值选择;人的社会本质决定了人的社会价值选择。价值选择的真正目的是人对人的社会本质的真正占有,是人对人自身的实现。

马克思通过对劳动、异化劳动、对象化活动以及主、客体的分析,通过对国民经济学“劳动”概念的分析批判,得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劳动是异化劳动,是丧失了对象的对象化活动,在扬弃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关于对象化活动的主、客体及其相互关系的哲学思想的基础上,对对象化活动(在马克思看来首先是物质生产的劳动)的主体、客体及其相互关系作出了本质上的深刻揭示。马克思以此路径创建了自己的实践哲学,建构了完整的、浑然一体的、庞大的实践哲学体系。这种体系是以实践为核心范畴,将其内在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全面展开而建构的。

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创建,在哲学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

1.马克思实践哲学植根于现实生活,立足于改造世界,不是经院哲学,不是理论玄谈。既是对西方传统形而上学的超越,也是对西方传统哲学范式

的彻底颠覆。西方传统哲学主要有两种范式:一是实体性哲学范式;二是主体性范式。前者追寻世界的本源和本体,是超验的形上追求;后者是以人的自我意识、主观理性为逻辑奠基点和理论支撑点。这两种范式各偏执一方,都导致解释世界的理论玄谈;而马克思以其辩证精神,将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主体和客体辩证统一起来,创建了实践范式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开启了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哲学。

2.马克思实践哲学是在继承和扬弃黑格尔和费尔巴哈主客体思想的基础上创建的,是对德国古典哲学的超越和升华。

3.马克思主义哲学由马克思实践哲学开启,植根于现实生活实践。实践不舍昼夜,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发展也永不停步。它面向未来,不自命为终极真理,不故步自封,随着实践的发展处在永恒的创新过程中,有强大的生命力。马克思是活的马克思、永远的马克思,马克思实践哲学是永远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把握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创建路径及其整个体系架构,对于今天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践行科学发展观,都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波澜壮阔,日益深入。新实践孕育新理论,新理论指导新实践。构建无愧于时代、又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新体系,不能脱离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宗旨和精神实质,必须坚持正本清源、返本开新的原则。只有做到了正本清源,也才能返本开新。“本”就是马克思实践哲学之本,背离了这个“本”,任何“开新”都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反动。

2.在全球化、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性正面临来自新理论、新实践的双重挑战,深刻把握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创建路径及其整个体系架构,对于我们迎接各种挑战,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我国社会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3.主、客体的相互生成,对立统一的实践辩证法,使我们能够更加坚信以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内容的科学发展观,对于我们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和深刻内涵,领会其对我国社会发展的指导作用,也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责任编辑:青 山]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马克思实践调查报告范文第3篇

作者:聂斌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级 能源学院

石油工程2班 1006101213

《实践论》总体上是对实践的彻底、全面、而深刻的剖析。用浅显易懂的话语,解释和概括有些很晦涩难懂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基本定义,这是实践的总结,是认识的深化。如此透彻的分析实践本身也是一个实践的过程,作者是要告诫广大无产阶级分子要坚持正确的、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坚持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反对一切离开具体历史的“左”的或右的错误思想。为更好更科学的建设社会主义而奋斗!

作者一开始就破题立论,批判马克思以前的对于实践的错误的认识。然后,自然而然的引出马克思正确的实践观。在说明什么是实践之前,作者首先说明什么是认识:“人的认识,主要地依赖于物质的生产活动,逐渐地了解自然的现象、自然的性质、自然的规律性、人和自然的关系;而且经过生产活动,也在各种不同程度上逐渐地认识了人和人的一定的相互关系。”所谓认识,离不开生产活动,离不开实践。只有有了认识,理解了认识,才能通过认识来理解什么是实践,条理清晰,结构严谨。

在明白认识来源于实践之后,作者列举了实践的各种形式:“人的社会实践,不限于生产活动一种形式,还有多种其他的形式,阶级斗争,政治生活,科学和艺术的活动,总之社会实际生活的一切领域都是社会的人所参加的。”所以,人就有了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形式,从而也就形成了各种各样的认识。实践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主体改造客体的物质活动。因而,认识的形成自然就有了目的性和主观性。在阶级斗争的年代,阶级斗争的实践活动造成了认识的阶级性。“在阶级社会中,每一个人都在一定的阶级地位中生活,各种思想无不打上阶级的烙印。”

认识虽然来源于实践,但是,认识并不总是对的。怎么知道自己所获得的认识是正确还是错误呢?在对待认识的态度上,作者提出:“只有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物质生产过程中,阶级斗争过程中,科学实验过程中),人们达到了思想中所预想的结果时,人们的认识才被证实了。” ,“判定认识或理论之是否真理,不是依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而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而定。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一言以概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根据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认识来源于实践,反作用于实践。后者是一个认识过程的第二次能动的飞跃。“然而人的认识究竟怎样从实践发生,而又服务于实践呢?”。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获得和付出的过程。

首先,从实践获得的认识分两种:感性的认识和理性的认识。感性的认识是指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由感官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作者没有直接把定义写上去,而是举了一个例子:“例如有些外面的人们到延安来考察,头一二天,他们看到了延安的地形、街道、屋宇,接触了许多的人,参加了宴会、晚会和群众大会,听到了各种说话,看到了各种文件,这些就是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各个片面以及这些事物的外部联系。这叫做认识的感性阶段,就是感觉和印象的阶段。”形象生动的阐述了感性认识的直接性、具体性和生动性的特点。理性的认识指人们借助抽象的思维,在整理概括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理性的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作者同样也是举例说明这一点:“社会实践的继续,使人们在实践中引起感觉和印象的东西反复了多次,于是在人们的脑子里生起了一个认识过程中的突变(即飞跃),产生了概念。”、“《三国演义》上所谓“眉头一皱计上心来”,我们普通说话所谓“让我想一想”,就是人在脑子中运用概念以作判断和推理的工夫。”、“概念、判断和推理的阶段,在人们对于一个事物的整个认识过程中是更重要的阶段,也就是理性认识的阶段。”通过朴素的言语和简单和比喻,说明了理性认识具有抽象性和节间性。两种认识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首先,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其次,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为理性认识。“我们的实践证明: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觉它。”,而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统一基础是实践。感性认识是从实践中产生,有感性认识过渡到理性认识,也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的。“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你要知道原子的组织同性质,你就得实行物理学和化学的实验,变革原子的情况。你要知道革命的理论和方法,你就得参加革命。”

获得认识的途径有两条: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一个人的知识,不外直接经验的和间接经验的两部分。而且在我为间接经验者,在人则仍为直接经验。”这就阐明了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区别和联系。认识要反作用于实践,指导实践,就必须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上升到真理。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而理性认识上升到真理的高度,就必须通过实践。“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一点也不能离开实践。认识从实践始,经过实践得到了理论的认识,还须再回到实践去。认识的能动作用,不但表现于从感性的认识到理性的认识之能动的飞跃,更重要的还须表现于从理性的认识到革命的实践这一个飞跃。”,实践不仅仅是感性认识上升到真理的途径,也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人类认识的历史告诉我们,许多理论的真理性是不完全的,经过实践的检验而纠正了它们的不完全性。许多理论是错误的,经过实践的检验而纠正其错误。所谓实践是真理的标准,”

但是,也应该看到,认识和实践是一个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的过程。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如此实践、认识、实践、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一步步深化和提高,这就是认识发展的总过程。这种认识过程,既不是封闭的循环,也不是直线式的前进,而是螺旋式的曲折上升的运动。这个运动,从形式上看,变现为认识和实践的反复循环;从内容看,实践和认识之每一个循环,都比较的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对于过程的推移而言,人们的认识运动是没有完成的。任何过程,不论是属于自然界的和属于社会的,由于内部的矛盾和斗争,都是向前推移向前发展的,人们的认识运动也应跟着推移和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充分认识到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如果不注重认识的这种运动性,就势必会进入唯心主义的范畴,如果不从实际出发,就会陷入机会主义和冒险主义。这都是“以主观和客观相分裂,以认识和实践相脱离为特征的”

“客观现实世界的变化运动永远没有完结,人们在实践中对于真理的认识也就永远没有完结。马克思列宁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地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我们的结论是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反对一切离开具体历史的“左”的或右的错误思想。”

最后,之所以要充分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下的实践观,是因为“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责任,已经历史地落在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肩上。”,所以,无产阶级是最有前途的、最光明的阶级。“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也都正在或将要通过这样的改造过程。世界到了全人类都自觉地改造自己和改造世界的时候,那就是世界的共产主义时代。”

马克思实践调查报告范文第4篇

马克思主义是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是工人阶级的世界观,是工人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是工人阶级争取阶级解放和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它是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特别是19世纪欧洲重大社会科学成果和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简单来说,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学说,即人的解放学。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十分严整而彻底的世界观,是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理论,是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科学表现。

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实践出发解决哲学基本问题,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对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最高抽象。马克思主义哲学深刻地指出人与世界的关系实质上是以实践为中介的人对世界的认识和改造关系。

从实践出发解决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伟大哲学变革的实质和关键。是实践为人提供了认知对象。因此在实践中,人不仅认识了世界,而且改造了世界,在天然、自然的自在世界的基础上创造了人类的属人世界。所以,实践不仅具有认识论意义,而且具有世界观意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一切哲学的根本之处,在于它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独特方式。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不了解人类实践活动及其意义,因而导致他们在对世界的理解和观察世界的视角上存在着重大缺陷。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现实世界,从而在世界观、自然观、历史观和认识论上都获得了全新解释,构筑了统一的、彻底的、科学的哲学体系。

马克思实践调查报告范文第5篇

摘要: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我们形成正确有效的思维方式的重要理论和具体工作的指导原则,正确理解和掌握这一观点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大学生的教育和引导,也要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视角思考,在实践视域中分析矛盾探寻对策。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大学生 社会实践

作为我党的优良传统,提倡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相结合是实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根本方针。通过参加社会实践,逐步接受社会生活的方式、规范与准则,深化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认识,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显得尤为重要。本文试图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论的观照下,考察大学生社会实践问题的缺失,提出思考,探寻对策。

一、正确认识实践,奠定社会适应的良好基础

马克思主义对人性的阐述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把人性置“社会关系”,“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二是把人性归为“自由自觉的活动”即劳动或实践,“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 2。两个方面契合在实践上。每个人都必然置身于社会关系中,由于人的个性不同,人与人之间,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既相互竞争又相互合作,这是不争的事实。改变自己也是改变环境,目的都在于达到适应环境、适应社会,对当下青年学生而言主要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人际关系不是上天赋予的,也不是由他人所创设的,而是自己在实践中逐步形成的。

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中科学的大学生社会实践

(一)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中的大学生社会实践。

综观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我们不难发现,其核心就是把实践引入马克思理论体系。可以说,实践的观点不仅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最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还是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基础,从而构成了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基础。不言而喻,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根本目的在于改造世界,而不在于解释世界,但需要澄清的是,它并不否认解释世界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相反,它还认为科学地解释世界是改变世界的必要前提。谈到这,不妨让我们联系现阶段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我们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可以说仅仅停留在用所学知识联系现实社会实际,在社会实践中进一步加深和巩固已学知识的层面上。人们通过改造客观世界,改变周围的环境,同时也改变着人的自身。可知,我们不仅要看重社会实践在人的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更要看到人在实践中的自觉能动性。脱离了大学生内在需要的社会实践,注定了是不能影响和促进大学生全方面发展的。

(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启示。

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来看,实践是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方式。如今,人们都承认实践的重要性,但忽视实践性原则决定性作用的客观性又在大多数人的思想中广泛存在。事实上,透过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我们可以看到马克思并不是把人的实践看成是外在认识的,而将其看作是人类认识活动的前提和基础。在马克思看来,实践原则是唯物主义的内在要求,坚持客观性必然是要坚持实践性的。因此,这为在现实困境中继续坚持和大力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打下了坚实基础。

实践是主体见之于客体的双向的对象性活动。马克思曾指出,“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于对象”。这里“种的尺度”是指客体的规律和本质,而“内在的尺度”即体现了主体的需要和目的。由此可见,只有符合客体规律和主体需要的实践才是符合人之本性的实践,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的实践。

三、构建大学生自身的身心和谐,离不开自律与他律的统一,两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

构建大学生和谐身心是一个长期的动态过程,要紧紧依靠行为主体以使命感、责任感为基础的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即自律。同时,还必须以他律作为保证。他律既包括相应的制度约束,又包括社会舆论的压力等。自律是他律的本体基础,他律是自律的引导机制,他律可以有效地促进自律,而普遍的自律又营造了一个有力的他律氛围。大学生已经处于成人阶段,有自己独特的思想观念,个体行为也具有相对独立性,客观上要求他们必须确立自律意识。

四、深刻理解实践,明确适应社会的根本要求

社会适应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是一个动态的渐进过程,最终起作用的方式是自律,包含了人们应有的自我监督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在实践中养成自我监督、自我调节、自我约束、自我控制的习惯,是社会适应的关键所在。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协调自己与社会的关系,需要自我约束自觉地将自己的行为加以规范。首先控制你自己,然后你才能“控制”其它。一旦失去自律自制,别人就会轻易将他击败。“具有较高心理适应性的人应该对环境变化持有积极灵活的态度,能够主动调整自身的身心,在现实生活环境中保持一种良好的有效的生存状态。”3种各样的人和事,真善美、假丑恶混杂在一起,大学生毕业踏入社会,面对全新的工作环境、复杂多变的人际关系、难以想像的各种变化,以积极的态度、健康的心态泰然处之,不会忙乱而无所适从。人是从劳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社会实践的存在物。在实践中总有人们尚未认识和加以利用的东西,将牵引着人们走向实践的深处。我们应当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为指导,引领青年学生融合到社会实践中,影响环境改变自我,使思想、心理、行为符合社会规范,与社会的需要达到和谐与统一,凸显人性、张扬个性,并使实践的未来意识尽显其中,在社会适应的路途中通达无阻。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樊富珉.社会现代化与人的心理适应[J].清华大学学报1996年第4期.

上一篇:师范生实习调查报告下一篇:师范生教育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