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服务论文范文

2023-03-01

气象服务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服务型政府;公共服务型政府;新公共服务

2004年,温家宝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专题研究班结业式上提出“建设服务型政府”,并在《政府工作报告》(2005)中提出了“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创新政府管理方式,寓管理于服务之中,更好地为基层、企业和社会公众服务”。在理论层面,有一大批学者研究并产生了可观的学术研究成果;在实践层面,各地方政府也相继推进服务型政府的建设。但是,在服务型政府建设不断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小插曲”。很多学者将“服务型政府”与“公共服务型政府”混合使用,认为公共服务型政府与服务型政府是“平行关系”、“等同关系”,甚至前者优于后者。这种概念的混淆也将成为新时期服务型政府研究和建设的阻碍。中国学者在研究问题时形成了一种惯性思维,倾向于到西方找出处。中国服务型政府理论基于借鉴西方新公共服务理论而产生的认识是存在偏差的,这不利于新时期服务型政府的构建。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服务型政府、公共服务型政府概念进行辨析,有必要对“新公共服务理论是服务型政府的理论来源”这一误解给予明确的解答。

一、服务型政府、公共服务型政府和新公共服务的概念辨析

“概念是学术研究得以展开的工具,要促进学术研究水平的不断提高,任何学科都必须对它的基本概念有着共识性的理解。”[1](p.1)只有对服务型政府、公共服务型政府和新公共服务概念进行明确界定,避免出现概念混淆及理论来源不明确的情况,才能在实践中构建明确的服务型政府而非模糊的服务型政府。

(一)服务型政府

服务型政府有三个维度:作为一种社会治理模式、一种理论、实践建设中的服务型政府。“在公共管理中,控制关系日渐式微,代之而起的是一种日益生成的服务关系,管理主体是服务者,而管理客体是服务的接受者。所以,这是一种完全新型的管理关系,在这种管理关系的基础上,必然造就出一种新型的社会治理模式,是一种服务型的社会治理模式。”[2](p.7)作为一种社会治理模式,服务型政府“通过制定公共政策、提供公共服务、改善公共管理、解决公共问题而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3](p.2)。服务型政府还是一种理论:“何谓服务型政府?它是在公民本位、社会本位理念指导下,在整个社会民主秩序的框架下,通过法定程序,按照公民意志组建起来的以为公民服务为宗旨并承担着服务责任的政府。”[4]刘熙瑞认为,作为一种理论的服务型政府,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公民和社会为本位、以法律为制度保障的政府。“‘服务型政府’是我国地方政府和学术界首先提出并在某些地方实行,而后被中央采纳的一个概念。”[5](p.1)服务型政府在我国地方政府早有实践,2000年成都市政府进行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2002年重庆市、南京市政府提出服务型政府的目标,这些十多年前地方政府关于政府转型、服务型政府的建设目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实践表明,作为一种实践的服务型政府在中国的建设是成功的。

笔者根据以上三个维度归纳出服务型政府如下几个方面的特点。第一,作为一种社会治理模式的服务型政府形成的历史必然性。人类社会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再向后工业社会演变,相应地政府类型也由统治型政府向管理型政府再向服务型政府演进(参见表1)。恩格斯指出:“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在人们的头脑中,到人们对永恒的真理和正义的日益增进的认识中去寻找,而应当到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革中去寻找;不应当到有关时代的哲学中去寻找,而应当到有关时代的经济中去寻找。”[6](p.741)在后工业社会中,知识经济取代了工业经济,商品经济转向了服务经济。知识经济时代对政府的治理模式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服务型政府的演进是一种历史的必然。

第二,从宪政角度看,服务型政府明确界定了政府与社会、与公民之间的关系。一是政府部门以公民为本位,根据公民需求提供服务;二是政府官员要树立服务的理念。

第三,在政府职能和价值理念上,明确了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职能,并以服务为宗旨,达到公民满意,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政府是‘公共服务的机关’,公共行政最重要的性质也在于服务,服务的精神意味着政府施政与公民的意愿与需要相一致;政府及其公职人员提供尽可能多的产品与服务,同时又是高品质的服务。”[7]

第四,在服务方式上强调服务主体的多元化、服务形式的整体性、服务提供的公平性。服务含管制,管制为服务。服务型政府提供服务,并不代表完全排斥管制,“管制作为服务型政府更好提供服务的一种补充手段还是必不可少的。服务型政府并不是只讲服务而不要管制的政府,服务型政府也会利用公共权力的强制性,对那些可能或已经破坏社会和市场秩序的少数人实行管制”[8]。

第五,服务型政府提倡法治并讲究政府问责。

(二)公共服务型政府

“公共服务型政府的概念是2003年‘非典’过后才出现的一个新概念,问题主要集中到了政府在公共管理中如何定位?如政府全部工作的重点,政府应该承担的责任,以及提供公共物品等。”[9]公共服务型政府是指“为全社会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产品和有效的公共服务,以不断满足广大社会成员日益增长的公共需求和公共利益诉求,在此基础上形成政府治理的制度安排”[10]。公共服务型政府着重提供私人、企业无法提供或投入大、收益周期长的公共产品和服务,其对政府的要求重点在职能上,是在经济建设的基础上,强调提供充足的公共服务。从历史维度分析,公共服务型政府是中国政府职能转变的具体体现,是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必然性结果。公共服务型政府可以理解为以公共服务为导向的政府,强调政府的中心职能从经济建设转移到提供公共服务上来。李军鹏总结出公共服务型政府的五大特征:“第一,政府的作用集中于公共领域。政府的职能主要是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第二,政府管理的基本哲学是实现社会正义。第三,政府是公共利益的鲜明代表。第四,政府权力是有限权力。第五,现代政府是法治政府。”[11](p.30)

(三)新公共服务

新公共服务既是指一种批判并超越传统公共行政理论和新公共管理理论的政府治理理论,又是指一种区别于传统官僚制、企业型政府的新公共服务模式,还指当代西方公共行政领域正在出现的一种运动,即“新公共服务”运动。“所谓‘新公共服务’,指关于公共行政在以公民为中心的治理系统中所扮演的角色的一套理念。作为一种全新的现代公共行政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认为,公共行政已经经历了一场革命。”[12](p.409)作为一种理论的新公共服务,以公共利益、公民精神和民主治理为核心,为了实现有效的民主治理,在公共行政活动中,需要公共行政官员承担行政责任,追求公共利益,转变领导观;重视公民精神,鼓励公民参与,主张与公民的合作治理。不同于官僚制与企业型政府,新公共服务更加强调公平、责任与公共利益,是对管理主义的扬弃、对宪政主义的回归。不同于传统的集权、分权的组织结构,新公共服务提供的是一种合作型组织,公共行政官员致力于为公民的利益表达与政治参与提供一个平台。作为一场运动的新公共服务,在西方公共行政领域出现,对公共利益、民主价值观和公民权的呼声越来越高。登哈特指出:“公民和公共官员正在以一种互利合作的方式齐心协力地界定和处理一些共同的问题。我们认为,这种新的态度和新的参与表明公共行政领域正在出现一场运动,我们将这场运动称为‘新公共服务’。”[13](p.1)新公共服务具有如下特征:提倡政府提供服务;强调政府的目标是公共利益;提倡将政府战略和行动分为思考与行动,政府应战略地思考、民主地行动;新公共服务主张政府为公民服务;强调政府的责任并不简单;提倡政府要重视人,在追求生产率的同时更加重视人的需求;强调公民权和公民服务比企业家精神更重要。

服务型政府是在中国本土诞生的一种政府治理模式和理论,并有十余年之久的实践应用。公共服务型政府是我国2003年之后出现的概念,是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一种内在要求和具体体现。新公共服务是在美国产生,并针对传统公共行政和新公共管理提出的一种政府治理理论,在美国公共行政领域对新公共服务中公共利益、民主价值观、公民权的呼吁逐渐演化为一场运动。

二、服务型政府、公共服务型政府和新公共服务的比较

服务型政府、公共服务型政府和新公共服务

之间在概念上有着本质的区别,为何学术界研究中,三者的关系会出现混淆?除外在因素外,三者有着某些相似性。基于此,需要对三者的相关特征进行比较,探讨这种混淆出现的原因。

(一)服务型政府、公共服务型政府和新公共服务的相同点

1.核心主张——公共服务。服务型政府、公共服务型政府、新公共服务三者概念上都有一个共同的词,就是“服务”。三者都主张为公民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

都离不开公共服务。事物最突出的外在表象是某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关键所在,而服务就是服务型政府最突出的外在表象。服务型政府区别于法治政府、责任政府的关键特征就是其核心主张是为公民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服务性是服务型政府最突出的特征。公共服务型政府的本质就是以公共服务为导向的服务型政府。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做出了“改革开放”的决策。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取得了许多重大的经济成果。但是多年来,我国对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投入较少,特别是SARS危机后,政府逐步重视公共服务的职能,从而提出公共服务型政府的概念。公共服务型政府是政府职能转变的结果,不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时重视为公民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能。新公共服务主张政府的职能是“服务”而不是“掌舵”,为公民服务而不是为顾客服务,公民权和公共服务比企业家精神更重要。新公共服务理论明确这艘“船”的主人是公民,认为政府是为公民提供公共服务的,政府与公民的关系不是商家与顾客的关系,鼓励公民参与公共服务。

2.价值追求——公共利益、责任与正义。服务型政府追求公共利益最大化,为公民提供服务,力求公民满意。在一些“政务服务大厅”,公民享受完服务后,都会对服务人员进行满意度评价,旨在完善服务、提高满意度。服务型政府还是责任政府,有权力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责任政府要求政府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做到公正、高效、负责任。公共服务型政府认为政府所集中的领域是公共领域,是公共利益的代表,为企业和公民提供所需要的服务。新公共服务主张公共利益是目标而非副产品,认为责任并不简单。登哈特指出:“公共行政官员必须促进建立一种集体的、共同的公共利益观念。这个目标不是要找到由个人选择驱动的快速解决问题的方案,确切地说,它是要创立共同利益和共同的责任。新公共服务的核心原则之一就是重新肯定公共利益在政府服务中的中心地位。”[13](p.47)他还总结出公共利益的四种模式,即规范模式、公共利益的废止论观点、政治过程理论、共同的利益。政府行政官员有责任帮助公民表达利益,同时,行政官员根据公共利益进行决策与执行。新公共服务还承认责任并不简单,认为责任是复杂的,将公众视为政府负责任的基础,突出强调公民权和公共利益的中心地位。罗尔斯认为:“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正像真理是思想体系的首要价值一样。一种理论,无论它多么精致和简洁,只要它不真实,就必须加以拒绝或修正;同样,某些法律和制度,不管它们如何有效率和有条理,只要它们不正义,就必须加以改造或废除。每个人都拥有一种基于正义的不可侵犯性,这种不可侵犯性即使以社会整体利益之名也不能逾越。”[14](p.1)公共服务的供给对象是公众,所在的领域是公共领域,都会涉及公平、正义等价值,服务型政府、公共服务型政府、新公共服务都强调服务提供及其分配过程中的公平与正义。

3.研究对象——政府与公民。服务型政府、公共服务型政府和新公共服务所研究的对象都是政府与公民。三者的主张都是基于公民需求与权利,对政府的角色及其行为做出的要求。从政府角度看,服务型政府和公共服务型政府将政府的角色定位于服务的提供者,政府应当较少地干预市场,只为市场和企业提供必要的服务、加强市场监管、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同时也对政府的代表人——公务员进行了角色定位,服务型政府和公共服务型政府认为公务员应当扮演好组织者、引导者、仲裁者的角色。新公共服务认为公务员日益重要的角色是帮助公民表达并满足他们共同的利益需求,公共利益不是公民个人利益的简单相加,而是在公民对话、协商基础上形成的聚合利益,而公务员是要为公民的协商及其利益聚合提供一个平台。新公共服务认为政府的职能不是“掌舵”而是服务,政府要鼓励公民参与政治。从公民的角度看,服务型政府与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出发点都是根据公民的需求做出某种反应,新公共服务也非常重视人的作用而不是效率,明确公民是这艘“船”的主人,政府是为其服务的。三者不约而同地将公民视为其核心研究对象,并对政府及其工作人员提出了相应的要求,是为了在政府与公民之间建立良性的互动关系,取得良好的治理效果。

综上所述,服务型政府、公共服务型政府和新公共服务三者之间在核心主张、价值追求、研究对象等方面存在相似性或相同之处,这些相同之处使得三者看起来很相似,关系变得模糊起来,但是这些相同之处并不能决定三者的性质,不能完全说明三者有直接的关系。世界上不会存在两片相同的树叶,同理,服务型政府、公共服务型政府与新公共服务三者之间也是有区别的,弄清楚三者关系混淆的原因之后,就需要考究他们之间的区别,界定清楚他们之间的关系。

(二)服务型政府、公共服务型政府和新公共服务的不同点

1.对应概念。“列宁阅读《逻辑学》的时候,深切地感受到,概念是成对出现的,这是非常深刻的。除了日常用语外,一切概念都有着与之相对应的另一概念存在。”[15]服务型政府相对应的概念是管理型政府,公共服务型政府相对应的概念是经济建设型政府,新公共服务相对应的概念是新公共管理。笔者在前文已经论述,根据社会治理模式演进历程,服务型政府是经由统治型政府、管理型政府演进而来,是政府治理模式的渐进发展,服务型政府是一种更好的、更高形态的政府。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经历了计划经济时代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的转变,政府也相应地由全能控制型向经济建设型政府转变。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的存在也依靠相应的经济基础。计划经济时代,我国政府形态是全能的控制型政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中国政府形态是经济建设型政府,而公共服务型政府是没有相应的经济基础的(参见图1),因此“公共服务型政府”不能作为一种政府形态而存在,只能是政府职能转变的具体体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改革开放的决策,停止了“以阶级斗争为纲”,将政府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在2003年非典事件后,政府开始重视公共服务,出现了公共服务型政府的提法。很明显,这种提法是政府职能转变的体现。因此,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这种提法,是政府职能转变的体现,而非政府形态升级,而且中国目前经济条件还未达到发达水平,政府职能重心完全从经济建设转移到公共服务的可行性较小。所以,在对应概念及其演进历程上,服务型政府与公共服务型政府是不同的。新公共服务是在对传统公共行政、新公共管理批判基础上提出并演进而来的,与另外两者并无联系。

2.产生时间及背景。产生时间及背景的差别是区分事物最直接的根据。“服务型政府”这一概念由张康之最早提出:“要从根本上限制政府规模,就必须对政府存在的哲学理念作以重新整理。我们的看法是,需要建立起一种全新、完全不同于传统的统治型政府和近代的管理型政府的新型政府,我们把这种新型政府称作服务型政府。”[16]。显然,这是作为一种社会治理模式的服务型政府。刘熙瑞

认为,中国加入WTO是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的第一步,而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政府的改革目标就是服务型政府[4]。加入WTO是服务型政府产生的直接推动因素。而公共服务型政府是“非典”危机之后出现的,并在学术界受到一批学者的关注。2003年非典事件暴露出政府在提供公共服务方面的不足之处,经过这次事件,政府及学术界认识到政府需要强化公共服务职能,进而公共服务型政府的概念逐渐进入学者研究的视野。从公共服务型政府产生的过程可以看出公共服务型政府提出时间滞后于服务型政府,公共服务型政府只是政府职能转移,而服务型政府就政府的行政理念、运作机制、组织机构、公务员角色等多方面做出了相应要求,在职能上,不仅强调政府提供必要的公共服务,还加强在经济、社会及自身多方面的服务性建设。二者对比可以看出,公共服务型政府只是服务型政府建设的一部分。服务型政府认为政府与公民的关系是“仆人”与“主人”的关系,而公共服务型政府并未做出相应要求,也就是说公民仍旧是公共服务的被接受者,没有享受支配权,体现不出服务性质。在这方面,公共服务型政府相对于服务型政府来说是有局限的。服务型政府与公共服务型政府产生于21世纪初的中国,二者与新公共服务的差异性不仅体现在时间上,更体现在“土壤”上。“新公共服务”的代表性著作是登哈特夫妇于2003年在美国出版的“The New Public Service:Serving,not Steering”一书,此书

最早的中译本《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2004)

由丁煌翻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相对于服务型政府而言,新公共服务产生较晚。新公共服务产生于美国,它是在新公共管理批判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因此,就时间及产生背景而言,新公共服务不足以成为我国服务型政府的理论来源。

3.理论来源。服务型政府所蕴含的公共性、服务、法治等先进理念都有一定的理论来源。马克思主义代表制界定了政府与公民的关系是“仆人”与“主人”的关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代表制与我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二者为服务型政府界定了政民关系。政府公共性理念为服务型政府输送了公共性的行政理念,即在公共领域制定公共政策、解决公共问题、实现公共利益。我国产生的“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服务型政府注入了“服务”的新鲜血液。法治理论为服务型政府提供了理论支持。公共服务型政府理论来源是与之不同的,“学者普遍认为,20世纪80年代以后,英国的公共服务宪章运动、美国的政府创新运动、韩国的亲切服务运动、新加坡的‘好政府’建设运动以及西方其他国家的顾客导向型政府建设等,尽管其称谓和具体做法不尽相同,但最终目标都是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17]。西方国家的新公共管理、福利国家理论及其实践为中国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具体参考。中国目前的公共服务相关举措逐渐呈现市场化、社会化趋势,政府不直接提供服务,通过外包、公私合作、竞标等形式转移给了社会,这些举措是借鉴西方国家的相关改革措施,可以说,公共服务型政府理论来源于西方国家新公共管理和福利国家理论。登哈特夫妇认为,新公共服务理论来源于民主公民权理论、社区与公民社会理论、组织人本主义与新公共行政、后现代公共行政。通过理论来源的对比,我们可以辨析出,三者在自身理论构建上有不同的取向,在具体实践操作中也会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因为理论来源的不同,三者在自身理论构建和具体实践指导、组织建构、运行机制等方面也会存在区别。

综上所述,服务型政府、公共服务型政府、新公共服务在对应概念、产生时间及背景、理论来源等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区别,我们可以清晰地把握三者关系。三者的区分不仅局限于以上三个方面,概念上的区别才是最根本的区别。如上所述,服务型政府是一种治理模式、一种政府治理理论、一种具体实践形态;公共服务型政府是中国政府职能转变的现实具体体现,是政府工作重心的转移;新公共服务是一种批判并试图取代传统公共行政理论和新公共管理理论的政府治理理论,是一种区别于传统官僚制、企业型政府的新型公共服务模式,是当代西方公共行政领域正在进行的一种运动。三者是不同的,服务型政府区别于公共服务型政府,公共服务型政府只是服务型政府职能方面的一种具体体现;服务型政府是中国学者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本土产生的理论,其理论来源并非是新公共服务理论。

三、走向服务型政府

张康之指出:“在服务型政府研究方面存在着三类问题:第一,理论的误植;第二,历史的‘混搭’;第三,方向的误导。理论研究中存在着的这些问题对实践造成了消极影响,甚至有可能让政治家们对服务型政府产生怀疑。”[18]为了更好地走向服务型政府,笔者将继续论述如何妥善地处理服务型政府与公共服务型政府、新公共服务之间的关系。

在产生时间上,服务型政府早于公共服务型政府;在产生背景上,服务型政府是在经济全球化、中国加入WTO背景下由学术界和地方政府率先提出、实践后得到中央认可,公共服务型政府是在非典事件之后出现的概念;在理论来源上,服务型政府也不同于公共服务型政府。在其概念上,公共服务型政府只是政府职能转变的具体体现,表明政府开始重视公共服务。面对服务型政府与公共服务型政府的种种不同之处,同时服务型政府又得到中央的认可并在全国广泛的实践事实,我们是不是就要全面肯定服务型政府而彻底否定公共服务型政府?答案是否定的。走向服务型政府并不是采取“敌亡我存”的方式,不是将公共服务型政府“消灭”掉,而是要“为我所用”。前文已析,公共服务型政府其实就是以公共服务为导向的政府,表明政府应当以公共服务为重点、导向去履行自己的职责,达到善治。当前,公共服务型政府的研究已经取得较大的成果,对于政府如何更好地提供公共服务有了一个系统的研究,那么,服务型政府的构建就可以将其研究成果借鉴过来,因为服务型政府职能不仅有公共服务,还包括经济治理、社会管理、文化建设和自身建设等领域,所以,公共服务型政府的研究对于服务型政府完善其公共服务职能来说是“如虎添翼”。因此,走向服务型政府,并非完全否定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建设,而是要利用公共服务型政府的研究成果,来完善服务型政府的建设。

新公共服务并非是服务型政府的理论来源,二者产生的时间和国度都是不同的,它们的理论来源也不同。面对二者的种种不同,走向服务型政府同样不能抛弃新公共服务。新公共服务中许多先进的思想都值得我们借鉴,公共行政官员的领导观和执行观、重视社区的力量、关注公民精神等思想对于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都是很有指导意义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面对新公共服务,我们在明晰其与服务型政府之间的根本区别的基础上,在避免理论误植的情况下,应当借鉴其先进的公共服务思想。服务型政府建设需要借鉴一些西方先进的服务理论。走向服务型政府需要正视与新公共服务的关系,不能将其看作理论来源,只是与其进行理论对照;服务型政府理论作为我国本土产生的理论有一定的中国特色,它的发展需要与其他先进的服务理论做对照。因此,走向服务型政府,建设服务型政府理论,中国学者应当有一种理论自信,将新公共服务当做一种对照物而非理论来源,构建属于中国的大理论。

作为一种社会治理模式的服务型政府,要整合其治理方式,应构建多种治理方式齐头并进的模式。在处理服务型政府与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关系中,服务型政府是采取“为我所用”的态度,将以公共服务为导向的政府建设纳入服务型政府的公共服务建设。同理,服务型政府还要打造以经济治理为导向的政府、以社会管理为导向的政府、以文化建设为导向的政府和以政府自身建设为导向的政府。多种治理方式齐头并进、互相协调完善社会治理模式(参见图2)。作为一种理论的服务型政府,要完善其理论构建,并与其他理论或思想进行对比借鉴,丰富服务型政府的理论内容。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19]理论创新是最高层次的创新,体现一个国家的创新水平,因此,对于服务型政府理论的创新将是我们的目标。1881年,马克思在《给维·伊·查苏利奇的复信草稿》(初稿)中的一段话:“俄国是在全国范围内把农业公社保存到今天的欧洲唯一的国家……另一方面,和控制着世界市场的西方生产同时存在,使俄国可以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而把资本主义制度的一切肯定的成就用到公社中来。”[20](pp.435436)马克思在这封回信中提出了著名的“卡夫丁峡谷”理论,即俄国社会可以走不同于欧美国家的资本主义道路而进入比资本主义社会更高一层次的社会主义社会。那么,在我国公共管理学科领域同样也存在着“卡夫丁峡谷”①理论,我国所构建的服务型政府理论同样可以不走西方国家公共管理理论之路进而实现对于西方公共管理理论的超越。自从我国公共行政和公共管理发展以来,一直蕴藏着一股力量,一直为产生属于中国的公共管理理论而铺垫着,进入新世纪,中国到了产生大理论的时候了,如果说这个大理论是什么,如果说公共管理学科可以“输出”国外的理论是什么,那必将是服务型政府理论。作为一种在实践中建设发展的服务型政府,要从实践中总结经验,要有一批学者关注实践,从实践中提炼出理论性的思想。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1872年德文版序言中讲到过:“不管最近25年来的情况发生了多大的变化,这个《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21](p.3)我国的服务型政府理论构建也要以实践中的建设为转移。十年前,服务型政府的建设是以省会、地级市或直辖市为主体构建,如南京市、成都市、重庆市等;而新时期的服务型政府建设应当与我国的城镇化进程相契合,应当以部分地级市、多数县级市为主体,实现服务型政府构建地区重心的转移。

综上所述,服务型政府应当将公共服务型政府的相关研究成果为我所用,构建以职能为基础的政府治理模式;服务型政府应当将新公共服务作为理论对比的对象,在理论上实现中国大理论构建的超越;在实践中构建的服务型政府还应当注意以具体的历史条件为转移,与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相契合,实现服务型政府构建的地区意义上的重心转移,达到全国服务型政府自上而下的全面推行。

四、结语

服务型政府、公共服务型政府、新公共服务三者具有本质性的区别,并无直接联系。服务型政府和公共服务型政府并不是同一个概念,二者不是等同的。公共服务型政府是政府职能转变的具体体现,是一种以公共服务为导向的政府,它是服务型政府以职能为基础的政府治理模式中的一部分,服务型政府应当包含公共服务型政府。而服务型政府不仅是指一种政府治理模式,还是一种理论,并在实践中有所建构的政府。服务型政府也与新公共服务不同,作为一种理论的服务型政府与新公共服务理论的地位是平等的,新公共服务并非是服务型政府的理论来源。三者的概念上的混淆模糊了服务型政府构建的方向,因此,辨析三者关系对于服务型政府的未来之路有着重要意义。走向服务型政府应当处理好服务型政府与公共服务型政府、新公共服务的关系,服务型政府应当将公共服务型政府的相关成果“为我所用”,完善服务型政府在公共服务提供方面的研究。同时,服务型政府理论的发展还应与西方新公共服务相对照,从中丰富服务型政府理论的发展,在新时期构建属于中国的大理论。

注释:

①关于马克思所引用的“卡夫丁峡谷”一词的含义,理论界主要有两种认识。一种认为“卡夫丁峡谷”是指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过程。所谓可以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就是可以超越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整个阶段,由前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直接进入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生产方式阶段。另一种认为“卡夫丁峡谷”意指资本主义的社会形态。前资本主义国家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可以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不仅实现生产方式的变更,同时也实现社会制度的更新。笔者在此将其延伸至公共管理学科领域,存在着某种理论不必学习西方理论、走西方道路,而直接建设超越西方的中国公共管理理论。

参考文献:

[1]张康之,张乾友.公共行政的概念[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2]张康之.公共管理伦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3]郁建兴,徐越倩.服务型政府[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4]刘熙瑞.服务型政府——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政府改革的目标选择[J].中国行政管理,2002,(7).

[5]井敏.构建服务型政府: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7]张成福.论公共行政的“公共精神”——兼对主流公共行政理论及其实践的反思[J].中国行政管理,1995,(5).

[8]井敏.试析我国服务型政府认识中的几个误区[J].社会主义研究,2006,(4).

[9]张珊,朱建芳.关于服务型政府和公共服务型政府的思考[J].管理观察,2009,(34).

[10]迟福林.全面理解“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基本涵义[J].人民论坛,2006,(3).

[11]李军鹏.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指南[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5.

[12]丁煌.西方行政学说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13][美]珍妮特·V·登哈特,罗伯特·B·登哈特.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M].丁煌.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14][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15]倪邦文.当代中国廉政建设的新观察与新思考——廉政建设的宏观考察[J].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2012,(3).

[16]张康之.限制政府规模的理念[J].行政论坛,2000,(4).

[17]杨国鹏.我国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问题研究综述[J].中州学刊,2006,(2).

[18]张康之.我们为什么要建设服务型政府[J].行政论坛,2012,(1).

[19]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DB/OL].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510/29/c_1116983078.htm,20151029.

[2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21]共产党宣言[M].中共中央马克思、列宁、恩格斯、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责任编辑:刘琼莲]

气象服务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 乡镇气象服务站是强化农村气象防灾减灾的重要抓手。为有效解决气象信息在农村传递的“最后一公里”问题,从2014年开始,茂名市气象部门大力推进乡镇气象服务站建设,目前茂名市乡镇气象服务站实现全覆盖,并在农村气象防灾减灾中凸显成效。简述茂名市乡镇气象服务站建设的概况及结构、功能,归纳总结建设经验,提出对策建议:抓好人员培训,规范管理制度;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开展贴近地方特色的气象服务;提高能力,优化服务。

关键词 乡镇气象服务站;建设经验;防灾减灾;问题;对策;广东省茂名市

农业生产受气象条件制约明显,频繁发生的气象灾害严重威胁广大农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气象防灾减灾关系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气象信息服务对农业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受通讯等条件限制,气象信息在农村的传递经常中断,农村属于气象信息传递和气象灾害防御的薄弱地区。经调查,在农村用户对气象信息服务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中,无法获取有用的农村气象信息和获取信息不及时分别占45%和35%[2]。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完善农村基层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立直接面向农村、农业、农民预报预警信息发布渠道,健全农业气象服务机构,完善农村气象服务体系势在必行。

1 基本情况

茂名是重要的农业大市,全国最大的水果生产基地,广东主要粮食产区之一,全市耕地面积25.8万公顷,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80%以上。由于地处南亚热带和热带北缘过渡地带,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影响,茂名气象灾害频繁发生,且种类多、强度大,特别是台风、暴雨、寒潮等气象灾害尤为严重。如:2008年受冻灾天气影响,茂名地区持续低温,造成香蕉受灾面积高达3.07万公顷,减产五成损失逾12亿元;2012年受台风“启德”影响,茂名市出现严重的风灾和洪涝灾害,农村倒塌房屋302间,农作物受灾面积3.944万公顷,直接经济总损失0.951亿元;2013年受台风“尤特”影响,茂名农作物受灾面积8.99万公顷,农林渔业直接经济损失7.078亿元。频发的气象灾害,每年给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造成巨大损失,制约着茂名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为强化气象防灾减灾基层末梢环节,将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信息服务和应急防御的组织网络延伸到基层,构建“纵向到底”的防灾减灾体系,从2014年2月起,茂名市气象部门在全市迅速铺开乡镇气象服务站建设。根据“七个一”(一间办公室、一條专线、一套设备、一块气象电子预警显示屏、一套农村气象预警广播系统、一个信息反馈渠道、一套视频会商系统)的标准要求,茂名110个镇(街道)全部建立了乡镇(街道)气象服务站,完善了“市—县—镇”三级气象服务体系,茂名、电白、高州、化州、信宜乡镇服务站数量分别为19个、22个、27个、23个、19个。茂名市乡镇气象服务站已实现了机构到位、人员到位、职能到位、装备到位,建立健全了工作规范和业务流程,为农村气象防灾减灾建立起了综合气象信息发布、气象灾害收集上报、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的快捷渠道(见图1),增进了气象服务均等化。

2 茂名市乡镇气象服务站构成及功能

茂名各乡镇气象服务站统一建在镇政府办公地,由当地镇政府提供办公室。茂名市气象局为每个乡镇气象服务站配备了电脑、大屏幕电视、电子显示屏和农村大喇叭,同时应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GIS技术,建设了涵盖公共气象服务、政务服务、应急服务等多种业务应用的服务支撑平台——气象信息服务站业务管理平台;为乡镇气象信息服务站提供统一的接入和管理,对接已有的气象业务网络,从而满足了乡镇气象信息服务站日常业务和气象应急发布的需要。通过把三防视频会商平台控制系统移植到市、县气象局,建成了“省-市-县-镇”的视频会商系统,实现了市级突发预警信息平台可视频连线乡镇气象服务站的功能(见图2)。服务站的建设为乡镇气象信息员与气象部门之间建立了信息交互的便捷平台,提高了气象预报预警及气象灾情信息传递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2.1 管理平台

气象信息服务站业务管理平台是茂名市气象局为乡镇气象服务站构建的业务平台。平台基于B/S 架构设计,业务终端无须安装软件,利用IE 等浏览器即可实现对平台的访问操作,不仅能为气象服务站提供天气实况、农业气象、科普知识等气象信息,还实现了乡镇灾情直报、在线交流、行政审批等功能(见图3)。

1)综合气象信息发布功能。基于气象业务网的全数据共享,气象信息服务站业务管理平台能自动或手动发布天气实况、乡镇天气预报、气象预报预警、农业气象服务信息、气象科普知识、气象灾情、为农服务专题等信息。气象信息服务站能够实时接收茂名地区区域自动站气象信息,气象监测产品等信息,并能以图表、等值线、flash等多种方式呈现;能够进行灾害性天气自动预警,及时发布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和相应的防御指南;能向基层民众发布全市农业气象监测信息和预报信息等。

2)气象灾害收集上报功能。通过VPN专网等方式接入县级平台,乡镇气象信息员利用气象灾情收集上报系统客户端或Web浏览器,登录系统,上报本地灾情数据。气象灾情资料包括数字、文本、图片、视频片段等内容,经过一系列处理流程后,生成符合平台接口规范的数据,自动入库、上传和发布。

3)信息员管理功能。乡镇气象信息服务站业务管理平台的信息员管理子系统对气象信息员身份、权限等数据信息进行管理、维护和更新,实现了对信息员的动态管理,可以实时查询全市气象信息员年龄、学历等基本信息。同时,服务平台能及时监控气象信息员接收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情况,便于了解气象预报预警信息在基层传递情况。

4)气象科普与气象法律法规宣传。乡镇信息服务站还搭建了农村信息员网络培训平台,系统建立的气象科普培训,能通过网络以文字、图片、视频、声频等方式为气象信息员进行气象科普培训,便于气象科普知识在农村基层的广泛传播。乡镇气象服务站业务平台设有法律法规专栏,宣传气象相关法律法规,让基层民众对气象相关法律法规有所了解,能更好地指导气象灾害防御。

5)行政审批功能。乡镇气象服务站信息员可通过乡镇气象信息服务站从网站上提交各类气象行政审批申请,行政审批完成后,服务站人员可以通过网站查询审批结果。

6)定向发布通知功能。气象信息服务站业务管理平台具有定向发布通知功能,当自动站小时雨量达到一定量时系统对指定的用户群进行提醒,并在网站上以不同颜色标识;气象部门可通过平台检测各地大喇叭、显示屏在线情况。

各县气象局还可以结合本地情况提供特色气象信息服务。气象信息服务站业务管理平台有效实现了乡镇气象服务站管理在线、服务在线、保障在线三个“在线”功能。

2.2 农村气象预警广播系统

大喇叭广播是农村获取气象信息最便捷的方式,为进一步完善乡镇气象服务站气象信息、气象灾害预警的传播机制,茂名市乡镇气象服务站整合地方现有高频广播系统,建立以茂名市气象局为中心的农村气象大喇叭预警广播系统发布平台,并在县级气象局建立二级发布管理平台。气象信息员通过乡镇气象服务站定时为广大村民播报日常天气预报,及时播报普通预警信号和重大灾害天气预警信号,广大村民可第一时间收到气象部门发布的权威信息,及时避灾避险。在收到当地气象部门预警信息时,气象服务站信息员还可灵活利用鸣锣吹哨、公告栏、宣传栏等方式,直观、迅速、快捷地将气象预警信息传递给受影响的群众,指导群众科学防灾避灾,提升气象预警信息在农村、山区的传播能力,减少气象信息传递的“盲区”。

2.3 应用效果

茂名市乡镇气象服务站有效综合了气象预警信息发布、气象灾情收集上报、信息员管理、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视频会商会议等功能,可以便捷广泛地开展气象防灾减灾宣传,组织群众避险转移,配合气象灾害应急演练等。茂名市乡镇气象服务站运行以来,累计发布各类气象信息累计共3 660条,其中天气实况、天气预报预警信息、农业气象信息、气象科普知识、灾情直报、政策法规和其他信息分别为1 390条(占37.98%)、1 004条(27.43%)、660条(18.03%)、210条(5.74%)、140条(3.83%)、96条(2.62%)和160条(4.37%)。可见,除开天气实况信息外,天气预报预警信息和农业气象信息占比最大,有效提升了气象预警信息在偏远农村、山区的传播接收能力,促进了气象知识在农村的科学普及,使广大农民应用气象信息指导生产、生活的能力不断增强。通过一年多的运行,茂名市乡镇气象服务站已成为基层气象灾害防御的重要平台,实现了气象业务、气象预警信息、气象灾害防御向农村基层深层次的延伸。

2014年,受台风“海鸥”影响,茂名普降暴雨到大暴雨,出现8~11级大风,局部地区13~15级,“防台”工作面临严重压力,在应对此次台风过程中,茂名市气象部门通过乡镇气象服务站,第一时间将预警信息及“海鸥”可能带来的影响告知广大民众,实时发布台风相关消息,乡镇气象服务站在接到预警信息后,各镇相关负责人组织广大村民争取时间做好成熟农作物的抢收工作,及时通知危险地带的群众尽快转移,充分发挥了前哨岗作用,赢得了“抗台”工作的胜利。台风过后,各服务站第一时间收集当地灾情并上报气象部门,提供了第一手的灾情信息。

2015年,茂名市气象局对全市乡镇服务站进行了问卷调查,村民对气象服务站在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中的认可率达到了85%以上,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在农村送达率明显提高。

3 茂名市乡镇气象服务站建设经验

3.1 找准“切入点”

2014年初,广东省防汛防旱防风总指挥部决定在省、市、县、镇建设全省统一的三防信息接收应急保障系统,大力推进乡镇三防办事机构标準化建设。茂名市气象局抓住这一时机,将乡镇气象服务站整合进去,按照“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合作参与,气象部门具体实施”的原则,在各镇建立“气象服务站”机构。

3.2 推进“政府化”

茂名市气象部门曾多次尝试乡村气象信息服务站建设,但由于受资金、人员等因素限制,全市仅建成了较少试点站。茂名市政府的高度重视镇级三防信息接收应急保障系统、气象服务站建设,对建设工作进行了专门研究和具体部署,各县(市、区)成立气象服务站建设领导小组,由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气象局主要领导任副组长,相关职能部门为成员单位,要求各县(市、区)务必在限期内完成乡镇气象服务站建设。乡镇气象服务站建设充分发挥了政府主导优势,服务站在机构编制、人员经费等方面得到了很好的落实,服务站建设推上了快车道。

3.3 打好“组合拳”

为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全市乡镇气象服务站建设,茂名气象部门与各部门团结合作,市三防办协调做好实施系统的建设工作;经信部门落实好三级网络的建设;市气象局落实各镇(街道)服务站的1部电脑和1台60英寸电视显示屏;市编制办公室督促各县(市、区)落实气象服务站的机构人员,实行一站多用。各镇(街道)落实办公和值班用房、办公设备。各部门密切合作,为确保按时按质完成气象服务站建设任务奠定了基础。

3.4 抓好“标准化”

茂名市乡镇气象服务站建设按照“统一步骤、统一标准、逐一落实、逐一验收”的原则开展。各镇(街道)着手落实气象服务站专门工作用房和必要的办公设备,整合资源,共同使用三级网络线路;镇(街道)三防办、气象服务站办事机构和人员,统一挂牌。茂名市乡镇气象服务站严格按照“六个有”标准建设。

4 存在的问题

4.1 重视程度不够

市、县级党委政府对气象服务站建设给予了重视,但部分乡镇领导对气象服务站重要性认识还不够,“上面热、下面冷”的局面造成了乡镇气象服务站在资金、政策等方面后续投入不足。

4.2 乡镇服务站负责人积极性不高

基层人才缺乏,经调查发现,乡镇气象服务站负责人多是身兼数职,乡镇级政府未给予一定的激励措施和补助,造成了气象服务站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强。

4.3 乡镇气象服务站作用发挥不足

由于气象服务站工作人员对气象知识欠缺,造成气象信息的采用面比较窄,服务站负责人大都只关注天气预报预警,对服务站提供的天气实况、气象科普、“三农”气象服务等运用不够,气象服务站的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

5 对充分发挥乡镇气象服务站作用的思考

5.1 抓好人员培训,规范管理制度

气象主管部门要加大培训力度,定期对气象服务站负责人员开展气象科普、业务等培训,组建一支高素质的乡镇气象信息员队伍,使其成为农村气象信息传递和气象灾害防御的主力军[3]。服务站应尽快建立健全业务管理,完善服务标准、服务规范、考核指标等相关制度,规范服务站业务运作;同时需要政府部门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建立和完善农村气象服务站投入机制,为服务站建设、运行维护、信息员补助等提供保障。

5.2 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

乡镇气象服务站建设为农民及时获取当地气象信息提供了更便捷的渠道,准确的天气预报是农村对气象信息服务的第一需求,是农民科学安排衣食住行、农业生产、防灾避灾的重要依据[4]。气象部门要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加快气象现代化建设,进一步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特别是对灾害性、关键性、转折性天气过程的预报,更好地发挥气象信息为农服务的职能。

5.3 开展贴近地方特色的气象服务

乡镇气象服务站主要面向“三农”,气象部门在做好常规气象服务的基础上,可通过乡镇气象服务站为农民开展贴近当地气象灾害特点和特色农业发展的气象信息服务,建立对应的气象信息服务新体系,为茂名“三高”农业、水产养殖等提供专业化的气象服务,推进特色农业气象信息服务向深层次发展,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做出贡献。另外,農民渴望获得气象科普知识,要充分发挥镇气象服务站这一有利的科普平台,通过最直接的方式向群众普及气象科普和防灾减灾知识。

5.4 提高能力,优化服务

乡镇气象服务站建设经验较少,应积极探索和不断改进气象服务站运作模式,如建立信息反馈机制,定期或不定期开展用户服务满意度调查等,积极采纳用户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努力为基层民众提供一流的气象信息服务。

参考文献:

[1] 于双.张秀艳.迟德宠.新形势下农业气象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农业信息,2013(8):174.

[2] 李芬.2013年中国农村气象服务的现状、需求及其发展策略[J].农学学报,2013,3(4):62-67.

[3] 强巴卓嘎,尼玛拉姆,如何做好乡镇综合信息站管理[J].西藏科技,2013(2):79-80.

[4] 周亚丽.农村气象信息服务调查分析及思考[J].中国农业信息,2009(S1):158.

(责任编辑:丁志祥)

气象服务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加强和完善农村气象服务事业是气象服务事业中的重点和难点。目前佛山地区已使用了现代网络科技提供农村气象业务,提高了气象信息传输效率,与此同时气象服务产品、农村气象知识的普及程度有进一步的提升空间。本文提出发展佛山农村气象服务的一些对策。

关键词:佛山地区;农村气象服务;对策

1 佛山地区农村现阶段气象服务面临的主要问题

1.1 气象服务产品精细化程度不高

佛山是我国经济较发达的地区之一,在农业气象观测试验、监测自动化设施、科技支撑等方面有进一步的发展空间。佛山地区的气象预报大多数具有普遍适用性,但精细化程度不足,大多数农民只是了解天气预报中是否有降水,是不是会降温,相比先进国家和地区,农村气象服务尤其侧重针对农场主等农业生产实体开展专项专业农业气象业务服务,对各项天气要素都很关心。

1.2 气象知识的普及程度需进一步提高

近些年气候变化越来越明显,气象问题也随之而来,旱涝灾害造成了农村经济作物严重受损,雷雨天气时农民的人身安全也得不到保障。人们往往在自然问题面前显得束手无策,需要进一步掌握气象常识,提高防雷、防雹、防风意识。

2 加强气象科技,提供精细化服务

2.1 联合机构院校,加强综合研究

佛山地区可通过与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联合,加强气象灾害的形成机理、灾害性天气的影响评估和预评估等研究,加快先进气象技术的推广应用。如应用广东省气象局“新一代雷雨大风和短时强降水临近预报技术研究及应用系统”和“低频振荡在西江流域致洪暴雨中的中期预报应用研究”,可获得短时临近和中期预报。

2.2 利用高新技术,提高服务水平

高新技术是提高气象服务质量的重要保障。佛山地区可以通過卫星通信技术在气象服务中的应用、基于GIS的气象灾害风险管理系统、气象信息加工分析预测系统和用户系统的接口技术研制、大力引进国外先进的气象服务产品与技术,对农村气象需求加强调查、分析、评估及反馈,实现农业气象动态化、精细化预报,利用新科技为农村气象服务,提高气象服务产品的实用性。

2.3 细化预报数据,指导农业生产

通常佛山地区气象台站公开发布的气象预报信息只包含晴雨、空气温湿度和风等3个要素,这与越来越精细化的农业生产管理要求极不适应,有必要提供不同的种植业类气象信息产品和养殖业类气象信息产品。

常见农业气象要素有光:日照时数、太阳光谱、光照度、光饱和点、光补偿点;温:气温、地温、水温、农业生物体温(时温、家畜体温)、积温; 水:空气温度、降水量、水面蒸发、土壤湿度、土壤有效水含量、农田耗水量、土壤水势、土壤蒸发、蒸腾;气:风向、风速、CO2 浓度、CO2饱和点和CO2补偿点;以及云天状况、雾、霜、露、冰冻、积雪等。这些要素从不同的侧面、非线性地影响植物和动物的生长发育。对作物生长、发育和水产养殖来说,土壤温度、冠层内气温和水体温度要比大气候条件下的空气温度更重要[1]。佛山地区可以通过对区域天气、气候的连续监测,为可能出现的各种天气建立预警基础,实现由传统的大气要素的监测向与农业有影响的灾害性天气特点紧密相关的灾害性天气监测发展,优化农村站网布周,建立监测规范,对重大灾害性天气、关键性天气及关键农事季节天气,报出落时落点、量级范围及时长,采用简单快捷、更利于理解的方式做好佛山地区农村天气预报服务,提供更加全面的气象信息指导佛山地区农业生产,科学调整种植结构,提供特色农业环境及气象监测与保障服务,实现农产品产量和质量的双提高。

3 进一步健全佛山农村气象信息传播网络

2009年公众气象服务调查表明:电视是公众获取气象服务的最重要渠道,有95.3%的城市公众和97.6%农村公众通过电视获取气象服务信息。除电视外,农村公众获取气象服务信息的其他渠道排名前五位,依次是手机短信(36.9%)、广播(24.2%)、电话 (8.6%)、报刊(7.7%)和网络(4.5%),农村公众获取气象服务信息的渠道已经趋向多样化[2]。为了进一步提高佛山农村气象信息传播效率,必须依靠群众,依靠科技,健全和完善气象灾害信息发布渠道,建成以公共媒体为主、气象专用发布平台为辅的广覆盖、更快速、更便捷的发布网络。

3.1 电视传播

针对佛山地区农村电视已全面普及,绝大部分农村公众首先通过佛山电视台获取气象服务信息的特点,增加佛山电视台天气预报节目的时间和次数,根据农民的生产和生活规律调整天气预报节目播出时间。

3.2 手机短信传播

针对佛山地区农村群众普遍有手机的特点,加强佛山气象局与移动、联通、电信等通讯部门的合作,积极推进手机短信订制服务,及时将突发性气象灾害警报发送到农村、发送到乡村基层干部、种养大户及相关人员,指导农民防灾减灾[3]。

3.3 农村广播、网络、电子显示屏等传播

目前佛山地区电台、电视台等大众传媒播放气象信息都是在每日规定的时间段发布天气预报,很多农村居民并没有长时间坐在电视机前,容易错过电视天气信息的收看和收听。可以通过农村广播、农村电子显示屏、佛山信息港、佛山气象局微博或微信进行信息传播。如2016年初佛山市高明区“村村响”应急广播系统工程,具有手机短信发送转语音播出的功能,并配套电子显示屏,以视听结合的形式,让气象、农业等信息进村到户,实现台风、暴雨、寒冷、高温天气和地质灾害预警、三防预警、森林防火等预警预报的多渠道、全方位及时发布,提高了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为佛山新农村建设提供优质公共气象服务。

4培养气象专业人才,普及气象知识,减灾防灾

面对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佛山地区应加强对农业气象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提高农民和农村气象信息员的气象科技素质,推动农业气象科技下乡、进村、入户,使现代农业气象业务服务产品、农业气象适用技术能为农民所用。

4.1 建立完善农村气象灾害防御队伍

佛山地区可以建立承担农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传播和辐射、气象灾害调查与灾情上报、气象灾害救援和疏散等任务的气象灾害防御队伍。在佛山地区各乡镇建立兼职气象协理员,推进气象信息员队伍建设,定期组织对气象灾害防御知识、气象灾害早期征兆识别、简便气象观测仪器的看管等方面的专业培训,使预警信息更好地发挥“消息树”功能[4]。

4.2 普及防灾宣传教育

通过气象专业人员定期对佛山地区农村公众的宣传和教育,宣传相关知识,在农村群众间共享气象防灾减灾经验和做法,帮助农村公众制定防灾计划、推荐防灾措施,创造良好的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氛围,不断提升气象灾害防御能力。

4.3 增加农村灾害避险场所,加强农村气象灾害应急演练

加强佛山地区农村重大气象灾害避险场所选址、布局、功能、结构和标准研究,开展减轻气象灾害安居工程工作,开展应对气象灾害的帮助,提供专门服务;加强佛山地区农村气象灾害及其相关事故、灾害的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灾害的能力。通过应急演练,农村公众能掌握各种危急情况下如何采取防护措施的本领,有效防御和减轻农村自然灾害,减少经济损失和人身安全事故的发生。

5 结语

加强和完善佛山农村气象服务事业,是一项长期和复杂的工作,要进一步发挥气象科技在佛山地区农业生产的支撑保障作用,让气象科技与农民的零距离接触,通过农业气象多层次服务和互动信息交流,努力提高佛山地区农村和农民防灾减灾意识与应用气象科技的意识和水平,实现农民的增產增收,真正将其转化为农业生产力,才能实现佛山农村气象事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杜尧东,陈新光,王广伦. 广东“三农”气象服务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广东气象,2006(04):1-4.

[2]王莘. 我国公共气象服务现状、问题及对策[J].青海气象,2011(04):2-11.

[3]吉星. 提升我国公共气象服务水平的策略研究[D].南京: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2011.

[4]姜万涛,姜丽. 《天气、气候与可持续发展——河南省气象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河南省,2010.

作者简介:金锦涛,本科学历,防雷技术员,研究方向:防雷。

气象服务论文范文第4篇

新经济常态下,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日益明显,各个地区极端天气也频繁出现,这些都给农业生产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因此加强现代农业体系建设,不断提高和农业气象服务技术水平,保证在当前条件下,农业生产可以保质、保量的完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1 构建与完善现代农业气象服务机制

积极构建以政府为主导、多部门联动、社会广泛参与的现代化农业气象服务机制,由政府部门牵头,多部门协作,逐步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现代农业气象服务机制,并要求当地政府投入一定的财政资金,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宣传教育活动,采取有效方法来强化农业气象灾害的防御水平,促使气象为现代农业提供优质的服务,以此来保障现代农业的健康发展。

2 加强气候资源科学开发利用

气象部门应高度重视当地气候资源,并对其进行科学运用,对农业产业结构进行有效优化,达到趋利避害的作用,获得最大化的经济效益,尤其是在新畜牧业生产技术、新优良品种引进、农产品产后加工技术、物理增产技术、物理植保技术时,应提供针对性有效的气候分析资料。各个地区气象部门应对当地气候特征进行全面调查分析,指导农民因地制宜地进行农业生产,提高粮食产量,推动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确保现代农业获得最佳的生产效果。

3 积极运用农村气象新技术

气象部门应高度重视农村气象工作的革新,配置农村公共气象服务所需的人力、物力与财力,巧妙地把气象服务现代化新技术运用于现代农业生产过程中,逐步形成农村智慧气象,增加项目的投资额,促使农村气象探测系统、农村气象信息网络系统、农村精细化气象预报预测系统、农村气象预警系统、农村气象应急指挥系统、农村防灾减灾科普展示系统等先进科学系统应用于现代农业生产时间中,真正达到智能观测、精准预报、个性化服务等目标。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农村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对农村公共基础设施设备予以有效改善,构建健全的气象灾害预警系统,为当地政府及农民提供及时、精准的气象信息及灾害预防信息,强化其防灾减灾的能力,为现代农业提供均等化气象服务,确保现代农业有效发展。

4 建立通暢的信息渠道

在互联网技术的有效支撑下,我国气象灾害预报的精准度及气象服务的精细化程度日益提升,且气象信息传播途径更加多样化,不再是大喇叭广播。可采取发送预警短信的方式来向政府及农民传递农业气象预警信息。各个农村乡镇气象服务点应充分发挥自身职能,向农民发布及时准确的气象信息,可借助手机短信、微信、手机应用软件等媒介迅速将气象信息传递给农民,积极同农民沟通交流,对农民的困难予以充分了解,及时发布所需的农业气象信息,丰富农民农业气象知识,促使气象业务现代化、气象工作法制化、气象服务社会化。

5 加强气象信息发布渠道及科普知识宣传

增加宣传投入,广泛进行基于气象信息公布渠道及气象科普知识的宣传活动,为农民气象信息的获取提供多种选择。基于山区,用强化气象信息知识的直观性、趣味性及易得性,借助各种途径引导农民了解并掌握气象知识,强化其气象防灾减灾的意识及能力。基于山区农民知识能力有限,且防灾减灾气象意识的薄弱等,建议把这一类知识纳入到中小学课堂教学中,以课堂教学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到更多的避险自救、防灾减灾的知识,并积极向家人传达,促使气象知识广泛传播。

总之,目前气象信息在及时性、准确性等方面依然存在缺陷。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成熟,各级气象部门应深入探究,不断提高预报准确率、提升防灾减灾的能力,采取有效的传播方式,引导广大农民能够第一时间了解到天气变化状况,确保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气象服务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 在当前媒体融合与竞争交织进行的多媒体环境下,公众气象服务如何突破现状,将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相互融合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共同提升公众气象服务传播能力,是公众气象服务发展的关键问题。文章通过分析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特点,对多媒体在公众气象服务中的有效应用提出了几个参考模式。

关键词 多媒体融合;公众气象服务;有效应用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日渐成熟,国家三网融合的逐步推进,多媒体融合发展为公众气象服务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利用多媒体融合模式解决目前公众气象服务发展面临的诸多问题,进一步提升公众气象服务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公众提供更快、更准、更优的气象服务产品,是全媒体时代下,公众气象服务发展的关键所在。

1 当前公共气象服务发展的现状及其功能

所谓的公共气象服务是指气象部门根据自身掌握的公共资源或权力来向一定的对象提供专业的气象信息的服务类型,公共气象服务最大的价值在于能够让服务用户随时掌握气象知识和相应的知识,提升自身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1)公共气象服务的发展现状。随着人们活动的频繁性和对于气象信息重要性的认识的提升,公共气象服务的对象得到了有效的拓展,公共气象服务也从较为单一的内容延伸到了体系化的服务,主要包括决策气象服务、公众气象服务、专业气象服务和专项气象服务等服务的内容,这在某种程度上提升了服务的全面性和准确性。公众气象服务是以防灾减灾、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等为主要目的公益性服务。其服务对象主要是社会公众。公众气象服务是公共气象服务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公众获取有效气象信息的重要途径。

目前,公众获取气象信息的主要媒介还是以电视、广播、报纸等方式为代表的传统媒体。不过,随着气象事业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网站、App客户端、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传播方式也成为了公众获取气象信息的重要途径。

2)公众气象服务发展的功能。一是提供与公众生产生活密不可分的气象服务。根据气象实况监测和天气雷达、气象卫星等,向公众提供常规天气要素预报预测的服务。开发与公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公众气象服务产品,如防晒指数、穿衣指数、洗车指数等。二是在防灾减灾,维护公共财产安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做好灾害性天气和气象灾害预警服务,尤其是在暴雨、臺风等恶劣天气发生时,及时通过预警信息发布系统等手段发布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尽量将灾害危险降到最低。三是面向公众普及气象科学知识,以电视、微博、微信等方式发布公众关心的重大气象事件信息及气象新闻,传播和普及天气、气候等相关的科普知识。加强公众对气象知识的理解,增强公众科学应用气象服务产品的意识和能力。

2 多媒体融合模式在公众气象服务中的有效应用

1)传统媒体在公众气象服务中的应用。现在气象信息的传播绝大部分还是依托于电视、报纸、广播、手机短信、电话等传统媒体,据调查结果显示,电视仍是公众获取气象服务的最重要渠道,有95.3%的城市公众和97.6%的农村公众通过电视获取气象服务信息。可见,特定的公众群众仍然喜欢或者倾向于使用传统媒体来获取气象信息。

2016年6月30日起,湖北经历入梅以来第四次强降水过程,雨量之大受灾之广万众瞩目,各大媒体纷纷开辟专栏节目播发防灾减灾消息。作为湖北收视率最高的地面频道,湖北电视台经济频道开办了应急大直播《经视直播特别节目:迎战暴风雨》,从早8:00开始直到24:00全天10档整点汛情直播特别节目。7月2日晚18:00到

19:20汛情大直播《经视直播特别节目:迎战暴风雨》创经视开播以来最高收视率,武汉市网收视率达10.33%。这种创新手段,也让公众不再只通过《天气预报》栏目与气象接轨,更加及时、直观的获取气象信息。

气象专家也多次做客927楚天交通广播电台,不仅为公众提供精确的气象数据,如交通路段天气实况、生活气象指数、最新预报等。同时现场专家也可通过相应的短信平台来即时掌握听众的动态和信息的反馈,了解观众更加关注的内容,便于提升气象播报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新媒体在公众气象服务中的应用。据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中国网民数量达7.31亿,手机网民占比达95.1%,微信和微博在众多社交App排名中均列前三。2011年湖北省气象局分别在新浪微博和腾讯微博上开通了“湖北天气”官方微博,自创建以来发展迅速,目前已有粉丝数30余万,日均浏览量均达到数万人次。主要以权威发布湖北本省天气预报、预警信息为主,24h跟踪天气,第一时间发布各类突发天气事件,及传播气象科普知识。微博已经成为了公众气象服务的一个重要渠道。2014年“湖北气象”微信订阅号开通,发展势头迅猛,目前已有粉丝数近4万人,日均浏览量达到3 000人次。因其内容丰富、转发便捷,粉丝数、阅读量均逐日递增。

2017年7月1日,今年长江第1号洪峰形成,湖北省公众气象服务中心于2017年7月3日—6日联合中国天气网、网易直播等平台,创造性开展了《直击长江2017年第1号洪峰湖北启动防汛Ⅱ级应急响应》专题直播活动。直播持续68小时。社会直播流量突破110万(一般省级站专题直播流量普遍在10万~50万左右),创造了天气网省级站直播流量的新记录。7月5日洪峰过境武汉,湖北省公众气象服务中心又联合中国气象频道、网易直播平台,在网络视频直播栏目《天天天哪》中推出第三十三期“直击今年长江1号洪峰过武汉”。直播时长约90分钟,参与人数超过7万人。该直播视频也在中国天气网直播栏目中亮相播出。此次直播共滚动发布新闻资讯85条,包括图文58条,文稿22条,视频5条,并首次使用无人机航拍等手段。社会反响热烈,取得了良好的服务效果。

3 多媒体融合的思考与启示

1)渠道融合,打造有效的传播体系。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之间是一种兼容并蓄的关系,在功能上各有优势,可以通过有效的方式实现融合,从而打造内容渠道合一,有效的传播体系,真正实现新老媒体“一动即联动”的发展态势,使传播效果获得最大效应,全面提升气象信息传播能力。

以湖北省公众气象服务中心“总编负责制”为例,中心从2010年开始施行总编导节目负责制,由总编导负责节目质量的总体把关,负责节目研发及节目的总体策划。随着气象事业的发展,新媒体业务的开展,“总编负责制”也逐渐形成了一个由总编出策划,通过电视、广播、网站、微博、微信等多媒体渠道共同制作宣传的体系。通过“总编负责制”这种机制、内容上的创新,产生了巨大的品牌效益和带动作用。

2)事件融合,强化共同发展。积极找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最佳结合点,要错位发展,从技术、手段等方面深度融合,优势互补,在媒体的融合发展中实现相互共赢的格局。

2015年1月27日开始,湖北自北向南迎来入冬首场大范围雨雪天气。湖北省公众气象服务中心高度重视本次降雪过程,组成由中心主任带队,文字记者、摄影摄像、网站工作人员和气象服务专家参与的服务团队向麻武高速进发,终于在湖北省与安徽省省界点追上了大雪的脚步。从1月27日开始,公众中心分别通过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湖北气象门户网站、湖北气象官方微博、微信发布道路结冰预警信号。应急值班人员24小时坚守岗位,每日通过400气象服务热线电话和省政府在線沟通软件解答相关雨雪冰冻相关问题。同时,利用湖北省级电视媒体,发布预警信号,开展了极端低温天气生活气象服务。服务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优秀的文字、摄影、视频作品。视频资料有3条被中国气象频道采用,其中《湖北:昼夜除雪融冰确保国省道安全畅通》在“天气资讯”栏目头条,《湖北受强冷空气影响部分高速路段结冰》在“天气直播间”栏目头条采用;摄影作品《武汉梅园暗香来》被中国气象报官方微博采用,文字通讯《寒夜,我们追风逐雪》在湖北气象网站上刊出后,点击率迅速翻升。这次追雪服务充分利用新老媒体的优势,并将气象服务、宣传、科普等内容融合,社会反响热烈,取得了良好的服务效果。也是我们在寻求新老媒体共赢发展中的一次成功案例。

3)分众融合,创造服务效益最大化。传统媒体尤其广电媒体仍是信息传播的利器,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更适合信息传播和政府权威发声,如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及防御攻略在广播、电视媒体滚动播出、在村村通有线广播中反复呼叫。新媒体传播速度快、表达方式丰富且通俗易懂,预警信息、突发事件或灾情现场报道均可在第一时间实现,其新颖的图文与视频表达方式也增强了信息的可读性和可用性。

面对特定的受众群体,开展有特色的、有针对性的服务模式,构建有效的气象预警信息发布渠道,真正站在公众的角度,利用新老媒体的传播特色打造大众化、分众化、专项化等多种服务模式,创造服务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唐绪军,吴信训,黄楚新,等.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2]丁灏,张哲睿.现代传媒高效气象服务的新模式[J].气象研究与应用,2014,35(3):122-124.

[3]许小峰.现代气象服务[M].北京:气象出版社,2010.

[4]李娜,卢伟萍,秦鹏.微博在公共气象服务中的应用及发展[J].气象研究与应用,2012,33(2):107-109.

[5]马东雷,邹倩倩,林毅,等.浅析新媒体环境下气象影视服务的应对之策[J].中国信息化,2013(6).

上一篇:化工企业论文下一篇:邓小平理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