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历史论文范文

2023-03-07

世界历史论文范文第1篇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未来三十年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宏伟蓝图做了高屋建瓴的规划,到2035年,中国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2050年,中国要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其中都有關于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建设方面的目标,到2035年,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到2050年,生态文明水平全面提升,建成美丽中国。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目标;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目标;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成美丽中国、全面提升生态文明水平的战略目标,至此,中国对待生态环境的态度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超越工业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成美丽中国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性组成部分,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为建设生态文明而奋斗,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一以贯之的建设方针。

生态现代化是人类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由之路。生态现代化是对经典现代化的纠偏与超越,生态文明是对工业文明的纠偏与超越。经典现代化很少关注资源的减少与枯竭、环境的破坏与污染,而恰恰是以大量消耗和全面耗竭资源、严重破坏和污染全球环境为代价的,生态现代化则要求现代化发展不以耗竭资源和污染环境为代价,而是资源可再生、可循环利用、无垃圾。环境不破坏、无污染,当然这是一种理想的现代化方式,现实之中一时还做不到,但我们要勇敢地向这个方向迈进,逐渐降低资源消耗,逐渐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逐渐减少垃圾的焚烧与填埋,逐渐减少垃圾的制造,逐渐减少环境的破坏,逐渐降低环境的污染,最终通向资源无损耗、垃圾零排放、环境无污染,这样工业文明就逐步消解和超越了,生态文明社会就自觉地建成了。走生态文明之路,不是回归传统的原始生态文明,也不是回归传统的农业文明,当然更不是重蹈传统的工业文明之路,而是走超越工业文明的生态现代化之路。生态文明是比工业文明更高级的文明形态。经济发展与资源消耗、环境破坏、环境污染脱钩是生态文明的根本特征。我们既要消解工业文明的弊端,又要在工业文明的基础上,继续提高发展的水平,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因此,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生态文明建设任重道远。

第一,为什么必须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茫茫宇宙之中,有一艘极小极小的宇宙飞船,这艘宇宙飞船相对浩瀚的宇宙而言,只是一粒尘埃,却是人类生死与共、不可或缺的载体,它就是我们生活的地球,人类是地球宇宙飞船上的命运共同体。地球宇宙飞船目前没有逃生系统,人类在可知的宇宙领域还没有发现适合人类逃生的星球,人类目前也还没有制造大规模逃生系统的能力,地球上的自然生态系统是目前人类唯一的维生系统,因此,人类必须像对待自己生命一样对待自然生态系统。

马克思曾经说过: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生命主要是水构成的,生命对水的依赖极为严重,清洁的水是生命健康的保证,可是处身于全球工业文明时代,污染几乎无处不在,有机污染物、重金属与农药更是对水产生了致命的污染。我们不但生活在缺乏净水的时代,而且也处于一个缺水的城市化时代,世界上的城市普遍饮水紧张,并非危言耸听的新闻,而仅仅是一个事实,我国三分之二的城市缺水,110座城市严重缺水。

人与自然是平等的,人既不应该是自然的主人,也不应该是自然的奴隶,而应该是自然的好友。无止境地掠夺自然、无节制地破坏自然、无休止地排放污染,不应是人类的理性选择,生命是一个共同体,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人与自然是一个息息相关、休戚与共、存亡相系的生命共同体。我们必须明白“人养树,树养土、土养山、山养水、水养田、田养人、人养树”的生命共同体命运攸关与生态系统一体联动的整体性的深刻道理。因此,我们必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必须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

第二,为什么说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

文明发展的历史经验证明: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世界历史上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印度文明、古希腊文明、古小亚细亚文明、古玛雅文明、复活节岛文明的衰亡消失都是证明。中国历史上西域文明、楼兰文明、黄土高原上的文明的衰亡也是证明。当人类砍下第一片天然林的时候,人类文明由此开始;当最后一片天然林被砍倒的时候,人类文明也将结束。农业文明主要是一种土地文明,其存在的根本性环境问题主要是对土地的过度开发、对森林的过度砍伐,但还只是对自然环境的局部性破坏,并没有制造多少致命性污染和全球性污染,也没有带来自然环境的全球性破坏。中华文明也经历了农业文明,对土地也曾过度开发,对森林也曾过度砍伐,但始终有所节制,一方面是中华民族的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文化内在地制约着对土地与自然的过度利用,另一方面是北方游牧文明的不断兴起且向中原农耕文明的扩展外在地制约着对土地的过度开发。

而工业文明就不同了。以全球化、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为核心的工业文明,在科学技术空前繁荣,却对自然环境不加计较的前提下,带来的必然是自然资源的全球性枯竭,必然是空气和水的全球性污染,必然是气候与土壤的全球性危机,必然是全球城市的垃圾围城现象,必然是全球生命共同体的整体危机,最后必然是人类自食其果,损坏自己的生命健康,也损坏地球的生命健康,引发地球危机与人类毁灭。我们必须吸取工业文明发展的严重教训。工业文明只是人类文明的匆匆过客,生态文明才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大道。漫长的原始生态文明孕育人类300万年发展,经历了短暂的农业文明(1万年左右)与更短暂的工业文明(300年左右),必将重新进入漫长的生态文明发展时期。

中华文明之所以成为人类文明之中唯一没有中断的可持续发展的文明,其奥秘之一在于中华文明有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热爱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文明理念。在对待自然方面,老子、孔子、墨子、孟子、庄子、惠施等无不主张亲近自然、爱护自然、保护自然、顺应自然。老子“以濡弱谦下为表,以空虚不毁万物为实”“常宽容与物,不削于人”,呼吁“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孔子主张“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墨子主张“兼天下而爱之,交遂(育)万物以利之”;孟子主张“亲亲、仁民、爱物”“斧斤以时人山林”;庄子“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主张“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兼怀(爱)万物”“顺物自然”“以天地为春秋”;惠施主张“泛爱万物,天地一体”。在资源利用方面,老子、孔子、墨子都主张“啬”“俭”“节”,老子列“俭”为“三宝”之一,主张“常善救物,故无弃物”;孔子主张“节用而爱人”;墨子主张“节用”“节葬”,“用财不费,民德不劳”,认为“俭节则昌,淫逸则亡”“去无用之费,圣王之道,天下之大利也”。对于人的无节制的物质欲望,老子主张“寡欲”,孔子主张“欲而不贪”,墨子主张“节欲”,宋钘主张“情欲寡浅”。中华民族要实现永续发展这个战略目标,必须传承发扬这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历史传统。

第三,为什么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工业文明时代的经济学并没有认识到自然生态系统的价值,并没有核算自然资源的成本与环境破坏、环境污染的成本,并没有采取对策去防范环境问题,而这正是导致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的根源,等到自然资源消耗殆尽、环境污染与破坏达到空前的全球性规模的时候,人们才会最终意识到环境破坏与污染的代价是人类生命的终结和发展的终止,至此,我们才开始科学地认识到自然生态系统的价值,开始摒弃传统的短视的人类中心主义的经济观念、发展观念、现代化观念与文明观念。恩格斯《自然辩证法》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了报复。”自然生态系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维生系统,自然生态系统与人类的命运高度一体,可以说,自然生态系统的不可逆转、不可修复的破坏,就是人类文明走向衰落与毁灭之时。美国黑尘暴(1934年),中国持续特大沙尘暴(20世纪60年代8次,70年代13次,80年代14次,90年代20多次),四川、陕西特大洪水(1981年),长江、松花江、嫩江特大洪水(1998年,直接经济损失约2551亿元),埃塞俄比亚大饥荒(20世纪80年代),比利时马斯河谷烟雾(1930年),英国伦敦烟雾(1800年-1952年),日本四大公害(1953年-1972年),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1940年-1970年),美国农药污染导致的癌症高发,全世界土壤重金属污染带来的食品安全危机,俄罗斯持续高温(2010年),巴基斯坦超级洪水(2010年),格陵兰冰盖消融等一系列重大环境事件带来巨额经济损失,不断彰显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

我们必须牢记我国黄土高原森林消失、黄河变黄、罗布泊消失、八百里洞庭缩小一半、90%的草原退化、2.7万条河流消失等特大生态灾难发生的严酷的历史教训。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生态环境也是一种生产力,一种自然的生产力。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也是最重要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必须坚定不移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必须坚定不移地走生态文明之路。

第四,中国如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生态文明发展道路

从19世纪60年代的洋务运动以来,中国开始走向工业文明时代;当20世纪上半叶中国确立“以工立国”的发展方略,中国的工业化开始加速;当20世纪50年代中国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时候,中国的工业化全面开展;当20世纪80年代中国实施改革开放的时候,中国的工业化开始以空前的规模深度开展,至今中国还在工业化的路上。但鉴于西方发展工业文明的深刻教训,也鉴于中国自己开展工业化运动的严重环境代价,中国开始走上了继续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但又要消解和超越工业文明,走建设生态文明、美丽中国的生态现代化之路。

走过了贫困落后与破坏污染环境的恶性循环、走过了先污染后治理的有得有失之后,我们今日以高度的清醒自觉地走生态文明、美丽中国建设之路。过去求温饱,现在盼环保;过去求生存,现在求生态。望得见青山、看得见绿水、记得住乡愁,是人民的美好追求。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需求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我们要积极建设生态文明,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20世纪70年代,我们开始了环境保护的探索;20世纪80年代我们开始把环境保护当作国策;20世纪90年代我们开始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21世纪我们开始实施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建设战略,经历了近50年的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已经初显成效,为我们继续高举生态文明、美丽中国建设大旗进一步坚定信心、积累经验、树立典型。

我们必须改变工业文明的发展理念,牢固树立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理念。必须改变工业文明的制度体系,建立持续、稳定、成熟、完善的生态文明的制度体系。必须改变工业文明的生产方式(高消耗、高速度、大生产、大破坏、高污染)与消费方式(高消费、高浪费、高污染),建立生态文明的生產方式(低消耗、小生产、高效益、高质量、低污染)与消费方式(低消费、无浪费、无污染)。充分利用可再生资源能源,逐渐淘汰不可再生资源能源。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服务业、生态旅游业。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必须改变工业文明的乡村与城市,建设生态文明的乡村与城市,即建设美丽乡村、生态城市。

第五,中国如何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

全球已经出现十大生态危机(森林锐减、土地沙化、湿地退化、水土流失、物种灭绝、干旱缺水、洪涝灾害、环境污染、气候暖化、臭氧层破坏),中国是地球重要一员,作为负责任的世界大国必须积极有效应对。

中国是世界上荒漠化、沙化面积最大的国家,世界两大尘暴中心有一个在中国西北部。中国水土流失面积占国土面积的30.7%。中国有1000多种高等植物处于濒危状态。世界濒危物种,中国占了四分之一。中国人均森林面积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城市人均绿地面积不到发达国家的三分之一,我们必须大力进行森林化与绿地化,持续推进绿色化,保护好每一寸绿色。

生态文明建设,不进则退,进则全胜。我们必须实施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严守资源消耗上线、环境质量底线与生态保护红线。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大力倡导绿色消费,形成生态文明的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全面节约资源能源,大幅降低资源能源消耗强度,积极开发可再生资源能源。森林是地球之肺,绿地是城市之肺,湿地是地球之肾、生物超市,必须持续提高国土森林覆盖率、湿地保有率、城市绿地覆盖率。积极应对水、土、气污染,实施重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中国实施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生态文明建设工程——退耕还林,但这还远远不够,我们要大大提高森林与绿地覆盖率,保护并不断扩大湿地覆盖率。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持续减少碳排放,积极参与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国际合作。我们必须超越工业文明,坚定走生态文明之路,建设美丽中国,做全球生态文明的积极参与者、重要贡献者和先进引领者。

世界历史论文范文第2篇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从主体与客体、理论与实践、现实性与理想性的辩证思维方式中,形成了历史的运动和人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批判和共产主义的构想有机统一的基本逻辑框架。通过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历史逻辑性和现实必然性的阐述,马克思深化了“问题在于改变世界”的实践要求,彰显了人在历史中的主体性地位和生存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世界历史;无产阶级;人的自由

[文献标识码]A

刘国胜(1966—),男,信阳师范学院马列部讲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河南信阳 464000)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以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为动力机制,以批判资本主义的生存境遇为现实依据,以无产阶级解放为价值旨归,从而构建了历史的运动和人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批判和共产主义的构想有机统一的基本逻辑框架,这一理论深化了马克思哲学“问题在于改变世界”的实践要求,彰显了人在历史中的主体性地位和生存意义。

一、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构成了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形成的逻辑起点

马克思在创立“新唯物主义”、实现哲学史上伟大变革的过程中,通过对世界历史这一重大理论问题的思考,表达了他对“现实的人”的深切关注和终极关怀。“世界历史”因此而成为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的哲学范畴,同时也是马克思唯物史观形成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必要环节。马克思认为,“世界史不是过去一直存在的;作为世界史的历史是结果”[1](P28)。纵观人类社会的前资本主义时期,人类社会活动因狭隘的民族地域形式而被分割开来,在这种历史条件下“它不属于世界历史的部分”[2](P105),因而是不可能形成各民族普遍交往、相互联系的现代社会。因此,具有地域特点的民族历史和具有现代意义的世界历史是有根本区别的。

所谓世界历史,它是指在近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建立以后,工业活动取代了农业生产的主体地位,从而以前所未有的力量、方式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此基础上,各民族的普遍交往由可能变为现实、人的自由向度不断生成的历史进程。所以说,世界历史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把近代以来的物质生产活动归结为“工业”,就是从现代经济领域中寻找世界历史的发源地。在马克思看来,工业活动是开启世界历史的物质性的动力因素。“因为对于社会主义的人来说,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所以关于他通过自身而诞生、关于他的形成过程,他有直观的、无可辩驳的证明。”[3](P92)虽然马克思在这一时期对人的理解还遗留着费尔巴哈人本主义思想的痕迹,但是从人的劳动这一客观历史活动中理解世界历史的形成,显然是马克思思想的巨大进步。我们通过回溯黑格尔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就会认识到马克思此时已超越了黑格尔的世界历史思想。黑格尔在《历史哲学》等著作中总是力图以理性的思维方式把握世界历史。黑格尔说:“因为世界历史是‘精神’在各种最高形态里的、神圣的、绝对的过程的表现——‘精神’经过了这种发展的行程,才取得它的真理和自觉。”[2](P56)尽管黑格尔把世界描绘为一个运动、变化的历史过程,但他是以理性的“世界精神”为基础来论证世界历史是如何在“精神”中从空间发展到时间的,所以黑格尔世界历史思想的动力是理性和精神,这无疑就割断了历史与现实的视界融合。马克思则在实践的基础上克服了黑格尔这一历史唯心主义思维方式,从近代工业这一“直观的、无可辩驳的”物质生产活动中阐述了具有现代意义的世界历史的生成过程,这正是马克思唯物史观开始形成的重要标志。马克思指出:“在过去一切历史阶段上受生产力制约同时又制约生产力的交往形式,就是市民社会。”[4](P87-88)马克思虽然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还没有直接提出“生产关系”范畴,但其中所论述的“交往形式”、“市民社会”等范畴就是从“生产关系”这层意义上来使用的。通过对“市民社会”的考察,马克思明确指出了世界历史发端的又一“秘密”:“这个市民社会是全部历史的真正发源地和舞台。”[4](P88)所以说,马克思是从现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中认识各民族之间普遍交往的历史进程的。因为“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越是扩大,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4](P88)。这表明,各民族由“封闭状态”走向“世界历史”的过程是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重要标志,而推动这一转变的动力就是生产力及交往的发展。人类历史的进程充分说明:世界历史的本质内容就是人在历史中追求着“每个人的自由发展”的活动而已,因为它“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4](P294)。

世界历史的形成不仅意味着现代世界生产力的形成从可能变为现实,而且还意味着世界各民族可以根据本民族的实际交往情况现实地利用这种世界生产力。所以,马克思指出:“只有当交往成为世界交往并且以大工业为基础的时候,只有当一切民族都卷入竞争斗争的时候,保持已创造出来的生产力才有了保障。”[4](P107-108)这意味着在世界交往的基础上,世界生产力就以它特有的力量、方式推动着世界各民族融入世界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之中,而生产力的提高和人的发展,也就成为相互影响的两种力量,在此基础之上,人类社会就超越“民族局限”和“地域局限”而处于世界历史这一宏大叙事之中。

二、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是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展开的现实依据

马克思在创立“新唯物主义”的历史过程中,不仅论述了世界历史生成过程的必然性,而且还通过对资本主义历史命运的哲学透视,阐述了世界历史运动的规律性。

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明确指出“新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会的人类。”[4](P57)马克思在这里将“人类社会”作为“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因为他对人类社会作了与哲学史上任何哲学家不同的理解:“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4](P56)这一重大发现预示着马克思以一种革命的世界观精神拨开了笼罩在历史天空中的层层意识形态迷雾,重新颠倒已被各种唯心史观所颠倒的世界,从而恢复了历史的本来面目,从“语词世界”回到“生活世界”。马克思哲学“提纲”的主题是:“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4](P57)正是以这种实践的思维方式为基础,马克思才从人类历史发展的民族性和世界性的关系中反思世界现代化运动及其规律,从而以哲学特有的批判精神审视了资本主义的历史性和局限性。在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初始语境中,“现代化”是从资本主义化这一维度上去理解的。具体说来,马克思是从资本主义对以地域为特征的民族历史的终结与对现代世界历史的形成的宏大叙事中揭示现代化的基本内容和特征的。从历史发展的层面来看,现代化是伴随着近代工业化的进程而展开的人类社会发展的宏伟画卷,所以现代化与工业化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以致西方某些学者别有用心地将二者理解为一个名词,其实这二者不能完全等同起来。现代化是在近代资本主义历史运动这一宏大历史叙事中展开的历史变革,与工业化相比,现代化具有更广阔的历史视野。从这个意义上讲,现代化和世界历史这一范畴具有更加融合的性质。在马克思实践的思维方式中,现代化是在世界历史的地平线上展开的现实力量,它表征出资本主义化的特征,二者的矛盾运动构成了近代资本主义世界发展的实质。正是以世界历史的进程为研究对象,所以马克思哲学中,资本主义社会被理解为“现代社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被理解为“现代生产方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也被理解为“现代资产阶级和现代无产阶级”。这表明,马克思创立世界历史理论目的之一就是要探索世界资本主义化的真实图景,以此揭示资本主义和世界历史之间的矛盾所在。

从历史的维度看,当世界生产力以巨大的力量决定着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时候,世界历史首先走进的却是资本主义社会,这是历史的必然,但这也不能证明资本主义和世界历史的一致性、同构性。与此相反,资本主义社会虽然以它的力量推动着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但伴随着这一历史进程的又是资本主义自身难以克服的局限性。因此,马克思哲学以从现象到本质的透视方法为武器,对资本主义展开猛烈的批判。马克思认为,由于资产阶级的本性所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部才造成了紧张关系,而这一紧张关系就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之表现,也就是世界资本主义化的根源所在。马克思明确指出:“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资产阶级的所有制关系,这个曾经仿佛用法术创造了如此庞大的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现在像一个魔法师一样不能再支配自己用法术呼唤出来的魔鬼了。几十年来的工业和商业的历史,只不过是现代生产力反抗现代生产关系、反抗作为资产阶级及其统治的存在条件的所有制关系的历史。”[4](P277-278)在这里,马克思郑重地告诉我们:在世界历史的进程中,资本主义这个“现代生产关系”从根本上是反对“现代生产力”的!

毋庸置疑,资产阶级在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过程中,充分发挥了自身在世界历史活动中主体性的地位和作用。正是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才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使资本主义大工业由可能变为现实。从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也就是从生产力的维度,马克思肯定了资本主义大工业“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从而消灭了各民族的特殊性”[4](P144)。但是,也正是在世界历史的进程中,在世界市场和普遍交往的基础上,由于现代工业和商业的扩展,极大地改变了以地域为特征的民族史时代,使处在闭关自守状态的一切民族在走向普遍交往的世界历史进程中,不可避免地都卷入到世界文明中来。在这场声势浩大的、由资产阶级主导的资本主义化运动中,“它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4](P277)马克思肯定资产阶级在世界历史中的作用,并不是为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和社会制度张目,而是通过辩证的批判态度来透视资本主义社会的有限性。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之前,马克思批判的对象主要是德国的封建专制制度,此后,马克思主要是批判资本主义经济形态,特别是通过《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著作对资本主义化从历史和现实两个维度进行了详细的考察,深刻地揭示了资产阶级作为主体性存在在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进程中的暂时性、局限性。在资本主义化的运动中,由于资产阶级对剩余价值的贪婪索取和无节制的本性追求,整个资本主义社会日益陷入“商品拜物教”的严重对立之中,从而使人和人的关系完全变成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并“把人的尊严变成了交换价值”[4](P275)。由此可见,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是以“现实的人”为出发点的,这正是世界历史理论合目的性要求,也是马克思从主客体关系中反思世界历史的生动体现。马克思指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而“个人是什么样的,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4](P68)。作为理论的出发点,马克思所考察的“现实的人”就是以一种非人的方式存在的无产阶级。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阶段个人的发展状况的具体分析,马克思明确地将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状态,称之为“偶然的个人”,这也就意味着这一“现实的人”还不是真正的个人。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要获得个人自由和解放,或者要以牺牲个人自身丰富的个性为代价,或者要以牺牲大多数人的自由发展为前提。通过对“现实的人”的生存境遇的考察,马克思批判了资本主义化反人类性、反自由的本质特征。

不仅如此,资产阶级还通过广泛开拓世界市场,“迫使一切民族……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迫使它们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谓的文明,即变成资产者。一句话,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4](P276)自从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以来,在资本主义的主导下,整个世界也就被纳入到一个全球化时代。全球化和世界历史的初始进程同步,但这是两个有着根本区别的范畴。前者是由资产阶级主导的世界发展的一体化格局,后者则是由无产阶级主导的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但由于世界历史是由资产阶级开启的,所以长期以来,全球化和世界历史被理解为同一历史进程中的两个侧面,这一认识无疑不仅没有认识到世界历史的真实意义,而且严重地掩盖了资本主义化的本质。马克思以现实为依据彻底地戳穿了这一历史假象。资产阶级“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的事实表明,资产阶级所主导的全球化运动对世界的影响是有限的,尽管它是世界历史展开不可逾越的时空地带,但它不是也不可能是人类社会的本质所在。未来社会的理想性体现在世界历史的现实本质规定之中:无产阶级的解放和人类解放的一致、个人的自由和一切人的自由的统一。

三、实现无产阶级的解放和人的自由是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价值旨归

“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5](P119)可以说,整个哲学史就是一部反思、探索人的发展如何可能和如何必要的认识史。这一主题的确立可以追溯到苏格拉底。苏格拉底将哲学从“天上”拉回“人间”,标志着人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中心地位开始得以确立。即使在漫长的中世纪神学思想中,人的地位在至高无上的神的笼罩下仍能以各种形式反映出来。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开始将人的地位抬至和神平等的地位,这是古希腊人学思想的“复活”,尽管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们还不能否认神在历史中的主宰地位和支配作用。在此之后,以康德为代表的理性主义和以维科为代表的人文主义这两股思潮沿着不同的路径,分别地将神从不同的哲学王国中清理出去,极大地推进了近代哲学对人的认识。

资产阶级虽然开启了世界历史的序幕,并取得了全球化运动中的领导权,但这不表明资产阶级就是世界历史的真正主体,恰恰相反,资本主义这种引领全球的地位是暂时的。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实质是“对他人劳动力的支配”[4](P84)。在这一条件下,资本逻辑所具有的强大现实力量,决定了在社会中对人起支配作用的是资本关系、物的关系,这因此使“现实的人”丧失其个性,其生存意义仅限于工具性价值。资产阶级通过对生产资料的占有,进而占有工人阶级本身,使资本主义社会各个领域全面异化。异化的出现意味着资产阶级对工人阶级全面的剥削和统治关系的形成。因此,马克思的异化思想表达了他对无产阶级生存处境的哲学批判和经济学批判。

在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过程中,马克思指出:“单个人随着自己的活动扩大为世界历史性的活动,越来越受到对他们来说是异己的力量的支配。”[4](P89)在资本主义化的历史进程中,尽管个体从形式上获得了独立,但是单个人的活动却越来越受到以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为基础的各种“异己的力量”的支配,所以,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境遇中,这只不过是以人对物的依赖性取代了人对人的依赖性。为此,马克思以人学的视野审视了资本主义化的实质,表明世界历史并未真正实现。马克思认为,这也是“具有某种同样的经验根据”:只有“每一个单个人的解放的程度是与历史完全转变为世界历史的程度一致的”[4](P89)时候,世界历史才具有其真实意义。而要实现个人的真正解放,就必须推翻现存制度——资本主义制度,实现共产主义,因为只有如此,“单个人才能摆脱种种民族局限和地域局限而同整个世界的生产(也同精神的生产)发生实际联系,才能获得利用全球的这种全面的生产(人们的创造)的能力。”[4](P89)

由此可知,无产阶级的解放和个人的自由就成为世界历史宏大叙事中的真正主题。资本主义社会的开始不仅意味着世界历史拉开序幕,而且更预示着无产阶级的诞生,因为无产阶级本身就是世界历史性的。马克思指出:“当每一个民族的资产阶级还保持着它的特殊的民族利益的时候,大工业却创造了这样一个阶级,这个阶级在所有的民族中都具有同样的利益,在它那里民族独特性已经消灭,这是一个真正同整个旧世界脱离而同时又与之对立的阶级。”[4](P115)这一阶级就是无产阶级。当资产阶级“还保持着它的特殊民族利益”的时候,它是不能真正完成世界历史这一重任的。马克思认为,这一历史重任只能历史地落在无产阶级肩上,由无产阶级“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4](P307)。只有无产阶级才是世界历史的真正主体性存在。无产阶级产生于现代大工业时代,是“在世界历史意义上……作为‘世界历史性的’存在”[4](P87)而存在的,是自觉成长起来的真正主体。只有无产阶级才能将自身的解放和人类的解放有机地结合起来,开创人类社会新的美好的未来,彻底完成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

世界历史的形成不仅给无产阶级的诞生创造了历史条件,而且也赋予它神圣的历史使命。人的发展的核心价值是人的自由,而要实现人的自由,就必须使人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与社会的关系中、人与自身的关系中获得解放,而这其中的关键命题就是人从社会关系中获得解放。马克思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4](P56)在不同的社会条件下,“人的社会关系的总和”总是一定的,是“定在”,而这一“定在”往往就规定了人的不同的时代本质。在资本主义社会,它是不可能“使每一个人都能自由地发展他的人的本性”[5](P626),这是因为人的本质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已经异化了。为了根除资本主义社会“异化”这一扭曲人的本质问题,马克思经历了从哲学批判到经济学批判,也就是从理论批判到现实批判的路径,终于形成了对人的本质及其发展的科学认识。马克思认为,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对资本主义真正的革命的现实批判:实现共产主义,使个人的自由和人类的自由真正统一。马克思说:“无产者,为了实现自己的个性,就应当消灭他们迄今为止的社会的生存条件,即消灭劳动,……他们应当推翻国家,使自己的个性得以实现。”[4](P121)在此,马克思明确地将社会发展最高价值目标定位于“有个性的个人”,而“有个性的个人”只有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才有其现实的规定性。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把共产主义理解为“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实现了的人道主义”[3](P23),这是从主观和客观的维度来理解人的自由,马克思认为“它是历史之谜的解答,而且知道自己就是这种解答”[3](P81);到了《共产党宣言》那里,马克思完成了他对未来社会的科学构想:共产主义的核心命题是“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4](P294)。自此,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真正意义就凸现在无产阶级的视线之中:为“每一个人的自由”也就是为“一切人的自由”而奋斗!这就是无产阶级解放思想的核心价值旨归!

把无产阶级的解放和人的自由紧紧结合在一起,这正是马克思哲学将革命的现实问题和批判的哲学思维结合起来的内在逻辑。但在马克思以前,囿于阶级自身的局限性,历史上所有的哲学家们并不能真正解决人的发展这一历史难题。马克思以革命的精神、科学的态度和实践的方式完成了哲学领域的“哥白尼式的革命”,其中自然包括了马克思以世界历史理论的形式表达了他对人的解放和自由的关注,具体说来,就是通过对世界历史的真正主体——无产阶级命运的关注,表达了无产阶级必须获得解放和自由的基本思想。无产阶级的解放离不开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革命斗争的目标就是实现共产主义,完成从“偶然的个人”到“有个性的个人”的生成过程。所以说,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实质就是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历史创造过程,而这一历史创造过程就是蕴含阶级解放和人类解放一致的共产主义社会真正实现的历史进程。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德)黑格尔.历史哲学 [M].王造时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

【责任编辑:龚剑飞】

世界历史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价值问题是社会主义与生俱来的基本问题,价值关系是社会主义实践中的基本关系。文章从社会主义价值的历史生成、发展演变和价值关联等七个部分,对社会主义价值的内在逻辑、科学内涵以及时代发展展开系统、完整、科学的反思,不仅能够科学地揭示社会主义的价值规定性和价值理想,而且也为当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实了理论基础,明确了致思方向。

【关键词】社会主义 价值 核心价值观

任何社会思潮和制度从来都是一定价值观念的产物,有其特定的价值取向,有其追求的价值目标,社会主义也不例外。价值问题是社会主义与生俱来的基本问题,价值关系是社会主义实践中的基本关系。社会主义价值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之魂,决定着社会主义的目标任务、发展模式和制度体制。对社会主义及其价值的历史把握和科学认识,是我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重大时代课题的基本前提,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社会主义价值的生成

在历史上,社会主义首先是被当作一种价值理想提出来的。“社会主义价值”回答的是社会主义“有什么好处”、“对谁有好处”,亦即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问题。马克思之所以批判资本主义,认为社会主义优越于资本主义,不仅在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容纳不了在其自身内部发展起来的巨大生产力,而且还在于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造成了人的异化,造成了广大劳动者被奴役被压迫的悲惨境况,造成了社会道德伦理的沦丧,而社会主义却能使人重新成为自然的主人、社会的主人和他们自身的主人。

社会主义的价值是如何生成的?我们从价值发生学角度来考察,价值是人类诞生并导致主客体的分化及对立统一,并建构认识—实践关系以后才产生的。在主客体混沌不分情况下,是无所谓价值而言的。应当明确,社会主义价值不是某种独立物或实体,也不是某种先验的存在,它实际反映的是客体属性对主体的功用。“‘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①,尽管这是句出自马恩经典原著且被李德顺先生称为“学术公案”的争议话语,但是它至少说明了价值是一个关系范畴,是作为一种特定的“关系态”或“关系质”而产生和存在的。价值既不是客体自身的存在与属性,也不单纯是主体的利益、需要、情感、态度、欲望,等等,甚至也不是人自身或其本质、本性本身。单纯的客体或主体方面,都不是价值;否则就堕入了实体思维之中。②由此可见,社会主义价值生成的始因是人类对美好生活和理想社会的需要,生成的基础是人类的历史实践,生成的实质是主客体之间需要与满足关系的不断生成的过程。

具体而言,首先,社会主义价值生成的始因是人类追求理想社会的需要。无论是东方设计的“大同”世界和“太平”世界,还是西方希冀的“理想国”、“乌托邦”、“太阳城”,无论是科学社会主义的“自由人的联合体”,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构建的“和谐社会”,都包涵有人类的价值诉求,折射着人类的理想之镜,即建立一个公正、合理、自由、平等社会的理想。

其次,社会主义价值生成的基础是社会主义是“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③。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对社会主义的人来说,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④社会主义的价值并非来自于某个先验的设定,也不是某个终极的静止状态,它就在现实的运动之中生成;这个生成过程只能在现实的前提和条件下发生,而不能脱离现实。社会主义价值的生成如同实践本身一样存在着从抽象到具体、从原始的丰富性到历史的具体性的逻辑展开。现实中发生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价值实践,就是在资本主义时代革命地改造现状的运动本身,即人民大众旨在寻求自身解放的社会实践本身。

最后,社会主义价值生成的实质是共产主义是“一个更高级的、以每一个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⑤马克思恩格斯所构想的共产主义是在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的觉悟极大提高的基础上建立的,社会主义则是一个社会生产力逐步走向发达,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为实现共产主义创造条件的历史发展阶段。社会主义价值的生成本质就是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迈进中奠定物质基础,張扬价值理想,凝聚社会共识,走向“世界历史”的过程。

社会主义价值的演进

从社会主义诞生的那一刻起,无论是理论的阐述论证还是实践的摸索证明,都时刻承载着人类对幸福生活和理想社会的追求梦想。这种追求凝聚着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智慧与思想。从柏拉图的“理想国”到莫尔的“乌托邦”,从马克思恩格斯的“自由人的联合体”到列宁的“和平、土地和面包”,从毛泽东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到邓小平的“共同富裕”;从古希腊到英国,从德国到法国,从俄国到中国,我们看到,社会主义作为一种价值追求,承载着人类对完美世界的渴望与梦想,是世界梦,也是中国梦。

社会主义价值的演进是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社会主义价值伴随历史的进程,在凸显中演进,在演进中凸显。我们看到,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发展,历经500年,其中有高潮与低潮,有成功与挫折,可谓跌宕起伏、波澜壮阔。在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既有像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这样伟大的理论家、革命家的鞠躬尽瘁,也有无数的仁人志士为社会主义的创立和建设付出的辛勤劳动甚至宝贵生命。社会主义是历史的选择与人民的选择的统一。我们看到,社会主义价值理想的实现是极为不易的,社会主义事业是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使命,不能苛求创立和建设社会主义的先驱者们在十全十美中迅速建立起美好甚至完美的社会主义,也不能苛求在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摸索中不犯任何一点的错误,社会主义没有教科书、现成的答案,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只能在摸索中奋发与前行,在改革中推进与完善。同时,社会主义的价值不是从公平、正义等道德的概念或原则出发来塑造的,而是伴随着动态的实践逐渐在具体的历史条件下显现的。

社会主义价值的演进是人民的创造与选择。社会主义是伟大而光荣的,而这种伟大与光荣属于人民,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主义的缔造者。社会主义价值也因人民而存在,为人民而实现。依靠人民,为了人民,这是社会主义价值最本质的内涵要求,是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的本质逻辑。我们每一位共产主义理想的追随者、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始终用非凡的智慧和勇气把社会主义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实践创新等的工作完成好,始终要把社会主义价值的实现与人民群众的福祉结合在一起,让社会主义的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价值实现的成功典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开创的,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同时也是社会主义价值实现的成功典范,是中国人民对世界社会主义事业做出的探索与贡献。建设社会主义没有固定模式,而是一个创造性的历史实践的过程,在历史的条件下,我们是在经济基础较为落后、思想文化受封建历史传统影响较深的底子上开始建设社会主义的,我们还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这些复杂因素的存在,都决定了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学习包括资本主义国家在内的一切先进技术和思想,坚持从实践实际出发走自己的道路,做好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工作,这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主义价值实现的必经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必将为人类社会主义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社会主义价值的系统

从本质上讲,社会主义的社会形态或制度体系是社会主义价值系统的实体化和具体化。

社会主义价值系统是由多个社会主义价值所构成的特殊系统,这个系统中的各个特定价值相互依存且相互作用,从而形成并表现为一个要素的集合体、机理的统一体和功能的综合体。由此可见,社会主义价值系统是诸多价值维度及其具体价值交织而成的总和或网络,故研讨社会主义价值系统必须从一个合理的“参照系”即价值维度体系去说明。事实求是地讲,这样的维度非常多,但人类的社会形态总是处于一定历史阶段上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等“格局”的总和。“总的说来,能被一定历史时期的最广大人群认可和践行的价值系统,总是与这个阶段上的生产力的总水平、制度的总状态、文化的总状况和社会的总趋势相一致。”由此,可以具体地探析社会主义价值系统中所蕴藏的经济价值、所内含的政治价值、所包纳的文化价值、所涵蓄的社会价值、所囊括的生态价值。在社会主义价值系统中,每个价值抑或价值子系统都在自己的位置和维度上发挥各自的特定作用。在此基础上,还必须从整体的视阈和综合的路径去求索社会主义价值的系统图景和系统规定性。社会主义价值系统的生成、存在和发展,就是要实现该系统在整体上的总效应的丰满、飞跃和彰显。

社会主义价值系统还是一个可以而且应当进行人工调节和人为优化的系统,这就要求恰当地择取、依据和应用一定的对其进行构建的“标尺”。首先,必须坚持客观性而克服主观性。如是而言,在论析社会主义价值系统时,应当首先把社会主义价值系统作为一个客观的系统加以对待,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其次,必须坚持全面性而克服片面性。换言之,必须摒除简单化或绝对化等片面性思维,从而突出整体审视和区别对待等全面性思维,进而立足社会主义社会的宏大整体、统观社会主义价值系统的全局联动、着眼社会主义发展的长远未来。再次,必须坚持动态性而克服静止性。其基本要求就是要着重从系统与要素、系统与外界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去进行辩证的、综合的动态剖析,以实现社会主义价值系统的结构塑造、动态运行和功能发挥达到最佳状态。

社会主义价值的功能

社会主义是一种思想、一种运动、一种制度、也是一种价值。作为价值的社会主义朝向,始终是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基本诉求,源动着作为思想的社会主义实现理论创新,推动着作为运动的社会主义实现蓬勃发展,维系着作为制度的社会主义实现民富国强。价值视域下的社会主义一方面支撑着对历史彼岸的理性王国或自由王国的信念,支撑着对人的自由本质和社会的自由尺度的意识与自我意识,为我们的现实社会生活提供一种理想性的价值参照和超越性的价值图景,有效地搭建起理想与现实、超越与世俗之间的有机关联;另一方面,在具体的经济和政治生活中,作为价值的社会主义为多元化的个体与共同体以及他们之间的自由交往和平等互动提供着权利和义务的边界,形成具有社会主义属性的制度体系和社会交往。

从上述视角出发,社会主义呈现出一种价值的结构谱系,其终极价值指向人的自由全面解放,且以公正平等、自由民主、共同富裕、和谐发展等基本理念为价值支撑。这些基本的支撑价值在具体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与社会主义发展的地域特色相结合,呈现出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如在党的十八大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明确提出在国家层面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信念,在社会层面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理念,在个体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观念。

总括而言,社会主义的价值不仅是系统的、完整的,也是历史的、具体的,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反映,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的核心,社会主义法律制度的灵魂,这一逻辑演进表征着社会主义价值的功能性指向。即在社會主义的理论发展和现实推进过程中,社会主义价值发挥着批判与建构功能、规范与凝聚功能、维护与创新功能、引领与整合功能,为社会主义理论发展和现实推进提供了理念支撑和精神动因。

当前,建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价值,明晰社会主义价值的价值方位和功能指向是前提,需要对社会主义价值展开理论地、历史地、时代地考察,思考社会主义价值的理论升华、经验总结和时代境遇,着力从社会主义价值功能彰显的底线维护、机制建构、方式创新、领域拓展等方面,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的建构路径,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对社会主义价值的归复与发展,在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信息网络化、文化多元化的复杂时代境遇下促进社会主义价值的功能发挥。

社会主义价值的环境

社会主义价值环境是指社会主义价值所面对的外部客观存在。具体是指影响社会主义价值形成、发展和社会主义价值传播、实现的一切外部因素,即与社会主义价值有关的并对其发生影响的外部因素。一般来说,社会主义价值环境可分为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宏观环境主要是指社会主义价值所面临的国际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环境,微观环境是指社会主义价值产生、发展的特定历史阶段所面临的具体环境。宏观环境对社会主义价值的形成、发展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微观环境对社会主义价值的形成、发展也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和制约作用。环境是社会主义价值生长的土壤,直接影响着社会主义价值发展的广度和深度。社会主义价值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呈现出不同的内涵,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人们对社会主义价值的认知和重视度也不同,随之社会主义价值的影响力也不同。诚然,无论社会环境如何变化发展,社会主义都代表着一种与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息息相关的价值追求,具有自己独特的价值目标。

社会主义价值诞生于既定的历史环境,也经历了一个复杂的过程,使社会主义价值的发展充满着各种风险。社会主义价值经历了农业文明时代的启蒙、工业文明的萌芽和崛起,尤其在全球化进程中,人们越来越关注社会主义价值研究,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使得这方面研究更为扩大,社会主义价值在实践中逐渐扩大着影响、绽放光芒。进入新世纪新阶段,社会主义价值面临的国际局势发生了新的深刻变化,社会主义中国的国内环境也在不断调整,这些层出不穷的新情况新问题,在为社会主义价值提出挑战的同时,也为社会主义价值的实现提供了新的平台。

社会主义价值的传播

社会主义价值的形成,既是渐进的、历史的过程,也是由矛盾斗争到形成共识的过程,既要承袭传统文化的脉络,又将汲取现代文明的养分。这一动态的、发展的特点决定了社会主义价值与传播之间的密切关系。一方面,传播是社会主义价值构建的重要手段。任何一个社会都有自己倡导的价值理念,这不仅仅因为一个国家、社会的价值理念是建立和维护这个国家政权的重要手段,是各国各政党的精神旗帜,还因为价值理念具有社会教化和整合的功能,是民族国家的精神纽带,决定了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决定了国家的长治久安。传播媒介作为精神文化产品的重要载体,作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主要阵地,不论在东方还是西方,不论在过去还是现在都是社会核心价值构建的主要手段。因此,对于社会主义而言,传播更应当成为社会主义价值建构的重要手段;另一方面,社会主义价值决定了传播的导向。绝对的传播自由是不存在的,传播应当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传播应当进行自我约束。而决定传播导向的,主要是这个社会所倡导的核心的价值理念。当前,我们以“三个倡导”为指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我们应该坚持的传播导向。

新世纪、新阶段,社会主义价值的传播环境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形成了一个以传播的全球化、信息的多元化、文化的大众化以及社会的媒介化为表征的新的传播态势。面对新的传播态势,审视我们在社会主义价值传播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从传播主体来看,社会主义价值传播者的理论水平、传播观念、专业素质有待提高;从传播对象来看,社会公众的认知理念、生活方式、价值取向等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向;从传播内容来看,社会主义价值的内容抽象,民众接受度不高,导致主导价值面临边缘化危险;从传播介体来看,传播媒介自身的发展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对社会主义价值传播的影响,具体表现为媒介传播的重心偏移、缺乏引导以及媒介的人性化追求所导致的价值观多元化。因此,新的媒介环境下,要着力建构社会主义价值的传播系统。一要坚持以人为本、价值主导、协调建构的基本原则。二要明确社会主义价值传播系统构建的着力点,即加强宣传,增进广大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价值的认同;更新理念,充分发挥媒介的议程设置功能;创新方法,扩大社会主义价值的传播领域。三要着力构建社会主义价值传播系统的融入机制,即将社会主义的共同价值追求融入个体的价值追求之中,将社会主义价值的内涵融入到大众化的话语表达中,将社会主义价值的具体要求融入到日常生活的场景中。

在此基础上,积极促进社会主义价值的全面深入传播。首先,要抓好学校教育、干部教育和公民教育的主渠道教育,健全社会主义价值传播的核心路径。其次,要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传播制度,倡导文明的行为规范,保障社会主义价值传播的全面践行。再次,要开发精神产品,营造社会主义价值传播的文化氛围,即,坚持正确的文化导向,弘扬主旋律;坚持文化的兼容性,推广优秀作品;坚持社会效益优先,抵制低俗之风。最后,要争夺话语权,扩大社会主义价值传播的国际空间。即加强传媒国际化的进程,扩大社会主义价值的对外传播;提高民族文化自信心,加强蕴含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文化传播;着重说明阐释,深化社会主义价值观内涵的对外传播,尊重传播规律,创新传播方法,提高社会主义价值传播的有效性。

社会主义价值的实现

社会主义价值的实现既关乎社会主义的发展和繁荣,又关乎人民群众的现实福祉与理想信念。从某种意义上说,社会主义价值的实现也是社会主义自身价值的最好证明。社会主义价值的实现是复杂的,其中需要着重把握其阶段性特征与条件性基础。社会主义价值的实现具有阶段性。社会主义价值的实现不是一蹴而就的,从总体上而言是一个不断推进的历史进程,具有鲜明的阶段性特征。究其原因,首先,在社会主义价值实现的进程中,人的主體性的发挥既表现在对包括资本主义在内的已有文明成果的接受与传承,又表现在可以根据新的情况对待历史、创造未来,社会主义价值实现的内涵由此更为厚实;其次,人的需求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生着改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我国的实践也充分表明,社会主义的价值实现在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性需求、温饱性需求等方面呈边际递减趋势,而社会主义的价值实现在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社会公平正义需求等方面则呈上升趋势;再次,在社会信息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思想多元化等的世界发展大势下,拜金主义、个人主义、自由主义与价值主体自我化、价值取向功利化、价值目标短期化之间相互寄生,相互影响,共同反映出某些个体、某些群体对社会主义价值实现的焦虑和跑偏症候还一定程度地存在着。

社会主义价值的实现需要具备诸如主体确立、物质基础、制度安排、机制建构、介质平台、认知引领、管理提升等相应的条件基础。就其中的主体确立而言,首先,人民是社会主义价值实现的主体。一切事物的价值都是对人而言的价值,没有人的存在,价值就既没了可依附,也没了可判断。社会主义价值也是如此。社会主义价值因人民而存在,为人民而实现。同时,社会主义价值的实现始终离不开人民的生产实践、社会实践,只有通过现实的人民以及人民现实的实践活动才能去不断创造社会主义价值,不断实现社会主义价值,不断体验社会主义价值;其次,社会主义价值的实现离不开人民对社会主义正确的价值判断。价值判断是价值选择、价值实现的基础和前提。在社会主义价值判断上,需要将个体、社会、国家与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价值准则、价值评价、价值环境、价值传播等诸多的价值要素紧密结合在一起。从这个角度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这些价值要素相结合的凝练概括与集中体现。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主义价值判断也深刻反映中国人民对社会主义独特的价值诉求,反映中国人民对于社会主义价值实现的不懈追求;再次,人民的价值追求与社会主义的价值实现具有一致性。一方面,人民的价值追求与社会的价值实现之间所具有的一致性构成了中华民族生息绵延的主航道,演绎出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主旋律,推动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进程。另一方面,社会主义的价值实现也客观上要求必须协调好社会主义价值满足与人民价值需求之间的关系问题,要让人民在实现社会主义价值目标、国家价值目标的过程中也同时能够更好地实现个体的价值追求,从而为社会主义更好、更高价值的实现创设出更有利的群众基础与社会环境。

社会主义价值在中国:由自发到自觉

任何成熟的国家和民族,适应时代变迁与社会变革要求的核心价值观的形成与嬗变,都会经历一个从自发孕育阶段到自觉培育阶段的飞跃。我国从早期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历史进程中,对于社会主义价值问题的不断探索和反思,摆正了社会主义发展的价值朝向,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基调。随着时代发展和历史进步,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变得日益重要,完成这一时代使命的第一个步骤就是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重大命题和战略任务,进而,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使命,此后,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正式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4字定性为国家、社会和公民个人三个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长期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和发展中形成的关于社会主义价值的认识结晶,全方位反映了社会主义价值的一些基本特点,是对社会主义价值性质与内涵的深刻阐发,是对社会主义价值学说的充实与发展。

社會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思想体系阐明的、社会主义社会制度要求的、参与社会主义实践运动的人们应当持有的核心价值观。需要指出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际上指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体系),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价值观,即作为“主体关于主客体之间所有价值关系的基本看法或总的观点”的价值观。“在主体的评价活动中,实践基础上所形成的价值意识在主体意识中不断反复,就会以‘逻辑的式’的形式积淀为价值观念。”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关于核心价值尺度、价值评价和核心价值取向、价值追求这两方面的“逻辑的式”。党的十八大报告和中共中央《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概括,就是社会主义要求的价值尺度、价值标准和价值取向、价值追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价值的内在关联体现在,社会主义价值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依托的反映对象,是对社会主义价值集中的观念表达。党的十八大强调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提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力图从社会主义价值角度考察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理论与实践历程,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和指导具体的社会主义实践过程,推动社会主义建设的价值回归。因此,当前要在坚持社会主义本质、反映社会主义价值、遵循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上,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澄清社会主义价值本源,消除对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误解,并结合全球化时代、信息化时代的崭新时代特征,不断深化价值研究新途径,创新价值研究新视野,赋予价值研究新内涵,拓展价值研究新领域,进而科学描述和阐释未来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的价值言说。要在积极参与全球化的过程中,广泛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国际化、市场化和大众化研究。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社会主义价值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在关联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2AKS005)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年,第406页。

②孙伟平:《价值哲学方法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259页。

③④《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39页,第196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683页。

⑥陈新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论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26~27页。

责编 / 张蕾

世界历史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共产党宣言》中蕴含着马克思丰富的世界历史观思想。历史与时间是世界历史观的理论前提,马克思在黑格尔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了其人文主义的世界历史观理论。全球化是世界历史观的当代表现,也是消灭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的历史路径之一。

[关键词]世界历史观;全球化;《共产党宣言》

[作者简介]宋丽青(1994-),女,汉族,浙江海宁人,浙江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历史与时间

(一)时间维度下历史的存在方式

“历史”作为一般概念,其基本意义即为“过去”。时间在最一般意义上可以统一地表达为生成、变化,过去、现在、将来乃时间自身的“三位一体”。三维时间实质上乃是以自身为标尺、为生活实践的需要而标示时间的结果。单纯个体是不足以言历史的,历史本质上属于人类的存在,是“我们”的过去。历史乃时间中的历事。

“现在”正是“过去”的“将来”。在时间为之流变的理解中,“将来”是至关重要的维度,正是在将来中时间显现出其内在之“可能性”的意蕴。在可能性维度上叠加人的维度,历史进而显示出自由这一规定性。人不单是拥有历史,而是本身就是历史性的。①

(二)世界历史观就是宇宙观

第一,同一空间、不同时间,观察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例如从封建社会看资本主义社会,那么资本主义社会就是发达的、先进的。“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相对于漫长的封建社会,“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②

第二,同一时间、不同空间,观察事物变化的规律,例如在当今世界视野中,观察分析东西方问题,即分析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制度和以中国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制度,那么人们对于两个国家与两种制度的现状和前景,有着不同的观点。

第三,不同空间、不同时间,观察事物变化的规律,资本主义尽管在现在仍以各种形式排斥、抵抗着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制度在现阶段也没有完全发挥出它的优越性,但是从长远来看,“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③

二、马克思主义的世界历史观

(一)黑格尔的世界历史观

黑格尔认为,“日耳曼精神是现代世界的精神,日耳曼民族注定是基督教原则的负担者……基督教世界是一个完成的世界……(根据基督教世界)将现代世界划分为各个历史时期”,“自由”意志的逐渐展开是从东方开始的,希腊是历史的青年时代,罗马是历史的成年时代,日耳曼世界中“世俗性”意识到它的真实的道德价值,和“合理地自由”告成的时期,即黑格尔认为的“精神”开始意识到它的“自由”的時期,也即是从宗教改革到其所处的时期就是现代。“各日耳曼民族在基督教的影响下,首先取得了这个意识,知道人类之为人类史自由的”,而“世界历史无非是‘自由’意识的进展,这一种进展是我们必须在它的必然性中加以认识的。”他认为实现世界历史的手段是国家中的道德自由,具体体现为“自由的观念”和为“利己的企图”体现的“热情”。④

(二)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观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马克思首次对“世界历史”进行阐述,他认为“世界历史”就是“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越是扩大,各个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⑤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是从生产力、分工、交往的角度分析世界历史的形成。而在《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中,马克思从五大方面构建了世界历史的图景:生产力、资本、上层建筑、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共产主义。这是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另外从《宣言》本身的传播广度影响之大来讲,《宣言》无疑是马克思世界历史观的代表作。

三、世界历史观的当代表现就是全球化

(一)“全球化”的概念界定

本文认同沈为英对“全球化”概念的理解:“全球化指的是人类活动逐渐突破民族、国家、地区的地域限制以及制度、文化、思想观念等方面的障碍,在经济、政治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和各个领域密切联系与交往融合,使世界日益联结成有机统一整体的客观历史发展过程和趋势。”

(二)全球化是世界历史的特定阶段

“全球化”这一词语自20世纪80、90年代真正提出以来,人们对全球化关注的不断升温,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世界各国已深入全球化的背景下,它们在思考自己的生存与发展时,都无法直接绕开或忽视这一现实,无法脱离与他国的联系而孤立地谋求生存和发展。

当代全球化应当是世界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特定阶段。换言之,历史走向世界历史的转向在当代主要表现为走向全球化的过程。在《宣言》中,马克思没有明确提出“全球化”的概念,但是其对全球化的过程做了具体论述。这是一个以经济全球化为基础,然后从经济全球化延展到政治、文化全球化的展现。资产阶级“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它“使人口密集起来,使生产资料集中起来”,由此产生的经济全球化的必然结果就是“政治的集中”,马克思鲜明的展示了资本主义时代,经济政治的全球化带来了文化的全球化以及社会其他方面的联系。

(三)世界是全球化在空间范围内经济流动的容器

在《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表达了空间是蕴含着社会关系生产和再生产过程的观点。马克思、恩格斯看到了资本空间扩张导致的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货币流通、消费和服务等经济活动已经超越了国家和地区界限,封闭、独立的经济运行模式被打破,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加强。“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开发,到处建立联系。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资产阶级)工业所加工的,已经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来自极其遥远的地区的原料;它们的产品不仅供本国消费,而且同时供世界各地消费。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

(四)历史呈现普遍性和特殊性矛盾交织及超越

《宣言》中指出,“资产阶级在它已经取得了统治的地方把一切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园诗般的关系都破坏了。它无情地斩断了把人们束缚于天然尊长的形形色色的封建羁绊,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它用公開的、无耻的、直接的、露骨的剥削代替了由宗教幻想和政治幻想掩盖着的剥削……(资产阶级)把这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资本主义的社会中,服务于少数人的特殊的利己主义掩盖了真实的普遍性历史,那是一种人性中所固有的私向化追求、自由意志、利己主义、贪婪和冷酷歪曲了理想的普遍的“善”的倾向。

四、全球化是实现共产主义的历史路径

(一)全球化为“两个必然”奠定坚实基础

经济全球化也带来了危机全球化。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宣言》中充分肯定资产阶级及资本主义社会处于上升阶段所具有的历史进步性,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资产阶级社会进一步发展后的历史局限性,这是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深刻体现。他们在肯定资产阶级历史作用之后接着说:“我们眼前又进行着类似的运动。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资产阶级的所有制关系,这个曾经仿佛用法术创造了如此庞大的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现在像一个魔法师一样不能再支配自己用法术呼唤出来的魔鬼了”。

(二)全球化为“无产阶级”的联合提供空间和路径

马克思认为,交通工具的发展使资产阶级得以利用时间消灭空间,为资本的地理扩张提供了便利,但是航海业和铁路的发展在服务于资本的同时,也为无产阶级在不同地域上的联合奠定了基础。“最初是单个的工人,然后是某一工厂的工人,然后是某一地方的某一劳动部门的工人”,“工人越来越扩大的联合”,“这种联合由于大工业所造成的日益发达的交通工具而得到发展,这种交通工具把各地的工人彼此联系起来”。“中世纪的市民靠乡间小道需要几百年才能达到的联合,现代的无产者利用铁路只要几年就可以达到了。”而在数字全球化的今天,互联网的神奇速度和辐射范围,只需要几秒的时间。马克思、恩格斯呼吁无产阶级借助于交通运输技术进步的契机联合起来,消灭私有制,消灭资本积累的基础,真正实现人的解放和自由发展。

(三)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暂时性

必须强调的是,“两个必然”中包含着“两个绝不会”。《宣言》在揭示资产阶级灭亡和无产阶级胜利不可避免的世界历史趋势的同时,也在另一篇文章《〈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给出了为何资本主义仍“欣欣向荣”,没有灭亡的原因:“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绝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绝不会出现的”只有不断扩大市场的范围,使资本具有空间扩张,不断形成世界市场,才能使资本主义存续下去。资本的本性就是限制地攫取最大利润,资产阶级奔走世界攫取利润从而开创了世界历史,即世界总有被开拓完的一天,当没有市场时,那就是资本主义灭亡之日。

[注释]

①周建漳.历史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30-75.

②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共产党宣言[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32.

③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共产党宣言[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40.

④黑格尔.王造时译.历史哲学[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8-89.

世界历史论文范文第5篇

1. 谈一谈思想解放对社会进步所起的作用。 思想解放促进社会进步;推动社会发展;为新兴的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取代封建贵族提供了有力的支援;为资产阶级革命(改革)提供了思想武器等。思想解放促进社会进步;推动社会发展;为新兴的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取代封建贵族提供了有力的支援;为资产阶级革命(改革)提供了思想武器等。结合材料谈谈思想解放与社会进步的关系。思想解放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不竭动力;思想解放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阶梯等。

2. 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对人类历史的共同影响是什么? 都促进了(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3. 指出第一次工业革命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关系。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前提。

4. 谈谈应当如何辨证地看待第一次工业革命对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从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生产由蒸汽动力代替人力,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但使用蒸汽对资源的消耗比较大;对人类生活环境的污染也非常严重。启示: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注意社会环境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5. 日本“弃旧图新、迎头赶上”是哪一次改革实现的?这次改革的内容中哪条措施对日本影响最深远?明治维新。措施:提倡文明开化,大力发展教育。理由:提高了日本国民的文化素质;促进了社会进步。

6. 19世纪中期,美国、俄国、日本各国面临的社会问题是什么?分别是如何解决的? 美国:黑人奴隶制阻碍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南北双方矛盾尖锐,通过南北战争,北方胜利,废除奴隶制。

俄国:农奴制度成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障碍,并引发农奴制危机。通过1861年改革,废除农奴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日本:幕府的封建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幕府统治出现危机,通过倒幕活动和明治维新,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7. 请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主要资本主义强国是通过哪三种方式走上资本主义发展之路的?第一种方式: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推翻封建制度而走上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例如1640—1688年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789年开始的法国大革命。 第二种方式:通过民族解放战争,推翻殖民统治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例如1775—1783年的美国独立战争。 第三种方式:通过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逐步废除旧制度而走上资本主义的道路。例如俄国1861年的废除农奴制改革和日本1868年的明治维新。

8. 华盛顿、玻利瓦尔、章西女王三个人物有什么共同点?从三位人物斗争事例中,你有什么认识?共同点:反抗殖民统治。认识: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团结就是力量;落后就耍挨打;殖民地人民具有抵御外侮的坚定决心。

9.有人认为“三角贸易”是一种罪恶,也有人说“三角贸易”在客观上有利于历史的发展。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对上述观点进行综合评述。“三角贸易”导致非洲丧失大量劳动力,阻碍了非洲社会经济的发展,因而是一种罪恶;“三角贸易”使美洲出现黑人奴隶制,为新大陆开发提供了劳动力;促进了欧洲资本原始积累,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客观上有利于欧美非三大洲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和近代整体世界的形成。

10.为什么说“英国引领了这一历史发展的潮流”? 英国最早进行并率先完成工业革命。 11.交通工具的发明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缩短了地区间的距离,有利于各地区之间的交往和国家的管理;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带来了环境污染等。 12.美、日、俄三国的崛起之路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什么启示? 坚持改革开放,善于学习先进文明成果;重视教育和人才的培养;维护国家统一,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对西方文明不能生搬硬套,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坚持民族团结、民族平等、共同繁荣原则等。

13. 为什么马克思把《独立宣言》被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 :《独立宣言》的颁布早于《人权宣言》。《独立宣言》以法律文献的形式规定了人的基本权利早于《人权宣言》。 14. 谈谈煤炭和石油的大量开采和使用对人类生活、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影响。煤炭和石油的大量开采和使用,大大促进了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但也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引发资源环境问题,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5.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科学技术的认识?科学技术是社会进步的核心动力,但也是一把双刃剑,我们要化害为利,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观点,爱护环境,保护我们的家园,绝不可以环境为代价发展科技。

16. 马克思主义由哪几部分组成?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

17.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有什么重大意义?《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18. 汽车和飞机的发明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

促进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提高了生产能力,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19. 瓦特改良的蒸汽机与电力的广泛使用有哪些共同作用?都使人类进入了新时代;都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了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都改变了人民的生活方式,提高了生活质量。

20. 目前,交通工具又有重大发展,请你举出一项新成就。高铁列车、太阳能汽车、超音速飞机等。 21.请你对如何减少科学技术发展过程中的负面影响,提一点建议。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提高环保意识;发展高科技过程中注意趋利避害;将科技用于造福人类等。

22.请你谈谈对日、俄两国能够跻身世界强国之林的认识。顺应历史潮流,抓住历史机遇;只有不断变革、创新,才能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等。 23. 交通运输方式的演进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大贡献。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节省了人们出行的时间;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扩大了人们活动的范围;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加快了城市化的步伐。

24. 林肯:“一幢裂开的房子是站立不住的。我相信这个政府不能永远维持半奴隶和半自由的状态。”“房子”指的是什么?美国。“半奴隶和半自由的状态”指的是什么?“指北方资本主义制度和南方黑人奴隶制度并存。“裂开的房子”是指当时正处于南北分裂有两种不同制度的美国社会。

25.推动欧洲社会巨变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文艺复兴奠定了思想基础、海外殖民扩张与掠夺奠定了物质基础、工业革命推动了科技创新与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

上一篇:初二历史论文下一篇:初中政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