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主义范文

2023-11-28

人文主义范文第1篇

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人文主义精神是当时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的社会思潮;其性质是一场资产阶级文化运动。文艺复兴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要求复兴古希腊及罗马的文化,提倡理性。其本质是正在形成中的资产阶级在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名义下发起的弘扬资产阶级思想和文化的运动。

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的思想核心,提倡以人为中心,反对以神为中心。提倡个性解放,意志自由,认为人在世界上有追求幸福生活的权利;追求知识,重视实验科学,主张探索自然,用科学方法了解自然; 否认教皇和教会的绝对权威,揭露教会的腐败,嘲笑僧侣的无知。另外,人文主义肯定人的价值,认为人生来就是平等的,反对以出身、门第来决定个人社会地位的封建等级制度。人文主义者追求文学艺术的复兴,认为文学的根本价值在于能塑造人的灵魂。

人文主义的积极意义在于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成了人们思想的解放和观念的更新,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的等级制度。但是,人文主义本身也有其时代和阶段的局限性。它过分强调个人,容易造成主观随意性或极端个人主义。人文主义运动是显贵家族支持的豪华运动,是意大利享乐主义和古典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它本身是贵族式的,根本与人民大众无缘。

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文学的主流是人文主义文学。人文主义文学是表达人文主义思想的世俗文学。它以人的尘世生活为中心,以市民生活为重要描写对象。人文主义文学摒弃中世纪梦幻、象征的创作方法,自觉地运用现实主义方法,真实描写现实生活。人文主义文学常常采用方言俗语进行写作,为各国民族语言和民族文学的形成树立了典范。

文艺复兴运动是一场规模巨大的文化创造运动,他在复兴古典文化的旗帜下,出现了文学艺术的繁荣和近代哲学与自然科学的兴起,涌现了一批在人类文化史上永远闪光的巨人。文艺复兴前期,在意大利,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并称为“文学三杰”,他们写下了很多的文学巨著,响应复兴古典文化的号召,反对宗教神学对人的束缚,强调信仰自由。《神曲》是但丁的代表作,在《神曲》中但丁表达了他对教会腐败的鞭挞和对古典文化的崇尚,具有人文主义思想的萌芽,被恩格斯称为中世纪最后的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彼特拉克首先提出“人学”与“神学”是两个对立的概念,因此被誉为“人文主义之父”。他的笔下是现实生活中的美丽情感和喜怒哀乐,追求的是一种现实的幸福生活,表现出强烈的人文主义精神。《十日谈》是薄伽丘的代表作,其通过现实主义的描写,猛烈抨击教会的腐败和黑暗,具有强烈的世俗主义色彩,是文艺复兴人文主义作品的杰出代表。

16世纪是文艺复兴的末期,而意大利的艺术却空前繁荣起来,出现了意大利晚期文艺复兴“艺术三杰”——达芬奇、拉斐尔和米开朗基罗。达芬奇的代表作是《最后的晚餐》和《蒙娜丽莎》,《蒙娜丽莎》是一幅少妇肖像画,精华在于她的微笑令人产生无穷的遐想。这幅画以大自然为背景,以自然美来烘托女性美,产生一种更理想的效果。拉斐尔擅长于画圣母像,他笔下的圣母不再是过去宗教画中那种呆板而神秘的圣母,而是美丽温柔和充满母爱的世俗女性,但圣母的眼神略显哀愁,似乎预感到基督坎坷悲惨的命运。米开朗基罗善于雕刻和绘画,及有代表性的有雕像《大卫》和《摩西》、壁画《创世纪》和《最后的审判》。他的雕刻和绘画作品展示了人体美与内心美,歌颂了人的力量与伟大,充满人文主义精神,具有反封建的意义。

人文主义范文第2篇

现实中的农村问题基本上算是一个“边缘性”的话题。如果不是党和政府重视、政策扶持,“三农”问题很难有人乐于提及。尽管上推三代,绝大多数城里人都是“乡下人”。但是,提起“三农”问题不仅“城里人”不感兴趣,就是土生土长的“农村人”也懒得搭理。在很多人热衷于“与国际接轨”“言必称欧美”的学术领域,“三农”研究更容易被视为一个“去中心化”的课题。就是这样一个被“边缘化”的研究领域,方晓红老师和她带领的团队从2000年开始在江苏农村进行大规模受众研究,一“扎”进去就是8年之久。

8年来,方晓红老师和她的团队以对“三农”问题的极大热情与执著先后完成了4项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为了获取“三农”问题的第一手资料,她们走村串户、跋山涉水,足迹遍布江苏、湖北、四川等数省乡村,取得了丰硕成果,出版了“三农”研究专著2本,在国内外核心、权威期刊上发表了相关学术成果数十篇,其中《大众传媒与农村》一书获得了“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在方晓红老师执著投入与带领下,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农村传播研究从无到有,并一跃成为代表国内该领域顶尖水平的学术重镇。如今,继《大众传媒与农村》一书出版并获得广泛好评之后,方晓红老师又一本被业内权威学者孙旭培先生称为代表当前我国传媒与“三农”发展研究领域“最高水平的学术成果”与对我国农村传播学研究“具有承前启后的划时代的意义”的农村传播研究专著——《农村传播学研究方法初探》又摆在我们面前。由于“地缘”与“学缘”关系,我有幸成为方老师新著的第一批忠实读者。

仔细研读这本在国内农村传播学研究方法领域带有开创意义的专著,感到有以下几个鲜明特点:

首先是关爱的情怀。研究农村传播如果没有对农民、农村与农业的深切情感是不可能投入、深入,更不可能持久的。仅仅从学术研究能否出成果的角度出发,农村研究是个“冷门”,又有政策鼓励,偶尔为之或者找到一个可以“合为时而著”的选题的确可以出“成果”。但是,一个人能够在一个被别人“不愿为”的领域里“冷板凳”一坐就是八年,其中经历的辛苦用方晓红老师书中的话来说是“茶饭无味,脑汁几无”、“很难言传”。没有对“三农”问题的大爱挚情,是绝不可能有这种“八年抗战”精神的。

其次是本土的路径。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也被认为是传播学引入中国的而立之年。30年来,我国传播学研究从理论到方法走的都是“西天取经”模式。相当数量的传播学研究一直在做重复引进、消化与模仿之类的工作,适合中国国情,能够用来解决中国发展现实性问题的研究成果少之又少。北京大学教授林毅夫不久前在谈到当前这种“理论贩卖”模式存在的弊端时认为,“目前国际上尚缺乏可以指导发展中和转型中国家有效地推动经济、社会、文化、政治发展和转型,使得国家又好又快地实现现代化的成熟理论”,因此,当前国内学术研究应该“在政治、经济、社会科学各个领域,深入了解中国的历史,研究我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过去百多年来现代化成功和失败的经验,以及当前国内、国际社会的现实,创造性地构建一套能够揭示中国现代化的本质、面临的限制和机遇的新思想体系和理论观点”。方晓红老师对此深有体会,她认为“中国传播学理论的创立和研究方法的突破,最终离不开对本国现实问题的实证研究及理论提升”。8年来,方老师和她的团队一直在走一条乡村实证调查研究这种基础性的工作,搜集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走出了一条本土化的传播学研究理论与方法的自主创新之路。

第三是创新的手法。方晓红老师不是一个纯粹的“实证主义”研究学者,甚至在做农村传播研究之前,她还是一个“经验主义”、“思辨”及“感性”倾向比较严重又带有“艺术”想象与气质的“人文主义”学者。这不仅因为她出身于武汉大学中文系,“曾经一度将特别拗口的《离骚》整篇地给背了下来”,以及“自幼喜欢跳舞唱歌也喜欢乐器”的“文艺特长”①,还写作过一些不错的散文篇章等经历,而且,她后来转入新闻传播学研究也是靠新闻史这些非实证性的研究成果建立起自己的声望。但是,她在后来的农村传播研究中更多地有了“实证研究”的倾向,开始了从人文方法到社会学方法的转向。正是在这种转向过程中,方老师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色。她不纯粹采取实证调查的方法,而是在实证调查的基础上兼容了一些人文与经验的研究方式,创造了一种不拘泥于某一固定方法,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宜定性则定性,宜定量则定量的相对灵活的“柔性”实证调查研究方法。因此,她在“传播媒介对‘三农’的作用及指标体系研究”中,在“坚持数理思考”的基础上,针对新闻信息作为精神产品“有时很难用实物给予度量”“测不准”的特点,吸收了一些主观判断的“软指标”,从而使这套带有开创意义的指标体系有了更大的有效性与普适性。

除了研究方法的创新以外,《农村传播学研究方法初探》在广泛吸收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统计学、新闻学与传播学等学科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建立了一套前所未有的评价“三农”传播效果的“指标体系”,并提出了“拟合指数模型”、“悖指数模型”与“受众阈值模型”,并利用这些理论对《人民日报》等媒体“三农”传播研究做了大量的实证研究与文本分析工作,既用实践检验了“指标体系”的实用性,也获得了大量研究数据与成果。

最后是批判的眼光。这对实证研究来说是十分难能可贵的。实证研究向来被认为是与批判对立的研究。比如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霍克海默就认为“批判理论是同传统理论相对的”。阿多诺等批判学派成员甚至认为他们的研究是与实证研究“格格不入”的,认为“实证研究由于‘崇拜事实’而不能识别本质的领域”,而且“经验科学对事实的描绘是局部的、不完整的”,也是对总体“无能为力”的②。而对于一些涉及权威与级别都很高的党报研究,能够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坚持批判的眼光就更难得了。在对《人民日报》“三农”问题传播效果研究中,方晓红老师和她的团队采取科学的抽样与文本分析方式,“不隐恶”,“不虚美”,既客观肯定了《人民日报》在宣传“三农”政策,报道农村“新人新事、移风易俗”,塑造新时期农民形象等方面取得的成就,也尖锐指出了其中“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在农村社会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作用的议题还存在与“三农”总体报道重要性“不拟合”的问题。特别是根据充分的调查数据,尖锐地指出了当前一些媒介存在着“过多的农民‘增收’报道遮蔽了城乡收入巨大差距的现实状况,从而不利于引发舆论探究这一差距背后的体制因素,不利于解决城乡差距”的问题。③

“世界大多数是贫困人口”“世界大多数贫穷人当中,又主要是以农业为生计的。如果你懂得了农业,那你就真正懂得了穷人的经济学。” 温家宝总理在谈到“三农”问题时曾经引用诺贝尔奖获得者舒尔茨的话来说明农村问题的极端重要性。中国的基本国情是70%以上的人口生活在农村,在这种情况下,“没有农村的小康,就不会有全国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不会有全国的现代化”。农村、农业能否发展,农民能否富裕,需要有更多的学者专家从不同的领域给予充分的关注,农村传播研究就是其中事关农村、农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与农民观念更新、素质技能提升的一个重要方面。

为了我国“三农”问题的早日解决,也为了传播学本土研究能够实现更大跨越,方晓红老师和她的团队,不羡慕别人的“阳春白雪”,而宁做自己的“下里巴人”。她们无暇羡慕别人能够“仰望星空”,而是用更多的时间,更大的热情去“低头看地”,心甘情愿地做学术殿堂里的“乡下人”,做田野里的“守望者”,坐学术研究的“冷板凳”。我们期待方晓红教授今后在“三农”研究、在农村传播研究领域里谱写出更加美好的“田园牧歌”,结出更加丰硕的成果。

注释

①赵静、陆高峰:《1977年冬,一次不同寻常的考试》,《青年记者》,2007年第9期

②李彬著:《传播学引论》,2版,第313-315页,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

③方晓红著:《农村传播学研究方法初探》,1版,第107页,人民出版社,2008

(作者系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学博士生)

人文主义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形象的历史,高中思想史,教学策略

思想史是人类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社会发展过程中人类的理性思考,这部分内容也是高中历史教学的重要组成。受教材体例、教学理念和教师学识等因素的影响,目前在高中历史思想史教学中,存在着缺乏人情事理、知识没有结构、忽视思想内涵、教学视野狭窄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教师加强思想史教学策略研究。下面以马丁·路德的思想教学为例,谈谈对高中思想史教学策略的思考。

学生若没有感受到具体、形象的历史,不能形成历史的表象,就很难形成历史的概念和认识历史的本质。①在重大思想形成的过程中,人的因素是不可忽视的,思想理论成果与思想家的人生经历是有密切联系的,体现的是思想家在面临社会和人生重大问题时的思考和探索。高中思想史教学应该将思想家的主张与其人生经历有机结合,揭示思想家形成思想主张的心路历程,将具体、形象的历史展现给学生。

思想家的人生经历是十分复杂的,教师在一节课中不可能将其经历全部展现给学生,在揭示心路历程时,应该选择与思想主张相关的人生经历“节点”,采用出示材料与教师讲述相结合的方式,将这些“节点”展现给学生。

例如,马丁·路德“因信称义”思想主张的形成经历了曲折的历程。1505年,马丁·路德中断大学学业进入奥古斯丁修道院,他按照天主教会的善功理论修道,“路德是奥古斯丁修会里的一个模范僧侣,他天天念主祷文,履行种种圣礼,虔诚地斋戒甚至鞭笞自己。有一天,他竟被折磨得昏了过去,躺在地上失去知觉。他说:我如此严格地履行修会的戒律,如果哪个僧侣能靠修道升入天堂,我就应该是那个人;我愿永远为僧,靠斋戒、祈祷、诵读和种种善功而成为一名殉道者”。②艰苦的修道并没有使马丁·路德得到解脱。1510年,他受修道院派遣去罗马朝圣,教皇和教士们的奢侈腐化使他震惊,他说:“谁第一次去罗马,他去找骗子;第二次,他染着骗子气;第三次,他自己就成为骗子了。”③罗马之行使马丁·路德对天主教会的主张产生了怀疑。罗马朝圣之后,马丁·路德离开奥古斯丁修道院,到维滕堡研究神学。1512年,他成为维滕堡大学的神学教授,利用大学图书馆,研究古文《圣经》,接触到基督教的原始教义,“当路德读保罗的使徒书时,发现一行短句‘义人必因信得生’,恍然有所悟:人不是靠自己的善行,而是靠信仰上帝而得以免罪”。①这样,马丁·路德“因信称义”的思想主张形成。

可以看出,上文所展现的马丁·路德思想主张形成历程的行动“节点”为:“苦修——朝圣——研究——形成”,其心路历程为:“遵循——怀疑——思考——醒悟”,这些“节点”与“因信称义”思想主张的形成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将这一历程展现给学生,可以用生动的事例吸引学生,拉近学生与所学知识的距离,同时将“因信称义”的内涵融合在马丁·路德的探索过程之中,有利于促进学生对马丁·路德思想主张的理解,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可以体会思想家的探索精神。因此,在思想史教学中,通过具体事例揭示思想家思想主张形成的心路历程,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而且有利于学生理解思想主张的内涵,突破教学难点,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生成。

历史教学内容的系统完整、结构合理、层次清晰、重点突出,有利于对知识的整体把握。②面对社会和人生的重大问题,思想家提出了许多具体主张,这些主张之间是有内在联系的,这种联系使思想家的主张形成了体系。因此,高中思想史教学应该依据思想家的思想体系,引导学生将具体主张有机联系起来,建立知识结构。

高中思想史教学过程中,建立思想主张知识结构的策略是以核心主张为中心,将思想家的具体主张进行分类归属,形成完整的系统。

例如,人教版关于马丁·路德的具体主张表述为:“他认为只要信仰上帝,灵魂便可以获得拯救,而不是靠善行来赎罪。他主张简化宗教仪式,认为僧侣也可以婚配和还俗。路德还对教皇和教会的极端权力提出了异议,他坚持《圣经》高于教皇和教会,每个基督徒都有直接阅读和解释《圣经》的权利,为此他不顾教会的反对,把《圣经》翻译成德文;他还认为君主拥有上帝授予的权力,可以处罚教士甚至教皇。”③这些主张可以归纳为信仰得救、简化宗教仪式、僧侣可以结婚、《圣经》权威、平信徒皆教士、君主权威等六点。要将这些主张形成完整结构,必须钻研马丁·路德的思想体系。赵林在《西方宗教文化》中指出:“当路德把神圣的东西降低到世俗的水平时,他也同时把世俗的东西提高到神圣的地位。……驱散了罗马教会加之于神职人员头上的神圣光环,而将它们降至俗人的地位;另一方面,他也把日常生活中一切正当的手艺和职业提高到善功和圣事的高度。”④按照这种观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马丁·路德的具体主张分为精神和世俗两个领域,属于精神领域的是信仰得救、简化宗教仪式、《圣经》权威和平信徒皆教士,强调信徒凭借信仰可以和上帝建立直接联系;属于世俗领域的是僧侣可以结婚和君主权威,强调世俗生活和君主权威都是上帝所认可的。两个领域的共同点是强调信仰的作用,否定天主教会的善功论。这样,以“因信称义”为核心,将马丁·路德的具体主张分别归属于精神领域和世俗领域,从而形成了其思想主张的知识结构。

在思想史教学中,引导学生就思想家的主张建立完整系统的知识结构,有利于学生牢固掌握相关知识,结构化的知识也有利于学生对相关知识形成总体认识。在建立知识结构的过程中,学生寻找具体主张之间的内在联系,采用归类法进行探究活动,体现了历史教学的过程性。

重要的思想主张体现了思想家的真知灼见,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具有本质特点。而思想主张的本质特点是隐含在具体主张之中,通过具体主张显现出来的。历史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教师调动学生的抽象思维活动,从纷繁的历史史实中,抽绎出本质的东西,形成历史概念,揭示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①因此,在思想史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透过具体的思想主张,深入挖掘思想内涵,认识具体理论的内在本质。

“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理解,主要是对以感知的历史事物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归纳、演绎等思维的操作,形成历史概念”。②在思想史教学中挖掘思想内涵采取的方法是在教师深刻理解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将具体主张进行分类,通过分析、综合、比较、概括、归纳、演绎等思维活动抽绎出本质特点。

例如,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对于宗教改革时期的思想提出的教学要求是,“知道……马丁·路德等人的主要思想,认识……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③引导学生认识马丁·路德思想主张的人文主义含义是教学的重要任务。马丁·路德在精神领域提出的信仰得救、《圣经》权威和平信徒皆教士,成为新教的三个主要原则。④这三项原则的每一项都可以使信徒与上帝建立直接联系,摆脱天主教会的控制。马丁·路德主张信徒可以过任何世俗生活,同样可以使信徒摆脱天主教会的控制。这样,马丁·路德就给了基督徒“精神的自由和世俗生活的自由”,⑤自由是马丁·路德思想的人文主义内涵之一。他主张人人都阅读并解释《圣经》,这样每个信徒都成为了自己的教士,他指出“每一种职业,不论高低,都是上帝的召唤和旨意,并无贵贱之分”,⑥这就打破了天主教世界的等级壁垒,体现了平等思想,平等是马丁·路德思想的人文主义内涵之二。马丁·路德肯定了世俗生活的重要性,强调了人生的价值,“穿美好的衣服,追求正当的生活,这是人的天性所需,并不是罪过……追求现世的享乐,肯定人此生的意义和价值,实现人的精神与肉体的和解,不仅在路德的新教学说中,而且在路德本人身上都得到了充分的表达和体现”。⑦肯定人生价值是马丁·路德思想的人文主义内涵之三。虽然受时代局限,马丁·路德思想的自由、平等、人生价值等人文主义内涵还仅限于信仰领域,但对于人的解放仍具有重大意义。

通过挖掘思想内涵,可以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活动,经历由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过程,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思维能力,有利于加深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处理好教材前后的关系,注意历史上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内在关系,把历史知识的横向和纵向的联系建立起来,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知识,形成完整的历史认识。⑧高中思想史教材内容按专题体例呈现,注重展示思想领域的重大成果,这种体例容易造成视野狭窄,不利于学生掌握系统的知识和形成完整的历史认识,因此拓宽视野是高中思想史教学应该注意的问题。

在思想史教学中拓宽视野,需要引导学生建立起历史的横向与纵向联系,关注思想理论成果的继承与发展,将思想主张与客观社会环境和整个时代的发展状况有机联系起来。

例如,马丁·路德思想的形成与德意志地区社会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16世纪以前,德意志地区是教皇政治控制和经济搜刮最为严重的地区,“13世纪,当教皇的权势发展到顶峰时,他甚至可以肆意干涉各国的内政,可以为神圣罗马皇帝加冕,可以将皇帝或国王放逐,并且可以解除一国臣民对该国君主的效忠誓约,如果他认为某国的法律损害天主教会的利益,他也可以宣布该法律无效,禁止人们服从……德国的教会神职人员从大主教、主教到最低级的神甫,都必须把收入的一部分上缴教皇。神职人员在上任的第一年必须把全年的薪金贡献给教皇……教会的其他收入也部分地流入教廷金库。罗马教廷利用德国的政治分裂,加重对德国的榨取”。①教皇的政治控制和经济搜刮加剧了德意志四分五裂的政治局面,阻碍了民族国家和统一市场的形成,危害了世俗君主的权力,加重了人民的苦难,影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到了16世纪初,摆脱教皇的政治控制和经济搜刮成为德意志各阶层大多数人们的要求,这种愿望在马丁·路德的思想主张中得到了具体反映,其思想的形成是德意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产物。

再如,马丁·路德的思想主张与世界历史的发展有着重大的联系。发生在16世纪的宗教改革运动与地理大发现、文艺复兴运动并称为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三大运动,他们都受到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也从不同方面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地理大发现为资产阶级开辟了大显身手的广阔天地;文艺复兴向资产阶级注入了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力量;宗教改革为资产阶级在欧洲不少国家推倒了作为封建势力顽固堡垒的天主教会的统治,并且为资产阶级锻炼了像加尔文教那样的精神武器”。②马丁·路德领导的宗教改革运动也对资产阶级革命和资本主义政治的发展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英国学者卡莱尔认为,如果当年路德没有发动宗教改革,那么“英国清教、英格兰和他的议会、美国人和这两个世纪的巨大工作、法国革命、欧洲及目前每一个地方的工作”都会是另一个样子。③马丁·路德的主张使基督徒获得了精神上的自由,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体现在宗教领域的自由发展为思想上的自由,成为启蒙运动的核心思想,对欧美资产阶级革命起到了引领作用,也是近代西方民主政体的主要精神之一。因此,恩格斯将欧洲的宗教改革称为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④可见,马丁·路德领导的宗教改革运动是世界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之一,在历史发展长河中具有重要地位。

在马丁·路德思想教学过程中拓宽教学视野,采取横向与纵向联系的方法,将马丁·路德的思想主张放到16世纪德意志地区的社会背景中进行考察,放到16世纪世界历史发展的背景中考察,放到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考察,这是在思想史教学中拓宽视野的思路。

在思想史教学中拓宽教学视野,可以引导学生将必修一、必修二和必修三的知识建立起联系,从社会发展的总体角度探讨思想主张的历史地位,从而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从更加宽广的角度提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

以上结合马丁·路德思想的教学,从揭示心路历程、建立知识结构、挖掘思想内涵、拓宽教学视野四个方面对高中思想史教学策略进行了阐释。关注上述四个方面的问题,既需要教师深入领会课改理念,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教学的首要目标,也需要教师加强学科专业知识的钻研,对教学内容有广博的知识储备和深刻的理解认识,这样才能很好地进行教学设计,发挥思想史教学在促进学生发展方面的作用。

【作者简介】吴波,男,1968年生,北京市人,中学高级教师,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教研员,北京市历史学科带头人,主要从事中学历史教学研究。

【责任编辑:吴丹】

人文主义范文第4篇

2、激励机制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与作用浅析

3、“中国梦”视域下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

4、研究生学位课程教学管理质量保障体系探析

5、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理念的重构

6、高质量 精细化 深层次

7、“人本主义”理论指导下的高职英语教学

8、将中国梦融入到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之中

9、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系

10、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对策研究

11、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学科自觉和理论志气

12、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调研报告

13、浅议高中英语教学心理学的应用

14、高职院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研究综述

15、试论思想政治理论课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关系

16、培养高中生历史时空观的必要性和策略探析

17、高职院校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若干思考

18、刍议生态女性主义理论在西方文学作品中的融入

19、深刻把握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的重点

20、特色团日: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的践行方式

21、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2、新时期加强高职院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的途径探讨

23、传统文化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当代价值

24、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对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

25、浅议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视域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26、纵贯党史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27、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探析

28、正确处理教学改革与学科建设的关系等

29、建构主义理论在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中的思考

30、高校羽毛球课程分层教学改革与发展研究

31、英语语音学习的信息化融合探析

32、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层解读

33、动画喜剧性表演的原则

34、导学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35、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教育研究综述

36、新形势下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方案

37、马克思主义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论

38、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在高校中的创新发展

39、建强建好农业院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路径探讨

40、新时期广东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经验与发展趋势

41、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实效性低下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42、新形势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环境优化

43、高校学生骨干马克思主义理论素质的构成

44、建构主义理论与高职英语词汇教学

4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代表人物——沈志远

46、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价值的新思考

47、论法律论证的自由权标准

48、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网络传播关系研究

49、浅析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功能的保障体系

人文主义范文第5篇

人文教育应该是素质教育中最关键的一步。它的实质就是人性教育,核心是涵养人文精神。目前,

不少的青少年道德沦丧,情趣低俗,举止不文明,没有远大的理想、没有为祖国和人民奋斗的抱负;很多青少年不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与文化,没有健康的审美观和正确的价值观。这种情况,更凸显了人文教育的重要性、迫切性。

高中人文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思想道德修养、理论修养,教育学生如何做人,培养学生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和道德感。

一、以宽松、自主、平等的课堂氛围,呈现人文精神

在学生的学习中,教师的影响力很大。教师的人文素质直接影响着人文教育的效果。语文教师的道德情操、审美情趣、社会关怀、人文素养对每一个学生都会产生非常深刻的影响。

首先,语文教师应该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充分发挥教师人格魅力的榜样作用。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语文教师应该善于阅读,热爱学习,关心社会,关心学生,关注学生的成长,宽容学生的错误。这样的教师,往往以人格魅力与人文素养,赢得学生的喜爱,使学生自然而然以语文教师的言行审视自己的一切行为,从而打好自己的精神底色。反之,只关心学生的分数,对学生的错误恶语相加,只会让学生反感,甚至厌恶学习、厌恶语文。

其次,一位有着良好人文修养的教师,在他的教学过程中,就会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引导学生的个性探究,在宽松、自由、自主、平等的课堂氛围中,通过教师的点拨与学生的阅读——发现——探究——反思——合作,营造适合学生认知水平和发展需要的课堂情境,使课堂成为知识生成与文化提升的愉快园地,从而实现《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没有学生参与建构的语文教学,只能是满堂灌的课堂,只能是低层次的知识记忆,只能传输低层次的语文知识,而不会有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人文因素。没有激发学生的人文思想,学生的语文学习不可能实现积极探究、认真反思,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简言之,教师的表率作用,就是视人文教育为语文教学的持续深入与精华部分,在自己的一言一行与课堂建构中,时刻关注,不断落实,让语文课堂时刻充满着人文精神。

二、以人文教育与语文教学的水乳交融,唤醒学生的人文精神

高中语文教学除了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文化修养、思想道德修养、理论修养,教育学生如何做人,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和道德感。因此,语文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要引导学生去发现生活的美,提高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简单地把高中语文的阶段性目标——高考,与语文中的人文教育对立起来、割裂开来,只会抑制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因为语文能力,是一个整体的概念,它不仅仅包括基础的语言分析能力、阅读能力,更包括思辨能力、批判能力与审美能力。拒绝人文教育的语文教学,效率肯定低下;两者结合,才会取得良好的效果。如,高二年级的《〈论语〉选读》中的《沂水春风》,文章有一段孔子与曾皙的对话:

“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从文言文教学角度看,“舍瑟而作”中“而”的解释与“异乎三子者之撰”的翻译,当是重点。一些学生认为“而”应该表示修饰,表示“舍瑟”是“作”的情状,“舍瑟”与“作”之间没有先后关系;一些学生认为“而”表示承接,“舍瑟”与“作”之间存在先后关系。文言文中“而”的用法繁多而复杂,即使教师详细分析了,没有学过系统的古汉语语法知识,学生也未必理解。教师不妨问问学生:①孔子与曾皙是什么关系?②曾皙回答孔子问题的时候为什么要“作”?学生马上就懂得:站起来回答孔子的问题,表示曾皙良好的个人修养,所以“舍瑟”与“作”之间应该存在先后关系。这样,渗透了人文教育,一个复杂的词法问题就轻松解决了。翻译“异乎三子者之撰”一句,状语后置很明显,无需多讲,教师应该提示学生:课文下面的翻译中把“子”解释为“三位”,是不是很妥当?“子”在文言文中一般表示什么?学生马上明白:“子”,对成年男子的尊称,又表现了曾皙良好的个人修养。这样,学生对《沂水春风》所反映的主旨“儒家礼乐思想的熏陶”,自然就理解比较深切了。

因此,语文教学中人文教育的渗透与语文教学的落实,不是水火不容,而是水乳交融。人文教育,不是脱离语文教材的高头讲章,不是离开课堂的政治动员,而是语文教学的自然深入,是语文教学向纵深发展的必然结果。

另外,必须彻底转变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观念。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学一般是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讲解的答案,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一点点地被削弱,成为语文学习的边缘者。渗透人文教育的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应该关注学生心理需求和心理发展,充分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性,让他们在思想、想象力、创造力等方面都有自己独特的一面。语文课堂要转变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状态。要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语文教学与人文教育需要走向社会化与生活化。这里有多方面的原因:①以提高生活质量与生命质量为目标的教育,必须根植于社会和生活,而不能拘泥于教材与课堂。②语文教学与人文教育走向社会化与生活化,是语文必不可少的实践活动,有利于扩展学生的语文视野,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③生活与社会也是语文教材,能够满足学生的心理期待。简而言之,在人文教育中,要实现语文教材与社会生活的无缝连接。在语文课堂里,通过组织学生就文本问题、社会现象的陈述、思考、辩论,不断提高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维水平,提高学生辨别假丑恶与真善美的能力,从而唤醒学生追求真善美的心理需要,并且让这种心理需要发展成为实际行动。

三、通过语文课堂人文元素的挖掘,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美国学者罗伯特·西奥迪在其专著《影响力》中提出:“深刻的影响力,从来不是强迫的被动的,而是以一种为别人乐于接受的方式,改变他人的思想和行动的能力。”人文教育不是凭空说教,也不是盛气凌人的指手画脚,而是以一种为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熏陶和引导。现在的高中生,对社会充满好奇,对一些不正常的社会现象又很困惑。因此,语文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各种人文元素,既满足学生正常的好奇心,又解答学生的困惑,更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首先,通过阅读进行人文教育。语文学科是最富有人文精神的学科,人文精神蕴含在语文教学的方方面面。拘泥于教材的语文教学,既让学生的语文视野十分狭隘,阅读体验非常不足,也让学生的人文意识长期沉睡。教师借助阅读教学,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让学生从优秀文本中汲取多种养分,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我们应该给学生合适的阅读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欣赏美文、阅读美文、探究美文,把学生从文本情节中解放出来,去品味语言、品味情感。教师还要为学生选择好的阅读材料,如古今中外具有人文精神的诗文词曲,具有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精神的文章,具有民族特色的文章以及一些词句优美的散文或者是世界名著,让学生的精神得到滋润、心情得到愉悦。

其次,在写作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语文教师应该注意挖掘教材的人文素养,让学生产生共鸣,并以此为题来写作,促使学生抒发真情实感。譬如,学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之后,引导学生探讨生命的意义,以“生命”为题进行写作;学习《念奴娇·赤壁怀古》或者《始得西山宴游记》,让学生以“挫折”为话题,谈谈人生中挫折的意义。一旦写作贴近教材、贴近学生的生活体验,就能让学生的感悟到达一定的高度,充满情感体验、生活忧患、生命意识的作文,就能成为现实;同时,学生的写作能力,才能有真正意义的提高。

最后,通过语言品味唤醒学生的人文意识。语言品味是语文教学的重点所在,它是较高层次的语文能力,更是体验文本的切入点。以简驭繁、以简蕴繁,以含蓄的文字,表达含蓄的情思,是很多文学作品所追求的艺术境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强调的“作品内涵的多义性和模糊性”,就是强调语言品味对提高学生语文能力、把握文本感情的重要作用。提高学生语文能力与把握文本感情,是相辅相成的。唯有语言品味,才能让学生触摸到文本的人文因素。如《林黛玉进贾府》有这么一个细节:

只听外面一阵脚步响,丫鬟进来笑道:“宝玉来了!”

教师之为教师,应该有比学生更加敏锐的眼光。就学生而言,他们对文本的感受是表面的而不是深入的,是直线型的而不是发散型的。针对这个细节,教师应该设置两个问题引导学生:“笑”说明了丫鬟们对宝玉什么样的情感?到底是谁,让丫鬟们称呼老祖宗的嫡传孙子、怡红公子为“宝玉”而非“少爷”?无须教师做多解释,学生们就会品味出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思想。这样的品味,不但让学生感知贾宝玉的叛逆性格,更能树立一个十分重要的意识:在人格上,人人生而平等;以金钱、地位论而造成人的不平等,是缺乏人性、扼杀人性的行为。在语文教材中,值得师生双方品味欣赏的语言,数不胜数。当教师不断挖掘这样的语言,引导学生去品味的时候,学生的语言能力、人文精神,自然会实现可喜的提高。

随着素质教育的展开和社会对人文精神回归的需求,人文教育已经是备受教育界关注。高中语文教材可以说是很好的人文素质教育教材,利用好高中语文教材,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具有更加深远的意义。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应该积极转变观念,结合高中生的特点转变传统教学方法,利用好的作品来引导学生体会语文学科中更加深刻的人文内涵。

参考文献

[1]王锐生.人文精神的历史形态·对人文精神的历史主义考察[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3(1).

[2]曹明海.语文教育文化学[M].济南: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Z].北京:人民教育版社,2009.

[4]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责任编辑 韦 雄)

上一篇:微量蛋白尿下一篇:计算机维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