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设施范文

2023-12-06

体育设施范文第1篇

2016年体育设施对外开放工作计划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国务院《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积极创建体育强市,充分整合和利用学校体育资源,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现就做好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开放工作,做出以下计划方案:

一、充分认识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开放的重要意义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全民健身运动得到了广泛深入开展,群众体育健身需求不断增长,公共体育设施资源不足与体育设施利用率不高的问题日益突出。积极有序地推进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开放,充分发挥学校体育场地设施的功能和作用,对于进一步完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最大限度地满足居民体育健身需求,提高办学社会效益,促进和谐社区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要充分认识做好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开放工作的重要意义,统一思想、深化认识,克服困难、创造条件,采取扎实有效措施,以良好的健身设施条件和严密的组织管理,做好市民进校健身的各项工作,保证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开放的顺利实施。

二、积极稳妥推进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开放

(一)开放原则

1.因校制宜,主动参与。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建立相关组织,制订各项制度。要充分利用现有体育设施,服务社区、服务市民,活跃社区居民体育文化生活。

1 2.以点带面,分步实施。要开展试点工作,探索新机制,落实新措施,逐步扩大试点范围,稳步推进学校体育设施开放工作。 3.方便居民,安全管理。学校要针对社区的公共体育需求,为居民健身提供便利。学校联合社区共同做好学校体育设施开放后的管理工作,做到开放制度化,管理规范化,安全有保障。

4.制度保障,长效运行。建立健全学校体育设施开放工作机制,保障开放工作规范、有序、长效运行。

(二)开放对象

青少年学生、学校周边社区居民和社会团体组织

(三)开放范围

在不影响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的前提下,凡周边社区群众有体育健身需求,且学校体育场地设施符合公共场所安全管理有关要求的,要有计划地向社会开放。

(四)开放设施

开放的设施为学校室外体育设施,具体包括:田径场、足球场、篮球场、排球场、乒乓球台,以及其它室外健身器材。

(五)开放时间

周一至周五:17:00----19:00 周末、节假日:8:00----12:00和14:00----18:00

(六)开放形式

采取“分类开放、限时开放、学校申报、试点进行、逐步推广”的形式。体育设施开放学校的操场、球场、田径跑道、健身器材等室外体育设施均免费向市民开放。

三、努力确保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开放工作安全有序

(一)建立持卡准入制度 参加体育健身的居民须凭身份证等有效证件到所在社区(村)办理登记、申领手续,并与有关学校签订安全协议。社区(村)负责审核并发放贴有居民本人近期免冠照片的“终身学习卡”。居民可凭学习卡到学校参加体育健身。居民终身学习卡的发放数量可根据免费开放体育场地设施学校的实际情况合理确定。

(二)建立学校安全责任保险制度 报请县体育局和县教育局确定商业保险公司,为学校办理公众责任保险。投保所需资金从上级拨付的的相关费用中提取一定比例参加商业保险。

(三)建立各项管理制度 明确分管领导和工作人员,落实管理责任,加强现场管理,切实维护好开放期间学校体育健身活动秩序。要在体育场地设施周边醒目位置标明设施和器材的使用方法、安全须知,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学校要对体育设施的安全性和管理情况进行不定期检查。

(四)建立安全责任制度 要完善安全保卫的相关规章制度,制订突发事件预防和处置预案,预防并及时整改各类安全隐患。如遇重大传染病疫情等事件,应立即停止开放。要指定专人检查活动场地、活动器材的安全性,引导居民正确使用体育设施和器材。

四、切实保障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开放工作顺利推进

(一)加强组织领导经研究,成立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开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指导和协调各项具体工作。

长:陶真刚(校长)

副组长:詹福军、杜洪林

员:安全员------周扬(消防,安全)

信息员------曾柯(现场工作)

刘杨(后勤主任)

杨晓琴 曾军 刘小兰 学校保安(4名)

(二)明确工作职责

1.学校:在校门显著位置悬挂制作的“簇桥小学体育设施向市民开放”公示;制定体育器材安全注意事项。争取与所在社区(村)组成管理小组,制订具体的管理办法,指定专人负责,并将学校体育场地开放的设施名称、开放时间和相关规定予以公示;做好开放场地设施的日常管理维护等工作;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预防并及时整改各类安全隐患。

2.街道、社区(村):及时了解学校周边群众的体育健身需求,主动加强与辖区学校的沟通和联系,合理建议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开放的范围、时间和形式等,并做好相关配合工作;负责印制、审核和发放“居民健身卡”;引导社区居民有序参加体育健身活动,遵守管理制度,爱护学校设施,注意运动安全;负责协调解决社区居民与学校的各类矛盾和纠纷,保障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开放工作顺利开展。

五、考核激励

学校设置专门人员负责管理体育设施开放活动。管理人员在开放日负责开校门,活动结束后,做好清场工作,巡视校园并做好卫生工作。学校每月就此项工作考核,并给予相应的奖励。

六、活动规则:

1.居民锻练时交通工具按要求停放在指定位置; 2.进入校园内主动出示“终身学习卡”,做好登记事宜; 3.自觉维护校内体育设施,活动时注意安全; 4.自觉维护校园环境,不乱抛杂物,毁坏花草树木;

4 5.遵守活动时间,不得无故超时; 6.注意举止文明,服从管理。

体育设施范文第2篇

1.1 体育学习动机的分类

体育学习动机分为内在运动动机与外在运动动机;直接运动动机与间接运动动机;个体性运动动机与社会性运动动机。内在动机是指人们对体育学习的主观需要程度、积极愿望以及学习的兴趣等。外在动机则是在外界条件对体育学习的诱发性, 如由于教师的鼓励、观众的希望、物质上的奖赏等等所激发出来的动机。直接运动动机是指由对运动员本身的内在需要而引起的动机, 间接的动机是指由运动结果引起的动机, 有机体进行运动活动的需要, 是人从出生就具有的生理需要, 运动后因肌肉活动而感受到愉快, 满足或不满足的特殊体验, 在学习运动技术时因克服困难与危险而产生的意愿等等, 都是来自机体的生活活动的直接需要。间接的体育动机实际表现是为了获得祖国与集体的荣誉与成绩的需要。个体性动机是指在体育学习中, 与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 运动技能, 发展智力等心理品质, 提高个人名誉、地位等需要相一致的运动动机。社会性运动动机是与发展社会体育事业的需要相一致的动机。

1.2 体育学习动机的作用

体育学习动机是推动学习活动的动力, 对学习效果, 运动水平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如果学习动机的社会意义越大, 学习效果、运动成绩就会越好。研究证明:在体育运动中, 当运动动机是和维护集体利益与荣誉相联系时, 就能促进运动成绩的提高。有人对6名中学生 (10~17岁) 进行过实验研究, 他们的原有100米成绩是13~14秒之间, 几乎相同, 方法是每周进行两次训练, 一次成绩测验。训练共进行4周, 计划测试4组, 第一、二次测验是单个进行, 了解训练中的成绩如何?第三次是6人同时参加, 互相比赛能看出训练效果, 在这次测验后, 把6名学生按平均成绩分为两组, 每组3人, 甲组成绩为40.2秒, 乙组为40.4秒。然后进行第四次测验, 两组进行比赛, 要求每个人不仅要考虑个人成绩, 而且还要为本组争取荣誉, 个人成绩好坏, 直接影响到集体的荣誉, 最后的测验结果是甲组总成绩为39.9秒, 乙组是38.8秒, 两组成绩都有了提高。可见比赛下的运动动机, 对提高成绩影响更大。这是由于维护集体荣誉的动机所起的主导作用。由此可见, 动机可以促进并加强学生的运动行为, 激发机体生理与心理潜力;同时动机又是行动的内部心理调整力量, 起着改变、强化与修正行为的作用。

1.3 动机与成绩

体育运动成绩是很多因素共同起作用的“混合结晶”。获得成就的迫切要求和能力大多数是属于许多被认识到的无形过程, 包括运动员先前和现在的动机作用状态。人体的基本身体素质, 感觉的敏锐, 知觉和做决定的过程, 后天获得的技能以及培养出来的能力, 一起构成人为比赛作准备的系统。最佳状态的激发能促使这种系统结构按照需要起作用, 可是由情绪和态度转化而来的动机作用则比这还要大。成绩优秀也能起到影响行为的作用。这些行为包括态度、感情、激发程度和期望。心理训练能帮助运动员根据自己的能力去努力行动。学习的最好和用得最普遍的指正是成绩。然而成绩的起伏受着许多不同因素的影响, 其中有健康、营养、疲劳和药物作用。成绩还随着动机作用的程度而波动。有强化手段或报酬, 期望能实现、或者有其它动机来源, 成绩就能更真实地指示学习水平。我们常利用目标、竞赛、奖罚、领导、榜样等激励方式来增大动机的强度, 来提高成绩水平。

关于动机与成绩应从如下几方面去理解和认识。 (1) 志向水平:情境设定一产生的期望一成绩。任何一次努力中所期待、希望或者所接受的目标的高低都代表一个运动员的志向水平。 (2) 对获得成就的需要:某项特殊活动中的成就需要动机作用的力量和能力, 这种需要的程度影响运动员的冒险性、坚持不断的长期训练和一时的成绩。 (3) 对避免失败或避免成功的需要:这两种需要都能产生焦虑, 都与动机作用和成绩有关。害怕失败能促使改进技能, 但也能限制在运动中为成功而冒险和发挥最大潜力, 同时害怕成功也限制成绩的获得。 (4) 未来的方向:一个人是否继续进行一项活动取决于他将来的目标。着眼于长远, 成绩能鼓励人去练习, 最后实现获得成就的目的。 (5) 外在的和内在的动机作用:以物质奖励为目的作为主要动机去训练和获取成绩, 或者为个人满足和自我实现为主要动机。 (6) 文化影响:我们生长的环境很明显地或很细致地形成我们一定类型的态度和行为。不同的国家, 不同的文化, 都有其独特的生活方式、活动的爱好和成就。 (7) 社会影响:社会以它自己的环境来影响居民的行为, 即使是家庭或朋友也能对人的行为起作用。

2 课外体育活动

课外体育活动是体育课的延续和补充, 是实施高校体育教育的重要途径, 也是全民健身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规定:“普通高等学校除安排有体育课、劳动课的当天外, 每天应当组织学生开展各种课外体育活动。”课外体育活动包括课前、课间和课余所进行的自我身体锻炼。主要形式有:早操、课间操、课后运动、体育课课外辅导、校运动会和体育节及有组织的旅行和郊游等。《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也做了有关规定, 课外体育活动是综合评定学生体育成绩的一个方面, 按早操和课外体育活动的出勤表现评分。除特殊情况外, “早操”每周不得少于三次, “课外活动”每周不得少于三次。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应当从实际情况出发, 因人、因地、因时制宜, 形式应多样易行, 以不过于疲劳为原则, 本着有利于增强体质, 促进身体全面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锻炼身体的习惯;有利于学生更熟练地掌握运动技能;有利于丰富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 进一步发展学生的个性;有利于调节身心, 消除脑力劳动引起的疲劳, 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

3 课余体育训练

开展课余体育训练, 是贯彻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重要措施。《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中规定:“学校应当在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的基础上, 开展多种形式的课余训练, 提高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课余体育训练是把具有体育才能的学生组织起来, 进行系统训练。课余体育训练的项目设置, 由学校的师资、体育场馆设备, 传统运动项目等方面的具体条件来决定。课余训练是一个科学而复杂的教育过程。为了提高学生的身体机能水平及运动成绩, 必须在遵循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下, 结合大学生的年龄特征, 运动基础, 作息制度及生理和心理特点制订专门的训练计划, 采用有针对性的科学方法进行训练。

摘要:科学的体育锻炼有利于身体的全面发展, 在体育锻炼中, 既要遵循体育锻炼的原理、原则和方法, 还要参照体育心理学方面的有关知识。比如, 体育心理学的研究, 可以确定体育锻炼的最佳心理状态和合理的负荷量, 有助于科学地制定体育活动的密度、强度和运动量。所以了解我们心理发展的基本情况, 有助于合理安排体育活动的内容和项目。

体育设施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校体育;社会体育;体育改革;发展策略

现阶段,人民群众参与健身运动的热情不断提高,“健康第一”的理念深入人心。但是当前,我国社会体育基础设施建设还不够完善,据报道,我国人均活动的体育场地还未达到1.5m2。社会体育融合了娱乐、健身队等多样化活动,涵盖多个领域。我国高校体育建设发展较好,不仅有健全的体育运动设施,还有专业的指导教师和浓厚的体育氛围,但是目前高校体育格局还不够健全。所以,在这种大环境下,有必要使将高校体育和社会体育接轨,结合彼此的优点,从而提高我国国民的身体素质,使其树立正确的终身体育意识。

一、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接轨的必然性和可行性

现阶段,我国民众的脑力劳动逐渐增多。所以,人们亟须体育锻炼来增强体质,提高生命质量。如今,我国民众的体育意识在不断增强,人们业余时间的增多,为人民群众参加体育运动提供了支持,推动了社会体育的健康发展。在21世纪,世界的竞争不仅是知识的竞争,还是科学技术的竞争,最终是人才的竞争。因此,各国由以往的物质投资逐渐转为人力投资。增强体质和延长寿命是人力投资的重要内容,所以,各国高度重视社会体育,将其列为提高人力资源质量的重要投资形式[1]。

(一)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接轨可以促进社会体育发展

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人口老龄化使人们对健康产生了更多需求。现如今我国大部分乡镇居民缺乏体育运动意识,参与体育运动的比例偏低,城市居民受到工作时间、工作压力和运动场地等外界因素的影响,缺乏有效的体育锻炼。许多居民在公园或广场锻炼,大部分中老年人缺乏专业的体育锻炼技能,主要通过广场舞的形式进行体育锻炼。高校体育课程是学习体育技能的重要环节,许多人均在学校的体育课上学习运动技能并养成运动习惯,各个高校配置的运动设施和专业教师可以为体育运动提供支持。高校体育可以为社会体育发展奠定基础,有利于推动民众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高校体育和社会体育相结合可以改善场地不足、群众运动意识淡薄等问题,能有效推动社会体育的发展。

(二)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接轨可以推动高校与社会接轨

对于学生而言,合理开放高校体育,可以使学生和社会接轨,不仅可以改善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合理开放高校体育还可以改善学生缺乏体育锻炼的情况,使学生对体育运动产生兴趣,增加了学生的運动机会。对于体育教育者而言,将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相结合,可以最大程度地避免师资浪费,教师可以对其他民众进行指导,发挥其专业技术的优势;还可以使高校体育与时俱进,符合社会发展需求,有利于加速体育社会化进程[2]。

(三)促进群众终身锻炼意识

体育在高校中作为一门考试科目而存在,若想提高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高校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第一,高校是人才培养的阵地,学生在校期间可以通过加强锻炼,提高运动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第二,高校应鼓励学生走出校园,全面发展多样化的体育运动项目,切实培养全民体育锻炼的意识。将社会体育与高校体育有效结合,可以以点带面,有效影响学校周围的居民,通过有效互动,加强学生和其他民众的终身体育意识。

(四)推动高校体育教育多元化发展

体育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密切相关。现阶段,我国部分高校的体育教学模式比较单一,体育教学内容单薄,使高校体育教育发展受到限制。社会体育的内容资源比较丰富,可以根据自身条件,从不同维度选择运动项目,将高校体育和社会体育相结合,可以对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有效改善当下传统体育教育结构,丰富教学内容,有助于推动体育教育多元化[3]。

二、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接轨面临的问题分析

(一)高校体育教育内容缺乏针对性

通过体育锻炼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是高校体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当前部分高校体育的教育内容缺乏针对性。当下高校体育工作主要围绕两方面内容展开工作:一方面,要保证学生的健康,此问题虽然较为重要,但不是体育教育的最终目标,在体育锻炼过程中,举行比赛、艺术展示等多样化的活动,以丰富学生生活需求,是体育教育的重要目标。社会体育具有的娱乐性、多样性特点符合该教育目标,可以充实高校体育教育工作;另一方面,要满足体育考试需求,其实,体育考试只是一种督促受教育者进行体育锻炼的手段,不能将体育考试结果作为衡量标准。如果长时间将应对考试作为重点,会导致高校体育教育偏离本质,最终导致高校学生毕业后难以融入社会体育锻炼队伍。

(二)高校与社会体育场馆缺乏互补利用

现阶段,部分地方的社会体育设施建设不够充分,不能满足民众的运动需求。高校体育设施相对完善,但是这些设施在没有课程时,并不向社会全面开放,导致高校内部运动设施未得到充分利用。这种情况阻碍了高校体育和社会体育有效结合,如果不能予以解决,会限制体育结构长效化发展[4]。

(三)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结构内容差异

目前,部分高校体育和社会体育内容不同步、目标不一致,导致二者出现结构性差异。一方面,高校体育重视学生的运动能力和运动习惯,是强化运动意识的一种途径;对于社会体育实践来说,其主要通过体育互动的形式改善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情况。两者目标的不同使二者衔接较为困难。另一方面,高校体育教育时间较短,力求通过多元化教育体系在短期内获得最好的教育成果;社会体育主要是通过组织社会活动的方式提高人民群众的体育素质。二者内容上的不同导致资源整合困难。

(四)开放校内场地会干扰高校体育教学

为了减轻社会健身资源紧张的问题,许多居民希望各个高校开放体育场馆,但是若完全开放体育场馆,会影响到校园体育教学的正常工作。现下可行的方案是联合高校组织体育活动。但是社会体育没有健全的组织机制,使二者有机结合出现困难[5]。

(五)向社会过度开放存在一定风险

社会人员具有复杂性,过度开放校园内部场地,可能会对学校管理造成一定压力。高校出于确保学生安全、维护设施等目的,必然会考虑开放体育设施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比如对社会开放足球场后,若在球场出现矛盾冲突,校方缺少对社会人员的处置能力,没有对社会人员处置的权限;还会造成设施损坏,提高了高校对体育设施的投入成本。

(六)高校体育資源有限

高校一旦实行全面开放,其资源会受到影响。所以,高校体育和社会体育的融合不能仅靠高校现有的体育资源,还应进行额外开发。但高校宣传和推广能力有限,仅仅由高校师生对社会人员进行指导不够现实。

三、基于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社会体育接轨发展策略分析

(一)增强高校体育的多元性

高校可以运用兴趣教育的手段展开教育。高校体育应更新教育内容,不断进行优化,创建出符合高校学生需求的优质体育课程体系,使其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和优势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比如可以将轮滑、瑜伽等项目纳入高校体育运动项目之中,以丰富当下教育资源。此外,高校还可以引进社会体育的演出、比赛等实践活动,以丰富高校体育教育内容。通过这种形式,可以从高校内部引导学生尽快适应社会体育实践活动,进一步融合高校体育和社会体育[6]。

(二)建立并完善体育实践互通机制

为有效发挥高校体育和社会体育的优势,可以建立并完善互通机制。互通机制的建立可以有效改善二者的体育结构。互通机制也是一个交流互动的平台。对教师而言,其可以通过此平台提高自身专业能力,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对于学生而言,其可以通过此平台与教师进行有效沟通学习,进而获得社会体育的实践机会;对民众来说,其可以通过此平台获取教学资源,提高自身锻炼能力,有效促进社会体育建设专业化发展。

(三)创新高校体育教育合作模式

商业合作模式符合社会发展趋势。以往的高校教育往往基于政府经济扶持开展相关教育活动。体育教育应该抓住时代机遇,采用合作模式,发挥高校体育教育的专业化优势,开展校企合作,从而获得企业长期的资金支持。这种方式可以有效解决高校内部体育设施不完善的问题,还可以使高校体育内容更加多元化,高校学生可以通过此途径锻炼自我,为其形成终身体育意识奠定坚实基础[7]。

(四)适度开放高校场地

各个高校可以利用节假日等时间,在确保自身正常运转和学生充分参与的前提下,向社会适度开放运动场馆和体育设施。高校室外场地可在确保学生有效使用的基础上免费开放,足球场等比较紧缺的资源可通过租赁的形式对外开放,同时,高校应派设专门的管理人员监管场地,最大程度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五)组建体育管理部门

高校体育工作者和社会体育管理者可以共同组建体育管理部门,包括体育指导站、运动损伤恢复室等。高校体育教师可以担任体育指导员的职责,社会体育管理者可以担任组织者职责,双方共同协调体育活动。此外,体育场馆的使用和开放应遵循相关规定,需要政府部门在其中发挥权威性作用,解决高校无法处理的问题。

(六)积极开展体育活动

高校可以将校级活动拓展到周围的社区,比如,高校举办羽毛球联赛,周围社区也可以举办羽毛球联赛。高校羽毛球队可以与社区羽毛球队展开比赛,这种形式不仅可以加深体育实践的影响,还可以扩大活动的社会影响。高校还应开展趣味性体育活动,比如拔河、马拉松等比赛,以吸引社会人员的参与,通过组织全民健身运动,在活动中实现高校体育和社会体育的有效结合[8]。

四、结语

总而言之,高校体育和社会体育都肩负着为现代化社会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使命。二者接轨是一个双赢策略,不仅有利于推动高校体育教育长效化发展,还可以有效促进“全民健身”稳健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军萍. 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接轨推进高校体育改革发展的研究[J].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5(01):116-118.

[2] 郭玉. 从终身体育视角探讨北京市普通高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D].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7.

[3] 李鑫,王恩斌,胡彪,等. 探究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结合的意义及途径[J]. 当代体育科技,2018,8(25):178-179.

[4] 马月平,邱云涛,张志哲. 小康社会进程中黑龙江省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接轨途径探讨[J].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1,29(06):62-66.

[5] 蒋玲. 社会体育理论与实践在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接轨中的应用研究[J]. 体育与科学,2005(03):57-59.

[6] 袁红. 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接轨推动高校体育改革的研究[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03):163-164.

[7] 王欣,尹斯年,陈杰,等. 加强社会体育与高校体育接轨进一步推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研究[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9(06):162-165.

[8] 卢伟基,卢澎涛. 社会体育视角下的高校体育改革研究[J].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01):119-122.

(荐稿人:钟晨,陕西理工大学副教授)

(责任编辑:胡甜甜)

体育设施范文第4篇

一、指导思想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以育人为目标,深化素质教育。积极响应“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号召,认真组织开展以“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为主题的阳光体育运动。培养学生拼搏向上、公平竞争、追求发展的精神,促进学生养成积极主动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明礼仪素质和身体健康素质,推动和谐向上的校园文化建设,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二、组织领导

为全面有序地开展“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并使活动能有计划、有组织、有部署且落到实处地展开,学校成立了“学生阳光体育运动”领导小组。以加强组织领导、统筹规划,脚踏实地地开展活动,争取学生喜欢积极参加。

组 长: 曹正(校长) 副组长:代朝生(分管副校长)

成 员: 陈焕明、李朝忠、涂云峰、张宗友 职责和分工:

校长:组织制定计划和工作指导。定期召开工作研究。 副校长:组织具体实施、督促检查和协调指导。 成员:

1、后勤保障

2、教导处和大队部,带领班主任和相关老师,开展 “学生阳光体育运动”。

三、活动主题:

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快乐每一天

四、活动目标

1、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充分认识体育对强身健体、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壮美人生,以及培养团结、合作、坚强、献身和友爱精神,弘扬民族精神的积极作用。深刻领会新课程标准的教学含义,坚持“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切实减轻学生过重学业负担,培养学生学习和运动的兴趣,在体育教学中让每个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得,从而充分激发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自觉性,形成良好的锻炼意识,发展学生个性特长。

2、阳光体育运动与体育课教学相结合。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确保开足开齐体育课程,保证学生每天有一节体育课或体育活动课,确保每个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从增强学校体育工作的活力和吸引力着手,通过体育教学活动,教育、引导学生积极参加阳光体育运动。以“达标争优、强健体魄”为目标,学校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做到100%的学生能每天锻炼一小时,95%的学生达到《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及格等级及以上,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让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切实得到提高。

3、学校坚持依法治教,规范办学行为,严格执行国家有关体育课时的规定,开足上好体育课,不得以任何理由挤占体育课时。将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纳入学校教学计划,每月一次“小小运动会”,以小型多样学生喜欢的体育活动吸引、鼓励学生积极参加锻炼。并在体育教师、相关老师的指导协助下,认真组织开展好各项活动,努力丰富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浓厚班级集体的意识。

4、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通过宣传图贴、广播、校园网站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阳光体育运动”的益处,广泛传播健康理念,使“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等口号深入人心。建立评比表彰制度,对在活动中表现突出并取得优异成绩的班级给予表彰,以唤起全体老师对学生体质健康的广泛关注,支持“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

5、建立学校体育活动的长效机制,营造人人参与、个个争先的氛围,形成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育人环境。通过学校有效的体育活动,保证每名学生至少掌握两项日常体育锻炼运动技能,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

五、活动措施

1、开足体育课,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各年级每周安排3节体育课、1节体育活动课。确保学生每天有一节体育课或一节体育活动课。体育课由专职的体育教师授课;体育活动课由体育教师制定活动内容并进行巡视指导,班主任老师组织协助;领导小组不定期的听课和学生座谈。

2、确保每天上下午各一次广播操和眼保健操。两操活动由体育老师,班主任老师全面参与组织和管理。领导小组检查指导。

3、课间为学生提供小型多样的体育活动器具,由指导老师指导学生在固定的地方拿取和放回,并督促学生有序地开展活动。确保每个学生每天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不少于70分钟。

4、每学期召开一次全校性的阳光体育运动会,让学生展示班级风貌,展示运动才华。并积极选拔和参加区、市级的学生阳光体育大联赛。

5、建立健全评比制度,每月开展一次“小小运动会”,以小型多样的体育比赛、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吸引更多学生关注体育,参与运动,提高运动技能。

六、活动保障

1、进一步明确校长是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运动的第一责任人,班主任对本班学生参加体育活动负全责,学校各部门及广大教师要关心和支持阳光体育活动。学校学生阳光体育运动领导小组要有计划有步骤有实效地实施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立足校园,深开展学生喜欢的体育活动。

2、增加学校体育工作的经费投入,保证经费按一定比例投放于学校体育专项项目。

3、按规定配足配齐体育器材。体育老师和后勤部门要随时注意器材的良好和维护,充分利用场地及器材,提高使用效率,确保学生体育活动的顺利开展。

4、为了使活动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能够长期有效的开展下去,学校制订具体可行的措施方案,就具体时间、活动项目、活动次序、安全防范等事宜做出周密的安排。领导小组每学期都要和体育老师一起制订学校学生阳光体育活动计划,对活动有要求,有记录,有检查,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改进,把握发展方向,年末进行总结,保证阳光体育教育教学工作有组织、有目标、高效率地实施。

5、严格考核评比,把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活动情况纳入学生体育课程、综合素质多元评价的重要内容,把班级组织体育活动作为班主任工作考核的重要指标,把上好体育课,指导学生科学锻炼作为体育教师工作实绩的重要考核内容。以此推动学校阳光体育运动有效开展、深入发展。

中峰小学

体育设施范文第5篇

摘  要:“教会、勤练、常赛”是新时代对学校体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当前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工作。积极贯彻落实“教会、勤练、常赛”总要求,需要从“教、练、赛”三个方面重点发力。本文以小学中高年级篮球教学为例,阐述了在小学篮球教学过程中融入“教会、勤练、常赛”理念的实施策略,为构建科学有效的教学新模式,提高学校体育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会、勤练、常赛”;篮球教学;实践探究

2021年6月23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体育与健康〉教学改革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中明确指出:“深化体育教学改革,强化‘教会、勤练、常赛’,构建科学、有效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新模式。”[1]同时,《纲要》还提出了“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的改革目标。这是对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广大体育教师面临的新任务和新挑战。

基于此,笔者从“教会、勤练、常赛”核心内涵出发,通过深入分析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结合小学篮球教学实际,提出了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落实“教会、勤练、常赛”的实施策略,以切实提升学校体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一、“教会、勤练、常赛”内涵解析

(一)“教会”是基础

“教会”是指教师通过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了解一定的健康知识,掌握动作要领、把握动作要点、突破动作难点,从而习得运动技能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学习生活之中。它是一节体育课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开展学校各类体育活动的重要前提。只有教会了学生掌握相应的身心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学生才有可能运用所学到的体育知识和掌握的运动技能,主动参与体育锻炼和参加体育竞赛。相反,如果学生不能了解相应的身心健康知识,学会一些基础运动技能和专项运动技能,那么勤练和常赛也就无法正常开展,体育教学也就成了一纸空谈。

(二)“勤练”是手段

“勤练”是指通过适宜的运动次数和运动强度的刺激,将新学的运动技术转化为个人运动技能的过程[2]。任何体育运动技能的形成,都是勤奋刻苦练习的成果。一个技术动作从生疏到熟练、从卡顿到连贯,都必须经过大量反复的动作练习,才能让身体形成一定的动作记忆。只有通过不断刻苦的练习,才能更加熟练地掌握技术动作,巩固和提高运动效果,从而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因此,“勤练”是帮助学生习得运动技能的主要手段,也是实现体育教学目标的必经之路。

(三)“常赛”是拓展

“常赛”是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学习效果的有效途径,也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重要手段。一方面,通过紧张刺激的比赛,学生的运动技能和体能得到了充分展示,实战技巧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同时,在比赛过程中,教师能够更直观地观察到学生对于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也有利于后续开展针对性的教学和训练工作。另一方面,“常赛”也承载着体育特殊的育人价值,在培养学生顽强拼搏、积极进取的体育精神和责任担当、团结协作的个人品德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教会、勤练、常赛”的内在联系

“教会、勤练、常赛”是对学校体育教学、训练、竞赛等工作提出的基本要求和评价标准[3]。“教会”是“勤练”和“常赛”的基础,“勤练”是“教会”的主要手段和“常赛”的必经之路,“常赛”是“教会”和“勤练”的延伸拓展,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互依存,构建了科学、有效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新模式,共同推动形成体育改革实效。

二、“教会、勤练、常赛”在小学篮球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一)优化内容,“教会”关键在课堂

1.知识与技能并重

在传统篮球教学过程中,教师多以篮球技术动作作为教学的重点内容,而忽视了对篮球基本知识的教学和基本意识的培养。在这种教学情况下,学生往往只学会了篮球的技术动作,却不了解实际的篮球比赛规则和技术动作的应用场景,从而不能将学到的技能灵活地运用到实际比赛当中。因此,教师在进行篮球教学时,不仅要教会学生掌握基本的篮球技能,同时还要将如何运用篮球技能、篮球比赛的规则以及科学有效的锻炼方法等传授给学生。

如在室内体育课教学时,组织学生观看各类篮球赛事视频,使学生对篮球比赛规则有清晰的认识;并通过慢镜头播放,介绍篮球技术动作在比赛中的应用场景,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到不同技术动作应用的作用和目的。对于篮球基础较好的学生,可拓展讲解篮球技战术相关知识,以增强学生的篮球实战能力。在进行室外体育课时,教师通过示范讲解引导学生学习运球、传接球、投篮等技术动作,带领学生进行动作练习,并组织小范围的实战演练,让学生充当“小小裁判员”,引导学生进一步巩固学习的篮球知识与篮球技能。

2.基础与个性并举

在进行篮球教学时,教师要关注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情况,确定全体学生通过努力都能达到的一般目标。在保证全体学生掌握篮球基础技术动作的前提下,着眼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鼓励学生向更高水平发起挑战。同时,教师也要考虑到学生在身体素质、心理发育、学习能力等方面的个体差异,采用分层教学的方法,为不同水平段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和学习目标,让每一名学生的体育知识与运动技能都能得到切实的提高。

如在进行《左右手交替运球》教学时,教师首先通过情境导入法引导学生建立左右手交替运球的运动表象,了解动作构成及身体各部位的协调发力,然后通过动作分解、完整示范帮助学生掌握左右手交替运球的动作要领,明确运球时的击球部位、手脚之间的配合以及身体重心的轉换,最后通过练习和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左右手交替进行运球。在学习目标的设置上,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要求他们能够在原地进行左右手交替运球;对于基础一般的学生,要求他们能够左右手交替进行直线运球;而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则要求他们能够灵活运用左右手交替运球通过障碍物。

(二)创新设计,“勤练”实施在日常

1.巧设练习内容

“精讲多练”是体育教学的显著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是通过设置不同密度和强度的练习内容,帮助学生更快地掌握运动技能。但枯燥的练习内容往往很难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练习的参与度不够、练习质量不高。因此,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合理设计练习环节,由难度较低、容易完成的单项练习入手,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渐提升到具有一定难度的组合练习,促进学生技能和体能的同步提升。

如在进行《行进间三步上篮》教学时,先组织学生在篮下找好打板位置,进行打板投篮单项练习,以便帮助学生养成找到三步上篮的起跳位置、合球后顺势起球的动作以及单手高手上篮的习惯。然后利用标志盘做好迈步、起跳点标记,引导学生从原地进行三步上篮,此时需强调出脚的顺序和起跳的时机。再将原地运球与三步上篮进行结合,在篮框两侧交替进行原地运球三次后三步上篮组合动作练习。最后进行行进间运球+三步上篮组合动作练习,突出动作的实用性。从分解动作练习到完整动作练习再到组合动作练习,三个练习层层递进,有利于学生更快地掌握三步上篮的动作要领,学会三步上篮的技术动作。

2.丰富练习形式

在体育课堂练习环节的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教师仍以“教师教、学生学”的集体练习方式为主,练习形式较为单一;且只注重学生技术动作的掌握程度,而没有考虑到学生对交流合作、共促学习的情感需求,学习效果并不理想。长此以往,学生逐渐丧失了体育学习的兴趣,体育教学的目标也难以达成。因此,在设计练习环节时,教师要在精选练习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多种练习方式进行教学练习,既要发挥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又要引导学生去探索更多的练习方式。在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学习内容的同时,营造出互相启发、共同进步的良好学习氛围。

如在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教学时,教师首先讲解并示范动作要领,明确传接球时手部技术动作、身体发力顺序、重心转换等动作要点,学生根据教师口令分步骤进行集体动作练习。接下来组织学生利用墙面进行自主传接球练习,体会传球时蹬地发力、重心前移、伸臂拨指的动作。然后两人一组进行原地传接球、单次运球接传接球练习,待学生基本都掌握了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的动作之后,增加更高难度的练习,由两人侧向滑步走传接球练习,再过渡到双人行进间跑动传接球练习。最后引导学生分组合作,探究其他有效传接球的方式方法,并进行自主练习。在整个练习过程中,教师需密切注意学生的练习情况,适时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指导和保护。该练习环节的设计运用了集体练习、自主练习、合作练习的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习得传接球的技术动作,实现了这节课的目标。

3.拓展练习场景

有限的体育课堂时间对于实现当前背景下学校体育教学的改革目标是远远不够的,“勤练”理念必须渗透到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如开展阳光大课间、体育社团活动、体育家庭作业等。因此,除了对体育课堂练习的把控之外,教师也要加强对大课间、体育社团和体育家庭作业的重视,不断拓展体育练习的场景,积极探索家校联动的体育教学模式,补充课堂练习的不足,真正实现发展技能、增强体能的目的。

如在进行篮球教学时,在课堂上主要进行传接球、运球、三步上篮等基本技术动作的练习,帮助学生掌握篮球的基本技能。同时创编篮球操,与班主任、体育委员协同组织在大课间进行跑步+创意篮球操的组合练习,在增强篮球练习的趣味性的同时,加大体能训练的强度。在体育社团训练时,增加体前变向运球、击地传球、行进间低手上篮等具有一定难度的教学练习,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篮球技术。在每天体育课后布置体育作业,让学生在掌握基本篮球技能的基础上,自主探索更多的篮球实战技巧和锻炼方法,并进行居家实践锻炼,切实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三)有效实施,“常赛”核心在全员

1.体育课堂课课赛

体育课堂是学生习得体育知识与技能,参与体育活动的主阵地。因此,在学生基本掌握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并且通过练习能够熟练地做出所教学的技术动作之后,教师要结合课堂重点教学内容,设计富有趣味性与竞争性的比赛,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锻炼兴趣,巩固且提高学生在学练环节的成果。同时,在比赛中教师更容易发现学生在技术动作中出现的问题,有利于后续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和指导。

如在进行《行进间运球》一课的教学中,设计“阵地争夺战”个人游戏竞赛。学生两两之间进行比拼,每两名学生各持一球,间隔一个大标志桶、两个小标志桶,面对面进行运球准备,听到教师口令后拿起小标志桶后退运球,踩到边线后加速运球到中间位置,率先将小标志桶扣在大标志桶上即为获胜。这种比赛形式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加速运球能力,也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此外,也可设计“种树砍树”小组游戏竞赛,将学生分成四人一组,围绕若干个标志桶进行高低运球接力。听到教师口令后,第一名学生运球从起点出发,将标志桶原地放倒视为“砍树”,踩到对面边线后转身,将标志桶原地立起视为“种树”,返回与下一名学生击掌,下一名学生出发,小组四人率先完成接力并返回起点即为获胜。该比赛将行进间运球与高低运球有效结合,提高了学生的实战运球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相互激励、团结合作的良好品德。

2.精品社团周周赛

除课堂教学之外,学校开设的各类体育社团也是学生进行体育活动的重要场所。因此,体育教师也需要将“常赛”这一理念落实到体育社团的日常活动当中,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运动水平。需要注意的是,与体育课堂面向全体学生不同,体育社团的主要活动对象是对某一项体育运动有兴趣或有特长的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组织体育社团比赛时,更加注重该环节的灵活性与实战性,目的是让学生在比赛中提高运动技能的运用能力和实战水平,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良好习惯。

如在进行篮球社团训练时,教师应每周组织至少一次篮球比赛。在社团训练初期以个人对抗和小团体比赛为主,比赛形式多为1v1篮球挑战赛、2v2趣味篮球赛等,通过修改比赛规则、限制某一項篮球技术的运用等手段来激发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如在进行1v1篮球挑战赛时,两人在直径2米的圈内各持一球,听到教师口令后各自开始在圈内运球,在保证自己不间断运球的同时,试图让对方运球出界或抢走对方手中的球,任何一方运球中断、出界或者球被抢走即判定为输。这种比赛形式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在与人对抗中的运球控球能力,促进篮球竞技意识的培养。随着篮球知识和技术水平的提升,训练中后期应将非正式比赛逐渐过渡为正式比赛,每周组织1~2次的3v3篮球赛或5v5篮球赛,通过团队之间的技战术配合,培养学生对于各项篮球技术的运用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篮球实战水平。

3.竞技选拔年年赛

近年来,随着篮球特色学校等的兴起和实施,各类校园篮球、校际篮球比赛也逐渐丰富起来。因此,为了满足特色学校发展的需要,促进学校体育工作的交流提升,学校需建立良好的选拔和竞争机制,面向全体学生选拔出一批优秀运动员作为学校代表参加各类比赛。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在实战中突破自我、不断进步,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学生集体荣誉感的培养,形成“人人争先、为校争光”的良好氛围。

如开展一年一度的校内年级篮球比赛,为有篮球特长的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也能够帮助学生在实战中检验自己的篮球水平,不断磨炼自己,提升自己的篮球竞技能力与团队配合能力。除了校内篮球赛之外,体育教师也要组织一批篮球水平较高的学生成立学校代表队,积极参与校际篮球联赛,加强学校之间、教师之间、学生之间的竞技交流,以点带面、校际联动,促进整体学校教育工作的水平提升。

三、结语

总而言之,“教会、勤练、常赛”是一个有机整体,三者缺一不可。在学校体育教学过程中,广大体育教师需及时更新教学观念,改进优化教学内容,积极创新教学过程,深刻把握“教会、勤练、常赛”一体化系统性教学思路与方式,构建实施更加科学有效的教学模式,全面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推动学校育人目标的达成。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体育与健康》教学改革指导纲要(试行)[S],2021.

[2]梁龙旭.体育课“学、练、赛、评”的有效设计[J].体育教学,2021,41(04).

[3]段瑞莉.改进体育课堂教学落实“教会、勤练、常赛”[J].体育教学,2021,41(02).

上一篇:基础设施配套费下一篇:交通安全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