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学前教育论文范文

2023-03-03

优秀学前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三养教育”的提出

实现民族复兴是新时代的主旋律,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然而近十年,社会的浮躁,升学的压力,导致我国青少年学业负担较为沉重、学习效率低下;近视率、肥胖率不断提升;抑郁症等心理健康疾病的发病率居高不下;相当一部分青少年的思想品质出现了问题,如自私自利、不愿与他人合作、基本公民道德缺失等。这些现象表明,我们应当加强青少年身心健康教育,抑制身体不良检出率、心理健康疾病发病率的增长趋势,关注青少年的品德和人格教育。“三养教育”的提出,就是笔者在民族复兴时代背景下,从区域教育改革出发,对如何系统提升我国青少年身心健康水平和品德修养的思考。

在中华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中,积淀了“三养教育”深厚的理论依据。首先是以《黄帝内经》为代表的中医养生理论。它确立了治未病、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整体养生思想,提出“人与天地相应”的观点,主张顺其自然,这一思想符合中小学生的成长规律,有益他们的身心健康。其次是儒家养心和养德理论。孔子说:“仁者人也”,认为“人”不是纯粹的自然人,而是置于社会关系之中的人,是合乎伦理道德的人。以孔子为代表的中国儒家学派将“仁”视为道德的第一层次。孟子主张“养”的教育方式,他认为君子之养,应该养的不是“小体”,而是“大体”,“小体”指形体,“大体”指心气。故《孟子·尽心上》说:“形色,天性也。惟圣人然后可以践形。”又说:“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睟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所言意为,人若能发挥本心,道义自充,其气自盈,即为“养浩然之气”。同样荀子也十分重视养生、养心和养德,《荀子·不苟篇》曰:“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致诚则无它事矣。唯仁之为守,唯义之为行。诚心守仁则形,形则神,神则能化矣。诚心行义则理,理则明,明则能变矣。变化代兴,谓之天德。”为此,儒家的“养仁心”“守仁德”“成仁生”是“三养教育”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找到的最重要的理论依据。

在研究过程中,笔者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发现一些地方也有人提“三养教育”。如哈尔滨市新桥小学从践行核心价值观的角度提“三养教育”,即以善养德、以德养心、以艺养慧 ;四川广元市教育局出台了文件,从深入推进依法治校维度提“三养教育”,即以法养心、以法养行、以法养境等。这些论述或做法分别是从不同的角度来谈的,或只是关注到学生的意识形态和思想品质的培养,忽视了学生身体健康的重要性;或只是根据某一具体的教育内容来谈的,而没有涉及中华传统文化中现代教育价值的传承和发展;或只是在教育实践操作的层面上的一些探索,而系统的理论研究十分薄弱。

“三养教育”是笔者对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行十多年的研究后提出的思考。无须讳言,现在中小学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更多地停留在背背经典诗文、学学传统礼仪、搞搞象征活动、做做表面文章的层面上,没有真正关注少年儿童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需求,没有真正系统地、全面地、深入地研究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价值和实施路径。“三养教育”抓住了传统文化中“养”这个核心教育方式,通过养生来健体、养心来正气、养德来修行,以此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它挖掘了传统文化中“养”的现代教育价值,并融入到现代教育方式之中。

“三养教育”的内涵

“三养教育”是基于中华传统文化中适合中小学生的“养生、养心、养德”经典文化进行建构的,即以传统自然(时令)养生文化陶养学生生命,以传统经典诗词歌赋和艺术精粹滋养学生心性,以儒家“知行相合”实践德育文化涵养学生德性,三者相辅相成、相融相生,在遵循中国传统文化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的“养”人方式的基础上,培养身心和谐、健康向上、品学兼优的青少年。其具体内涵为:

自然养生即时令养生,主要根据中华传统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中对人的身体健康调理的基本做法,来引导中小学生健康生活。按照《黄帝内经》的论述,一年有六步主气(地气),三候为气(1个节气15天),六气为时(6个节气90天为1个季节),四时称岁。一年四时,各随其五行的配合而分别当旺。木、火、土、金、水五行,随时间变化而递相承袭,影响人的生命健康状态。《黄帝内经》还认为:一年分为四季,一天也可以分为四季,以北京时间(下同)计算,凌晨3时立春,6时春分;9时立夏,12时夏至;15时立秋,18时秋分;21时立冬,24时冬至。21时是一天的“立冬”,冬季万物闭藏。人“立冬”入眠与自然和谐,才有利于提高免疫力;早5时是“惊蛰”,在这8小时的时间段睡眠,人体才能和谐自然,相悖则会有害。中小学是孩子身体发育的起步期和关键期,只有在这个时期打下良好的体质基础,才能在未来的人生之路上绽放生命的光彩。自然养生所倡導的就是引导中小学生顺其自然、天人合一,顺应每年和每天的四时变化规律,从精神、起居、饮食、运动等方面养成良好习惯,形成对生命健康的基本价值取向。

经典养心。养心实指养神,就是要调整心态,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心”作为中国文化的一个核心范畴,是中国传统哲学、心理学的精髓,蕴含着中国人对生命意义和天人关系的独到理解。“养心”就是为了心的和谐,把多种心理因素协调起来,从而实现人的“诚心”“净心”“正心”“独心”等。孟子特别重视养心,当他的学生请教其有何过人之处时,其答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中小学正是孩子心灵萌发初期,也是人身心成长的快速期。明代教育家李贽在《童心说》中论述道:“童子者,人之初也;童心者,心之初也。夫心之初,曷可失也?”因此,对于青少年“童心”的养护十分重要。经典养心就是运用中华传统文化中经典的诗词歌赋、散文、书画艺术、音乐戏曲等来滋养学生心灵,通过经典的熏陶和浸润实现对学生良好心性的培养。

实践养德,即知行相合的德育理念。我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知行相合”的思想。荀子曰:“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明代教育家王阳明更是主张“知行合一”的教育,即在教育中坚持儿童化、体验式、浸润式的教学。王阳明曰“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痿。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譬之时鱼春风,沾被卉木,莫不萌动副越,自然日帐月化。若冰霜剥落,则生意萧索,日就枯槁矣。”“诱之诗歌,以发其志意”“导之习礼,以肃其威仪”“讽之读书,以开其知觉”。

“三养教育”的推进

理论与实践研究一体推进,构建“三养教育”的深度。“三养教育”的推进范式既不是纯理论研究,也不是纯实践操作,而是在实践中构建理论,将理论又付诸教育实践循环推进的过程。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研究一体化推进的方式将建构“三养教育”的深度,因为其研究的成果包括有深度的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其理论成果主要为基于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三养教育”价值研究、内涵研究和策略研究,实践成果则主要为指导中小学生养生、养心和养德的通俗图本。学生的人文底蕴、审美情趣、健康生活等核心素养的提升。

城市与乡村一体推进,构建“三养教育”的广度。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当前,推进农村教育和城市教育均衡发展是国家对区域教育作出的战略部署,更是社会和人民群众对教育的切实需要。“中小学生‘三养教育’综合实验改革研究”是国家“十三五”规划课题,我们的使命在于贯彻和落实党和国家当前的教育任务,将教育科研紧紧扎根于城乡一体化这块广袤的教育实践沃土之中。因此,我们在研究对象选择上作了充分的考虑,既有城区学校学生,又有农村地区学校的学生,其构成情况为农村和城市学生各占50%左右。在推进路径上我们基于城市学校的办学条件、师资力量和学生生长环境等情况,形成学生自然养生、经典艺术养心和社会实践活动养德的城市特色路径;也基于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师资力量和学生生长的环境等情况,将农村良好的自然环境、民风民俗因素融入“三养教育”,形成学生自然养生、经典民俗养心和劳动实践养德的农村特色路径。城乡一体的广阔路径让“三养教育”指向教育均衡。

养生、养心与养德一体推进,构建“三养教育”的厚度。“三养教育”中的养生、养心和养德既相互联系又相互作用。在推进过程中我们坚持“三养一体”,将养“身、心、德”融合成一件事,即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我们以养生为基础,引导学生根据时令和节气变化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如早起早睡,均衡、适节气饮食等;以养心为重点,通过开设普及课和选学课,引导学生学习中华经典诗词歌赋,通过参与书法、戏曲、国画等艺术课程来调养宁静、和谐、尚美的心性;以养德为目标,引导学生“知行合一”,将《三字经》《弟子规》《论语》《礼记》等中华经典著作中具有现代教育价值的道德知识转化为日常行动,在行动体验中提升道德修养。在“三养教育”综合实践中我们发现,身体健康、心性和谐的孩子能够生成更好的行为习惯,生成更好的认知态度、思维品质和人际交往能力。“三养”一体化的“养人”方式,涵养出来的是更有生命温度、心性雅度和品行厚度的新时代青少年。

教师、学生与家长一体推进,构建“三养教育”的力度。《礼记·学记》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教师是推进“三养教育”的关键因素,只有具有健康身心、仁爱之心、高尚道德情操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品行优良的孩子。只有教师真正懂得科学的养生、养心和养德的方法,才能让“三养教育”真正落地。因此在推进“三养教育”研究中,我们首先是“养教师”,我们通过组织教师参与国学培训来提升教师的文化素养;通过聘请养生专家,来指导教师掌握时令养生的方法;通过倡导教师学会中华传统文化中琴、棋、书、画、戏和体育项目等中的一项基本技能或一种审美方法来修炼心性;通过研读儒家“知行相合”名篇著述,来体悟实践养德的传统文化价值和策略。在传统经典的浸润下,我们的教师富有了更深的教育情怀和更强的文化自信,呈现出更好的职业状态。在教师的引领下,我们开设学生“每日养生课程”,引导孩子们每日按时作息、健康饮食、阳光运动。开设学生“每日养心课程”引导孩子每日吟诵经典诗词,在琴、棋、书、画、戏、剪纸、湘绣、民族乐器等中国传统艺术项目中选学一项,进行练习。我们开设学生“知行合一”养德课程即吸取中国传统文化中童蒙养正的文化精髓,引领学生每日践行《弟子规》《三字经》《论语》《礼记》等中蕴含的有关学习和生活中的良好习惯。

在推进“三养教育”过程中,我们还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把家长也纳入“三养”的范畴。我们通过开设“三养教育”家長课程,组织家长学习养生、养心和养性文化,来提升他们的传统文化素养,使家长在“三养教育”意识的引导下做好孩子的家庭教育,如制定良好的家规、传承良好家风、建设书香和传统美德家庭等。教师、学生和家长三个向度一体推进,融合了三方之力,保障了“三养教育”的实施力度,确保了“养”育质量。

总之,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三养教育”是我们立足于民族伟大复兴得时代背景,走出的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让我区的每一个孩子享受更加公平而有质量、更加美好而有中国文化含量的教育改革发展之路。通过这项研究,我们全面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新时代教育功能,培植我国青少年的中国传统文化之根,提升他们的核心素养发展水平,从而更好地促进新时代青少年的全面发展。

【罗和平,湖南省长沙市高新区教育局局长,高级教师】

责任编辑︱樊 璐

优秀学前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保险法;财产保险;合同转让;从物主义;属人主义

作者简介:刘壮元(1989-),男,汉族,河北衡水人,本科,衡水市中级人民法院,研究方向:民法和商法。

一、新《保险法》第49条概述

(一)新《保险法》第49条的内容

保险标的转让,保险标的的受让人,承继被保险人的权利义务。

保险标的转让,受让人或被保险人应当及时通知保险人,货物运输合同和另有约定的除外。

因转让行为导致危险程度显著增加,保险人自收到通知三十日内,可以依约增加保费或解除合同。保险合同解除后,保险人应当将保费中,自保险责任开始至解除这一期间内的部分扣除后,退还投保人。

被保险人或投保人未履行通知义务,因危险显著增加而引起的保险事故,保险人不承担赔偿保险金的责任。

(二)旧《保险法》第34条的内容

保险标的转让,被保险人或保险标的的受让人应当通知保险人,经保险人同意继续承保的,依法变更合同。但是货物运输保险合同,和当事人另有约定的合同除外。

(三)新旧立法比较

作为关于保险合同转让方面的规定,这一改变主要在于:

1.保险标的的转让

按照旧法的规定,保险标的转让的,保险合同并不必然发生转移,也就是说,保险标的的受让人并不一定享有被保险人的权利义务。新法这样规定的意义在于,在保险标的转让时导致保险危险显著增加的,被保险人或受让人要通知保险人,同时保险人享有保险合同的变更权与解除权,这就使得保险人的风险不会平白增加,保险人的权益也受到了保护。

2.危险显著增加的特殊情形

新《保险法》第49条在旧法的基础上增加了“危险显著增加”的情形,即只有当保险标的转让行为导致危险显著增加时,被保险人或受让人才具有通知义务,或者说这种通知义务在这种情况下才具有强制性

3.保险人的保险合同变更权与解除权

新《保险法》第49条中还规定了保险人的合同变更权与解除权,这一点在旧法中也有规定,但两者之间却有所不同。

首先,旧法中保险人的合同变更权与解除权是自保险标的转让时就有的,而新法则是对保险人的这项权利加以时间限制——三十天的除斥期间,如果保险人在规定时间内不及时按照约定增加保费或解除约定,则表示保险人同意了保险合同转让行为。

其次,旧法中保险人的合同变更权与解除权是没有前提限制的,而新法则明确是在“危险程度显著增加时”才有的。

二、财产保险合同转让的立法学说

如果财产保险标的发生转让,那么财产保险合同是否发生转移,对此,主要有“属人主义”和“从物主义”两种观点。我国也是经历了这两种观点的演变而发展至今,在采用“从物主义”的同时,也兼有“属人主义”的特征。

(一)不同的立法学说

1.属人主义学说

属人主义学说主张,保险标的转让后,保险合同转让应该受到一定的限制,即被保险人或受让人应该取得保险人的同意或认可,否则该保险合同不发生转让,原保险合同丧失效力。

2.从物主义学说

“从物主义”学说认为,如果保险标的已经转让,而被保险人已经实际丧失的保险利益不发生转移,那么原有的保险合同就会丧失效力,这不利于保护被保险人以及受让人的利益,而且从经济角度来讲也会造成浪费。所以采用“从物主义”学说的国家一般规定,保险标的的转让,保险合同中的权利义务关系为受让人所享有。但是这种学说在向被保险人以及受让人一方倾斜的同时,也造成了对保险人的不公。

3.折衷主义

“属人主义”和“从物主义”都各有利弊,“折衷主义”正是将这两种学说结合到了一起,这样既保护了保险人的权益,不会平白遭受更大的风险,同时也使被保险人和受让人的利益不受损失。

(二)不同国家的立法主张

英美法系国家一般采取“属人主义”学说,但在法定转移的几种情形下,采用“从物主义学说”。日本和德国等大陆法系国家则更倾向于“从物主义”学说。日本采用的是“条件性从物”的方法,即一般情况适用从物的规则,只有在特殊情况下,即保险危险显著增加时,才适用属人的规则。德国则采用的是“先从物,后属人”的规则,即保险合同先随着保险标的而发生转移,随后被保险人和受让人必须通知保险人,如果保险人不表示反对,则合同发生转移。

三、我国新《保险法》第49条的立法意义与立法完善

(一)新法“先从物,后属人”立法意义

1.“先从物”的立法意义

在财产保险合同中,被保险人与保险标的物之间的利害关系即是保险利益。而一旦被保险人丧失了标的物的所有权,则丧失了保险利益,为了使保险合同继续有效,把保险合同中的权利义务关系一并转移至保险标的受让人,这也体现了对保险利益原则的遵守。

2.“后属人”的立法意义

因为保险的基本职能为经济补偿职能,那么其主要作用不仅在于对个人损失的补偿,还在于稳定社会经济。由此可见保险合同是一种基于风险而形成的一种特殊合同,因而有必要对保险合同的转让施加限制,即当保险标的转让导致危险显著增加时,保险人可以依据约定行使保险合同的变更权与解除权。

(二)我国财产保险合同转让的立法完善

从我国立法过程来看,大致经历了从“属人主义”到“从物主义”再到“先属人,后从物”的变化过程。我国的保险法律制度也由此不断得到完善。

但是,从现有司法实践中看,就现有的保险法律制度而言,尚存在一些值得改进的地方。

1.从保险标的转让到保险人行使合同变更权及解除权期间存在法律上的“真空期”

新《保险法》规定了保险标的转让的同时,受让人直接承继被保险人的权利义务,这表明无论该转让行为是否导致危险显著增加,受让人的权利已然形成。而保险人只得在该转让行为导致危险显著增加时,根据第49条第三款的规定,要求行使变更或解除保险合同的权利。而从被保险人或受让人告知到保险人行使权利期间,依然存在“真空期”,倘若此时发生由于标的转让引起保险事故增加的保险事故,受让人不得向保险人主张赔偿。

2.“显著增加”的标准

新《保险法》引入了危险“显著增加”的重要概念,这直接决定了保险事故发生后,保险人是否要承担赔偿责任,对于保险人以及受让人有重大意义,然而,怎样才算“显著增加”,这里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这势必会造成法律在实际应用中的混乱。

对于这两种情况,笔者认为对于保险标的转让导致危险显著增加的情形,法律是否可以考虑适当的押金制度,保证受让人在这一“真空期”依然享有保险事故受偿的权利。对于“显著增加”,立法机关应当列举一些具体法律适用标准。

总之,立法完善的过程在于对保险人与被保险人利益的平衡,只有在总结实践的基础上,结合国外的立法经验,才可以不断完善法律制度,实现保险合同当事人权益的共赢。

[参考文献]

[1]魏华林,林宝清.保险学[M].北京:中国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赵旭东.商法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陈晓云.中国保险法律的修改与完善[J].法学杂志,2005.

[4]郑玉波.保险法论[M].台湾:三民书局,2006.

优秀学前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传统文化教育;小学思想道德教育;现状;融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问题和小学思想道德教育的融合问题是当下小学教育教学活动推进中的两大重点性问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小学思想道德教育是每位小学教师都应重视并关注的问题。基于此,我校提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小学思想道德教育的融合研究》这一课题。在第一阶段的研究中,我们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小学思想道德教育”为两大落脚点,就传统文化教育、思想道德教育的现状及二者的融合进行简要探究。现将本阶段研究形成文字,希望为后续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并对今后的融合教育工作提供帮助。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现状

作為中华文明的精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极好的教育价值。传播优秀传统文化,既能提升小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增强国家凝聚力、民族凝聚力,也能让学生在对中华文化的探究中感知中华民族精神命脉,成长为具有中国精神、中国品格的高素质人才。

为了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青少年成长的促进作用,教育部专门出台《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就传统文化在中小学各学科教学活动中的渗透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在这一《纲要》的指引下,小学教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力度不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渗透形式不断多样。除了在具体的课程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以外,部分学校还编写了专门的传统文化校本教材,聘请了专业的传统文化教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教育模式。凤凰小学为更好地教学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学生的传统文化审美与传承能力,编订了国学经典校本课程《导读》,仅高年级版就对“古诗”“声律”“三十六计”“论语”“元曲”等多项传统文化经典项目进行整合与汇编,形成了集“背景”“原文”“配图”“赏析”“训练”于一体的专业性国学经典校本教材,为学生们进行系统的传统文化学习和教师展开传统文化教育提供了教材支持。冷水滩区梅湾小学在传统文化教育活动中,聘请了专业的国学老师开展国学教学等活动,与语文教师兼任国学不同的是,他们的授课形式更加新奇,有一位老师精通古典音律,每次上课,都会带着古筝,在同学们诵读或表演时,都会配上相应的古曲,在悠扬、典雅的古筝声中,同学们每节课都能获得不一样的学习体验。为更好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冷水滩区图书馆成立了“凤和书社”,广泛吸纳各界人士尤其是学生和老师参与诵读、吟唱国学经典,而该区银象小学更是把诵读《论语》纳入了学校每日常规活动中来,形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

从以上案例可以看出,传统文化教育的发展成就是不容质疑且值得肯定的。但在为现有成就感到欣喜的同时,我们同样也要重视传统文化教育发展中的不足。纵观当下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现状,我们发现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多停留在为教学“文化”而开展教学的层面上,对于传统文化中的“民族精神”、“品德素质”、“道德价值”等开发挖掘力度不够,教学形式、教学内容追新有余、深度不够,需要我们做出进一步的调整与优化。

二、小学思想道德教育现状

“育人先育德”,思想道德教育本就与教育同时衍生。从远古的“重德敬神”,再到西周的““敬德保民、礼乐教化”,再达到孔子的“天下归仁”、孟子的““善教得民”、荀子的“化性起伪”、道家“人法自然”等等,教育自其发展之初就有着极强的思想道德引导功效,在古往今来的教育过程中,知识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历来是并行统一的。然而,随着现代化浪潮的冲击,现代教育各个学科的分支细化,知识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曾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分离,小学阶段思想道德教育也存在对思想道德教材教学的现象。虽然从《思想品德》到《品德与社会》,再到《道德与法治》,小学思想道德教材的科学性不断提升,教材内容与小学生生活所需、阶段成长情况及学生的个人发展需求之间的切合度日益提高,但小学思想道德教育的范畴却存在缩小趋势。

新课改以来,教育专家针对传统应试模式下的思想道德教育问题提出了“大思政”教育理念,开始注重思想道德教育在语文、数学、体育、英语、音乐、美术、劳动技术等各个课程教学活动中的渗透。小学思想道德教育空间不断扩大,思想道德教育与知识学习之间的融合程度不断提升,思想道德教育的形式与方法不断优化。在这一背景下,思想道德教育不再是单纯的理论说教和机械的知识灌输,而是融入知识学习与发现、实践的自主体验与提升等活动中,也是学生独立自觉的个人思想境界提升。以统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为例,统编版教材重视挖掘生活中的思想道德教育素材,教学内容和形式具有活动性和体验性特征,为教师寓思想道德教育于主动探究提供了便利。如《做事不拖拉》一课针对小学生常犯的“做事拖拉”问题而设计的教学活动。根据教材内容指引,教师可设计以“寻找生活中的‘小拖拉’”“讨论分析做事拖拉的害处”“寻找告别拖拉的方法”以及“和时钟做朋友”等趣味实践活动为流程的体验的思想道德教育活动,让学生在观察、分析、讨论、思考中成功扭转个人观念想法,提升个人思想品德素养。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当下小学思想道德教育观念制度日益完善与成熟、思想道德教育方法形式逐渐优化,思想道德教育与各个学科、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的融合已经成为了小学思想道德教育活动发展的主流方向。而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精神命脉的载体,作为承载大量思想道德教育因素的资源,自然也在我们的开发研究之列。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小学思想道德教育的融合现状

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小学思想道德教育之间的融合问题,是进一步发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弥补当下教育问题的需要,也是顺应小学思想道德教育潮流、助推小学思想道德教育与学科教育的深度融合的有效方法,其融合价值是毋庸置疑的。

(一)融合方式

在具体的小学教育教学实践中,不少一线教师已经自发融入到了对传统文化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的融合探究之中,其主要融合方式大致如下:

1.在传统文化教育中融合思想道德教育

作为中华精神的载体,传统文化本身就是很好的思想道德教育素材,故在传统文化教育实施中,思想道德教育会被教师以有意或无意的方式开发,传统文化教育中融入了不少的思想道德教育因素。比如,在我校的国学经典校本课程《论语》章节中,有“学而时习之”一节,孔子提出的这一观点本身就是指向对学生学习品质的培养。因此,在教学该部分知识时,无论教师是否想到要融合思想道德教育,学生都能接受到一定的思想道德熏陶。

2.在思想道德教育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统编版教材非常重视对传统文化的渗透。在统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有诸多内容都是与传统文化有关的。比如,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感受家乡文化,关心家乡发展”中所包含的三个章节中,有两个章节涉及传统文化:《我们当地的风俗》涉及“民俗文化”“生肖文化”“节日文化”;《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则是一个很好的多彩民间艺术的审美训练和知识介绍机会等等。在这些章节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授课需要链接更多的传统文化内容,从而成功实现在思想道德教育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目标。

(二)融合现状及问题

虽然,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一线教师已经初步涉足传统文化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的融合探究,小学思想道德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已经完成了初步的融合,取得了一定的融合教学效果,但深入分析小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融合现状,我们还是发现了一些问题:

1.传统文化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的融合存在被动性

在实施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中,教师多是在教材要求下被動开展传统文化与思想道德教育融合的探究,思想道德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的融合多因教学需要而产生,很少有老师主动构建。如,在教学国学校本教材“声律启蒙”章节时,多数老师只专注于“声律”教学,忽视对思想道德渗透;在教学《做事不拖拉》等与传统文化相关度不高的章节时,老师也很少会主动链接传统文化知识,以传统文化做思想道德教育的补充。可见,小学教师对思想道德与传统文化之间的融合问题的重视度仍有待提升。

2.传统文化教育与小学思想道德教育的融合深度不够

目前,小学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的融合仅停留在内容叠加层面。传统文化资源打捞经验并未被很好地嫁接到思想道德教育之中,思想道德教育方法研究经验也未在传统文化教育中得到有效的体现。比如,在传统文化教学中,教师虽引入一定的思想道德教育内容,但却并未引入活动化思想道德教育模式。在将思想道德教育渗透至传统文化课堂中时,教学形式仍有较强的说教性。如在引导学生解读“巧言令色”课时内容时,教师就因为本词的陌生化程度高,理解难度大,而专注于对该字词的解释,重在解释该词句的含义。至于,该语句背后的思想道德内涵,教师则以讲解的方法带过,并未结合案例让学生进行专题性的解读。而在这样的授课方式下,学生们对传统文化中的思想道德因素的感悟是不彻底、不深入的。

3.传统文化教育与小学思想道德教育的融合不够系统

在融合传统文化教育和小学思想道德教育期间,思想道德老师与传统文化老师大都各自为政,二者之间的交流与互动较少。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两门课程之间没有明确的分工和系统的规划,协调配合不佳,二者各自的优势均未得到有效的开发和融合。故在接受传统文化和思想道德教育时,学生获得的体验不够真实、不够系统,而这也就影响了学生传统文化素养和思想道德素养的整体性提升。

综上所述,传统文化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在小学教学中的融合是有益的,也是必须的。在今后的教育指导过程中,我们需提升自身对传统文化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融合问题的关注力度,深入分析传统文化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两个学科的教学优势,从二者的优势融合入手,探索实现“1+1”大于2这一教学目标的有效方法,成功解决目前小学传统文化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融合问题,提升传统文化与思想道德融合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金瑞.优秀传统文化与小学德育的融合策略研究[J].新智慧,2019(36):52+54.

[2]陈丽旭.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小学德育课程的路径探析[J].现代交际,2019(24):124-125.

[3]张红梅.基于新媒体时代下的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创新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9(35):39+152.

[4]黄友爱.探析小学思想品德教育教学方法[J].课程教育研究,2019(39):73-74.

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2020年度立项课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小学思想道德教育的融合研究》(课题批准号:XJK20CJC082)阶段性成果

优秀学前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成人教育;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使命;继承弘扬;新时期

一、研究背景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但是,与高速增长的GDP和日益发达的经济不相适应地,中国社会出现了人与自然关系恶化、人与人关系对立、人的精神生活空虚以及“国强文弱”“物阜德缺”的不平衡现象。[1]现代工业文明对自然生态造成了严重破坏,西方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对中国传统文化侵蚀不断,市场经济促生了道德沦丧、腐败堕落、人情淡漠、迷心逐物等毒瘤,中国传统文化所倡导的“忠孝仁义信礼智勇”全面遗失,国人自古以来所崇拜的“君子”也销声匿迹。这无一不反映了我国关于人文教育的缺失,特别是对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遗漏。针对这种现状,教育部根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精神,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于2014年3月下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纲要》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从爱国、处世、修身三个层次概括凝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通过家国情怀、社会关爱和人格修养三个层面的教育,培养青少年学生做有自信、懂自尊、能自强,高素养、讲文明、有爱心,知荣辱、守诚信、敢创新的中国人。[2] 成人是所有社会关系的承担者, 是人类文化的主要载体和传承者。[3]成人教育作为我国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在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过程中,成人教育的作用和角色是不可忽视的,要充分发挥成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作用,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和价值观融入每个公民内心,渗透到社会各个角落。

二、完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需要成人教育的参与

《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加强中华优秀傳统文化教育,是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推动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途径。[2]与此同时,成人教育具有鲜明的文化功能,它是传承传统文化精髓并更新与创造新的文化,使成人不断优化生存环境、优化生命存在的重要载体。[4]

(一)成人是社会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成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规定着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今天”

相关数据显示,我国人口中成人人口的比例高达四分之三以上,而在校学生的比例不足四分之一。如若将完善优秀传统教育的任务只寄托于在校学生的身上,恐怕无法承担起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历史重任。而不能忽略的是,成人支撑着社会发展的主体部分,成人教育占据着终身教育体系的主体部分,成人教育是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最不可忽略的一种教育方式。于1997年召开的第五届世界成人教育大会上,《汉堡宣言》曾经非常明确地指出,如今的时代,成人教育已不仅仅是一种权利,它更是通往21世纪的“关键”,“它是一种强大的动力”“对培养有素养、有知识的公民,对促进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消除贫困、促进扫盲和保护环境都能够做出重要的贡献。”[5]由此可见,实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但是成人教育的一种责任,更是成人教育内涵的一项本质要求。所以,在实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过程中,应努力发挥成人教育的引领作用,使之与普通教育、职业教育、社区教育等密切合作,形成一个全民族共同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型社会,共同推动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发展。

(二) 成人是未成年人的思想引领者,行为示范者,因此,成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又决定着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的“明天”

1.在家庭中父母对未成年人的影响可谓是首要的,甚至要超过学校教育对未成年人的影响。宋庆龄说:“孩子们的性格和才能,归根结底是受到家庭、父母,特别是母亲的影响最深。孩子长大成人以后,社会成了锻炼他们的环境。学校对年轻人的发展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一个人的身上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的却是家庭。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时期,大部分是生活在家庭里,而这正是孩子们长身体、长知识,培养性格、品德,为形成世界观打基础的时期,父母每一个言行举止都会给孩子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当然,学习优秀传统文化也是同样道理,如果父母不重视优秀传统文化学习、不认可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将很难使青少年建立起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2.普通学校教育的教师对青少年学生的影响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教师要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他们是否能够掌握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识、能否将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内化为他们的行为准则与人生态度,一方面,直接决定了青少年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质量;另一方面,也间接影响了青少年将优秀传统文化转化为其自身品格素质的程度。教师身上同时肩负着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今天”和发扬的“明天”,因此,对教师本身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刻不容缓。

3.社会环境中的成人对未成年人的影响也是不可忽略的。未成年人社会化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期间社会中的成人不经意间的一言一行都可能会给未成年人带来重大的影响。文化社会学认为:“文化是人社会化的重要变量,它规范人们的行为,培养人们对身份,地位的认同他,它可造就人们的心理和人格,可以带给人们经验、知识和技能。最终使生物人变成社会的合格成员。”[6]因此,不管从成人自身的社会化出发,还是从成年人影响下未成年人的社会化出发,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成人自身的活动是造就社会氛围的首要因素,一个国家成人的文化素养决定着社会的文化氛围,而社会的文化氛围作为一个大教育环境则直接影响了青少年儿童的文化素养,也就直接影响了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的未来。

三、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新时期成人教育的重要使命

放眼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文化软实力已然成为国际竞争的主要阵地;立足中国国情,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也已成为当务之急。以促進成人全面发展、不断优化自身存在为主旨的成人教育,无疑应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为新时代的重要使命,倾全力而为之。[7]

(一)成人教育必须切实重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要搞好成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各级政府到教育主管部门、办学主体,都要充分认识到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把它摆上紧迫的工作日程,认真加以实施。

1.各级政府必须高度重视成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我国成人教育之所以能在新时期取得举世公认的成就,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各级政府及其教育主管部门发挥了重要的引导组织作用,这一点得到了国外教育专家的一致首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副总干事科林·N·鲍尔认为:“在中国,有三方面的因素促成全面教育这一重大进步:政策上对教育的有力而持久的重视、从中央到地方的组织保证和用革新方法解决问题。”在成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施中,各级政府应该继续发挥好统一领导作用。

各级政府及其教育主管部门在抓成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方面要发挥“火车头”作用,须从三方面抓起:(1)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要把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为一项战略任务,建立健全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形成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合力。(2)给予政策支持。要制定切合本地实际的、有利于调动各方积极参与成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政策、措施。(3)完善评价和督导机制。研究制定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评价标准,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为教育现代化监测评价指标体系的重要内容,将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更多地融入到教材中去,纳入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去,定期开展评估和督导工作。

2.各办学主体必须认真实施成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成人学校作为成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阵地,必须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从以下四个方面着力:(1)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营造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氛围;(2)全力支持和组织好以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中心的校园文化活动。如开展优秀传统文化的专题讲座,组织学生进行传统文化话剧表演、观看纪录片等;(3)把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纳入教学计划,让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进入教学大纲,增加其在各级各类考试中的比重;(4)提高师资水平,打造一支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骨干队伍,加强面向全体教师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训。

(二)利用一切社会资源,扩大成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载体范围

社会中可以用来进行教育的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要善于发现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社会资源,对公民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成人的一个很大特点就是有很强的自学和自我教育能力,他们可以对获取的信息进行自主加工,以达到将外界信息内化为自身文化知识或道德品质的目的。利用这一特点,将可以利用的社会资源转化为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使优秀传统文化的元素遍及社会角落,成人走到哪里都可以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存在,体会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染、熏陶、启迪。真正地建立一个处处可学习、时时可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使成人在一系列的日常生活学习中培养家国情怀、学会社会关爱、进行人格修养。

1.扩大成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硬件方面的支撑。将公路、城市街道和小区的路牌标语设置成反应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内涵的诗词;在宣传栏中张贴有关优秀传统文化的海报;设计富有传统文化底蕴的挂历;出版贴近生活的挂图、读本等;在广播系统中播放有关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词;定期在城市和农村社区播放能够突显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内涵的电影纪录片等;使成人免费参观更多的博物馆、纪念馆、图书馆和名胜古迹等,进行文化熏陶;创建优秀传统文化期刊专题;组织成人开展社会实践、志愿服务、以及如读书会等专题活动;借鉴西方国家的大学推广教育,将高校的师资力量下移,成立地方讲座委员会,聘请高校专门教师走出大学为普通成人大众开展优秀传统文化讲座。

2.建立适应时代需求的优秀传统文化网络传播体系。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传统文化特色网站,在网站中开设趣味性专题栏目;播放宣传优秀传统文化的公益广告;设立传统文化电视专题频道、专题节目等;拍摄播放有关优秀传统文化的系列纪录片;开发以优秀传统文化元素为载体并适合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的游戏等。

(三)进行成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有合理规划

1.德行优先,以引导成人公民“学会做人”为起点。“国无德不立,人无德不立”,德行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前提。习近平在山东曲阜考察期间说:“只要中华民族一代接着一代追求美好崇高的道德境界,我们的民族就永远充满希望。” 学会做人,学会明辨是非善恶,有强烈的道德主义感,是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前提。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也要将德行教育放在优先重要的位置,从引导成人“学会做人”开始进行成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2.重点抓好社区成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社区是成人共同生存、相互学习、频繁交往、密切接触的区域性环境,是最基本的社会结构组织。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特别是学习型社会这一目标的提出,社区已成为成人教育活动的重要领域。社区成人教育对社区文化环境具有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承担着开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繁重任务,负有把优秀传统文化建设工作落实到基层、普及到群众的重要职责。为了营造良好的社区文化环境,切实提高成人的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社区成人教育应把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教育作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核心,重点加强社区成人的思想道德建设,使成人在生活实践中学会修身立己、关爱他人、奉献社会等优良传统,进而实现成人的传统文化知识体系向信仰体系的有效转化,实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形成优良美德的有机统一。

3.注意成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青少年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衔接。成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青少年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将二者割裂甚至是对立起来的方式使不可取的。在实施成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过程中,应与青少年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有机结合起来,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家庭中双亲和孩子之间对于传统文化学习内容的交流,而且也可以激发成人父母学习传统文化的动力。另外,要充分发挥中小学家长委员会以及各级各类家长学校、家庭教育指导机构的作用,把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紧密结合起来,积极开展家长和学生共同参与的传统文化教育实践活动与体验,在此过程中践行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4.注重对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内涵的阐释。从总体上来看,我国的成人教育与其他教育类型的发展一样,都存在着“一手硬,一手软”的状况,但是在成人教育中“重理论文凭教育,轻文化内涵培养”的倾向似乎更加严重。然而,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除了学习理论上的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学习如何做人、如何用正确的心态对待社会。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并不是将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简单地复制到大脑,而是要将其所倡导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内化为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将“仁爱共济,立己达人”内化为对社会、对他人的友好与关爱之情,将“正心笃德,崇德弘毅”内化为提高自身修养的原则,将“自强不息,知行合一,求同存异,贵和上中”等一系列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粹内化为自己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因此,在实施成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对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内涵的阐释,鼓励成人在生活中践行优秀传统文化所倡导的精神,切实做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发扬人。

参考文献:

[1] 杨丽萍.传统文化教育的时代语境与推进路径[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5(4):222-227.

[2] 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Z].教社科[2014]3号,2014-03-26.

[3] 雷丹.试论成人教育的人文价值[J].中国成人教育,2006(1):15-16.

[4] 叶忠海.成人教育学原理[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7:49.

[5]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第五届国际成人教育会议的最后报告[J].北京成人教育,1998(12):12-15.

[6] 谭宏.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体系的探讨[J].重庆高教研究,2015(1):80-88.

[7] 朱涛.论新时期成人道德教育[A].朱涛.成人教育:历程·思考·探索——朱涛成人教育研究论文自选集[C].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4:248-258.

[责任编辑 金莲顺]

优秀学前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2、中华传统节日文化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与实践

3、加强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路径探索

4、小学古诗词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探究

5、浅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融合

6、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课程的校本化实施

7、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培育高职学生工匠精神

8、巧借语文课堂东风,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

9、小学语文教学中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初探

10、在高中地理学科中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

11、浅谈教师怎么在古诗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12、七年级历史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研究

13、新时代高职学生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教育研究

14、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策略

15、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探究

16、如何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教育

17、浅谈语文教学中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

18、情境教育:幼儿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路径探索

19、论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

20、初中历史课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策

21、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提升学生道德素养

22、谈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中华传统文化教育

23、试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如何渗透中华传统文化教育

2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融合路径探索

25、生物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途径分析

26、文化自信视角下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27、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

28、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施路径研究

29、如何在幼儿日常活动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教育

30、完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关键在于美育

31、谈初中古诗词教学中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

32、分析小学语文教学中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

33、如何在统编语文教材的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34、试论如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小学德育相结合

35、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

36、论小学语文教学与中华传统文化教育

37、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之我见

38、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探究

39、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高职语文教学的融合研究

40、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41、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42、推进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研究

43、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之我见

44、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如何有效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45、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与体系构建

46、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

47、小学语文教学中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途径

48、历史教学中如何进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

49、探讨如何加强中职生中华传统节日文化教育

上一篇:学校安全教育论文下一篇:如何发表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