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基层年范文

2023-03-03

服务基层年范文第1篇

根据《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工作实施方案》要求,院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全院职工迅速行动,以人民群众健康为中心,创建“健康汝南”为目标,坚持“创新、改变、提高”的工作原则,严格按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能力评价指南》标准,强力推进注重质量,全面提升了我院综合服务能力水平,现将活动情况汇报如下:

一、积极动员提高认识,保证活动取得实效。院领导班子研究制定活动方案,成立领导小组,召开全体职工会动员部署活动内容,科室主任积极带头,科室职工积极响应,以满足广大群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为目标,以建立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为重点,通过此次活动提升了我院医疗服务能力,改善服务环境,规范业务管理,探索建立符合基层医疗机构特点的服务能力标准,切实解决我院医疗卫生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创建一个政府放心,群众满意,患者信任的示范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二、改善医疗服务环境,提升综合医疗服务能力。活动开展以来新添置:进口螺CT、四维彩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呼吸机、麻醉机等医疗设备,新建康复理疗科、预防接种门诊、净化手术室、消毒供应室、急诊科,新增床位30张,绿化美化环境1000多平方米,新修道路800米,新建停车场两个,改造卫生厕所两个,通过对硬件设施的改造提升,增强了患者就医体验,改善了医疗服务环境。同时加强门诊科室常见病、多发病的质询、诊断和治疗能力,提升急诊急救能力,加强院前急救、应急能力建设;提升中医药和康复服务能力,加强中医科、中药房建设,开展中医特色服务、中医药文化特色建设。通过活动开展全院当年诊疗人次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2万余人,诊疗人次明显增加,综合服务能力显著提升。

三、创新服务模式,规范业务管理,保证服务安全。规范设置门诊科室布局,推进全科诊室、家庭医生诊室、健康咨询体检中心标准化建设。提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能力,加强家庭医生团队建设,引导居民预约就诊,简化出入院服务流程,深化“互联网+签约服务”,实现在线签约、在线预约、在线质询、在线查询服务,提高群众获得感、满意度。严格按照医疗质量管理规定、诊疗规范、操作常规、技术标准等规定,规范诊疗行为、医院感染、疾病防治、医疗废物(垃圾)合理用药,不断提升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持续改善医疗服务能力。

四、打造重点特色科室、培养专科技术人才。投资30多万元率先在全县基层医疗机构建设智能健康管理中心,开展以健康体检、干预指导、健康教育、家庭医生签约、慢病随访、数据统计分析为一体的健康管理服务模式,新建标准化中医馆,开展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应用,结合医院历史形成的专科特色,强化与上级医疗机构技术合作,重点建设康复科、疼痛科、中医科、全科医学科、急诊科、儿科。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人才培养模式,聘请上级专家到我院技术指导培训,选派重点科室业务骨干进修学习,建立了上下联动、资源整合、利益共享的人才培养合作机制。

五、依托公共卫生服务,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升综合服务效率。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要求,依托公共卫生服务开展,健全家庭签约医生服务保障和激励制度,针对签约服务对象,量身制定签约服务方案,积极探索开展新的服务项目,将中医适宜技术、康复训练、健康咨询,健康指导等新项目纳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范畴,丰富完善签约服务内涵,实现公共卫生服务与签约服务的有机结合,提升综合服务能力、服务质量、服务效率。

六、转变服务思想、改善服务态度。积极转变服务思想、服务意识、服务态度,建设优势服务示范性科室,制定《优质服务规范细则》、《优质服务管理处罚规定》为活动开展提供纪律保障,评选“优质服务示范科室”、“

优质服务示范标兵”。积极改善服务态度,设置“便民服务站”、“健康食堂”、“暖心开水”、“温馨病房”、“就医导诊咨询台”、推进“特色文化推广”、“卫生厕所革命”“特殊人群关爱”行动,努力打造诊疗更加安全、就医体验更加满意、就诊更加便利、沟通更加有效、体验更加舒适的服务新环境。

七、推进医院6S管理,创建6S试点科室。严格按照“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的医院6S管理制度,创建以手术室、消毒供应室、眼耳鼻喉科、口腔科、皮肤科、康复科、疼痛科6S、检验科等试点科室,规范各科室诊疗环境、工作环境,培养形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工作纪律和敬业精神。

服务基层年范文第2篇

**市国家税务局现有机关干部职工157人,有党员116人。近几年来为把机关党组织建设成服务型党组织,我局机关党建工作围绕学习贯彻党的十八精神,以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提升干部队伍能力为重点,以建设服务型党组织推动税收工作跨越发展为平台,以建设创新型党组织推动征管服务创新为动力,充分发挥了机关

党建工作在推动发展、服务纳税人、凝心聚力、促进和谐方面的作用。机关党组织在服务跨越发展大局凝心聚力、服务征管主业创新转型促跨越、服务联系纳税人建设良好税收环境、联系服务基层切实转变作风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进一步提升了机关党建工作服务水平。我们的主要做法如下:

一、服务跨越发展大局凝心聚力。市局党组站在“两化互动、统筹城乡、追赶跨越、加快发展”和建设“两地两区一中心”的高度,一是增强机关党建工作服务市委跨越发展大局的意识,以跨越发展统揽国税工作全局,从思想上、行动上、工作上服从服务于全市发展战略,制定了“十二五”国税工作规划,提出了“稳中求进、危中求机、干中创新、跨越发展”的国税工作总要求和实现“四新”目标,坚持解放思想,服务抢抓发展机遇;坚持对外开放合作,服务招商引资和项目引进;坚持效能建设,服务税收软环境建设;坚持联系服务广大纳税人,认真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坚持管理创新,服务于加强专项税收征管;坚持“法治、均衡”组织收入原则,服务于税收收入“翻两番”。我局党组一班人注重从政治引领力强、推动发展力强、改革创新力强、凝聚保障力强等四方面发挥表率作用,服务大局的意识、服务发展的意识不断增强。二是以十八大精神统一党员干部的思想。机关党委以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单位为契机,持续不断地推动机关党员干部的学习,重点学习贯彻党的十八精神,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党员干部的头脑,进一步增强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准确把握科学发展的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把思想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凝聚智慧力量,推动干事创业。省委十届三次全会和市委三届六次全会召开后,我们及时组织机关党员干部落实省委“三大发展战略”、市委建设“两地两区一中心”等重点任务开展学习学习讨论,进一步弘扬苦干实干、创新创造的巴中精神,使全体党员干部始终保持超常思维、超常举措、超常付出的精气神。三是在机关开展“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汇聚加快国税工作发展的正能量。用“中国梦”的丰富内涵,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用“中国梦”统一思想、汇聚力量、凝聚共识。大力弘扬抗震救灾精神、红军精神和新时期巴中精神,教育引导全系统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担当时代责任,提升推动能力,不断开创国税工作追赶跨越发展的新局面,在谱写中国梦四川篇章,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的伟大实践中做出新贡献。

二、服务征管主业创新转型促跨越。一是服务税收征管主业建设,为探索构建现代征管服务体系,推动国税工作跨越发展,我们认真探索构建现代征管服务体系,重点推进征管服务创新转型,建立权责分明的税收征纳新格局,建立属地管理、分级监控的大企业管理格局,建立以风险管理为导向的信息管税格局,建立以市局为主的集中集约稽查格局,建立以纳税人权益保障为重心的大监督格局,建立市县一体化征管服务实体,努力提高税法遵从度和纳税人满意度,降低税收流失率和征纳成本。二是服务组织收入中心工作,组织党员干部实施收入翻番工程。实现国税工作跨越发展,落脚点就是做大收入规模,实现到2020年国税收入翻两番的目标。我们紧密结合组织收入中心,坚持依法治税,始终坚持法治、均衡的组织收入工作原则,准确研判经济形势对税收收入带来的变化,加强收入预测,加强税源控管,努力做到一季度入库实现“开门红”,半年实现“双过半”,三季度达到75%,全年圆满完成任务,时间进度同步。三是在征收、管理、稽查系列开展赛、比、争活动。根据省总工会、团省委、省国税局的安排,从2011年6月以来,我们按照“全员参与、赛比结合、突出主业、明确目标”的总体要求,在税收征收、管理、稽查系列岗位开展了赛技能、比业绩、争当能手标兵活动,扎实开展了征管服务质量竞赛,不断创新管理和服务措施方法,在征管质量提档升位、纳税服务满意度提高上,形成追赶局面,征管质量月月有上升,纳税服务态度改进经常化,税收满意度不断提升。2012年2月,各县(区)通过初赛选出54名选手,参加了市局、市总工会、团市委举办的岗位技能大赛,按竞赛成绩对税源管理岗位15名、税务稽查岗位前10名、纳税服务岗位前8名,由市国税局、市总工会授予“巴中市国税系统岗位能手”称号并给予奖励;其他选手由市国税局、市总工会联合颁发“巴中市国税系统‘赛比争’活动优胜者”证书并给予奖励;对在三个岗位类别竞赛中获得单项团体第一名的单位,向团市委推荐评选“国

税系统省级文明号创建集体”;对在三个岗位类别竞赛中获得综合第一名的单位,向市总工会推荐评选“市级工人先锋号”集体。在省总工会团省委、省国税局组织的技能大赛中,我市参赛的10名选手,获得全省青年岗位能手1人,全省国税系统岗位能手7人,赛、比、争优胜者5人。

三、服务联系纳税人建设良好税收环境。一是以提升服务效率为目标,推行“

一窗式”服务。为提高办税服务效率,我们积极推行“一窗式”服务,切实做到“一窗通办”,即办理所有涉税事宜,在一个服务窗口全部办结;对需要审批的事项实行“前台受理、后台流转”的制度,减少纳税人多头跑路,尽量缩短办理流程;为服务招商引资,对需要登记核准的事项,将服务窗口前置到政务中心办理,方便了外来企业。推行“限时办结制”,纳税人办理缴税事宜,复杂事项一般不超过15分钟办理完毕,简单事不得超过5分钟办理完毕,当天能办的事项尽可能当天办结。坚持纳税人在办税服务随到随办,一般不排队等候。推行服务承诺制,对正确执行税收法律政策、维护纳税人权益、税收政策咨询宣传、严格控制税务检查、提高纳税服务质量、构建和谐征纳关系,向纳税人慎重做出了六条承诺。二是以转变服务观念为重点,开展机关党员联系服务纳税人制度。我们在系统深入扎实地开展了“共建和谐税收.党员联系服务纳税人活动”,积极向纳税人送政策、问需求、听意见、抓共建,把帮“大”、解“难”、救“急”、助“新”以及支持产业园区建设,作为联系服务的重点内容。机关全体党员普遍参与了联系服务活动,问计于纳税人,问需于纳税人。实行定点、定项、定事、定人、定责、定效“六定”联系服务制度,针对新的税收政策执行,综合分析研判当前经济形势,预见可能存在的问题和风险,积极与纳税人共商对策,每年重点解决1——2个突出问题,办成1——2件实事。机关党组织以支部为单位,重点联系服务1至2户纳税人,为纳税人送政策,送服务上门。直接从事征收管理一线的党员,每人联系一至二户纳税人,重点推行特色服务和个性化服务。每年召开一次纳税人座谈会和税情通报会,开展服务的需求调查和意见收集。经常走访服务纳税人,深入了解纳税人生产经营情况和遇到的税收问题,根据企业的实际,有针对性的提供服务。为服务经济发展、优化投资软环境建设,按照“未雨绸缪、服务前移”的工作要求,切实把服务举措前移,预见可能存在的问题和风险,防患于未然,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三是以突出个性服务为抓手,推行“菜单式”服务。面对纳税服务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立足征管岗位、立足需求,积极推行个性化服务,进一步提高服务效率和纳税人的满意度。根据服务对象要求的不同,采取不同形式进行面对面、心贴心的个性化服务。按照“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的原则,对纳税人提出的非常规服务项目,在不违背政策规定的前提下,想尽一切办法加以办理。在服务后期,要采用服务落实情况回访的方式,对服务项目进行摸底调查,由纳税人对服务进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整改,进一步增强服务的实效性。三是以实现方便快捷为宗旨,推行“网络办税”服务。为加大服务创新力度,我们积极探索现代服务方式方法,积极推行税库银联网,实行网络办税服务。纳税人足不出户就可在网上实现纳税申报和税款交纳,克服了纳税人月月跑税务机关,节省了大量人力和时间,也减少了征收期办税服务厅纳税人排队拥挤,征收人员不足,工作量大的困难,为纳税人提供了优质高效、方便快捷的服务。四是开展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在办税服务窗口和征管一线积极落实 “三亮、三比、三评”(亮标准、亮身份、亮承诺,比技能、比作风、比业绩,群众评议、党员互评、领导点评),税收服务能力和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五是开展“问需求、查问题、抓整改、促提升”纳税服务专项活动,努力构建和谐税企关系。以纳税人需求、满意度为导向,加强税法宣传,优化办税服务,简化办税流程,规范税收执法,保护纳税人权益,提高办税效率。结合日常税收征管服务活动,对外向纳税人问需求,听取纳税人意见建议;对内查纳税服务方面存在的问题,重点对工作作风、服务环境、行为规范、服务效率、服务制度、投诉举报展开自查;切实抓好问题整改,对税收执法和纳税服务中出现的个性化问题,发现一起,纠正一起;全面促进纳税服务水平的提升,加强纳税服务平台、机制和专业化服务团队建设,构建规范化、专业化、集约化、信息化服务体系,营造公平、公正、和谐税收环境。

四、联系服务基层切实转变作风。今年年初市局调整了领导分工,根据征管服务创新转型后板块化运行的原则,对市局领导班子成员分工按照人力资源板块、税源管理板块、纳税服务板块、维权监督板块、运转保障板块、风险管理板块进行了调整。明确了市局党组成员各自联系一个县区局,每年到县(区)局、企业调研、检查指导工作不少于30天。建立统筹机关调研制度。党组成员每年负责牵头至少一个重点调研课题,至少形成1篇对工作针对性、指导性强的调研报告,提升调研实效。到基层单位调研坚持轻车简从,所带领工作人员不超过2人,到纳税企业调研,安排1名熟悉业务的同志陪同。建立联系服务纳税人制度。每个党组成员联系1户重点纳税企业;对纳税人反映的涉税问题及时回应,妥善处理。搞好挂联帮扶。每年帮助挂包村解决实际困难不低于2件。建立密切联系群众制度。党组书记每年与下级各单位(部门)主要负责人交心谈心面达到80%,与其他干部职工交心谈心面不低于5%;党组成员与所联系(分管)单位班子成员每年谈话面达到100%、与所分管部门职工谈话面不低于50%。建立落实群众诉求制度。开展困难职工大排查活动,切实帮助困难职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对职工反映的热点问题、困难职工家庭生活重点关切,及时予以帮助解决。依法依规及时处理信访问题。建立厉行勤俭节约制度。党组成员到县局调研、检查工作,在职工食堂就餐,不饮酒,陪餐人员不超过2人。在主城区内调研,一律不安排在外就餐。不接受任何性质的公款宴请;不利用职权或职务上的便利谋取不正当利益;严格执行车辆配备规定,不配备专职驾驶员。非工作需要,节假日车辆一律入库。建立重点工作推进制度。机关对各部门实行按委下达重点工作任务,按季考核检查。建立工作落实考核制度。对重点工作、组织收入进度、五创联动工作、市委政府目标任务完成,实行按季考核,改过去年终算帐为过程管理控制。

服务基层年范文第3篇

大家好!今天能再这里发言,我深感荣幸!我演讲的题目是《心系群众,服务于民》。

有这样一首歌:“党啊,党啊,亲爱的党啊,你的形象多么高大,你就是我亲爱的妈妈……”作为一名青年党员,比天大、比海深的还有什么?那就是党对人民的关怀啊。如果有人问我,群众在你心中有多重?我将郑重地回答,群众在我心中重千斤!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这不是我的豪言壮歌,也不是信口开河。因为,我深深地懂得,我们的党,离不开群众的支持和拥戴;我们的党,更是矢志为人民服务的!党群关系是鱼水关系,是船与帆的关系。鱼儿怎能离得开水,航船怎么又少得了帆?因此,作为一名新时期的青年党员,我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经常利用节假日积极参加党员志愿者活动,去敬老院,去特教机构献爱心,看到那些人们脸上的喜悦,我为自己是一名党员而自豪!今后,我还要认真落实党的群众路线实践精神,始终如一地深入到广大人民群众中去,为民服务,为建设繁荣,文明,和谐,幸福的潮阳,做出自己的贡献。

作为一名教师,我深深地懂得,我们的教育离不开学生,离不开家长,离不开社会的支持与监督!所以我们必须坚持走好群众路线。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我是在党的阳光雨露的温暖中长大的,是党和人民养育了我。当初在党旗下宣誓的时候,我就下了决心,一定要走到群众中去,做他们的贴心人!从教几年来,我时刻关心孩子们的生活,学习,从感情上呵护他们,给他们爱,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党的温暖怀抱里健康成长。我也多次受到校领导和广大家长的一致好评。此时,我为自己是一名党员而幸福!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会认真履行一名青年党员教师的神圣职责,无私奉献,以实际行动提高党性,报答党恩!

总之,如果我是一束光,我会选择扫除阴霾,点亮希望;如果我是一滴水,我会选择融入大地,润泽新生;如果我是一颗大树,我会选择扎根大山,绿野万里。在教育岗位上,我会时刻牢记党的教导,用细微的行动影响身边的同志,用坚定的信念培植群众的希翼,用渺小的个体诠释生命的伟大。让自身的价值在群众工作中得到最完美的实现!

心系群众,服务于民,我将永远努力!

服务基层年范文第4篇

去年三月份以来,在偏僻的全椒县西部山村——石沛镇周 岗村的崎岖山路上,人们经常看到一位骑着自行车匆匆赶路的年轻人。细心的群众发现,这个人操着外地口音,却非常关心本地事情。问后才知道,他,就是从省城新来的村党总支第一书记高超。眨眼一年时间过去了,在这个外来书记的带领下,周岗村发生了明显变化,村两委干部的“精神头”更足了,村部办公条件也更好了,村民用上了自来水,村里还成立了茶叶生产合作社,群众收入有了明显提高。在全椒,像高超这样,到村担任党总支第一书记的第四批选派干部共有18名。 全椒县第四批选派工作启动后,选派干部们吃住在农村,战斗在一线,团结带领选派村干部群众艰苦奋斗,加快发展,选派村面貌发生了不同程度地变化。

“干什么,怎么干,群众说了算”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为了找准工作方向,理清工作思路,明确工作重点,上任伊始,选派干部就走村入户,与干部群众交流谈心,了解村情民意。襄河镇花园村党总支第一书记、县纪委选派干部晋青文到村后,集中一个月时间,跑遍了全村24个村民组,走访群众318人。先后主持召开村老干部座谈会2次、村民组长座谈会2次,村民代表座谈会3次,广泛了解村情,征求群众意见。武岗镇康合村党总支第一书记、县委党校选派干部刘成名在

1村两委干部的配合下,对全村种植养殖大户、贫困户、隔阂户进行重点摸排走访,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盼,并根据掌握的情况,有针对性地给他们出主意想办法,解决困难,化解矛盾。大墅镇肥全村地处三县交界处,人口多,交通不便,群众生育观念相对落后,计生工作一直处于全镇乃至全县后进。县信访局选派干部徐剑到村任职后,以计生工作为切入点,通过调研走访,实地了解群众对计生工作的认识、态度,宣传计生工作法律法规,帮助群众改变落后的生育观念。据不完全统计,全县第四批选派干部在为期一个月的集中调研走访中,共深入213个村民组走访群众15400多人次,召开各类座谈会87场次,共征集到关于基层组织建设、村级事务管理、集体经济发展、群众增收致富、基础设施建设、公益事业投入等方面的意见、建议1200多条。

在深入调研,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许多选派干部联系实际,主持制定了本村长期发展规划和近期工作计划。如:石沛镇周岗村根据村情,制定了《周岗村2010——2014年发展规划》,确定了大力发展茶叶生产,创建特色农业村和省级生态村的工作思路。马厂镇方岗村联系“难点村”治理工作实际,制定了《方岗村2010年工作计划》,突出做好村级组织建设、土地臵换、新农村建设等重点工作。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

村级组织是基层组织、推动、实践科学发展的“火车头”。加强村级组织建设、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素质,是做好农村各项工作的前提和保障。为此,选派干部采取多种措施,着力加强“火车头”建设。配强班子,解决“有人办事”的问题。襄河镇花园村地处城

郊,工作量大,突击性任务多。该村两委班子职数为七人,但实际只有五人。为了加强工作力量,村党总支第一书记晋青文经过认真考察,并报镇党委同意,选配了2名素质较高、能力较强的村民组长担任村干部,有效地解决了人手不足的问题。西王镇龙山村原两委干部职能交叉,人浮于事。县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选派干部童友红到任后,对班子成员重新分工,理顺了关系,使村两委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有了明显增强。强化培训,解决“有能力办事”的问题。县林业局选派干部陈才、县物价局选派干部吴军手把手教给村干部电脑、复印机、数码相机等设备的使用技术,不仅增强了干部素质,也提高了工作效率。加大投入,解决“有地方办事”的问题。襄河镇邱塘村多方筹集资金60万元,建成了一所3层18间总面积700多平米的村级活动场所。武岗镇砂石村、大墅镇汪店村、古河镇大同村等也都筹措资金,建成了高标准的村级活动场所。六镇镇白酒村积极争取选派单位支持,对原村部进行维修、改造,购臵了新的办公桌椅、电脑、打印机、液晶电视和档案橱柜等,并增设了文化活动室、卫生服务中心。健全制度,解决“有章理事”的问题。马厂镇新安村探索建立村干部四小时工作制,实行准机关化管理,保证了干部工作时间,方便了群众办事。十字镇陈浅村健全完善了村干部学习制度、上班签到制度、全天值班制度、计生信访信息员制度等,并着力在落实上下功夫,有效解决了村组干部工作积极性不高、效率低等问题。

“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

选派干部充分利用自身在技术、信息、人脉等方面的优势,联系村情,结合实际,积极发展集体经济、带领群众增收致富。

石沛镇周岗村党总支第一书记高超联系本村实际,以茶叶生产为突破口,积极打造“一村一品”特色经济。目前该村生产的“周岗春雪”茶叶不仅在滁州地区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而且远销上海、广州等地。去年,仅茶叶一项,每户茶农平均增收2000多元。十字镇陈浅村党总支第一书记张劲松带领村两委一班人多方调研,结合本村实际,制定了以金坝水产区为主轴,建设“四园区两中心”的总体功能布局规划,将逐步形成淡水养殖、良种繁育、农业种植、渔业产业化、生态旅游五个产业。规划实施后,必将发挥牵引作用,进一步加快陈浅村的产业发展,带动村民致富。县农委选派干部於成祥充分发挥自身农技干部优势,积极组织开展农技培训,引导群众种植优质粳稻,2010年全村粳稻种植面积由2009年的15%猛增到65%,亩均增收20%。六镇镇白酒村党总支第一书记吴昊积极发挥流动党员“双向带动”作用,让他们把外面的先进理念带回家乡,把村里的富余劳力带出去务工。2010年该村新增外出务工人员240余人,全村增加收入300万元以上。

选派干部还十分注重发挥项目资金“酵母作用”,助推农村经济发展。全县共确定投资项目18个,其中投资经果林项目3个,水产养殖项目4个,农业分红项目7个,工业分红项目4个,每年可为选派村增加收入10多万元。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

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

多方争取项目、资金支持,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一年多来,选派村共兴修道路120多公里,

开挖当家塘56面,疏浚沟渠43.8公里,维修电站7座。武岗镇砂石村地处丘陵,半山半圩,生产用水比较困难。村党总支第一书记、市政府办选派干部白礼和积极寻求市财政局综合开发办支持,争取项目资金22万元,对王集、砂石两个电灌站进行了维修,解决了14个村民组3000多亩农田灌溉问题。古河镇独山村位臵偏僻,村组道路较差,群众出行“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村党总支第一书记何朝富争取资金10万多元,铺设了近20公里的村组砂石路,实现了“组组通”,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服务基层年范文第5篇

摘要:新时代下我国医学发展迅速,对于药学服务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多,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药学服务在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当中的重要性凸显,社会对于高职药学人才需求也发生了一定的转变,对于合理用药的重视不断增多,高职药学人才培养工作也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工匠精神在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职业教育的灵魂所在。本文从中医药文化中寻找出药学专业“仁、和、精、诚”工匠精神,分析现代学徒制模式在工匠精神培育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并探讨现代学徒制下高职药学工匠精神培育路径。

关键词:工匠精神;现代学徒制;药学

一、引言

新时期下,药学人才需求变化巨大,高职院校应当积极适应药学人才市场需求,有效地调整药学专业的课程结构,创新药学课程教学内容,让高职院校药学服务人才培养能够与社会职业岗位需求高度契合。随着社会发展,转变药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扩大高职药学专业服务型人才的数量,进一步突破高校药学专业发展瓶颈,为社会提供更多的优质药学专业人才,让我国的医疗体制改革更加顺利地进行。

二、新时期高职药学服务人才培养的优化措施

新时期下高校必须要遵循社会的发展规律,根据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的需求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

(一)积极探索和创新药学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院校需要认真分析药学专业学生的毕业岗位需求,了解时代的变化,在教学当中进行药学服务人才培养创新。发挥学校的影响力与当地的医院和社会药店进行合作,共同培养高质量的药学服务人才,为药学教育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新鲜血液。

(二)合理配置教学资源,完善药学服务实训基地建设

高职院校在培养药学专业人才时还需要注意优化教学资源的配置,根据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进行药学专业实训基地建设[2]。高效还原基层药学服务岗位工作流程,与当地的大药房联合,在校内建设模拟药店,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药学服务技能,最大程度地贴近真实,满足实训技能需求,增加高职院校药学专业人才的实践经验,通过校企院深度合作,拓展高校药学实训基地建设。

(三)积极转变传统药学教育观念

在以往的高职药学服务人才培养当中,教学总是围绕着药物,药学教育实践活动的重点内容也是药物,因此对于患者的重视程度不够。传统的药学教育模式中以药品为中心仅仅是传授了各种药品知识,却严重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导致学生的药学服务意识较低,无法有效开展药学服务。因此,新时期的高职药学人才培养,教师需要以患者为中心、以合理用药为培养目标进行有效的药学教育,同时教学过程中还需要注重对药学专业学生的临床知识、合理用药、安全用药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四)构建高职药学服务的理论教学课程体系

要严格进行基础药学知识教学考核,增强药学专业人才的基础理论知識储备。让高职药学专业人才能够适应实际工作,更好地辅助药师,进行疾病的防治,在治疗当中更好地为患者提供药学服务,增加药学专业人才的知识应用能力。新时代下,社会对于高职药学服务人才的要求不仅仅局限于医药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需要高职药学专业人才掌握更多的沟通技巧,能够有效地与患者沟通,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的药学服务。因此,高职药学服务人才培养当中还需要更加合理地设置高职药学课程,积极打造以药学服务为中心的药学课程教育体系,设置高职基础医学课程以及药学科学课程等[3]。强化高职学生的解剖生理学、生化等方面的知识,提升高职学生的药学服务技巧。

(五)增加高职药学专业的实践教学

高职院校的药学专业实践教学,需要分为三个步骤,首先,需要开展药学服务技能的初级模拟,培养药学专业学生的基础药学服务水平,让学生进行药品配发,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进行用药咨询和处方合理性讨论,灵活地运用药学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升药师工作能力。其次,还需要开展校外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当地的社区和医院药房学习,熟悉药师的实际工作,提升专业技能和药学服务水平。最后,进行更高难度的实训模拟,提升高职学生的服务水平,让学生指导慢性病患者用药,指导患者进行家庭药箱储备,让高职学生能够提升自己的药学服务水平;同时,在实践工作当中还要积极转变药学实践教学的方式。随着社会的发展,积极创新药学实际教学的内容,进行以患者为中心的药学实践教学。现场指导学生,分析药学人才类型需求的变化,调整药学专业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方法,有效地满足市场对药学服务型人才的要求,培养更多实用型的药学专业人才。此外,高职药学不能被考试限制,要根据实际情况改变教育内容和方式,适应社会的发展。现在,很多高职院校过分依赖考试,药学的培训偏重于考试培训,而不是药学内容的学习和深入研究,违背了药学人才培养的初衷,所以很难培养出适应社会的实干型药学人才。同时,我国的药学在发展中也遇到不少的难题,一是药学人才的稀缺,二是药学相关岗位与社会需求不符合,三是药学服务队伍的整体素质以及药学人才的个人素质有待提高。综上所述,学校应当把药学服务能力纳入日常课程,这样可以让高职药学毕业生更好地满足社会对药学相关岗位的需求,也可以更好更快地解决现阶段药学人才的紧缺问题。

三、结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下我国正在进行医疗体制改革,推行分级诊疗。社区医院对于应用型药学服务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多,高校急需进行药学服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优化培养模式,为社会经济发展和医药产业结构调整作出更多的贡献。因此,高校要深入研究新时代下社会对于高职药学服务人才培养的要求,探索药学服务发展,履行高职药学教育工作者的使命,培养更多的高职药学人才。

参考文献:

[1]刘燕,吴美珠,甘柯林,唐铁鑫,谭雄斯.“宽就业领域、重药学服务”的高职药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9(02):11-12.

[2]宋梅,郑敏,赵功宝,黄培池.基于岗位胜任力提升高职药学服务人才培养效能[J].医药高职教育与现代护理,2018,1(05):249-252.

[3]秦红兵,熊存全,蒋立英,于广华,杨朝晔.基于社区药学服务人才培养的高职高专药学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J].药学服务与研究,2016,16(05):394-396.

上一篇:移风易俗下一篇:文明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