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学生心理辅导总结范文

2023-04-18

特殊学生心理辅导总结范文第1篇

摘 要:随班就读是指特殊学生在普通教育机构中和普通学生一起接受教育的一种特有形式。随班就读有利于促进特殊学生和正常学生一体化,实现教育融合,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但是,考虑到随班就读生自身生理或心理原因,比其他学生更容易受到伤害,进而产生自卑心理。因此,在对随班就读生的教育中,教师必须对他们倾注爱心,掌握学生的真实水平,针对学生的发展需要施以有效的教育和帮助,使教育做到有的放矢。对于语文教师来说,应全面了解随班就读学生的情况,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特殊的教学措施,以提升其自信心,消除自卑心理。

关键词:融合教育;随班就读;教学策略

随班就读是指特殊学生在学校和普通学生一起接受教育的一种教育形式。对随班就读的学生除了按普通教育的基本要求教育外,还要针对随读生的特殊要求提供有针对性的特殊教育,努力使他们和其他正常学生一样参与班级学习活动,接受教育教学,让他们今后自立、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那么融合教育下,语文教学中,怎样才能让这些随班就读学生感受到语文课堂的精彩,快乐地学语文呢?笔者认为语文教师可以使用以下策略。

一、端正态度,平等对待

普通学生的内心十分敏感,随班就读的学生更是如此。语文教师往往兼任班主任,必须在课堂上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笔者觉得语文课堂上首先要营造出平等和谐的氛围,学会倾听学生的心声,与学生平等交流,让随班就读学生感受到如沐春风般的温暖,感受到教师对学生的关心与爱护。

在《竹节人》第二课时的教学中,学生分享自己的玩具,随班就读的学生也很希望分享,高高地举起了小手,用期盼的眼神望着笔者。为了呵护他脆弱的心灵,笔者把他当作普通学生一样看待,用鼓励的方式让他发言,虽然他站起来只是展示自己的玩具,没有说话,但笔者也对他想要展示、想要分享的勇气表示称赞,全班学生都给予了他鼓励的掌声,笔者看到这位学生脸上带着笑容,向同学鞠躬表示感谢。

在课堂中,随班就读的学生希望自己受到教师和其他同学肯定,语文教师可以采用“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手段,在保护学生自尊心的基础上不着痕迹地引领学生,尤其要保护好随班就读学生敏感的内心,避免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二、降低要求,分层教学

对于大部分随班就读学生来说,想要达到正常的教学目标还是比较困难的,很容易挫伤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因此,教师首先就要降低教学要求,即在普通学生要掌握的教学目标的基础上酌情降低标准,使随班就读学生能够没有压力地学习;其次要根据随班就读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分层教学,使所有学生都能“吃得饱”也“吃得好”,在语文课堂上真正学有所得。

以《竹节人》教学为例,在任务一中,普通学生要在品读完文章的基础上,完成“写玩具制作指南,并教别人玩这种玩具”这个任务。但对随班就读学生来说,这个教学目标很难完成,因而笔者就降低了具体要求:提供替代性的图片,让他圈出做竹节人的材料。在具体教学过程中,特别在课堂上,要顾及随班就读学生的感受,尤其当他们在进行无效学习时,教师要关注他们的学习需求,分成多個层次展开教学活动,使他们感觉语文课堂是有趣的。

三、同伴辅导,相辅相成

同伴辅导是指将学生进行配对,方便已经形成目标技能的学生帮助传授技能,并练习先前习得的技能。同伴年龄相仿,经验相似,语言相近,因为相互之间的模仿、认同可以产生教师教学所不能达成的效果。

在随班就读中,同伴辅导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特殊儿童在课后的学习和复习中得到其他同学的帮助,能够增进学习效果,同时也培养了同伴的社会责任感和做事的能力。在《竹节人》的课堂教学中,当所有学生都能理解“咚锵咚锵咚咚锵!咚咚锵!”时,笔者发现随班就读的学生却无法理解,于是笔者引导助学同伴帮助他从动作上进行理解。当全班学生读出“咚锵咚锵咚咚锵!咚咚锵!”时,助学同伴辅助随班就读的学生做动作,让他在身体和心理都能理解这些简单的知识点。

除此以外,助学伙伴可在课堂教学的不同阶段对随读儿童提供不同形式的帮助,比如朗读正音、写字默词、启发思考、检测反馈、批改纠错以及提醒监督等等。这些经常性的帮助,对培养随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提高他们的学业成绩都是有效的。

四、强化指令,有效学习

普通学生在平时的课堂中注意力都难以高度集中,随班就读的学生更是如此。融合教育下的课堂往往会出现“意外”的声音,有的教师为了保证课堂的预设性,而选择对随班就读学生发出的声音置之不理。教师必须认识到,由于随班就读学生很多时候不能很好地协调身体和大脑,当出现扰乱课堂、无效学习的情况时,教师应当及时发出指令,让随班就读的学生明确教师的要求,保证课堂秩序的有效开展。《竹节人》是一篇长课文,而且是说明性文章,故事性不强,难以引起随班就读学生的兴趣。在这个课的教学中,随班就读的学生没有一直端正地坐在座位上,而是出现走出座位,在周围同学间走来走去的情况,这时笔者马上利用图片指令,让他明确现在需要回到座位上,他接收到指令,就自觉归位。

总而言之,随班就读学生作为班级中的“特殊群体”,语文教师在探索融合课堂的语文教学策略中,要通过观察学生情况、构建共融环境、开展结构化教学、实施同伴支持、搭建展示平台、实施多元评价等途径,帮助随班就读的学生真正参与课堂学习,促进他们身心健康成长,提高语文融合课堂的教学效率,推动语文融合课堂的高质量发展。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感受到精彩的语文课堂,才能真正提升语文素养。此外语文教师还要多关注他们的学习心理和学习需求,不仅要鼓励他们树立信心,让他们感受到温暖,还要适当降低教学要求,给予他们科学性、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为他们的语文学习注入动力。

参考文献:

[1]王翠,霞宋婷.提升随班就读智障生课堂参与的路径创新[J].中华少年,2015(19).

[2]郝晓川.随班就读质量提升:问题与对策[J].现代特殊教育,2017(14).

特殊学生心理辅导总结范文第2篇

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这为我国农村地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人才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我们都知道,农村地区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这也就决定了农村地区儿童教育方面的特殊性。基于此,我们必须要将“乡村少年宫”的效用发挥出来,并且为教育现代化提供发展动力。本文将主要从乡村少年宫在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进行全方位的解析,以供业内人士的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乡村;少年宫;特殊儿童;心理健康

在我国,少年宫是广大少年儿童开展政治教育和集体文化的活动场所,其建设的直接目的就是提升少年儿童的文化素质,最终促进新式人才培养。但是,少年宫方面的资源是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的,农村地区的少年儿童无法充分享受少年宫优秀资源。下面我将结合自身多年的工作经验,就乡村少年宫在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意义展开全面研究。

一、乡村少年宫有利于巩固特殊儿童与父母之间的感情

我们都知道,在农村地区,特殊儿童主要是以留守儿童的形式而存在,留守儿童的父母长期不在身边,这就会直接导致这两代人之间的沟通频率过低,所以自然就会导致亲情关系的淡化。基于互动、沟通比较少,这也就导致了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比较缺失。农村留守儿童多会产生自卑心理,并且表现出比较内向的性格特点,这就不利于素质教育的有效推行。乡村少年宫的出现就克服了这一方面存在的弊端,为农村留守儿童的亲子交流提供支撑。我们会将城市少年宫的建设模式引入到乡村少年宫中,借鉴其活动形式,比如亲子科普展览、亲子运动会等,这样就可以让儿童與其父母共同参与到项目中来,实现其在一定程度上的交流。乡村少年宫具有两方面的重要意义,一方面,它为农村地区的少年儿童与父母交流提供了一个平台,对促进其两者之间的紧密联系产生支撑作用。另一方面,农村少年宫还弥补了农村学校教育的短板,实现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机结合。农村留守儿童可能会受互联网的影响比较大,这就导致其对网络游戏的抵抗力比较低,加上父母的家庭监管缺失,最终就会使其心灵受到负面影响。总之,我们必须要明确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特征,有针对性的提出发展策略,尤其是对于巩固感情方面要加以注意。

二、乡村少年宫有利于为特殊儿童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城乡教育方面存在着差异,这是不容置疑的。种种因素导致了留守儿童面临着比较艰苦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并且农村的社会环境也对留守儿童产生影响。但是,我们必须要认识到这一事实,由于留守儿童缺少基本的监管,其比较容易受到不利因素的影响,进而将其推向不良的发展环境。再就是,很多留守儿童没有主流的价值理念导向,这就可能会产生偏激、片面的价值观,这对其心理健康和未来的职业规划都是极其不利的。另外,学校教育是提升留守儿童文化素质的主要支撑,但是很多的农村学校具有比较多的问题。虽然近些年,我国的农村经济、教育状况都有所改善,但是这些传统问题还是依然存在的。在其实际的学习过程中,部分教师仍然坚持应试教育的理念,将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但是,很多的学生并不能达到老师预期的标准,这就会使师生关系处于比较僵化的状态,进而使学生产生忧郁、苦闷、恐惧、烦躁的负面情绪,不利于其心理健康发展。

三、乡村少年宫有利于推动城乡教育资源的均衡

就农村少年宫的本质来讲,其还是以公益性项目而存在的,这也就会使其公益性目的进行扩充。我认为,其最基本的作用还是缩小城乡教育资源的差异,逐步构建起城乡一体化的教育均衡。开展农村少年宫项目,这也就成为了增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体现。农村少年宫对于这一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它不仅可以传播文化、提高留守儿童的素养、增进他们之 间的情感交流,还能丰富这部分孩子的课余生活。最重要的还是能够将更好地教育资源融入到留守儿童的实际生活中,让他们也能够享受到优质的素质教育资源,这对缩小城乡之间的教育资源差异也是具有积极作用的。

四、乡村少年宫有利于推进全社会对特殊儿童的关注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尚未解决,这也就制约着我国教育现代化的实现。基于此,留守儿童问题已经成为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这也是我们国家急切想解决的问题。但是,受经济发展的推动,农村地区的劳动力开始向城市迁移,从而投身于城市建设中。但是,这就使一部分农村劳动力不得不将孩子留在家中,托付给老人照看,这就催生出留守儿童群体。留守儿童的成长是表现出矛盾特征的,父母监护方面比较缺乏、学校监管不全面、社会监护不力等,都可能会使部分留守儿童出现负面状况,比如安全无保、学业失助、品行失调等。一般来讲,农村地区时没有少年宫的,这也就是农村留守儿童缺少良好的教育资源的重要体现,所以,我们依托农村学校建立起农村少年宫,这会对农村教育资源进行很好的整合,并且还能够将城市教育资源补充到农村地区。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还能够将社会注意力集中到留守儿童身上,从而更好地发挥少年宫的德育功能,有效推进农村教育的公平。

五、乡村少年宫有利于拓展特殊儿童知识空间

对于农村地区的留守儿童来讲,其获取知识的途径主要是学校教育,但是,课堂知识毕竟是有限的,这就使其在获取知识方面处于劣势。同时,他们的活动空间也是比较单一的,主要是学校内部空间和村庄内部空间。所以,农村少年宫的推行,可以让留守儿童增加更多的知识渠道,也能够让他们获取更多的知识。将知识与生活进行联系,并且可以将新奇的知识传递给少年儿童,这会极大的扩展他们的视野,这也会有助于他们更好地对书本知识进行接受,从而为后期的文化学习和道德修养产生促进作用。

结语:

综上所述,农村地区的儿童以留守儿童为主,长期缺少与父母的沟通交流,这就更决定了乡村少年宫的建设必要性,这对农村地区特殊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作用。我们必须要从全方位的发展方向入手,采取有针对性的发展策略,最终能够为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陈文明.浅谈建筑工程项目全过程管理策略[J].四川水泥,2018,(1):193.

[2]叶荣源.建筑工程施工全过程管理探讨[J].低碳世界,2017,(32):173-174.

[3]厉建飞.谈建筑工程造价的全过程管理策略[J].中国房地产业,2018,(1):243.

本文是2017年度全国少先队研究课题《乡村少年宫助力特殊儿童健康快乐成长的研究》研究成果之一。

项目号:2017LX93。

特殊学生心理辅导总结范文第3篇

小学是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在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小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和前提,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2002年教育部发布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心理健康教育日益受到重视,全国中小学纷纷成立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有的不仅成立了由教育行政领导组成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还成立了由大学、教科研心理专家组成的专家指导小组,负责中小学心理健康教科研的规划、指导、协调、检查及培训工作。尽管西部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与东部发达地区存在差异,但心理健康问题同样在中小学有所表现,甚至还较严重。2004年,李辉教授对云南少数民族学生的调查发现,边疆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形势较为严峻,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不仅与内地及沿海学生有显著差异,也明显不及当地汉族学生,尤其是来自少、边、穷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问题更为严重。因此,西部民族地区的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西部民族地区的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情况如何呢?能否在小学有效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呢?本研究主要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这个西部民族地区小学为例,以点带面,了解西部民族地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基本情况,发现目前西部民族地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

研究对象

黔东南是民族大州。在黔东南州3.03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聚居着苗、侗、汉、布依等33个民族,总人口402.41万人,少数民族人口328.31万人,占总人口的81.6%,其中苗族人口占42.0%,侗族占31.7%,是全国30个民族自治州中少数民族人口绝对数最多、苗侗民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州,是全国苗族侗族人口最集中的地区。贵州省黔东南州,既处于经济不发达的西部地区,又在民族研究的资源上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研究黔东南州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笔者利用贵州省凯里学院进行的两期黔东南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的机会,对参加培训的140位小学教师进行了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情况调查。

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问卷采用自编的《黔东南州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状况的调查问卷》,其中,客观题共18题,主观题共4题。内容包括心理健康教育师资情况、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设与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设施及建设、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的手段和途径、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科研情况等。调查分两次进行,分别在2011年11月和2012年4月,共发放问卷140份,回收140份,回收率100%,其中有效问卷123份,有效率87.9%。此外,还对27名前来培训的教师进行了深入的访谈。

研究结果

从本次调查来看,黔东南州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喜中有忧,有成绩和进步,但更多的是不足与问题。

好的方面:

部分学校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在123所小学中,有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学校是38所,占总数的30.9%。其中28所学校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占总数的22.8%。有的学校能定期上心理健康教育课,有的学校则视情况在适当的时间安排心理健康教育课。

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多样化。在调查的123所学校中,51.2%的学校能通过丰富多彩的各种形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如专题讲座、专栏及其他方式(班会、集会、国旗下讲话等)。有一所学校“每周为学生开放一个快乐的下午”成为被调查的123所学校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最有特色的做法。

重视青春期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调查中发现,许多学校由于青春期的学生情绪波动较大、心理问题较多,都较重视高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高年级开设心理健康课的学校占开课学校的84%(占总数的21.3%),其中有的学校同时在低年级、中年级、高年级开设的学校,有的在中年级、高年级开设,有的只在高年级开设。

少数学校建立了心理咨询室和学生心理档案。有16所学校建立了心理咨询室,占总数的13%,其中有5所学校建立了独立的心理咨询室,占总数的4.1%;有9所学校建立了学生心理档案,占总数的7.3%。

关注民族学生中的特殊群体。访谈中,有77.8%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提出,民族学生中留守儿童、寄宿学生和单亲家庭学生的学习困难、问题行为及人际冲突的比例要比别的学生多,所以这部分学生是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特殊群体,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和帮助。

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学历较高。在有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38所学校中,拥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心理健康教

育教师占了72.2%,这一数据比我们调查前预想的要好,这为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奠定了基础。

不足的方面:

许多学校还没有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或起步较晚。有48.2%的学校目前还没有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123所小学中,69.1%的学校无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其中农村小学占76.8%。在有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38所学校中,有87%的教师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年限是二年以下,年限都较短。说明这些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这两年才开始着手进行。

心理健康教育未受到领导的重视。“火车跑得快,全靠火车头带”,只有领导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才能有效的开展。问卷中有14所学校的教师特别提出领导不重视是该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困难和问题,占调查学校总数的11%。

心理健康教育师资缺乏,师资队伍水平急待提高。教师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因素,但本次调查表明从事黔东南州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缺乏,水平急待提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缺少专职的、经验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调查中发现,没有一所学校有专职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97.4%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都是兼职;100%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都是非教育心理专业的教师,且只有1位教师获得了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的资格;拥有中专学历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占8.5%,还有17.2%的教师无学历,这些教师没有进行任何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培训,却从事着心理健康教育这项工作。

87%的教师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年限都是二年以下,年限都较短。说明这些学校的教师还缺乏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经验。

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缺少系统的专业培训。调查中发现,72.4%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主要是通过短期培训来了解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相关内容和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的;50.7%的教师希望通过专业培训来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他们对专家及心理专业人士有较高的指导期待。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和家庭教育课的学校少,教材缺乏针对性:

许多学校未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在123所小学中,77.2%的学校未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

缺乏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尤其缺乏针对性教材。在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的28所学校中,只有46.4%的学校有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其中7.6%的学校是自编教材。访谈中有11位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的不足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其中63.6%的教师认为这些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理论性太强,缺乏学生心理问题针对性,尤其是在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学生心理具有自身的一些特点,教材缺乏少数民族学生和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指导的相关内容;18.2%的教师认为教材缺乏直观形象,而且操作性差。

缺乏家庭教育课程,影响家校合力。87%的学校没有开设家庭教育课程,这不利于在学生家长中普及心理发展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知识;不利于推进家庭心理卫生与心理健康教育;不利于引导和帮助家长了解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不利于营造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氛围。说明学校对家长的教育指导作用力度不大,这会影响学校和家庭的双重力量的发挥,影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缺乏,心理咨询室利用率低。95.9%的学校没有建立独立的心理咨询室;有的学校虽然有心理咨询室,但除电脑外,其它辅助设备如音响器材、心理测试软件等都极少,更没有心理教室、心理放松室、心理测验室等硬件设施;92.7%的学校没有建立学生心理档案。据访谈的部分教师反映,来心理咨询室进行心理咨询的学生极少,有的学生还不知道什么是心理咨询,更不知道心理咨询室是干什么的。这些现象不仅说明学校对心理咨询的宣传不够,而且还不利于学生心理问题的及时干预与辅导,更会影响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的效率,影响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前瞻性和连续性。

心理问题的判断缺乏科学性和准确性。调查中发现只有3所学校(占总数的2.4%)对该校师生的心理健康进行过调查。许多学校的教师常常是通过如观察、平时的接触了解等方式和途径,对该校师生的心理健康进行初步判断,认为该校师生均有一定程度的如学生厌学、教师情绪不稳定等心理问题,缺乏科学的手段对师生的心理问题进行准确的诊断。从整体上看,心理健康教育缺少独立系统的操作手段和方法,方法单一、水平较低。

心理健康教育科学研究极少。97.6%的学校没有承接过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课题。有2所学校各承接过一项国家级相关课题,1所学校承接过贵州省省级相关课题。实际上,通过承接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课题,不仅能使该校领导和教师进一步了解和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而且通过该校教师参与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课题的研究,还能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促进该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快速发展。同时,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科研,可以使学校和教师更加了解学生和教师的情况,使心理健康教育更具有针对性。

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未受到重视。教师的心理健康不仅对自身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和成长也是极其重要的。但在调查中发现,98.4%的学校都没有开展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总体上看,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近一半的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还没有开展起来;部分学校虽然已经开展,但由于缺乏领导的重视;缺乏高素质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缺乏相关的资金、设备……所以,心理健康教育的常规工作还未能有效的进行。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对策研究

转变观念:

思想观念,属于意识形态范畴。它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却时刻支配、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影响着人们的价值判断。同样,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转变观念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和前提。

首先,各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及学校领导要转变观念,不要只是口头上强调心理健康教育如何如何的重要,而无具体的措施。学校一定要想尽办法把心理健康教育课定期开设起来;要加大投入,改善心理健康教育条件与环境,设定专项资金,把心理咨询室建立起来;要对民族地区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目标与内容、对象与途径、队伍与管理、考核与评估等作出明确规定,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作为对学校、对教师评估的硬性指标。

其次,学校的每一位教师也要转变观念,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要了解熟悉本校学生的心理特点,树立关心学生心理健康的意识,尤其要关注留守儿童、寄宿学生和单亲家庭的民族学生。学校要对每个教师提出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要求,使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使每个教师,都成为学生心理健康的“保健医生”。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调查中,许多学校的教师认为配备专兼职教师并加强对教师的专业培训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中最急需的工作。虽然在西部民族地区的小学要引进心理健康方面的专业人才,还是比较困难的,但学校可以做这方面的尝试与努力。

学校可以通过短期和长期的培训相结合,从班主任和热爱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中培养一支自身心理健康、懂得心理学专业知识、掌握心理辅导技巧和心理训练方法的稳定的教师队伍,帮助学生掌握一般的心理保健知识,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学校要给予政策和资金的支持,鼓励教师报考国家心理咨询师,培养专职的高素质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

开展民族地区心理健康教育科学研究,编写民族地区针对性教材:

积极开展教研活动。学校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加强集体备课,做好统一安排。要以民族学生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需要为主线,通过教研活动,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难点,有针对性的选择科学的教育方法,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

加强学校间的交流与合作。学校要支持、鼓励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走出去、请进来,要多与其它学校的教师以及心理专家一起相互交流学习,通过合作研究课题、校本研究等方式,编写出适用于民族地区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并予以推广。

发挥心理专家的引领作用:

各地高校的心理专家要主动下基层调研,了解西部民族地区的心理健康教育情况,在独立调研或专、校合作搞课题的同时进行上门指导,如通过组织心理健康教育讲师团、举办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班,加大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力度,并就理论和实际操作两个层面进行培训指导;也可以组织心理专家根据西部民族地区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情况,编撰有针对性的实用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用书和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材,还可以指导小学教师编写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

建立学校和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沟通的渠道,优化家庭教育的环境:

学校可以通过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家校通、家长会及家长参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等多种形式,在学生家长中普及心理发展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知识,推进家庭心理卫生与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和帮助家长了解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营造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氛围,以良好的行为和科学的方法影响和教育子女,从而达到1+1>2的效果。

关注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问题:

心理问题不只是学生才有,教师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确理解学生的行为,更无法巧妙地处理学生问题,轻则影响师生关系,重则可能伤害学生心灵。因此,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教师自己首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学校可以通过如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心理训练、文体活动等对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学校还要从推行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创设良好的学校人际环境、关注教师的各种需要等方面来减少教师的压力,促进教师心理健康。只有学校优化了学生成长的环境,把师源性的心理行为问题减到最低程度,才能使学生免受消极影响,快乐的学习。

总之,开展好心理健康教育,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但首先只有先把上面这几项工作开展起来,并把它们做好,立足于我们西部民族地区小学自己的实际,并进一步做好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规范性、科学性、有序性、系统性、生动性等工作,才能使我们西部民族地区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得以提高,才能缩短与发达地区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的差距。

(作者单位:凯里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1]黄希庭主编.心理学基础[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俞国良.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与发展[J],教育科学研究,2001.07

特殊学生心理辅导总结范文第4篇

本次团日活动是由我们班级的班长主要负责,心理委员从旁辅助,班长负责制作ppt,和主持本次的团日活动。由生活委员置办所需的物品,比如:零食薯片,游戏道具。团支书和一些人员进行拍照摄影。

班长还特地做了专属于我们自己班级的抽名机,这也让一些人玩的不亦乐乎。

此次团日活动我们主要进行了三个项目。

首先,我们先进行了有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主题班会,这不单单是一次团日活动,更是一次和班级同学的一次心灵上的交流和沟通。

班长首先讲了一下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概述,解说了大学生常见的心理疾病有哪些,分析了一些大学生心理常见的问题和一些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典型问题的案例。

班级同学也能够认真听讲,对于讲到的一些偏激案例有一定的看法。

接下来,我们开始进行我们的游戏环节。

今天我们进行了两个心理小游戏,一个是大瞎话,大瞎话由一人蒙上眼睛扮“瞎子”,班长小黑开始不断的抽号。当他指向这个学号,就问“瞎子,这个行?”.“瞎子”如果说不行,就继续指下一个人。直到“瞎子”同意的时候,被指的那个人就是被游戏选中的人。“瞎子”摘下眼罩,根据每个人的表情来猜测谁被选中了,而参与的人不能告诉瞎子。当然,被选中的也可能是“瞎子”自己。瞎子要出一个大冒险或者说指定一个节目,要被选定的人去完成。该游戏的精髓就是利用表情来欺骗对手,让对手不明真相。

另一个是你有多恨我,在给定的选项里面挑选一个想让对方做的事,这不单单是考验你的善良,还有两人之间的默契。事实证明,我们班级的同学,比善有余,比恨不足,一直想的都是如何让自己和对手逃脱。不过,这也恰恰证明了我们班级同学之间和睦相处,互相爱护的美好氛围。

最后,我们用多余的时间,进行了班级才艺的排练,介于本月月底要进行优秀班级集体的评比活动,我们班级认真对待,挤出时间进行排练。

二、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我们班级虽然开展的是这样一个枯燥的主题班会活动,但是,我们班级的同学依旧能够在晚上出来参加本次的团日活动,这是班级每个人的责任感,附属感的体现。

团支书购买了一些比较受大家青睐的零食,使得大家的活动情绪较为高。但是购买时没有能够顾全大家,让每个人都能够拿到属于自己的一份小惊喜。

以及,这次我们的活动时间安排也较为合理,能够将时间充分利用。既开展了团日活动,又能够将班级同学聚集在一起,在教室里排练节目,一举两得。

三、活动期望

我希望我们团支部下次的团日活动也能够大家积极参与,能够有一个良好的氛围,能够大家一起欢笑,一起快乐。

希望能够赋予团日活动更多的形态,能够使得班级成员的积极性增强。

xx团支部第二次团日活动

特殊学生心理辅导总结范文第5篇

一、 心理健康月活动题材多样且各具特色

财金系参与了有其他院系和部门承办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月”活动。此次心理健康月中,题材多种多样,有话剧展演,有电影展播,有征文比赛,有心理咨询,有表彰大会,还包括各自院系内部的组织开展的各种颇具特色的幕后活动。

在众多的题材中,由于采取的自由式报名参加,加上本次大部分活动广泛性和易参与性,绝大部分同学都积极响应和参与,使得活动场面气氛热烈而浓厚。

虽然活动形式多样,但各个活动主题突出,思想明确。分别从各个方面增强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素质培养的了解。

二、 我院学生积极响应,主动参与

我院学生在观看心理话剧展演时,看到了同学们爽朗的笑容,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与其愁眉,我们为什麽不展现笑颜?在观看电影展播时,反思电影的主题,找准自己的心理调适能力与主人公的差距;在征文比赛中去书写校园,书写自己的内心世界,去记录自己美好的青春时光和如诗的年纪;在心理咨询中,听到老师们妙语连珠的阐述,以及对爱,对就业,对人际交往的思考,引起我院学生的共鸣。学生大胆说出心中所想,让老师去剖析,去指点迷津,让我们迷途的羔羊知晓返回之路。

三、 大学生心理健康月活动的效果和影响

由于本次大学生心理活动的新颖性和独特性,不仅赢得了老师的大力支持,还受到外界广泛的赞扬。主题深刻,意义深远。解决了大学生如何乐观面对今后的大学生涯和社会现象,增强了同学对心理素质的完善提供了正确的指导,也懂得了体验和感受生活的美好,将更适合自己的学习理论和方法应用于实践。

高职财金系 团总支

上一篇:学生心理辅导总结下一篇:疫情防控心理辅导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