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艺术论文范文

2023-03-11

民族艺术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蒙古族 传统装饰 艺术体系 特征

一、蒙古族图案纹饰的分类

蒙古族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民族装饰艺术形式也极具个性化特征。蒙古族人对与之共同生存的动植物有着特殊的情感。这种与生俱来的情感,象征着蒙古族人对自然的敬畏,对祖先的尊崇和对美好生活的希冀。聪慧的蒙古族人将赖以生存的动植物演化成图案纹饰,并印刻在住所、服饰、工具与食物上。同时,基于民族信仰,这些图案纹饰的使用始终承袭着祖先保留下来的习俗。

蒙古族的图案纹饰主要有三类:其一,自然纹饰。主要包括云纹、山纹、水纹与火纹等。其二,植物纹饰。主要包括牡丹纹、杏花纹、莲花纹与桃花纹等。其三,动物纹饰。主要包括骏马纹、龙凤纹、蝙蝠纹与龟寿纹等。这些精雕细琢的图案纹饰,充分体现出蒙古族人朴素的审美特点。

受佛教与萨满教文化的影响,关于宗教信仰的图案纹饰也成为蒙古族传统装饰艺术体系的重要组成内容。这些宗教图案纹饰也深深根植于蒙古族人民的生产生活中。宗教图案纹饰主要包括:法螺纹,象征因果轮回;佛手纹,代表顺遂安康;宝相花纹,代表岁月静好等。

二、蒙古族传统装饰艺术形式的基本特征

(一)刚柔并济的艺术美感

线条是构成形状的基本要素,也是凸显艺术风格的表现形式。蒙古族对图案纹饰的理解源自盘羊角,而类似于盘羊角的曲线纹饰也自然成为蒙古族传统装饰艺术的重要内容。乍一看,这些卷曲纹样好像毫无章法,但仔细观察可以发现,这些卷曲纹样是有规律和变换方向的,呈现出极为强烈的节奏感与韵律感。

从某种角度来说,蒙古族的卷曲纹样与动物犄角是一种相互对应的关系。卷曲纹样的流动方向与长度是随着空间范围而变化的,收放自如,井然有序。卷曲纹样能以极为饱满的状态填充需要装饰的部位,增强整体视觉效果。蒙古族传统装饰纹样既有刚性美,又有阴柔美;既有洒脱美,又有含蓄美。尽管卷曲纹样略显阴柔,但连绵环绕,凸显出蒙古族的豪放不羁与自由洒脱的性格特征。

蒙古族人认为圆是最完美的曲线。蒙古族人认为圆形与本民族的奉天意识密不可分。自古以来,圆形始终被赋予圆满的寓意。蒙古族图案纹饰以圆形为主,寓意完整、丰厚与圆满,而这与中原汉族追求饱满富足的审美情趣不谋而合。蒙古语将纹样统称为“贺乌嘎拉吉”,其中“乌嘎拉吉”有卷曲纹样之意。由此可知,蒙古族人对卷曲纹样情有独钟。

从视觉传达方面来说,圆形极易将人的视线聚焦到中心点。为此,蒙古族多将卷曲纹样作为装饰艺术主题。蒙古族人偏爱的卷曲纹样主要包括花卉纹、祥云纹、犄角纹、蝴蝶纹、龙凤纹、狮虎纹等。蒙古族装饰纹样的线条以卷曲造型为主,而外缘则用规则的直线进行装饰,形成外方内圆的构造布局,体现出蒙古族人外表刚毅、内心细腻的特点。

(二)稳定对称的艺术美感

对称性是蒙古族传统装饰艺术沿袭不变的特点,也是蒙古族的重要民族象征。图案纹饰外观的协调性与内质的坚定性是一致的。这种坚定性代表着蒙古族人刚毅不屈、自强不息的性格特征。从民族信仰层面来说,这也是蒙古族人重要的精神寄托与情感诉求。

在蒙古族文化中,所有事物都应该是恰到好处、条理清晰的,而这种对称性也正是传统装饰艺术的表达方式之一。蒙古族人常年生活在广袤无垠的草原上,性格勇猛无畏,豪放不羁,这种居无定所的生活方式和开放性的文化形态,看似与稳定、规整的构图形式格格不入。蒙古族拥有深厚的游牧文化,事实上,人们对于蒙古族人性格特点的固有思维存在某种偏见,也就是说,蒙古族人也有内敛、沉稳的性格特征。蒙古族人的这种反差较大的性格特征,被形象地称之为“内在的坚定性”,而这种“内在的坚定性”源自蒙古族人对信仰的坚守,对规则的遵守。

对称性是对自然客观规律的总结。当人们观察到心生敬畏的动物,或者心心念念的花草时,会覺得这些映入眼帘的事物是对称的,只有跛脚的牛羊是不健全的。在居无定所的游牧生活中,蒙古族人来不及驻足欣赏这些非对称图形的美感,稳定坚固成为其不变的追求。

对称,蒙古语称之为“特格希合木”。在蒙古族传统装饰艺术中,图案纹饰沿中轴线规则排列。对称性是生命体的正常形态,尤其是动物的对称性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自然赋予人们欣赏对称的能力,蒙古族人通过观察自然,探索自然,逐渐掌握了这种客观规律,并将其运用到装饰艺术设计中,寓意完整、健全。

在装饰艺术设计中,对称图案纹饰的加工制作更加简便化,能够提高工作效率,节省时间与精力。

蒙古族装饰纹样由中心纹样、角隅纹样和边饰纹样共同组成。通常中心纹样都牢牢占据着中心位置,且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角隅纹样又称之为角花,不仅是整体装饰纹样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不可或缺的装饰形式;而边饰纹样,由于受到器物外形构造的限制,游走在外围轮廓,起到衬托中心纹样的作用。蒙古族传统装饰纹样包含大量的边饰纹样,这些边饰纹样既可以分隔实体与外界环境,又可以烘托中心纹样。这种中心突出、四角辅助、四边包围的对称布局,既体现出整体的造型艺术美感,也迎合了蒙古族人向往圆满、繁荣与庄重的精神需求。

(三)饱满圆润的艺术美感

蒙古族的装饰纹样多呈现出丰满圆润的艺术形态。以祥云纹为例,蒙古族的祥云纹相较于汉族的祥云纹,线条更加粗犷,体态更加丰满,给人极强的厚重感。蒙古族的装饰构图也强调饱满性,百花齐放代表着蓬勃的生命力。在一首经久流传的蒙古族歌曲中唱道:“遍地野花是草原的装饰,勤劳的妇女是蒙古家庭的光辉;茂密丛林是山岭的装饰,美丽的姑娘是蒙古家庭的阳光。”由此可见,蒙古族对装饰的饱满性,以及对无装饰的朴实性,都有独特的追求与心得体会。

立体的造型、浓密的线条和饱满的装饰,是蒙古族装饰的鲜明特征。无论是吉祥结,还是哈木尔云纹都呈现出与众不同的民族审美特质。这种独一无二的装饰特征与蒙古族人的宗教信仰和审美兴趣密不可分。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大自然赋予蒙古族人豪放不羁的性格,而这种饱满的装饰也寄托着蒙古族人对草原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蒙古族绣花毡是游牧民族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通常,蒙古族妇女会在毡房上绣出看似杂乱无章、实则规整排列的装饰纹样,这使得整个毡房在广袤的草原上格外显眼,并且在毡房边缘会绣上宽窄不同的回纹、卷草纹或犄角纹作为点缀装饰,既美观,又实用。

蒙古族传统装饰纹样在艺术构造形态中表现出对称性、重叠性、渐变性、对比性和调和性等特征,在遵循条理性、规律性与秩序性的基础上,给人完整且和谐的自然美感。蒙古族装饰纹样的组织形式遵循构图规律,注重完整性、多样性与协调性,充分彰显出蒙古族人的审美情趣与艺术智慧。

三、结语

蒙古族是草原的守护者。一望无际的草原赋予了游牧民族刚毅坚韧、豪放不羁、洒脱自如的性格特征。蒙古族的文化理念、宗教信仰与生活方式,使他们的符号形成了独一无二的装饰艺术形态,而这种民族装饰艺术形态也谱写了壮丽的民族文化篇章。

参考文献:

[1]张妮妮.张妮妮作品[J].美与时代(中),2018(12).

[2]白永泉.蒙古族传统图案对于现代设计的应用价值[J].美术教育研究,2017(16).

(作者简介:陈林,女,硕士研究生,河套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中国画)(责任编辑 刘月娇)

民族艺术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在现代民族绘画艺术中,林风眠和丁绍光两位先生可谓继往开来,二人在继承前人基础上融汇多种艺术形式运用到自己民族传统绘画中,寻找一种新的绘画风格用来表达中国人传统思想感情。林风眠和丁绍光是两个了不起的艺术尝试实践者,这在绘画史上都是非常有思想、了不起的创新;林风眠和丁绍光那种融合了世界各民族美术文化、绘画技法,运用到自己绘画创作中,他们的绘画技法都结合了当代新的美术思想,给观众一种新的视觉冲击力,把中国现代艺术推向更广大的天地。

关键词:各种艺术形式 调和 民族传统

艺术是没有国界的,每个国家、地区的语言、音乐、绘画,都有它自己的规律。如果说哪一种文化是不好的,无非是没有把那种文化研究透彻。每一位成功的艺术家都是深入研究自己本民族的艺术,学习外国艺术吸取其精华,来整理、创造出本民族的、有独特的民族的风格的艺术。中国绘画作为世界艺术史上一颗光芒四射的明珠,是人类共同拥有的财富。把中国传统艺术推向更广大的天地。是我国艺术家不断探索之路。林风眠和丁绍光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他们的独特艺术风格,放射出特殊的魅力。他们融合了中西方的绘画,创造出富有时代气息和民族特色的、高度个性化的抒情画风,汇成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不同的题材在他们的绘画中不像传统绘画中有那么明确的分类。

林风眠“中西融合”的艺术思想拓展出了中国画革新一条新的路径。在中国绘画发展最为惨淡的时刻,林风眠、徐悲鸿等人走向西方,寻求变革中国画的方法,最终发展出了写实改良与中西融合两种截然不同的革新途径,使得中国画坛重现生机。在借鉴学习西方的同时,保留了中国传统绘画的语言体系。林风眠作品从内容上看有一种悲凉、孤寂、空旷、抒情的风格。不仅使人感觉到一种强劲的视觉冲击力,而且感受到了一种强烈的心灵震撼力。他无愧于是一位富于创新意义的艺术大师,对许多后辈画家产生过极深远的影响。

林风眠关于中西融合的观点一定程度上淡化了传统笔墨观念,将传统水墨画的“墨”拉下了神坛。他在所创作的中西融合的画作中,墨只是作为一种颜色,而不是第一要素,引进的是塞尚、梵高印象派的强烈对比色,还有马蒂斯式的激情,而这些都是超越西方传统的学院派的。林风眠在东西两种绘画体系中的短板让他找到了古老的中国民间艺术与西方现代艺术的交汇之处。开启中国绘画对于诸如形式、材料等方面的关注及改变,极大地丰富了20世纪中国绘画的创作面貌。

丁绍光是中央工艺美院毕业,受过多年的学院派艺术教育和工艺美术训练。立足於中国传统艺术的基点上,深入研究西方现代艺术。结合具象的表现与抽象地概括,跳脱民族的界限,以世界性的绘画语言,作品成功地融合了东方古典艺术和西方现代艺术特色。丁绍光的绘画风格,他通过对中国传统绘画技巧的理解,赋予了自己的作品犹如音乐旋律般的线条轮廓,同时吸纳了例如抽象派艺术等诸多西方艺术的要素。大量运用垂直和平行的线条,让作品整体感觉平静、泰然、和平。线条轮廓在丁绍光的每一幅作品中都非常重要,也非常明显。将程式的美感因素和感情因素与特定的自然形象融合,注重精神与情感的内涵对自然形态加以主观的处理。他对空间的理解着重放在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中来处理,重表现图形的大小以及点线面之间的疏密节奏关系。丁绍光艺术不表现物象的写实性,忽略对客观细节的刻画,追求画面整体构成关系,强调对自然物象按照审美要求进行加工处理。张道一这样评价丁绍光的绘画艺术:“丁绍光先生获得这样高的荣誉是理所当然的

丁绍光创作每一幅作品时首先要画出一幅完整的轮廓,轮廓的线条满意了才会考虑色彩。作品结合了艺术与自然,理解自然界的色彩并融入自己的体会和理解,色彩是和形态紧密相连的,形态发生变化时色彩必然随之变化。丁绍光在运用装饰画色彩语言方面有自己的独特之处。他把自然色彩加以强化、变换,以此摆脱对自然色彩的依赖,同时发挥他的主观意愿和感情,以理想化的手法和浪漫的情调去自由的运用色彩。他不仅强调个性化的色调与画面的气氛,讲究色彩的平面化、形象化、夸张性、浪漫性与象征性。

中国古老而神秘的东方文化艺术给我们的艺术家很大的启示和灵感,那些世界艺术精华也汇融入画家们的艺术血液之中。因此吸取各种艺术精华调和自己民族的艺术,形成东西方的并融美。艺术是直接表现画家本人的思想感情的,画家的思想感情虽是本人的,因为画家本人却更是时代的,所以,时代的变化就应当直接影响到绘画艺术的内容与技巧,如绘画的内容与技巧不能跟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而仅仅能够跟着千百年以前的人物跑,那至少可以说是不能表现作家个人的思想与情感的艺术。在林风眠和丁绍光的作品里显示的更为强烈,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情绪。画家选择的是讲求形式的现代主义、民间艺术、原始艺术,画作采用含蓄、象征、维美的语言,忽略具体的事件 ,消弱过于外露功利色彩。林风眠没有抄袭旧的艺术思想,而是创造一种新艺术手法。以独特的表现形式,把中西艺术元素融入自己的作品中,以全新的面貌准确表达了精神与肉体的矛盾与痛苦。他们共同之处就是对理想中的美的追求,给人以感官上的冲击,以美为最高竟界。在现代民族绘画艺术中,林风眠和丁绍光两位先生可谓继往开来,二人在继承前人基础上融汇多种艺术形式运用到自己民族传统绘画中,寻找一种新的绘画风格用来表达中国人传统思想感情。林风眠和丁绍光是两个了不起的艺术尝试实践者,这在绘画史上都是非常有思想、了不起的创新;林风眠和丁绍光那种融合了世界各民族美术文化、绘画技法,运用到自己绘画创作中,他们的绘画技法都结合了当代新的美术思想,给观众一种新的视觉冲击力。肯定了林风眠和丁绍光在“中西融合”的艺术理论与绘画实践上所取得的成就。但是也应当看到,由于林风眠和丁绍光在东西绘画各自的功底没有达到深厚的境界,所以在实践中存在形式语言的浮躁,深度的丧失等问题,受到了许多指责和批评。但他们的“中西融合”之路所取得的艺术成就是一座丰碑,把中国现代艺术推向更广大的天地。

参考文献:

[1]译自《丁绍光天堂印象》,Great Events Editions Los Angeles(出版社)1997

[2]郑重.林风眠传[].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8年第2版

民族艺术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在动画艺术中,造型设计直接关系到一部动画能否将人物的个性和特点充分的反映出来,甚至直接关系到一部动画的艺术价值。而民族艺术作为民族意识和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其独特的造型特点在动画的造型设计中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以剪纸、戏曲和水墨画为代表,研究了民族艺术元素在动画造型设计中的应用。

关键词:造型设计;动画;民族艺术;传统文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各种新兴的动画辅助设计技术和方法不断涌现,投入到动画艺术的工作者也越来越多,我国的动画艺术事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然而,在进入新的世纪后,动画市场的增长以及受众审美能力的提升,对动画艺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民族艺术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民族艺术元素运用到动画造型设计中,不仅能传承民族文化,并且能够以动画的艺术形式,体现出我国传统文化的巨大生命力,彰显民族精神。下面将以我国民族艺术中的剪纸、戏曲和水墨画为代表,分析这些民族艺术的特点,以相应的动画作品为案例,研究民族艺术元素在动画造型设计中的应用。

1 剪纸艺术元素在动画造型设计中的应用

剪纸艺术是我国的重要民族艺术之一,剪纸艺术在造型设计的过程中主要使用镂空的手法,剪辑出具有特定含义和造型的图案,以代表独特的艺术含义。剪纸艺术由于其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使其有著独特的特点,在剪纸艺术的造型设计中,使用的图案造型具有独特的造型,并且结构简洁,通过质朴和简约的方式表达出丰富的艺术内涵。在剪纸艺术中,主要使用象征、谐音、夸张、装饰以及其他不同于其他艺术形式的手法。在动画造型设计中,运用剪纸艺术元素的代表作是1958年的《猪八戒吃西瓜》。在该部动画中。充分的运用剪纸艺术的艺术手法,将剪纸艺术中广泛使用的象征、夸张和装饰等手法运用到动画的造型设计中,充分的体现了动画中人物的个性特征,形成了独特的审美特点。在当前的动画造型设计中,一方面可以从剪纸艺术的创作手法入手,将剪纸艺术的艺术手法运用到动画的造型设计中,另一方面,也可以借鉴剪纸艺术的表达风格,运用简洁的造型表达丰富的内涵,形成独特的审美意韵。

2 戏曲艺术元素在动画造型设计中的应用

戏曲艺术作为我国的民族艺术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源远流长。戏曲艺术与其他艺术最大的区别在于,戏曲艺术能通过表演者的表演以及场景设计来表达出相应的故事情节,带有极强的故事性。戏曲艺术在造造型设计中以不同的场景、道具和服装应用表现不同的角色形象,衬托故事情节,表达故事人物的内心感情,对观众具有较强的吸引力,也具有较强的娱乐性。在动画造型中,运用戏曲元素的案例中,《大闹天宫》中孙悟空造型设计具有极强的代表性,在《大闹天宫》中孙悟空的造型设计中,不论是在孙悟空这一人物的面部造型还是服装造型都充分的借鉴了我国戏曲艺术中孙悟空的艺术造型,使观众能够通过孙悟空的造型就能了解这一动画人物的性格特点。因此,在动画造型设计中,可以充分的使用戏曲艺术中的服装及色彩造型元素,通过不同的服装和色彩造型,反映出动画人物的特点以及内心的感情。

3 水墨画艺术元素在动画造型设计中的应用

水墨画运用墨和水作为形式语言,具有线条变化丰富的特点。能够使用丰富的线条变化表达出不同的涵义,水墨画艺术拥有丰富的韵味和精神内涵。在动画造型设计中,运用水墨画的艺术元素的代表作品主要是《小蝌蚪找妈妈》,在该部动画的造型设计中,充分的运用了水墨画的艺术手法,使得整部动画风格独到,美学色彩浓厚。在造型设计上取得了较大的成功。《小蝌蚪找妈妈》充分的使用了水墨画的艺术元素。小蝌蚪的造型充分体现出了水墨画中线条的魅力。整部动画意境悠远,虚实相生,意趣丰富。从该部动画造型设计所取得的成功中,可以看出,在动画造型设计中,水墨画的艺术元素不仅具有较大的应用空间,并且能获得较好的艺术表达效果。在动画造型设计的过程中,应当充分的借鉴水墨画的艺术特点,将水墨画的艺术元素运用到动画造型设计中,设计出具有我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动画人物造型和动画场景造型。

4 结语

不论是剪纸艺术还是戏曲艺术或者是水墨画艺术,以及其他民族传统艺术元素,在我国当前的动画造型设计中都有着广泛的运用,并且已经取得了很多成功的经验。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民族艺术,由于在不动的地区有着不同的文化艺术类型,这些丰富的民族艺术成为了当前动画造型设计中的重要宝库,在动画艺术造型设计的过程中,应当积极的去开发这些民族艺术造型的艺术价值,并积极的应用到动画的艺术造型设计中,弘扬我国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同时,剪纸艺术、戏曲艺术、水墨画艺术等民族艺术元素在当前的动画造型中的广泛应用,这些具有民族特色的造型设计,在推动我国动画产业的发展、促进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中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将民族艺术元素运用到动画造型设计的过程中,应当大胆创新、勇于探索,开拓新的动画造型设计类型。

民族艺术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民族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传承并发扬民族文化艺术对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高我国综合国力有重要作用。在这个过程中,民族艺术教育扮演着重要角色,有力地推动了民族文化的发展。加快发展民族艺术教育,推进建设民族文化大区对促进城市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就杭州市加快发展民族艺术教育的重要性进行简要论述,并提出几点民族艺术教育的发展策略,以推动民族文化大区的良性建设。

【关键词】民族艺术教育;民族文化;重要性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杭州市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文化建设的方针政策,以推动本市文化建设的进步和发展,建设民族文化大区。我国有着五千年的华夏历史文明,民族文化不仅资源丰厚,而且有着非常浓厚的文化底蕴。在新时期下,推进建设民族文化大区是本市的重要发展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继承、发扬民族的传统文化。民族艺术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发展民族艺术教育对民族文化大区的建设有重要作用。

一、加快发展民族艺术教育的重要性

(一)加快发展民族艺术教育是推进建设民族文化大区的核心内容与重要环节

加快发展民族艺术教育,培养民族艺术人才,是推进建设民族文化大区的核心内容和重要环节。民族文化大区的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涉及到的方面比较多,并且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建设民族文化大区的目的就是使整个市区的文化艺术领域、民族文化艺术形态及各条艺术战线上都能实现百花争艳的繁荣景象,使本区的民族文化与现代文化互相融合,交相辉映,为民族艺术增添新鲜元素,推动民族文化的发展。在民族文化大区的建设过程中,强有力的人才支撑是必不可少的保障,而教育正是实现人才培养的根本所在。杭州市区各类民族艺术人才培训班的举办及各高校民族艺术教育的开展都为我区民族艺术人才的培养做出了有效尝试,为民族艺术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并为杭州市区民族文化大区的建设提供方向指引。这些实践证明,要想使民族文化一脉相承、连绵不断,在培养民族文化艺术人才的过程中应当向广大群众普及、宣传并推广民族艺术文化。杭州市区民族文化大区的一线建设人员应当对这一点有个深刻的认识。如此一来,我区的民族文化大区建设必然会得到进一步推进。

(二)加快发展民族艺术教育是对民族文化进行传承和创新的源泉

与一般性的文化教育不同,民族艺术教育不仅具有一般文化教育的学术教育特点,同时也具有历史性、民族性及传承性等特征。

通常来说,任何一种艺术流派或者是艺术形态,要想在历史长河中长久不衰地发展下去,除了本身要具有独特、鲜明的艺术特征以外,还需与时俱进,能够与文化的发展潮流相适应,满足大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简单地说,就是在坚持自身个性化的同时赋予其时代特色。比如说,民歌有着非常高的艺术要求和极为明显的艺术特点,这便使一些民族歌手在练唱的过程中盲目练习,由于不科学的发声方法,与艺术规律、生理特点相违背,亦或是长期吸烟、饮酒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使歌手的声带产生病变,致使艺术生涯及发展前途得以断送。这一现象的出现,除了民族歌手的个人因素之外,没有采取科学的练习方式是众多歌手存在的共性因素。由此可见,任何一种艺术流派或者是艺术形态,在保持自身“韵味”和“特征”的过程中都不可对相应的科学规律加以忽视和违背。广而言之,民族文化艺术的继承与发展也不能忽视科学规律、违背科学规律。如此一来,民族艺术教育在发展的过程中就自然而然地进行了创新,为民族文化大区的建设提供助力。

(三)加快发展民族艺术教育是实现民族团结、创建和谐社会的助推力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直接关系到社会的长治久安。建国以来,党和各级政府对民族问题予以高度重视,先后相继制定了一系列关于加强民族团结和睦、推动少数民族进步发展的法律法规及相关的方针政策。建国70年来,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事业的发展,党和政府对其进行了持续的高度关注,通过大力的政策扶持及大量的物质支持,少数民族地区得到了快速发展,面貌焕然如新,在极大程度上提高了少数民族群众的生活质量。实践表明,我国的民族政策是科学的,是充满人道主义的,是效果显著的,能够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充分展现出来。

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以“文化”为旗号,通过不同艺术形式及艺术载体对西方资产阶段的价值观和道德观进行大肆宣扬,在极大程度上威胁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使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面临艰巨的挑战。这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甚至通过支持境外反华势力、不惜遭受国际舆论指责的代价妄图对我国进行和平演变。面对外来文化及恶势力的巨大冲击,加快发展民族艺术教育,推进民族文化大区建设,弘扬民族精神,增强群众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不断激发广大群众的爱国情怀是当前一项重要而迫切的任务,政治意义极为深远、重大。

二、加快发展民族艺术教育的可行性策略

(一)加大人才及资金投入,为民族艺术教育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

为使民族地区民族艺术教育得到加快发展,建设民族文化大区,杭州市区政府部门必须对民族艺术教育予以高度重视,加大民族艺術教育的人才及资金投入,为其提供强有力的物质保障。在人才投入方面,政府要鼓励并采取有效措施来吸引各高校毕业的艺术生来本区进行艺术任教,为民族艺术教育融入新鲜血液,使民族文化艺术能够与现代化艺术实现碰撞与融合,推动民族文化艺术的创新和发展,并挖掘、培养出优秀的民族艺术人才;此外,加快发展民族艺术教育离不开大量的资金支持,政府部门要加大教育资金投入,不断完善各类学校的艺术教室和活动室,并配备相应的民族艺术教学器材和设备,确保本区的民族艺术教学能够得到顺利开展。

(二)将民族艺术教育与民族文化建设相结合,构建民族艺术教育体系

民族艺术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民族文化大区离不开民族文化的建设,而加快民族艺术教育对推动民族文化建设有重要意义。就民族艺术教育本身而言,其教育要与民族文化建设的迫切需求紧密、切实有效地联系起来,就要建立起一套民族主体性突出、切合发展需要与实际的、特色鲜明地民族艺术教育体系,一种层次多样、内容丰富、特色鲜明、主体突出的民族艺术教育体系。通过民族艺术教育体系的有效构建,民族文化大区的建设方向会更加明确,民族文化也会得到更好的继承和发展。

(三)对本民族地区优秀的民族文化艺术进行充分的挖掘与利用

加快发展民族艺术教育需要因地制宜,对症下药。民族文化艺术极具地方特色,是一种非常丰富的教育资源。民族地区的各级院校应当对身边的民族艺术资源进行充分的开发和利用,使本区民族艺术的优势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这对于推进民族文化大区的建设有重要作用。比如我市汇聚了大量的少数民族人口,每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的民歌和舞蹈,这为民族艺术教育提供了丰厚的教学资源。如此一来,民族艺术教育的内容和手段就会更加丰富,同时也激发了本地群众的民族情怀,为民族艺术教育的发展以及民族文化大区的建设贡献力量。

三、结语

综上所述,加快发展民族艺术教育对推动民族文化大区的建设有重要作用,通过发展民族艺术教育,民族文化能够得到传承和创新,并且有助于加强民族团结,构建和谐社会。因此,我市应当采取有效措施来加快发展民族艺术教育,以推动本区的民族文化建设,实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国荣.加快发展民族艺术教育推进建设民族文化大区——浅谈我区加快发展民族艺术教育的重要性[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5(3).

[2]游斯彬.试论文化艺术在当今社会发展中的影响力[J].文艺生活·下旬刊,2019(1):249.

[3]刘惠春.传承民族民间艺术在发展群众文化中的作用[J].商情,2019(24):280.

[4]叶莹.少数民族艺术与文化产业的发展探讨[J].艺术科技,2019,32(1):119-120.

[5]黄艳.民族团结教育有效性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7,38(3).

[6]廖毓莉.传统民族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之初探[J].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2018(12):65.

作者简介:韩舒(1997-),女,本科,青年教师,研究方向:研究音乐学方向。

民族艺术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民族声乐演唱能够带给人们美感、情感以及灵感。因此,要想将作曲家写出来的音符与文字变成优美的旋律,并且深刻地表达出歌曲的美好感情,就必须在演唱当中合理利用民族声乐的艺术表现形式。纵观我国现代民族声乐发展情况,不难发现,我国古典传统戏曲艺术对现代民族声乐的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现代民族声乐吸取传统戏曲艺术精华,并推动了传统戏曲艺术效果的发挥。鉴于这种情况,本文主要探讨传统戏曲艺术对现代民族声乐的重要影响。

关键词:现代民族声乐演唱;传统戏曲艺术;影响

不同于一般的艺术,民族声乐演唱注重表达演唱者的内心感受,在表演的同时,也会由演唱者进行再创造。[1]我国现代民族声乐的发展过程中,深刻地受到传统戏曲艺术的影响,并且在吸收传统戏曲艺术的精华之后,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体系。

1 传统戏曲艺术对现代民族声乐的影响

1.1 歌词对现代民族声乐的影响

“字正腔圆”以及“以字带情”是我国传统戏曲艺术的主要特点,由此可见“字”是传统戏曲艺术的核心,而“字”的各种吐字发音正是传统戏曲艺术的演绎精髓。戏曲演绎过程中,演员通过自己对“字”的吐字发音掌握程度来影响民族声乐的表现效果,这一点也深深地影响了我国现代民族声乐的表现状况。[2]详细的解释来说,现代的民族声乐也是通过追求吐字“准、正以及清”,将情感有效地融到民族声乐的表现过程当中,并用不同的“吞吐”词语的方式表达不同的情感,从而提高现代民族声乐的感染力。

民族声乐在表演当中是通过吞吐词语表达演唱者的主要情感,然而演唱者吞吐词语的方法也应该是从表演者的生活中流露出来的,只有这样,演唱者才能在表演的过程中融入自己最真实的情感,这点正是我国现代民族声乐从古代戏曲艺术中吸取的理念,再经过表演者自己的再创造之后,才能更好地将现代民族声乐艺术的真实性通过独特的吞吐方式表现出来。[3]简单地说,就是现代民族声乐演唱的时候,必须认真地找到演唱当中的核心亮点,从而提高演唱曲目的情感高度,才能演唱出打动人的曲目。就拿我国民族声乐表演艺术家郭兰英老师演唱《我的祖国》这一曲目来说,歌曲中“宽”以及“河”这两个字被郭老师运用合适的吞吐进行表现,融入了自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大大地将整首歌的艺术魅力提升了一个层次,最终促使这首歌成为人人传诵的一曲经典。

1.2 演唱对现代民族声乐的影响

表演者进行现代民族声乐表演时,“气”的功力也对演唱效果产生着重要的影响,这一点也是深受古典戏曲的影响。[4]传统古典戏曲艺术中,表演艺术家们普遍将“气”作为唱歌的根本,而“运气”则是民族声乐演唱者以及戏曲演唱者都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因此,民族声乐表演者以及古典戏曲表演者都将学习掌握“运气”作为一项重点任务。“运气”主要是演唱者首先“气运丹田”,然后利用自己的腹部运动来唱歌,同时,运气的方式要和表演者的情感表达方式是一致的。另外,不同的民族声乐曲目中所蕴含的情感也各不相同。因此,演唱过程中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运气”方式,从而演绎出最佳的表达效果。

1.3 唱腔现代民族声乐的影响

“唱腔”也是我国传统戏曲中情感表达的重要方式之一。因此,我国传统戏曲中有许多不同唱腔的曲调,演唱者也充分利用这些不同的唱腔曲调演绎着不同的人物个性。我国传统的戏曲表现主要有三种:一是“拖腔”,主要是指拉长腔调,通过在相应的地方增减艺术表达词语来提升戏曲的艺术效果。二是“润腔”,主要是指在戏曲演唱的过程中对腔调进行润色、修饰,从而提高表达效果。三是“甩腔”,主要是指借用唱腔的快速变化来提升表达效果。[5]以上三种唱腔都对民族声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演唱者大多都是采用不同的唱腔来表达唱歌者的不同情感变化。

现代民族声乐演唱当中的唱腔有着较多的表现技巧,并且也主要通过演唱者的不同的选曲来体现的。作为一种取材生活的艺术表现形式,声乐的演唱过程主要是表演者对自己生活中不同情感的传达和演绎,而种类丰富的唱腔正好为民族声乐的演唱者提供了许多演绎的题材。另外,民族声乐演唱者更需要关注生活中流露出来的各种情感元素,并且能够将这些情感元素进行多样化的处理,从而能够达到传情达意的一种新高度。

2 传统戏曲艺术对现代民族声乐的促进作用

2.1 把握演唱节奏

要想将演唱者的个人情感与演唱很好地进行融合,演唱者就必须很好的掌握演唱节奏。同一首歌,但是由于演唱的人不相同,也将会演绎出各不相同的风情,这一切离不开演唱者的个人修养与审美观点等的影响。然而“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即使是同一个演唱者,在不同时期也会因为自己不同的经历、情绪、环境的变化等各种原因而发生不同的变化。一般情况下,演唱者在演唱的过程中会迅速的投入演绎中,并且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一旦把握不了情感的变化,就会影响声乐演唱的效果。如果在演唱过程中,能够将自己的个性以及情感很好地融入自己的演唱当中,就能够顺利地打动听众,让朋友们喜欢他的演绎。因此,民族声乐演唱者的个性演绎是声乐演唱过程中情感的重要表达方式。

2.2 把握情感变化

与传统戏曲艺术表演一样,民族声乐演唱者也非常重视演唱曲目的旋律变化,并根据旋律变化选择最佳的情感表达方式。因此,声乐演唱必须要有能够打动人的情感和内容。要想感染听众,首先必须得感动自己,演唱者也许有高超的技巧以及高亢的声音,但是技巧和声音是只是演唱的一种形式,可以吸引到听众的注意,但是真正想打动听众还是必须借助情感的传达。只有将演唱者的情感很好地融入表演的曲目当中,才能打动听众,但是另外一方面,如果情感融入得过于浓厚,就会影响表达效果,也许不但打动不了听众,反而会让听众觉得做作。因此,情感的恰如其分的表达,正是民族声乐演唱者需要重点把握的能力。

2.3 运用想象

作为一门艺术,声乐演唱的表演最终也离不开演唱者的丰富想象,因为只有丰富的想象,才能表达出演唱者丰富的情感。演唱者的想象越丰富,情感传达的就会越恰当。因此,为了进一步加强音乐的魅力,民族声乐演唱者应该借用自己丰富的想象力为表达的曲目营造良好的意境,从而使整首曲目表达的更加生动。然而,声乐的想象并非是胡乱想象的,而是来源于民族声乐演唱者的实际生活,然后经过演唱者自己结合自己的理解进行演绎,将自己丰富的情感进行传达。

3 结束语

演唱曲目的内在情感因素是民族声乐表演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声乐表演的过程就是将这种美好的情感传递给听众的一个过程,而对我国古典传统戏曲艺术表达方式进行深入研究,有利于更好地帮助现代民族声乐演唱者将自己真实的情感带入曲目的演绎当中。因此,对于现代民族声乐的发展而言,深入探讨传统戏曲艺术的表现形式极具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保荣.论传统戏曲在当代民族声乐创作中的运用[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0(3):128-129.

[2] 杨柳,谢莉.浅谈传统戏曲艺术对现代民族声乐的影响[J].音乐时空,2015(4):77.

[3] 张世文.浅谈戏曲的咬字行腔在民族声乐中的运用[J].音乐创作,2013(9):131-132.

[4] 张文君.民族的心声,时代的呼唤——注重戏曲艺术学习,提升民族声乐艺术[J].大家,2012(18):53-54.

[5] 常晓虹.论民族声乐对戏曲声乐的“拿来”[J].作家,2011(10):200-201.

上一篇:艺术理解论文下一篇:艺术领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