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期中工作总结范文

2023-07-05

八年级期中工作总结范文第1篇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热忱(chén) 淳朴(chún) 童稚(zhì) 绯红(fěi)

B.和煦(xù) 豁亮(huò) 殷红(yīn) 惟妙惟肖(xiào)

C.拮据(jū) 发酵(jiào) 提防(dī) 参差不齐(cī)

D.汲取(jí) 炽热(zhì) 匿名(nì) 称心如意(chè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不记其数 冥思暇想 谈笑风生 天翻地覆

B.相形见拙 川流不息 见异思迁 申张正义

C.再接再厉 义愤填膺 栩栩如生 截然不同

D.正襟微坐 惟妙惟肖 迎刃而解 自出新裁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校园里传来了骇人听闻的消息,王刚在今年的作文比赛中获得全国一等奖。

B.他盛气凌人地扬起手往桌子上一拍,霍地站起来,痛斥造假者的狡辩。

C.试卷的命制要讲究适合性,太容易不行,难得让学生长吁短叹也不行。

D.他这个人做事总是毛毛躁躁,这么多题他拖泥带水地半小时就做完了。

4.下列填入横线处的句子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2分)

在这里,我明白了大自然施与人类的恩惠,我懂得了阳光雨露如何使树木在大地上茁壮成长起来;我懂得了鸟儿 , , 。

A.如何繁衍 如何筑巢 如何随着季节的变化而迁徙

B.如何筑巢 如何繁衍 如何随着季节的变化而迁徙

C.如何筑巢 如何迁徙 如何随着季节的变化而繁衍

D.如何繁衍 如何迁徙 如何随着季节的变化而筑巢

5.古诗文默写。(4分)

(1)亭亭山上松, 。风声一何盛, ![《赠从弟(其二)》]

(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 。(《登飞来峰》)

(4)无言独上西楼,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相见欢》)

6.名著阅读。(6分)

(1)《海底两万里》是凡尔纳的三部曲的第二部(第一部是______________,第三部是《神秘岛》),小说主要讲述了_____________号潜艇的故事。作者凡尔纳被公认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脸又长又厚又粗犷,头发很短,向前盖着,使额头显低,两只小眼睛深陷在阴暗的眼眶里,严峻地盯着别人,鼻子扁阔,嘴唇厚而前伸,耳朵大大的。”这是对 的外貌描写。(1分)

(3)我国先哲孟子说过“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这在《名人传》的三位主人公身上得到深刻体现,请你以其中一个人为例,说说他是如何在行动中体现孟子这句话的。(要求写出人名和具体事例,不少于30字)(3分)

7.综合性学习。(7分)

中国邮政于2015年1月10日发行一枚以“拜年”为主题的特种邮票。仔细观察这枚邮票,完成下面的任务。(2015河北)

(1)用说明的表达方式介绍邮票画面的主要内容。(4分)

(2)请从内容方面对春联“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作简要赏析。(3分)

二、阅读理解(45分)

(一)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

8、9题。(7分)(2015河北)

望 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春 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8.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相应内容。(4分)

(1)“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描绘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景象。

(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描绘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景象。

9.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达了诗人由望岳而产生的登临愿望,充分体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B.“家书抵万金”,形容家中书籍的珍贵。此句写出了乱离中人共有的一种感受,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因而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C.“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生动细致地描绘了诗人忧愁难解的情状,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D.这两首诗的

三、四两句与

五、六两句都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方法,语意凝练,节奏感强,富有韵律美,增加了诗歌的表现力。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8分)

(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选自《大道之行也》)

(乙)唐玄宗以韩休为门下侍郎①,同平章事②。休为人峭直,不干荣利。及为相,甚允③时望。上或宫中宴乐,及后苑游猎,小有过差,辄谓左右曰:“韩休知否?”言终,谏疏已至。上常临镜,默默不乐。左右曰:“韩休为相,陛下殊瘦,何不逐之?”上叹曰:“吾貌虽瘦,天下必肥。吾用韩休,为社稷耳,非为身也。”

(选自《涉史随笔》)

【注】①门下侍郎:官职名,为皇帝近侍。②同平章事: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与中书、门下协商处理政务之意。③允:符合。

10.解释加点的词语。(2分)

(1)盗窃乱贼而不作:__________

(2)上常临镜:__________

11.翻译下列语句。(4分)

(1)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2)吾用韩休,为社稷耳,非为身也。

12.实现大同社会是每个人的愿望。请你结合(甲)(乙)两文的内容,谈谈如何才能实现大同社会。(2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14分)

人类创造力如何起源

[加拿大]普林格尔

①科学家一直认为直到4万年前,早期人类因基因突变使人类的认知力产生了突发性的飞跃。但近年的考古发现,早在20万年前,人类的创造力便崭露头角了。不过,不是进化中突发,而是经过“细水长流”般的累积才得以出现的。

②长期以来,考古学家都认为,使用符号如语言是现代人认知能力的最重要指标,也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标志。但近来,研究人员开始在考古记录中寻找其他现代行为的来源。

③20世纪90年代开始,威特沃特斯兰德大学考古学家沃德利发掘西布度洞穴并进行了研究。其报告显示,西布度穴居人于7.7万年前便开始从木本植物中选择树叶制作寝具;树叶出自一种具有天然防虫效果的树,可以驱防那些目前携带致命疾病的蚊子。研究人员在南非其他地区考古发现,距今10万年至7.2万年前,居住在布隆伯斯洞的原始人能制作用于裁剪兽皮衣服的骨锥。这些用具和工具十分简陋,“但在一个仅由自然物质所组成的世界里,想象新事物及将其付诸实现的能力便几乎成了魔法”。这是创造力形成的历史视角。

④虽然早期人类创造力令人印象深刻,但与现代人在创新的广度和深度上仍存在巨大差异。到底是怎样的原因使我们这一种群从远祖之中脱颖而出呢?这是探究创造力起源的另一维度。

⑤物竞天择促使人类形成更大的脑。就脑容量而言,更新期灵长类动物平均450cm3,与黑猩猩相仿;160万年前的直立人约930cm3;而10万年前的现代人为1330cm3。在这样的脑容量下,估计有千亿神经元在处理信息,在约长1.65万千米的有髓神经纤维中传递,穿过1.5×1014个突触。

⑥加利福尼亚大学体质人类学家赛门德费瑞通过检测现代人、黑猩猩的前额皮质发现,其中几个主要分区在人科进化过程中经历过重新改组。如现代人的额及前额叶皮层(负责实施计划与组织感觉输入的部分)在容积上几乎是黑猩猩的两倍。并且,此区域神经元间的水平空间增大约50%,给了轴突和树突更多空间。“这意味着大脑能有更复杂深远的联结,可以处理神经元间更为错综复杂的交流。”

⑦认知科学家嘉宝认为,当代那些极富创造力的人群,都是优秀的幻想者,总会通过以往的某个记忆或想法自然地联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这种联想有助于触类旁通,并导致创新思维的突破。且更大容量的大脑意味着更优秀的自然联想力;拥有数十亿并且空间宽阔的神经元的前额叶皮层可以处理更多刺激,有更多神经元可以参与特殊片段的处理,拥有更细致的记忆,探索更多潜在刺激间的联接。目前,嘉宝正通过计算机模拟大脑是如何在分析与联想模式之间进行切换,并最终帮助人类走出认知萌发期,学会从新角度看待事物,从而让大脑产生创造力。“仅仅拥有更多神经元是不够的”,“人必须将大脑灰质的用途发挥到极致”。

⑧大约在10万年前左右,我们祖先的思维就已经犹如一个干燥的火绒盒,等待着合适的社会环境将其点燃。苏黎世大学的克里斯托夫发现,在一个行军蚁窝旁,一只雌猩猩拾起一根细枝,将其一端插入松软的土中,挡住巢穴入口,等待兵蚁出来。当蚁群爬满细枝10厘米长度时,她便将细枝拔出,熟练地将上面的蚂蚁吃掉。黑猩猩会使用简单的工具,但不能将知识上升为先进科技,也不会在使用工具基础上提高,如制作新的工具。而现代人每天都在汲取他人的思想、经验,并加入自己的创新,直到获得一个全新、复杂的事物。比如说,没有一个人能掌握便携式电脑中所有的复杂科技,这些科技成果来自好几代发明者的才思积累。人类学家将这种技术的积累称为“文化棘轮效应”。它首先要求人们将知识代代相传,直到有人能想到改进方法。伦敦动物行为学家刘易斯迪安通过研究揭示了为什么人类有创造力而黑猩猩没有:拥有认知能力,故我们的祖先能轻而易举地将知识传递给别人。

⑨不止如此,伦敦大学进化遗传学家马克托马斯,从4万年前生活于欧洲的晚期智人达到创新高峰这个事实得出结论,采猎群体的规模越大,孕育出新科技的可能性就越大。在大群体内,越是经常与他人接触沟通的人,越有可能学到和获得新发明。伦敦大学的考古学家考沃德研究2012年考古发现,认为由于大约7.1万年前南非由人口密度增长而带来了技术复兴,并得出结论“像病毒一样,文化创新需要特定的社会环境加以推动”。这是创造力产生更为重要的原因。

13.本文从哪几个角度阐述了人类创造力的起源问题?(3分)

14.⑥⑦两段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4分)

15.简要概括“文化棘轮效应”产生的条件。(4分)

16.举例说明本文运用的一种说明方法及其作用。(3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各题。(16分)

滴水之恩

紫红色的天空渐渐变得暗黑。我握着桑木棍,孤单地走在山路上。

我是搭赶集的车来到这个地方的,去寻找据说矗立在附近田野中的古塔。当我在陌生的乡间找到青麦田里残存的白色古塔,再回到先前下车的小街时,集市早已散了。

街角凉粉摊前头裹苗帕的老妇人的回答叫我失望:“公交车下午一点以后就没有了,要是你早些到,还可以搭摆摊的货车。”

这会儿,什么车也没有了。

“在那里住一晚,明早再搭车走嘛。”老妇人指指对面一家写着“迎宾旅馆”的木楼对我说。

但我无论如何也得赶回去,明早还有事呢。

走三十多里路是没有问题的,只是我根本不认得返回的路。

老妇人指点我沿这条路一直朝东走,别走岔路就可以走回去了。“小心哟,这个季节山里有蛇。”她顺手砍下一截桑木枝递给我。

雷声从远处沉沉地压过来,闪电把天边的乌云撕开一道耀眼的裂缝。

我一边走一边看有没有经过的车可搭。一辆卡车嘶吼着爬上山坡,我拼命挥手,车从我身边呼地开了过去。

山下沟坳里,几户人家的窗格透出昏黄的灯光来。雷声越滚越近,大雨说不准什么时候就会瓢泼而下。我只得加紧步子,同时担心蛇会突然从路边草丛中钻出。

终于又有一辆小拖车开过来,这次被我拦下了。没想到,司机竟会是那个人。

去年夏天在马山,有一天将散集时,我在街上闲逛,看见了他。

当时,他衣衫不整地斜靠在土墙根下,胡须很长,头发蓬乱,一副潦倒落魄的样子。他的面前并没有放乞讨钱币的碗,但我确信,他一定是又渴又饿了。

几步之外有个茶水摊,我去买了一杯水一块糕递给他。他无神的眼睛并没有因我的热心而闪亮,他甚至不抬眼看一看便自顾自吞食起来。“快散集了,要去哪里,你也该去了。”我随口劝了他一句,便走开了。

几个月过去了,虽然眼前这个人整洁而精神,但我还是认出了他。

“去马山吗?”我焦灼地问。

“去马山?”他迟疑了一会儿,让我上了车。

小拖车颠簸着,他燃着的烟头,红红的亮点忽明忽暗。

“你是马山人?”他问。

“不是,我在那儿见习。”

他有点失望:“我倒曾遇到过一个马山人呢,那真是个好人。”

“你去过马山?”

“去过。”

话题断了,黑暗中,他似乎笑了笑。开始下雨了,豆大的雨点叩打着车窗。

他忽然说:“说起来那次去马山,怪难为情的。那时我赌输了,输得精光,被撵出来,流落到马山。有个人给我水喝,给我东西吃,可惜我不认得她,要不,真得好好谢她。”

“就为了那个人送你一点水一点吃的吗?”

他不屑地看我一眼:“你不懂,那时候我心灰意冷,没脸回家,她劝我‘快散集了,要去哪里,你也该去了’。我听了她的劝告,回家了。后来再也不赌了。我真的很感谢她,要不是她那一杯水一块糕一句话,我现在还不晓得会怎样呢。”

我心中有掩饰不住的喜悦,想不到那件小事会对他帮助那样大。

他没有认出我来。我决定不提看见他潦倒情形的就是我。每个人都有尊严,我要让他拥有一份完整的助人的快乐和自豪。

“我也很感谢你,要不是搭上你的车,这会儿我还在山路上挨雨淋呢!”

他听了果然高兴:“其实你也不用谢我,要谢就谢那个给我水喝的人。那次之后,我才晓得,人有时候是多么需要旁人帮一把。”

“马山到了!”他刹住车。

“谢谢你啊,下车来喝杯热茶,歇会儿吧。”

他一边倒车一边说:“我还得赶回去运货呢——本来,我的车是不到马山的。”

(作者:唐敏。有删改)

17.请按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概述“我”和“他”之间的故事。(4分)

18.“头裹苗帕的老妇人”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请结合具体内容,从情节和主题两个角度进行分析。(4分)

19.文中的“我”是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4分)

20.联系全文,简要分析结尾的妙处。(4分)

三、写作(50分)

21.请以“爱”为话题,按要求写一篇作文。

八年级期中工作总结范文第2篇

时量: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社会主义的本质是(

)

①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②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③最终达到共产主义

④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A①②

B 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2、中国共产党制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依据是:(

) A 我国的基本国情

B 我国社会主义发展中取得的成就 C 社会主义制度

D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3、现阶段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的

(

) A 初级阶段

B 高级阶段

C中级阶段

D 发达阶段

4、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一切权力属于

(

) A 工人

B 农民

C 全体劳动者

D 人民

5、下列属于建设精神文明内容的是 (

) A我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 B 青藏铁路的建成通车

C 街道办事处倡导群众向雷锋学习 D 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6、在我国的经济大舞台上,活跃着多种所有制经济,其中唱主角的是哪种经济形式(

)

A 私有制经济

B 非公有制经济 C 公有制经济

D 混合制经济

7、下列各项中,不属于非公有制经济的是 (

) A 私营经济

B 个体经济

C 集体经济

D外资经济

8、下列经济形式中,属于个体经济的有(

) A 韩国商人与我国共同投资的农产品贸易公司 B 青年小章自己开的小吃店 C 村委会办的砖厂

D 赵某就职的中国矿业集团公司

9、下列几项,不属于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的是 (

) A 制定、修改法律

B 选举国家主席 C 决定国家重大事务

D 审判罪犯

10、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是 (

)

A 国务院

B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 国家主席

11、小康作为一种社会模式,最早出现于哪部文献当中 (A 《诗经*大雅*民劳》

B 《离骚》 C 《大同书》

D 《礼记*礼运》

12、下列对改革的理解正确的是 (

) A 改革就是不要社会主义制度了

B 改革只能改经济体制,不能触及政治制度 C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

D 改革是对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变革

13、据统计,我国对外贸易继2004年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后,2005年达到14221.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3.2%,其中出口7620亿美元,增长28.4%,进口6601.2亿美元,增长17.6%。这说明 (

) A 我国对外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就

B 对外开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动力

C 我国已进入世界发达国家的行列 D 对外开放是我国现阶段一切工作的中心

14、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

①就是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 ②要调动并合理配置各种生产要素,合有限的资源得到合理利用 ③完全能够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④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A①②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5、对外开放

(

)

①是改革和建设必不可少的条件 ②是我国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 ③就是要吸收外国所有的东西

④会影响我国社会的稳定

A①②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③④

16、现阶段,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

)

①低水平的②不全面的③发展不平衡的④高水平的

17、“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歌曲唱到两位领导人和相应的历史功绩是(

) ①毛泽东——建立新中国

②毛泽东——提出改革开放 ③邓小平——提出改革开放

④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

18、对共同富裕的正确理解的是(

)

①共同富裕就是全体人民的富裕 ②共同富裕就是要同步富裕、同等富裕 ③共同富裕是逐步实现的过程 ④它是我们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根本原则之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9、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下列选项中能直接体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是(

)

①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全线通车②2005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8.23亿元③三峡大坝全线建筑成功④朝核六方会谈在中国举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0、“改革开放富起来”的表现是(

)

①人们的钱袋鼓起来了②人们住上了高楼大厦③有了私家车④人们享受的民主权利增多了

A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1、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用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的经济制度。其中公有制经济是(

) A 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

B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C 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D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22、下列不属于四项基本原则的是(

)

A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B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C 坚持对外开放

D 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23、下列对“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关系理解正确的是(

) A “一个中心”是核心内容,它比“两个基本点”更重要 B “两个基本点”是立国之本,它比“一个中心”更重要 C 两者相互独立,不相互依存,各有其重要作用

D 两者缺一不可,相互依存,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24、作为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体经济可以(

) ①广泛吸收社会分散资金

②缓解就业压力

③增加公共财富

④增加国家税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5、目前,广大青年对一些国外节日(如圣诞节、愚人节)津津乐道,并且热烈庆祝,相反,一些中国传统节日(如端午节、重阳节)却差不多被淡忘了。对此,我们应该(

)

A 全盘吸收外来文化

B 通过立法跟上国外的节日 C大力宏扬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D 固守中国的习俗

二、判断题(在括号里正确的写“√”错误的写“X”)每题2分,共20分

1、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 )

2、乡镇企业属于集体经济( )

3、我们应当吸收和利用世界各国所创造的一切先进文明成果来发展社会主义( )

4、在我国,只有国家干部可以被选举为人大代表( )

5、所谓小康水平,是指在温饱的基础上,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达到共同富裕( )

6、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代表( )

7、小康作为一种社会模式最早在《诗经》中得到系统阐述( )

8、小康生活就是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极大提高( )

9、共同富裕就是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达到同步富裕( )

10、改革的对象只涉及经济体制( )

三、简答题:

26、从开天辟地到开国大典,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第十七次代表大会,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中国共产党正在领导中国人民将一个又一个梦想逐步变为现实。

(1)请简要说明“开天辟地”和“开国大典”的涵义?(4分)

(2)说说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发生了怎样的变化?(6分)

27、党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 为中心,坚持 ,坚持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1)请将题中横线部分补充完整。(4分)

(2)党的基本路线是根据什么基本国情制定的?(3分)

(3)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的关系怎样?(3分)

(4)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给你的家乡或家庭带来了什么重要变化?(2分)

28、分析说明题(8分):

贴对联是我国过春节的传统习俗,下面是某同学从农家小院的门上看到的三幅春联:

春联一:小康岁月年年富,大好河山日日红 春联二:国施善政家家乐,党树新风处处春 春联三:科教兴邦创中华特色,人才强国谱时代新歌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三副春联分别主要反映了我国现代化建设哪一方面的内容?(2分)

(2)分别从上述三个方面谈谈应采取哪些措施促使“小康岁月年年富”?(3分)

八年级期中工作总结范文第3篇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热忱(chén) 淳朴(chún) 童稚(zhì) 绯红(fěi)

B.和煦(xù) 豁亮(huò) 殷红(yīn) 惟妙惟肖(xiào)

C.拮据(jū) 发酵(jiào) 提防(dī) 参差不齐(cī)

D.汲取(jí) 炽热(zhì) 匿名(nì) 称心如意(chè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不记其数 冥思暇想 谈笑风生 天翻地覆

B.相形见拙 川流不息 见异思迁 申张正义

C.再接再厉 义愤填膺 栩栩如生 截然不同

D.正襟微坐 惟妙惟肖 迎刃而解 自出新裁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校园里传来了骇人听闻的消息,王刚在今年的作文比赛中获得全国一等奖。

B.他盛气凌人地扬起手往桌子上一拍,霍地站起来,痛斥造假者的狡辩。

C.试卷的命制要讲究适合性,太容易不行,难得让学生长吁短叹也不行。

D.他这个人做事总是毛毛躁躁,这么多题他拖泥带水地半小时就做完了。

4.下列填入横线处的句子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2分)

在这里,我明白了大自然施与人类的恩惠,我懂得了阳光雨露如何使树木在大地上茁壮成长起来;我懂得了鸟儿 , , 。

A.如何繁衍 如何筑巢 如何随着季节的变化而迁徙

B.如何筑巢 如何繁衍 如何随着季节的变化而迁徙

C.如何筑巢 如何迁徙 如何随着季节的变化而繁衍

D.如何繁衍 如何迁徙 如何随着季节的变化而筑巢

5.古诗文默写。(4分)

(1)亭亭山上松, 。风声一何盛, ![《赠从弟(其二)》]

(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 。(《登飞来峰》)

(4)无言独上西楼,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相见欢》)

6.名著阅读。(6分)

(1)《海底两万里》是凡尔纳的三部曲的第二部(第一部是______________,第三部是《神秘岛》),小说主要讲述了_____________号潜艇的故事。作者凡尔纳被公认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脸又长又厚又粗犷,头发很短,向前盖着,使额头显低,两只小眼睛深陷在阴暗的眼眶里,严峻地盯着别人,鼻子扁阔,嘴唇厚而前伸,耳朵大大的。”这是对 的外貌描写。(1分)

(3)我国先哲孟子说过“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这在《名人传》的三位主人公身上得到深刻体现,请你以其中一个人为例,说说他是如何在行动中体现孟子这句话的。(要求写出人名和具体事例,不少于30字)(3分)

7.综合性学习。(7分)

中国邮政于2015年1月10日发行一枚以“拜年”为主题的特种邮票。仔细观察这枚邮票,完成下面的任务。(2015河北)

(1)用说明的表达方式介绍邮票画面的主要内容。(4分)

(2)请从内容方面对春联“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作简要赏析。(3分)

二、阅读理解(45分)

(一)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

8、9题。(7分)(2015河北)

望 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春 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8.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相应内容。(4分)

(1)“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描绘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景象。

(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描绘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景象。

9.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达了诗人由望岳而产生的登临愿望,充分体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B.“家书抵万金”,形容家中书籍的珍贵。此句写出了乱离中人共有的一种感受,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因而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C.“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生动细致地描绘了诗人忧愁难解的情状,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D.这两首诗的

三、四两句与

五、六两句都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方法,语意凝练,节奏感强,富有韵律美,增加了诗歌的表现力。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8分)

(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选自《大道之行也》)

(乙)唐玄宗以韩休为门下侍郎①,同平章事②。休为人峭直,不干荣利。及为相,甚允③时望。上或宫中宴乐,及后苑游猎,小有过差,辄谓左右曰:“韩休知否?”言终,谏疏已至。上常临镜,默默不乐。左右曰:“韩休为相,陛下殊瘦,何不逐之?”上叹曰:“吾貌虽瘦,天下必肥。吾用韩休,为社稷耳,非为身也。”

(选自《涉史随笔》)

【注】①门下侍郎:官职名,为皇帝近侍。②同平章事: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与中书、门下协商处理政务之意。③允:符合。

10.解释加点的词语。(2分)

(1)盗窃乱贼而不作:__________

(2)上常临镜:__________

11.翻译下列语句。(4分)

(1)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2)吾用韩休,为社稷耳,非为身也。

12.实现大同社会是每个人的愿望。请你结合(甲)(乙)两文的内容,谈谈如何才能实现大同社会。(2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14分)

人类创造力如何起源

[加拿大]普林格尔

①科学家一直认为直到4万年前,早期人类因基因突变使人类的认知力产生了突发性的飞跃。但近年的考古发现,早在20万年前,人类的创造力便崭露头角了。不过,不是进化中突发,而是经过“细水长流”般的累积才得以出现的。

②长期以来,考古学家都认为,使用符号如语言是现代人认知能力的最重要指标,也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标志。但近来,研究人员开始在考古记录中寻找其他现代行为的来源。

③20世纪90年代开始,威特沃特斯兰德大学考古学家沃德利发掘西布度洞穴并进行了研究。其报告显示,西布度穴居人于7.7万年前便开始从木本植物中选择树叶制作寝具;树叶出自一种具有天然防虫效果的树,可以驱防那些目前携带致命疾病的蚊子。研究人员在南非其他地区考古发现,距今10万年至7.2万年前,居住在布隆伯斯洞的原始人能制作用于裁剪兽皮衣服的骨锥。这些用具和工具十分简陋,“但在一个仅由自然物质所组成的世界里,想象新事物及将其付诸实现的能力便几乎成了魔法”。这是创造力形成的历史视角。

④虽然早期人类创造力令人印象深刻,但与现代人在创新的广度和深度上仍存在巨大差异。到底是怎样的原因使我们这一种群从远祖之中脱颖而出呢?这是探究创造力起源的另一维度。

⑤物竞天择促使人类形成更大的脑。就脑容量而言,更新期灵长类动物平均450cm3,与黑猩猩相仿;160万年前的直立人约930cm3;而10万年前的现代人为1330cm3。在这样的脑容量下,估计有千亿神经元在处理信息,在约长1.65万千米的有髓神经纤维中传递,穿过1.5×1014个突触。

⑥加利福尼亚大学体质人类学家赛门德费瑞通过检测现代人、黑猩猩的前额皮质发现,其中几个主要分区在人科进化过程中经历过重新改组。如现代人的额及前额叶皮层(负责实施计划与组织感觉输入的部分)在容积上几乎是黑猩猩的两倍。并且,此区域神经元间的水平空间增大约50%,给了轴突和树突更多空间。“这意味着大脑能有更复杂深远的联结,可以处理神经元间更为错综复杂的交流。”

⑦认知科学家嘉宝认为,当代那些极富创造力的人群,都是优秀的幻想者,总会通过以往的某个记忆或想法自然地联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这种联想有助于触类旁通,并导致创新思维的突破。且更大容量的大脑意味着更优秀的自然联想力;拥有数十亿并且空间宽阔的神经元的前额叶皮层可以处理更多刺激,有更多神经元可以参与特殊片段的处理,拥有更细致的记忆,探索更多潜在刺激间的联接。目前,嘉宝正通过计算机模拟大脑是如何在分析与联想模式之间进行切换,并最终帮助人类走出认知萌发期,学会从新角度看待事物,从而让大脑产生创造力。“仅仅拥有更多神经元是不够的”,“人必须将大脑灰质的用途发挥到极致”。

⑧大约在10万年前左右,我们祖先的思维就已经犹如一个干燥的火绒盒,等待着合适的社会环境将其点燃。苏黎世大学的克里斯托夫发现,在一个行军蚁窝旁,一只雌猩猩拾起一根细枝,将其一端插入松软的土中,挡住巢穴入口,等待兵蚁出来。当蚁群爬满细枝10厘米长度时,她便将细枝拔出,熟练地将上面的蚂蚁吃掉。黑猩猩会使用简单的工具,但不能将知识上升为先进科技,也不会在使用工具基础上提高,如制作新的工具。而现代人每天都在汲取他人的思想、经验,并加入自己的创新,直到获得一个全新、复杂的事物。比如说,没有一个人能掌握便携式电脑中所有的复杂科技,这些科技成果来自好几代发明者的才思积累。人类学家将这种技术的积累称为“文化棘轮效应”。它首先要求人们将知识代代相传,直到有人能想到改进方法。伦敦动物行为学家刘易斯迪安通过研究揭示了为什么人类有创造力而黑猩猩没有:拥有认知能力,故我们的祖先能轻而易举地将知识传递给别人。

⑨不止如此,伦敦大学进化遗传学家马克托马斯,从4万年前生活于欧洲的晚期智人达到创新高峰这个事实得出结论,采猎群体的规模越大,孕育出新科技的可能性就越大。在大群体内,越是经常与他人接触沟通的人,越有可能学到和获得新发明。伦敦大学的考古学家考沃德研究2012年考古发现,认为由于大约7.1万年前南非由人口密度增长而带来了技术复兴,并得出结论“像病毒一样,文化创新需要特定的社会环境加以推动”。这是创造力产生更为重要的原因。

13.本文从哪几个角度阐述了人类创造力的起源问题?(3分)

14.⑥⑦两段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4分)

15.简要概括“文化棘轮效应”产生的条件。(4分)

16.举例说明本文运用的一种说明方法及其作用。(3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各题。(16分)

滴水之恩

紫红色的天空渐渐变得暗黑。我握着桑木棍,孤单地走在山路上。

我是搭赶集的车来到这个地方的,去寻找据说矗立在附近田野中的古塔。当我在陌生的乡间找到青麦田里残存的白色古塔,再回到先前下车的小街时,集市早已散了。

街角凉粉摊前头裹苗帕的老妇人的回答叫我失望:“公交车下午一点以后就没有了,要是你早些到,还可以搭摆摊的货车。”

这会儿,什么车也没有了。

“在那里住一晚,明早再搭车走嘛。”老妇人指指对面一家写着“迎宾旅馆”的木楼对我说。

但我无论如何也得赶回去,明早还有事呢。

走三十多里路是没有问题的,只是我根本不认得返回的路。

老妇人指点我沿这条路一直朝东走,别走岔路就可以走回去了。“小心哟,这个季节山里有蛇。”她顺手砍下一截桑木枝递给我。

雷声从远处沉沉地压过来,闪电把天边的乌云撕开一道耀眼的裂缝。

我一边走一边看有没有经过的车可搭。一辆卡车嘶吼着爬上山坡,我拼命挥手,车从我身边呼地开了过去。

山下沟坳里,几户人家的窗格透出昏黄的灯光来。雷声越滚越近,大雨说不准什么时候就会瓢泼而下。我只得加紧步子,同时担心蛇会突然从路边草丛中钻出。

终于又有一辆小拖车开过来,这次被我拦下了。没想到,司机竟会是那个人。

去年夏天在马山,有一天将散集时,我在街上闲逛,看见了他。

当时,他衣衫不整地斜靠在土墙根下,胡须很长,头发蓬乱,一副潦倒落魄的样子。他的面前并没有放乞讨钱币的碗,但我确信,他一定是又渴又饿了。

几步之外有个茶水摊,我去买了一杯水一块糕递给他。他无神的眼睛并没有因我的热心而闪亮,他甚至不抬眼看一看便自顾自吞食起来。“快散集了,要去哪里,你也该去了。”我随口劝了他一句,便走开了。

几个月过去了,虽然眼前这个人整洁而精神,但我还是认出了他。

“去马山吗?”我焦灼地问。

“去马山?”他迟疑了一会儿,让我上了车。

小拖车颠簸着,他燃着的烟头,红红的亮点忽明忽暗。

“你是马山人?”他问。

“不是,我在那儿见习。”

他有点失望:“我倒曾遇到过一个马山人呢,那真是个好人。”

“你去过马山?”

“去过。”

话题断了,黑暗中,他似乎笑了笑。开始下雨了,豆大的雨点叩打着车窗。

他忽然说:“说起来那次去马山,怪难为情的。那时我赌输了,输得精光,被撵出来,流落到马山。有个人给我水喝,给我东西吃,可惜我不认得她,要不,真得好好谢她。”

“就为了那个人送你一点水一点吃的吗?”

他不屑地看我一眼:“你不懂,那时候我心灰意冷,没脸回家,她劝我‘快散集了,要去哪里,你也该去了’。我听了她的劝告,回家了。后来再也不赌了。我真的很感谢她,要不是她那一杯水一块糕一句话,我现在还不晓得会怎样呢。”

我心中有掩饰不住的喜悦,想不到那件小事会对他帮助那样大。

他没有认出我来。我决定不提看见他潦倒情形的就是我。每个人都有尊严,我要让他拥有一份完整的助人的快乐和自豪。

“我也很感谢你,要不是搭上你的车,这会儿我还在山路上挨雨淋呢!”

他听了果然高兴:“其实你也不用谢我,要谢就谢那个给我水喝的人。那次之后,我才晓得,人有时候是多么需要旁人帮一把。”

“马山到了!”他刹住车。

“谢谢你啊,下车来喝杯热茶,歇会儿吧。”

他一边倒车一边说:“我还得赶回去运货呢——本来,我的车是不到马山的。”

(作者:唐敏。有删改)

17.请按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概述“我”和“他”之间的故事。(4分)

18.“头裹苗帕的老妇人”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请结合具体内容,从情节和主题两个角度进行分析。(4分)

19.文中的“我”是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4分)

20.联系全文,简要分析结尾的妙处。(4分)

三、写作(50分)

21.请以“爱”为话题,按要求写一篇作文。

八年级期中工作总结范文第4篇

期中测试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一、 基础知识及运用。(14分)

1.根据上下文填空。(4分)

① 江山如此多娇, 。

② 惜秦皇汉武, ;唐宗宋祖, 。

③ 人生如梦, 。。

④ ,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2.根据要求写出古诗原句。(4分)

(1)苏轼的《浣溪沙》中写景的词句是:

, , 。

(2)请你从积累的古诗中,写出一个与“送别”有关的完整诗句:

, 。

3.古诗理解。(4分)

杜甫的《蜀相》中“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这两句诗中各有一个字,是该句的诗眼,请把这两个字写在下面。

4.喜欢唱流行歌曲吧?那么清选出两句你最喜欢的并能够给人鼓舞教育的、语言优美的歌词,把它们写在下面。(2分)

二、阅读理解。

(一)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14分)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

5.解释下列各词的意思。(2分)

⑴暝________ ⑵芳 ________ ⑶时_________ ⑷陈__________

6.写出与“野芳发而幽香”所描写的季节相同的一句古诗。(2分)

答: , 。

7.第②段先写________之景,再写_________之景,最后收笔,引出乐亦无穷也。(2分)

8.第②段层次清晰,条理分明,依次写了四个内容,从原文中找出四个最能概括其内容的句子,并指出其核心内容。(1分)

答: 、 、 、

9.联系全文,可从语段中看出作者表达的是一种( )(1分)

A、被贬后的抑郁心情 B、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

C、山水之乐 D、“醉”与“乐”的统一关系。

10.下列说法正确的几项是( )(2分)

A、“若夫”“至于”用在上下段的开头,具有过渡和转换的作用。

B、“泉香而酒洌”中的“洌”与“寒风凛冽”一词中的“洌”的意思相同

C、“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可译为:居然没有人弹琴奏乐,但酒宴上也充满着畅饮的乐趣。

D、“朝而往,暮而归”中的两个“而”字在朗读时均应轻读。

11.用加点词写出两个成语(2分)

临溪而渔 成语:__________ __________

12.对第②段文字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颓然乎其间者”形象的描绘出太守精神不振,以酒浇愁的样子。

B、“伛偻提携”和《桃花源记》中的“黄发垂鬓”均提老人小孩

C、“至于”一词把文章推进一层,由鸟欣赏美景之乐转而写众人游宴之乐。

D、此段以醉翁亭的美丽风光为背主,描绘出一幅一民同乐图,同时也曲折的显示了太守治滁的政绩。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14分)

①雾是一种常见的天气现象。秋冬时节,当低层大气中的水汽达到饱和状态时,低层大气中出现的水汽凝结物悬浮在空中,并使能见度的水平距离小于1千米,气象学上把这种天气称为雾。

②雾是怎样形成的呢?原来,空气中能容纳一定量的水汽,气温愈高,空气中所能容纳的水汽愈多,反之愈少。白天的温度一般比较高,空气中可容纳较多的水汽;到了夜晚,地面热量散失,使地面温度下降,同时影响接近地面的空气层,使空气中的温度也降低,当温度低到空气不能容纳原先所有的水汽时,过剩的水汽便凝结成小水滴或小冰晶,浮游在近地面的大气中,雾就形成了。

③大雾天气对交通影响很大。在大雾天气,飞机不能起飞和降落,汽车、船舶等也因能见度低容易发生交通事故。雾对农业生产也有一定的危害,如果连续数天大雾,将使农作物缺乏光照,进而影响生长,诱发病害。如小麦抽穗时遇上连续3天以上的大雾,就容易引起赤霉病。雾对人体健康也有一定的危害。据测定,雾滴中含酸、碱、盐、胺、酚、尘埃、病原微生物等有害物质的比例,比通常的大气水滴高几十倍。人们如果在雾中活动,就会吸入雾中的这些有害物质,从而可能诱发或加重气管炎、咽喉炎、结膜炎等诸多疾病。

④既然大雾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利的影响,那么怎样才能消除它呢?

⑤针对雾形成的过程,我们可以进行人工消雾。所谓人工消雾,就是指用人工影响的方式消除局部区域内的雾滴以提高能见度的方法。一般采用三种方法:一是加热法。对小范围雾区采取一定的措施,加热空气使雾滴蒸发而消失。二是吸湿法。播散盐、尿素等吸湿物质作为催化剂,产生大量凝结核,使雾滴在凝结核上凝结成大水滴形成降雨或降雪,从而达到消除的目的。三是人工扰动混合法。用直升飞机在雾区顶部缓慢飞行,把雾顶以上干燥空气驱赶下来与雾中空气混合,促使雾滴蒸发消失。2002年12月,陕西就曾通过播散液态二氧化碳来改变雾的存在形式,使其变成雪后降落。经过现场勘查,在第一次作业20分钟后,距离作业下风方1.2千米处开始降雪,降雪时间持续约3小时。降雪后有小区域内能见度由原来的不到20米增加到300米。(选文有改动)

13.给下列词语中加着重号的字注音。(2分)

①着(

)陆

②缓(

)慢

14.用自己的话概括雾是怎行形成的。(不超过50字)(3分)

15.文章第③段中加着重号的“容易”能否去掉?请说出理由。(3分)

答:

16.文章第③段从哪些方面说明了雾的危害?(2分)

17.文章第⑤段画线部分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简要分析它的作用。(2分)

18.文章第⑤段所举的扇子消雾的例子属于人工消雾的那种方法?(2分)

(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8分)

母亲的诗

①母亲不是诗人,母亲不会写诗,但是今天,当我坐在宽敞明亮的写字楼里,打开电脑写这篇文章时,竟忽然觉得,母亲似乎写过一首诗——

②十多年前,我上小学。冬天,家乡铺天盖地下了一场雪。风卷着雪花,狂暴地扫荡着田野村庄,摇撼着古树的躯干,把我家的门窗撞得哗啦啦地响。吃罢早饭,我背上书包上学去。打开房门,一股袭人的寒气迎面扑来,顿时让我打个寒噤。我赶紧把门撞上,哆哆嗦嗦地说:“哎呀,好吓人的风雪哟!”母亲从里屋出来,见我缩头缩尾的样子,瞥我一眼,深情地

说:“孩子,风雪吓人吗?不,冬天的门就是风雪推开的呢。”说着她快步上前,哗地一声,房门大开,“走,我们上学去!”

③踏着洒满积雪的小路,母亲给我讲了许多有关季节的故事,而且全部和门有关。走到学校的时候,母亲有关季节的故事也讲完了,连缀起采,竟成了这么几句:“花朵把春天的门推开了/绿阴把夏天的门推开了/果实把秋天的门推开了/风雪把冬天的门推开了……”

④说实话,我当时并不知道这是诗。但不知为何,母亲随口说的这些话,竟像母亲给我身上加的一件御寒的外衣,让我身子热乎乎的。从此,我天天念着它去上学,再不畏惧风霜雪雨。年年如母亲所说,飞雪送来了春,花朵盼来了夏,绿阴又迎来果实累累的秋……

⑤岁月如流,人生如流,转眼十余年过去。我从大学毕业了,正赶上就业艰难,许多单位下岗分流。毫无门路的我,只得像一只无头小鸟似的在人才交流中心乱闯,结果半年过去后,依然没有找到一份工作。

⑥那天,我又碰了一鼻子灰,悻悻地走出人才交流中心。抬头望,天空灰蒙蒙,弄得我的心情更加灰黯。既然城市容不下我,我便想到了回家去。于是,我搭上一辆便车,当天傍晚就来到乡下。

⑦乡村的夜说来就来,不一会儿,四周就拉起了黑色的帷幕。我独立门前,仰望长空,星星闪烁。可在我看来,那些星星却像在对我眨着嘲笑的眼。我低头哀叹道:“唉,人倒霉连星星都生厌啊!”然后咚地撞上房门,坐在屋内唉声叹气。

⑧母亲从里屋出来,见我垂头丧气的样子,瞥我一眼,深情地说:“孩子,星星生厌吗?不,黑夜的门就是星星推开的呢。”说着她快步上前,哗地一声,房门大开,“走,我们看星星去。”

⑨坐在满天星斗的院坝,母亲给我讲了许多有关人生的故事,而且全都和门有关。天快亮的时候,母亲有关人生的故事也讲完了,连缀起来,竟成了这么几句:“星星把黑夜的门推开了/黑夜把坚韧的门推开了/坚韧把成功的门推开了/成功把生活的门推开了……”

⑩说实话,我当时并不知道这是诗。但不知为何,母亲随口说的这些话,竟像母亲给我的心加了一件御寒的外衣,让我心里热乎乎的,我虽然未置一词,但是我却知道了自己应该怎样去做。

19.文章两处写了母亲给“我”以力量,请分别写出是在什么时候给的。(4分)

第一次: 第二次:

20.第⑦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3分)

属于 描写,作用是:

21.联系上下文理解第⑩段中画波浪线句子的深刻含义。(3分)

22.文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用简要的语言加以概括。(写出四点)(4分)

23.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感悟,用“ ▲ 把 ▲ 的门推开了”的句式,写四行句子,连缀成一首题为“把门推开”的小诗。(不能抄文中的诗句)(4分)

把门推开

三、写作(40分)

24.读《蚂蚁和蝉》这则寓言,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冬天,蚂蚁翻晒受潮的粮食,一只饥饿的蝉向他乞讨。蚂蚁对蝉说:‘你为什么不在夏天储存点粮食呢?“蝉回答说:“那时候我在唱悦耳的歌曲,没有功夫。”蚂蚁笑着说:“如果你夏天唱歌,冬天你就跳舞吧!”

要求:(1)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2)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但不要对材料扩鞋、续写、改写。

(3)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

(4)在急速英语班的考生,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人名。

期中考试参考答案

一、 1.略 2.略3.略4.略

二、

(一)5.昏暗 香花 季节 摆开 6.提示:即写春的诗句 7.朝暮 四时 8.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 9.A 10.A D 11.临渊羡鱼 临危不惧,临阵脱逃等 12.A

(二) 13 zhuó huǎn 14. 低空中的水汽因温度降低而不能被空气完全容纳(1分),过剩水汽凝结成小水滴或小冰晶(1分),浮游在低空中,就形成了雾。(1分)(意思对即可。超出50字扣1分) 15.不能去掉(1分)。因为“容易”起限制作用,表示可能性大。如果去掉,所说内容就绝对化了,与实际不符(2分)。(意思对即可) 16.文章第③段从以下三个方面说明了雾的危害:雾对交通的影响,雾对农业生产的危害,雾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答出两个方面1分,答出三个方面2分。意思对即可) 17.运用了分类别的说明方法(1分)。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人工消雾的三种方法(1分)。(意思对即可) 18.人工扰动法

(三)19.不愿上学时,或惧怕风雪时;找不到工作时,或心情沮丧时。

20.环境描写;烘托我找不到工作时沮丧、郁闷的心理。

21.母亲教会我在挫折中学会坚强,在逆境中寻找希望,使我懂得了如何乐观地面对生活。

22.母亲是一位乐观坚强,富有智慧,聪明能干,循循善诱(或善于教育、激励孩子),富有爱心,富有诗意,朴实温柔的人。

23.例:读书把知识的门推开了。运动把健康的门推开了。游戏把快乐的饿门推开了。理解把友谊的门推开了。

八年级期中工作总结范文第5篇

选择题:

1-

--3

B

BA

4---6

DCA

7---9

DDC

10----12

CBA

二.

判断题:

13.

F

14.

F

15.

T

三.

材料分析题:

16.

(1)三民主义;中华民国(2分)

(2)爱国;奉献;百折不挠;不怕困难等(写到两点即可得2分)

17.

(1)民主、科学(2分)

(2)五四运动;(1分)它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在思想上和组织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准备。(1分)

(3)坚决捍卫民族尊严,维护国家统一等(言之有理即可)

(2分)

18.(1)60年代:军事企业;70年代:民用企业;(1分)

意义:引进先进技术,创办近代企业,培养了一批人才,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2分);

(2)戊戌变法(1分);辛亥革命没有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人民的悲惨遭遇(2分);

(3)新文化运动;传播马克思主义;(2分)

上一篇:班主任期中工作总结下一篇:七年级语文期中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