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心得体会范文

2023-06-02

爱国心得体会范文第1篇

一、活动目的

为了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祖国的伟大成就,激发爱国爱家乡的热情,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激励学生珍惜幸福生活,树立感恩意识。决定在本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系列活动。

二、组织成员

为确保活动取得圆满成功,特成立我校爱国主义教育电影展映活动组委会

组长:赵聚林

副组长:张辉奇王俊杰

组员:张军祥张红军高春丽王晓丽叶兴芝王二会

三、活动时间

2010年5月10日——5月21日

四、活动内容

(一)、宣传动员

1、各班召开“祖国在我心中”的主题班会(5月10日 周一)

2、利用升旗仪式及国旗下讲话活动,用严肃的氛围感染学生,用精当的言语熏陶学生,在活动中教育学生心存感恩心,胸怀自豪感,立志报效祖国。 (5月17日)

(二)、开展活动

在校开展爱国主义和革命历史题材电影展映活动、开展红色经典电影巡回展映活动

(三)活动汇报

1、以班级为单位,开展观看爱国影片写感受活动。

2、各班搜集两到三个革命或爱国主义故事,要求人人会讲。蒲城小学

爱国心得体会范文第2篇

内 容:爱国奉献教育弘扬爱国主义振兴中华民族

教学目的:了解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掌握爱国奉献精神的实质,明确新时期更应弘扬爱国奉献精神。

授课要点:

1、爱国奉献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2、爱国奉献的精神实质

3、爱国奉献精神是新时期加强我军思想政治建设 的需要

4、化爱国之情为报国之志

爱国奉献是指人们在长期社会实践活动中,逐渐 凝聚起来的一种对祖国的深厚热爱之情及为之献身的 崇高精神和崇高情感。它集中表现为对祖国的锦绣河 山、悠久历史、灿烂文化、乡土乡亲及广大人民群众 的无比热爱,具有强烈的民族自尊、自信、自强意识 以及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英勇斗争、勇于献身的精神 正如邓小平所说:“中国人民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 豪感,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

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复兴、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也就是说,爱国与奉献紧密联系,不可

分割,爱国必须奉献,奉献是爱国的集中表现,两者 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一、爱国奉献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历来有爱国主义的光荣传 统。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之所以历尽劫难而不衰,屡 遭侵略而未亡,而且不断地发展壮大,繁衍至今,爱 国奉献精神是巨大的凝聚力和推动力——她把中华民 族凝聚成坚不可摧的整体。

二、爱国与奉献是一个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作为精神品质,爱国情怀与奉献精神都是无产阶级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方面。爱国情怀是奉献精神的感情和心理基础,奉献精神是爱国精神的具体表现和 升华,二者互为表里,有机统一。

三、爱国奉献精神是新时期加强我军思想政治建设的需要

军委主席江泽民早就明确指出,要把思想政治摆在军队各项工作的首位。这是新的历史时期,江泽民代表党中央、中央军委为我军思想政治新的更高要求。贯彻江主席的重要指示和全军政工会议精神,大力弘扬爱国奉献精神,对加强我军思想政治建设,推动部队革命化、 现代化、正规化,实现思想政治建设“两个提供”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一)爱国奉献精神是永葆我军人民军队性质的

重要精神条件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中国共产党,是我国当代爱国主义的基本特征,是弘扬爱国奉献精神的基本要求。首先,我军是人民的军队, 来自人民,服务人民,是人民的子弟兵,是人民利益的捍卫者。除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我军没有 也不允许有超越于人民之上的任何特殊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军的惟一宗旨和最高行为准则。其次,深入进行爱国奉献教育,能更加热爱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祖国。在当代,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是内在地统一在一起的,爱祖国,就是热爱社主义祖国,爱国,也爱社会主义。

(二)爱国奉献精神是建设现代化、正规化革命,

不断提高我军战斗力的强大精神支柱。进入新世纪以来,世界军事变革热潮一浪高过一浪,我军要紧跟世界军事发展趋势,尽量缩短与世界军事强国的差距,就必须进一步加强质量建设,努力提高我军在搞 技术条件下的组织指挥能力、协同作战能力、电子对抗能力、野战生存能力、综合保障能力等各种作战能力。而加强爱国奉献教育,激发广大官兵爱军精武、科技练兵的热情,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首先,在新的历史时期,深入搞好爱国奉献教育,能够有力地推动我军革命化建设,把我军建设成一支特别能战斗的队伍。爱国主义是一种道德规范,深入进行爱国奉献教育,有利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一代四有军人,全面提高我军的道德素质,培养优良的战斗作风。其次,深入进行爱国奉献教育,能够极大地激发广大官兵爱军精武、科技练兵的热情,加速我军现代化、正规化建设,迅速提高我军高技术条件下的各种作战能力。加速我军现代化、正规化建设是加强我军质量建设的基本途径,核心是提高我军高技术条件下的作战能力。

(三)爱国奉献精神是我军圆满完成自己神圣使命和任务的重要精神基础爱国奉献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我党我军的光荣传统,在革命战争年代,它激励着我军官兵不屈不挠同敌人作坚决斗争。在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我军发扬奉献,一方面,自觉服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体谅国家的困难,艰苦奋斗,勤俭建军,尽量节省军费开支,减轻国家的负担,充分利用现有条件搞好部队建设;另一方面,还充分利用军政训练的空闲时间,直接投身火热的经济建设,为实现我国的宏伟战略目标做出了重大贡献。总之,弘扬爱国奉 献精神,是我军圆满完成自己神圣和各项任务的重要

四、化爱国之情为报国之志爱国主义,不仅是一种对祖国的深厚感情,更重要的是一种报效祖国的实际行动。当代革命军人要肩

负起党和人民赋予我们的重任,就必须不断深化爱国之情,并使这种真挚感情切实转化为建设和保卫祖国的人生实践。

(一)以身许国自风流

军人的爱国主义有着自身鲜明的特征,它不仅仅 是要求军人一般地服从国家,需要为国家贡献力量,

更是要求军人“以身许国”,把自己的一切毫无保留地献给自己的祖国。首先,以身许国是军人之德。军人职业是战争的产物,它本身就包含着生与死的拼搏,包含了流血牺牲。每当国家危急的时候,军人总是要站在前面。其次,以身许国是军人的光荣职责。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是极为宝贵的。但是,作为军人,却有远比生命更珍贵的东西,这就是军的人职责和使命。实践证明,军人的职业特点要求军人始终以国家安全利益为重。再次,以身许国就是无私奉献。“以身许国”, 不仅表现为战时能够经受住生和死的考验,不怕流血 牺牲,而且也表现在平时能够把自己的一切交给祖国,为祖国的利益而贡献力量。

(二)爱军精武竞风采

热爱军队和军人职业,崇尚武事和练就过硬本领,是革命军人爱国奉献精神的集中体现,也是革命军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基本途径。首先,爱军精武是革命军人的天职。这一神圣职责关系到我们国家的安危和民族的兴衰,关系到我军能否打赢未来高技术战争,也关系到军人人生价值能否顺利实现。其次,习武精武是铸造英勇之师、打赢未来高技术战争的客观要求。军人是以武为荣的。是军人,总希望自己有过硬的军事技术,希望自己具备使敌丧胆的赫赫战功。“当兵不习武,不算尽义务;武艺练不精,不算合格兵”。能够下超常的苦功,才能练出超常的硬功,这就决定了军人必然是一个艰苦的职业。能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磨练摔打,是军的人自豪与荣誉。百练方能成钢。因此,我们每一个革命军人都应该做到爱军精武,练就过硬本领,使自己成为一名军事过硬的合格军人。

思考讨论题:

爱国心得体会范文第3篇

战线简介

爱国统一战线( patriotic united front),建立和完善广泛的统一战线,是建立、巩固和发展人民民主专政制度的重要保障。

领导与组成

爱国统一战线是指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由各民主党派参加的,包括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还有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组成的广泛的政治联盟。它具体包含两个范围的联盟:一个是大陆范围内,....

以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为政治基础的团结全体劳动者、建设者和爱国者的联盟,这是统一战线的主体和基础;另一个是大陆范围以外的,以爱国和拥护祖国统一为政治基础的团结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的联盟,这是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基本任务

目前,我国爱国统一战线的任务是:1.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2.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服务;3.为维护世界和平服务。

组织形式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是实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机构。它既不是国家机关,又不是一般的社会团体。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设全国委员会和地方委员会。全国委员会由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各少数民族和各界的代表、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归国侨胞的代表以及特别邀请的人士组成。地方委员会的组成根据当地情况,参照全国委员会的组成决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和地方委员会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组织参加本会的各党派、各社会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参政议政。(完)

多党合作制度

概况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和统一战线学说与我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它是在我国长期革命和建设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也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的共同创造。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中国是一个多党派的国家。除了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外,还有八个民主党派。这些民主党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之前就已存在,它们在政治上拥护共产党的领导,这是它们在与共产党长期合作、共同奋斗过程中作出的历史选择。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各民主党派在组织上都是独立的,享有宪法规定范围内的政治自由、组织独立和法律地位平等。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各民主党派不是在野党,也不是反对党,它们是参政党。民主党派参政的基本内容是: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在国家采取重大措施或决定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时,中国共产党都事先同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进行协商,取得统一认识,然后再形成决策;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在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常设专门委员会中,在地方各级人大中,均有一定比例的代表,以更好地参政、议政并发挥监督作用;在人民政协中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作用;举荐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在各级政府及司法机关担任领导职务。这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形式主要有:第一,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人民政协是各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界代表人物参政议政的重要场所;第二,中共中央和各级地方党委召开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座谈会,通报重要情况,就重大方针政策问题,国家和地方政府的领导人候选人名单,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候选人名单,同各民主党派进行协商,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第三,民主党派成员中的人大代表在各级人大中以人民代表的身份参政议政和发挥监督作用;第四,选配民主党派成员担任国务院及其有关部委和县以上地方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领导职务;第五,推举符合条件的民主党派成员担任检察、审判机关的领导职务。

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是否健全、文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有完善而稳定的政党制度。中国实行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一制度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关于政党理论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在深刻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与各民主党派一道共同创立的新型政党制度。

这一中国政党制度,形成了“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的格局,洋溢着鲜明的中国特色和中国气派。随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进程而不断完善和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已作中我国一项基本的政治制度得到确立和加强。

多党合作的发展历程及其所特有的经验要素,对于我们更充分地挖掘和发挥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功能和价值,更加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具有重要意义。

发展进程

孕育于民主革命时期,凝结着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共同智慧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经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洗礼逐步走向成熟。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标志着中国政党制度的初步形成。但在十年 “文革”时期,这一制度遭受到了严重的挫折。随着“文革”的结束,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我国多党合作制度迎来了新的发展的春天。

1979年,邓小平同志在全国政协五届二次会议上指出:“我国各民主党派在民主革命中有过光荣的历史,在社会主义改造中也作了重要的贡献。这些都是中国人民所不会忘记的。现在它们都已经成为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和一部分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都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力量”。这一论断充分肯定了各民主党派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创造性地解决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民主党派的性质、存在及发展的根本性问题。

1982年,胡耀邦同志在党的十二大报告中把与民主党派合作的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八字方针,发展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十六字方针,作为新时期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和处理中共与民主党派关系的基本原则。1989年,中共中央颁布了《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

《意见》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和一部分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同中共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是参政党。”明确中国共产党同民主党派的关系是执政党同参政党的关系,这在中国多党合作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有着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也随之不断发展和完善。1992年,党的十四大报告把坚持和完善这一政党制度列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1993年,全国人大八届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载入我国的根本大法,从而把多党合作制度上升为国家意志。1997年,党的十五大将坚持完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明确为中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提高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高度。

2002年,党的十六大把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联系起来。2005年,中共中央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指出:中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同这种国体相适应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006年,中共中央发布《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对民主党派的性质作了进一步充实和完善。指出:“在新世纪新阶段,民主党派是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爱国者的政治联盟,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亲密友党,是进步性与广泛性相统

一、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参政党。”

巨大成就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三十年过去了,改革开放成绩斐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并不断完善,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稳步推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也在发展中走向成熟,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主要表现为:

第一,民主党派成员稳步增长,民主党派组织不断发展和完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主党派的社会基础发生了根本变化,民主党派已从具有进步性的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阶级联盟,发展成为各自所联系的、进步性与广泛性相统一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中国民主党派总人数,已从1978年的6.5万多人发展到2007年的72万多人。这些庞大而优秀的人力资源,是党和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不可缺少的智力支持,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用逐步扩大。

第三,多党合作制度有力地推进和保障了社会主义民主的实现。

基本经验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保障了中国政治的稳定,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维护了国家统

一、民族团结、人民安康、社会和谐。中国多党合作的政党制度之所以能够取得这样的政治社会效应,其中的经验主要在于:第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中国多党合作制度保持旺盛生命力的根本所在。中国的政党制度迥然不同于西方国家的多党制,而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的多党合作。共产党从政治上进行领导,其他党派密切合作;共产党执政,其他民主党派参政,这是中国政党制度的显著特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权威和执政地位的获得,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各民主党派对中共的政治思想、历史使命和根本宗旨的普遍认同和信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主党派在政党建设上提出了“以党为师”的观点,并将其作为指导党派工作的思想理念。而“以党为师”的本质,就是各民主党派以中国共产党为榜样,以中国共产党先进价值观念为指导,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各民主党派在政治方向上与中国共产党保持一致,是中国多党合作的政党制度日益巩固和发展的根本。

第二,和谐的党际关系,是中国多党合作制度得以成功运作的关键所在。“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是中国党际关系的基本建构原则。在这一原则指导下的长期实践中,形成了中国和谐的党际关系模式,而这种和谐的党际关系模式蕴涵着中国政党制度的和谐结构。首先是平等——独立的法律结构,即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是亲密的友党,在法律上是平等的,组织上是独立的,行动上是自主的,并且互相监督。其次是执政——参政的政治结构,即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掌握着国家政权并负责组织政府,处于执政主体地位;而各民主党派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亲密友党。其三是民主——协商的运行结构,即中国多党合作制运行的最大特征是民主协商,协商和民主是我国多党合作制度的重要实现方式。正是由于中国多党合作制度以和谐的党际关系为基础,因此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积极的政治社会。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即人民政协)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中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种重要形式。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各族人民经过长期的革命斗争,在新中国成立前夕,由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各人民团体、各界爱国人士共同创立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又称“新政协”,以别于1946年1月召开的“旧政协”。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在重庆谈判,决定为组诸新政府而召开政治协商会议。1946年1月10日,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召开,参加这次会议的有中国国民党、中国共产党、中国民主同盟、中国青年党和社会贤达五个方面。同年11月,国民党撕毁政治协商会议决议,单方面宣布召开“国民大会”,遂使政治协商会议即旧政协解体。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发布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的口号,提出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号召,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无党派民主人士及国外华侨积极响应,参加筹备新政治协商会议。

1949年1月30日,北平宣布和平解放。6月15日,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在北平开幕,参加会议的有23个单位的代表共134人。9月17日,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第二次全体会议正式决定将新政治协商会议定名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宣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正式成立。参加会议的有46个单位的代表共662人。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这三个为新中国奠基的历史性文件。会议还通过了关于国旗、国歌、国都、纪年等项决议,会议选举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的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当时还不具备召开普选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条件下,肩负起执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的重任,完成了建立新中国的历史使命,揭开了新中国历史的第一页。1954年9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通过并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至此,作为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的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以圆满完成其历史使命而载入史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人民政协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继续存在。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以及对外友好交往活动中继续发挥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作用,为推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迄今为止,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举行过九届全国委员会会议。毛泽东当选为第一届全国委员会主席,周恩来当选为第

二、第

三、第四届全国委员会主席,邓小平当选为第五

届全国委员会主席,邓颖超当选为第六届全国委员会主席,李先念当选为第七届全国委员会主席,李瑞环当选为第八届、第九届全国委员会主席,贾庆林当选为第十届全国委员会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由中国共产党、8个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人民团体、各少数民族和各界的代表,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归国侨胞的代表,以及特别邀请的人士组成,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根据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对国家的大政方针和群众生活的重要问题进行政治协商,并通过建议和批评发挥民主监督作用。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组织参加本会的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参政议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一切活动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根本的准则。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设全国委员会和地方委员会。

政协全国委员会每届任期5年。设主席、副主席若干人和秘书长。政协全国委员会全体会议每年举行一次。政协全国委员会设常务委员会主持会务。常务委员会委员由全国委员会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和常务委员组成。全国委员会主席主持常务委员会的工作。主席、副主席、秘书长组成主席会议,处理常务委员会的重要日常工作。

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2238人,常务委员299人,主席、副主席、秘书长26人。主席贾庆林,副主席王忠禹、廖 晖、刘延东、阿沛·阿旺晋美、帕巴拉·格列朗杰、李贵鲜、张思卿、丁光训、霍英东、马万祺、白立忱、罗豪才、张克辉、周铁农、郝建秀、陈奎元、阿不来提·阿不都热西提、徐匡迪、李兆焯、黄孟复、王选、张怀西、李 蒙、董建华、张梅颖、张榕明。

政协全国委员会设副秘书长若干人,协助秘书长进行工作。设立办公厅,在秘书长领导下进行工作。设立若干专门委员会及其他工作机构。十届全国委员会设立了提案委员会、经济委员会、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教科文卫体委员会、社会和法制委员会、民族和宗教委员会、港澳台侨委员会、外事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等9个专门委员会。

省、自治区、直辖市设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委员会;自治州、设区的市、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和市辖区,凡有条件的地方,均可设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各地方的地方委员会。地方各级委员会每届任期5年。各级地方委员会设主席、副主席若干人和秘书长。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和市辖区的地方委员会根据具体情况,也可不设秘书长。各级地方委员会的全体会议每年至少举行一次。

爱国心得体会范文第4篇

1.位卑未敢忘忧国——宋.陆游《病起书怀》

2.寸寸山河寸寸金——清.黄遵宪《赠梁任父母同年》

3.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三国.魏.曹植《白马篇》

4.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战国.楚.屈原《国殇》

5.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唐.王昌龄《出塞》

6.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唐.杜牧《泊秦淮》

7.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唐.戴叔伦《塞上曲二首》

8.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宋.文天祥《扬子江》

9.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10.读书本意在元元——宋.陆游《读书》

11.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宋.陆游《示儿》

12门迎凉有感》

13

14

15

16

17

18

19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宋.陆游《秋夜将晓出篱.楚虽三户能抗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宋.陆游《金错刀行》 .胸中有誓深于海,肯使神州竟陆沉——宋.郑思肖《二砺》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战国.楚.屈原《离骚》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三国.曹操《蒿里行》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唐.李绅《悯农》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唐.杜甫《春望》

21.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唐,聂夷中《咏田家》

22.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3.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唐.陈陶《陇西行》

24.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宋.杨万里《竹枝词》

25.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臣残阳——宋.李纲《病牛》

爱国心得体会范文第5篇

我于1997年至2006年期间担任国家外国专家局局长兼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协会的副主席、秘书长。10年的工作历程,使我对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协会(以下简称协会)怀有深厚的感情。值此协会成立25周年之际,写作此文,作一回顾,以示纪念。

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协会是由中国政府批准建立、在政府部门直接指导下从事国际人才交流活动的全国性民间机构,在国际、国内具有相当的影响力。德高望重的原国务委员张劲夫同志一直担任协会主席;其他的理事会成员为外交部、科技部、教育部、中国科学院等十多个政府相关部门的副部长级以上干部以及科技界的著名人士,这使得协会能够与中央政府的众多部门有广泛的联系,具有有效的协调能力。

一直以来,协会得到政府部门的支持和直接领导,这是它发挥职能作用的重要保证。上世纪80年代,中央引智办的负责人就是协会的副主席、秘书长;之后,国家外专局的正、副局长兼任协会的领导成员。这样设置,一方面便于运用协会的民间身份在国际交往中开展引智工作,另一方面也加强了对协会工作的实际领导。国家外专局在人员、财力、引智资源等多方面的支持,使协会能更好地在国内外的引智工作中发挥组织功能。

协会内部的部门设置也较为完善,建立了欧洲部、亚洲部、美洲部等面向全球各主要国家、地区的工作部门,便于开展有针对性的引智工作和积累相关信息;多年的工作积淀,使协会在国内外具有了广泛的合作关系和丰富的信息资源,提高了协会在引智工作中的影响力和执行力。

政府开展民间外交和国际人才交流工作的重要渠道

当今世界,民间组织之间的交往已经成为国家与国家之间交往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各类人才在世界范围内加速流动。在我国同世界各国的人才交流活动中,协会的工作体现了充分的灵活性和广泛的适应性,发挥了很突出的作用。

协会作为具有中国政府背景的民间机构,可以广泛地同世界各国、各地区的不同层次或类别的部门、机构打交道。目前,世界各国都没有设立类似我国外国专家局的政府机构,其国际人才交流工作的主体是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社会团体、企业和其他民间机构(包括猎头公司),政府部门较少直接参与具体业务。因此,根据“对等性原则”和实际工作的需要,目前国家外专局同世界上60多个国家与地区的300余家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其中大多数的合作协议是以协会名义对外签署的。

例如,协会同新加坡卫生部多年合作开展中国护士赴新培训项目,同日本半官方的“AOTS”组织合作培训中国技术、管理干部。我们过去在和一些尚未同我国建交的国家的机构开展双边人才交流和合作,以及因为意识形态上的歧见而对于同我国开展官方人才交流、技术合作比较敏感的一些西方发达国家,都是以协会的名义,以民间交往的形式与他们开展人才交流工作。

协会管理的各驻外机构是进行国际人才交流的重要资源。协会设立了11个国外办事处,分别在加拿大多伦多,美国纽约、旧金山、亚特兰大,日本东京,以色列特拉维夫,俄罗斯莫斯科,澳大利亚悉尼,英国伦敦,德国科隆和新加坡;此外,在香港特别行政区设立了京港中心。这些办事机构的任务是联系专家,引进人才,联络和开辟培训渠道,管理出国培训人员。它们为民间外交和引智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1986年成立于美国旧金山的美中国际人才交流基金会是协会的主要合作伙伴之一,积极募集资金,资助国内专家到美国进修;创立了“马可·波罗奖”,对美国一批资助中美人才交流的跨国公司颁奖,产生了很好的影响。协会内部设有外管部,担负了与驻外办事处的日常联络和管理工作。

利用香港资源培训内地人才成果显著

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协会就利用香港的资源,培训内地的管理干部和技术干部。十几年来,形成了一系列成熟的培训项目,产生了很好的效果。

蒋氏工业基金培训班。1992年起协会与香港蒋氏工业基金合作,联合举办“中国机械制造工业高级管理人员培训班”。从1992年到2004年,双方共举办了219期香港培训班(每期学员在港学习两周),培训学员5684名。此外,双方还共同举办了35期海外班,先后挑选有较好外语水平的739名学员赴美国、英国、德国培训一至三个月,委托海外有实力的大学、专业培训机构安排课程和考察活动。现在,当年参加过蒋氏工业基金培训班的学员们已经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主力作用,其中不少人成为了我国大中型企业的高中层管理人员、科研机构的技术骨干。

培华项目。从1994年开始,协会同香港培华基金会合作开办“中国高级公务员经济管理研讨班”,为内地“老、少、边、穷”地区政府部门培训县处级领导干部。培华班的培训内容包括经济、工商管理、旅游、城市规划、环境保护等多个领域,使受训学员了解现代经济的运作方式,掌握现代管理的科学方法,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对政府职能和行为方式的转变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2003年,我以协会副主席的身份同香港理工大学校长潘宗光先生签订合作协议,启动了“中国工业企业高级人才培训计划”。香港理工大学以应用技术教学著称,在培养实用技术人才特别是工业制造业人才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2005年,香港生产力促进局又加入本培训计划。这项培训计划实施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按照我国工业企业发展对人才的实际需求情况,分别开办管理人员培训班和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班,因材施教,使培训取得了很好的实效。

2000年,中国政府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香港瑞安集团董事长罗康瑞先生及其所在的“香港工商专业联会”十分关注,愿意为西部省份培养人才贡献力量。2001年,我代表协会同香港工商专业联会签署协议,实施“西部地区人才培训项目”。这个培训计划有两大特色:一、培训时间较长,为期一年(后几批学员改为半年);二、学员在香港企业的中、高层管理岗位顶岗培训,这是一项创新。这一培训计划实施了6年,为我国西部地区培训了一批管理干部。

在我主持国家外国专家局工作的10年中,协会组织的赴港培训项目在创新中发展,培训了大批的内地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协会从事具体工作的同志“功不可没”。

围绕政府中心工作,服务社会经济发展

长期以来协会形成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工作传统。在国家外专局的指导、支持下,协会始终围绕政府中心工作,充分整合并利用引智资源,为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做了不少工作。

最突出的是从1993年开始,同美洲中国工程师学会共同举办中美工程技术研讨会,每两年一届。在冶金工业、信息产业、机械制造业、化工工业、石化工业等多个领域,中

美专家共同对企业进行实地考察、对口交流,对关键技术问题开展会诊,对产业的发展提出建议书。通过借鉴国外经验,对提高我国工业技术水平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也得到了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江泽民、李鹏、朱锫基等中央领导同志都曾接见过参加中美工程技术研讨会的专家们。

在参与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重大专项中,协会在聘请外国专家和组织人员出国培训方面都做了大量工作。除此之外,当国内出现一些突发事件后,协会也总是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我想举两个比较典型的例子:

第一,在抗击“非典”中发挥作用。

在2003年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面前,协会按照国家外专局党组的要求立即行动起来,紧急联系十余个驻国外机构,以最快的速度了解、收集驻在国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机制和疾病防治快速反应机制及相关经验,汇总后向中办、国办、卫生部、全国防治“非典”指挥部报告了相关情况,以供分析、参考。

为了借鉴国外处理应急事件的有益经验,2003年12月,以协会为主筹办,由国家外国专家局、中国行政管理学会、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协会联合举办的“中国首届政府应急管理国际论坛”在北京召开。这是我国就政府应急管理课题举办的首次国际研讨会,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总结了国内外政府应急管理的经验教训,深入探讨了政府应急管理面临的前沿问题,为促进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和机制建设,提高政府应急管理能力,更好地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提供了可供借鉴的宝贵国际经验。来自国内外的一大批知名应急管理专家到会演讲并参加讨论。会后形成的情况报告归纳了与会中外专家的意见,就如何建设中国的应急管理体系,首次向国家有关部门提出了务实有效的政策建议。

之后,协会每年都邀请国际上知名的应急管理专家到国内作交流,并组织赴国外的应急管理专题培训团;通过数年的坚持,为在全国推广“应急管理”理念、推动建立政府应急管理体系培训了一大批干部和专业人员。

第二,组织煤矿安全生产出国培训班。

本世纪初,我国煤矿重大矿难频发。从2001年到2004年,全国煤矿共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特大事故188起,平均7.8天一起;其中一次死亡30A以上的特大事故28起,平均52天一起。2003年我国煤炭产量16.7亿吨,约占世界35%,但煤矿事故死亡人数却占80%。煤矿特大灾害事故的频发,不但造成国家财产和公民生命的巨大损失,而且严重地影响了我国的国际声誉。煤矿安全生产关系职工生命安全,关系煤炭工业健康发展,关系社会稳定大局。

在国家外专局支持下,2005年10月协会邀请南非矿业专家来华交流;协会还会同国家安监总局有关部门在北京联合举办了“南非矿山安全生产与救援管理技术交流会”,全国主要产煤省区的安监局的负责同志、全国各大型煤矿的矿长及技术负责人共150余人出席了会议。从2005年底起协会又连续实施“百名矿长”出国培训计划,组织全国各主要产煤地的矿长、技术人员、安监局管理干部,到采矿安全生产处于世界先进水平的南非、澳大利亚进行专题培训。

这一系列培训项目为配合国家安监部门降低安全事故起到了协同与服务的作用,对促进我国加强煤矿安全生产立法,建立完善的应急救援体系,最终为降低我国煤矿以及非煤矿业的死亡事故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除了上述诸方面工作之外,协会对在国际人才交流业务中引入市场机制也作了若干探索,其下属的“中国国际人才市场”在全国建立了多家分市场,在各地、各行业引进和配置国外人才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我在多年的工作中感到,在国家外专局的引智工作格局中,协会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衷心祝愿已经25岁的协会,在今后的国际人才交流事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实施我国人才强国战略做出更大的贡献!

上一篇:整顿工作作风心得体会下一篇:形式与政策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