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论文范文

2023-03-26

风景园林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实践教学;就业能力;风景园林

201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比2016年约增加30万人,就业难这一社会化问题越来越被人们关注。目前,社会对人才有很大的需求,高校如何培养与社会需求、经济发展相对接、相适用的人才是关键所在。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必须得到应有的重视。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不仅是为了解决毕业生自身的就业难题,而且也是社会及经济发展的需要。

一、就业能力的内涵

就业能力的概念首先由英国学者在20世纪中叶提出,当时的研究对象主要为生理或心理有残疾的人群。20世纪90年代开始,学者们从多个角度进行了就业能力研究的探讨。就业能力的内涵、研究对象、培养措施等也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变化,目前,业界并没有一致的定义。我国学者在20世纪末研究下岗工人再就业问题时,逐步开始了对就业能力问题的研究,相对起步较晚,且受西方的影响较大。21世纪以来,高校毕业生人数每年都在大幅度增长,就业难的问题日益突出,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研究也逐渐受到了学者及全社会的重视。

在我国,郑晓明首次明确提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概念,他认为就业能力是指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通过知识的学习及素质的提升,发展出的能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要并实现自身价值的能力。朱新秤认为,大学生就业能力是大学生成功应聘工作、参与工作以及变换工作时应具有的能力。笔者认为,大学生就业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它既包括大学生顺利就业所需要的知识技能,也包括与未来职业发展有关的各种综合能力与素质。

二、实践教学对就业能力提升的意义

实践教学是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途径,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实践教学是学生从理论学习到实践应用、从学校教育到社会工作的桥梁和纽带,对提升学生各方面的综合素质具有显著的作用。通过实践教学的相关学习及训练,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将会更加深刻,在实践中应用所学的知识也可以增强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以及环境适应能力。在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大环境下,高校必须适应就业环境的变化,积极探索教学改革,切实加大实践教学投入,切实进行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

三、风景园林专业实践教学现状及问题

(一)风景园林专业的实践教学现状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周围的生活环境,风景园林专业也因此迅速发展起来。风景园林专业的学科性质决定其实践性较强,因此,加大实践教学力度,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及就业能力,是风景园林专业教育的重中之重。现在,各大高校风景园林专业在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学生就业能力方面,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比如,北京林业大学作为风景园林专业龙头高校,提出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均要重视的原则。第一课堂教学和第二课堂素质教育在整个大学期间都要进行,具体采用专业相关的学生社团、设计类竞赛、名师讲堂以及就业实习等措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及就业能力。沈阳农业大学为学生搭建“产学研一体”的培养平台,按照不同的项目有针对性地建立课题组,使学生在课题中得到锻炼。重庆文理学院园林专业推行双证制教育,通过建立科学的实践教学考核体系,学生更加积极地进行专业实践。山西农业大学风景园林专业通过改革课程体系,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并改革教学方法、强化实践创新。

(二)风景园林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1.实践教学体系不合理

目前,各高校风景园林专业的实践教学大多以单门课程为主,辅以数次集中实习,各个实践环节之间的联系较弱。整个教学的实践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多为片段式的实践环节,再加上各门课程任课教师之间沟通不足,有些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实践内容重复,而另外一些需要实践的内容却没有得到真正实践。

2.教学方法及内容不全面

各高校在实践教学方法及内容上普遍存在问题,如测量学的实践环节与园林施工结合度不高,学生无法将所学的测量理论知识通过实践与今后的实际工作联系起来。不少高校的园林植物实习仅仅是让学生在学校对植物进行简单认知,缺少到温室、苗圃以及植物种类丰富的野外进行实习的环节。综合实习由于时间紧、内容多,而生师比太大,又缺乏有效的教学方法,最后本来应由教师在现场指导讲解,演变成学生自由参观,学习效果大打折扣。

3.对学生及教师的考核方式针对性不足

对学生来说,许多实践课程的评价方法偏离了以能力为导向的培养目标,依然以考试成績作为评价标准,导致不少学生死记硬背实验步骤与操作方法,却不会综合应用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对教师来说,部分高校轻视实践,致使实践教学经费预算较低。当今的高校评价体系中,科研水平最能直接提升学校排名和声誉,高校普遍重视科研。而教师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很可能会轻视教学,尤其是轻视实践教学,教师更愿意将精力和时间投入课题研究、论文撰写以及理论教学中,而对实践教学的态度则是不主动、不积极。

4.相关教师及实践基地严重缺乏

目前,许多高校并不缺理论型人才,但真正有相关行业实践经验的人才却十分短缺。高校选拔人才多以学历为标准,许多教师是博士毕业,但自身缺乏行业实践经验,而真正有行业实践经验的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却又受学历限制,无法进入高校。风景园林专业的各项实践不应都局限在校园内完成,园林规划设计实习可以用设计院的实际项目来进行实战,园林工程的实践教学也可以安排在园林施工现场。生产实习一定要让学生在企业中体验实际工作,这就要求有大量的实践基地,而现在能满足这些条件的高校少之又少。

四、风景园林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对策

(一)树立重视实践教学的理念

全社会必须自上而下转变教育观念,把关注的重点放在学生综合素质、知识应用能力以及就业能力的培养上。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出台相应政策,引导高校以市场需求为风向標,以学生综合素质及就业能力提高为目标,加强实践教学。高校要尽快制定具体制度和措施,保障并激励实践教学的良好开展。广大教师要从观念上、行动上全面关注实践教学,树立服务意识,切实进行实践教学课程改革,使学生的就业能力得到提升。

(二)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在制定培养方案之前,高校首先要理清整个实践教学体系,明确各门课程中的实践环节,及实践环节在整个体系中的地位、作用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研究各个环节的教学目标与内容。高校要充分考虑行业人才的需求标准,并邀请行业专家参与,保证实践教学体系能够与社会实际需求对接。在制定培养方案时,高校要邀请高年级学生以及已步入社会的毕业生代表参与培养方案的制定,与专业全体教师一起讨论,确保课程的合理性、系统性。

(三)改进实践教学方法

高校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突出“教与学”的结合,激发学生的潜能和求知欲,根据不同的课程内容及培养目标制定有针对性的方法。如园林植物学的课程可以采用观察认知法,让学生跟随教师实地进行植物认知;测量学、计算机辅助风景园林设计等课可以采用实验教学法,教师讲解操作之后,学生可以亲自动手操作完成;风景园林设计、风景园林规划等课程,可以采用模拟及实际项目进行规划设计,由教师和学生一起对学生的规划设计方案进行评议,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并且通过评议相互交流切磋,最终共同提高。

在课堂外,要建设“导师+学生”科研学习团队,教师带领学生参加专业竞赛或学术研究。导师的指导、项目合作以及团队交流,不仅使教师有了科研助手,而且培养了学生对专业及科研的兴趣,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同时,高校要开展有专业色彩的校园活动以及与专业相关的实践,如暑期社会实践等,学生从学校的“象牙塔”里走出来,走进社会,突出对社会化技能的培养。高校也要积极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专家讲座、专业交流会等,开拓学生视野,使学生在交流中学习成长。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作用,成立专业社团,形成浓厚的专业学习氛围,活跃校园文化,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四)创新学生实践环节考核方式

高校要创新考核方式,考试与考察相结合,完善相关教学管理。检验学生实践学习的情况,不应该是简单的一张试卷,如设计类课程的教学目标应是学生做出好的设计方案,因此以考察的方式考核较为合适。在学生最终完成设计方案之前应有数次讲评,可每次打分作为平时成绩,最终汇报时打分作为考试成绩,最后按比例汇总得出总成绩。再如测量课,既需要学生掌握相关测量的理论知识,又需要学生具有较高的动手操作能力,能够进行实地测量,这类课程应采用理论考试与实际操作考察相结合的考核方式。

(五)加强实践教学师资建设

加强实践教学师资建设,人才是关键,需要双管齐下。一是需要对风景园林专业主要教师进行实践培训,并投入经费鼓励教师走出校门,到行业一线学习,积累实践经验,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二是对于有些课程,急需有实践经验的教师,可聘请富有技术及经验的设计师、工程师等到校兼职任教,充实实践教学力量,以解燃眉之急,也通过他们让学生了解到走入社会后的实际项目是如何开展的。

(六)建设实践教学条件

高校在校园内要加强各类实验室以及画室、制图室等教学科研设施的建设,并打造植物种类丰富的校园,为校内实践教学创造条件;在校园外,采用多种形式与各企事业单位开展广泛交流与合作,如合作规划设计项目、进入工程现场观摩、建立实践基地等,为校外实践教学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崔玉娈.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国内外研究综述与问题解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7).

[2]郑晓明.“就业能力”论[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3).

[3]朱新秤.论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J].高教探索,2009,(4).

[4]李雄.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专业本科教学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园林,2008,(1).

[5]李俊英,王刚,金煜,等.园林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途径的探索[J].中国林业教育,2012,(2).

风景园林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文章简单介绍了风景园林设计理念,分析了风景园林设计对环境保护的作用,针对风景园林设计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具体应用展开了深入研究,希望可以对风景园林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作用,通过风景园林设计,更好地满足环境保护目的,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风景园林设计;环境保护;应用分析

园林设计工作的开展主要是为人类营造一个温馨、舒适的休憩场所,不仅有着宜人的风景,同时还具备时代特色。我国园林事业历史悠久,人们在风景园林设计方面始终保持非常高的关注度。我国古代风景园林的设计夹杂一定的“风水学”思想,受到传统文化等因素影响,我国风景园林设计包含浓厚的“天人合一”思想,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环境保护问题越来越严峻,风景园林的设计能够为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提供重要支撑和保障,本文就此展开了研究分析。

1.园林设计理念

1.1人与人的和谐

通过风景园林的设计,为人们营造一个绿色的自然景观,方便人们的亲近和休闲,营造人性化平台,这也是风景园林设计的一项主要目标和方向。基于这一目标分析考虑,能够促进园林景观元素向着可持续发展景观空间方面发展,在促进人与人和谐的同时实现人与自然的有效统一。

1.2人与自然的和谐

风景园林的设计能够为人们提供一个集舒适、安全、观景、休憩于一体的空间,更好地满足人们在生活娱乐等方面需要,同时减少人为因素的破坏和干扰,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因此,在风景园林设计时,必须要坚持以人为本原则,比如在环境艺术设计方面,应对人的多维感觉充分考虑,满足不同人群在行为和心理等方面需要。对区域气候特征等有充分考虑,同时与周边环境特征等相互结合,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合理开发自然生态景观。

1.3历史与未来的和谐

风景园林的设计需要尊重历史,结合当地历史设计出相对应的文化景观,确保所设计的景观富有内涵和灵气。同时能够将生态文化自然与人文有效结合,促进景观品质和人们生活品位的提升,更好地实现经典文化与自然生态之间的相互融合。

2.风景园林设计在环境保护方面作用

2.1降低环境污染

在现代化城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城市污染问题不可避免,城市污染给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重阻碍和影响。通过风景园林建设,能够从以下几个途径出发实现对城市污染的控制和缓解:第一,风景园林中的植物能够实现对城市空气的净化,使城市空气污染指数得到控制;第二,风景园林中植物可有效缓解噪声污染,尤其在靠近铁路和公路等区域,能够为人们营造一个舒适的居住环境;第三,风景园林的建设还可以使水污染的危害得到控制,植物生长过程中能够吸收水体中各类金属物质,降低水体中有害金属物质的含量。

2.2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城市中的风景管理主要为各类公园、湿地等景观,不仅绿地面积大,同时还种植非常多的绿色植物,这些植物生长过程中在保护环境的同时也可发挥出涵养水土等作用。在城市生活环境中,风景园林还能够很大程度上提升城市绿化水平,促进城市空气的改善。随着城市的发展,适当增加城市中风景园林数量,展开科学合理设计,能够很大程度上提高城市风景园林健康化和生态化水平,实现城市生态环境的和谐统一。风景园林在使用中还能够提高城市环境的协调性,增加空气湿度和水分,起到改善城市生活环境等作用。

2.3改善人居住环境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居住环境和品质方面要求越来越高。自然环境在人们居住环境中发挥重要作用,风景园林设计质量是提升和保障人们居住环境的基础和前提。风景园林建设工作的开展,能够在提高城市绿化面积的同时促进空气质量的改善,提高人们整体居住环境水平,具体发挥以下几个作用:第一,在绿化需求方面,增加绿色植物数量,能够在促进地貌特征改善的同时为人们提供一个绿色自然的植物景观环境,更好地满足城市人们生活中对绿色的需求;第二,在视觉需求方面,随着城市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生活压力的增大,风景园林设计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休息环境的同时起到缓解人们压力,改善人们身心的作用;第三,虽然在整个城市中,风景园林属于较小的一部分,但是生态化风景园林可在区域内形成一个健康自然生态系统,发挥调节气候的作用,改善人们身心健康。

3.风景园林设计对环境保护的应用

3.1对自然保持足够尊重

人们生活中需要尊重自然,以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为基础,风景园林设计工作的开展属于对自然环境的改造和优化,不可避免的会对现有自然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因此,在这一环节,必须要充分尊重自然,最大限度降低对自然的破坏和影响,同时满足人们在环境方面需求。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风景园林设计前,充分考察区域自然环境,与区域自然信息等相互结合,确保所设计的风景园林方案能够与区域自然环境相适宜,具体包含气候、地形地貌、水文、市政设施、交通、植物等指标;其次,风景园林植物的选择,尽量选择当地植物,如果需要引进外来物种,必须要注意物种的选择能够适合当地自然条件,同时注意加强外来植物病虫害检查;最后,风景园林建设中还需要最大限度降低对自然的影响和破坏,与区域地形地貌等特征相结合,避免不必要的改造,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充分展现风景园林特点。

3.2认识到风景园林对自然的改造

风景园林设计也可划归至建筑体系范畴,在风景园林设计中可采取标准化作业方式,严格按照相关设计标准和规范进行。首先,风景园林设计方案需要满足国家和政府在风景园林制图标准等要求;其次,风景园林的设计需要符合当地各项政策制度,如果与地方政府政策发生冲突,必须要对设计方案进行修改;最后,风景园林设计中还需要注意施工技术以及环境保护技术的使用,在降低工程项目建设中危险的同时发挥长远保护等效果。

3.3风景园林设计需要注意综合规划设计

风景园林建设工作的开展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周边环境以及居民的正常生活,在风景园林设计和建设中必须要综合多个方面因素分析考虑,提高布局合理性,实现与自然环境的相互融合。首先,从环境保护角度出发,在风景园林景观建设中注意对自然环境的恢复和保护,更好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目标,营造出一个适宜、温馨的景观环境;其次,风景园林景观的设计应注意与城市环境的相互融合,风景园林景观属于城市发展中一项关键性组成,对環境的保护和美化等有重要影响,因此,针对风景园林景观的布局和定位,需要结合城市整体规划分析考虑;最后,风景园林设计还需要注意结合艺术特色,确保所设计的景观有着一定的艺术色彩,更好地满足当前人们在审美等方面需要。

结语:

风景园林设计对环境保护有重要影响,不仅可降低城市污染,同时还能够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以及人们居住环境。在风景园林设计中,为了更好地体现环境保护思想,首先,要足够尊重自然环境,其次,要充分认识到风景园林在自然方面影响,最后,注意风景园林设计的综合性规划,取得理想设计效果,促进城市人与环境之间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李宁.风景园林施工质量控制要点探讨[J].花卉,2019(4):73-74.

[2]李怡汶.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风景园林建设研究[J].消费导刊,2019(3):138-139.

[3]王孟微.论我国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与公众参与[J].建筑·建材·装饰,2019(11):125,130.

[4]梅志青.城市风景园林设计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工程技术(引文版),2016(2):00272.

风景园林论文范文第3篇

收稿日期:2012-12-19

作者简介:林广思(1977-),男,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师,博士,主要从事风景园林教育、风景园林政策法规与管理、中国近现代风景园林史研究,(E-mail)asilin@126.com。

摘要:建筑院系风景园林专业园林植物学教学经验较少。以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春季学期园林植物学课程教学的实践,讨论了建筑院系风景园林专业园林植物学的教学目标、教学计划、教学方法等。结果表明:园林植物学在课时有限的前提下,需要理论讲授和室外实习相结合,选取必要的基本理论知识,制定合理的植物识别目标数量,传授有效的植物识别方法,设计相应的作业要求,辅以形象记忆手段,配置合适的师生比。

关键词:风景园林;园林植物;种植设计;园林教育

一、教学目标

风景园林学是规划、设计、保护、建设和管理建成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学科。植物是风景园林中最为重要的自然元素,因此,认知植物不仅是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基础,更是培育热爱自然情感的重要途径之一。同时,教学目标的确立还应考虑课程的学时以及学生的知识基础、院系所在区域特征等。

首先,华南理工大学的园林植物学课程只有32学时,相对于农林院系来说,是非常少的。比如,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专业的植物基础必修课程有园林植物基础A(16学时)、园林植物基础A实习(1周)、园林树木学B(48学时)、园林树木学B实习(0.6周)、园林花卉学B(32学时)、园林花卉学B实习(0.2周),总学时为96学时,实践学时为1.8周。选修课程有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56学时)、园林植物栽培养护学(56学时)、园林植物栽培养护学实习(1周)。其次,农林院校一般都把植物学课程作为全校必修通识课程,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专业过去也是如此,现在则以“园林植物基础A”代替。因此,华工的园林植物学课程教学要求是植物基础知识介绍和园林树木识别,基本不讲授花卉学的相关内容。

园林植物学的教学必须密切联系学校所在地区的生物多样性。华南理工大学所在地广州,地处南亚热带,高等植物物种极为丰富,城市园林绿化常用植物也较多,比如,广州园林绿地植物应用已超过1 000种,其中乔木近400种,灌木240多种[1],这显然与北方地区如北京市有很大差异。因此,学生还必须认识相当数量植物并了解其习性。但是,识别的植物数量又与学生能够记忆的数量和课程学时密切相关,相互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性。

因此,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春季学期的园林植物学课程教学目标是“了解植物的功能、生态关系、自然系统分类以及拉丁学名书写格式,掌握植物识别方法,至少掌握150种常见园林植物”。这个目标是基于上述的各种现实条件,并从一名合格的风景园林师在规划设计实践中可能需要的植物学知识总结而来。这样的教学目标是为了与下学期的种植设计课程(32学时)相衔接,但远远没有达到园林植物遗传育种科学研究的基本要求。

二、教学计划与内容

上述分析可见,华工园林植物学相当于用32学时讲授了北京林业大学园林植物基础A(16学时)、园林植物基础A实习(1周)、园林树木学B(48学时)、园林树木学B实习(0.6周)等课程,学时较少。因此,高效的教学计划非常必要。

从表1可见,笔者制定的教学计划融合了理论讲授和室外实习,并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该计划一共是13次课程,其中3次是两周合上即4学时。其中,理论讲授为两周共4学时。其他为室外植物识别实习、课上植物比较识别,以及学生总结性研讨和课程总复习等。

首先,风景园林需要了解植物的功能。具体而言,包括生态(防护)功能、美学欣赏功能、空间建造功能、生产功能等。这些知识只需要了解,但对于引导学生重视本课程的学习尤为重要。

其次,课程介绍了植物及其环境生态关系。有些教科书也会把这部分内容放到种植设计课程中讲授,但由于教学计划中融入了室外植物观察和识别的内容。因此,教师需要从“生境”角度综合培养学生认知植物和环境的生态关系,即简明介绍气候(温度、水分、光照、空气),土壤,地形地势,生物,人类活动等生态因子的基本概念和特性。考虑到风景园林师主要工作区域在城市,还重点说明了这些生态因子在城市中的特性。

然后,植物分类基础知识章节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通过有关工具书自我鉴定未知物种的能力。具体内容包括植物分类系统、植物分类单位、植物拉丁学名、植物分类和鉴定工具等。植物分类系统介绍国内常用分类系统,如恩格勒(Engler)系统(种子植物)、哈钦森(Hutchinson)系统(被子植物)、克朗奎斯特(Cronquist)系统(被子植物)、郑万钧系统(裸子植物)。在植物分类单位中,课程主要介绍了高等植物、维管植物、模式标本、居群、科、属,以及种、亚种、变种、变型、栽培品种(园艺变种或品种)、杂交种、杂种、群(栽培品种群)的拉丁文缩写形式、概念和特征等。植物拉丁学名部分主要是其基本构成和书写方式,即正体和斜体。植物分类和鉴定工具小节重点介绍了植物分类检索表的使用和制作。

在理论讲授中,植物形态认知章节内容最多,也是训练植物识别技能的基础性知识。应该说,园林植物学的识别基础依然是植物分类学,而掌握植物形态特征或植物的形态术语,是植物分类的基础[2]。但是,风景园林专业学生学习目的侧重于植物的栽植应用,囿于课时所限,并不像植物学等专业对各种植物器官进行微观分析。这个专业的学生需要的是记住常用园林植物的名称,到野外鉴定植物的机会极少。因此,在植物识别上,应以宏观鉴定为主。

陈月华等认为,园林植物识别的步骤是:(1)掌握树木的形体大小、形态、分枝及生境;(2)看叶的单叶、复叶及着生状态(对生或互生)、叶的大小、叶的颜色及附属物,有花、果时再看其特征;(3)用手摸,揉碎后嗅;4)借助于检索表[3]。

庄雪影等认为,园林植物野外识别的步骤是:(1)观察植物的生活型(乔木、灌木、草本、藤本等),体形以及生长环境;(2)仔细观察植物的细部形态,如花、果实、种子和叶等;(3)观察植物的附属结构特征;(4)运用植物检索[4]。

同时,汪劲武先生认为,许多树木只要掌握一两个到几个主要的外部形态特征,就可以把它们和其他树木明显地区分[5]。陈月华也认为,园林植物识别时要掌握一种最有代表性、独有的特征,以个人各自的方式认识即可[3]。正如庄雪影所言,在植物的识别中,类比的方法非常重要,通过比较可以加深印象[4]。

根据笔者自身的学习和工作经验,并借鉴上述富有经验的植物学分类专家的方法,植物形态认知章节内容包括:生活型,树冠形态(乔灌木),茎和枝(质地、生长习性、树皮、树根、树枝),叶(叶形、叶色、叶感),花(花色、花形、花序),果(果形、果色),其他附属物,以及裸子植物识别、蕨类植物识别、竹类植物识别等内容。这些内容是依照从宏观到微观、从普遍到特殊的规律排序,以肉眼能辨析的特征为主,基本不涉及需借助解剖才能观察到的形态结构。也就是说,如果学生能通过叶子识别某种植物,就不需要借助花和果实器官来识别。

课堂上讲授的理论知识是枯燥难记的,因此,需要结合具体的植物观察,学习植物形态术语,即在辨认植物的实践中逐渐掌握植物形态术语。在室外植物识别教学后,回到课堂,以照片形式复习所有室外已识别的植物,概括识别要点。接着,可选择城市公园识别植物,主要是辨认植物名称和观察其生态环境。然后,再回到课堂上,介绍如何通过植物志的检索表比较分析,发现各科、属、种间植物的最显著特征。

最后1周,以复习的形式把一学期所讲授的内容再串讲一次,加深学生印象,备战期末考试。表1 华南理工大学园林植物学教学计划表(2012年春季学期)

三、教学方法

课程的教学方法主要是理论讲授和室外实习相结合。植物识别并不是知识的传达,而是技能的掌握;因此,必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作业和研讨等方式,保证教学信息的有效传达和吸收,并将植物识别知识内化为对植物的情感。为此,课程设置了3类作业:植物图记、植物识别报告、园林植物应用分类。

植物图记是刘明欣所创,即每人选取2种植物,每2周定期观察一次,以照片、钢笔或白描速写的形式以及文字纪录植物的生长,学期末整理图片、排版、提交。这2种植物需要持续观察一年,下学期种植设计课程结束时还需要提交一次作业。该作业的目的是让学生观察1个生长季内植物的变化过程,培养学生在长期观察中对植物的情感。

植物识别报告是笔者借鉴华南农业大学林学院教师翁殊斐讲授的园林树木学课程的室外实习要求,但细化了很多内容。笔者要求学生在每次室外植物识别时,以专业术语记录教师告知的所有植物种类名称,观察其生物特性、生态习性,总结识别要点。课后,整理植物识别纪录,每种植物应包括学名、中文名称、科属名称(中文)、生物特性、生态习性、识别要点。至少1/3的植物种类应以钢笔速写或白描描绘某一“突出特征”(如树形、分枝、树皮、叶形、花朵、果实等)。易混淆的植物种类,应制作检索表。可见,植物识别报告基本涵盖了教师所讲授的理论内容。通过植物识别报告,学生有效地将植物识别的基本知识转化为个人技能。在植物识别报告中,要求学生以钢笔速写或白描的形式描绘植物的“突出特征”,这是课程教学的主要特色。风景园林专业的学生与植物学专业的学生不同,他们具有很强的形象思维,并有一定的素描基础。因此,笔者希望学生能够通过形象的方法加深对植物的识别印象,使植物识别教学不至于变为繁琐的植物形态术语讲授。强调“突出特征”和识别要点,正是对汪劲武和陈月华等专家经验的回应。

室外植物的识别具有一定的随机性,植物之间缺乏联系,难以记忆。为此,教师设计了“园林植物应用分类”作业环节,预先设定20多个植物主题,如常用行道树、常用绿篱植物、常用抗风树木、常用秋季开花植物、秋色叶植物、香花植物等,要求学生2人一组,选取某一主题,列举能够在广州城区正常生长的植物,在课堂上以PPT的形式汇报,内容必须包括种类学名、科属、植物形态、生物特性、生态习性、识别要点等。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能够系统加强植物特性认识,以及园林使用特性,同时为下学期的种植设计课程作基础性准备。

四、结语

笔者尽管提前了半年时间准备,研读多种园林植物分类教材,旁听农林院系同类课程的课堂教学和室外实习等,但是在教学中依然遇到不少问题,需要改进。

首先是课堂理论讲授学时安排过于紧张。植物形态认知章节应安排两周(4学时)讲授,结合植物实物或标本,最恰当的方法是课堂讲授1节,室外对照植物再复述相关植物形态术语。另一方面,植物检索表非常重要,将植物标本采集和学生翻阅工具书自学相结合,学习效果会更好。

为方便学生在室外实习过程中记录植物名称,笔者通过多种途径,预先制定了1份广东常见露地园林植物名录,620余种(品种),表格包括学名、中文名、科名、属名,相应的教材页码,苗圃供应状况,基本特征等信息。在室外现场教学中,6周次(18学时)共识别了300余种植物。据学生反馈,他们每次普遍只能掌握不超过30种植物,过之则记忆不深,即学生有效识别的植物种类最大为180种。华南农业大学林学院教师翁殊斐在园林植物学课堂上讲授的种类为185种,包括园林树木和园林花卉,课程共60学时,实践1周。也有富有经验的园林设计师认为,华南地区常用植物种类(含花卉)约200种。因此,课程教学目标制定的“150种”应该是比较恰当的。但是,这150种植物并没有被有效筛选,即教学效率不高,因此课前制定的620种植物名录表需要适当删减。当然,这也与学校缺乏园林植物标本园有关。

最后,笔者寄予厚望的以钢笔速写或白描形象记忆植物的教学方法并没有得到有效实施。大部分学生一直没有养成在现场识别时速写记忆的习惯,普遍是在植物识别报告打印之后再根据图片草草勾勒,被动应付而非主动接受。除了学生认识程度不高的问题,可能也与教师在植物识别时没有预留足够的观察时间相关。因此,每次室外实习时间应控制在3学时之内,植物识别数量控制在30种左右。教师如能同时示范速写,效果会有较大改进。此外,室外植物识别师生比应适当,最好是1:15左右。目前,30多名学生跟随1位教师,视听效果有限。

总的来说,与办学历史较长、课时较多的农林院系相比,建筑院系园林植物学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均具有较多差异。园林植物教学探索,依然需要诸多方面的改进。

参考文献:

[1]广州市市政园林局.以科学发展观引领节约型园林的建设——广州市建设节约型园林情况介绍[J].广东园林,2007(S):20-25.

[2]汪劲武.植物的识别[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3]陈月华,王晓红.园林植物识别与应用实习教程:东南、中南地区[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

[4]庄雪影.园林植物识别与应用实习教程:华南地区[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

[5]汪劲武.常见树木1:北方[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

Planting design teaching in architectural school

LIN Guangsi

(School of Architecture;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Subtropical Building Science,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angzhou 510641, P. R. China)

(编辑 周 沫)

风景园林论文范文第4篇

旅游业是我国的第三产业, 并且已经开始进入蓬勃发展的新阶段, 近几年许多风景园林的公园正在迅速发展。随着园林景观的发展, 许多旅游产业开始逐渐向休闲和有氧运动等的方向发展, 让人们在放松身心的同时还可以对园林的景观进行欣赏风景。因此, 园林景观中的风景设计已经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 特别是在景观设计和风景观赏的阶段, 它不仅具有良好的功能性, 而且还具有景观园林风景的美感, 所以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 景观规划已成为我国园林建设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1、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地域特征

1.1、自然性特征自然性特征

自然性特征是景观设计规划中体现的最直接的地理特征, 通常包括地质特征, 气候和水文特征以及植物特征。我们国家幅员辽阔, 地质情况复杂, 我国有地区的不同, 在进行园林自然景观设计过程中也有很大的差异。因此, 我们在进行园林景观规划和设计的过程中要根据当地的地质特征和不同气候的影响来进行规划和设计。在设计思路上也会有一定的限制, 比如广东, 浙江等沿海地区, 台风登录的次数比较多, 暴雨也比较常见, 所以在规划和设计过程应做好园林景观中的排水系统方面的设计;另外在华北和西北等一些北方地区, 由于水资源的缺乏, 在设计园林景观风景设计时, 应重视水资源的利用和获取。植被是园林生态功能的核心, 风景园林景观的设计与植物生长也是不可分割, 因此, 在景观规划设计中也应考虑到植被的特点, 对于园林内种植面积和植被类型应结合当地植被特征进行设计。例如, 北方地区降水量小, 温度低, 落叶针叶林和阔叶林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占主导地位;南方雨量充沛, 气温高, 园林景观常以常绿阔叶林为主。如果在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没有对植被的特点进行考虑, 只是盲目种植, 这不仅会影响植被的生长, 这会影响园林的实际效果, 同时还对我国的经济造成了一定的损失。

1.2、人文特征的内容

人文特征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 以地理环境为基础, 根据人们的智慧, 通过在政治, 经济和文化的的不断变化形成的一种人文环境, 人文特征具有含义丰富, 内容广泛的特点。在景观建筑设计过程中, 主要与历史遗迹, 民俗风情等有关, 历史的形成主要就是地域的产生, 无论这些地域经理了多长时间的变化, 从历史背景和历史遗迹就可以看出该地域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一个地域形成一个民族特点, 民俗的存在使得区域景观建筑成为民族特色。除此以外还有社会背景, 比如人文也属于人文特征的内容。

2、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地域特征的融入

2.1、深层次地挖掘我国传统文化

中国有5000多年的悠久历史, 而且传统文化是我国独特而宝贵的财富。所以每个地区文化传统的体现是每个地方最独特的部分。例如, 著名的布雷·马克思设计师把巴西的传统文化, 渗透到他独特的景观设计当中, 最后在园林设计的图纸上很好的表现出创新意识和当地独特的地方特色。因此, 从多层次, 多方面的因素来考虑对园林绿化的设计工作, 其中包括结构, 规模, 文化内涵等, 但是园林景观风景设计的核心主要是在设计中体现出“有思想”的设计作品, 因此在园林设计中, 应该深入研究该地区的传统文化, 将传统文化融入到设计中, 从而增加园林景观设计的艺术感。

2.2、人工湿地规划

在规划和建设园林景观设计的过程中, 构建人工湿地和自然湿地保护制对湖湿地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作用作用, 同时还起到调节区域气候的作用。在建设城市生态环境时, 现有湿地的建设对保护和改善环境发挥了积极作用。人工湿地的建设主要包括一级化粪池和二级处理池等, 起重要目的是通过对雨水的收集和排放来净化土壤雨水的渗透。为了对雨水进行更好的处理, 在一级和二级净化池之间设置连接水泵, 以提高收集和利用雨水的效率。

2.3、从规划中满足人的多样性需求

除了确保园林景观风景设计的结构细节到位之外, 还需要合理规划景观的功能区域, 由于社会的多样化发展, 人们对风景园林的需求日益多样化, 在社会的快速进步中, 传统的园林景观设计已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多样化的需求。因此,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 景观设计师应以景观设计和规划为出发点, 规划和设计园林景观风景设计中这些功能区域的布局。例如, 可以在相对靠近住宅区的地方规划健身室, 以便于人们进行健身;同时也可以在人流量大的地区规划厕所, 以最大限度地为人们的生活和旅游提供方便, 以满足人们生活中的各项要求。

2.4、注重园林的生态平衡

园林尤其是规模相对较大的园林, 其中的植物种类与数量也相对较大。因此, 在园林设计过程中, 一定要注意其生态的平衡。部分设计人员在对园林的布局把控上, 一味追求植物的多样性与数量性, 在部分区域大量种植不同的植物。不仅没有获得应有的视觉效果, 还增加了建筑完成后对园林的维护工作的强度与难度。同时, 由于部分植物互相排斥, 或对同一类养分的需求量较大, 如果不分开种植, 容易造成恶性竞争, 最终使得植物无法正常生长发育。最后, 由于每一类植物对肥料和农药的需求不同, 对所排斥的元素也有异同, 相关的建筑设计工作人员在设计过程中, 要积极征求相关植物学家的意见, 避免植物因受到其不适应的元素影响。

结束语

园林景观风景设计对园林规划设计水平有很大影响, 在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 设计师应充分考虑园林植物的种植, 遵循园林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 从不同角度合理规划园林景观风景设计, 保证设计的科学性和景观设计的合理性, 更好地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便捷的服务, 并为景观的生态价值和社会效益做出贡献。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脚步的快速发展, 人们对城市规划建设、一些基础设施建设的关注度越来越高, 特别是在风景园林的设计效果上的关注和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由于各个地区相互之间具有明显的差异性特征, 所以在进行风景园林设计时, 要与地域特征进行有效结合, 这样才能够设计出具有当地特色的风景园林。

关键词: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探讨

参考文献

[1] 陈媛.探究基于地域特征的风景园林设计[J].低碳世界, 2018 (02) :191-192.

风景园林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本文将结合我国城市建设中风景园林施工管理现状,对其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进行分析研究,以促进风景园林施工

管理的发展提升,推动城市建设与发展进步。

【关键词】城市建设;风景园林;施工管理;存在问题;处理措施

Discussion on Problems and Measures in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Yao Yu-cheng,Mo Feng

(Zhejiang Southeast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Co., LtdHuzhouZhejiang313000)

Management development and promotion, promote urban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Key words】Urban construction;Landscape architecture;Construction management;Problems;Treatment measures

随着城市建设日益发展提升,生态建设和发展在城市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愈来愈突出,风景园林工程建设作为我国城市生态建设的重要一部分,其建设管理效果直接影响着城市生态建设与管理的效果,并且对于城市建设发展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尤其是近年来,城市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风景园林施工管理也成为风景园林建设发展中研究和关注的问题,对风景园林施工管理进行探讨、分析,有利于保证风景园林施工质量,对促进城市生态建设,具有积极作用和深远影响。

1. 我国风景园林施工建设现状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1风景园林施工建设现状分析。

风景园林施工建设属于城市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城市居民生态环保意识的不断加强,城市建设中对于生态建设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风景园林的施工建设,不仅有利于促进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提升,而且在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与水平方面也有积极作用。因此,在城市建设发展与生态建设提升的背景条件下,城市风景园林施工建设的数量以及规模都有很大程度的提升,从而导致风景园林施工建设中的管理内容和范围也进一步扩大,在城市发展中占据的地位作用越来越突出。尤其是在现阶

段的城市建设与发展中,对于风景园林建设的关注不断提升,成为国内风景园林施工建设的突出现状和特征。

1.2风景园林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情况分析。

结合上述我国城市建设中风景园林施工建设的现状,由于施工建设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增长,导致施工管理难度也进一步增强,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随之凸显,下文将对于风景园林施工管理中常见的几种问题情况进行总结分析,以在今后的管理中进行改进和完善。

1.3通常情况下,进行风景园林的施工管理主要包括对风景园林的施工准备管理以及施工现场管理、施工后期管理,其中,以施工现场管理为整个风景园林施工管理的最重要环节,主要是对于风景园林的施工建设工艺环节以及质量、施工人员等的管理为主,也是风景园林施工管理中的关键管理环节,容易在施工管理过程中出现问题。

(1)对土壤预处理的管理不当是较为常见的施工管理问题。通常情况下,进行风景园林的施工建设,土壤预处理是其施工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进行土壤预处理的施工管理,对于保证风景园林施工建设的顺利开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影响。但是当前风景园林施工中土壤预处理的实际情况,一些工程施工建设中并没有对土壤属性以及孔隙度等土壤肥力参数进行有效分析,因此导致土壤预处理不完善,影响风景园林苗木的生长,对于风景园林的施工建设效果产生极大影响。

(2)定点放线管理问题也是风景园林施工管理中较突出的问题。在风景园林施工建设中,定点放线是为了保障风景园林施工中苗木移栽的位置准确,因此,一旦定点放线施工及其管理出现问题,就会对于苗木移栽效果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到风景园林工程的施工建设质量与效果。尤其是在人行道旁实施的苗木移栽定点放线处理,一旦定点放线存在问题,不仅会影响到风景园林施工建设效果,而且还会对于城市地下管线布设产生相应的影响。

(3)栽植苗木的质量问题及栽植导致的质量问题,也是风景园林施工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风景园林施工管理中苗木质量问题对于风景园林的施工建设影响主要体现在,园林施工中进行栽种的苗木一旦存在质量问题,就会直接影响到栽种苗木的成活率和苗木养护工作。如果栽植苗木的质量不合格,不仅会影响到苗木栽植成活率,并且在后期的苗木维护管理中工作难度也会相应增大,因此苗木质量也是风景园林施工管理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在栽种苗木的质量得到保障的情況下,进行苗木种植的工艺方法或者是技术质量不合格,同样也会影响到苗术栽植成活率,增加后期苗木维护管理的工作难度,对于风景园林施工管理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

1.4还有,在风景园林的施工管理中,还存在有其他一系列突出的管理问题,主要表现为进行风景园林施工的准备工作不充分、施工现场管理存在问题、施工人员素质较低等,都会导致风景园林施工管理出现问题,从而影响风景园林施工建设质量和效果。

2. 风景园林施工管理问题的解决措施

针对上述风景园林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了避免对风景园林施工质量及效果产生影响,促进风景园林施工管理质量水平的提升。

(1)首先,应注意在进行风景园林的施工管理时,建立相关的风景园林施工建设监督机制。针对风景园林施工建设以及管理中出现的土壤预处理管理问题和苗木质量问题,对于土壤预处理和苗木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把握,避免导致风景园林管理问题的发生。比如,在进行土壤预处理管理中,可以通过土壤预处理抽检制度的建设,对于风景园林施工中的土壤以及苗木质量情况进行掌握了解,通过针对性的改善与控制管理,避免土壤问题影响风景园林苗木的成活生长质量。

(2)其次,应注意提升风景园林施工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以保证在风景园林施工中的苗木移栽与定点放线工作质量。通常情况下,在风景园林施工建设中,其施工开展的顺利性以及施工建设质量效果,和施工人员管理以及移栽苗木的选择使用之间有着很大的关联。因此必须注意通过加强对于风景园林施工队伍的建设管理,提升施工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以切实保障风景园林施工及管理质量。主要抓好以下几点:一是要强化对风景园林施工队伍的建设,园林施工管理者需要和施工人员经常进行沟通,管理纪律严格,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提高施工人员的工作效率,提升施工的质量。二是要做好全面而详细技术交底工作,一个设计图纸交到施工人员手里,应同时进行技术交底,设计人员应向施工人员详细介绍设计意图,以及施工中应特别注意的问题,使施工人员在施工放线前对整个绿化设计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三是苗木要确保健康,苗木是否健康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包括是否健壮、有无病虫害、根系是否相对完整、有没有根系腐烂情况,以保证风景园林施工中移栽苗木的成活率。举个实例:某风景园林施工中,在苗木移栽种植时由于对移栽苗木的质量控制与管理疏漏,导致移栽选择的绿化苗木中出现了少数的根系腐烂情况,再加上移栽施工人员的误栽,导致出现整行死亡的情况,幸好及时发现、及时补苗。因此,在风景园林施工中,应注意对苗木的选用进行严格把关,保证选用苗木的品种质量,以确保风景园林施工质量和效果。

(3)再次,应注意加大对风景园林工程项目的养护管理,实现对風景园林施工建设质量效果的保障。一般情况下,在进行风景园林工程项目的养护管理中,主要是以风景园林项目的杂草处理、植被修剪、卫生清洁、植被养护等为主,此外,对于一些建筑项目附属的风景园林施工建设来讲,还需要在建筑工程质量验收前进行风景园林施工建设的验收,以避免建筑工程施工建设完成后忽视对于风景园林的施工建设,以保证风景园林施工建设质量效果。

(4)还有,在风景园林的施工管理工作中,针对前期准备不够充分以及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不高、施工工艺技术相对落后等问题,在实际施工建设与管理过程中,应注意加强对施工现场以及施工过程的控制管理,同时应用科学发展观念意识进行施工管理指导,以避免风景园林施工管理问题的发生,保证风景园林施工建设质量和效果。其中,加强对风景园林施工现场以及施工过程的控制管理,就是要在对风景园林施工程序环节进行简化规范的基础上,加大施工管理的力度,以保证施工建设的顺利开展与实施。比如,在进行小型风景园林施工工程的施工建设管理中,可以通过“直线式”的管理模式,建立从上至下的垂直领导与管理指挥组织机构,实现其施工建设的管理和控制;而在进行一些较大规模的风景园林施工管理中,则可以通过矩阵式管理组织形式,设置建立工程项目施工建设管理部门,组织专业管理队伍和技术人员进行管理开展,以保证施工建设的质量和效率。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风景园林施工建设作为城市生态建设的重要一部分,对其施工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处理对策进行科学的分析,有利于提升风景管理施工管理水平,保证其施工建设质量和效果,这对于促进城市的生态建设和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和深远意义。

[

上一篇:园林专业论文下一篇:园林施工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