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安装施工总结范文

2023-08-10

电梯安装施工总结范文第1篇

1、施工图纸

2、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5-2001)

3、电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310-2002)

4、建筑抗震加固技术规程

5、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

二、施工准备

1、机械、工具准备 现场所需机具 电钻

2 气割

1 电焊机

4 垃圾清理车

1 卷扬机

1 灭火器

2 导链

2、材料准备 槽钢 钢板 膨胀螺栓 钢丝绳

JGJ116-98) GB7588) ((木方 木板 铁丝 焊条

三、施工工艺

1、施工工艺流程

材料进场、施工准备→测量放线→槽钢、钢板加工→钻孔、清孔→装钢板预理件→槽钢焊接→钢架焊接→防腐处理→全面检查→交接

2、施工工艺

(1)槽钢、钢板的加工,应根据实际尺寸制作,螺栓孔应按图示方法加工成孔。

(2)钢材表面处理:钢材表面用磨光机打磨,除去表面杂质、铁锈、油渍等物,喷或刷防锈漆三遍,安装前涂防锈底漆一遍,安装完毕涂防锈中漆一遍,防锈面漆一遍。钢材表面底层防锈漆处理后应存放在阴凉通风,防止日光直射,并杜绝火源。

(3)测量放线:严格按施工图纸、相关设计要求弹好墙体位置、螺栓孔位置、钢板、槽钢位置线,原则上每三层复测一次,减少测量误差。

(4)为方便施工,在满足安全文明施工前提下可用钢管、木方和木板搭设简易操作平台,搭设时应严格注意不接触、

2 碰撞电梯已完部分设施和各种构件。

(5)膨胀螺栓长度要根据现场实际尺寸量取、必须满足外露部分、满足电梯正常施工、安装、运行尺寸要求。 (6)焊接

1)焊接材料的选择应按照施工图的要求选用,并应具有质量证明书或检验报告。

2)各种焊条必须按不同类别、型号或牌号分别在不同位置存放。存放焊材的仓库要求通风良好、干燥,库内应设置温度计和湿度计。

3)施焊前应复查装配质量和焊区的处理情况,当不符合要求时,应修整合格后方可施焊。

4)对接接头、自动焊角接接头及要求全熔透的焊缝,应在焊道的两端设置引弧和引出板,其材质和坡口形式应与焊件相同。埋弧焊的引板引出焊缝长度应大于50mm,手工电弧焊和气体保护焊应大于20mm。焊后用气割切除引板,并修磨平整。

5)引弧应在焊道处,不得擦伤母材。

6)焊接时的起落弧点距焊缝端部宜大于10mm,弧坑应填满。

7)多层焊接宜连续施焊,注意各层间清理和检查,有缺陷要及时清除后再焊。

8)焊缝出现裂纹时要查清原因,订出返修工艺后再处理。

3 9)焊缝的返修应按返修工艺进行,同一部位的返修次数不宜超过两次。

10)雨雪天气时不得露天焊接。在四级以上风力下焊接,应采取防风措施。

五、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1、使用的原材料技术性能、强度、品种必须符合规范要求,并有出厂合格证,规定试验项目必须符合标准。

2、开工前,相关的工程技术人员必须对各施工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3、根据材料计划及不同施工阶段的材料用量,确定材料供应源、保证材料质量,同时必须满足施工要求。

4、根据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合理组织劳动力,按不同的施工顺序配足相应的各工程操作工人,并及时做好上岗前各工种的“三级”安全教育工作。

5、现场严格按照消防要求配备灭火器,乙炔、氧气的存放必须满足安全距离要求。

6、墙体钻孔严禁破坏主体结构钢筋。

7、因工程施工工期紧,各不同专业施工队之间的穿插作业多,施工过程应加强与其它专业队伍施工的协调工作。

8、施工现场配备专来技术人员负责现场安全生产责任的落实,施工过程中不得擅自防场。

9、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10、电梯安装前,每层门同设1.2米的安全保护围挡。并保证有足够的强度,为了预防建筑物内施工人员从电梯井门洞口无意中跌入井道发生伤亡事故,杜绝彵工人员在门洞口附进施工时的安全隐患,安全围挡应从底层向上延伸,采用木方在电梯门洞口用铁丝绑牢,并用多层板钉牢。

11、电梯安装工程,施工人员在没有安装该层电梯门之前不得拆除该层安全保护围挡。安全保护围挡装有提醒人们注意的警示性标语。

12、施工过程严格做到工完场清,按规范要求做好现场的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六、成品保护

1、对全体操作人员进行成品保护教育,并在施工现场张贴宣传标语,使操作人员牢固树立成品保护意识。

2、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合理安排工序穿插,避免因工序安排不合理而发生的相与污染和破坏,制定详结合理的工序交接制度,将成品保护责任落实到人。

3、加工好半成品进入工作后,应妥善保管,安排专人管理。

电梯安装施工总结范文第2篇

二、限速器安全钳联动试验必须符合下列规定:1.限速器与安全钳电气开关在联动试验中必须动作可靠,且应使驱动主机立即制动;2.对瞬时式安全钳,轿厢应载有均匀分布的额定载重量;对渐进式安全钳,轿厢应载有均匀分布的125%额定载重量。当短接限速器及安全钳电气开关,轿厢以检修速度下行,人为使限速器机械动作时,安全钳应可靠动作,轿厢必须可靠制动,且轿底倾斜度不应大于5%。

三、层门与轿门的试验必须符合下列规定:1.每层层门必须能够用三角钥匙正常开启;2.当一个层门或轿门(在多扇门中任何一扇门)非正常打开时,电梯严禁启动或继续运行。

四、曳引式电梯的曳引能力试验必须符合下列规定:1.轿厢在行程上部范围空载上行及行程下部范围载有125%额定载重量下行,分别停层3次以上,轿厢必须可靠地制停(空载上行工况应平层)。轿厢载有125%额定载重量以正常运行速度下行时,切断电动机与制动器供电,电梯必须可靠制动。2.当对重完全在缓冲器上,且驱动主机按轿厢上行方向连续运转时,空载轿厢严禁向上提升。

五、曳引式电梯的平衡系数应为0.4—0.5。

六、电梯安装后应进行运行试验;轿厢分别在空载、额定载荷工况下,按产品设计规定的每小时启动次数和负载持续率各运行1000次(每天不少于8h),电梯应运行平稳、制动可靠、连续运行无故障。

七、噪声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1.机房噪声:对额定速度小于等于4m/s的电梯,不应大于80dB(A);对额定速度大于4m/s,不应大于85dB(A)。2.乘客电梯和病床电梯运行中轿内噪声:对额定速度小于等于4m/s的电梯,不应大于55dB(A);对额定速度大于4m/s的电梯,不应大于60dB(A)。3.乘客电梯和病床电梯的开关门过程噪声不应大于65dB(A)。

八、平层准确度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1.额定速度小于等于0.63m/s的交流双速电梯,应在+15mm的范围内;2.额定速度大于0.632m/s且小于等于1.0m/s交流双速电梯,应在+30mm的范围内;3.其他调速方式的电梯,应在+15mm的范围内。

九、运行速度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当电源为额定频率和额定电压、轿厢载有50%额定载荷时,向下行至行程中段(除去加速加减速段)时的速度,不应大于额定速度的105%,且不应小于额定速度的92%。

电梯安装施工总结范文第3篇

SZDB/Z

SZDB/Z 20—2009

SZDB/Z XXXX 深圳市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

电梯安装改造大修工程 施工方案编制规范

XXXXX发布 XXXX实施 2009-05-19发布 2009-09-01实施

深圳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SZDB/Z 20—2009

目 录

前 言·····································································Ⅱ 1 范围···································································1 2 术语和定义·····························································1 3 编制要求 ····························································· 2 4 内容要素······························································ 2 4.1 编制依据····························································· 2 4.2 工程概况····························································· 3 4.3 施工规划 ·····························································3 4.4 施工准备 ·····························································3 4.5 施工方法 ·····························································5 4.6 质量检验 ·····························································5 4.7 安全管理 ·····························································6

I

SZDB/Z 20—2009

前 言

施工方案是保证施工质量、保障施工安全、确保施工进度、控制施工成本、指导施工工艺具体实施的技术性文件。鉴于目前电梯施工方案内容形式各异,编制质量参差不齐,为规范施工方案的编制形式和内容,特制定本指导性技术文件。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由深圳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并归口。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主要起草单位:深圳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处、深圳市特种设备安全检验研究院、深圳市特种设备行业协会。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主要起草人:程学源、刘玉歆、梁广炽、刘佳、汪青根、刘锡奎、林铄众、庄小雄、王定成。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为首次发布。 II

SZDB/Z 20—2009

电梯安装改造大修工程施工方案编制规范

1 范围

1.1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规定了电梯安装改造大修工程施工方案编制要求和内容要素。 1.2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适用于曳引式电梯(含杂物电梯)、液压电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等安装、改造、大修工程施工方案的编制。

1.3 编制单位可在本规范基础上结合工程实际增加相应内容。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2.1 电梯安装工程

在建筑物或构架内将具有产品质量合格证明的电梯产品装配成整机至交付使用的施工过程。包括吊装、安装、调试、检验、移交等过程。 2.2 电梯改造、大修工程

指按照国务院特种设备监督管理部门关于电梯施工类别划分的规定,对已在政府部门注册的电梯进行更新、调整部件或者改变主要参数的施工过程。 2.3 施工方案

指以电梯安装、改造、大修工程为对象进行施工方法分析,并对施工过程中所需人员、材料、设备、工艺进行详细部署,从而保证质量并实现安全文明施工的具体文件。 2.4 电梯施工单位

在工地或者使用现场进行电梯安装、改造、大修工程施工的单位。 2.5 技术交底

主要针对某个工程的概况、施工内容、施工工艺、质量控制点、安全控制点、验收要求等方面对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或施工人员进行的书面性交底材料。 2.6 成品保护

指成品在施工前、施工时、施工后所进行的必要防护,如防止火、水、污染、坠落、撞击、倒塌等,避免成品遭到破坏。成品不仅指竣工后的整台电梯,也指施工过程中每道工序所安装的电梯部件。 3 编制要求

1 SZDB/Z 20—2009

3.1 编制原则

3.1.1 应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以及技术经济政策的要求。 3.1.2 内容应涵盖施工全过程,并应体现科学性、先进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3.1.3 方案应体现安全可靠、保证质量、易于操作、便于施工、确保进度、降低成本。 3.1.4 积极应用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 3.2 文件格式要求

3.2.1 施工方案应装订成册,封面上需标明工程名称、工程地点、施工单位、编制单位、编写人、审核人、批准人和编制、审核、批准的日期。配套工艺文件、标准规范等应分册装订。 3.2.2 施工方案需详细编制一个总目录,列出施工方案及配套文件的名称。 3.3 编制程序

3.3.1施工方案应由具有2年以上电梯施工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编制, 编制人员应具有助理工程师或以上职称。

3.3.2 施工方案应由具有3年以上电梯施工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审核,审核人员应具有工程师或以上职称。

3.3.3 施工方案须经电梯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批准后方可实施。 3.3.4 施工过程中如发现方案需要进行修改,须重新经过审核与批准。 4 内容要素 4.1 编制依据

4.1.1 施工方案应列明施工所依据的有关文件。包括:

a)含有技术条件要求的招标文件或销售、安装、改造、大修合同;

b)与电梯相关的建筑施工图纸及其编号、批准日期。施工图纸包括建筑物电梯布置图、电梯井道图、标明电梯层站标高的图纸等。

4.1.2 施工方案应列明施工所涉及的标准、安全技术规范的名称及其编号。

4.1.3 施工方案应列明施工所涉及的工艺文件的名称、编号、制定单位和实施日期。工艺文件一般包括:

a) 安装工艺手册; b) 调试手册; c) 维修保养手册;

d) 机房布置图、井道布置图; e) 部件安装图; f) 电气图;

g) 液压系统原理图(如有); h) 设备仪器作业指导书; i) 安全手册; j) 检验手册; k) 其它。

4.1.4 施工方案应列明施工单位的资质等级、相关业绩以及具有代表性的工程案例。

SZDB/Z 20—2009 4.2 工程概况

施工方案应对下列情况进行说明:

a)工程基本情况。包括工程名称、工程地点、电梯购买单位或使用单位、施工合同编号、电梯数量、内部编号及改造大修的电梯注册编号、计划开工日期和完工日期;

b)电梯基本参数。包括类型、型号、速度、层站数、额定载重量、提升高度、倾角、梯级宽度、主机和控制柜布置方式及改造前后的参数变化等;

c)井道和机房型式与尺寸; d)工程特殊情况。 4.3 施工规划 4.3.1 组织架构

施工方案应明确工程管理架构,列明项目安全管理责任人和相关人员名单。可采用框图形式表示。 4.3.2 工程目标

施工方案应明确下列目标,并应量化: a) 质量目标;

b) 工期目标。包括总体目标和分段目标,目标应具体分解到每台电梯; c) 文明施工目标。包括奖惩指标;

d) 安全目标。包括人员伤亡事故、火灾事故、卫生事故、机电设备事故等指标; 4.3.3 施工协调管理

施工方案中应列明与相关的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土建施工单位、使用管理单位的联系方式和沟通方法。 4.4 施工准备 4.4.1 工作流程

施工方案应明确施工准备的工作流程。可采用流程图表示。 4.4.2 工作内容

4.4.2.1 施工方案应列明安装工程、改造和大修工程前期准备的工作内容。 4.4.2.1 安装工程:

a) 机房和井道建筑工程勘查验收; b) 现场施工人员安置;

c) 脚手架按相关规范搭设和验收; d) 施工用电架设;

e) 电梯设备到达工地及保管情况; f) 土建总体进度及施工管理情况; g) 现场总包单位施工安全管理要求;

h) 确认具备向政府部门办理电梯施工告知的必要材料。 4.4.2.2 改造和大修工程: a) 确认具备向政府部门办理电梯施工告知的必要材料; b) 使用单位对现场施工时间的特殊要求;

3 SZDB/Z 20—2009

c) 施工对周围环境、设施影响的评估及采取的措施。 4.4.3 技术准备

4.4.3.1 施工方案应包括下列技术准备:

a) 了解国家有关法规和标准的要求;了解相关单位需履行的法律义务,包括购买合格的产品、具有合法的施工资质及施工告知手续的办理等;

b) 熟悉图纸,按电梯的型式、规格准备相应标准、工艺文件、自检规程等; c) 办理施工人员用工手续,备齐相应有效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 d) 备齐施工所需计量、测量器具;

e) 制定质量保证措施。包括材料进场管理措施、工程质量管理控制措施、施工操作管理措施、施工技术资料管理措施等;

f) 制定安全保证措施。包括组织管理措施、临时用电管理措施、井道门洞防坠落安全措施、现场消防管理措施、施工机具管理措施等;

g) 制定文明施工措施。包括环境保护措施、生活卫生管理措施、施工现场卫生管理措施等。

4.4.3.2 施工方案应规定施工单位在施工人员进场前对包括吊装人员在内的所有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并记录存档。技术交底的主要内容包括:

a) 工程概况; b) 工程目标;

c) 施工技术、材料、机具、人员及作业条件准备; d) 执行工艺; e) 检验标准; f) 成品保护; g) 安全措施; h) 文明施工措施;

i) 本工程具有的特殊工艺或其它施工要求。

4.4.3.3 如果采用井道无脚手架施工代替传统的井道搭设脚手架施工的工艺,施工方案还应有对参与井道内施工的所有人员进行无脚手架施工工艺技术交底的要求。 4.4.4 施工进度计划

4.4.4.1 施工方案应明确工程施工进度计划。

4.4.4.2 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应考虑到,应反映从施工准备开始,直到工程移交给用户为止的全部施工过程的施工顺序、施工持续时间、工序相互衔接和穿插的情况,包括工程中每一台电梯的施工时间、进度、完工日期及各电梯工程小组之间的衔接、穿插、平行搭接等关系。 4.4.4.3 施工进度计划应明确施工所需辅助材料名称、数量及其进场时间。 4.4.4.4 应明确施工主要机具名称、数量及使用时间。可用计划表表示。

4.4.4.5 施工进度计划应明确工程各工种配置情况、数量及其进场时间。可用表格表示。 4.4.4.6 施工进度计划应能反映出电梯工程与土建工程进程的配合关系。

4.4.4.7 施工进度计划应明确保证施工进度计划实施的技术、劳动力、材料、机具及管理等各项措施。

SZDB/Z 20—2009 4.5 施工方法

4.5.1 施工方案应明确电梯安装、改造或大修工程的施工工序,可用流程图表示。 4.5.2 工程项目如果存在不同制造厂家生产的不同品牌电梯,或同一制造厂家生产的不同类型的电梯,施工方案应对不同电梯采用的不同施工方法有详细的叙述。 4.5.3 施工方法应涵盖下述内容: 4.5.3.1 安装施工:

a) 设备吊装; b) 设备安装; c) 调试; d) 检验。

4.5.3.2 改造或大修施工方法需涵盖电梯从停止使用到验收检验合格的全过程。 4.5.4 施工方法的表述可采用下列形式之一:

a) 安装、大修应按电梯制造厂家现行的安装、维修工艺文件执行; b) 改造应按施工单位现行的改造工艺文件执行;

c) 按照施工工序,对施工过程中所有设备的安装、改造或大修方法进行表述; d) 工艺文件应说明名称、编制单位、编制日期、批准人及实施日期。

4.5.5 对于不能按照电梯制造厂家安装工艺执行的特殊工序,应制定专项施工措施。如大型主机的吊装措施等。

4.5.6 施工方案应该明确电梯安装、改造或大修各个阶段所需具备的作业条件。 4.6 质量检验

4.6.1 施工方案应明确质量检验应该涵盖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 4.6.1.1 电梯安装工程:

a) 井道土建工程验收; b) 脚手架验收; c) 安装过程检验; d) 关键工序检验; e) 完工自检; f) 调试; g) 交接验收; h) 政府监督检验。 4.6.1.2 改造或大修工程:

a) 脚手架验收;(需要搭设井道脚手架的); b) 更换或者增加部件的安全性能、功能的检验; c) 调试前自检; d) 调试; e) 交接验收; f) 政府监督检验。

4.6.2 施工方案应明确工程执行的检验要求、架构以及组织形式。

5 SZDB/Z 20—2009

4.6.3 施工方案应明确工程中各项检验执行的检验标准、方法以及实施检验的单位、部门。 4.6.4 工程项目如果存在不同制造厂家生产的不同品牌电梯,或同一制造厂家生产的不同类型的电梯,施工方案均需对不同电梯采用的不同检验方法有详细的叙述。 4.7 安全管理

4.7.1 施工方案应明确工程的安全管理组织架构、管理职责及该工程的安全管理直接责任人和安全检查人。

4.7.2 施工方案应明确采用的各种安全措施,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设备的不安全状态和环境的不安全因素。

电梯安装施工总结范文第4篇

SZDB/Z

SZDB/Z 20—2009

SZDB/Z XXXX 深圳市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

电梯安装改造大修工程 施工方案编制规范

XXXXX发布 XXXX实施 2009-05-19发布 2009-09-01实施

深圳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SZDB/Z 20—2009

目 录

前 言·····································································Ⅱ 1 范围···································································1 2 术语和定义·····························································1 3 编制要求 ····························································· 2 4 内容要素······························································ 2 4.1 编制依据····························································· 2 4.2 工程概况····························································· 3 4.3 施工规划 ·····························································3 4.4 施工准备 ·····························································3 4.5 施工方法 ·····························································5 4.6 质量检验 ·····························································5 4.7 安全管理 ·····························································6

I

SZDB/Z 20—2009

前 言

施工方案是保证施工质量、保障施工安全、确保施工进度、控制施工成本、指导施工工艺具体实施的技术性文件。鉴于目前电梯施工方案内容形式各异,编制质量参差不齐,为规范施工方案的编制形式和内容,特制定本指导性技术文件。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由深圳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并归口。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主要起草单位:深圳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处、深圳市特种设备安全检验研究院、深圳市特种设备行业协会。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主要起草人:程学源、刘玉歆、梁广炽、刘佳、汪青根、刘锡奎、林铄众、庄小雄、王定成。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为首次发布。 II

SZDB/Z 20—2009

电梯安装改造大修工程施工方案编制规范

1 范围

1.1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规定了电梯安装改造大修工程施工方案编制要求和内容要素。 1.2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适用于曳引式电梯(含杂物电梯)、液压电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等安装、改造、大修工程施工方案的编制。

1.3 编制单位可在本规范基础上结合工程实际增加相应内容。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2.1 电梯安装工程

在建筑物或构架内将具有产品质量合格证明的电梯产品装配成整机至交付使用的施工过程。包括吊装、安装、调试、检验、移交等过程。 2.2 电梯改造、大修工程

指按照国务院特种设备监督管理部门关于电梯施工类别划分的规定,对已在政府部门注册的电梯进行更新、调整部件或者改变主要参数的施工过程。 2.3 施工方案

指以电梯安装、改造、大修工程为对象进行施工方法分析,并对施工过程中所需人员、材料、设备、工艺进行详细部署,从而保证质量并实现安全文明施工的具体文件。 2.4 电梯施工单位

在工地或者使用现场进行电梯安装、改造、大修工程施工的单位。 2.5 技术交底

主要针对某个工程的概况、施工内容、施工工艺、质量控制点、安全控制点、验收要求等方面对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或施工人员进行的书面性交底材料。 2.6 成品保护

指成品在施工前、施工时、施工后所进行的必要防护,如防止火、水、污染、坠落、撞击、倒塌等,避免成品遭到破坏。成品不仅指竣工后的整台电梯,也指施工过程中每道工序所安装的电梯部件。 3 编制要求

1 SZDB/Z 20—2009

3.1 编制原则

3.1.1 应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以及技术经济政策的要求。 3.1.2 内容应涵盖施工全过程,并应体现科学性、先进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3.1.3 方案应体现安全可靠、保证质量、易于操作、便于施工、确保进度、降低成本。 3.1.4 积极应用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 3.2 文件格式要求

3.2.1 施工方案应装订成册,封面上需标明工程名称、工程地点、施工单位、编制单位、编写人、审核人、批准人和编制、审核、批准的日期。配套工艺文件、标准规范等应分册装订。 3.2.2 施工方案需详细编制一个总目录,列出施工方案及配套文件的名称。 3.3 编制程序

3.3.1施工方案应由具有2年以上电梯施工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编制, 编制人员应具有助理工程师或以上职称。

3.3.2 施工方案应由具有3年以上电梯施工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审核,审核人员应具有工程师或以上职称。

3.3.3 施工方案须经电梯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批准后方可实施。 3.3.4 施工过程中如发现方案需要进行修改,须重新经过审核与批准。 4 内容要素 4.1 编制依据

4.1.1 施工方案应列明施工所依据的有关文件。包括:

a)含有技术条件要求的招标文件或销售、安装、改造、大修合同;

b)与电梯相关的建筑施工图纸及其编号、批准日期。施工图纸包括建筑物电梯布置图、电梯井道图、标明电梯层站标高的图纸等。

4.1.2 施工方案应列明施工所涉及的标准、安全技术规范的名称及其编号。

4.1.3 施工方案应列明施工所涉及的工艺文件的名称、编号、制定单位和实施日期。工艺文件一般包括:

a) 安装工艺手册; b) 调试手册; c) 维修保养手册;

d) 机房布置图、井道布置图; e) 部件安装图; f) 电气图;

g) 液压系统原理图(如有); h) 设备仪器作业指导书; i) 安全手册; j) 检验手册; k) 其它。

4.1.4 施工方案应列明施工单位的资质等级、相关业绩以及具有代表性的工程案例。

SZDB/Z 20—2009 4.2 工程概况

施工方案应对下列情况进行说明:

a)工程基本情况。包括工程名称、工程地点、电梯购买单位或使用单位、施工合同编号、电梯数量、内部编号及改造大修的电梯注册编号、计划开工日期和完工日期;

b)电梯基本参数。包括类型、型号、速度、层站数、额定载重量、提升高度、倾角、梯级宽度、主机和控制柜布置方式及改造前后的参数变化等;

c)井道和机房型式与尺寸; d)工程特殊情况。 4.3 施工规划 4.3.1 组织架构

施工方案应明确工程管理架构,列明项目安全管理责任人和相关人员名单。可采用框图形式表示。 4.3.2 工程目标

施工方案应明确下列目标,并应量化: a) 质量目标;

b) 工期目标。包括总体目标和分段目标,目标应具体分解到每台电梯; c) 文明施工目标。包括奖惩指标;

d) 安全目标。包括人员伤亡事故、火灾事故、卫生事故、机电设备事故等指标; 4.3.3 施工协调管理

施工方案中应列明与相关的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土建施工单位、使用管理单位的联系方式和沟通方法。 4.4 施工准备 4.4.1 工作流程

施工方案应明确施工准备的工作流程。可采用流程图表示。 4.4.2 工作内容

4.4.2.1 施工方案应列明安装工程、改造和大修工程前期准备的工作内容。 4.4.2.1 安装工程:

a) 机房和井道建筑工程勘查验收; b) 现场施工人员安置;

c) 脚手架按相关规范搭设和验收; d) 施工用电架设;

e) 电梯设备到达工地及保管情况; f) 土建总体进度及施工管理情况; g) 现场总包单位施工安全管理要求;

h) 确认具备向政府部门办理电梯施工告知的必要材料。 4.4.2.2 改造和大修工程: a) 确认具备向政府部门办理电梯施工告知的必要材料; b) 使用单位对现场施工时间的特殊要求;

3 SZDB/Z 20—2009

c) 施工对周围环境、设施影响的评估及采取的措施。 4.4.3 技术准备

4.4.3.1 施工方案应包括下列技术准备:

a) 了解国家有关法规和标准的要求;了解相关单位需履行的法律义务,包括购买合格的产品、具有合法的施工资质及施工告知手续的办理等;

b) 熟悉图纸,按电梯的型式、规格准备相应标准、工艺文件、自检规程等; c) 办理施工人员用工手续,备齐相应有效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 d) 备齐施工所需计量、测量器具;

e) 制定质量保证措施。包括材料进场管理措施、工程质量管理控制措施、施工操作管理措施、施工技术资料管理措施等;

f) 制定安全保证措施。包括组织管理措施、临时用电管理措施、井道门洞防坠落安全措施、现场消防管理措施、施工机具管理措施等;

g) 制定文明施工措施。包括环境保护措施、生活卫生管理措施、施工现场卫生管理措施等。

4.4.3.2 施工方案应规定施工单位在施工人员进场前对包括吊装人员在内的所有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并记录存档。技术交底的主要内容包括:

a) 工程概况; b) 工程目标;

c) 施工技术、材料、机具、人员及作业条件准备; d) 执行工艺; e) 检验标准; f) 成品保护; g) 安全措施; h) 文明施工措施;

i) 本工程具有的特殊工艺或其它施工要求。

4.4.3.3 如果采用井道无脚手架施工代替传统的井道搭设脚手架施工的工艺,施工方案还应有对参与井道内施工的所有人员进行无脚手架施工工艺技术交底的要求。 4.4.4 施工进度计划

4.4.4.1 施工方案应明确工程施工进度计划。

4.4.4.2 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应考虑到,应反映从施工准备开始,直到工程移交给用户为止的全部施工过程的施工顺序、施工持续时间、工序相互衔接和穿插的情况,包括工程中每一台电梯的施工时间、进度、完工日期及各电梯工程小组之间的衔接、穿插、平行搭接等关系。 4.4.4.3 施工进度计划应明确施工所需辅助材料名称、数量及其进场时间。 4.4.4.4 应明确施工主要机具名称、数量及使用时间。可用计划表表示。

4.4.4.5 施工进度计划应明确工程各工种配置情况、数量及其进场时间。可用表格表示。 4.4.4.6 施工进度计划应能反映出电梯工程与土建工程进程的配合关系。

4.4.4.7 施工进度计划应明确保证施工进度计划实施的技术、劳动力、材料、机具及管理等各项措施。

SZDB/Z 20—2009 4.5 施工方法

4.5.1 施工方案应明确电梯安装、改造或大修工程的施工工序,可用流程图表示。 4.5.2 工程项目如果存在不同制造厂家生产的不同品牌电梯,或同一制造厂家生产的不同类型的电梯,施工方案应对不同电梯采用的不同施工方法有详细的叙述。 4.5.3 施工方法应涵盖下述内容: 4.5.3.1 安装施工:

a) 设备吊装; b) 设备安装; c) 调试; d) 检验。

4.5.3.2 改造或大修施工方法需涵盖电梯从停止使用到验收检验合格的全过程。 4.5.4 施工方法的表述可采用下列形式之一:

a) 安装、大修应按电梯制造厂家现行的安装、维修工艺文件执行; b) 改造应按施工单位现行的改造工艺文件执行;

c) 按照施工工序,对施工过程中所有设备的安装、改造或大修方法进行表述; d) 工艺文件应说明名称、编制单位、编制日期、批准人及实施日期。

4.5.5 对于不能按照电梯制造厂家安装工艺执行的特殊工序,应制定专项施工措施。如大型主机的吊装措施等。

4.5.6 施工方案应该明确电梯安装、改造或大修各个阶段所需具备的作业条件。 4.6 质量检验

4.6.1 施工方案应明确质量检验应该涵盖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 4.6.1.1 电梯安装工程:

a) 井道土建工程验收; b) 脚手架验收; c) 安装过程检验; d) 关键工序检验; e) 完工自检; f) 调试; g) 交接验收; h) 政府监督检验。 4.6.1.2 改造或大修工程:

a) 脚手架验收;(需要搭设井道脚手架的); b) 更换或者增加部件的安全性能、功能的检验; c) 调试前自检; d) 调试; e) 交接验收; f) 政府监督检验。

4.6.2 施工方案应明确工程执行的检验要求、架构以及组织形式。

5 SZDB/Z 20—2009

4.6.3 施工方案应明确工程中各项检验执行的检验标准、方法以及实施检验的单位、部门。 4.6.4 工程项目如果存在不同制造厂家生产的不同品牌电梯,或同一制造厂家生产的不同类型的电梯,施工方案均需对不同电梯采用的不同检验方法有详细的叙述。 4.7 安全管理

4.7.1 施工方案应明确工程的安全管理组织架构、管理职责及该工程的安全管理直接责任人和安全检查人。

4.7.2 施工方案应明确采用的各种安全措施,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设备的不安全状态和环境的不安全因素。

电梯安装施工总结范文第5篇

1. GB7588-2003 《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

2. GB16899-1997 《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制造及安装安全规范》 3. GB/T10058-1997 《电梯技术条件》 4. GB/T10059-1997 《电梯试验方法》

5. GB/T12974-91 《交流电体电动机通用技术条件》 6. GB/T13435-92 《电梯曳引机》 7. GB8903-88 《电梯用钢丝绳》

8. GB/T7025-1997 《电梯主要参数及轿厢、井道、机房的形式及尺寸》 9. JG5009-92 《电梯操作装置、信号及附件》 10. JG/T5010-92 《住宅电梯的配置和选择》 11. JG5071-1996 《液压电梯》 12. JG5072.1-1996 《电梯T型导轨》 13. JG5072.1-1996 《电梯T型导轨检验规格》 14. JG5073-1996 《电梯对重用空心导轨》 15. GA109-1995 《电梯层门耐火试验方法》 16. YB/T5198-93 《电梯钢丝绳用钢丝》

17. JB/T8545-1997 《自动扶梯梯级链附件和链轮》

18. GB5013-1997 《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橡皮绝缘电缆》 19. GB5013-1997 《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聚氨乙烯绝缘电缆》 20. GB10060-93 《电梯安装和验收规范》

21. GB50182-93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梯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22. GB50310-2002 《电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23. GB50300-2001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24. DB11/040-94 《电梯维修技术要求》

25. 建安(1994)677号 《关于加强电梯管理的暂行规定》 26.满足EN、CE标准

27.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认证 产品安装服务措施、质量安全保证措施

一、工程概况:

1、 项目名称:北京服装学院艺术教学楼工程

2、 电梯数量:6台

3、 项目情况:新梯安装、调试及验收。

二、施工前准备工作:

1、 认真审核新图纸核实各部位尺寸,对与图纸不符合的问题采取措施。

2、 组织施工人员认真学习有关国标和施工方案及技术、安全措施。

3、 准备安全标语、安全护栏及井道照明,以免发生安全事故。

4、 配合业主进行开箱点件工作,认真记录。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反映,协商解决。点件完毕及时入库,码放整齐,妥善保管。

5、 施工现场用房应由业主提供约40平米左右的库房一间,要求门窗牢固,为防止部件丢失。

6、 本工程技术措施执行国家GB7588-200

3、GB10059-9

7、GB10059-9

8、GB10060-9

3、GB50182-93。

三、施工过程及方法:

1、 土建根据图纸搭设施工用脚手架:

(1) 脚手架搭设符合《建筑安装工程脚手架安装操作规程》及电梯安装时各部位所需的尺寸要求。 (2) 脚手架板两端探出排管150~200mm,并与排管用8#铅丝绑牢,不准有探头板。脚手架安全载荷不小于270kg/平米。

(3) 脚手架排管间距为1700mm左右为宜,为便于安装每层厅门地坎下方600mm为一档排管。并在两排管中间加一横杆,便于施工中上下攀登,每层架管对角抵靠井道壁。

2、 新的电梯运至现场。

3、开箱点件、核对数量。

4、主机吊运:

5、测量井道,放基准线:

(1) 按照图纸进行放线,放线时注意尽量考虑原预埋位置; (2) 安装的上下样板线的各位置尺寸误差小于1mm;

(3) 根据厅门线和厂家图纸对电梯的厅门尺寸和呼梯、层显位置进行标识,以便安装 厅门时进

行剔凿。

6、导轨支架的安装;

7、导轨的安装;

8、厅门安装;

9、机房设备安装;

10、组装轿厢和对重;

11、钢丝绳;

12、装轿门门机和轿顶设备;

13、安装限速器和缓冲器;

14、电气部分安装;

15、拆除井道脚手架;

16、试车程序和注意事项;

(1) 检查电梯井道有无异物和检查机房和电梯设备是否影响电梯调试(调节主机报闸间隙); (2) 慢车调试:确定电机旋转方向,用手点动,使其旋转方向与箭头标识相符,检查有无噪音,电源有无异常,在再次检查轿厢、地坎、门框、开门机与设备和建筑物无障碍物后,方可进行慢车运行安装井道部件,开车时人员应站在轿顶安全处,并且开车时应三呼三应。 (3) 快车调试:检查限位、极限、平层、门锁、急停等性能,符合要求。由调试人员进行空载、半载、满载和超载的试运行,要遵守调试人员的指导,调试期间相互呼应,防止意外。 四) 施工进度计划:(安装进场前应由安装现场管理向业主提供施工进度表) 五) 质量保障体系措施:

(1) 本工程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ISO9002质量保证体系要求对安装全过程实行有效的质量控制; (2) 严格执行有关施工与验收规范、规程等技术规格,严禁颠倒工序,减少质量通病; (3) 接受各级质量执法机关部门的质量监督、接受建设单位及工程监理的监督指导;

(4) 强化施工人员质量意识,严格执行工艺标准,严格按照图纸施工,认真贯彻施工方案,技术安全交底。

(5) 施工中的设备、材料及半成品的质量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条件,在进入现场时应进行检验确定其质量和性能后方可使用。 (6) 安装过程中应严格执行自检、互检,按照公司ISO9002质量体系要求对电梯全过程进行过程检查,力争把质量问题消灭在萌芽中。

(7) 各项安装记录和检验记录,评估报告要根据施工进度如实填写,并予以保留。 六)安全生产技术措施:

1、 认真执行公司《安全交底》和《施工方案》的有关内容,严禁违章作业;

2、 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的政策、方针、法令、法规;

3、 现场施工用火,应清理周围的易燃物,设专人看火,并准备好消防灭火用具,电焊作业前确认有无火灾隐患,作业后清理现场。

4、 电梯厅门门锁必须起作用,厅外不能将门扒开。

5、 严格检查井道脚手架板,不能有探头板。不合格的应在处理后再施工。

6、 井道内要有足够的照明,电压不超过36V;

7、 井道内施工尽量避免交叉作业,如需要时一定上下呼应配合,防止落物伤人;

8、 使用电动工具必须装有漏电开关,且性能可靠,所有电动工具的电源必须是正式插头,严禁二龙吐须;

9、 在工作过程中严禁酒后作业;

10、坚持每月二次的安全会议,并结合实际工作,作好记录;

11、 在吊装设备时,先要检查吊具、大绳、钢丝绳等吊装用具,吊装点应牢固可靠,吊运过程中,统一指挥,注意配合。防止起吊设备挤压,撬棍滑脱伤人和滚杠压伤手、脚。

12、 电梯试车期间,严禁无关人员进入电梯,严禁载人、载物,施工人员开车前必须三呼三应,互相配合,防止发生伤亡事故。

13、 施工人员在作业期间应遵守劳动纪律,工作中统一着装;

14、 大、中型机具、手持电动工具等不准带病使用,电焊机要有二次保护。

15、 长型部件及材料禁止立放,防止倾倒伤人;

16、 梯井临时灯线、把线要随时整理,带电部分严禁与钢丝绳接触,电焊把线必须双线到位,不能借路使用;

17、 抬扛设备材料要相互配合好,设备要绑牢,轻抬轻放,注意保护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

18、施工人员进场后,施工员必须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编写安全、技术交底;

19、安装过程中,现场安全标识明确,井道必须有防护栏和警示标语; 七)成品保护具体措施:

(1) 电梯部件妥善放置、严防变形;

(2) 设备成品、半成品入库保管,防止被盗、丢失、损坏; (3) 厅门关闭,厅门安装时的保护膜保留;

(4) 库房设备码放整齐,要有防潮、防火、防盗、防尘措施; (5) 呼梯、层显的插头面板应最后安装,防止丢失损坏; (6) 装箱单、图纸等有关资料要妥善保存;

(7) 安装过程中要精心施工,轻拿轻放,严防设备部件损坏; (8) 主机和控制柜安装就位后应加盖防尘罩; (9)每天工作完毕后应保持现场清洁; 八)环保工作:

(1) 环保工作应按照业主的要求执行;

上一篇:建筑节能施工总结下一篇:边坡支护施工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