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写作观课报告范文

2023-05-11

初中语文写作观课报告范文第1篇

——写作教学

(一)新课标中关于写作的要求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以人为本; 真正的素质教育的基础) 一至五级应达到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目标总体描述和专项目标描述中关于写作的描述。

一级:能书写字母和单词 (能正确书写字母和单词) 二级:能根据图片或提示写简单的句子

1)能模仿范例写句子;

2)能写出简单的问候语;

3)能根据要求为图片、实物等写出简短的标题或描述;

4)能基本正确地使用大小写字母和标点符号。 三级:能参照范例或借助图片写出简单的句子

1)能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2)能使用简单的图表和海报等形式传达信息;

3)能参照范例写出或回复简单的问候和邀请;

4)能用短语或句子描述系列图片,编写简单的故事。 四级:能写便条和简单的书信

1)能五确使用标点符号;

2)能用词组或简单句为自己创作的图片写出说明;

3)能写出简短的文段,如简单的指令、规则;

4)能在教师的帮助下或以小组讨论的方式起草和修改作文。

初一学生的写作水平基本达到达到了一至四级的要求。大多数的学生能正确规范地书写字母和单词,能根据作文要求,理解写作题材,然后按各类题材格式进行写作。在写作中,基本能使用简单的短语和句子来进行描述。在作文的修改中,学生基本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在小组讨论中完成修改。

(二)学生在写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从学生层面分析:

1. 缺乏自信。学生中有不少人对英语写作感到头疼,存在着恐惧心理,总是担心自己写不好,越是担心就越不敢下笔。

2. 拼写错误。英语写作中,大小写、标点符号和单词拼写错误占了一定比例,这说明学生英语词汇的记忆准确程度不够,从单词记忆到实际运用还需要一个过程。Eg. I am Zhuhui, I come from chin.→ I am Zhuhui. And I come from China. 3. 语言知识错误。语言知识错误包括语法和用词等方面的错误。英语中谓语部分千变万化,谓语变化又以动词为主,动词时态、动词短语搭配以及与各种人称代词的一致性等都不是千篇一律的。学生在运用时就很容易出错,还由于学生本身自己脑中词汇就匮乏,学生写作时经常感到力不从心,缺少可以充分表达自己思想的词句,使文章看起来呆板,缺乏生气。如 ① 主谓不一致。eg. 1. Father and I am going to visit her .(am→are) 2. My uncle often go to the cinema himself. (go→goes) ② 时态、语态混用(时态不一致)。eg. The meal is so nice that we all enjoyed it very much..(is→was) The old man knocked down by the car and injured badly.(man∧was) She closed the door and hurries away to class.(hurries→hurried) ③前后人称不一致。eg. Swimming and football are his favorite sports,he likes it all his life .(it→them) The little girl usually goes to school at 7 in the morning ,but today he was late for school .(he→she) ④分词做状语,与逻辑主语不一致。eg. Having heard the news, her heart beat faster and faster .→When she heard the news ,her heart beat faster and faster. (2)习惯搭配乱用。 eg. I very like the novel.→I like the novel very much. Then we set off digging, planting and watering.(off→about)(3)名词单、复数不分。eg. He will give us a talk on American film.(film→films)

He is one of the best player in our school.(player→players) We planted many tree yesterday.(tree→trees)(4)词性混淆

有的学生平时在识记单词时,只记拼写、读音和词义而忽略词性,这是错误的。因为英语句子的各个成分都是由特定词性的词来充当的。eg. Can you tell Asia elephants from Africa elephants? (Asia→Asian, Africa→African ) (5)用词或搭配不当eg. I hope you to help the girl with her homework.(hope→wish) He will remember firmly what the teacher said and did .(firmly→clearly)(6)拼写和词形变化错误。eg. The car hitted the old man and drived away .(hitted→hit,drived→drove) On his way to school ,he sew a little girl .(sew→saw)(7)句子成分残缺∕非完整句错误。 eg. The young man running in the street fast .(man后加was)

The picture is about a poor little girl lived in old China .(girl后加who) (8)用词累赘。eg. On one day, he went to the cinema.(去掉on) Helen is frightened with fears by the strange sound coming from the next room .(去掉with fears)

4. 层次表达不清,逻辑性差。学生在写作时往往不能很好的审题,不能把握题目的精髓,写出的句子没有层次性和条理性,有的句子衔接生硬,没有关联词,导致句子过渡不自然,使整个文章看起来意思不连贯,语义表达不清楚明了。eg. My best friend is our English teacher. His name is Tom. He has taught us English for three years. My best friend is our English teacher, Tom, who has taught us English for three years.

5. 思维受母语制约。学生毕竟汉语说了十几年,所以在英语写作时,学生经常不能按照英语的习惯和特定的搭配,总是喜欢用汉语的习惯来表达,写出来的是英语单词连成的汉语句子,结果造成句式结构的错误,所写的句子当然是中国式英语,外国人根本看不懂,还容易闹出一些笑话。Eg. How to say?→How do you say this in English? I haven’t English name.→ I don’t have an Englishi name. I think I can’t.→ I don’t think I can. 等等。

6. 没有良好的写作习惯。字迹不工整,不能正确运用英语的基本句型进行准确而又得体的表达,平时很少练笔,更别谈用英语学写日记了,即使老师布置写作练习了,也是冬拼西凑的,以应付差事为目的。

7. 摘抄短文。还有少数同学平日里压根就不愿意动脑去想、去写,在考试中就地取材,顺手牵羊,在试卷上随便选取一段文字抄进答案纸上,以博得老师的同情换取些许辛苦分。像这类的同学可是为数不少,有时阅卷老师看见抄写干净真的会酌情量分的。

二、从教师层面分析:教师对于“成品过于重视,过程指导不足”,缺乏相应的写作技巧的指导,及提醒学生一些注意事项;写作练习常是一带而过,布置为课后作业,成了“蛇尾”;布置作文题目随意性,题目过大或过于难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所写的文章反馈不及 时,评改方式陈旧。评改的重点在词汇,语法,拼写等句子水平上的正误,而往往忽略学生在整个写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遇到的困难,当然更谈不上去帮助学生解决困难、克服困难了。

(三)解决写作中问题的对策

一、提高写作水平的要求

教师要认真学习《初中英语课程标准》中写作部分的目标,领悟其中的实质,然后从写作的质和量上,对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准确地定位教学的各个环节。

二、处理好阅读与写作之间的关系

从阅读到写作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一个重要方法和过渡阶段。英语作文是对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考验,它要涉及到对语篇结构的分析、思维意义的定位、词句结构的使用,是一个多层次、多角度的概念。相信“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话谁也不陌生。它说明了阅读与写作之间的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关系问题。“破"的意义有两点,一要达到一定的量;二对阅读的材料要通透。对于学生来说,都无疑是值得他们欣赏的佳作,是他们写作的极好范例。我们不应割断阅读佳作与促进学生写作的联系。客观地说,阅读与写作之间应该有“阅读→理解→欣赏→借鉴”这样一个过程。因此,平常的阅读教学课,既要着眼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还要引导学生汲取其精华来丰富自己的写作能力,达到理性和实战的升华。

三、扩大语言信息的储备在朗读和背诵方面的指导,应该要求学生背诵每个单元的重点短语和重点句型,还根据实际情况背诵和默写习作范文,看了好文章,不单是理解就够了,还应该在理解的基础上多多背诵,才能达到融会贯通、据为已有的效果。所以我每个单元都会选一篇比较好的课文让学生背诵,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四、科学地进行写作训练

中学英语教学中对学生写作技能的培养必须有短期的突击性应试模拟训练变为长期的、有目的的、循序渐进的写作技能培养。这个培养过程应是一个能力渐进的过程,应有一个由易到难的阶梯。具体做法如下:

1. 循序渐进

英语写作能力并非是一蹴而就的。每堂课我要求一位学生做2分钟英语报告,用英语谈谈自己熟悉的事情,如你的家庭、学校、同学、学习和生活等,并把口头表达的内容转为书面表达,严格要求学生正确、熟练地运用单词和句子,注意大小写和标点符号。在进行组词造句、组句成段练习时,要求学生写出最简单的短句,为英语作文打好扎实基础。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一环紧扣一环地进行训练。 2. 限时训练

每周有一节写作课。初期先让学生训练写段落,等时机成熟,就开始让他们把段落连成文章。根据每周所学的内容设置一个题目,然后让学生现场进行写作,限时上交。要求学生:(1)先列提纲;(2)看格式和时态;(3)列出需要的短语和句型;(4)写完后认真检查。如:Introduce your friend. 我们就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写:基本情况(名字、年龄、国籍等)、外貌和爱好。

3. 范例引路,体裁各异,师生同作,同改互改学生在进行短文写作训练时,教师应提供各种文体的范文,讲明各种文体的要求,如日记、便条、书信、通知的格式等,并给予必要的提示。教师可与学生同时撰写短文,规定时间一到,学生立即停笔,听教师读范文。教师的范文不仅要在格式、内容要点、语法修辞与语言习惯上给学生树立样板,而且要考虑到英语的多种表达方法。学生在经过一阵紧张的思维与写作之后,及时听到一篇比较规范的答卷,比较一下自己的作业,可初步衡量出自己的答题的准确度,找出差距,及时查出作业中的毛病。考虑到范文不可能把各种表达方式都包括进去,况且学生作业中的错误也不尽相同,若有争议的问题,可当场请教老师。学生得到了满意的答案,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写作兴趣自然就会提高。最后,要求学生再对全文通读几遍,琢磨一下是否符合要求,尽量做到准确无误。如发现错误,可作最后修改,誊写工整,交老师查阅。

五、建立学生有效的英语写作评价体系。

1. 批改

作文的批改与讲评是写作训练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不可缺少的、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1)教师批改

每次学生的作文教师不一定要全阅全改,这样既浪费时间,又没有效果。而教师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每次可以抽取一部分学生的作文进行批阅,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在班上讲解,个别问题个别讲解,确保学生每次都能有所收获。 (2)学生相互批改

学生根据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尽可能多地找出对方作文中的错误,再加以改正,这样既增加了学生的知识,又训练了学生的能力。(3)教师可以把学生的错句收集起来,定期组织单句改错练习。(4)选取有代表性的作文,改编为短文改错,进行短文改错训练。

2. 组织学生评选出最佳范文,全班传阅欣赏评析。

3. 定期选出进步较大的作文给予奖励,以激发其写作兴趣。

4. 平行班级之间也可以组织作文竞赛或交流。这样,一方面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使用英语的积极性,使学生觉得写作是一件快乐的事,增强他们的成就感,成为促进学生英语学习的有效手段;同时实现了反馈与评价的结合,矫正了学生的错误,并促使学生自我检查以及学生间的相互检查,增强了自信心和学习的主动性。 英语书面表达的训练是综合能力的训练之一,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需要的是持之以恒,循序渐进,而且听、说、读、写四项技能的训练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有机统一体,只要平时多鼓励和指导学生多读多练,坚持不懈,根据错误分析理论,学生在语言学习中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错误是难以避免的,是语言学习中的必经阶段。作为教师,要明白初中生写作时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错误是正常现象,关键是教师怎样有效地利用这一教学资源为教学服务,更快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中学生英语写作水平的提高要经过一个较长的

初中语文写作观课报告范文第2篇

摘    要:写作是一项非常难的技能,需要中学生具备综合性的语文能力,不仅要不断学习语文基础知识,还需要不断锻炼自己,积累大量优美的语言和词语。这就需要语文教师从阅读课程角度入手,结合具体的文章,教授中学生基本的写作结构、写作技巧以及写作手法等。与此同时,语文教师要认知和明确写作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深刻了解中学生心理的发育状态,同时分析中学生对于写作的态度,改变中学生对于写作方面的错误观念和想法,寻找适宜中学生写作的教学方法,重点激发中学生对写作的强烈愿望。

关键词:初中语文;写作教学;质量提升

一、 读写结合,尝试运用——仿写

传统形式下的阅读学习氛围是沉闷的,是无趣的,而课堂练笔的出现打破了这一枯燥氛围,使得中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了浓厚兴趣。而中学生只有高质量地完成前期的阅读学习任务,才能在之后的课堂练笔中有话可说,有话可写。中学生进行课堂练笔的过程中,语文教师不妨将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得中学生能够回想到之前学习过的文章内容,对于其中非常优美或者是中学生自己比较喜欢的片段,可以进行适当地仿写,仿写是促进中学生写作能力增强的基础,当中学生能够在仿写中越来越熟练,仿写的语句能够逐渐比原句优美且富有深意的时候,那么中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自然就会呈阶梯式地提升。

二、 拓展情节,填补空白——扩写

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充斥着大量的情节,而且部分情节还具有一定程度的冲突性和戏剧性,这为之后的扩写训练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使得中学生能够将原文中未曾表明的地方进行适当地填充。一方面,课堂练笔可以使得文章内容更加饱满,另一方面,课堂练笔还可以激发出中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中学生的写作能力的增强。而针对扩写方法,需要中学生对文章的相关情节进行补充,也可以对文章的细节进行适当地增加。

三、 立足原作,删繁就简——缩写

想要更好地锻炼中学生的写作能力,除了要掌握仿写、扩写等能力,中学生还需要学会缩写的能力。部分文章中的内容比较繁冗复杂,中学生完全可以利用这部分的文章,锻炼自己的缩写能力。不同的中学生在课堂练笔中的表现是不同的,课堂练笔能够促使中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使得中学生可以在同一语段的缩写中产生不同的缩写效果。在作文中,对于描写的事物,一部分要进行详写,一部分要进行略写,而所谓的略写在一定程度上就等同于缩写,所以,缩写的能力是需要中学生重点掌握的能力。比如,在进行我的叔叔于勒的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就可以引导中学生就文章中的内容进行缩写,在缩写的过程中,把握好其中的时间线,将有关人物进行重点突出,如“于勒”“菲利普夫妇”等,而将一些次要人物可以进行适当地删减,最后构成一个缩写的文章。与此同时,语文教师也可以分别讲解摘录法、删除法以及概括法等,引导中学生对不同文章依次进行缩写练习。

四、 根據材料,合理构思——改写

文章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被中学生用来作为写作时的写作材料,但是在使用的过程中,简单地引用难以提升中学生的写作能力。此时的语文教师就可以引导中学生进行课堂练笔,通过一定程度的改写,使得文章内容发生质的变化,并丰富其中的意象,增加词语的内涵,从而形成一篇新的文章。与此同时,语文教师也可以引导中学生从文体上进行改写,如将诗歌改成散文等,也可以在叙述方式上进行改写,如将第三人称改为第一人称等。比如,在进行三顾茅庐的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可以引导中学生将这篇小说改写为记叙文,并利用多媒体技术向中学生播放一些相关视频,中学生也可以自主寻找相关资料,丰富改写的素材,在文章中需要将重点的事件过程叙述出来,并且体现出刘备求贤若渴的心,同时将其中的对话内容进行适当地修改,对于其中诸葛亮的妙计试探部分要进行重点改写,从而体现出诸葛亮的聪明才智。

五、 创设情景,展开想象——续写

语文教材中有一些文章的结尾是开放式结局,给中学生留下了一个足够的想象空间,可以让中学生根据自己的偏好和想法去进行后面情节内容的设计和续写,从而充分体现出中学生是写作的主体。此时的语文教师最需要做的就是为中学生积极主动地创设一个符合文章内容的语文写作环境,引导中学生进行课堂练笔,使其能够帮助中学生更好地展开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自由地遨游在想象王国之中,真正达到快乐写作的最终目的。

六、 活学活用,连词成文——组段

想要提升中学生的写作质量和水平,就需要语文教师不断地培养中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分析能力。观察与分析是整个写作教学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两个部分,观察是分析的前提,分析是观察的延续。中学生需要认真学习阅读知识,在平时所学的文章中注意好词好句的积累,并将积累的词语进行适当地组合,最后形成一段完整的文字,从而达到随堂练笔的目的。

七、 结语

综上所述,中学生进行写作,不仅需要语文教师的专业指导,中学生本身也要不断努力开动脑筋,自主地进行思考和分析关于写作的相关方式和方法。语文教师和中学生始终要明白,中学生是写作的主体,语文教师的写作教学影响着中学生的写作能力,语文教师要不断重视和牢固以生为本的教学观念,创设优良和谐的写作情境,培养中学生的个人修养和综合能力。与此同时,中学生自身也需要端正写作态度,促进优良的阅读习惯和写作习惯的养成,进而推动写作教学的实效性的增强和中学生的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俞蕾.以读促写,读写结合:浅谈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10):72.

[2]雷玥.以“微写作”架设初中语文语言表达和思维训练的桥梁[J].课外语文,2020(24):131-132.

[3]曾祥洪,万素花,郭鹏飞.浅谈军垦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融入[J].文学教育,2020(8):72-73.

初中语文写作观课报告范文第3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写作

一直以来,写作能力都被看做一种实用类的生活能力,因为日常生活,无论是工作还是学习,我们都会或多或少地涉及一些正式书面表达要求,这些要求都必须靠我们自身的写作能力来实现。所以说写作能力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能力。

一、当前我国初中阶段语文写作教学所表现出来的问题

(一)语文学科的地位被忽视

做为一门基础的语言类学科,很多人常常忽视了语文的基础性地位。有些家长常常认为语文就是要掌握汉字,因为它本身是一门研究母语的学科,所以语文能力是一生俱来的,不需要太重视,所以将重心都投向对孩子理工类科目的学习中去。甚至还有的教师,自身对本学科没有足够的认识,竟然出现了和学生家长同样的看法。

(二)学生的写作能力严重匮乏

受传统“学好数理化,走遍全天下”的传统观念影响,语文教育的基础性地位不但被忽视,连语文学科中的写作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也逐渐在学生本身意识中被淡化。学生在考试过程中语文写作能力有限,导致他们拿到作文题目,不知道怎么写,甚至是不知道写什么。

二、提高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改善意见

当前我国大力倡导素质教育创新,这就对我们一线初中语文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我们对学生的语文教育,要通过教育模式创新,以及一些教学手段的改革,使初中阶段的语文教育展现出新的活力。

(一)加强对素质教育的认识,加强对语文写作教育的认识

素质教育的根本宗旨在于,倡导教师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教育模式,初中阶段的语文教育,刚好是全方位教育模式的典范。因为语文本身就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写作能力的教育,对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逻辑分析能力都很有帮助。通过语文写作教育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学生可以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理解问题更深刻,解决数学、化学、物理等学科问题时逻辑关系也能好的分析,所以加强语文写教育对,我国教育发展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二)加强语文写作教育的手段创新

教授手段如何采用,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写作能力,是

很多教育工作者一直致力研究的问题。通过对传统语文教学制度的改革,我们可以实现对孩子写作能力的培养的目的。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一看法,我们通过一个写作教育实例进行分析。

本次针对的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进行记叙文写作内容的教育。本次写作的内容为“比赛”。

1.教师为了将小学生写作教育用游戏的方式体现,把语文课堂从教师搬到操场。

2.教师从传统的形象脱离出来,手中的粉笔变成了口哨,并对学生进行分组。

3.教师宣布比赛内容及规则。(比赛内容为接力赛)

4.比赛结束,学生情绪都很高涨。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请学生回忆整个比赛的流程(叙述文五要素的教育),学生们踊跃举手回答(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根据学生答案进行总结归纳,并布置学生进行写作训练,将本次比赛以作文形式体现。

在对学生的实例探究的结果进行研究发现:学生在改革后的语文写作教学课堂上,师生互动关系和谐,不但如此,在学生交上来的作业也能清楚发现,一些平时写作水平不佳的学生,交上来的作文也变得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这是一个明显的进步。所以,

语文写作教育,应用创新作为促进语文教育发展的有力武器。

(作者单位 陕西省延安市吴起县第二中学)

初中语文写作观课报告范文第4篇

摘要:“双减”政策的落地要求教师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这迫切需要教师提升课堂质量,让学生在课堂中完成知识学习和基础巩固,同时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写作教学能有效锻炼学生的文字运用和表达能力,这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初中语文;生活化写作;教学探究

前言

“双减”政策的落地实施更加需要教师运用多元化教学形式构建高效课堂,由此提升教学质量,并削减繁杂的课业负担,进而落实提质减负的教学目标。从教材内容的设置来看,初中语文的内容大多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教师在进行写作教学时,应注意拉近课堂教学与学生实际生活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更好地从生活中寻找写作的灵感和素材。

1初中语文生活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教学模式过于传统

在写作教学过程中,如果只是让学生了解写作教学的基础知识而不让学生进行写作练习,学生的写作能力很难得到根本性的提高。而且,“信息大爆炸”等现状使学生能够通过互联网接触到更多的知识,原本枯燥的教学环节对学生来说就显得更为枯燥。此外,很多教师在开展写作教学时只是给学生一个题目让学生进行写作练习,既不会对学生进行思路引导,也不会与学生进行高效的沟通交流,这种疏远的师生关系不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1.2写作教学脱离实际

写作源于生活,教师在开展写作教学时必须充分结合生活实际来命题,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中寻找素材,切忌脱离生活的空洞叙述。但在目前的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许多教师都忽视了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性,在开展写作教学的时候习惯性地让学生寻找范文,然后进行仿写。但很多学生并没有与范文作者相同的经历,仿写出来的内容机械、生硬,缺乏真情实感。

2初中语文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2.1注重学生主体发展,培养学生文化基础

在素质教育的时代背景下,学生的个体发展逐渐成为许多教育工作者的研究内容,这需要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将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纳入教学目标。在新的教学大纲中,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语文学科发展的重要方向,尤其是在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寻找写作与学生生活之间的联系,进而实现学生的个体成长与文化基础的提高。比如,在讲解叶圣陶先生的《苏州园林》时,教师首先要让学生了解我国传统的建筑艺术形式,并对江南园林的基本特色形成初步的印象。在学习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的写作顺序。在这篇文章中,叶圣陶先生从空间顺序出发对苏州园林的景色进行描述,教师也可以根据这一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进行说明文写作,让学生用说明文的体裁记录自己记忆中的某一个景色,并在写作过程中根据空间顺序进行谋篇布局。由于思维方式的限制,很多学生认为必须要描写一些有知名度的景点,但很多学生并没有去旅游景点观光的经历,所以在写作的时候只能“借用”他人的经历。事实上,学生的实际生活中有很多被忽视的美景,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认真回顾自己的生活,并在生活的细微处发现自然之美,寻找到写作的落脚点。为了更好地拉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与写作练习之间的距离,教师可以用半节语文课的时间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在学校里转几圈,让学生记录下学校里比较美的几处风景,然后再让学生进行写作练习。

2.2增加学生素材积累,提升学生写作技巧

积累写作素材与写作技巧并不意味着对他人的文章进行仿写,也不是一味地照搬他人的文章,而是要理解这些素材的运用和写作方法,然后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来运用,在自己的实际生活中寻找事例,从而将他人文章中的优点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比如,讲解《紫藤萝瀑布》这篇文章时,由于这篇文章的作者主要对紫藤萝瀑布的壮阔景象和紫藤萝的命运进行叙述,所以教师在进行写作课设计的时候也可以让学生根据“从动植物身上学习到的道理”的主题进行写作。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来看,因为刚学习过《紫藤萝瀑布》这篇文章,许多学生都会寻找一些生命力顽强的植物来进行写作练习,着重描写植物在逆境中生长的片段,内容和主旨都与教材中的文章高度相似。但写作能力的提高并不是简单的仿写,教师应该让学生仔细感悟作者在描述紫藤萝瀑布的时候所运用的修辞手法以及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情感,并学习作者借助植物比喻人生的写作方式。所以,在写作练习的时候教师需要对学生的素材积累方式进行引导,避免学生积累一些高度重复的素材。这个时候教师可以将文章的主题扩大,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性的思考,比如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在你的生活中有没有什么充满教育意义的动植物?简单描述一下它教给了你什么样的道理”,通过这种提问的方式,教师可以将学生的思维引向自身的实际生活中,让学生从自己的生活中寻找到合理的写作对象,这对学生的写作能力的提高有重要作用。

2.3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写作教学的形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尤其是在信息技术与教育领域结合日益密切的今天,教师更应该掌握信息化的教学策略,将传统教学模式中的优势与信息技术教学的长处结合起来,从而高效开展写作教学。而且,从目前写作教学的要求来看,教学大纲中越来越强调写作立意的重要性,而好的立意需要学生具有良好的思辨意识和创新精神,这是传统写作教学忽视的内容。

2.4创造写作情境,激发学生灵感

当拿到写作任务的时候,学生没有写作的思路和头绪,只是想着如何套用模板,如何使用自己看过的文章,却不会想到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抒发自己的真实情感来进行写作。对此,教师需要为学生构建一个良好的写作环境,让学生在其中及时运用自己所学知识,并抒发自己的感情。通过所见和所想,有感而發。在传统教学中,写作教学通常比较枯燥,缺乏一定的生机与活力,教师没有很多的准备工作,通常就是布置下来写作的主题,然后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这样会导致学生对写作产生厌倦的心理。为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创设相应的写作情境,为学生指点迷津,帮助学生找到写作的思路,从而激发学生的灵感。

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教师在开展写作教学的时候,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开展生活化的写作教学实践。

参考文献

[1]何谊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命题研究[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4(11):133-135.

[2]孙少乾.核心素养下初中语文写作生活化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2).

初中语文写作观课报告范文第5篇

摘要:当前社会不断进步,对人才的标准也随之变高,而教育事业也变的更加重要。纵观整个教育过程,语文是所有学科的基础,更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不论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还是思想的表达,都是以语文的语言和文字构成,而更加重要的还是需要有很强阅读理解能力,才能够懂得文字背后的深刻思想。初中的语文授课过程中,单独的锻炼学生读或者写不能达到教学目标,容易导致失衡,而发展读写一体化教学一方面可以很好的锻炼学生的写作水平,另一方面能够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这对整个语文教育有质的飞跃。根据现状,对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一体化教学进行分析与思考。

关键词:阅读理解能力;失衡;一体化教学;

新课标实行以来,教育改革不断强化,从以课堂教材为主的教学模式,到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重点的教学,教育越来越现代化。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世界都在学习中国文化,也需要传播文化,而文化占比最大的就是文字和语言类,这就需要具备一定的理解能力才能够理解文化背后的内涵。在初中阶段,学生就已经具备了一定语文基础,课文也有着大量的文言文等阅读内容,这也同样是文化传扬的形式一种,但最重要的是要求能够深刻体味到作者的思想感情,这同样也是阅读的目的,要达到这样的目标,需要提高初中语文阅读的教学质量,将阅读与写作一体化教学不断推进,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现状

1.教学观念守受到传统思想影响

语文的阅读教学一直以来都是倍受关注的,但在中学阶段的教学过程中,很多老师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以及学校升学率的压力,导致老师会以学生的升学率和成绩为教学主要目的,让学生低头在题海当中学习,只注重学生的写作能力,而忽略了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老师在课堂上满堂灌的给学生授课,学生被动的进行接收,这样容易导致学生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的水平的失衡。

2.阅读内容单一、局限

很多学校的老师给学生制定了很多的阅读目標和计划,让学生们完成阅读的学习任务,但通过调查得知,这些规划的阅读任务存在很大的局限,老师给学生指定阅读书籍,有些脱离实际情况,标准制定很高,学生很难达到;而有些则完全依赖教材,应付考试而选取内容,让学生被动的去读去写,去读,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根本没有得到实质的提高。一些名著文学极具阅读价值却没有得到赏析,在整个阅读教学过程当中,学生都是依照老师的教学规划而完成阅读,失去自我发散思维,知识面也变的有局限,这会让他们对阅读产生排斥心理,与此同时阅读和写作能力也会随之降低。

二、落实读写一体化教学的策略

1.利用阅读教学,增加写作能力

要把写作与阅读一体化教学,首先得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通过阅读感知文章的深层含义,并能够自己运用文章进行描述。在给学生选择阅读材料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内容不能晦涩难懂,要贴合实际情况,但也不可以教材上的课文作为阅读应付了事,可以适当根据所学课文选定相关著作进行阅读。例如、在学习《曹刿论战》的时候,就可以选取相关的文言文让学生进行阅读,根据学生喜欢的刘邦和项羽,选取了《鸿门宴》这篇文言文作为阅读题材,利用多媒体设备选取部分章节进行放映,给学生布置阅读目标,通过阅读理解,找出中心思想、主人公、事情的起因、经过以及结局,用自己的文字进行表达。在阅读任务布置之后,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与整理,派学生代表进行发言,根据不同学生的发言,老师再带着学生们一起阅读,并一一进行讲解,给学生的描述与表达进行点评,这样一来就能够与同学们在轻松愉快的阅读课堂上锻炼阅读能力,同时也将写作完美的进行了融合。

2.布置学生文章仿写任务,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阅读与写作有着密切的联系,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的同时,也是在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而写作能力的培养,不单单只依靠课堂上对文章思想感情的描述,还要有学生自我思想的表达,才能够达到写作的提高,而仿写就是最好的锻炼方式,通过每一篇课文的阅读学习之后,让学生依照所学的写作手法、文章布局等,利用自己的写作方式选取自己喜欢的表达方式进行仿写,强化写作能力,提高阅读能力。例如,学习《我的母亲》这篇描写人物的课文时,就可以让学生以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表现手法,来仿写自己的母亲,在写作的时候,抓住母亲的外貌特征、性格特点、对自己的关怀照顾等表达出来,将细节的动作通过文字去描写,把母亲的人物形象刻画的鲜活,让人产生共鸣,这也是检验学生写作能力的最好方式,在这个过程当中,学生不仅需要有很强的写作功底,更重要的还是要有阅读理解能力,只有不断的进行阅读与写作一体化教学训练,才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水平。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新时代的背景之下,教育也要顺应时代发展,跟上时代节奏,社会不断革新的同时,对人才的要求会越来越高,而学生的学习标准也将变高。语文阅读不仅仅只是一门学科当中的教学一环,更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一个重要能力,学生能够因此而获得理解能力、沟通能力、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培养,这便是为社会培养优秀人才打下了基础。初中阅读教学需要抓住关键点进行逐步完善,将阅读和写作一体化教学有效运用,有机融合,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让学生在阅读的是过程当中,感受语文乐趣,感受中国文化。

参考文献

[1]段雯晴.初读、细读、品读,各美其美--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朗读训练研究.学周刊,2019(13):93-94.

[2]孙琢.自主学习,情感体验--探究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新出路.中国校外教育,2019(10):113+115.

[3](青岛大学文学院,山东青岛266000).现代文学经典与当代人文教育吕周聚.绵阳师范学院学报:1-5[2019-04-18].

上一篇:初中语文优质课观课报告下一篇:初中英语观课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