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口语训练范文

2023-04-12

初中英语口语训练范文第1篇

1 活用词句

刚接触英语的学生, 对英语写作具有一定的畏惧心理。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先易后难的方法, 用简单的词组成句子, 再以句子的构成作为学生进行写作训练的起点, 引导学生从对单个句型的掌握, 逐渐过渡到多种句型的混用, 直到学生能连贯自如地表达思想。一句多译, 句型转换, 是书面表达能力的关键。总的来说, 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将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的词、句作为材料让学生训练, 使学生乐于接受, 轻松完成, 享受成功感。从而激发他们学英语的兴趣, 增强他们学习英语的信心, 为将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 巧用单元话题

新目标英语中的单元内容涉及的话题十分广泛, 难易程度适中, 适合学生进行写作。例如对课文中的故事进行改写、缩写与仿写作文, 这样既训练学生的写作, 又巩固已学的课本知识, 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并有助于学生用英语思维。

1) 让学生情景对话。

对话是在一定情景下的习惯性语言, 脱离了情景, 对话也就失去了意义。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寻找语言材料与生活的结合点, 创设逼真的口语交际情景, 让学生通过亲自运用语言的经历来掌握该语言的交际功能和运用场合。目前我们使用的教材中的许多话题“购物”“野餐”“打电话”“生日聚会”“旅游”都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 因此教师可以通过模拟真实情景, 创设接近生活的真实语言环境, 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对话内容, 增强了学生的语感, 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也为写作打下了基础。

2) 让学生口头复述课文。

在课文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口头复述课文, 有利于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巩固所学的语言知识。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英语口头表达能力, 更重要的是促进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因此, 在教学中围绕课文内容对学生进行口头表达训练, 既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和口头表达的交际能力, 也为写作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 让学生创新联想。

在复述课文的基础上, 我们更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因此, 除了复述课文的写作练之处, 进行一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写作训练是非常重要的。例如: (1) 把课文中的人物描写联系到其他人物描写;把课文中的人称改为自己或自己身边的人来叙述。这些练习可促使学生开阔视野, 关注周围发生的事, 为写作积累素材。 (2) 针对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同, 根据自己的理解顺着课文情节写下文, 给学生最大的想象空间。 (3) 在给学生出作文题时,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要特别注意题目的可写性, 尽量让学生写自己周围熟悉的事物, 写自己想说的话, 给学生布置的命题作文主要是记叙文体。例如“My Family”“Our Classroom”“How can I Learn English”等。

3 用英语思维

在学生的书面表达中, 最具代表性的错误就是中文式的英语。这除了学生口语基础不过关, 还有一个因素就是由于母语习惯定势对外语学习有很大的负迁移作用。原苏联外语教学心理学家别亚科耶夫指出心理语言学的根本原则:掌握外语的过程, 就是学习用外语来思维, 也就是掌握用外语来形成和表达思想的手段和能力的过程。那么在教学过程中, 怎样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的习惯呢?

1) 课堂上尽量用英语组织教学, 用英语来进行交流与沟通。2) 经常性地给学生作一些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风土人情、风俗习惯的介绍, 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文化的差异。3) 有意识地记住一些固定用法, 经常性地做些汉译英的练习, 注重一句多译, 这对于提高学生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大有帮助。

4 创设情景

语境是语言交际的重要因素, 一切真实的交际活动都产生于一定语言环境之中, 而有效的语言获得又是以有效情景体验为前提的。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创设交际环境, 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创设某一语境而训练学生写作, 学生会感到自然, 容易产生写的欲望。例如, 学生举行运动会, 开“生日聚会”, 以“A sports meeting”和“My birthday party”为语境, 让学生在活动中仔细观察, 亲身体验, 然后试着用自己所学语言知识, 表达“A sports meeting”和“My birthday party”这些话题。

在我们新教材的每个单元中, 都设有写作训练题, 它们用英语设置语境, 用英语提示内容, 这些进行写的练习, 与我们平时用汉语给语境、用英语完成段落的方式相比, 更为理想。当然, 教师在设立语境话题时要与学生的水平和能力相适应, 应从简到难, 从浅到深进行。否则, 学生会无从下笔, 久而久之, 他们会失去信心。

5 英文记日记

要养成记英语日记勤练笔的习惯。经常用英语记日记等于天天在练笔, 这无疑是提高英语写行之有效的好办法。在记日记时, 不要总是用简单句, 要有意识地用一些好的词组、句型和复合句等, 使文句更优美生动。对一些所给情景写的文章, 写好后要对照一些范文, 找出差距, 然后再去练习, 不仅能促使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的知识, 还能锻炼他们的恒心和学习毅力, 同时对提高英语作文也是很有帮助的。只有这样, 学生才能通过多练习提高英语写作水平。

教学实践证明, 强化训练是提高初中生英语写作的有效途径。当然, 教无定法, 曲径通幽, 殊途同归。英语写作训练方法, 还要我们不断探索和创新。

摘要:英语写作既是教学的重点, 也是教学的难点。教学实践证明, 强化训练是提高英语写作的有效途径。本文就初中英语训练方法作了初步的探讨。

初中英语口语训练范文第2篇

一、提高对口语交际训练的再认识

新课程标准用“口语交际”一词取代了以前的“听说训练”。它是指在特定的语境中, 为了达到特定目的, 学生运用连贯标准的有声语言和相应的态势语言, 传递信息、表情达意的一种双方互动的语言练习活动。它以听话、说话为基本表现方式, 但又绝对不是“听话”“说话”的简单相加。声音、态势语是其物化的显性形式, 表达的意义思想才是其核心。它基于一定的话题, 或陈述事实, 或抒发情感, 或议论评析, 展开交流, 从而达到特定的训练目的。在日常的语文学习中, 每单元语文课程都要涉及到《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专栏, 这无疑是对新课程标准理念的极好体现。同时, 也为我们进行口语训练搭建了一个很好地平台, 为学生的写作, 特别是日常交往打基础。可见, 加强口语交际训练也是现实生活的需要。

二、口语交际训练具有实践性和开放性

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 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在长期的口语交际训练中培养语感。例如, 我们在看电视或电影时都有这样的体会:某位角色在说话时, 我们往往会知道其后会跟一个什么词, 甚至后一句要说什么。一说到“我们每个学生都应当养成讲卫生”就知道后边还要跟一个宾语中心语“习惯”。这就是在不断训练、实践中培养出来的语感。这也恰恰说明, 学生掌握了语言搭配的规律。外界对学生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 学生对其感受和理解往往又是多元的。故而, 学生面对同一材料表达的形式和方法是不尽相同的, 表现出极大的差异性和开放性。

三、口语交际训练要注重语言积累和创设情境

口语交际是以语言积累为基础的语言活动, 平时要多读书, 读好书, 实实在在丰富语言积累, 交际时才能水到渠成, 准确、明白、高效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同时, 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 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 教师不宜采用大量讲授交际原则或要领的方式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否则, 将不会取得任何效果。教师要努力从学生实际出发, 选择好话题, 创设真实的交际情境, 以利于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这样, 容易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似曾相识的感觉, 学习的兴趣也会因此变得高涨起来, 学习口语交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会被激发出来, 他们就会带着情感, 怀着浓厚的兴趣, 走进“具体的交际情境”, 真正体验语言带来的快乐和成功。

四、口语交际训练的途径和方法

口语交际具有极强的实践性, 实践机会无处不在, 无处不有。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机会和时间多做口语交际训练, 把握运用语言文字的规律, 进而提高自身的口语交际能力。

1、把教材资源应用好。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一些单元涉及到了口语交际训练的内容, 教师要结合现实生活中的情况, 充分利用好这些教材资源。如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成长的烦恼”, 我们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最苦恼的一件事或几件事, 让他们认真做些分析、总结, 在课上与同学面对面交流, 诉说自己的苦恼, 寻找原因, 一吐为快, 力争给自己的烦恼画上一个句号。这样, 不但训练了学生的口语能力, 还可以总结成长的经验教训, 让学生的身心更愉悦。

2、即兴演讲。

语文课前三分钟, 请一名学生抽取话题进行演讲, 这不失为提高口语交际能力的一条好途径。这类话题主要适合于介绍类, 如自我介绍、介绍班级学校、介绍一种动植物、名著推介等。

3、口头作文。

教师结合某堂课的实际情况, 为了便于理解教学内容, 拓展知识, 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 就可进行口头作文, 指导学生口述见闻, 说明事例, 发表意见。由于需要的时间少,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灵活运用。如语文课的朗读, 讨论, 点评或者鉴赏等等, 都能让他们各抒己见, 在评论中获取知识, 在讨论中明白事理, 让其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整个课堂也可以在愉快的合作学习中进行。

4、课本剧表演。

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情节丰富的课文, 非常适合把它改编成课本剧, 让学生来表演。如我在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的叙事诗《石壕吏》的示范课上, 结束部分是课本剧表演, 学生把情节演绎得更丰满了, 语言更形象了, 人物栩栩如生。课后, 听课的教师对其中“老妪”的表演赞不绝口。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深入了, 语言表达能力更强了, 还展示了学生的表演才能。

5、辩论会。

教师组织专门的辩论会, 让学生就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及身边发生的值得注意的事件进行辩论。如中国式过马路、钓鱼岛问题等话题。教师提前告知话题, 通过事先查阅资料, 组织语言等准备, 学生在辩论会上唇枪舌战, 妙语连珠, 不时博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这样, 不但知晓了事理, 还训练了学生快速思辨, 发表正确观点及组织语言的能力。

口语交际训练的途径和方法还有很多。通过持久训练, 学生的逻辑思维严密了, 表述准确规范了, 口语交际能力提高了。且这种训练是面对面的, 教师能够即时发现并纠正学生在分析及表达方面存在的问题。其他学生也都处于思维的训练状态, 这样就会提高训练的整体效果。将语言实践落到实处, 体现语文等同生活的理念。

摘要:随着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 初中语文教材修订的不断深入,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首次有了“口语交际”专题训练。这就需要教师对口语交际教学重新认识和研究, 结合日常的语文教学, 采取恰当的方式和途径, 有效地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切实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 进而不断提高语文素养。

关键词:初中语文,口语交际,有效训练,实践研究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

初中英语口语训练范文第3篇

词块也叫词汇组块,简单地说,即指词汇短语,就是事先预预制好且被频繁使用的多个词的组合, 这种词汇组合有自己特定定的结构和相对稳定的意思, 可整体或稍作改动后作为预制组块块供学习者 提取和使 用。例如 :I will work hard to make mydream come true. 这个句子 , 就是由三个词块构成 :work hardrd,my dream, come true.

2词块研究的理论依据

美国心理学家George Miller提出短时记忆容量为7+ / 2,Miller提出了组块(chunk) 概念。外部环境中的信息通过接受受器(眼睛、耳朵等) 被传送到神经中枢的感觉记录器。信息在短短时记忆中保存的时间不长,约十秒至二十秒之间,而短时记忆的的容量也有限,在7 + / - 2个单位之间,这个单位叫块( 转引冷冷琳、文卫平, 2005: 79) 。

也就是说,如果不复习,人对感知的信息只能记住五至九个个没有联系的单位。虽然短时记忆容量小, 但我们可以借助自己己的已有知识和经验,让这些单位之间发生有意义的联系,将大量量可用的信息组成少量的块,这样,记忆广度将大大增大。这一关关于人类记忆的成果被人们逐渐引入到语言和词汇习得的研究究上,Miller称此种意义单位为组块。学习英文时由字母而单词,由单词而短句,由短句而长句,都是将零碎信息经心理运作变成成多个组块之后记下词,使生词拥有牢固的附着点,从而使已有的的记忆组块扩大并建立新的词块。

而对于学生而言, 孤立地背诵单词, 让学生觉得学习太枯枯燥,不仅大大延长了词汇的掌握时间,而且会迅速遗忘。更糟糕糕的是,脱离了语境,词汇之间毫无联系,不成体系,语言表达时很很费力,导致词不达意,错误百出。

词块融合了语法、语义、语境的优势,有固定的语法结构限限制,稳定的搭配意义和特定的语用环境。同时,词块的公式性和和范例性也保证了语言使用的流畅性和美感, 是解决当前词汇教教学和写作教学问题的好方法。

3词块在英语遣词造句训练中的运用策略

3.1 针对所学课本内容指导学生使用词块

教师可在课前布置好预习作业,让学生找出语段中的词块,并在课堂上对一些词块进行翻译练习或造句。例如:翻译句子:他们昨天在公园玩得很愉快。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这这个句子:They had fun in the zoo yesterday. / They had a goododtime in the zoo yesterday. / They enjoyed themselves in thhezoo yesterday.这样的操练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了所学词块的实际际意义和具体的用法,为以后的进一步运用打好了基础。

3.2 教给学生活用词块的能力

教给学生词块的形式和意义, 区分词块结构中的固定成分分和可变部分, 教给学生如何创造性地利用词块中的可变部分。比如 :go shopping, go swimming, go fishing, go hiking, ggosightseeing这些短语有着共同的固定成分go, 还要教给学生这些词块在具体的句子中运用时可变的是go的形式, 不变的是后面的动名词。

3.3 提供词块 ,进行看图写话训练

首先应提供内容丰富、画面生动的图片,使学生觉得贴近生活。然后,鼓励学生根据所提供的词块,造出许多生动有趣的句子。最后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再给予纠正、补充或评价。这不仅使学生加深了对这些词块的理解,还有助于促使他们积极思维,提高书面表达的兴趣。

3.4 让学生适量地做一些同义句转换练习

同义句转换主要考察学生对近义短语或句型的运用, 也是考察词块的运用, 所以在日常的教学中应引导学生适量地做一些同义句转换练习。

3.5 提 供关键词块 ,让学生根据文章主题缩写课文或写出课文摘要

新目标八年级下Unit8 reading之后有个任务就是要求学生写这篇文章的摘要, 这时教师要不失时机的提供一些关键的词块, 帮助学生去完成任务, 这样不仅巩固了文章中词块的用法,还提高了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同时还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3.6 让学生根据所提供的词块复述课文

给学生几个关键性的词块进行课文复述。这种练习可突出词块的重要性,又在一定的情境中再现了所学词块,不仅有利于对课文的整体理解,还有利于学生对词块进一步的理解和掌握。教师可先要求学生运用词块进行口头复述课文或某一段落,然后要求学生进行书面复述。

3.7 给 出话题 ,由词到句再成篇

教师可精心设计一个或几个话题,让学生分组分析、讨论,然后要求学生根据讨论结果或自己的观点、想法,列出他们能想到的和话题有关的词块。然后让学生根据他们所列的词块组成句子,然后组成段落和篇章。这样层层递进,学生在不断参与的过程中享受了思维的碰撞, 也体会到写作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4在词块教学和训练中要注意的几点

4.1 对动词加副词或介词派生的词块要特别重视

如 :look after, go over, find out, work out, turn off, takoff, look up等 ,这些词块的词义不是简单的几个词的意义的叠加,而是另有含义,学生需要有意识地去记它们的含义。

4.2 加强由动词和名词或名词和形容词及名词 和名词搭配成词块的训练

如动词have可以和许多名词搭配成词块:have a problemhave a headache, have fun, have a good time, have a lot omoney等。

4.3 加强构词法的教学 ,使学生在学习认识一个词的时候 ,也认认识了这个词的 word family

如 :luck- lucky-luckily-unlucky-unluckily, success-successful-successfully-unsuccessful-un successfully

4.4 应注重训练固定句型结构或习语

应注重训练“I’m sorry to hear that…”、“There is some-ething wrong with…”“As we all know that…”之类的固定句型结构或习语。

5结语

综上所述,要提高初中英语遣词造句训练的质量及效率,就应该从词块的教学开始抓起, 词块教学是遣词造句训练的前提和基础,它不仅是词汇教学的发展,还将语法教学、语用教学、语篇教学融入其中,从而能够提高初中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摘要:本文浅要分析了当前初中英语遣词造句训练的有效策略——词块教学的有效策略。从词块的定义、词块研究的理论依据以及它在英语遣词造句训练中的运用策略三方面,具体阐述了词块教学在当前初中英语遣词造句训练中的作用,以促使英语写作教学更有效地进行,全面提高初中生的英语写作水平。

初中英语口语训练范文第4篇

许多家长认为过去的孩子憨头憨脑、笨嘴拙舌的, 上不了台面, 真是没出息, 现在的孩子不简单, “成精了”, 个个能说会道的。各种演讲与口才培训班招生的孩子也越来越小了, 说普通话的孩子越来越多了, 然而孩子真的很善于表达善于沟通了吗?通过观察分析, 笔者认为当前对孩子口语表达的认同存在以下几个误区:

(1) 孩子敢想敢说。孩子的表达愿望是需要尊重和保护, 只是在家长的放任下, 表达的多是一种索求以及满足不了后的宣泄, 透露出飞扬跋扈。家长若只看重孩子表面上的嘴皮功夫, 忽略其语言背后的不良心理倾向, 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2) 语言生动有趣。孩子通过网络电视掌握了不少流行语, 表面机智幽默, 实际多流于低俗。校园里谩骂成风, 公共场合脏话连篇, 青少年的口头禅多是不文明字眼。个别老实木讷的学生经常遭受这些孩子的言语攻击, 成了他们练活的靶子。看到别人无端受辱或无语回应, 就得意极了, 觉得自己处于强势拥有话语霸权似的。这样的孩子不懂得自重和尊重他人, 恐怕只会导致“祸从口出”。

(3) 内容丰富多彩。网络游戏里的人名可以倒背如流, 孩子们交谈甚欢, 大人在一旁惊叹不已“现在的孩子真聪明”。社会上的一些风气也入他们法眼, 什么“小三”、“上边有人”、“有好处大家都分一点”, “借我十元还你二十”说起来好像无所不知似的, 于是乎, 大人们又惊呼“现在的孩子怎么什么都懂?”实际上他们懂什么?盲从而已。

(4) 主动善于交际。喜欢主动搭讪, 喜欢交际圈, 喜欢在话头上占上风, 喜欢一呼百应打群架。领头者不需很有说服力, 甚至说话不过脑子, 只要在言语上有气势就行, 响应者也源于气血旺盛罢了。

(5) 不需专项练习。学校里, 学生的口语交际走向了两个极端:课堂上, 万马齐喑;课下, 万马嘶鸣。老师认为学生只是不愿在课堂上表达罢了, 没必要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于是, 这块教学任务被省去了。实际上, 学生不是在好好说话, 是叫嚣;意见不同就打口水仗。老师找其谈话, 他们往往不是一言不发就是措辞不恭。

可见, 孩子口语能力的“增强”实际上是孩子成人化倾向的体现, 是家长、社会催熟的结果。卢梭的《爱弥尔》有这样一段话:“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 我们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 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 而且很快就会腐烂。”是啊, 孩子就该有孩子气, 童心一旦失去, 就仿佛失去了真气, 孩子没有了孩子样, 学大人的语气说话, 说大人常说的话, 更可悲的是这里的大人, 多是专横粗陋、势利恶俗之人, 或是老气横秋道貌岸然的伪君子。我们的孩子就这样被家长被社会甚至被同龄人给腐蚀了, 失去了孩子气, 说话失去了学生腔。

2《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对“口语交际”的要求

作为初中语文教师, 我们还应该抓住“口语交际”这个教学环节, 尽可能地为学生做出有效的指导, 而不是也顺应潮流, 传授几个技巧或不作为。《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针对“口语交际”明确提出六项要求, 具体归纳如下:

(1) 语言文明得体。张扬个性不能肆无忌惮, 有些学生说话不分场合、不论对象, 只图自己痛快, 完全不顾他人感受, 对家人讲话尤其不懂礼貌, “气死你没商量”。

(2) 学会倾听理解。表现欲让大家争先恐后地说, 可是这么多声音“一时齐发”怎么办, 那就比谁说得响、一口气说得多。纷纷放言让听众彻底隐遁了。没有谁在用心地听, 也没有谁是动情地说, 交谈成了泛泛而谈, 成了攀比或消磨。这样的交际不是真正的交流, 是扎堆闹哄而已。本来这是成年人的市井俗趣。可惜, 也逐渐成了现在孩子的一种群居方式。

(3) 说话要负责任。校园里学生之间跨班级跨年级间的矛盾升级, 最初多是一些孩子传递只言片语产生的小摩擦, 多是无聊生事。他们没有是非观, 缺乏判断力, 对别人妄加评论, 喜欢一哄而上。不懂得有心攻击别人是恶, 随意给别人带来伤害也是恶。要教育学生学会尊重别人、善待别人, 懂得让流言止于自己就是善。

(4) 做到言之有序。“讲述见闻, 内容具体, 语言生动。复述转述, 完整准确、突出要点。”

(5) 做到言之有物。说话要有自己理解到的东西, 不做社会上消极论调的传声筒。学生缺少阅读, 导致真正的词汇量无从积累, 观点、思想、情感缺失, 所以语言空洞、乏味。其实, 无话可说不如不说, 安静地读读书, 达到“使其言如出己口, 使其意如出我心”, 以此来变化气质、澡雪精神。真正看懂了一本书, 会觉得自己精神上长高了, 说话也会更有水平更有品位。大家在一起讨论交流彼此才会真正集思广益, 互相促进。

(6) 做到情理结合。人际交往, 在纯粹的视角下, 只是一个生命静静地倾听另一个生命。就这么简单。生活中, 许多误解伤害尤其是亲友间的, 多是沟通不畅造成的, 所以交流时要做到真诚用心, 注重情理。

3 加强学生口语交际训练的途径

(1) 明确口语交际的意义, 不本末倒置讲求技巧。许多学生一开始在语言表达上就缺乏指导, 没有“话是说给别人听的”这种意识, 口无忌惮多是出于无知无畏。教师应该给补上这一堂课, 让学生明白事理, 懂得自制。

(2) 进行情景设计, 迁移训练。在同一种情况下, 一句话可以几样说, 比较一下, 哪种表达更得体。

(3) 展开辩论, 初三的学生可以组织辩论会了。

(4) 拓宽学生视野, 让话题更有意义。可从以下切入:专项知识系统学习交流;关注社会新闻, 评论焦点问题;培养多方面兴趣, 内容知识性、趣味性强;阅读文学经典积累, 提高自身人文素养;吸收百姓语言, 品味俗语中的蕴含;亲近大自然, 感受生命和谐之美。

(5) 鼓励学生多参加一些有意义的社区活动, 在生活实践中感受口语交际的魅力。

初中英语口语训练范文第5篇

2.利立浦特小人国有哪两种宫廷游戏?表演游戏的是哪些人?

3.如何理解“绳上跳舞”游戏的寓意?

4.利立浦特小人国用什么方法选拔官员?蓝红绿三色丝线影射什么?

5.格列佛最初被押解到小人国首都王宫时,按照国王的命令交出了一些物品,其它的都还给了格列佛,而有三种被运到了国王的库房中。请说出两种运到库房中的物品?

6.格列佛在利里浦特答:小人国是用什么方法扑灭了利浦特王宫的大火?

7.简述格列佛为何成了利立浦特国举国称颂的英雄。

8.利里浦特答:小人国国王使“不来夫斯国成为殖民地”的要求,表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9.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格列佛在大人国的遭遇?

10.格列佛到达大人国都经过哪些险阻。请至少举出两例。

11.格列佛如何从大人国逃出来的?

12.作品中描述的大人国有哪些现实寓意?

13.《格列佛游记》中大人国国王与小人国国的形象特点有何不同?

1 14.简述第三卷内容答:50字以内。

15.飞岛国怎样平息叛乱?

16.作者在飞岛国因什么而受轻视?

17.在飞岛国生活时,格列佛用自身的经历印证了两句格言,请问是那两句?

18.在飞岛国的“拉格多大科学院”里,格列佛获得很多见闻,请说出至少三个来。

19.拉格多数学学校怎样教学?

20.在拉格奈格被皇帝召见的风俗是?

21.慧骃国代表大会进行大辩论,主题是什么?

22.“慧骃”的品德表现在哪些方面?答:写出至少三个词语

上一篇:初中英语教学心得下一篇:初中英语复习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