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传承论文范文

2023-05-20

传统文化传承论文范文第1篇

首先,感谢各位专家、领导参加由人民日报社人民论坛杂志社、襄阳日报传媒集团、尧治河村委员会联合主办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研讨会。去年,我们在这里举办了首届尧文化与中国梦高峰论坛;今天,我们又一次相聚在鄂西北大山深处的尧治河村,进行“尧文化与中国梦”高峰论坛。可以说,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追寻之旅,是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引领下,为美丽乡村建设、精准扶贫、基层善治等寻求文化解答的过程。

中国传统文化以其开放性、包容性的特征,有别于西方文化。她已经被融入国家治理体系和世界文明秩序之中。焕发出超越时代的光辉,为我们开辟精神文化扶贫新战场、扮靓美丽乡村。提供了思想引领、明确了方向路径。

传承和创新中国传统文化,为落实“四个全面”筑牢根基。“四个全面”根植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中,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意义。推进“四个全面”要以提高文化软实力为经纬,将传统文化中“民为邦本”“咸与维新”“令行禁止”“清正廉明”等精华于以提炼,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注入充沛的源头活水,推动“中国梦”这艘巨轮砥砺前行。

传承和创新中国传统文化,为脱贫攻坚提供精神动力。扶贫先扶智。即使物质达到富裕,而精神空虚,丟掉文化传统,也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目标相悖。在那些尚未走出贫困、发展动力不足的地区,更应积极开辟精神扶贫的新战场,让文化担当精准扶贫生力军,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强大的思想指引和智力支持。

传承和创新中国传统文化,升华美丽乡村建设的内涵。“中国乡村最大的问题是文化破坏和伦理失调。”淳朴敦厚的乡风、崇德向善的乡贤文化,无不来源于传统文化的濡染和浸润。创新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使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频共振,引导群众向上向善,使乡风民风重新美起来,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必由之路,也是乡村善治与发展的必由之路。

传承和创新中国传统文化必须“接地气”,必须向基层延伸,必须在农村扎根。大国复兴的磅礴力量,就蕴藏于广大中国农村改革探索之中,蕴藏于亿万农民谋发展、求幸福的圆梦实践之中。

我们看到,尧治河村在长达28年的艰苦探索中,从“极贫村”到“首富村”,从“落后村”到“文明村”,找到了一条科学发展、脱贫致富的路径,锻炼了一支苦干实干、团结奋进的干群队伍,同时遵循了一条可溯源求真、继往开来的文化脉络,从尧的古老传说中汲取精神食粮,通过“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决心和气魄,真实演绎出“当代尧舜”的故事,实现了从磷矿经济、水电经济,到文化旅游经济的转变,并自觉用文化充实精准扶贫和美丽乡村内涵,让村民共同享受高品质物质、精神生活。尧治河的经验,对于在农村实践中,如何摆脱资源依赖,从历史传承中寻找发展动力。实现兴企、富民、强村梦,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和参考意义。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朋友!中国梦不会满足于独善其身,美丽农村、幸福农民也不分山门内外,以尧治河村为代表的农村典型经验,应该得到更广泛、更深入、更全面的传播。人民论坛作为政论型智库全媒体,长期挖掘基层典型案例,在深入报道、总结广大农村基层发展经验方面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尧治河村在文化、生态、产业、治理方面的经验,更加值得我们记录、挖掘、传播、推广,这是我们媒体的职责所在。今天,我们齐聚一堂,不仅全面了解尧治河在各个方面的创新探索,也记录诸位专家学者的思想智识与文化策论,一起为推动中国农村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倾囊献智。

传统文化传承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传统文化传承;研究概况;研究视域;研究展望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讨论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吹响了“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号角。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历久弥新的精神品质,是全民族弥足珍贵的精神宝藏。改革开放以来,全国理论界十分重视对传统文化传承的相关研究。加强对已有研究的梳理,探寻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研究新的理论生长点,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研究概况

在党中央的号召下,我国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各大出版社纷纷举办各类研讨会,共同搭建传统文化研究平台。

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众多中华经典古籍经过整理和编译逐渐面世。1995年出版的《中国传统文化读本》(北京燕山出版社)三辑共30册,1999年出版的《中华传世名著精华丛书》(山西古籍出版社)共25册,2011年出版的《青少年国学修养必读丛书:中华圣贤经典》(长江文艺出版社)包括仁、义、礼、智、信共5册等。

理论界中百家争鸣,一大批经典学术著作和高水平科研论文相继出版。学者们从各方面出发,对“中国文化全局、中国传统哲学、西方文化交流、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关系、文化价值”进行研究,出版了许多优秀经典著作。

改革开放特别是新世纪以来,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进行研究的科研论文相继出版。笔者对1979年至2013年之间发表的科研论文进行收集与整理,发现对该领域的研究和探索自1979年开始至今从未间断,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的十几年中研究走向了高潮,以“主题”搜索项为例(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人文与社科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2000年至2009年十年间发表的相关学术论文近3 000篇,是1979年至1999年二十年间发表总数的近24倍,而自2010年至今过去的近3年间已发表5 000余篇,达到了过去十年(2000年至2009年)研究成果的近2倍。

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研究视域

基于对现有研究成果的回顾与总结,我们可以从以下四个视域进行梳理。

(一)中国“传统文化”及其传承的探讨与思考

1.对“传统文化”范畴的相关探讨

我国著名文化学者庞朴站在时空对“传统文化”进行界定,顾冠华用历史的眼光来看待“传统文化”,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中国几千年文明发展史中在特定的自然环境、经济形式、政治结构、意识形态的作用下形成、积累和流传下来,并且至今仍在影响着当代文化的‘活’的中国古代文化”[1]。

关于“传统文化”的现代内涵,学术界存有几种不同视角的阐释。何劭玥以布迪厄“文化资本”理论的内涵论证了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文化资本”,并从“文化资本再生产”和“文化资本转换”的角度探索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肖瑜用模因论来阐释中国传统文化,不仅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提供了一个新视角,也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和演绎研究提供了全新的理论依据[2];余清臣从文化生态学的角度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类型,本身也是对特定生态进行适应的结果,它的核心特质都能在其与特定生态环境的关系中得到深入理解[3]。

2.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理性思考

(1)传承的具体方式

众多学者进行了大胆的探索,提炼出了许多具有代表性的观点。1)批判继承:张岱年认为“传统文化之中既有优秀传统,也有陈腐传统,对于其中的陈腐传统需加以批判,对于优秀传统则要加以弘扬发展”[4]。2)抽象继承:冯友兰(1957)首先提出对中国哲学史中某些具有抽象和具体两层含义的哲学命题,只需要继承其抽象意义即可。3)现代解释:汤一介提出对儒学的传承就是对儒学现有内容的現代解释,从而“使其有可能适应现代社会要求的部分得以发展”。4)宏观继承:这一观点的代表性人物是成中英,他认为儒家伦理中宏观伦理拥有较高的创造性和进步性,应当继承;微观伦理仅是封建集团的具体道德习俗,阻碍了现代社会的发展,应当摒弃。

(2)传承过程中需要正确认识和处理的关系

科学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还需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传统文化与其他文化的关系。1)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在文化结构中“马克思主义是主流文化、主流意识形态”[5],优秀传统文化是全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提供着强大的精神支持,两者之间体现了指导思想一元化和文化具体内容和形式的多元化;2)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的关系:当代文化是传统文化的具体再现,也构建着“未来的传统文化”,两者仅是生成的社会历史背景不同,将两者对立即割裂了文化传承的历史联系;3)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中国传统文化中既定地蕴有外来文化因素,同时传统文化也深刻影响和改变着全世界,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在交流对话、碰撞摩擦中相互吸收各自需要的养分,实现共赢。华中师范大学章开沅认为,“传统文化和现代化之间并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任何一个国家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对文化传统大部分是保留的”,“涤荡旧社会的污泥浊水,绝不意味着与传统文化彻底决裂”[6]。

(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文化资源

1.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李荣启、唐骅等学者提出:积极参与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有步骤地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全面展开;采取多种形式,抢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效地进行生产性保护;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基础设施的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研究蔚然成风[7]。

2.巨大的精神文化宝库

张岱年把中国文化传统的基本精神划分为四项基本观念,即: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刚健自强、以和为贵。舒金城把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分为“朴素的唯物主义無神论传统和注重现实、讲求实效的求实精神;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自强不息、胸怀博大的民族精神;尚中贵和的思想;重视人的价值和理想人格的培养;贵民、重民的思想;道德文明和礼貌待人的传统”七个方面。

(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现实境遇

1.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赖以生存的社会历史环境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与此同时,外来文化不断利用各种传播途径进行文化渗透,拜金主义、消费主义思潮乘虚而入。

2.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教育乏力

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教育的研究,杭州师范大学容中逵在2008年至2011年期间发表了系列科研论文,站在大教育视野下审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教育问题,指出“当前我国传统文化传承不力主要由于家庭、学校、大众传媒教育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有效的传统文化传承,教育影响没有提供足够的传统文化原料和养分所致;更上位的成因,便是国家宏观教育决策对传统文化传承的忽视”。

(四)创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可依途径

1.明确文化传承的产业化方向

洪瑶提出,我国传统文化只有采取市场化、产业化的方式,走上产业化发展之路,才能加大传播我国民族优秀文化的力度,才能真正实现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才能在国际文化竞争中冲破外来文化包围圈,重振文化大国雄风[8]。

2.重视学校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突出作用

有学者提出,学校教育是现代社会文化传承的重要阵地,应当“精心编制系统的传统文化读本,开设传统文化系列课程,在学生中组织民俗文化的各种社团,组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在大学教育阶段适当增加传统教育文化的权重,让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在整个学校教育体系中占据一个相对合理的地位”[9]。

3.更新文化传承的现代传播途径

随着现代传播技术与传播学的不断发展,学者们广泛关注到,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传播,要及时占领网络、虚拟社区等现代媒介阵地。多元化地对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果进行传播。

4.配套文化传承的相关政策与法规

还有部分学者提出政府应积极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加强政府引导与支持,规范传统文化产业市场;同时注重立法保护,不断完善现有法制体系,把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事业上升到法治高度。

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研究展望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吹响了“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号角,正是基于目前理论研究与实际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与欠缺,不难预见对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研究趋势将是:在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广大理论研究工作者将在全面认识我国传统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充分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构建立足于现代实践、顺应时代潮流、融会贯通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

参考文献:

[1]顾冠华.中国传统文化论略[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6).

[2]何劭玥.从布迪厄“文化资本”理论看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J].学理论,2009(14).

[3]余清臣.现代学校与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一种文化生态学的视角[J].浙江社会科学,2008(7).

[4]张岱年.文化创新与文化继承[J].中国文化研究,2000(4).

[5]朱兰芝,孙占元.立足社会现实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我国当前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中的一个关键问题[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6).

[6]章开沅.传统文化与现代化[J].华中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1).

[7]李荣启,唐骅.新世纪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J].广西民族研究,2010(1).

[8]洪瑶.当传统文化搭上产业快车——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突围[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

[9]隋竹玉.经济全球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继承研究[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7(4).

传统文化传承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传统文化;传承;高职校园;“礼”文化;职业教育与传承

前言

中國作为礼仪文化之邦,向来推崇仁、义、礼、智、信,其中“礼”作为传统五常中极为重要的内容,其中蕴含了深刻的哲学思想与育人、塑人之道,也是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体系中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1]。立足于新时代,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心越来越强,从党中央国务院到基层,都在弘扬时代主旋律,传承、培育和践行优秀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习主席曾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高屋建瓴指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就是要“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习总书记也多次在大型场合倡导文化自信,其更是强调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高职院校作为育人塑人之场所,在传授现代技术工艺理念基础上,理应承担起传统礼文化传承与教育之重任,以《关于实施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为指南,将礼文化在现代职业教育中推陈出新,寻求现代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路径。

一、传统文化传承背景下“礼”文化是高职院校职业教育的需求

(一)在对中华传统文化历史回望中认知“礼”

礼,在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中,有着深刻与渊源流长的哲学、文化内涵。早在《中国哲学史大纲》中,中国著名教育家胡适先生就指出,“礼”是一种教化手段,也是一种道德评判标准,更是一种衡量是非曲直的基本准则。中国素来推崇“礼”文化,无论是早期的人伦关系,还是现代国际政治关系,“礼”一直被视为一种“法规”[2]。

立足于现代高职院校职业教育需求视角,回望中国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出,“礼”在传统文化传承体系中有着重要地位。从最初的宗教仪节、社会风俗习惯,到人们公认的社会规矩,“礼”越来越接近于“法”,并成为社会普遍推崇和认可的一种行为模范规矩和准则。

置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语境中,荀子认为“礼”与“孝”并重,其在《礼记》中秉持“性恶在于礼缺”的观点,并将“礼”作为安邦治民之法;荀子认为,“礼者不出于天性而出于人为”,积“伪”在于知礼,而知礼重在于学,由此为儒家倡导的“立于礼,成于乐”学说奠定了思想基础。发展到近现代,蔡元培先生在《中国伦理学史》中指出,“乐之德圆而神,礼之德方而智”……,从五四运动之后,有不少学者重新开始审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礼”,其中贺麟先生强调,“礼可以格物穷理,规范行为,陶养性灵”;冯友兰先生则认为,“礼教功能可使人内存和悦,外有品节”……

从现代职业教育担负的使命功能来看,面对当今社会中种种的“人心不古”乱象,卸去传统礼之重负,只有在重新回溯历史文化中才能更为客观看待与认知礼,从儒家思想来讲,礼之本在于仁,因此礼是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之重点和内核,也是现代职业教育发展之精神需求[3]。

(二) 在对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反思中审视“礼”

我国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经过不断发展,虽然取得较大进步,但在人才培养中,“重技能而轻文化素质”的后天缺陷越来越凸显。文化的缺失是职业教育也是现阶段我国整个教育领域存在的现实问题。在职业教育体系中,弘扬“工匠精神”既是一种文化自觉的表现,也是文化传承的反映,但从人才培养角度来衡量,中国传统礼仪文化对于当代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文化浸润不彻底,导致有些高素质人才“先天畸形”,对于传统文化认识不深刻,不具备健全的人格和优良高尚的品质[4]。

从文化素质培养层面而言,当代青年普遍缺乏一种“文化自信”的底气与信仰,这其中既有社会因素也有学生个人之因。长久以来,职业院校以专业技能的高低来评判学生是否符合社会需求,忽视了文化引导与熏陶。当学生在为《王牌特工》绅士之礼所感叹时,当学生在为温彻斯特大学“不知礼,无以立也”的校训津津乐道时,当青少年在为《琅琊榜》中暌违已久的礼仪“圈粉”时……,殊不知,泱泱文明古国的气度与风骨早已淡然无存。

作为高等职业院校的教育者,应对我国传统文化传承与职业教育体系衔接缺失问题进行深刻反思,重新审视高职学生谋生立足的“软实力”与硬技能,為了防止学生先天缺陷,后天文化熏陶不足,应将传统文化中“礼”文化的传承和传播作为现代职业教育中的一种“营养教育”,除了“有业”,还应教会学生“乐业”,在礼仪之邦体现“内德外修”的风范,展示中国人“仁慈忠义”的聪明睿智,成为有追求,有文化及有思想的彬彬有礼之人。“腹有诗书气自华”不仅仅是一种价值追求,更应在职业教育中传承礼,让学生从内心层面认同礼,知礼学礼[5]。

(三) 在对高职学生专业技能塑造中凝聚“礼”

“礼”是学生走向成功的重要保证,也是融入社会,赢得尊重,获得出彩机会的法宝。高职学生在具备核心技能、素养能力的同时,不能忽视塑造自身品格,凝聚礼文化。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发展方向以及人才培养重点在于传授专业技能,提高学生社会实践水平,但忽视了礼文化在传统文化中具有实用的一面,其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6]。所以,高职院校非常适合通过构建礼文化,开启学生重新了解与学习、主动传承礼文化的新局面。

从实用性需求这一层面而言,礼文化传承与高职院校职业教育的现代化发展之间并行不悖,二者有许多契合点,让青年学生接受礼,知礼,懂礼,明礼,并非要机械地让其学习传统礼仪,而是要推陈出新,以现代化视角引导学生重新审视礼文化,用现代教育学理论,基于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视角和需求,系统梳理与提炼职业教育与传统文化传承契合之处,使传统文化熠熠生辉,推动现代高等职业教育转型发展[7]。

二、传统文化传承背景下高职校园“礼”文化与职业教育发展的契合点

(一) 礼文化是高职校园“秩序”为首的文化模式

礼是一种文化秩序,也是一种文化发展模式,追求礼、学习礼,让学生懂礼,明礼,知礼的本质和核心就是要重建一种非法律维持的高职校园文明秩序。《论语》有言,“道之以政,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明礼格物”的本义和功能不在于拘泥和禁锢于传统,而在于博古而厚今,通过礼文化模式以及礼秩序在高职校园中的营造和传播、传承,给予崇尚和追求自由的学生一种随之放任的约束规则,使学生在无上下等级以及伦理规范约束的校园中养成一种彬彬有礼的行为习惯[8]。

其实,当今不只是在校园,我国社会层面以及职业层面,普遍缺乏一种以礼来维持的良好秩序。在法治社会,构建与维持礼仪文明,亟需礼文化的浸润和洗礼,当代青年学生思想开放,“任性”,个性张扬,追求独立与自由,无视秩序,对学生教育管理者造成了巨大挑战。殊不知,良好秩序的构建和维持在于礼不在于法,只有重新弘扬与传承传统礼文化,让学生发自内心尚礼,才能形成一种自由而不放任,放任而不堕落的良好文明校园风气,更能够激发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培养担当与社会使命,维护高职校园良好的社会秩序。

(二)礼文化是高职校园秩序与和谐的统一

中国传统礼文化除了重秩序,还推崇和谐,在尊重自由与弘扬独立个性的时代中,高职院校应追求和而不同,鼓励学生大胆张扬自己的个性,展示丰富多样的人生。时代在变化,由内而外都在告诉我们一条为人处世的标准,即“和而不同”,“礼之用、和为贵”,从杭州“G20”峰会,到中外合作,再到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建立,在复杂多变的世界格局中,合作处处可见,“中国智慧”既是礼文化中人际关系、和谐统一思想的集中体现,也是我们日常工作生活场景中处处需要学习的哲学学问。尤其在高职校园教育体系构建过程中,应尊重时代潮流个性,包容多元性和开放性,让学生与时代同行,而这一和谐秩序的构建需要以礼文化来维持,礼除了重秩序,亦重和谐,其更符合高职院校当今教育发展大局和趋势。

(三)礼文化是高职人才培养的核心素养要求

职业院校学生最终的归宿是社会,在职业发展道路上,学生会遇到诸多艰难险阻,因此学生必须发扬“就业-敬业-乐业”的现代职业精神,而前提是需要夯实自己的专业基本功,既要提升个人素养,又要加强道德思想建设,礼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思想,它是一个人的自立之本,也是职业发展道路中为人处世之道,一个受社会认可的高素质人才必须是懂得自尊,懂得尊重他人,且能够维护自己尊严,唯有在人际合作交往中投桃报李以礼相待,才能在职业生涯中取得长足进步,获得成长,实现自我价值[9]。

三、传统文化传承背景下高职校园“礼”文化传承与职业教育开展对策

基于传统文化传承背景下“礼”文化是高职院校职业教育的需求,立足于传统文化传承背景下高职校园“礼”文化与职业教育发展的契合点,本文认为高职校园“礼”文化传承与职业教育的发展应互相融合促进,通过建构尊重平等敬让的高职校园“礼”文化秩序,传播营造和谐仁爱的高职校园“礼”文化教育风气以及弘扬内修向上的高职校园“礼”文化传承精神,重塑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弘扬时代主旋律,弘扬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在汲取优秀传统礼文化营养的过程中,不断促进我国高职职业教育发展[10]。

(一)建构尊重平等敬让的高职校园“礼”文化秩序

现代职业教育的出发点和根本归宿就是要塑造人,锻炼人,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有用人才。“礼尚往来”的哲学命题能够促进学生治人情、修人义,礼文化注重敬让和信,所以高职院校教育发展的根本方向应该是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与文明之态,提倡青年一代不拘礼而“礼贤下士”[11]。具体而言,在校园中应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入高职教育课程体系中,在校园中鼓励学生尊重与平等交往,既要体现在师生之间,又要体现在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只有取得学生的尊重和爱戴,才能收获学生发自内心的喜爱、信任以及让学生以礼相待。现代教育体系下,仅仅靠身份的权威显然已不符合职业教育时势,教育者应不断加强自身双重修炼,学生要提高自己的人生境界,只有形成尊重平等敬让的校园秩序,才能让学生在发自内心行使礼仪中,体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为人准则,也可在西方宣扬的自由民主博爱口号中强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认同。

(二)营造和谐仁爱的高职校园“礼”文化教育风气

现代职业教育与传统文化传承教育有很多共通之处,所以在职业教育中,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礼仪教育课程,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体验传统礼文化之美。比如,在《左传》中提出了礼乐文化是提升一个人基本道德修养的观点,因此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的首要任務是要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和谐仁爱是一种礼文化风气,更是当今职业教育中缺乏的一种向上积极的教育风貌,在高职校园中,仁和礼体现为教师对学生的仁慈,也体现为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和谐相处,更重要的是在教育实践中,师生能够平等对待教育问题,秉持着爱心与开放和宽容的心态,培养学生的理性与探求知识智慧的独立精神,使学生在是非面前从容镇定,不被外来文化所影响和迷惑,更能在时代大局中冷静从容处理复杂问题,持久地践行教育的仁慈。

若没有道德修养,没有彬彬有礼的风范,即使有更高的才识和技能,终将会被社会淘汰。当今社会只有不计较得失,不为利益所蛊惑,为人心平气和,懂得相处之道,才能长久立足,而这些恰恰都是当今职业教育的短板以及不足之处,子曰:“礼云礼云,人而不仁,如礼何?”,又如,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只有恰如其分得体行礼,才能让学生在接收专业职业教育中获得礼的践行智慧,这既是一门艺术,也是通过职业教育让学生知礼明礼的初衷[12]。

(三)弘扬内修向上的高职校园“礼”文化传承精神

高职院校现代职业教育究其根本,乃内化学生道德思想,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让学生在掌握基本专业知识、技术理论的同时,弘扬礼文化。而达礼的前提和核心必须是要知礼和行礼,学生知礼的过程就是格物致知的过程,职业教育必须明确方向,将专业技能的培训锻炼和传统文化的熏陶和传承作为职业教育过程中的两个必要步骤和环节,不只是要简单地让学生积累礼仪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知识技能并重,端正仪表和态度,以谦恭不卑亢的态度和思想行为将道德礼仪内化为高尚人格,使学生实现专业技能、知识态度与思想行为之间的平衡协调。

当今时代,礼之教化,弘扬国学绝不可以类似于机械地让学生诵读《弟子规》或者简单穿上汉服学习汉语,而应引导学生弘扬内修向上的高职校园“礼”文化传承精神,在校园文化氛围中,让年轻人主动发现礼的优雅,体验礼仪的美感,更重要的是教师知书达礼风范潜移默化的影响,正所谓“夫师以身为正仪”,职业教育的使命和功能是除了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之外,更重要的是通过与传承文化的结合,让学生形成自由之态度,树立文明之精神,真正通过自己的人格显示内在的知识学问和道德修养[13]。

四、结束语

“礼”是一种品格,也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生生不息的文化精髓和文化传承“基因”,站在新时代的前沿,立足于中国上下五千年肥沃的精神文化土壤之中,我国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核心使命和重托是要培养和打造富有礼文化气质以及具备与时俱进专业实践理论、技能的多元化优秀人才。而在全民都在传承与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背景下,“礼”文化正是高职院校职业教育的内在需求,由此为传统“礼”文化与现代职业教育的有机融合提供了良好契机与契合点。作为高职校园“秩序”为首的文化传播模式,秩序与和谐的内在统一体,高职人才培养的核心素养要求就是要崇尚礼文化。对此,应在对中华传统文化历史回望、发展反思以及专业技能塑造中认知“礼”、审视“礼”和凝聚“礼”,营造“礼”文化秩序,形成“礼”文化教育风气,培育“礼”文化传承精神,为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参考文献:

[1]刘威韵.高职院校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J].现代教育,2018(02):46-48.

[2]祁峥.高职院校深入推进中华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对策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22):152+154.

[3]任清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校园文化的思考[J].人文天下,2018(15):44-48.

[4]于瑜.论新媒体时代高职院校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价值诉求——评《中华传统文化》[J].新闻爱好者,2018(08):97-98.

[5]李娟.民族文化传承背景下的高职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创新[J].教育观察,2018,7(16):141-142.

[6]陈航平.“以美育人,以文化人”——以武汉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为例[J].绿色科技,2018(17):292-293.

[7]李曾辉.高职艺术教育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途径探析[J].知识经济,2017(01):153+155.

[8]张伟.职业教育视角下传统文化的传承研究——以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为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04):74-78.

[9]范果.对接文化产业发展与提升 构建传统文化传承创新体系 以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为例[J].艺术教育,2016(05):279-280.

[10]张运萍.传统文化传承与高职院校思政教学的创新研究[J].传承,2014(10):66-67.

[11]曹荣军,孙继红.地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与区域文化传承创新的研究[J].教育评论,2015(03):134-136.

[12]郑军.高职德育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的策略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32):98-101.

[13]章永刚.浅议文化育人与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J].教育与职业,2013(35):26-28.

传统文化传承论文范文第4篇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17年1月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共建共享,注重文化熏陶和实践养成,把跨越时空的思想理念、价值标准、审美风范转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和行为习惯,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参与感、获得感和认同感,形成向上向善的社会风尚”。《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进一步明确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是指由文明演化而汇集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优秀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指分布在经济、政治、文化各领域的优秀文化,它们以儒家为内核,融入道教、佛教等意识形态,是纷繁复杂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共性和精髓所在。

本文试图以中华吟诵在绵阳市的群众性传承活动为例,从现状、成果、影响和对策等方面,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群众性传承发展涉及的若干实践问题进行探讨,以期为有关方面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提供借鉴。

基本理论

吟诵定义

“吟诵”一词,最早见于《诗大序》:“吟咏情性,以风其上。”作为我国一门独特的传统艺术,吟诵当始于祭祀,是汉诗文古典作品口头表现的艺术形式,还是古人口传心授的读书方法。吟诵介于诵读和歌唱之间,是按照一定的韵律、节奏,并带有一定情感吟诵古诗词的方法。至周代,诗歌吟诵已是官学必修课程,古诗文吟诵在春秋战国时期趋于成熟,由孔子集大成,至隋唐之际达于繁盛,此后绵延发展至今,一直服务于历代文人雅士。

吟诵特点

吟诵又称“中华吟诵”,中华吟诵之所以历经千年而不衰,一是因为研习汉诗文古典作品是人们传承先辈传统的必由之路,甚至是主要途径;二是因为吟诵艺术之美从汉诗文古典作品生发而来,并一直伴随其传承发展,高度契合其蕴含的中国文化艺术音韵之美和意象之美,因而是研习汉诗文古典作品最好的方法。在当今大力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背景下,吟诵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和研习中华文化经典的“敲门砖”,一方面其本身具有文化、艺术等传承价值;另一方面还具有入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工具性”价值。研习吟诵现在已经成为全民艺术普及活动的重要途径、群众性传承活动的重要载体、引领社会风尚的重要手段和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纽带。

吟诵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定义

优秀传统文化,是指由文明演化而汇集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优秀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指分布在经济、政治、文化各领域的优秀文化,它们以儒家为内核,是纷繁复杂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共性和精髓所在。例如,我们有百戏之祖昆曲,有国粹京剧,有豫剧、越剧、黄梅戏,有评剧、川剧,有秦腔、粤剧,各种传统戏曲剧种的集合就构成了中国戏曲文化。进而言之,中国有桥文化、建筑文化、茶文化、家具文化、瓷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书法、古诗词等文化,它们中的优秀成分共同构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通过绵延不断的传承和发展,融入中国各民族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积淀为各民族共同的社会文化心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历史方位

明确提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是近代以来尤其是建国以来我国人民长期保护、传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逻辑结果和逻辑延续,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要求。文化是国家软实力的核心要素,是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重要指标。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体现、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时代需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代表着我国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更是中华儿女增强文化自信的法宝,是抵御外国文化入侵的坚实防线。要大力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让每一个中国人都浸润在中国元素里,生活在中国故事中,感受“中国情怀”和“中国智慧”的滋养,并创造出足以支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政策体系的建立

《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的印发实施,是我国长期以来建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政策体系的又一次重要实践。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陆续制定了一系列文物保护政策,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文物考古工作,发现、保存和保护了一大批珍贵文物。从1982年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开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领域不断拓宽、层次不断提升、目标不断清晰,我国陆续制定实施了一系列文化传承发展的法律法规,如《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1997)、《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2008)、《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2011)、《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管理办法》(2015)、《国家工业遗产管理暂行办法》(2018)等,并从国家到地方各个层面制定实施了一系列配套政策文件。在这些法规政策的推动下,我国各地积极推动地方立法,制定落实政策措施,组织開展了丰富多彩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实践活动。总体来看,我国已经建立起较为完备、成熟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政策法规、理论研究和工作实践体系,并且取得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成果,为国际社会开展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提供了经验借鉴。

传承活动的不同类型和群众性传承活动的重要作用得到了政策制定者的充分重视。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对集体传承、大众实践的项目,探索认定代表性传承团体(群体)。”“加强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全面推进‘非遗在社区’工作。”“引导社会力量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培训,广泛开展社会实践和研学活动。”

吟诵传承

吟诵传承途径

吟诵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代表,已有三千多年历史。笔者认为,根据其规模大小、专业化程度和是否具有经济动机,可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实践活动划分为专业性传承活动和群众性传承活动。

专业性传承活动规模较小、强调师承关系、注重专业修习,传承活动蕴含经济诉求,其实施具有一定难度。相反,群众性传承活动规模较大,强调传承人——业务骨干——传承人群的传承关系,注重群众性参与,且传承活动大多是公益行为,传承动机主要是普及,主要包括普及性学校教育以及具有公益动机的社会传承活动。传承活动依然遵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本真性、整体性、可解读性以及可持续性原则。

传承存在问题

一是民间组织的薄弱性与群众性传承活动需求之间存在矛盾。当前,吟诵传承存在核心骨干不多、运行能力不强、资源保障不足等问题,核心团队成员通过无报酬、非专职方式从事传承工作,缺少专职驻会管理人员。这些问题的存在,与持续、广泛、大规模群众性传承活动所需要的高强度的组织管理、业务指导、后勤保障等资源投入不相适应。二是组织化程度不高所隐含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吟诵传承依靠的学会作为一个民间组织,在缺少收入、业余兼职的情况下,难以吸引到高水平的专业人才,难以确保核心团队、骨干队伍的稳定性,可能会导致群众性传承活动发展成为质量较低、凝聚力较弱的群众性“玩票”活动。三是政府有关部门支持力度薄弱问题。

群众性传承发展的对策建议

笔者认为,由于在载体、形式、内涵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群众性传承发展方式也必然存在诸多不同,应当切实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群众性传承发展特点、规律、模式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制定更精准、更科学、更具操作性的政策措施。

吟诵在绵阳市的传承发展

传承发展基本情况

2015年12月,绵阳市吟诵学会在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挂牌成立。经过七年发展,学会目前拥有骨干教师372人、会员1077人,已组建绵阳市吟诵学会吟诵团等4个群众性传习组织,在中小学校、文化场馆、党政机关、城市社区建立21个传承基地,建立了群众性传承发展组织体系。学会致力于对中华吟诵的抢救整理、基础研究和课程开发,公开出版或内部刊印《四川传统吟诵研究》等学术著作、课程教材8种,在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绵阳市图书馆、绵阳市文化馆开设专题讲座11个,在全市126个中小学开设传习课程200余次,具备了一定的群众性传承发展的专业能力。学会积极宣传推广中华吟诵,在绵州大剧院连续举办四届中华吟诵展演晚会,还通过举办系列进校园、进机关、进景区、进剧院传承推广活动,塑造出群众性传承发展品牌形象。通过持续、广泛、深入的群众性传承活动,“绵州吟诵”被列入了绵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常态化参加传承活动的各界群众达5万余人,已经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中华吟诵传承发展基地,在省内外、国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中华吟诵的群众性传承发展,得到了各级领导、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和充分肯定。绵阳市吟诵学会于2019年被中国孔子基金会命名为“孔子学堂”。中共绵阳市委、绵阳市人民政府于2019年印发了《关于大力发展文旅经济加快建设文化强市旅游强市的实施意见》,提出“实施川剧、曲艺和中华吟诵振兴计划,将我市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华吟诵传承推广基地”。

1.深入研究群众性传承活动特点需求

深入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群众性传承发展活动提出的组织、管理、保障要求,明确政府作为保护、传承主体应当承担的职责任务,进一步加强对群众性传承活动组织的引导和支持力度。

2.制定实施群众性传承活动支持政策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提出:“对集体传承、大众实践的项目,探索认定代表性传承团体(群体)。”这一措施体现了当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益性、群众性传承发展的新趋势,提出了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群众性传承发展的新措施,令人倍感振奋。要认真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精神,加快制定认定、支持代表性传承团体的措施,切实加大支持力度,着力推动群众性传承活动健康可持续发展。

3.不断改进群众性传承活动宣传形式

在现代科技和新媒体日新月异的今天,文化市场已逐步形成一套完善的宣传手段。影视剧、演唱会、展会等在迎合市场、开发市场方面驾轻就熟,具有极高的市场号召力;而群众性吟诵组织利用新媒体展开宣传的理念还很稚嫩。吟诵组织要努力学习运用现代传播方式,探索培养吟诵传承人的好传统、好做法,弘扬师徒传承优良传统,着力发挥老传承者的传帮带作用。

4.创新发展群众性传承活动教育形式

应将中华吟诵纳入素质教育计划,组织编写中华吟诵校本教材,在中小学生艺术类课程中植入吟诵相关内容,从小培养中华传统吟诵受众。要加强与高校的合作,建立定期到高校巡回的传承机制,同时,举办大学生中华吟诵研修班或社团组织,依托高校培養吟诵传承人。要将中华吟诵与诗歌、舞蹈、美术以及音乐会等艺术样式结合起来,打破传统的表现形式,增强吟诵感染力,开辟吟诵吸引群众的重要途径。

5.积极探索群众性传承活动推广模式

当前,中华吟诵受众老龄化、分流现象较为突出,了解吟诵、参与吟诵、喜爱吟诵的年轻人不多。应当充分利用现代媒体大力宣传中华吟诵和知名传承者的吟诵人生;应当充实文化网站中有关吟诵的内容,详细介绍吟诵历史、吟诵流派、吟诵内容及其传承人,提供名家名篇视频点播,为吟诵传承发展营造良好氛围;应当大力发展新媒体传播手段,让广大群众可以随时随地欣赏到精彩的吟诵节目,同时借助各种展会、艺术节、群众文化活动大力推广中华吟诵。

参考文献

[1]陈炳铮.谈古典诗歌的吟诵[J].中国音乐,1981(03):15-16.

[2]赵敏俐.中华吟诵的抢救、研究与当代传承——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华吟诵的抢救、整理与研究”阶段性成果报告[J].文学与文化,2016(02):4-16.

[3]杨锋.中国传统吟诵研究[D].北京:北京大学,2012.

[4]周密.齐东野语[M].张茂鹏,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

[5]黎靖德.朱子语类[M].北京:中华书局,1986:223.

[7]南开大学“中华吟诵的抢救与整理与研究”课题组.知音如见赏,雅调为君传:关于传统吟诵的调查与思考[N].光明日报,2013-05-28(015).

[8]华锋.吟咏学概论[M].郑州:大象出版社,2013.

【基金项目】绵阳师范学院四川绵阳文化旅游发展研究中心2021年度青年发展课题《中华传统吟诵传承路径研究》(项目编号:W202103211)。

传统文化传承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儒学文化;传承;创新

中国传统儒学主要形成于和服务于封建社会,与封建制度紧密结合,既造就了辉煌的中华古代文明,也导致了中国近代百年的屈辱历史。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儒学饱受诟病,屡遭摒弃,特别是经过文化大革命的浩劫,儒学几乎成了历史文化遗产,没有很好地完成现代化进程。由于儒学文化核心价值观和民族文化的巨大影响力,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隔而不断,儒学思想和儒学文化在中国全面实现现代化的历史潮流中不断闪耀光辉,不断创新发展,与时俱进。和平崛起的发展战略、求同存异的外交政策、睦邻友好的政治策略,建设和谐社会、以人为本的治国思想,以及先后涌现的晋商、徽商、浙商等等,无不体现儒家真精神。

大中华文明经济圈的形成和中国国力大幅提高,人们思想不断解放,民族自信和文化显著增强,于是近几年催生了国学热,儒学文化在全世界迅速传播,一些国际性的儒学研究团体相继成立,为儒学现代化和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利环境。然而,很遗憾的是,一些所谓的现代新儒家存在严重的复古倾向,甚至有儒化中国、儒化共产党之嫌;还有一些人倡导儒教,企图恢复“王官学”地位。所有这些都是与社会现代化的历史进程格格不入的,对实现儒学现代化和创新发展是有害的,不符合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时代要求。为此,本文从儒学发展历程、核心价值观、现代诠释、创新发展以及与先进文化建设的关系等方面探讨儒学文化的当代传承与创新。

一、儒学发展历程与基本认知

尽管儒学被公认为具有浓厚的“法先王之法”的保守倾向,抵御变革,然而我们今天所看到和所讲解的儒学并不完全是儒学宗师孔子本人的思想学说,更多的是孔子以后历代儒学大师依托于孔子的说法通过注疏、讲解等形式加以发挥而形成的新思想,这些新思想虽说是一种伪托之作,但在本质上却是一种创新和发展,更好地适应了他们所处时代的文化需要,更为有效地应对了来自其他文化的挑战,更为紧密地与封建社会制度结合在一起,推动儒学取得了“王官学”地位,使之广泛传播,逐步成为中华文明的主体。

历史学界将中国儒学划分为先秦原始儒学、两汉政治制度化宗教化儒学、宋明清时期性理之学的儒学和西方近代民主科学思想交流融通的近现代新儒学4个比较明显的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主要对孔子思想及其后世儒学的区别进行探讨。面对西周后期诸侯雄起、武力争霸所造成的社会动荡、礼崩乐坏的现实,孔子深感尧舜之德风,提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发展线路图,倡导仁爱亲民、礼化民众、以德治国的王道主张,摒弃武力和战争,以家庭伦理和社会礼法为核心,规范行为方式,重构社会秩序,追求社会和谐稳定,促使民众安居乐业,最终实现乐平天下的抱负理想。

孔子虽然没有得到实际施政的机会,但是通过游历和教学传播了思想,从而塑造了一个伟大的民族。对孔子的有关言论,我们有以下几点认知:

一是孔子对当时的封建制度是认可的,并没有主张回到尧舜、三王时代的社会制度,表明他既是务实的,又是与时俱进的,也说明感怀先德并不等同于食古不化、拘泥古制。他的思想与政治主张是对当时政治现实的一种改良和创新,因而后世儒学大师的法先王之法的立论显然是一种伪托和形而上学,是为了迎合统治阶层和维护既得利益的需要,并不是儒学真意。

二是儒学并非宗教,而是经世致用的社会治理学说,是孔子站在社会管理阶层角度而提出的一系列主张。“足食,足兵,民信之矣。”[1]93孔子把“足食”放在了为政的第一位,明确肯定了人们的实际需要,并把人们的安居乐业作为乐平天下的社会基础,因而他的民本思想是唯物的;既没有如孟子、荀子一样从性善性恶立论,也没有像宋明理学那样对人性加以种种限制;既没有为人们创造出一个上帝来,也没有为人们死后安排天堂和地狱。后世者如此论之,有违于孔子建立在民众安居乐业基础上的和谐社会理想。

三是伦理关系是礼法核心,君子品德是理想人格。伦理关系是任何社会在任何时期都存在的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因而孔子提倡“齐之以礼”[1]11、“有耻且格”[1]11,礼化民众。但是孔子所倡导的“礼”,是比较宽泛、宽容的,决非是如“三纲五常”一般的森严的等级关系,而是处理社会人际关系所必需的行为方法和道德规范,反映的是对他人的权利和人格的尊重与友善,是一种正常的社会关系。达到礼治的过程方法就是制定能够被社会广泛接受和遵循的礼节、礼仪,依靠每日“三省吾身”[1]7、“过勿惮改”[1]8的儒家修身真功夫,慎独慎微,内圣外王,追求成仁成圣成德的君子至高境界。后世者曲意篡改,“过犹不及”,使得儒学变成了吃人的礼教,杀人的工具,扭曲人格,歪曲人性,严重阻碍了社会发展。

二、儒学核心价值观及其现代意义

封建社会是中国儒学产生和发展的时代,但是,封建专制主义和封建制度性特征并不是中国儒学文化的本质特征。因此,理性认识儒学核心价值观及其现代意义,摒弃其封建糟粕是对儒学文化的当代传承与创新工作进行正确定位的前提,是实现儒学现代化的强烈需要,是实现民族复兴的重要基础。

儒学的核心价值观是“仁”,因此也被称为“仁学”。儒学崇尚“仁义礼智信”,以仁致和,社会大同。对于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的当今社会来讲,儒学的“仁政”思想对于推动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相结合的政治社会发展仍然具有积极的建设性作用。政治革新是社会进步和时代发展的主导力量,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本身就是最大的“仁政”,是大仁大义,是民族复兴的脊梁。基于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我们完全认为社会主义制度是比封建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更能实现“仁政”思想的理想社会制度,中国儒学与社会主义理想之间具有内在的高度一致性,都以大仁大爱之心致力于民族兴盛、社会和谐、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的宏图伟业之中。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化礼仪之邦,中国人的热情友好、尊老爱幼、吃苦耐劳等优秀文化传统美德受到了世界人民的普遍称赞。但是,在中国实现改革开放以后迈向社会现代化的进程中,旧的社会秩序已被打破,而新的秩序又尚未产生出来,导致了一场波及全社会的“诚信危机”,欠款拖成了三角债。20世纪90年代几乎使国有大中型企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都陷入了危局,非要由中央政府出面整治,花费巨大力气才能解开这个结。假冒伪劣更是司空见惯,社会道德几乎丧失殆尽,邪恶势力开始滋生,家庭和社会矛盾日益加重。在现代商业社会里,我们既要高度重视和实践社会法律法治精神,在重点治乱的基础上,还需要大力发展社会文化事业,加强全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构建和倡导符合平等、自由等现代精神的社会道德观念,确立家庭和社会关系新典范,积极创建和谐社会。毫无疑问,儒学思想在去芜存菁之后,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将会发挥巨大作用,并将产生一大批锐意进取的现代新儒商,成为现代社会的精英群体。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92,“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2]的儒家修身养性功夫使得中国儒学尤具魅力。中国儒学虽然在其后期发展中被渗入“天人感应”、“天人合一”等等神化的内容,但是其大体上还是关于个人和人生的今世之说,对于人生如何发展,如何得乐有着一套完整的学说。每个人的有意义的一生都是从自我意识开始的,是从自我反省开始生发的,通过明心见性,了解需要,从而激发自己对自己、对家庭、对亲朋好友、对邻里、对民族、对社会乃至于对国家的责任感,进而确定人生目标:其一是和睦持家,安居乐业;其二是“行有余力,则以学文”[1]7,走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路子;其三是立德立言,这被视为人生的两大成就。从当今心理科学的发展可以证明,一个人如果具有了社会责任感和明确目标,那么他的人生就不会是虚无的,他的人生就是有积极意义的。因此,中国儒学对于解决现代人群的都市病,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有着重要意义。

三、儒学思想的现代诠释与当代传承

由于儒学发展历史有2 500多年,其经典文献都是文言文,还有大量的注疏需要整理,在现代都市的快节奏生活中,能够花费大量时间阅读经典和注疏的人士毕竟不多,因而,积极做好儒学文化经典及其思想的现代诠释与传播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传承意义。

我们应当认识到,儒学思想的现代诠释是为实现儒学现代化服务的,是为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服务的,是为推进中国社会现代化历史进程服务的,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服务的。因而需要我们历史地、客观地去深入研究儒学的经典文献,将儒学基本思想与封建专制制度、具体的社会管理形式区分开来,深入发掘儒学思想的现代价值,并以现代人群容易接受的方式广泛传播,帮助其学习、借鉴和躬身实践。只有当儒学基本思想和儒学真精神能够为当今社会大多数民众所掌握,自觉接受其理念,自觉规范和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时,儒学的当代传承与创新发展才能生生不息。本文使用“儒学的当代传承与创新”一词是为了与所谓的“现代新儒家”区别开来,明确儒学现代化应当承担的使命及其任务。在儒学文化的当代传承过程中,我们需要自觉抵制文化复古主义倾向,坚决维护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历史已经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革命性、建设性及其实现全人类解放的崇高理想是解决中国社会发展问题的最有力的思想武器。从社会文化发展角度看,传统意义上的中国儒学文化长期处于“王官学”地位,虽然具有施行“仁政”实现社会和谐的理想,但在本质上是封建社会文化,是封建专制主义的御用文化,神化皇权,禁锢人性,顽固保守,抵御变革,扼杀社会新生力量,严重阻碍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在中华民族遭遇外辱的近代历史中,面对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中国传统儒学并没有发出振聋发聩的声音,而是委曲求全、屈辱求存、割地赔款、丧权辱国。中国儒者的社会形象在儒学初兴时期是“仁者”、“智者”、“士人”,是社会改良派和拥有广博知识的社会精英人士的正面形象,“入朝美政,出则美俗”[3],具有推动社会变革、促进社会发展的超人力量和智慧。而到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中国儒者的形象逐渐演变成酸儒、迂腐、不知人情世故不懂权变智谋却又自命清高、死读书读死书、完全丧失行动能力、变成了社会寄生虫的失意知识分子的落后的社会形象。

在中国社会现代化的进程中,继续反对和肃清封建专制主义残余影响是一项重要的历史性任务。我们在儒学文化的当代传承中就要分清大是大非,自觉站在反对封建主义的第一线,有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摒弃封建糟粕,而不是照单全收,成为被全社会批评和抛弃的对象。一些所谓的现代新儒家提倡儒学的政统、道统、学统“三统并建”[4],完全忽视了传统儒学的历史局限性,看不见儒学价值义理学说所蕴含的倡导社会改良和推动社会进步的儒家真精神,纯粹是逆着历史潮流而动,危害儒学现代化发展大局。

儒学文化是中华文明的主体,其价值观体系是独特的,是儒学宗师对中国政治、社会、家庭以及人生发展的理想性学说,具有穿越历史时空隧道的无穷魅力,是社会正义和社会秩序的建设性力量。显然,中国儒学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念能够在社会主义的制度与文化环境中找到生存和发展的土壤。当代儒学应当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不再是封建专制文化思想的载体。当代儒家也应当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与法制建设的推动者,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拥护者,而不再是封建专制主义和保守势力的代表。保持儒学文化传统的当代民众则理所应当地应成为和谐社会、诚信社会的创造者,积极参与社会公共道德建设,发展社会先进生产力。

四、儒学文化的创新发展

儒学文化的现代化发展是中国社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起到推动或延缓中国社会现代化历史进程的巨大作用。但是,儒学文化的创新发展时至今日仍然会触动一些人的敏感神经。

其一,儒学文化有着完整的思想学说体系,是否需要实现现代化,又能否实现现代化。认真回答当前社会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而且被社会广大民众接受,才不至于湮没在浩瀚的历史文献之中。任何民族文化的生命力都在于保持开放的态度,与时俱进,不论我们愿意与否,自觉与否,中国儒学的现代化进程其实早在国门被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之后就开始了,而且至今仍在进行之中。

其二,中国传统儒学在本质上是封建社会文化,是否还有必要实现现代化,又能否实现现代化。我们认为应当实事求是地看待中国儒学文化,将中国儒学所承载的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与封建统治者的御用文化区分开来,有扬有弃,合理继承。儒学文化至今仍为当今社会绝大多数中国人所接受,儒学现代化实在是一个绕不过去的时代课题,而且也正是因为其浓厚的封建思想和保守倾向,才使得儒学现代化乃至中国社会现代化具有相当的艰巨性。

其三,儒学文化具有价值理性,但没有西方科学所具有的工具理性,也不具备现代社会的平等自由科学民主精神。儒学文化是否能够与现代社会相融合,又能否实现现代化,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中国儒学是社会正义和社会秩序的建设性力量,社会改良和创新才是儒学真精神。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中国儒学能够认清时代发展的大局,接纳现代精神,实现创新发展。实现创新发展和实现现代化的新儒学仍是中国儒学,不会令其核心价值观和基本思想消亡,但却能够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因此,在儒学文化的当代传承过程中,实现儒学文化的创新发展是当今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责任,我们可以但不限于从以下四个方面开展创新:

第一,融合平等自由、科学民主、开放合作等现代精神,接纳现代文明形式,实现儒学文化的创新发展。

现代精神与现代文明形式是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成果,当代儒学发展只有与时俱进,才能使中国当代儒学在本质上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从而完成儒学现代化这一历史使命。为此,深入研究中国儒学的价值意义和概念范畴,从中引伸、提炼或者创造发展出与现代精神相符合的新意来,将现代精神和现代文明成果纳入其中并接纳现代文明形式,实现儒学基本思想的现代化。譬如“仁”,能够包含“平等”、“自由”等新意,与现代精神相对接;“义”,能够接纳民族国家统一,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等新范畴;“智”,也能够引伸出科学理性来,成为促进中国科技进步的思想动力;“礼”,能够接纳现代民主制度和人权思想、民族生存权和发展权等现代新概念;“信”,能够包含社会契约与法制等现代精神内容。由此,中国儒学核心价值观完全能够与现代精神和现代文明制度形式水乳交融,继往开来。

第二,在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过程中,在实现儒学基本思想现代化的基础上,逐步确立当代儒家进行社会实践的新典范。

中国儒学文化在个人修养、家庭伦理关系、社会交往、国家政治发展等方面具有杰出的成就,并为世界各国人民所推崇。在当今社会里,在实现儒学基本思想现代化的基础上,检讨中国传统儒学的行为规范准则,清除封建残余,逐步确立当代儒家进行社会实践的新典范,使其成为现代人群提高自我修养和处理各种事情时的一种参考标准,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利于发展社会先进生产力,有利于建设和谐社会,促进中国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科学发展,并实现中国儒学现代化。当今社会矛盾重重,信仰危机,诚信危机,无一不在影响着中国改革开放大业,影响着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为此,积极推动社会公共道德建设,确立当代儒家精神社会实践的新典范,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实现儒学现代化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三,推陈出新,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商业、科技进步和现代企业管理的一系列新思想,积极推动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

重农轻商是中国传统儒学的重要特征,反映了封建社会以农为本的社会经济结构,是中国传统儒学追求和实现民众安居乐业的重要政策基础。当代新儒商群体的出现,表明中国儒学文化在现代商业社会中同样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能够对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发挥积极的建设性作用。为此,在儒学文化的当代发展中,我们需要不断推陈出新,在广泛吸收世界各国先进经验基础上,积极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商业、科技进步和现代企业管理的一系列新思想,加快形成符合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特点的现代商业理念、科技进步理念和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卓有成效地构建中国现代商业文化,提高整个民族的科学素养,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科学,打造中国当代先进文化的竞争力。

第四,创造性地运用中国儒学的核心价值观,针对社会现实问题提出新的解决方案,积极推动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中国儒学是经世致用之学,秉承儒学宗师的社会抱负和政治理想,儒学文化的当代发展,应当时刻关注中国经济社会乃至全世界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类现象和问题,为中国社会现代化和世界发展作出新的贡献。国家新近提出的“和平发展”战略,创建和谐社会等一系列社会发展新对策都是儒学现代化发展的最新成果,是中国当代儒学文化的创新和发展。可见,儒学文化的当代传承,并不是儒学传统文化思想的机械式的简单化的继承与传播,也不是与儒学现代化背道而驰的文化复古,而是一个融入现代精神的过程,一个创新发展的过程,这是整个中华民族的意志。

[参考文献]

[1] 孔 丘.论语[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6.

[2] 万丽华.孟子[M].北京:中华书局,2006:291-292.

[3] 安继民.荀子[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99.

[4] 罗义俊.牟宗三先生第三期儒学之概念与三统并建论[EB/OL].(2007-07-29)http://www.chinakongzi.org/rjwh/lzxd/200707/t20070729_2378064.htm.

Heritage and Innovation of Confucian Culture in the Contemporary Era

OUYANG Xiang-e

(Section of Basic Courses, Three Gorges Vocational College of Electric Power, Yichang 443000, China)

Key words: Confucian culture; heritage; innovation

上一篇:西方文化史论文下一篇:中外饮食文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