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主义论文范文

2023-09-08

人文主义论文范文第1篇

人文主义是历史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其核心要义是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具体到教学中,就是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个性与共性发展,动态把握学生,调控课堂,从而不断提高教学的实效性。本文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进行阐述。

一、人文主义与历史教育功能的实现

将人文主义贯穿于历史教学中,就是要发挥历史教学内容中的人文主义的教育功能,开发和拓展学生潜能,培养学生健全、积极上进的性格,让学生学会学习,尊重他人及其成果,不断完善自我,具有良好的竞争意识。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就是要打破宿命论的观点,让学生重视学习规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培养强烈的求知欲和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科学精神,展示个性,真正学会学习。

在历史课堂上讲授人文主义,引导学生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原始积累过程中资产阶级的那种积极探索、不断追求卓越的精神。对于高三学生而言,就是要把升学压力变成一种精神动力,善于并勤于思考,掌握最佳学习时间及学习方法,竭尽所能提高学习效率,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较大飞跃。引导学生在高考前的最后五十天,提高自己的学科素养,历史思维、概括和表达能力。

增强学生的人际交往意识和社会意识,引导学生学会关心,学会体谅,与同学友好相处,培养学生主动的、集体主义的人格。把学会关心视为新时期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从培养学生对他人需要、目的、利益的敏感性,到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意识和社会意识,把学生个人价值的实现与祖国的命运和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全面发展自己,“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二、人文主义与三维目标的实现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继承优秀的文化遗产,弘扬民族精神;学习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关注中华民族以及全人类的历史命运,加深对历史上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

尊重历史,追求真实,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陶冶关爱人类的情操。在教学过程中,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学会同他人尤其是具有不同见解的人合作学习和交流。通过选修课,学会从不同角度认识历史发展中全局与局部的关系,辩证地认识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的内在联系,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培养从不同视角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历史学习潜力;培养健康的情感和高尚的情操,弘扬民族精神,进一步提高人文素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具体操作过程中,课堂教学之余,通过讲故事、开展“我看人文主义”系列读书活动(征文、演讲、辩论赛)等形式,让学生感悟人文主义,体会人文主义的精髓和实质,不断激励自我奋发上进。

三、人文主义与和谐课堂的构建

按照人文主义构建和谐课堂,不仅有助于知识的学习,而且也会促进学生的社会化进程。和谐课堂内的人际关系,构建民主型的课堂气氛,发展合作与竞争的人际关系。

了解并研究学生是教学准备中的关键环节。了解学生个体学习和生活状况、环境因素、群体关系,了解学生原有知识技能的质量、兴趣、需要与思想状况、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针对学生的学习特点,心理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不平衡性和差异性,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因材施教,启发诱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发展。

教学过程中,注意引起学生注意,展示教学目标,呈现教学内容,提供学习指导,适时给予反馈,及时评定学习结果,加强记忆与学习迁移,促进学生学习效果的提高,进而形成和谐、民主、轻松、高效的课堂气氛。

教学之余,组织开展历史学习兴趣小组和研究性学习小组活动,引导学生广泛交流,汲取组内外一切有益的建议和看法,不断提升自我,进一步开发历史学习潜能。适当增加乡土教材内容,展示家乡辉煌历史与特色文化,让学生对社会和大自然的爱有坚实的基础——对家乡的热爱。例如,介绍建国后各乡镇将军、红军在于都驻扎地,各乡镇特产,于都14处国家级、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唢呐、省级古文和甑笊舞,客家方言和习俗等。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中共于都县委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编印.国情县史教育读本.2009.

[3]彭光华主编.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赣州(市情教育读本·试用,中学版)[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9.

(责任编辑 庞丹丹)

人文主义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 文学素养的培养应该贯穿人的一生。由此可见,文学教育不仅是中小学基础教育阶段必须教授的内容,而且是大学语文教学必须关注的话题。其实,除了大学中文专业要实施文学教育,其他非中文专业也应该注视文学教育,促进学生的能力发展和人格塑造的有机整合。那么,如何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文学教育呢?这是每个大学语文教师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文章围绕这一问题展开论述。

关键词: 文学教育 大学语文教学 渗透方法

文學教育不仅是西方国家19世纪以来实施人文主义教育的重要理念,而且是我国语文教学中“以文载道”教学原则的重要体现。中国现当代教育家和思想家蔡元培、胡适、鲁迅、王国维等人都十分重视和提倡文学教育。他们普遍认为文学教育是一种精神教育,可以对人的情操和思想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有当代研究者明确指出:“所谓文学教育,就是语文教学中以文学作品的审美特征为出发点,以文学接受为基本形式,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和语文能力,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提升作为重要目标的一种教育行为。”由此可见,文学教育不仅是中小学基础教育阶段必须教授的内容,而且是大学语文教学必须关注的话题。其实,除了大学中文专业要实施文学教育,其他非中文专业也应该认识到文学教育的重要性,将其渗透进大学语文教学中,促进学生的能力发展和人格塑造的有机整合。那么,如何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文学教育呢?

一、挖掘语文教材中的文学思想,获得人生体验

大学生正处于花样年华,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正处于急速发展阶段,思维活跃,可塑性强,接受各种新观念、新思想的速度快,可以很容易地从文学作品中得到启发,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思想和行为。所以,大学语文教师要深入挖掘大学语文教材,从中选择启迪人、激励人效果佳的文学作品,将积极向上的文学主题传授给学生。教学过程一定要与学生的人生体验紧密结合,这样才能使他们感同身受,获得更多的人生启迪。

大学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一般注重情操陶冶,力求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取向。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营造宽松、愉悦的教学氛围,带领学生进入文学审美的优雅境界,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逐渐与作者达成心灵共鸣。教师还要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作者同呼吸共命运,让学生在开启心灵的同时获得对文学艺术美的深入感悟,汲取珍贵的人生体验。

二、教师要投入情感,开启学生智慧

文学的终极追求目标是向善,使人在文学世界中获得感悟,收获人生哲理和情感审美。所以,文学世界是一个充满情感的世界,它无所不包、无所不容,感恩、憎恶、无奈、淡然……这些情感都包含在文学作品中。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投入足够的情感,以身作则,唤起学生真挚、丰富的情感,调动他们的人生体验,进入文学世界分析文学人物的境遇,达成情感共鸣。

在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满感情地为学生朗诵课文,让学生充分感受文学作品中美的思想与体现,以此发展智慧,培养文学情怀。在教师富有情感的朗诵下,学生可以感受到作家眼中的山川河流、花草树木,并不是简单的自然界景物,而是被作家赋予了诸多情感,有着大自然的灵性。之后,教师还要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尽情释放内心情感,在作家创造的文学世界中对现实生活形成进一步的体悟,从而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感触人文情怀。

三、介绍作家生平经历,提高人文素质

优秀、经典的文学作品凝聚了作家的思想和人生经历,体现了他们的精神境界和人生追求。大学语文教师在为学生讲解文学作品时,可以将作家的生活背景、人生经历及人格魅力始终贯穿于教学过程始终,带领学生“身临”作家争取尊严、抗争命运的“现场”,以此逐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声声慢》中体会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悲凉心境;从《人间词话》中体会王国维“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的孤单寂寞之情;从《围城》中感受钱钟书“外面的人想进来,里面的人想出去”的至深人生哲理;可以从海子的《春暖花开》中感悟生活的美好,唏嘘生命的脆弱;从张爱玲的《半生缘》中感受她几十年来孤廖、苍凉的心路历程。这些文学作品无一不凝聚着作家的思想精华,这是他们留给我们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学生要从这些作品中得到人生顿悟,方能在人生道路上走得更远。

四、联系当今实际生活,古为今用

作为人文素质的核心,人文精神对大学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人处世的人生哲学就是要追求社会与人生的美好境界。21世纪是一个瞬息万变的时代,知识信息急剧膨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社会经济蓬勃发展。在这样一个全新的时代,诸多古老文学作品所散发出的朴素思想,依然对现实生活有极大的参考作用和实践意义,其具备的感染力和生命力使得我们必须为之注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将这些古代文学思想与当今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获得更深的体悟。

如今,孔子的仁德思想仍然能够调节现代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使彼此和睦相处;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执著追求;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自信精神,至今对现实生活有着指导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长远的发展眼光,沟通古今,增长学生知识,拓展他们的视野。只有紧密联系当今生活,促使学生深入思考,做到古为今用,教材上死板的文字才能变成鲜活的思想,文学作品也才能散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照亮学生的人生之路。

总之,文学世界是一个奇妙的世界,是一个精彩的世界。作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接班人,当代大学生要正视文学作品的作用,从中汲取人生经验与教训,为我所用。这样才能使文学作品发挥应用的作用,使文学教育实至名归。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文学教育需要借助教师的思想魅力、人格魅力和知识魅力,教师与学生要一起努力,深入挖掘作品精华,使之为培养现代社会所需的人才作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王保升.试析文学教育的基本内涵[J].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4.

[2]韩世姣.构建大学语文专题教学体系的探讨[J].教育学术月刊,2008:12.

[3]赵敬立.重建大学语文教育的人文维度[J].现代大学教育,2010:1.

[4]郭玉壶.语文课呼唤个性化教学[J].陕西教育,2004:3.

人文主义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 众所周知,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由于受到意识形态的禁锢和干扰,对梁实秋的研究与定位一直是学界研究的一大疏漏与盲点,有关于梁实秋的研究几乎处于停滞的状态。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因为文艺上的拨乱反正,多元文化生存空间重新得以确立,梁实秋对“五四”新文学建构所做出的贡献也重新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白璧德的“新人文主义”思想是梁实秋文学批评理论的重要依据。但是,此种思想的传递毕竟是在一个跨文化语境的情况下发生的,势必会产生某种“错位”。本文将通过对梁实秋和白璧德的文学批评的研究,对梁实秋文学批评中的文化错位现象展开讨论。在这个论述的过程中,分别将儒家传统与白璧德新人文主义对梁实秋产生的影响进行细致阐述。在研究白璧德人文主义思想时,重点讨论儒家学说对其思想产生的建设性作用以及白璧德对儒家文化的错位理解。与之相对,梁实秋在中国现当代的文学批评中对白璧德思想的应用,直接照搬了白璧德对浪漫主义思潮的深刻批评,这实际上也存在着一种问题意识的错位。

关键词:梁实秋 文学批评 白璧德 错位

在现代中国文学起源之初林林总总的文学批评中,梁实秋的文学批评是无法令人忽视的。曾有学者指出:“梁实秋不是一个有影响的文学史家,却是一个很有理论个性的批评家,他对20世纪20年代很多文学热点背后潜伏的问题和危机,有相当敏锐的体察。”a我们无法否认,在带有自由主义色彩的文学脉流中,梁实秋的理论影响是具有贯穿性的。新人文主义二元人性论是梁实秋文学理论的辐射中心,也是他文学批评的出发点。这一产生于白璧德的“新人文主义”的思想是梁实秋文学批评理论的重要依据。但是,此种思想的传递毕竟是在一个跨文化语境的情况下发生的,是否会产生某种“错位”?而梁实秋在中国现当代的文学批评中对白璧德思想的应用,实际上也是直接照搬了白璧德的概念,同样也存在着一种问题意识的错位。

一、白璧德的新人文主义思想

首先,从白璧德的“新人文主义”说起。白璧德的“新人文主义”是梁实秋文学批评的重要理论依据,要更为深入地了解其文化错位的产生,就要从“新人文主义”对中国儒家文化的误读说起。

白璧德“新人文主义”理论的形成,不可否认会受到他身处其中的西方传统思想的影响。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来自东方印度的佛教和来自中国的“儒家思想”,在某种程度上也对白璧德产生了相当程度的影响。在白璧德的著作中,最早出现“儒家思想”痕迹的是1919年出版的《卢梭与浪漫主义》。在白璧德“新人文主义”的理论构建中,“儒家思想”被用来阐释新人文主义理论,并疗救西方现代精神的弊病。他的目的很明确,那就是完善和证明西方经验——“远东的经验还以一种最令人感兴趣的方式完善和證明了西方的经验。如果我们想提出一种真正世界性的智慧来反对我们目前流行的自然主义的可怕的片面性,我们可以通过两个人——孔子和佛的教育与影响来概括远东的道德经验。” b

但是有研究者指出,白璧德关注的多是先秦时期孔子的“儒家思想”,而并非汉代之后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儒家思想”。 c我们需要正视的一个问题的就是:白璧德在他的论著中引用了大量孔子的观点,但是否“引用”就代表着白璧德的思想与“儒家思想”相符合呢?比如他文章中的这些引用部分:“但他并不单独倚重节度法则,而是同样注重谦卑法则,他的谦卑一则体现为‘顺从天命’,另则体现在对先贤的态度上面。” d“孔子与其他亚洲大师们则独重谦卑这一美德。” e

可以发现,在解读孔子的思想时,白璧德非常看重“中庸”“谦卑”和“道德约束”等概念,对孔子思想的核心“仁”却没有做出更多解释。而且,白璧德对于“礼”的理解似乎有一些断章取义:“孔子本人对‘人之何以为人’这个问题有着深刻地、真切地洞察,他称之为‘内在制约的原理’,而这一原则,有时亦与各种繁文缛节联系在一起。” f

由此我们可以发现,似乎白璧德认为孔子所说的“礼”是用来进行“内在制约”的。但在《论语·为政》篇中写道“: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恵,齐之以礼,有耻且格。”g因此,我们可以认为,“礼”并非是白璧德所理解的“节制”和“约束”,而是孔子所说的,对每一位社会成员的普遍性要求。白璧德还忽略了一个相当重要的问题,那就是“礼”的归属问题与文化语境。在中国,“礼”是一个独特的具有民族属性的概念。伴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礼”的含义也从单纯的“礼俗”发展到了“礼制”,最后又到“礼义”,并逐渐与政治、伦理、道德、法律、宗教、哲学等融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可以说是中国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独特代言。然而,白璧德却将对孔子儒家学说所期望的“节制”和“制约”,错位地使用在现代社会的现代人身上。从整体背景上来说,白璧德当时身处于现代民主社会,而儒家学说产生的文化背景与之完全不同。所以,白璧德对“儒家思想”的解读是建立在一种“理想化”的想象之上的,他没有考虑到儒家学说背后深厚复杂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等一系列因素,而是专注于文学表面的理解。这就使得他对于儒家学说的理解与运用实际上是一种断章取义式的简单移植,而这种“移植”的后果,就是产生了一种根本上的“水土不服”。

二、梁实秋对白璧德新人文主义思想的错位应用

那么,在文化源头上已经发生了一次思想的“错位”,而梁实秋对白璧德思想的应用使得这种“错位”又延续到思想的再次传递中去,这正是基于既有的“错位”而产生的另一重“错位”。

梁实秋的文学批评,是从批判五四新文学运动开始的。显而易见,在这个时期,白璧德及其学说对梁实秋的影响是深刻而直接的。在文学批评上,白璧德一直以古典主义为立场,批判西方近代文艺思潮中的浪漫主义,并希望能够建立古典主义的美学原则。但是白璧德所批判的浪漫主义,是除却古典主义之外,所有的西方文艺思潮,他把这些文艺思潮当成一个概括的整体加以否定。白璧德认为,浪漫主义不加节制地放纵感情和想象,完全摒弃了古典主义的理性与节制,这是十分危险的,使之成为“一种放纵的乃至泛滥无度的情感主义”和“一种无政府的想象的混合”。同时浪漫主义还过分地推崇个性而忽略了艺术的普遍性,而过分地追求个性、推崇新奇即为情感的泛滥,是需要批判与节制的。古典主义崇尚一种和谐、均衡的审美理想,这恰恰是其在艺术理想和艺术风格上的节制与理性,也就是所谓的“合适”原则;而浪漫主义无节制的宣泄感情,违背了“合适”原则。这是白璧德所不能容忍的。

当我们回过头来看梁实秋对五四新文学运动的批判,他是以一种反浪漫主义的姿态来面对新文学、批判“五四”新文学,并大量借用了白璧德对西方浪漫主义的批判。在梁实秋1925年底所写的《现代中国文学之浪漫的趋势》这篇文章中,他依持新人文主义“二元人性论”的观点,对五四新文学运动进行了根本的否定性的批判。文章开篇即开宗明义指出,全文的主旨即在“证明这全运动之趋向于‘浪漫主义’”,他认为整个五四新文学运动,就是一场“浪漫的混乱”。他从极端受外国影响、推崇感情缺乏节制、受印象主义支配,以及推崇自然与独创四个方面印证自己的观点。这几点描述恰恰与白璧德对西方浪漫主义的描写相吻合。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梁实秋的表述并不是毫无根据的,五四新文学运动作为一场声势浩大的文学运动,的确包含着鲜明的浪漫主义因素,这是饱含着解放、进取和重生的、青春洋溢的时代所赋予文学的特殊性格与使命。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五四新文学运动不仅仅只有浪漫主义,它是多种思潮和多种主义碰撞、融合的运动。梁实秋显然没有重视这一客观事实,他只是迫不及待地想要将五四新文学运动纳入到白璧德的新人文主义理论框架中,以便使用“新人文主义”对其进行批判,而忽略了批判对象是否可以真正称之为“批判对象”。比如在五四新文学运动中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返归自然”的趋势,但是梁实秋依然认为“中国新文学运动的初步即是攻击旧文学,主张‘归返自然’”,“这一个呼声震遍了全欧,声浪不断的鼓动了一百多年,一直到现代中国的文学里还展转的发生了个回响” h。将卢梭的“返归自然”作为新文学运动的“导火索”。事实上,我们可以看出,梁实秋的文学批评似乎有些为了批判而批判,这就是另一重的“错位”移植。

总之,任何文学批评都不是完美的,都不能立刻有效地解決所有文学问题。梁实秋的批评理论与实践有得有失,无论得失,都值得我们认真探讨与总结。

a 温儒敏:《文学史观的建构与对话——围绕初期新文学的评价》,《华夏文化论坛》2010年第00期,第23页。

b 〔美〕欧文·白璧德:《卢梭与浪漫主义》,孙学宜译,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8页。

c 王凯莉:《“学衡派”对白璧德“人文主义”思想的“误读”及利用》,《东南大学硕士论文2016年》,第18页。

def〔美〕欧文·白璧德:《民主与领袖》,张沛、张源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5页,第124页,第27页。

g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2页。

h 梁实秋:《现代中国文学之浪漫的趋势》,《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7年第2期,第258页。

参考文献:

[1] 毛虹.新人文主义与梁实秋的文学批评(1919—1936)[D].重庆大学,2016.

[2]潘水萍.古典主义在中国[D].暨南大学,2011.

[3]陈胤瑾. 选择与重构[D].江南大学,2009.

[4] 王凯莉.“学衡派”对白璧德“人文主义”思想的“误读”及利用[D].东南大学,2016.

[5] 马利安·高利克,张林杰.梁实秋与中国新人文主义[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6(4).

[6]罗钢.梁实秋与新人文主义[J].文学评论,1988(2).

[7] 梁实秋.现代中国文学之浪漫的趋势[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7(2).

[8] 梁实秋.浪漫的与古典的·文学的纪律[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

[9] 欧文·白璧德.文学与美国的大学[M].张沛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10] 温儒敏.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作 者: 杜越,南开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编 辑: 赵红玉 E-mail: zhaohongyu69@126.com

人文主义论文范文第4篇

2、激励机制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与作用浅析

3、“中国梦”视域下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

4、研究生学位课程教学管理质量保障体系探析

5、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理念的重构

6、高质量 精细化 深层次

7、“人本主义”理论指导下的高职英语教学

8、将中国梦融入到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之中

9、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系

10、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对策研究

11、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学科自觉和理论志气

12、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调研报告

13、浅议高中英语教学心理学的应用

14、高职院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研究综述

15、试论思想政治理论课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关系

16、培养高中生历史时空观的必要性和策略探析

17、高职院校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若干思考

18、刍议生态女性主义理论在西方文学作品中的融入

19、深刻把握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的重点

20、特色团日: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的践行方式

21、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2、新时期加强高职院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的途径探讨

23、传统文化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当代价值

24、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对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

25、浅议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视域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26、纵贯党史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27、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探析

28、正确处理教学改革与学科建设的关系等

29、建构主义理论在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中的思考

30、高校羽毛球课程分层教学改革与发展研究

31、英语语音学习的信息化融合探析

32、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层解读

33、动画喜剧性表演的原则

34、导学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35、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教育研究综述

36、新形势下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方案

37、马克思主义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论

38、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在高校中的创新发展

39、建强建好农业院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路径探讨

40、新时期广东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经验与发展趋势

41、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实效性低下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42、新形势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环境优化

43、高校学生骨干马克思主义理论素质的构成

44、建构主义理论与高职英语词汇教学

4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代表人物——沈志远

46、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价值的新思考

47、论法律论证的自由权标准

48、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网络传播关系研究

49、浅析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功能的保障体系

人文主义论文范文第5篇

人文教育应该是素质教育中最关键的一步。它的实质就是人性教育,核心是涵养人文精神。目前,

不少的青少年道德沦丧,情趣低俗,举止不文明,没有远大的理想、没有为祖国和人民奋斗的抱负;很多青少年不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与文化,没有健康的审美观和正确的价值观。这种情况,更凸显了人文教育的重要性、迫切性。

高中人文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思想道德修养、理论修养,教育学生如何做人,培养学生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和道德感。

一、以宽松、自主、平等的课堂氛围,呈现人文精神

在学生的学习中,教师的影响力很大。教师的人文素质直接影响着人文教育的效果。语文教师的道德情操、审美情趣、社会关怀、人文素养对每一个学生都会产生非常深刻的影响。

首先,语文教师应该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充分发挥教师人格魅力的榜样作用。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语文教师应该善于阅读,热爱学习,关心社会,关心学生,关注学生的成长,宽容学生的错误。这样的教师,往往以人格魅力与人文素养,赢得学生的喜爱,使学生自然而然以语文教师的言行审视自己的一切行为,从而打好自己的精神底色。反之,只关心学生的分数,对学生的错误恶语相加,只会让学生反感,甚至厌恶学习、厌恶语文。

其次,一位有着良好人文修养的教师,在他的教学过程中,就会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引导学生的个性探究,在宽松、自由、自主、平等的课堂氛围中,通过教师的点拨与学生的阅读——发现——探究——反思——合作,营造适合学生认知水平和发展需要的课堂情境,使课堂成为知识生成与文化提升的愉快园地,从而实现《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没有学生参与建构的语文教学,只能是满堂灌的课堂,只能是低层次的知识记忆,只能传输低层次的语文知识,而不会有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人文因素。没有激发学生的人文思想,学生的语文学习不可能实现积极探究、认真反思,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简言之,教师的表率作用,就是视人文教育为语文教学的持续深入与精华部分,在自己的一言一行与课堂建构中,时刻关注,不断落实,让语文课堂时刻充满着人文精神。

二、以人文教育与语文教学的水乳交融,唤醒学生的人文精神

高中语文教学除了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文化修养、思想道德修养、理论修养,教育学生如何做人,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和道德感。因此,语文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要引导学生去发现生活的美,提高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简单地把高中语文的阶段性目标——高考,与语文中的人文教育对立起来、割裂开来,只会抑制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因为语文能力,是一个整体的概念,它不仅仅包括基础的语言分析能力、阅读能力,更包括思辨能力、批判能力与审美能力。拒绝人文教育的语文教学,效率肯定低下;两者结合,才会取得良好的效果。如,高二年级的《〈论语〉选读》中的《沂水春风》,文章有一段孔子与曾皙的对话:

“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从文言文教学角度看,“舍瑟而作”中“而”的解释与“异乎三子者之撰”的翻译,当是重点。一些学生认为“而”应该表示修饰,表示“舍瑟”是“作”的情状,“舍瑟”与“作”之间没有先后关系;一些学生认为“而”表示承接,“舍瑟”与“作”之间存在先后关系。文言文中“而”的用法繁多而复杂,即使教师详细分析了,没有学过系统的古汉语语法知识,学生也未必理解。教师不妨问问学生:①孔子与曾皙是什么关系?②曾皙回答孔子问题的时候为什么要“作”?学生马上就懂得:站起来回答孔子的问题,表示曾皙良好的个人修养,所以“舍瑟”与“作”之间应该存在先后关系。这样,渗透了人文教育,一个复杂的词法问题就轻松解决了。翻译“异乎三子者之撰”一句,状语后置很明显,无需多讲,教师应该提示学生:课文下面的翻译中把“子”解释为“三位”,是不是很妥当?“子”在文言文中一般表示什么?学生马上明白:“子”,对成年男子的尊称,又表现了曾皙良好的个人修养。这样,学生对《沂水春风》所反映的主旨“儒家礼乐思想的熏陶”,自然就理解比较深切了。

因此,语文教学中人文教育的渗透与语文教学的落实,不是水火不容,而是水乳交融。人文教育,不是脱离语文教材的高头讲章,不是离开课堂的政治动员,而是语文教学的自然深入,是语文教学向纵深发展的必然结果。

另外,必须彻底转变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观念。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学一般是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讲解的答案,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一点点地被削弱,成为语文学习的边缘者。渗透人文教育的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应该关注学生心理需求和心理发展,充分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性,让他们在思想、想象力、创造力等方面都有自己独特的一面。语文课堂要转变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状态。要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语文教学与人文教育需要走向社会化与生活化。这里有多方面的原因:①以提高生活质量与生命质量为目标的教育,必须根植于社会和生活,而不能拘泥于教材与课堂。②语文教学与人文教育走向社会化与生活化,是语文必不可少的实践活动,有利于扩展学生的语文视野,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③生活与社会也是语文教材,能够满足学生的心理期待。简而言之,在人文教育中,要实现语文教材与社会生活的无缝连接。在语文课堂里,通过组织学生就文本问题、社会现象的陈述、思考、辩论,不断提高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维水平,提高学生辨别假丑恶与真善美的能力,从而唤醒学生追求真善美的心理需要,并且让这种心理需要发展成为实际行动。

三、通过语文课堂人文元素的挖掘,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美国学者罗伯特·西奥迪在其专著《影响力》中提出:“深刻的影响力,从来不是强迫的被动的,而是以一种为别人乐于接受的方式,改变他人的思想和行动的能力。”人文教育不是凭空说教,也不是盛气凌人的指手画脚,而是以一种为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熏陶和引导。现在的高中生,对社会充满好奇,对一些不正常的社会现象又很困惑。因此,语文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各种人文元素,既满足学生正常的好奇心,又解答学生的困惑,更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首先,通过阅读进行人文教育。语文学科是最富有人文精神的学科,人文精神蕴含在语文教学的方方面面。拘泥于教材的语文教学,既让学生的语文视野十分狭隘,阅读体验非常不足,也让学生的人文意识长期沉睡。教师借助阅读教学,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让学生从优秀文本中汲取多种养分,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我们应该给学生合适的阅读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欣赏美文、阅读美文、探究美文,把学生从文本情节中解放出来,去品味语言、品味情感。教师还要为学生选择好的阅读材料,如古今中外具有人文精神的诗文词曲,具有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精神的文章,具有民族特色的文章以及一些词句优美的散文或者是世界名著,让学生的精神得到滋润、心情得到愉悦。

其次,在写作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语文教师应该注意挖掘教材的人文素养,让学生产生共鸣,并以此为题来写作,促使学生抒发真情实感。譬如,学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之后,引导学生探讨生命的意义,以“生命”为题进行写作;学习《念奴娇·赤壁怀古》或者《始得西山宴游记》,让学生以“挫折”为话题,谈谈人生中挫折的意义。一旦写作贴近教材、贴近学生的生活体验,就能让学生的感悟到达一定的高度,充满情感体验、生活忧患、生命意识的作文,就能成为现实;同时,学生的写作能力,才能有真正意义的提高。

最后,通过语言品味唤醒学生的人文意识。语言品味是语文教学的重点所在,它是较高层次的语文能力,更是体验文本的切入点。以简驭繁、以简蕴繁,以含蓄的文字,表达含蓄的情思,是很多文学作品所追求的艺术境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强调的“作品内涵的多义性和模糊性”,就是强调语言品味对提高学生语文能力、把握文本感情的重要作用。提高学生语文能力与把握文本感情,是相辅相成的。唯有语言品味,才能让学生触摸到文本的人文因素。如《林黛玉进贾府》有这么一个细节:

只听外面一阵脚步响,丫鬟进来笑道:“宝玉来了!”

教师之为教师,应该有比学生更加敏锐的眼光。就学生而言,他们对文本的感受是表面的而不是深入的,是直线型的而不是发散型的。针对这个细节,教师应该设置两个问题引导学生:“笑”说明了丫鬟们对宝玉什么样的情感?到底是谁,让丫鬟们称呼老祖宗的嫡传孙子、怡红公子为“宝玉”而非“少爷”?无须教师做多解释,学生们就会品味出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思想。这样的品味,不但让学生感知贾宝玉的叛逆性格,更能树立一个十分重要的意识:在人格上,人人生而平等;以金钱、地位论而造成人的不平等,是缺乏人性、扼杀人性的行为。在语文教材中,值得师生双方品味欣赏的语言,数不胜数。当教师不断挖掘这样的语言,引导学生去品味的时候,学生的语言能力、人文精神,自然会实现可喜的提高。

随着素质教育的展开和社会对人文精神回归的需求,人文教育已经是备受教育界关注。高中语文教材可以说是很好的人文素质教育教材,利用好高中语文教材,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具有更加深远的意义。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应该积极转变观念,结合高中生的特点转变传统教学方法,利用好的作品来引导学生体会语文学科中更加深刻的人文内涵。

参考文献

[1]王锐生.人文精神的历史形态·对人文精神的历史主义考察[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3(1).

[2]曹明海.语文教育文化学[M].济南: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Z].北京:人民教育版社,2009.

[4]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责任编辑 韦 雄)

上一篇:高中化学方程式下一篇:人文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