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道德论文范文

2024-03-11

儿童道德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随着我国城乡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长期存在,因此探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知道,农村留守儿童处于身心成长的关键时期,却无法享受正常家庭的抚养教育,很多特殊时期学龄儿童的坏习惯都在部分留守儿童身上凸显,这一问题已经成为农村学校不容忽视的问题之一。为了改善这一“症状”,加强反哺教育不失为一条有效的捷径。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加强留守儿童反哺教育,帮助留守儿童做更好的自己是责任。在日常教学中,具体应该从三方面努力:一是构建家校合作机制,塑造反哺教育之根;二是制定专项体验活动,灌溉反哺教育之泉;三是定期开展专项家访,浸润反哺教育之魂。

关键词:反哺教育;留守儿童;德育

前言

当前社会发展迅速,为应对生活的压力,越来越多的农村人选择到大城市打拼。青壮年离开农村之后,农村地区的留守儿童数量越来越多。农村地区留守儿童问题应该引起重视,除了保证基本应试教育之外,还应该重视留守儿童思想和德育的培养。因此,学校方面应加大德育教学工作的开展,给农村地区留守儿童带来更好的德育便成为重中之重。

一、创建关怀管理文化

农村小学在建设发展过程中必须意识到留守儿童精神和思想的发展,除了重视教育之外,还应该重视心理教学。在心理教学的过程中,学校的管理制度至关重要。目前,部分农村小学院校在建设发展中为了升学率,会片面地重视学生的应试成绩,忽视学生思想的建设和培育。学校所制定的教学目标是培养更多有知识的人才,希望将更多的学生送出大山。学校教学的出发点是希望学生有好的发展,但是这种传统的应试思想忽视了小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需求和心理变化。在小学阶段的教育中,教师不能只看重学生的成绩,应该更多地关注学生当前的心理发展和心理习惯的养成,如果教师只是以成绩对学生进行衡量的话,会造成学生心理发展失衡,影响学生后续的发展和学习。因此,学校方面应该重视学生的心理引导,不能只是一味地用成绩评判学生。学校应该要求教师给予学生更多的关心,例如,如果班里有某位学生感冒生病,教师应该及时进行关心,而不是对学生置之不理。如果教师能够及时给予学生关心和爱护,让学生感受到学校的温暖,弥补自己留守的缺憾。

二、教师参与德育教学

学校方面除了要创建关怀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文化之外,教师方面也要积极地参与到留守儿童的德育教学中。在学校,学生接触最多的是自己的班主任和授课教师,教师应该积极参与到德育教学中,让学生意识到教师对自己的重视,从而感受到教师的关心。留守儿童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他们在生活中无法感受到父母的关爱,所以在学校里教师更应该充分发挥教师的职责,加大对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的关心。在对学生进行管理和关心的过程中,教师还应该重视德育。例如,教师应该充分利用闲暇时间,加大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在沟通的过程中能够更加了解留守儿童的性格和特征,从而更加针对性地为其进行德育,对学生的心理进行疏导。教师在和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和沟通的过程中,整项工作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首先应该走进学生的内心,让学生愿意敞开心扉与教师进行交流,了解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并及时帮助学生一起解决困难,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心和帮助。各科教师和班主任都应该积极地加入留守儿童的德育工作中,留守儿童能够充分感受教师对自己的关心和帮助,从而抚平留守儿童无法得到父母关爱的缺憾。教师在德育中应该掌握德育方法,树立学习和生活的自信,让学生能够更加积极地面对后续的学习和生活。

三、定期进行心理疏导

在对小学生进行德育工作时,心理疏导是非常重要的,小学生心理发展非常容易受各种外界情况的影响,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的心理疏导,在心理疏导的过程中及时找出学生心理发展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解决各种问题。留守儿童有一定的特殊性,在青春成长的关键时期无法得到父母的关心和爱护,所以更容易出现情感流失的情况,对此教师应该充当起留守学生在校父母的责任,定期对学生的心理进行疏导。教师首先应该让留守儿童理解自己的父母,父母之所以漂泊在外是希望能够带给他们更好的生活。部分农村地区的父母知识水平不高,所以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往往会采取一些错误的方法,比如,会将自己的孩子与其他优秀的孩子进行对比,这种方法不仅会给学生带来极大的挫败感,还会影响学生与父母之间的感情。虽然留守儿童的父母不能时刻在家里对孩子进行教育,但是教师应该与这些家长时刻保持联系,可以让学生多与父母电话沟通,让父母能够多参与学生的青春时期。教师可以多和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学生近期和父母的关系,让学生将自己的心里话说出来,教师帮助一起解决。这种方式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被关爱,增进与教师之间的感情可以促进德育工作的开展。

四、定期开展专项家访,浸润反哺教育之魂

留守儿童反哺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单纯地通过几节课的指导或几次活动的体验难以达到最终的效果。所以,我们也要做到定期开展专项家访的准备,以此跟踪了解儿童受教育情况。如有的孩子长期在爷爷奶奶的看护下,因为溺爱,逐渐形成了自我为中心的性格。我们要将此类案例列为家访的重点对象,并在家访期间与其监护人交谈,让他们意识到对孩子进行反哺教育的重要性,从而促进孩子们形成健康的、为他人着想的思想认知。当然,有些人会反问:“和爸爸妈妈距离这么远,怎么反哺呢?”对此我们可以告诉他们,在闲暇之余为父母画一幅画,写一首诗歌,写一篇文章,又或是在视频中为父母唱一首感恩的歌,这些都是反哺的表现。正所谓“礼轻情意重”,父母在意的不是孩子能为家里带来多少,而是孩子可以快乐地成长,懂得体谅父母的不易。当然,也要定期对孩子的父母专访,在了解他们工作现状的基础上,向孩子反馈他们的一些情况,引导学生及时了解父母的近况,体谅父母的辛苦付出。在反哺教育中,学校应密切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与留守儿童的父母和其他监护人保持电话沟通,向父母和其他监护人及时反馈留守儿童的现状。全程全面关注留守儿童,加强对有问题的留守学生的反哺教育力度,从心理上改变他们的思想。只有把核心问题集中在正确的点上,才能真正帮助留守儿童。因为这个阶段留守儿童年纪小、健康观念尚未成熟,学校与家长要尽早发现、尽早引导,帮助留守儿童形成健康心理,给留守儿童一个积极向上的发展空间。

结语

对小学阶段的留守兒童进行德育非常重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联系,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各类难题。另外,教师还应该建立学生与家长之间沟通的纽带,让学生和父母增进网络联系,培养亲子感情,使留守儿童的青春期更加圆满。

参考文献

[1]王奶珍.留守儿童德育体系的构建与完善[J].教学与管理,2018(27):71-73.

[2]陈超. 农村留守儿童德育问题探究[D].信阳师范学院,2018.

儿童道德论文范文第2篇

人人都有梦,人人都会去编织自己的梦。若每个中国人把自己心中的梦串联起来,就是中国梦!中国梦的实现需要不断补充新力量、新能源,少年儿童就是实现中国梦的新力量、新能源。少年儿童的思想道德状况,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因此培养具有高尚思想品质和良好道德修养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正所谓“少年强则国家强,少年兴则民族兴”。

一、让家庭更温暖,孩子更需父母的爱

家庭是每个人出生后接受教育的第一课堂,父母是第一任教师。少年儿童的思想道德问题虽然表现在孩子身上,但根子却在父母身上。当年杜鲁门当选美国总统,有人向他母亲表示祝贺:“你有这样的儿子,一定十分自豪。”他母亲平静地回答:“是的,不过,我还有一个儿子,同样让我骄傲。他现在正在地里挖土豆。”儿子当选总统,作母亲的同样为“挖土豆”的另一个儿子感到骄傲,这样的心态、这样的胸怀、这样的“成才观”,值得好好体味。

孩子的问题大多是由父母造成的,要治孩子“病”,父母先“吃药”,父母亲的问题大多是由他们的家庭环境和社会造成的。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水平的最好办法就是提高监护人的素质,父母是孩子生活中最重要的人,在他们的成才观、名利观、价值取向上影响极大。要教育好孩子,就要提高父母的素质,将家庭变成最好的教育单元,以凸显它的教育功能。

二、要关注孩子的品格修养,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

有了好习惯的孩子是走遍天下都可以放心的孩子,一身坏习惯的孩子会让父母一生都不能放心,不得安宁。孔老夫子说得很好,“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就是说小的时候养成的习惯会像人的天性一样自然、坚固,甚至说就变成人的天性了,以致于以后所取得的成功和创造的奇迹,很多方面都是小的时候形成的习惯所支撑的。习惯培养要特别重视孩子第一次出现的行为,比方说,小孩第一次骂人的时候,他就特别注意看大人的反应,大人这个时候千万千万别笑,如果你笑,还夸他“孩子真聪明,嘴巴真巧”,那这孩子第二次还骂,而且会骂得更厉害。小孩子并不知道他的行为的后果,他只关心大人的反应。所以对孩子的第一次骂人,最好的反应就是不理他,没有一个人理他,冷淡他,让孩子自讨没趣,他就会明白:“这不是好事情,别人都不喜欢。”“凡人之性成于习”,所以习惯的很重要。

那怎样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呢?就是要与孩子一起讨论制定行为规范。定家规,定班规,制定习惯培养目标,要发动大家,学生以及父母、老师都参与。要让孩子明白“习惯这么重要,我特别需要形成一个好习惯”,要一个一个地定培养目标,甚至可以设定两个月培养一个习惯,如果需要持久的训练,一定要坚持训练。习惯培养有很多技术手段可以尝试,但是有一条,一个习惯的出现一定要训练一个月以上,而且还要进行分析、评估、引导、训练等,这是不可缺少的环节。要及时评估,要表扬,用各种方式表扬,小孩一定要及时地表扬。要形成良好的风气,好的行为在班里就要得到鼓励、支持、欣赏,不良的行为大家就要批评、帮助、改正,这对一个人好的习惯发展是非常有意义的。

三、要以民族精神引领成长,让孩子树立民族自豪感

数千年来,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植根于民族历史的土壤之中,生生不息,薪火相传。邓小平同志说过,“要懂得些中国历史,这正是中国发展的一个精神动力”。应该将中国的历史和现实,用生动活泼的故事、传记等形式,把自古以来的文化传统、文明历史、英雄人物、历史事件等编写出来,通过电影、电视、书刊、漫画、教科书等渠道广为宣传。要通过各种实践,包括参观、访问和社会活动等,让广大少年了解中华民族饱经沧桑、艰难曲折的奋斗历史,了解民族精神的时代特点,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焕发报效祖国的壮志豪情。

四、要坚决抵制不良读物,加强榜样的教育

“口袋书”曾一度成为低俗、色情读物的代名词,社会上一部分人的急功近利,带给了孩子食而不化的快餐文化。一些不法分子大肆非法兜售的某些“口袋书”,成为扭曲未成年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引发犯罪的诱因之一。所以,要引导孩子抵制不良读物,教师和家长要把握学生读书的兴趣和需求,给孩子提供优秀的读物,培养孩子良好的读书习惯。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回顾建国之初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一批批革命事业接班人健康成长,榜样的作用无可估量,雷锋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身为父母,身为人师,要切实负起使命,时时关注孩子的价值观,教会孩子明辨是非。让榜样的魅力散发出芳香,弥漫孩子的心空。家庭、学校应携手拓宽孩子的视野,提供更大范围的榜样人物,让那些贡献突出的科技精英、商界骄子、文学泰斗、政坛领袖真正“走近”孩子。

中国梦,价值魂,让“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一核心价值观逐渐走进孩子的价值世界,直至入眼、入耳、入脑、入心。只有少年儿童成为真正龙的传人,才能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让中国梦成真,让中国梦照亮世界。

儿童道德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道德权利与道德回报是道德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具有内在一致性,道德回报问题的实质就是道德权利与道德义务的关系问题。在道德生活实践中,道德权利与道德回报被人们长期回避或予以否认,这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进程。维护道德主体的道德权利,建立道德回报机制,营造惩恶扬善的道德环境,是加强道德建设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道德回报;道德权利;道德义务

文献标志码:A

道德权利与道德回报是道德主体的道德行为的重要组成成分,任何道德主体都具有道德权利,任何道德行为都具有回报性。但受传统伦理思想的影响,在实际道德实践中,人们普遍认为,只有不求权利的道德义务和不要回报的道德奉献才具有高尚的道德价值,道德权利与道德回报被人们尽量回避或予以否认,这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进程。

一、道德权利与道德回报的含义

1.道德权利。道德权利是最一般最基本的人类权利,它是社会生活中客观存在的权利现象在道德领域的表现。道德权利指作为道德主体的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由道德赋予的不可侵犯、不可剥夺、不可干涉的享有和要求某种利益的资格或名分,是道德主体在道德生活中具有的人格、尊严和应享有的道德自由、权力和利益。他反映的是道德主体在道德关系中所具有的道德行为的自由度、按照道德所享有的利益、道德主体的主体地位,是主体追求和维护合理利益而享有的具有价值合理性和道义支持的权利[1]。

2.道德回报。道德回报是一定道德关系中的人们,把利益作为对个体行为善恶责任或其道德品质高低的一种特殊道德评价和调节方式,即社会中的组织和个人在自觉或自发地评价道德主体的行为动机和效果的善恶的基础上,对行为主体进行的物质、精神的奖励和褒贬[2]。它是道德主体通过一定作用和影响的道德行为而获得相同性质和相同程度的奖惩和褒贬的道德过程。它分为赏善和罚恶两个方面,赏善是给那些实行道德的行为的道德主体以物质上的奖励和精神上褒扬,罚恶是给那些实行不道德的行为的道德主体以物质上的处罚和精神上的贬损。正如亚当·斯密说:“对我们来说,一个行为,如果它是感激的恰当的和被人认可的对象,那么,该行为一定应受奖赏;而另一方面,一个行为,如果它是怨恨的恰当的和被人认可的对象,那么,该行为一定该受惩罚。奖赏是回报、是补偿、是以德报德,惩罚,也是回报、是补偿,只是方式不同,它是以眼还眼、以牙还牙。”[3]

二、道德回报:道德权利的应有之义

1.道德权利与道德回报具有内在一致性。道德权利是道德主体的基本权利,它是道德主体在道德活动中的基本要求,它具体包括:(1)道德主体道德行为选择的自由权;(2)道德主体人格平等权;(3)道德行为客观、公正的评价权。自由、平等、利益是它的基本构成要素,这种要求实际上就是一种道德回报。

道德回报,是道德主体履行了一定道德行为后而得到社会和他人的尊重和满足。它包括:(1)道德主体作为道德施予者应当得到道德领受者的道德回报,(2)道德施予者应当得到相当程度的道德回报[4],从根本上看,这是道德主体在道德行为之后应获得的道德权利。

道德权利是道德主体履行道德义务后的基本要求,道德回报是道德主体通过道德活动而获得的尊重和报答,二者是内在一致的。一方面,维护道德权利是获得道德回报的前提条件,道德主体只有能够自由地选择道德行为,在道德关系中得到起码的尊重,作为一个平权主体能够承担道德责任,才能要求被社会和他人公正评价,才能要求获得道德回报,才能享受道德回报。另一方面,倡导道德回报是对道德权利的尊重与维护,道德回报是对主体道德行为价值的评价和报答,在本质上是对“道德人”的尊重,肯定道德回报的积极意义,完善道德回报机制,又是对道德权利的保障和维护。

2.道德回报问题的实质就是道德权利与道德义务的关系问题。长期以来,我们在道德生活中只承认和强调道德义务,忽略道德权利,或者说道德权利没有取得合理的地位。道德只要求人们履行义务,却不强调履行义务后的道德回报,导致义务与权利、奉献与补偿、德行与幸福的二律背反,造成道德评价与道德赏罚不公。

道德权利与道德义务是一对特殊的权利义务关系,它有不同于其他领域的权利义务关系的独特性质。这种独特性质主要表现为道德义务对于道德权利的先在目的性,也就是说,道德义务从它产生之日起,就不以获得某种权利为目的前提[5]。道德义务是道德主体发自内心信念的活动,是自觉自愿的行为,这是道德行为崇高性的具体体现,也是道德义务区别与其他义务的一个重要方面。它表明,道德义务不是作为获得道德权利的手段而存在的,也不是以获得道德权利为目的工具,同时,道德义务的承担,也不能以他人是否对等的承担此种义务为前提条件。但是,道德义务先在目的的特殊性,不能将它理解为道德义务是脱离道德权利而孤立存在的,更不能由此得出道德义务是与道德权利分离的结论。道德权利在道德活动中不应成为道德主体的道德动机,不能成为履行道德义务的前提条件,但道德主体在履行了道德义务后应该得到相应的道德权利,应该要求得到相应的道德回报,这是道德关系维护和发展的必然条件,也是伦理正义的必然要求。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也说:“我们有责任以善来回报一种美好的恩惠,而且在此之后,我们应当率先表现出自己的美惠”[6],履行义务就应当得到公正客观的回报,这应当成为一条客观普遍的道德法则。道德回报体现了道德权利与道德义务的一致性。

三、道德权利与道德回报的现实意义

道德权利与道德回报在道德生活中长期被有意无意的忽视,在社会生活中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状态:德行成了有德之人的重负,缺德倒成了无德之人的通行证;奉献社会的人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报偿,无德者不履行义务反而占有享受他人的奉献;诚实守信、公平竞争的有德之人,却给了不正当竞争者以投机取巧的机会;善行得不到善报,恶行得不到惩罚,甚至善行恶报,恶行善报的现象屡屡发生。这些现象极大的伤害了道德主体的道德情感,严重影响了道德建设的进程。面对日益严重的道德失范现象,强调维护道德主体的道德权利,倡导建立道德回报机制,营造惩恶扬善的道德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道德权利与道德回报突出了道德主体在道德关系中的主动性和自觉能动性。在传统道德思想的影响下,人们只强调道德义务、道德责任,道德权利缺乏应有的地位,更谈不上要求道德回报。道德主体在道德行为和道德关系中毫无个性、自由和权利,失去行动的主动性,在道德行为中是被动的、消极的,没有权利要求社会和他人对道德行为进行公正、客观的评价,更不能要求道德领受者的道德回报,哪怕受到损失和伤害也只能自己承受。这种状况使道德主体在行为之前顾虑重重,空有满腔正义却无法付诸行动,极大的打击了道德主体道德行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道德权利与道德回报肯定了道德客体对道德主体的有用性,道德主体在履行道德义务后有权要求对自己的道德行为作出公正评价并得到相应回报。这一行为突出了道德主体在道德关系中的主动性和自觉能动性,对道德主体的生活和活动有积极意义。

2.道德权利与道德回报体现了对道德主体道德人格的尊重。道德权利与道德回报的道德主体是生活与现实社会关系中的人,利益是人选择行为的出发点,在面临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矛盾选择时,人们出于道德良心和道德原则,舍弃了个人的利益得失做出超功利的选择。这一超功利选择虽不以道德权利与道德回报为动机和前提,但道德行为后果的施受者,也就是他人和社会,应该给行为者高度评价和一定补偿.德行不期望报酬不应该成为不应得到回报的原因,许多的行为事前无法约定报酬也不应该约定报酬,事后的补给报酬是对奉献者的人格尊重。这是道德主体在道德关系中依据道德应该得到的东西,是作为道德主体的人应享有的道德自由、地位和利益。道德权利与道德回报使道德主体因为高尚的行为、公正的评价以及适当的回报而产生生命崇高感,产生被尊重、被重视的愉悦感和道德人格实现的满足感。

3.道德权利与道德回报是道德建设的必要条件。自古以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就是善良人们的美好心愿,但现实往往是不尽人意的,行善的人总是或多或少地牺牲了自己的利益而成全了社会或他人,行恶的人却总是牺牲了社会或他人而成全了自己,行善者经济拮据、生活穷困,行恶者却日益富足、洋洋得意,社会道德生活中的不公正使人们对道德建设失去信心,道德建设在“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口号下流于形式。道德权利能促使人们充分发挥在道德行为选择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自觉自愿地趋善避恶、扬善抑恶,道德回报则能够激励和强化这一行为,在社会上形成示范作用,动员和引导更多的人参与道德建设,提高群众性道德建设实践活动参与的普遍性,在全社会形成惩恶扬善的道德氛围,使“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成为一种自然规律,在道德建设中发挥作用,从而提高整个民族的道德素质。所以,道德回报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必要手段。

维护道德主体的道德权利,保障道德行为的道德回报,是当前道德建设的重要任务,但在具体的道德实践中,要防止两种倾向:一种是片面扩大道德权利而不履行道德义务,另一种是将道德回报狭隘地理解为物质回报。只有正确理解道德权利与道德回报的深刻内涵和交互关系,才能在道德生活中充分发挥二者的积极作用,促进中国的道德建设。

参考文献:

[1]林心雨.浅析道德权利的本质[J].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板,2001,(4).

[2]易钢.道德回报理论初探[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4).

[3][英]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72.

[4]康化椿.论道德回报[J].社会科学研究,2004,(2).

[5]易钢.道德回报理论初探[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4).

[6][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克伦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02

[责任编辑 王薇]

儿童道德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道德性;非道德性;道德教育

一、道德教育的非道德性体现

1.道德教育内容:“泛化”为政治教育及伦理道德规范不适宜。首先道德教育内容上泛化为政治教育。一方面受我国传统思想影响,“习惯以‘道德’囊括各种社会意识,加上对政治教育的过分强调,德育一直带有明显的政治烙印。”另一方面受前苏联教育学对我国教育的影响。前苏联教育家伊·安·凯洛夫《教育学》中倡导的包含道德教育在内的爱国主义教育、国际主义教育、科学无神论教育、纪律教育等诸多内容的大德育概念成为我国道德教育的指导思想,我国道德教育首次出现于1912年颁布的教育宗旨:“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主义教育、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其次,非道德性还表现在处理“应该做什么”的道德规范陷入现代道德教育困境,表现在外的不适宜。伦理道德规范最大效用是实现社会秩序维系,调节个人与社会整体利益平衡,于外可授,带有一定约束性的长期形成的伦理观念、行为规范。但是,随着社会变迁,伦理道德规范面临时事变迁的挑战。一方面,规范本身具有普遍适用性,要求个体对其无条件服从,缺乏变通性。其指导规劝的行为最终体现在现实生活中,而在现实境遇中存在诸多情况、变化,使得道德行为具备一定的条件性,而这个条件又无法有效地在普通的道德规范中表现,例如大量存在于生活中的“讲一套做一套”、“知行不一”现象。另一方面,鉴于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旧道德规范尚未更迭,新道德规范应运而生,新旧规范冲突使道德遵守面临巨大压力,同时外来思想、文化、价值观等意识形态对我国传统道德伦理的冲击,更加剧了包含道德规范在内的道德教育窘境。

2.道德教育方法:简单化、非理性的道德知识灌输授受。道德的教学教育内容与手段都应具有道德性。道德性的教学应立足于人,“人是教育的中心,也是教育的目的;人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归宿;人是教育的基础,也是教育的根本。”但在现代科学化导向下,真理被界定为科学化、具体化、知识化,知性德育一度成为主宰。在知性德育主导下,道德教学的理论根基是“转化”理论,即狭义的“灌输”与“内化”。“‘灌输’理论认为德育过程就是教师由外而内向学生灌输价值观念,培养成为社会所需要的品德的过程。”道德教育的实现需要强制使学生听从于教师。内化说认为“德育内容应当通过生动活泼、易于为学生接受的形式让学生理解从而自主地吸收。”在该理论下简单化、非理性地灌输式授受方式,忽视受教育者主体性,科尔伯格谈及灌输曾说“灌输既不是一种教授道德方法,也不是一种道德教学方法。……说它不是一种道德的教学方法,是因为合乎道德的教学意味着尊重儿童正发展着的推理能力和对他们所学内容的评价能力。”

3.道德教育评价:量化的评价体系。由于社会大环境对实用经济性、科学技术性的追求,可量化成为衡量与评价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标准。同理,我国在对课堂道德教育效果的评价上,便掉入了量化的怪圈。突出表现为:对学生道德教育课程的考核,采用的是一贯终结式考试,将试卷得分多少与学生“道德知识”相匹配。如此量化的评价体系片面将道德教育理解为“关于道德的知识”的授受,本应为知、情、意、行统一体的道德教育,被简单量化为数据的表现。

二、道德教育非道德性的社会归因

1.科学理性的僭越。①知识化的道德教育。实证主义认为“任何可设想的科学的陈述,凡是不能由感性的将于证实或否定的,就把它看作是无意义的不予以承认;凡是能够由感性经验证实或否定的,就把它看作有意义的予以承认”。其关注的是客观性、确定性和精确性,反映到道德教育便是将本应代表一种价值范畴的道德局限为对道德知识的授受,即使是具有价值意蕴的道德规范和准则此时也仅为单纯的规范。于是道德教育变成了所谓的道德教学,即教师采用课堂教学的方式,将抽离价值内涵,转变为客观知识的科目强行灌输给学生,教师是主导者宣讲灌输,学生是接收者无条件接受。②心理学化的道德教育。科学理性认为,道德教育应符合科学化标准,道德教育过程应是模式化、规范化的操作过程,能彰显于外,结果便于检查量化。自然科学的心理学开始涉及教育,其中,对道德教育产生巨大影响的心理学理论有:科尔伯格的认知发展道德教育理论、班杜拉的社会学习道德教育理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虽然道德教育心理化为道德教育的有效实施给出了重要的方法原则,但也有其负面影响,“道德的发生与形成具有一定的心理机制,但是完全依托心理机制进行道德教育,不但抽离了道德的文化内容,破坏了道德教育的人文性,而且对德育构成了冲击,削弱了德育的信度和效度。”

2.社会功利的染指。教育是社会系统的重要一环,社会的功利化趋势同样染指于教育教学中。鲁洁认为“物质和精神严重失衡的20世纪,教育的基本特征是功利主义,其目的是唯经济功利,其手段是唯工具理性。”道德教育功利化是由于过于追求教育的工具性价值而忘却其最基本的意义性价值——育人价值。其具体表现为:一是道德教育成为社会“急救车”。道德教育直接关系对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塑造,在社会功用化观点下,道德教育局限于服务社会发展,处理人与社会的社会职能。被无限夸大的道德教育的社会功能即为外在工具价值对道德教育绑架。二是道德教育成为学校管理的工具以及工作检查“亮点”。功用化强调功效和有用,规范教育被放大为道德教育的全部,学校通过对规范教育的灌输,实现其对学生遵规守纪管理。对成效的追逐,使得学校道德教育处于在开展检查考核等形式的评先工作时,是锦上添花的一笔,由于道德教育在经济效益上的先天不足无法获得被认真对待。

三、道德教育的道德性回归

1.彰显主体,重拾道德真谛。课堂道德性的建构需要始终坚持学生是道德生活教学的主体,凸显其在课堂道德性的主导地位。学生主体地位的确保需要教育工作者在课堂教学中,坚守“德育过程实质上不是由外而内的转化,而是由内而外掌握或生成的过程。”实现从传统“转化”理论向主体性“生成”理论的转变,需要承认学生才是道德生活、学习的主体,且有着对道德的思考、见解。承认道德主体的能动性,进而采取合适的教育教学方式,引导其反思自我、进一步完善自我的德性,才是道德性的教育。道德的生成发展不是强加于人的价值意识,同理道德教育不是被社会、制度绑架的“制器”、“成材”式教育,不是科学主义的量化式教育,更不是唯利化教育,而是为了提升人的德性,使其具备追寻、创造美好生活的能力。总之,道德教育应是源起于人,落实到人,关注人的发展,谋求人的完善。教学的德性体现于“以师生的个体精神自由为前提,以真实而不是虚假的问题情境为背景,以符合人性认知的道德手段为引导,教师与学生一道主动探究知识、丰富情感体验、提升智慧与人格境界的实践活动。”

2.重回生活,建构德性生活。在对知性德育主张的培养“关于道德观念”的“道德知识人”与培养具有“道德观念”的“德性人”的道德教育之间,应追求二者差异的批判性思考,以及在胡塞尔“回归生活世界”的影响下,诸多学者提出了道德教育需要重回生活的教育理念。胡塞尔认为当今社会存在的“科学危机实质上是生活的危机,科学与人的存在和分离,迷信于实证科学的人失去了意义和价值世界,‘只见事实的科学造成了只见事实的人’,科学抹去了那些对人生至关重要的问题——探问整个人生的意义,失去了生活的根基。正是因为德育被知识化,而知识又被科学主义主宰,才使德育远离了生活,抛弃了价值和意义.”道德源起于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并在人们处理与其他对象的各种关系的生活中不断发展,使得道德与生活紧密相连,进而成为生活的维系与发展的关键。因此,关于道德教育的问题就需要重新回到生活中去,即“道德的学习必须始终在生活中‘过’一种有道德的生活。”

在肯定了生活是道德教育的场域的前提下,进而还需要明确道德教育是对德性生活的建构。道德是源起于生活,道德教育面对的是生活中的人,但道德教育更重要的是实现人们对美好生活实现上的一种引导,其直指的不是物化的现实生活,而是意向于意识层面的精神生活,即道德教育对生活的回归应是超脱于物质生活的束缚,直达人的精神生活,德性生活的建构意指对人精神的德性完善。只有实现如此的德性生活的建构,才能使应然的道德教育理念转变为实然的具体道德行为的可能。

参考文献:

[1]郭纬,马爱民.德育概念“泛化”问题及其解决[J].大学教育科学,2004,(4):38.

[2]王新民.当前学风建设的思考[J].福州大学学报,1994,(4).

[3]田建国.教育论坛:用科学发展观思考高校发展战略[N].中国教育报,2006-02-13(2).

[4]谭传宝.主体性德育——欣赏型德育模式论要[J].深圳交友学院学报,1999,(1):3,14.

[5]怀特.分析的时代[M].杜仁之,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208.

[6]鲁洁.教育的返本归真:德育之根基所在[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4):65.

[7]刘万海.德性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1.

[8]冯建军.“德育与生活”关系之再思考——兼论“德育就是生活德育”[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认为社会科学版),2012,(4):133-134.

儿童道德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 现如今我国在学校道德教育方面仍有很多不足,最主要的原因是学生的生活与传统道德教育不一致。为了更好地处理学校道德教育出现的问题,需要学校尽快将道德教育回归到实际生活中。在对道德教育回归现实生活遇到的阻碍和产生这些阻碍的原因进行分析后,分析有关部门对该问题是如何处理的并给出指导性意见,以期使学校道德教育尽快回归到现实道德生活中。

关键词 道德生活  学校  德育  方向

长期以来学校道德教育固有的教育理念使得当今学校道德教育与学生的现实生活严重脱离,因此目前我国的学校道德教育不得不面对更多新的挑战:学校道德教育太过于理想化和教条主义,与现实道德生活中的要求相背离,这种教育方式会使部分学生产生表里不一、道德素质低下、道德品质不高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学校对道德教育理念进行改革,使道德教育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使学校道德教育生活化,只有努力缩小学校道德教育模式和现实生活的差距,才能把我们的学生培养为社会认可的有道德品质的人。

一、道德生活的基本特点

1.道德生活的统一性

人们生活处处与道德相关联,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等,与人有关的生活都与道德紧密相连。人类生活具有整体性,整体性生活首先需要有一种恰当的整体性道德教育,并且该教育要关注的不是纵横切割出来的具体的小局部生活,而是人的基本的、统一的生活。人作为生物链的最高层,既有理性也有感性,是知情意行的统一整体。人类只有将理智和情感整体投入到生活中,显示人性完整的东西才是真正的道德生活。

2.道德生活的自主性

人類天生具有自己的思想意识,能够做自己想做的事。这意味着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本质和核心是具有自主性,健康积极向上的生活都是个人自主创建的,是自由的不受别人约束和强迫的生活。道德是人类精神生活的主要构成部分,道德生活原本是人类自觉自主的活动,是个体思想中自愿选择的生活,所以带有自主性。

3.道德生活的现实意义

人类既有现实世界又有理想世界,二者共同组成有机统一的表现形式,即现实与理想相联结的世界即生活。人们生活的主要目的即对理想的追寻和不断创造,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发展和赢得突破。真正的道德生活是引导人类建立美好的家园,过自己想过的幸福生活,而其本质就是让人们过自认为有意义的生活。所以,道德教育必须在人类活动范围之内来寻找,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通过自己的双手努力打造自己的未来以追求理想的生活。道德教育需要主动引导学生从现实世界中去感悟、体会、创建有意义的生活,才能最终过上自己理想中的美好生活。

二、学校德育须要改进的内容

1.不能只关注道德形式教育

现如今,学校开设的道德教育课程都太过于形式化、教条化,几乎与时代脱轨。道德问题应该是一个特别严肃的问题,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需要父母老师的言传身教以及自身的体会。近年来,我国的道德教育形式一直存在这样的一个问题,即在课堂上教师只是滔滔不绝地讲书本上的道德知识并向学生传授,学生只是在课堂上当了个听众却不会付诸行动,这样对学生的道德教育真的可行吗?答案是否定的,这样做不仅会使学生逐渐对课堂道德教育失去兴趣,还会使他们误解了道德教育对自身未来发展的意义。

2.缺乏可用的资源,须多开发德育生活资源

道德教育课程改革已经引起了我国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由于我国可用的道德教育资源有限,因此必须转变观念,从生活出发,多开发和利用生活道德教育课程资源。虽然,最近几年我国道德教育课程也在努力改进,比之前有了更大的进步,但是纵观课程整体,改进的还不完善,我国在关于生活道德教育课程资源的分配、管理及利用等方面仍有很多值得改进的地方,特别是在家庭教育和社会层面。

3.生活道德评价须纠正其片面性

为了实现生活道德教育目标,需要教师提高生活道德教育质量,学生监督并定期对生活道德教育课程进行评价。通过评价结果进行改进,以更好地完成必要的道德教育工作,培养具有良好道德素质的学生。但在我国大部分学校的道德教育中,道德教育评价的功能并没有真正落实,只是停留在表面。学校一直把校规和学生学习成绩作为生活道德教育评价的核心标准,没有认识到生活道德教育的本质,片面地根据学校规则进行评价,如果想要在生活道德教育课程改革中做出成绩,就须要改变观念,重新制定生活道德教育评价标准。

三、学校德育教育难回归到生活中的原因

1.学校教育带有严重的功利性

随着国家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人们对物质和精神的追求会越来越高。家长和学生一直以来都把学校的升学率放在首位,家长想尽办法将自己的孩子送入高升学率的学校,而学校更是迎合家长和学生这个需求,在安排教学时只注重提高升学率,采取各种措施以提高学校的升学率。从初三到高中时期,所有的课程几乎都跟升学或高考密切关联,在课程表中几乎看不到培养学生情操的音乐、体育、道德等科目。

2.被传统教条主义影响

虽然教育部早已开始实施课改,但仍然难以快速改变这么多年的传统教育方式,因此仍须继续努力。现在大部分教师仍然按以前形成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没有把德育课程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连接起来,因此学校道德教育真正生活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3.没能真正认识德育教学

学校和教师只是遵循教材,对道德教育没有实质性的了解,他们的认识只是局限在表面,有些教师本身对学校道德教育就有歧视。大部分教师考虑的是自身利益,为满足家长,想尽各种办法帮学生提升成绩,对课改模式熟视无睹。而且,学校没有把道德教育列入教师的最终考核中,使教师不关注道德教育。他们普遍认为道德教育教学跟自己的最终考核不太相关,也带不来多大的利益,因此没有必要在道德教育上投入精力。一直以来提倡高分才是王道的教学观念与我们要实施的道德教育回归生活的计划不符,学校的应试教育一直没有彻底改变,因此必须彻底转变教师的传统教学观念。

四、德育教学由知识化转向生活化是必然趋势

1.学校德育生活化是必然要求

道德知识需要在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和世界中获得,还需要情感、动力、行为的积极配合。但是学校道德教育不与现实生活和世界接触,只是简单地说教理论,无法把纯道德知识变成有生命活力的使学生真正被吸引的有道德情感、有价值的课程,因此学校道德教育必须改革。而把学校道德教育生活化会使学校德育的缺点一并暴露在外,这样难免会造成人们对学校的不满。只有从现实生活和世界出发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并把学校的道德概念、道德理念、道德学习等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学生从道德实践中体会其意义,才能使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及理论真正融为一体,使学校道德教育发挥作用。

2.学校德育生活化是教育的必然选择

从生活与德育两者的关系分析可得,学校德育最终回归现实生活世界不是简单的实验假设,而是德育发展壮大的唯一途径。传统的德育教育理念下,学校德育只是提出要遵循的社会价值,把道德理念、道德学习等作为学生学习的德育目标,这些很难促进学生个体价值的体现和最终的成长,反而会使学生内心产生逆反情绪、抵触心理,甚至不愿意上课。学校教学只是把道德教育看成简单的教育课程或知识教学,容易使学生对道德理论与道德实践的认知产生脱节。学校德育环境中,本来可以活灵活现的道德教育却变成了枯燥乏味的纯理论教学课程,学生学不到完整的道德情感,得不到真正的道德体验,最终会导致学生缺乏道德情感。因此学校应当采取积极措施,快速将德育转向生活化,只有把德育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真正习得道德的真谛,使学校德育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五、学校德育转向生活化的必要方法

1.制度改革

(1)管理制度须要改革

学校之所以制定管理制度,主要目的是让学校道德教育快速与现实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学校的管理制度落实到位后,接下来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想办法使其发挥最大的价值,之前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主要是靠强制管理的方式达到管理目标。然而,之前传统的强制性管理模式并没有发挥很好的作用,其最大的缺陷就是强制性管理容易造成学生的不满和逆反心理,所以一定要改变管理制度,新的管理制度一定要重视激发型管理,要让全体教职工提高工作责任心,并从激发学生的独立自主性出发去培养他们。

(2)道德教育评价制度须要改革

生活道德教育评价对促进学生和教师的共同进步有很大的帮助作用,但必须保证评价制度的公平公正,需要把评价因素都考虑到。将这种生活道德教育评价制度应用于学校道德教育评价制度中,并根据评价情况对教师实行奖惩政策,这种方式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因此道德教育评价一定要列入每位教师的最终考核中,而且评价因素一定要包括德育教师的道德品质,不能只关注教学效果。

2.道德教育源于生活,也要实践于生活

道德教育不能只是简单的知识教学,还需要学生亲身体会其中的某些情感因素。每上完一节德育教学课程,若是学生没有真正体会到那种情感,那么说明他们对课程的感受度不深,也不会把它灵活运用到生活之中。如果说德育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深处,就和没有进行道德教育一样。所以,德育一定要改变教学策略,不能只是老式的知识教学形式,要知道教育和德育都来源于生活,因此最终也要回归到现实生活中去。学生在生活中会遇到很多和道德有关的事情,因此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时候一定要与他们的道德生活相关,只有从生活点滴中真正体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才能将道德理论知识与实践需要紧密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

3.把现实生活作为德育的教育基地

在科技飞速发展、信息爆炸的时代背景下,学生的独立意识不断增强,获取信息的方式也越来越多,因此他们不愿坐在课堂上听这些枯燥无味的道德知识和理念,而且对这种死记硬背的学校德育产生了不满甚至反感。所以,学校道德教育应当根据时代需要,改变教育模式,对过去的教育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主动将德育教育與社会生活接轨。把现实生活和世界当做学校德育的教育实验基地,将德育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学生能在复杂多样的生活环境、五花八门的道德问题中学到更多并灵活运用。同时德育环境也需要优化,要联合学校、家庭和社会为道德教育生活化作出应有的贡献。

4.道德教育生活化是学校德育的最终目标

(1)应有道德教育生活化的目标

新型道德教育一定要改变传统观念,并把现实生活当成德育目标,定期开展德育活动把学生融入集体或社会中,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学校德育课程,以更好地教育学生。

(2)应有生活化的德育内容

学校德育生活化要想改变传统的道德观念,必须以学生的内心思想、道德素质、日常生活等作为出发点制定生活化教育课程,还要教育学生具有正确的消费观、公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等。在生活消费上,教师应当对学生崇拜潮流、追星、爱品牌这些现象给予正确的引导,使学生拥有正确的生活消费观。对学生自私任性、冷漠少语、没有爱心等问题,学校应加强德育,引导学生树立自律、自立、自强的生活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从实践中教育学生做有道德的人。

(3)应该创造德育生活化的方法

以前纯理论的学校德育理念下,教师很难将道德知识和理念真正让学生用在生活中。因此,需要用新的方法来开展德育,可以通过引入社会真实的情境案例,模拟演练等方式进行教学,并时常举办辩论、演讲、道德征文等情境德育,让学生参加社会志愿活动以拓展德育实践,使他们真正感受到自己身边的道德生活和情感,以培养他们内心的道德信仰和自觉性,从而更好地面对学校甚至社会生活中的德育问题。

参考文献

[1] 张芳明.学校道德教育向现实道德生活世界的回归[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27(06).

[2] 杨洪续,贾淑玲.学校德育由知识化向生活化的转向[J].教育观察,2018,7(04).

[3] 王晓红.回归道德生活的学校德育[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8,34(03).

[作者:李德臣(1968-),男,河北承德人,承德医学院副教授,硕士。]

【责任编辑  陈国庆】

上一篇:心理理论论文下一篇:道德教育理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