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范文

2024-01-11

企业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范文第1篇

一、会计文化研究历程

建设会计文化, 要剖析其产生背景和发展路径。会计文化始于美国“会计·文化”议题的年会, 后续各国不断有学者围绕此议题展开研究, 主要形成三种核心理论。一是Hofstede等 (荷兰) 基于社会近期和远期目标分析而提出的社会文化体系;二是Gray (苏格兰) 将社会文化的共性与会计特性结合起来构建的“会计亚文化”;三是Fechner等 (美国) 增加经济制度环境重构的会计文化理念。此外, Phillips (2010) 、K Mataira (2010) 、Y Chen (2016) 等融入民族特色、地方特征、经济全球化等背景对会计文化进行深入探讨。

对于国内研究, 将核心期刊和优秀硕博论文中涉及会计文化的主要研究按照“两大主线, 四大模块”的框架进行综述。横纵两条主线方面, 一是纵向的会计文化渊源, 即按照“社会文化——企业文化——经济、会计改革需要——会计文化”为主线进行阐释 (杨世忠等, 2014) ;二是会计文化横向对比及兼容发展, 汪洋 (2010) 、唐玉玲 (2012) 等就国际趋同下中西、中日会计文化进行比较研究。四大模块方面, 一是基础概念及构成。会计文化研究之初, 鲜有文献研究其狭义的概念, 主要集中于研究其广义概念和构成, 包括物质和精神构成的双因素论 (毛伯林, 1993) 、以此为基础增加制度 (或规范) 元素的三因素论 (刘开瑞等, 1993;杨仲杰等, 2013) 、增加行为元素的四因素 (张云, 2009;殷树军, 2014) 等。二是功能及作用。张丽展 (2008) 、赵丽生 (2014) 、何智频 (2016) 等多位学者采用不同方法阐释了会计文化对行为的导向作用、组织的凝聚效用及对会计信息质量的保障作用等;张玉明等 (2015) 通过实证分析方法检验了良好的企业文化利于中小企业发展。三是特征。自研究初始, 刘开瑞、毛柏林等就对会计文化的严谨性、时代性、可习性、共享性、综合性等特征进行了概括。四是会计文化建设存在问题、发展趋势及建设路径等。陈伯全 (2015) 构造了双轨会计文化体系, 以期同时实现“上行下效”的效力和反馈监管效用;解爱军 (2018) 立足于文化发展的动态性和云环境, 以华晨公司为例, 以动态轮轴为模板搭建会计文化框架。

我国会计文化各因素无不渗透着传统文化。郭桂杭 (2010) 从建国前、建国至改革开放前、改革开放后等三个阶段分析儒家文化对会计亚文化形成所产生的影响;李连华 (2013) 从视域角度分析并绘制了基于“诚实、技巧、节俭、仁义”等传统文化的会计文化框架, 并从传承传统的忠诚文化, 改进人治中庸的不足以及发扬创新等方面阐述了会计文化提升途径;杨仕鹏等 (2015) 分析了我国会计文化与传统文化间千丝万缕的关系, 提出在国际趋同的当下, 要将儒家文化精华深入贯彻到会计脉络, 构建我国会计领域独特的内涵式文化;董红星 (2018) 在从传统伦理视角对会计文化重释的基础上, 分别从外界氛围、伦理文化导向、伦理制度保障三个方面提出会计文化构想。

由前述文献梳理可知, 众多学者已对会计文化来源、构成、功能、特征等进行了深刻论述, 而对会计文化在时代背景下的建设尚不具备成熟的系统。在当前西化思想影响、经济化智能化冲击下, 我国会计文化建设面临时代挑战。面对多方干扰, 应树立文化自信, 回归和固守传统文化这一沃土, 深入分析传统文化元素在会计文化中的传承, 继而在继承和创新发展的基础上构建现代化会计文化系统, 秉承“闳放”的姿态前行。

二、会计文化建设路径

(一) 对会计文化追根溯源剖析内涵

从源头上追溯会计文化中传承的“仁、义、礼、智、信”等儒家文化精华, 剖析其在会计文化“精神、物质、行为、制度”四因素中的体现及内在耦合性。传统文化中的“仁”即人本、包容, “信”即诚信, 二者体现在会计精神文化中即为人本谦和秉持诚信的会计思想和观念, 也奠定了会计的国际化融合发展;“义”即先义后利, 体现为会计行为文化客观公正的行文原则;“礼”即克己复礼, 体现为会计制度文化中准则法律等强制约束和道德软约束;“智”涵括学识和思维, 既延展了会计思维理念、会计行为的习得和技术方法创新, 又体现为会计物质文化中载体工具的形成和演进。

(二) 确立目标及方向

诚信源于中华传统伦理理念, 在经济环境中演进为会计的精神文化纲要, 也是会计执业的基本操守。诚信引领下儒家思想的道义、克己复礼、智慧渗透在会计文化中, 为其提供丰厚的基础, 文化中的传统精华需要在现代会计建设中延续和传承。优劣往往是辩证统一的, 会计文化建设固要吸收精华, 又要辩证的看待其劣势, 例如传统文化中的谦和和包容, 有助于形成和谐的会计环境, 利于准则向着国际化趋同演进, 但是可能会导致缺乏竞争力, 一味地妥协求全而忽略坚守原则或法规, 不利于公正严肃的会计行为和健康向上的会计制度环境建设;还有可能导致缺乏创新和探索精神, 不利于会计载体或执业手段的现代化升级。在当前西化思潮和技术快速更迭的时代背景下, 作为重要的现代化管理工具, 会计应当协调好原则和创新, 会计文化要秉持传承与发展。

(三) 构建动态会计文化系统

当前西化思潮、技术变革发展下, 结合文化长远动态发展的特性, 基于文化传承和发展视角构建由“核心层——实施层——保障层”组成的动态会计文化系统。即以传统文化精华的仁义意识、道德观念等精神文化为核心层, 在随着时代和外界环境变迁中秉持会计基本理念和诚信、公正的原则;以物质文化为载体、行为文化为手段方式的实施层, 在文化核心意识的引导下, 秉持客观公正的行为操守, 并且要积极融入现代技术更迭发展中, 确定战略性发展框架, 对会计工作流程、方式开拓创新, 不断优化执业方式、载体和手段, 同时对实施的主体从业人员要实施动态化管理和提升机制, 制定激励和强制并行的培训模式, 立典型、清落后, 树立从业成员不断进取的文化信仰;以制度文化、评价机制、内部控制为约束和激励的保障层, 构建内部约束与外部监管并存的坚实的保障壁垒, 一方面集合现代内控程序, 突出文化环境建设, 关注异常文化风险, 部署执行方案, 加强文化沟通, 规划文化建设有效性评价机制, 奖优惩劣, 促进形成文化内控, 丰富充实组织管理层次。另一方面, 加强外部制度监管, 净化外部大气候, 使得法规硬约束和文化软约束相辅相成。结合会计起源、特征及时代背景, 从四个因素剖析其广泛的文化内涵, 从三个层次构建多层动态的会计文化传承和发展框架, 以实现其完整的系统性建设。

三、结语

培育和发展会计文化是会计行业乃至经济社会有序发展的内在要求。一方面, 优秀的传统文化为会计文化形成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内涵, 传统文化精华在经济社会中的反应是会计文化的核心内涵;另一方面, 会计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 反过来会影响企业文化、社会文化, 会计文化系统的建设有助于改善企业内外部环境, 营造良好的经济氛围, 塑造经济社会信用理念, 维护良好的经济秩序。会计文化建设势必要在继承基础上加以发展创新, 形成多层动态体系以迎接时代性挑战。

摘要:会计文化与传统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耦合性, 会计文化建设要在锤炼传承文化精华基础加以发展创新。会计文化塑造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 要综合其四因素, 构建具备核心、实施、保障等多层动态体系以面对多元化发展需求。

关键词:会计文化,传承,发展

参考文献

[1] 黄电.基于EAC量表系统的企业会计文化建设研究[J].财会通讯, 2016 (16) .

[2] 肖颖.企业会计文化重构策略与路径的探索[J].纳税, 2017 (36) .

企业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范文第2篇

我国历史悠久, 华夏文明孕育了内蕴深厚的传统文化, 使我们沐浴在民族文化之下。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上进一步指出了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要求当代人自觉承担起文化传承的任务。在新的时代背景下, 民族文化与他国文化碰撞交融, 我们必须树立文化自信,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对传统文化进行大力创新。

二、文化自信概述

我国的经济社会不断发展, 文化事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文化自信的重要意义, 将文化自信作为提升国家综合实力的重中之重。在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上, 习近平总书记将文化自信作为实现中国梦的“四个自信”之一, 足以说明文化自信的重要性[1]。文化自信含括的范围非常广泛, 不仅指个体对民族文化的认可、对文化价值的肯定、对文化信念的培育, 还指个体对人生价值的执着追求、对探索世界的自信、对社会义务的承担等。文化自信并非文化自大, 也并非文化自卑, 其核心是继承我国优秀的民族历史文化, 发扬中华民族文明, 展示中华文化的价值与魅力, 使中华民族文化成为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民族传统文化进行传承的过程中, 我们也需要认识到民族传统文化的糟粕, 秉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 并对他国文化的精粹进行吸收。树立文化自信, 是实现个人发展的前提, 是实现国家发展的基础。文化自信有利于帮助个体融入社会, 规范社会行为, 推动我国文化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三、传统陶瓷文化概述

传统陶瓷文化是中华民族祖先在生产陶瓷、制作陶瓷产品过程中所形成的文化。陶瓷文化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精粹, 以当地的风土民情作为核心, 反映了古人的智慧, 体现了古人的生活情趣, 彰显了古人的审美风貌。从特征上来看, 传统陶瓷文化具有以下两个突出特征:第一, 传统陶瓷文化具有客观性。传统陶瓷文化以陶瓷器物的发展作为前提, 陶瓷器物处在持续发展之中, 传统陶瓷文化的发展脉络比较清晰。第二, 传统陶瓷文化具有变化性[2]。陶瓷文化并非一成不变的, 每个时代、每个历史阶段的陶瓷文化都有其个性化特征, 融入了当时时代、当时历史阶段的文化风俗、审美观念等。但是无论是哪一时代、哪一历史阶段的陶瓷文化, 都凸显了民俗文化特征, 体现了我国的民族特色。景德镇因瓷器生产而得名, 且其产瓷时间久远, 生成了历史悠久的景德镇陶瓷文化。在历史的今天, 景德镇陶瓷文化不断丰富和发展, 景德镇的陶瓷技艺不断优化, 景德镇陶瓷文化的内涵不断更新。

我国传统陶瓷文化的内涵比较丰富, 内部发展创新和外部交流使传统陶瓷文化意义颇丰。以元青花瓷为例, 元青花瓷不仅吸收了我国书法艺术的精粹, 还带有元代人的审美特征。在色彩搭配上, 元青花瓷借鉴了伊斯兰文化的创作技艺, 使元青花瓷呈现出别具一格的风貌。元青花瓷既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高贵典雅, 又体现了异域文化的审美观念。鉴于传统陶瓷文化内蕴无穷, 其逐渐成为中国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文化自信视角下对传统陶瓷文化进行继承, 可以激发文化创造的活力, 赋予陶瓷文化新意, 实现陶瓷文化的创造性发展。

四、文化自信视角下景德镇民俗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可行性

(一) 景德镇陶瓷文化奠定文化自信基础

陶瓷文化是我国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代表, 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欣赏价值和审美价值, 是民族文化的精华, 汇聚了古人的智慧。我国陶瓷文化艺术产品风格独特, 神韵自然, 既体现了中国古典审美理念, 又融合了他国文化的技法。陶瓷文化彰显了中华文明的魅力, 体现了华夏儿女的风采。景德镇制瓷历史悠久, 形成了独特的制瓷风格。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 景德镇陶瓷文化历久弥新, 迎合的社会发展要求。景德镇陶瓷文化孕育了形式多样的陶瓷产品, 这些陶瓷产品质量过硬, 造型丰富, 极富美感, 体现了制作者的精湛工艺和设计者的巧妙构思[3]。陶瓷产品对景德镇陶瓷文化产生重要的反作用, 使景德镇闻名遐迩。从某个角度来看, 景德镇对我国陶瓷行业的发展作出不可磨灭的共享, 其在传统陶瓷文化发展过程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传统文化的形成时间比较长, 传统文化包括民族审美观念、民族价值观念、民族心理、民族信仰等等。中国传统文化是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 体现了人们的劳动智慧, 推进了中国历史文化发展的进程。景德镇陶瓷文化不仅包含造型文化、美术文化等, 还包含人们的生活风俗、审美情趣等。景德镇陶瓷文化作为优秀传统文化, 需要得到人们的认可和肯定, 为当代人所继承。景德镇陶瓷文化产品体现了一定的民族特色, 不同时代作品有相异的特征, 这使得景德镇陶瓷文化根基深厚, 层次性强。人们对景德镇陶瓷文化非常崇拜, 逐渐生成了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培养了文化自信意识。

(二) 文化自信利于景德镇陶瓷文化传承

文化受到经济、政治的影响, 但对经济政治有着重要的反作用。在新的时代背景下, 文化产业的经济附加值越来越高, 文化产品对经济的反作用非常明显。很多国家将文化产业发展作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将文化传承和经济发展联系在了一起, 使人们树立了文化自信, 为经济活动提供了精神支持[4]。文化自信是文化发展的内驱动力, 景德镇陶瓷文化只有不断发展才能延续生命, 文化自信是激发景德镇陶瓷文化发展活力的一剂良药。创新是文化发展的必然, 是文化焕发生机的关键, 只有对文化充满自信, 愿意全身心投入到文化创造中, 迸发创造热情, 才能推动景德镇陶瓷文化的发展。

文化自信也是推动景德镇陶瓷文化走向世界的前提,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世界文化中占据优势, 景德镇陶瓷文化和世界陶瓷文化存在相通之处。人们对美好事物有着普遍追求, 景德镇陶瓷文化为世界文化产业的发展指引了方向。为了实现文化创新、推动文化进步, 我们需要让景德镇陶瓷文化“走出去”, 获得国际上的认可和肯定。以文化自信的态度对待外来文化, 可以区分外来文化中的精华和糟粕, 将精华部分融入到景德镇陶瓷文化中, 丰富景德镇陶瓷文化的内蕴。

五、文化自信视角下景德镇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路径

(一) 分析文化优势

陶瓷文化是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且具有一定的时代性。景德镇陶瓷文化不仅反映了政治体制、经济制度的变化, 还反映了人们生活习惯、对外交流活动的变化。景德镇陶瓷文化体现了人类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内蕴无穷价值极高。在对景德镇陶瓷文化进行传承时, 必须要立足文化自信的视角, 挖掘景德镇陶瓷文化的优点:首先, 景德镇陶瓷文化体现了我国的书法文化艺术特色, 采用了道家天人合一的审美造型。其次, 景德镇陶瓷文化体现了各个时期人们的价值取向和审美情趣, 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再次, 景德镇陶瓷文化有着重大的影响力, 丰富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蕴。

(二) 打造文化品牌

进入21世纪以来, 文化产业的经济意义更加突出, 其创造的经济效益不断增加, 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的辐射作用。想要促进陶瓷文化产业的发展, 必须打造良好的文化品牌, 提高产品质量、加快产品创新步伐, 在产品推广中树立文化自信。在文化自信形成后, 优秀陶瓷品牌将得到创新性发展, 消费者会把视野从国外知名品牌转向国内品牌[5]。我们需要坚守景德镇陶瓷文化的立场, 汲取国内外陶瓷文化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 满足社会大众的需要, 凸显景德镇的特色。景德镇陶瓷文化不仅要反映当代的文化生活, 还要融入中华民族精神。在发展过程中, 应该将打造优秀文化品牌作为发展目标, 不断提升景德镇陶瓷文化的影响力, 真正树立文化自信。

(三) 形成文化特区

在中国古代社会, 我国曾经以陶瓷为媒介, 与其他国家进行交流互通。陶瓷文化成为中华文化的代表, 而景德镇陶瓷文化更具代表性。我国是陶瓷生产大国, 陶瓷的生产量和出口量都居于世界首位。我国的陶瓷类型比较多, 包括日用陶瓷、艺术陶瓷等等。值得注意的是, 中国陶瓷在卫浴陶瓷、艺术陶瓷等领域占据的市场比例比较小, 处在低端市场位置。究其原因, 是因为陶瓷产品设计水平不足, 古典精神融合较少。想要成为陶瓷强国, 我国必须要挖掘景德镇陶瓷文化的精华。景德镇汇聚了无数优秀陶瓷设计者, 享有最好的原材料, 工艺流程非常成熟, 因此产品质量过硬, 享誉国内国外。在引导我国陶瓷行业发展时, 应该注重培育陶瓷院校, 提高陶瓷院校的科研能力, 为陶瓷生产设计储备人才。同时, 应该发挥集群效应, 使景德镇陶瓷文化辐射到官窑文化、御窑文化领域。

(四) 发展创意产业

景德镇之所以被誉为瓷都, 是因为其加大了技术创新的步伐, 生产了多元化的陶瓷产品。创新是文化发展的不竭动力, 只有推动陶瓷产品生产、产品加工的创新, 才能实现景德镇陶瓷文化的更新。就目前来看, 文化创意产业在经济体系中的地位更加突出, 在发展陶瓷文化创意产业时, 应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 要突出创意的重要性, 凸显创意的中心位置。第二, 要将传统陶瓷文化作为根基, 在旧有文化形式上形成新的创意。第三, 要对无形资源进行创意开发, 根据消费者的喜好进行产品设计。

【相关链接】

十八大以来, 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谈到中国传统文化, 表达了自己对传统文化、传统思想价值体系的认同与尊崇。2015年5月4日他与北京大学学子座谈, 也多次提到核心价值观和文化自信。习近平在国内外不同场合的活动与讲话中, 展现了中国政府与人民的精神志气, 提振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习大大多次在重大场合引经据典, 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掀起了中国文化热。跟着习大大的节奏, 我们的文化自信再次得以提高。在当代, 文化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经济社会发展的价值维度。我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在文化融合加剧的今天, 中国传统文化更应为中国社会各界所重视与扶持。我们须知,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 是文明的创造力所在, 只有立足于优秀传统文化之根, 才能保证中华民族的持续健康成长。

景德镇市, 别名“瓷都”, 为江西省地级市。位于江西省东北部, 属于黄山、怀玉山余脉与鄱阳湖平原过渡地带。处于皖 (安徽) 、浙 (浙江) 、赣 (江西) 三省交界处, 是浙赣皖重要的交通枢纽中心之一。

景德镇陶瓷享誉全世界, 历史上是官窑之地。曾与广东佛山、湖北汉口、河南朱仙并称全国四大名镇。景德镇是江西省重要的旅游与工业城市, 世界瓷都, 中国直升机工业的摇篮。是中国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24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和国家甲类对外开放地区。景德镇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全国文明卫生城市, 江西省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等称号。

民俗文化, 又称为传统文化, 是指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也泛指一个国家、民族、地区中集居的民众所创造、共享、传承的风俗生活习惯。是在普通人民群众 (相对于官方) 的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非物质的东西, 民俗及民众的日常生活。

摘要:我国的民族文化繁荣发展, 文化传承的重要性更加突出。中国有五千年的历史文化, 传统文化体现了古人的智慧, 蕴含着文化发展的精粹。景德镇民俗文化历史悠久, 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优秀文化的代表。但是在发展传承过程中, 仍然面临一些问题。本文将立足文化自信的视角, 探讨景德镇民俗文化传承发展的路径, 希望能为相关人士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文化自信,景德镇,民俗文化

参考文献

[1] 范丽君, 李文瑾.基于文化自信的景德镇陶瓷文化研究[J].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8 (09) :94-95.

[2] 谢兰凤.新时代中华陶瓷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访全国人大代表、景德镇陶瓷大学校长宁钢[J].艺术教育, 2018 (07) :14-15.

[3] 王芳.文化自信视角下陶瓷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以景德镇陶瓷文化为例[J].企业经济, 2017, 36 (07) :162-166.

[4] 齐霞.论地域文化在景德镇陶瓷包装设计中的传承与发展[J].大舞台, 2012 (10) :136-137.

企业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范文第3篇

历史上, 曾建都, 并先后有郡、军、州在盱眙设治。经调查, 县境内遍布古遗址、古墓葬有近百处, 新中国成立后, 盱眙地区已陆续出土一大批重要文物, 如西周铜鼎、战国圆壶、秦始皇诏铜权、汉代博山炉、东汉神兽镜和铜灯等等, 这些实物, 都有力地向人们证明, 盱眙人民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创造过灿烂的社会文明。盱眙人民在创造这些灿烂的物质文化的同时, 也创造了丰富多采的非物质文化, 有口头传承的民间传说, 有传统的民间表演艺术, 有内容丰富斑斓多彩的民俗活动和各种礼仪, 也有诗文歌谣、传统美食, 还有大量的传统手工艺技能。给人们留下宝贵的乡土文化财富。

但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 乡村文化的流失, 盱眙乡土文化曾一度遭受危机, 甚至部分临近破碎、消逝境地。所幸, 近年来盱眙乡土文化得到当地政府及有识之士的重视, 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做法引发我对乡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思考:

一、乡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应坚持政府主导, 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参与

乡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离不开政府的重视, 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参与。近年来, 盱眙地方政府重视乡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县文广新局协同相关部门积极制定如《第一山题刻保护规划》、《泗州城遗址保护规划》等一系列文化保护规划。在新农村建设和老城区改造中, 制定和实施改造规划, 如盱眙县城北社区 (棚户) 改造即将开始, 据史料记载, 城北社区散落着一定数量的古建筑, 如不注意保护, 一旦被损毁, 具有厚重文化底蕴的盱眙将失去不可再生的物质文化载体。为此, 盱眙县文广新局成立了“城北棚改区文化遗产保护调查工作组”, 局长任组长, 分管副局长任副组长。组织包括文博人员、古建筑专家、地方文史专家、测绘人员在内的十多人, 先期投入38万, 通过走访、勘探、查阅史料、测绘等手段, 弄清楚历史街区、巷道、古建筑、古遗址的数量、分布、年代、保存状况、历史价值等情况。形成完整详实的文化遗产图像、图纸和文字资料, 提出保护利用建议, 为项目规划、设计、拆迁、建设提供文保依据。并对零散文物及民俗用品进行了征集。目前, 已完成第一阶段工作, 走访、调查了包括2840户居户在内的城北全域, 拍摄了3000多张资料照片, 绘制了全域范围内的文化遗产分布图。

二、乡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应认真梳理文化资源

传统意义上的乡土概念日渐模糊, 应由政府部门牵头, 组织乡土文化人才认真发掘整理, 加强对濒危乡土文化的抢救与保护。近年来, 盱眙县文广新局在梳理文化资源工作中做了大量工作, 成立盱眙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建立了一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队伍, 对文化资源进行细密调查, 不留死角, 《盱眙馆藏文物精品》、《盱眙文物古迹通览》编辑出版。

乡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应坚持以基层文化阵地建设为中心, 以人才培养为抓手, 着力于基层文化活动“日常化”。

盱眙252个行政村, 20个乡镇文广站, 阵地遍及城乡, 村级文化室建设基本覆盖, 完善的设施配置, 为深入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夯实了基础。与此同时, 各乡镇还着力抓好文艺骨干的培养工作, 并借助“群文舞蹈培训班”、“排舞培训班”“非遗保护培训班”等系列培训, 积极培养农村基层业余文艺人才及非遗传承人。这些举措都成为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提供了重要保障。

盱眙乡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应坚持以群众文化品牌活动为平台, 活化传承才能得以弘扬。

根据各地的特点和优势, 充分利用当地的历史文化资源, 深度挖掘特色鲜明的乡土文化, 积极培育“一乡一特”、“一镇一品”的品牌文化活动, 着力打造属于农民群众自己的文化大餐。

乡土文化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 是不可替代的无价之宝!而我们对乡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也必须覆盖物质的、非物质的各个领域。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社会普通民众都应关注乡土文化的生存与发展, 积极参与、注重实践, 促进乡土文化现代化, 使传统乡土文化在活化传承中不断有新的发展。

摘要:盱眙历史文化悠久, 在广袤的乡村社会遗留了丰富的文化资源, 如民间工艺、能工巧匠、竞技游艺、民俗风情等, 形成独特的乡土文化, 是不可替代的无价之宝, 但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 乡村文化的流失, 盱眙乡土文化曾一度遭受危机, 甚至部分临近破碎、消逝境地。所幸, 近年来盱眙乡土文化得到当地政府及有识之士的重视, 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做法引发我对乡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思考。

企业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范文第4篇

一、新疆民族音乐的发展现状

对于人类来说, 一切物质基础发展的根本都是生产劳动, 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 也让人们的劳动模式发生了转变, 对于文化的影响同样非常显著。以新疆地区来说, 原生态民族音乐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联系, 依托生产劳动而出现的民族传统音乐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新疆库车地区的人们在劳动时会即兴创造歌曲, 多为篇幅短小、节奏欢快的歌曲, 这些音乐在当地曾经非常盛行。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 生产技术与生活方式的转变, 让现代化耕作方式变得普及, 劳动歌曲失去了其载体, 只有部分年龄较大的老人才会了解一些民族音乐, 尤其是年轻人已经基本脱离了传统民族音乐, 这一重要的艺术形式正面临灭绝危机。

从这一发展现状来看, 传统民族音乐作为无形遗产, 面临灭绝现状, 也是当前新疆地区民族音乐保护与发展过程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对于传承人来说, 他们的音乐记忆来源于最直接的生活体验。然而人们的生活环境发生了转变, 无论是价值观还是意识形态都无法与过去相比, 再加上现代传媒的冲击和影响, 让年轻人更乐于接受流行音乐, 审美观念的传遍让民族传统音乐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危机[1]。

二、文化生态学对新疆传统民族音乐的影响

文化生态学强调从文化与地域的角度来分析文化和环境间的联系。正如法国艺术史家伊波利特·丹纳在《艺术哲学》术中, 将艺术作品与艺术发展归结于种族因素、时代因素与风俗因素。因此, 这些因素之间同样存在着相互联系的复杂关系。在传统音乐中, 不同的文化状态具有不同的地位与作用, 共同构建了新疆民族音乐的文化基础, 也形成了特定自然环境与地域特征下的文化独特性。

(一) 音乐传统是音乐传承的社会基础

在新疆地区的文化形态中, 歌曲本身就是生活的组成部分, 这些内容发展至今, 已经形成了其独特的艺术形态与艺术特征[2]。古代新疆有着非常重要的音乐文化成就, 不仅影响了当地音乐发展, 还影响着中原地区的音乐发展。新疆人民在明媚的阳光之下展现出自由奔放的音乐特征, 当地也被誉为“歌舞之乡”。民族音乐的旋律和节奏鲜明, 多采用七声自然调哦对形式, 与变化音进行配合, 形成了音乐传统特征。所以, 我们在听到新疆民间音乐的独特旋律时, 也会从中联想到其音乐传承的规律和特点。这些内容的出现, 也让传统民歌的艺术表现形式具有足够的发展潜力, 在现代生活之中仍然能具备象征意义, 构成特殊的文化景观。

(二) 文化积淀是民族音乐传承发展的必然条件

新疆底漆一直以来都通过与汉民族文化的联系来促进自身文化的发展, 以维吾尔族的代表性音乐《木卡姆》来说, 其中的内容包含少数民族的传统民歌, 同时还包括诗词、音乐、舞蹈等多中艺术形式, 这也体现了不同民族和地区的生活与文化, 这朵艺术之花也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凋谢。因此《木卡姆》不仅得到了中国人民的认可, 也成为了世界优秀音乐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其音乐价值也体现得淋漓极致。不难看出, 其价值体现在文化积淀方面, 而文化积淀正是民族音乐传承与发展的文化条件。这种传统文化的坚守, 构成了音乐传承的文化基础。

(三) 乐曲体系与宗教政策间的联系

新疆是资源丰富的地区, 在几千年来的发展历程中, 通过民族音乐来反射出人们生活的特征。虽然各民族的语言不尽相同, 且各民族具有特色的音调系统, 但其音乐创造力与渗透力却非常显著, 有着独特的文化背景。我国在民族宗教政策上的开放性, 也让民族音乐传承有了精神依托。从古至今, 这样的音乐发展趋势符合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 民族音乐也能体现出其重要的艺术特色[3]。

三、新疆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之路

(一) 从挑战中获得机遇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下,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民族音乐生存与发展面临了严峻的形式, 大众传播媒介的出现也让人们的文化消费与精神需求发生了转变。但是我们需要从挑战中获得机遇, 正确认识民族音乐和现代文化间的关系。一味地强调民族音乐的原生性是不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 少数民族音乐以自然传承的方式生存, 也因为其自然传承的特征变得边缘化。

所以, 新疆地区的民族音乐也需要转型和发展, 在现代社会中逐渐适应文化特征, 将文化资源转变为经济效益, 实现自身的传承与延续。另一方面, 民族音乐中的文化价值同样需要与时俱进, 才是民族音乐发展的正确方式。换言之, 音乐功能可以实现转型发展, 但音乐形态本身不应该发生转变, 民间元素也应该在自然传承当中尊重传统, 努力坚持音乐中的精华, 但也应该允许在自然传承的过程中产生一定的改变, 例如传统音乐与西方流行音乐的融合, 更好地适应环境, 激发创新能力, 随着文化生态环境而变迁[4]。

(二) 重视民族音乐的教育工作

近年来, 新疆地区的音乐学者们也开始意识到民族音乐面临的局面, 通过创立音乐机构、发展音乐教育等方式来实现民族音乐的传承和创新。这些也是我们需大力支持并鼓励的。

以音乐教育为例, 新疆地区的音乐教育需要立足于区域的文化特征来决定。新疆人民能歌善舞, 文化历史悠久, 音乐模式更加丰富, 音乐教育工作也应该有着新的发展体系, 转变旧思想, 将少数民族音乐教育的内涵更好地体现, 这些传承下来的音乐作品也能成为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促进民族音乐文化的现代繁荣。

四、结语

旧的传统不会被重复, 但新的环境会融入新的内容。新疆民族音乐是一个开放并与时俱进的体系。在文化和社会环境相适应的过程中, 传统元素也在不断地传承和创新, 如何适应文化生态规律, 也是民族音乐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 还应该进一步用文化生态学的视野去分析音乐元素的文化构成, 结合新疆民族音乐发展的主要特征实现文化和传承与发展。

摘要:新疆地区的不同少数民族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即喜爱音乐, 而新疆民族音乐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也形成了悠久而绚丽的历史文化。民族音乐在音乐文化中的地位突出, 风情浓郁的新疆民族音乐也构成了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 如何最求新疆民族音乐发展的完整性, 实现音乐的传承与发展, 是音乐领域内重要的研究工作, 通过文化生态学对于文化存在与发展的状态规律研究, 也可以实现这一目标。

关键词:文化生态学,新疆民族音乐,传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苏世奇.文化记忆的书写歌乐舞韵的传承——评申波新著《文化记忆与歌乐舞韵——文化生态学视野下的云南古戏台》[J].民族音乐, 2012 (6) :66-68.

[2] 陈聪, 叱培虹.论文化生态视野下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传承及发展[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36 (4) :106-109.

[3] 马生福.浅析生态美学角度下哈萨克民族音乐的风格与传承方法[J].黄河之声, 2016 (23) :115-116.

企业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范文第5篇

一、渭南历史文化分布状况

渭南地处陕西省关中平原东部, 是陕西的东大门。东濒黄河, 与山西、河南遥望, 西与西安、咸阳相接, 南倚秦岭, 与商洛呼应, 北靠桥山, 与延安、铜川接壤。辖两市 (韩城、华阴) 、二区 (临渭区、华州区) 、七县 (潼关、大荔、蒲城、澄城、白水、合阳、富平) , 254个乡镇, 总面积1.3万平方公里。这块广袤的土地上, 资源丰富, 历史文化源远流长, 积淀深厚。

渭南历史文化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万年前的“大荔人”头骨化石, 此外还有“禹门口洞穴堆积”, 是旧石器时代遗址;自周代起, 秦、汉、唐两千年间, 渭南一直是“三秦要道, 八省通衢”和京畿重地。历史悠久的古潼关、风陵渡, 充满传奇色彩;大荔“沙苑文化遗址”、“魏长城遗址”、丰图义仓等闻名遐迩;有“五岳第一庙”美誉的西岳庙;汉文字始祖仓颉故里;“史圣”司马迁祠墓;此外还有合阳的帝喾陵、韩城文庙、蒲城唐睿宗桥陵、党家村明清古建筑群等等, 皆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

悠久的历史文化同样涌现了数不清的杰出英才。字圣仓颉、酒圣杜康、史圣司马迁、唐代名将郭子仪、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宋代名相寇准、清代状元王杰等流芳千古, 彪炳青史。独特的历史文化又造就了渭南特有的风俗民情。太史庙会、华山庙会、仓颉庙会等十大庙会各具特色;蒲城焰火、华阴皮影、同州梆子、黄河锣鼓、尧山大鼓、麦秆画等声名远扬;合阳提线木偶被称为中华一绝。渭南还是现代革命者活动较早的地区之一。华县高塘镇的“渭华起义烈士永垂不朽”纪念碑、蒲城县永丰镇的“永丰战役纪念塔”、“杨虎城将军纪念馆”等, 是革命传统教育的基地。渭南还有壮丽的山川河流。奇险峻秀的西岳华山, 傲居五岳之首;合阳洽川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处女泉、福山翠柏等是风景秀丽的旅游胜地。

二、渭南历史文化开发与保护现状调查

我们以走访式、田野实地考察等手段, 深入调查渭南历史文化开发与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通过调研, 我们看到, 近年来, 许多文化资源在旅游业中日益显现其独特的魅力, 如司马迁祠墓、党家村的明清古建筑群、韩城文庙、蒲城唐睿宗桥陵等都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渭华起义纪念馆、永丰革命烈士陵园等, 已经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弘扬传统文化过程中, 渭南优秀的民俗文化得以传承。如韩城太史庙会、华山三月三古庙会、白水仓颉庙会、合阳东雷三官庙庙会、尧山庙会、华县蕴空山庙会等庙会, 使当地村民尽情享受古老的民俗及文化盛宴。但是, 我们发现, 许多古迹基本上处于无人管理、自生自灭的状态, 甚至有的珍贵文物由于长期无人管理, 被强光暴晒、风雨侵蚀, 已经面目全非或面临消失坍塌的地步。这些古迹的价值没有被充分重视, 才面临毁灭的地步。只有真正重视文物价值, 采取保护措施, 合理有效开发, 才能形成文物的可持续发展良性循环, 真正使文物发挥其应有价值, 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 有关部门应该加强对文物的管理, 组织有关专家, 对文物加以清理、修复、保护。

陕西东路皮影是我国诸多宝贵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是中华民族个性和民族审美习惯“活”的显现。特别是华县碗碗腔、华阴老腔, 是陕西东路皮影的代表, 在文化发展史上具有的独特地位。时代发展到今天, 陕西东路皮影却出现了皮影后继无人, 技术失传, 脚本散失, 道具也大量流失境外的现象。韩城古门楣题字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民居建设不断革新, 一些极具文化价值的古门楣题字逐年破损、几近消失, 保存、修复难度极大, 加之年轻人对此接触不多, 知之甚少, 参与保存和研究者更是寥寥无几。因此, 韩城古门楣题字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 目前急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 对其进行抢救、修复和保护。

三、渭南历史文化当代价值研究

今天, 渭南历史文化中蕴藉着丰富的精神文化资源。研究其蕴含的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神和丰富的旅游文化价值, 可以提升渭南在国内外的人文魅力、知名度和吸引力。

(一) 渭南历史文化所孕育的民族精神是凝聚全国各族人民的价值纽带

渭南历史文化所孕育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气节, 它可以凝聚社会各领域、各阶层的力量, 激发各民族成员的归属感、认同感和进取心, 形成推动社会发展的推动力和凝聚力。司马迁是世界文化名人, 在中国传统文化国学精品中, 《史记》是无与伦比的百科全书。史记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 也是渭南历史文化的典范。千百年来, 史记文化以其丰富的内涵及内在价值, 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成长。诸如积极豪迈、勇于建功立业的精神;坚忍不拔、战胜挫折的气概;勇于改革、敢于革命决心;舍生取义、人格独立的高尚情操;团结统一、爱好和平的精神;维护正义、反对邪恶的意志;扶危助困、救人危难的觉悟。这些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获取自尊和坚定自信的力量源泉, 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支柱, 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大价值共识, 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促进国家统一、维系民族团结、寻求价值共有的终极文化基因。

(二) 渭华起义红色文化可以更好的帮

助人们在思想、文化、社会、政治等多方面发展与进步, 实现中国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

20世纪二三十年代, 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共产党人在渭华地区、陕甘边地区, 通过创办学校等多种途径, 对其他社会群体传播进步的革命思想。他们执着追求, 艰苦创业, 敢于创新的精神, 为陕西乃至陕甘边地区新民主主义思想的传播做出了巨大贡献。正是这种精神, 促使当地人民艰苦奋斗, 用于革命。今天, 我们需要学习渭华起义红色文化的优秀事迹, 使我们更好地服务自身, 服务社会, 实现复兴的伟大中国梦。

渭华起义红色文化具有政治教育功能。渭华起义红色文化倡导的是崇高的思想境界及革命道德情操, 其理念传播、精神彰显有利于将红色革命精神深入人心, 是开展青少年德育的有效载体。渭华起义红色文化遗址、渭华起义纪念馆等都是鲜活的教材, 其感召力是学校和书本不可比拟的。

(三) 渭南历史文化中的思想智慧可以为当今社会发展提供有益帮助

当今, 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 我们既要保持本民族文化特色, 又要不断学习吸收其他国家, 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参与到人类文明的交流互鉴中去。习近平同志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 如果丢掉了, 就割断了精神命脉。”渭南历史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人类文明史上独树一帜, 源远流长, 具有极强的凝聚力和旺盛的生命力。“民本”、“大同”“小康”、“和”、“天人合一”等思想, “大丈夫”精神、“自强不息”、“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等精神, 时至今天, 光芒依旧, 仍然是我们吸取智慧和力量的思想源泉。

四、渭南历史文化传承与发展对策研究

(一) 打造以司马迁与《史记》为主的特色文化品牌

司马迁是世界文化名人, 《史记》是全人类文化遗产, 是上古三千年文化史的凝结, 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精髓, 是爱国主义的思想源泉, 是渭南历史文化的优秀代表, 我们要深度挖掘《史记》文化内涵、打造《史记》文化品牌。

第一, 继续打造以司马迁祠墓为核心的“史记碑林博物馆”和“史记城”。目前, 韩城司马迁祠十二本纪景观已经向游客开放。依据“十二本纪”建成的雕塑群, 分为五帝文化、夏文化等九个景观区, 以石雕艺术配景观小品、文字及绿植等形式再现了“十二本纪”人物和时代文化特征。笔者认为, 在“史记碑林博物馆”, 还应收藏利用现代传媒对《史记》进行普及传播的作品, 如电视剧《司马迁》、《汉王刘邦》、《吕不韦》、《李斯》、《淮阴侯韩信》等, 大型电视专题片《司马迁万里行》等。另外还有以《史记》为素材的小说戏曲, 历代歌咏司马迁的诗词等等。如纪君祥的《赵氏孤儿》, 金仁杰的《追韩信》, 叶宪祖的《易水寒》, 朱权的《卓文君》等, 这些资源极大地丰富了《史记》文化资源, 有利于打响《史记》文化品牌。第二, 举办大型文化活动, 扩大其吸引力和凝聚力。首先要精心打造。从内容、形式上要不断创新, 使其不仅仅只是集中展示《史记》精粹, 更要有主题、有内涵, 具有示范和导向意义。在形式上, 要新颖, 优时代特质。其次, 要有持续性。要有长远的规划, 加大投入, 逐步推进, 力求做大做强, 才能深入人心, 产生品牌效应。再次, 要有先进的文化设施, 这是举办举办大型文化活动基础条件, 是提高水准和层次的一个指标。自2011年至今, 韩城市举办了六届大规模的民间祭祀活动“风追司马”, 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每年清明节, 韩城有“司马迁民间祭祀活动”。特别是2018“中国·韩城‘一带一路’国际灯光艺术节”, 吸引了八方来客, 为提升“史记韩城黄河特区”品牌形象, 助力韩城市全域旅游和景城一体化发展, 实现旅游要素联动配置, 满足广大游客在我市各大景区的光影体验需求。灯光艺术节期间, 韩城市以将游客从全国带入韩城、从城区导入景区的思路, 以游客需求为出发点, 借助各项活动的开展, 激活春节旅游市场, 实现了各大景区人气爆棚的目标。2011年至今, 韩城市每隔两年举办大型“中国·韩城‘司马迁杯’全国锣鼓大赛”, 把气势恢宏的锣鼓、汹涌澎湃的黄河、钟灵毓秀的韩城有机融合, 上演华夏鼓乐盛会。通过举办大赛展示了中华锣鼓神奇艺术魅力, 搭建了文化交流平台, 实现文化建设成果全民共享;扩大韩城对外宣传, 提升城市品味, 推动文化旅游事业发展, 使史记文化深入人心。

第三, 依托韩城市, 辐射周边, 打造独具特色的史记主题旅游区。在韩城市, 有必要开辟司马故里旅游专线, 将一系列各具特色的景点进行有机串联与组合, 形成大旅游区域, 游客既开阔了视野, 学到了文化, 增强了趣味, 又使旅游价值与效益实现最大化。接下来, 以韩城为中心, 带动整个渭南市《史记》旅游文化的发展。韩城市为依托, 辐射合阳、澄城、蒲城、大荔、华阴、华县等地, 充分发掘《史记》文化资源, 打造《史记》旅游文化经济圈。在关中其它地区, 结合当地旅游产业发展, 打造各具特色的主题旅游区。如以宝鸡为中心, 打造周文化主题旅游区;以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为中心, 打造秦文化主题旅游区;以西安为中心, 打造汉文化主题旅游区。

通过以上途径, 突出史记独特的文化魅力, 使其成为社会认可度高、影响力大的文化品牌。同时还要开发红色文化品牌、华山文化品牌等;扶持华阴皮影、华县老腔等地方戏曲;发展皮影、麦秆画等特色艺术品种。

(二) 利用“两馆一站一室”文化平台, 宣传普及渭南历史文化

“两馆”即县有文化馆、图书馆。“一站”即乡 (镇) 有综合文化站。“一室”即行政村有文化活动室。利用“两馆一站一室”文化平台, 把渭南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和发展纳入百姓日常生产生活中。

近年来, 渭南市围绕“两馆一站一室”建设, 先后投入1.5亿元, 新建和改建社区文化中心115个、社区文化活动室180个、村级文化活动室1134个、乡镇文化站149个、县 (市、区) 文化馆和图书馆各11个。实现了县县有图书馆、文化馆, 镇镇有文化站 (中心) , 村村有文化活动室, 市县乡村“四级”文化服务设施不断完善。在全国公共文化馆评估中, 富平文化馆被评为国家二级馆, 市群众艺术馆、临渭、华县、大荔、澄城等5个文化馆被评为国家三级馆。

我们重点对大荔县许庄镇、蒲城县荆姚镇、富平县庄里镇、临渭区下吉镇“两馆一站一室”文化平台建设作了调研。目前, 大荔县许庄镇综合文化广场的图书馆、阅览室、文化活动室、文艺排练厅共计826平方米, 这些图书馆、阅览室、文化活动室、文艺排练厅, 都在镇中心、人员密集地带, 环境整洁, 文化气氛浓厚。有室外活动广场1560平方米的篮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场。配有专职文化管理人员4人, 兼职1人。人民群众热情高, 参与广泛。在调研当天, 课题组成员在文化活动室和五六位中年男子攀谈, 得知他们都是土生土长的大荔人, 就向他们问起大荔县的历史与文化。有人说仅知道一点点, 有人说不清楚。我们又问了几名妇女, 她们不好意思说知道一点点。课题组成员在对蒲城县荆姚镇、富平县庄里镇、临渭区下吉镇调研中, 也发现类似问题, 众多群众对自己常年生活的热土上的历史文化一知半解或者不解, 他们很希望了解家乡土地上的习俗和文化。

鉴于此, 我们提出, 要充分利用“两馆一站一室”文化平台, 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 向人们群众宣传普及渭南历史文化, 使他们熟知脚下这片热土, 更加热爱这片热土。首先利用文化活动室, 开辟渭南历史与文化专题专栏, 围绕宣传渭南文化、展示成就、推动发展这一主线, 文图并茂, 精心策划。其次, 利用文化馆或图书馆, 开辟渭南历史与文化图书角。这些图书要组成一个完整系列, 从图书形式上, 有书籍、杂志、画册等;从内容上看, 包含渭南的历史、文化、经济、社会和风土人情等各方面, 以帮助人民群众更好地了解渭南中国历史文化和当代中国风貌。第三, 利用乡 (镇) 的综合文化站, 开展具有渭南民风民俗特点的文化活动。要充分发动群众, 组织好文艺演唱队、锣鼓队、秧歌队, 组织农民自乐班, 开展皮影、木偶、秧歌、社火等文化娱乐活动, 营造积极健康的文化氛围。第四, 利用乡 (镇) 的综合文化站, 讲好渭南故事。培训一支乡土文艺宣传员, 通过戏曲、快板、三句半、小品、相声、诗歌朗诵等形式, 讲好渭南故事, 引导人民群众以先进典型为镜, 见贤思齐, 聚焦和传递渭南高发展的正能量。通过以上活动, 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文化需求, 进一步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三) 通过新媒体的宣传与开发, 焕发渭南历史文化的生命活力

重点探讨利用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数字电视、数字电影、手机网络等新媒体宣传开发渭南历史文化的途径与方法, 使渭南历史文化转化为一种当代人们能理解和接受的文化, 培育人们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渭南文化遗产包括物质类和非物质类。物质类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刻、壁画等不可移动文物;历史上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等可移动文物;以及名街区、名村镇 (如党家村等) 。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其一, 口头传统和表述。如“鲤鱼跳龙门”神话传说, 赵匡胤“一文钱累倒英雄汉”典故, “劈山救母”传说故事, 光武帝刘秀石鼓山传说。等等。其二, 表演艺术。如曲艺、戏剧、皮影、杂耍、魔术等。其三, 社会风俗、礼仪、节庆。如婚配, 祭祀, 庙会, 焰火等。其四, 传统手工艺。如麦秆画、剪纸等。

运用现代科技, 通过数字化方式让物质类文化遗产“活”起来就是一种可行之道。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采用各种数字方式记录和保存数据已经成为当今古建文物预防性保护的一大方向。政府要加大资金投入, 组织人力物力, 尽快深入村镇, 对全市文化遗产进行抢救性的挖掘普查, 从种类、数量、分布状况、生存环境、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等方面出发, 运用文字、录音、摄像等方式, 进行真实、系统的全面记录, 进行数据化处理。建立文物数字化体系, 从数据采集到数据加工、存储、集成、服务等方面完全实现标准化, 使文物保护工作形成现代化、系统化、科学化的有机整体, 有效推动文物数字化保护工作有序开展, 为文物保护, 文化传承贡献更大力量。可以把文物图片已公开放在网站上, 有的还可以使用3D、AR等先进技术, 让文物“活”起来的同时, 让更多市民有机会一睹文物“真容”。因为数字化的平台可以让我们不出家门, 就能走近文化遗产, 且不受时间、地点、财力、体力等条件限制。

渭南非物质文化遗产, 以声像和手工技艺为主要手段, 这是活态流变的文化, 它们的储存和保护更多地要依靠图片、音频和视频等手段。政府要组织专业人员研究、开发包括视频收集处理、文档加工、数字化图书馆等技术手段, 根据不同性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开展细致、科学的数字化整理和归档工作。这里的整理不只是简单的信息复制, 还包括信息的处理, 再加工和再创造, 还应最大限度地保持信息的原始性和准确性。如韩城古门楣题字, 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具有独特的意义和价值, 极具文化内涵和观赏价值, 这一独特的文化表现形式在全国各地是很少见的。在现代文化的进入与冲击之下, 利用各种数字方式记录和保存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数字化平台的建设, 让文化遗产有真正属于自己的家, 构建由多种形式和载体组成的“活的记忆”。

(四) 培训一支文化人才队伍, 使渭南历史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创新

渭南历史文化传承与创新, 离不开人才。这支队伍包括“乡土理论辅导员”、“乡土宣讲员”、“乡土信息通讯员”、“乡土文艺宣传员”等, 开展渭南历史文化知识宣传教育。要精心挑选骨干力量, 组织成立县、乡两级渭南历史文化知识宣讲团, 通过集中学习、座谈交流、你问我答、邀请专家作辅导讲座等方式, 开展形势政策理论辅导和渭南历史文化知识教育。充分发挥“乡土理论辅导员”队伍的作用, 突出抓好面向基层普通群众层面的宣讲。“乡土理论辅导员”要学“透”形势政策和渭南历史文化, 定期到各村、各企事业单位蹲点, 开展形势政策理论学习辅导和渭南历史文化知识宣讲, 帮助广大农村群众学好学透当前形势政策, 认识身边文化的价值。“乡土宣讲员”要说“精”形势政策和渭南历史文化, 要求宣讲语言口语化, 运用本土语言——渭南方言开展宣讲;宣讲形式“入土随乡”, 村头、田间、树下、黑板报、祠堂……随时随地开展宣讲, 宣讲形式不拘一格。“乡土信息通讯员”要写“实”形势政策和渭南历史文化。

充分利用各乡镇 (街道) 的信息期刊、党报月刊、简报等刊物, 专门开辟形势政策宣传栏, 组织成立信息通讯员队伍, 负责撰写信息, 扩大群众对各项政策和渭南历史文化的认识面, 做好形势政策和渭南历史文化宣传的服务工作。“乡土文艺宣传员”要演“活”形势政策和渭南历史文化。充分发挥全市多支文艺队伍的作用, 以基层文化俱乐部、村文化协会和小康体育村等为平台, 自发组织文艺巡回演出, 通过歌舞、戏曲、腰鼓、快板、三句半、小品、相声、诗歌朗诵等形式, 把党的最新理论和渭南历史文化的精髓用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展现给群众, 用地道的、最具特色的、最有说服力的群众形式来做政策和渭南历史文化的宣传工作, 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形成别具一格的特色文化格局。

(五) 开展乡土知识教育, 普及渭南历史文化知识

渭南历史文化承载着丰厚的中华民族传统精髓, 饱含着劳动人民长期在历史过程中的形成的经验总结。我们在与周围人, 特别是年轻人的接触中发现广大民众对本土文化、本土历史的了解不多, 这对一个定位“山水渭南”、“民俗渭南”的特色城市来说是个不小的遗憾, 渭南的发展不能只看高楼大厦与宽阔马路, 还需要与之相匹配的市民的文化素养。怎样打造我市特色文化优势, 提高市民的文化素养?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普及本土文化与历史知识。

第一, 从学校教育抓起。学校是学习的场所, 在校中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 培养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树立建设美好家乡的坚定信念刻不容缓。

第二, 编印通俗易懂的介绍本土文化与历史的出版物。我们注意到, 虽然新华书店等很多书店里有专门摆设本土作品的专柜, 但这些书不是价格偏高, 就是专业性太强, 让一般的民众望书兴叹, 影响了本土文化与历史知识的普及。这就要求文化与史志单位编印一些价格适中, 内容生动有趣, 易于被广大市民接受的出版物, 如民间故事、民风民俗、以图文形式介绍渭南历史等内容的出版物。

第三, 充分利用新兴媒体—互联网和手机。互联网和手机现已成为广大民众特别是年轻人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虽然现在也相关单位的网站也设有介绍渭南文化与历史的栏目, 但更新速度慢, 内容枯燥, 少有人问津, 致使这些栏目没有发挥它应有的作用。政府部门可整合相关单位的力量, 建立一个专门的渭南文史网站, 指定专人专门负责日常维护更新, 网站内容除发表专业文史人员的文章外, 还可调动民间的文史爱好者积极投稿, 撰写、收集相关资料, 参与网站的管理。充分利用网站这个平台, 组织一些介绍本土文化与历史的讲座、出版物等, 进一步普及本土文化。

通过研究, 从而使渭南历史文化与现代社会接轨、与民众需求吻合, 达到为今天所用、为现实所用, 对渭南“文化强市”战略提出对策性理论参考, 对以文化自信为核心的文化传承与创新提供理论依据。

摘要:渭南历史文化积淀深厚, 资源丰富, 其中蕴含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 能增添渭南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本文从文化自信的相关理论入手, 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首先依据有关文献资料, 对渭南历史文化进行系统地梳理和总结。以走访式、田野实地考察等手段, 深入调查渭南历史文化开发与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 在此基础上, 探讨渭南历史文化的当代价值, 重在提炼出融入现代社会形态的新内容, 最终根据渭南“文化强市”战略, 从整体上探讨渭南历史文化传承与发展策略。

企业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范文第6篇

市场营销学是一门建立在经济科学、行为科学和现代管理理论的基础上的应用科学。它产生于20世纪初的美国,后来流传到欧洲、日本和其他的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等各方面的带动下,不断地完善和发展,并逐渐趋于成熟。下面,我将从文化方面与大家分享我们销路通小组的讨论成果。

可以说,任何事物的发展都离不开文化的熏陶,市场营销学也不例外。进人19世纪,伴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的矛盾日趋尖锐。频频爆发的经济危机,迫使企业日益关心产品销售,千方百计地应付竞争,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市场营运的规律。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完成了工业革命,由自由竞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垄断组织加快了资本的积聚和集中,使生产规模扩大。这一时期,著名的“科学管理之父”—泰罗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主要目标的“科学管理”理论和方法应运而生,受到了普遍重视。他认为,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谋求最高的劳动生产率,而最佳的管理方法是任务管理法。而一些大型企业在实施了泰罗的科学管理后,产量迅速提升。而伴随着产量的上升,企业对流通领域便有了更大的要求,对相对狭小的市场有更精细的经营。同时,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使企业内部计划与组织变得更为严整,从而有可能运用现代化的调查研究方法,预测市场变化趋势,制订有效的生产计划和销售计划,控制和调节市场销售量。在这种客观需要与可能的条件下,市场

营销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经营管理学科诞生了。

然而,作为古典学派的科学管理伴随的市场的不断扩大,也逐渐

的表现出了它的局限性。20年代末到30年代初全世界出现经济大危

机,在美国,罗斯福政府从宏观上对经济实施管制,管理学者们则开始

从微观上研究”硬件”以外的造成企业效率下降的影响因素。在这些研

究中,比较有名的是以梅奥为首的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与西方电气公

司合作进行的霍桑实验,该实验的结论是:职工是“社会人”而非“经

济人”、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新型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职工

的满足度与企业中存在的霍桑效应等。这些学说引起了管理学者对人

的行为的兴趣,从而促进了行为科学理论的发展。在1933年,梅奥出

版了《人际关系论》,由此管理理论的发展进入行为科学理论的时期。而在这一时期比较有名且依然对现在的管理学产生影响的有马斯洛

的需求层次理论、赫次伯格的双因素理论、麦格雷戈的”X理论-Y理

论”与麦克莱兰的激励需求理论等。 在这同一时期,还有个新的现象

不容忽视,这就是对顾客需求的重视。经济的发展、市场的繁荣促使

卖方市场开始向买方市场转变,于是,由美国质量管理专家费根堡母首

倡的全面质量管理(TQM)“始于顾客,终于顾客”的思想开始引起管理

界的重视,并为世界各国广为传播和接受。与其说TQM是质量管理,

莫如说它是以质量为中心的企业管理,而质量好坏的评判是由顾客说

了算的,因此需要首先从外部了解需要,然后实施内部质量控制,最后

落脚于“顾客满意”。

随着管理学的不断发展,市场营销作为一门独立的经济管理学科

也在不断的完善中。市场营销学于20世纪初期产生于美国。几十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及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营销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传统市场营销学演变为现代市场营销学,其应用从赢利组织扩展到非赢利组织,从国内扩展到国外。当今,市场营销学已成为同企业管理相结合,并同经济学、行为科学、人类学、数学等学科相结合的应用边缘管理学科。西方市场营销学的产生与发展同商品经济的发展、企业经营哲学的演变是密切相关的。美国市场营销学自20世纪初诞生以来,其发展经历了萌芽阶段(1900~1920)、功能研究阶段(1921~1945)、形成和巩固时期(1946~1955)、市场营销管理导向时期(1956~1965年)、协同和发展时期(1966~1980年)和分化和扩展时期(1981~至今)这五个阶段。

市场营销学是在现代市场营销实践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现代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产物,买方市场的出现是市场营销学产生的重要背景。市场营销学产生于20世纪初商品经济最发达的美国。当时,市场由供不应求转变为供过于求,导致销售问题突出。为解决产品销售,企业研究各种推销方法、广告技巧,并对产品进行市场调查与分析,以刺激需求、扩大销路。一些大学正式开设了销售课程。美国哈佛大学的教授于1912年出版了第一本以《Marketing》命名的教科书,被认为是市场营销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出现的标志。这本书的出现意味着市场营销学科的萌芽,它所研究的推销技巧开始受到企业的普遍重视,并得到广泛应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市场环境的改变,市场完全变成了买方市场。企业提出创造需求的口号,

从购买者的立场出发进行营销活动。在这一背景下,市场营销学的研究活动大规模地开展起来,许多市场学者认为潜在需求是消费者需求的一部分,卖方应促使买方实现现实的和潜在的需求。企业经营要以消费者为中心,营销活动应贯穿生产、流通、消费三大领域。

通过市场调查分析判断消费者的需求,并将此信息传递给生产部门和其他职能部门,通过企业整体的协调活动来满足消费者需求,取得满意的利润。这种认识和实践形成了现代市场营销理论一一顾客中心论,并产生了现代市场营销学。

上一篇:企业文化建设现状分析范文下一篇:企业员工出勤制度范本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