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课堂教师提问研究论文范文

2023-09-27

英语课堂教师提问研究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为了更好地实现师生互动,实现探究学习方式,课堂提问方式的优化被提上日程。虽然很多教育者已经认识到了传统的“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模式的严重缺陷与不足,但是对课堂上问题设置的技巧与艺术的把握仍不够完善。课堂上优化课堂问题设置才能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提升学生语文能力。

【关键词】语文;课堂提问;问题设置

为了更好地实现师生互动,实现探究学习方式,课堂提问方式的优化被提上日程。课堂上问题的设置是一种技巧更是一种艺术。在语文课堂中优化课堂问题设置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提升学生语文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教师应掌握灵活多样的提问方式和方法。

一、优化课堂问题设置是语文教学目标的要求

要想实现现阶段语文教学目标的新要求,教师应该把握课堂提问的环节,充分设计利用好。因为提问环节可以说是课堂上实现师生互动、锻炼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最佳时机。一个好的设问往往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把学生引入思维的最佳角度,从而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文能力。

二、优化课堂问题设置是改变语文课堂提问现状的要求

目前,多数教师已经认识到课堂教学中师生双边互动的重要性。诚然,提问是实现师生互动的一个有效途径。但是,由于很多教师并没有掌握很好的提问方式,出现了不少误区,其原因纵然有到了职业院校学生对语文课程的不重视等原因,但仍然有以下问题表现:

1.问题的设置缺乏针对性

有效的课堂提问应该是从实际出发,根据语文教学内容,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来有针对性的发问的。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的时候精心设计问题。只有问题设计的合理才能做到有针对性,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才能启发学生思考,从而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但是,现实中有许多教师对应该提什么样的问题,问题以什么样的方式提出,应该提问什么样的学生以及提问后出现的情况处理考虑不周,结果往往造成提问缺乏针对性。更有很多时候教师是在随意提问,很多问题的设置可有可无甚至毫无意义,不仅不能锻炼学生思维与能力,反而无形中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弱化了课文本身的重难点。

2.问题的设置缺乏科学性

这一点在现在的语文课堂上表现的较为突出。科学性是在针对性的基础上实现的,只有首先明确问题设置的针对性,才能更好的拿捏各方面的因素,最终实现科学性。但是现实课堂上问题设置的这种“科学性”却没有很好的落实。问题设置往往表现出过易、过难、提问对象过于集中等等不足的现状。“过难”是指问题设置得过于空乏,难度大,超出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范围。“过易”是相对与“过难”的另一个极端,提问过于简单,属于低思维难度。学生通常不用多思考用“是”“不是”或“对”“不对”回答即可,甚至只看老师的脸色就能回答。“过于集中“是指提问对象过于集中。通常只对优等生或发言积极的学生提问而忽略差生。这种做法很容易挫伤差生的积极性,进而形成恶性循环。以上种种课堂上的提问现状都是不科学的。这种看似活跃的课堂气氛实际上是在为教师讲课或板书”填补空缺“服务,教学实效很差。

3.问题的设置缺乏艺术性

大量教学实践表明:教师提问艺术的优劣,往往会成为一堂课成败的关键。艺术性是在做到针对性和科学性之后问题设置的更高层面的要求。课堂上少不了教师的提问,只有富有艺术性的提问,才能最有效地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综合能力,极大提高教学效率。而现状是,很多语文教师根本不注重课堂提问的艺术性。随心所欲的提出一些让学生无所适从的问题,例如一位教师在上课的时候让学生观察天花板,问:“头上是什么?”学生答:“头发”老师有点生气,又问:“头发上是什么?”“帽子”,老师发火了,接着又问:“帽子上是什么?”“一个洞”。虽说是一个笑话,却可以看出,这种随心所欲的提问只能让学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因为学生根本无法了解教师的意图。有些问题设置形式陈旧,每节课提问内容如出一辙:先分段,再概括段意,接着是中心思想、写作特色。这样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厌烦心理,非常不利于教学效果的实现,后果令人担忧。

三、对优化语文课堂问题设置的认识

1.问题难易适度,循序渐进

课堂提问要适合学生的认识水平,就如树上的果实,既非唾手可得,又非可望而不可及,而是要跳一跳才能得到。也就是说问题的设置既不能太易也不能太难,而要通过思考才能得出答案。设置的问题太难,让学生思维就会受阻。例如,有教师在上《孔乙己》一文时,问:“鲁迅刻画孔乙己这个人物在当时有什么现实意义?”这个问题看似重要,实则抽象空洞,超出了学生的认识与思维能力,使学生茫然失措。问题设计的太简单,又会挫伤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因此,设计的问题应让学生“跳一跳才能摘到果子”,使学生充分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

2.问题设置要面向全体学生,因人设疑

课堂中所有设置的问题必须以全体学生都积极参与并有效学习为前提,要以学生的学习兴趣、性格特点、基础水平为中心,因人设疑,使各种类型的学生在课堂上都有自己的位置,各得其所。也就是提问要有差异性,应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要善于提出能调动他们学习积极性、适合他们发展思考力的问题。这样既可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获得知识,也能融合师生之间的关系。

3.问题的设置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

记忆力是一个人智力的一个方面。记忆能力有遗传的因素更有后天因素。语文教材中含有大量需要记忆的内容,如古诗词部分,文学常识部分。教师应从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出发,设计一些识记知识的提问。目的是让学生复习巩固先前学过的内容,并和现学知识相连接,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如学习《中国,水的困惑》一文时,可以这样设问:在初中阶段我们还学过哪些说明文,常见的说明方法有哪些?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启发学生回忆以前学习过的重要常识,也更有利于新课文的学习,一举两得。

4.提问要善于抓住时机

许多语文教师都有这样的习惯:在一堂课开始的时候就提问,意在了解学生在新课前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其实这种做法并不是万全之策,从心理学来考虑,学生在这个时候往往在心理状态上没有做好接受这种提问的准备,即使作出回答也多是答非所问。所以这种方法应该少用慎用。教师必须首先深入钻研教材,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做好铺垫,突出重难点,选择在学生最想知道、最期待回答的时候提出来,激起学生的自我参与意识与独立思考的能力。如,教学《美腿与丑腿》一课时,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感知后知道了文中不是讨论腿的美丑问题,此时学生心中已产生疑团,这时教师再把问题抛出去:既然不是讨论“腿”的问题,为什么还要以“美腿与丑腿”为题呢?这一问题的设置恰恰很好地抓住了适当的时机,很快即能把学生带入学习的状态,也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5.问题设置要有利于口头表达

课堂提问具有临场、短时、口述等特点。如果教师的提问要经过长时间的书面整理才能较好的回答出来,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踊跃发言是不可能的。这就要求教师如果遇到过大过杂的问题时要善用分解法,把大问题分为几个小问题,以利于学生回答。例如:“《守财奴》这篇课文作者怎样通过外貌、动作、语言等方面表现性格特征的?哪些细节描写又能表现其守财奴的性格特征?”等等。这样设计问题不仅便于口述,而且容易让学生明白,贴近学生心理,使重大问题深入浅出。

总之,课堂上问题的设置,不仅能体现一个教师的教学水平,而且还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及语文能力。因此,在教学实践中,要不断的探索,切实优化课堂教学过程。

英语课堂教师提问研究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课堂提问是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中运用的主要手段,科学的课堂提问能够活跃整个课堂氛围,反馈实际教学情况,从而优化思想品德课堂教学。阐述了提高课堂提问质量的四点做法。

关键词:把握提问;四度;优化;初中思品课堂

课堂提问是思想品德课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方法之一,初中的政治教材内容在呈现方式上过于单调,教材案例虽然采用了图文,但是没有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这些情况都影响了思想品德课堂的趣味化,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有效提问,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生活的道理,从而打造出生动高效的政治课堂。

一、围绕教学重点设置课堂提问,结合学生认知创设有效的思考问题

在政治课堂中提问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更好地实现教学目的。因此教师在课堂提问时要围绕教学重点来进行设置,要结合学生的实际认识情况来创设有助于学生开展有效思考的问题,在初中政治课堂上这样的提问方式才能引导学生有效思考,让学生在思考过程中理解所学的知识,从而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例如:在学习“做自尊自信的人”这篇内容时,初中生对自尊和自信的概念是比较模糊的,这个时候教师可以针对这样的教学重点,设置下面的提问:什么是自尊自信?让学生根据课本教材和自身的理解说出自尊自信的概念。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怎样才能做到自尊自信?为什么要做一个自尊自信的人?让学生通过探究来真正理解自尊自信的含义,同时培养学生的自尊自信意识。

二、创设前后相连的问题,突出知识的整体性

在思想品德课堂提问中,如果提问的问题难度过高,学生会不知如何思考,而单一的问题也无法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因此教师在设置问题时必须要注意创设前后相连的问题,设置的每一个问题都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要善于把握教材的整体结构,引导学生对知识有明确的认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思考的积极性,在讲解新知识之前要让学生从旧知识中找到新知识的认知起点,为学生设计出导向性的问题,促进新旧知识之间的相互渗透。例如:在学习“让挫折丰富我们的人生”时,可以通过横向拓展提高学生看问题的广度,可以设计这样的提问:让学生说说自己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挫折,在面对挫折时自己采取的是什么办法?最终取得了什么样的结果?那些名人都是如何面对挫折的?通过这样的思考会让学生对挫折有更全面的认识。学生的思维是需要教师合理引导的,有效的提问设计能够实现学生思维的拓展,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还能提升他们的道德品质。

三、从学生实际出发,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课堂教学就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贯彻落实好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多和学生沟通交流,了解学生内心的真正需求,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为学生营造生动和谐的教学氛围。因此教师在设置问题时一定要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从学生的立场出发,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树立回答问题的自信心,活跃整个课堂的氛围。例如:在学习“自己的事自己干”时,教师可以提问学生他们自己在实际生活中都有哪些事情是自己干的?做完这些事情后自己的内心感受是什么样的?不直接告诉学生自己具体要做些什么事情,而是让学生自主思考应该主动干些什么事情,这样有助于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来更好地掌握所学内容,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

四、把概念的内涵外延充分延伸,拓展学生的思维

大多数教師在思想品德概念教学过程中,往往只注重结果和说教,所讲解的知识仅仅停留在教材内容上,一味地按照课本内容进行讲解,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课堂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设置问题时,要把课本中概念的内涵充分延伸,要让学生真正明白学的是什么,更要知道原因并且懂得如何去做,只有经过这种有意义的思考才能提高问题思考的价值,让整个思想品德课堂充满活力。例如:在学习尊重的概念时,既要让学生了解尊重的真正意义,又要让学生懂得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尊重他人。对此教师可以设置这样的提问:什么是尊重?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尊重他人?尊重他人对自己有哪些重要的意义?让学生针对上面的问题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分析和探讨,最后把各个小组探讨的结果呈现在课堂上。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学生不仅对尊重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总之,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形式,有效的提问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整个课堂的教学质量。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上,教师要想真正教好这门课程,就必须要充分把握教材内容,并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设置有效提问,让整个思想品德课堂充满生机。

参考文献:

陈美.把握提问的“四度”,优化初中思品课堂[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7(12).

编辑 郭小琴

英语课堂教师提问研究论文范文第3篇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英语教学过程中, 教师加强对学生提问, 有助于促进师生交流与互动, 有利于英语教师及时发现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问题, 了解到学生英语知识掌握状况, 有的放矢地采取教学方法, 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提升学生学习英语的有效性, 达成高效率英语课堂的目标。作为英语教师, 有必要意识到英语课堂对学生提问的重要性, 并且在提问中应用一些技巧和策略, 提高英语课堂提问的艺术性, 英语教师可以利用这些技巧在师生之间创造一种和谐有效的学习气氛, 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有效教学的目的。

二、英语课堂提问的作用

在多数的英语课堂中, 大部分时间都是由老师在讲, 学生在听, 而此刻学生的大脑会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 也许没有任何东西比一个直接的问题更能快速地彻底地激活学生的大脑, 同样许多英语老师都会发现课堂上不断地提问是引起学生注意, 激发学生兴趣, 调动学生积极性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目前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 在互动式英语课堂中, 课堂提问为师生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 同时一个好问题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一) 学习过程督促与学习效果评估作用

首先, 课堂提问是平时测验的一种方式, 英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 监管住学生课堂中的态度, 实现英语学习过程督促, 同时还能测试学生英语学习过程性效果, 将其纳入最终期末考试成绩, 最终达到英语教学目标。

(二) 达到学习英语过程中的长效激励作用

在英语课堂中提问, 最重要的意义就是能够激发学生对于英语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意识与积极性, 让学生热爱英语学习, 乐于学习, 积极探索英语学习方法, 增强英语知识积累;在英语课堂中进行提问, 还有助于学生思维沉浸于英语学习中, 学生主动搜索英语知识, 英语教师课堂提问, 达到学习英语过程中的长效激励作用。

(三) 英语效果反馈作用

英语教师课堂提问, 可以帮助教师实时地跟踪学生英语学习状态, 并且能够及时获得较为准确可靠的教学反馈信息, 了解学生是否掌握了本节次课堂的语言、语法、词汇、背景知识等方面的内容, 有益于英语教师反省自己的教学目的、手段、方法是否被学生所接受, 进而调整自身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活动等。

(四) 强化记忆力的作用

人的记忆效果与注意力是否集中密切相关, 只有受到人们注意的问题才能被人们牢固地记住。英语教师课堂提问, 能使学生集中注意力, 强化学生英语学习中的记忆力。英语教师的提问, 需要增强针对性, 加强重点和难点分析, 引导学生把握知识点, 提高学生的记忆力, 提高英语记忆效率。

三、英语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

(一) “无意义”问题

课堂提问要有明显的目的和指向, 要关注学生能力发展和教学效率化, 才可称得上“有意义”问题。但在平时的教学课堂中, 存在很多与之相反的“无意义”问题。如:Who is your English teacher?What do you do?这些低效问题, 与教学目标和文本主题关系不密切, 可能导致学生脱离所学内容, 学生在回答过程中没有获得知识再现的强化迁移。

(二) 问题的难度超出学生的认知水平

有时教师提出的问题是自己凭空设想的, 并没有考虑到学生实际的认知程度, 造成学生回答的困难。例如:What should we do to reduce the population of our country?以上问题对于知识面窄的低年级同学来说是比较困难的, 这样不仅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阻滞教学进度, 还破坏了教学气氛, 不利于后续教学。

除以上之外, 少数英语教师将问题作为惩罚的工具, 以警示英语课堂中不认真的学生。

四、英语课堂提问的策略和技巧

好的课堂提问对于有效英语教学非常重要, 因此作为教师应该掌握这门技术。英语课堂提问需要精心设计和选择。

(一) 良好问题的设计

第一, 提问设计的难易要适中。英语教师在教学中提出的问题应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水平。第二, 提问设计要有科学性。教师提问的问题内容和提问方法要有科学性, 不能出现科学性错误;一个问题中若有连问, 先后顺序不能出现逻辑性错误, 必须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第三, 提问设计要有整体性。提问要紧扣教材内容, 通盘考虑, 将问题集中在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点上, 以利于突出重点, 攻克难点。同时, 设计的问题要环环相扣, 紧密联系, 且紧扣教材, 重点突出, 从而实现教学目标。第四, 提问设计要有趣味性、预见性和灵活性。教师的提问设计要富有情趣和吸引力, 使学生在思索答案时觉得有趣;教师要着眼于课文巧妙的艺术构思来设计提问, 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此外, 教师的提问设计要灵活运用讲、练、读、议等多种环节, 使之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 老师在提问中应注意的问题

1. 明确提问对象

使学生广泛参与课堂交流的关键在于“扶持较差的学生, 鼓励跃跃欲试的学生, 忍耐不同的观点, 教师不应该只提问一少部分学生。教师应先提出问题, 保证全体学生都有时间, 有动力对问题进行思考”, 问答面要广, 尽可能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 再根据学生个体差异, 接受能力的快慢, 选择不同对象进行不同问题的回答。学生可以一个一个回答, 也可以两人合作完成, 或几个人一组共同完成, 也可全班讨论完成。这样学生可以平等参与进来, 以促进相互交流和学习。

2. 把握提问时机

课堂提问的时机不是固定的, 需要视教材内容和学习目的来定。它可以在一堂课开始时进行, 以便复习旧课, 引入新课, 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也可以在授课中间进行, 针对所讲内容, 联系已学知识提出问题, 不但可以活跃教室气氛, 加强学生注意力, 而且能使学生将新旧知识融会贯通;在课后增加一些难点大的题目, 鼓励学生课后学习英语。

3. 适当延长候答时间

在课堂提问中, 教师应注意在提出问题后, 给学生适当的时间组织其语言表达。提出问题后, 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太短, 不利于启发学生思考和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 学生也就会放弃回答问题的机会, 时间一长, 学生自然会产生迷惑感和挫败感, 影响了学习语言的兴趣。学生需要勇气, 需要鼓励, 需要时间去思考, 去设计自己的表达。因此, 教师提出问题后, 必须给学生适当的时间去思考。一般来说, 至少要等5秒钟, 有时要根据问题的类型和难易程度来决定, 延长学生思考的时间, 主动回答者会增多, 回答的正确率也会提高, 学生信心也增加了, 以后也会积极参与进来。

4. 给予及时反馈

为了使提问真正地发挥应有的作用, 学生回答后,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应给予及时、明确、有效的评价, 要学生体会到回答问题的成就感, 切忌对学生的回答不置可否。一般来说, 反馈由两部分组成, 评价和纠正。评价是评价学生表现, 纠正是给予学生具体信息, 指出正误所在及原因。而教师的着眼点不应放在错误上, 纠正错误不是主要的, 反馈时激励学生才是主要的。

(三) 避免提问此类问题

课堂提问的问题过多, 就不能保证有效教学和师生互动的实现。有些问题甚至会阻碍互动学习的进行。教师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种问题:第一, 把过多的时间浪费在一些展示性问题的回答上, 这类问题学生可以很容易找到答案, 起不到获得真正有效信息的作用。第二, 用比较抽象或模糊的语言提出的问题, 此类问题会让学生觉得英语学习枯燥乏味, 失去学习的兴趣。第三, 没有经过严密的逻辑思维随意提出的问题, 会使学生的思维模式处于一种混乱状态。

掌握提问策略在教学过程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行为, 因此, 教师应避免提问以上列出的问题, 熟练运用提问策略, 达到课堂提问的真正目的, 实现课堂提问的真正意义。

五、结论

在英语教学中, 英语教师应用课堂提问的技巧和策略在课堂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 英语教师要给予课堂提问充分的重视, 很好的掌握课堂提问这门艺术, 灵活运用各种提问策略, 设计出高质量地课堂提问, 从而达到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提高教学质量, 实现课堂教学目标的目的。

摘要:鼓励学生主动积极学习是当前教育的一项重要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提问是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批评性思维, 分析性和创新思维。英语课堂提问是教学过程中进行交际的重要方法之一, 也是组织教学, 启发思维, 提高理解力的一种重要手段。因此英语教师要掌握课堂提问策略, 使课堂教学行之有效。本文旨在阐明和解决英语课堂提问的作用和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课堂提问,提问策略,师生互动,高效学习,交流

参考文献

[1] 刘培芳.英语课堂提问与答问策略[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 2004 (1) :55-56.

[2] 金传宝.美国关于教师提问技巧的研究综述[J].课程.教材.教法, 1997 (2) :54-57.

[3] H.Douglas Brown“Teaching by principle:An Interac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Pedagogy”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1.

[4] Jeremy Harmar.“How to Teach English”.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英语课堂教师提问研究论文范文第4篇

提问, 从广义上讲是指任何有询问功能或提问形式的句子, 更确切地说, 课堂提问是指教学提示或“传递所学内容原理的刺激或他们做什么以及如何做的指示。”古希腊学者普罗塔戈早在3000年以前就指出:“头脑不是一个被填满的容器, 而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提问是最常见的课堂交互活动。问题的种类, 教师对学生回答的评价, 以及过程的控制, 决定着提问的有效性。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够唤起学生注意, 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 令学生兴奋, 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更好的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来保证有效的课堂提问:

1 合理设计提问

合理设计的提问应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 让学生在学习体会快乐感和成功感。早在1998年, 石欧教授就在其著作《教学别论》中指出:传统教学中, 事实性发问最多, 有部分是推理性发问, 而开放性发问则相当少;课堂上的问答模式主要有是非问, 选择问和特指问三种亚模式。国内外关于中小学课堂提问现状的某项调查结果显示:事实性和理解性的一般常识性问题占课堂提问的80%左右, 而启发式的综合提问却少之又少。教师往往把提问重点放在对学生的知识检查上, 学生朝着某个特定的方向, 仅凭记忆和理解就能够回答, 很难激发学生交流思想的愿望。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而不是一门知识学科。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综合语言能力, 而不是某方面知识的获得。因此, 在英语教学中应少一些诸如“General Questions”, “Optional Questions”, “Tag Questions”等记忆、理解性提问, 多一些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想象力的提问。这类开放型的提问不能直接从教科书上获得答案, 必须由学生经过理解、分析、假设、推测等思维过程才能回答。这种提问能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减少教师的提问的随意性, 把课堂还给学生, 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 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 能够为学生提供较为宽广的思维空间, 激发学生的高级思维,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灵活性。这种提问超越了学生记忆力、理解力等智力方面的培养, 更注重学生兴趣、情感、意志等方面的培养。

此外, 设计提问时还应注意简化、调节问题的表述。问题语言应简单、清楚, 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问题的难度要适中, 具有挑战性。有挑战性的问题才能最大可能的激发学生思维和求知欲, 且如能回答这类问题, 学生将大大增强信心。在提问过程中, 要在原有问题基础上继续发问。当问题有难度时, 教师可通过继续发问, 给予学生暗示, 启发学生做出正确回答;当学生回答正确时, 教师可通过继续发问, 增加问题的挑战性, 培养学生发散思维。

2 灵活选择提问对象

首先, 应鼓励全体学生或大多数学生参与到提问这一课堂活动中来, 调动每一位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照顾到不同知识水平、能力水平的学生, 给予每位学生参加到学习活动中来的对等机会。通过提问设计, 扩大课堂提问的面, 设计不同难度的问题, 既要提问优等生, 又要兼顾中等生和后进生。

其次, 难度较大的问题提问成绩较好, 自信心强的学生;难度适中的问题提问成绩中等的学生;难度较小的提问成绩较差的学生。这样既能激发优等生的学习积极性, 又避免了差生丧失信心, 失去学习兴趣。基础知识、记忆性的问题提问内向和基础知识较差的学生;理解、开放性的问题提问思维较活跃的学生。复习巩固旧课内容提问中等程度的学生, 他们的学习水平代表着全班学生的平均水平;巩固当堂所教内容、新知识, 提问学习程度较高, 接受能力较强的同学, 他们的正确回答, 有利于其他同学对新知识形成正确的理解, 形成正迁移;检查教学效果则要提问程度较差的学生, 如果他们已经掌握了所学内容, 那么其他同学往往也就不存在什么问题了。当然, 不管对于什么层次的学生怎样的提问, 都应遵循“跳一跳, 摘桃子”的原则, 问题要对学生有一定的难度, 需要经过充分的思考和努力才能正确回答。

此外, 还要注意提问时应兼顾做在前排和最后两排的学生, 这些区域往往容易被老师忽视。提问时应先发问, 给予适当的思考时间, 然后再指定回答的对象, 避免先指定学生, 后展示问题, 从而让其他学生感到回答无望或不需要自己回答而影响积极思维。

最后, 值得一提的是, 提问切忌按一定顺序指定学生回答, 这样同样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应在短时间内熟悉学生, 记住全体学生的姓名和学习状况。

3 适当延长等待时间

等待时间是指发问和答复之间的间隔。等待时间的长短会影响回答的质量和学生对待问题的态度。Orstein的研究表明, 当等待时间只有一秒钟时, 学生将无思考的余地, 回答的质量难以保证, 而将时间提升至三秒钟时, 学生的回答相对延长, 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参与;回答得准确率也有所提高, 学生的自信心也增强了。

等待时间过短不利于学生思考, 等待时间过长又不利于课堂节奏的控制, 使部分学生不能集中注意力, 课堂秩序松散。但在我国中小学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等待时间过短。面对发问后等待中沉默的学生, 教师们似乎感到不安, 这短暂的数秒显得尤其漫长。统计数据表明, 我国大部分教师的等待时间都不超过一秒, 然后指定学生回答, 如果学生一秒钟之内不能回答, 老师就会自己给出正确答案, 或者指定其他学生回答。然而, 提问后, 学生需要一定的时间理解提问, 回忆相关信息, 组织答案, 甚至是鼓足勇气举手回答。而且, 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 学生还需要足够的时间去跨越语言障碍。此外, 学生的反应速度, 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是不同的, 有些学生需要更多的等待时间。当等待时间过短时, 这些学生就会因为困难而被迫放弃思考。

适当延长等待时间, 能够延长学生的回答, 降低学生回答不出问题的概率, 得到更多可能的答案, 增强师生, 生生之间的互动。适当延长等待时间还能给予学生充分的心理暗示, 这个问题很重要, 老师在等待我的回答, 我要认真思考, 积极回答。

调整等待时间可以单纯依靠老师人为延长, 也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进行结对讨论或小组讨论来实现。后者更有利于生生互动和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与口语交际能力。

注重对学生回答的评价

对学生回答作出及时、适当的评价, 是提问有效进行的保证。评价不仅是对学生回答正确与否的反馈, 更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营造和谐课堂气氛的有效手段。评价既可以是学生回答内容的反馈, 也可以是对其形式的反馈。

研究表明, 肯定的评价比否定的评价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肯定的评价是对学生能力的肯定, 可以增强他们的自信, 给予他们继续努力的原始动力, 更符合中小学学生的心理、性格特点。

优等生需要表扬, 后进生更需要表扬。首先, 优等生本身正确回答问题的可能性比后进生大得多;其次, 当优等生不能正确回答提问时, 老师们倾向于继续暗示, 或简化问题, 使优等生得到正确答案的可能性增加, 而当后进生不能正确回答提问时, 老师们更加倾向于立即给予评价或制定其他学生回答。所以, 在课堂上, 老师赢下意识地增加后进生被表扬的几率。

评价的方式既可以是显性的, 也可以是隐性的。肯定的评价一般简而精。“Good”, “Okay”, “All right”, “That’s right”, “Fabulous”等等这些足以予学生鼓励。而否定的评价往往以隐性的方式。当答案不确切时, 老师可以以升调提醒, 提供暗示, 给予鼓励和引导。对于错误的回答, 老师一般不应直接指出, 更不可冷言相对, 挫败学生的自尊和自信。

在对提问进行总结时, 老师如能引用学生的正确答案, 可能会得到比直接评价更好的效果, 同时还能及时强化所学知识。当然, 评价时, 老师也可以用手势、表情等更加形象地传达自己的评价。

“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 教师要善于把握这种普遍的心理规律, 巧妙地运用“提问”这个有效的教学手段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 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 引导他们饶有兴趣, 满怀信心的一步步登上知识的殿堂。当然, 以上四点仅供参考, 老师应根据所教内容, 课型和学生的具体情况灵活调整提问策略。

摘要:有效课堂提问能够唤起学生注意, 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 令学生兴奋, 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更好地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我们可以通过合理设计提问、灵活选择提问对象、适当延长等待时间、注重对学生回答的评价, 来保证有效的课堂提问。

关键词:课堂提问,提问设计,提问对象,等待时间,提问评价

参考文献

[1] Brown, H.D.Teaching by principles:An interac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pedagogy[M].New Jersey:Prentice HallRegent.2001.

[2] Freiberg&DriscolI.Effects of a reciprocal questioning proce-dure on the reading comprehension of learning disabled chil-dren[J].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Peabody College forTeachers of Vanderbilt University.2000.195-297.

[3] Holland, R.and Shortall, T.Classroom Research and Re-search Methods[M].Birmingham:The Center for English Lan-guage Studies.1997.

英语课堂教师提问研究论文范文第5篇

1现今课堂提问的现状背景分析

课改实施年数不长,部分教师所受的教学模式理念较为落后陈旧, 课堂教学提问的艺术未引起广大教师的足够重视,只是流于课堂教学提问的流程, 却从未激发学生的思维风暴,对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毫无价值可言。我们可以从以下具体几个方面来进行陈述:

1.1 无 意义提问

是指教师在课堂上的提问并不是与本课的教学目标相关的,只是纯粹的把课堂气氛搞得热热闹闹的,学生的思维并没有因这个问题而得到展开,只是一种假装的伪“互动”。

1.2 目 的不明确 ,设计问题没有条理

课堂问题的设计都必须经过谨慎的思考, 精心的准备,围绕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为核心,形成一个合乎常理与逻辑,有条理,逐步深入的问题系统与思维框架。例如:

Unit 3Is this your skirt?

———Part ALet’s learn

Teacher: How many pictures can you see?

Students: I can see 4.

Teacher: How many colours can you see of this dress?

Students: I can see 3.

Teacher: what are they?

Students: white、yellow and red.

……

在这个课堂上师生之间的互动仅仅就是停留在一问一答的对话式交流,没有任何持续交流的迹象,而我们现在已经开始在提倡“语篇教学”, 所以再活跃再热闹那也只是缺乏深度的,所以我们所提的问题目标指向必须明确,勿使学生陷入紊乱无序的境地。

1.3 提问没有面向全体学生

面对班级里的后进生, 多数教师在课堂上还是会少碰为妙,因为他们不仅阻碍了自己的教学步调,更会是自己失去对教学的信心,会使自己屡遭打击。如此,会造成班级成绩两极分化的状况日益严重。

1.4 未能正确对待自身所提问题的有效性 ,评 价的科学性

很多教师会在提出一个问题后马上迫不及待的要求学生说出答案,或者把正确答案教给学生,或者抛出问题之后,总是等着某个学生能够说出问题的正确答案,而对在这个过程中对某些学生给予的答案含糊其辞。如此就会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受到严重的挫伤。

2如何使教师的课堂教学提问更具科学性 、有 效性

2.1 如何使教师的课堂教学提问具有科学性

(1)问题必须符合所教学生的认知水平 ,具有层次性;

(2)问题的提出必须是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难易要适中;

(3)抛出问题与索要答案之间时间间隔必须科学合理 ;

(4)问题的设定必须围绕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为核心展开,具有针对性。

2.2 如何使教师的课堂教学提问有效性

(1)我们应该明确知道学生疑在哪里 ? 目标明确 ,既能迅速的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自己所提的问题上, 又能使学生展开自己的思维,乐于与大家一起进行头脑风暴。

(2)问题抛出去后 ,要留与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思考交流 ,靠自己去解决问题,从而感受获取知识的成就感。

(3)对学生的回答给予科学的评价。1当某生不能够回答所提问题时,我们应该给以掌声,并且鼓励他:“没关系,让我们一起听听别的同学是怎么说的, 然后你再告诉老师你会怎么回答。”2当某生给出的答案不是很完整时,我们应该先给之以热烈的掌声,表扬他,再轻轻的委婉的说出不足之处,然后轻轻地诱导他, 让他放心大胆的说出自己的观点, 告诉孩子犯错不要紧,因为这次你知道错在哪里了,下次你就不会在同样的地方犯同样的错误。

2.3 深 化提问 ———充分显示了提问的艺术性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为了满足青少年对发展抽象思维的要求,我们必须十分注意推理能力的训练。”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下如何深化提问:

(1)追问。追问就是指对上次的提问进行补充与深化。

(2)反问。反问顾名思义就是反过来问 ,“为什么 ? ”“真的吗? ”“你确定? ”等等这些疑问词都能够给我们的课堂增添许多乐趣。

(3)插问。插问就是指当学生在回答问题是表述不清 ,含糊,教师就利用与该问题相关的另外的问题,对该学生进行引导。

(4)变问。变问指的就是在一事实确凿的情况下 ,对同一个问题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 因为学生的认知水平是因人而异的,我们不可能以同样的语言,同样的方式去对这些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提问,这就是变问。

(5)重问。重问就是指在教师问某学生一问题 ,在该生正确回答这一问题后,教师再转向其他学生继续重复提问该问题,这样可以使学生明白,老师讲的这个是重点,你们必须认真仔细的听讲,集中注意力听讲,对同一问题进行不同人的提问也进一步的巩固了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

总之,课堂教学提问作为一门教学艺术,身为奋战与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我们能做的就是汲取理论,结合教学实情,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传统的教学模式与教学理念, 我们应该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不再让传统的课堂教学提问方式成为束缚学生思维的绳索, 让我们一起用好开启学生思维阀门的钥匙-———提问。

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能力,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学生全面发展是当前课改的根本目标。本文对现如今教师在课堂提问中存在的现状背景;新课改对教师课堂教学提问所提出的要求,及结合教师对本身课堂教学提问所存在的问题进行评析与思考,进而对如何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提问的艺术性、有效性进行探讨。

英语课堂教师提问研究论文范文第6篇

1. 直观导入法

直观导入法是指通过具体的实物,如:图片、挂图、简笔画、照片、幻灯片、录音、录像等等手段导入教学。直观的事物往往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直观的手段要比言语描述更加生动,更加清晰明了,更容易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因此我们教师应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设备条件,利用课本教材,在尽可能的情况下创设一种有利于语言学习的环境,让学生学得主动、轻松、生动、活泼。直观生动的课堂导入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求知欲,师生们以最佳的状态投入到教和学的过程中来。如牛津版 8A Unit4 Wild animals 的Reading部分是关于大熊猫希望的故事,我事先上网找了一些有关大熊猫的录像,通过放映,观看后,再讨论一下有关大熊猫的一些问题:Giant pandas are our national gems. They mostly live in China . The number of giant pandas is getting smaller and smaller. Why? Because they are many dangers in the wild. What dangers are giant pandas facing that we can know from the text? 这样能让学生怀着激情和求知的欲望去阅读文章,去寻找问题的答案。

2. 提问式导入法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起主导作用,除了借助具体的实物外,更多的时候需要教师的引导。教师可以提问,使用问题导入法。这是一种常用的、传统的导入法。提问要注重针对性,利用教材知识结构循序渐进的关系,利用已有的知识引出新的知识,以加强知识结构的纵横联系。提问要能激起学生渴求新知识的强烈愿望,亚里士多德说:“思维从问题、惊讶开始”, 针对教材的关键、重点和难点,从不同角度精心设计问题,突出课的中心,引起学生浓厚兴趣,激起他们思维的浪花,使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快速地进入新课的学习。 如我在教学牛津版 7A Unit3 Let’s celebrate的Reading 时:

T:There are many festivals in China. Right?

Ss:Yes.

T:Can you give me some examples?

S1:Yes. Spring Festival. May Day

S2:Dragon Boat Festival. National Day .Children’s Day and so on.

T:OK. Very good. There are also many festivals in the western countries .Such as Christmas. Easter and Halloween. Right?

Ss:Yes. T:Do you know anything about Halloween?

Ss:No.

T:Today we are going to learn something about Halloween. 这样就自然而然地进入了新授课的学习。

3. 自由谈话导入法

教师可让学生进行对话或由值日班长提出话题,各自自由地发表看法,也可分组汇报,或者以竞赛的方式进行,内容不限,可以是天气、日期、学生的日常活动、新闻话题、社会热点、或者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我利用学生的好表演、欲成功、易满足等的特点来使用自由谈话,既可寓教于乐,又可记得牢固。但自由谈话要有很强的目的性和倾向性,让学生明白将要学习什么。因此课前一定要好好准备,做好谈话主题的选择,不打无准备之仗。教师可充分利用学生所讲的内容,适时地引入主题。如在教学牛津版 8A Unit5 Natural disasters的Reading部分时,我从 5月12日 发生在四川的汶川大地震谈起,这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一件事,大家都很熟悉,都很了解,在谈论的过程中顺便复习一下跟地震有关的词汇,然后就自然而然地导入Reading部分所讲的发生在台湾的一场大地震。这样做学生更能很好的理解课文。

4.背景知识导入法

牛津初中英语教材的每一单元都围绕一定主题而设计,有些主题学生不一定熟悉。对于一些有背景材料的单元,教师应充分把握该单元的重难点,精心设计问题,所设问题要与本单元知识点联系精密,为后面的学习铺平道路。我让学生事先通过各种途径如网络、参考书等找到有关的材料或背景知识,增加学生对本单元的兴趣,提高他们探索和获取信息的能力。背景知识或以课文的关键词出现,或以课文的时间为序、或以图片形式展示。采用以介绍人物,讨论历史背景和日常或热点问题为切入口,把学生引入到真实的语境中去,将语言的习得与语言的应用紧密地联系起来,既完成了教学任务又开拓了学生的知识面。背景知识的导入要适时、适度、适当,切莫喧宾夺主。

5.复习导入法

孔子说:“温故而知新”。及时的复习有利于旧知识的巩固。牛津版的英语教材在每一单元的课程安排上都是前后相连,相辅相成的。因此,在教授新知识时,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种知识结构上的相连,通过对上一节课所学内容的复习,从而引出这一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对复习,教师一定要做到有针对性的复习,为传授新知识作好铺垫。同时在复习的过程中要巧妙地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变化复习的方式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创设传授新知识的契机。这样的导入就会显得自然,流畅,顺理成章,给人一种水到渠成的感觉。所以,复习绝不是简单的默写几个单词,背几段课文或翻译几个句子,需要教师具有创造性。

6.情景导入法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前景即"情景"相联的,在实际的情景下进行学习,可激发学生的联想思维,好的情境,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撩起求知欲,使学生能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和索引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从而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起联系。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在人的心理深处,都有一种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教学情境正好可以满足学生的这种需要。教师把需要解决的课题与各种情境结合,对学生进行启发式设疑,在他们心理上造成悬念,从而使学生的注意、记忆、思维凝聚在一起,以达到智力活动的最佳状态,为完成新课任务达打好基础。教学情境的功能不仅在于可以激发和促进学生的情感活动,还可以激发和促进学生的认知活动和实践活动,能够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有效地改善教与学。

导入只是一种教学活动的准备,不宜费时过多,切不可喧宾夺主。当学生的兴趣被激发出来后,应立即开始新课学习。新课导入要符合学生心理特征,还要遵循一定的程序,即:集中注意——引起兴趣——激发思维——明确目的——进入学习课题。

上一篇:职业技术教育教学分析论文范文下一篇:单位犯罪共同犯罪分析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