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品贸易论文范文

2023-09-16

纺织品贸易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在产品内分工的国际趋势下,加工贸易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方式。中印两国作为人口、资源密集的发展中国家,竞争关系明显。近年来全球经济增长动力不足,中印两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受挫,机电产品出口增速放缓。本文对中印纺织品服装、中印机电产品的出口竞争力分别进行比较,在分析我国纺织品服装和机电产品贸易优劣势的基础上,审视我国国际贸易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为提升我国出口竞争力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纺织品服装 机电产品 出口竞争力 加工贸易

一、中印纺织品服装和机电产品的贸易现状

在生产链延长与产品精细化的国际趋势下,产品内分工顺应而生,加工贸易逐渐成为贸易的重要方式。纺织品服装、机电产品的多数生产环节具有工序可分性,运输成本低,其加工贸易得到了快速发展。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从1980年的16.66亿美元增加到2012年的13439.5亿美元,增长了约807倍。

中国和印度长期将纺织服装业作为传统优势产业。在市场倒逼、政策引导下,机电产品在加工贸易中所占比重逐年升高,2012年我国机电产品出口11794.2亿美元,增长8.7%,占出口总值的57.6%。

近几年,金融危机的影响不断凸显,纺织品服装出口受挫,印度政府甚至对纺织业出口实施超额补贴,印度国务委员帕纳拉克希米公开表示印度已经开始开拓拉丁美洲、非洲的新市场,并预计在2013至2014财年纺织品出口能够同比增长15%。这对我国纺织品服装的出口带来了新的威胁。同时,外需低迷、摩擦增多、劳动力成本上升等使得我国机电产品出口值虽不断上升,增速却在下降。

二、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一)研究方法

本文以1995-2012年中印两类产品出口贸易数据为基础,运用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和出口产品相似度指数(ESI)进行研究分析。

1.显性比较优势指数

表示j国在i类商品上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为j国i类商品的出口额,表示j国所有商品的出口总额,表示i类商品的世界出口总额,表示所有商品的世界出口总额。RCA>2.5代表极强的比较优势;1.25≤RCA<2.5代表相对的出口优势和较强的竞争力;0.8≤RCA<1.25代表一般的出口优势和竞争力;RCA<0.8代表相对的出口劣势和弱的竞争力。

2.出口产品相似度指数

表示i国和j国出口到市场k的产品相似性指数;表示i国的l产品对k市场的出口额;表示j国的l产品对k市场的出口额;表示i国所有产品对k市场的总出口额;表示j国所有产品对k市场的总出口额。

如果i与j两国出口到第三市场的商品分布完全相同,则ESI为100;若完全不相同,则ESI为0。ESI>50表示两国出口产品相似度高,存在明显竞争关系。ESI越高,意味着两国产业结构或工业化发展水平越相似,两国向第三市场出口产品的竞争程度越高。

(二)数据来源

本文以《国际贸易标准分类(修订4)》(SITC)为统计基础,纺织品服装包括SITC下第65和84类的全部条目,机电产品包括SITC下第69至79类的全部条目及第87和88类的部分条目。数据来源为联合国贸发会议网站数据以及UNcomtrade数据。

三、中印纺织品服装出口竞争力分析

(一)显性比较优势指数

1995至2012年中印纺织品服装产品在世界市场的RCA值如图1所示,中国RCA在经历缓慢的降低后,在近五年内保持在3.1左右,印度RCA自1995至2000年经历小幅增长,随后较大幅下降,最终到达2012年的最低值2.31。这说明,在纺织品服装产品的世界市场上,中国长期具有强比较优势,印度在2007年以前具有绝对的出口优势和很强的竞争力,实力高于我国,但随后优势逐渐降低,目前优势较弱。中国的比较优势稳中有升,印度的比较优势高开低走,两国生产专业化程度均高于平均水平。

图1 中印纺织品服装在世界市场的RCA(1995-2012)

注:由联合国贸发会议网站数据以及UNcomtrade数据计算得出

(二)出口产品相似度指数

图2显示了中印纺织品服装在世界市场的ESI走势图,可见ESI一直保持在很高的水平,最高值达到了81.57,说明两国纺织品服装对世界出口产品相似度高,存在很明显的竞争关系。

图2 中印纺织品服装在世界市场的ESI(1995-2012)

注:由联合国贸发会议网站数据以及UNcomtrade数据计算得出

四、中印机电产品出口竞争力分析

(一)显性比较优势指数

1995至2012年中印机电产品在世界市场的RCA值如图3所示,印度RCA偏低且长期呈现缓慢增长态势,于2012年达到0.48,说明印度在机电产品世界市场上长期具有比较劣势且劣势缓慢减小;中国RCA逐年平稳增长,增速大于印度,说明生产专业化程度逐渐增至高于平均水平,比较优势越来越强。2012年中国RCA为1.52,说明目前中国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

图3 中印机电产品在世界市场的RCA(1995-2012)

注:由联合国贸发会议网站数据以及UNcomtrade数据計算得出

(二)出口产品相似度指数

由图4,中印机电产品在世界市场的ESI基本保持在50左右,近两年都高于50,表明两国机电产品出口相似度较高,存在较明显竞争关系。两国产业结构或工业化发展水平较接近,在机电产品世界市场上竞争程度较高。

图4 中印机电产品在世界市场的ESI(1995-2012)

注:由联合国贸发会议网站数据以及UNcomtrade数据计算得出

五、中印纺织品服装和机电产品出口竞争力比较分析

首先,由图1、图3,中国和印度纺织品服装的比较优势均大大超过本国机电产品的比较优势。中印两国原材料优势显著,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棉花、呢绒、茧丝、苎麻、羊绒生产国,印度的黄麻产量居世界之首,棉花产量居世界第二,丝绸、合成纤维等的产量也遥遥领先。此外,两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纺织品服装相对于机电产品,有劳动力需求较大、技术含量较低等特点,中印相比于世界其他国家,在纺织品服装的出口上长期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2005年纺织品贸易配额取消,我国纺织品出口潜力在某种程度上得到了发挥,印度纺织业在政策支持下迅猛发展。而中印机电产品的出口起步较晚,1985年我国机电产品出口额为16.8亿美元,仅占出口总额的6.1%。相对于纺织品服装,机电产品技术含量较高,很多发达国家为机电行业注入了大量资本,中国和印度作为在资本和技术要素方面相对劣势的发展中国家,其机电产业大部分仍处于低附加值的产业链下游。

其次,由图2、图4,中印两国纺织品服装对世界市场出口产品的相似度一直大大高于两国机电产品对世界市场的出口产品相似度,且由图1,中印两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的比较优势差异较小,呈现你追我赶的态势,两国出口结构差异趋于收斂。由图3,我国机电产品出口的比较优势长期高于印度且差额看涨。这是由于印度的制造业发展滞后,其机电产品贸易仍处于起步阶段,而我国受益于政策支持及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机电产品出口快速增长。在纺织品服装出口市场上两国的竞争十分激烈,远大于机电产品市场。

六、对策建议

我国纺织品服装和机电产品的出口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一些现象表明我国的贸易形势愈发严峻:1.国内棉价不断攀升,原料市场流通性差,纺织原料不能自给自足;2.人民币持续升值,生活资料价格上涨,新劳动合同法增加了企业的人力成本;3.发达国家居民消费和企业投资低迷,国际市场需求不振;4.一些国家反复针对我国采用贸易保护主义措施。面对自身优势流失、市场需求走低、贸易摩擦加剧等现状,我国应有效应对。

(一)鼓励技术创新,加强国际合作

我国大部分纺织服装和机电企业在科技含量高的领域无优势,我国应聘请行业专家进行生产技术培训,还可在企业中实现知识管理系统,鼓励员工将学习到的新技术与他人交流,并将隐性知识显性化,实现知识共享。同时,加强与国际知名企业合作,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为己所用。

(二)树立品牌意识,增加产品附加值

我国是文化大国,应将我国文化、历史元素融入产品,形成独特的设计理念,培育优质品牌,这是实现产品附加值提升的有效途径。加强品牌效应,提升在国际分工中的位置,逐渐由全球价值链的低端生产环节向高端转变,才能实现出口的长期高效增长。

(三)开拓新兴市场,风险分散化

我国纺织品的主要出口目标局限于欧美发达国家,风险过于集中。为保证企业的长期安全发展,在发达国家与我国贸易摩擦持续加剧、墨西哥等新兴市场进口量逐年上升的背景下,加快拓展新的出口市场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

(四)提高应诉成功率,维护自身权益

政府和相关协会应遏制国内企业“互打价格战”现象,协助企业对可能引起进口国上诉的产品及时做出价格调整,给予应诉企业政策和财力支持,还应加强培养一批精通WTO规则及其他国家相关政策的外贸人才,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

参考文献

[1]汤碧,陈佳.中印机电产品贸易的互补性和竞争性分析[J].亚太经济,2012(05):65-69.

[2]王廉正,奚俊芳.我国加工贸易竞争力评估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3(01):115-119.

[3]曲可伸.我国加工贸易的现状、问题与对策探讨[J].四川科技与经济,2006(03):62-64.

[4]朱晶,陈晓燕.中印农产品贸易互补性及贸易潜力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6(01):40-46.

[5]齐玮.中印纺织品及服装在美国市场上的竞争力比较[J].工业技术经济,2009(08):94-98.

[6]王亚静,陈富桥.中国与印度纺织品国际竞争力比较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05(04):85-88.

基金项目:北京语言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作者简介:姜玉珑(1988-),女,北京语言大学国际商学院2012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国际经济。

(编辑:陈岑)

纺织品贸易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 本文从对“囚徒困境”的思考谈起,运用重复博弈理论对中美纺织品服装贸易摩擦进行分析和讨论,阐述中美两国纺织品贸易只有合作才能实现双赢,并针对中国纺织服装企业及政府提出建议和策略。

关键词 囚徒困境 重复博弈 中美纺织品贸易 合作

一、中美纺织品贸易现状

中国纺织品贸易出口的加快对美国本土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形成巨大压力,使两国贸易摩擦不断。2008年底中美纺织品双边协议到期终止,我国贸易风险也随之增加。据中国海关资料显示,2009年1—3月中美纺织品贸易总额为50.14亿美元,其中,我国对美纺织品出口总额为49.1亿美元,同比减少0.5%;进口1.03亿美元,同比减少32.3%,美国贸易逆差进一步拉大。

二、中美纺织品贸易博弈的理论分析

(一)“囚徒困境”的思考

囚徒困境是博弈论中典型的非零和博弈的例子,讲的是警方逮捕甲、乙两名嫌疑犯并分开囚禁,并规定若一人认罪并作证检控对方,而对方保持沉默,此人将获刑2年,沉默者将判监12年。若二人都沉默,则都判监3年。若两人同时认罪作证,则都判监10年。两名囚徒隔绝监禁,并不知道对方选择;且二人面对的情况一样,二人的理性思考都会得出相同的结论即坦白,结果都服刑10年。但是,该例中如果两人是一对经常合谋犯罪的惯犯,他们有一个长期的攻守同盟,被抓捕受审时就会考虑,这次我被判了,他下次他一定会报复我,共同抵赖的合作均衡就可能出现。

(二)中美纺织品贸易从非合作博弈向合作博弈的转变

近年来中美纺织品贸易即与这种情况类似。早在2003年11月美国对我国针织布、袍服、胸衣3种纺织品出口设限;2004年又发动12起纺织品特保措施调查,同时继续对针织布、袍服、胸衣3种纺织品出口设限。针对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2005年5月,我国财政部宣布对中国纺织品的出口关税进一步调整,规定对2005年1月1 日开始征收出口关税的148项纺织品中的78项产品停止征收出口关税,原定于2005年6月1 日提高或降低出口关税的相关产品同时取消。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和中国的这种降低出口关税针锋相对,双方的博弈关系走向囚徒困境。但由于中美都期待双方长期的贸易合作,双方博弈过程中一方获利并非建立在另一方完全利益损失的基础上,因此激烈的贸易摩擦最终引发了两国关于贸易问题的谈判,逐渐走向双方合作的重复博弈过程,从而在摩擦—博弈—再摩擦—再博弈的过程中走出囚徒困境。

三、中美纺织品贸易博弈的现实分析

对于中美纺织品贸易,若两国视互利互惠、求同存异共同发展为最高价值,通过合理合法的手段与程序,在不损害或尽量少损害博弈对手切实利益或获利潜能的情况下,就能谋求自身的最大利益与最大可能的发展空间。贸易双方是有合作的可能性和必然性的。

首先,20多年来中美两国越做越大的贸易额充分说明了中美贸易的互补性。国外输入的劳动密集型商品能够有力地促进美国国内技术升级,在生产转移到劳动力低廉的中国的同时,美国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研发、制定标准以及优化产品结构。因此,国际化分工中的合作将给中美双方都带来更大好处。

其次,中美经贸关系的快速发展促进了两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中美双方互为第二大和第三大贸易伙伴,互利双赢符合两国的共同利益。研究表明,中国从美国的进口不仅为美国的生产提供了重要的市场支撑,中国对美国的出口也提高了美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带动了美国就业。维护稳定的中美经贸关系无论对中国还是对美国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应继续促进两国间的经贸合作与交流。

从而,中美两国在长期的贸易博弈中保持“合作”策略,双方加强互信与合作,有利于双方的博弈赢得、有利于稳定和促进中美经贸关系、有利于共同的经济发展。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市场广阔,发展迅速,劳动力成本低,但资金短缺、科技相对落后,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经济总量大,资本充足,科技发达,但劳动力成本高。

四、建议和策略

中国必须不断提高中国纺织品服装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在贸易中从被动应战转变到主动出牌。

(一)提高企业的自身素质

首先,加强科技创新,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企业应加大企业的科研投入,大胆进行创新,努力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附加值和国际竞争力。此外,企业应注重人才培养,扩大产学研合作力度。企业需要的不只是生产型的技术人才,市场分析、产品开发、国际贸易以及政策研究等各类专业型人才都应成为企业的生力军。

(二)拓展多元化的市场空间

首先,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深,企业应发展多元化的产品和贸易方式,有效拓展市场。其次,企业应不断开拓新的市场。应在发展欧美发达国家市场的同时,面向全球积极开发新的市场,走全方位、多视角、多渠道、多元化的出口道路,降低因出口过于集中的风险。

(三)政府营造良好的贸易环境

首先,政府要对有可能发生的纺织品贸易摩擦做出前瞻性的预测,在已经取得的合作博弈的基础上采取主动,避免再发生激烈的冲突,从而以最小的博弈代价得到最大的经济利益。其次,政府应加快我国纺织产业的产业升级,整合国内现有资源,完善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提高自身的国际竞争力。、我国纺织服装品业的应

参考文献:

[1]柯宗俊.新形势下再议中美纺织品贸易摩擦.中国商贸.2009. 11.

[2]陈炜,张琼.中美纺织品服装贸易摩擦的博弈分析.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9.5.

[3]叶枫,吕世平,重复博弈:“合作”实现中美纺织品贸易博弈的双赢.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6(6).

[4]张军立,褚永.基于博弈论的中美纺织品贸易摩擦.经济论坛.2007(21).

[5]杨懋,祁守成.囚徒困境从单次博弈到重复博弈.商业时代. 2009(2).

纺织品贸易论文范文第3篇

虽然中美贸易摩擦不断,但是将于7月23日开幕的中国纺织品服装贸易展览会(纽约)暨美国Texworld服装面料展、纽约国际服装采购展(Apparel Sourcing USA)和纽约国际家纺采购展(HTSE)(以下简称“纽约展”)仍在紧锣密鼓进行中。据主办方透露,截至目前,展会整体规模与去年持平。外贸大省的骨干出口企业及专业外贸集团已经把纽约展作为开拓美国市场最重要的市场平台。从企业报名情况看,中国纺织品服装行业对美国市场仍寄予厚望。

调整结构 面向中高端

“美国目前仍是我们的主市场,我们会尽力把它保持住。”被问及中美贸易摩擦对公司出口业务的影响时,际华三五四二纺织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马家强斩钉截铁地回答。“公司家纺产品年产能150万套左右,去年出口总额2500万美元,其中美国的出口额是1900万美元。”据马家强介绍,际华三五四二纺织有限公司自2008年开始出口床上用品,近十年的出口贸易中最深刻的感受是利润越来越薄了。无独有偶,同样是主营家纺类产品,自2008年正式开展对美外贸的常州华尔瑞家纺贸易部经理钱昉表示,现阶段,公司的业务虽然没有受到太多影响,但利润空间有一定程度上的压缩。

如此困难的情形下,再遇中美贸易摩擦,企业如何在挑战中寻求机遇?

“产业升级尤为重要。”这是马家强一再跟记者强调的出路所在。“目前公司主要是在产品结构上做调整,现在所有产品里面,非棉类纤维产品已经占到60%左右。就目前政策来看,棉制品受到的冲击更大一些,所以减少棉制产品可令原料成本方面不会产生太大差别。此外,我们还有自己的独创研发优势,公司每年都会开发几十款新产品向客户推广。”

对此,无锡市尤美贸易有限公司的业务经理钱丽夏感同身受,公司以童装出口为主,在印巴棉制品的比较优势下,公司已经基本上放弃成人棉质T恤等服装的制作,而专做童装。“经过这么多年发展,印绣花厂、辅料厂等产业配套资源成为我们的竞争优势。婴儿服用天鹅绒面料也是无锡一带的强项,东南亚企业要做这种面料的服装,都要从我们这里进口面料,加上运输成本等,他们就竞争不过我们了。”

据主办方透露,此次参加纽约展的功能性面料企业同比上升明显,而且生产高端服装的企业较去年有所增长,显示出中国制造的科技含量明显提升。“此次去纽约展,棉类产品很少,主推新开发的30多款新型纤维面料产品,如竹碳纤维、咖啡碳纤维、银离子纤维、海藻纤维、再生涤纶纤维、再生天丝纤维等。之前给美国的客户寄过样品,他们很感兴趣,所以我们这次去参展,借机可以拜访老客户,看看这些产品有没有增加后续订单的可能性。”马家强满怀期待地跟记者介绍,“我们新开发的产品属于中高端产品,价格比同类棉类产品要高一些。产品主要面向偏高端客户,主要是偏功能性产品,比如,抗菌、吸湿透气、防臭等。”

今年首次参加纽约展的奉化市恒祥制衣厂是一家主做男装的纯外销型企业,据销售经理庄芳芳介绍,“此次参展计划开发一些中高端客户,带去展会的产品以商务男装、休闲男装和一部分女装为主,主要是棉、亚麻和一些功能性面料,如吸湿排汗和免烫等。目前,公司在美国市场份额不多,主要是通过中间商来做一些美国订单,而且客户层次参差不齐。通过中间商跟客人沟通,经常会出现信息不对称的情况。所以我们这次想通过纽约展这个平台,与客人进行面对面交流,更好地理解客人的诉求,做到有效沟通。”

产品升级 赢得市场

在中国目前渐失成本红利的背景下,对于出口美国市场的纺织服装企业来说,产品升级,面向中高端客户无疑是一个有力抓手。走差异化道路,做小众产品赢得市场已成为企业共识。据主办方介绍,从目前招展情况来看,参展企业中,做小批量订单的企业较去年增多。

据钱丽夏介绍,无锡尤美在美国市场的订单比较随机,数量也不整齐,基本都是小批量、多品种的订单,配合度好的话,利润也会比较高。“这样的客户比较适合我们这样的贸易公司。美国和加拿大的客户会到中国来找面料供应商索要一些样本,选中后就让我们去采购,这样就能做不少小批量、多品种的订单。这类订单,我们操作起来越来越成熟,效率也越来越高。”

“公司目前会放弃一部分利润微薄的订单,同时对工厂进行一系列提升,比如对工人进行技术培训、不定期地更新设备等,以期在产能等各方面都有所提升。”据庄芳芳介绍,公司回访客户得到的反馈是,对于那些订单不是很大的高端客户,很多面料需要从中国采购,毕竟中国的面料生产设备更先进、经验更丰富。

在美国全国纺织团体协进会(NCTO)官网上,一家特种纱线纺纱厂的负责人提醒美国纺织服装业界:“我们要生存,就必须创新,别无选择。”

美国纺织业的发展是如此,中国纺织业在当前复杂境遇下更需要企业面向市场需求,不断创新。近年来中国凭着纺织服装产业链的强大优势,在产品质量、生产效率、设备技术、工艺流程以及物流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品牌建设、产品服务、产品设计研发等方面也不断向中高端方向发展。此外,“科技、时尚、绿色”的新定位更是让中国纺织服装行业的优势再次凸显。

正如庄芳芳此前提到的,为了提升产能,公司会对工人进行技术培训,还会不定期地更新设备。而际华三五四二除了从以棉类为主向中高端的功能性非棉纤维为主的产品结构升级外,正在筹办新的工厂,淘汰落后产能設备,更换新设备,以更好地应对竞争压力。

在谈及如何继续保持中国纺织服装行业的优势时,上海盖欣商贸有限公司CEO叶尔来表示,随着中国纺织服装行业的迅猛发展,产业结构也日趋成熟,在行业由劳动密集型转型为以品牌和设计为竞争点的关键阶段,纺织服装企业要转变传统的生产经营观念,从产品质量、设计研发、提高生产效率、压缩生产成本、人才培养、品牌战略、营销推广以及产品服务等方面提升,以此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实力,不仅要做出口大国,更要做出口强国。

积极合作 争取双赢

据美国商务部国际贸易委员会纺织服装办公室(OTEXA)的消息,截至2018年4月,中国出口到美国的纺织品服装约109.27亿美元,而中国从美国进口的纺织品服装约3亿美元。纵使中美贸易形势不明朗,以上数字似乎显示中国纺织品服装对美国的出口热情不减。中美互为对方第一大贸易伙伴,保持正常的国际贸易关系对于双方来说都是一种双赢,符合两国人民的共同利益。

美国成衣及鞋类协会(AAFA)、北美制服制造商和分销商协会(NAUMD)、全国零售联合会(NRF)、零售业领导者协会(RILA)等17家商(协)会于5月11日联名致信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的罗伯特·莱特希泽(Robert Lighthizer),强烈反对美国对从中国进口的服装、鞋子、家居用品等消费品增加任何关税。他们认为此类关税的增加将损害美国消费者、美国工人和美国公司的利益。

5月16日,美国时尚产业协会(USFIA)主席Julia K. Hughes在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就301调查进行的听证会上作证。USFIA敦促特朗普政府将服装等时尚产品从301条款下的关税增加产品列表中删除。因为对这些时尚产品的进口征收关税无助于解决USTR 301条款报告中对中国知识产权政策和做法的担忧。他认为,美国目前需要的是多边行动,而不是关税。

值得欣慰的是,在对参展企业的采访中,多数企业都能以积极的心态看待当前的贸易摩擦,并希望尽一切可能维持老客户、开发新客户。

面对中美贸易摩擦,钱丽夏希望公司能在纽约展这个平台很好地展示自己,“感觉目前还没什么影响,后面有影响应该也不会很大,公司产品向来以产品质量、服务、交期等取胜,而不是靠大批量和低价格竞争。我们必须有我们的价值,客户才会选我们;同样价格下,我们要在服务、质量、交期等方面更有竞争力。”

青岛晨瑜儿家用纺织品有限公司公司贸易部经理王蒙表示,今年中美贸易关系虽有“波动”,但目前为止尚未涉及家纺行业,企业管理者也居安思危,密切关注两国最新政策,此外,公司也在进行市场布局的新调整——进行新市场的拓展。

于今年刚刚起步对美外贸的上海盖欣商贸有限公司主营纺织品、针棉织品及其辅料、服装鞋帽等进出口业务。叶尔来说:“尽管起步阶段恰逢中美贸易局势紧张,我们还是会以平常心应对。已经根据事先掌握的市场信息准备了合适的产品带到纽约展,相信公司对美外贸能凭借纽约展这个平台取得开门红。”

据介绍,三大专业展会(中国纺织品服装贸易展览会(纽约)暨美国Texworld服装面料展、纽约国际服装采购展(Apparel Sourcing USA)和纽约国际家纺采购展(HTSE))同期同馆举办,三展联动打通了面料—成衣—家纺的产业链系统资源,推动行业上下游联动对接。纽约展是一个整合供应链上下游资源的平台,同时也是新产品、新技术发布和推广平台。

凭借三展集聚之效应,巨大的观众资源也是三展联动无可比拟的优势之一,上下游巨大的观众资源得到共享。三展联动,实现了从面料到家纺、服装的产业链上下游联合贯通,形成了无可替代的产业向心力和联动之势。届时,多领域采购商与专业观众将蜂拥而至,无限资源共生共享。

中美贸易摩擦不断,企业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加强。在此背景下,产业链上下游的合作显得愈加紧迫和重要。顯然,纽约展将不仅为海内外参展商提供一个展示形象、交流合作、拓展产业的发展空间,还会为企业带来更大的商机和更多机遇。上下游企业共同探索互相合作的共生渠道,以产业联合的力量推动产业链良性发展。只有产业链上下游携手并进,才能更好地促进产品迭代、满足消费需求,领航纺织产业全面发展。

纺织品贸易论文范文第4篇

纺织贸易互补性强

众所周知,印度最显著的优势是拥有世界上最大面积的棉花种植。纺织业在印度工业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纺织工业生产总值为550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工业总值的14%,出口总额的17%,劳动人口的20%。作为世界第二大纤维素纤维生产国、第二大棉纱生产国、第二大丝绸生产国以及最大的黄麻生产国,印度现有纺纱生产能力3750万锭,并拥有193万台织机。目前,印度无论是纺纱还是织造都在进行扩充和技术改造,并且随着针织服装的快速增长,针织生产能力也在大规模的扩张。

放眼中国国情,由于国内棉花供应不足,国内需要大量进口棉花。未来受美国棉花减产的影响,中国会将对原棉的需求转移到其他供应国。作为中国第二大原棉供应国,印度占据了中国进口总量的27%~28%。像shamkar-6号这样的优良品种在中国市场有着巨大潜力。

印度棉纺织品出口促进会会长韦拉·于赛曾在2009年表示,在中印两国的纺织品贸易往来中,中国每年都要进口印度的棉花和少量的纱线,印度则进口中国的面料。印度的优势在于有着丰富的棉花资源,而且就本国纺织业的需求来讲产量还是过剩的;中国的优势在于纤维,特别是合成纤维。仅这两方面特点,就使两国在纺织领域形成了一个非常好的互补关系。韦拉·于赛认为,如果中国企业能直接到印度投资建厂,就省去了进口印度的棉花,或者进口印度的纱线后进行面料生产,再出口到印度这样一系列的环节。韦拉·于赛说,印度现在可以称得上是纺织生产大国,但并不是纺织出口大国。印度纺织服装的70%-80%是满足印度国内需求的。因此,中国企业到印度去投资办厂,生产的面料可以直接在印度当地销售,还可省却物流环节。

印度纺织工业已经制定了至2012年和2020年的发展目标。未来印度渴望与中国建立一种新兴的纺织品贸易模式,达成两国的资源互补,利益互惠。

中国和印度在纺织行业有许多相似之处,希望今后能拓展双边纺织品贸易的合作领域,促进区域内贸易,促进两国间企业的合资、合作,交换纺织和服装行业间的贸易信息,注重品牌以及零售网络的建设。

互惠双赢是关键

近年来中印两国的政治关系的发展友好和经贸合作的加强,以及中印两国的纺织品贸易的增长为中印纺织品贸易的合作提供了有力的因素和现实基础,但是两国间的纺织品服装贸易占各自纺织品服装对外贸易额的比重较小,而且多以原材料的进出口为主。

从中国出口到印度纺织品贸易结构上分析,中国纺织原料在印度所占份额最多。日用和工用纺织品对印度的出口也表现出很强的发展潜力。中国在今后与印度的纺织品贸易合作中应该更加侧重于这两类产品。从中国从印度进口纺织品总量及分类数据变化上来看,中国从印度进口的主要是纺织原料类产品,近年来都基本上保持在95%左右,占了中国从印度进口纺织品的绝大多数。

中印的服装纺织品贸易中仍存在一定的互补性。中印两国双边贸易的互补性指数2001年以来一直呈现上升趋势。尽管中印两国在服装纺织品的生产和贸易上有相似的比较优势,并且互以对方为竞争对手,然而两国在自然禀赋、产业政策、工业发展周期、贸易开放等方面的差异却为其进行互补性的产业间贸易提供了可能。

中国和印度纺织品贸易合作可以促进双边按市场需求和比较优势的原则来安排生产,从而深化产业分工和写作,促进纺织产业结构调整,使两个大区域按市场需求的商品结构安排和调整生产的能力提高。此外,中国和印度双边纺织品贸易的合作可以产生动态的合作效应,也可以产生市场和生产的规模经济效应,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的价格竞争力,会在更大程度上来促进双边贸易的发展。

促进双方沟通与合作,实现中印纺织品贸易互惠双赢,这是对双方都会有利的举措。由于中国和印度都是纺织品生产大国和出口国,在纺织品一体化带来充分竞争的国际市场上,中印两国间的纺织品贸易竞争将不可避免。中印应加强纺织品贸易领域双边政府、行业组织和企业间的对话,加强沟通和理解,减少贸易摩擦。一方面要引导纺织企业有序出口,监督纺织品出口的量与价的变化,减少因为低价竞销引起反倾销等贸易摩擦加强,做到在良性竞争中实现中印纺织品贸易互惠双赢。另一方面,要加强与印度纺织界的对话协商,保持紧密联系和交流,及时了解对方的贸易政策动向,随时向产业发出预警,以应付可能出现的贸易摩擦。

中國企业应积极“走出去”

加强在多边贸易体制下的对话,为双方寻求更多的利益,有百利而无一害。中印开展合作,不仅可以形成合力,提高各自的国际竞争力,促进共同发展,而且能够促进发展中国家的整体发展,推动亚洲实现更加广泛的区域经济一体化。

中印应该加强在世贸组织等多边经济组织中的协调,增强发展中国家在WTO的非农业市场准入磋商中与发达国家对话的实力,增加在多边贸易体制中的话语权,也为双方寻求更多的国际市场机遇,争取更大的利益。

可以以建立中印自由贸易区为契机,促进中印纺织品贸易的发展。中印双方可以通过商签自由贸易协定,建立自由贸易区,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促进两国纺织品生产规模和贸易规模的扩大,从而使两国在国际比较优势发生变化时能够抵御纺织品一体化带来的冲击,并保持其纺织品的竞争优势。建立中印自由贸易区以后,两国贸易变成零关税,将会产生“贸易转移效应”。中国从印度进口的商品价格将大大低于从其他国家的进口,因此中国可能会把自己大部分贸易转移到印度。同时,印度也将会更多的选择同中国开展贸易,两国都将在竞争中获胜。

另外,按照比较优势原则,调整中国纺织品出口结构。中国与印度的纺织行业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中国在纺织业产业链构建、产品设计研发和生产技术等方面具有相对优势,印度在原材料供应和劳动力成本等方面具有相对优势。两国政府对纺织行业的发展政策也不相同,印度目前的发展政策主要是采取以量取胜的方法来占领尽可能多的世界市场份额,产品加工附加值低是目前印度纺织工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由于产品深加工能力和技术均落后于大多数纺织品生产大国,印度在短期内不会对高品质的世界纺织品市场带来冲击。

因此,中国应该意识到印度在纺织服装行业的大国优势和劣势,按照比较优势原则,调整中国纺织品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重点培育那些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品,规避没有竞争力或者竞争性较弱的产品。改进生产技术,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特别鼓励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实现产业结构和出口产品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换代,避免与印度在产业结构和贸易产品结构的雷同,从而使中国在从参与国际分工和推进纺织业国际化进程中获得经济发展利益和应有的比较利益。

纺织品贸易论文范文第5篇

2、铸造进出口产品安全“金盾”

3、绍兴县纺织业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4、当前我国对外贸易摩擦问题探讨

5、我国纺织品服装加快品牌建设的战略构想

6、如何看目前我国的外贸形势

7、输欧配额取消:利好?利空?

8、推动产业节能的NGO力量

9、新形势下纺织服装企业海外知识产权风险防控能力研究

10、我国纺织品出口如何应对绿色贸易壁垒

11、浅谈我校中职纺织职业教育

12、我国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模式选择

13、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对我国的影响与策略选择

14、浅谈纺织品的有害物质检测技术

15、纺织品标识体系及其全球一致化

16、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纺织品出口的影响及对策

17、如何采取措施积极应对新时代的贸易摩擦

18、我国纺织品出口面临的贸易壁垒

19、中国对TPP参与国纺织服装贸易竞争力分析

20、欧盟REACH法规新动向对广东省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21、基于自动采集技术建立纺织品召回案例数据库

22、我国纺织企业应对碳关税的防范对策

23、纺织贸易专业群专业平台课程教学有效性研究与实践

24、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专业群建设实践

25、纺织印染助剂:从生态安全性做起

26、生态纺织品检测问题及对策研讨

27、绍兴纺织服装业的出口现状与转型升级之路

28、浅谈纺织品中的纤维质量检验研究

29、基于纺织品发展的欧盟生态标签体系研究

30、台湾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及启示

31、纺织品中的纤维质量检验探析

32、跨国采购商验厂制度对我国纺织品服装贸易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33、智能制造推动我国纺织品贸易比较优势的动态转换

34、浅析如何构建有中国特色的进出口商品检验检测体系

35、浅析TPP对中国纺织产品贸易出口的影响及对策

36、中国纺织竞争力的未来

37、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产品的影响及对策

38、中国纺织品贸易现状、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39、新经济形势下纺织业发展战略浅述

40、纺织类专业:经纬交错,织出一片彩虹

41、新时期纺织工业应对国际竞争的策略

42、从欧盟REACH法规论新贸易壁垒对温州外贸企业的影响及应对

43、碳关税贸易壁垒对中国纺织品出口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44、中国纺织品出口遭遇绿色壁垒的现状分析

45、纺织服装产品技术性贸易措施:标准的产业特征

46、浅谈纺织产品的安全性

47、加工贸易产业梯度转移与区域和谐发展:基于产品内分工的视角

48、贸易风向吹难定,千磨万击自坚劲!

49、纺织品检验与贸易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

纺织品贸易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 从理论上来说,环境标准的高低影响到生产成本中环境成本的高低,对产品的竞争力可能有一定的影响。但影响到底有多大,是否达到公众所担心的程度,则是一个实证的问题。本章分析环境对我国纺织品贸易的影响,主要分析了如果我国采取更加严格的环境保护政策,将会给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带来怎样的影响?如果有影响,其影响的程度如何?

[关键词] 环境保护 纺织品贸易 国际竞争力

本文首先计算纺织产业环境保护强度。其次,计算出我国纺织产业相关年份的国际竞争力。再次,对我国纺织产业环境保护强度和其国际竞争力作相关分析。最后是对上面的分析的小结。

一、纺织产业环境保护强度

要进行环境保护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相关分析,首先就要将环境保护量化。环境保护强度,是用来衡量环境保护的量化指标。对环境保护强度,最直接的测量就是环境成本。但我国环境保护统计工作起步较晚,环境成本数据连续性不强,缺乏足够的解释力。本文将参照综合评价的一般原理,采用间接测量的方法来估算我国纺织产业的环境保护强度。

1.环境保护强度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参照赵细康的环境保护强度综合评价指标,考虑到我国环境统计指标的局限性,本论文选取以下8个指标,来计算我国纺织产业的环境保护强度:

(1)单位产值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总产值

(2)单位产值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工业总产值

(3)废水排放达标率=工业废水排放达标量/工业废水排放量

(4)单位产值工业废气排放量=工业废气排放量/工业总产值

(5)单位产值烟尘排放量=烟尘排放量/工业总产值

(6)单位产值粉尘排放量=粉尘排放量/工业总产值

(7)单位产值二氧化硫排放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工业总产值

(8)单位产值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工业总产值

(其中工业总产值是指《中国环境年鉴》中统计企业的工业总产值。本文对指标进行了线性标准化的处理,以消除指标间的不可公度性和指标间的矛盾性,以及获取对事物的个性认识。)

这套ERS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是由一个目标层(ERS综合指数),三个评价指标层:废水(1-3)、废气(2-7)和固体废物(8)构成的。

2.我国纺织产业环境保护强度综合指标

根据历年《中国环境年鉴》中的相关数据和上述介绍的产业环境保护强度综合评价指标的计算方法,得到1995年到2004年的我国纺织产业环境保护强度。我国纺织产业的环境保护强度,从图可以看出其基本趋势是上升的。这说明我国纺织产业的环境保护强度一直在增加,我国纺织产业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加,执行强度也不断增加。但从2002年开始,ERS增长缓慢,2004年甚至产生微降,需要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采用综合评价指标计算的我国纺织产业环境保护强度的连续性较好,基本可以代表我国纺织产业的环境保护强度,可以被用于对我国环境保护强度和国际竞争力的实证分析中。

二、纺织产业国际竞争力

1.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

因此,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应该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表现形式和能力的发挥等方面入手,并按照综合评价的方法,进行指标的筛选。目前国际上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即竞争结果分析和比较优势分析。其中,竞争结果指标主要有三种:国际市场占有率、利润率和固定市场份额。比较优势指标主要有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专业化系数、劳动密集度指数、出口优势变差指数和Mickaely 指数。由于相关数据收集有一定难度,本文选取以上竞争力评价指标的三种,即国际市场占有率(MS)、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贸易专业化系数(TSC)来对我国纺织品国际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并分别与我国纺织业的环境保护强度做相关分析。

(1)国际市场占有率(MS)。国际市场占有率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占有的份额。该指标是指本国某种工业品市场销售额占国际市场上同类产品销售额的比重,即某国某种工业品的出口额占世界同类产品出口额的比重。其计算方法如下:

MS = Xij / Xwj

其中,MS表示i国j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Xij表示i国j产品的出口总额,Xwj表示世界j产品的出口总额。

(2)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是美国经济学家贝拉·巴拉萨(Bela Balassa)于1965年提出的一个具有较高经济学分析价值的国际竞争力的测度指标。它剔除了国家总量滚动和世界总量波动对产业竞争力的影响,较好的反映了该产品的相对竞争优势。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是指一国某商品的出口额占其总出口额的份额与世界该类商品出口额占世界出口份额的比例。计算方法如下:

RCA=(Xij / Xit)/(Xwj / Xwt)

其中,Xij表示i国第j类商品的出口额,Xit表示i国所有产品的出口额,Xwj表示世界j类商品的出口额,Xwt表示世界所有商品的出口额。一般认为如果RCA大于1,说明该国家该类商品具有显示性比较优势;若RCA大于2.5,表明该国家该产品具有极强的国际竞争力;若RCA小于2.5而大于1.25,表明该国该产品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若RCA指数小于0.8,则表明该国家该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较弱。

(3)贸易专业化系数(TSC)。贸易专业化系数,表示一国净出口差额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是分析行业结构国际竞争力的一种有力工具。TSC能够反映相对于世界市场上由其它国家所供应的一种产品而言,本国生产的同类产品是处于效率的竞争优势还是竞争劣势以及其优劣势的程度。其计算方法如下:

TSC =(Xij-Mij)/(Xij+Mij)

其中,TCS表示贸易专业化系数,Xij表示i国第j类商品的出口额,Mij表示i国第j类商品的进口额。

TSC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國某产业的贸易竞争力,其取值落在[-1,+1]之间。TSC系数的值趋于-1,表明该国家该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很弱。TCS系数趋于0,说明双方因产品差异化而各有竞争优势。TSC系数趋于1,表明该国家该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因此用贸易专业化系数指标可以看出一国在国际市场上的分工地位,该指标常常被用来衡量贸易水平分工度。

2.我国纺织产业国际竞争力

下表为根据相关年份的《中国环境年鉴》,《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海关关年鉴》中的数据计算的1995年到2004年的纺织产业三个不同的国际竞争力指标的值。

数据来源:根据相关年份的《中国环境年鉴》、《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海关年鉴》整理计算

从表,我们可以看到,我国纺织产业的国际市场占有率从1995年至2004年是呈下降趋势的,从1995年的24.11%下降到2004年的14.96%,下降的幅度达到37.95%。而RCA指数,虽然从数值上看是乐观的,说明我国纺织产业极强的国际竞争力,但是从年度变化上看则不太乐观,我国纺织产业的RCA国际竞争力指数从1995年的7.98下降到2004年的2.3,下降的趋势明显,下降的幅度也很大。TSC指标则是呈上升趋势,且平均值到达到0.487,显示出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三、我国纺织产业环境保护强度与国际竞争力的相关分析

对环境保护强度综合评价指标ERS和国际竞争力的三个指标国际市场占有率MS、显示性比较优势RCA、贸易专业化系数 TSC分别作相关分析。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956,-0.970,0.895,P值均为零,通过检验。这说明我国纺织产业的环境保护强度与国际竞争力的三个指标分别在α=0.01的水平上呈显著的负线性关系(前两者)和正线性关系(后者)。

由此可见,我国的环境保护强度与国际市场占有率、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之间分别存在较强的影响,环境保护强度的增加,使我国纺织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不断下降,也使我国纺织产业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下降。且由于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是衡量产业国际竞争力比较好的指标,许多学者都常常使用这一指标来衡量产业国际竞争力,这说明环境保护从这两方面来看确实是影响了我国纺织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的,该影响是消极的。但与此同时,我国的环境保护强度与贸易专业化系数之间呈正线性关系,这说明,随着我国环境保护强度的增加,我国的贸易专业化系数没有下降,反而上升,即我国的纺织产业的专业化分工水平上升。这一正线性关系说明了环境保护对产业国际竞争力产生了动态影响。

四、结论

上面的实证分析分别将我国纺织业的环境保护强度与国际竞争力的三个指标作相关分析。其中,我国纺织业的环境保护强度与国际市场占有率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呈负相关,与贸易专业化系数呈正相关,且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956、0.970、0.895。

以上结果表明三点:第一,环境保护确实是影响我国纺织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的。因为我国纺织产业的环境保护强度与三个衡量国际竞争力的指标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第二,环境保护强度从不同的方面影响了国际竞争力,环境保护强度可能会使我国纺织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和显示性比较优势的下降,但是同時却也增加了我国纺织产业的专业化水平。第三,纺织产业环境保护强度与我国纺织产业国际竞争力之间并未呈现出一种规律性的变化。以上分析足以说明环境保护强度对国际竞争力有一定的影响,这表现为在短期,环境保护会降低我国纺织产业的显示性比较优势,降低国际市场占有率,进而降低产业国际竞争力;但是,在长期,却可以提高我国纺织产业的专业化分工水平,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

哈佛商学院的迈克尔.波特教授,提出的著名的“波特假说”认为,环境管制压力就象市场竞争压力一样,鼓励企业进行清洁生产或清洁产品的创新,创新的结果往往是新的具有商业价值的产品或生产工艺的产生。从短期看,环境保护加强、环境成本内部化会弱化一国污染密集型产业的出口产品价格竞争力,但从长期看,环境成本内部化有利于促进一国贸易增长方式外延扩张向内涵扩张的积极方向转化。环境保护强度低的国家本来有些产品达不到发达国家的环境标准而无法出口,但是,经过本国环境保护标准的提高,使得产品质量突破了发达国家形成的绿色贸易壁垒,可以创造出新的出口增长。我国绿色纺织品的出口额不断增长就证实了这一点。

参考文献:

[1]赵细康:环境保护与产业国际竞争力[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2]陈立敏谭力文:产业竞争力的评价方法研究—兼论波特体系的内在矛盾[J].经济管理,2003 (24)

[3]Michael E.Porter: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4]谢卓然宗刚:环境成本内部化与我国对外贸易环境竞争力[J].经济与管理,2003(4)

[5]Michael E.Porter:Green and Competitive: Ending the Stalemate[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2007(5)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城镇居民医保论文范文下一篇:早期护理干预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