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教学范文

2023-09-17

网络安全教学范文第1篇

一、情景一交换机端口安全

(一) 配置路由器R1接口地址

(二) 配置交换机端口安全

(三) 检查MAC地址表

显示R1的MAC地址已经登记在f0/1接口上, 并且是静态加入的。

(四) 模拟非法接入

在R1上修改f0/0的MAC地址为另一个地址, 模拟另外一台设备接入。如下:

出现无法ping通结果, 即模拟更换MAC地址后, 无法访问。

二、情景二-地址装换

(一) 静态NAT转换

内部网络中的每个主机都被映射为外部网络的某个合法地址, 静态地址转换内部本地地址与内部合法地址进行一对一转换, 这样ip地址隐藏起来不被外界发现, 对内部网络起到保护作用。

1. 配置路由器R1

2. 配置路由器R2

3. 实验调试

上图说明NAT的转换过程, 及192.168.1.1和192.168.1.2分别转换为公网地址202.96.1.3和202.96.1.4访问2.2.2.2, 回访的时候再调换过来。通过以上案例可以直观地在模拟器上实现网络安全的两种典型安全实验, 交换机端口安全和地址转换, 节省了硬件设备和网络布线投入, 学生可以反复试错和调试, 实现做中学, 学中做。

摘要:企业网络与管理结合仿真模拟软件, 生动直观地重现网络的搭建与配置及实验调试, 达到“做中学, 学中做”的目的, 提高网络安全教学效果。

网络安全教学范文第2篇

1>天气寒冷,人的听觉、视力,行动都会受到一定影响,容易发生冻伤、跌滑等人身伤害事故;设备和金属结构件产生变形、破裂,容易导致泄漏、爆炸、火灾、中毒和设备生产事故。 2>冬季大气气压处于冷高压状态,有毒有害气体容易大量积聚,造成人员中毒和火灾、爆炸事故。

3>冬季天干物燥,容易发生工业火灾和森林火灾。

4>冬季处于岁末年初,节日多,容易诱发不稳定、不安全因素。

二、冬季“八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冬季“八防”的主要内容是防火灾、防冻堵、防滑、防爆炸、防高空坠落、防交通事故、防中毒、防锅炉容器压力爆炸。

三、怎样做好冬季“八防”工作?

应全面系统地研究、安排和布暑冬季“八防”工作,做到早安排、早计划,提前准备和落实异常气候防冰雪灾害,防冻裂、防冻伤、防滑、防泄漏的各项措施。其重点工作有:

1、加强职工冬季安全生产知识教育,提高职工安全生产意识;

2、加强设备、管道防冻保暖措施落实;

3、对金属结构件、楼梯、走台、雨搭进行全面认真检查,及时整改存在的问题;

4、加强易燃易爆物质管理,积极消除火灾隐患;

5、加强煤气、液化气运行使用管理,防止泄漏、火灾、爆炸、中毒窒息事故;

6、加强运行车辆安全管理,防止路外交通事故发生;

7、认真做好各类应急准备,确保应急救援物质和器材齐全可靠。

四、矿对复工人员安全教育有什么要求?

凡离开本岗位1个月以内,上岗前班组必须进行复工安全教育、考试。离岗1个月以上12个月以内,由作业区、班组负责复工教育、考试;离岗12个月以上由矿、作业区、班组负责复工教育、考试。 培训内容主要内容:

〈1〉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2〉离岗期间上级有关安全方面的新规定; 〈3〉新岗位安全管理知识和安全技术知识; 〈4〉本工种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作业指导书; 〈5〉脱产期间,公司及本单位发生重伤以上事故案例。

五、班组新工人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⑴班组的工作性、工艺流程、安全生产的概况和安全生产职责范围;

⑵新工人将要从事的生产性质、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操作规程以及其他有关安全知识和各种安全防护、保险装置的作用;

⑶工作地点的安全生产和文明生产的具体要求; ⑷容易发生工伤事故的工作地点、操作步骤和典型事故案例介绍;

六、安全带在使用中应注意哪些?

安全带是防止高处作业坠落的防护用品,使用时要注意以下事项:

⑴在基准面2米以上作业须系安全带。

⑵使用时应将安全带系在腰部,挂钩要扣在不低于作业者所处水平位置的可靠处,不能扣在作业者的下方位置,以防坠落时加大冲击力,使人受伤。

⑶要经常检查安全带缝制部分和挂钩部分,发现断裂或磨损,要及时修理或更换。如果保护套丢失,要加上后再用。

七、针对个人劳动防护用品有什么要求?

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者必须按照劳动防护用品使用规定、防护要求正确使用和佩戴。使用前要对其防护功能进行严格检查,对于损坏或磨损严重的必须及时维护和更换。

八、“事故应急预案”的含义是什么?

保障安全生产最明智的方法是做好事故预防,但是在生产作业过程中由于危险的客观性,事故的发生是具有一定可能性的,因此,为了使事故发生后其伤亡、损失最小化,企业都应该制定事故应急预案。作为职工,应该掌握事故应急预案的知识和要领,做到“临危不惧、应急有方”。

九、针对班组事故应急预案学习和掌握有什么要求? 事故预案是针对人的不安全行为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及事故应急处理的管理方法。要求班组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组织职工学习掌握,以最简单、最直观的形式将生产岗位可能发生的事故、预防措施等内容反映出来,做到重点突出、通俗易懂、便于掌握、运用方便,同时通过自身的参与,使职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变“要我安全”为“我要安全”,自觉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从而达到增强职工的安全意识,提高职工自我保护、互相保护能力的目的。

十、电流对人体有什么伤害?

电流对人体的伤害有两种类型:即电击和电伤。电击是电流通过人体内部,影响呼吸、心脏和神经系统,引起人体内部组织的破坏,以致死亡。电伤主要对人体外部的局部伤害,包括电弧烧伤、熔化金属渗入皮肤等伤害。这两类伤害在事故中也可能同时发生,尤其在高压触电事故中比较多,绝大部分属电击事故。电击伤害严重程度与通过人体的电流大小、电流通过人体的持续时间、电流通过人体的途径、电流的频率以及人体的健康状况等因素有关。

十一、触电事故有哪些种类?

从人体触及带电体的方式和电流通过人体的途径,触电可分为: ⑴单相触电——人站在地上或其它导体上,人体某一部分触及带电体。

⑵两相触电——人体两处同时触及两相带电体。

⑶跨步电压触电——人体在接地体附近,由于跨步电压作用于两脚之间造成。当人的两脚站在呈现不同电位的地面上时,两脚之间承受电位差。若电力系统—相接地或电流自接地体向大地流散时,将在地面上呈现不同的电位分布。人的跨距一般取0.8米,在沿接地点向外的射线方向上,距接地点越近,跨步电压越大;距接地点越近,跨步电压越小;距接地点20米外,跨步电压接近于零。

十二、常见触电事故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其原因有:电气线路、设备检修中措施不落实;电气线路、设备安装不符合安全要求;非电工任意处理电气事务;接线错误;移动长、高金属物体触碰高压线;在高位作业(天车、塔、架、梯等)误碰带电体或误送电触电并坠落;操作漏电的机器设备或使用漏电电动

十三、常见物体打击事故主要有哪几类?

⑴在高空作业中,由于工具零件、砖瓦、木块等物从高处掉落伤人;

⑵人为乱扔废物、杂物伤人;

⑶起重吊装、拆装、拆模时,物料掉落伤人; ⑷设备带“病”运行,设备中物体飞出伤人;

⑸设备运转中,违章操作,用铁棍捅卡料,铁棍飞弹出伤人; ⑹压力容器爆炸的飞出物伤人; ⑺放炮作业中乱石伤人等。

十四、防范物体打击事故主要措施有哪些? ⑴树立不伤害他人和自我保护的安全意识。 ⑵高空作业时,禁止投掷物料。清理楼内物料应设溜槽或使用垃圾桶。手持工具和零星物料就随手放在工具袋内。安装更换玻璃要有防止玻璃坠落措施,严禁扔下碎玻璃。

⑶吊运大件要使用有防止脱勾装置的吊勾或卡环,吊运小件要使用吊笼或吊斗,吊运长件要绑牢。

⑷高空作业中,对斜道、过桥、跳板要明确有人负责维修、清理,不得存放杂物。

⑸操作使用的机器设备,必须符合质量要求,带“病”设备未修复达标前严禁使用。

⑹使用设备的操作人员,必须熟知设备特性、掌握操作要领,经过培训考试合格,持证上岗。

⑺排除设备故障或清理卡料前,必须停机。

⑻做好受压容器安全管理(详见受压容器事故预防部分),防止受压容器爆炸事故发生。

十五、什么是机械伤害?

机械伤害是指机械做出强大的功能作用于人体的伤害。 十

六、机械伤害事故有什么特点?

机械伤害事故的形式惨重,如搅死、挤死、压死、碾死、被弹出物体打死、磨死等。当发现有人被机械伤害的情况时,虽及时紧急停车,但因设备惯性作用,仍可将受害造成致使性伤害,乃至身亡。

网络安全教学范文第3篇

高中时期是学生学习生涯的关键时期,而英语在高中课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学好英语的基础知识对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而怎样提高英语词汇教学水平,是当前教育工作者值得深思的课题。从高中英语教学的角度出发可以看到,这个阶段的英语教学内容要比初中内容复杂得多,同时也对学生掌握词汇量提出了诸多要求。所以,作为一名高中英语教师,应当对词汇教学高度重视,并采取恰当的手段开展词汇教学活动。

1. 高中英语词汇教学存在的不足之处

1.1 死记硬背现象比较普遍

从当前的发展形势来看,有些英语教师对词汇教学没有重视,只是硬性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这样就致使学生有着较强的速记能力,但是却没有持久的记忆力,并且会致使学生出现记忆疲惫的情况,容易把比较类似的单词记混。

1.2 词汇教学考核模式过于单一

大部分教师都是通过课堂听写的形式来检验学生对词汇的掌握程度。有的教师还会让学生到黑板上写单词,然而很多学生认为如果写不对是很丢人的事情,所以不愿意参加。还有某些教师会让课代表或者是同桌检查词汇,这样学生之间出现作弊的情况时有发生。不管怎样,当前还有大部分教师在开展词汇教学活动的时候考核模式比较单一化,这样会对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带来不利影响。

1.3 教学侧重点不够明确

教师在开展词汇教学活动的时候也会犯主次不分的错误。即便要尽可能减少词汇教学花费的时间,然而有些教师在教学当中都会坚持“宁可多背”的教学理念开展教学活动。实质上就是教学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对任何一个单词都要逐一教学。显然这种教学模式不但不能突出词汇重点,而且還为学生增添了多余的负担,无法提高学生水平。

2. 对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改进提出的几点对策

2.1 传授学生更多的词汇记忆法

要提升学生对单词的记忆力,教师应当传授给学生更多的词汇记忆法。在记忆高中单词的时候,学生可以采取方法记忆单词:一种是构词法;另一种是语音结合法。构词法主要是依据词汇的构成规律来对单词进行记忆的一种方式。依据构词规律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第一,派生词;第二,转换词;第三,合成词。无论是哪种都是有一定规律的,倘若掌握了词汇的构成规律,那么就会提高学生的记忆水平。比如,高中词汇当中会存在一些高频词,往往带有-less、de-等后缀以及前缀,掌握了这些单词的构成规律,会为学生记忆单词带来明显的益处。所谓语言结合记忆法,简单的说是依赖词汇的发音寻求词汇的构成,显然这种方式也可以为学生记忆单词创造有利条件。

2.2 对词汇教学的考核方法加以优化

作为一名高中英语教师,应当顺应时代的发展采取新的词汇考核方式。比如灵活运用网络教学,将要考核的单词和某些相似的单词混合在一起,然后通过教学软件的方式来考核学生对词汇的掌握程度。当学生答对的时候,网络弹幕就会表扬学生:“You are very good.”等。倘若学生回答错了,那么网络弹幕就会鼓励学生再接再厉:“Come on.”等。通过这种方式进行考核,学生更容易接受。

2.3 重视词汇教学的侧重点

教师应当将词汇分为主要和次要两类单词来开展教学活动,这样才能加深学生对词汇的印象。作为一名高中英语教师,可以把某些词汇渗透到一定情境中开展教学活动,这样不但可以促使学生加深对词汇的印象,还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可谓一举两得。比如在学习agreement的时候,教师可以设置这样一个教学情景:今天早上我去水果摊买水果,但是老板要的价钱太高,于是我就跟老板砍价,直到我和老板都能接受的价格才开始交易。实际就是我和老板就价格问题达成了共识对吗?那么用英语怎么表示呢?这个时候学生纷纷为老师出谋划策,并写出“We seem to have come to a complete agreement on the price.”等句子,显然通过这种方法学生加深了对agreement用法的印象。

3. 结语

总而言之,作为一名高中英语教师,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因此要以全新的视角开展词汇教学活动。不仅如此,教师还应当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要打破以往的教学模式,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教学手段的研究中,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学水平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苏红芹. 高中英语词汇教学问题分析及其应对策略[J]. 英语教师, 2015(23).

[2]王艳玲. 新课程视域下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 中小学教师培训, 2015(07).

[3]李冬梅. 论如何有效开展高中英语词汇教学[J]. 中国校外教育, 2015(17).

(作者单位: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实验中学)

网络安全教学范文第4篇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及信息技术的进步,教育信息化成为高职教育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空间教学正是该趋势下高职教育模式的一大创新和变革。本文将分析高职教育空间教学质量的构成要素及影响因素,并就提高高职教育空间教学质量的途径和方法提出若干建议。

关键词:高职教育 空间教学 教学质量

中国分类号:G71

一、引言

空间教学的实施,无疑是教育模式的一大创新和变革,相比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空间教学模式在诸多方面有着很大的进步。然而,空间教学模式在我国毕竟还只是处于起步阶段,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如何充分去发挥空间教学模式的优势,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并没有太多的经验。本文从空间教学模式的特点及有关教学质量的研究出发,分析空间教学质量的构成要素及影响因素,并探索提高空间教学质量的途径和方法,以为空间教学质量管理体系与评价机制构建提供理论上的铺垫。

二、高职院校空间教学质量的构成要素

(一)空间教学模式简述

空间教学是一种现代化、信息化的教学模式,主要是指以世界大学城职教新干线信息平台为依托,运用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共享式学习的一种教学方式。在空间教学模式中,教师在创建空间、运用空间的过程中,通过主题群组、作业跟帖、留言私信、主题回复、博客评论等多种互动形式与学生建立便捷的空间联系,学生在空间里做作业、共享资源、讨论交流、互评互动,让自己的学习心态、知识技能等在“教学空间”这个大熔炉里得到锻炼和提高。在该教学模式中,教学空间网络化、教学方式互交化、教学活动协作化,师生就像使用微博、QQ空间等一样在该平台的空间上进行互动,相关的硬件设施以及职教新干线系统为教学过程提供必不可少的硬件与软件服务支持,教师主要充当一个辅导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并对学生的课程学习进行监督和管理,而师生资源共享、团队互动及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才是占主导地位的。

(二)空间教学质量的构成要素

教学质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育质量指标,教学质量的水平高低直接决定着教育质量水平的高低。高职院校空间教学质量和传统教学、网络教学、远程教学都是教学模式中的一种,因此它们具备一定的共性。但是,高职院校空间教学还有着不同于其他教学模式的特性,故高职院校空间教学在教学质量的构成要素上也还有着其特殊之处。从高职院校空间教学的运作模式的角度来看,高职院校空间教学质量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教师教学质量、学生学习质量、课程质量、网络资源库的质量、硬件设施及技术平台质量这几个方面。

教师作为高职院校空间教学活动中一个不可缺少的参与方,其教学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空间教学的质量。在空间教学模式下,教师的角色定位相对于传统教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赵继学,2013),所以教师的教学质量的内涵也发生了变化。教师的教学质量不单单是指教师的授课理念、教学态度、讲课方法、师生互动技巧等方面的内容,还包括空间课程设计质量、教学资源收集与处理质量、对教学的组织与管理质量、对学生学习的引导与监督质量等。

在高职院校空间教学活动中,学生的自主学习、师生互动、学生之间的相互协作构成了教学过程的主要内容,教师在传统教学活动中的中心地位已消解,学生才是居于中心地位。因此学生的学习质量是高职院校空间教学质量的又一重要构成要素。学生的学习质量可以由多个方面来进行衡量,如学生的空间平台运用能力、学生参与课程的程度、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掌握程度、学生的个性发展等。

课程本身的质量也是影响空间教学质量的一个构成要素。虽然在空间教学模式下,既定的课程内容并不是学生获取学习资源的唯一来源,但在如今的信息时代,面对海量的学习资源,高职院校的教师机学生对学习资源的收集和处理能力有限,还无法完全脱离课程安排来完成教学活动。合理的课程安排可以为师生提供系统的知识结构指引,以提高教学质量。

在空间教学模式下,老师上传到空间的教学资源只是学生所获得的学习资源的一少部分,学生还应根据自己的需要去到网络上等途径去寻找和收集更多的学习资源。然而,在这个互联网时代,各种各样的信息资源充斥这网络,如何在网络上剔除各种无用、不良资源,而快速搜集出有用的资源,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因此,学生需要学校建立一个有用的网络资源库来作为学习资源的重要来源,而它的质量也是空间教学质量的重要构成要素。

最后,高职院校空间空间教学是以世界大学城职教新干线信息平台及云计算信息技术为依托的教学方式,必然是离不开硬件设施及职教新干线信息系统的支持。所以,配套硬件设施与信息系统的质量是高职院校空间教学质量的必要构成要素。

三、高职院校空间教学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在我们清楚了高职院校空间教学质量的构成要素之后,我们就可以通过分析每种构成要素的影响因素,从而得到整个高职院校空间教学质量的影响因素。

(一)师资力量

虽说空间教学不再像传统的课堂教学那样由教师面对面的传授知识。但教师依然是教学过程中重要的参与者,师资力量的优劣对教学质量的重要性是不可忽略的。只不过,相对于传统的课堂教学,这里所讲的师资力量有了不同的内涵,而它对教学质量的影响方式也发生了变化。

教师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态度是师资力量的一个重要方面。当传统教学模式被空间教学模式代替之后,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观必然会受到挑战(赵继学,2013),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能不能及时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态度,及时调整自己在教学活动中的角色定位,将会教师能不能融入空间教学模式产生重大影响。

此外,师资力量还包括教师自身知识储备与结构,而且,在空间教学模式下,教学过程对教师的知识储备与结构的要求不再限于传统的课本。教师若不能根据教学的需要而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与结构,将在空间教学模式中处于一种被边缘化的地位,并因此降低教學质量。

最后,在空间教学模式中,课程设计能力也是师资力量的重要体现。教师需要根据空间课程的要求,参与到空间课程的建设中来,对传统教学内容进行解构和重组,将概念、图片、音频、视频、案例、作业、考题等上传到空间,并设計考勤方式、奖罚措施、评分规则等。因此,教师开发与设计空间课程的能力是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构成因素。

(二)学生的学习态度、方法与学习能力

根据我们在前面对空间教学模式的分析可知,在空间教学过程中,教师由传统教学活动中的传输者主宰者变成了引导者和辅导者,而学生的中心地位则得到加强。因此,学生自身的主观因素对整个空间教学质量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学生的主观因素首先就体现在学习观念和学习态度上。空间教学模式要求学生不再充当传统教育模式下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学生对教师的依赖程度降低。自主学习是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他们不止是学习教师上传的学习资源,也可以主动分享其他学习资源、发起讨论、创造问题等。如果学生不能以一种积极主动的态度来对待空间教学模式,他们参与课程的程度很可能会很低。有些学生也许不会按照课程要求去参与学习任务,也有些学生即使以空间评论、私信留言、评论、讨论的方式参与了课程,却可能只是敷衍了事。

学生的主观因素也体现在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上。在空间教学模式中,教师不再对每一个学生耳提面命的进行灌输式教育,大部分学习资源都必须依靠学生以自学的方式来获取和吸收。同时,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根据自身情况来创造新的讨论话题与待解决问题。因此,学生光是有一个正确的学习观念和积极的学习态度是不够的,他们的学习质量还离不开自学能力、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一系列综合素质。学生对职教新干线信息平台的运用能力也是影响学生学习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空间课程与网络资源库的科学性

不论何种类型的教学,目的都是为了充实学生的知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所以,作为被学生学习的对象,教学资料的科学性自然成为了影响教学质量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在空间教学模式中,教学资料既包括空间课程,也包括网络资源库。

空间课程的科学性分别体现在结构及内容两个方面。在结构上,如果课程结构混乱,缺乏系统性,那么就不能给学生提供一个正确而又系统的指引。在内容上,首先要求课程的内容难易适度,如果课程难度太大,学生自学起来就会太吃力而失去学习的动力;如果课程难度太低,学生又会觉得没什么收获,也会失去学习的积极性。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学以致用,将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其次,好的空间课程在内容上还应该有着较强的实践性。因为空间教学模式的一个重要优势就是不受学习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学生将理论知识用于实践提供了更好的条件。

网络资源库的教育性,就是能指能够对资源进行过滤和筛选,只留下科学的、有用的资源,严格控制不科学的、无用的资源上传到资源库里,以免误导学生,起消极作用。网络资源库的全面性是指网络资源库能够为师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资源,能比较完整的涵盖各门学科的相关知识,使得学生在搜索学习资源时基本能找到自己需要的资源。将网络资源库中的资源按照学科进行合理分类,可以方便学生快速查找资源,提高对网络资源库的使用效率。

(四)硬件设施与信息技术平台的完善性

空间教学是以世界大学城职教新干线信息系统为依托来进行的,而世界大学城职教新干线信息系统的运行必然离不开计算机、网线、路由器等相关硬件设施的支持。因此,硬件设施与信息技术平台是空间教学模式存在的必要条件,它们的完善性也是保证空间教学质量的前提条件。

硬件设施的完善性主要体现在完整性与可靠性上。硬件设施的完整性是指,完成空间教学的各种硬件设备,从信息平台中心到用户终端,都是齐全的。而硬件设施的可靠性,主要是指硬件设施的性能与稳定性。没有高性能而有稳定的硬件设施,师生在使用职教新干线系统时可能会遇到各种故障而无法完成正常的教学与学习。

信息技术平台的完善性主要体现在它是否有着强大的功能以及它是否容易操作上。世界大学城职教新干线信息系统是空间教学模式最核心的技术支持平台。它所具有的功能不仅会制约教师创建课程、上传课程等的实现,也会影响到学生学习空间课程、完成作业、参与讨论等,更会决定着教师与学生在空间上的交流与互动方式。除此之外,职教新干线信息系统的功能也会影响到教师对学生的考勤、监督、评价,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评。对于空间教学模式来说,空间操作的难易程度将影响到师生对大学城职教新干线信息系统的利用效率。如果空间操作难度较大,技术性高,那么由于受到个人操作使用水平的限制,一些教师和学生可能无法使用该系统所提供的许多功能,从而使得这些功能形同虚设。因此,空间的易操作性也大学城职教新干线系统质量的一个影响因素。

(五)教学管理制度

和传统教学模式类似,空间教学的教学管理也受到教学管理手段、管理制度、评价考核机制等多方面的影响。在空间教学模式下,教学模式、互动方式、学习方法和考试模式都和传统教学有着截然不同的变化。教师是否正确的扮演了自己的角色,学生是否积极参与到了学习中来,课程设计是否合理,都不能直接使用传统的教学管理方法去评判。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制定教学管理制度,来对教师教学、学生学习、课程设计、平台建设形成有力的约束与激烈效用,是提高空间教学各个环节的质量的管理制度基础。空间教学的教学管理应该重视利用空间教学技术平台自身的功能来进行教学管理,也就是说世界大学城职教新干线系统自身的考勤、监督、评价等管理功能是空间教学管理质量的重要因素。

四、总结

本文主要分析了高职院校空间教学质量的构成要素与影响因素,分析表明,高职院校空间教学质量主要由教师教学质量、学生学习质量、课程质量、网络资源库质量、硬件设施与网络技术平台的质量、教学管理质量构成,相应的,高职空间教学质量的影响因素也主要由上述六个方面的影响因素构成。对高职院校空间教学质量的构成要素与影响因素的分析,不仅为高职院校空间教学质量管理体系与评价机制的构建提供了理论上的铺垫,也为探索提高高职院校空间教学质量的途径和方法指明了方向。

参考文献:

[1] 陈中永.教学质量评价的基本理论问题[J].教书育人·校长参考,2010,(04)

[2] 崔洪雨.教学质量的结构及其相关理论的探讨[J].网络财富,2009,(05)

[3] 李康.网络教学模式构成要素分析[J].远程教育杂志,2003,(03)

[4] 刘洪宇.空间革命——高职院校开放发展的新起点 [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1)

[5] 刘晓.从传统教学到空间教学:回归教育原点的自然选择[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3)

[6] 潘懋元.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教育质量观[C]. 最新高等教育资料汇编, 2001-12

[7] 王健.基于云计算的资源共建共享型职教网络服务体系研究与实践.中国教育信息化,2010,(17)

[8] 王俐.关于提高网络教学质量的几点建议[J].教育信息技术,2006,(05)

[9] 王祖析.基于“职教新干线”云平台空间教学探讨[J].科技信息,2013,(22)

网络安全教学范文第5篇

摘 要:在探讨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目标定位基础上,详细阐述了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协同职能:协同多元管理主体,构建师生共同发展的制度环境,保障教师教学发展的牵引力、推动力、内驱力并形成合力;协同多方研究力量,明晰教师教学发展与教学能力成长续谱,提升工作针对性与科学性;协同多维组织,建设点线面联动的学习型共同体,以进一步推进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发展。

关键词: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协同职能;制度;学习型组织

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事关人才培养质量,是系统工程。为了提升教师教学能力,高校设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等类似专门机构,以统筹实施教师教学发展相关事宜。因机构建制等多方面原因,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并没有能充分发挥出教师教学发展的所有职能,除了极少数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大多数的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还只是聚焦于开展面向新教师教学技能培训与交流的项目,表现出“学术性、独立性、专业性和感召力明显不足”等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1],对于引领教师教学价值取向、形成理想教学文化等作用甚微。鉴于此,有必要对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职能进行再认识,充分发挥其应有职能,有力地推进教师教学发展工作。

一、协同是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重要职能

协同治理理论表明,相关的多元治理主体、各子系统协同性是管理成效的关键制约因素。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要想提升其工作成效,必须摆脱其“单打独斗”的工作局面,协同其他管理部门等主体共同促进教师教学工作的发展。

研究结果表明,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目标定位可归纳为“促进教师教学发展,引领教师教学价值取向,促进理想教学文化形成”,即聚集于回应教师个体需求的近期目标、引领教师群体教学价值取向的中期目标和培育全校整体教学文化的远期目标。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根据发展论等相关理论,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至少应具有以下协同职能:一是协同学校人事、教务等行政职能部门,构建教师教学发展的“目标-考核-绩效”制度体系,激发教师对教学发展的内需;二是协同教学研究与教学评价职能,科学界定教师教学能力内涵与阶段,提升培养项目、教学规范和评价标准等;三是协同教学单位、教研室或课程组等教学基层组织,通过组织建设将各方面的力量聚集在一起,为教师教学发展提供组织支撑。通过以上三种协同职能,为教师教学发展提供好的平台与土壤,形成约束有力、激励给力、培养得力的教师教学发展生态环境。

二、协同管理职能,统筹建立教师教学发展制度环境

教师教学发展制度,有别于传统的教师教学管理或师资管理,前者较为关注发展,后者较为关注绩效;前者以持续改进为衡量,后者以静态标准为依据。因此,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要协调整合相关职能部门,协同完善教师教学发展的制度体系。

1.建立师生共发展的制度,解决教师教学发展的标准问题

促进教师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设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初衷。国外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较为重视学生学习,世界上第一个成立促进教师教学发展机构的密歇根大学,将其命名为“学习与教学研究中心”(Center for Research on Learning and Teaching,CRLT),“学习(Learning)”置于“教学(Teaching)”之前,即为例证。然而,我国高校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极少关注学生及其学习,其主要原因在于,以教为中心的传统思维影响下,认为教和学是一致的,教得好就能学得好,但现实表明却并非如此。因此,如何实现促进学生发展的最终目标,是教师教学发展中心需要建立的第一个制度。该制度包括三个方面的内涵:一是关注教师教学的持续改进过程,注重教师教学发展。从制度上确立对教师的教学评价,以关注过程性评价为主,尽可能不用关注静态结果的奖惩性评价;二是教学持续改进的判断标准是以学生发展为内容,以学习成效为中心。协同教务与评估机构,通过教学规范与教师教学评价标准,引导教师形成正确的教学观念。教学改进不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改进,而是以符合当代大学生的学情特点、学习规律和提升学生学习成效进行。三是学生为教师教学评价的主体,注重用于教学改进的反馈性评价,构建活泼、生动的师生学习共同体,教学相长,实現“教”与“学”、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发展。

2.完善利于教师教学发展的评价制度环境

科学合理的评价制度是教师教学发展的目标和行动导向,可以引导教师形成正确的教学理念。评价制度的完善可以通过三个方面来进行。

首先,建立教师教学发展目标和要求。目前,国内部分高校仍然是以教师专业学术能力为教师资格认证标准,教学能力并不在其中,这不利于教师教学发展。因此,可严格规定教学岗、实验岗教师不同发展阶段应该达到的教学能力目标,如新教师的教学基本技能,工科新教师、中青年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等。此方面可以参考德赖弗斯等针对教师发展五个阶段应该达到的教学发展与教学学术发展目标[2]。

其次,建立教师教学发展的评价制度。传统教师绩效管理重科研轻教学,对教师教学发展普遍不重视,更缺少教师教学发展的评价制度。教师教学发展的评价是以教学发展为内容、注重发展性评价。其评价主体主要以教师自评和学生反馈性评价为主;评价指标侧重教学学术能力、引导教师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评价方法采用增值评价法、教师教学档案袋评价法和多元主体评价法等,坚持评价结果与教学改进分析建议并重[3],完善促进教学发展的评价制度。

最后,建立利于教师发展的绩效制度。一是约束机制,将教师教学发展目标相关指标纳入职称评审、绩效和课程主讲教师的资格,如职称评聘中教学业绩的一票决定权,教学技能培训合格是新教师担任课程主讲教师的前提,指导青年教师教学是晋升教授的条件等。二是完善多层次教学激励机制,如校级、学院级教学方面的评奖评优与绩效分配向教学发展优秀教师倾斜,使潜心教学的教师得到认可,激发教师内驱力,并产生示范作用。

三、协同研究职能,明晰教学能力与教学学术成长续谱

教师教学发展主要体现在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的内涵受高校类型与人才培养定位等因素影响,呈现动态发展态势。教师教学发展中心需协同相关研究力量,如高教所、评估办、教学单位、教师等,在教师教学规范、教学评价指标等方面,科学界定符合本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教师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学能力内涵,提升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工作的针对性与科学性。

1.明晰教学能力,提升教师发展的针对性和科学性

如今,人们从教育学、心理学等不同视角研究了教学能力,但高校类型不同、人才培养定位不同,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要求也不完全相同,如地方高校相对于研究型高校,更注重与行业企业应用联系的教学能力;工科高校相对于文科高校,工程实践教学能力更受重视。因此,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应该组织、协同研究适合本校的教师教学能力内涵,清晰地界定以下能力:教学方案的设计、教学内容的驾驭等教学设计能力,教学方法的选择运用、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培养等教学实施能力,以及教学反思与教学交流能力等。使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发展项目围绕较小主题深入开展,切实提高教师教学培训的针对性和科学性,促进教师个体发展的

成效。

2.倡导教学学术能力,营造教师教学交流的氛围与平台

自从美国博耶提出“教学学术”的概念,教学能力内涵得以扩展,不仅包括上述传统的教学能力,还包括基于优秀教学、重视对教学研究的理论化和交流的教学学术能力,教学学术成为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重要内涵[4]。

教学学术能力主要通过课程开发和教学设计能力来表征[5],因此,要协调研究力量,结合教学学术理念,使教师具有理解、掌握和运用教学学术开展教学实践和研究的能力,如识别、提取和解决如何有效开展课程知识的选择与组织等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内容呈现与传递的教学实施能力,课程与教学效果评价能力,以及对整个知识传递过程的反思、监控和改进等方面的教学问题而形成的实践与研究两方面的综合能力[6]。并对这些能力依据教师教学发展规律进行分层,界定教师教学发展各阶段的发展焦点、发展项目,逐渐形成较为完整的教师教学发展与教学学术成长续谱,并体现在教师日常教学规范和教学质量评价的标准之中,激发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内在需求。

四、协同基层组织,建设教师教学发展学习型组织

1.点线面联动的基层教学组织是教师教学发展的组织保障

教师教学发展是一个环境脉络、文化背景与个人特质不断交互作用、互为影响的专业成长历程[7]。负责一门或几门性质相近课程的教研室,作为传统的基层教学组织,通过集体教研活动,以传帮带的形式曾有力地推动了教师教学发展。如今,教研室作用相对弱化,高校教学从过去有组织的交流、研讨和有指导下的集体学术活动回归到个人的经验活动[8],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既要“推动高校普遍建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更要“完善教研室、教学团队、课程组等基层教学组织”,因此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必须协同推动新形势下基层教学组织的重构,以促进教师教学发展。

基层教学组织可以从横向与纵向两个维度进行建构或协同运作。横向上建立点线面结合的基层教学组织,各教学单位建立若干基层教学组织“点”,如以课程组、课程群为单位建立课程基层组织(如课程负责人),以专业为单位建立专业基层组织(如专业带头人或教研室),以教师群体建立教师团队基层组织(如教学名师团队),所有教师分属于一个或多个不同的基层教学组织。不同的教师团队基层组织、不同的课程基层组织或不同的专业基层组织进行交叉组合,就形成了不同的“线”,结合教学单位建立的教师教学发展分中心,就构成了教学单位的基层教学组织“面”。教师教学发展中心通过协调全校教学单位,就组建成点线面相结合、网络纵横多重联系的促进教师教学发展的“网”。其中,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要负责具有共性的活动,具有较强学科、专业特性,或者需要深度的培训与交流则由教学单位等基层教学组织来开展。

2.协同构建学习型共同体组织,促进师生发展良性循环

组织的生命在于学习,教师教学发展中心除了组织常规的培训、交流,以及制度完善、协同学术研究等方面之外,同时需要引导基层教学组织形成学习型共同体。首先,引导教师建立积极活泼上进的课堂教学共同体。一方面,教师通过在教学中关注学生,发现教学问题,反思教学,改进教学,从而激发教师对教学发展的需求。另一方面,教师与学生的交流,能够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乐趣,真正发挥教学相长的作用。其次,推动教学单位形成教师教学发展共同体。联动基层教学组织的关键在于发现其需求,并主动提供特色服务。特别是从科教融合的视角,响应教师对科研的强烈需求,为基层组织提供专家智力支持,推动基层组织申报教研教改课题,或者编写教材、申报精品课程等。通过基层教學组织之间的交流,激活组织学习,形成教师教学发展的共同体。再次,建立教师教学发展管理服务共同体。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不仅要服务于教师个体,更要服务于基层教学组织,提供指导或帮助基层教学组织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构建网络平台,让教师、教学单位、基层教学组织能快速、便捷地参与其中。同时,加大对教师教学发展管理服务相关主体的考核和激励,激活各方活力,实现教学文化的改善和教师整体的教学发展,推进组织教学发展。

参考文献:

[1] 别敦荣.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运行状况调查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5(3).

[2] 霍秉坤,徐慧璇,等.大学教师教学学术的成长阶段及发展策略[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3(8).

[3] 陈明学,郑锋.发展性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创新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7(5).

[4] 胡亮,姚岚,等.以教学学术为核心 构建教师教学能力发展体系[J].中国大学教学,2017(6)

[5] 周光礼,马海泉.教学学术能力:大学教师发展与评价的新框架[J].教育研究,2013(8).

[6] 李庆丰.大学新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核心概念与基本问题[J].中国高教研究,2014(3).

[7] 苏强,吕帆,等.大学教师教学发展的理性思考与超越之维[J].教育研究,2015(12).

[8] 刘小强,何齐宗.重建教研室:教学组织变革视野下的高校教学质量建设策略[J].高等教育研究,2010(10).

[本文系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卓越工程技术人才协同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课题重点项目(2017JSJG052)、中国高等教育学会2016年度工程教育专项课题(2016GCZD05)和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高教重点课题(B-a/2018/01/16)的阶段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周晓燕]

网络安全教学范文第6篇

摘要:计算机网络教学是Internet应用的一个很有发展前景的领域。计算机网络教学中的教与学和传统教学中的教与学有很大的差剐,对教师和学生的基本素养有不同的要求。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教学 基本素养 学会学习

文献标识码:A

一、计算机网络教学中教师的素养

在计算机网络教学中。教师的作用与传统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是不一样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向学生传授知识,并使学生对所讲的知识感兴趣。而在计算机网络教学中,教师的作用更像一个教练、指导者,而不是呈现者、表演者。学生自主性学习的程度提高了,需要教师提高他们学习兴趣的程度降低了。信息可来源于数据库或协作学习,指导者不必要成为知识专家。另外,网络课程给教师协作提供了许多机会,小组教学正成为计算机网络教学课程中的一个通用形式。

1 交互和参与。计算机网络教学中指导者的一个最重要的特点具有很高程度的交互和参与活动。这也意味着与学科专家、学生共同参与设计、进行学习活动。网络课程应当是一些与社会、自然相关的有现实性的作业和项目。要求学生有足够的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可让学生将自己的作业在线讨论平台上发布,这样每个人都可看到、评论各方面的回答、反应。邮件列表的使用也可达到同样的目的,但是它不能满足累积的讨论。尽管提供了网络交互和参与的手段,还应当鼓励学生参与,这种鼓励对于网络学习的新手或有大量作业的学习者尤其必要。最有效的方法是使参与成为课程的必需和评分的组成要素。每份作业可通过学生总体参与的程度评分。学生间的交互性可通过同学问的评价、小组作业来提高。在一个不评分的课程或自愿参加的课程中,交互性和参与性主要取决于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如果学习内容有趣和有价值,学生不需要强烈的动机就能参加。因此,使用有意义的、有现实性的作业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是很关键的。另一个对学生交互性和参与性有影响的因素是指导者的参与程度。如果指导者经常在讨论平台发布消息或通过E_Mail给学生评论,会增加学生对课程的参与度。好的计算机网络教学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指导者必须大量参与以使学生也增加参与度。

应当指出的是,尽管交互和参与是密切相关的,但它们并不是一回事。参与是指参加、在场,不包含任何的反馈。例如,许多学生可能参加一个实时会议,只有一小部分具有交互能力。交互是指学生与指导者、与其他学生的对话活动。对话意味着系统对学生的输入或选择有反应,如回答问题和查询结果等。很显然,在网络教学中教师既要有参与.又要有交互。

2 反馈。教师的一个主要任务是提供反馈。在网络课程中,教师的反馈通常是以Email的形式进行的,通过Email给学生布置作业,或对作业给出评论。指导者通常是对学生上交的作业评分,然后让学生下载该文件来看评论。理想的情况是,指导者给每个学生都提供个性化的反馈信息。小组反馈可能会采用在讨论平台上或会议上发布信息的形式,给出对某一专题或活动的许多人的答案的总结或分析。学生间的相互评价可作为指导者评价的替代或補充。来自同学的评价由于是来自同一层次而不是专家经常会很有帮助。然而,学生在评价别人的作业时通常需要细致的指导。因为学生常认为评价应是负面的,很有必要提醒学生在评论时要多一些建设性的评价。反馈的及时性也是非常重要的,学生经常急于知道他们的作业是否正确。从教学的角度来看,及时反馈有利于学生改正错误。即使反馈只是简单通知学生作业已被接受,对于学生来说也有很大的意义。实际上,学生对于计算机网络教学的普遍的抱怨就是他们的作业没有得到及时的反馈。教师应当给作业的反馈留出适当的回旋余地,确保他们达到要求。及时反馈原则也同样适用于同学之间的评价。

3 工作量。使一门网络课程有高度交互性、给学生提供及时反馈意味着指导者要有很大的工作量。课程的交互程度和参与程度越高,需要教师做的工作越多。组织和指导网络课程需要大量时间,如果一个班级有30个学生,指导者每周对每名学生花费20分钟进行评价、反馈,这就是每周10个小时的工作量,远远大于大多数传统课堂。要知道这只包括与学生的交互的时间。一种减少工作量的方法是更多地进行同学之间的评价。然而指导者仍需要进行不时的参与。在网络教学中用助教.需要他们有上网经验,他们还有必要进行网络教学的基本技巧训练。同样,他们的工作也需要有指导或课程管理者的监督。尽管用助教是一个简单的方法,但不是处理大量课程的唯一方法。给学生提供反馈的最容易方法是使用多项选择或简答题的测验。实际上,大多数网络测试工具提供自动评分,并在测试完成后,立即给学生生成信息。尽管反馈的及时性达到了,这类测试的成绩和反馈有时不会提供有用的学习经验。尽管简单测试在某些情况下有效,大多数情况下,使用这种方式意味着网上学习活动的设计的失败。网络教学的方便性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很重要的。

4 调适与帮助。调适包括鼓励学生参加讨论和网络会议、确保不会有学生一直占主导、使讨论集中于一个话题、总结和分析讨论重点。帮助意味着给学生提供能帮助他们完成作业的信息,在课程进行中提出建议和观点。这些调适与帮助行为可以用不同的形式进行。在课程进行初期,教师可以与学生讨论这门课的期望和目标,学生的背景,以往的网络学习经验。当给每个作业评分时,应考虑每个学生所起的作用和背景。在网络会议系统和讨论平台中,教师应尽力使学生多参加和互相学习。在小组学习和协作学习中,教师要重点指导如何使学生协同工作,从小组交互中获益。网上班级中采取这些原则,可大大改变教师作用的性质和工作量。这要求教师更多地注意班级中的交互方式。注意学生的需要和每个学生的进度以便促进他们的学习。较少采用呈现信息的方式而较多重视帮助学生发现信息。

5 有效教学。有许多因素决定网络教学是否有效。最明显的一个是经验,包括熟悉网络教学的性质和技术,掌握课程中应用的系统和软件。例如,有经验的教师知道如何管理讨论平台.他们还必须善于使用课程中所用到的特定软件工具。由于课程传送工具和网络经常变化,教师必须花费大量时间学习如何使用软件。有效的网络教师需要理解和学习以下技巧:交互、参与、反馈、帮助和调适。这些技巧通常是随着教师在网络课程中经验增长而培养起来的。因此。网络教学实践本身是培养和提高教师网络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对教师有效性的研究表明:好教师对教学、对本学科领域有很大的热情、关心帮助学生、乐于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观念、对提高教学质量很感兴趣。

6 教师协作。正像网络课程给学生提供了许多交互机会一样,他们也会给教师协作带来了可能。尽管通常教师喜欢合作,但在传统课堂环境很难实现。然而网络教学使协作变得容易,协作方式的一个通常的模式是在一节课中有一个客座教师。例如,可在实时会议室或讨论平台中邀请某个专家参加。他可以对学生的回答与评论作出反应,许多人愿意

免费参加这种活动。因为它占用的时间很少,就是在计算机前工作也没有太多的不便。如果时间长的话,可能需要付给一定的报酬。准备课程时,主要的教师可找出可能的客座教师并通过Email联系。看他们是否有兴趣,如果同意的话,可列出时间表,并请他们准备相关的材料。专家和学生都会觉得这些经验很有趣和有帮助。这不仅使专家能够给学生介绍未来的发展前景,而且还建立起与学校与研究机构的联系。教师协作的另一种形式是当来自不同的学院的多位教师联合设计与开设一门课程时。来自不同学院的学生可能同时参加该课程获学分,对每位教师也都算工作量的一部分,这种小组教学比前一种更难组织,因为必须取得两个不同学院系所的行政同意。然而这种方法有许多优点,它使得多所院校的学习资源在一门课程中共享,学生可通过与其他学院的学术交流获益。在网络环境下离开协作是很难成功的。

7 学生评价。网络教学中常引起关注的一个问题是对学生成绩的评价。教师担心他们不能正确地评价学生的理解和参与程度。实际上在网络教学中的评价往往比传统课堂环境中的评价更有效。可把所有学生的回答记录下来,提供丰富的数据以供分析。当进行成绩评价时,必须考虑学生的参与程度和以往成绩。如果学习活动包括讨论平台,会议、电子邮件等多种书写形式的作业,可把它们集中放到学生的文件夹中。作业和考试的结果放在学生记录数据库中。在全学期的课程中。教师已经比较了解学生的特点。应该能察觉个人行为的差异。在有大塾考试的情况下,可要求学生在指定地点考试。最后,可用视频会议系统来确认学生。

二、计算机网络教学中学生的基本素养

1 学会学习。与课堂教学环境下相比,网络学习中学生的最大的不同是具有很大的自主性,他可以选择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来学习。这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方法,学生具有极大的自由度。伴随着这种自主性的是责任感。学生必须具有动机和自律来完成学习,缺少这两种素质的学生往往很难适应网络课程的学习模式。网络学习曾只应用于具有良好学习技巧的研究生、专业课程。但是随着网络教学扩展到教育培训的整个领域,而许多学生没能掌握相应的学习技巧,结果,网络教学经常面临成绩下降,失学率上升的困扰,并难以推广和扩展。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学会一些基本的学习技巧,例如时间的安排、目标的制定、进行自我评价等。还有如何有效地使用软件,进行网络搜索,利用通讯方式如电子邮件、公告板等。一些网络课程中讲到了这些软件的使用,但大多数课程中,需要学生自己学会掌握。另外,还要提高学生的动机水平。有些学生厌倦了通常的课堂教学形式,网络课程能使学生感到有些挑战性,并因此大大提高他们的学习动机,关键是学生的参与程度。基本的写作和通讯技巧也是进行网络学习的学生必需具备的,尤其是在小组交互学习中。如果学生表达自己的思想时有障碍.他们就不会习惯用电子邮件。参与讨论等。而且,网络学习能提供大量写作、通讯交流的机会。教师在实践中发现。积累了大量网络学习经验的学生学习技巧有明显提高。要在网络学习中成功的学生必须善于学会学习。当今世界教育的最大难题是信息变化太快,大多数学科领域有大量的新观点、新思路、新方法。计算机和网络的操作方式经常变化。网络教学的性质也经常变化。学生必须善于调整自己的学习方式來适应这些变化。

2 网上交往能力。网络学习不仅仅是人机对话。而且是人与人之间跨时空的对话与交流。通过计算机网络学习。尤其是参与协作式学习,交往的能力与技巧是很重要的。网络学习中的人际环境与实际的人际交往的环境不一样,需要新的交往技巧和行为方式。人们参与网上讨论和会议的程度是不同的,一些人经常参加,另一些人只是阅读别人的信息而很少参与讨论。文化背景也是网络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因素。许多网络课程班包括来自不同国家的学生。实际上,计算机网络教学的一个优势就是世界参与性。然而.每种文化都有自己的社会风格,与其他的文化会有冲突。学生和教师必须对这些差异很敏感,与他人交往时也要考虑这点。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好的方法是鼓励学生在课程早期细致地讨论这些问题。总之.异步交互方式对交往能力的要求比需要即时响应的会议要求低。由于需要时间阅读、起草,异步方式允许学习者一定时间后再答复,这会使拘谨有限的通讯技巧、不熟悉使用软件等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克服。异步方式还允许对信息加以思考,这样会使得讨论深思熟虑。

3 参与能力。近几年已经提出了许多不同的理论和学习模式。尽管这些理论在某些方面与网络学习有关,但很少是专门为网络学习提出的,只有参与理论是个例外。参与理论认为:学习者必须积极参与意义任务,以便学习。也就说,他们必须进行制定计划、解决问题、进行评价、得出结论、参与讨论。参与理论,认为所有的学习应该具有以下三个特征:协作性、基于问题、真实性。协作性意味着学生、教师、课程专家之间通过电子邮件、讨论平台、会议进行交互。基于问题意味着学生活动包括完成作业或项目,而不是参加考试、测验。真实性意味着所有的课程材料和活动是现实的,与学生的兴趣密切相关。根据参与理论,一个网络班级应该以大家互相认识来开始,通常是要求学生在讨论平台上张贴自己的背景介绍。另一种方式是要求学生讨论对本门课程的期望和且标。另一个作业可能是要求学会成对地或成组地参与讨论一个基本问题,也可能是要求小组中的成员分析一个案例或对一个问题提出解决方法。接下来的作业可能是一个大的设计或分析项目让学生在剩下时间里研究,并在课程结束时提交上来。参与理论在许多方面是基于学习理论。它支持倡导让学生建立自己学习环境的建构主义。参与理论支持诸如情境学习的观点。

4 计算机文化。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必须掌握计算机文化与操作使用以便在学习中有效学习。实际上,这对于年长一些的学生来说比对于儿童是一个更严峻的挑战,因为后者是在技术社会中成长起来的,似乎银容易接受计算机文化。高中学生要求掌握基本的计算机应用技巧,如文字处理、图象编辑、表格处理、连接Internet、使用网上浏览。在大学阶段。学生要求掌握某些专门软件的应用,如数学软件、统计软件等。不管是在教育的哪—个阶段。知道如何使用搜索引擎是进行网络学习的基本技能。显然。学生的计算机熟练程度决定了他们在网络学习中能否成功。应当考虑网络教学中应该花费多少时间来教计算机技巧。许多中学、大学、组织在课程培训中花大量时间来教计算机文化。然而大多数人是通过自学来获得计算机知识的,因此,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和对网络文化的理解、适应程度,在进行网络教学中是很重要的。要成为一个成功的网络学习者。取决于一系列因素,包括学会学习的技巧、网上交往能力、参与学习活动、遵守礼仪、掌握计算机文化等。

三、结语

计算机网络教学中的教师不同于传统课堂教学中的教师,现今所有教育机构面临的一个大问题是如何培养适合网络教学的教师。一个方法是教师必须作为网络学习者来接受培训,以便正确地理解网络教学。因此,急需网络培训教师的课程。计算机网络教学网络教学的特点是受所用的网络和软件影响的,而这些又是经常变化的,所以,即使是经验丰富的网络教学的教师也耍不断地学习和提高。

上一篇:心理减压范文下一篇:地产公司营销工作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