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造柱裂缝处理范文

2024-03-08

构造柱裂缝处理范文第1篇

1 基岩岩性

根据钻井、录井、岩心、薄片等资料, 茨榆坨构造带基岩岩性以变质岩为主, 在基岩内幕发育侵入岩。变质岩可细分为区域变质岩、混合岩、动力变质岩。区域变质岩中可进一步分为片麻岩、变粒岩、角闪岩等。侵人的火成岩为少量燕山期岩浆活动形成的碱性脉岩、煌斑岩、辉绿岩等。垂向上可分6个岩性段, 从下至上依次为混合花岗岩夹花岗岩、混合花岗岩夹混合片麻岩、混合花岗岩、混合片麻岩、片麻岩夹薄层混合花岗岩、片麻岩等。

2 储层特征

研究区变质岩储层的岩性以混合岩和花岗岩, 受古地形、构造等因素的影响及风化作用的参与, 使储集的类型表现出极大的不均一性, 无论在横向上还是纵向上均有显著的差异[2]。差异的原因是岩性不同, 造成了储层发育程度不同。基岩中的片麻岩、混合片麻岩及混合花岗岩的混合岩化作用依次增强, 混合花岗岩岩性较脆, 在构造运动时容易发生破碎, 而形成宏观裂缝, 孔渗性较好, 有利于油气聚集, 片麻岩等暗色矿物含量较高, 韧性较强, 构造运动时不容易破碎, 形成的裂缝以微裂缝为主, 孔渗性较差, 对油气成藏不利。根据岩心观察、薄片鉴定及7口井的基岩储层物性实测结果可知, 基岩储层主要储油气孔隙以构造裂隙为主, 研究裂缝的发育程度、寻找裂缝发育带、是进行基岩勘探的关键。

3 储层裂缝预测

3.1 基岩风化壳裂缝预测

地层的构造变形程度一般用构造曲率来量度, 曲率越大, 地层变形越强烈, 更容易导致裂缝的发育。孙尚如 (2003) 比较了主曲率和高斯曲率在裂缝预测中的应用, 认为高斯曲率在构造变形幅度相对平缓的地区有较好的应用效果[3]。针对茨榆坨构造带基岩风化壳的构造特点运用曲率法进行了储层预测工作, 茨榆坨构造带基岩风化壳整体裂缝发育程度较高、构造带高部位发育, 连片状分布特征。如茨4、茨630、茨109等井区为基岩风化壳裂缝发育带。局部出现裂缝发育低值区, 如茨48、茨28、茨37等井区。经钻井证实为岩性坚硬且致密, 测井解释致密层, 裂缝不发育。

3.2. 基岩内幕裂缝预测

断层是控制裂缝发育的主要因素之一, 断层相关裂缝的发育可以分为破碎带、裂缝密集带、区域节理带。不同区带裂缝发育程度不同:破碎带岩石碎裂裂缝发育程度最高, 裂缝密集带裂缝发育程度高, 区域节理带分布范围广, 但裂缝发育程度低。在综合分析茨榆坨构造带不同地质历史时期地质构造应力影响的基础上, 从小断层出发预测裂缝发育情况, 对裂缝发育密度进行直接的刻画与描述。预测结果表明:茨榆坨构造带基岩裂缝整体上北部较南部发育, 基岩内幕裂缝整体发育程度较低, 内幕储层发育受断层控制。茨东、茨西等断层上盘及派生断层基岩内幕裂缝较发育, 呈点状分布特征。如茨110井位于茨东断层上盘, 受茨东断层影响基岩内部裂缝发育, 获高产工业油气流。远离茨东断层的茨117井裂缝不发育, 勘探效果不好。

4 结语

4.1 茨榆坨构造带基岩岩性以变质岩为主, 混合花岗岩岩性较脆, 在构造运动时形成宏观裂缝, 片麻岩等暗色矿物含量较高的岩石, 构造运动时形成微裂缝。储集空间主要是裂缝和微裂隙。

4.2 根据裂缝预测的研究, 基岩风化壳裂缝主要发育于北部, 整体连片分布;内幕裂缝主要伴断裂发育, 茨东、茨西等断层上盘及派生断层基岩内幕裂缝较发育, 整体呈点状零散分布。

摘要:茨榆坨构造带位于辽河坳陷东部凹陷北部, 茨110井在太古宇变质岩勘探获得成功, 展示了构造带基岩具有良好的勘探前景。利用钻井、测井、分析化验等资料, 对基岩储层进行研究, 分析该区基岩岩性和储层特征。根据基岩风化壳与基岩内幕不同的储层裂缝发育及分布模式, 采用曲率法及地震属性法进行了基岩裂缝分布预测, 预测了基岩风化壳与基岩内幕裂缝发育及分布范围, 为下步基岩勘探提供依据。

关键词:裂缝性储层,储层特征,地震属性,凹陷

参考文献

[1] 谢文彦, 孟卫工, 李晓光, 等.辽河坳陷基岩油气藏[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2012:36-42.

[2] 刘汉之, 茨榆坨地区变质岩潜山成藏条件分析[J].特种油气藏, 2010, 17 (1) :21-28.

构造柱裂缝处理范文第2篇

2013年10月24日上午10时,由XXXXXXX公司(“以下简称XX房开”)组织有关单位和专家,就XXXXXX花园二期项目XXX#楼梁开裂原因及处理方案,进行专家论证。

会议参加的单位有XXXX研究院、XXX设计院、XXX集团公司、XXX有限公司、XXXX设计有限公司、XXX有限公司、XXXX有限公司等有关领导及专家。现将论证会主要内容纪要如下:

1、监理单位于2013年10月8日例行检查发现,XXXX花园XXX楼一层至三层A轴至E轴,跨度为6.6m的梁中出现细微裂缝。建设单位接到报告后,于2013年10月9日通知XXXXX设计有限公司及相关单位到现场勘察,并于2013年10月11日由XXXX设计有限公司出具初步处理方案。

2、2013年10月24日,XXXX开发有限公司邀请浙江省建筑科学设计研究院、XXX设计院、XXXX公司共计5位专家,再次对XXX楼一层至三层A轴至E轴,跨度为6.6m出现细微裂缝的梁进行现场勘察,并在新宏房会议室召开了专家咨询分析会,就裂缝产生的原因及处理方案进行研讨。

3、据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商品混凝土厂家提供的相关信息,综合现场勘察,情况如下:

1)、无楼板处梁上基本没有发现裂缝; 2)、裂缝主要出现在梁正弯矩较大处; 3)、板上很少发现裂缝;

4)、据设计介绍,梁配筋比较经济,梁正截面抗弯设计按“T”型截面计算;

5)、根现场观察,梁底裂缝不如梁侧裂缝明显; 6)、据汇报,拆模时砼强度均达到设计要求;

据上,专家们初步认为设计因素大于施工及材料因素,但也不排除施工及材料因素。由于现场无法即刻对梁配筋进行验算,故无法立即得出确切的结论。请XXXXX有限公司回去后发相关设计文件给王工(专家)对梁的强度、裂缝宽、挠度等指标进行复核。

4、2013年10月25日下午王工(专家)对设计文件进行复核后,电话回复:经强度、裂缝宽度、挠度验算,基本满足规范要求。故提出以下处理意见:

1)、对上部未施工楼层的梁,同意按XXXX设计有限公司的方案进行配筋并适当增加腰筋;

2)、在后续施工过程中:(1)施工单位、监理单位需严格控制混凝土拆模时间,一定要等混凝土强度达到规范要求后,才能拆模!(2)建议衢州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在混凝土配制过程中严格控制混凝土坍落度及水胶比,严格执行《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中的相关要求;(3)考虑到结构平面的特殊性,施工荷载不宜过大,避免施工超载引起开裂; 3)、对于已开裂的梁,建议先砌墙体,待裂缝稳定后,再请相关专家作出处理。

构造柱裂缝处理范文第3篇

no!

01混凝土裂缝的种类及渗漏原因

混凝土渗漏的主要原因是在其拌合物在浇灌振捣过程中漏振和振捣不密实而产生的毛细孔隙或蜂窝状,在外部水压力的作用下,导致渗漏现象。同时,由于设计的原因,如对结构的造型尺寸、受力情况、构造等因素考虑不周,也会造成混凝土结构的渗漏现象。从以往的实际情况看,混凝土的裂缝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

1.

混凝土拌合物凝结前的沉降裂缝及干缩裂缝。

2.

混凝土温度应力裂缝。

3.

混凝土自应力裂缝。

4.

混凝土受外力及荷重影响裂缝。

02混凝土裂缝渗漏的四种处理方法

1.

灌浆法

2.

嵌缝堵漏法

采用该种堵漏方法,一般是混凝土表面只出现映水现象,长时间后,能把混凝土墙面映湿成大片的水迹和地下存有积水。为此,采用嵌缝的方法进行处理,方法如下:

2.1

沿着混凝土渗水的缝隙凿出“V“型槽,清除“V“型槽内的杂物。

2.2

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在清洁、干燥的缝面上均匀涂刷SR塑料止水材料专用基液。

2.3

基液实干前,嵌填SR塑性止水材料,并将表面修理平整。

2.4

按比例配制的聚合物水泥砂浆用刮刀将其嵌入缝中,并用抹刀将其抹平。

2.5

待聚合物水泥砂浆凝结后,采用保湿的办法养护3~5d。

3.

封堵堵漏法

该种堵漏的方法,主要是应用在水下或地下混凝土在涌水的条件下的孔隙、孔洞和裂缝的快速封堵。在封堵这样的漏水部位,往往要比其它的渗漏要困难得多,且堵水效果要略差一些,但只要在处理时按要求操作,可保证混凝土表面不渗水。一般采用快速堵漏剂。

首先清除混凝土表面上的杂物和粉末,若是存在涌水,将漏水处凿一个直径为80mm~150mm,深50mm~80mm的工作坑,在坑中的漏水处预放一个导水管(作排水用,若暂时无涌水,可不用),待抹上去的聚合物混凝土(或砂浆)达到一定的强度后,再用聚合物砂浆用力封堵。待混凝土或砂浆凝结硬化后,在其表面用高标号砂浆抹平,在5d内进行养护。

4.

涂膜堵漏法

涂膜堵漏是将混凝土结构物表面有渗漏的地方经过处理后,直接在其表面上进行防水处理。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混凝土结构在施工时振捣不密实,有的是漏振而形成的混凝土内部不密实而造成的大面积渗水情况,这种渗水现象一般无法用压力灌浆法和嵌入法解决,只能用涂膜法进行表面防水处理。这种处理方法比较简单,但在操作时要求较严格,一般都要求混凝土结构表面没有浮灰和杂物,否则将会影响混凝土面与涂膜的粘结力,影响防水效果。

03治理渗漏式裂缝的五大原则

构造柱裂缝处理范文第4篇

摘要:针对现有预制小箱梁存在的常见裂缝进行了分类,并就如何在设计和施工中防治 这类病害进行了说明。

关键词:小箱梁、裂缝、防治

随着我国桥梁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桥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处理方式。 梁的结构形式也更加丰富,其中预制小箱梁

1、箱梁腹板的裂缝 由于具有较大的截面抗扭刚度、抗弯强度,1.1、裂缝形态 兼有价格便宜、施工速度快的特点,因此在这类裂缝一般发生了梁端至1/4跨中国内的公路建设中得到了迅速发展和广泛处,病害严重的箱梁裂缝会扩展到整个腹板应用。但由于部分小箱梁设计上考虑不周截面。多与梁板成45度左右夹角,或斜向(梁片的间距大、跨中不设横膈板,整体的延伸至底板,在腹板底部与底板结合处纵向横向刚度小)、施工不当(如出现支座脱空发展,或向上延伸至顶板,腹板和顶板间的情况等)、加上超载车的影响、自身的老化纵向裂缝连通,裂缝宽度一般在0.2mm以上,和养护不够等原因,现有预制小箱梁桥已经个别桥梁的腹板斜裂缝宽度甚至超过2mm大量存在病害,其病害形式突出表现在各类(文[1]),裂缝深度一般贯穿整个腹板截裂缝的出现上。本文根据广州地区部分小箱面。典型的裂缝分布图如图1所示。 梁的裂缝情况,介绍几种常见裂缝的形式、深圳佛山1506L=75L=750.2L=75L=700.44m5m6m7m8m9mL=70L=700.250.2510m11mL=720.412mL=800.3513mL=800.114m0.353m0m1m2m15.6m1#肋外侧腹板裂缝图图1 某小箱梁腹板裂缝分布图

1.2 产生裂缝的主要成因

造成小箱梁腹板裂缝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设计考虑不周。

在上个世纪的时候,受当时条件的限制,小箱梁的设计往往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被过度优化,安全系数较低;特别是某些小箱梁的腹板过于薄弱,腹板箍筋设计为单肢,且较为稀疏,难以满足抗剪要求,造成梁体在未达到设计荷载的时候,就出现腹剪裂缝。由于腹板太薄,箍筋又少,梁体抗剪储备不足,箍筋不足以限制裂缝的发展,所以,裂缝一旦出现,箍筋应力就很大,随着荷载的反复作用,裂缝进一步增长和扩宽,使梁体的整体刚度降低,承载能力下降。随着时间的推移,在荷载的不断作用下,梁体

状况加剧恶化,最终趋于破坏。

(2)施工原因

如支座脱空导致箱梁受力畸变,或者是模板定位不准确导致腹板厚度进一步减弱等,这些都会导致腹板裂缝的产生。 1.3裂缝处理和预防

(1)、加固措施: 对梁体裂缝进行修补,对于裂缝宽度大于0.12mm的裂缝,可采用壁可法注射化学胶液进行修复,对于0.12mm以下的微细裂缝,可采用环氧砂浆进行表面涂抹封闭。再使用混凝土加厚底板和腹板、必要时增设体外预应力。如图2~3所示。对于病害非常严重,使用一般的加固措施仍无法满足承载力要求的,应作废梁处理。

6718

图2 腹板外侧进行加厚,并设置预应力

图3 腹板内侧进行加厚

(2)、裂缝的预防: 此类裂缝的预防,主要从设计方面加以改进:A、增加梁的高度和宽度;B、加厚顶底板和腹板;

2、顶板的纵向裂缝 2.1 裂缝形态

这类裂缝一般出现在腹板与顶板交接的位置,或者是梁板湿接缝位置,间断或不间断纵向分布,局部甚至出现混凝土碎裂现象,从而造成桥面防水层损坏,梁体铰缝渗漏严重,横向连接失效,单梁受力现象比较明显。典型病害特征如图4所示。

图4 桥面板纵向裂缝

2.2 产生裂缝的主要成因

此类裂缝的产生,主要是汽车轮载对箱梁顶板的局部受力所引起,在进行小箱梁设计的时候,设计院一般会使用平面杆系软件进行计算,但是一般不会进行轮载作用下的结构局部计算分析。常见的小箱梁横向布置如图5所示。很多情况下,图中L2的距离

往往比L1的距离还大,使得湿接缝处的弯

矩往往较大,此外,

该处的施工质量往往相对较差,而国内汽车超载的现象又比较普遍。综合各种因素,使得小箱梁湿接缝位置容易出现纵向裂缝。

图5 小箱梁横向布置图

2.3 裂缝处理和预防

(1)裂缝处理 封闭交通,凿除破损混凝土后重新浇筑混凝土,并在梁底翼缘板下横向粘贴碳纤维布或钢板进行加固。

(2)预防措施 在进行结构设计时,应对小箱梁翼缘板进行汽车轮载作用下的局部受力分析。并充分注意湿接缝的施工质量。

3、沿波纹管的纵向裂缝 3.1 裂缝形态

这类裂缝主要分布在小箱梁腹板靠近底板20cm左右的位置 ,大多在梁长的L/4~3L/ 4 范围 ,沿(弯起前直线段)预应力钢束布束方向对应表面发生 ,产生裂缝的位置一般均伴随局部的表面混凝土离析。裂缝宽度基本上为 0.1~0.2mm之间。裂缝深度一般在 1~2cm之间 ,大体处于保护层范围。也有部分裂缝穿透保护层。 3.2 裂缝的主要成因

(1) 构造空间过小和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以典型25m小箱梁设计为例,腹板厚度

设计为16cm ,波纹管直径 8.7cm ,波纹管距两侧模板净距为3.65cm ,中间各有一层 <10mm的架立构造钢筋。实际上波纹管两边每侧可供混凝土通过的净距为2.65cm 。如此小的距离,对混凝土的工作状态和工作性能有很高的要求 ,特别是对粗集料最大颗粒限制很严。但在实际施工中,粗集料质量未必得到很好的控制,集料偏粗,很容易导致波纹管的位置出现混凝土局部离析,进而导致裂缝的产生。

(2)预应力孔道压浆不及时。

小箱梁波纹管对应腹板部位局部混凝土承压面较小,如波纹管中心处,波纹管宽度占腹板总宽度的54%。如此小的承压面积,要求压浆必须及时进行,愈早愈好,尽量为预应力筋与结构混凝土之间提供有效的粘结。但实际上,由于施工组织及其他原因,部分小箱梁张拉后几天之内都未进行压浆,导致波纹管周围混凝土长时间承受较大的压力,加上保护层较薄(2cm),出现顺预应力管道方向的纵裂也就难免了。

(3)施工缝的影响。

一些小箱梁在浇筑中把施工缝设在腹板与底板的结合处,在直线段基本上处于波纹管的位置,致使波纹管位置形成混凝土的薄弱带,也是引起纵裂的一个原因。 3.3 裂缝处理和预防

(1)、加固措施

如果裂缝宽度在0.2mm以下,且没有穿透保护层,可以采用壁可法注射化学胶液的形式进行修复。如果裂缝宽度较大,且深度穿透了混凝土保护层,应进行荷载试验加以验证,严重的应做废梁处理。

(2)裂缝的预防

A、增大小箱梁腹板的厚度,建议增大到18~20cm,确保波纹管两侧混凝土能够通过的间距>3cm.同时,在配置混凝土时,对集料粒径应加以控制,保证混凝土的工作性能。

B、对预应力管道进行及时压浆,并避免将施工缝设置在波纹管直线段高度的位置。

4、梁体跨中的环向裂缝 4.1裂缝形态

以广州地区某高速公路为例,有2片小箱梁在浇筑完混凝土,拆除模板后停置在台座上,还没有进行施加预应力的情况下,中部横断面腹板、顶板、底板均出现环向裂缝,并且相互贯通,形成了断梁的现象。如图6所示。

图6 梁体环向裂缝

4.2、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

出现此类裂缝,原因多为梁底拉应力过大或混凝土受到有约束的收缩(重点是温度裂缝)。但是对于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如果是因为梁底产生过大的拉应力,则表明梁底已经处于非常危险的受力状态,出现此种情况的可能性很小,此处不予讨论。本文重点讨论由于混凝土在温度应力作用产生此类收缩裂缝的原因。

(1)日照温差、下雨等原因导致骤然降温、夜晚温度下降等。

如果小箱梁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在混凝土强度尚未形成前,发生下雨等突发事件,导致气温突然下降,则小箱梁混凝土在基础约束下产生的拉应力可能超出材料的抗拉强度,导致环向裂缝的产生。同样的道理,如果在白天最高气温的时候浇筑小箱梁,那么晚上气温下降时,同样可能导致小箱梁环向开裂。

(2)基础约束。

当小箱梁台座基础浇注在坚硬基岩或使用混凝土表面的台座时,没有采取光滑的钢板等隔离层放松约束的措施,混凝土在大气温度及其水化热温度的作用下,混凝土内部温度很高,当混凝土因降温的收缩变形受到台座的约束时,将会在混凝土内部出现很大的拉应力而产生约束裂缝。这类裂缝常在

3 混凝土浇注拆模时即出现,裂缝较深,有时是贯穿性的。

4.3 病害处理及预防

(1)病害处理

对于此类裂缝的处理,如果为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裂缝严重时应进行废梁处理。如果为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可以采用裂缝修补+梁底贴钢板(或碳纤维)的处理方法。

(2)预防措施

在小箱梁台座上铺设钢板,并选择在温度较为平稳的时候进行混凝土浇筑,同时,应注意对混凝土进行良好的养护,避免梁体温度的急剧变化。

5、 箱梁底板纵向裂缝

5.1裂缝形态

某高速公路25m小箱梁进行动静载试验过程中,箱梁底板中部出现不连续纵向裂缝,加载过程中裂缝有扩展,最大裂缝宽度为0.31mm,底板纵向裂缝分布如图7所示。

图7 底板纵向裂缝分布图

5.2 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

如果单纯出现箱梁底板纵向裂缝,那么此类裂缝的产生原因可以排除设计方面的因素,纵向裂缝应为施工方面的因素所引起。根据张勇等的计算分析(文[3]),当箱梁底板的预应力筋没有按规范要求进行布设时,预应力管道在浇筑底板混凝土时存在偏离原设计位置的可能。为此,波纹管偏位将使预应力在箱梁局部梁段产生径向力,径向力对箱梁底板受力性能将产生较大影响。按《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允许偏差进行取值的情况下,预应力径向力及使用荷载使箱梁底板产生横向拉应力为2.35MPa(支座状态正常),小于C50混凝土抗拉强度设计值2.45MPa,底板不会出现纵向裂缝。而如果波纹管的偏位超出规范允许值,则底板出现裂缝的可能性较大。 5.3病害处理及预防

(1)病害处理

采用壁可法注射化学胶液对裂缝进行封闭,再采用在箱梁底板横向贴碳纤维的办法进行补强。

(2)病害预防

A、应注意预应力管道(尤其是在使用扁锚时)的定位,采取可靠的施工措施确保波纹管定位准备,同时加密定位筋的数量,建议设置为每50cm一道。

B、设计时考虑加厚底板厚度,应设置必要的径向防崩箍筋。

6、其他导致小箱梁产生裂缝的共性原因

上文已经对小箱梁的常见裂缝进行了分类分析,其中有一些导致小箱梁产生裂缝的共性问题,在上文并没有交代,下面对此进行简单介绍。

6.1、混凝土的原材料和质量不过关。

为了追求经济效益,采用性能比较差的原材料,如石子的级配不恰当、砂率过低、掺加二级粉煤灰、使用自制减水剂(性能极不稳定)、简单处理的江河水进行混凝土搅拌等;并且刻意缩短搅拌时间(往往只有20~30秒,远远低于规范要求的90~120秒)。这些都会导致混凝土性能不稳定,使混凝土结构极易产生病害。

6.2 施工和养护质量

(1)、很多小箱梁施工时未能严格按施工规范施工,表现为模板的定位不准确,振捣不密实等。直接导致混凝土强度不够,截面尺寸不准确,严重削弱了梁体的承载能力。

(2)、很多小箱梁在两端都设置2个支座,由于支座的安装高度不在同一个平面内,很容易导致部分支座脱空或虚设。此种状况严重改变了梁体的受力状态,这是引起梁体病害的一个重要原因。

(3)、养护因素。拆模时间过早,或者是不及时进行洒水养护和覆盖养生,都容易导致混凝土开裂现象。

6.3 超载车的影响。

目前的营运市场,几乎所有的公路都存在超载车辆运行的问题(笔者所在的单位曾经对广州某高速公路的超载车辆进行检查,

发现最大的车辆重153吨)。桥梁的安全储备不足于抵抗超载的车辆,这也是造成桥梁破坏的一个重要原因。 7 结语

小箱梁的裂缝种类多种多样,产生的原因也千变万化,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分析,从而对症下药,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本文对其中比较常见的典型裂缝进行了成因分析,并就如果预防和加固进行了简单介绍。

[1]魏建年. 李宝强.小箱梁加固.公路.J 2004,08:290-292

[2]蒲广宁.饶中.孟屯良.丁学良. 30m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病害成因分析及对策.公路.J 2008.07.

[3]张勇.梁志广.胡强 简支小箱梁底板纵向裂缝成因分析.铁道建筑. .J 2008,01:31-33 [4]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 - 2000[ S]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0

作者简介:吴清.男.工程师.湖南新化人.1981年生.汉族.硕士.200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结构工程专业.现任广州新化快速路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从事道路桥梁方面的建设管理工作。

构造柱裂缝处理范文第5篇

混凝土板面裂缝的产生,除混凝土不可避免的自身特性影响外,关键在于设计方、施工方的合理设计与严格施工;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防止裂缝的产生机率。引起现浇混凝土板面裂缝原因及预控措施:

一、浇筑方面:

1、楼面混凝土摊铺:采用泵送进行混凝土输送时,尽管混凝土坍落度在满足泵送要求下,作业人员有时仍会对混凝土进行额外加水,使混凝土坍落度过大;由此引起以下问题:①混凝土在过大坍落度下进行摊扒时,往往会造成砂浆与石子分离,使小区域内的混凝土因不均一而加剧收缩引起开裂;②用水量的失控使混凝土表面泌水过大,浆体上浮加剧收缩引起开裂。

预防措施:在混凝土满足泵送要求下,严禁作业人员单纯为了摊扒便利而对混凝土进行额外加水。

2、浇筑振捣方面:板面混凝土振捣时,采用振动棒拖拉振动,造成振动棒拖动处砂浆偏多;振动拖动带使整个混凝土板面被砂浆区条划分为许多小区间,造成板面混凝土的不均匀,且收缩较大砂浆区条易于开裂。

预防措施:严禁以振动棒对较薄混凝土板面进行拖拉振动,应以平板式振动板对板面进行振动;严禁以铁锨对混凝土表面的拍打工序代替振捣工作。

二、结构设计

设计单位设计时除严格执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l0-202)等规范的相关规定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 结构设计所选用的计算模型应尽可能地接近结构的实际受力状态,以避兔因结构的实际工作状态与计算假设模型相差过大造成结构次应力增加,进而加大楼板裂缝产生的几率和严重程度。 2.注意加强房屋四周阳角等特殊部位的构造。因在阳角1.5米左右范围常发生斜裂缝,主要原因为硅的收缩和温度影响,并且愈靠近屋面处的楼层裂缝往往愈大,而现行规范侧重于按强度考虑,未综合考虑温度变化和混凝土收缩特性等因素,造成配筋量不足。

3.建筑平面设计宜规则,避免形状过于复杂,尽量采用简单、规则、对称、减少偏心,并应注意转角部位的加强。

三、建筑施工

1加强楼板负筋的保护。楼板负筋主要抵抗外荷载所产生的负弯矩,避免外荷载拉应力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而出现裂缝,而分布筋主要是为了防止因混凝土收缩和温度应力引起板面开裂。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因马镫筋高度不足、位置放置不合理或马镫筋设置数量不够等造成楼面负筋偏低现象较多。同时,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施工作业人员踏踩、泵管挤压等因素造成负筋弯曲、严重变形致使负筋保护层过大,使混凝土浇筑后由于自身收缩及温度变形而出现裂缝。产生这一系列原因,项目部管理人员要做到混泥土浇筑过程之前瞬时的检查保护,确保混泥土中钢筋的位置符合结构设计的位置,杜绝混泥土板面开裂。

2.加强对楼面混凝土的养护。混凝土在振捣后之所以能逐渐硬化,主要是因为水泥水化的结果,而水泥水化是需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的。混凝土振捣后,若天气炎热干燥,不及时养护,其中水分就会蒸发过快,使已形成凝胶体的水泥颗粒不能充分水化,不能转化为稳定的结晶,缺乏足够的翁结力,在水分过早蒸发后将会产生较大的收缩变形,进而出现干缩裂纹、裂缝。因而混凝土浇筑后初期阶段的养护非常重要,一般应在浇筑完毕后的12h内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和浇水,高温天气或阳光照晒强烈的条件下,可采用吸水能力较强的材料如草帘、塑料薄膜、麻袋以及锯末等覆盖在混凝土表面,浇水保持湿润,防止混凝土过早失水,出现裂缝。

3.按规范规定的混凝土强度控制好拆模时间。拆模过早,将引起表面拉裂。 4.混凝土浇筑完毕后,表面未采取两次抹实压光方法,应在混凝土收水前,再在表面进行抹实压光,否则易引起龟裂裂缝。

5.楼面内铺设的电线套管铺设不当,如电线套管未固定或固定不牢、集中铺设,上下交叠铺设致使电线套管上皮在垫层厚度113以内,保护层厚度不足,造成板面沿管长度方向产生裂缝。同时,管线集中布置将使截面混凝土强度受到影响,由于应力集中的作用,容易导致裂缝的发生。

四、混凝土原材料

1. 原材料严禁使用不合格的水泥,否则,会造成残留的生石灰GaO,MgO在混凝土硬化的过程中继续熟化,吸收大量水分,放出热量,体积膨胀,内部形成拉应力,引起裂缝。

2.控制好砂、石含泥量,骨料中含泥量过多,则随着混凝土的表面失水,会产生不规则的网状裂缝。

3混凝土拌和后会产生一些碱性离子,这些离子同安山岩、玄武岩、等活性骨料产生化学反应,并吸收周围环境中的水分,生成有膨胀能力的碱— 硅凝胶而引起混凝土膨胀开裂。且这种裂缝出现后很难补救,因而,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预防。

4使用碱水防裂剂不但可以保证混凝土强度,还可以减少水泥用量、用水量,从而减少混凝土的收缩变形,改善水泥浆的稠度,减少混凝土泌水,减少沉缩变形。

五、建筑施工带来的影响

1、混凝土板面的毛面与糙面:为使饰面板材与基层有可靠的粘结,对混凝土板面提出毛面要求;毛面是以木槎多次挤压槎毛后不露石子的砂浆毛面;部分工地为了省工省力,只在混凝土摊铺完成后收面一次,以硬化后石子半露的粗糙面(糙面)代替毛面。

预防措施:坚决杜绝以石子半露的糙面作为铺设砂浆层所需毛面;应以木槎多次挤压槎毛后达到毛面要求。

2、控制板面负筋的保护层:在板面施工中,因作业人员的来往踩踏,往往发生位移。如这部分被踩压下沉的负筋不能处于上部正确的位置,易造成板面开裂。

预防措施:严禁踩踏板面负变矩钢筋;在楼台板负筋处设置撑脚或马凳,楼面钢筋上设置跳板;在板面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须由专人负责钢筋位置的纠正工作,确保板面负筋正确定位。严禁在混凝土初凝后进行板面负筋抬升纠位工作。

3、合理安排混凝土浇注时间(包括运输、浇捣和间歇的全部时间),如因特殊情况(如机械故障、天气影响)造成混凝土浇筑工作间歇过长,应及时与供应方进行联系协调作业,避免发生质量事故。在高温、干燥环境下施工,应采取有效遮盖措施保护工作面,防止表层失水,并尽量保持间歇前后混凝土状态一致。

六、收面工作:

1、对于能够有效预防泵送混凝土楼面开裂措施的收面工作,则须从两方面加强:一方面就加强多次收面作业(最少应保证三次收面工作),并且加大收面加压力度;另一方面应注意收面间隔时间控制。

收面间隔时间控制应根据混凝土凝结状况进行;对于不同的气候条件采取不同收面时间,一般混凝土收面时间为:①第一次收面:在混凝土摊铺后1~2小时左右进行,此时梁板混凝土的沉降己基本完成,通过收面可对沉降收缩裂缝进行有效闭合;首次收面后混凝土表层状况表现为:石子半露、粗造不平;②第二次收面:在摊铺后3~4小时左右进行;二次收面后混凝土表层状况表现为:表面砂浆层有不平整痕迹出现;如果收面加压力度不够,作业人员踩压脚印处灰浆积聚,该灰浆多为水泥及部分粉煤灰的上浮浆,收缩远大于砂浆,造成脚印痕迹处灰浆龟裂,且龟裂多呈环状。③第三次收面:在摊铺后5~6小时左右进行;此次收面处于混凝土终凝前,目的是封合已生裂缝,收面加压使表层砂浆与内部混凝土充分溶合。如遇有异常天气(如大风、高温、雨天等),应加强收面次数与调整收面间隔时间控制,并作好终凝(有时在初凝)后混凝土表面的覆盖工作。

2、刮去表面水份:对于泵送混凝土,因其流动性较大,混凝土振捣后表层易出现泌水或泌浆,使表层混凝土具有较大的水灰比,尤其是混凝土中粉煤灰有可能随着水份而带到混凝土表面。混凝土硬化有可能出现多方面不利:如表面较大干缩变形而产生表面裂缝;表面强度太低而起砂起尘。因此,必须将表面水份刮去,将浮浆压入混凝土中,减少表面泌水与浮浆现象。

3、压实表面混凝土:对混凝土表面采取抹压处理,消除表面缺陷,使表面混凝土进一步密实。

4、抹压混凝土表面裂纹: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其表面可能会因收缩而出现裂缝;对于此类裂缝,应在混凝土尚未硬化前及时通过抹压收面来消除并使其闭合;对于较宽裂缝或硬化后的裂缝,抹压则难以使其闭合。因此,抹压只是一个不得己的补救措施,而不是根本解决办法。建议采用机械抹压,从而有效地压实面层混凝土,防止面层因抹面原因而产生的裂缝。

七、养护方面:

混凝土养护工作应作到以下要求:①加强早期养护:在正常情况下,浇筑完毕后12小时内(或混凝土硬化后)对混凝土加以覆盖适时浇水;一般来说初凝后可以覆盖,终凝后开始浇水;遇到高温、大风、干燥天气,应及时覆盖,覆盖工作应随工作面同步进行,确保混凝土早期不失水。②混凝土表面覆盖可采用塑料薄膜、麻袋、草席、等方式,覆盖物应保持湿润,以防覆盖物从混凝土表面吸水;浇水养护时,应以保持混凝土表面润湿为准,而不能单纯以浇水次数为衡量依据;浇水时不得直对混凝土表面冲刷,以免混凝土表面受损;大面积水平结构可采用蓄水养护。③混凝土在养护过程中,如发现遮盖不全,浇水不足,以致表面泛白或出现细小干缩裂缝时,应立即仔细遮盖,充分浇水,加强养护,并延长浇水养护时间加以补救。对于己硬化混凝土裂缝,可向裂缝内填入水泥,加水湿润,覆盖养护。

混凝土如果养护不善将会造成强度不足、产生裂缝、表面粉化;因此,正确的养护是防止混凝土表面出现裂缝的关键;必须说明的是:水是水化反应的一个反应物,没有水的存在,再高的温度也不能使胶材水化;因此提高环境温度必须与保温同步。

八、模板的湿润与拆除:

1、浇筑前湿润模板:模板吸水是产生收缩裂缝的主要因素,为了防止干燥模板从混凝土吸取水份,在混凝土浇筑前应对模板进行湿润。

2、正确掌握拆模时间,避免过早拆模,敲击过重:控制模板能否拆除的条件不是看混凝土是否凝结,而是要依据混凝土是否有能力抵抗施工时的荷载;这种荷载包括构件自重、施工人员重量、构件上堆积物、上层模板支撑物重量、拆模时产生的冲击力等。因此,拆模必须在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方可进行。

构造柱裂缝处理范文第6篇

二、墙体裂缝产生的原因:

1、地基原因引起的裂缝

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裂缝。房屋的全部荷载最终通过基础传给地基,由于应力的扩散作用,房屋地基产生不均匀沉降;地基土上层温度降到0℃以下时,上部开始冻结,下部水由于毛细管作用不断上升在冻结层中形成冰晶,体积膨胀,使土体向上隆起。

2、温度变化引起的裂缝

热胀冷缩是绝大数物体的基本物理性质。砌体也不例外。由于温度变化均匀使砌体产生不均匀收缩,或者砌体的伸缩受到不均匀的约束,温度应力超过砌体的强度而引起砌体开裂。

3、干缩裂缝

加气砼砌块、水泥砌块、水泥砖、灰砂砖等砌体材料会随着含水量的降低,而产生收缩变形。在含水率降低的过程中,如果外界环境变化而引起的水分散失过快过急时,变形将不均匀,甚至突变,这时将会引起较大的收缩变形,而引发墙体裂缝。这类变形裂缝在墙体上分布广、数量多,程度也比较严重。

4、材料原因引起的裂缝

水泥类砌块墙体存在着普遍的裂缝渗水现象,砌块的湿胀干缩尤其在外墙表现得相当明显,当砌块的干燥收缩率较大时,墙体容易产生裂缝。

5、施工原因引起的裂缝

半头砖集中砌筑或对非标准砌块随意砍凿砌筑;用不同块材混砌;使用龄期不足的砌块等;砌块上墙时含水量过大或雨期施工淋湿砌块,组砌方法不合理,未按规范规定砌筑或出现通缝,水平、竖缝厚薄不均且砂浆不饱满,砂浆和易性、保水性能差砌筑高度过大,及拉结筋留置数量不足或拉结不牢固等。在施工过程中,砌筑工人技术水平低、质量意识不高以及承包商有意偷工减料都可能导致墙体裂

缝。

6、因设计、构造产生裂缝

其因素有:承重墙体的材料设计强度不足,在荷载作用下会产生应力裂缝;后填充起围护结构的非承重墙体,在墙体过长、过高时,未采取加强构造措施,而产生裂缝;门窗洞及预留洞的四角处于应力集中区,未采取合理连接构造措施而产生裂缝。一层门窗洞口过大,在地基反力作用下,会产生窗下裂缝;墙面开槽、开洞安装管线、线盒及插座等,未提出细部处理要求,会出现裂缝;与水接触墙面未考虑防排水、泛水及滴水等构造措施,引起浆溶开裂。

7、轻质隔墙板裂缝

其因素有:板自身的质量对板裂缝的影响;配合比不合理,强度低,极易开裂;养护期不足,收缩未完成即出厂;墙板接缝处有油污,板生产时使用的废机油做脱模剂,会严重降低墙板与嵌缝砂浆之间的粘结力;墙板企口形状对开裂有一定影响,半圆弧行企口有利于消除和避免板缝的产生;墙板施工时,湿板上墙,安装后的墙板产生干燥收缩,在抗拉最薄弱环节——板与板、板与墙柱、板与梁板或房顶交接处,易产生裂缝;连续长墙安装,大开间结构的建筑,一次安装过长的墙板,由于各种收缩因素的累积产生收缩应力,造成墙板开裂;墙板开槽回填不实,填洞材料与尺寸不规范,产生内应力,易造成墙板开裂;配置胶黏剂的水泥标号与墙板缩用的水泥标号不一致,也容易在粘结处因两种水泥的缩水性能不一致而导致墙板开裂;板缝构造处处理的不合理,门窗洞口构造薄弱;墙板所采用的组合件为U型钢板片,按规程要求要有两个孔位,若按照时只钉一个孔,则会造成固定点约束能力降低,导致墙体开裂;墙板安装时,支撑在板底的木楔若没有拆除,在加板底缝隙处理不认真,会造成条板在木头支撑下产生挤压变形;安装过程中,各工种配合不密切,事后开槽、开洞,减弱墙板的刚度和整体性;板缝处未设耐碱玻纤网格布或聚酯无纺布,聚酯无纺布延伸率很高,抗裂性能突出,施工选用普通玻纤网格布,也是导致板缝开裂的原因;条板搭接处理不当;在墙体上设定浴缸或其他卫生器具的部位和管道通过立墙位置,由于条板见连接节点的粘结剂或玻纤带施工不认真,未做防水处理引起的开裂渗漏现象。

三、墙体裂缝的预防与处理措施:

1、砌体材料要求砌体材料应有产品合格证、产品性能检测报告、主要性能的进场复验报告;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规定;砌体材料的龄期

超过28天才能上墙砌筑;砌块在运输、装卸过程中严禁抛掷和倾倒。不可堆放过高和被雨淋、暴晒。

2、灌浆加固方法: 前提条件:裂缝较细、缝数量较少、裂缝已基本稳定

具体做法:用同样的材料做两个或四个试验砌体柱。分为两组,一组用压力机先压裂,再灌浆,然后对两组砌体柱做破坏试验进行对比,如灌浆补强的砌体与原砌体强度基本相同,则认为补强合格。对于宽度为3.0mm左右的裂缝可以灌实;实际裂缝宽度大于5.0mm时,可采用水泥砂浆;裂缝细小时,可采用压力灌浆。

3、墙体砌筑施工的基本要求:砌筑前,应按设计要求弹出墙的中线、边线与门窗洞位置,并应以皮数杆为标志,拉好水准线。块材砌筑时应进行预排,并适当控制每天的砌筑高度。砌体砌筑时,应严格控制水平度、平整度,并应错缝搭砌,墙体的个别部位不能满足要求时,应在灰缝中设置拉接筋或钢筋网片,不能满足搭砌长度要求的通缝不应大于2皮。砌体的灰缝应横平竖直,厚薄均匀。砌体的水平、竖向灰缝厚度宜为10mm,砌筑的水平、垂直砂浆饱满度均应≥80%.墙面抹灰应严格执行施工要求。砌体转角和交接部位应同时砌筑。对不能同时砌筑又必须留设临时间断处,应砌成斜茬。不同干密度和强度等级的砌块不应混砌,也不得和其他砖、砌块混砌。在框架结构非承重墙体施工中加气砼砌体、水泥砌块的砌体工程施工,除应符合规范GB50203-2002的基本规定外,在采用专用砂浆砌筑时,砌体含水率应小于15%,并进行干砌,对采用普通砂浆砌筑时,在控制含水率的同时,应提前一两天浇水湿润。在高温季节砌筑时,宜向砌筑面适量浇水。多水房间填充墙体底部应砌高强度砖,如灰砂砖、页岩砖、砼砖等。其高度不宜小于150mm。填充墙砌体留置的拉结钢筋位置应与砌块皮数吻合。其钢筋宜采用植筋方法固定在框架柱上。其规格、数量、间距、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填充墙与框架柱之间的缝隙应用砂浆嵌填密实。填充墙内墙砌至接近梁底时,应留一定空隙,并应至少间隔7天后,采用砌块斜砌挤紧,其倾斜度约为60度或45度,砌筑砂浆应饱满。外墙顶部应每隔1200mm设置高度不小于180mm、宽度不小于120mm的现浇混凝土块。

4、嵌补法

前提条件:裂缝较宽但数量不多 具体做法:可在裂缝相交的灰缝中,用高标号砂浆和细钢筋填缝,

也可以用块体嵌补法,即在裂缝两端及中部用钢筋混凝土楔子或扒锯加固。楔子或扒锯可与墙体等厚,或为墙体厚度的1/2或1/3。

5、增设钢拉杆法

前提条件:墙体因受水平推力,不均匀沉降,温度变化引起伸缩等原因而发生外闪,墙体产生较大裂缝或使外纵墙与内横墙拉结不良

具体做法:采用钢筋拉杆宜通长拉结,并沿墙两边设置,较长的拉杆中间应加花兰螺丝,以便拧紧拉杆,拉杆接长应采用焊接。露在墙外的拉杆或垫板螺帽,可适当做建筑处理,拉杆和垫板都要涂防锈漆。

6、增设圈梁法

前提条件:墙体开裂比较严重.为了增加房屋的整体刚性

具体做法:圈梁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截面至少120×180mm,每隔1.5—2.5m应有牛腿(或螺栓、锚固件等)伸进墙内与墙拉结好,并承受圈梁自重。浇筑圈梁时应将墙面凿毛、淋水以加强粘结。

7、轻质隔墙板裂缝处理: 控制进场材料的质量,条板要求质地均与、密实,棱角楔头完整,板面平整,纵向无扭曲等缺陷;强度低、养护期不到的不得进场,选用非废机油脱模剂的板材,或安装前及时、认真清理,尽量选用半圆弧企口形板缝的板材;施工前必须选用充分干燥的墙板。

改进施工工序,严格按下列施工工艺流程组织施工:清理基层→定位放线→配板→安装上端固定卡件→配置胶粘料→接口抹灰→立板临时固定→板缝处理及粘贴嵌缝带→安装下端固定卡件→板缝养护→装饰层施工前基层处理→设置标点(筋)→装饰粘结层→装饰基层→装饰面层→涂层。

设置钢卡板,每块墙板顶端设置两块槽钢卡板,下端设置两组四块钢卡板,在门窗洞口处设置通长槽钢固定,当水平长度大于6m时,在中间设这构造柱加固。安装墙板的U型钢板的两个孔位,若因射钉枪引力大而无法达到两个孔位同时固定,可固定一个孔位,而另一个孔位可用环氧胶泥粘结在楼板面;

对板根部处理:在条板安装完毕后,派专人进行根部检查,并待混凝土终凝以后,在拔掉木楔,填细石混凝土。

选用和墙板同标号、同品种的水泥配置粘结胶浆;板间竖向接口用低碱水泥胶结料,也可采用专用嵌缝剂,嵌缝剂应具有抗裂性,一

般需在产品中掺加抗裂纤维以增加柔韧性、提高抗裂性能;竖向板缝,要将接口胶结料挤压密实,随时捻口,墙板上下水平缝要用低碱水泥浆嵌缝并抹成八字角;在竖向板缝两侧粘贴80m嵌缝带;对条板非整块板搭接位置的处理,立板时,由于楼层高度与板长模数不相符时,允许搭接,但接缝位置应相互错开;

对于大开间的结构,安装时每隔3~5m预留一处安装缝不处理,待应力释放完毕后在处理;

做好配板和专业预埋准备工作,严禁事后剔凿开洞。配板时,不仅要考虑墙板组合的合理性,避免出现小于2/3板,同时应将水电等专业预留洞的位置在配板图上标注出来,要求小洞口应在板安装前完成,减少安装后由于开槽、管道开洞,必须待接缝砂浆强度达到100%之后方可进行。其凿洞必须用电动锯、切割机裁口,以免板面损伤太大缺口。在补洞时,严禁用水泥砂浆,需用低碱水泥拌成的C15以上细石混凝土。在补缝保证密实之后,另在其位置增贴两道玻纤带,其宽度要覆盖补洞处30mm以上并经检查合格后方可粉刷。

上一篇:工作组学习计划范文下一篇:花的寓意及使用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