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质量控制规范范文

2023-09-24

农产品质量控制规范范文第1篇

在“能打仗、打胜仗”、“强军首责”的大背景下, 对军品装备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何设计生产出满足部队需求的高质量装备是国防科研院所的首要任务。

军品质量一般可划分为设计质量、制造质量和服务质量。随着工业现代化的发展, 生产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 由生产工艺带来的质量问题概率越来越小, 反而是在产品的设计阶段中研发设计水平对产品质量的影响更大。质量二八法则认为80%的产品质量问题都可以在设计阶段进行预防和消除。作为质量控制的源头, 设计质量在整个军品的质量保障中起着关键作用。从最初的方案设计到最终产品定型, 设计工作起着基础性、决定性的作用。在后期各种问题归零工作中发现, 产品研制、批量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大量质量问题都来自于产品设计。因此, 加强军品的设计质量管理, 从根本上分析设计过程中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 掌握提高设计质量的方法, 抓住质量控制的要点, 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军品质量。

一、设计开发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 未严格落实用户对产品的质量要求

开发产品首先要充分了解用户明确的和潜在的品质需求, 产品研制总要求就是产品设计的最高纲领, 一经确定必须严格满足。但在实际产品开发过程中, 由于认识不到位, 认为主要指标满足了就可以了, 往往会出现一些次要指标不能严格满足要求的现象, 从而造成重大损失。例如某竞标产品主要战技指标全部达到设计要求, 但因为天线尺寸超过指标0.1毫米而被扣分, 最终以微弱的差距落败。随着项目竞标、产品定型等工作流程的不断完善与规范, 以前只关注主要战技指标, 忽视细节的工作态度已不能适应时代要求。

(二) 工作标准未形成完整的评价体系

工作标准有许多种, 在此重点说一下图纸归档问题。能否按时高质量的完成图纸、技术资料归档已成为科研管理过程中的一个老大难问题。虽然也对文件归档审查达标率进行考核, 但归档的质量相对不高, 如尺寸标错, 参数有误等情况时有发生, 这种情况达标率检查几乎无法发现, 设计更改单有一半以上为消除错误, 图纸能否正确归档, 已经成为要大力推进的工作之一。究其原因, 无非有些设计师认为设计可能还要更改;归档程序太复杂, 审批流程太多;更有甚者, 为应付计划考核, 随便归个图纸应付。图纸归档等相关工作没有形成完成的评价体系, 往往出现只重形式, 不重质量的现象。

(三) 科研程序未得到坚决的执行

产品的设计开发流程:项目调研-项目立项-方案设计-工程设计-样机试制-试验验证-设计改进-设计定型等过程。每个阶段应该有什么样的输入, 产生什么样的输出, 由谁去做, 按什么标准去做, 并不是每个设计师都清楚的事, 有许多流程标准, 也是不健全的, 需要尽快补充。许多设计师工作几十年也无机会经历一个项目设计开发的全过程, 认识的不到位, 就造成产品设计开发过程中程序执行的不到位, 这也是历次质量检查中出现程序缺失的主要原因之一。有的项目负责人就项目要不要做环境试验、应力筛选、产品评审等问题还要进行讨价还价。

(四) 质量问题处理重技术轻管理

许多质量问题表面是技术问题, 深层次是管理造成的。某项目天馈线密封不好导致产品淋雨试验进水, 解决起来不难, 原因却很难说清, 责任环节众说纷纭, 所有相关设计师都觉得与己无关, 究其原因, 主要是管理要求的不明确造成的。责任分析:研制合同上有淋雨要求;未将要求明确的分解到设计方案中;方案设计评审中未给出明确的评审意见;总体、分系统、工艺未在设计中明确落实防雨设计;加工制造中未执行有关工艺文件;加工制造完成后部件未经过气密检验等等。这类问题归根到底还是管理不严造成的, 解决此类质量问题从技术上并不是很困难, 技术可以归零, 但管理归零却往往很难。归根到底, 如何落实用户要求“核心是靠技术, 保证要靠管理”。

(五) 质量保证资源有待加强

要保证产品设计开发的质量, 必须保证产品开发的设计投入, 包括:人力资源、设备仪器、设计仿真、软件测评、试验条件、场地环境等。目前, 资源保障方面的主要冲突存在于人力资源与项目众多之间的矛盾, 以及软件测评无法满足设计开发的现实需求。解决第一种矛盾, 要么对项目梳理、突出重点, 要么增加人力资源。但现实是人力资源补充需要一个成长期, 难以快速见效;靠建立技术标准, 逐步实行模块化设计也是需要2~4年的时间方能初见成效, 但这是目前必须要做的事, 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六) 设计监督制约机制不健全

当前设计质量管理中最重要的薄弱环节之一是设计监督制约机制不健全。在陆军产品的设计质量管理中有六级审签、设计评审、监督和质量审核等制度, 但是没有彻底地落实到设计全过程和具体设计活动中去, 在实际工作中存在校审工作未落实, 签署走过场, 评审、复查、审核等工作流于形式的现象, 这些问题都是设计质量管理本身存在的主要问题。

(七) 设计质量策划有待加强

虽然目前大部分设计质量控制实施结合了GJB9001C标准来执行, 但关注点在质量审核, 对于质量策划的研究非常少。设计质量策划就是在设计之前开始关注设计质量, 做好策划和预防工作, 从源头上解决影响型号产品质量的潜在问题。因此对产品质量进行控制, 需要在设计初期就加强设计质量策划, 并结合GJB9001C质量标准对产品质量进行管控。

二、提升产品设计质量的对策与建议

(一) 健全设计开发质量管理制度

质量是“做”出来的, 更是管理出来的。科研管理部门要制定完善针对设计、评审、工艺、试制等各环节的管理制度, 明确责任者的责、权、利, 将工作质量、产品质量的考核纳入年薪考核, 建立量化考核标准, 并与职称评审、职务晋升进行挂钩。

(二) 规范设计开发流程

针对设计师对产品开发过程中各阶段工作要求明确的现状, 科研管理部门会同质量管理部、标准化室、信息中心等部门编制设计开发流程规范模板, 将质量工作对设计开发的要求流程化、形象化, 使其具有较强的参考性及可操作性, 让设计师明白各阶段的工作要求及工作标准, 改变重实物、轻资料文档归档的被动局面。

(三) 大力推进软件工程化

电子类产品, 软件开发工作越来越关键, 如何规范软件研制过程, 提高开发效率, 提升软件质量, 推进软件工程化是重要手段。只有深入推进软件工程化工作, 强化软件开发、优化科研体系和科研流程控制, 实施精益研发, 信息化建设, 加强配置管理和软件测试力度为切入点, 加强组织建设, 全面推进GJB5000A工作, 使软件过程规范性得到升, 为软件研发走专业化道路奠定基础, 从而提升产品质量。

(四) 加强“三化”标准体系建设

“三化”是指“通用化、系列化、模块化”, 是标准化的三种表现形式或方法, 其对提高产品设计质量和可靠性, 减少重复设计, 缩短研发周期, 快速响应客户需求具有重要意义。经过多年持续推进, 目前我所已制定了《“三化”标准管理办法》, 建立了以“产品构成→设计规范→货架产品”为主要内容的“三化”体系框架, 初步形成了货架产品1.0版本。该版本主要基于对现有成熟技术和产品的梳理, “归一化”形成货架产品, 包括设计规范、硬件模块、软件模块、通用单元电路, 涉及总体和各专业技术, 已在多个型号产品研发中得到应用并继续推广使用。通过“三化”设计理念导入和“三化”产品应用, 缩短研发周期30%以上, 解决专业部门人力资源冲突, 保证产品研制质量和进度, 特别是实物竞标产品研制。长远来讲, 以“三化”开发带动基础技术研究, 对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推动专业技术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五) 将质量要素纳入人员能力指数评价体系

能力与岗位匹配是人力资源最优化使用的结果, 能力高出岗位需求会造成不安分及心理失衡与人才浪费;能力低于岗位要求, 则会造成有失公允的用人氛围, 将会人浮于事, 也是质量工作不到位的原因之一。由人力资源部牵头对各研究部门的人员特长、能力进行调研统计分析, 制定各单位专业方向及岗位编制, 逐步实现能力与岗位、责任、薪酬的匹配, 并将质量要素纳入人员能力指数的评价体系。

三、总结

军品设计质量决定着装备整体质量, 虽然现在军品设计中还很多不足和尚待改进的地方, 通过文中提出的五个方面的改进措施, 相信军品设计质量会有较大提升, 不断满足我军装备质量要求。

摘要:本文阐述了当前军品设计质量的重要性, 指出并分析了目前产品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系统地提出了在军品设计工作中需从健全设计开发质量管理制度, 规范设计开发流程, 推动软件工程化, 加强“三化”标准体系建设, 将质量要素纳入人员能力指数评价体系等五个方面提升产品设计质量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规范管理,产品设计质量

参考文献

[1] 张陶.关于提升航天产品设计质量的思考[J].航天标准化, 2009 (3) :44.

[2] 庞玉宽, 赵德启.航天产品设计质量的系统管理[J].质量与可靠性, 1994 (2) :10.

农产品质量控制规范范文第2篇

摘要:为了能够更好的有效满足广大患者对医院护理咨询服务的各种需求,医院护理应该严格做好医院护理服务质量指标控制点的管理,保证医院护理师的服务质量。因此,本文主要就是探究了和分析医院护理服务质量综合控制情况自查小组对于促进医院消化内科医生护理服务质量控制持续改进的实际效果。探究分析建立护理质量控制自查小组促进消化内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效果。

关键词:消化内科护理;质量控制;自查小组;质量持续改进。

引言:传统的疾病护理服务观念主要是以广大疾病患者为服务中心,存在着很大的护理盲目性,我们需要彻底转变我们传统的疾病护理服务观念,做到以疾病患者群体为服务中心,护理服务工作开展是需要医护人员和疾病患者共同积极参与的,尤其是护理人员对护理工作起着主导作用。要提升护理质量,护理人员起着关键作用。

一、一般资料

我院内科消化系统内科组从收治的患者中随机抽选177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实验组91例,采用办法建立个人护理用品质量安全控制情况自查领导小组。对照组86例,采取结合常规住院护理人员管理,记录住院护理人员治疗与住院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调查,进行数据对比。

二、纳入调查标准的每名患者必备条件

所有每名患者经本次临床检查确诊后均为慢性消化系统内科常见疾病,患者及其临床家属对本次临床研究完全知情且同时签署本次知情患者同意书,在临床调查结果范围内的每名患者除患有消化系统内科常见疾病外外均没有其他严重的慢性内科疾病,如心脏病等。排除性别标准:严重的脑精神功能障碍疾病患者、严重的脑认知障碍疾病患者、嚴重的心肝肾胰腺功能不全障碍疾病患者。

三、研究方法

用于对照组患者采用一种常规综合护理方式管理。实验组负责建立内部护理产品质量风险控制专项自查领导小组。

(一)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管理。

为了帮助护理人员的提高专业技术水平,进行岗前技能培训和护理在职岗前培训十分重要。医院护理要充分掌握了解全院护理人员的实际工作情况。包括护理岗位职责、工作业务能力等,对其成员进行一系分层次的培训,并且研究制定实施相应的护理培训实施方案与确定培训任务目标,注重加强护理人员质量风险管理防范工作意识、护理人员质量风险控制管理意识、专业技能的综合培训与强化提升,保证护理培训班的效果。

(二)研究成立工作指导委员会。

为了切实做好日常护理工作质量风险控制,自查领导小组还根据需要组织成立护理指导委员会,对全体护理人员的日常健康护理业务工作与理论学习进展情况及时进行检查监督,并且定期组织进行护理工作进展情况汇报与学习总结,分析目前存在的护理问题,找出这些问题存在原因,制定具有针对性护理对策,以便及时改进的并保证日常护理工作质量。

(三)质量安全控制。

建立专业护理服务质量危害控制风险自查小组初期,需要小组委员会对小组活动情况进行自我监督和组织指导,随着监督管理的不断推进,小组全体成员们也需要自身学习掌握一套相应的护理质量风险控制与监督管理工作方式等并做好自我监督约束。同时充分深入了解自身工作职责,合理安排各项工作开展任务,提高专项自查领导小组的各项工作任务质量。更要及时反馈,反馈控制是一-种承前启后的控制,它是对护理系统进行循环、控制的联络点。自查小组应定期对工作质量进行评价,找出存在问题及偏差,同时要及时将评价结果反馈,为加强科室质量管理,改进工作指明方向。进行反馈控制要抓住三个要素:一是结果要准;二是信息要灵;三是反馈要及时,因为有效的控制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

四、建立护理质量控制自查小组的意义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人们的日常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生活中的压力逐渐变大,饮食不符合规律等等都使得消化系统的各种疾病越来越普遍。消化内科临床是专门研究和将食管、胃、小肠、大肠、肝、胆及肝和胰腺等内科疾病消化为主要研究内容的国家临床三级重点学科。目前肠胃消化系统性疾病在目前我国已经是临床发病率比较高的一种疾病之一,严重直接影响到了人们的正常身体健康和人们日常生活:在我国临床上用于消化系统内科的这种疾病往往疼痛感明显,病程较长,病情容易出现反复。由于这些同类疾病的患者护理治疗特殊性以及对这些同类疾病治疗患者护理缺乏全面的这些疾病护理认识,在这些疾病护理治疗以及后期的这些疾病患者护理诊断治疗工作过程中这些疾病护理患者容易就诊并会逐渐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研究表明心理因素与消化系统疾病有相互作用,会导致不良的愈后,。而随着我院医疗服务水平的不断逐步提高,患者对医院护理咨询服务的素质要求也在不断得到提高。因此北京消化内科医院作为疾病临床中一个非常极为重要的治疗科室,对其在前期治疗以及后期的治疗护理方法研究,提升后期护理服务质量上都是非常重要的。

消化内科护理质控自查小组的建立参与到管理中去,成为管理团队中的基本,争取把不良事件消除在萌芽状态更有对科室的质量管理至关重要,且效果显著。人人必须参与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最重要和效地就是确保了个人护理安全。它大大强化和有效激发了医院护理人员的人我自律意有效的方法是自我管控,从不同的护理视角进行评价,有利于医院护理服务质量的可持续改进,规范了医院护理服务行为和医疗服务管理流程,保障医院护理服务质量,树立\"零缺陷管理\"的护理质量。成立质控问题自查领导小组后,促进了医院护理服务质量的不断持续提升改善和意识,发现护理问题及时进行护理根本原因调查分析和现场及时反复进行检查整理,提高了医院患者护理满意度。

结语:护士主动接受管理,积极别细微环节进行现场管理和改进、督导。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依照质控标准,结合本科室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质控。以便及时发现工作中的问题,及时改进,持续提高护理质量。做好科室护理人员的相关培训,针对薄弱环节,做好重点督促检查工作。学习医院有关手术室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

参考文献:

[1]钱爱娟.质控自查小组在消化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8,26(23):166-168.

[2]马佩佩,陈飞,张绪东.护理质量控制自查小组在消化内科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8,26(23):168-169.

农产品质量控制规范范文第3篇

摘要:伴随着社会经济体系架构改革的深入发展,我国机械制作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企业管理内容也日趋复杂,这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企业管理难度。企业质量控制与管理工作作为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应不断进行完善与升级,以全面提升企业管理质量。本文立足机械制造企业开展质量控制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提高企业质量控制与管理水平做出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机械制作企业;质量控制与管理

质量控制主要是企业为达到和保持质量而开展控制活动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技巧的综合。在经济体系架构逐步完善与建立的大环境背景下,企业应进行制度的改革推进,对质量控制与管理进行完善与升级,以促进企业长久、健康发展。然而,部分机械制制造企业在开展质量控制与管理实际的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并逐渐演变成为了制约企业发展的一大瓶颈。新时期下,企业应从实际情况出发,找出质量控制与管理存在的问题,加强质量控制与管理,提高企业经营管理能力,增强企业的市场核心竞争力,以全面建立现代型企业。本文就机械制造企业质量控制与管理展开分析。

1.国内机械制造企业质量控制与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对质量管理的认识不到位

环保机械制造品的质量控制主要是为了向客户提供高质的产品,满足客户的需要,提高客户的体验感受。所以需要企业从提高产品质量出发,对管理技术、管理方法以及人员调动等相关因素进行统一整合,以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体系。然而,我国部分环保机械制造企业由于缺乏时代观念,对质量管理的认识不到位,依旧在沿用传统的管理手段,以产量带动发展,忽视了客户对产品的满意度及要求。

1.2管理缺乏執行力

据相关调查研究发现,国内的环保机械制作企业基本都在使用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系统,但是真正通过质量认证的却为数不多,只占据了当中的20%左右,大部分机械制造企业的质量控制体系中的质量测量手段与国外环保机械制造企业存在一定的差距,企业负责部门对于质量控制工作的实施仍旧在沿用传统标准,尚未取得质的突破。

1.3高素质人才的流失

机械制造企业的管理是一个技术难度大、过程复杂,周期长的工程。所以在质量控制与管理方面对技术要求也是非常高的,因为不仅涉及到管理还有涉及到产品设计、制造、产品调整等方面工作。所以质量管理工作人员不仅要具备非常熟练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而且还要对机械制造也非常熟悉。如果对某一个工作流程和环节不熟悉,都会对企业的质量控制与管理工作造成很大的影响。

2.机械制造企业质量控制管理的几点可行性做法

2.1 强化工作人员管理意识,严格执行管理规范

工作人员是进行质量控制和管理工作的核心和关键,他们管理意识的强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整个管理体系的质量。如果工作人员自身缺乏管理意识,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不遵循管理规范,那么极有可能会引发质量管理工作出现误差,进而造成严重后果。因此,强化相关工作人员管理意识和培训,增强他们执行质量管理工作的规范性,提高管理技能,对于提高质量控制和管理水平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2.2更新观念,加强质量控制与管理一体化建设

首先,要选用开放性和可行性的管理手段,促进质量控制管理理念向着智能化、可视化、网络化发展,广泛的应用到我企内部管理体系中。其次质量控制与管理一体化手段要达到人性化发展水平,能根据管理环境的状态,使管理措施能自动适应环境并以最优的状态工作,同时能快速地对所采集的信息进行自动分析,调整工作;加强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管理,确保企业质量管理工作的持续运行,并为企业质量控制和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提供完善保障。提高企业质量控制与管理的可行性,做好企业内部管理工作,推动我国环保制造事业的发展。

2.3全面落实并完善质量控制管理

第一,细致分解各项指标,为质量控制体系的完善提供数据支持。总体上来说,质量控制与管理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四大方面的内容:数据采集、数据记录与存储、工序质量控制与监测、数据质量管理统计分析。故此,企业在制定产品零部件的标准时应参照附属产品的属性表,深入分析各个产品零部件的属性、种类和质量数据信息;其次还要针对机械设备的类型、特色属性等拟定参考表格,为质量检验员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一套完整的,包含有检验合格率、质量合格系数、工序完成程度的数据记录系统在质量控制管理体系中也是必不可缺的。

第二,健全管理网络,为质量控制管理提供技术支持。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无论是计算机系统还是计算机产品生产设备都得到了大幅度改良,只有紧抓时代脉搏,跟上时代发展步伐,引进高科技软件技术、仪器设备的应用,才能从根本上实现质量控制管理工作的转化,实现管理的现代化,提高质量控制水平,继而保证产品质量,确保企业得以长久稳定、健康发展。

2.4提高工作人员专业素质

机械制造企业质量控制与管理是一项复杂的、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在实施具体工作的过程中各项工作最终都要通过工作人员来落实。工作人员不足、专业技术不强都会影响到控制管理的具体效果。所以,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业务能力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定期对相关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不断提高质量控制管理专业知识;二是,和同行和兄弟单位之间加强交流,相互之间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三是,在实际工作中以老带新,在工作中不断积累预算经验。

3.结语

综上所述,现代管理环境下我国环保机械制造业要想建立起完善的质量控制和管理体系,就必须从企业实际出发,与时俱进,树立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管理理念,狠抓质量控制与管理的战略性对策,进一步优化质量管理流程,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为客户提供满意的产品和服务,从而促进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覃登攀.我国机械制造企业质量控制与管理方法研究[J].产品与科技论坛,2012年05期.

[2]周国虎.浅析机械制造企业安全生产如何实现规范化[J].企业技术开发,2012年14期.

[3]耿卫红.论现场质量管理与控制[J].现代物业(上旬刊),2011年11期.

农产品质量控制规范范文第4篇

一、电子产品质量检测要求指标

无论任何电子产品, 核心组件都是电子元器件、各种电路, 比如说集成电路、集成芯片等, 运行时需要通电。在目前, 以计算机为代表的电子产品发展如火如荼。为提高电子产品的性能安全以及用户体验, 电子产品质量检测指标包括:

第一, 功能满足用户需求。在开发出新式电子产品之后, 厂商有必要对功能予以检测, 确保产品达到消费者的要求, 确保上市推广之后能够得到目标消费群体的喜爱。这是因为, 电子产品研发和制作是立足于对象客户需求的。因而, 在进行相关工艺之前, 需要调查目标群体的产品需求, 分析市场定位, 以确定蕴含功能, 并分析同类型电子产品, 以期制作出独具匠心的产品。

第二, 散热要求。电子产品是以电能为驱动载体的, 各种功能实现赖以电子元器件。然而, 依据电热定律, 随着通电时间变长, 器件温度将会上升。在此之下, 不仅客户将会产生烦躁心理, 而且也会降低产品的运行效率, 影响功能实现。因而, 厂商需要严加控制, 通过使用电阻更低的材料降低电热, 或者使用水散热等新型散热方式。

第三, 防震防摔性强。在用户使用期间, 电子产品难免会从高处摔下。倘若器件内部结构松散, 元器件镶嵌不够紧密, 电子产品将会出现龟裂, 甚至破损, 大幅降低产品效益。因而, 需要完善产品内部结构设计, 使用防震防摔材料, 并且加固电子元器件内部镶嵌[1]。另外, 电子产品在出厂销售之前, 需要进行防震抗摔检测, 以可能面临的震摔威胁为标准进行试验, 在确保性能较强之后再出厂。

第四, 与软件性能的高契合度。在出厂之后, 电子产品并不是以裸机的方式运行, 会承载各种软件, 以丰富产品功能。为提供客户更多使用快感, 电子硬件需要尽可能承载软件。因而, 厂商在检测期间, 需要考量产品电压安全、芯片计算、电路承载等指标, 确保产品能够承载更多软件, 并且不会产生崩溃。

二、电子产品质量检测方法

(一) 产品功能测试

在目前, 电子产品主要通过承载软件来实现多功能, 最为典型的代表就是播放音频、文字编辑、语音聊天等, 涉及到电子产品的声音播放、图片显示、开机自检、电源稳定等多个方面:其一, 声音播放。为确保播放音乐、视频期间, 产品声音大小适中, 调配自由并且不会出现卡音等不良现象, 需要进行声音测试;其二, 图片显示。电子产品显示屏在进行功能测试期间, 黑白点、视频卡带等现象要尽可能的少;其三, 开机自检。在通电之后, 需要确保POST正常运作, 并且能够及时反馈中央处理器CPU、内存RAM等元器件运行信息, 能够对用户手动调整予以回应;其四, 电源稳定。该检测项目在于电子产品电量反应状况, 以及充电速度和充电稳定。

(二) 产品可靠性测试

电子产品功能不仅需要多样化, 而且还需要确保可靠性。在电子质检中, 可靠性测试非常重要, 主要考核产品能够在多种环境、条件之下运作正常, 相应功能无误发挥。可靠性测试有:其一, 环境测试。尝试在高温、潮湿、高压等较为苛刻环境之下, 对产品进行性能检验;其二, 使用寿命检测。电子产品使用寿命是重要指标, 需要对产品进行老化试验, 测量功能效益最大化的时期;其三, 防破坏性检测。测试产品在摔打、掉落、脚踩等意外性破坏下, 性能变化状况。若产品无法通过, 则需要撤回予以调整;其四, 电能指标测试。在这一方面, 检测主要包括产品电量反应、充电状况, 以及静电测试等。

三、电子产品质量控制的途径

(一) 精细化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

为确保质量检验报错较少, 为用户提供多功能、高体验的电子产品, 厂商在研发和制作期间, 需要重视过程, 做到精细化处理。不仅需要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器件运行准则筛选各种材料, 而且落实追责制度, 确保产品产出质量[2]。

(二) 制定电子产品质检标准和细则

在产品产出之后, 厂商需要在了解产品功能定位、用户需求之下制定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质检标准, 并且通过规范细则予以细化, 仔细规定检验项目、实现方式、检查指标、现象说明等事宜, 确保质检能够反映待检产品的质量。

(三) 强化产品质量检验

在制定相关准则之后, 就可以进行质量检测。这一工作不仅需要做到全面覆盖, 对整个机队进行检查, 并且要按照规定进行各项实验, 记载检测项目相关信息, 抽出不符合规定的电子产品, 载入异常现象、初步分析等资料, 以供其他部门处理。另外, 在质检全部完成之后, 相关人员还需要完善工作总结, 以期为下一批产品制作、产品质检提供借鉴。

四、小结

在电子产品纵横天下的今天, 为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也更是为了促进电子行业的发展, 我们需要对电子质检予以重视, 找出问题并加以解决, 为提供更好的电子服务而奋斗!

摘要:本研究以电子产品检测以及质量控制为研究视角, 对电子产品质检的具体指标, 电子产品质检的方法, 以及电子产品质量控制作出探讨, 旨在为强化电子产品质量安全提供贡献。

关键词:电子产品,质量检测,质量控制

参考文献

[1] 黄铖.电子产品质量检测分析[J].科技风. 2016 (9) :79-80.

农产品质量控制规范范文第5篇

1.1 永久变形 (车辙)

永久变形由不再在原先设计位置的横截面来表征。它代表由每一次加载所形成的小的不可恢复变形的累计, 因而被称为“永久”变形。轮迹车辙是永久变形最普遍的形式。

车辙的来源可能很多, 如水损害、磨耗、交通超载等, 但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种情况, 作用于沥青层下的土基 (或垫层或基层) 的重复应力太多, 土基无法承受而引起车辙。虽然刚度较大的铺筑材料将部分减小这种类型的车辙, 但通常将其考虑为结构问题, 而不是材料问题, 本质上是路面强度或厚度不足, 不能将作用力减小到容许水平所致。也可能因水分的侵入使路面层变弱所引起。目前最为关注的车辙类型是沥青层中的变形。这类车辙是因沥青混合料抗剪强度不足, 不能抵抗重复重载的作用所致。这种车辙可能在沥青面层中形成, 或表现在表面的车辙可能因软弱的下承层沥青层引起。不稳定混合料的车辙一般都在夏季较高的路面温度下形成。以目前高速公路的路面设计型式来看, 发生车辙的原因大都为后者。

1.2 疲劳开裂

当作用荷栽超过沥青材料引起裂缝出现的界限时, 在沥青路面中便出现疲劳开裂。疲劳开裂的早期是在轮迹带上出现断续的纵向裂缝。疲劳开裂是逐渐发展的, 在某点初始裂缝会愈合, 并引起更多裂缝的产生。疲劳开裂的晚期就是龟裂, 随之形成坑洞。

疲劳开裂通常是由同时出现的多种因素造成的, 重荷载的重复作用、大的弯沉、排水不良、铺筑质量差、设计不安全等等。

1.3 低温开裂

低温开裂是不利的气候条件引起的, 表现为按一定间距出现的横向裂纹。

低温开裂因沥青面层在寒冷气候发生收缩而形成。路面收缩时, 在层中引起拉应力, 沿路面某点拉应力超过其抗拉强度, 则沥青层开裂。

沥青在低温开裂方面起到关键作用。硬沥青比软沥青更容易形成低温开裂, 沥青老化、路面空隙率过大都是导致低温开裂的原因。当车轮作用于路面时, 有两种主要的应力传至沥青混凝土:沥青层中的垂直压应力和沥青层底部的水平拉应力, 这是沥青混合料设计时必须充分考虑如何解决的问题。

2 合格的原材料是保证沥青路面内在质量的首要条件

通过常见病害型式的原因分析, 我们了解到原材料质量是是路面施工准备阶段及施工过程中的核心, 是沥青混凝土质量的保证。

2.1 沥青

沥青作为沥青混合料中唯一的胶结料, 其质量是沥青混凝土内在品质的重要保证。一般, 工地试验室只对沥青三大指标 (针入度、延度、软化点) 进行检测。

沥青薄膜加热试验也是反映沥青质量的重要指标, 其延度指标常常难以达到规范要求。薄膜加热 (163℃) 后延度的不足说明沥青在高温后出现老化现象, 而沥青混凝土必须在高温加热后施工。因此, 应对对薄膜加热试验进行抽检。

2.1.1 Super pave的沥青理论

Super pave (Superior Performing Asphalt Pavements高性能沥青路面) 是SHRP (美国公路战略研究项目) 沥青研究的成果, Super pave体系包括性能基础上的沥青材料特性与设计环境条件, 通过控制车辙、低温开裂和疲劳开裂来改善性能。

Super pave认为沥青有三个最为重要的特性:温度敏感性、粘弹性和老化。沥青在不同温度、不同加载速率和不同老化阶段的特性, 决定了它作为路面体系胶结料的行为能力。其沥青规范模拟沥青寿命期的三个重要阶段:用原样沥青进行的试验, 代表运输、储存的第一阶段;旋转薄膜烘箱老化的沥青反映在拌和、混合料运输、摊铺时的沥青老化;第三阶段用压力老化箱模拟沥青的长期老化。

Super pave的沥青规范取代了在固定温度进行试验而改变规定值的方法, 而采用规定值不变, 用于获得此规定值是试验温度变化的做法。提出了一个按照路用性能分级 (PG分级) 的沥青结合料规范, 直接采用设计使用温度表示适用范围。设计最高温度为7d最高平均路面温度, 设计最低温度为年极端最低温度。它采用三种样品: (1) 原样沥青; (2) 旋转薄膜加热后的残留沥青; (3) 旋转薄膜加热后又经PAV (压力老化箱) 老化的残留沥青, 评估各种路用性能指标, 包括高温抗永久变形、低温抗开裂、抗疲劳荷载能力、抗老化性能、施工安全性能等。目前交通部的沥青技术要求所提出的指标与Super pave的PG分级有很好的相关性。

2.2 集料

2.2.1 常见质量问题

沥青路面用集料规格比较统一, 分别以16mm、4.7 5 m m、2.3 6 m m为分割点进行生产。但受生产能力、轧石设备、料源材质及料场管理方面的影响, 造成粗细集料针片状、水锈石含量和粉尘含量等经常超标。

料源的材质是造成针片状含量与水锈石、方解石含量超标主要原因, 因经年地壳变化, 造成山体形成多个阶理层, 其中板岩是造成针片状的元凶, 它脆性较大, 一经挤压即成片状断裂形成针片状;产量过高也是造成针片状的原因之一, 厂家在供货紧张期靠提高产量以确保供货合同要求, 直接影响到集料质量;而山体中长期与土壤接触的岩石即变成了水锈石, 水锈石表面呈酸性, 与沥青的粘附性极差。

粉尘含量的多少主要取决于轧石机的除尘能力, 料厂二次污染也是影响粉尘含量的主要因素, 同时反复倒运集料也使粉尘含量增加。

级配波动较大也是常见的问题, 轧石机筛网的设置、筛网的磨损、产量的变化, 都会造成集料的级配波动, 给混合料整体级配控制加大了难度。特别是对于扩宽改建项目的路面施工, 因施工层次的反复变化对拌和产品稳定性的影响很大, 更应高度重视进场材料的级配波动。

2.2.2 解决方法

派人驻厂, 对面层集料进行源头管理。监督厂家必须在指定的塘口开采毛石, 同时加大毛石的分拣力度, 不得将板岩、水锈石、方解石及含有泥块的毛石放入轧石机。要求厂家对各类集料分仓堆放, 特别要求对成品料进行覆盖, 以减少二次污染的机率。

要求厂家更新轧石工艺。沥青面层石料厂家一般采用三级轧石工艺, 即一级鄂式、二级圆椎破、三级反击破, 出品的集料受原石材质的影响较大。为顺应市场需要, 部分厂家对原有设备进行了改良, 增加了第四级冲击破, 集料的针片状指标均能控制在10%以内, 同时优化了整体石料的形状 (立方形) 。

对集料进行到场验收制, 按照规定的频率对进场集料进行检测, 特别是针片状含量、粉尘含量、与沥青的粘附性等易超标的检测项目。

提前对加工筛网进行规定, 同时明确加工集料的单孔级配波动要求, 对超出范围的集料拒绝收验。

对进场集料进行定额管理, 定期核对进场材料总量与报验数量是否一致, 避免少检、漏检。

需要重复的是:我们应该像重视沥青质量一样重视占混合料总量90%以上的粗细集料质量。

2.3 填料

矿粉是成型混合料强度的保证, 由石灰岩石料加工而成, 应达到规定的级配标准, 并满足亲水系数、加热稳定性等条件。要重点提出的是, 用于SMA混合料的矿粉应提高0.075mm通过率 (建议大于90%) , 以满足整体级配需要, 并能够提高路面渗水合格率。

2.4 外加材料

(1) 抗剥离剂。添加抗剥落剂能改善和提高沥青混合料抗水损害能力, 但抗剥落剂 (液体或石灰、水泥添加剂) 对集料、沥青有选择性, 不能轻易得出某种抗剥落剂好或是不好的结论, 需要通过周密的试验设计来进行筛选。另外, 抗剥离剂的添加应配备相配套的强制式搅拌设备, 并作为重点控制工序。

(2) 路用纤维。纤维材料在SMA混合料中起到稳定、吸油、加筋和提高粘结力的作用, 同时对混合料的充分均匀拌和至关重要。此类材料必须严格按规定厂家采购并按频率检验。目前, 不同类型的纤维材料还广泛的用于中下面层施工中, 以提高混合料抗车辙能力。

(3) 抗剥离剂、纤维素均属于外委试验项目, 工地试验室无法自行进行试验, 但在施工过程中, 必须保持洁净、干燥, 应设专门的料库存放, 现场使用必须垒高台并加盖防雨蓬。

3 合理的配合比是保证沥青路面内在质量的必要条件

沥青面层最佳油石比的选定是保证沥青混凝土路面质量的重要一环。油量过高或过低都将影响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与此同时, 良好的矿料合成级配也是配合比设计的重要内容, 不仅要满足规范要求, 同时要有利于正常施工的需要。这些都是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过程中必须合理安排的问题。

3.1 目标配合比设计

集料级配组成设计:取足够数量的具有代表性的沥青及矿料进行各项指标的检测, 并对集料及填料进行级配筛分, 根据沥青混合料的类型所要求的级配范围选择矿料的配比。级配合成应注意0.075mm、2.36mm、4.75mm、公称粒径等筛孔的通过量, 合成级配曲线是一条圆滑的曲线, 切忌在设计曲线上有较多的拐点。

马歇尔试验:以估计沥青用量为中值, 按0.5%间隔变化, 取五个点不同的沥青用量, 用小型拌和机与矿料拌和, 进行马歇尔试验, 测定试件的密度。计算空隙率、沥青饱和度、矿料间隙率、稳定度、流值等物理力学指标。

最佳油石比的确定:根据马歇尔试验及计算结果, 分别绘出毛体积率密度、饱和度、稳定度、空隙率、流值与沥青用量的关系曲线, 根据公路等级、天气情况及经验等确定出最佳油石比。

根据最佳油石比制作马歇尔试件, 进行48h浸水试验, 得出残留稳定度值。

3.2 生产配合比设计

根据确定的冷料比, 所用的矿料经烘干加热进入热料仓进行二次筛分。对热料仓内矿料进行筛分及其他物理指标的检测, 根据各仓筛分结果, 结合目标配合比确定出的矿料级配曲线, 计算出各热仓料的配比。按所确定的集料级配和目标配合比确定的最佳油石比±0.3%进行马歇尔试验, 各项指标均应符合“指导意见”的要求。若某个指标不符合, 则补做增减油石比范围进行马歇尔试验。

在生产配合比阶段, 要注意的是拌和楼热料仓筛网尺寸的配置要与实际施工相匹配。热料仓设置要与冷料基本一致, 否则, 在实际施工中会由于集料离析等原因造成某个仓溢料或等料现象, 从而影响生产进度, 同时也造成一定的浪费。

3.3 生产配合比验证 (试拌)

通过生产配合比确定的热料仓配比及最佳油石比进行沥青混合料生产。在生产时, 一般前3盘料废弃, 取最后1~2盘料进行沥青含量、马歇尔及浸水马歇尔试验, 检测混合料各项指标是否满足施工技术规范及指导意见要求。在验证阶段, 要确定出冷料转速比与热料仓配比相对应, 同时确定出拌和数量、拌和速度、拌和温度等参数, 然后就可进入试铺阶段。

4 拌和过程控制

4.1 除尘

为保证沥青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沥青拌和站必须配备良好的除尘装置。间歇式沥青拌和站均配备一级 (旋风式) 与二级 (布袋式) 除尘装置。因集料废弃粉尘亲水系数指标远远小于规范要求, 虽级配能够满足矿粉的级配要求, 但其, 粉尘中含有泥土、杂质, 对成型混合料的强度、粘结力产生不可估量的不良影响, 所以拌和楼排出的废粉一律不得二次利用。

针对各类型沥青混凝土的级配要求, 新鲜矿粉添加量一般不小于混合料级配中0.075mm通过率要求的80%, 以保证拌和站按要求进行除尘。

4.2 拌和温度

拌和温度的控制对沥青混合料的内在质量及摊铺碾压至关重要。各类型混合料根据沥青的性质规定了不同的温度要求。温度过高, 沥青会因老化而失去胶结作用;温度过低会造成拌和不均匀, 摊铺碾压温度不足致使路面空隙率过大 (压实度不合格) 等现象。

4.3 拌和时间

拌和站拌和时间的设置主要取决于拌锅的搅拌能力及生产能力。

拌和时间分干拌时间 (集料称料及拌和) 与湿拌时间 (沥青、矿粉与集料拌和) , 以此称为一个循环。

最佳拌和时间根据试拌来确定, 以沥青完全裹覆集料且混合料色泽一致为宜, 一般一个循环需要约一分钟, 其中湿拌需要30s~40s。

施工过程应严格控制拌和时间, 禁止因赶抢进度擅自减少拌和时间, 避免因拌和时间不足造成花白料、粗细料离析等现象。

4.4 产量

间歇式沥青拌和站的实际产量不超过额定产量的80%, 长时间高产量生产, 会造成骨料过筛率严重降低, 混合料偏细, 粉尘含量超标, 空隙率变小等, 最终导致路面孔隙率过小。因此, 降低拌和站产量无疑是解决问题的最直接方法。

在矿粉添加量一定的情况下, 降低产量是提高除尘效果的最有效方法。正常施工时产量达到额定产量的60%最为理想, 最好不超过70%, 能保证混合料质量的稳定性。产量也不宜过低, 过低的产量会致使混合料的拌和温度失控。

实践证明, 在降低拌和站产量后, 混合料各项指标均满足设计要求, 虽然仍存在一定的波动, 但已在可控范围内。

5 结语

综上所述, 沥青混合料的控制必须从施工准备阶段开始, 并贯穿整个拌和过程, 因此我们提出:沥青材料的质量是保证沥青混合料整体质量的前提, 是质量成败的决定性因素。我们要像重视沥青质量一样重视占混合料总量90%以上的粗细集料质量。合理的配合比是保证沥青路面内在质量的必要条件。严格的拌和控制是混合料整体质量的有力保证。维持稳定的料源、规范的拌和是控制的难点, 也是必须严格掌控的重点。

沥青混合料产品的质量必须依靠严谨、科学的预控措施来保证, 只有具备优质的筑路材料、精良的拌和与摊铺机械、科学严谨的施工安排, 才能建设优良的沥青混凝土路面。

摘要:分析了沥青混凝土路面常见病害及病害产生的原因, 并从原材料、配合比和施工拌和控制等方面阐述了沥青混合料产品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与方法。提出合格的原材料、合理的配合比、严格的施工过程控制是沥青混合料内在质量的必要条件, 并列举部分常见问题的分析处理方法。

关键词:沥青混合料,原材料,配合比,拌和

参考文献

农产品质量控制规范范文第6篇

焊接质量控制系统包括材料控制、焊接工艺、现场焊接质量控制等环节。本文根据企业的生产实践,阐述压力容器焊接质量控制要点。

1 及时学习国家的法令、法规及相关标准,认真贯彻执行

压力容器因其产品的特殊性而受到国家法律、法规的约束。国家颁布有相应的法令、法规及标准,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及近期颁布的TSG21-2016《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需强制执行。压力容器制造单位应及时收集此类资料,认真学习研究,把法令、法规及标准中相应的内容融入自己的焊接质量控制系统中,坚决执行。

2 材料的管理

压力容器用材料包括产品本身所用的材料和焊接用材料两大类,产品本身所用的材料主要有板材、管材、型材、锻件及铸件等,焊接材料包括焊条、焊丝、焊剂、钢带、气体、电极和衬垫等。压力容器用材料在制造过程中应控制订货、验收、保管、发放及使用等环节。

购买的材料必须具有内容齐全、清晰的质量证明书及有效复印件,经材料系统负责人、材料保管员、材料检验员审查合格后与检验合格的材料一起入库,建立入库台帐。当需要进行材料复验时,由材料系统负责人组织复验。材料保管员依据材料系统负责人确认的入库通知单验收入库,并根据已确认的材检号在材料上按规定进行标记,由材料检验员进行确认。材料质量证明书或有效复印件由材料系统负责人保管。

3 焊接工艺

1焊接工艺评定。2产品焊接工艺编制。焊接工艺是现场组焊压力容器的焊接技术文件,一般焊接工艺分《压力容器焊接工艺指令卡》和《压力容器焊接工艺卡》两部分。工艺编制的内容有:焊接方法;焊接材料;焊接顺序及焊接工艺参数。

4 现场焊接质量控制

(1)现场焊接从焊接坡口制备、焊件组对、预热、焊接、焊后热处理、焊缝返修、焊接过程追踪几个方面来对焊接质量进行控制。1焊接坡口制备;2焊件组对;3预热;4焊接。

(1)焊接工艺评定的可靠性及工艺制订的科学性,都必须通过焊接施工来实现,故施工时要执行工艺,主要体现在:1必须使用焊接工艺中指定焊材的型号、规格,焊材的使用按焊材管理制度执行。2焊接参数要参照工艺来调节,包括焊接电流、焊接电压、焊接速度、焊接层数等。

(3)焊后热处理焊后热处理指最终焊后热处理,焊后热处理是否需要进行,应视焊件的材质、厚度和焊接性能而定,通常图纸对此及要求都已作出规定。焊后热处理应在焊接工作全部结束并检验合格后,水压试验前进行。通过焊后热处理,可以改善焊接接头的组织和性能或消除残余应力。其过程是,将焊件均匀加热到金属相变点以下足够高的温度,并保持一定的时间,然后再以一定的速度均匀冷却。热处理装置(炉)应配有自动记录曲线的测温仪表。

(4)焊缝返修经无损检测所发现焊缝内部有超标缺陷,应对此焊缝的相应部位进行返修。生产部门接到《焊缝返修通知单》后,分析超标缺陷产生的原因,提出改进措施,按评定焊接工艺,编制《焊缝返修焊接工艺卡》。焊缝同一部位返修次数不宜超过两次。返修合格后的焊缝应填写《返修施焊及焊缝外观检查记录》,返修记录和外观质量应得到检验员认可,返修的次数、部位和无损探伤结果等,应记入压力容器质量证明书中。

(5)焊接过程追踪焊接完毕,应根据焊缝接点结构图对焊缝的编号就每道焊缝由施焊焊工填写《施焊及焊缝外观检查记录》,包括容器编号、焊缝编号、焊接方法、焊接层数、焊接材料牌号及规格、焊接电流、焊接电压、焊接速度、施焊焊工编号、施焊日期等。

压力容器主要受压元件焊缝附近50mm处指定部位,应打上焊工代号钢印,并把焊工代号钢印汇总,填入《焊缝钢印分布图》中,以便对焊工的持证情况进行检查。

5 焊接检验

检验工作在整个焊接过程中起着“把关”的作用。焊接检验主要有以下方面。

(1)焊接前1焊接材料的管理;2焊接设备、仪表;3焊接坡口、接头装配及清理;4焊工资格;5焊接工艺评定及工艺文件。

(2)施焊过程中1焊接规范参数;2执行焊接工艺情况;3执行技术标准情况;4执行图样规定情况。

(3)焊后1施焊记录;2焊缝外观及尺寸;3焊后热处理;4无损检测;5压力试验;6出厂前的终检。

6 结语

总之,焊缝质量关乎整个压力容器的制造质量,通过认真执行《压力容器制造质量保证体系》,再加上上述环节层层把关,产品质量就一定能够得到很好的控制。

摘要:本文从压力容器的焊接质量控制系统中的材料管理、焊接工艺、现场焊接质量过程控制等方面,阐述压力容器制造过程中焊接质量控制的要点,保证压力容器产品的焊接质量。

关键词:压力容器,焊接质量,控制

参考文献

上一篇:coco奶茶营销策划方案范文下一篇:企业对学生情况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