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教育事业发展取得范文

2024-04-03

推动教育事业发展取得范文第1篇

一、档案法制化管理的作用

(一) 高校的档案法制化管理可以确保高校决策方向的正确性。

高校的正确决策对高校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可以促进高校进行有序的教学、科研和管理。只有加强对高校档案法制化管理, 才能够给高校的运行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 确保政策的正确性。同时有利于高校领导对档案管理情况进行准确地把握, 对提高高校档案管理效率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 高校的档案法制化管理是实现高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高校档案管理实现法制化, 为实现高校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高校档案法制化管理是依法治国方略在档案事业上的具体实施, 依法治档能够确保高校教学、管理等秩序的有序化, 确保高校的正常运行, 为高校档案管理提供可靠的依据。

二、高校档案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一) 高校档案管理体系存在的不足。

高校档案管理体系能确保档案管理的有效性, 但是现有很多高校没有设置独立的档案管理部门, 档案管理比较混乱, 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档案的分级化管理。档案管理体系不完善, 管理网络不健全, 管理制度没有落实, 同时没有建立有效的档案管理评价机制, 档案管理和控制具有不彻底性。

(二) 高校没有树立法制化的档案管理意识。

很多高校对档案的管理内容不重视, 档案管理意识淡薄, 没有采取有效的手段进行档案管理, 没有根据高校的实际情况对档案进行跟踪, 缺乏法制化的管理理念。同时高校档案管理人员法律意识淡薄, 高校也没有制定相关的法制化制度对档案管理人员的行为进行约束和考核。

(三) 档案管理人员没有更新自身的思想观念。

在档案管理过程中, 管理人员没有及时更新档案管理的知识储备, 没有根据社会的发展改变档案管理的思想意识。档案管理人员仍保持着传统的档案管理观念, 档案管理理念与不能适应现今社会经济的发展, 档案管理呈现出一定的被动性。

(四) 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

档案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有待于完善。目前很多档案管理人员的知识面窄, 仅仅是对档案管理知识略知一二, 在进行档案管理时, 没有融入其他学科知识, 尤其不能运用法律知识实现对档案的管理, 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还跟不上时代的步伐。

三、依法治档, 促进高校档案事业发展的措施

(一) 在高校内完善档案工作相关制度, 促进档案管理的监督与指导, 从而实现档案规范化管理。

在高校档案管理中, 要充分落实十八大依法治国理念, 实现依法治档。高校应该运用和完善《档案法》等法律规章对档案管理工作加以约束, 将档案管理工作纳入到高校日常管理工作中, 将档案管理制度纳入到高校的管理制度中。

(二) 完善高校档案业务的规范化管理, 运用法律进行高标准的约束。

在高校档案管理中, 应该严格按照《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等规章中的相关规定, 结合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 对档案的积累、收集、整理、保管等工作进行约束, 规范档案管理流程, 完善档案管理环境。

(三) 在高校档案管理中, 管理人员要依法治档, 转变工作作风。

档案管理人员在做好档案管理的同时, 要转变工作作风, 加强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 使档案能够在学校管理中充分发挥作用, 从而能够为更多的师生提供服务, 提高学校的服务质量。

(四) 高校档案管理的过程中要重视机构、人员和经费的落实情况, 从而为高校档案的管理工作提供支持。

高校档案管理中, 一定要根据相关法律规定, 成立档案工作委员会, 监督指导高校档案工作。同时高校应在资金方面加大对档案工作的投入, 完善档案管理设备, 增加档案管理人员, 保障档案工作有序进行。

(五) 高校应定期召开档案工作会议, 增强法律意识, 提高档案的法制化管理水平。

高校在进行档案管理时, 既要充分调动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同时也要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高校通过召开档案工作会议, 增强档案管理人员的法律意识, 促进档案法制化管理进程, 提高依法治档水平。

四、结语

高校档案管理要坚持依法治档, 使档案管理更加有序化。高校要通过完善档案工作规章制度, 促进档案管理监督指导, 从而实现档案规范化管理。运用法律进行高标准的约束。管理人员要依法治档, 转变工作作风。学校要高度重视机构、人员和经费的落实情况, 从而为档案管理工作提供支持。通过定期的法制培训等, 增强档案管理人员的法律意识, 实现法制化的档案管理, 从而推动高校档案事业可持续发展。

摘要:强化高校档案法制化建设, 坚持依法治档, 能够促进高校档案工作的高效进行, 同时也是推动高校档案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通过分析高校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依法治档的主要措施, 以推动高校档案工作的不断发展。

关键词:档案法,依法治档,高校档案事业

参考文献

[1] 蓝庆洪.依法治档推动档案事业可持续发展[J].惠州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3, 01:123-126.

[2] 樊英.依法治档是推动档案事业发展的根本途径[J].办公室业务, 2013, 21:49.

推动教育事业发展取得范文第2篇

一、学校托管的指导思想

坚持“合作与尊重, 共建与发展”的原则, 两校携手合作, 共同分享学校成长经验与教育资源, 推进两所学校共同发展, 为提升两所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做出努力。

二、委托管理的运行方式

第一, 牵引式---领进门。两校成立托管工作领导小组, 有组长、副组长, 两校的其他校级和中层领导为成员, 由委托管理学校对被委托管理学校的管理和快速发展起牵引作用;实行托管工作领导小组管理下的校长负责制;设立托管工作管理办公室;组建了托管工作指导团队 (领导组、年级组、教研组、备课组及教师组) 。建立了托管工作管理制度, 如托管小组每月例会制、两周一次的托管成员工作交流制;托管小组的组长或副组长每周到被委托管理学校办公一天等制度, 并开展督导工作。通过托管起到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效果。

第二, 渗透式---换新门。一是渗透办学理念:把被委托管理学校纳入委托管理学校一并规划, 同步布置工作, 将委托管理学校的办学理念、管理制度、考核办法、学校管理等内容和思想渗透到被委托管理学校, 改进被委托管理学校与当前不相适应的考核办法和管理制度, 形成被委托管理学校教师的良好育人观念。二是渗透教育教学方式:两所学校每年互派1-2名校级或中层、每个学科1-2名教师到对方学校工作, 特别是新课改理念和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化, 相互取长补短, 对双方学校领导和教师素质提高大有好处, 双方学校的领导和教师的管理水平、业务水平在互动中得到提升。三是渗透育人观念:通过“诚明诚恳诚实”的三诚教育、“守时守秩守约”的三守教育、“树责明责尽责”的三责教育, 实现培养学生独立人格、理性精神、责任担当、公益爱心、平和心态、开放视野等综合素养,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培养现代公民的目标, 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注重成人比成才重要、成长比成绩重要、教育比教学重要的观点, 正确处理智商、情商和德商的关系, 处理好体育与成才、智育与成才、德育与成才的关系, 用发展性的眼光对待学生, 用进步的标准评价学生, 让学生多元发展, 行行出状元。

第三, 对接式——串串门。两所学校建立各个层面的交流, 包括领导层面 (12对) 、处室层面 (5对) 、教研组层面 (11对) 、备课组层面 (36对) 、年级组层面 (6对) , 学生层面 (20对) 。委托管理学校实施每两周派5个学科组人员 (每个学科2名教师) 到被委托管理学校上示范课和进行听评课活动1天, 每周派1-2名学校领导到被委托管理学校开展相关层面的对接活动1天, 双周一轮回, 如委托管理学校把学校的“问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直接传递到被委托管理学校;每月相关人员到被委托管理学校办一次讲座。每期派20名学生与被委托管理学校学生对接开展夏令营和冬令营活动。通过建立QQ群的方式, 相应的人员建立起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的定期交流制度, 从而来完成托管目标。

第四, 自主式---守好门。建立托管的“四统一”和“四独立”机制。被委托管理学校重大决策、发展方向和规划、文化建设、考核评聘四个方面由托管工作领导小组进行统一决定和布置, 但被委托管理学校的经费管理、学校常规教育教学管理、人事管理、物资调配管理四个方面实施相对独立。我们重在培养被委托管理学校自主发展意识, 激发他们发展的原动力, 加快优质资源本土化, 积聚学校发展的内驱力。让他们充分发挥本校的优势, 独立地、创造性地开展好工作逐步放手, 这才是托管真正的目的。

第五, 激励式---张油门。在被委托管理学校原有考核激励机制不变的前提下, 委托管理学校决定在三年内拿出一定经费对被委托管理学校相关方面工作进行专项奖励。一是对被委托管理学校毕业升学质量进行专项考核奖励, 由委托管理学校制定相关考核办法;二是对被委托管理学校教师干部每年培训20人 (三年60人) 利用假期送到外地进行培训, 来促进其教育质量的提高;三是对被委托管理学校教师推进新课改实施奖励;四是从第二年开始, 学校互派领导1-2名, 每个学科教师1-2名到对方进行教育教学工作至少工作1年, 享受双边经济待遇, 且在评职晋级时在其总分中另加计分, 让两校更多的教师参与到这项事业中来。

第六, 品牌式---耀名门。在被委托管理学校目前具有很好的“民主管理和学生的规范管理”的基础上, 三年内打造被委托管理学校“民主管理、党员先锋作用、师生的责任意识培养”三大方面的特色和亮点, 争取在县内外有影响。从此被委托管理学校步入持续、快速、优质、均衡的良性发展轨道。

三、托管模式的好处

一是委托管理学校的办学优势 (如理念、思想、制度、师资、文化建设、师生管理及教学方式等) 带领被委托管理学校在办学思想、管理水平等方面的提高。因为农村中学, 两所学校许多方面都是相融的。

二是能起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效果, 共同分享两校办学的经验, 实现资源共享、成果共享、优势互补、相互作用、共同提高, 深层次推进教育均衡发展。

三是能够发挥教育的集团整体协作效应, 通过领导和教师的互派互动, 还可以解决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 激活了教师, 可以提高管理和教学水平, 促进育人质量的提高。

推动教育事业发展取得范文第3篇

一、充分认识基础研究引领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基础研究是自主创新的活力之源。20世纪以来, 科学、技术、生产之间的关系出现了新的变化, 科学理论往往超前于技术和生产, 从科学发现到技术应用周期越来越短, 基础研究对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关键科技问题发挥了支撑作用。基础研究既是原始创新的源头, 又是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支撑。原始创新是一个国家竞争力的源泉。正如小平同志所指出的, 基础研究是应用开发的先导, 基础研究的水平决定着应用技术的水平, 决定着经济发展的水平, 关系着我国的长远利益。

基础研究正在成为国际科技竞争的战略高地。当前, 超前部署基础研究是各国科技政策的显著特征之一。美国总统奥巴马指出, “公共部门必须对基础研究进行投资, 投资的风险越高, 国家未来的回报越大;今天对基础研究做出的承诺, 将为美国未来半个世纪的成功提供燃料和动力。”英国首相布朗在“科学与我们经济的未来”的演讲中提出, “在面对建立一个真正的全球化社会所带来的各种挑战时, 只有科学才能给我们带来希望”。欧盟加大创新研究和人才培养, 备战欧洲“新的复兴”。围绕迎接新科技革命挑战, 抢占后危机时代战略制高点的竞争更加激烈。

基础研究应当为我国可持续发展发挥引领作用。科技创新不仅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强大武器, 也是经济持久繁荣的不竭动力。中国不能总是跟踪模仿别人, 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拿出原创成果。面对来自世界主要国家抢占经济科技发展制高点的严峻挑战, 我们必须要因势利导, 奋起直追, 切实加强基础研究, 在世界新科技革命的浪潮中走在前面, 大力提升原始创新的能力和水平, 突破产业振兴前沿科学问题, 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尽快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轨道提供强大动力和支撑。

二、明确战略导向, 筹划未来发展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基础研究。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基础研究取得了显著成就, 正处于从量的积累到质的提高的重要跃升期。但是, 我国基础研究原始创新和高层次创新人才匮乏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改变。随着《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 各项政策措施正在逐步落实, 多渠道、多元化资助基础研究的格局正在形成。准确把握基础研究发展趋势, 认真审视多元化资助格局, 科学基金工作必须把更加侧重基础、更加侧重前沿、更加侧重人才, 作为今后一段时期推动科学基金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导向。

更加侧重基础, 就是要不断夯实基础研究健康发展的学科基础。合抱之木, 生于毫末;九层之台, 起于累土。学科建设是支撑基础研究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载体。当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 学科间交叉、融合、渗透日益深入, 研究对象复杂性不断增强。如果各学科不能均衡发展, 就会形成“木桶效应”, 个别弱势或落后的学科就可能制约科技整体发展, 影响对复杂对象的深入研究, 影响对科学规律整体认识的深化。在科学基金工作更加侧重基础, 要把推动学科均衡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科学基金发展的战略基点, 重视基础学科或传统学科, 加强薄弱学科或濒危学科, 关注基本的数据积累和数据库建设工作。着力构建具有我国特色的学科体系, 为科技重大专项和国家其他重要科技计划的长远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学科基础, 促进基础研究整体水平不断提升。

更加侧重前沿, 就是要前瞻部署和支持能够引领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科学前沿研究。基础研究是科技进步的先导, 具有孕育新兴技术和产业的重要作用。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 美国和欧盟等国家和地区都通过科学前沿部署, 抢占战略制高点, 形成后危机时代的竞争新优势。在科学基金工作中更加侧重前沿, 要把培育原始创新作为科学基金发展的战略重点, 在全面布局的基础上推进学科交叉融合, 着力发展新兴学科和学科生长点, 积极扶持影响未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科技制高点, 高度关注孕育新思想、新概念的变革性研究。前沿很容易成为热点, 但热点不等于前沿。既要努力在热点中寻找关键的科学前沿问题, 又要审慎地在冷门中发现新的突破口, 超前支持具有推动作用的学科前沿, 带动中国基础研究的原始创新, 提升国家科技竞争力。

更加侧重人才, 就是要着力打造培养创新人才和团队的资助链。国势强弱, 系乎人才。创新人才成长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不同层次人才结构有如金字塔形, 没有塔基就没有塔尖, 没有很好的基础就不可能产生领军人才, 因此要特别重视形成贯穿科研职业生涯的人才资助链。在科学基金工作中更加侧重人才, 要把培育创新人才作为科学基金发展的根本着力点, 切实尊重创新人才成长和基础研究队伍建设规律, 坚持培养后备人才和激励科研一线人才相结合, 稳定国内人才和吸引海外人才相结合, 促进学术领军人才成长和培育创新团队相结合, 进一步完善由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青年科学基金、地区科学基金、外国青年学者研究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海外学者研究基金、创新研究群体构成的科学基金人才链。要探索完善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和创新群体培养的评价体系和绩效管理体系, 科学制定适应科研人员各个成长阶段相应的支持模式, 研究提出扶植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人才成长的有效措施, 积极推进充分利用海外科技人才资源的探索实践, 重视扶持女性科学家成长, 促进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科技队伍, 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

三个更加侧重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 是科学基金工作今后一段时期发展的重要战略导向。更加侧重基础是基本前提, 更加侧重前沿是战略方向, 更加侧重人才是根本依靠。全面准确把握三个更加侧重的内涵及其辩证关系, 才能使各项政策相互协调, 工作部署相互统筹, 从而切实发挥战略导向作用, 不断增强科学基金的战略管理能力。 (下转第36页) (上接第7页)

三、落实三个更加侧重, 推进自主创新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 党和政府立足当前、着眼长远, 把加强科技支撑作为一揽子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 在财政部的大力支持下, 国家财政预算计划投入科学基金逾83亿元, 比去年增长30%以上。这是党和政府把握全球经济变革趋势, 超前部署基础研究, 抢占未来经济发展制高点的重要战略举措。我们要深刻理解中央战略部署的重要意义, 统筹部署, 全面安排, 切实落实三个更加侧重的战略导向, 推进科学基金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落实三个更加侧重, 要求我们始终坚持科学基金优良传统。长期实践证明, 科学基金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战略定位和新时期工作方针是科学基金制根本经验的集中体现, 科学民主决策机制是科学基金的立制之本, 依法管理是科学基金事业健康发展的保障, 营造创新环境是推动自主创新的根本途径。三个更加侧重是在总结科学基金工作经验的基础上, 结合现阶段我国基础研究发展特点而提出的。落实三个更加侧重必须毫不动摇地秉承这些宝贵的成功经验。

落实三个更加侧重, 要求我们统筹处理科学基金发展的辩证关系。我们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统筹兼顾的根本要求, 在推进落实三个更加侧重的实践中, 处理好各种辩证关系, 不断提高研究新问题、提出新思路的能力。统筹处理竞争性支持与稳定延续支持、全面布局与重点部署、支持非共识创新与依靠专家共识判断、营造宽松环境与加强绩效管理等辩证关系, 对于促进科学基金事业科学发展十分重要。当前, 特别要处理好管理的共性和个性、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不同的学科具有不同的学科基础、前沿方向和人才队伍, 应当在坚持统一战略导向的前提下, 尊重学科差异, 努力探索和实行适合不同学科领域发展的管理模式, 推动我国基础研究事业实现科学发展。

落实三个更加侧重, 要求我们不断完善科学基金管理机制。科学高效的管理运行机制是发挥战略导向作用的基本保障。一要完善战略规划机制, 不断提升资助工作的战略性和前瞻性。坚持“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有机结合, 科学分析不断变化的研究热点和新兴战略性产业发展的战略需求, 引导科学家围绕具有前瞻性、战略性、基础性和带动性的科学问题开展探索研究。二要完善同行评审机制, 不断增强科学基金评审制度的公信力。坚持加强评审专家队伍建设, 着重遴选具有战略眼光、较高学术水平和良好职业道德的同行专家。加强政策引导, 增强评审专家以三个更加侧重作为导向的战略意识和能力。三要完善国际合作机制, 不断增强我国基础研究的国际影响力。把握国际创新政策发展趋势, 推进战略型国际合作, 统筹利用国际资源夯实学科基础, 共同推进科学前沿, 培育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人才, 为落实三个更加侧重营造更好的开放创新平台。

落实三个更加侧重, 要求我们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科技工作者的创新激情。提升基础研究水平,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是一场寂寞的长跑, 必须依靠科技工作者坚韧顽强、持续不断的共同努力。夯实学科基础, 需要一大批耐得住寂寞、经得住诱惑、厚积而薄发、宁静以致远的科学家。推进科学前沿, 需要一大批勇于竞争交锋、善于攻坚克难、敢为天下先、抢占制高点的科学家。培育创新人才, 需要努力营造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资助环境, 形成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体制机制, 最大限度地激发科技人员的创新激情和活力, 提高创新效率。

推动教育事业发展取得范文第4篇

教育优先发展贵在“坚持”

“报告提出, 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并明确提出要做到‘两个坚持’, 其中一个就是坚持教育优先发展。这传达了一个明确的信号, 那就是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从党的十四大提出至今没有变, 并将继续落实下去。”周旭说, 在现实中要把教育优先发展战略转化为具体行动, 并不那么容易, 要做到优先规划、优先投入、优先配置, 需要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全社会大力支持。

周旭介绍, 近年来, 重庆坚持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4%, 全市教育投入逐年递增, 预计今年将超过500亿元。但是, 教育事业发展摊子大、底子薄、要求高, 经费使用仍然显得捉襟见肘。重庆要建设长江上游教育中心, 要完成好教育城乡统筹的“国家试验”, 教育优先发展之“坚持”就尤为重要。

学有所教要向“优教”迈进

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根本任务。

周旭说, “报告中的另一个‘坚持’, 就是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经过多年的努力, 重庆目前已经完成了“学有所教”的基本任务, 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达到73.5%, “两基”人口覆盖率达到100%, 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的比例达到92%,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2%, 今后的核心任务就是向“学有优教”迈进, 解决“上好学”的问题。

但是, 长期以来, 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 应试教育的倾向没有得到根本遏制。针对这种情况, 重庆市教委加大了规范学校教学行为的力度, 探索建立符合素质教育的评价体系, 着力推行“课改”, 实施了“减负提质”工程, 取得了一定成效。

十八大报告中“着力提高教育质量,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论述, 无疑给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周旭表示, 重庆将继续努力,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以“立德树人”为方向进行顶层设计, 攻克素质教育的“硬骨头”, “办好每一所学校, 教好每一位学生, 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 着力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促进教育公平关键在“统筹”

十八大报告对教育公平着墨颇多, 要求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周旭认为, 这对城乡二元结构突出的重庆具有极强的指导性。“好生活离不开好教育, 好教育既是好生活的重要基石, 更是好生活的基本要素。”周旭说, “公平是好教育的特质之一。”这些年, 重庆把促进教育公平作为大事来抓, 解决了一系列老百姓关心的教育难点问题。

“促进教育公平办法很多, 但关键还在‘统筹’。”周旭说, 为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重庆大力实施学校标准化建设, 从去年开始, 每年70%的新增教育经费向农村倾斜, 主要用于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基础建设, 实施了校安、薄弱学校改造、寄宿制学校建设、六大功能室建设等一系列工程。与此同时, 还建立了城乡教育帮扶机制, 促进师资向基层流动, 关注农村教育末端的村小教育, 填补教育的短板。

上一篇:炭疽疫情控制应急预案范文下一篇:唐代诗歌理论之意境论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