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构建论文范文

2024-02-10

企业文化构建论文范文第1篇

一、 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

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就是要拆掉员工心中的障碍, 激发员工心中的活力, 使整个团队在没有差异化的服务中创新差异, 用无形的工具——文化, 使人们从内心深处、对待工作的态度、以及工作中表现出来的习惯再到付出的行动, 都能与之企业的战略管理、工作流程恰到好处地融为一体, 趋向一致。更重要的是, 建立企业文化, 并不是让企业抛开自身的经济利益去一味追求表面的形式, 相反, 是要通过企业文化的建立, 把握企业的经营发展方向, 从而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

二、企业文化的作用

(一) 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要思想与企业双文明建设的有机结合。因为只有这样, 才能克服员工思想意识与经济行为相互脱节, 把个人的荣辱利益得失和道德行为规范与我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意愿和国家的长远发展融合在一起, 并相得益彰地结合本职工作在企业文化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培养员工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 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精神, 才更能体现出企业发展的时代精神, 增加企业活力。

(二) 有助于增强企业凝聚力。通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为基础的企业文化建设, 创建一种鼓舞人心、鼓舞斗志与时俱进的员工机制, 有效地引导职工树立自己正确的价值观、职业道德标准和整体为公司着想的理念, 对自己所属的企业产生一种信任的归属感、凝聚力, 从而体现出自己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还能通过创造良好的组织氛围确保职工的积极劳动受到尊重, 加强职工对企业的向心力。

(三) 有利于协调和控制。企业管理的重要职能是协调、控制。管理者要对企业人、财、物及其运行过程进行有效地协调和控制, 必须依靠严密的管理制度。但制度管理存在两个不可克服的缺点:一是存在着疏漏;二是具有强制性, 它只能让人服从而不能赢得人心。根据企业现阶段实践需要所提炼出的企业文化, 是管理制度的升华, 它能把名目繁多的制度压缩凝结成几条富有哲理性和感召力的企业精神和行为准则, 引导员工依据行为准则, 进行自我调节;并能充分反映群众呼声、体现领导意图, 进一步强化企业内部上下、左右的沟通。

三、如何创建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 它需要各方面的精心策划、密切配合、着力建设。尤其是更加需要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法和行之有效的建设途径。

(一) 加强领导, 建立组织。企业党政一把手都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负责人, 他们共同承担起企业文化建设的创建、引导、规划、设计及组织实施工作。党政工团各部门各单位要按照本企业规划的要求, 始终遵循以为人本的原则, 按照管人、管物、管事一体化的思路, 各有侧重, 分工负责, 互相配合, 形成齐抓共管的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格局。成立以一把手为组长的企业文化领导小组, 下设企业文化建设办事机构和专业工作组, 明确职责, 划分任务, 认真负责地开展工作。

(二) 加强宣传建设, 培训主心骨干。平时对员工要重点普及企业文化基础知识, 大力宣传好企业文化建设的理论、经验与发展动态, 做到整体、系统、浅显、连续, 提供理论保障;要时时举办企业文化讲座、创建属于自己公司的培训班, 重点培育企业文化建设骨干和重心力量, 提高组织保障;更要落实建立建设企业文化的运作机制和有关规范制度, 提供高质量的制度保障;适当开展企业文化建设的内部调研, 清理文化历史和现状, 了解职工对企业文化建设的认识、建议和认同感, 奠定思想基础;要充分利用简报、网络、黑板报等媒体和举办培训班等形式广泛进行宣传和培训, 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三) 创建机制, 规范程序。要创建好企业文化建设的调控、决策、考评等运行机制, 制定并完善企业文化建设的规范、制度等, 做到工作有章可循, 使企业文化建设始终沿着制度化、规范化轨道顺利前进。按照PDCA循环工作法形成有计划、有部署、有检查、有考评、有总结、有奖惩的工作程序, 做到工作规范化、经常化。要建立企业文化建设资金保障制度, 使企业文化建设有正常的合理的开支渠道, 重点要落实企业文化建设的启动资金和有关设施、场所建设的大头资金。要将企业文化建设与创一流企业、创文明单位等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 做到相互统一, 相互补充, 互相融合, 同步进行, 同步落实, 同步考核检查。

(四) 注重实践, 由浅入深。首先, 应选择好企业文化建设的突破口, 最好是以视觉识别系统为第一突破口, 建设外显文化 (如环境文化) 和文化网构架。这样可以起到以形传神的积极作用。人们也可以通过焕然一新的形象, 激发建设的创造性与主动性。其次, 应着手建设行为和制度文化, 应重点完善企业各类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 强化规章制度管理, 建立起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和机制。企业文化本身就是为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而制度管理则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通过制度文化建设, 可将建设成果固化。第三, 应大力建设理念文化, 主要是积极培育企业价值观, 整合提炼企业精神, 重点建设富有企业特色的企业价值观和管理理念。随着企业的改革和发展, 注意培育典型, 总结经验, 使之不断深化和延伸, 在发展中不断巩固提高。为此, 还需要进一步做到:

一是将企业文化建设纳入企业整体发展战略规划。要把企业文化发展建设作为一项公司运作战略发展的重要任务, 并且归入到企业的整体发展战略中。要整体与经济体制改革和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想结合, 适时调整企业文化建设规划, 实行规划计划的动态性管理。

二是将企业文化渗入企业经营管理。在企业的经营管理运行中, 一定要把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管理理念和工作方法渗透、融进公司的每一位领导和员工心里。只有这样才更能突出企业文化的人性化的人文性管理效应, 建立出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的人性化管理思想, 建设出健康和谐、团结向上、互帮互助的人际关系。

三是建立科学的人才培养、评价、激励和监督体系。健全对干部量化考核标准, 加强对员工动态管理机制建设, 真正做到能者上、庸者下, 实现岗位靠竞争, 收入凭贡献, 促使各类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要不断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 积极推行院务公开, 开展好民主评议干部工作。近年来, 设计院党委坚持党管人才原则, 重视人才、爱惜人才, 实施以人才振兴、发展企业的战略措施。体现了“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的前瞻性和全局性。优化企业内部的人才发展环境, 为年轻人提供发展平台。一方面搞好干部的梯队建设, 以培训、以会代训等形式培养年轻人, 并逐步提拔年轻干部;另一方面通过对外招聘人才, 引进专业对口的高学历年轻人才。党委十分重视营造有利于年轻人才健康成长的发展环境, 从思想上、作风上、行动上去信任他们, 放手让他们挑担子、负责任, 并在生活待遇上给予一定的优惠, 对他们身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做到扬长避短, 不求全责备。正面引导年轻的知识人员健康成长。企业老员工还能主动做好“传、帮、带”, 使他们尽快熟悉手上工作, 进入“角色”。

四是重视企业活动礼仪的策划和员工行为养成。礼仪活动是传播企业价值观、塑造企业形象、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最直接的表现形式。要在企业开展高雅的礼仪教育, 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 编辑印制反映企业文化建设成果的《企业文化手册》《员工行为规范》等, 规定员工在会议、社交、接待、谈判、庆典、交流等活动中的礼仪行为, 明确语言、着装、举止等方面的要求。要把体现先进理念的行为规范落实到经营活动全过程, 落实到员工的一举一动上。各级领导要率先垂范, 带动养成良好的工作和生活作风。

五是积极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努力开展好文明集体、文明班组、文明窗口、文明职工、文明家庭等活动, 不断丰富职工的文化生活, 陶冶情操。为企业文化建设良好的载体, 营造浓厚的氛围, 提高员工的企业文化品位。

总而言之, 企业文化渗透在企业的一切活动开展中, 更是是企业的灵魂所在, 关系到企业前途命运。在我国企业已经进入“文化管理时代”的今天, 我们要进一步认识到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与时俱进, 积极探索企业文化建设的新思路、新载体、新经验, 推动企业文化建设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不断开创企业文化建设的新局面。

摘要:本文论述了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作用, 以及如何创建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构建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企业文化是指导和约束企业整体行为以及员工行为的价值理念,是企业成员所认同的共同规范、共同信仰和共同追求。企业文化是一种管理文化、经济文化和微观企业文化。作为管理文化,企业文化构建重在形成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

关键词:企业文化;以人为本;竞争

企业文化是企业存在的一种核心力量,企业文化所体现出的企业共同价值观和企业精神,使企业领导层与企业员工在企业经营目标上容易达成共识,在企业经营理念的指引下,通过沟通信仰、传递意愿,从而凝聚成一股强大的竞争能力,最终实现企业经营目标,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看,企业文化说到底是企业以人为本的科学管理问题,通过充分体现企业文化对人的价值的尊重和对人的潜能的开发,实现以人为中心的企业整体优化管理。企业文化构建重在以人为本。

一、企业文化的内涵

企业文化是西方现代企业管理理论的产物,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经济民主思想的不断发展,以“文化”为元素、以“人”为核心的企业文化理论进入研究者的视域。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及管理活动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并为绝大多数成员所认可、遵循的企业精神、价值观、理念、习惯、准则等,它是一个企业以物质为载体的精神现象。企业文化是一种信念、道德和心理的力量,是企业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一个企业就像一个人,应该有灵魂、思想、理念,而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的灵魂、思想、理念。企业没有文化,就像一个人失去了精神动力。

企业文化从本质上看是一种产生于企业之中的文化现象,它的出现与现代企业管理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发展密不可分。企业作为向社会提供物质产品和服务的经济实体,在长期的生存和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文化形态,并在企业管理实践中发展成为一种崭新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企业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对于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企业员工的素质,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二、企业文化的作用

1.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观、经营理念、群体行为准则的综合体,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产生于企业自身,得到全体管理者和员工的认同与维护,并日益强化,最终成为企业进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力量。

企业文化可以通过提高企业家自身的素质,不断培养员工的企业文化意识、培养有本企业个性的企业文化,重视企业的价值观与企业精神的培养等途径,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文化之所以是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因为文化减少了企业内个人之间的摩擦和隔阂,共同的价值观减少决策过程中的成本并促使工作协调化。企业文化补充了控制制度,减少了企业运行中监督个人的成本。文化对员工行为的控制是基于他们对企业自觉服从,而不是被动监督。另外,文化促进了合作,减少了协作的成本。文化影响了企业中个人的偏好,使员工趋向共同的目标,降低了企业中个人之间的内耗。

2.推动企业的战略创新

企业文化为企业战略的实施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是企业经营战略的力量之源。大量的实证研究证明:一个强大的企业文化与企业的战略相符时,共同的价值观能把企业与员工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提高企业运作效率,减少费用的支出,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从而保持企业旺盛的生命力,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例如,将企业战略与企业文化巧妙结合,使两者相铺相成,共同促进企业生产力的发展,概括起来就是“有效战略+优秀文化=卓越生产力”。战略与文化的结合可以看成一种“硬”与“软”的结合。虽然企业战略反映企业使命和企业愿景,有着企业文化的烙印,但是,企业战略并不等于企业文化,两者的差别在于企业战略具有较强的显现性,而企业文化具有较强的潜隐性。

三、企业文化的构建重在以人为本

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的自由、有序流动,是实现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必然要求。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是尊重人、理解人、培养人、关心人,是全面发挥人的作用,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全面改善人的生活。

1.企业文化以人为本的内容

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将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企业发展的目标之一,并通过顺应人性的管理、凝聚人的管理和人的需要管理来实现人和企业的共同发展。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包含了两个方面的重要内容。

首先,它必须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切身利益为根本。在这个科学理念中,最重要的是对于“人”的理解,最根本的是对于“人”的关注。在企业中,“人”体现为企业股东、领导层、管理层和一线员工的有机统一,体现为企业内部人员与企业合作者、广大客户以及利益相关者的有机统一。因此,在企业中做到“以人为本”,就是企业的一切工作应该以企业的所有者、管理者、工作者、消费者、利益相关者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这些“人”,服务这些“人”,发展这些“人”,形成一种以和谐文化为基础的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其次,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说到底是一种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本质上是一种经济文化,即企业通过培育发展具有特色的企业文化来加强企业的各项修炼,提高员工素质和核心竞争力,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和最佳的社会效益,促进企业和企业员工的全面发展。企业文化与以人为本理念在根本上具有一致性,即企业文化的发展内在地需要以人为本的理念来指引,而以人为本的理念也需要通过结合企业文化这一载体得到体现、落实,只有将二者统一起来,构建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这个企业的发展才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才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

2.重在确立以人为本的企业价值标准

企业的价值观是整个企业文化的核心和灵魂,选择以人为本的企业价值观是塑造企业文化的首要的战略问题。

企业是人的有机联合体。企业创立的基础在于人,存在的关键在于人,发展的根本也在于人。企业文化的本质特征之一就是以人为本。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要贯彻“为了人、尊重人、团结人、关心人、理解人、帮助人、培育人、发展人”的原则,做到企业发展为了员工、企业发展依靠员工、企业发展成果由员工共享。强化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把人放在企业管理的核心位置,充分地调动员工对企业发展追求和个人价值实现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从而增强企业对他们的吸引力,增强他们对企业的归属感、认同感、一体感。通过构建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使全体员工树立共同奋斗的价值观,统一思想,凝聚人心,集聚全体员工的智慧和力量。

3. 重在坚持提高员工队伍整体素质

企业文化理论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人化”理论。企业文化主张通过企业中的软要素——文化来提升企业人文价值、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使企业经营管理更适应人文进步的现代社会。企业就是要营造人文环境,形成人企合一的人文氛围,以有效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就是要培养员工先进的文化意识,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极大地发掘人的潜力。其中,切实抓好对员工的教育培训尤为重要。要全面加强员工的素质教育,既要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又要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尤其要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和职业理想教育。要通过专题研修与学术交流相结合、行业交流与本单位业务岗位交流相结合、学历教育与资质考试相结合等形式,培养和造就企业发展所需要的各类人才。这对于构建卓越的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重在努力培养员工的团队精神

坚强的团队精神,是企业获得巨大成功的基础条件。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内部的分工越来越精细,这就要求现代企业的管理者和员工必须具备较强的合作能力,而合作能力只有通过相应文化氛围的培养和相应价值观的陶冶才能养成。团队精神的养成是形成合作能力的基础。作为企业员工,只有相互协调,才能整合各类知识资源,形成合力。良好的团队精神,有利于形成文明和谐的人际关系,企业的主管更应有强烈的团队意识、当好表率,与员工之间应该形成一种上下一心、同心同德、同甘共苦、荣辱与共的相让、相知关系;员工之间应该形成一种相互尊重、相互体贴、相互帮助、共同进步的亲密和谐关系;员工与企业之间应该形成一种相互依存、文明和谐的有机连结。

5.重在强化领导者的伯乐作用

古人云,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人才的发现、培养和使用,关键在领导,其人才观正确,才能做到知人善任,不拘一格,唯才是举。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在谈到企业文化建设时说,海尔今天有效的企业文化,是在通过公开表彰一批在各个岗位上的优秀人才后逐步形成的。这从另一侧面,强调了管理者在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文化建设中的特殊作用。作为企业领导者,应当有识“才”之眼、招“才”之方、育“才”之责、用“才”之能、容“才”之量和护“才”之德,还要积极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

总之,企业文化构建重在以人为本,只有确立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企业才能更好地适应全球化浪潮的挑战,才能使员工形成适应新形势需求的科学理念和工作方式,才能更好地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推动企业的战略创新,促进企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志迎.企业文化通论[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

[2] 黄静.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3] 王成荣,周建波.企业文化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

[4] 李静静.浅议构建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J].市场论坛,2008,(11):57-59.

[5] 左红伟.构建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J].市场论坛,2006,(2):202-204.

[6] 谢羽婷,易贵明. 企业文化在企业战略创新中的作用[J]. 科技管理研究,2007,(11):13-15.

企业文化构建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

和谐的民营企业文化是成功的民营企业做大做强做久的基础和保证;不和谐的民营企业文化总是和短寿企业联系在一起。民营企业要做大做强做久,只有重视并不断建设好企业文化,才能摆脱早期家族式的企业管理,从而把民营企业真正做大做强做久。

华侨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关键词 和谐;企业文化;

目录

引言 .................................................................................................. 1

一、成功民营企业的和谐企业文化特征 ..................................... 2

二、民营企业短寿现象与民营企业文化缺陷 ............................. 5 2.1目光短视 .................................................................................. 5 2.2独断专行 .................................................................................. 6 2.4忽视激励 .................................................................................. 7 2.5管理粗放 .................................................................................. 7

三、构建民企和谐企业文化的对策建议 ..................................... 8 3.1创立最具激励机制的企业精神是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心平台 ...................................................................................................... 8 3.2树立良好企业形象是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 ......... 8 3.3提炼独具特色的企业价值观是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 . 9 参考文献 ........................................................................................ 10 谢辞 ................................................................................................ 11

华侨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引言

企业文化作为企业微观意识形态和行为方式的总和,主动地作用于经济。企业重视文化对经济的促进作用,是企业自身生存发展的内在要求,是经济基础变革要求上层建筑与之适应、为之服务的规律在企业里的反映。企业文化本着直接的经济目的,可以对企业实施文化创新,整合、生成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局部文化环境、亚文化系统,促进企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同步协调,保持企业发展与社会进步的浑然统一,从而使企业文化成为企业发展的凝聚剂和催化剂。纵观二十多年我国民营企业发展的历史,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家和从事民营企业发展理论研究的专家学者深深的体会到成功的民营企业都有一个适合自己企业的独具特色的和谐的企业文化,和谐的民营企业文化是成功的民营企业做大做强做久的基础和保证;短寿企业或者根本不知道谈论什么企业文化,或者企业文化建设生搬硬套,不切实际,不健全,甚至不健康,总之是不和谐,不和谐的民营企业文化总是和短寿企业联系在一起。民营企业要做大做强做久,只有重视并不断建设好企业文化,才能摆脱早期家族式的企业管理,摆脱“三四个人、七八条枪打天下”的局面,从而把民营企业真正做大做强做久。

华侨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一、成功民营企业的和谐企业文化特征

近几年随着民营经济的发展,民营企业正逐步发展壮大。一大批民营企业经历了早期的原始积累后,正在走向二次创业。有些企业注重资深企业的结构调整,有些企业则大量引进优秀人才以增强自身竞争力,而又有些企业则从建立企业文化这个基础入手,旨在提高整个企业团体的凝聚力,使企业制度慢慢过渡到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如果企业是一个房子,那么—个企业的业务能力,包括产品能力、营销能力等是屋顶;企业的管理、架构、运作等是墙身;企业的制度、文化、用人机制是基础。”国内民营企业的皎皎者联想集团老总的这个比 喻已经享誉于企业界,广为众多企业家传颂。的确,企业文化是基础,特别是对那些要做大的民营企业。

总结海尔、联想等成功民营企业的企业文化,具有如下鲜明的和谐企业文化特征:(1)竞争意识是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迫切要求。民营企业对市场机制作用十分敏感,由此形成了努力拼搏的动力,民营企业的老板大都为“能人”,在多年的创业生涯中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竞争经营艺术,极具竞争经营头脑和意识。员工对竞争情报的敏感性和搜集处理信息的主动程度与企业文化的关系非常大。从员工情报意识的整体上看,企业文化对员工情报意识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企业文化教育中能够承认每一个人的贡献,并鼓励每一个员工都做出自己独有的或协同的贡献,结果必然是极大地提高了企业对市场的竞争情报的反应速度的能力。以企业文化的形式加强竞争意识,使竞争意识融入员工的血液之中,促使竞争情报流动成为企业竞争活力的来源。(2)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不断完善与发展,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国家经济很快融入世界经济的大循环之中,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尤其是生产企业间产品的竞争更为残酷。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健全统

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市场意识是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前提。民营企业每时每刻都在观察市场,寻找空白地带,一旦发现,就立即调转船头,迅速赶到。强烈的市场意识使民营企业成为市场经济中最活跃的主体。(3)创新意识是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动力源泉。做以前没有做过的事,做别人还没有做过的事,这往往是民营企业最想做的事,也是民营企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技术上的不断追求,是民营企业的生命,也是民营企业成功的保证。企业要持续发展,创新是根本保证,强化创新人才培养,提高创新意识变成企业的首要任务。要创新当然要培养大家的创新性思维,所谓创新性思维是指具有发现性和开拓性的思维,该思维要具有首创性,广阔性,要善于驰骋联想,不分点面,不分正反,让思维打破惯性,发散开来。树立 2

华侨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创新性思维并非一蹴而就的,这当中需要员工本身一个自我突破的过程,需要克服传统定向的,线性的思维,且不自卑,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才能走在别 人的前列。创新有原创和改进两种:原创即完全是新的技术,这样的技术很难开发;改进则是把一个现有的技术做的更好一点,比如增加新的特征等。企业要自主创新必然要技术创新,这样的发展战略本身就是一种差异化的竞争,充分依托人才,科技,信息等各项资源优势,自主研发与外部协助相结合,以市场为导向,创造出新的商业化模式,在恰当的时机切入,才能整体化企业的创新建设,加快企业的发展。(4)效率意识是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产权明晰是效率的基础。老板对自己的财产负责,职员对自己的饭碗负责也就必须对老板负责,因此从老板到职员都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企业机构精简,决策机制简单、灵活、机动、迅速,没有冗员,工作效率高,较少人浮于事、不负责任、低效内耗等问题。企业生存的法宝之一是效益,也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就是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的利益,而企业管理部门也把员工的工作效率作为员工考核的重要指标。提高效率要讲实效,不断改进工作方法,第一次做事情可能需要十分钟,做完之后提出改进意见,下一次做同样的事情就可能只需要五分钟,从节约时间上来达到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也可在规范的制度下工作,企业有健全的管理规章制度,员工在工作中有章可循,避免员工自由散漫的工作态度,从而提高工作效率。(5)所谓人本意识,也就是尊重人和推崇人,弘扬人的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主体独立自觉的价值。孔子说“为仁由己”,仁的境界的实现要靠自己的努力;又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孟子说“道惟在自得”,求道没有别的途径,全靠自身的修行和体悟。这都是对人的个体主体的独立性和主动性的肯定。以人为本就是要尊重他人,也要自尊。在企业文化中,“以人为本”是企业成功的一条重要内容。有远见的民营企业家深深懂得企业文化中的‘人本’思想绝不等于企业员工,它包括股东、管理层、员工、客户乃至竞争对手,以至人类社会。企业有前途、工作有效率和个人有成就,是企业的三个最初始的命题,绩效永远是问题的关键和核心。工作的高绩效让顾客满意,顾客的满意支撑了公司的前途,从而让股东满意;公司的前途保障了员工的成就,也让员工满意。(6)风险意识是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必要条件。风险,是指可能发生的蚀本。同时,高风险的背后也隐含着超出常规的机遇。因此,每个企业必须谨慎对待风险,同时又要勇于面对风险。风险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不将风险当一回事。以未雨绸缪的态度看待企业,才能避免屋漏偏逢连夜雨的危机。风险即不确定性,既可能为经营者带来莫大的机会也可能带来难以想象的损失。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随时随地都会面临来自外部环境和内部管理的不确定性。据有关人士调查,世界500强中, 3

华侨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每过10年就有1/3的企业消失。最近几年公布国内500强企业,每年淘汰率是20%左右,也就是每年有1/5的企业从人们视野中消失。居安思危,不是危言耸听。虽然“亡羊补牢,为时不晚”,但“防患于未然”才是解决危机的长久之道。明智的管理者总是能够建立预警机制,防患于未然。企业风险防范问题已经成为企业运营、发展必须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国务院国资委政策法规局副局长于吉撰文指出,“建立和完善企业规章制度是建立企业风险防范的重要内容。如果企业没有制度,无章可循,就会导致少数人随意操纵局面,使企业面临风险。加强风险管理就是要加强制度的建设,加强重大投资项目风险预警和防范等一系列的风险管理制度,强调以制度防范为基础,形成规范的企业法律风险防范环境。”(7)对于民营企业来讲,人才引进工作就是对内对外的同时营销,要掌握企业的需求,更要了解潜在人才的需求,注重渠道建设,采取差异化的薪酬策略,展示企业优秀的方面,把对人才的培养和发展作为长期的服务内容,必定会壮大企业人才队伍,推动企业迅速发展。要根据消费者的差异化需要,细分市场,然后根据调研所掌握的客户信息实施具体的营销策略,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替客户着想”,发展成稳定的客户,建立长期和睦的合作关系。如果民营企业能在人才引进工作中始终坚持“把人才当作客户的理念”,就会达到吸引大量人才,留住优秀人才的良好效果。人才意识是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生命基础。每一个企业都希望人才济济。然而,有人才不等于有人才意识。只有把人看作自己安身立命的基础,才是真正的人才意识。许多民营企业老总说过一句话:“只有留得住人才,才能留得住公司的技术风格和产品信誉。成功吸引人才,而人才又能维持成功。”还有的民营企业在总结发展经验时说,成功=人才 机会 机制,三者缺一不可。在这个公式中,人才是成功的第一要素。只要可能,它们都是从内部提拔人才的,奖励有工作成绩的人,尽量使员工满意。(8)服务意识是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在灵魂。从商品到货币,被马克思称之为惊险的一跳。如果这一跳不能被用户需求的双手接住,那么,接住它的将是坚硬的岩石,这个问题对于民营企业来说,尤为重要。如果第一次跳跃失败,他们再也没有第二次试跳的机会。由于这些原因,民营企业更具有强烈的服务意识。他们总是想用户之想,急用户之急,千方百计地满足用户的需要。许多公司向用户的承诺是“我们会做得更好。” 优质的服务意识可以树立企业的品牌,从而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经营企业的最佳方式就是给客户提供最优质的服务,而客户的推荐会给企业带来更多的客户。”明智的企业知道如何为本企业树立良好的口碑,带来更多的客户,而这种口碑不是广告做出来的,是人与人之间、客户与客户之间信息的传递来的。员工服务意识的提升带动了企业品牌的提升,功不可没。优质的服务意识除了能给企业带来好的口碑,树立企业品牌外,还可以给企业带来财源滚滚。良好的口碑带来的结果是顾客信赖、 4

华侨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顾客忠诚,而表现在顾客行为上就是不止一次的光顾企业,同时良好的口碑还会将潜在的顾客变成真正的顾客,因为享受到优质服务的顾客会热心的把自己的经历说给周围的人听,并建议他们去尝试一下,这样,越来越多的的潜在顾客就变成了常客,为企业带来更多的收益。留住企业“生命线”的最佳方式就是给顾客提供优质的服务。当前市场的忠诚度越来越低,其他企业一旦有了什么更好的优惠,顾客都会过去尝试,如果某些方面超过了原来接受服务的企业,顾客就会转移目标。要想留住顾客最佳的对策就是提供优质的服务,给顾客带来双层享受:一层是物质层面的,即让顾客买到了他们喜欢的东西;另一层则是精神面的,顾客在买东西的时候也保持了愉悦的心情。面对这样的服务,顾客当然不会再去选择其他的公司或产品。所以说,优质服务是留住顾客的最佳方式,留住了顾客,企业的“生命”就得到了延续。服务是一项有着很大弹性空间、感性的工作,它无法用一个具体的标准去界定和衡量,在实际工作中,它总会因时、因地、因人、因事而异,可以说,每个人都对“服务”有着自己的理解和认识,但无论怎样,有一点是很明确的,那就是只有每一位员工的服务意识提高了,企业整体的服务才能做得更好!

二、民营企业短寿现象与民营企业文化缺陷

《中国民营企业发展报告》蓝皮书称,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据统计,全国每年新生15万家民营企业,同时每年又能死亡10万多家,有60%的民企在5年内破产,有85%的在10年内死亡,其平均寿命只有2.9年。从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中国民营企业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上的一个神话。“三株”、“巨人”、“飞龙”和“太阳神”等一大批民营企业以令人咋舌的速度日长夜大,成为名噪一时的“民企巨人”,然而,这些“明星”们如今大都风光不在,人们用“只领风骚两三年”来表达对这些昔日“经济恐龙”的惋惜。纵观我国民营企业二十多年发展历程中的短寿现象,更深层次的原因与企业文化有关,不和谐的企业文化是企业短寿的根本原因。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些企业的短寿原因与他们的企业文化缺陷:

2.1目光短视

许多民营企业家缺乏统一完整的企业经营理念和长期发展战略。许多企业家的 5

华侨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理念与价值观却只限于经济方面。如只有较低层次的经济理念、经济价值观,没能发展到高层次的政治理念和政治价值观等。民营企业的价值观处于低层次、追求单一经济效益的状态。

正是企业家的理念和价值观的局限性,为数不少的民营企业家把赚多少钱定为目标,什么赚钱搞什么,什么热做什么,今天炒房地产,明天玩股票金融,赌博心理很重,目光再稍微远点的就是将企业有多少资产作为目标。目标短视导致企业短寿。目标是一个远景,比如用友集团的目标就是要成为中国财务软件行业的龙头老大;四川希望集团的目标就是成为中国最大的饲料企业;微软的目标就是每一个人、每一个办公室都用我的软件等等。所以,企业一定要以产业的特征和自身的资源优势来确定目标,而不能以利润和资产为目标。

2.2独断专行

在中国的民营经济中,孤独的个人英雄主义是一个被社会无限扩张的话题,也是一种现实的诱惑与梦想的陷阱。太阳神集团的许多内部人士说:他们的董事长骆辉是个绝对的决策独裁者,别人任何说服他的尝试都将是失败的,哪怕你有充分的理由与论据,在骆辉顽强的性格面前,都会落花流水。骆辉没有超越自己的英雄色彩,太阳神也就没有升起来。实际上,在中国民营企业家队伍中,如同骆辉那样的专制独裁、强人政治人物为数不少。在经营环境不稳定的情况下,或在企业初创时期,这种领导风格还具有一定的优势,它可以降低企业内部的交易成本,提供作出大刀阔斧经营决策的环境,为企业尽早积累原始资本。但当公司进入成长、成熟期后,管理层就特别需要依靠懂得现代管理科学的专家来从事企业的战略规划和目标管理。

2.3缺乏诚信

全国人大代表、万向集团董事局主席鲁冠球曾在提交人大的议案中呼吁中国企业加强诚信观念,并建议通过相应的制度解决中国企业诚信问题。易中创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宋新宇将诚信问题归结为中国企业道德素质的缺失。这些来自民营企业家们的呼声并不是空穴来风,而恰恰切中了许多民营企业家的要害部位。不少民营企业家将仿伪制假作为自己的看家本领,正当国有企业大刀阔斧进行内造活力、外树形象的改革之时,民营企业还在忙着点数靠不正当手段赚来的钞票,在苏南、温州等民企火爆的地方成为造假基地时,民营企业就成为了假冒伪劣的代名词。当市 6

华侨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场日益成熟起来以后,市场的选择功能和淘汰功能也强大开来,微利取代暴利,消费者主权取代生产者主权,买方取代卖方,没有竞争力的企业将会感受到生存的极度艰难,缺乏诚信的企业和企业家不会得到民众的承认,最终就会被淘汰出局。

2.4忽视激励

在中国的一些民营公司中,技术知识往往被视为第一要素,老板总是强调引进最先进的技术设备,却忽视人的因素,忽视建立良好的人文环境,培养能够有效支配资源的高管人员。一方面,众多的民营中小企业招不到人才,另一方面,许多民营公司雇佣了职业化的管理人员后会发生经理人员的“背叛”,高科技人员在不同的中小企业中跳来跳去,不能长久地为某一公司效力,有些公司内部人员流动率每年高达50%,企业因此面临着崩溃的危险。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在这类公司中没有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忽视对员工的激励,忽视员工的心理因素。企业缺乏在“贿赂”员工上面下工夫。一个民营企业要取得发展,要敢于出让自己的一部分股份。员工有了一定的股份,就能产生吸引人才的力量,员工背叛的可能性就小了,就会跟着自己一起走。

2.5管理粗放

从总体上分析,中国企业家的管理理念、风格和方式过于粗放,不够细腻。在推进公司战略过程中,往往是具有一流的战略,三流的实施能力;在履行具体政策中,不少民营企业缺乏细微的监管体系措施和具体可行并可量化的管理政策,导致公司的战略往往是虎头蛇尾,无法落实。比如,一些民营企业管理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组织内部往往缺少详细的职务分工和职务分析体系,新聘的员工对自己的责权利经常是搞不清楚。企业员工的招聘手段也是简陋粗放,缺乏细节。还有,一些民营公司鼓励员工实行目标管理和绩效评估,但到年终业绩检查时,并无具体的用数字支持的监督方案可寻,结果绩效管理仅仅是走过场。

之所以出现以上情况,与中国民营企业家所受的文化熏陶和他们的成长路径直接相关。这种特定传统文化造就了民营企业家“靠先知和力气打天下”的思维定势,使得民营企业家失去学习的内在冲动。全国工商联在国内21个城市进行的一次抽样调查显示,有70%左右的民营企业家竟然不懂财务报表,90%以上的民营企业主不懂 7

华侨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英语和计算机,大多数企业主甚至不看书,不看报,更别提钻研管理理论,进行知识更新了。结果是,中国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你方唱罢我登场,各领风骚三五年”。这些年来激烈市场竞争的残酷事实给我们的教训是:企业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整个流程的实施必须细化。要在竞争中取胜,一流的细腻的管理风格是不可或缺的一种要素。

三、构建民企和谐企业文化的对策建议

3.1创立最具激励机制的企业精神是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心平台

企业精神的提炼,实际上就是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取得成效的过程,创立和提炼它,也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任务。企业精神的形成,不仅需要较长的时间,而且需要我们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人员,不断地利用各种途径进行企业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个性心理培育,同时要反复地进行审视、分析和总结,并在实践中及时提炼出其中的优秀部分,几经反复后,再用最简单概括的语言,总结出其中的精华,由此形成企业意识中最具激励的东西——企业精神。不难看到,企业精神的创立,实际上就是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结出的硕果。因此,要通过多渠道、多形式的教育,促成企业精神的形成和创立。创立企业精神,不是企业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最终目标,而是利用企业精神激发员工的热情,形成更为强大的精神动力和工作合力,继而又炼出更新的精神成果,不断推进两个文明的建设。

3.2树立良好企业形象是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

民营企业文化建设要求建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努力为之服务,这是当前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一个新课题。企业形象是一个综合概念,一般认为包括理念识别、行为识别、视觉识别,又称CI。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形象,并把它作为发展企业的战略措施,却并非易事。为此,企业必须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尽力推销自己,刻意地建立有特色的营销文化和企业识别系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要求的企业形象,在社会中应表现为对社会的真挚热忱和对自己蓬勃发展的信念,必须通过一系列的道德规范、管理规范、工作标准来实行,为此没有思想政治工作的紧密配合是不行的。只有通过对职工进行“四德”教育,提高他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水平,加强他们法制观念和守法意识,让企业的一切活动都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这样,企业树立的形象才会在社会形成“信任感”、“可靠 8

华侨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感”、“美誉感”,良好的形象才更具有持久性。

3.3提炼独具特色的企业价值观是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

一个民营企业在提炼价值观时,应考虑下列因素:(1)企业性质。民营企业文化因企业性质的差异而有所不同,个体企业与私营企业不一样,工业企业与商业企业不一样。因此,一个民营企业首先要根据本身的性质选择适当的价值标准。(2)企业的成员及其构成。不同类型的人以及他们的组合方式都会影响企业文化的形成。每一个人在进入企业成为企业一员以前,大体都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观,个人的价值观与企业的价值观是相容、互补或是互斥,这些关系错综复杂,直接影响到企业的价值观能否为每一个成员所接受。(3)企业外部环境,包括政治、经济、民族文化、法律等方面,这些因素都会影响企业成员的思想意识和行为。如社会政治生活的民主气氛会影响成员对企业的关心程度与一体感,社会传统文化对人们改变旧观念、接受新的价值观念的能力也有很大的影响。总之,只有在认真分析研究各种相关因素的基础上才能确立既体现企业特色,又为全体企业成员和社会接受的价值观。

民营企业要想延长自己的寿命,就必须采取积极的对策,克服自身不利的因素对寿命的影响,同时需要外界力量的帮助,加强法制建设、改革企业治理结构,培育企业文化是延长民营企业寿命的最主要的手段。

华侨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参考文献

【1】李昕赵春玲:基于和谐企业构建的几点思考.企业活力,2007.2

【2】陈洪权,民营企业人才资源短缺的原因及其对策研究 科技创业月刊 2007

【3】约翰·科特: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叶生:企业灵魂—企业文化治理完全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4】琳坚:企业文化修炼【M】。北京:蓝天出版社,2004

【5】赖华林:企业文化与和谐社会.企业经济,2006年10月

华侨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谢辞

企业文化构建论文范文第4篇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 文化也是一个企业基业长青的坚固基石。企业文化对内如何落地、入脑入心, 对外如何展示企业形象和品牌价值, 做好传播是关键。北京建工集团作为一家有66年历史的大型国有企业, 始终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工作, 大力推行“建德立业、工于品质”和“建楼育人”的文化强企战略, 不断探索全媒体融合传播格局下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新理念、新方式、新手段, 形成了企业文化“全媒体”融合传播的新格局, 有效提升了企业文化建设科学化水平, 为企业改革发展和转型升级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北京建工集团先后被评为全国“十二五”企业文化建设优秀单位、全国建设系统企业文化建设示范单位、北京市首批企业文化建设示范单位。

二、打造“全媒体”融合传播体系, 推进企业文化宣贯全覆盖

顺应互联网传播移动化、社交化、视频化、互动化趋势带来的新挑战新要求, 北京建工集团以促进文化传播、融合和提升为目标, 在大力加强新媒体建设、深入推进全媒体传播格局构建的道路上积极探索、努力实践。

(一) 积极构建“全媒体”平台

打造了一报 (《北京建工》报) 、一网 (官方网站) 、一站 (电视记者站) 、一厅 (展厅) 、两平台 (官微平台与楼宇电视平台) 的交互式、全方位、立体化“全媒体”传播格局基本建立, 形成了集团企业文化传播的“中央厨房”, 实现了企业文化传播内容的一次性采集、多媒体呈现、多渠道发布。依托“全媒体”传播体系, 有效推动了企业文化的入脑入心, 打通了企业文化传播的“最后一公里”, 实现了全覆盖。

(二) 构建企业文化传播“矩阵”

在传统媒体方面, 以《北京建工》报为核心, 辐射延伸出二十余份二级单位企业报刊;在新媒体方面, 以集团官微为核心, 辐射延伸出二级、三级企业和业务系统官微, 搭建了涵盖各业务板块、各区域、各系统、各单位的“矩阵式”企业文化传播路径, 推动企业文化建设不断向最基层延伸。

(三) 建立“大文化”工作格局

制定实施了《企业文化管控办法》, 成立了企业文化建设“三级管控机构”, 建立了企业文化内容的生产、共享和传播机制, 加强总部系统对基层的文化指导与服务, 带动各单位、各系统充分利用集团各类媒体传递总部声音, 推动实现了文化理念入脑入心、文化管理覆盖系统、文化形象规范落地。

三、强化理念导入和文化管理, 推动企业文化引领作用有效发挥

强化文化凝聚作用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全媒体”特别是新媒体环境下, 北京建工集团逐步实现从单向灌输向双向互动的转变, 从单一宣贯向多元化活动的转变, 强化了企业文化的在员工思想和企业战略层面的引领作用。

(一) 抓文化引领

开展全方位理念宣传, 坚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集团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理念, 通过企业报、局域网、外网、新媒体、楼宇电视等多种载体开展全方位文化理念宣传, 进一步强化了“建德立业、工于品质”价值理念的凝聚作用, 实现了企业文化理念“进头脑、进课堂、进现场、进媒介”的“四进”目标, 将广大党员干部职工的思想统一践行集团核心文化理念上来。开展全方位战略动员, 在集团APP平台, 定期发布企业新闻、重要文件、领导讲话和决策部署;开展文化和思想引领, 在集团官微平台, 通过新媒体平台短平快地传播新理念、新思路, 广泛宣传协同共享、转型升级等发展理念。同时, 融合发挥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优势, 联合发布推送了“企业文化哪家强”“如何用文化管理两万人的企业”等内容, 进一步将无形的文化和有形的战略结合起来, 持续推动了思想解放、观念更新, 把广大党员干部职工对集团企业文化的理念认同和自觉践行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二) 抓文化融入

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 融入主题活动, 组织开展了企业文化专题培训、新员工入职教育、企业文化宣讲等主题宣贯活动, 编辑了30余万字的《北京建工企业文化故事集》, 组织制作佩戴集团徽章, 组织职工集体创作、传唱《北京建工之歌》等活动, 并及时通过“全媒体”平台进行互动, 收到了良好的宣贯效果。

(三) 抓文化创新

通过“全媒体”传播体系, 对企业文化独特的文化特质进行发掘、沉淀、提炼, 使集团公司和各单位的特色文化得以酝酿、培育和放大。一方面, 集团改革发展66年中孕育的工匠文化、劳模文化、突击队文化、社会责任文化、学习型文化等得到进一步提炼和弘扬;另一方面, 基层单位在长期改革发展中形成的激情文化、创效文化、铁军文化等“子文化群”得到进一步定型和彰显。在“全媒体”融合传播体系助推下, 集团企业文化内涵不断丰富和充实, 文化创新被赋予了更强的生命活力。

(四) 抓文化管理

将文化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有效手段, 推动母子文化融合。集团公司严格贯彻执行《母子文化管理办法》, 从“全媒体”入手, 规范视觉形象, 对企业报刊、官微等进行了系统的形象整合, 实现了官微标识、纸媒报头、纸媒版式的“三统一”。以“全媒体”形象展示为基础, 延伸开展了以VI系统为先导的母子文化对接, 积极推进母子文化的“整合—磨合—融合”, 逐步消除了与集团文化体系相矛盾、相抵触的现象, 在文化理念、对外发声和形象展示方面实现了有机统一。坚持将“全媒体”体系传播快、受众广的特点与集团京外、境外点多面广的特点结合起来, 依托“全媒体”平台广泛向京外员工、境外员工、外籍员工传播企业的战略定位和价值观念, 加强对境外分支机构员工的教育凝聚, 助推跨地域文化管理, 推动实现了“本土人才企业化”, 促进实现了文化认同和管理对接的深度融合。

四、实施品牌“全媒体”“立体化”传播, 打造企业良好社会形象

北京建工集团依托“全媒体”融合传播体系, 以客户、政府、公众、股东、战略合作伙伴和广大干部员工为受众, 以企业价值观为导向, 着力讲好北京建工故事, 有效提升了“北京建工”品牌的公信力和影响力。

(一) 推进品牌传播“立体化”

近年来, 集团建立了报纸、电视、网站、官微和外媒等多种媒介的“全媒体”品牌宣传格局, 为开展“北京建工”品牌营销提供了更加多元、精准的渠道。对内, 坚持用《北京建工》报传递集团声音, 凝聚智慧和共识, 先后编辑专版200余个、设置特色专栏60余个、宣传报道各类先进典型人物近300余人, 汇聚了强大的发展正能量。对外, 依托电视、报纸、电台等各类社会媒体, 每年对外发稿1500余篇, 同时, 注重加大集团官方微信精准营销力度, 有力提升了“北京建工”品牌的感染力和影响力。

(二) 推进品牌价值“内涵化”

集团坚持将企业价值理念融入到品牌建设之中, 通过“全媒体”平台讲好北京建工故事, 传播集团“一条产业链”“两大商业模式”“三大市场”“四大理念”和“五大创新”的发展理念。以更深度的思考、更精彩的内容、更独特的风格, 塑造了集团“产业链实力”“绿色生态”“高技术含量”“精品工程和产品”“新型国企”“诚信负责”的良好品牌形象, 输出了北京建工影响、输出了北京建工文化、输出了北京建工价值。

(三) 推进品牌维护“日常化”

秉承“品牌烁金、见微知著”的品牌观, 坚持通过“全媒体”文化平台开展品牌日常维护, 积极做好企业正面信息发布, 对公众、股东和客户进行正向引导, 树立了北京建工负责任、有担当的良好品牌形象。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 文化建设是企业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只有紧跟时代步伐, 强化企业文化凝聚力, 加强企业文化创新和文化管理, 以企业价值观为导向, 不断传播优秀的企业文化和品牌形象, 企业才能长远发展。

摘要: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为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地内生动力。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 企业文化传播和建设面临着诸多新挑战, 文章以北京建工集团为实例, 结合自身具体实践, 从媒体建设、加强企业文化管理和打造企业品牌形象三个方面阐述了如何传播企业优秀文化, 为相关单位提供参考。

关键词:企业文化,全媒体,文化管理

参考文献

[1] 陈镇.新时期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考[J].企业改革与管理, 2019 (5) :199-200.

企业文化构建论文范文第5篇

企业文化是企业全体员工, 在长期的运营过程中, 逐步形成的大家共同接受的行为准则。企业文化具体可以分为物质层、制度层和精神层三个方面, 物质层是企业的员工待遇、管理费用等。制度层是企业对员工和组织行为的规范和约束。精神层是指企业全部员工共同遵循的价值观。企业文化主要是企业的战略使命和愿景构筑, 在具体操作上, 要考虑到企业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方法以及新旧员工之间的传承。

中小企业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发展水平也是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经济发展阶段的衡量指标。中小企业是一个相对概念不同的国家根据经济的发展以及实际情况的差异对各行业的中小企业划分的标准也不尽相同。但是这些企业都有一个共同点, 它们往往是由一个或几个人出资筹建, 规模小, 雇员少, 经营范围灵活, 通过低成本的运营取得利润。

自企业文化诞生以来, 它一直被认为是能够指导企业管理, 提高企业管理效能的重要手段, 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20世纪以来, 企业文化在企业的发展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 逐渐受到企业管理层的重视。当前, 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企业开始有意识地培养企业文化。企业必须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才能增强核心竞争力, 开发市场的竞争优势, 在激烈的竞争中, 提高企业绩效, 保持生机和活力。

二、中小企业构建企业文化的战略意义

企业文化的强导向性, 可以使得企业上下层在管理理念、管理方法以及管理决策上, 达成共识。企业文化的建设意义主要表现为:

(一) 指导中小企业建立自己的经营哲学和价值观。

经营哲学是企业日常经营中需要的思考方式以及问题处理原则。…而思考方式和处理问题的原则可以正确指导经营者进行决策, 运用适合企业的方式进行生产活动。企业共同的价值观念能够在企业内部形成共鸣。全体职工都可以感知到自己的存在感以及行为活动意义, 通过企业工作实现人生价值, 这样会给员工带来强大的激励效应。

(二) 指导中小企业确立企业的经营目标。

企业的经营目标是企业的存在意义, 正确的、可以实现的目标可以使得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成果。有价值的企业文化应当从客观出发, 考虑企业实际制定企业未来发展目标, 使得目标可以在一定期限内实现。并以这种目标为准则, 指导员工实践。企业文化的群体性, 能够给员工带来对企业的信任感以及对自身的自豪感和荣誉感;使得员工从自发到自觉地为共同的经营目标而努力。

(三) 帮助中小企业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随着同质化竞争的加剧, 企业之间的竞争, 逐渐表现为文化的竞争。企业文化可以是员工从物质层面到精神层面, 树立企业为先的观念, 为企业的发展和壮大贡献自己的力量。在未来, 企业文化这种独特性将会表现得更为明显和重要。

三、中小企业企业文化构建思路

(一) 构建科学的企业管理模式

就企业而言, 企业文化要以企业制度为基础, 而且企业文化具备一定的传承性。不同的企业管理模式下会产生不同的企业文化。如果没有建立起科学的企业制度就不可能产生优秀的企业文化, 所以, 企业必须认识到只有建立科学的管理模式, 才会塑造优秀的企业文化。

科学的企业管理模式包括制定有效率的企业制度以及良好的企业经营氛围, 让员工积极参与企业管理和运作。企业员工凝聚力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部分。构建优秀的企业文化, 要注重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充分发挥其潜在能力。把企业目标、信念注入到每一个人的心中, 形成共识, 成为他们共同的信念, 这将使他们有很强的使命感、荣誉感以及责任感, 自觉的为企业利益付出, 并把自身利益与企业利益相结合, 坚持下去。

(二) 寻求企业文化创新

企业发展是一个不断适应环境、不断自我超越的过程。由于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 使得中小企业也逐渐加入企业管理创新的队伍中。企业竞争战略的本质是创新战略, 企业竞争力的关键是创新竞争力。保持“创新力”是一个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基本形式。

创新企业文化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关键。中小企业要通过企业文化创新, 解决现有企业文化在实际经营管理中的脱节、僵化等问题, 进而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中小企业也要一点一点地把创新精神贯彻到企业文化建设中去, 落实到企业额经营管理实践当中, 使企业保持旺盛的创造力和生命力, 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三) 搭建学习型组织平台

企业文化要立足于建设学习型组织, 搭建学习型组织平台, 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加强企业管理和决策能力, 增强员工的研发能力、处理信息的能力, 团队合作能力, 竞争能力和沟通能力。

中小企业应该构建学习型的企业文化, 要依据自身条件, 利用现有资源开展企业创新, 创新性的研究自然能够提升企业的科研水平。另外, 企业要适应市场经济, 不断进行产品创新, 增加产品和服务的附加值, 以此提高自己的市场份额。企业要用优秀的企业文化吸引人才, 也要用优秀的企业文化培养自己的员工, 增强科技创新的能力。

(四) 树立“以人为本”的文化理念

优秀的企业需要优秀的管理者。企业管理者是企业文化的奠定者, 也是企业文化的传播者。管理者在制定企业文化时, 不仅要映射出自身的人格、追求和愿景, 也要充分考虑到企业文化是企业精神的体现, 是领导企业从现在走向未来的原动力。

企业在经营过程中, 在重视企业领导力文化的同时,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提升员工归属感, 积极性和创造性, 关注员工职业生涯成长, 谋求员工自身条件、福利薪金与企业发展同步增长, 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员工自豪感。充分发挥企业人本文化的推动作用, 实现企业的良性管理, 提升管理的科学性, 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

(五) 保证企业稳定有序运转

我国的中小企业数目众多, 多存在于零散型的产业结构, 企业资源有限、不能形成规模效应, 在产业中没有话语权, 对产品没有控制权。另外多数企业考虑到自身的实际情况, 会选择相对窄小的目标市场进行集中化经营。因此中小企业无论从企业模式选择上, 还是业务范围构建上, 包括人员配备和资源调配上, 都存在一定的随意性。这种生存和发展模式, 就会给企业的稳定性带来一定的影响。

构建中小企业的企业文化, 要树立企业稳定发展的内涵。运用优秀的企业物质文化, 制度文化以及精神文化, 加快人才引进, 而且留住人才, 建立长效机制, 稳定企业结构, 实现企业战略目标实现。

摘要:知识经济时代的竞争是企业综合实力的竞争。对于正在发展和成长的中小企业来说, 企业文化是构成其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管理者应该从战略管理的角度意识到企业文化在企业经营中的作用, 根据企业的特定情况, 在企业管理中建设企业文化。本文分析了企业文化在中小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指出当代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机融合是企业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 应当把企业文化提高到战略的高度来思考。

关键词:企业文化,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薛金芳.经营管理者[M].北京:某出版社, 2012.

[2] 郎琪娟.科技与企业[M].上海:科学出版社, 2012.

[3] 陈正.东方企业文化[M].北京:北京出版社, 2013.

企业文化构建论文范文第6篇

一、现阶段烟草企业内部及外部环境分析

(一) 烟草企业的外部环境分析。我国成功加入WTO后, 烟草市场中涌入国外的“烟草巨头”使竞争愈加激烈, 特别是启动《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后, 我国禁烟、控烟的力度加大, 颁布的相关法律强制禁止某些烟草消费行为, 对烟草市场产生了较大的冲击, 随着“垂直管理, 专卖专营”体制的逐渐实施, 烟草企业的发展将会受到越来越多因素的制约, 而且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逐渐加深, 也会冲击烟草市场, 所以在现阶段想要实现烟草企业经济效益的突破要加强内部建设。

(二) 烟草企业的内部环境分析。烟草企业自身存在诸多矛盾, 严重制约其发展。例如:烟草企业的管理体制仍然沿袭计划经济体制, 对市场经济体制的渗透没有及时地作出调整, 不能根据市场变化灵活反应;管理模式仍采用传统的制度管理、经验管理, 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 没有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充分融入, 而且管理办法过于落后, 信息科技成果得不到体现;对经济效益的重视程度明显超乎企业文化建设, 没有认识到文化建设对经济效益的促进作用, 使企业的精神文化建设明显落后于企业的发展水平, 无形中制约了企业长期发展, 如果这些矛盾得不到解决, 烟草企业将被市场经济所淘汰。

二、构建具有行业特色的烟草企业文化的策略

(一) 明确烟草企业价值观。企业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 企业文化是围绕企业价值观而构建的, 所以明确烟草企业价值观是构建企业文化的前提。我国烟草主管部门为将我国的烟草相关法律落实于实践, 明确提出“国家利益至上, 消费者利益至上”的指导方针, 所以烟草企业的价值观应以其为基准。烟草企业具有国有独资的性质必然要将国家的利益放在企业运营的首位, 遵守国家相关法律;烟草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参与者, 要符合市场要求维护消费者的利益, 在满足消费者的消费需求, 贴近消费者、贴近市场的同时, 保证烟草产品的质量, 使消费者通过正规渠道可以购买到“放心烟”。由此可见, 烟草企业文化要围绕“两个至上”注重质量、服务、经营理念等, 在对两个至上的精神实质准确把握的同时, 将其落实到实际工作中, 认识到这是烟草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法则。

(二) 贯彻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烟草企业具有国有独资的性质, 所以必然要对国家的发展战略进行贯彻落实。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重要作用, 将“人”作为企业文化构建的主要对象, 是充分挖掘企业潜在价值的表现, 将企业成员放在企业一切行为的中心位置, 通过对成员素质的培养、对成员个人价值的尊重, 使成员在管理的过程中自发地以追求企业经济效益为目标, 为企业的发展而做出努力, 进而调动企业中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 通过企业成员责任感的凝聚, 不断推动企业发展, 所以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是烟草企业文化建设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我国现阶段很多大型企业已经认识到以人为本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例如广西华峰林业集团“以人为本, 打造华峰家文化”、巩义通达“以人为本, 合作创造价值”, 海尔“每个成员都是企业这条大河的源头”等, 烟草企业应该积极借鉴。

(三) 树立品牌意识。烟草企业参与市场竞争, 所以要适应市场经济优胜劣汰的竞争规律, 为提升在市场竞争中的整体实力, 必然不断优化产品质量, 不断降低烟草产品中所含的危害人体健康的成分;提高相关服务, 树立用户至上的服务理念;提升烟草企业的信誉, 积极实施“诚信烟草工程”“用户满意工程”等, 并在此基础上创造烟草企业的自主品牌, 扩大其在市场上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品牌效益符合消费者的消费心理, 可以使消费者与烟草企业在无形中产生某种共鸣, 从而促成交易行为, 为烟草企业带来更多的利润。

(四) 建立创新机制。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 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随时都发生着变化, 烟草企业其自身对技术的要求比较高, 技术的更新、人才的流失都直接关系到烟草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实力, 所以不能一味地推崇过去成功的经验, 要根据市场的变化不断地进行创新, 形成包括制度、管理、文化等各方面的创新机制, 为烟草企业的长期发展做好准备。

摘要:本文从企业文化角度结合烟草企业现阶段所处的内外部环境, 针对如何构建具有行业特色的烟草企业文化展开研究, 力图促进烟草企业竞争实力的提高。

关键词:行业特色,烟草企业,企业文化

参考文献

[1] 顾树东.基于专卖体制的公司治理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 2013.

[2] 孙蕾.基于沈阳烟草企业文化的服务品牌建设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 2013.

上一篇:旅游整合营销论文范文下一篇:母猪生态养殖论文范文